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猜成语图片答案十篇

时间:2023-03-22 13:03:58

看图猜成语图片答案

看图猜成语图片答案篇1

课题:LESSONTHIRTY-TWO

重点:句子Isheateacher?No,heisn’t.

词汇tallfifteen

难点:发音、理解Who’sthatyoungman?

过程:

一、复习/热身

1.Sayarhyme[配套第19课录音]

Howoldishe?

Howoldisshe?

Heisthirteen.

Sheisthree.

Comehere,please.

Havesometea.

Sitdown,please.

Talkwithme.

2.复习第31课课文对话

看图问答:根据主题图内容随意进行问答练习

课文对话表演:找几组学生在班上表演

3.游戏:猜一猜

操作:手拿一张班内男学生的照片,画面向教师,学生用英文对照片进行提问,通过教师的答案,学生猜出照片上的人物到底是谁。

二、介绍新语言项目与教学方法

1.情景展示[出示主题图]

学生根据画面中呈现的内容进行提问,可能会涉及到以下问题:Howmanyboys?Whoarethey?Who’stheboy?Howoldishe?Isheastudent?

教师这时在Who’stheboy?的基础上稍加引导Who’stheyoungman?,并让学生回答

B.能力稍强一些的学生对画面内容做归纳描述

2.接触新词汇

A.教师出示ZhouMin的图片,提问学生:Who’sthegirl?Issheateacher?得到答案后,对全班学生说:She’sastudent.Butsheistall.用手势表示tall,接着说:Lookatthisyoungman.Ishetall?Heisastudent,too.He’stall.示范两遍tall,并带读,小组读与个人读相结合。

B.教师做神秘状问学生:Heistall.Guess!Howoldishe?学生猜男孩的年龄。猜过几轮后,教师告诉学生:He’smiddleschoolstudent.Ithinkhe’sfifteen.带读词汇fifteen,并将所学的数字简单复习一遍。请学生寻找记忆数字13以后的窍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词汇。

3.听课文对话录音一遍,回答问题[配套录音]

Q:Who’sthatyoungman?

A:He’sMike.

4.听录音重复课文对话内容[配套录音]

教师带读Who’sthatyoungman?

两人一组问答Who’sthatyoungman?He’sMike.

Isheastudent?No,heisn’t.

5.再次听课文录音一遍,加深印象

6.打开书,自读课文一遍,加强认读能力的训练

全班学生一齐读课文一遍

分角色读课文:教师担任G的角色,全班学生担任J的角色

全班学生担任G的角色,教师担任J的角色

三、新知识操练与操练方法

1.Pairwork:教师让两名自愿表演者到讲台前做课文会话表演

2.看图学词

A.教师出示图片driver,示范该词发音,特别是元音字母I在单词中发本身音,一定要把音发到位,另外,字母v在发音时又轻轻咬唇的动作,也要适当强调口形。全班读与个别学生读相结合。

B.用同样的方法示范单词worker、farmer、policeman。这里需要教师提示学生的是,字母组合or在单词worker中的发音,元音字母o在单词policeman中的发音。在学生学说policeman的同时,还可以告诉学生policewoman一词。

齐读四个词汇一遍

D.Guessinggame

教师把四幅图片打乱顺序后,正面朝向学生随意抽出一张。

教师指着这张图片问学生:Isheateacher?(板书句子)学生回答:Yes,heis./No,heisn’t.(板书答案)

用同样的方法对其他三幅图片进行问答。

Pairwork: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小图做猜谜游戏。然后教师找几组学生到讲台前用教师的图片做游戏。

E.Actiongame

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前来,悄悄地对他耳语policeman,并示意让他做个动作表示该词。

其他学生根据看到的动作猜:Isheateacher?做动作的学生给与肯定或否定回答:Yes,heis./No,heisn’t.

其余的三个词汇练习方法以此类推。

3.兴趣活动:将全班学生按5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用手绢蒙住小组其中一个成员的眼睛,其它四人各扮演一种职业,然后站成一排做自我介绍,如I’madoctor.I’mafarmer.被蒙住眼睛的学生努力记住每个人的声音和职业,待他们都介绍完以后,摘下手绢,以提问题的方式猜猜他们都是什么职业。当他指一个人猜测时,该学生必须根据他刚才的介绍的职业实事求是地回答。被猜对的学生将蒙上眼睛继续游戏。

四、练一练

听音连线[配套课堂练习册]

五、作业:朗读并抄写本课课堂练习中的单词和句子

六、板书设计:

LESSONTHIRTY_TWO

Isheateacher?

Yes,heis.

No,heisn’t.

看图猜成语图片答案篇2

片断一:有层次、有重点地呈现新知并有效操练

A:教学句型What’s his name?/His name is…

Guessing game:教师逐一出示三个人物的图片,并简单介绍各人物的特征,然后让学生看三个人物的图片,听教师的描述,猜出人物是谁。

T:He is my friend.He is thin.He has black hair and big eyes. He is an American boy.Look! This is his photo.引出主句型并教学。

B:教学句型:What’s her name?/Her name is…

Guessing game:教师出示三个女生人物的图片,认一认分别是谁,然后让学生看描述,猜出人物,引出句型What’s her name?/Her name is…板书并教学。

解析:新授部分在分别教学了两组主要句型后,进行替换练习。其中两个Guessing game是本部分的一个亮点,设计好且应用性强。具体体现在:(1)从活动的形式看,以游戏的方式引入本课新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2)从活动的内容看,活动的语言将新旧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以旧引新,自然承接。(3)从活动的性质上看,紧密围绕语言目标,为教学服务,实效性强。(4)从学生能力培养看,前一个Guessing game是通过看图听音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且培养学生“抓关键词”的听力方法和技巧。后一个Guessing game则是通过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一个活动的两个不同要求,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性强且寓教娱乐,学生的参与度高。(5)从教师的理念上看,该活动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知新语言,在任务中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符合课标要求。

片断二:回归文本,点到即止

1.教师:我们的朋友John,他也有一位好朋友,让我们猜猜他是谁?带着问题听音一遍。What’s John’s friend’s name?然后核对答案。(意图:整体感知,理解大意。)

2.再带问题听音一遍,并要求在书上标划出问题的答案。What’s Zhang Peng like?然后核对答案。(意图:带着任务进一步细读,通过寻读的方法,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并培养学生思、勾、画、记的学习习惯与方法。)

3.看课文动画分句跟读两遍,教师强调各别语句的升降调、连读、停顿、失去爆破等朗读技巧,引导学生读得准确,语调自然标准。第三遍跟读,课件中只出示每句的关键词,要求学生看关键词跟读。

4.借助课件中的关键词,教师与学生分角色读文,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再同桌间分角色读文,鼓励看关键词背下课文。最后展示几组。

