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资产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11-15 17:37:07

校园资产管理

校园资产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智慧校园;信息化管理;数据共享;统一身份认证

一、引言

随着高等院校数字化的高速发展,固定资产形式越加丰富。原有的管理模式已跟不上目前学校的需求。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提高,促使信息系统技术在资产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利用效率,同时大幅提高了资产管理员的工作效率。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的资产管理系统早期是一套单机版管理系统,在改进后可以通过Web访问,但是访问账户数有限,并且浏览器兼容问题日趋明显,系统功能虽单一,但也基本满足日常需求。资产数据查询不够智能,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只能通过手工入库和调拨资产资源。由于学院层面缺少统筹规划,财务管理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数据不对接,不能实时进行资产审计,需要通过人工核对。资产管理部门涉及资产数据统计报表时,需要手工提取相关数据后汇总,教科设备与行政设备混合在同一个数据库中。资产管理系统使用非常不便,不能无纸办公。近年来,学校开始建设智慧校园,着手开发网上办事大厅,实现统一身份认证。旧版本的系统无法对接到信息交互中心。为了规范学校采购和资产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资产使用率,建立规范有序的采购和资产管理机制,促进采购和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透明和有序,依据国家、省市和学校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独立院校的现状,构建采购与资产一体化管理平台。

二、研究方法与结果

从智慧校园全局建设入手,系统需要开放且稳定,安全并兼容。学校各分院、部门等,通过浏览器对实验室项目进行追踪及对资产采购和使用情况进行管理等等,实现面板可视化和无纸化办公,这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实验室建设的全面监管和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1.建设目标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该平台将资产预算申报与采购平台、资产管理平台有机地结合,实现资产从预算到处置的全过程管理;满足学校资产统筹管理工作和财务监管要求,强化学校资产管理工作;实现数据共享,并为预算编制、财政政策调整等提供决策依据。建立完整的资产管理动态数据库,根据资产变化情况动态更新,建立资产信息查询和分析模块,灵活地查询和分析资产的分配与变动情况,为有限的预算分配和资产优化管理等提供数据支撑。建立涵盖所有过程的管理平台,把经费预算、资产采购与资产入账、资产管理融为一体,全面反映该资产“从生到死”的每个环节。规范资产管理工作流程,做到管理业务智能化、数据信息网络化。为尚未建立信息关系的归口职能部门建立分类资产账目管理模块,对接各个职能管理系统,实现各归口部门分权限管理。建立多级管理平台,满足不同层次的管理需要;包含多项资产管理内容;规范管理方式,减少资产流失;简化审核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做到全民管物,物全有主。建立与其他部门管理系统的对接,完成实时信息统计查询,财务入账保证资产管理的便捷、规范、实时更新核对。实现与上级主管单位数据的上报功能,快捷准确地完成上报工作。2.功能模块平台提供了规范、合理的日常管理工作流程,将资产验收与资产入账彻底打通融为一体。资产维修模块记录各部门、单位对设备、办公家具等资产进行维修的流程,统计每个部门的维护情况,并将结果可视化。资产调剂模块,此功能实现资产信息和数据共享,用户可以查询资产信息,包括资产使用状况、使用率,减少浪费,变废为宝。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移动端直接签名生成电子签章,直接打印在对应审核单据上。可以自助打印资产入账单、标签、各种申请表。让办理业务者在过程管理中做到“最多跑一次”,真正达到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效率的目的。将RFID标签技术引入资产管理中,对高等学校的资产进行标识,为管理工作提供高效并且可靠的实时数据,为清查工作提供助力,提高资产清查准确率。使用RFID技术,完成了对于信息采集和信息的格式化处理,保证了信息化管理中全生命周期的自动化,实现了可靠、实时地全程实物跟踪管理和信息数据共享。盘点是固定资产管理中很烦琐但又很重要的工作,使用RFID技术可以大大简化流程,提升盘点的效率和准确性,加速统计得出盘点清单,列出盘盈盘亏的信息数据,实现管理流程自动化、无纸化。目前微信、钉钉已为时下最流行的实时通信工具,借助微信公众号、钉钉引入资产移动端管理,将部分资产业务可远程对接,随身完成。利用手机移动端、高拍仪技术实现现场采集实物、发票、合同、验收资料等信息。实现“全民管物,物全有主”的目标,为资产清查提供方便、快捷的多种清查方式。建立统计与分析模型,可以按照主体或综合两种统计分析方式,输出表格和数字化图形作为结果。并且在权限范围内,使用者可以自行设定条件,对各类资产进行统计分析,并给出多种数据表现形式,为资产管理和统筹决策提供依据。以了解学院资产分布的情况,生成全校资产数据,快速准确地得到资产相关信息,形成报告,将用户需求、资产信息以图表结果形式呈现。3.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实验室建设、采购与资产管理一体化,从预算分配到资产登记,实现采购预算、计划、合同与资产登记一体化;采购合同验收和资产登记一体化;采购支付与资产登记一体化。实现从采购预算、计划、任务、执行、合同、验收、支付,采购资产入库、入账、使用、处置为止,构建了基于预算项目编号、采购计划编号和资产编号为一体的全周期跟踪和追溯链,以便快速定位和跟踪采购与资产管理过程。同时对周期进行动态定制,利用工作流程路径控制功能,实现业务流程配置与管理。在建立政府采购目录与财政资产分类目录对照关系基础上,可以实现自动资产登记、卡片和二维码自动生成。4.标准数据对接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是整个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信息系统安全、开放设计原则,遵循数据交互和接口规范标准。与学校财务系统对接,减轻财务资产信息录入次数,减轻财务变动调账,下账业务以及对账业务工作量。采购平台与财务系统的数据对接,每年自动从采购管理系统中采集和导入预算数据。与财政资产管理系统对接,采用webservice、.csv等系统无缝对接与财政厅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定期将政府预算的采购项目动态上报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数据库,接受高校采购项目的统一公开和监督。与校内其他业务部门管理系统对接,平台预留对接图书馆信息平台、政采云采购平台、OA系统、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一站式等级和操作采购平台,实现相关管理系统的物品信息与国有资产综合信息平台录入相关的字段信息的提取,减少资产信息的重复录入。5.统一身份认证登陆学校在用的早期建设的系统较多,缺少顶层设计,每套系统都拥有各自的授权和身份认证方案,导致一个用户使用多个系统时需要重复登录,然而管理人员要维护多套授权认证系统,不能统一审计。近几年高校一直致力于整合信息资源,建设门户网站作为各类业务的统一入口,为老师们提供统一的入口和一站式的服务,一经认证就能访问所有被授权的网站和信息资源。单点登录,实现一次登录多次访问,避免每次登录进行身份重复认定,提高使用效率,增强用户使用体验效果。与学校网络办事大厅平台对接,实现资产使用人员、部门信息与核心机房数据中心同步。资产管理系统开放接口,整合到门户网站中,提高教师们的体验,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三、结语

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项长久连续的探索工作,建立合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改进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做到最大化资产价值。解决了传统模式下的资产管理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减少重复工作,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提高管理效率,完善资产数据库的数据建立。凸显资产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进一步提升校园的信息化水平。实验室建设与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符合智慧校园的建设,但是系统只是一个操作平台。需要更好地管理好资产,还得配上学校的规章制度,提高资产管理人员整体业务水平,才能使学校的资产管理水平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麦家宝.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财会学习,2019(31).

