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法制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0 11:26:35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1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的刘渤于1996年在《青年研究》上发表了《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文,提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心理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要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先导。

2004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以此为契机,一些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开始结合校园文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国内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重要性研究

一方面一些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作了有益的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对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作了有价值的研究,研究者一致认为,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有效的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关系的研究

许多研究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是两个完全不同、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体系,但两者存在必然的联系并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研究者一致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通过校园文化工程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功能的研究

研究者一致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政治导向及激励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情感陶冶、行为规范、心灵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功能。

(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对策研究

一些学者提出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尤其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指导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而言,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研究尤其是针对高职办学特点的理论研究薄弱

首先是理论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的表述比较混乱,缺乏统一的相对科学的界定;其次,大多数学者对二者的研究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表述上,理论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再次,目前大多注重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或者着眼于二者的作用等功能的研究,对其互动方面的研究涉足甚少,在目前众多研究文献中,将关注点明确定位于“互动”的研究还仅见于王伟等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王艳等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作用》以及陈啸吟等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互动研究》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主要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及二者互动的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但有关二者互动的其他重要问题诸如二者互动的体制机制,互动的主体,互动的途径方法,互动的效果评价等均为涉及;最后,目前虽然许多高职院校为了丰富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但这些活动大多处于感性阶段,一些有价值的值得推广的做法缺乏必要的理论总结和经验提升。更缺乏将理论引入到实践中,成功指导实践的经验。因此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实践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和理论指导。

(二)研究方法手段单一

大多采用思辨的方法,重理论轻实证,只有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使其研究结论缺乏科学依据。

三、后续研究的建议

鉴于研究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和不足,今后学术界在研究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问题上,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充实研究队伍

形成高水平学者、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管理者多方参与的研究梯队,提高研究层次和研究水平。

(二)要扩大研究范围

如应注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资源的开发和整合研究,注重理论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三)要深化研究内容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的对策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设想和建议上,对策应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网络;舆论现状;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2)01-0136-07

比尔・盖茨曾说:“如果80年代是注重质量的年代,那新世纪的前十年就是注重速度的年代。”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以其传输快、覆盖广、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总人数为4.2亿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1%,高中以上文化的比例占到了53.6%,而学生在其中的比例高达31.5%。在互联网络提供的网络服务中,网民使用论坛、BBS、微博等比例达41%。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互联网络(包括局域网一校园网)进行沟通和交流,校园网络成为了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发表观点的主要阵地。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说:“数字化社会改变大众传播媒介的本质,‘推’(pushing)送比特给人们的过程将一变而为允许大家(或他们的电脑)‘拉’(puuing)出想要的比特的过程。”校园网络的建设,对广大师生提供了“拉出想要的比特”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园BBS,大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比特”推送出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无数“推送”的“比特”加在一起,经过筛选和升华,促成了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载体比较广泛,各类网站上的公共论坛、校园BBS及个人网站、学生网站、博客、微博等为个人观点的自由表达和传播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公共平台,“权威”、“中心化”等得以消解,每个大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但从目前的调查情况看,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载体还是校园BBS。校园新闻网、校方微博的新闻信息往往被大学生转移到BBS论坛进行讨论或评述,而学生个人网站和博客网站、校方微博等由于质量、访问人数、阅读的有效性、可控性等问题,只是停留在“浅舆论阶段”。

其一,高校校园BBS的使用人数。随着高校网络的日益普及,大学校园BBS的用户数量日趋增多,其影响力也极为广泛。例如: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BBS,平均每天拥有同时在线用户数近14000人;华中科技大学的白云黄鹤BBS,每天拥有在线人数超过30000人;同济大学的同舟共济BBS,己有注册用户近35000人;西南大学的樟树林和稻草人BBS,已有注册用户近40000人;重庆大学民主湖BBS已有注册用户近92000人,平均每天在线用户数近7000人。

其二,高校校园BBS的版块设置。同社会性的网络BBS一样,校园BBS也设有多元化的讨论版块。大学生群体成员虽然具有相近的年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但志趣、爱好、专业等不同要求讨论版块更加多元化。重庆大学民主湖BBS设有“校园信息”、“学术学科”、“文化艺术”、“生活休闲”、“体育竞技”等10个分类讨论区,81个讨论版块。多元化的版块不仅能满足广大学生多元化的信息需求,而且能保证多元化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但也有调查显示,只有6%的校园BBS用户表示版块设置“非常能满足”,31%的用户表示“不太能满足”_2j。因此,校园BBS版块设置有待完善。

其三,高校校园BBS使用频率。一项对成都某高校校园BBS使用频率的统计显示,59%的大学生一个月内上校园BBS的时间超过20个小时。另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登录所在学校BBS“一天多次”的占5%,“一天一次”的占12%,“几天一次”的占41%,“从来不去”的只占30%。据重庆大学民主湖BBS管理对访问者的统计:以月为单位统计,其中3 7月、9―12月为访问的高峰期,最高达2000多万页面流量;以小时为单位统计,其中10-12点、22-24点为论坛访问的高峰期,最高达5000万页面流量。

其四,高校校园BBS的使用目的。据一项对登录校园BBS目的的统计数据表明,选择“了解学校的情况”占57.3%,“了解学术信息”占32.7%,“人际交流”占36.4%,“娱乐”占37.3%,“随便看看”占46.4%,“发泄情绪”和“其他”占2.7%。对重庆大学民主湖BBS使用用户的调查显示,主要使用目的依次排序为:了解校园信息、了解社会热点、人际交流、情感需求、娱乐、学术讨论、记载网络日志、其他。可以看出,对于高校网民来说,获取信息、人际交流和娱乐占了很大的比例,以BBS为代表的讨论类校园网络文化以其内容之丰富与涵盖范围之广泛而独树一帜。

其五,高校校园BBS讨论话题统计。关于校园BBS热门话题的调查研究显示,BBS话题呈现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情感交流占据重要地位,即校园BBS上更多的话题突出情感问题;二是专业性较强,即把BBS作为获取专业信息、解决学习问题的重要途径;三是关注焦点有明显地域差别,和广东、上海、北京相比,具有更多开放性和商业性的特色。

笔者通过对重庆大学民主湖BBS一周的讨论热点进行随机抽样,统计结果见表1、表2。

从分类统计结果看,关于“社会热点讨论”、“休闲娱乐健身等”、“校园建设”的讨论话题位居前几位。通常BBS中的帖子都有“点击数”和“回复数”两个功能,这两个数字直接影响了论坛访问者对该帖子的兴趣指数。热门话题的设置,吸引了大量的“点击”和“回复”,即多数人参与到话题的讨论当中;大量的“回帖”反过来又能增加问题的“热度”,两者互相推动,成为校园网络舆论形成的关键因素。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

虽然微博等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增加了难度,但是从调研结果看,校园BBS信息交流平台因为贴近学生的优势依然在高校大学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对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一是能保证校园BBS信息交流平台和解决问题渠道两个功能,二是在发挥校园网络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尽量减少负面言论对师生的影响。

(一)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1 重“控制”轻“引导”

高校BBS是各类焦点问题的讨论场所,是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集散地。现在高校BBS上经常会出现一些针对学校管理事务等方面的负面评价,大多数高校并未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给学生及时作出回应,而是让BBS管理员强制“删帖”。这种