解析:文本作为主要知识点的载体,其目标定位在理解熟读的程度,因此本部分处理很利落。首先带问听音解决理解层面的问题,然后朗读训练解决语音的问题,最后简单地分角色读文是练习并输出,为后面的语用能力的培养留出了充足的时间与空间。

片断三:在拓展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猜朋友活动:拿出学生课前的个性化作业描述朋友(自己朋友的画像,下面写出对朋友的描述),并让同桌猜出是谁。教师示范一组,请大家猜一猜。然后同桌间练习,在展示环节中,一生描述,全班猜一猜。(意图:综合运用所学句型对人的外貌特点和爱好进行描述。)

看图猜成语图片答案篇3

关键词:幼儿;提问;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B8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84(2012)06-0519-06

1问题提出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科学的问题解决者,他们有着一定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在问题解决中会运用一定的思维策略。提问就是提出问题来问。在儿童的生活中,提问常常与儿童如影随行,它是儿童探索世界的一种恰当的表现形式和有效途径,是其日常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

提问可以使儿童从他人那里获得信息而不用绝对地依赖教师或父母的指导。同样,提问可以增进儿童的社会交往,因为儿童可以通过提问开始参与陌生话题的谈论,这提供了相互随机教授新信息的机会。Mary(1979)认为应该重视儿童的提问,因为儿童自己提问、自己找寻答案可以激发其参与自我指导学习的兴趣。通过提问,儿童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在条理清楚和条理不清的水平上表达思想的能力;知识来源于对问题的回答。一旦人们学会了问问题——人们就学会了怎样学习。埃里森·金(Alison,1991)发现提问的策略促进成功的解决问题。提问可以起到元认知的作用促进学生成功解决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成绩(Schoenfeld,1985)。

第32卷第6期费广洪等幼儿提问类型及策略对其问题解决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12年近年来,随着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人们对儿童的提问也越来越关注。但关于儿童提问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提问类型、价值、影响因素(费广洪,申继亮,2003a)、干预和发展研究(费广洪,申继亮,2003b)等方面。对于儿童所提问题的类型,不同的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对象及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不同的区分。根据解答问题的层次,皮亚杰(1923)将七八岁以前儿童的“为什么”分为三大类——关于原因的“为什么”(包括最后结果的解释)、关于动机的“为什么”和关于提出证明的“为什么”。根据问题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吉尔福德(1956)将问题分为单位问题、类别问题、关系问题、系统问题、延伸问题、涵义问题。根据问题表述的形式,皮亚杰将其分为两类:一种是以疑问词开头的,一种是变换某一助动词的语调。事实上,最常用的问题形式分类是: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关于儿童提问的价值,一些研究认为不是问的问题越多就越好,问的问题究竟好不好取决于提问是否有必要。Vander和Dillon(1994)从提问的有益性和必要性两个维度对提问进行区分。认为学生提问不必每次遇到问题时就问,也应具有适应性,学生在问题情景中提问过多或过少都不合适。提问的必要性是指需要提问的程度,可以分为必要和不必要两种情况。必要的情况是指学生在得到临时错误答案时的提问;不必要的情况是指学生在得到正确答案时的提问。提问的有益性是指对答案的处理过程,可以分为有意的和有害的两种。有益的提问指提问帮学生纠正了一个暂时错误的答案;有害的提问指学生提问后反而偏离了正确的答案。Mary(1979)认为好问题应该是:涉及当前正在思考的问题;以前没有问过的;言辞清楚的;陈述的方式服务于提问目的的;提出当前正在思考的问题的特殊方面。Sachen(1999)认为,好问题应该具备三个特点:简短、直接、直奔主题。看来,一个好问题应该是有意的、必要的、目的明确的、陈述清楚的。

而对于儿童提问的策略,研究者们直接研究得较少,较多的研究是通过考察儿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规则来推测其思维策略(陈先珍,2007)。其中比较经典任务是西格勒的天平问题(Siegler,1976):金属圆盘放在天平两边力臂的定桩上,儿童在不同的重量模式下,判断天平的哪一端会降下来。然后根据儿童的行为选择来判断其问题解决规则。

目前国内对于儿童问题解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定学科问题解决,如手工问题解决(于开莲,2008),科学问题解决(孔祥平,1996),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如知识水平与问题解决(赵笑梅,陈英和,2007)等,但将儿童的提问与问题解决联系起来的研究却相当少。为此,本研究参考张智和左梦兰(1990)图片猜测问题研究范式,创设了猜测物体的问题情境,采用个别施测的方法收集幼儿提问的数据,拟从幼儿所提问题涉及的内容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分析提问类型及策略对其猜测一定物体的影响,试图探讨幼儿思维水平和策略与其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随机选取69名幼儿园大班幼儿(男生33人,女生36人),年龄范围为5岁2个月~6岁1个月,平均年龄5岁6个月。

2.2研究工具

2.2.1测查图片

五组图片,每组5张。其中,4张为测查图片,1张为目标图片,测查图片为每次呈现在被试面前的图片,目标图片为藏在盒子里的图片。目标图片与4张测查图中的一张相同。图片的内容为儿童日常所见物品。所有图片大小一致。例如,第一组目标图片为香蕉,测查图片为香蕉、桃子、杯子和水桶。

2.2.2幼儿提问编码表

《问题类型编码表》:参照Fenson,Camerron 和Kennedy(1988)对问题类型分类的标准,将幼儿提问分为三类。包括:(1)外在感知类:关于物品颜色、形状及图片可见信息;(2)内在属性类:关于物品类概念、功用等内在属性;(3)混合类:既有感知类的问题又有内在属性方面,或其他不相关的内容。

《问题策略编码表》:参照张庆林等(2001)对儿童假设检验思维策略的分类标准,将幼儿提问策略分为五类。包括:(1)无策略(直接猜测):儿童不提任何问题直接猜测;(2)逐一排除策略:儿童每次提问只指向每一张图片的特点,依次指向每张图片;(3)两阶段整体策略:儿童注意到四张图片可以根据某一标准分成两类并提出了相应问题,然后再根据这两张图片中某一特征进行提问,最后确定其中的一张;(4)不完全整体策略:儿童注意到四张图片可以根据某一标准分成两类并提出了相应问题,也筛选出了两张图片,但并未继续在选中的二者之间再做区分,而是直接猜测选出答案;(5)混乱型策略:儿童提出的问题之间是混乱的,或其它一些不相关的问题。