2.孙恒.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

3.王筱芸.项目管理系统在高校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实践与应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43(12).

4.陈文相.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研究.实验室科学,2014,17(5).

校园资产管理范文篇2

所谓的信息化,指的是社会经济结构从传统的以物质和能源为核心向以信息知识为核心转变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需不断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以此来提升信息利用效果,而信息化管理则主要包括了两大层次内容,分别是管理的信息化和信息化数据的管理[1]。针对高校资产的实际情况,学校应尽快建立起完善的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一般情况下其主要囊括了三部分内容,即土地管理、采买管理和资源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以向相关的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查询、分析和整合等服务,从而为高校资产的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信息支持。

2推动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具体策略

2.1发挥校园网络作用。当前,绝大多数的高校都已建立起了内部的校园网络,因此,在进行资产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便可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应用优势,即校园网络具有强大的信息服务功能,管理人员可利用网络对资产信息进行实时地收集、分析、处理、储存、传输和利用,其具有不可比拟的准确性和实效性特点。通过应用校园网络对内部资产实施动态式管理,不但可大大提升资产管理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而且也能有效增强其动态性和及时性,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对于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即学校相关部门都可应用校园网络参与到资产管理工作之中并对资产去向进行监督,以此来规避以往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出现。但在这过程中,高校相关管理人员也应做好对校园网络的把控工作,即应针对不同部门的实际工作要求,调整使用权限,即各个部门的教职工人员只能在限定权限内对学校内部的资产信息进行访问和查询,如此一来,既加强了对校园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避免不法利用行为的出现,又增强了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提升了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2.2健全资产信息平台。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地实现高校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最为关键的就是院校结合自身资产状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其所能提供的服务主要有资产信息查询、信息整合、数据清查、信息改动以及数据上报等。与此同时,高校也应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健全完善内部的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应及时购入先进的软硬件设备,以此来优化系统呈现,拓展系统功能,而这样做的最主要目的乃是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内部所出现的新的资产管理问题,为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强而有力的平台支持,进而增强学校的综合资产管理能力,从而实现高校资产的优化管理与配置。2.3完善系统功能模块。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资产情况,在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架构相适应的功能模块,通常情况下,系统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了三大部分内容,即土地房屋功能模块、设备设施功能模块以及校园网络功能模块,通过实现管理系统功能的细化,以此来提升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与此同时,院校也可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进一步地细化,如设备设施功能模块可划分为基础设施、教学设备以及电气设备等模块,土地房屋模块则可划分为行政楼、教学楼、图书馆以及学生宿舍等模块,以此来简化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大大提升了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2]。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设备采买管理,这一部分是内部资产的主要走向,因此高校也应在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对其进行细化,即申请、批复、采买以及协议管理等模块,以此来保证高校资产的优化配置。2.4转变传统管理观念。首先,学校应积极转变自身传统的管理观念,提高对资产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推动符合高校资产实际管理需求的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为其提供有力的资金和制度保障。其次,高校应加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开办以信息化管理为主题的培训活动或者举办与资产管理相关的专题讲座,以此来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资产管理业务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引导管理人员树立信息化管理意识。最后,院校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相适应的权责到位制度,将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工作细分到各个部门和人员身上,以提升各个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而推动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总而言之,推动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对于统筹配置高校资源、提升内部资产利用效率以及提高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要想切实实现高校资产的信息化管理,院校相关管理人员应积极转变自身管理管理,不断健全内部的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以来推动高校资产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探讨“互联网+”助力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新发展——基于2016年资产清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9):8-9+3.

