看图作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8:11:02

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范文篇1

一、指导看图,把握中心

看图作文,图画就是作文材料,看图就成了作文的基础。所以,首先让学生看图画,使之掌握这幅图的主要内容,把文章中心确定下来,然后再作文。怎样指导学生看图呢?笔者认为:首先从整体入手,弄清画面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都画了些什么,谁在做些什么等,大体了解图意,掌握基本内容;其次,有顺序地对图的每个局部进行观察和分析,明显确人物之间与各部位之间的关系,抓住图画的主要内容;再次,抓住重点和细节,深入观察和想象。学生只有通过看图理解了图意,才能更年期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否则,脱离图意或者违背图意,不管文章写得如何,也不符合看图作文的基本要求。

二、有层次地观察,有条纹理地记叙

看图作文和命题作文一样,必须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一篇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组织材料,这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看图作文,首先要做到有层次地观察画面。如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是从上到下或是从下到上,是从左到右或是从可到左,是从整体到局部或者从局部到整体等。看图,按照一定的确合理的顺序观察后,再把这些落到纸面上,文章也就会条理分明了。重要的是正确选好观察点,因为只有观察得有层次,才便于理清作文的顺序。各种图画不同,有的应该按事物的空间顺序写,有的应该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有的按事情类别写等。总之,只要根据图画描绘的实际情形,正确地选好观察角度,那样写出来的作文也就有条理了。

三、紧扣画面,合理联想

图面毕竟是一种平面,它包含不了事物的时间和空间的内容。这就必须依靠丰富的想象进行合理的联想,教学时引导学生根据图画上的内容,把自已所经历、所了解的生活中有关的人或事,补充到画面中去,填补画面中因时间和空间局限而未表现出来的内容。这些内容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紧扣画面分析来的。所以,进行联想的依据就是画面本身。此外,我们在引导学生发挥联想时要善于由此及彼,化静为动,由形绘声,由表及里,前后引伸。合理联想是看图作文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决不是海阔天空的遐想,既要紧扣画面,又要合情合理,既不脱离画面,又不离奇古怪。

四、要抓住重点,恰当地描述

看图作文范文篇2

到了高年级,看图作文真的就变成一种限制孩子写作思维与表达能力的作文形式了吗?看图作文真的是很难教或不能教吗?我看未必。第一,无论是哪个年龄段,面对看图作文这一作文题材,看懂图意,尊重图意进行作文,这是必须的,这是看图作文本身的特性,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违反。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只要是让写作文,便必然会有写作要求,有写作要求,就需要有审题的步骤,审题要做的事情就是需要写作者明白这次作文要写或可写哪些方面的内容,怎样的内容是不能写或者是不属于这次作文的。写作的要求,不就是限制吗?非看图作文,是多由文字提出要求的,而看图作文,是由图画自身来提出要求与限制的。所以,说看图作文限制孩子写作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发展,这样的论断既不科学,也是难于站住脚的。第二,因为图画内容的固定性,就认为看图作文不用教或不能教,这一观点也是不对的。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教者面对看图作文这一作文形式时,在自觉不自觉中,采用了一种静态作文思维方式,而不是采用动态的作文思维方式思考画面的内容。采用静态的作文思维方式,就是认为画面上有什么,就只写什么,是将画面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的一种方式。动态的作文思维方式,则是要关注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联系,可以采用顺势思维来想象,也可以采用逆势思维来构思,或者顺势思维与逆势思维相结合,进行想象、关联、拓展的作文思维方式。动态的作文思维方式,既要遵照画面来运思,更要让画面的内容活起来、动起来,而不是对画面的一种文字解说或翻译。

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6”来谈一下这个问题。这是一篇典型的看图作文。画面意思很简单,即使是三四年级的孩子一看都会明白的。如果按静态的作文思维方式来指导或写这篇作文,大致是这个样子:在桃红柳绿的春天里,屋檐下出生不久的一只雏燕从窝里掉了出来。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姑娘看到了这一幕。一只顽皮的小猫看到了掉在地上的小燕子,并且对它产生了兴趣……于是,全班学生的作文几乎都写成了这个样子,千篇一律,老师读得乏味,也很头疼,但这也的确是对画面内容的描述,这是静态的作文思维方式下学生的作文呈现与老师的感受。如果是动态的作文思维方式呢?如何让这两幅图幻化出生活的光彩呢?首先,要明确画面给我们提供的作文信息:1.春天及美景;2.人——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姑娘;3.一只从窝里掉到地上的小燕子;4.一只胖乎乎的猫;5.一个未知的结局。以上,是画面提供给我们的这次作文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元素,写作文时要围绕这些元素来展开。这是图意。其次,我们需仔细研读一下这次作文的要求:“然后想想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结果怎样?再把这个故事写下来。题目自拟。”在这个要求中,笔者觉得如下的这些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想想看”,是强调除了画面内容之外,要求写作者不必完全拘泥于画面内容,一定要放飞想象的翅膀,想出画面间前后的联系与发展,想出精彩的内容与情节。作文能否写好,“想”是关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句话,针对的是第二幅图——猫燕对峙图。是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当然是这次作文的主要内容,更是要“想”的内容,这就要把这次作文的元素完全联系互动起来:1.小猫想吃掉小燕子,人猫经过“搏斗”,救了小燕子,将它放回巢里。2.小猫想吃掉小燕子,人来不及救走小燕子,就被猫咬死或吃掉了。3.小猫并不想吃小燕子,只是对它好奇;但小姑娘误解了它,小猫被赶跑或被狠揍一顿。小燕子原本就没有危险,是人的臆测。4.小猫并不想吃小燕子,只是对它好奇,小姑娘没有误解它,小猫没有挨揍。小燕子原本就没有危险,他们三者友好和睦地相处着。5.小猫原本想吃小燕子,在和小燕子玩的过程中,觉得有伴好玩,不想吃了……6.小猫原来不想吃小燕子,在和小燕子玩的过程中,小燕子惹恼了小猫……除此之外,还可以想:小燕子是由于什么样的原因掉下来的,不同的原因,就会有不同的内容和情趣;小燕子这是第一次从窝里掉下来,还是并非首次,掉下来次数的不同一定会影响故事内容的走向;小姑娘呢,看到这一幕是偶然还是必然?所有这些元素的不同组合,就会写出不同的作文来。

