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意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9 14:44:42

跨文化意识论文

跨文化意识论文篇1

【论文摘要】二十一世纪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活动日趋频繁。口译活动在跨文化交际中充当桥梁作用。它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能够顺利进行交流。一直以来,口译都被看做是一种语言交际行为。而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一跨文化意识角度来理解口译。我们应该看到,口译不仅是将信息从一种语言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语言交际行为,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

一、口译的灵活度与跨文化意识

口译活动是一个从理解、分析到传达的特殊交际过程,是一种积极、复杂且具有创造性的语言传达活动。口译是通过口头表达,将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由一种语言形式准确且迅速地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其传递的话语信息通过声音、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综合形式得以完成。与通过文字来传达语言意义的笔译相比,口译具有较高的灵活度。这也由口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即口译速度快,现场性、时限性、独立性较强。面对不可预测的交谈话题,文化背景信息,口译员不得不具有较高度即席应变能力,还要不断培养应对交际过程中相关文化因素的跨文化意识,把握文化差异,使受众有效地领会来自另一文化领域的信息。国际著名口译学专家Daniel Gile就曾指出:“译员是‘演员’”,译员必须象演员一样艺术性地把从原语中接受到的信息,在讲台(舞台)上传递给听众。面对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信息,要有效、准确地完成日译过程,译员既需要加强自身语言基本功和知识面的提升,又要切实把握中西文化差异,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灵活艺术地采用口译策略,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二、文化意识对口译者的影响

跨文化意识对口译人员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口译员来说,跨文化意识是他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跨文化意识的有无或程度强弱直接影响译者的翻译质量;同时,它也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外语学习者是否适合从事口译工作,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员的重要准绳。掌握了语言技能的口译者如具备敏感的跨文化意识,就可以准确把握翻译尺度,跨越不同文化间的障碍,尽可能地在不同文化间取得文化对等,在跨文化交际和翻译过程中做到收放自如,张弛有度。而且,增强跨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口译员的社会文化能力(包括语用能力和文化创造力两部分)。然而,口译绝非简单的语际信息传输,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极强的心智活动。如果译员只注意语言形式的对等而忽略了转达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就会造成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在口译过程中,交际失利或受阻,除了语言障碍(语音、词汇或语法方面的障碍)方面的问题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文化障碍造成的。在跨语言交际中,语言表达、风俗习惯、体态表情等是文化差异的外部表现形式,在这种形式的背后隐含着更深层的差异,包括价值标准、思维方式、认知差异等。

三、如何培养跨文化意识

为了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际中的桥梁作用,日译者要认识到跨文化意识在口译过程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培养跨文化意识。 (一)坚持“文化溶入”的原则

“文化溶入”是在充分认识异文化的基础上,将自己置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上观察和思考问题。这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口译者具备“移情”的本领,即设身处地体味别人的苦乐和际遇,将自己代人对方的心境,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这是最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核心特点,有利于提高口译者的跨文化适应性。要提高自己的移情本领,首先,口译者要承认并尊重母语文化与异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克服民族中心意识,抛弃有关性别、民族和文化等方面错误甚至歧视性的态度和看法。其次,基于“移情”转瞬即逝、因时而异、因境不同的特点,口译工作者要一直关注跨文化交际中异文化使用者及其现实的交际场景,注意对方的言语和非言语表达,理解对方自然的情感反应。而且,口译者要提高对异文化价值观和风俗习惯、思维模式等的敏感度,避免以自己的文化来解释、评价异文化中他人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另外,口译者要了解跨文化交际双方的交际目的和交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观察分析问题,真正达到“移情”。

(二)培养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口译是跨语言的交流活动,语言能力是口译能力的核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口译工作者构建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也是克服口译中文化障碍的前提。这要求口译者要精通源语和译人语两种语言。一,提高语言功底和口头表达能力。语言功底包括对源语和译人语的语言规则的熟练掌握,既要掌握其词汇和语法,也要熟悉其语言的文化背景,理解语言的雅俗、诙谐、夸张、婉转等修辞上的特征。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是语言底蕴的反映,在平时训练中应注意表达上的言之有序、词能达意、严于流畅,保证语言层面的正确性,注重语言使用的灵活性和多变性。二,熟练掌握源语和译人语的转换模式,通过增加阅读量,大量积累各种语言表达方式,了解原语和目的语的语言概念完全对应、部分对应及其完全不对应的情况下该如何翻译,提高语言表达的高效率。三,掌握口译翻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包括断句、转换、重复、增补、省略、反说、归纳等等,通过大量的练习实践,提高翻译技巧的实际应用能力,勤于总结技巧的运用规律。

跨文化意识论文篇2

在分析中职英语教育过程中跨文化意识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在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明确英语的学习目的和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当中强调多文化教育方式。

1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行国际交流和沟通,而畅通高效的交流和沟通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认知之上的,可见英语跨文化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因此中职英语教育,需要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纠正学生应付等级考试的学习动机,避免耗费太多的时间背诵单词、词组、句型,而忽略英语读、写、听技能的同步提升。笔者认为中职英语学习,应强调教材的文化内容,中职英语教材中,包括诸多的跨文化内容,在实际学习中,这些文化很容易被忽略。英语教育过程中培养跨文化意识,需要重拾对相关跨文化内容的重视程度,将相关文化内容融入到课堂学习当中,譬如某段英国社会文化对话内容的学习,有必要讲解对话内容所对应的文化背景内容,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对话内容的含义,也便于从中汲取有用的文化知识。

2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

当前中职英语教育的授课方式,大多围绕老师的讲解,学生课堂学习相对比较被动,即便教材有精彩的文化内容,也可能被老师轻描淡写地带过。笔者认为,跨文化涉及到各个国家的文化内容,譬如国家的建筑文化、科学文化、服装文化等,这些内容均可通过形象的声像表现出来,如果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授课,将文化以图片、视频、声音等方式表达出来,自然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化内容的印象,英语知识的掌握也能够得以进一步巩固。另外很多英语影视作品,同样蕴含着宝贵的英语文化知识,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或者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英语影视作品,这样一来,既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够让学生同步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文化。

3采用多文化教育方式

很多学生将英语文化的学习,局限于英国与美国两个国家,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围绕更多国家的英语文化内容,实行多文化教育方式,纠正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片面见解。多文化教育方式,要求学生把握各个文化范畴的知识点,着力提升学生多文化交流的能力,增强英语学习的宽容性和敏锐性,尤其是文化差异问题的处理能力,这样方可适应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满足国际交流的实际需求。英语教师应尽快摒弃“语言文化二元论”的落后教育理念,除了需要讲解英语发音、翻译、语法和句式,还应该让学生透彻理解英语的文化内涵,将语言和文化完全融合起来,这样反而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所需知识的印象。

