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意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1 13:54:53

体育意识论文

体育意识论文篇1

关键词:课程改革终身体育学校体育素质教育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旧的体育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和指导思想,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课程改革的主体和执行者,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观念,积极的面对课程改革。

一、旧的体育观念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普遍存在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目标的近期效益,过分强调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及教育目标只集中于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状况上,体育课也因此变成了素质测验课,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方面的培养。由此造成了学生离开教师走向社会后就不知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去强身健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

二、更新观念,突破旧模式

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

(1)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

(2)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要改革中小学体育竞赛的制度,增强小型多样、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趣味比赛,智能与体力结合的比赛等。

(4)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了解相关规则与常识。

(5)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学会一项技能,形成一个爱好,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需要,从中得到乐趣,培养自我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提高健康状况,让其终生受益。

2.面向全体学生

学校体育就是全体学生的体育,享受身体方面教育,是每一个在校学生的权利,是不能被剥夺或侵犯的。能不能保证为全体学生服务,实则是一个关系到学校体育能否健康发展的问题。因此,为少数、为多数,还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问题,就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中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学校体育,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应当保证提供所有学生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与指导,即使课余训练与比赛也不能例外。这是因为:(1)凡是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组织、有意识的活动,学生都具有同等享受利用的权利。作为学校体育教师就应当在课内和课外活动中对其所教全体学生负责。(2)课余时间训练辅导学生的提高,也应当是学生自身的提高,而决不是“通过他人经受训练来提高自己”,也不是少数人被训练提高了,就等于提高了全体学生。所谓普及与提高关系,如果脱离二者之间的纵向作用,而只追求横向影响力,显然这种理解是很不全面很不正确的。(3)课余训练旨在培养人才,那就更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要求“成才”的权利,更因为学生个体的禀赋、爱好、性格及环境条件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才华也各不尽同。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思考并开展训练,才有可能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3.在体育教学中要体现出的特点

(1)健身性。健身性是学校体育的本质特征,是体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根本标志。这一特征并不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2)人文性。学校体育作为体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现代学校体育必须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大大地突出其人文性。

(3)基础性。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素质教育要求学校体育必须教会学生健体。也就是说,学校体育必须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娱乐性。娱乐也是现代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我们现在的学校体育之所以不太受学生的欢迎,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娱乐性。缺乏娱乐性的学校体育,是不能成为现代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5)竞技性。我们说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娱乐性,而体育的娱乐性可以说主要隐藏在体育的竞技性之中,甚至我们还可以说,体育的人文性也大多来自体育的竞技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体育如果失去了竞技性,体育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必须指出的是,学校体育的竞技性并不等同于竞技运动。

(6)主体性。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是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现代学校体育必须符合学校体育主体的需要,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

(7)选择性。选择性是从主体性中衍生出来的。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适应于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体育学习目标、内容、方法、难度和要求,以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8)民族性。在现代学校体育的多样性中,还将鲜明的体现出民族和地域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和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体育传统。这些体育传统,必然要反映到学校体育中来,学校体育也必须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的优秀体育传统。

(9)开放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必将冲破学校的樊篱,与社会体育沟通。既锻炼身体,又陶冶情操和提高生存能力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将自主地积极参与社会体育,与同学和亲朋好友一起愉悦身心。其次是,学生家长和热心学校教育与热心学校体育的人士,将被请进学校,参与学校的运动会、体育节等。

体育意识论文篇2

关键词:体育意识;终身体育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如何在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笔者进行过许多有益的尝试,提供给大家共同探讨。

一、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满足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部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又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知识、我国足球出线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四、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

体育意识论文篇3

(一)加强宣传与教育终身体育意识

中专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要从树立起其体育意识开始,加大宣传体育意识,强化体育教育能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参加课内外活动,并有利于实现家庭、社会、学校三者体育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了加强体育意识的宣传和教育,高校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做:其一是有效利用广播站、黑板报、网站等媒介,拓宽学生认知体育的途径,开阔学生体育知识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激发学生体育锻炼欲望,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其二要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知识讲座,并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竞赛活动,同时为了扩大体育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可邀请家长或社会及企业中知名人士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其三是转变传统体育教育观念,加强体育创新,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激情,促进学生体育观念的转变,并重视体育教育。