校园资产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人员培养

一、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是教育、教学及学生实践工作正常开展的物质前提,校园固定资产的配置条件是营造良好教学条件的外在保证,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基础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全国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各种类型的功能室的基建设施对改进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进,固定资产管理的薄弱问题逐渐显现,理清家底,保护固定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正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管理意识欠缺(1)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淡薄。学校领导对学校的管理重点主要在教育教学及学生人身安全教育上,对于资产管理这块属于后勤类型的工作关注度有限,对资产管理的认知仅限于保护好资产安全。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保护资产安全,还要规范固定资产管理使用制度,更重要的是如何发挥固定资产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作用。学校和学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学校更为重视主要学科的教育,为中小学校配置的主要学科以外的资源被闲置,比如各种功能室、劳动科技设施等。(2)学校内部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不够健全。近年来国家对投入中小学校的资产数量多、金额大并且新品种高科技的设备种类也越来越多,中小学校的资产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无法满足需求。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学校内部资产管理机构一般为后勤管理中的一部分,多数学校资产管理机构还是延续着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提高资产使用率作用有限。学校资产管理员大多数由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兼职管理或由一些因年龄较大或有身体健康问题的教职工担任,这容易造成资产管理员的工作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第一线上,管理资产的时间精力水平有限。而事实上资产管理工作不仅限于对实物资产进行管理,还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账务管理,出具固定资产报表,大部分资产管理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业务水平。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缺位中小学校与一般事业单位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第一,单位存续时间长,这就存在着固定资产累积数额大,历史遗留问题多,管理上容易出现漏洞。第二,中小学校存在一些种类特殊,配套性强的固定资产,在进行固定资产分类的时候,在核算科目设置上无法准确体现和划分,从而影响了核算与计提折旧方法的选择,使得资产核算存在一定误差。新增固定资产的购置随意,功能与使用需求不匹配。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有采购、调拨和捐赠。每年编制预算项目进行固定资产采购,大部分采购项目针对的是已经存在短缺的资产。而实际情况中,中小学迎接上级检查或举办教研活动时需要采购的固定资产,大部分未纳入预算安排,采购前也未对资产的功能性、实用性进行综合考量,有时候用过一次就闲置,利用率极低。学校收到调拨和捐赠的固定资产,容易出现与教学需求不适配,达不到学校的使用标准,造成资源浪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粗放,管理效率低。固定资产管理中,中小学校容易出现“重购置、轻使用”的问题。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因固定资产购置计划缺乏前瞻性,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滞后,中小学校容易出现固定资产重复购置、超标购置及购置后资产功能无法满足教学需求遭到闲置等情况。第二,中小学校收到的调拨、捐赠资产不符合学校教学用途,造成固定资产闲置。第三,某些固定资产使用期限长,需要进行维修,固定资产维修金额较大,频繁更新固定资产,对学校财务情况造成压力。第四,随着科技生产技术的更新进步,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电子设备体积越来越小,便携性越来越高,使用地点容易产生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无法如实的动态追踪,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固定资产取得后应该科学合理地选择折旧期限,但是中小学校没有形成统一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并且由于对固定资产种类的界定不准确,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准确。固定资产报废手续繁复,在报废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管控制,容易出现不按程序进行固定资产报废手续,造成资产在报废过程中流失的情况。3.资产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强,工作主动性不高,不具备相应的财务知识基础资产管理人员对是否确认固定资产把握不准确,固定资产单位价值的界定不准,比如将大宗办公用品、成套的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纳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维修金额较大,固定资产后续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准则确认条件的应计入固定资产,但在实际管理中,往往进行费用化处理;应用软件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未将该软件与硬件一并确认固定资产;未对收到捐赠的物品进行固定资产登记,使得受捐赠物品存在流失的风险;固定资产管理中“重接收,轻核减”,对于固定资产的报废、丢失后,没有及时办理报废手续,没有进行资产的核减工作。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熟练度不高,资产在使用中的流动性、准确性管理滞后。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选用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目前主要能运用的功能是固定资产卡片账的记账和统计,系统发挥的作用有限。中小学固定资产具有种类多、使用者多、使用频繁、变动频繁等特点,工作量很大,资产管理软件对资产后续管理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系统对资产的管理准确度有限,没能实现动态化管理。

三、加强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为了保护中小学校固定资产安全,防止固定资产流失,中小学校应从领导层到所有教职工树立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仅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具的爱护,也是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中小学校固定资产分布范围广,使用者人数多,固定资产分布在整个校园各个地方,使用者从教职工到学生每天都会接触使用固定资产。因此,中小学校应广泛宣传,在校园内树立起“关心校园资产,爱护校园资产”的意识。2.完善资产管理机构配置,加强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培训每个学校都应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有专职或兼职的资产管理人员,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给予相应的岗位津贴,增强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资产管理人员应具备基础的财务知识,对资产管理系统使用、日常工作的业务知识具备一定的处理能力;学校要定期对资产管理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且还要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责任感教育。3.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岗位职责监督固定资产管理不仅仅是资产管理处和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更是一项需要全校各部门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综合性工作,学校应当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结合本校自身实际状况,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在校内建立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各管理部门分级管理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和权限。根据资产分类及资产使用者,确认分管使用部门及负责人,明确规定其权利和义务。比如属于教务处管理的图书馆,负责管理学校图书及期刊,定期与资产管理部门对接;属于政教处管理的安全设施,由负责校园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使用和维护,对于安全管理方面的固定资产及时与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维修或报废。4.加强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联动性,提高资产管理核算准确性上级部门或者有条件的学校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账务系统建设,加强联动性。一方系统增加或者减少固定资产以及计提折旧,能同时同步提醒另一方系统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资产管理与财务互相监督、互相补充,实现固定资产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联动还能为固定资产的预算管理提供及时、科学、准确的数据反馈,有助于提供预算编制的准确性。5.引入新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实施资产动态管理随着信息技术发展,5G网络普及,应引入新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3D立体校园地图并且生成固定资产地图,让各项固定资产的保管地点、使用状态、使用部门转移等状态可以直观地在系统上进行监控,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提供真实、有效、及时的数据,避免资产闲置或者流失,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真正地实现固定资产全面实时动态管理。

四、结语

校园资产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物联网;高校;资产管理;应用

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技术装置,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状态,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互联网技术缺乏物体与物体互联的不足,其特点也很鲜明,第一,物联网技术依托于传感器收集信息,信息数据收集更新快,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基础;第二,物联网技术依赖于互联网,两者必须密切的融合起来,通过有线的、无线的网络,将物与互联网紧密连接,5G技术的正式商用也加速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第三,人工智能技术在物联网上的应用,实现对物体的智能控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深了人们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快速获取数据、建立应对方案的认识,建立一套能够智能、自动、快速、高效、准确、有针对性的获取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应用、反馈管理模式,成为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1高等学校实物资产管理现状

高等学校资产数量庞大,包括行政办公设备、科研设备、实习实训设备、实验室设备、后勤服务设备等,随着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学建设的推进,科研设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势必出现大幅度增长。目前,高校较多的采用市场上通用版本的资产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但是,随着资产管理要求的逐步提高,缺乏物联网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逐渐暴露出无法实时获取资产变动数据,管理精度不高等问题。例如,资产管理人员无法从繁杂的资产数据中抽身,资产变动数据需要人工采集,且精度低,资产使用状况、存放地、领用人的变动频繁数据无法实时获取,资产清查范围广,耗时长,盘点效率低等。因此,提高物联网技术在高校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成为解决目前的困境的选择途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设计,将着力于解决如下问题:解决采购后的资产精细化管理问题;解决资产管理效率不高,清查效率低下问题;解决资产使用状况、设备状态不可实时获知问题,资产丢失无法及时发现问题。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的环境基础建设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首先需建立使用环境,该环境由数据采集层、网络支持层、数据解析层构成。

2.1数据采集层

数据采集模块由数量庞大的非接触式自动射频识别设备(FRID)构成。资产在完成验收入库后,将安装唯一的不可更改的电子标签或传感器,接收设备、读写器能自动获取电子标签的射频无线信号,获取资产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的保障,高校资产数量庞大,类型多样,需要借助于物联网技术有效提升资产产的适时数据,尤其是对大型仪器设备,须保持在封闭洁净实验环境中的设备,处于条件恶劣环境中的设备,电子标签能在无人工干预的条件下获知资产状况。电子标签或传感器对校园内设备运行状态及物理环境进行感知,同时也可以对流动的人员身份信息及活动轨迹进行感知,是物与物互联、人与物互通的基础。