二结束语

跨文化意识论文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影响

每一个国家都有它独特的地方,一个国家中的语言是国家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句话都包含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素养和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国家的语言和这个国家中的文化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语言的运用离不开文化,两者共同进退,相互依赖。我们在学习一种语言的同时,还要对这种语言背后的文化进行很好的掌握,这也是学习好语言最有利的办法。中国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学生往往不知道该怎么高效的学习,所以,为了打破学生的这种思想上的顾虑,在进行英语教学的同时,也要学习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这种结合式的学习模式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一、 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在教学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和语言是不可分割的,有很大的关联,在很大程度上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整体,文化背景可以在很多方面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从中国英语教学现状来看,英语教学的内容基本上是以英语知识为中心,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在各个院校和高中学校,英语课堂依然是以英语词汇和语法为重点,让学生反复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很少对英语以外的文化进行学习。虽然,学生记住了所有的应声单词和所有的语法,考试中成绩也非常优秀,通过层层考试,但是,他们如果身处在真正的英语交流环境中就会显得力不从心,经常犯语法上的错误,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真正的交流。所以,英语只注重表面的单纯知识结构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必须要把英语理论知识和英语文化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更好地使学生认识到文化背后的英语知识,帮助他们排除层层障碍,提高学生在英语交流中的应对自如。所以,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对英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二、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一)经典英语文学作品提高跨文化

完美的文学作品不仅是人们精神的重要的代表,也是一种语言艺术的结晶。它完整的记录着人们的思想,每一个念头、每一个瞬间。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它可以真实地反映文化的特征。让学生通过阅读国外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使学生在巩固英语的基础上,了解民族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特点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了解和重新的认识,从而在了解文化的同时,提高了英语知识。由于文学作品情节扣人心弦、很容易把学生吸引到作品当中去,学生在读的时候也是被别国文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在英语教学当中应该设置一些评鉴外国作品的教学环节,使学生走进别国文化当中,更好地对英语把握。

(二)理论教学结合文化教学

学生要对英语作品进行大量的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而且还可以从书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除了学习英语理论知识,教师要运用理论和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堂上选一些课外阅读材料,比如,英文作品片段、英文报纸等很多材料。运用理论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形成。教师在对两者进行相结合学习的时候,要正确的指导,通过日积月累,让学生学习到非常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为以后两国在互溶交际中顺利的交流打下非常坚固的基础。

(三)通过开展活动来感受异域文化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的某个环节设置一些以英语为主题的文化小活动,可以让学生从中体验异国文化艺术,比如,班内由老师主持每期的英语文化节、英语大赛等很多文化活动。在这些活动当中,学生通过英语交流对文化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 跨文化意识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一)跨文化对课本扩展模式的影响

中国标准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教材指出,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英语交流和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和跨文化等一些因素发展的基础上。文化之间的渗透都是在无形之中,不自觉地进行文化相互融合和比较。不管是大学、中学,它们的英语教材也都很好的把握了这一文化规律,在英语的教材中,介绍了国外的不同文化的同时也对我国的文化进行很好的宣传。把学生学习到的文化内容和语言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老师对教材做好了充足的准确工作,考验学生对课本模式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分三组进行准备,在课上,第一组用英语讲教材内容;第二组在大屏幕上显示教材内容,并且用英语对该剧情进行详细的解释;第三组结合教材内容来展示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通过老师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对跨文化的认识从单一的了解到对文化精髓营养的吸取。跨文化影响着我国课本扩展的模式。

(二)跨文化对报刊渗透模式

在很多的学校,为了让学生学习跨文化意识的内涵,就运用世界报,把世界报作为补充材料,对学生进行每周一节的报刊阅读课。这种形式的报刊阅读课从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等,都有很大的阅读价值,不仅阅读信息量大,而且阅读内容的可读性非常高。教师为了满足学生对课堂整体把握,把报刊阅读课进行扩展,扩展按不同年级和不同的难易程度进行报刊阅读。扩展之后报刊内容采用英语原文版面对学生跨文化意识进行提高。

(三)跨文化对视听模式的影响

我国在英语教学中要积极融入视听课,试听课中融声音和图像教学,对学生的英语教育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因为试听课教学融入声音和图像就形成了一个多维的教学模式。这种英语教学模式为学生设置了一个很好的沉浸式学习环境,学生能从英语听力和图画中直接学习到语法和有用的词汇。通过试听课,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从教学的多个角度进行学习和受益。教师在试听课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手段,寻找最佳的时间把试听课程插入到教学中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了解英语的基础知识和跨文化,让学生积极地融入到课堂当中去。试听课教学模式起到了学生对知识的补充和对跨文化进一步的融入。

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态。文化差异有千差万别,但是在千差万别中各自的文化是有渲染性的,因此,中国学生在英语教学中,英语理论知识和文化相结合的学生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信息化时代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频繁和复杂,通讯方式也是非常的便捷,各种科技的应运而生都在告诉我们全球化的时代即将来临。这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了国与国之间的互溶性,所以,学习跨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培养跨文化从学生抓起,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看,培养跨文化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表明英语教学须要丢到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重新认识文化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晓影.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1:172~173.

跨文化意识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意识;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前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民族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的制约和影响,所以我们学习一种语言实质就是学习一种文化,“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两种文化”(Tobebilingual,onemustbebicultura1.)。因此,在各阶段的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不懈地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文化教学。结合本人在剑桥少儿英语培训及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汉英文化差异,研究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社会和时展的需求。

一、文化教学的作用、方法

语言与文化互为交织.不涉及文化就不可能搞好英语教学。而各阶段中文化教学的层次应有所不同。

(一)中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即跨文化意识)为目标,以汉语文化、英语文化内容作对比,进行礼仪、习俗、节日、生活方式等浅层次文化内容的学习、了解.

1.比如“打招呼”: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youhadyourdinner?)问话人只是出于礼节并不在意对方吃饭与否,而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吃饭呢!我在剑桥少儿英语二级培训中关于现在完成时的学习中,就举了这个典型例句,有个聪明的男生就偏问了我这个问题,我回答:“No,Ihaven’t.”然后期待地看着他,他从容地从书包里拿出一样东西交给我:“Havesomebread,please.’’