2.3研究步骤

2.3.1实验

个别实施。分为预试和正式施测两个阶段。

预试阶段:(1)主试出示4张图片,请被试逐一指认图片上的物体。若被试不认识图片上物品,主试帮其辨认。(2)主试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猜图片的游戏。你面前有四张图片,我盒子里也藏着一张,跟这四张中的一张是一样的,现在请你把这张图片找出来。有问题你可以问我,不过你不能直接问答案,最多可以问三个问题”。停顿3秒,询问被试是否明白。若被试表示不明白,则主试再次讲解指导语,直至被试表示明白为止。记录被试的反应。

当被试问完两个问题后应提示他还可以问一个问题。若被试已问完三个问题则应让他选出答案。若被试问到的问题是直接指向图片的名称(如“是苹果吗?”),此时应询问被试是在直接猜答案还是在问问题,若被试回答是想问问题的则应告诉他“你的问题不能是直接问答案的。你想想还有什么其它的问题可以帮助你找出答案。”

若被试做出了相应反应,明白游戏规则,则继续进行;若被试在2分钟内不反应,则放弃该被试。

正式实验阶段:依次完成五个任务。每个任务中,主试对被试提出的问题都给予如实回答,若有的问题无法回答,就说“不知道”。比如目标物为“银白色的车”,如被试问到:“我家里有吗?”主试确实不知道该被试家里有没有,就如实回答“不知道”。每个任务无论反应正确与否,都继续进行下一个任务,直至5个任务全部完成。

记录被试的提问及回答,并全程录音,以检验记录的完整性。

2.3.2计分与编码

4讨论

4.1提问有助于幼儿对问题的解决

从研究结果看出,有提问的正确率显著高于无提问的正确率,这一结果也与预期相同:提问有助于问题解决。在研究中,解决该猜测问题的方法只有两种,一是直接猜一个答案;二是通过问问题分析出答案。根据经典的概率论,四个选项中随意选取一个的概率是四分之一,而若幼儿提问,主试都给予相应的反馈,那么幼儿获得正确答案的信息就增加了许多,那其答对的概率也会比随机概率四分之一大很多。

另外,幼儿向他人提问,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但仅仅满足提出问题是不够的,提出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问题。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提问行为反映了他们的思维过程。只要是思考问题,思维就会有所提高,思维以问题为给养(Patri & Wendy,1994),提问以思维为基础,同时提问也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4.2两阶段整体策略和逐一排除策略提问有助于幼儿解决问题

研究结果发现,各提问策略的问题解决正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两阶段整体策略、逐一排除策略、不完全整体策略、混乱型策略和直接猜,分别为888%、88.2%、58.4%、36.4%、25.6%,且两阶段整体策略、逐一排除策略解决问题的正确率分别显著高于其错误率。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研究给幼儿三次提问机会,运用逐一排除提问策略的幼儿有机会依次对每张图片进行提问,若发现第一张不正确可指向下一张继续发问,直至问到第三张图片;运用两阶段整体策略的幼儿能注意到四张图片可以根据某一标准分成两类并提出相应问题,然后再根据这两张图片中某一特征进行提问,最后确定其中一张。逐一排除策略跟两阶段整体策略都是有计划、有步骤的高级思维策略,能够运用自己的逻辑性去提出问题并分析他人的反馈信息,以至于运用这两种策略,问题解决的正确率都很高;而不完全整体策略,虽然其中也含有一定的逻辑系列分析,但这种策略的提问不能坚持自始至终使用逻辑系列分析或不能很好地分析他人提供的反馈信息,所以在做出一定的系列排除后还有很多不确定问题,只能依赖胡乱猜;混乱型虽然也问问题了但问题之间是混乱的,彼此无关联,因而难于发现物体的特性,也只能靠猜测。而直接猜不提问策略是正确率仅为25.6%,略高于概率水平25%。

4.3混合类和外在感知类问题有助于幼儿问题解决

研究将问题内容分为三种类型:外在感知类问题、内在属性类问题和混合类问题,结果表明,幼儿提出外在感知类问题和混合型问题时,其解决问题的正确率分别达到71.8%和93%,正确率与错误率之间达到显著性水平;而提出内在属性类问题时,正确率仅达53.1%,且正确率与错误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在解决猜测物体问题时,幼儿提出混合类问题和外在感知类问题时解决问题的结果要好于问内在属性类问题。

物体既具有内在属性又具有外在特征,当个体既考虑到其外在特征又考虑到其内在属性时,就对事物有了整体认识,对其正确辨认的概率就会提高;反之,若仅考虑二者其一,则较难准确区分物体,对其正确辨认的概率自然较低。但是,由于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导,倾向于直观地认识事物,优先利用事物的外在感知信息,当他问了一个问题并不能解决其问题时,他会继续提问直到得到其想要的答案(Panagiotaki,2003),而这种根据外在特征的提问也有助于幼儿从外在认识事物的特征,直至解决猜测问题;但是,他们还不能很好地运用内在属性类的信息,并不擅长从事物本质的角度去解决一个问题,当考虑到了一个变量之后就不愿继续思考下去,还不足以促进问题的解决。Oconnor(1957)认为幼儿不能同时考虑多于一个的变量,但研究中却发现已有部分5岁幼儿能同时从外在特征和内在属性两个方面考虑问题,即提出的混合型问题,尽管其数量相对最少,但其正确率最高,因为这类提问可以帮助幼儿既从外部又从内部来认识事物。

4.4幼儿提问的类型反映了其思维的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提出的问题中,外在感知类问题最多,占问题总数的59.5%;其次是混合类问题;内在属性类问题最少。这可能与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有关。幼儿期儿童还保留直觉行动思维特点,但逐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也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思维发展的这一特点体现在概念掌握中。幼儿掌握事物概念的一般发展过程是:3岁左右能指出或列举所熟悉的一个或某一些事物(如苹果或水果);4岁能说出事物的突出或功用上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外部特征的概括;5岁能够跳出事物的若干外部特征和某些内部特征,对熟悉的事物也开始能进行本质特征的概括(佟秀丽等,2006)。研究被试为5岁儿童,在研究过程中,幼儿提出的问题既有关于外部特征的,如“是红的还是圆的?”也有关于属性类的问题,如“水果还是用品?”还有混合类的,如“是水果还是红色的?”但以外在感知类和混合类居多,这也表明幼儿具体思维不断完善,抽象逻辑思维在逐步发展。

4.5部分五岁幼儿思维具有了逻辑性

从各提问策略的使用数量来看,5岁幼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大多不使用提问策略,更倾向于直接猜;其次是两阶段整体策略和不完全整体策略,分别为23.20%和22.30%;逐一排除策略和混乱策略使用的都比较少,分别只占4.90%和3.20%。两阶段整体策略有计划有步骤,逐步分析所猜测物体的逐个特性,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有一部分幼儿已能很好使用。不完全整体策略中虽然含有一定的逻辑系列分析,但毕竟不全部都是逻辑分析,也有相当数量的儿童处在此种水平。这与杨玉英(198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杨玉英认为,三岁儿童基本上不能进行推理,四岁儿童推理能力开始发生,五岁儿童大部分能进行推理,六、七岁组,全部可以进行推理。而研究中幼儿的年龄为5岁,有约1/3幼儿能进行归纳推理,说明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性。

5结论

5.1面对问题情境,幼儿运用提问有助于解决问题。

看图猜成语图片答案篇4

教学重点:句型Who’sthatinPicture6?词汇thirteen、sister

教学难点:发音Ithinkshe’saboutthirteen.

