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诚信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11-09 17:44:12

校园诚信教育

校园诚信教育范文篇1

第二条利用省教育厅下发的诚信教育宣传光盘,在我校广泛宣传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新模式和新的管理办法,宣传相关金融知识及征信知识。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第三条积极与学校宣传部门联系和沟通,充分利用宣传专栏、校报等媒体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宣传。

第四条充分利用校园网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在校园网上开辟诚信教育宣传专栏,将积累的资料撰写成文进行在专栏上,将前期贷款学生的诚信事迹如积极还款、提前还款、按期还款、专程主动还款(毕业证已领过)等广为宣传,以期收到良好效果。

第五条主动和人行市中心支行加强沟通与协作,积极收集征信知识,把组织大学生观看人行征信宣传教育公益片等内容作为日常性宣传教育。

第六条学贷中心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同时要指导和协助各院系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对本院系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如:组织讲座、报告会、座谈会等不同形式开展活动。

第七条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长效工作机制,将诚信教育、征信知识及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作为新生入校和毕业生离校教育的一项固定内容。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第八条在所有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中,不定期组织开展诚信主题演讲活动,通过活动进行诚信教育,并注意收集优秀的演讲作品,在校园网专栏上及时发表,扩大影响。

校园诚信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诚信教育研究

引言

“诚”与“信”在古义中是相通的,但“诚”与“信”在理解的向度上又具有不同的特点。“诚”指“内诚于心”,“信”是“外信于人”。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就。诚信教育得到不断加强,渠道得到进一步扩展,新载体、新途径不断得到拓展。在这些措施的有力推动下,大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电脑网络的普及,新时期大学生在诚信方面还面临着不少的薄弱环节。以兰州某高校为例,通过调查,学生在诚信方面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学习方面的诚信缺失学习方面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逃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论文剽窃、粗制滥造等方面。“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是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一句话。据调查,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外语等公共课则高达40%。此外,作业抄袭、论文抄袭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在论文写作中,大量引用摘抄资料中语段的同学占39%,拼凑现有论文的占13.7%,还有部分找人的现象。

1.2经济方面的诚信缺失这几年国家对高校大学生的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各类奖助学金等种类繁多,数额巨大。很多同学为了获得资助,谎报家庭收入,弄虚作假,编造家庭贫困原因等。调查中,当问及如果要申请减免学费,对自己的家境会如实汇报的占68.7%,虚报夸张的占3.4%,基本照实说,稍微有所改动的占32.1%;如果自己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选择有钱就还,没有就不还的占6%,能拖就拖的占2.8%。

1.3交往方面的诚信缺失在高校校园里经常会出现道德失范,交往失信的现象。据调查,身边同学在交往中常常会说谎的占22.1%,偶尔会说谎的占69.8%。部分同学时间观念淡薄,迟到、早退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恋爱观,朝秦暮楚,脚踩几只船,对待恋爱态度不够真诚。在恋爱动机中,自我确认、自我证明、性满足、情感亲密的动机比结婚的动机占有更大比例。

1.4就业方面的诚信缺失为了获得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很多学生挖空心思编造简历,修改成绩,伪造证书,编造自己社会实践经历,学生干部经历等。调查中,在如何对待求职简历时,有61%的同学选择会稍微美化一点,尽可能给用人单位留个好印象;有9.6%的同学选择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能进去最重要,其它以后再说。

1.5网络行为的诚信缺失从调查情况看,网络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包括学习、看新闻、聊天、交友等。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遵守网络道德,讲求诚实守信,就显得更为重要。但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盗看别人的电子信件、虚假消息、浏览黄色网站、制造病毒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网络秩序。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诚信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2.1管理与服务相统一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就要在日常教育中把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融入到学校管理之中。诚信教育管理是根据一定的诚信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引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各种诚信德育要素,以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但是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为学生服务。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求我们必须把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把着力点放到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上来,讲道理、办实事,做到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

2.2共性与个性相统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必须考虑全体学生的整体特征和发展规律来安排诚信教育的内容。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思想状况的不同,因材施教,在《论语?先进》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子曰:“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里从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方面,说了十个弟子的特长。这种教育思想在今天的诚信教育中任然有着启发借鉴意义。诚信教育要适应青年学生的思想层次,制定多样性的教育目标,将共性与个性结合起来,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3监督与引导相统一高等学校应该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成立诚信监督机构,学生评议,投诉举报等途径,广泛动员全体学生力量,推进校园诚信建设。同时,加强正面引导,要通过校园广播、网络等渠道加强主导性信息的,选树先进典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占领高校文化宣传阵地,引领青年学生的思想潮流。

2.4他律与自律相统一“他律”强调个体的品德由他人通过种种方式方法来进行培育,“自律”强调个体的品德要由个体本人通过自我心性修养来培育。诚信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白:诚信、诚信教育不是约束人、限制人的异己力量,而是一种与个人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相一致的力量。大学生诚信教育要着眼于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探索诚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坚持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把诚信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里去,形成大学生诚信需求的理性自觉。

2.5灌输与渗透相统一列宁指出:“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灌输原则。新时期开展诚信教育,要创新灌输方法,拓展灌输空间,讲求灌输效果。在灌输中必须研究教育对象的实际、教育环境、教育的时效性等一系列问题。列宁还主张德育的渗透性,“德育要渗透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诚信教育要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并自觉地身体力行,必须通过日常的学习生活进行全面的渗透。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优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接受教育,受到熏陶和感染。

2.6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马克斯曾在资本论理谈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加强诚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诚信素质。可以通过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诚信主题演讲,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开展调查研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身考察和积极投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从而使他们开阔视野,了解国情,增强对诚信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诚信观的积极认同。公务员之家:

诚信道德作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对于促进整个社会诚信建设,提高全民族诚信水平,将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新时期诚信教育需要学生、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需要文化、制度、法律等多方面的密切配合,高校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教育、督导、评价、奖惩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完善诚信教育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和育人目标,努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徐雅芬.诚信的内涵和机制的建立[C].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第8期.