“重堵不重疏”的做法不仅不会消除负面言论,相反会更激起学生的抵触情绪,爆发更大规模的负面舆论,导致学生和学校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2 重“平台作用”轻“媒体效应”

媒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阵地,发挥媒体效应是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当前,校园网络还只是发挥着平台的作用,即将社会热点和校园重要事件“贴”在校园新闻网或校园BBS上。但校园网络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其重要的功能是发挥“媒体效应”。简言之,校园网络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对文字、声音、图像等新闻信息的整合、重构和各种信息形态的转换,最大程度地发挥宣传的效果。

3 重“宣”轻“教”

对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是“宣传”和“教育”的结合,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的同时,要教育广大学生提高政治水平和网络道德素质。目前,高校往往着重于事件的报道、动态信息的传递,而轻视新闻的育人功能。大学生一般处在18-23周岁之间,还处在心理学所谓的“叛逆”时期,对于学校的硬性宣传多表现出反感的情绪和态度。因此,学校在引导大学生舆论的时候,要“寓教于理”,纯粹性的宣传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把教育的观念“隐藏”在信息之下再通过校园网络传递出去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原则

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原则应包括道德和实践两个层面。

1 道德层面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原则

一方面,要坚持理性的引导原则。无论学校教育管理者还是校园BBS版主,都应该坚持理性的引导原则,将大学生网络舆论带人理性的道德层面,否则,“任何高校BBS如果脱离理性追求的目标,最终都会成为道德问题的合谋者,比如黄赌毒、破坏性的黑客等”。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反映在校园网络引导上,就要尊重大学生的价值,保障大学生言论表达的自由和权利,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层面出发,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各种问题,充分满足大学生的舆论诉求。

2 实践层面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原则

一是要坚持正面的原则,即在舆论引导过程中强调对问题的分析和评价。当大学生对某一校园事件或问题形成网络舆论时,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正面地对此问题作出解答,而不是采取回避的态度。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和循循诱导,以切实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以适度、恳切的语言将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二是要坚持针对性的原则,即对不同形态的信息采取不同的引导策略。对于事实信息,传统媒体主要是事前审查把关,但网络媒体的“把关人”相对缺席,因此,对于传播于校园BBS上的事实信息,必须坚持事前审查、信息过滤和事后追查机制并用。对于意见性的信息,在舆论引导过程中要尽量采取“两面说”的方法。因为对于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群体来说,“一面说”未必能达到说服的效果。要敢于将两面道理都放在校园BBS上,让大学生自己去甄别与思辨,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方法

1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004年8月2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第十七条规定:“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因此,利用校园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新时期高校新的教育模式。

一是要加强校园网络媒体建设,提高“硬件”水平。首先要建设一批“红色网站”和校方微博,提升其影响力,使其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武器。“红色网站”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充实到网站的各个栏目以达到育人的目的。高校应在“红色网站”上开设互动性的栏目,如心得交流等,进一步开发红色网站的育人功能,通过大学生的广泛参与,传播真、善、美,提升网络道德,引导校园网络舆论。其次,拓展网站功能,发挥交互作用,使网络的影响力渗透到高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开通基于校园网的校长信箱、学生工作咨询系统、勤工助学在线等校园管理网络功能,使网站成为广大师生学习、工作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再次,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通过网络进行名著点阅、名片点映和名曲点播等,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结构。最后,以网络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重庆大学通过民主湖BBS开展校庆标识设计征集、民主湖文化衫征集、Flas设计等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大学生使用网络与利用网络的能力,又为引导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过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其中,使广大师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

二是要开展网上舆情分析,增强网上评论力度,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舆论。首先,应成立专门的校园网络舆情收集与分析队伍。掌握舆情动态,了解具体的舆情信息,才能全面把握大学生的关注焦点和思想动态,在引导舆论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广泛收集校园新闻网学生的评论信息以及校园BBS上的各类信息,对其作出整理和分析,以内参的形式提供给学校领导及相关负责人,为政策和制度的制定提供参考与借鉴。其次,培养网上评论队伍,增强网络评论力度。这支队伍应由校领导或专家、辅导员和学生三个部分组成。校领导或专家主要负责国内外重大事件和学校大政方针的评论,这种评论有着很高的权威性和指导性。辅导员兼任网络评论员,主要是针对教育重点、热点、难点等问题,撰写有深度、说服力强的网上评论文章,引领网上评论导向,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学生主要担任校园BBS讨论区各个板块的“斑竹”,对学生的关注问题给予及时的评论,文风更贴近学生,评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读性,易于被学生接受。

三是继续利用校园传统媒介给予网络舆论引导辅助和补充。传统校园媒介包括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等,对于校园网络上的正确舆论,应积极深化报道,逐步放大加强;对于不正确或不健康的舆论要果断严厉地进行批评和疏导,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媒介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龙头”作用的同时,将校园网络与传统校园媒介结合,整体联动,开展立体式的宣传报道,增强舆论力度。对于校内新闻事件,网络新闻媒介(比如新闻网、博客、校方微博等)发挥“及时迅捷”的优势,在第一时

间发出报道,把握话语主导权,抢占舆论先机;校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在报道的深度上下功夫,还原事件的来龙去脉,为大学生提供全面、正确的信息,避免小道信息的流传。

2 加强对校园BBS的管理

校园BBS是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来源,是校园网络舆论的集散地,因此,加强校园BBS的管理是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重要途径。目前校园BBS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论者指出:“压迫与反抗永远共生共存,当管理员剥夺发帖人话语权的同时,发帖人内心也一定产生了反抗的期望,当发帖人具有突破管理员权限的能力时,这种硬的监管方式就形同虚设;这种以技术为基础的监管方法是以技术领先为前提的,实质上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技术上的竞赛,而我们无法保证在这场竞赛中取胜”。因此,加强对校园BBS的管理十分重要。

一是高校要建立一套BBS制度保障体系,从制度上保障校园网络舆论的正常发展。从整体上应完善或建立《校园网络BBS站管理规则》和《校园网络BBS站安全运行条例》,从具体操作上应制定《校园网络BBS站信息准入条例》《校园网络BBS站信息条例》《校园网络BBS站监察和管理办法》《校园网络BBS站版主管理说明》《校园网络BBS站违纪违法出发条例》,等等。

二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园BBS管理队伍,包括BBS专管教师、BBS纪律委员会、BBS站长及副站长、版主等。高校BBS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不良信息,最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校园BBS管理队伍的建设。首先,BBS专管教师应由思想政治素质相对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他们一般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良好的政治鉴别力,是BBS专管教师的最佳人选。其次,BBS版主等要做好“议程设置”,把握热点话题的主动权。如果设置多个舆论“兴奋点”,就会引导舆论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如果议题设置不当,就会招致BBS成员的反感,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因此,在议题设置上,BBS版主要主动积极营造校园BBS的热点信息,引导校园热点话题的建构,在工作上还要注重发挥学生骨干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校园网络热点话题的建构当中。再次,BBS版主要当好“把关人”,确保校园网络舆论的健康和积极向上。对于在校园BBS上传播的不良信息要坚决抵制,采取信息过滤技术,维护网络纯洁及秩序。最后,舆论引导要讲好“两面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免疫力。在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大学生群体中,一面理的宣传策略往往难以奏效,宣传效果远远不及“两面理”。很多高校在对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的时候,回避一些有争议、有矛盾的问题,这往往使大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因此,要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让大学生对“两面理”都有所认识,从而自己找到正确的观点。