(二)确定自我身体锻炼的目标

中专生的自我身体锻炼目标的确定受其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对于身体素质较差及体育运动能力薄弱者,在确定自我身体锻炼目标要注重提高自身机体抵抗力和满足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基本运动量,促进其身体各机能的正常发展;对于身体素质及体育能力一般者,要以国家制定的健康体质标准为准则来确定其自我身体锻炼的目标,最少要达到及格及以上;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好且体育运动能力较强,只不过缺少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和经验的中专生时,要以国家制定的健康体质标准的优秀级别来要求其自我身体锻炼目标的确定;而对于那些拥有良好体质和运动能力并具有一定体育运动基础和经验者,则应该有更高的目标要求,对此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其自我身体锻炼的目标除了要达到部级二级运动员及以上的标准还要在各项校内外体育竞赛中斩获佳绩。

(三)展开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

学生都具有好胜心理,准确把握好学生心理,积极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活动来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在设计体育竞赛活动时,首先要避免活动对象的局限性,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扩大竞赛活动的影响力,从而树立起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其次要避免体育项目的传统性及乏味性,这导致学生对体育竞赛活动的参与度不高,达不到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目的。为此体育竞赛的内容及形式要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使得学生在紧张又愉快的氛围中巩固其体育技能,并逐步确立起终身体育意识;最后要避免体育竞赛活动过于正规化,学校体育教育其重点是培养学生体育技能,锻炼学生体魄,并非真正的部级体育运动者的培养场地,如果以部级、世界级标准来要求学生,只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达不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目标。因此要合理设计体育竞赛活动,促进学生终身提议意识的养成。

(四)培养终身体育习惯

要培养中专生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锻炼成为其生理上的动力定型和生物钟节奏,促进其终身体育锻炼的养成。在校期间,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一旦学生毕业之后其进行有益体育锻炼活动会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只有在学校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后,体育锻炼才能在以后学生生活当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的关键在于其自身体育素养,而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所谓体育素养其实际就是体育水平能力,学校体育教育要从基本的体育技能、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锻炼、身体娱乐及欣赏体育赛事能力等方面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使其在长期学校体育教育影响下,逐步树立体育意识,加强体育锻炼,进而养成体育习惯。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不断创新、丰富和完善实际体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二、结语

体育意识论文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 理论科学化 途径

一、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进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始终面临着科学化和意识形态化的双重选择。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史上,出现过把思想理论教育过分意识形态化的现象,也发生过把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逐渐被弱化和淡化的状况,特别是在“”中,由于过于强调了意识形态的替代性、过度扩大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性、过分夸大了意识形态的权威性,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几乎集中了全社会的注意力和资源,忽视了其他领域的发展和作用,意识形态领域的强大革命和政治的巨烈冲击,并没有树立意识形态和政治的绝对权威,相反,意识形态领域所导致的混乱,使一些人失去了热忱。思想理论教育作为担负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和教化的特殊使命,这就决定了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要服务和服从于意识形态的要求,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论证和辩护。第一,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意识形态化是载体和内容的关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思想理论教育的内容,思想理论教育是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载体和途径,思想理论教育传播和灌输的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不是别的意识形态;反过来,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理论教育这一途径来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因此思想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思想理论教育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离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教育就不是思想理论教育;同样,脱离思想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将大为减少,其效果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第二,意识形态化和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段,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指导思想,成为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指导思想。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主要有三重任务:一是传播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二是对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进行必要的斗争和扬弃;三是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发展创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作用在于宣传和传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建设提供实践和操作层面的途径和方法,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进一步完善和稳定奠定基础。

二、注重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彰显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

所谓“人性化”,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或“人文关怀”。党的十报告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要求。因此,正确处理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人性化的关系实际是指在思想理论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第一,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是以人性化为基础的。从一定意义上,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就是实现思想理论教育的标准化和精确化,它体现的是一种物性特征和数量特征。科学化往往是与规范化、程式化、标准化和精确化等相关的,要求形成尽可能规范的思想理论教育实际操作体系和思想理论教育研究学术规范体系。第二,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科学化与人性化突出地体现在清晰和模糊的关系上。首先,清晰和模糊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清晰和准确。这表现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上,清晰指的是理论的科学性必须是清晰的、明确的和不含糊的,而以什么样的方式使受教育者接受这些理论是可以是模糊的,只要方法正确,目的明确,达到良好教育效果的办法都是可以采取的。其次,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难以完全数量化和精确化的。最后,要给人性留出空间和余地,保留某种隐秘性,给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动留出可能性。因此,科学与人文角度不同,致使方向也不同,但它们应该相互配合,在某一点上达到平衡。第三,在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上达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人性化的统一。人性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思想理论教育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是题中应有之义。