“再把这个故事写下来”,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捕捉到:本次作文,是让孩子们写一个故事。以小姑娘的视角,可以写下这次经历,是一个故事;以小燕子的视角,同样可以来写这次经历,它更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原因掉下来的,掉下来时的心情、感受、经历,它比谁都清楚,主人公的变化让这次作文变成了写一个童话,童话更是故事。依此类推,以小猫的视角同样可以来写这篇作文,人看到了小燕子掉下来,猫同样也看到了,并且还赶在小姑娘之前来到了小燕子的面前,小猫同样是事件的经历者,也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孩子们喜欢读童话,也喜欢写童话。写作视角的变化,不仅会让写作内容变得立体、丰满、生动,更会让整个写作过程变得趣味盎然。

看图作文范文篇3

语文是基础学科,是学生各种素质的基础。自古以来提倡“文道合一”。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因文悟道,依道解文”,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是每一个语文老师急待解决的问题。然而,长期以来语文受到凯洛夫《教育学》的思想影响,受到“应试教育”的羁绊,课堂教学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种定势。近几年来,在有关人士的努力下,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我在实践中摸索,并有了几点体会:一、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是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在小学六年制语文课本第十册中有一道看图作文:第一幅图是小女孩抬头看到屋檐下有一窝小燕子,窝外有一只大燕子。第二幅图是小猫面前有一只小燕子。根据提供的图弄清两幅图之间的关系。然后想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结果会怎样,并用一两幅图画下来,最后把图中反映的这件事写下来。这样的题目好:1.大大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从学生取的题目中看出《送燕宝宝回家》、《小燕子遇险记》、《送燕归巢》等,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构思巧妙,知识面很广,不落入俗套。比如只写小女孩做好事,而不写燕子是如何与猫搏斗的。2.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作文变得无拘无束。用上述的作文题写作后,学生的作文的兴趣大增,平常看到作文直叹气的同学也洋洋洒洒地写出了生动有趣的故事。3.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们明白要写出好文章,讲出好听的故事就要多看书、多阅读,增长自己的知识面。近段时间经常看到学生往阅览室里钻,喜欢问,喜欢倾听,喜欢思考。作为教书育人者,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创新,这对人们将来的工作和事业是多么的重大阿!当今的好多新技术、新发明、新创造,在发明创新的过程中哪有现成的答案呢?因而,我认为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要教给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方法。不是向他们奉送真理,而是向他们传授并获得真理的门径与方法。二、改革考试评定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最大阻力是什么?只要对近几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比较关心的人恐怕会做出同样的回答:考试。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考试改革是教学方法的制约的因素。所以改革考试评分方式是人们期望已久的事情,势在必行。不要求学生在思考性答题上死记现成的答案,把学生从“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思维包袱中解放出来,明确要求学生在思考性答题上,尽力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并有所发挥独创,真正从书的奴隶一跃成为书的主人!从当前的实际来看,在改革教学评估办法方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坚决摒弃以一两次考试的分数,作为评价教学水平以及对师生奖惩的唯一或者主要依据,把教师的只要精力从应付应试、追求分数的方向转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来。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要重在平时考查。平时课上的朗读、背诵、回答问题、练习、作文等,应作为评定学生语文成绩的依据。第二、减少考试的次数。频繁的考试、检测只能把教师和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应付考试上,无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一般说来,一学期举行一次比较全面的考试就行了,不必搞得太多。无论是什么考试,都力求比较全面了解学生语言积累的状况和语文能力提高的程度,朗读、背诵、听话说话等应列入考核范围。第三、对学生成绩的评定要重在鼓励。要看到学生的进步,看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看到每个孩子内心深处希望当一个好孩子的强烈愿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习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注重成绩评定的全面性,采取学生主评,老师评定和家长评定体系。三、努力学习,认真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教学改革成功的保证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要培养世纪人才,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这要求我们要努力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搞好各科知识的渗透,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长流水”。这样才能驾驭教材,驾驭课堂,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做。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疑难处给予指点,精微处给予启示,必要时授予新知识。教师还必须有一种创新的精神,思想僵化,教学老套是不行的。所以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吃透“两头”。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的总结、创新。总之,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但要有较好的文化素质,更要有很好的思想的素质、心理素质,一言一行,成为学生的楷模,要树立终生成为语文教师的大志,积极投入到语文素质教育课堂艺术的探索、研究中去,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语文是基础学科,是学生各种素质的基础。自古以来提倡“文道合一”。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因文悟道,依道解文”,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是每一个语文老师急待解决的问题。然而,长期以来语文受到凯洛夫《教育学》的思想影响,受到“应试教育”的羁绊,课堂教学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种定势。近几年来,在有关人士的努力下,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我在实践中摸索,并有了几点体会:一、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是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在小学六年制语文课本第十册中有一道看图作文:第一幅图是小女孩抬头看到屋檐下有一窝小燕子,窝外有一只大燕子。第二幅图是小猫面前有一只小燕子。根据提供的图弄清两幅图之间的关系。然后想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结果会怎样,并用一两幅图画下来,最后把图中反映的这件事写下来。这样的题目好:1.大大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从学生取的题目中看出《送燕宝宝回家》、《小燕子遇险记》、《送燕归巢》等,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构思巧妙,知识面很广,不落入俗套。比如只写小女孩做好事,而不写燕子是如何与猫搏斗的。2.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作文变得无拘无束。用上述的作文题写作后,学生的作文的兴趣大增,平常看到作文直叹气的同学也洋洋洒洒地写出了生动有趣的故事。3.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们明白要写出好文章,讲出好听的故事就要多看书、多阅读,增长自己的知识面。近段时间经常看到学生往阅览室里钻,喜欢问,喜欢倾听,喜欢思考。作为教书育人者,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创新,这对人们将来的工作和事业是多么的重大阿!当今的好多新技术、新发明、新创造,在发明创新的过程中哪有现成的答案呢?因而,我认为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要教给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方法。不是向他们奉送真理,而是向他们传授并获得真理的门径与方法。二、改革考试评定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最大阻力是什么?只要对近几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比较关心的人恐怕会做出同样的回答:考试。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考试改革是教学方法的制约的因素。所以改革考试评分方式是人们期望已久的事情,势在必行。不要求学生在思考性答题上死记现成的答案,把学生从“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思维包袱中解放出来,明确要求学生在思考性答题上,尽力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并有所发挥独创,真正从书的奴隶一跃成为书的主人!从当前的实际来看,在改革教学评估办法方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坚决摒弃以一两次考试的分数,作为评价教学水平以及对师生奖惩的唯一或者主要依据,把教师的只要精力从应付应试、追求分数的方向转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来。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要重在平时考查。平时课上的朗读、背诵、回答问题、练习、作文等,应作为评定学生语文成绩的依据。第二、减少考试的次数。频繁的考试、检测只能把教师和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应付考试上,无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一般说来,一学期举行一次比较全面的考试就行了,不必搞得太多。无论是什么考试,都力求比较全面了解学生语言积累的状况和语文能力提高的程度,朗读、背诵、听话说话等应列入考核范围。第三、对学生成绩的评定要重在鼓励。要看到学生的进步,看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看到每个孩子内心深处希望当一个好孩子的强烈愿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习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注重成绩评定的全面性,采取学生主评,老师评定和家长评定体系。三、努力学习,认真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教学改革成功的保证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要培养世纪人才,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这要求我们要努力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搞好各科知识的渗透,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长流水”。这样才能驾驭教材,驾驭课堂,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做。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疑难处给予指点,精微处给予启示,必要时授予新知识。教师还必须有一种创新的精神,思想僵化,教学老套是不行的。所以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吃透“两头”。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的总结、创新。总之,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但要有较好的文化素质,更要有很好的思想的素质、心理素质,一言一行,成为学生的楷模,要树立终生成为语文教师的大志,积极投入到语文素质教育课堂艺术的探索、研究中去,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文字