理解Ithinkshe’saboutthirteen.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

1.和学生一起说唱第19课所学的小韵文

2.学生两人一组表演第19课的对话,并找一至两组学生到前面表演

二、介绍新语言项目及教学方法

1.师生交流:What’syourname?Mynameis…

What’syournumber?Mynumberis…

Who’sthat?That’s…

Who’she?He’s…

Who’sthegirl?She’s…

2.教师出示主题图,师生讨论:[将主题图贴在黑板上]

师:(指图中中国女孩)Who’sthat?生:That’sYangLi.

师:(指另一女孩)Who’sthisgirl?生:She’sKate.

师:Howmanypictures?生:Six.

师:Yes.Therearesixpictures.ThisisPicture1.AndthisisPicture…(指着第六幅照片,引导学生和自己一起说six)

学生反复练习ThisisPicture6.

3.全班一起听课文录音,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标准发音:全班共同重复句子一遍

学生重复个别句子:Who’sthatinPicture6?[板书]

Sorry.Idon’tknow.

Ithinkshe’saboutthirteen.

She’smysister.

教师示范Ithinkshe’saboutthirteen.(示范的同时做动作解释本句的意义:食指指向头部,然后再指指图中的第六幅图,用手势表示13。)

教师解释sister:(为学生出示一张自己姐妹的照片或某位学生姐妹的照片)Thisismysister.Hernameis…

提问:What’syoursister’sname?学生回答:Hernameis…

带读sister,小组读、个别人读

4.学生打开书,自读课文两分钟:找出理解或朗读中的问题、难点

全体读课文一遍;听整体课文录音一遍[播放录音];听录音、小声跟读课文

5.两人小组读课文

两人小组改编课文,如:Who’sthatinPicture2?

Ithinkhe’sabout11.

Hisnameis…

He’sabout…

6.听录音、重复句子

只听第一幅图的句子,请学生重复。

第二幅图开始,先让学生根据图说句子,再听录音对正答案。

7.拼读单词[出示词卡]

全班齐读单词;教师和学生拼读单词

小游戏:教师将词卡背对学生,两只手各拿一张,教师说thirteen,学生猜是哪一张,用left或right表示。还可调换练习,教师说left或right,学生说出是哪个单词。

摹写单词:教师板书的同时,学生用手指在课桌上也写单词,并拼读单词。

三、兴趣活动

准备:6—8张人物图片,并在图片上标好人物各自的名字。

在图片的背面写上编号1—6等。

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并给这两个大组分别命名。两组学生可以按照座位的顺序参加这个游戏。

操作:1.其中一个组(如:Star组)的一位学生问另一组(如:Moon组)的学生:Who’sthatinPicture…?Moon小组的成员回答:He/She’s…如果本组的成员举手的速度更快,也可叫本组的学生回答。

2.将人物图片扣放在桌子上,学生只能看到图片的编号,猜出某张图片是什么人物。Moon组的学生这次先发问,回答形式同上一步相同。

3.教师做评判,如果哪一方回答正确,就给加上一个胜利的标志,并鼓励说Verygood或Welldone.。

四、练一练

做课堂练习第二十课内容:根据录音内容,将人物的姓名与其人物图片连接起来。

五、作业:朗读课文与词汇

抄写本课课堂练习中的单词和句子

六、板书设计:

看图猜成语图片答案篇5

情景一:大班语言活动《上课》中,一开始,老师出示挂图,问:“图上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两名幼儿分别回答:“小动物在叫。”“小动物在唱歌。”老师有点心急,先用手点了点图片中“动物学校”和图片中的八哥鸟,然后画了一个圈,接着问:“它们到底在干什么?”有一名幼儿回答:“小动物在动物学校读‘妈妈、姑姑、哥哥、姐姐、娃娃。’”又一名幼儿答:“小动物在唱歌、跑步、拍球……”。当教学活动进行到一半时,老师根据内容,想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老师问:“小动物有没有认真听讲,他们在干什么?”孩子对图片中角色的行为有较多的描述,如小山羊想去吃草,小鹁鸪想拍皮球,小公鸡、小喜鹊和小乌鸦在抬头看树上的小动物。但是对角色的具体形象如表情、动作的观察并不多,此过程中,教师一直提醒幼儿:“再仔细看看”,终于有的幼儿指出小鹁鸪好像在打瞌睡,小公鸡没有坐端正,小动物们的眼睛都没有看着老师。教师请幼儿把这些事情说得更有趣一点,并提醒幼儿可以猜猜小动物们心里在想什么,但幼儿的答案缺少想象力,很多都是前面回答的重复。

情景二:紫叶是大班新生,刚入园对幼儿园的一切都感到好奇,碰碰这儿,玩玩那儿,她看到教室里的图书角投放的图书,很感兴趣,指着封面说:“爸爸,快看,这个小女孩真漂亮。”这时,可昕过去大声说:“这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啊。”与家长交流,才知道,紫叶原来就读的托儿所并没有区角的创设,每天看的都是同样的几本书。

大班幼儿在课堂上与生活中的表现告诉我们:孩子不会看图。他们缺乏对图片整体的把握,缺乏对图片细节的关注,缺乏对图片中相关符号的理解,缺乏对图片隐含信息的挖掘,观察没有广度也没有深度。

一、形成大班幼儿阅图能力低下的原因

1.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影响了幼儿对图片的观察与思考

教学价值取向是教师开展活动的核心驱动力,在有些教学活动中,个别老师的教学价值取向存在偏差:教学是为了走完一个活动流程,还是让幼儿获得更好的能力?是教师主导课堂,还是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在一些教学活动中,看图通常是作为达成目标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标,因此在引导孩子观察图片时,教师常以发现主要问题为标准,一旦孩子抓住了基本信息,教师引导就戛然而止,如案例一中教师一开始希望幼儿能把握住小动物不专心上课的信息,然而一旦找到这些信息,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引导幼儿对小动物的具体形象进行观察,造成幼儿读图比较粗浅,所谓只抓住形而没有抓住神,纵使教师在形式上完成了教学目标,而幼儿却失去了学习阅图的机会。