体育意识论文篇5

摘 要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成都市6所高校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同时结合终身体育意识进行讨论分析,旨在找出大学生体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力求改进大学生体育学习现状,为促进和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学习 现状 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学习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通过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活的、内化而产生的身心变化过程[1]。终身体育是指人在出生至死亡之间的有生之年应不间断地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内外环境的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终身体育是体育未来发展的趋势,是解决现代“文明病”困扰的迫切需要,是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反映了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实践,其目标是将体育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终身享用。而终身体育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终身体育意识的提高,终身体育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各个时期体育意识的发生发展的总和,是通过大量的体育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内在的而又客观存在的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的总和。它驱动并调节着人们的体育行为,使人们自觉、持久地坚持体育锻炼[2]。大学期间是大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开阔视野以及成为高级专门人才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及时地在体育学习方面给予正确的引导并积极校正大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培养和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对他们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大学的体育和非体育专业以及西南交通大学和四川大学的非体育专业大二学生中总共随机抽出370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在中国期刊网上查阅了与本研究有关的大量资料,对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分析和利用。

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70份,剔除无效问卷11份,共回收有效问卷359份,占总发放数的97.03%。为保证三个专业(体育、理科、文科)男女比例相一致,从每个组有效问卷中分别抽调男生60份,女生58份问卷用于本实验数据分析,共354份(男共180份,女共174份)回收问卷用于数据分析。

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和EXCEL表对相关调查数据作统计分析。

(三)研究问题和实验设置

本研究的问题为:1.目前不同专业(体育、理科和文科)和不同性别(男、女)的大学生体育学习状况如何?不同专业和性别的大学生体育学习的现状是否存在不同?如果是,那么存在什么样的不同?2.相对于终身体育意识形成而言,现阶段大学生(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体育学习状况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存在,那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有什么影响?

根据扬霆,颜天民指出的体育知识、技能、能力、习惯学习等四个方面的内容[3],本研究的问卷调查共设置了35个问题。其中“体育知识学习”方面的共5个小题;“体育技能的学习”方面的共5个小题;“体育能力学习”方面的共5个小题;体育情感、态度和习惯方面共20个小题,其中关于“体育情感”方面(主要包括情感、兴趣和意志)共5个小题,关于“体育态度”方面的共7个小题,关于“体育习惯”方面的共8个小题,每个小题选A为4分,选B为3分,选C为2分,选D为1分。例如:你对某一项运动的感知能力(比如打球的球感、游泳的水感等)_____。A.非常好 B.比较好 C.一般或中等 D.很差。

二、体育学习现状的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专业和性别的大学生体育学习现状的总体分析

1.不同专业(体育、文、理科)的大学生体育学习现状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三个不同专业的学生中,体育专业学生总的得分率(77.36%)相对较高,而理科(64.39%)和文科(65.18%)的得分率相对较低。另外,三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以上体育学习的几个方面中,得分最低的都是以下三方面:体育知识、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最后,在体育知识、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这三方面,三个专业(体育分别为:69.00%,73.75%和70.50%;理科分别为:58.00%,59.75%和53.75%;文科分别为:57.25%,61.50%和55.25%)学生的得分率都分别低于他们的平均得分率(77.36%、64.39%和65.18%)。

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体育学习现状分析

首先,从表2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在各项得分上及总得分率上的差异不是很明显,分别是69.68%(男)和68.00%(女)。其次,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在体育知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三个方面的平均得分都相对其它体育学习方面偏低。再次,在以上三方面,无论是男生(分别为:61.50%,65.00%和61.50%)还是女生(分别为:61.25%,65.00%和57.75%)得分率都分别低于他们体育学习的总平均得分率(男生为:69.68%,女生为:68.00%)。

通过以上分别对不同专业和性别的大学生体育学习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体育、理科还是文科,以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总体上在体育知识、体育能力以及体育习惯这三方面的学习现状相对于其他方面的体育学习都比较弱,同时他们在这三方面的得分率都分别低于他们体育学体的平均得分率。

(二)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体育学习现状调查结果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在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能力、体育情感、体育态度、体育习惯以及体育的情感、态度与习惯的综合这些方面,体育、理科和文科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之间的统计结果都为0.00*

另外,通过Scheffe事后检验分析(表4)得出:在体育学习的各个方面,体育专业组分别同文、理科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0.00*

(三)女生和男生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分析

表5展现了女生和男生测试组问卷调查数据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在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能力、体育情感、体育态度以及体育情感、态度、习惯的综合比较上,男女生都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然而在体育习惯方面,显著值0.02*