看图作文范文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写话;培养策略

写作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生抓起。小学生掌握的字词不多,对周围事物观察也不很仔细,要写出一定字数的作文确实有一定难度。看图写话是一种很好的组织语言、激发想象力的小学低年级写作练习形式。对于看图写话的训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会看图训练观察能力

学习看图写话,前提是要学会看图。通过观察,小学生认识并分析图片的内容,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这是看图的第一步。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尽可能流畅的表达看到的内容。只有会看,才能够通过自己思考形成一个条理清晰的情节,勾勒出一个有情节的完整故事。

2观察与想象有机结合

通过看图写话,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如果是多个图片,还要注意事情发生发展的前后顺序,以及图片上静态的人和物究竟是谁、他或他们在干什么、结果怎么样、他们做的是否正确、你的看法。利用图片内容,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把静态的事物转换成动态的想象情景,既发展了思维能力,又实现了写作训练的关键一步。

3看图说话侧重口头表达

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也是一种语言实践形式。小学生的语言天赋虽然不是很发达,但是他们年龄小,心理顾虑不多,如果教师指导到位,一般来说小学生是可以有一定的提升。看图写话可以先从看图说话开始,通过审视图片内容,稍加思考,让小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再通过口语表述出来,让老师、同学能听懂。小学生很喜欢这种表现形式,他们觉得自己会说作文了,学会了看图说话,再进行看图写话就不会那么难了。

4看图写话侧重基础训练

小学低年级学生只能完成一些不成熟的所谓的写作。其实,对于小学生的写作,只要用一两句话表达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等即可。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会逐步提升。

5以成功激励学生

看图作文范文篇5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观察,能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观察往往处于无意观察和笼统观察阶段。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直观现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优美的音响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是指导学生有意观察事物抓住特点,进行说写训练的最佳手段。如说话训练“你最喜欢的动物”选用了学生最喜欢的动物小白兔,巧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来指导说话,教学时播放配有轻音乐的表现小白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内容的录像,并在放录像前先提出观察说话的要求。悦耳的音乐,诱人的画面,使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有的情不自禁地赞美着:“小白兔多美呀!”教者按先整体后部分、从头到尾的顺序指导学生观察。放录像采用特写定格的方法,依次显示小白兔的各部分,让学生边观察边说话,使学生变无意观察为有意观察,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指导学生连起来说几句话,则采用放慢镜头的方法。课堂上学生跃跃欲试,一只只小手举得高高的。有的学生说道:“我最喜欢小白兔,它长着一身洁白的毛,漂亮极了。头上竖着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双又圆又红的眼睛象宝石一样,长着一张三瓣嘴,吃东西时一动一动的,多有意思呀!”还有学生说道:“小白兔的尾巴短短的,象个棉球,它前腿短,后腿长,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真可爱!”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能说出一段通顺而连贯的话,说明教学是成功的。这成功来自于巧用电教媒体和教者的巧妙指导,从而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获得有目地进行观察的效果。

观察有序是观察最基本的品质。只有观察有顺序,作文时才能言之有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看图说话是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用投影片指导学生看图,便于调控学生的视力焦点,是简便易行的方法。指导学生看图,我归纳了一下口诀:全面看图,看懂主要内容;分部看图,看懂具体内容;最后连贯看各部分内容。这顺序就是“整体——部分——整体”顺序,按照这个顺序指导看图,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小白兔运南瓜》,上课时首先打出三幅投影片,让学生联系起来整体观察。如果不联系观察,不看第一、三两幅图,怎能看懂第二幅中小白兔受到启发才想出办法的内容呢?这样有条理地去观察全图主要内容就看懂了。再按顺序分别打出三幅图,根据主要内容,逐图仔细观察,指导学生看懂每幅图的画面,想象具体内容。最后整体观察三幅图,疏通思路,把握中心,抓住重点,为说话写话作准备。