2.2网络支持层

一方面,智慧校园建设下校园全覆盖的Wi-Fi无线网组建,使得任何位置的资产状态(位置信息,是否正常运行、使用频率、资产主要信息等)都能通过射频技术下的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传输给应用分析层;另一方面,5G技术的应用大大完善了物联网技术的环境,5G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通过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使得对于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故障的0秒无延迟预警,以及高速移动终端设备如智能汽车行驶转态的无延迟传输成为可能。

2.3应用分析层

应用分析层通过网络支持层获取了数据采集层传递过来的RFID信息后,利用资产系统管理平台的应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做出分析判断。根据提前设定的程序,或者直接反馈给具有智能模块的终端设备,如消防设备等;或者向管理人员发出预警,如特定贵重设备离开权限划定的移动区域;或者由管理人员主动发出数据获取指令单,向所有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标签和传感器发出数据需求指令,实现速度到秒级别的资产清查。应用软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生成各类图标(如趋势图、饼状图、柱状图等),提供给资产管理者,大幅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3物联网技术在高校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校园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场景丰富,能有效推进各环节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运行效率。

3.1设备类资产的应用

高校资产数量庞大,要根据资产的种类、价值、所处环境等进行区分,差异化应用物联网技术。初始应用物联网技术时,出于成本考虑,可采取如下方式。一般通用设备,采用验收入账时粘贴二维码标签方式进行管理,资产清查时使用手持式采集器,扫描采集资产使用状态信息;贵重设备或大型仪器设备,在验收入账时粘贴RFID电子标签,利用固定感应器或内嵌式采集器获取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对包括开机机时、环境情况、运行参数数据等进行收集,也可通过手持式采集器自动获取相关数据。为保障贵重仪器设备的安全,必须能够实时获取设备准确位置信息,进行实时跟踪。通过在楼宇中加装识别器的方式进行控制,识别器安装的位置选取在公共走廊、出入口大厅的屋顶等位置,同时RFID识别器与每个实验室、研究所等的房屋编号一一对应,有RFID标签的贵重设备进入某一区域,或者离开权限范围的区域,立即被识别器感知,通过5G网络或者无线Wi-Fi立即传输给后台服务器,服务器的后台应用程序立即进行判别,超出预定权限的予以预警,实现准确实时跟踪贵重仪器设备的位置信息,保障资产安全。对于车辆等移动设备,须采用RFID标签和车辆定位装置结合,利用车辆安防感应器确保车辆停放安全,由车辆定位功能获取车辆运行轨迹。对于学生在校期间持有的贵重设备,可以向学生处申请使用RFID电子标签,将设备型号规格、所有人等信息录入标签,通过遍布学校的识别器,掌握设备的位置信息,并与学校门禁系统联动,在带出学校时设备与所有人信息不符或未经授权带出学校时,向学生发送预警信息,保障学生设备的资产安全。

3.2在房产管理中的应用

对于高校实验室、研究机构所在的房屋,采用视频监控结合RFID电子标签对该类资产进行管理,配合安防系统、温度感知器、人脸识别系统等,可以在确保房屋建筑物不被未经允许的人员进入的同时对环境状况、资产出入楼栋情况进行监控。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到智慧教室中,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通过在教室中安装红外传感器,可以感知教室的人员数量,在无人的情况下,将教室人员数量数据通过网络支持层传输给应用分析层,能源管理中心的软件接收到数据后,通过预设程序将指令发送给教室的电源控制器,自动关闭无人教室的照明、空调等电源系统。同时,红外传感器数据也传输给应用层的教务系统软件,学生处的学生管理软件可以根据教务系统的排课情况,在课前向授课教师发送教室人数信息,向教师提醒学生的到课率,相关到课率数据也作为教学课程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学工系统向需要自习的学生推荐空闲教室,或者通过推荐自习教室,让学生尽量集中自习,起到节能的作用。

3.3在危化品、试剂类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对高校实验室、科研机构使用的危化品、易燃易爆品、易制毒品等的使用管理愈发严格,环境的监测尤为重要,同时实验产生的危险化学试剂、危险气体、废弃液的安全管理,出于健康考虑不适宜频繁的人为监测存量、状态等,鉴于这种情况,有必要引入物联网技术。根据实际情况部分或全部引入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让实验室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对实验室环境参数实时监控;通过智慧校园的数据中心,将感知数据和安防系统、预警系统联系起来,构建一个能耗低、环保、安全的智慧实验室环境。

3.4在图书类资产中的应用

在馆藏书籍编码上架时,粘贴唯一的RFID射频标签,提供给图书使用者通过电脑、手机等移动端快速定位图书、检索到图书的方式,同时图书管理员也可通过标签定位实时了解图书在学校的具体位置。图书馆的图书馆藏区,并不是一个人员密集的场所,通过区域划分,可有效节约能源,通过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亮度传感器等感知设备,实现图书馆藏区人来灯亮,无人时降低灯光亮度,并根据人员数量对空调系统智能调控,实现节能降耗。

3.5在数据类资产中的应用

高校的数据资产是指其自身拥有或者控制的,以物理或电子的方式记录的数据资源。能够获得大量的原始数据是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处理的基础,杂乱、庞大的数据信息对于信息数据中心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通过算法可以对数据进行抽取、清洗、转换、加载,进而形成能够提供决策支持的大数据驾驶舱。校园中的各个环境每天都在不停的形成数量庞大的信息数据,学生的借还书记录、成绩信息、学籍信息变动、食堂用餐数据、选课信息、教室使用安排、出勤率等,教师的教学资源、慕课信息、职称职务变动等,设备资产的存放地、使用率信息,财务会计分录和报表信息等,物联网系统通过环境感知及时获取其中的相关信息,为数据分析提供大量的原始一手数据。在信息数据中心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数据关联融合,推动数据的可视化管理,让校园数据类资产更直观、有价值的呈现出来。

3.6在资源共享中的应用

利用物联网技术提供的硬件设备和现有信息系统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效率。物联网突破了传统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模式时间和空间限制,数据管理向动态化方向发展,通过对设备空闲时段的精准感知,大大提高了大型仪器设备自主预约成功率;通过物联网搭建的虚拟平台,使得校内各单位之间信息交互更舒畅,更高效地整合校内所有的设备共享资源。