三、结合终身体育意识讨论与分析

(一)结合终身体育意识对不同专业和性别的大学生体育学体现状的讨论和分析

根据本次调查统计,可以看出现阶段多数大学生都具备对体育的兴趣和快乐的情感体验,都清楚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巨大益处。但是,以上我们分别对不同专业和性别的大学生体育学习现状分析,无论是不同专业还是不同性别,总体上在体育知识、体育能力以及体育习惯这三方面的学习现状分别相对于其他方面的体育学习都比较弱。因此,在体育知识、能力和习惯方面,不管是体育专业还是文理科专业的大学生,都是相对薄弱的环节。

1.结合终身体育意识对大学生体育知识方面学习现状的讨论与分析

在体育知识学习方面,根据终身体育者的标准之一:具有较好的整体体育知识水平[4]。依据表1,实验统计结果发现三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以上体育学习的几个方面中,体育知识得分是最低之一,造成这一结果有历史客观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如现代大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轻理论,重实践,课前准备和课后复习不充分;大学生获取体育知识的渠道呈多元化的特点,但教材被大学生普遍忽视。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时数不足、教学内容选择带有片面性、教材使用受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大、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学生体育态度消极等,一系列现状造成了多数学生在体育课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非常少,并且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很零散而不系统。

纵观中小学体育教育与教学,体育课中很少对理论课进行比较系统地讲授,学生根本不能系统地掌握好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而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忽视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授,使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断层,缺乏连续性和统一性,致使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体育生活也自消自灭。因为缺乏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在实践中不能得到有效的理论指导,因此,很少会欣赏体育比赛,不少人还是“体育盲”,有的结束大学生活等于结束体育生活而从此与体育无缘。

综上所述,从大学生获得体育理论知识途径和所选择的方法来看,多数大学生所习得的体育理论知识显得“形散”而“神散”,体育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不够完善。

2.结合终身体育意识对大学生体育能力方面学习现状的讨论和分析

体育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它是由知识、技术、技能和智力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它包括了:身体锻炼能力、运动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保健能力、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能力、对体育的评价能力等。这一综合体,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就是能顺利地、成功地完成一系列体育活动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提高的。从事的体育活动愈多样,掌握的知识愈丰富,体育能力发展就愈全面,体育技能的训练愈复杂,体育能力就越能提高。因此,体育能力是体育意识的外在表现,具备较强的体育意识的人也相应具备较强的体育能力。

根据终身体育者的基本特征所含的“对运动技术技能及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大都在一般水平以上”[5]。而表1可以看出现今大学生体育能力表现还有所欠缺。究其原因,当今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目标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一弊端有着深刻的根源。学校领导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不能在宏观上予以指导。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受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只重视“三基”的传授,忽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教育学上有条原理: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训练。从以往乃至当前大学生的体育能力不难看出,无论从教学指导,还是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没有对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有明确的指导和具体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又缺乏培养的方法和手段。在体育教学的教材、教法、组织形式等方面,基本上沿袭命令式、模仿式、检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对体育意识及独立自主锻炼能力与习惯的培养。热衷于片面追求竞技体育成绩,或过分强调“达标”及考试的体育项目测试,从而忽视了“能力”的训练,导致了本来是学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手段的体育,反而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庸。

3.结合终身体育意识对大学生体育习惯方面学习现状的讨论和分析

人习惯的表现,也就是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习惯是潜意识的功能,又被人们称为第二天性,它是潜意识对言行的自动反应。因此,好的体育习惯也是好的体育思维习惯与好的体育行为习惯。习惯是有意识的选择,因此,习惯也是意识的一种表现,体育习惯也是体育意识的一种表现。

根据终身体育者的基本特征:除特殊情况外,每周参加体育活动3次以上,每次参加活动3O分钟以上,至少持续十年[6]。然而,根据调查就体育习惯方面统计,首先单从每周锻炼次数(不包括上专业素科课时间)来看,能够每周参加3次以上、每次活动在30分钟以上的回答,体育专业的学生分别占38.46%、77%,所占的比例比较高,但是体育专业测试组在体育习惯方面的所有题项的平均得分为2.82,低于该测试组在体育学习各方面总体平均得分(3.09)。而理科测试组和文科测试组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15和2.21,其平均得分分别低于他们在体育学习各方面的总体平均得分2.61和2.58。另外,单从每周锻炼次数而言,能够参加3次以上的回答,文、理科学生分别占11.36%、13.78%。由此可见,理科和文科测试组每周坚持锻炼次数很少。最后,从他们回答每次活动的时间来看,每次活动在30分钟以上的,文、理科学生分别占35.20%和38.90%。