再如看图说话《公园的花不能摘》是一个单幅图,为了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的观察能力,我制作了复合投影片。教学时,首先用投影仪打出完整的画面,从整体入手使学生看懂图;然后分部看,去掉上边的人物画面,观察画面的背景,使学生弄清图上的通过景物反映的时间、地点、主题背景;再覆盖上人物画面,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想象人物是怎样想的,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最后连起来总结图意。观察有序了,说话也就有条理了。

观察的另一个重要品质就是抓住事物特点仔细观察。事物有它的共性,也有它的个性,而个性是区别其它事物的特征。观察时,只有抓住事物的特点,边看边想,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才能深刻地了解事物,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把作文的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小学生观察事物大多是笼统的见林不见木,不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于是我利用电教媒体的可控性,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仔细观察。他们对于一种明显事物所掩盖下的另种不明显事物的观察还缺少深刻性。如在他们观察小白兔样子时,我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再进一步提示“小狗嘴巴是''''U''''字形的,小兔的嘴巴又是什么形状?”让学生定格观察小白兔的嘴,经过讨论,学生回答:“小白兔长着一张''''Y''''字形的嘴,吃食时还一动一动的。”通过类似这样的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观察思路豁然开朗,观察能力得到培养。

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小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说话能力。而电教媒体在说话训练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极其有利。

1.借助投影,展开想象

“想”是学生看懂图,看好图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投影的画面是形象的,要让学生对画面内容有正确理解,就要指导他们边看边想,唯有通过不断地全面细致的观察思考,才能逐渐使他们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上来,从静止的画面中看出其中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如指导学生观察《公园的花不能摘》一图,启发学生当看到盛开的菊花和树木、小亭时,想象到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公园;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观察,想象画面反映的主题(即作者意图)。如根据妈妈的动作神态想象妈妈是怎样说的;听了妈妈的话,孩子是怎样想的,怎样说的及怎样做的,这些都要通过看图来指导学生通过合理想象来完成。解决了这个问题,就领会了作者如何通过图画内容来展现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了。

我注意发挥投影片的多种功能,让学生认真看老师演示投影片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补充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尔后再要求先口述再写下来,如讲《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运用五幅投影片。分别是:①小猴子掰玉米。②小猴子扔掉玉米摘桃子。③小猴子扔掉桃子去摘西瓜。④小猴子扔掉西瓜去追兔子。⑤小猴子最后什么也没得到,两手空空地回家了。当讲到第五幅图时,我提出问题:大家想想,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后又会怎样呢?又用投影打出一个大问号。这时同学们的想象活跃起来了,再结合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编出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同学们的想象不但丰富,而且非常有趣。我便趁热打铁地让学生把续编的故事写在作文本上。通过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想象训练,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而且也使学生的观察说话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2.借助音乐,进行合理想象

低年级学生好说爱动,表现欲极强,一有机会就尽情地施展他们的才能。有一次我让学生们听配乐童话。我一会伸双手当耳朵学小白兔蹦蹦跳跳,一会捏鼻子扮大灰狼。听完录音后,我拿出头饰让学生表演,有趣的故事给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激起了创作热情。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奏维妙维肖地表演开了,通过表演加深了对故事语言的理解。学生表演得生动形象,说得轻松愉快,写起来笔调也比以前顺畅,内容也较充实。

另外,用录音机录下有代表性的各种声音,如风雨声、鸟鸣声、马嘶牛吼声、汽车声、打谷场上的欢笑声、城镇早市的喧闹声……通过某些特定场合的录音,进行想象作文,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3.巧用录像,培养发散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具体形象来体现的。用录像再现写作素材,可使学生很好地感知、观察,展开想象、拓宽思路。将从画面中观察到的图象与其内涵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找到这个联系点,使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深刻、全面又合理,尔后将这样的情感与认识诉诸文字,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有序、有情、有理。

如在一年级教学中,要求学生用“爱”字造句。由于小学生知识肤浅,若照本宣科,学生能说出诸如:我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句子。如果适时播放国旗飘扬、黄河奔流及一些动植物的录像,进行点拨,学生的思路就会开阔,倾刻间便能说出“我爱逗人的小猴子”、“我爱鲜艳的五星红旗”、“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有谁不深深地爱她呢”等精采的句子。借助电教媒体以形象思维促成抽象思维,完成从“物”到“意”的思维转化,从而通过铺设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较为成功地拓展了思维空间。

三、运用电教媒体指导说写,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现阶段,人们越来越重视口才,小语新大纲明确指出听说训练是语文教学重要任务。而现代媒体直观形象,既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又便于教师指导学生说话。从学生刚入学,我就用投影片指导学生看简单图,说完整句子,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陈述句子是由谁(或什么)和怎么样(或是什么)两部分组成。然后再启发学生仔细看图,说具体复杂的句子。句子教学我多用复合投影片,如“小女孩读书”一句话,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打出一个小女孩在读书的简单画面,首先问:“小女孩在做什么?”答曰:“小女孩在读书。”接着问:“小女孩在什么地方读书?”答曰:“小女孩在家中读书。”再给图上加上一盏台灯,问:“小女孩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读书?”最后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小女孩的动作神态,问:“小女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时学生就能够说出:“小女孩晚上在家里认真读书”这样较具体复杂的句子。经常这样练习,学生说一句完整话的能力就逐渐得到提高。