2.又如“隐私”方面:中国人初次见面爱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是涉及个人隐私。因此我在讲授“Howoldareyou?”“Howmany kids haveyou t?”“W herealeyougoing?”“How muchisyourlleWdress?”这些句型时,一定告知学生它们的适用场合,避免盲目使用,造成误解而产生交际障碍。

3.在节日的风俗习惯方面,中西文化差异显著.除中、英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MayDay”、“Women’8Day”等)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irngFesitvla”、“The Mid—AutumnFestival”等,英语国家有“Vlaenitne’sDay(情人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及“ChirstmasDay(-~节)”等,在剑桥少儿英语教学中,我注意在相应的月份里,结合教材内容,逐一介绍各个节日的来历、文化背景,每年的圣诞前我会邀请一名外籍教师扮演圣诞老人出现在教室里给好孩子发圣诞礼物:“Areyou agood boy/girl?——Yes.Iam.———0hereisatoycarforyou.——1门bankyou.”好不热闹!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了解世界的热情。增强了学英语的兴趣.更提高了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除涉及以上文化内容.还应包括大众文化习俗、高雅文化、价值观,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深层文化的内容。因此.大学英语可结合词汇的丰富内涵、习语或典故的文化背景,结合历史或政治背景甚至委婉语进行文化教学。

1.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言文化的载体,在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一些词汇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意义.从而导致一些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理解和联想.比如,inpidualism这个词汇其实反映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英美人用该词(“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意识、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及实现自我价值的独立奋斗精神;而中国人视“个人主义”为“无组织无纪律”、“利己主义”、“英雄主义”等.把“inpidulaism”作为贬义词沿用到现在(当然这一现象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中国是有些微妙的变化的)。通过剖析这一词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了一个民族特有的心理。也让他们成功比较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2.习语典故通常被看做是一些固定短语,其意义不能从句子的单独成分中得到,因为它们的意义是与文化密切联系的,因此在教授习语的时候,教师除了要引人一定的文化背景,还要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词典了解它的来源和隐喻意义。例如。英国和其它西方国家信奉基督教,因此英语中出现的大量隐喻(metaphor)与基督教有关,以《大学英语》精读课本三册第三单元“WhyIteach”中的下旬为例:“Beingateacherisbeingpresentatthecreation,when theclaybeginstobreathe.’’该句作者运用了一个隐喻“老师的工作比作上帝的工作”,因为根据《圣经》描述:人是上帝用泥(clay)造的,上帝向泥吹人生命之气.他就活了,完成了人类的创造,这句话暗指是教师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只有向学生介绍西方这一宗教文化,学生方能理解这一隐语的内涵,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3.中西价值观的差异在委婉语上也有表现,比如关于“年迈、老”,中国人认为老人是智慧、权威的化身,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在中国语言中常出现:“老寿星”、“老革命”、“老人家”、“张老”、“谢老”等称呼,而在西方,西方人向往独立个性,自强自立、精力充沛,所以他们更注重年轻人,他们害怕衰老,就忌“老”,对于他们而言,“old”一词是难以接受的.在西方没有“oldman”之说,他们一般委婉称之为“seasonedman”(经验丰富者)、“well—preserred”(保养好者)、seniorcitizen、reachingone’Sgoldenage以换取心理安慰。因此.同英语国家的老人交往时要牢牢记住这一点,免得引起不愉快,导致交际失败。

二、文化教学现状

我国的外语教学对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尤其是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只把语言当作孤立的符号系统传授给学生。死记词的概念意义。英国语言学家GeofreyLeech在《语义学》(Semantics)-书中提出:词义分为七个类型: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如果要求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概念意义这一表层。从而忽略词汇的深层内涵及文化内涵.那么教育出来的学生文化差异敏感性低,脑袋中虽然装满了单词和短语,可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张不了口,学到的是“哑巴英语”.或一说就错,无法达到真正使用地道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三、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会使学生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这一现实,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四方面的措施。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汉英跨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心理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和形体语言等,都富有深层内涵及文化内涵。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

2.准确地保握好教学时机

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同步融合,讲解生词和词组不仅要教读音、拼写和字面的概念意义,还要深入到文化内涵、感情意义、联想、搭配意义等,教师应该以教材为线索,通过日常课堂教学随时提供和补充相关知识。

3.正确看待文化差异

在英汉文化发生冲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将这种差异放置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进行讨论,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用包容的心态来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做一个“国际人”

4.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

文化教学应是渐进地、自然地、启发式、关联的,而不是集中、说教、注入、孤立式的。从中小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循序渐进地由浅层次的文化内容向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学习。

所讲授的文化信息来源应多渠道,如阅读、大众媒体、实例分析、与老外交流等,多角度介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的英语文化材料,多角度看待英语文化,吸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国际素质。

跨文化意识论文篇5

关键词:英语教学  跨文化  语言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用以承载和传播文化信息的工具,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延伸至文化教育和英语教育,两者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门语言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敏锐的文化意识、充足的文化积累,是得体、准确地利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必备基础。教育部颁布的《国家英语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鉴于英语教育和文化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有必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在学术界历来有多种定义方法。笼统地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显性元素和隐性元素。显性元素有服饰、建筑、交通工具等,隐性元素则包括了价值观、宗教信仰、文学等。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化,主要是狭义的文化,即一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行为标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跨文化教育是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指把目的语的习俗、历史知识、价值观等融人课堂教学之中。

现代的英语教学,一向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人类学家海姆斯于1971年就曾指出:英语教学要培养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2000年3月,教育部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应该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种种因素影响,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还是更多关注语法、词汇等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和英语专业的四、八级考试,更是成了学生关注的核心,这也使与考试相关的技能训练成为教学的中心,文化教育则遭遇冷落。另一方面,文化教育的教学缺乏统一的、成熟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即使有些教师认识到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其教学效果也往往千差万别,不尽如人意。

二、文化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文化教育导人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优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人首先应该遵循实用性原则。由于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而文化这一概念所涉及的内容又繁多复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挑选出最具实用性和普遍性的部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合理设置课程方面,学校应改变原有的“文化课等同于英美概况课”的思路,增加西方文化入门、中西方文化比较等课程,并根据教学重点和难易程度,对这些课程进行系统性的安排,穿插在英语教育的各个阶段。文化教学不能是空中楼阁,没有目的和边界的内容,因为这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找不到学习的重点和方向,甚至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和目的性也非常重要,但文化教育的教学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应在精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授课内容而定。

跨文化意识论文篇6

日本著名美学家今道友信曾说:“所谓方法就是逻辑程序的体系,没有它就不会有对学问的探讨。”[2]在美学研究方面,宗白华是十分重视方法的运用,他虽然没有很系统地阐述自己关于美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但在《漫谈中国美学史研究》《关于美学研究的几点意见》《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等文章中都谈到了美学研究的方法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中国美学。

在美学研究界,宗白华既是比较方法的实践者,又是比较方法的倡导者。他多次提出要在比较中总结中国美学的特色、规律,发现其与西方美学的不同之处。在1961年的一个戏曲座谈会上,宗白华提出:“美学研究应该结合艺术进行,对各种艺术现象,应作比较研究。”[3]二十几年后,宗白华在《寄语》中再次指出:“研究中国美学不能只谈诗文,要把眼光放宽些,放远些,注意到音乐、建筑、舞蹈等等,探索它们是否有共同的趋向、特点,从中总结出中国自己民族艺术的共同规律来。”[4]可见,对各种艺术现象作比较研究,是宗白华一贯的主张。