综上,建立一个从高校到BBS站长,再到各个讨论区的版主的校园BBS监控体系,能够有效地引导校园网络舆论。如图1。

三是要完善高校BBS技术监控。从技术角度而言,目前高校BBS技术平台大多采用Firebird(火鸟系统)及其修改版本KBS(由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修改开发),而Discuz、PHPW ind、Dvbbs等商业软件也是高校BBS的常用技术平台。由于BBS软件易于在网络上免费获得,而且运行成本及其低廉,有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加上一个BBS软件包程序,在任何一台可以免费获得一定网络资源空间的服务器上,就可以方便地开通BBS服务。这样的BBS很容易逃避控制和管理。因此,采取更高端的技术,从源头上断绝网络漏洞显得非常必要。此外,运用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管理和过滤。随着信息过滤技术的发展,能够控制网络信息的技术和软件已经产生。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BBS都采取了信息过滤技术,即先制定一个包含有害信息或诽谤、侮辱他人词汇的“黑名单”,该帖子将被拒绝,无法在网页上出现。以技术的手段保障校园BBS的纯洁和健康。

3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是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重要措施。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主要问题包括道德认知出现偏差、人际情感日益疏离、信息污染问题严重、知识产权受到侵犯等方面,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

首先,开设专门的德育教育课程,加大高校网络文明理论教育力度。理论教育法一直都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主要方式有讲授讲解、理论学习、宣传教育、理论培训、理论探讨等,然而,传统的理论教育比较侧重于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方面教育。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部分高校都已经普及了大学生计算机知识的教育,但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教育,因此,开设一些“网络伦理学”、“网络文化学”等课程,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方面教育十分必要。

其次,制定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道德教育规划。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做好相应的教育规划方案,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的引导作用。

再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目前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看,主要是盲目从众心理、孤独感、逃避现实、麻痹自己以及诚实信用感缺失等,因此,应开设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将其与大学生心理协会的活动结合,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最后,要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抵制消极信息,提高信息的识别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就要教育大学生树立对环境的独立意识,对信息进行鉴别和取舍,而不是被各种信息流所埋没,丧失自主能动性。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就是要大学生接受社会赋予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地遵守网络活动的有关法律法规,接受网络道德宣传教育以及自觉地宣传相关知识,接受网络活动心理素质训练,做一名守法守纪的网民。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3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建设平安校园,把高校办成和谐平安、尚德尚学尚行、环境优雅、充满生机活力的,让党和国家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等学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本文所指“平安校园”不仅包括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也包括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心理安全的保障。它的主要特征在于安全的校内及周边环境以及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同时它还是一个开放的组织。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因素还很多,学生的违纪事件,治安和刑事犯罪案件时有发生,自杀事件不断,大学校园安全不容乐观,形势依然严峻[1]。“平安校园”建设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但从以往的研究看,学者们主要针对校园内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等不安全事件从制度建设、法制建设、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笔者力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高校“平安校园”建设放到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视阈下加以研究,这有利于从思想根源上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平安校园”建设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等相关问题笔者已另文研究,本文着重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对策。

二、营造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文化和舆论氛围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浓郁的安全文化环境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牢固树立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无疑对提高大学生安全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文化结构都可以分为精神、制度、物质等三个层次,大学校园安全文化精神层是指高校的领导和师生员工共同信守的安全基本准则、信念、安全价值和标准等,是校园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度层是校园安全文化的中间层,它主要规定了学校成员在共同的教学、管理、服务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安全行为准则;物质层是校园安全文化的最表层部分,同时也是校园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2]。因此,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应该从物质、制度、精神等三方面入手。第一,加强物质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完善教学区、生活区、实验室以及用于文化体育活动等方面的物质条件和安全设施设备,如消防设施、安全疏散通道、卫生防疫设备、安全标志等。第二,加强制度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制定“平安校园”建设方案,把校园安全纳入学期、学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形成定期检查、定期整改的工作机制,落实严厉的安全责任制,建立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机制、应急处理机制等。第三,加强精神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一是利用校园橱窗、黑板报、校园网、LED视屏、校园广播等阵地大力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及相关安全知识,结合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明确的安全理念;二是在学校营造“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教师,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者要与学生保持经常的接触,观察他们的生活,掌握他们的各种动态,对他们的困惑进行积极的疏导,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化解其心中的矛盾。美国高校在安全管理理念的防范值得我们借鉴的一条就是强化服务意识,实现安全管理的人性化。

舆论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在高效“平安校园”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消除校园中存在的焦虑、困惑、不平衡感等安全隐患。做好大学生的舆论引导工作,一是要充分利用高校宣传阵地,如校报、校园网络、BBS论坛、LED视屏、校园电视新闻和校园宣传栏等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和有效的舆情监控。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或传播有利于校园和谐发展的正面、积极的信息,满足大众的知情权,因为校园中时常出现的猜测、谣传、抵触等负面的舆论,大多与信息的缺失和透明度不够、不畅通有关;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堵截负面信息,尤其是网络上的负面或过激言论,从而保证舆论发展的方向,遵循积极的价值观和健康的文化形态,最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选择、鉴别的能力,防止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给校园安全稳定带来隐患。二是建立起信息反馈机制,根据需要组织新闻会、领导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等形式,保证信息传播渠道的通畅,使师生员工生活在信息公开、反馈迅速、方便快捷的舆论环境中[3]。三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要通过细致、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随时掌握舆论动态,防患未然,并善于疏导,避免矛盾的爆发。首先,应定期不定期地做学生思想动态调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困惑,及时发现学生之间的矛盾;其次,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党组织生活会、班团会、升旗仪式以及党总支书记、辅导员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舆论引导,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正确的政治观和形势观,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再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要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如心理问题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这样将会有效消除一些矛盾,从而确保稳定。

三、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要素分析与应对策略

1.强化大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也日益多元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功利化的思想如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等价交换、“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等往往得到推崇。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判断标准也普遍呈现功利化色彩,重索取轻奉献,社会整体利益变得越来越模糊。而在家庭教育中,几乎都在遵循一个理念:再穷不能穷了孩子。一些家长在物质上对孩子透支性地付出,百依百顺,在精神上却忽略了教育培养。一些家长片面地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余什么都可以不管,因此,过度地包办包揽,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都不让孩子们做。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和只讲奉献不图回报的传统家庭教育方式,使当代大学生从小就淡化了责任意识[4]。因此,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既必要又紧迫。只有加强责任教育,才能有力引导其树立对自己和他人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要使责任教育取得实效,还需以学生为本,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精选和提炼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只有树立了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事件以及校园内的他杀、自杀现象才会减少。

2.培养大学生的法律安全意识

对于置身于社会的任何人来讲,是无法摆脱法律而生存的。从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到社会价值的创造,均离不开一定的法律知识或法律技能。毋庸置疑,作为传承知识与塑造人格的高等学府,培育青年学生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是其参与社会现代化进程和造就“现代型人才”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校园内并不安定的系列事件表明:大学生的法律素养还十分贫瘠。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法制观念淡薄,所以会在有意无意之间作出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转而采取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以至于引发违法犯罪的恶性事件。加强法制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其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技能的根本途径。加强法制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掌握法律基础知识,自觉履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遵纪守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并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首先,要使法制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课堂教育仍然是主渠道,因此,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在教学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多从与大学生相关的案例着手进行分析讲解,增强课堂教育的实效性。其次,要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和氛围。通过“依法治校”、“依法育人”的高校管理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对学生违规违纪的行为,要照章处理,不因人而异、不因人而改,给学生树立“有法可依、依法办事”的榜样。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法制教育实践能够锻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校内开展主题班会、法律征文、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参加校内治安联防等活动;走出校园,旁听庭审、参观监狱和劳教所,到街道、集镇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活动,在“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中组织法制教育小分队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普及法律知识,在中小学进行诚信、守法教育等,从而在实践中切实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技能。