[2]汪凤炎.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校园诚信教育范文篇3

*年,市教育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建设“诚信××”的工作部署,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一二三四”工程,有效推进诚信教育。其中,把政务公开作为加强群众联系,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采取切实措施抓实抓好抓出了成效,在当地干群中树立了教育的良好形象。

一是狠抓行政权力公开和办事程序公开。市教育局牢牢抓住行政决策、执行、结果等运行环节,向当事人全部公开行政权力行使或事项办理过程的相关情况。公开教育局工作职能、科室设置与职能、服务承诺等内容,对相关收费标准和学生转学休学、民办学校办证、教师资格认定等办事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方便了办事群众,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二是主动搭建公开平台,提升服务水平。在采用传统方式公开的基础上,该局充分运用扬州教育网、电子显示屏、电视等现代媒介,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实时公开。同时积极提升服务水平,组织公共服务和行政执法的“窗口”;科室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增加了行政行为的透明度。

三是健全学校校务公开制度。明确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健全学校校务公开制度。通过开展规范管理“家家到”,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到联系学校督查校务公开工作,开展校务公开考评等措施,使得学校校务公开工作走上了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效能化的轨道。

四是建立政务公开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了政务公开工作制度、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将政务公开作为教育目标管理的重要指标,作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实行党风政风行风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进行评估考核。

五是强化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和行风评议员的作用,通过民主评议党风、行风、学校评议机关、群众访谈、问卷调查等行之有效的多种方法,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务公开的意见,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取信于民,有效推进诚信机关的建设。

通过推进政务公开,全市中小学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促进事业和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学校诚信教育工作

“言必信,诺必诚”,“小信诚,大信立”。诚信教育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青少年抓起,从日常生活抓起,通过教育部门的大力推行与努力,在全社会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气和强有力的舆论氛围。

(一)抓好诚信制度建设,纳入学校德育体系。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中树立起以诚信立校、以诚信立教、以诚信育人的思想,切实加强领导,将诚信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建立健全诚信教育的各项制度。将诚信教育纳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之中,把诚信作为学校对各部门的管理和考评、对教师的管理和考评、对学生的操行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和工会的作用,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实行学生“诚信考场”等。不断探索诚信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的有效途径,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和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持续推进。

(二)规范诚信行为,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中小学教职员工带头讲诚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提高公信力,做诚信的表率。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各项制度建设,将诚实守信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同时,重点整治诚信缺失的突出问题。例如:有些部门或单位的少数工作人员责任意识较为浅薄,存在有诺不践、有禁不止等现象;个别教师缺乏基本的师德水平,职业责任心不强,存在随意调课,只教书不育人,有偿家教等情况。

(三)以人为本,形式多样,组织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诚信教育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组织各中小学校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每年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和每年9月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的活动契机,将诚信教育作为重点之一,安排时间组织相关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为主题,利用校、班、团队会组织研讨会、辩论会;举办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我讲诚信故事、相声小品等活动;充分利用校内橱窗、黑板报、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诚信”的良好氛围,为“人人讲诚信”打下舆论基础。

(四)走向社区、进入家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诚信教育体系。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社区和家庭是中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市局促使学校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特别是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诚信教育体系。

*年,我们坚持把诚信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大事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09年,将继续深入推进“一二三四”工程,继续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活动。

一、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与校务公开工作。加强行政权力公开和办事程序公开的力度,特别是对群众最关心、社会最敏感、反应最强烈的问题,要积极实施方案。督促学校校务公开制度的完满实施,提升对外服务水平,强化政务公开的长效机制,保证监督机制的效用。

二、进一步加强学校诚信教育工作。根据*年诚信教育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我们决定在09年有目的有重点的在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与整体性上加强教育工作的力度与深度。

(1)以人为本,加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要根据中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深入细致地了解中学生对诚信问题的看法,全面了解中学生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使诚信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诚信教育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校园诚信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诚信理念;教育对策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比较突出,诚信缺失现象较为普遍,失信行为已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和改变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已迫在眉睫。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大学生诚信教育实践应着力于增强大学生在诚信教育中的积极情绪体验,挖掘和培植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全面优化诚信教育的环境。

一、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理念的转变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为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视角。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诚信教育工作者需要更为注重挖掘大学生的积极潜能、使用更加肯定的态度看待大学生的成长。与此同时,在教育过程中,需要重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开展积极体验式教学活动。1.诚信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诚信教育中,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成长动机,进而提升诚信教育工作成效。在此方面,需要将学生诚信素养的发展以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诚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并通过发掘学生的优秀品质与进步,促使学生能够获得激励。与此同时,需要引导学生更加自觉、愉快地参与到诚信教育实践当中,促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感悟并内化为诚信品质。这种自主塑造的过程能够有效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诚信教育工作目标。2.诚信教育工作者要重视以开放与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积极心理学在诚信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对诚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明确大学生能够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诚信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使用开放、欣赏的眼光对大学生的诚信品质、自我认知能力、自我塑造能力等进行正面的强化,在此过程中,需要避免以个人价值标准对大学生进行判断,而应当更多地表现出对大学生群体所持有的尊重与理解,从而为大学生潜能的充分挖掘以及个性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进而促使学生形成稳定、积极的诚信品质。3.诚信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完善诚信教育内容体系。积极心理学在诚信教育中的应用,促使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实现了进一步的拓展,具体而言,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更加注重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的需求,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体验,因此,这会促使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呈现出更为人性化的特征;其次,积极心理素养的培养与诚信教育工作的结合,能够促使二者相辅相成并得以协同发展,与此同时,积极心理学强调教育内容的创新与与时俱进,这对于推动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与社会发展体现出更高的契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思路的转变