宗白华的这一观点,是基于对中国各艺术门类、中国艺术发展史的特点全面、深刻了解的基础之上。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宗白华谈到了中国美学史的特点。在宗白华看来,中国的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等艺术门类之间存在着水乳交融的天然联系,又有着各自的独特性,中国美学史、艺术史就是一部各艺术门类相互影响交流的互动发展史。

同时,宗白华的美学研究方法论体现出一种跨学科的文化研究意识。他指出,艺术与哲学、技术等也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对中国美学的研究,不能局限于艺术领域之中,要与哲学、技术等联系起来,结合哲学、文学等批评著作进行比较研究,这样,既可清晰地认识到它们各自的特性,又能发现它们相同或相通之处,这对把握中国艺术特性和发展规律无

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宗白华的这些认识是他研究美学的经验之谈。在跨学科的美学研究中,宗白华起步较早,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写了许多这方面的文章,如:《美学与艺术略谈》《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哲学与艺术——希腊哲学家的艺术理论》《近代技术底精神价值》[5]《技术与艺术——在复旦大学文史地学会演讲》[6]等等。从这些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宗白华在美学研究中有着强烈的跨学科的比较意识,加之在音乐、美术、绘画、数学、建筑、诗歌、雕塑等方面的深厚修养,所以才在美学研究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宗白华的美学研究方法论不但体现出跨学科的文化意识,而且也具有跨文化的意识。宗白华多次强调,研究中国美学,要与西方美学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中西美学的联系和区别,但更重要的是立足于中国美学,要在中西美学的比较研究中见出中国美学的特点。1980年12月,宗白华在高校美学教师进修班上,作了《关于美学研究的几点意见》的讲话,提出的第一点意见就是“要从比较中见出中国美学的特点”,宗白华认为:“中国美学有悠久的历史,材料丰富,成就很高,要很好地进行研究。同时也要了解西方的美学。要在比较中见出中国美学的特点。”[7]在《寄语》中言:“研究中国美学,还要把中国的美学理论与欧洲、与印度的美学理论相比较,从比较中可以见出中国美学的特殊性。”[8]又在《漫谈中国美学史研究》中进一步指出“在美学研究中,一方面要开发中国美学的特质,另一方面也要同西方美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9]此外,在《漫话中国美学》中,也提出要研究西方哲学、美学,找出中外美学思想之不同特点的看法。

美学研究既要有比较的意识,又要有进行比较的基础条件,这也是中西比较研究能否有真正突破的一个关键。为此,宗白华指出:“无论搞中国的还是搞西方文化的研究,都要认真学习外语,这是日后从事深入研究的舟楫。”[10]

宗白华提出对中外美学进行比较研究,是从中西方艺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中西方文化发展历程中,存在着相互交流,彼此影响的事实,这决定了它们有同而不同的质素在内。宗白华曾言:“中国的艺术,如人体画方面,受到希腊艺术间接的影响,那是通过丝绸之路从印度、波斯等国传进来的。中国的石刻,也受到印度的影响。但中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重线条,古代画就用线条来勾画人物。在石刻中也如此,汉石刻,注意线条传神,不像希腊那样立体化。西洋的透视学在明代就传入中国,但在中国并不受重视,甚至受抵制。中国的画同书法、诗结合得尤为密切。中国的毛笔灵巧得很。这个工具,对于中国艺术与美学思想的发展来说,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是中国所特有的。研究中国美学就不能不注意它和外国美学的区别。”[11]

其次,宗白华的这一主张也是总结自己的研究经验和中国美学研究实际的结果。宗白华曾说:“我留学前也写过一些有关中国美学的文章,但浮浅得很。后来学习了研究了西方哲学和美学,回过头来再搞中国的东西,似乎进展就快一点了。”[12]宗白华于1919年至1920年在德国留学,学习美学、哲学、历史,这种双重文化学术背景促成了宗白华跨文化的视野和比较的意识,也决定了他在研究中西方美学时,采用科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在中国美学研究界,宗白华是较早地运用比较方法研究中西美学的人,在这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早在30年代,宗白华就写了《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和《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60年代,写了《中西戏剧比较及其它》《形上学——中西哲学之比较》等,这些文章对中西方的绘画、戏剧、哲学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其研究方法、视野及成果至今为学者们所称道。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学术界在中外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远远不够,所以,宗白华提出“这方面的研究还要深入做下去”[13]。从自己的研究实践以及中国美学研究的实际情况中,宗白华认识到比较对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性,所以大力提倡这种方法。宗白华重视中外美学的比较研究,这种理路体现出一种跨文化的学术视野,亦反映出其比较开放的学术研究思想,这对认识中国美学的特色,深入中国美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宗白华不仅重视将古代各种文艺理论结合起来研究,而且亦大力提倡将这些理论的研究与主体对艺术品的审美实践结合起来,与出土实物进行比对,理论修养和感性认识相结合。这是宗白华美学研究方法论的又一重要特点。

研究美学史的人,往往习惯于钻到历史资料堆里寻绎观点、理论,忽视对出土实物的研究,理论很丰富,但较少有感性的认识。宗白华提出:“美学研究不能脱离艺术,不能脱离

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不能脱离‘看’和‘听’。”[14]看来,研究美学,有理论武装之外,还要有感性认识,要在欣赏中领悟美的内蕴,在看和听的过程中体味美的意境。

研究中国美学史,不但要掌握古代丰富的美学史料、理论,而且要与流传下来的工艺美术品等实物结合起来,要时时关注考古动态,研究出土文物。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宗白华说:“仅仅限于文字,我们对于这些古代思想家的美学思想往往了解得不具体、不深刻,我们应该结合古代的工艺品、美术品来研究。例如,结合汉代壁画和古代建筑来理解汉朝人的赋,结合发掘出来的编钟来理解古代的乐律,结合楚墓中极其艳丽的图案来理解《楚辞》的美,等等。”[15]在《漫谈中国美学史研究》中也谈到这一点:“搞美学的尤其要重视实物研究,要有感性认识为基础。研究中国美学史如果同文物考古结合起来,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研究美学史离不开历史资料,尤其不能缺少考古发现。”[16]

宗白华阐述了这种结合的意义和必要性。他说:“大量的出土文物器具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新鲜的古代艺术形象,可以同原有的古代文献资料互相印证,启发或加深我们对原有文献资料的认识。”“这种结合研究之所以是必要的,一方面是因为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工艺品时不单表现了高度技巧,而且表现了他们的艺术构思和美的理想(表现了工匠自己的美学思想)。像马克思所说,他们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另方面是因为古代哲学家的思想,无论在表面上看来是多么虚幻(如庄子),但严格讲起来都是对当时现实社会、对当时的实际的工艺品、美术品的批评。因此脱离当时的工艺美术的实际材料,就很难透彻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17]