3.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意识

大学生心理问题影响着高校的安全稳定已经众所周知。然而要从根本上消除大学生心理问题给校园安全稳定带来的威胁,不是靠几次活动或阶段性的工作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高校长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机制和工作态势。一是要在机构设置、经费划拨上予以保证;二是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三是大力开展和举办大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宣传月等活动,营造“珍爱自己、关爱他人”的良好校园心理氛围;四是要发挥学生“朋辈教育”的作用,通过心理社团或心理协会、心理联络员等,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班级、寝室;五是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通心理热线、网上咨询平台等,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为有心理困惑的学生提供积极的援助[5]。通过这些途径和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心理调适能力,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坦然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确保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减少校园中的隐性安全事件。

4.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以学生健康发展为目标,丰富安全教育内容。安全教育应该包括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安全心理的维护和身体素质的锻炼[6]。其中,安全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安全知识和技能包括人身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和法律知识的普及。安全心理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和抗挫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协调力、应急能力。要通过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知法懂法、违法必究的观念,强化法纪意识,提高他们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杜绝或减少无知违法和知法犯法的现象。要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自立自强、坚定勇敢的信念,面对困难和挫折不气馁、不悲观,具有克服和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和毅力。此外,还应大力提倡学生加强锻炼,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取得实际效果为宗旨,改进教育手段。目前,从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对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安全教育形式也还比较传统、单一,因而教育效果很不理想,导致部分学生在遇到具体安全问题时束手无策,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据笔者的亲身工作经历和与其他学校师生的访谈交流了解到,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安全教育模式仍是以“照本宣科”式的“讲座式教学”或“逐层传递式”的传达式教育为主的方式进行。数百人甚至上千人聚集一堂的“讲座式教学”,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与效果。“逐层传递式”的教育即辅导员教师只针对班团干部进行教育,再由班团干部向普通同学传达讲解。在此过程中,由于班团干部知识水平、威信度有限等因素,难免“走样”或“偷工减料”,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7]。因此,改进教育手段尤为必要。为了使安全理念和安全知识在大学生中入脑、入耳、入心,安全教育应该纳入大学生必修课,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手段,将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和实时情景模拟并重使用,使课堂生动活泼,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接受。安全教育还应与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安全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因为它是一门技能课程,需要实训和实践,否则仅仅依靠单纯的课堂教学是不可能收到良好效果的。安全教育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可以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讲座,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消防演练、急救演练等。安全教育还应该深入学生班团会,做到常讲常新。笔者所在的学校曾组织过消防安全疏散与逃生综合演习,教学楼的“被困”师生在消防官兵的指导下,通过逃生缓降器、逃生气垫、云梯车等方式撤离模拟“火灾”现场。数千名学生观看演习,感受到了时间的宝贵、自救的重要,表示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珍爱生命。安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可以与消防大队、企业联合开展消防安全周、安全生产月活动;也可以利用青年志愿者行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机会,组织学生进入社区、进入中小学、进入农村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培训,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知识、锻炼实际能力,切实提高安全素质。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校园足球;开展现状;训练时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11-02

足球运动是世界第一大运动,深受国内球迷的喜爱。然而近年来国内足球却呈现出颓势,国内联赛假球、黑哨,媒体负面炒作加剧,环境恶化,造成了近年来国内足球的寒冰期,参加足球训练的青少年越来越少,就连过去校园内经常有的足球运动也越来越少见。[1]2009年,中国高层领导人、、刘延东等就足球运动轮番表态引发关注,他们指出中国足球想发展,必须搞好青少年足球活动,尤其是让足球回归校园,加强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制定了校园足球发展10年规划,规划中指出要建立和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在青少年中普及足球知识技能,形成校园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真正实现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的“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目标。[2]济南市是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推广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首批布点城市之一,而此项活动也是我国推行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的一部分。从2009年的10余所网点学校,20多支球队,200多名注册球员到现在的60多所网点学校,80多支球队,2000多名注册球员,济南市校园足球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凸显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济南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实际出发,了解济南市校园足球开展的现状,为济南市校园足球的改革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济南市50所网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共500人。

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发放“济南市校园足球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共计500份,共收回500份,其中教师100份,学生4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2)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知网2000年至今的文献进行检索,以“足球”为检索对象,共检索相关文献17023条;以“青少年足球”为检索对象,共检索相关文献429条;以“校园足球”为检索对象,共检索相关文献24条;以“青少年校园足球”为检索对象,共检索相关文献6条,其中仅有一条为论文文献;以“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为检索对象,共检索文献0条。(3)数理统计法,利用统计学软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得出结果。

二、结果与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迫切需要,特别是我国第三届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3]校园足球应该本着“体教结合”的运行模式,注重打造“阳光体育,快乐足球”,让每一个参与校园足球的孩子都体会到足球的乐趣。

1.济南市校园足球网点学校现状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2009年是校园足球活动的初始之年,由于一开始各个学校对校园足球活动不了解,政策不明朗,所以第一批申请并认定的网点学校的只有17所,然后随着各中、小学校对足球的理解和参与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消极逐渐发展为积极,从被动逐渐转变为主动,而且还有很多学校正在申请加入这项活动。网点学校数、球队数、注册球员数每年几乎是成倍的增加。

2.济南市校园足球比赛参赛情况分析。校园足球目的就是培养青少年的足球兴趣,打造“阳光体育,快乐足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激烈的比赛是必不可少的。校园足球的另一大亮点就是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比赛,由表2看出:济南市校园足球的参赛队数、参赛人数、比赛场数也是逐年增加。

3.影响济南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经过三年的发展,济南市校园足球不论是在政策扶持上还是在训练培养上以及竞赛组织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表3可以看出:教师普遍认为影响校园足球发展的三大因素是:训练时间短、场地受限制、教练不专业;学生普遍认为:训练时间短,家长不支持,场地受限制三大因素限制了济南市校园足球的发展。综合来看,训练时间短、场地受限制、教练不专业、家长不支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校园足球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1)通过调查可知,济南市校园足球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发展,不论是在对网点学校的扶持帮助上还是在足球训练指导上以及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上都有所发展,足球人口基数不断增加,足球在中小学生中的影响立不断增强,“阳光体育,快乐足球”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2)通过对100名教师和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训练时间短、场地受限制、教练不专业、家长不支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校园足球的发展。通过分析可知:训练时间短是由于训练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天放学后,每天训练时间在40~60分钟左右。场地受限制是主要是由于学校自身建设原因造成的,越靠近市中心的学校场地受限情况越严重。各个学校的校园足球教练员大多是体育教师兼职,且大都不是足球专业出身,对足球的理解和训练方法的把握还不够科学。由于我国的足球大环境不好再加上家长更注重孩子的文化成绩而轻视孩子的专长和兴趣,这就造成了一部分条件比较好的球员半途退出球队。

2.建议。(1)针对济南市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建议济南市校园足球主管部门一方面继续加大对网点学校的扶持与帮助,特别要针对那些足球开展比较好的学校给予更多的物资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多组织些高质量的比赛,提高各球队的参赛能力。[4](2)建议各学校教练员更合理的安排训练时间,将课间操、体育课、课外活动的时间充分运用起来,同时要注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建议各学校有条件的改善一下学校场地设施,或者和友校、临校合作训练,解决足球场地不够用的困难;建议校园足球管理部门多开展校园足球指导员的培训,多安排有经验、高水准的专业教练去各网点学校进行现场教学,同时各教练员也要不断学习、研究,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训练水平;[5]建议校园足球主管部门加强对校园足球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家长了解真实的校园足球,从而改变他们对足球的看法,同时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也要积极的做好球员家长的工作,保证球员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韩勇,王蒲.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1).