在传统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中,理论灌输是最为主要的诚信教育方式,但是学生很难通过这种理论灌输方式实现诚信素养的内化与养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融入,为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思路的拓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启示,即推动大学生诚信教育过程更为关注学生所获得的积极体验、更加重视学生积极品质的挖掘与培养以及更为强调诚信教育工作环境的优化。1.重视大学生所获得的积极体验。从学生积极体验的获得来看,积极体验的获得包括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导学生回忆自身过往的诚信行为,从而促使学生获得积极体验;在第二阶段,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导学生对自身状态进行总结,如自身性格、自身兴趣等,促使学生树立提升自身诚信品质的信息;在第三阶段,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导学生对自身诚信素养的发展产生希望,这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使用“你可以怎么样”等词汇来为学生制定规划,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对自身诚信素养的发展持有乐观的心态,进而对自身的诚信素养进行主动地挖掘。2.重视学生积极品质的挖掘。从学生积极品质的挖掘与培养来看,教育工作者需要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大学生心理资本进行挖掘,从而促使学生的诚信素养得以有效提升。具体而言,对大学生积极品质的挖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教育工作者需要赋予学生成功体验,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如通过组织以诚信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实践活动等,促使学生获得信息。(2)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对大学生性格做出了解并发挥学生性格优势。这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与学生构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获取更多的反馈信息。(3)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看待和评价自身。如依托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对自身的诚信素养做出评价,从而促使学生确定诚信素养培养起点与能力方向。3.重视诚信教育工作环境的优化。从诚信教育工作环境的优化来看,教育环境能够对大学生产生熏陶与感染作用,为此,在诚信教育工作中,高校需要重视对校园物质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舆论环境等进行优化。如在文化环境方面,高校可以通过设置诚信文化走廊,在走廊中张贴与诚信文化相关的人物画像、事迹等,从而对学生产生正面激励。在政治环境方面,高校需要重视发挥学生在诚信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为校园诚信文化献计献策,从而构建起民主的政治环境。在舆论环境方面,高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校刊、互联网等对诚信文化进行宣传,从而拓展诚信文化宣传阵地。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法的转变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融入,为大学生诚信教育带来了更为多元化的方法。具体而言,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法主要包括愿景鞭策法、情感激励法、榜样激励法等,这些方法对于带给大学生积极体验、强化大学生信息等发挥着重要作用。1.愿景鞭策法。这种方法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调动起学生对自身诚信素养发展的期望,并促使学生将这种期望当作挖掘自身诚信素养发展潜力的动机。在使用这种方法开展诚信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具体的愿景目标进行量化,从而提升愿景目标的可操作性。与此同时,愿景目标需要符合诚信教育目标以及学生能力,适当提升愿景目标难度以更好的挖掘学生潜能。2.情感激励法。这种方法是运用情感激励的有效方法,强调以情育人和正面激励,即通过与学生开展情感交流、通过对学生进行细节关爱,及时掌握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内心需求情况,充分发挥出情感的感化、熏陶作用,从而构建起师生间尊重、信任、理解的情感关系,最终潜移默化地感染大学生对诚信教育内容的理解。3.榜样激励法。榜样激励法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学生群体中选取优秀的诚信典型,通过形象生动的人格展示或感染,对大学生产生正面激励与思想上、情感上的共鸣。目的就是通过激励方式,让榜样的优秀品质内化为大学生的品质,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为了确保榜样作用得以持续发挥,教育工作者还有必要对榜样进行较大力度的宣传、肯定以及奖励,并重视榜样事迹的持续挖掘。

四、结语

积极心理学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理念、思路以及方法带来了较多有益的启示。为此,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运用积极心理学指导大学生诚信教育实践工作的开展,从而确保大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主观幸福感以及积极态度,进而促使大学生产生提升自身诚信素养的动力,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成效的提升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校园诚信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诚信教育;提升路径

一、概述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力量源泉。诚信更是人的一项基本素质素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和标志,是国家良好的社会形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倡导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包括有要积极培育和践行诚信的核心价值观[1]。习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要强化教育和引导,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日常行为,并转化成行为习惯[2]。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具有诚信的优秀品质,并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现阶段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社会群体,这一群体所处的时期是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过渡时期。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以及诚信品质的培养,关系到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思想品质的传承,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体系的构建,关系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也关系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个体的未来发展。然而,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着课堂失信、考试作弊、交往不守诺言、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恶意欠缴学费、冒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骗取学校经济资助、论文造假、作业抄袭、就业时求职简历造假、随意签约毁约等种种不良行为。一些诚信意识淡泊的学生,甚至因其不良行为触犯了校规校纪、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最终被学校处分,更严重的被开除学籍[3]。归咎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内在因素。1.大学生自身缺乏诚信意识。进入大学校园,面对刚刚成人、开始独自生活的自己,大学生们要面临来自于道德、利益、情感等多方面的考验,他们难免在权衡利弊的过程中手足无措、顾此失彼,很容易显现出诚信缺失的表现。2.大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通过紧张的文化知识学习,突破千军万马考到自己理想学校的大学生们,终于摆脱紧张学业和父母家庭的束缚独自面对生活。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好奇的,他们难免对自己的要求有所放松,理想变得模糊,信念目标不够坚定,忽视了诚信道德的修养。3.大学生缺乏自觉性。有一部分大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缺乏责任心,高考这一人生重大目标实现后,终于能够松懈一下,懒惰散漫的情绪就会突显出来,很容易做出违背诚信的事情来。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追求安逸的生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造成诚信观念与自身行为不统一。(二)外在因素。1.家庭诚信教育不到位。很多家长一味地追求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诚信教育。家长们尽可能的满足孩子们在物质上、学习上的要求,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忽略了孩子们的情感教育。当他们刚离开父母去独自解决一些事情的时候,这些不诚信的行为就显现出来。2.学校教育中消极示例引导占据主导地位。在大学的课堂上,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学校的教育管理中,也仅仅停留在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上。对学生引导上,往往针对学生中出现的反面事例如考试作弊、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等来告诫学生不要这样做。3.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目前,社会中存在着虚假广告霸占荧幕、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拖欠赖账比比皆是的现象。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正在构建中,由于对社会认知的经验尚且不足,往往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做出不讲诚信的举动和行为。

三、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马丁•塞利格曼(MartinSeligman)在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提出来的。2000年,《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Psychologist)杂志上刊发了由马丁•塞利格曼(MartinSeligman)和米哈伊•森特米哈伊(MihalyCsikszentmihalyi)所著的文章《积极心理学:导论》(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一文。该文章指出,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它采用的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来研究幸福是什么,倡导人们用积极的心理取向来研究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并关注人的健康发展的一门学科[4]。积极心理学与过去占统治地位的消极心理学相对而言,它强调用一种乐观的、正面的、积极的心理取向去对待人类的动机、潜能和能力,以此来激发人的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挖掘最大潜能,从而获得更美好的生活[5]。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积极心理学继承与发展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精髓,关注人的心理或行为问题,提倡以人为本,通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挖掘人的自身潜能与积极的心理品质,助推其形成良好行为模式。积极心理学在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提升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诚信学习氛围。运用积极心理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们转变思维方式,用主动乐观的心态来看待学习这件事情,把诚信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思想政治辅导员在与学生互动中,从学生关注的话题出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其中,并在整个班级或年级中形成一股合力,从而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整体诚信的氛围。(二)提升自信心,收获诚信体验的满足感。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够快乐成长和应对各种挑战不能缺少的优秀品质。在诚信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通过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多关注每个学生的优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在学生做出成绩或有些许进步时及时给予其鼓励和赞扬,针对性的帮助他们增加快乐的体验,有助于他们在愉悦的满足中提升自信心,为诚信教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提升适应力,自觉展示诚信的优秀品质。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并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利用勤工助学、公益活动和志愿活动为有力载体,帮助他们将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与社会相适应,不断提高积极地自我认知、自我认同和自我欣赏,同时在适应融入的过程中将正向诚信的优秀品质展现出来,进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积极心理学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升的路径