2.教师的提问与回应影响了幼儿观察的深度与广度。

教师的提问与回应是师幼互动的主要形式,有助于激发幼儿观察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的提问与回应应具有有效性。

案例一中,教师一共问了6个问题,分别是:(1)图上的小动物在干什么?(2)它们到底在干什么?(3)小动物们有没有认真听讲,他们在干什么?(4)请你再好好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5)你能不能说得更加有趣一些?(6)猜猜小动物心里在想什么?其中(1)、(2)、(3)、(6)属于教师提问,(4)与(5)属于教师追问。

从以上提问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的提问与追问都存在问题。

首先,教师的提问缺少层次性与信息性。如前三个提问,教师都在重复同一个问题“他们在干什么”,除了偶尔的肢体提示,教师在言语上的引导既不存在递进,也缺少信息传递。教师的问题起不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幼儿的观察与回答始终停留在原地。

其次,教师的回应缺少针对性。案例中教师的回应比较笼统,如“请你再好好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缺少信息引导,而“你能不能说得更加有趣一些?”,这样的追问容易让幼儿摸不到门道,不知道从何着手,“更有趣些”对幼儿而言更适合表演而不是表述,幼儿通常能够发现自己说得不够好,但是不知道怎么去说得更好,当探究找不到一个着力点时,幼儿较容易出现无助感。

3.教学环节设计影响幼儿对图片的感受能力。

阅图可以是视觉的,也可以是肢体的。视觉上的阅图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画面直观的信息,而肢体模仿可以让幼儿在情感上获得体验,让幼儿对图中主人公的状态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在案例一中,教师并没有为幼儿阅图创造情境,只是单一地通过提问来让幼儿获得信息,如教师一直说“请仔细观察”“请你好好看看”,让幼儿仅仅通过观察获得信息,幼儿的表述就比较平淡,看起来像在罗列信息,情感色彩比较少。

4.教师的教学经验影响孩子对图片的观察与思考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新教师由于缺少教学经验,往往对目标的达成度看得比较重,教师常常怕孩子观察画面时天马行空,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会犯同一个错误——太过心急,孩子观察刚刚开始,教师就开始干预,拼命引导孩子往自己预设的目标靠拢,这种干预导致孩子的观察面越来越窄,思维活动越来越受限,影响幼儿观察的深度与广度。

5.幼儿园物理环境创设影响幼儿阅图的广度和深度。

幼儿园环境是促使幼儿发展的载体。而一个良好区域的创设能使幼儿得到丰富的刺激,并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在区角中投放数量充足的,色彩艳丽的图片材料,给幼儿充分的自,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学习,去发展阅图的能力。情景三中《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话故事,图书封面的小女孩手拿火柴,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幼儿紫叶,由于原托儿所中硬件环境的不到位,造成幼儿认知的片面性,可见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

6.孩子的年龄特点影响孩子看图的深度和广度。

大班孩子的观察力有了显著提高,但与学龄儿童、成人比,其观察水平仍缺乏细致性、独立性、持久性。他们观察时常常伴有强烈的情绪,对他感兴趣的东西可能去反复观察,对那些不感兴趣的则视而不见;他们的观察易受老师、同伴的暗示,常会复述别人说的话;他们观察持续的时间比较短,较易受无关刺激的干扰而转移观察的目标,这些影响着孩子看图的广度和深度。

二、提高大班幼儿阅图能力的策略

1.明确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

我们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要明确活动要达成何种目标,要带给幼儿何种活动体验,教学活动如何体现教学价值。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要明确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履行引导作用,让幼儿做活动的主人,让幼儿学会去发现、去表达、去探究。如案例一中,教师不必让幼儿的思路锁在“他们在干什么?”,在幼儿回答完后,可以允许幼儿对图片有自己的新发现,如问一问幼儿“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山羊?”或者让幼儿说一说“你猜会发生什么故事”,让幼儿结合图片进行联想,让幼儿对图片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2.注重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

教学活动的设计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实施与成果。在集体备课时,我们应有侧重地进行备课,我们可在每次备课前确定与阅图有关的备课主题,如:“如何通过提问与追问提高幼儿阅图能力”“如何通过备环节提高幼儿的阅图能力”,在集体教研过程中,可开展以“提高幼儿阅图能力”的教研活动。对于有教学挂图的活动,我们应在教学活动前认真研读挂图,发掘图片的信息,以图片为素材,充分领会教材的价值。

3.注重教学活动中的提问与回应。

首先,我们应多一些信息式提问,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如案例一中我们可以这样提问:“这张图上有哪些小动物”“他们在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请你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情、眼神,说说看他们是什么样子的”“你猜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可能会更加有效。

我们认为,这样的提问有助于幼儿从人物、地点、时间、状态等各个当面有层次地观察图片,避免让幼儿一下子捕捉太多的信息,也避免幼儿遗漏信息,同时,我们在提问中帮幼儿提炼了观察的要点,如“表情”“眼神”,这样的问题更具有信息点,帮助幼儿有目的、有条理地阅图。其次,我们的回应要有针对性。案例二中,如果我们用“你从哪里看出来?”“你怎么知道的”等问题进行启发,并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补充,如当幼儿说道“山羊想吃草”时,我们可帮助幼儿演绎成一段话“小山羊的眼睛呆呆地望着天空,心里却在想念着那片草地,我猜它的嘴巴里快要流口水了”。我们对幼儿的回应既可以追问也可以演绎,还可以提炼,总之,要让幼儿获得观察的线索,表述的信息与模仿的机会。

4.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

我们可在教学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图情境,为幼儿提供多样的阅图方式,让幼儿的阅图不仅仅是视觉的,更是感官肢体共同参与的。例如,在绘本阅读活动《小绵羊生气了》中,我请幼儿说说小绵羊生气了是什么样子的,很多幼儿观察到小绵羊“眼睛瞪得大大的”“脸很红很红”,但当我请一个幼儿模仿小绵羊后,大家的描述就丰富了,如“眼睛快要冒火了”“全身发抖,拳头握得紧紧的,好害怕呀”。幼儿通过观察、体验获得对图片的全新认识。

看图猜成语图片答案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复习内容能力

小学英语阶段复习课起着综合巩固和拓展在某一个阶段内学生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作用,复习课的质量决定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牢度和深度,决定了学生是否真正具备了相应的使用能力和一定的学习策略,并尽可能地将所学知识技能拓展于生活实践。影响复习课质量的主要有以下两大问题。