从宗白华的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第一,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可以认识当时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因此,对出土的工艺品,可以从技术的层面去考察,以此了解古代工匠的技艺。第二,从艺术品可直观古代人民的艺术构思,体察他们的审美意识和世界观。第三,更具体、透彻地了解古代哲学家、思想家等人的美学思想。众所周知,中国的文艺批评以感悟式为主,批评术语往往难以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准确理解批评者的思想,如果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证之以实物,增强感性认识,将史料和实物相印证,不但对古代批评术语的现代阐释有益,而且对古代审美思想的理解有很大帮助,可以深化我们的理论研究。我们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研究中国美感的特点、发展规律,发现中国美学的特点、美学发展史的规律。而将理论与实物结合起来研究,对达到这一研究目的是有推动作用的。此外,通过工艺美术品这些实物可以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古代的铜器、玉器、瓷器、漆器等都体现着中国人对美的感受,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多方面。在《艺术与中国社会》中,宗白华说,铜器、玉器“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18]很显然,这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谈美学研究。在宗白华看来,工艺美术品反映了社会文化百态,表现了方方面面的东西,包含着深厚的文化、美学意蕴,从这些实物不但可以研究古代人民的审美意识,研究画家、哲人等的美学思想和理想,还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生活、礼仪制度、民族意识、生命情调、政治权威、社会亲和力等多方面的情况。宗白华以物观人、观社会,体现出他浓厚的文化研究的意识。

宗白华不仅重视史料与实物的结合,而且还主张从表演艺术、艺人的艺术思想中,考察中国美学思想的特点。他说,研究中国美学史,“应当多多研究中国戏剧。……研究中国美学史的人应当打破过去的一些成见,而从中国极为丰富的艺术成就和艺人的艺术思想里,去考察中国美学思想的特点。这不仅是为了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学艺术遗产,同时也将对世界的美学探讨作出贡献。”[19]“研究戏曲只看书,单从理论出发不行,必须从艺术上,生活上一代代传下来才行,中间断了线就很麻烦。”[20]宗白华先生的这些意见,对美学研究的确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种“行为”的艺术,它积淀着中国深厚的文化意蕴,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学理想。而艺人、戏剧表演家,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亦有不少独特的美学观点,他们对戏剧美学的体验是那些满足于书本的美学理论研究者无法企及的。所以,要总结中国美学的特点,总结中国艺术发展规律,不研究戏剧,不研究艺人的思想,那是不全面的,有缺憾的美学研究。

此外,宗白华提出“搞美学的人应打开眼界,多看看,对各种流派不要轻易地下结论。”“搞艺术批评的人要尽量宽容些。搞美学研究,也需要从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要让作品

在社会上多经一些人看看。这对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发展是会有好处的。”“中国美学的发展,也只有‘百家争鸣’,大家用认真的科学的态度对待问题,联系实际,好好讨论、研究,才

可望取得更大的成果。”[21]这些意见,对美学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某种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在根本上是对一种研究视点的确立,而这种确立又是一种美学观的反映。”[22]那么,方法论也应是一种研究视野、思维方式、美学观等反映。从我们对宗白华这些观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宗白华是以总体性与综合性的眼光来审视美学研究的,这是对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方式的认同,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视野的体现。

美学研究离不开艺术,而艺术是艺术家对世界感受的体现,这牵涉到人与世界,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哲学关注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人与自然、人道与天道的关系。在这种意义上,美学研究必然与哲学发生关系。而中国哲学在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基本是“天人合一”,物我浑融的观点,体现出中国哲学的整体认知模式。这种思维方式,对中国文学、艺术及学术研究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古代诗书画互参互证的学术传统,即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反映。现在,学术研究提倡文化的视野,提出跨学科的整合研究,这显然是对传统的整体思维方式的继承与发展。宗白华主张将文艺批评与哲学、文学、各种工艺美术品等实物以及艺人等联系起来研究美学,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认同,也体现出开阔的研究视野。这些观点,对现代美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说,在传统美学研究与现代美学研究中,宗白华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宗白华的这些主张,体现出美学研究方法多元化的特点。他提倡将各艺术门类、中外美学进行比较研究,从实质上讲就是一种跨学科、跨文化、跨国度、跨历史的研究理路。把理论的研究与主体对艺术品的审美实践结合起来,将历史文献资料与出土实物相比对,重视戏剧,研究艺术家美学思想等等这些研究方法,也体现出宗白华主张从多个角度来研究美学的意识。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意识,是其在美学研究方法论上的自觉,也是他建构科学、合理的美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现。

宗白华美学研究方法论与其研究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他在美学研究方面的许多成果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这也证明了他关于美学研究方法理论及其实践的正确性。“由于文艺学与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与复杂,方法问题显得格外重要。”[23]宗白华关于美学研究的方法论以及他的研究方法,对现代美学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范式作用,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注 释:

[1]杨存昌:《论美学研究的方法》,《枣庄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第57页。

[2]今道友信:《美学方法叙说》,《美学文艺学方法论续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第377页。

[3]宗白华:《中西戏剧比较及其他》,《中国美学史论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98页。

[4][8][12][14][20]宗白华:《寄语》,《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78、379、379、378、378页。

[5][6]参见邹士方:《宗白华评传》,香港新闻出版社1989年,第205、208页。

[7][10][11][13][21]宗白华:《关于美学研究的几点意见》,《中国美学史论集》,第1、8、2、2、5~6页。

[9][16]宗白华:《漫谈中国美学史研究》,《中国美学史论集》,第7、7页。

[15][17]宗白华:《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3、32和33~34页。

[18]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艺境》,第206~207页。

[19]宗白华:《漫话中国美学》,《中国美学史论集》,第11页。

跨文化意识论文篇7

关键词:语言文化 思维 文化差异 跨文化

文化间可以互相渗透,也可以互相排斥,语言是整个文化的产物。因此,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将语言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

一、文化差异是英语学习中的障碍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观点,即外语教学主要是解决学生掌握外语技能和外语知识的问题,至于那些与语言有关的文化知识则可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或其他方法去自行获得。因此,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来孤立地教授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这就给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学生在运用语言时,常常以“中文思维+英文形式”来套用所学词汇,从而拼凑出许多不得体的句子,闹出很多误会和笑话。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跨语言交际时,由于文化或心理的差异往往容易违反说话规则,影响交流与沟通,有时产生文化撞击(culture shock) 。

二、重视教学中文化的导入

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同时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加强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交际能力的四个重要参数为合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其中适合性和得体性的实质就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由此可见,我们在进行外语教学的同时需导人与目的语有关的文化内容。

1.文化导入的原则

文化导人的关键是确定内容及其与教材的有机结合。一个民族的文化内容包罗万象,而且其项目也十分繁杂,其中哪些内容是应放在教学中的,有必要进行取舍。取舍中必须遵循相关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所有文化项目都应与教学内容有关,或是教材内容的拓宽。实用性原则是指那些要教的文化项目在我们同说英语的本族人交往时应该是实用的,也就是说它们在一般性文化交往中会经常用到,并促使交往顺利有效地进行。例如,在进行询问天气情况的对话教学中,教师可介绍一下英国多变的天气及见面爱谈天气的习惯,将“backgroundinformation"加人其中,从而使学生深人了解此项语言功能。