传统的教育是基于发现了问题以后如何预防的问题。它呈现出来的是产生了不良影响而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解决问题。而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是正向引导的问题,它主张人们用积极的心态和品质来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将积极心理学用于诚信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以积极的品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引导大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和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教育首先是一种思想的引领。无论任何事物,都有积极的一方面和消极的一方面。教育者,尤其是大学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实践中要主动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导、教育大学生拥有阳光、乐观的心态,看待事物摆正位置,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讲究诚信,注重调动学生内心积极的力量,并形成习惯性思维。摒弃消极的思想,鼓励自我接纳、自我欣赏,并强化诚信、善良、自强等优秀品质带给自我的愉悦。让学生体会到诚信的积极思想和行为所带来的信任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并把它传递下去,从而获得更多的信赖和尊重。(二)营造校园和谐环境,创造积极的诚信教育氛围。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一种“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看的多了、听的多了,就会产生不用多说也知道的效果。和谐的校园环境就是一个营造诚信教育氛围的主阵地,是一种积极的引导。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诚信教育主题征文绘画摄影朗诵活动、助学贷款诚信主题教育、“比勤奋正学风”专题活动、抵制非法校园贷的主题教育活动、反传销主题教育活动等等,让大学生参与其中,感受活动内容中和参与活动过程中所带来的正向能量,从而逐渐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方向。学校在设计项目时,要最大限度地吸引广大青年学生,使各项活动覆盖到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共享育人资源,发挥育人合力,协同推进校园诚信文化建设。(三)开展课堂诚信和诚信课堂教育,增加大学生积极的体验。学校不仅要开展课堂诚信教育,还要开展诚信教育的课堂。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所有的教育者不仅要给学生讲授好一门基础课或专业课,还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传递积极的思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逐步形成健康的品行、人格。同时,要设立专门的诚信教研室,讲授《大学生诚信》这门必修课。在诚信课堂上可以讲授诚信的由来、诚信的礼仪、做到诚信会带来怎样的益处,如果不讲诚信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同时,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展情景式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亲身体验。使课堂活跃起来,这样做比纯粹的课堂教学会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做到在课堂中育人、教学管理中育人、服务过程中育人,让学生全方位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四)设立“诚信考场”,让大学生积极自觉地将诚信品质融入到实际中。考试是对学生掌握学业知识的一种评价手段。设立“诚信考场”,是对学生掌握诚信知识的一种测评,同时也是教学中巩固诚信教育成果的一种体现。从积极的层面上设立“诚信考场”,即既没有教师参与监考、也不设摄像头、同时也不安排互相监督的考场机制。学生自行申请进入“诚信考场”参加考试,让学生的诚信品质在参与自愿选择的这一时刻得以体现。让自觉愿意守诚信、没有作弊心理的学生进入“诚信考场”参加考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诚信心理,引导他们在自觉自愿中向正确的方向靠拢,避免其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让诚信教育融入学生一点一滴的大学生活学习中,并对其他所有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引导作用。(五)加强正向引导树立榜样,对诚信个人进行鼓励表彰。将诚信的行为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加分体系当中,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定、同学互评和教师测评的方式进行量化式考核,并录入其诚信个人档案,在全体学生中形成一种正向的舆论导向。同时,设立专门的诚信单项奖学金,表彰在学习生活中讲诚信的学生事例典型,鼓励先进,让先进带动后进,引导学生将诚信作为一种优秀的品质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实现全体学生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五、结束语

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群体,他们不断地学习接受着来自于学校、来自于社会的新思想、新技能,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接收新鲜事物。他们仅凭一己之力是很难做到诚信的,这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做出改变,同时,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正向引导他们,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就是要多从正面引导,给刚刚步入成年行列的孩子们讲好一堂人生课,引导他们满怀积极的人生态度向着正确的方向起航、前进,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

[2].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1).

[3]李艳玲,张羽.浅析和谐社会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J].高教学刊,2019(03):159-161.

[4]翟贤亮,葛鲁嘉.积极心理学的建设性冲突与视域转换[J].心理科学进展,2017(02):290-297.

校园诚信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诚信教育研究

引言

“诚”与“信”在古义中是相通的,但“诚”与“信”在理解的向度上又具有不同的特点。“诚”指“内诚于心”,“信”是“外信于人”。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就。诚信教育得到不断加强,渠道得到进一步扩展,新载体、新途径不断得到拓展。在这些措施的有力推动下,大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电脑网络的普及,新时期大学生在诚信方面还面临着不少的薄弱环节。以兰州某高校为例,通过调查,学生在诚信方面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学习方面的诚信缺失学习方面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逃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论文剽窃、粗制滥造等方面。“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是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一句话。据调查,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外语等公共课则高达40%。此外,作业抄袭、论文抄袭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在论文写作中,大量引用摘抄资料中语段的同学占39%,拼凑现有论文的占13.7%,还有部分找人的现象。

1.2经济方面的诚信缺失这几年国家对高校大学生的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各类奖助学金等种类繁多,数额巨大。很多同学为了获得资助,谎报家庭收入,弄虚作假,编造家庭贫困原因等。调查中,当问及如果要申请减免学费,对自己的家境会如实汇报的占68.7%,虚报夸张的占3.4%,基本照实说,稍微有所改动的占32.1%;如果自己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选择有钱就还,没有就不还的占6%,能拖就拖的占2.8%。

1.3交往方面的诚信缺失在高校校园里经常会出现道德失范,交往失信的现象。据调查,身边同学在交往中常常会说谎的占22.1%,偶尔会说谎的占69.8%。部分同学时间观念淡薄,迟到、早退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恋爱观,朝秦暮楚,脚踩几只船,对待恋爱态度不够真诚。在恋爱动机中,自我确认、自我证明、性满足、情感亲密的动机比结婚的动机占有更大比例。

1.4就业方面的诚信缺失为了获得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很多学生挖空心思编造简历,修改成绩,伪造证书,编造自己社会实践经历,学生干部经历等。调查中,在如何对待求职简历时,有61%的同学选择会稍微美化一点,尽可能给用人单位留个好印象;有9.6%的同学选择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能进去最重要,其它以后再说。

1.5网络行为的诚信缺失从调查情况看,网络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包括学习、看新闻、聊天、交友等。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遵守网络道德,讲求诚实守信,就显得更为重要。但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盗看别人的电子信件、虚假消息、浏览黄色网站、制造病毒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网络秩序。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诚信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2.1管理与服务相统一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就要在日常教育中把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融入到学校管理之中。诚信教育管理是根据一定的诚信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引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各种诚信德育要素,以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但是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为学生服务。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求我们必须把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把着力点放到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上来,讲道理、办实事,做到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