问题一、复习内容零散,缺乏整体性

【案例1】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5 Review and check

教师使用ppt呈现练习内容,学生将答案写在英语练习本上

I 复习Unit1 至 Unit4中出现的单词

中译英——四会单词

英译中——三会单词

II 复习Unit1 至 Unit4PartA和PartE中出现的常见词组

中英连线

III复习Unit1 至 Unit4中出现的关键句式

句子匹配

III 背诵每课课文中重要段落

本案例中的练习貌似归类清晰,内容完整,但是由于将不同功能板块的语言知识汇总在一起,量相当大,但缺乏内在联系,从而显得零散,不利于学生有意识的记忆。内容的机械的罗列和单一的翻译要求仅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句式结构,但是缺少整体情境的辅助,语句的功能不能合理地串联起来。

问题二、能力要求不符合阶段目标

1.能力目标不完整

【案例2】牛津小学英语《Fun with English》3B Unit 6 Review and check

教师根据教材上的三个板块,依次实施了以下过程:

I listen and number

学生听关于时间的句子录音,在相应图片上标号,完成后听教师报一下答案

II listen and answer

学生听关于录音,回答文具用品等的问题。

III look and say

学生看图片,根据情景和图中提示进行两两对话。

对于初学英语的三年级学生而言,学习语言所需要的观察、模仿能力、使用语言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和语言知识的积累同样重要。在练习内容方面这节复习课对字母的巩固未涉及,对部分词汇认读和拼写未有训练,高质量的语言输入极少。练习方式方面被动的应答偏多,主动寻疑、进行交流的机会很少。学生有观察机会,但是缺乏方法和指向的引导。学生的模仿能力未有检测和强化的机会。

2.能力要求过高或过低

【案例3】牛津小学英语《Fun with English》4B Unit5 Review and check

单词复习

What’s missing

A展示有关八个职业的图片,要求学生独立说一遍职业名称

B 隐没一张图片,要求学生说出隐没图片示意的职业

复习课与新授课的能力目标相比较而言更高,需要对单个的语言知识进行完整的能力检测和巩固,同时要组织学生进行综合运用语言、恰当组织交际的练习,语言能力层次更高,综合性更强。

本案例中教师采用了What’s missing 游戏来复习单词,这是一种很好的单词复习方式,有趣味性和一定的挑战性,学生乐于参与;活动本身能够容纳的语言量范围灵活性比较大,组织形式也比较多样化,操作较为简便。本案例中学生需要复习unit 3 中waiter、waitress、worker、driver、farmer、cook、policeman、policewoman等单词,能力要求是四会。在复习练习中教师仅要求学生看图片说出职业名称,说出消失的职业图片,这两个环节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仅仅停留在看到能说上,对单词的认读能力、拼写能力都没有进行检测和巩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偏低。

【案例4】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5 Review and check

I dictation

默写Unit1 至 Unit4中出现的单词

II translation

1翻译Unit1 至 Unit4中出现的部分词组

2翻译Unit1 至 Unit4中出现的关键句式

III 背诵每课课文中重要段落

由于本复习单元涉及各个单元的词汇、句式和文章段落,语言内容的能力要求各不相同,[案例27]中以语言形式分类、以罗列清单的方法组织复习,有一定的检测功能,但是对不同词汇和句式都一刀切地做四会要求,无形中拔高了能力要求。

对策一、挖掘内在联系,巧妙设计主线

【案例5】牛津小学英语《Fun with English》Unit 7 After school Part EFGH

In the evening

教学过程:

I warm up

使用what do you like doing?与学生交流,强化like doing结构。引出自编歌曲In the evening.歌词为Part G中的小诗内容,歌曲采用了学生熟悉的“两只老虎”曲调,老师示范一遍,带动学生有节奏地歌唱,进行替换动词练习

……

In the evening ,are you cleaning?

No, I'm not, I am reading.

What are you dong? What are you doing?

I am playing, with my family.

II presentation

由一家人的猜测游戏引出I的读书,

从翻看cartoon故事书,很自然地进入阅读情境。

文本阅读中引导学生猜测cry和laugh两个新词的意思。

由设问why is the dog crying? why is the mouse laughing?导入观看cartoon。

理解练习。read and match 引导学生猜测词组run after的含义

再读故事,要求在主干句式的引导下复述故事。

Guessing game引出对母亲和弟弟的活动的描述,学生对现在进行时进一步巩固。

通过猜测父亲的活动,引出拼图,学生饶有兴致地完成拼图,然后体会字母“i”

的发音,之后进行i发音拓展练习

通过猜测姐姐的活动,组织学生的听力和模仿练习

III consolidation

引导学生仿照文本写小诗,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的活动。

之后把自己的小诗读给大家听。

IV homework

Read the rhyme to your parents.

Review Unit7.

在本案例中,教师需要复习的语言内容较多、教难,能力要求多种多样,通过设计一家人的活动,以此为线索,巧妙引出了各个知识板块的不同能力训练。学生在不断地进行猜测、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大量快速地练习了语言,丰富了语言知识,提高了使用语言进行口头交流、阅读理解、行文表达等能力。

对策二、多样化设计练习方式,加强推进感

【案例6】牛津小学英语《Fun with English》5A Unit7 After school (Part EFGH)

I warm up

歌曲热身what are you doing,种句式问答复习,增加语言丰富性,引出主要线索

II Presentation

1采用guessing game,出示bedroom, sitting-room, garden, study等不同场所,引导学生使用are you doing …?对小老鼠提问

2观看Part H卡通片

选择填空,进行整体理解。

Chant练句式,导入 Part E。

3观看Part E,将故事图片排序。

学生讨论,排序时引导学生描述图片内容,穿插新词汇的学习。

学生跟读Part E

学生自读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这个故事

(最后一张图)从老鼠图片回到课堂的主线索导入Part G

4 Part G 语音教学

(学生跟读)

引导学生观察发音特点

引导学生回想具有相同特点的其他词汇

小组讨论,完成连词成句游戏

《新课标》中提出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复习课需要训练和巩固的内容多,能力要求相对高,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仍然处于有意注意不能长期集中的状态,任务的挑战性如果过高,将使得学生很快放弃努力,因此课堂中多样化的形式和每一个环节中教学活动任务合理的难度能避免学生产生心理疲劳或畏惧心理。在【案例6】中,学生进行了听、说、唱、游、读、写等活动,活动组织方式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人机对话、小组合作等,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有序变化,不断激发学生新的兴趣的产生;不同的活动方式涉及不同的使用能力,逐步推进的能力符合学生的求知需要,也合乎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规律。本案例涉及的学习方式有口头的模仿、提问和讲述,也有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从易到难,环环相扣,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从语言表达的量和形式上不断提高使用语言的难度,学生不知不觉中达到了新的能力目标。

总而言之,在设计和实施复习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切实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恰当的情境,科学设计层进的能力形成方式,推动学生完成对知识和技能的巩固与拓展。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看图猜成语图片答案篇7

【课题】Unit5Whereismyruler?第五课时

【教学重点】掌握单词:Lampwalkmandeskchair

【教学难点】认读新词:Lampwalkmandeskchair

walkman中字母l的发音,舌尖要顶上腭

【教具准备】

1、本课生词的单词卡片

2、课文的配套挂图

3、配套的教学课件

4、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Guess:Whereismy…?