4结语

校园资产管理范文篇5

传统管理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伴随着高校实验实训的固定资产日益增多,亟待转变思路,运用先进的适时的管理手段来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因此,建立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自动管理成为解决固定资产管理困难的有效途径。3.1构建固定资产在物联网技术下的管理模式该模式具有感知层、网络层与数据库层,只有这三层相互协调,才能发挥最大的管理效用。见图1。从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出:(1)通过RFID标签和识别器实现感知层。物联网技术主要基于RFID,高校采购把设备资产购入后,后勤管理部门对于新采购的资产进行登记入帐处理———通过“资产信息登记设备”将需管理设备的有关信息(资产条形码、登号、名称、场所)通过电子设备写入“资产管理电子标签”中,并随时贴上电子标签,资产信息可根据资产管理部门的实际要求进行修改,对于设备名称等固定的管理信息写入标签后永久锁定,防止使用部门进行更改,造成管理的混乱。(2)由WIFI无线网和校园网组成网络层。由于高校都有现成的校园网络,因此应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校园网网络资源,由其负责将识别器获取的各类资产设备的标签信号传递到后台的数据库系统中。对于没有网络布线或布线有困难的实验实训地点,采用WIFI无线网络方式,将电子标签内的信号信息源传递到后台的数据库系统中。(3)由应用软件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应用层。负责资产管理业务处理和资产设备管理数据的存储。通过以上的感知层与网络层的运行于操作后,当计算机管理后台的软件获取了网络层反馈过来的RFID的信息后,就能实现资产的实时跟踪管理。当资产一旦离开原有的管理区域会发出警报,随时提醒管理人员资产的现存与现管状态。(4)以上3个结构层的结合采用,能改变原来落后的管理资产的模式。感知层、网络层与应用层,在物联网管理固定资产的模式中是相互依存的,只有这些结构合理地运用,才能采用RFID方案来跟踪固定资产信息,所有的资产包括服务器、计算机到办公桌椅甚至是企业的一支笔都贴上标签,进行库存盘点时,工作人员无需刻意识别资产也不需要对企业的固定资产逐一进行扫描,只要采用装有RFID设备的仪器进行读取。这样的方法能使高校管理资产者及时掌握准确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与使用效率。

运用RFID技术,部门负责人把资产购入后,管理部门入账时赋上RFID标签,在高校各实验室的房间中心顶及走廊等公共区域需要相应的识别器,每个RFID识别器对应着各自的房间号或相应的公共区域。一旦带有RFID标签的移动设备进入某一房间或区域,立即被房间或区域内的RFID识别器识别并把识别器号码和标签内码通过WIFI无线网络传给后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收到的信息就能自动跟踪每一台设备的位置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清点,从而实现资产的跟踪管理。以表1中编号为05040602003,设备名称为彩电的产品为例。把该设备作为新采购的资产进行登记入帐处理。顺序如下:(1)通过运用RFID标签对彩电读入信息———通过“资产信息登记设备”将需管理彩电的有关信息(资产条形码、登号:05040602003、名称:彩电、场所:西区501文秘实训室)写入“资产管理RFID标签”中,并通过识别器获取标签信号;(2)利用高校现有的校园网网络,负责将识别器获取的彩电资产设备的标签信号传递到后台的数据库系统中。对于没有网络布线或布线有困难的地方,采用WIFI无线网络方式将标签信号传递到后台的数据库系统中,实现对彩电的信息跟踪。信息学院的校园网络覆盖面比较广,运用网络将获取到的RFID信息传递到计算机的管理后台,此时计算机在网络信息获取过程中会显示:网络连接成功,已接收了RFID数据,并进行传输给后台管理服务器。此时,登号:05040602003、名称:彩电、场所:西区501文秘实训室的设备已经进入了网络监护状态;(3)最后由应用软件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把从网络发送回来的彩电设备信息进行负责资产管理业务处理和资产设备管理数据的存储。在对登号:05040602003、名称:彩电、场所:西区501文秘实训室的设备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软件会随时通过网络信息提醒资产管理人员设备处理的过程与状态,资产管理者等资产在数据处理结束后,会显示:登号:05040602003、名称:彩电、场所:西区501文秘实训室的设备已经进入锁定状态,除了资产管理人员有权限操作外,其他人员无法进行其他功能的操作,给管理信息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通过测试,论证得出对于资产设备的信息能了解比较全面,能够对资产的管理实现“地、时、物”同步。系统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嵌入到固定资产RFID管理系统中,借助读写器和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对固定资产日常操作流程中涉及到的地点、时间、实物等信息进行记录并引入提示警告功能,由系统实现对日常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监控,能及时明确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流向等信息,使资产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就能够通过计算机实现资产的自动识别和移动管理、资产查询清点等工作,节约了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资产盘点的成本,避免了因各种因素造成的资产流失,提高了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管理智能化。

本文作者:毛金芬凌云工作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校园资产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资产管理;办学效益;集约化

资产管理是所有高职院校办学中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的资产,是其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是反映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资产管理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办学特色与办学效益。区别于公办高职院校,民办高职院校在办学主体、经费来源等方面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办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特殊性。综观绝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模式,普遍存在着迁移本科经验、管理粗放、效益不够高等问题。本文拟从公办与民办高职院校的差异性剖析开始,针对性分析民办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目的、原则与对策。

1公办与民办高职院校的差异性

1.1办学主体不同,资产属性不同。公办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一般是地方政府;民办高职院校,一般是教育集团或热心职业教育的企业家。办学主体不同,决定了学校资产所有权不同。公办高职院校由于是政府办学,其所有资产均属于政府,是国家财产,带有“公”的属性;民办高职院校由于是非政府办学,其资产属于个人或集团,是私人财产,带有“私”的属性。两类不同性质的高职院校在资产属性上的不同,决定了其在资产管理上的差异性。1.2经费来源不同,资产管理不同。公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投入;民办高职院校,则主要由不同股东或个人投入。两种不同的经费来源,决定了资产管理模式的不同。首先,服务对象不同。公办高职院校负责资产管理的部门,是代表学校管理国家资产,对地方政府负责,实施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民办高职院校负责部门,则是代表学校管理私有资产,对学校举办方个人或集团或股东负责;其次,资产管理流程不同。公办高职院校在资产购置、处置等方面,需经过系列规范的流程与报批,民办高职院校在资产管理流程等方面则相对扁平化,其流程更短、更简洁。不同的资产管理流程,也影响了公办与民办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方式。1.3办学目标不同,资产功能不同。虽然公办与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都是培养人才,但民办高职院校还存在着追求更大办学效益这一重要目标。公办高职院校的资产,其主要功能在于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而民办高职院校的资产,其功能更多在于培养人才上,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则较少关注,并由此影响了资产购置的方方面面。比较而言,公办高职院校在购置高精尖等教学、科研设备上,往往比民办高职院校更有力度。这种差异性,也影响了两类高职院校在资产管理方面的侧重点。