2.2共性与个性相统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必须考虑全体学生的整体特征和发展规律来安排诚信教育的内容。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思想状况的不同,因材施教,在《论语?先进》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子曰:“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里从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方面,说了十个弟子的特长。这种教育思想在今天的诚信教育中任然有着启发借鉴意义。诚信教育要适应青年学生的思想层次,制定多样性的教育目标,将共性与个性结合起来,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3监督与引导相统一高等学校应该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成立诚信监督机构,学生评议,投诉举报等途径,广泛动员全体学生力量,推进校园诚信建设。同时,加强正面引导,要通过校园广播、网络等渠道加强主导性信息的,选树先进典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占领高校文化宣传阵地,引领青年学生的思想潮流。

2.4他律与自律相统一“他律”强调个体的品德由他人通过种种方式方法来进行培育,“自律”强调个体的品德要由个体本人通过自我心性修养来培育。诚信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白:诚信、诚信教育不是约束人、限制人的异己力量,而是一种与个人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相一致的力量。大学生诚信教育要着眼于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探索诚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坚持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把诚信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里去,形成大学生诚信需求的理性自觉。

2.5灌输与渗透相统一列宁指出:“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灌输原则。新时期开展诚信教育,要创新灌输方法,拓展灌输空间,讲求灌输效果。在灌输中必须研究教育对象的实际、教育环境、教育的时效性等一系列问题。列宁还主张德育的渗透性,“德育要渗透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诚信教育要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并自觉地身体力行,必须通过日常的学习生活进行全面的渗透。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优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接受教育,受到熏陶和感染。公务员之家:

2.6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马克斯曾在资本论理谈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加强诚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诚信素质。可以通过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诚信主题演讲,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开展调查研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身考察和积极投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从而使他们开阔视野,了解国情,增强对诚信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诚信观的积极认同。

诚信道德作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对于促进整个社会诚信建设,提高全民族诚信水平,将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新时期诚信教育需要学生、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需要文化、制度、法律等多方面的密切配合,高校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教育、督导、评价、奖惩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完善诚信教育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和育人目标,努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徐雅芬.诚信的内涵和机制的建立[C].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第8期.

[2]汪凤炎.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校园诚信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诚信

一、引言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兴起于心理学界的重要理论,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积极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内容,即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其中积极情感体验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着重研究“人针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研究是“制定积极人格的分类”;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是“确定如何使社会、家庭、学校、单位等有利于一个人形成积极的人格,并产生积极情感”。

二、高校诚信教育现状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比较严重,诚信缺失现象较为普遍,失信行为存在于高等教育的不同阶段,使得高等教育,尤其是德育存在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在教育入口阶段,考试舞弊、学术造假、抄袭等行为在教育入口阶段屡见不鲜。考试成绩作为高等教育人才筛选主要参考条件之一,是大学生最在乎和重视的。一些诚信意识薄弱的大学生,通过不正当手段和渠道,为获取更好的成绩触犯校级校规,最终被处分甚至开除学籍。学术造假行为在高校也极为普遍,包括数据造假、抄袭等不端行为,这些行为严重影响和损害教育公平的原则。在教育进行阶段,行为失范现象主要包括恶意拖欠学费,冒充经济困难学生骗助、骗贷,网络道德缺失、欺诈等行为,这些行为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也使得大学生群体被贴上失德失信的标签。在教育出口阶段就业不诚信等行为尤其严重,如就业违约现象逐年递加、虚假简历充斥就业市场,这些行为和现象使得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

三、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作用

1.增强积极体验。幸福、发展、满意是自我成长和健康发展的主要内在动机,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积极情感体验起到关键作用,对于诚信品质的养成起到积累和固化的作用。这些积极的体验主要包括对取得的成绩、荣誉、他人和社会肯定和赞誉;对当下状态的自我满足、感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幸福感;对将来未知世界乐观、奋进以及正能量情绪和充满希望的愿景描绘。这三个方面按照时间轴的递进模式逐次展开,是积极体验形成、转化和递推的主要路径,并从不同的角度体现积极因素在培养良好诚信品质过程中的作用,是诚信教育开展和落实的基础。2.提高积极品质。积极品质是人类不断演进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心理学视域下研究诚信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标准。在诚信文化和高校德育体系中,关于人的品德、智慧和素质等主要指标体现了个体的魅力和格局。诚信是一种积极的个人品质,这种品质的培养和造就,需要对大学生个体人格优势的产生机制、激励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以确保对于积极品质的内源性以健康的方式生长和扩充。高校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是科学文化的教育,也是对其品德素质修养精雕细琢的过程。诚信作为一种积极的品质,其内涵和外延都反映了积极的人格特点。通过对高校学生积极品质的肯定和认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完善自我,追求卓越,将诚信的品质不断的推广和深化。3.挖掘积极潜能。积极教育是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的主要目的就是挖掘个体潜在机能,并对其进行诱导开发。通过对积极潜能的挖掘,使得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不断深化自我组织、自我定向的能力,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帮助他们不断对这些能力进行锤炼和提升。在开展诚信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激发大学生自身的诚信品德,增加他们在诚信行为中获得更多的主观幸福感和荣誉感。积极心理学正是利用人的潜在的、具有可塑性的力量和美德为出发点,才能激发个体的优秀品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将这种方式融入传统诚信教育过程之中,产生的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要求的催化效果。