一个孩子藏起一样东西,孩子们猜测:Inyourbag?/…

让孩子们真实的寻找一下,找到的孩子说出自己的答案。

2、Whereisit?

教师拿出一个球,随意抛到不同的位置,让孩子根据情况描述一下:“Whereisit?”(It’sunderthedesk./…)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出示主题图(把单词去掉),提问:“Whatcanyousee?”

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尽情的说(如果出现本课新词汇教师就指着图种物品特意多重复几遍)

2、让孩子根据图自由的提问:“Whereisthepencil/…?”,请其他孩子回答。

在孩子的提问回答中出现了本课新词汇,教师就将相应的单词卡片贴在图旁,带着孩子多次重复认读。

3、出示单词卡片,开火车认读。

听录音,跟读练习。

小组比赛认读,看谁说的又快又准。

4、教师出示词卡,请学生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认读,然后将卡片贴在黑板上。

请孩子找出自己的小卡片的图,贴在相应的单词旁,并大声读出。(那组最先完成,获得胜利。)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Listenandpoint

Pointtothelamp/…!

2、CanIuseyouchair/…?

教师或孩子提出以上请求,请其他孩子做出应答,并将物品递上前来。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Talkaboutthepicture.

教师出示第五单元(48、49)的场景图(制作成课件),在图中加上新学的词汇。小组中问答,运用所学过的句型:“Whereis…?”提问或是猜测:“Isitinthedesk?”

【板书设计】

图片加载中,请稍候....

第五课时探究活动

探究内容:Whereisthewalkman?根据提示语,找到物品。

活动目的:在活动中操练和巩固句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语言。

活动方式:个体和全体活动相结合

活动过程:

1)介绍任务:让孩子根据老师的提示找到:Walkman

2)孩子根据教师的提示寻找

看图猜成语图片答案篇8

课题:LESSONTHIRTY-THREE

重点:句型Isithisbag?No.

词汇goand

难点:理解Let’sgoandaskhim.

发音Whosebagisthat?

Let’sgoandaskhim.

过程:

一、复习/热身

1.Tonguetwister[配套教材第28课中Let’splay录音]

全班学生先一起听录音进行回忆

全班学生一起有节奏地说

2.教师发出指令,学生根据指令做动作

T:Showmeyourcap.

Showmeyourbag.

Showmeone’scap.(这个学生的同桌将帽子举起)

Showmeone’sbag.(这个学生的同桌将书包举起)

Ss做相应的动作

T:Thisismycap.(拿起事先准备好的教师自己的帽子)

Ss:Thisismycap.(手举自己的帽子)

T:Isthisyourbag?(拿自己的书包问学生)

Ss:No.Thisismybag.(举自己的书包)

3.复习第32课课文

A.小组表演第32课课文对话,同桌两人一组进行对话,并到讲台前表演。

B.想象自述:假设自己是一个做某职业的人,用所学过的介绍自己的句子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提问时间:就这个学生的自述,学生可以对他介绍过的情况进行提问,其余学生进行解答,从而考察学生们是否能认真听、是否真的明白了。

二、介绍新语言项目与教学方法

1.情景展现[出示主题图]

A.根据主题图内容进行师生问答

T:Howmanypupilscanyouseeinthispicture?

Wherearethey?

What’sthatoverthere?

Whosebagisthat?

Ssanswerthequestions

B.根据主题图内容用英文进行简单描述

C.教师小结:Therearetwoboysintheclassroom.Thereisabagonthatdesk.Theboysdon’tknowwhosebagitis.Theyaretalkingaboutit.

2.课文教学

A.听课文录音一遍,回答教师提问[配套录音]

Q:WhatcolorisSam’sbag?

S:It’sgreen.

B.听课文录音,重复句子

教师带读句子Whosebagisthat?

Let’sgoandaskhim.

简单操练:Whosebagisthat?中的bag替换为课前散落在窗台上、讲台上、学生座位上的文具,教师示范一个问句后,其余的由学生来完成。

教师解释Let’sgoandaskhim.,首先教师用手势表示come,然后再表示go,帮助学生理解新词汇go的意思,并领唱世界杯主题曲中Go,go,go部分,加深学生对这个单词的记忆。Ask一词平时在教学中经常用到,如果有的学生还是不明白就直接告诉他们中文。

两人练习:Isithisbag?No.(教师板书句子)

C.再听课文录音一遍

D.打开书认读课文

E.听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F.小组合作表演对话

3.词汇教学

A.教师对两名学生说:…and…,cometothefront,please.Writedowntheword“go”,please.被叫到的两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单词go,书写完毕,教师指着板书中的单词评价:…and…areverygood.Theycanwritethewordcorrectly.两人带领大家一起拼读单词go。

B.接着教师板书单词and,并示范性地说几个带有and的短句,帮助学生理解。然后简单带读两遍。

三、新语言项目操练与操练方法

1.问答练习[出示Let’spractise中的图片,如有条件可以带一些实物,更吸引学生注意力]

T:What’sthis?

S:It’scap.[出示cap]

T:Isityourcap?

S:No,itisn’t.

T:Whosecapisit?

S:It’shiscap.

2.情景对话:根据课文内容,将课文中的bag替换成Let’spractise中的词汇或学过的其他词汇。

3.兴趣活动

A.做游戏:四至五人一组,蒙上一个学生的眼睛,其他人将自己的文具集中放在一起,然后让被蒙上眼睛的学生回答问题猜文具是谁的,如:Whosepenisit?Whosepencilisthat?。如猜不对,可以指实物问:Isithispencil?其余学生给与回答。

B.准备好每人自制的字母卡片,四人为一小组。教师念课文中的一句话,看哪个小组能用最短的时间用字母卡片将句子拼完整。建议教师用:Let’sgoandaskhim.Isithisbag?Whosebagisthat?

四、练一练

听音连线[配套课堂练习册]

五、作业:朗读并抄写本课课堂练习中的单词和句子

六、板书设计:

LESSONTHIRTY_THREE

Isithisbag?go

No.and

猜猜看小组活动的探究活动

形式:小组活动

名称:猜猜他/她是做什么的

准备:每人带一张亲属的照片,课前交给教师。

操作:

教师将收上来的照片发给每组四张,组内先轮换做问答练习。

看图猜成语图片答案篇9

课题:LESSONNINE

重点:句型Who’she?He’sGaoWei.