2民办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目的

依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民办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有着不同于公办高职院校的特殊目的,主要如下。2.1服务于规模化人才培养。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依托办学个人或股东的投入,在兼顾人才培养与办学效益的双重目标下,增加专业数量,实现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是民办高职院校生存及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保证。因此,保证教学需要的设备、教师办公需要的设施及学生学习、生活所需的资产,并由此规范和加强学校的资产管理,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满足规模化人才培养需要,保障和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则是民办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首要目的。2.2增强了办学吸引力。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吸引力,一方面,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办学设施;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率。无论是校园环境还是人才培养质量,都离不开良好教学设施或设备的支撑等,说到底,离不开资产的科学配置与良性管理。优良的校园环境,一流的办学设施、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实验实训设备等,及以师生为本的、科学的资产管理模式,不但能提高在校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而且影响了潜在学生的选择性。2.3满足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效益的需要。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的理想目标即以最少的成本办最好的教育。由于高职教育是针对性、应用性强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与模拟仿真等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因此,较之公办高职院校,民办院校对资产管理更为重视。具体表现在:其一,在资产购置上厉行节约。由于没有地方政府的投入,在资产购置上,民办高职院校往往坚持“够用、适用”之原则,避免盲目追求“高大上”的设备,在具备服务对象、开机频率、操作人员等条件后明确使用指标与购买事宜,以期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以提供办学效益。其二,在资产管理上更强调安全与完整,力求做到现有资产使用率最大化,资产不丢失及将意外伤害降低最低。其三,在资产管理层级上更强调扁平化,减少管理人员与管理成本以提高办事效率。可以说,资产管理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本与办学效益。

3民办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原则

3.1以师生为根本。学校办学以教师为本,学校发展以学生为本,民办高职院校资产的购置与管理,应坚持一切为了教师乐教、一切为了学生乐学的理念,面向教师、学生两类主体提供教学、学习,及工作与生活所需的设备设施与场所。为此,在资产的购置上,应以能用、好用、舒适、先进为标准;在资产的管理上,应以方便、快捷、科学、可行为标准,从而做到购置的资产满足师生的多元需要,资产管理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需要。3.2重点专业优先。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重点在于优势与特色专业的培育与积淀。在民办高职院校资产配置与管理上,既要与学校重点发展的专业规划一致,确保重点专业重点投入;又要与学校的特色专业相结合。在资产的配置上,需重点配置与扶持特色专业的建设,集中财力进一步培育特色专业的亮点、示范点等,做到不同层级的专业其资产配置有差异,实现资产配置与专业建设相结合,资产配置与学校的中长期规划、重点项目相结合,并由此提高学校办学吸引力与经济效益3.3集约化建设。在资产尤其是实验实训设备的配置上,由于学校根据职责、业务不同将其分到了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二级学院,不同单位根据其分管的工作提出的资产配置,往往存在资源重复现象,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等问题。民办高职院校经费来源的相对单一性,要求在资产的配置与管理方面需坚持集约化理念,对相近或相关的专业资源实施跨界整合、统一利用,减少资产投入,节约办学成本,并利用学校的现有资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效益。3.4信息化管理。在传统资产管理中,主要靠人工进行手动操作,办事效率低下,而且由于与资产相关的信息分散在规划、生产、物流、财务等各个独立的系统,造成了信息孤岛,成为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要障碍。资产管理不及时、信息反馈不到位,有效管理不能覆盖到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依托各种先进计算机技术,使资产信息实现在统一平台下管理,逐步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尤为紧迫、势在必行。

4民办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对策

民办高职与公办高职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人才、科技和文化等“软实力”方面的竞争,也是办学经费、设备设施等“硬实力”方面的较量,充足且满足多元功能需要的资产,能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竞争保障。民办高职院校如何管理好资产,并使资产最大限度服务人才培养以发挥最大效益,可从发展规划、制度设计等方面进行系统应对。4.1提高认识,资产管理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从包含民办高职在内的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来看,党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重点工作均给予了高度重视,但作为保障上述任务完成的资产管理,则未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进行考量,一直被视为日常管理工作及可有可无的边缘性工作,既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缺少系统规划。作为保障学院人才培养及可持续发展的资产管理工作,一是需纳入学院近期发展规划及年度行政工作要点中,提高资产管理在学校发展事务中的地位;二是需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摆正资产管理工作的地位,做到人人参与资产管理,人人都是资产管理者,营造重视资产管理、参与资产管理的校园氛围,真正发挥资产管理应有的保值、增值功能。4.2顶层谋划,系统设计资产管理制度体系。高职院校的资产从使用对象来分,可分为面向教师的资产、面向学生的资产;从资产形态来划分,可分为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同时,从资产的整个管理流程来看,资产管理包含了购置、使用等环节,民办高职院校可从不同视角系统设计资产管理方面的制度体系。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笔者对部分高职院校的了解来看,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制度体系中,资产管理方面的制度最为欠缺,即缺制度或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涉及到各个部门,包含财、物等方面的内容。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资产管理条例,民办高职院校应该构建既能满足学校真实状况,同时还具备较强操作性的资产管理机制,逐步建立资产购置与配置制度、资产处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资产转让制度、资产报废评估制度、资产监管制度、资产绩效考核制度等,做到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有制度、有依据,全过程、全方位规范资产管理行为。4.3流程再造,分类规范资产管理各个环节。民办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一般包含了资产申购、验收、入库、使用、折旧、报废等流程,对资产管理的流程进行再造,其一,依托教育信息技术对资产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实现对资产记录、调配、返还以及报废等事项的信息化管理,减少管理工作方面的漏洞,降低资产规划方面的盲目性、重置性与闲置现象,有效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其二,需结合资产重要等级以实施分类管理,将管理重心放在数额较大的资产中,由实际应用部门以及归口部门审核资产数量、技术以及管理标准;其三,根据不同资产的属性实施差异化的流程管理,如对一般的资产,可简化审批程序;对超过一定数额且重要的资产,可根据一定的经费额度确定审批权限,分级处理资产管理中的各项业务,实现责权利统一,充分保障资产应用部门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权限。调动教师参与资产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4.4引育结合,提高资产管理员队伍的素质。资产管理员素质的高低是做好资产管理工作的关键。根据“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为提高资产管理员队伍的素质,一是,要在校院二级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资产管理员,并形成老中青结合的管理梯队,确保资产管理有专人负责;二是,要提高资产管理员的入职标准,良好的品行,服务教学科研的理念,敢管善管会管的工作态度,熟练掌握现代管理技术手段等等,都是资产管理员应有的选聘标准;三是,重视资产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业务学习,把在职学习作为一种制度设计纳入学校教师的培训计划中,逐步培养资产管理员公平公正的意识、服务师生的水平。4.5结合人才培养,建立服务专业建设的资产配置机制。在办学经费紧张,专业均需发展的背景下,需建立服务专业建设的资产配置机制,并在资源配置方面优先倾斜重点特色学科(专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集中财力突出重点、服务特色、扶持品牌,支撑学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发展,凸显学校办学特色与核心竞争力。4.6绩效优先,实现学校各类资产最优化配置。绩效优先是民办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必须坚持的理念。在传统的资产管理中,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没有成本效益概念,没有勤俭办学意识;尚未建立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或没有很好执行制度;部门盲目争资源,对资源闲置现象熟视无睹,不受罚,不担责等等,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而谁使用,谁管理的制度,使资产一经形成,就为部门所有,很难实现资源共享,各部门追求大而全,方便使用,盲目配置。绩效考核的目的,一是在于优化新增资产,盘活存量资产。二是减少上文所述各种弊端,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建立多层次的考核体系强化评价,督促使用单位重视资产管理工作,可采取使用单位自查、学校抽查、第三方机构调查等方式,形成资产管理人人有责、主动履责、人人监管的氛围。三是重点要设计好指标体系,指标应包括教学办公用房面积的配额标准、生均教学设备占有量等静态指标,及大型设备的年使用时间、资产设备的完好率、设备盘点查账等动态指标等等,确保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增值。