2.文化导入的内容

(1)知识文化指经济、政治、史地、文艺、科学技术、著名文学家及其作品和当代社会情况。如drugstore(药店)在中国一般只出售药剂,而在美国可卖食物、饮料等。

(2)交际习俗和礼仪。如称呼语、招呼、问候、致歉、道谢、告别、打电话等用语的制约;社会知识中家庭各成员、同事朋友、上下级之间关系;价值观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宗教观念、道德准则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许多讲英语的人常常用名宇称呼别人,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某某小姐。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但是,中国孩子对祖父母,学生对老师,若直呼其名,成年人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二哥”、“三姐”、“四婶”、“周大伯”之类。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用英语称呼时不论对男人还是女人,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主要的例外是:称父母为dad, mom,mum, mother等,称祖父母为grandpa, grandma等,有时称年长的亲戚为aunt mary或 uncle jim(注意:一般用名字,不用姓)。甚至于对这种亲属关系,美国人也是倾向于用名相称的。又如:称呼语中“comrade”是很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称呼。在西方,常用“sir"和“madam”来称呼不知名的陌生人。在英国,对十几岁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miss";有时,人与人之间还可用表面上很亲密的称呼,如love, dear, honey等。汉语中,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是常事;但英语中只有关系密切的亲属之间才用“uncle","auntie”此类称谓,且后面

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jim"。而在感谢和答谢时,对于别人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欣然地道谢。对别人的赞美,中国人通常会否认以示谦虚,但英语中往往以“thankyou"回答。

(3)英汉理性意义相同或相近,但情感意义、比喻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不同或差异较大的词语。它主要包括动植物名词、颜色等。英汉民族由于在地理、民俗、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表达同一理性的词,在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中就会产生附加在词汇本身概念之上的不同的联想意义。这种联想意义与词汇本身没有必然联系,而是在说者(或作者)、听者(或读者)的文化知识基础上,在特定的语境中,对于一个词所产生的某种特定感受。在跨文化交际及外语教学中,对于词汇联想意义的理解有助于人们更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的文化,从而真正达到交际的目的。例如,在英、汉民族文化中,我们都使用诸如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地主(landlord) .野心(ambi-tion)、劳动(labor)、礼貌(politeness)、批评(criticism)、女友(girlfriend)、自由(freedom)、美(beauty)、民主(democracy)等很多词语,然而如果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文化意义或联想意义,就不了解其深层意义。在特定的场合,就会犯文化错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贬义的词项,在英、美文化中却可能具有褒义。如ambition一词在中国词典中意味着野心,但在美国词典中还有进取心的意思。这些文化内涵不同的词汇在跨文化交际中以及在翻译等方面常常引起误解和导致交际的失败。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注意这些具有民族文化背景色彩的词汇,通过它们逐步熟悉民族文化的全部内涵。

(4)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成语、惯用语、谚语、俗语、格言等,如1)他壮得像头牛。he is as strong as a horse.(牛一马)2)她胆小如鼠。she is as timid as a bare.(鼠一兔)3)养虎遗患:warm a snake in one’s bosom.(虎一蛇)4) he has a green thumb.他擅长园艺工作。(不是“他有一个绿色的大拇指”。)5)black and blue青一块,紫一块6)a woman in the sixth month十月怀胎。可见,成语、谚语中的数字亦有所改变。7)新官上任三把火。a new broomsweeps clean. 8)人不可貌相。you can’t judge a tree by itsbark.以上我们分别介绍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一些成语、谚语的表达方法,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是相当明显的。因此,我们在外语学习中切忌“望文生义”,按照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去“生搬硬套”另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

(5)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手势、服饰、音调高低、微笑、沉默等。如,汉语中的“上哪儿去啊?”和“到哪儿去啦?”这样打招呼的话直译成英语就是where are yougoing?和where have you been?用这两句英语来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usiness!(你管得着吗!)还有许多打招呼的话是相似的,有些只是说法不同。在许多语言里,打招呼的话往往与时间有关,但即使在一种语言中也有不一致的地方。英语中有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evening都相当于汉语中的“您好”,只是说的时间不同而已,但不说good noon。而good night(晚安;明天见;再会)根本不是打招呼的话(大多数讲英语的人不会这样说)。这只是告别时说的话。多数讲英语的人初次见面总要说i’ m pleased to meet you(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客套话。分手时,他们还要说句it’s nice meeting you或it’ snice to have met you(能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话。人们分手时通常说good- bye , bye-bye,相当于中国人说“再见”。几乎所有语言中都有类似的说法。

三、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手段

文化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人新的文化环境中。

1.课堂交流或专题介绍

教师可让学教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审美标准,较直观地了解外国艺术、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利用电影和电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情况,各阶层人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房子,如何与朋友交往,有什么节日,怎样庆祝,以及说话的表情、手势等;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讲出自已的观点。有时可请些外籍人士作这方面的专题报告、讲座等,从中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2.阅读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文学现象的发生。因此,要想了解英文国家的文化,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会大有帮助,从中可以找到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

3.角色表演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就语言教材中涉及的文化背景和内容随语随文地进行说解,指明其文化意义及使用中的文化规范。要营造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背景下来进行“角色表演”活动,并要求他们尽量按其扮演的角色身份来正确使用语言。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逐步提高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来恰当地使用语言的意识。

4.课外活动

学习和掌握外语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因此,若教师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在课外去阅读一些英语报刊、杂志,并促使他们留心积累有关文化知识,这将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此外,还可让学生欣赏英文歌曲,观看一些英文电影,从中了解一些非言语交际的方法和手段。

跨文化意识论文篇8

关键词:关联理论 跨文化意识 培养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近几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很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为什么要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本文将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谈一下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并对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具体方法加以探讨。

一、关联理论

Sperber&Wilson(1986)的关联理论是以认知科学为理论基础的有关言语交际的认知与语用基础理论。他们认为,交际活动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一种,而话语的关联性是交际成功与否的关键。关联理论提出了明示―推理的交际模式,关联理论认为交际的本质就是明示和推理。明示行为是相对于说话人而言的。说话人必须对听话人的认知能力做出适当的判断,并以此为基础选用恰当的话语方式“明确地向说话人表示意图”(S&W,1986),以此明示听话人。这实际上是说话人的编码过程。推理是对听话人的话语理解而言的,指听话人根据说话人提供的明示信息激活相关认知语境(认知语境通常由三个方面信息组成:逻辑信息、百科信息、词汇信息),努力寻找最佳关联从而推断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以有效的信息处理努力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为了保证交际的成功,说话人必须在对听话人的认知能力做出判断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话语方式对听话人加以明示。为了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听话人则需要依赖由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所组成的认知语境寻找最佳关联对说话人的意图进行推理。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的差异较大,极易造成语用失误和误解,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因此,为了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成功,避免语用失误和误解的发生,必须对大学生加强跨文化意识培养。