因此,大学生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总体上都比较少,在体育的习惯方面还不能达到作为终身体育者的标准。造成这一结果有历史的原因,如从小学到大学,“体育”被“升学”最大限度地排挤;客观环境的影响及主观方面的原因,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外界新鲜事物曾多,消遣娱乐方式曾多,很多学生把空闲时间都用来逛街玩耍,沉迷于网络游戏、通宵达旦地打扑克等也挤占了很多的锻炼时间。另外,体育教学大纲和内容的设置陈旧、教师的教学死板、场地设施不够完善、锻炼环境很差等,也影响学生体育习惯的形成。

(二)结合终身体育意识对不同专业的数据分析结果的讨论和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在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能力、体育情感、体育态度、体育习惯以及体育情感、态度与习惯的综合这些方面,体育、理科和文科的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之间的统计结果都为0.00*

根据体育意识判断标准:(1)是否具有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2)是否认识到体育和体育活动的功效和作用,特别是评价性的认知;(3)是否具有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正面积极的情感体验,如依赖感、必要感、赞同感和支持感;(4)是否具有体育需要和体育行为倾向[7]。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现状明显地表明了他们有较强的体育意识,而这样的意识更有利于他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比较而言,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现状表明他们的体育意识相对淡薄。也说明非体育专业的体育学习现状离他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还有较大的差距。

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这种活动,并使之朝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动力。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最为主要的是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因为专业的性质而学习动机不同,在体育各方面的学习所用的时间和精力产生差距,进而在体育学习各方面的习得也呈现出差距,最后对体育及其内涵的认识、理解,自觉地运用所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去参与体育锻炼,在锻炼中产生积极正确的情感体验相比较差距明显。也就是说,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意识相对淡薄。

(三)男、女大学生在体育习惯方面的学习存在显著差异及其原因

通过表5男女生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在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能力、体育情感、体育态度以及体育情感、态度、习惯的综合比较上,男女生都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唯独在体育习惯的分项比较中,显著值0.02*

首先,女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使多数女生表现出好静、怕动、爱干净,不如男生好动、活跃,对各项体育活动有选择,并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尤其是经期对锻炼产生顾虑,影响了锻炼的积极性。在上体育课时常出现躲、拖、怠、磨,体育行为上表现比较被动,即使教师批评、耐心劝导,还是很不干脆。

其次,陈旧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导致了许多女大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到她们对学习体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她们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然而,终身体育要求必须要有良好的锻炼习惯,因此,女大学生的体育习惯阻碍了体育意识的形成,从而也阻碍了她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第一,不同专业或性别的大学生,在体育知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方面的学习内部横向比较都相对较差,也是大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方面。然而,这三方面与体育学习的其他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因此,大学生在这几方面的体育学习现状不利于他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第二,总体上而言,在体育学习各个方面,相对体育专业的学生,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现状明显较差,他们的体育意识从整体上来说相对淡薄。因此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现状在这一层面上呈现出比非体育专业学生更易于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第三,女生和男生在体育学习的各方面: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能力以及体育的情感、态度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体育习惯方面女生和男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二)建议

首先,在思想和行为上给予大学生们正确引导,加强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其了解体育学习需掌握的系统内容,充分认识体育的重要意义,明确体育学习的目标并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务必让每一名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无论何时何地,不论年龄大小,不管是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终身“需要”,建立起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

其次,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系统讲授。在这方面应做到:1.适当增加理论课教学课时数。2.教材选择要从实际出发,突出全面性、终身化。3.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还应加强体育教师的体育理论素养和水平、改善教学设施。4.每一学期组织2-3次知名体育专家学者在全校进行公开理论知识讲座等。

再次,在传授“三基”同时,注重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要使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通过各种途径与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最后,注重对大学生加强体育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女生体育习惯的培养。要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加强对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使学生从坚持锻炼中真正得到体育运动的益处,激发他们内在动机而使他们的锻炼习惯更加巩固。同时,也加强外部因素的建设,如:加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等。另外,要改变女生体育习惯较差的现状,除了必须进一步鼓励她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她们对体育锻炼认识,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外,尽可能多地开展适合女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并行之有效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活动,有目的反复操作或无意识重复使之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参考文献:

[1] 杨霆,颜天民.体育学习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7(12).

[2] 田颖.山西大同大学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调查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3] 杨霆,颜天民.体育学习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7(14).