参考文献:

[1]郭芳.高职院校资产管理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4,(1):64-66.

[2]尤咏.高职院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思考[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30-32.

[3]卞荣芳.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的探索[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4):12,7.

校园资产管理范文篇7

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

固定资产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基础,是推进高职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按照某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工作要点要求,决定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力争达到“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理清家底”的目标。

2.新的会计制度的需要

继2013年实施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后,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也于2014年开始实施。新制度创造性的引入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核算方式,要求高等学校应当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更改,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的,应当进行资产清查”。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不仅要求固定资产要账实相符,还需要掌握固定资产的类别、购置时间、使用年限、价值等更多的精准信息,以便于计提折旧工作的开展。

二、资产清查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层面的问题

1.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学院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资金全部来源于财政拨款,职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主人翁意识,普遍都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认为固定资产是国家投入的,跟个人关系不大,管理意识淡薄。

2.资产多头管理,资产管理软件不统一

目前,学院资产管理采用的是归口管理的模式。计划财务处负责资产的价值管理,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中心负责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图书馆负责图书资料管理,后勤管理处负责房产、家具、办公设备及其他资产管理。从表面看,相关部门都在管理资产,但在实际执行中,会出现交叉管理的情况,造成管理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另外,学院没有统一的资产管理软件,除了计划财务处和教学仪器管理中心向上级部门报送资产数据的软件外,其他资产管理还处于手工管理阶段,彼此之间数据不能对接,信息无法共享。

3.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学院制订并实施了《学院仪器设备验收管理办法》、《学院多媒体教室管理办法》等一些专项资产的管理办法,但没有统一的资产管理制度和全面的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缺乏制度保障。

(二)具体业务层面的问题

1.基建工程暂估入账,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

随着学院校区建设的持续进行,在建楼房陆续投入使用,由于项目工程审价滞后等原因,不能按时编制竣工决算,无法及时结转固定资产。为了如实反映学院资产情况,将交付使用房产进行了暂估入账,但一些待摊费用未能分摊,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

2.实物资产已报废,资产仍挂账

学院达到报废条件的固定资产,按照校内资产报废程序,已经办理了资产核销的审批手续,实物资产已核销。但要从账务上进行核销处理,还要经过同级财政部门的审批,而财政部门审批的手续比较繁琐,核销滞后,造成实物资产已经报废,资产仍挂账的现象。

3.部分捐赠资产未入账,形成账外资产

在高职示范性院校建设及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学院购置了大量的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在购置过程中,有些配套设施属于厂家无偿赠送,在验收登记阶段并未登记入账,形成账外资产。

4.入账不同步

由于资产购置流程是先采购、验收,最后付款,这样验收完的资产在管理部门的设备账上已经登记,但有些资产采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付款延迟,在财务的资产价值账上未能及时登记,致使固定资产账账不符。

三、完善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建议

1.健全固定资产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是提高学院资产管理水平的基础,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制度保障。因此,资产管理部门必须站在全院的高度,制定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根据工作实际及时修订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使固定资产在购置、验收、使用、调拨、处置、清查、绩效考核等各个环节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延续性。

2.提高管理意识,组建专门机构

要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首先,学院从领导到普通职工必须转变原有观念,提高资产管理的意识,从根本上认识到固定资产在教学、实训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整合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中心、后勤管理处等部门,组建新的资产管理机构,负责全院资产的采购、使用管理、清查处置等,切实按照学院固定资产“三级管理”要求,真正做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目标清晰,职责明确”,充分调动学院师生参与资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信息化建设

静态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固定资产管理要求,学院应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网络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以“智慧校园”建设项目为平台,开发适合学院资产管理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对资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做到相关部门监管,全院信息共享。同时固定资产网络管理系统与现有的“资产管理系统”与“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对接,使其能涵盖资产管理的各个方面,保证固定资产的管理者和保管人能够随时查看相关资产的信息,实现固定资产的“全面管理,全员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性。

4.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作为学院资产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资产管理水平。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势在必行。一是要保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资产管理人员不但要熟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流程,而且要熟悉所管资产的具体使用情况,这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人员更换频繁,不能保持管理工作的延续性,不利于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当然,稳定是相对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也需要新鲜血液的融入,为固定资产管理带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因此要选拔有责任心,业务能力的人员补充到资产管理队伍中,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二是要全面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要通过学习培训、与其他院校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在固定资产管理及具体业务操作层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业务交流、分析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5.加强资产管理的监督,建立奖惩机制