在此基础上,借助电教媒体,训练学生将一段意思完整的内容用语言连贯地表达出来。如看投影时让学生把复杂的画面分解成几部分,先一部分一部分地描述,然后连起来口述。如《送伞》图是一个较复杂的单幅图。为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利于观察,我设计了四幅图:第一幅图内容为乌云密布,燕子低飞,说明要下雨了;第二幅图加上了校园以及老师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的内容;第三幅图再加上两个小孩给老师送雨伞的内容;最后一幅图添上传达室老爷爷在风雨欲来时主动关好教室门窗的内容。教学时指导学生逐图观察说话,然后再连起来说一段话,通过这样有顺序的观察,学生大都能说出一段完整连贯的话。如上看图回答问题课时,依据《在公共汽车上》一图,我设计了这样的文字投影片来引导学生口述:

在公共汽车上,一位白胡子老爷爷拄着()上车了,小红看到后主动起身让座,很有礼貌地说:“()”老爷爷微笑着说:“()”小刚上车后抢了一个座位,他看见旁边的()也不让座,大声地对后边的小亮说:“()”。旁边的老奶奶向他投去()的目光,好象说:“()”图上的()做得好,()做得不好。

随着学生观察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对图的理解也较以前深刻得多,他们的口述作文也条理清楚,言之有物。若用录像练习说话效果会更好。如指导学生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题练习说话,就可用反映一个同学某天早晨起床后,自己穿衣服、叠被子、刷牙、洗脸、背上书包上学内容的录像,在说话课上播放。学生不仅能从录像的情景中感受到时间的推移,事情的发展,场景的转换,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先……再……然后……”的句式连贯地表达出来,同学们又从这位同学麻利、干练行为中,激发自强、竞争意识,产生与之看齐的欲望,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干的事情,从而既进行了素质教育,又巩固了句式训练,培养了说话能力。

写话是说话的书面表现形式,是学生作文能力的综合训练。我在指导学生练习说话的同时也练习写话。学完拼音后,就让学生用拼音写句子;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采用起来即使有些汉字学生不会写,教会他们查字典,让学生用汉字加拼音写句子,写一段完整的话。学生有了看图说话的基础,写话已不是难事。但要告诉学生怎样说就怎样写。如记事的文章就让学生按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干什么,开始怎样,结果怎样的顺序写下来。这实际上是一篇简单的记叙文。为了丰富学生看图写话内容,教师还要求学生自己找一些书籍、报刊上图画,用学过的观察方法,照图进行写话或写简单内容的日记,以锻炼、提高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用电教手段还可以进行作文评改。如让学生把要说的话写在自备的玻璃板上,用投影仪打出来,有利于对全班同学进行造句能力的奖评及作文指导,教师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句子的肯定和评改过程,教给学生修改病句方法及简单记叙文的写作方法,老师也经常把简单的记叙文范文用投影仪打出来,师生共同评析、揣摹、借鉴。这样,使学生写话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通过二年来的实验,电教媒体在作文起步教学中初见成效。前不久,对学生学习态度和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如下:

1.学生对说话课是否感兴趣的问卷调查

附图{图}

2.能力测验和分析

为了解学生能力的培养的情况,以《喂鸡》一图出题对学生进行测验。要求看图后写一段完整而连贯的话。达标条件是:

(1)确定五个观察点;①谁干什么;②什么时间;③什么地点;④怎样喂鸡;⑤鸡是怎样吃的。

(2)根据小女孩的动作、表情想象她是怎样想或怎样说的。

(3)句子要通顺。

(4)说话要有条理。

(5)内容要较为具体,达一百字以上。能力测验达标结果:

附图{图}

看图作文范文篇6

6至8岁是儿童语言、智力发展比较关键的时期,低年级的小学生正处在这个年龄段,因此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从敢说到会说,激励学生爱说,说得有条理。这要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说”的条件。

1.玩中说。玩是学生最有兴趣的事情,如果他们玩得有趣,说得也会有趣,训练沉重我口说我心,我口说我手。

2.学中说。从学第一个拼音字母“a”开始,便让一年级的沉重开口说话,说说教师的口形是怎样的。说的练习便从这里开始。讲读每一篇课文之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预习情况;讲课时让生说说课文的分段,及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说说学到哪些知识。

3.做中说。让学生把在学校、家庭做的事,参加的活动说出来。

4.听中说。听得好,才能说得好。多听(听广播、听录音),并把听来的故事复述下来,借此提高表达能力。

看图作文范文篇7

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写作要求,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半独立性写作实践,引导其摸索作文的一般规律,解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从而引导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

一、多种形式并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1集体作文。首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有顺序地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发言,接着将学生发言的内容筛选后逐一写在黑板上,学生边读边看,完整地了解作文的全过程,其目的是让学生确立言之有序的写作思想。

2填空作文。教师可根据需要写出范文,并留有适当部分,要求学生填空作文,达到使其言之有物的目的。填空的部分,可根据训练的需要设计。如:我选择了学生很熟悉的小白兔写了一篇范文:我家养了一只()的小白兔。我每天放学回家,总是要逗小白兔玩!那只小白兔(),像一团()一样。一对长长的耳朵()着,()的眼睛,像两颗亮晶晶的()。它吃草时,那只三瓣嘴()的,真有趣。冬天,我抱起它,放在怀里,暖烘烘的,像捧个()一样。身子圆滚滚的,一蹦一跳犹如()地上跳跃滚动,真是可爱极了!