体育意识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论;理解型;教育实践型方法论

学科的划分是以知识类型的差异为标准的,而知识类型的差异基于认知客体或认知对象的不同,从康德的批判哲学所导致的学科分类到狄尔泰的对于人文科学逻辑的论证都可以得到说明。比如说自然科学和哲学就是不同的知识类型,自然科学着眼于自然现象探究“物”之理。哲学则着眼于形而上世界追问“道”之理。这种以知识类型为基础的学科的形成和分化,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功能性的差异要求。而知识类型是以知识论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因此,一般说来,任何学科的成立首先需要同时满足两点:其一,一种以特定知识类型而形成的知识论;其二,知识论的达致依赖着特定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的发现,以及一种与之相适宜的科学方法论的构建。

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被设置为一级学科,和其他学科所面临的一样,关于它的学科合法性的质疑也相应而至。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确实是比较特殊的,有不同于一般学科的特点:它的知识论并不是由对于特定对象世界的认知而来,而是本来就已经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基于这种本已存在的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它也不是严格的教育学,教育学探讨人类教育现象(或者说这构成了教育学的认知对象或领域)的本质、规律和科学方法。

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并最终确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展示给人们,更重要的是还要使人们承认并接受它的真理性,这才是学科的最主要和最终的目的。但是一门学科的成立,按照一般规律,也必定要符合“特定知识类型而形成的知识论”和“科学方法论”这基本两点。在学科属性上这似乎有点问题,但在笔者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与政治教育学科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论和方法论。

以特定知识类型而形成的知识论首先是发现一个具有排他性的专有研究对象或领域。在十九世纪哲学学科陷入合法性危机正是因为原先属于哲学研究范围的“世界”、“灵魂”、“心灵”等问题域,随着科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学科从哲学母体中分离,而丧失了自身的对象世界。

反过来说,像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也正是获得自身专有的对象世界而获得了合法性的基础。如果自然科学着眼于自然现象、社会科学着眼于社会现象,思维科学着眼于思维现象,通过把这些现象设定为认知意义上的客体从而达到对于对象的分门别类的“认知”,这便是“知识原型”。但是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似乎并不参与这种“对象分割”,在整体的客观“世界”里也确实不存在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客体”世界,因而也就没有由“客体”世界而来的新的知识的发现和创造。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合法性的质疑也首先在于此。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出现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国国情、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系统具有已为历史所证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很显然同其他学科相比。它的社会功能性的要求要大于知识性要求,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特征,因此,我们不能用非常绝对的学科标准来对待它。不过基本上讲,我们仍可以用传统的学科规律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和形成。

我们可以用解释学上所谓的“文本”世界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论的对象世界。如果说一般意义上的知识论是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认知型”的知识论,那么,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论称之为“理解型”的知识论,这种“理解型”的知识论又可以分为“解释型”知识论和“扩展型”知识论两种。关键问题是:“理解型”的知识论并不是在于去发现新的知识,而在于对于已包含了完整知识论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再理解”,就是说,它的对象不是“现象世界”,而是“文本”世界。

“解释型”知识论着眼于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文本的“解释”。这种经典文本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人经典作家马克思本人及其继承者(像恩格斯、普列汉诺夫、列宁等人)所著著作。从解释学看来,这种解释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经典文本的本来之义;一是经典文本的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始于十九世纪中后期,是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对于经典文本的再解释,即是要通过对于文本的“按照事物本来面目”的“现象学”式的意义去展现、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文本的原初意蕴。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本身的统一性问题本来就存在着分歧。这种分歧是由三方面造成的:其一,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解读,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也确实存在着对于马克思思想经典文本的差异性极大的不同理解,像第二国际的分裂以及其后的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对峙就是明证。其二,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发展也有一个所谓的“青年马克思”和“青年马克思之后”的思想转折问题。其三,不同国家的革命实践也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有所取舍。那么我们所谓的“解释性”的知识论目的显然在于把这三者结合起来,通过解释学式的“视域融合”(伽达默尔关于理解的当下性术语),寻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性的知识基础。解释的第二方面是来寻求经典文本的本来之义在现时代的理论意义。经典文本的本来之义是经典文本的当代意义的基础,但是文本的当代意义的重要性要大于文本的本来意义,这是作为政治的意识形态教育的现时代要求所决定的,如果说文本的本来之义不能佐证现代要求,很显然就对于教育实践性很强的意识形态教育不再具有多大价值。所以说文本的本来之义必须指向文本的时代之义,理解文本的本来之义也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时代意义,这二者共同构成“解释型”的知识论基础。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身决不是仅仅是去解决“解释型”知识论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专业教育的要求(即着眼于具有政治目的性的意识形态教育)决定的,这样就必须在“解释型”的知识论走向“扩展型”的知识论。这种“解释型”的知识论基础本身很显然是以后的“扩展型”的知识论的基础和前提。