四、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探索诚信教育的途径

1.树立积极理念,引导积极力量。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培养积极心态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观,与在报告中提出的“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主旨目标密切吻合。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德提供了新的视角,充分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前沿心理学发展理论相结合的新思路。积极心理学要求教育者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掘自身潜在能力的同时,用积极的心态对诚信行为进行解读,让大学生在诚信行为的过程中收获尊重、信赖以及被他人和社会高度认同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渠道对诚信行为进行宣传和报道,深度挖掘身边的典型事例,树立诚信道德楷模的榜样力量。高校学生对于外界传递的信息充满兴趣,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在此时给他们输送各种知识、理念会得到更好的酝酿和发酵,如同星火般燎原。将诚信品质所依托的积极理念进行广泛宣传和深度推广,让理念转变先于行为转变,通过积极理念的正向引导,努力把被动教育模式转变成主动进取模式,从“别人需要我诚信,社会呼唤诚信”转变成“我要诚信,诚信使我幸福快乐”。从思想的高度强调诚信行为的社会价值,开启高校以德育人的新模式。2.构建教育平台,提高育人质量。结合诚信教育和积极理念培育的指导工作,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专业功底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变得尤为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是积极心理的相关理论的支持者和实践者,懂得运用积极的理念、行为、情绪教化他人,同时拥有乐观、健康的精神风貌懂得运用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启发并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优点,以便更好的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和更高的道德风尚。传统的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的异常心理状态和负面情绪,以辅助治疗和化解问题为主要目标。这使得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过多的使用批评,惩罚的方法纠正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存在了严重问题。在诚信教育方面,如果发现学生的行为有诚信缺失的现象,通常会以校纪校规的制度性约束为依托,对诚信缺失行为进行批评教育或者处分。这种传统的诚信教育方式沿用的是“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的路径,把重点放在“堵”上。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思想的新型诚信教育模式,把“疏”做为重点,从源头上引导学生将诚信品质定位在人性至善至美的蓝图之中。3.优化校园环境,关注教育氛围。校园文化环境是诚信教育切实有效开展所依托的载体,对于学生的道德培养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的陶冶和锤炼。校园文化环境主要包括物质文化、活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体现校园的整体风貌,积极向上的物质文化建设可以引导和激发学生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态,实现物质文化增强积极情感体验的功能,将诚信教育融入物质文化建设中,同样能起到熏陶渐染的效果。校园活动文化通过丰富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其中,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绪,逐渐影响其个性的发展。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是高校在不断发展和演进中逐渐凝练出的特有的意识形态,是高校理想追求、价值观念、培养目标、道德情感在师生身上的具体体现。高校将诚信意识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从更高的层面对诚信品德给予肯定,有助于形成积极和谐、勇于诚信、敢于诚信、乐于诚信的文化氛围。4.制定评价指标,构建考核体系。高校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相对于其他群体而言,高校学生可塑性更强,这为诚信行为和诚信品质的培养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从制度建设和体系构建着手,努力探索高校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做到诚信育人工程长期化、终身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品德建设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心理学做为制度建设的指导理论之一,以促进和发掘个体的潜能为目标。科学合理的诚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把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其中,先导性的将诚信意识根植于学生的思想之中。诚信教育是诚信意识的启蒙,而制度的建设则是对诚信意识深化和提升的保障。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结合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学风、考纪,还贷情况等个人信息,建立诚信档案,对诚信者给予鼓励,充分调动学生诚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诚信行为中收获快乐和幸福。

参考文献:

[1]AlanCarr.积极心理学:有关幸福和人类优势的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9: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校园诚信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教育体系

1大学生诚信现象

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总体较好,发展状况较为良性。目前,少数大学生身上诚信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学校、学生、社会等发展和建设,制约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阻碍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和谐社会的文化构建。大学生中诚信缺失形式呈现多样化,根据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学生管理规定和辅导员工作经验,现将诚信缺失现象例举如下:其一,各种小考(学校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大考(省级部级等级考试)考试作弊屡禁不止,考风学风风气不正。部分学生上课时低头玩手机、睡觉,不认真听讲,作业照抄。考试时与成绩优秀同学拉关系对答案、手机作弊、QQ微信群体作弊、夹带缩小版小抄、甚至冒名顶替考试等。其二,旷课迟到请假等假借和编造各种理由,教师点明代替他人答到。如此推诿欺骗,只是因为深夜打游戏,早上起不来。当具体追究行为时便用谎言欺骗说因拉肚子、感冒、痛经等。更为严重者,如清明节某学生去旅游,没能按时返校,于是学生联合家长一起编造谎言骗其辅导员说:“该生已回家,因为下雨飞机不能起飞,所以未能按时返校,需续假一天。”还买了当地机票改签后发来图片以此为证。事后调查航班飞行情况,航班飞行正常。其学生也远隔家乡,在千里之外的某个城市旅游。如此现象,体现家庭教育诚信缺失的问题。其三,晚归、夜不归进入校门时使用假名、假学号、假班级。某班小燕(化名),于2018年3月19日晚上外出和男朋友约会,第二天早上7点45回校上课。进校时,值班教师让其登记信息,由于夜不归宿已经违反《学生手册》,该生想逃避处分,便向教师撒谎说自己非本校学生,仅是路过,撒腿便跑,然后被教师制止。登记信息时再以假姓名、假学号、假班级记录。后经监控查实该生的真实姓名和班级。此种行为,是诚信认识淡薄,也是诚信缺失的道德现象。此种行为,一方面给学校管理带来不便,更为重要的是存在安全隐患,甚至会危害到学生的生命安全。其四,查房后翻越学校围墙到校外喝酒等。据违纪数据显示,翻越围墙男生居多、女生少数。翻越围墙一方面可能造成学生脚手摔伤,更重要的是此种非诚信的行为,影响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行为犯罪。其五,毕业论文等抄袭成风,剽窃抄袭蒙混过关,充当骗取实惠。其六,参评助学金夸大家庭贫困程度。如某班王春(化名)上交的家庭情况调查表人均年收入800元、自然灾害严重、父母残疾、家里欠外债5万元。经核实,该生家庭人均年收入至少5000元、无自然灾害、父母无残疾,无欠债,父母经商,宠爱子女。只因喜欢买奢侈品,便捏造假信息。该生为了利益不顾诚信,在道德、行为、思想等方面皆为诚信缺失。其七,与校外社会人员谈恋爱,恋爱动机不纯、贪图对方优越的家境,希望以此为跳板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网恋情感欺骗,图谋不轨;恋爱跟风,看到别人在谈,跟上时代步伐,不显落伍;《论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其八,无故拖欠学费而将父母所给学费乱用或是转为其他用途;在我校,这一类现象较为少见,因每年9月初,辅导员督促学生先交学费后注册做得很好,但此类问题是诚信问题,诚信一旦形成现象,在市场经济下,必然会有扩大化的可能,堵住风气是关键。其九,求职简历注水;在求职中,为了能够找到“称心如意”工作,便开始按照用人单位的标准开始进行“注水”工作,注水工作一旦成功,对更多的求职者失去公平。对“注水”行为,避免不了的虚假和夸大,是诚信行为,也是道德问题。以上诸条,涉及大学生生活、身心、精神、道德、行为等多方面现象,在这些现象中,诚信缺失和错位,造成校园中悲剧和许多不安全因素,对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方面形成重度“侵蚀”和“污染”,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原以此,对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刻不容缓。