二、跨文化意识

人类文化中有着许多共性的东西,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给我们学习和正确使用外语带来一定的困难。张丽丽(2009)认为跨文化意识就是学习者对目标语所处的社会文化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的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外语学习者至关重要。跨文化意识的提高对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跨文化意识培养途径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一个民族所有社会生活经验及民族文化特征的反映。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是什么。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脱离文化的语言。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渗透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将具体的培养途径归纳如下:

(一)进行文化对比

要提高跨文化意识, 自觉地识别和处理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关键在于熟悉目的语文化, 了解母语文化, 并且清楚二者之间的差异所在。而要达到这一目的, 进行文化对比是最有效的途径。

(二)利用多媒体传递目的语国家的文化

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的各方面情况,如人们吃穿的喜好、如何与朋友交往、怎样庆祝节日、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说话的表情、手势等。然后,可以组织学生以舞台剧的形式对所学内容进行示范表演,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目的语文化,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体验中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使之转化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动力。

(三)文化旁白

文化教学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Stern提出“文化旁白”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在课堂授课的机会结合所学的教材内容对相关的文化知识进行介绍。如当时的文化背景知识、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等。通过“文化旁白”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

(四)阅读国外文学作品。

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学作品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反映,而文化背景是各种文学现象发生的基础,因此,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

(五)教师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教师的思维方式、言行举止、穿着打扮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尽可能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去处理问题,以西方人的行为方式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西方人的穿衣打扮方式来装扮自己。

(六)课后自学

除了正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之外,课外学习也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如鼓励学生课后多收听外文广播、收看电视中的外语节目和外文电影等。另外,通过网上聊天室结识外国朋友聊天也是一种培养跨文化能力的好方法。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知识的获得是一个需要不断付出努力的过程,要想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者必须具备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束语

总之,时展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它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进行高效交流与合作的关键。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将日趋明显,我们必须把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不动摇。

参考文献

[1] Sperber,D.&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86.

跨文化意识论文篇9

论文摘要:本文从英语课堂教学方面,结合作者的实践讨论了关于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目标,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途径和实践体会。

一、培养的重要性

作为交流的工具,语言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脱离了文化,语言的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由于各个国家历史发展、居住环境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其文化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是学习语言所必须具备的。

二、培养的目标

高中英语课程作为人文学科,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且要让学生能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发展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沟通,合作的能力。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课程标准也对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总体目标:“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悉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的途径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一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导人文化的内容,因此也称文化导人。”文化的导人可有多种方式,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应融人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中的英语教师,应当抓住课堂这个最为重要及主要的阵地,从三个方面进行文化的传授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即使在高中阶段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做到让学生在掌握词语要领意义的基础上,挖掘词汇内部的文化因素,帮助学生能够准确、恰当地使用词语。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有三点是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

1.特别注意一些表面对应的英汉词语,可能表达不同的文化含义,引起不同的意义联想,我们称之为culturally loaded words。比如intellectual在英语中多指教授或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高级知识分子,往往不包括大学生或普通具备本科学历的公司职员,而与其相对应的汉语,“知识分子”,在中文中更倾向于指所有上过大学的人,甚至早些年可能连高中毕业生都会包括在内。再比如owl这个词,与其相对应的汉语是猫头鹰。在中国的文化中,这是一种不祥之兆,所谓“猫头鹰进宅,丧事进来”,可是在西方文化中,owl则是智慧之鸟,是睿智的象征。看过Harry Porter的人应该都记得里面的猫头鹰可是巫师的专属信使。

2.特别注意一些由于文化涵义不等值性而产生的无法对译的习语及用法搭配。比如汉语说“小菜一碟”,英语说“Tt’ s a piece of cake";在汉语中对老师的称呼是“王老师”,英语中则是Mr. Wang,Mrs. Wang, iVls. Wang。汉民族文化经过了五千多年的吐纳使得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会去专门信仰或崇拜某一个固定的神或偶像,所以中国人遇到困难习惯于说“老天保佑”,而西方大多数国家信奉基督教,所以英语说“God bless me"。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不胜枚举。

3.特别注意由因文化所触发的定向思维的不同而产生的对于中国学生难以理解的表达。比如很多美国人常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When you ’ redown, you’ re not necessarily out.”对于一个高中生,这句话中并没有什么生词,可是许多学生却对其含义不甚了解。其实这种表达来源于在美国很受欢迎的拳击运动。在比赛中若被对手击倒,裁判会进行数数计时,若是数到十还不能爬起来就被判输,但若是在这之前还能爬起再战,比赛将继续进行,即意味着还有赢的希望。所以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击倒,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赛。所有的美国人都明白这句话的寓意是用于鼓励人们,当遇到挫折时,不要丧失信心,因为还是有成功的希望。再比如经常看英文原版的好来坞枪战片的人想必都很熟悉"freeze”这个词,当它从一个警察的嘴里喊出来时,它的意思是“站住”“不许动”,而非字典上所说的“冰冻”“结冰”。还有一个例子像“elderly people”和"senior citizens”这两个词,课本上给的解释都是。“老年人”。在中国,“老”是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代名词,是受到尊重和羡慕的,可是在美国,人们普遍忌讳用这个词来描述人,因为它意味着没有用处,遭人怜悯和靠人施舍,所以有教养的美国人往往用“sen-f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代称老人。像这种因文化引起的定向思维的联想的表达方式对于没有语言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肯定是会造成一些理解及运用时的困难的。

词汇的学习对于许多中国学生来说,是基础更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词汇的教学中渗透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既是贯彻教学大纲的正确教学方法,同时也使词汇鲜活、生动起来而不仅仅是一个个生硬的语言符号,这样可反过来促进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文拿的阅读

阅读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一种语言学习考试必考察的一种能力,同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我们日常的教学和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阅读材料,其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社会、文化、历史、广告、书信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教师若能不失时机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介绍,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跨越文化障碍,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学生的解题应试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对不同文化异同的敏感度。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采用三种方式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1.直接的呈现,配合详细的注释。

高中英语课本里有不少文章本身就涉及有关异国的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有关文化的内容,且配合有一定的课后注释,他们直接提供了一定的文化信息。在教学中不可因为文章或注释里没有重点词汇或者较难的语法现象就忽略不计或者草草了事。相反,教师还可根据情况适当补充,比如无论是以前的SEFC还是现在江苏省使用的牛津英语都有关于eating c& health的话题,那么在课文讲授的同时,教师就应该介绍国外的饮食习惯以及不同饮食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