如果说“解释型”的知识论是“扩展型”的知识论的前提,那么后者则是前者的发展。“扩展型”的知识论的产生既有理论逻辑的要求,又是时代的客观要求,而这种在经典传统上的知识和思想意义的扩展才是新时期特定的意识形态教育所真正需要的。在特定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性基础应该是“经典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思想路径。这一思想路径是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和革命实践合拍的。也可以说,所谓的“扩展型的知识论”是指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落实在一个国家的理论反映,在中国就表现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扩展型的知识论当然是要考虑“解释型”知识论所提供的纯粹的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基础和理论特征,但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克服静止形态的理论的教条性,必须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构成中国时代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论基础才能够真正形成。这就要求不断在知识论的“扩展”上与时俱进,按照时代的要求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内涵,不断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解读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发展中建构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另外,在这种“理解型”知识论的内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知识分工也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体系,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于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体系为基础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体系的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的思想基础,提供正确的政治理念;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并促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动力。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唯物辩证法、能动反映的认识论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体说来包括资本主义论、商品经济论、劳动价值论、市场经济论、资本论、剩余价值论等)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具体包括空想社会主义论、社会主义论以及共产主义论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教育方法论、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很显然它们是一种具有层次性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对于经典文本的再解释以及再扩展始终处于进行时之中,因此这种理解型的知识论基础也始终处于发展和变化之中。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目标并不仅仅在于知识论的构建,和一般的学科不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目标更强调知识的“传播性”功能。这样,怎样传播或者说采取何种方法来实现这种知识论的传播就凸现出更大的重要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理解型知识论相似,它的学科的方法论也不是“认知型”的认识论,而是教育实践型的方法论。此种方法论的目的并不要去找到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而在于采用什么方法达到使人们明白并接受马克恩主义理论真理性,并形成社会实践动力的目的。

有两种教育实践型方法,其一是灌输式的,其一是理性式的学理分析型。不可否认,就意识形态教育而言,一定程度的灌输和劝导是必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目的就是要让人接受之。但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时代特征已使得单纯的灌输既不合理又不合时宜。既然是大学的学科,从大学教育的规律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样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实效性,也就是理论思维的培育和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及从内心的心悦诚服,最终落在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建构上。但这是一个靠事实去论证的过程,不是仅仅有良好的愿望和强制力就可以达到的。只有在理论上得到论证和支撑,政治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理直才会气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方能真正达到实效性所要求的“信”而“从”之。具体说来,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是构建“理性式的学理分析型”方法论的关键。

首先,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就是我们先前所论述的“理解型”的知识论,它是人类历史上科学的世界观理论,也是经过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实践的检验的,包含了充分的真理性的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不断自觉地改造和调整自身,在知识体系和方法论上严格按照学科要求完善自身,并且不断创造与时俱进的新的更具有说服力的理论观点,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理”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只是有“理”是不够的,还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把道理讲出来。一般学科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学理分析来实现教育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教育就不讲理了呢?既然现代大学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素质教育关键在于让学生形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课程只要是在大学里设置,都要服务于这个目标,这可不是填鸭式的单纯灌输或扳起面孔训人就可以达到的。正如马克思本人精辟指出:“人们通常总是被自己亲身所发见的道理说服,更甚于被别人精神所想到的道理所服。”像一般学科一样强调讲理,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门“科学”,才能使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才有可能生发成社会实践的动力。问题的关键正在于要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般学科的要求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尽管它不可否认地有自己的学科特性,但是学科特性不能完全超越一般的学科属性的客观要求。在现实层面,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学科有政治性的支持,但是在现代社会,受众也有在心理上选择、甄别的权利,这是无法剥夺的。互联网、全球化时代,中国异质性社会的初步形成,这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大不相同,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仅仅靠灌输,不但教育的实效性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有可能是适得其反。

最后,作为教育实践型的方法论,如何能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性的讲理型”的教育方法论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让问题意识贯穿全体。问题意识是创新的源泉。既要理解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问题,又要不断地和中国社会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即现时代的现实问题,体现问题从生发到阐释到解决再到问题再生发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蕴涵无限地充实,其理论的触角无限地伸张,其思维的深度无限地扩展,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其次,要做到史论结合。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要注意在人类文化的“面”、西方文化的“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点”之间上下穿插、融会贯通,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必然性和真理性,以及划时代、革命性的意义。最后,要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人文性和政治性的统一。