[2]徐金山,李滨.影响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若干问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1(5).

[3]孙建中.浅谈足球后备人才不足的原因[J].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4(4).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5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开题报告

本课题属于长春市教育学院关于《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策略的研究》的子课题。它是在学校快速发展的时期郑重提出的。我们旨在通过以课题形式的研究来有力地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在校园内营造起一个优美的自然物质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置身其中,让教师活得幸福,教得精神,让学生过得开心,学得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还教育以本来就应该具有的高贵的灵魂。同时,我们还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去努力探索建设校园文化的途径与规律,从而使学校的发展不断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我们清醒地知道,湖南大学排名,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长期的积淀形成的,学校文化建设自然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积淀的过程;但我们同时也明白,本课题的研究意义重大,它或许能够使我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从无意识走向有意识,从自然发展走向尊重规律,这就能够让我校的文化建设逐步沿着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现将本课题研究的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研究背景

(一)国内大环境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校园文化一经提出就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三个方面的客观原因。第一,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微观现象,这是学校管理发展的高层次追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校园文化成了各级各类学校育人的一条重要途径,成了学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充分显示了文化管理的高层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为学校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为校园文化的培植创造了优越条件。第三,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迫切需要学校教育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上开辟一条新的路子,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校园文化在我国的兴起是客观必然的。

(二)学校发展的需要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师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建设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同时,校园文化作为蕴含精神因素、信念因素、传统习惯和道德风尚等内容的一种精神和文化氛围,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它能潜移默化地熏陶人、规范人,而又使受约束的个体心甘情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合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今天,我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上级政府和人民大众对我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学生数和教师数逐年增多,办学规模逐年增大,于是造成了教育难度、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的局面,所以,我们也迫切需要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在学校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管理模式上摸索出一条新路子,以适应我校不断发展的要求。

二、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是校园文化本身内涵及功能决定的。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群体行为方式规则的总和,是学校全体成员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共同创造并逐步形成的文化氛围及相应物质形态,是学校这个共同群体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文化素质与文化集合的整体表现。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大部分。物质文化方面如校园环境、整体格局、人文景观、文化设施等作为其物质载体,构成校园文化的物质内容与发展前提;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学校传统、校风学风、礼仪规范、人际关系等因素,由此反映一个学校的本质特征与精神风貌,对学校成员尤其是学生产生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

校园文化在纵向结构上由表及里,可划分为物质的、制度的、心态的三个层次,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校园文化形态的整体。

(二)校园文化的基本特性与功能

一般说来,校园文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

(1)群体性。校园文化既不是某种单一表象的短暂显现,也不是整体样式的简单复合,而是通过校园文化的持久、稳定的表现来反映学校主流与文化趋向。

(2)综合性。指对社会其他文化既能继承,又有吸收、选择、过滤、整合与创造,在此基础上综合成一种特定的校园环境与文化氛围。

(3)规范性。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特有的熏陶影响与约束教化,并因其不带强制性而显示出道德力量与文化定势,调整、规范着学校群体的行为。

(4)发展性。校园文化的发展性一方面是社会发展使然及其映照,而同时又较突出地表现出自身的演进惯性。

从校园文化呈现出的上述特性,我们不难归纳出其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认同作用。这是其群体性的必然功效。校园文化群体的道德趋向,归根到底是一种人格、人品等的协调与认同。相近趣味、爱好的个性在整体倾向上而又不失个性风格,其实就是精神凝聚的一种心灵感应。

(2)修养作用。无论是校园文化的物质或精神方面,对学生主体的修养、熏陶都是客观作用于主观的持久表现。我们常听到的书卷气、学生味等其实正是校园文化定势对师生气质、风度等心理陶冶及修养教化作用的直观烙印。

(3)规范作用。这是校园文化最主要的本质约束力,其作用的强度虽因文化程度的高低而呈现出不同层次,但由于这种规范内涵的规定性,使得不同的文化感受又呈现出相近或相同的精神内涵,从而显示出无意、无形、无所不在与现实的制约力量。

(4)导向作用。现代条件下,校园文化是开放式的,从而为学校群体行为及价值趋向提供了较广的选择余地。同时,校园文化又以其文化物质的定势为这种选择提供了主动吸收与消化导向,既不盲目排斥,也不被动盲从,而能对任何非主导文化观念和倾向进行抑制、批判与指责。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客观上指导着学校群体的行为方式与精神倾向。

(5)娱乐作用。校园文化本身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形成并发展着的。通过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集思想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教乐相融,不仅可使师生群体得到多层次、全方位、高格调的情感宣泄与交流,还会使他们在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中获得身心愉悦与境界提高。

(三)研究意义

1、构建起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教师活得幸福,教得精神,使学生过得开心,学得主动。

2、使学校有魂(精神)可守,带动学校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

3、完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规章制度合法、科学、人性。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三、理论依据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和谐教育思想

(三)创新教育思想

四、研究原则

(一)实事求是。

(二)整体规划,分阶段研究。

(三)边研究,边实施。

五、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物质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道路景观建筑物的命名、校徽校旗的设计、校歌的制定、学校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等;

(二)制度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日常规范、奖惩条例、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学生活动、饮食卫生等等;

(三)心态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学校精神的打造、师生心灵的呵护、团队价值观的形成等等。

其中,研究重点是制度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难点是心态的校园文化建设。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讨论法

(三)访谈法

(四)行动法

七、人员组成

八、人员分工

史富坤:参与设计研究方案,负责定期召集课题组会议,确定会议议题,督促研究落实情况,向学校行政与教代会提交供讨论通过的研究成果;安排课题组成员参观学习的相关事宜;邀请顾问到校进行学术讲座和研究指导。

黄宏明:负责设计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年度报告和结题报告,整理最终成果,统筹、审定书稿;联系顾问,不定期地与顾问交流,听取顾问的指导性意见。

课题组成员分工将详见研究方案中。

九、研究时间

20xx年8月1日20xx年4月30日

十、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一)技术路线

1、研读文献,探寻学校历史,访问学校历史知情人,筛选、提炼学校之魂(精神)。

2、设计研究方案,据方案、按步骤、分阶段进行研究。

3、课题组全体成员每两周定期集中讨论一次,内容主要是汇报并讨论上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布置下一阶段的研究内容。

4、至少每两月向学校汇报一次研究情况。

5、及时向学校行政和教代会提供需讨论通过的相关制度、措施。

6、及时向全校师生员工反馈研究成果,认真听取全校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7、已经征得学校同意,每学年进行一次年度报告和一次年度奖励,最后结题时再进行结题奖励。