2,利用图片、录像、电影、网络,乃至具有文化特色的实物如货币、邮票、报刊等,同时借助教师白身充满“洋味”的表情、手势、体态语等来尽可能真实再现文章内容,努力营造英语文化氛围。

当今的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宽阔,许多英语教师甚至许多学生自身都有或长或短的海外经历,这些都有助于让课堂上单一的阅读活动变得更为具体和生动。有时侯一段电影对白,一些实物的展示就可以让文章中一些抽象的概括性的内容一切尽在不言中,而这样的学习方式显然更有效果,也更易于被高中生所接受。

3.有目的地设置开放性话题供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兴趣,并利用这种内在的动力鼓励学生对文化及观念的异同见仁见智,为将来学生能够主动进行跨文化交流打下基础。

这一方式无论是对教师的备课质量还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看上去和英语考试的内容关系不够密切,这一环节往往被师生忽略。笔者认为如果这一环节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得以贯彻和坚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更能够加深学生对文化异同的深刻理解,提高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比如一次在讲授补充教材sports这个主题,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西方许多运动的起源、规则等,结束后,笔者用幻灯打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供学生当堂讨论。例如:Do youknow any modern sports which are on颐nally from Chi-nab(学生讨论后发现大多数现代运动项目起源于英国,中国的极少。)Why don’ t Chinese like compara-lively more violent sports such as bulling and boxing?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oxing and Wushu?What made the Englishmen develop so many modernsports?这些问题其实都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答案,但是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会运用历史、地理、体育、风俗等文化知识来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分享了有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了学生对文化异同的敏感度,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三)谋堂文际实践.模拟英美人现实生活

笔者认为,一堂成功的外语课应当尽可能地创设语言情景,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运用所学语言。同样,成功的文化传输也应尽可能有更多的模拟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交际实践来体验文化。所以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一定时间准备,然后在课堂上创设一些诸如生日聚会、排队候诊、上街购物、初次见面、家庭聚餐等社会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教师可以发动学生收集道具、服装等,力求在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中让学生模拟交际。这类活动气氛轻松,形式活泼,学生往往兴趣浓厚,表现积极。

此外要求学生轮流上台做presentation,形式上很象许多初中学生做的duty report,也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活动。现在的学生相对于以往的学生来说,有较强的表现欲,许多学生由于家境的关系也是见多识广。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有利于鼓动他们的积极性。当然教师应该同时,给予一定的指导,提出一定的要求以加强活动的目的性。最重要的是每一个presentation之后,都要有一个questiontime,不同于中国的听报告,这也是一种西方学术文化的体现。

跨文化意识论文篇10

 

关键词: 高职 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应用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承载文化。“运用英语有效交流”的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公共英语是我国绝大部分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之一,可是目前中国的大学公共英语授课方式仍然是以语言知识为主线,文化内容颇少。但事实证明大学英语教学之中的文化传授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主要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的英文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文化是具有独特性的,不同国家的文化是互不相同的。人们在语言中储存了前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记述了民族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后人通过语言学习才能掌握前人积累下来的整个文化。反之,语言及其运用均不能超越了文化而独立存在,不能脱离一个民族流传下来,文化是决定某一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样,语言的发达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跨文化交际意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语言学家拉多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而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仍然只强调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在交际中的运用能力,没有把文化意识的培养摆在应有的位置。这样教学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当中,只了解了一些语法知识和语言现象,却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识辨能力;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隐含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不理解,甚至产生误解。因此,在教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教师也应向学生讲解相应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输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将跨文化的交际性作为教学的主导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以语言的应用及交际能力为出发点设计教学,这样才能真正使语言知识成为帮助他们交流的工具,使他们学有所用,真正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三、跨文化意识的应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1、词汇教学中注意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教学的难点并不在于词汇的读音、本义,而在于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由简入难地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让学生了英语词汇在许多方面与汉语词汇存在着不对应现象。在这类词语中,以表达动物的词最具代表性。

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有关“owl”这个词的文化含义。汉语里“猫头鹰”也称“夜猫子”,与蝙蝠一样是一种专门夜间出来活动的鸟类,由于其啼声凄厉,人们把它的叫声与灾难和死亡相联系。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解释: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把猫头鹰看作智慧鸟,是智慧的象征。在儿童读物和漫画集中,猫头鹰的形象是沉着、冷静、严肃、聪明。习语“as wise as an owl”便是一例。由于猫头鹰有夜间活动的习性,英语中owl的喻指“常熬夜的人”或“惯于夜间活动者”,这层引申义与汉语的“夜猫子”相吻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这些词、句经常使用的场合,使学生会正确使用,培养学生正确、恰当地使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际。

2、通过日常教学渗透,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涵

现行的高职英语教材内容很多都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教师应引导学生产生相应的思考,进一步引起他们的探讨与研究。只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内涵,以教材为线索,通过日常课堂教学随时都能提供和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比如: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一单元(外研社出版)涉及到家这个概念,在学生学习文章的同时,就可以了解美国文化中人们对家的看法,并且教师可以更进一步的引申到美国人的教育观,可以和中国文化中人们对家的看法以及中国人的教育观进行比较。

3、积极设置教学情景,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语言教学模式

高职英语的教学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还要了解产生

这种语言的背景和它所适用的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网络、多媒体、幻灯机、录像机等为学生设置语言环境,创设语言氛围,结合听说法、交际法等教学法使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和相关的背景文化联系起来,迅速准确的选择出适合语言环境的语言。

4、发挥第二课堂的平台作用,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能力

教学如果只注重课堂讲授,只重视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第二课堂应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与扩展,应当作为教学工作与大学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应与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有时候,第二课堂比第一课堂的效果更好。由于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和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素质,它包涵许许多多因素,除了语言能力,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实践,还有一些适用于任何不同的文化之间交际的习惯和技巧。因此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第二课堂活动。

5、促进对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的比较与思考

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很多西方国家的节日。例如: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在学习这些节日的时候,可以一方面了解节日的起源、人们的庆祝方式等有关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它们和中国的一些节日作比较。圣诞节与春节、情人节与“七夕”,鼓励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同时也比较出两者的不同,再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特别是那些文化影响行为的地方。比如赠送礼物,西方人习惯于当面拆封欣赏;而中国人则恰恰相反,认为当面打开礼物是很不礼貌的。背景知识的比较与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化差异,转换角度思维,促进英语学习。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有能力在不同文化场合下有效地与对方交流,达到互动,增加相互了解和信任;要让学生“多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揣摩对方的意思,这样可以大大避免将对方简单分类以及民族中心论的倾向”。因此,文化的融入和快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中,成为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才能够从根本上起到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 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4.

[3]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halliday,m.a.k.readings in systemic linguistics,london:batsford academic,1966.

[5] 毕继万.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中国外语,2005(1).

[6] 陈祖福.迎接时代的挑战,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