二、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的根本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缺乏写作材料。因而利用多种媒介,提供写作素材,指导培养观察能力,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看图作文,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如:在讲《翠鸟》一文时,首先指导学生抓住翠鸟的外形特点,通过描写翠鸟的爪子、眼睛、嘴的特点突出翠鸟的外形。

接着指导学生抓住颜色特点观察翠鸟的头、背、腹部羽毛。最后再对照插图学习本课的具体写法。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文结合,使学生印象深刻。学了本课后,可以引导并指导学生写一个小动物,要求他们学习《翠鸟》一文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写清楚。

看图作文范文篇8

一、学文前指导看图,要明确目标根据画面,应先指导学生从整体看,了解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或有什么),在干什么之类的内容。多幅图的,要看有几幅图,主要内容是什么,为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奠定基础。

如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统编教材第三册第二课《温暖》可分两个层次进行看图训练。其一,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答出“和清洁工人”“在马路上谈话”,就应属达标。至于谈些什么之类深层次的内容,应该在学文中再次指导学生看图解决;其二,通过理解文题“温暖”的意思,进一步指导看图。思考图中是什么时间,与文题“温暖”有什么关系?注意不要马上“揭底”,要带着悬念去指导学文。

这里要强调的是:学文前指导看图时间不能过长,学生初步了解图意,教师就应立即转入学文,学文中再加深理解。老师要精心设计思考题,万不可引导学生一次性把图‘看透看懂”,更忌放纵学生离开课文内容漫无边际地去想像,去争议,致使学生思维混乱,造成教学耗时低效。

二、学文中指导看图,要抓准契机

讲读课文,在对重点句段、中心句段的理解过程中,需要再一次指导看图,图文并重地促进学生加深理解,增强教学效果。难以理解的句段,抽象生僻的词语,也可以通过再次指导看图去感知形象,减小理解难度。

这里对老师的要求是:要把握好指导看图的契机。思考题指向要明确,指导看的部位要确切。对学生的要求是:看得细致,想得充分,说得到位。总之,要做到图文并重,把图看明白,把意思说明白。

还以《温暖》一课为例。这课讲的是敬爱的亲切问候一位普通清洁工人的感人情景,歌颂了热爱人民的崇高品质。和清洁工人亲切握手、谈话的场面,是中心句段,重点句段。要按由人物到景物、由近及远的顺序指导学生仔细有序地去观察,充分合理地去想象,入情入境地去表达。要通过引导观察、提示想像、表达交流三个训练层次,使学生观察想像到:近处,面带笑容,双手紧紧握着清洁工人的手;远处,人民大会堂里还亮着灯,门口停着的汽车,司机(或警卫员)在车边等着。路上没有别人,树上有几片黄叶落下,说明又工作了整整一夜。训练学生能结合书上的语言表达出:又整整工作了一夜,刚要上车,看见远处有一位清洁工人正在扫街道。他走过去,双手紧紧地握住工人的手,亲切地说:“同志,辛苦了,人民感谢你。”这里对“远处、走过来、紧紧握妆等词语和“同志,辛苦了,人民感谢你”这句话的理解,要通过图文结合去处理,训练到位。使学生观有所感,读有所思,情景交融,受到教育。还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秋风、落叶、深秋、清晨的景色,体会“给人民带来春天般温暖”的作用,理解用“温暖”命题之巧处。

三、学文后指导看图,要明确目的

看图作文范文篇9

一年级是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也是儿童智力发展、语言发展最佳期。因此,抓好作文起步教学非常重要。而运用电教媒体教学,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观察,能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观察往往处于无意观察和笼统观察阶段。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直观现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优美的音响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是指导学生有意观察事物抓住特点,进行说写训练的最佳手段。如说话训练“你最喜欢的动物”选用了学生最喜欢的动物小白兔,巧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来指导说话,教学时播放配有轻音乐的表现小白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内容的录像,并在放录像前先提出观察说话的要求。悦耳的音乐,诱人的画面,使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有的情不自禁地赞美着:“小白兔多美呀!”教者按先整体后部分、从头到尾的顺序指导学生观察。放录像采用特写定格的方法,依次显示小白兔的各部分,让学生边观察边说话,使学生变无意观察为有意观察,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指导学生连起来说几句话,则采用放慢镜头的方法。课堂上学生跃跃欲试,一只只小手举得高高的。有的学生说道:“我最喜欢小白兔,它长着一身洁白的毛,漂亮极了。头上竖着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双又圆又红的眼睛象宝石一样,长着一张三瓣嘴,吃东西时一动一动的,多有意思呀!”还有学生说道:“小白兔的尾巴短短的,象个棉球,它前腿短,后腿长,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真可爱!”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能说出一段通顺而连贯的话,说明教学是成功的。这成功来自于巧用电教媒体和教者的巧妙指导,从而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获得有目地进行观察的效果。

观察有序是观察最基本的品质。只有观察有顺序,作文时才能言之有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看图说话是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用投影片指导学生看图,便于调控学生的视力焦点,是简便易行的方法。指导学生看图,我归纳了一下口诀:全面看图,看懂主要内容;分部看图,看懂具体内容;最后连贯看各部分内容。这顺序就是“整体——部分——整体”顺序,按照这个顺序指导看图,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小白兔运南瓜》,上课时首先打出三幅投影片,让学生联系起来整体观察。如果不联系观察,不看第一、三两幅图,怎能看懂第二幅中小白兔受到启发才想出办法的内容呢?这样有条理地去观察全图主要内容就看懂了。再按顺序分别打出三幅图,根据主要内容,逐图仔细观察,指导学生看懂每幅图的画面,想象具体内容。最后整体观察三幅图,疏通思路,把握中心,抓住重点,为说话写话作准备。

再如看图说话《公园的花不能摘》是一个单幅图,为了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的观察能力,我制作了复合投影片。教学时,首先用投影仪打出完整的画面,从整体入手使学生看懂图;然后分部看,去掉上边的人物画面,观察画面的背景,使学生弄清图上的通过景物反映的时间、地点、主题背景;再覆盖上人物画面,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想象人物是怎样想的,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最后连起来总结图意。观察有序了,说话也就有条理了。

观察的另一个重要品质就是抓住事物特点仔细观察。事物有它的共性,也有它的个性,而个性是区别其它事物的特征。观察时,只有抓住事物的特点,边看边想,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才能深刻地了解事物,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把作文的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小学生观察事物大多是笼统的见林不见木,不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于是我利用电教媒体的可控性,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仔细观察。他们对于一种明显事物所掩盖下的另种不明显事物的观察还缺少深刻性。如在他们观察小白兔样子时,我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再进一步提示“小狗嘴巴是''''U''''字形的,小兔的嘴巴又是什么形状?”让学生定格观察小白兔的嘴,经过讨论,学生回答:“小白兔长着一张''''Y''''字形的嘴,吃食时还一动一动的。”通过类似这样的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观察思路豁然开朗,观察能力得到培养。