(二)研究步骤

1、20xx年8月1日-8月31日,组建课题组并开展具体工作,完成课题开题报告的撰写,完成道路景观建筑物的命名和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提炼与论证。

2、20xx年9月1日-9月30日,完成课题开题论证,设计研究方案。

3、20xx年10-20xx年7月,研读文献,探寻学校历史,访问学校历史知情人,完成学校精神的提炼;完成校徽、校旗的设计和校歌的制定;更新学校网站主页,使学校网站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的面前;进一步强化学校绿化美化文化的建设,增强学校环境的文化氛围;完成年度报告。

4、20xx年8月-20xx年7月,进行学校制度文化的研究与制定,以之带动心态文化的良性发展;完成年度报告。

5、20xx年8月-20xx年4月30日,完成制度文化的建设;完成成果整理;完成书稿撰写;完成结题报告的撰写,等待结题验收。

十一、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学校的全力支持。学校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本课题研究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所以,相信学校将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支持。

(二)强大的研究队伍。本课题组成员,以学识论,几乎全是学校骨干;从素质看,全部拥有可贵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且都能忧心于学校发展,愿意为学校的发展竭尽自己的力量;从行政职务上看,包括了学校党务、行政、政教、教务、总务、工会六大方面,既能在研究中高瞻远瞩,又便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实现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

十二、预期成果

(一)优美、和谐、高雅、大气的校园环境,成为师生学习、工作的理想之地,奏响春风化雨的育人小夜曲。

(二)改进后美观大方、实用精彩的学校网站,既打开学校与外界沟通的通道,又提供师生在线交流的平台,为学校培养个性化人才提供网络基地。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6

一、研究背景

(一)国内“大环境”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校园文化一经提出就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三个方面的客观原因。第一,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微观现象,这是学校管理发展的高层次追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校园文化成了各级各类学校育人的一条重要途径,成了学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充分显示了文化管理的高层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为学校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为校园文化的培植创造了优越条件。第三,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迫切需要学校教育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上开辟一条新的路子,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校园文化在我国的兴起是客观必然的。

(二)学校发展的需要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师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建设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同时,校园文化作为蕴含精神因素、信念因素、传统习惯和道德风尚等内容的一种精神和文化氛围,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它能潜移默化地熏陶人、规范人,而又使受约束的个体心甘情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合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今天,我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上级政府和人民大众对我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学生数和教师数逐年增多,办学规模逐年增大,于是造成了教育难度、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的局面,所以,我们也迫切需要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在学校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管理模式上摸索出一条新路子,以适应我校不断发展的要求。

二、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是校园文化本身内涵及功能决定的。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群体行为方式规则的总和,是学校全体成员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共同创造并逐步形成的文化氛围及相应物质形态,是学校这个共同群体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文化素质与文化集合的整体表现。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大部分。物质文化方面如校园环境、整体格局、人文景观、文化设施等作为其物质载体,构成校园文化的物质内容与发展前提;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学校传统、校风学风、礼仪规范、人际关系等因素,由此反映一个学校的本质特征与精神风貌,对学校成员尤其是学生产生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

校园文化在纵向结构上由表及里,可划分为“物质的”、“制度的”、“心态的”三个层次,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校园文化形态的整体。

(二)校园文化的基本特性与功能

一般说来,校园文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

(1)群体性。校园文化既不是某种单一表象的短暂显现,也不是整体样式的简单复合,而是通过校园文化的持久、稳定的表现来反映学校主流与文化趋向。

(2)综合性。指对社会其他文化既能继承,又有吸收、选择、过滤、整合与创造,在此基础上综合成一种特定的校园环境与文化氛围。

(3)规范性。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特有的熏陶影响与约束教化,并因其不带强制性而显示出道德力量与文化定势,调整、规范着学校群体的行为。

(4)发展性。校园文化的发展性一方面是社会发展使然及其映照,而同时又较突出地表现出自身的演进惯性。

从校园文化呈现出的上述特性,我们不难归纳出其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认同作用。这是其群体性的必然功效。校园文化群体的道德趋向,归根到底是一种人格、人品等的协调与认同。相近趣味、爱好的个性在整体倾向上而又不失个性风格,其实就是精神凝聚的一种心灵感应。

(2)修养作用。无论是校园文化的物质或精神方面,对学生主体的修养、熏陶都是客观作用于主观的持久表现。我们常听到的“书卷气”、“学生味”等其实正是校园文化定势对师生气质、风度等心理陶冶及修养教化作用的直观烙印。

(3)规范作用。这是校园文化最主要的本质约束力,其作用的强度虽因文化程度的高低而呈现出不同层次,但由于这种规范内涵的规定性,使得不同的文化感受又呈现出相近或相同的精神内涵,从而显示出无意、无形、无所不在与现实的制约力量。

(4)导向作用。现代条件下,校园文化是开放式的,从而为学校群体行为及价值趋向提供了较广的选择余地。同时,校园文化又以其文化物质的定势为这种选择提供了主动吸收与消化导向,既不盲目排斥,也不被动盲从,而能对任何非主导文化观念和倾向进行抑制、批判与指责。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客观上指导着学校群体的行为方式与精神倾向。

(5)娱乐作用。校园文化本身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形成并发展着的。通过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集思想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教乐相融,不仅可使师生群体得到多层次、全方位、高格调的情感宣泄与交流,还会使他们在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中获得身心愉悦与境界提高。

(三)研究意义

1、构建起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教师活得幸福,教得精神,使学生过得开心,学得主动。

2、使学校有“魂”(精神)可守,带动学校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

3、完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规章制度合法、科学、人性。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三、理论依据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和谐教育思想

(三)创新教育思想

四、研究原则

(一)实事求是。

(二)整体规划,分阶段研究。

(三)边研究,边实施。

五、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物质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道路景观建筑物的命名、校徽校旗的设计、校歌的制定、学校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等;

(二)制度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日常规范、奖惩条例、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学生活动、饮食卫生等等;

(三)心态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学校精神的打造、师生心灵的呵护、团队价值观的形成等等。

其中,研究重点是制度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难点是心态的校园文化建设。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讨论法

(三)访谈法

(四)行动法

七、人员组成

八、人员分工

史富坤:参与设计研究方案,负责定期召集课题组会议,确定会议议题,督促研究落实情况,向学校行政与教代会提交供讨论通过的研究成果;安排课题组成员参观学习的相关事宜;邀请顾问到校进行学术讲座和研究指导。

黄宏明:负责设计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年度报告和结题报告,整理最终成果,统筹、审定书稿;联系顾问,不定期地与顾问交流,听取顾问的指导性意见。

课题组成员分工将详见研究方案中。

九、研究时间

十、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一)技术路线

1、研读文献,探寻学校历史,访问学校历史“知情人”,筛选、提炼学校之“魂”(精神)。

2、设计研究方案,据方案、按步骤、分阶段进行研究。

3、课题组全体成员每两周定期集中讨论一次,内容主要是汇报并讨论上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布置下一阶段的研究内容。

4、至少每两月向学校汇报一次研究情况。

5、及时向学校行政和教代会提供需讨论通过的相关制度、措施。

6、及时向全校师生员工反馈研究成果,认真听取全校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7、已经征得学校同意,每学年进行一次年度报告和一次年度奖励,最后结题时再进行结题奖励。

(二)研究步骤

1、2007年8月1日—8月31日,组建课题组并开展具体工作,完成课题开题报告的撰写,完成道路景观建筑物的命名和“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提炼与论证。