词汇manhe

难点:发音He’smakingamodelplane.

Let’sgoandhavealook.

理解What’shedoing?

He’smakingamodelplane.

过程:

一、复习

1.听一首英文歌曲[选自Superkids教材中P10Sing-A-Gram],为九、十两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Who’she?He’smyfather.

Who’sshe?She’smymother.

Who’she?He’smybrother.

Who’sshe?She’smysister.

2.两人一小组做第八课课文对话表演,复习已经学过的语言项目Who’sthis?It’sBill.。另外,也为学生在本课顺利地开口说英语开个好头。

二、介绍新语言项目及教学方法

1.会话教学

A.教师出示课文主题图,学生两人一组针对图中呈现的画面进行问答练习。先给学生1-2分钟准备时间,然后找学生问答,要求问答内容不能重复,每组只问答一个即可。可能提到的问答:Howareyou?I’mfine.

What’sthat?It’saplane.

Who’sthat?That’smyfather.

Howmanypeople?Thereare4.

B.教师引导出新语言项目:Oh,Who’she?Doyouknow?

C.听课文录音[配套教材录音]一遍,找学生回答:He’sBetty’sfather.

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What’shedoing?全班一起听课文录音第二遍

学生回答:He’smakingamodelplane.

教师提出第三个问题:What’sinhishand?

听课文录音第三遍

学生回答:Amodelplane.

教师提出第四个问题:Howmanypeoplearethereinthedialogue?

学生听第四遍录音

学生回答:Three.

D.听课文录音,全班一起重复句子

重点句请学生个别重复、以两人小组形式重复:Who’she?He’sBetty’sfather.

难点句教师带读:What’shedoing?

He’smakingamodelplane.

Let’sgoandhavealook.

(这几句可能有的学生不能当堂掌握,教师不要急于求成,给学生适应的过程。如果有学生对句子的中文提出疑问,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个paperplane,边做边向学生说:I’mmakingapaperplane.Betty’sfatherismakingamodelplane.拿出一个飞机模型给学生看。对于Let’sgoandhavealook.,havealook在前一课刚刚学过,教师需做个走过去看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两人一组做问答:What’shedoing?He’smakingamodelplane.)

E.听整体课文录音一遍

学生打开书,自己读课文,(通过自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教师与其他学生共同解决

全班齐读课文一遍

F.两人一小组准备对话表演

表演(3—4组)

2.词汇和句型教学

A.教师出示两位人物的照片JoeBetty’sfather

指其中一幅图提问:Who’she?学生回答:He’sJoe/Betty’sfather.

再指另一幅图问:Who’she?学生回答

教师解释:Yes.Joeisaboy.Betty’sfatherisaman.

教师带读man,板书单词man,边示范边读[m][An][mAn]

全班跟教师一齐读[m][An][mAn],空写单词

B.问答练习

教师用眼神环视全班男生,最后将眼神停在一男生处,并提问:Who’she?(教师可以表现的神秘一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增加这个游戏的趣味性。)

学生猜教师看的到底是谁,回答:He’s…

生生之间做这个练习(时间控制在1—2分钟内)

3.小结:如果你不知道他是谁时,你可以问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Who’she?He’sGaoWei.

教师告诉学生句中的人名应该大写。

三、兴趣活动

1.形式:游戏

操作:请一位学生到前面来,用眼罩蒙住他的眼睛,再请另一位男生上来,两个学生面对面的站好,这时全班一起问:Who’she?被蒙住眼睛的学生摸一摸被猜的学生,猜的时候应该说:He’s…,猜对了就蒙住被猜中的学生,继续做这个游戏。

2.听配套教材第九课Let’splay中的第二部分Listentoasong。学生可以跟着哼唱。

四、练一练(做课堂练习第九课内容)

根据录音内容,在每个句子后面Yes或No的方框中,打勾或打叉。录音内容与句子相同,就在Yes下面的方框内打勾,否则就在No下面的方框内打叉。

五、作业:朗读并且抄写本课课堂练习中的单词和句子。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学习“Who''''she?He''''sGaoWei."是询问他是谁及其回答的日常交际用语。Let''''spractise又涉及了四个人物的图片及名字。学生可以以此为参照,组织、扩展新的语言。采取小组活动、对话表演、男女生对抗赛的形式对语言项目进行训练。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对话表演的探究活动

形式:小组对话表演赛

看图猜成语图片答案篇10

想变得更加聪明吗?那就来这里接受智力挑战,一起参加智力大冲浪吧!

本期主考官: 李 菡

性 别:活泼的小女孩

爱 好:读书,绘画,跳舞

理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人生格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联系方式:河南省登封市告成矿小学六年级

字母大拼图

同学们,右图由大量英文字母构成,请仔细观察观察,看看26个字母中,到底哪个字母没有在图中出现。

成语猜猜看

认真观察下面六张图片,聪明的你猜一猜,它们分别代表哪六个成语。

打 的

假设你站在甲、乙两地之间的某个位置上,想乘坐出租车到乙地去。你看见一辆空车远远地从甲地驶来,而此时路上并没有别人与你争抢空车。我们假定车的行驶速度和人的步行速度都是固定不变的,并且车速大于人速。为了更快地到达目的地,你应该迎着车走过去,顺着车行驶的方向往前走一点,还是站在原地不动呢?

小福尔摩斯破案——下毒的凶手

女主持人维纳斯乘飞机去美国纽约,在途中,吃了朋友送的巧克力之后中毒身亡。亨利探长和查理警官向维纳斯身边的人确认过,那盒巧克力在登机前没有被拆封,因此排除了送巧克力的人的嫌疑。而当时在维纳斯身边又能接触到她的人,只有跟随她上机的替补主持人、化妆师和摄像师。亨利探长找到这三个人来警局录口供。

替补主持人:我坐在死者对面,一直在和她聊主持节目的事。

化妆师:我坐在普通舱,在途中给维纳斯化过妆。

摄像师:我一直坐在维纳斯的后面。因为摄像机出了点问题,所以我一直在修。

亨利探长还调查到,这三人都和死者有过过节,但仅凭动机是不能将任何一个人定罪的。当时在飞机上的一名服务员向警方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服务员:我送餐的时候,看见死者由于太困就倚在了旁边的乘客肩上。那位乘客因此打了死者一个耳光,之后死者大吵起来,我和其他服务员把她劝住了。

亨利探长听了服务员的口供后,突然茅塞顿开,对查理警官说:“我知道凶手是谁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谁是下毒的凶手吗?

过关方式

请同学们把答案和自己的个性小档案以及照片一起寄到:甘肃省兰州市雁宁路399号《学生天地》编辑部“头脑风暴”收,邮编:730010。还有,一定要记得写清楚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哦!

惊喜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