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小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说话能力。而电教媒体在说话训练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极其有利。

1.借助投影,展开想象

“想”是学生看懂图,看好图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投影的画面是形象的,要让学生对画面内容有正确理解,就要指导他们边看边想,唯有通过不断地全面细致的观察思考,才能逐渐使他们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上来,从静止的画面中看出其中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如指导学生观察《公园的花不能摘》一图,启发学生当看到盛开的菊花和树木、小亭时,想象到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公园;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观察,想象画面反映的主题(即作者意图)。如根据妈妈的动作神态想象妈妈是怎样说的;听了妈妈的话,孩子是怎样想的,怎样说的及怎样做的,这些都要通过看图来指导学生通过合理想象来完成。解决了这个问题,就领会了作者如何通过图画内容来展现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了。

我注意发挥投影片的多种功能,让学生认真看老师演示投影片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补充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尔后再要求先口述再写下来,如讲《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运用五幅投影片。分别是:①小猴子掰玉米。②小猴子扔掉玉米摘桃子。③小猴子扔掉桃子去摘西瓜。④小猴子扔掉西瓜去追兔子。⑤小猴子最后什么也没得到,两手空空地回家了。当讲到第五幅图时,我提出问题:大家想想,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后又会怎样呢?又用投影打出一个大问号。这时同学们的想象活跃起来了,再结合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编出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同学们的想象不但丰富,而且非常有趣。我便趁热打铁地让学生把续编的故事写在作文本上。通过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想象训练,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而且也使学生的观察说话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2.借助音乐,进行合理想象

低年级学生好说爱动,表现欲极强,一有机会就尽情地施展他们的才能。有一次我让学生们听配乐童话。我一会伸双手当耳朵学小白兔蹦蹦跳跳,一会捏鼻子扮大灰狼。听完录音后,我拿出头饰让学生表演,有趣的故事给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激起了创作热情。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奏维妙维肖地表演开了,通过表演加深了对故事语言的理解。学生表演得生动形象,说得轻松愉快,写起来笔调也比以前顺畅,内容也较充实。

另外,用录音机录下有代表性的各种声音,如风雨声、鸟鸣声、马嘶牛吼声、汽车声、打谷场上的欢笑声、城镇早市的喧闹声……通过某些特定场合的录音,进行想象作文,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3.巧用录像,培养发散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具体形象来体现的。用录像再现写作素材,可使学生很好地感知、观察,展开想象、拓宽思路。将从画面中观察到的图象与其内涵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找到这个联系点,使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深刻、全面又合理,尔后将这样的情感与认识诉诸文字,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有序、有情、有理。

如在一年级教学中,要求学生用“爱”字造句。由于小学生知识肤浅,若照本宣科,学生能说出诸如:我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句子。如果适时播放国旗飘扬、黄河奔流及一些动植物的录像,进行点拨,学生的思路就会开阔,倾刻间便能说出“我爱逗人的小猴子”、“我爱鲜艳的五星红旗”、“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有谁不深深地爱她呢”等精采的句子。借助电教媒体以形象思维促成抽象思维,完成从“物”到“意”的思维转化,从而通过铺设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较为成功地拓展了思维空间。

三、运用电教媒体指导说写,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现阶段,人们越来越重视口才,小语新大纲明确指出听说训练是语文教学重要任务。而现代媒体直观形象,既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又便于教师指导学生说话。从学生刚入学,我就用投影片指导学生看简单图,说完整句子,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陈述句子是由谁(或什么)和怎么样(或是什么)两部分组成。然后再启发学生仔细看图,说具体复杂的句子。句子教学我多用复合投影片,如“小女孩读书”一句话,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打出一个小女孩在读书的简单画面,首先问:“小女孩在做什么?”答曰:“小女孩在读书。”接着问:“小女孩在什么地方读书?”答曰:“小女孩在家中读书。”再给图上加上一盏台灯,问:“小女孩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读书?”最后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小女孩的动作神态,问:“小女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时学生就能够说出:“小女孩晚上在家里认真读书”这样较具体复杂的句子。经常这样练习,学生说一句完整话的能力就逐渐得到提高。

看图作文范文篇10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观察,能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观察往往处于无意观察和笼统观察阶段。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直观现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优美的音响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是指导学生有意观察事物抓住特点,进行说写训练的最佳手段。如说话训练“你最喜欢的动物”选用了学生最喜欢的动物小白兔,巧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来指导说话,教学时播放配有轻音乐的表现小白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内容的录像,并在放录像前先提出观察说话的要求。悦耳的音乐,诱人的画面,使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有的情不自禁地赞美着:“小白兔多美呀!”教者按先整体后部分、从头到尾的顺序指导学生观察。放录像采用特写定格的方法,依次显示小白兔的各部分,让学生边观察边说话,使学生变无意观察为有意观察,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指导学生连起来说几句话,则采用放慢镜头的方法。课堂上学生跃跃欲试,一只只小手举得高高的。有的学生说道:“我最喜欢小白兔,它长着一身洁白的毛,漂亮极了。头上竖着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双又圆又红的眼睛象宝石一样,长着一张三瓣嘴,吃东西时一动一动的,多有意思呀!”还有学生说道:“小白兔的尾巴短短的,象个棉球,它前腿短,后腿长,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真可爱!”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能说出一段通顺而连贯的话,说明教学是成功的。这成功来自于巧用电教媒体和教者的巧妙指导,从而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获得有目地进行观察的效果。