2、2007年9月1日—9月30日,完成课题开题论证,设计研究方案。

4、2008年8月—2009年7月,进行学校制度文化的研究与制定,以之带动心态文化的良性发展;完成年度报告。

5、2009年8月—2012年4月30日,完成制度文化的建设;完成成果整理;完成书稿撰写;完成结题报告的撰写,等待结题验收。

十一、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学校的全力支持。学校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本课题研究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所以,相信学校将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支持。

(二)强大的研究队伍。本课题组成员,以学识论,几乎全是学校骨干;从素质看,全部拥有可贵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且都能忧心于学校发展,愿意为学校的发展竭尽自己的力量;从行政职务上看,包括了学校党务、行政、政教、教务、总务、工会六大方面,既能在研究中高瞻远瞩,又便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实现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

十二、预期成果

(一)优美、和谐、高雅、大气的校园环境,成为师生学习、工作的理想之地,奏响春风化雨的育人小夜曲。

(二)改进后美观大方、实用精彩的学校网站,既打开学校与外界沟通的通道,又提供师生在线交流的平台,为学校培养个性化人才提供网络基地。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7

法治教育革新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2011年11月16日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做好教育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契机,把握大局,坚定目标,大刀阔斧,勇往直前,大胆地进行法治教育的革新。现将本人些许体会如实汇录,以待教育同仁交流探讨、批评指正。

一、求真务实,创新法制教育模式

1.整合资源,编写适合中小学生法律学科教材读本。现实情况是适合中小学生法律知识渗透或散见于中小学各学科教材中,并不具备系统化、合理化、科学化。编写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法律学科教材读本是深化法律进校园的必然要求。法律进校园就是要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法律思想、法律观念、法律意识乃至思维的过程。科学的、适合中小学文化水平法律教材读本是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可或缺的工具。

2.任人唯才,设置法律课程专职教师。以往的做法是聘请司法界人员(如,法官、公安、律师)到校,每学期进行一次《法律讲座》活动。这样的活动往往因公务人员工作繁忙或缺乏专业素质(教育学、心理学)而流于形式,费时费力,收效甚微。应该大胆启用法律专业人才担任法律课程的专职教师。系统地为学生讲解法学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

3.严格制度,把法治教育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并进一步纳入校园法制文化和办学特色规划之中。

二、拓展空间,创造和谐的校园法制新环境

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学校作为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校园的法制环境特别重要。和谐的、人文的校园法制环境应该是民主自由、诚信友爱、充满活力、文明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所以就应该加强校园法制文化活动、法制宣传与法制文化环境建设,例如,利用黑板报、手抄报、法制宣传专栏、法制辩论比赛、法制征文比赛、法制演讲比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创设校园法制景观,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遵纪守法,关爱社会和他人,陶冶学生的法律情操。

三、开拓进取,法律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校园文化 高校 学风建设

学风乃学习风气。从学生的角度讲,学风是学生思想作风在业务学习上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风貌,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展示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和习惯等要素的综合体现。因此,学风包括了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学习品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效益、学习环境等各个方面。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大学教育过分强调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使得大学生片面追求“证书”的现象十分普遍。努力学习往往是为了获得一张文凭和一个证书。这种带有强烈功利色彩的片面发展的学习风气,使大学生缺失了人文素质。处理事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不关爱,对自我不自制,不讲诚信和公正,奉行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所以美国高等教育家赫钦斯呼吁:教育应是主体为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发挥人性,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因此,大学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同时使学生完成自我人格的塑造。

在这一重要任务的指引下,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风建设的隐性支撑,能够从宏观上引导学风建设,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本人认为学校应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下功夫,以鲜明、优秀的校园文化引领优良学风的形成。

近年来,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设立校训、校碑;进行校史建设,收集流失校外的档案资料完善校史馆;与社会机构联合,开展学术文化研究和优秀文化典籍的整理出版,开展校园文化景点建设;通过聘请校外专家、艺术家、企业家,举办各类专题讲座;邀请高雅艺术表演团体进校园演出等等。通过这些工作和活动的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视野得以开拓;文化品位得以提升;学生爱校、护校的精神有所加强。校园文化增添了校园的活力。诚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认识

校园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构成,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而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是精神文化因素,它反映每所高校本质上的精神面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软件。安大近年来物质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相对较快,但缺乏能够吸引学生,提升和陶冶学生情操的核心精神文化。

2、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力量整合

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一线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都是校园文化的领导成员。但现实中教师除了思想政治课程和哲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外,对校园文化建设参与度不高,而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的组织协调作用,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指导作用同样发挥不明显,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与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设置等有些割裂,缺乏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

3、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但没有“主线”

无法突出德、能、技等要求,课外活动繁多但缺少大量能够强烈吸引学生,给学生带来心灵影响和提升的活动。

4、缺乏深入研究网络给校园文化带来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高校校园文化在各个层面都打上网络的烙印,网络在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1)不少学生沉迷于网络、荒废学业,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这冲淡了校园文化的主题教育意义;

(2)传统校园文化内容受到网络文化的强烈冲击。在网络媒体上各种社会思潮、不同政治见解在网上激烈交锋,一些消极信息和不良语言也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这些低俗的网络文化不断侵蚀着校园文化的肌体。我们对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还缺少有效的解决办法。

5、校园文化建设规章制度保障缺乏操作性

校园制度文化是建设校园文化的保障,它是校园文化价值观及行为准则的外在表现。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主要是为了让高校各项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尽量减少人为恶意干预,避免造成各种不公平现象的发生。笔者查阅了安徽大学近十年来的《学生手册》,“一般不得”“酌情”“视情节轻重”“原则上”等词句在每年都修订的手册上仍频频出现,虽然规则也包括基本原则,应具有一定高度的指导性,但规则本身的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对制度权威性的认同。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思想上重视、多方力量协同共管、设立专门预算,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各方力量积极整合,齐抓共管,共建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建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班子,配备校园文化建设骨干队伍,党委可考虑成立党委宣传部,由书记或院长领导,专门负责校园文化建设。同时,要配备各方面(包括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骨干,负责校园文化建设各环节活动的实施,可考虑在师范院校的研究生中招聘骨干,建设一支具有活力、专业化、职业化的校园文化建设队伍。院行政要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资金预算,建立专项开支,高质量建好各种文化设施,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要增强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实效性,不可忽略思想政治课程本身的作用。思想品德、时事政策、法制教育属于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范畴,是我校教育教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政治思想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的重大问题,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2、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突出“和谐”二字

这里的“和谐”是三个层面的和谐:一是大学生和校园的和谐;二是大学生与群体的和谐;三是大学生自己内部的和谐。大学生和校园的和谐体现在大学生对待校园环境的爱护,对校园秩序的维护,校园的硬件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能反映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在大学生与群体的和谐中应该倡导大学生提高融入集体的能力,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关注其心理健康,提高其受压的能力。大学生自己内部的和谐应当注重以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以身体素质的提高带动心理素质的提高。

3、加强舆论和行为引导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校园精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熏陶性,这种精神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就会以强大的影响力规范校园主体的一切活动。舆论和行为引导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继续通过校训、校歌、校史等物质建设和宣传手段提高学校师生的凝聚力;二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也要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除了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也要通过各种活动加强教师的美育修养。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言传身教会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会对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通过举办讲座,加强舆论宣传来提高学生处理同校园和谐、同他人和谐、同自身和谐相处的能力。比如可以通过举办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讲座或开展励志读物的交流活动让同学们在自我探索和相互交流中提高自己,明确学习的动力和方向。