2诚信含义梳理

诚信的含义较为复杂,也具内蕴。居于现在大学生中诚信缺失现象,对诚信内涵的理解尤为必要,需要从中国的文字、文化和思想中梳理出诚信的含义,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认知诚信的基本内涵和诚信的重要性。在《说文》中,诚,信也。《广雅》中,诚,敬也。《增韵》中,诚,纯也,无伪也,真实也。诚是形声字,从言,从成,意指对人诚实讲信用,不搞阴谋诡计。在《礼记正义》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是道,是万物的根本。又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认为万物依赖于“诚”。孟子也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认为“诚”是境界,诚是根本。“信”,《说文》中说:“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就是说实话。许慎在《说文解字》又说:“诚,信也。”“信,诚也。”“诚”“信”这是做人的根本和要求。诚,真实,诚恳;信,信任,证据。最先将“诚”与“信”连在一起使用是在《逸周书》中:“成年不尝,信诚匡助,以辅殖财。”“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兄弟之间观其友和,君臣之间观其忠愚,乡党之间观其信诚。”“信诚”,在理解上就是诚信。诚信是指诚实,讲信用,是为人和做人的集合体,即人之为人之意。诚信教育就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生活等方面的诚信等方面的教育,是做人做事的依据和规范,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内在文化,是行为处事的内在标准,也是道德伦理的准绳,是大学生生活的外在礼仪,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3大学生诚信建设的原则

基于上述现象,大学生的诚信体系建设较为紧迫,在建设时,如何“对症下药”,实现诚信体系建设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诚信出现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在考虑建构诚信体系时,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及现状。在构建过程中,需要考虑制定的依据和原则问题,这样才能做到“治病救人”之效。以下是对大学生诚信建设原则的几点思考:(1)“以人为本”,增强诚信构建的全面性。“坚持以人为本”,是《决定》的要求,也是高校工作的核心。高校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人性化服务、管理,加大“智慧”数据作用,充分了解学生,成为学生“贴心小卫士”。在教学、生活等方面,尤其要凸显“以学生为本”,在此基础上,建立诚信体系,实现诚信的目标。与此同时,建构时既要与时俱进,又要着眼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让大学生自觉建构和遵守大学生诚信。调动学生积极性,并有意识坚持和维护诚信。诚信体系建构才具全面性。(2)因材施教,提高构建诚信体系的实效性。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较为复杂,对于不同类型的诚信缺失,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制宜,能够做到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能够认识诚信缺失的道德标准,在与诚信发生关系时,有一种诚信价值的判断,从而保证诚信教育的可实施,对自己言行亦有约束。其诚信体系涉及学习、生活、工作、就业等,在这些方面,使得每个学生明确诚信行为准则,真正明白什么行为是诚信的、是社会倡导的,什么行为是非诚信的、是社会无法接纳的,约束和严于自律,自觉遵守诚信,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3)以师为范,构建诚信教育的科学性。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教育的第一线工作者,学生直接面向教师,有形或无形中就会对学生的诚信等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的表率作用也不可忽略,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诚信观念的形成和诚信行为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熏染和影响。

4诚信体系建设的几点措施

(1)加强文化建设,树立诚信根基。文化是校园发展的灵魂,同样也是大学生成长的灵魂,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就是文化的建设。文化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但对于诚信而言,文化是人化,是教化,是人的文明化。“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开展“诚信一句话”活动时宣传:“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诚信立身、诚信处世。”在校园中形成诚信之风,并让大学生自愿的来承担创建校园的诚信,校园之风会更加美好。(2)重塑道德礼仪,禁止非诚信行为发生。古人云:“不学礼,何以立。”“人而无礼,焉以为德。”礼是立身处世的根基。诚信即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立人的基础,是道德基础,也是为人处世的根基。首先,礼仪可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其次,礼仪显现道德素质。(3)规范学生手册,保证诚信体制。《学生手册》是学校管理学生的制度之一,用制度来约束和管理学生,这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将诚信写进《学生手册》,这是保证诚信实施的一大保证。另外,辅导员必须召开诚信主题班会,学习《学生手册》,学习诚信内容,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感知诚信。(4)加强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扎实和牢固的实现课程目标,通过专业的学习,实现本专业目标,最终实现该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这一目的,就会避免诚信缺失现象发生,保证诚信教育体系的实现和建立,关键还是需要实现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5)加强诚信宣传教育。第一,积极利用学校宣传部门,充分利用宣传专栏、校报等媒体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宣传;第二,充分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号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第三,开展各类型活动,如:组织讲座、报告会、座谈会、演讲、辩论赛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开展,积极加大诚信宣传。(6)学校、社会、家庭、政府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构建良好的创新氛围。诚信的缺失不能单一的归咎于那个部门或是环节。学校是诚信教育主导部门,应该明确诚信教育的长期性和教育性,因此学校应该完善自身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社会是诚信教育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是否消除“诱惑”性,这是诚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所以政府应该在外部环境中起主导作用,完善政府服务职能,联合相关部门,建设和制定相关领域中对部门统建诚信体系和机制,并实现其综合整治的目标。最后,作为家庭,父母首先就需要认知诚信和诚信的重要性,引导和管控缺失诚信的发生。唯有实现“一手抓”,诚信教育体系建设才能起到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杨伯峻译注.孟子译著[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彙校集注(上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校园诚信教育范文篇9

现就学校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的认识

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成为追求高尚的公民。因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在于坚持讲“诚信”和“诚信教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输送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讲诚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是切实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落脚点,也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教会学生做人的着力点。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处处离不开“诚信”,否则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会让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的事也可以不办。

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读书做人,成就再大的事业也必须从学做人开始。对于学生来说,讲“诚信”,是一封无字的介绍信。讲“诚信”,一是要求诚实守信,有错就改,养成良好的处世立身品格;二是对待他人信守承诺,答应别人的事情之前一定要慎重,认真地想一想,自己能做到的才答应。跟教师、家人、同学、朋友相处,时时处处离不开诚信,保持诚信的立场,老老实实学习,堂堂正正做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与老师、同学真诚相待、和睦相处。

二、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的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这一活动,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素质实践,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2)制订教育计划。学校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订具体实施的计划,在调查分析基础上分层次有重点地制订各年级段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和主题。

(3)营造活动氛围。学校利用宣传栏、板报、广播等各种形式向全体教师、学生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并扩展到社区和学生家庭,营造诚信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

诚信教育的内容很广泛,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对诚信的体验,积累经验,为诚信道德提升提供基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具体的诚信教育的内容是:

(1)文明礼貌教育。文明礼貌是诚信品质的外在表现。文明礼貌教育,包括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文明的行为举止,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等。通过外在的文明礼貌行为实践养成诚信的内在品质。

(2)遵纪守法教育。自觉遵守社会、学校纪律和法规,是一个人良好社会信誉的标志。遵纪守法教育,包括遵守各种社会法规、教育法规和学校的各种纪律、规章制度,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个人的社会信誉意识等。