观察有序是观察最基本的品质。只有观察有顺序,作文时才能言之有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看图说话是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用投影片指导学生看图,便于调控学生的视力焦点,是简便易行的方法。指导学生看图,我归纳了一下口诀:全面看图,看懂主要内容;分部看图,看懂具体内容;最后连贯看各部分内容。这顺序就是“整体——部分——整体”顺序,按照这个顺序指导看图,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小白兔运南瓜》,上课时首先打出三幅投影片,让学生联系起来整体观察。如果不联系观察,不看第一、三两幅图,怎能看懂第二幅中小白兔受到启发才想出办法的内容呢?这样有条理地去观察全图主要内容就看懂了。再按顺序分别打出三幅图,根据主要内容,逐图仔细观察,指导学生看懂每幅图的画面,想象具体内容。最后整体观察三幅图,疏通思路,把握中心,抓住重点,为说话写话作准备。

再如看图说话《公园的花不能摘》是一个单幅图,为了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的观察能力,我制作了复合投影片。教学时,首先用投影仪打出完整的画面,从整体入手使学生看懂图;然后分部看,去掉上边的人物画面,观察画面的背景,使学生弄清图上的通过景物反映的时间、地点、主题背景;再覆盖上人物画面,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想象人物是怎样想的,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最后连起来总结图意。观察有序了,说话也就有条理了。

观察的另一个重要品质就是抓住事物特点仔细观察。事物有它的共性,也有它的个性,而个性是区别其它事物的特征。观察时,只有抓住事物的特点,边看边想,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才能深刻地了解事物,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把作文的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小学生观察事物大多是笼统的见林不见木,不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于是我利用电教媒体的可控性,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仔细观察。他们对于一种明显事物所掩盖下的另种不明显事物的观察还缺少深刻性。如在他们观察小白兔样子时,我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再进一步提示“小狗嘴巴是''''U''''字形的,小兔的嘴巴又是什么形状?”让学生定格观察小白兔的嘴,经过讨论,学生回答:“小白兔长着一张''''Y''''字形的嘴,吃食时还一动一动的。”通过类似这样的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观察思路豁然开朗,观察能力得到培养。

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小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说话能力。而电教媒体在说话训练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极其有利。

1.借助投影,展开想象

“想”是学生看懂图,看好图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投影的画面是形象的,要让学生对画面内容有正确理解,就要指导他们边看边想,唯有通过不断地全面细致的观察思考,才能逐渐使他们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上来,从静止的画面中看出其中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如指导学生观察《公园的花不能摘》一图,启发学生当看到盛开的菊花和树木、小亭时,想象到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公园;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观察,想象画面反映的主题(即作者意图)。如根据妈妈的动作神态想象妈妈是怎样说的;听了妈妈的话,孩子是怎样想的,怎样说的及怎样做的,这些都要通过看图来指导学生通过合理想象来完成。解决了这个问题,就领会了作者如何通过图画内容来展现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了。

我注意发挥投影片的多种功能,让学生认真看老师演示投影片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补充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尔后再要求先口述再写下来,如讲《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运用五幅投影片。分别是:①小猴子掰玉米。②小猴子扔掉玉米摘桃子。③小猴子扔掉桃子去摘西瓜。④小猴子扔掉西瓜去追兔子。⑤小猴子最后什么也没得到,两手空空地回家了。当讲到第五幅图时,我提出问题:大家想想,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后又会怎样呢?又用投影打出一个大问号。这时同学们的想象活跃起来了,再结合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编出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同学们的想象不但丰富,而且非常有趣。我便趁热打铁地让学生把续编的故事写在作文本上。通过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想象训练,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而且也使学生的观察说话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2.借助音乐,进行合理想象

低年级学生好说爱动,表现欲极强,一有机会就尽情地施展他们的才能。有一次我让学生们听配乐童话。我一会伸双手当耳朵学小白兔蹦蹦跳跳,一会捏鼻子扮大灰狼。听完录音后,我拿出头饰让学生表演,有趣的故事给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激起了创作热情。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奏维妙维肖地表演开了,通过表演加深了对故事语言的理解。学生表演得生动形象,说得轻松愉快,写起来笔调也比以前顺畅,内容也较充实。

另外,用录音机录下有代表性的各种声音,如风雨声、鸟鸣声、马嘶牛吼声、汽车声、打谷场上的欢笑声、城镇早市的喧闹声……通过某些特定场合的录音,进行想象作文,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3.巧用录像,培养发散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具体形象来体现的。用录像再现写作素材,可使学生很好地感知、观察,展开想象、拓宽思路。将从画面中观察到的图象与其内涵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找到这个联系点,使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深刻、全面又合理,尔后将这样的情感与认识诉诸文字,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有序、有情、有理。

如在一年级教学中,要求学生用“爱”字造句。由于小学生知识肤浅,若照本宣科,学生能说出诸如:我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句子。如果适时播放国旗飘扬、黄河奔流及一些动植物的录像,进行点拨,学生的思路就会开阔,倾刻间便能说出“我爱逗人的小猴子”、“我爱鲜艳的五星红旗”、“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有谁不深深地爱她呢”等精采的句子。借助电教媒体以形象思维促成抽象思维,完成从“物”到“意”的思维转化,从而通过铺设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较为成功地拓展了思维空间。

三、运用电教媒体指导说写,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现阶段,人们越来越重视口才,小语新大纲明确指出听说训练是语文教学重要任务。而现代媒体直观形象,既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又便于教师指导学生说话。从学生刚入学,我就用投影片指导学生看简单图,说完整句子,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陈述句子是由谁(或什么)和怎么样(或是什么)两部分组成。然后再启发学生仔细看图,说具体复杂的句子。句子教学我多用复合投影片,如“小女孩读书”一句话,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打出一个小女孩在读书的简单画面,首先问:“小女孩在做什么?”答曰:“小女孩在读书。”接着问:“小女孩在什么地方读书?”答曰:“小女孩在家中读书。”再给图上加上一盏台灯,问:“小女孩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读书?”最后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小女孩的动作神态,问:“小女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时学生就能够说出:“小女孩晚上在家里认真读书”这样较具体复杂的句子。经常这样练习,学生说一句完整话的能力就逐渐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