校园资产管理范文篇8

为进一步加强对教育资产的管理,避免和防范教育资产流失,确保教育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和上级有关政策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公办中小学校、托幼机构闲置资产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教育资产管理主体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履行全市公办中小学校、托幼机构(以下简称学校)资产管理人职责。各学校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使用包括土地、房产、教学设施、教学设备以及校园内属于学校的其他资产。校长是本校资产管理、使用的第一责任人。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的闲置资产(包括校舍、校园、设施、土地、林地、荒山等)进行全面清查,逐一登记、造册,切实掌握学校闲置资产的配置、使用和管理情况。

对学校布局调整后的闲置资产,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管理,继续用于举办农民教育、职业教育或学校勤工俭学实践基地等。

二、依法处置闲置资产

对教育教学工作确无利用价值的学校资产,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按程序采取拍卖、资产置换、对外出租等多种办法予以处置,所得收入专项用于补充教育投入。

对确需拍卖、置换、出租的闲置资产,由教育部门牵头,会同财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土地、房产等部门和涉及乡(镇、办)协商拟定处置方案,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对于暂不能处置的学校闲置资产,各学校要安排专人看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堵塞漏洞,实现依法管理、有效利用。

校园资产管理范文篇9

计算机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因此,顺应时展的潮流,与时俱进,构建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制高点,也是加快迈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二、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教育现代化发展必然趋势

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以学校信息化建设为背景而建构的集教学、管理、娱乐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形成的一个数字空间,使现实的校园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也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视为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重要条件

计算机技术可以进行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取代语言实验室进行更生动的语言教学,也可以利用大量现成的教学软件,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些都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教学应用平台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库,不但可以在校内进行网络教学,还很容易同外界大型网络连接实现精品教学共享,形成更大范围的网络交互学习环境,为职业教育手段现代化提供重要的平台。

四、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化学校创建重要基础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化学校重要标志。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实现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教学、科研与管理的公共平台,它既涉及学校每一个教师、学生与管理人员,又涉及教育、教学、管理的每个环节,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日常工作的开展。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既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性工程,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更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管理效益,因此,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创建现代化学校的重要任务。

五、计算机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主要应用

(1)办公自动化的应用。利用计算机技术,整合资源建设教务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办公管理、门户网站、图书管理、资产管理等多个应用管理系统,打造实用、便捷、高效信息化管理平台。(2)学生管理的应用。利用计算机技术建设学生管理平台,对学生基本情况、思想行为、日常管理、素质发展、资助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实现学生处、班主任及其他学生管理部门协同管理和信息共享,整合并规范全校学生管理业务。(3)学校门户网站的应用。利用计算机技术建设完善学校门户网站,使其页面风格更加完美,内容更加丰富,成为服务教学、宣传学校形象的重要工具。(4)教学管理的应用。利用计算机技术建设教学管理平台,将学校管理各部门各专业教学联成一完整的数据整体,实现信息高度共享,方便对教学的监控。(5)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利用计算机技术建设教学应用平台,开展网上教学活动,实现课件组装、课程作业管理、在线学习、实训仿真、网上考试管理、课程成绩处理、实训指导、资源共享、认证服务等管理功能。(6)校园安全管理的应用。利用计算机技术建设安防监控系统,通过网络化多节点的电子传输渠道,将分散、独立的远程图像采集点进行联网,实现跨地域、全范围内的统一视频监控。(7)校园媒体广播的应用。利用计算机技术建设基于校园网的电视台、广播系统、多媒体教室,可以现场直播或录播学校领导讲话、优秀示范课、师生访谈、文艺节目、运动会、实训活动。(8)财务管理的应用。利用计算机技术建设财务管理平台,实现校内相对封闭的用户登录查询和安全对接外部的政府财务网实现网络收费等便捷业务操作。(9)图书管理的应用。利用计算机技术建设图书管理平台,系统地对图书基本信息、图书采购、图书查询、图书借阅、图书流通、查询统计、图书报废管理。(10)资产管理的应用。利用计算机技术建设资产管理平台,实现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与标准化,全面提升固定资产入库管理、固定资产信息维护、条码打印、固定资产借用管理、固定资产报废管理、综合查询统计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旭.试论计算机技术在中职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02):252.

[2]覃志奎,唐启焕,梁朝益.中职学校新校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新校区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例[J].大众科技,2014,16(10):5-7.

校园资产管理范文篇10

一、成立机构,统筹管理

为了确保我校国有资产管理规范、高效,学校特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由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国有资产管理的接收、清理、电子台帐等工作;总务主任负责设备设施的分发使用和A、B两帐的登记管理;、负责设备设施的使用、维护和指导;负责国有资产的统计上报工作。

二、做好房屋权属办理基础工作

根据县房屋权属办理的相关政策,我校对小学及幼儿园全部建筑房进行了核对,并积极主动与镇人民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对接,认真收集整理了学校建设的有关数据,为我校将来的房屋权属办理做好了基础工作。

三、维护校舍安全使用,及时完成房屋修缮,积极争取修购专项经费

1、2010年度,学校为了保证设备设施的安全使用,以确保灾后重建成果大提升。主要维修项目有:

(1)维修了小学、幼儿园两个校区的门窗、桌凳。

(2)维修改造了小学、幼儿园两个校区的部分水管、电路、灯具等。

(3)维修更换了校园内的部分阴沟盖板。

2、2010年度,按照学校安排,积极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本年度的维修项目和泥石流损毁校园专项修缮项目,获取了部分专项修缮资金,为学校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规范验收入库环节,明晰属性完整登记,保证了设备设施信息准确

1、制定物资设备验收办法,规范和完善了验收程序、环节,进一步明确了开箱验收和综合验收的责任,加强了资料的归档收集工作,缩短了验收周期。强调新增资产的完整入库,保证了物资采购配备的质量和项目执行效果。

2、按照教育局要求,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工作,按时统计上报了2010年度小学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报表和2010年度国有资产统计年报。

五、严格执行国家和学校规定,完成了政府采购设备的接收、存放和入账工作,保障了学校的正常运转

学校认真做好了政府为新建学校采购配备的办公设备、家具以及满足教育教学使用的各种设备的相关工作;为教师和行政办公室安装办公设施;为所有教室摆放桌椅、为所有功能室安装配备设施、为学生公寓摆放储物柜、学生床、生活条桌等设施,使学校教学基本条件得到了有力的保证。

六、学校深入开展分析研究,完善规章制度,创新管理机制,加强资源管理

根据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责要求,我校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规划了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体系框架,制定了《县小学固定资产接收、移交暂行规定》、《县小学物资设备及家具损坏、丢失赔偿办法》、《县小学物资设备验收办法》、《县小学功能室教师职责》、《县小学财产管理目标责任书》、《县小学职工住房管理试行办法》、《县小学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