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必须以此为目的,以德、能、技、艺为主线,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首先是舆论引导。学校要通过办好校报,建好广播站,办好文化长廊、抓好校园网建设等全面报道校园动态,弘扬校园正气,打击校园歪风邪气。通过校报、广播、文化长廊、学习园地、网站、影片等多种传媒渠道传播健康向上的舆论,引导舆论潮流,占领舆论阵地。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网站,由专干负责,全面了解校园文化建设动态,全面宣传、监督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体育竞赛活动,如演讲、辨论、艺术节等。包括工厂实习、实训、社会调查、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做好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

4、健全机制,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高校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要进一步明确各级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职责,通过采取目标分解方式确保总体目标层层分解、步步落实。要落实校务公开制度,不搞“一言堂”,凡是重大事项要通过校内媒体或召开教职工大会等方式及时进行宣贯、征求意见,切实做到在重大事项上“公平、公开、公正”,尽量消除广大师生的疑虑,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依靠师生员工办学治校。

总之,应多渠道构建我校校园文化:融办学理念、校训、已经获得的荣誉等为一体,借助于各种社团活动、网络等载体,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发挥校园文化作用,努力为培养更多的“四个新一代”青年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受校级课题:“基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视角的学风建设研究”项目支持 项目代码:39030068】

参考文献

①[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②[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

③余涌等:《中国应用伦理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④韩东屏,《论道德建设的制度安排》,《浙江社会科学》,2002(2)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9

摘要:大学校园;建筑;城市规划;校园文化;跨学科探究

随着大学校园建设量成倍增长,有关大学校园的探究也日益升温。因为大学校园具有两种基本属性摘要: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对它的探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高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探究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和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探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和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摘要:《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探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和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布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和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摘要: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过去时”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向也作了一定分析探索。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向。“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非凡的城市化方式,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和市场紧密结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功能,教育界每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但是多数情况下,建筑界和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索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大学校园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度。

总之,当前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探究大部分是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实际新问题提出的,探究思路也是围绕这些实际新问题展开的。他们本着务实精神对教育界的热点理论进行可行性探索,从建筑和规划的视角提出方案、进行实践,为新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为下一步更深入系统的探究工作创造了氛围。

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校园的探究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重要探究对象。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对大学的探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机构等非物质层面,很少关注大学的物质实体——校园,即使有所触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同大学校园形态有关的探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的探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和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的主体是包括学生以及教师、行政人员在内的大学校园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摘要: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及校风和校训、学风和教风、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的信息传媒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学者们倾向于把校园形态划分到校园物质文化领域。

过去,大学校园形态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摘要:建筑和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狭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学习”视野,但它对人的教化功能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这一点,中国古人深有心得摘要:《三字经》的头几句,“昔盂母,择邻处”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孟夫子本人,亲身体验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功能,而作出了“居移气,养移体”(《孟子%26#8226;尽心》)的总结。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的“模范”功能,环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样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也讲过“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非常准确地表述了建筑和人的关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当前,教育界在反思现代教育中的弊病时,把环境的教化功能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金生在《理解和教育》一书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学生被纳入教育生产的流水线,和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绝”。面对这个现实新问题,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呼吁到摘要:“人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教育的探究都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生活世界的需要”,“对教育的熟悉并不是一种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去解剖,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理解和解释,也是‘同情’和‘参和’”。狄尔泰指出“理解和解释是贯穿人文科学的方法”。人文学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而生命总是具有意义并且要不断需求意义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断地理解和解释。这种方法把探究活动、探究过程看作是解释者和被解释者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使探究者直观地体验和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和四周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大学校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布满足义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意义形式”,学生生活在其中,通过理解和解释和之“对话”、“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教育不知不觉进入学生的精神整体。大学校园形态就是一种教育表达式。

对于大学校园具有的“教化”功能,教育课程理论也有所触及。在课程理论中,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绿化设施、文化生活、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都属于“隐性课程”,和其对应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把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同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强制性相对照,隐性课程的特征是摘要:(1)潜在的规范性。无论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或校风、学风都潜在地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2)非强制性。不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净化人的心灵。(3)功能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我认为“隐性课程”也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状态。校园形态属于“隐性课程”的物质方面即显性形态,而校园形态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所凝聚的价值观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则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方面即隐性形态。对于隐性课程的规范系统的描述和探究以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不多见。

最近几年,教育界的学者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探究“隐性课程”中的“隐性形态”,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刘云彬博士进行的学校生活的社会学探究等。但是对“显性形态”——大学校园的系统探究一直被忽略着。

三、大学校园探究的紧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时代背景而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改变了以往作为社会产品和最终用户之间的中介身份,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更成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环节。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校园的目前状况在数量、质量、规模上都相对滞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学校园建设(改建、扩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时代在变,大学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和时俱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大学校园进行系统探究。因为理论的苍白将导致实践的浮躁,校园建设的失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希望高教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索中多一点对物质形态的关注,改变一下教育探究者在校园建设中的“失语”状态;希望建筑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究多几个视角,改变一下建筑人在校园建设中的“自语”状态。

参考文献

[1姜耀明,王晓丹.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探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吴.弹性和共享摘要:大学城规划[J.规划师,2002,(5).

[3胡智丹.有关有效控制校园文化整合方向的几点思索[J.江南学院学报,2001,(9).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10

一以理论建设为先导,确立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以德育人,让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首先要抓的大事,任何时候都应把育人放在首位。因此针对学校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学校工作应确立“一手抓智育,一手抓德育”两手都要硬的教育方向;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指导作用,要求广大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实现让“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目标,切实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向作用和保证作用。

二以队伍建设为基础,建立完整的组织体系。

学校应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立由学校领导班子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团队干部为骨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重视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寒暑假教师集中学习,每周例会,党团员学习等活动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使每一位教师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组织教职工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法规,不断加强师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使全校上上下下形成了一种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热爱学生依法治教的行业风气,造就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乐于献身牧区教育事业的德育骨干队伍,为不断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队伍保障。

三以制度建设为保证。

学校应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牧区教育的实际,制定有关教职工聘任制教师评优班主任工作考核值周细则升降国旗制度学生养成教育和班级法制安全综合治理等一系列德育管理制度。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证,健全科学规范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促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四以环境阵地建设为依托,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一是致力建设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通过不断加强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实行分管领导负责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从而使学校的凝聚力不断得到增强,领导班子的决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让学校保持着稳定发展的势头,使全校上下人心思安,人人思进。

二是致力建设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通过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出了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

三是致力建设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通过创建别具特色的校园园文化设施,营造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对全校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四是致力建设宣传舆论阵地。建成校园广播站,形成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国旗下演讲图片展览等宣传教育阵地网络,发展黑板报墙报宣传栏自办小报等传统宣传舆论阵地。

五是致力建设校园文化活动阵地。文化长廊青少年科技劳作展览室音体美活动室德育室体操房和图书馆等都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阵地。

六是致力建设学生兴趣活动阵地。学校应根据当地实际,组建计算机音体美等课外兴趣小组。通过周密安排坚持活动,使青少年学生的特长得以发展,使学校素质教育真正得到落实。实现以环境和阵地建设为依托,形成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以活动建设为载体,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