(3)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要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从学习、生活、礼仪等方面实施养成教育。特别是作为诚信教育重要内容的言行一致和学会负责的教育,包括说和做相一致,对自己、对家庭和社会负责的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人等。

(4)真诚待人和乐于助人的教育。真诚待人、乐于助人是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包括真诚地理解、对待他人,人际交往中要信守承诺,富于爱心和同情心,力所能及、主动地帮助他人等。通过教育,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关心他人的能力,提高个人的社会亲和力。

(5)道德规范进校园活动。学校继续开展以“我做合格小公民”的“五小”实践活动为主的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道德习惯,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

四、诚信教育的主要形式

学校把诚信教育贯穿在各类教学及日常活动中,把思想品德课作为诚信教育的主阵地,在思想品德课中穿插诚信教育的有关内容。现在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就是非常人性化的好课程!同时,学校根据教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

(1)结合晨会、班队活动和平时班级管理、日常教学活动进行有机渗透。一是在全校升旗仪式上进行了“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国旗下讲话。二是班队活动课,引导学生做到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

(2)开展专门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征文、演讲、对话、辩论等。同学在课间进行了“诚信”演讲。个班出了一期“诚信”为主题的黑板报。学校举行了以“诚信”为主题的故事演讲比赛。开展了一次学生“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征文活动。公务员之家

校园诚信教育范文篇10

一、高校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意义深远

众所周知,诚信,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前提,是构成企业之间互相信任的基础,是取得交往双赢结果的起码要求。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意义深远。

(一)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为将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保驾护航。财务管理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不是一日建立起来的,在校大学生们,应该从计划步入财务管理行业的第一天起,就要强化个人的诚信意识,为未来走进社会做好准备,只有这样,将来才能以合格的财务管理人才的姿态跻身于行业之林;才能为我国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健全增光添彩;才能为企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依据。

(二)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光天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供了环境基础,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只要时刻将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约束力,就能促使其以坚定的信念去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既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提高了个人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准备条件。现代的企业制度,是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践中,常常会出现因经营管理者的过错而损害所有者利益的现象,深入研究发现,大都是因为企业内部管理失控造成的,其中财务管理造假是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加强对财务管理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有助于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投资人的利益,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健康运行。

(四)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为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落实添砖加瓦。十八大报告中多次强调依法治国。企业财务管理质量不高、信息失真是我国大多数企业面临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影响了财务管理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作用,更与我国依法治国方略是相悖的。在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中加强诚信教育,可以从源头上解决财务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有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有助于保障企业财务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完整性。

二、高校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诚实守信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有信度,将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从业道德水准的高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不仅要拥有丰富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更要具有优良的诚信品质。因此,高校必须把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摆在首位。

(一)优化课程设置。无知者无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失真,一方面是因为财务管理者有信观念不强,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针对财务管理从业人员有信观念不强的问题,高校要侧重道德教育,高校道德教育内容要顾及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关注他们的真实感受,根据专业特点、专业需要和学生的需要来进行诚信教育,从而激发学生诚信学习的主动性。针对财务管理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在财务管理专业课中要增加法制教育课时,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树立坚持原则、依法理财、不拘私情、一心为公的职业信念。在教学实践中,不但要大力宣传各种法律条文,还要结合身边具体案例,教育大学生触摸警戒线付出的代价。

(二)聘请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实例讲解,增强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从目前情况来看,在会计教学方法上,我们国家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体来开展教学活动的,而我们的会计教师基本上是从学校走到学校,实践知识比较欠缺,有时显得说服力不够,因此应多聘请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到学校来讲学,用他们亲身经历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判断教育,并聘请法院和审计局的工作人员用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职业法制教育,例如,汕头市的虚开增值税发票案。虽然有些抓虐指示对于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偏难,但学生对实际的教学案例往往都非常感兴趣,这样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职业道德观念,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在金钱利益面前正确的把握自己。我们的学生大都已经习惯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我们的会计教材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方面是有所欠缺的,印次,教师应结合社会实际及时地将报纸、电视、杂志、网站所报道的各种新闻和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多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身边的有关信息,有针对性的知道学生阅读某些财会方面的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学生如何拒绝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从而坚守职业道德标准,这样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一定可以得到逐步提高,从而更好的运用所学会计知识为社会经济服务、另外,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在平时的作业、考试、实习过程中都要以诚信为本,自己独立完成,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于此同时,开展有关会计职业道德专题的讨论,加深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辩论赛的形式展开,学生的积极性必然会有很大提高,学生很乐于通过辩论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中,尤其是对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案例,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力争以充足的论据,鲜明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践行诚信教育。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离不开实训课程,实训课上,教师不要只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必须实训过程视为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和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方式和场所,将职业道德成绩考核与专业技能考核等同起来,让学生在市场环境下接受利益与诚信发生冲突时的考验,感受遵守职业操守的重要意义。在《审计》课的实训教学中,通过尝试模拟企业、事务所、审计机关的不同角色和岗位职责,一方面检查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情况,另一方面也了解学生做事的态度。使学生身临其境,切实理解“诚实、守信”对维持市场秩序的意义。

(四)诚信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新问题也不断涌现,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的内容也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变化而变化。在诚信危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的今天,高校孤立地、一成不变地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就会陷入到空喊“诚实、守信”的口号泥潭当中,不管教育工作者怎样努力,学生都很难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高校要想搞好财务管理从业准人才的诚信建设,要将行业诚信观念与个人荣辱观融合起来,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将个人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融合起来,使会计诚信教育起到真正的作用。

(五)加强校园的诚信教育建设,优化诚信教育的环境。学校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学习环境。要加强校园道德氛围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诚信教育活动,使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以陶冶,诚信品质得到升华。可以通过诚信专题讲座、诚信演讲比赛、诚信签名活动、诚信主题班会等形式,赞颂诚信新风,鞭挞失信现象,激励学生从自我做起,塑造个人诚实形象,从现在做起,倡导校园诚信新风尚。要通过倡导、赞扬、鼓励坚持诚信的行为,贬抑、鞭挞、谴责查处会计造假等不良行为,将有助于人们分清是非,形成良好的风气,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同化。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看待社会上某些诚信缺失的现象,使学生坚信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会计人员的必备素质。在学校生活中,诚信教育必须贯彻始终。要从学生进校起,就对他们普及诚信教育,要教育他们从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按时交学费等身边的小事做起,让诚信教育真正融入学习生活,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诚信基础,让他们以诚信的姿态和品质步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