体育意识论文篇7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识形态

DOI:10.15938/ki.iper.2017.02.007

中图分类号:D641;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2-003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对政治发展和国家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互联网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1]互联网思维就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特性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方式。网络技术改变了现实社会关系,重新构建网络交往模式,为个体的社会化提供了全新的虚拟环境,带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范式的转变。

一、互联网思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转向

1.虚拟符号化环境

意识形态要成为现实物质力量,必须深入考察分析社会环境,并从社会基础出发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才能实现意识形态的社会目标。现实环境下的意识形态教育以现实社会关系为基础,教育对象为现实性的人本身,教育活动从现实因素出发,考量教育效果。网络空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呈现出流动性、不确定性、多变性特点,技术更新代替自然因素,信息传输打破地理距离,网络据点替换居住空间,文化背景重于生活习性,意识形态教育环境实现从现实到虚拟的转换,决定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节奏。“一切技术都具有点金术的性质”,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2]互联网思维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要注重作为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更要重视作为客体人在虚拟环境中的符号化演变,也就是说人在虚拟环境中符号化特质凸显出来,对人的主体性产生反作用。网络空间中人的符号化形式由主体人选择和支配,主体人根据技术水平、个人取向、社会需要等变换自身在虚拟环境中的行动,并通过符号来体现出自己的情绪心理、价值判断、交往倾向等。符号就是主体人意愿和期待的表达,网络空间中的符号轨迹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主体的行为模式,给主体自身带来言行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符号化是将人的现实性存在转变为虚拟性存在的关键,虚拟化的符号实质就是人的存在性分化的开始,由此人以符号为依托从事虚拟实践和虚拟交往,在虚拟环境下的主体活动方式、交往模式与心理体验产生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随之变化。

2.双向度教育理念

在网络空间中,传统意识形态教育遭遇极大的困境和挑战,一方面教育者无法及时掌握受教育者的教育背景和教育效果,教育针对性大大削弱,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信息海洋中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性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教育难度大大增加。要改善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必须运用互联网思维来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互联网思维中的意识形态教育要注重:第一,互动理念。要将价值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考虑意识形态教育受众的接受度问题,重视意识形态教育形式变换,从单向度灌输为主转向双向互动为主的教育过程。第二,主导理念。网络空间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要有坚定的价值坚守,不能放弃植根于自身社会的经济水平、文化传统、政治制度、民众期许等核心价值,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内核。无论网络技术如何变化,不能改变价值内核,失去意识形态方向,否则可能丧失意识形态主导权,危及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稳定。第三,发展理念。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多元化是事实性存在,而且多元价值彼此交融、相互渗透。极端的意识形态教育思维难以在网络空间中得到广泛认同,要想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认同度,必须要对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民利益的价值范畴进行吸收和改造,使之成为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元素。

3.用户型教育模式

互联网思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创设情境、感官体验、互动交流、案例剖析等综合化教育手段,实现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在互联网思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要把人放在中心位置。而且,要意识到网络空间中人的存在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群体性存在的人。网络空间中的信息服务和价值观念面临着用户的选择和判断,要接受用户的挑剔和责难。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在网络空间中凸显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就要尽可能地吸引和感化用户,需要跨界思考,从用户心理出发输出理论信息,设计理论传播,推销理论观点,在网络空间中重建理论话语权力,才有可能把握主动,占据先机,成为网络空间的理论主导者。互联网思维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要学会运用受众接受模式,对受众关注、关心的现实问题及时作出理论阐释和分析,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灵活应对形势变化,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喜闻乐见的生活化语言,特别要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等适应互联网传播规律的教育平台,[3]整合优秀师资力量、教学案例、教育资源等,塑造互联网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范式,从而占领虚拟空间中知识普及和思想启蒙的阵地,更好地适应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的新方向,进一步释放出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追求的理论魅力。

二、互联网思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关系

1.国家主体

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是为政权辩护,提供政权存在的合法性依据。不同性质国家的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争夺话语权,意识形态主体必须要适应网络空间传播规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手段,在网络意识形态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国家作为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体,其存在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有:第一,国家共同体变化。国家共同体是社会生活发展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国家。在现实社会中,国家共同体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之上,但是在网络社会中,不仅有基于现实生产关系的社会基础,也出现了基于网络关系的社会结构,国家共同体构成的关系基础更加复杂多变。第二,国家影响力变化。国家实力基于生产规模和效率,国家实力越强,越有利于开展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但是,国家实力并不等同于国家影响力,尤其是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影响力,国家需要将现实实力转换为网络意识形态主导力,才能进一步延伸自身网络话语权。第三,国家治理变化。国家权力行使方式随着网络空间出现而改变,要巩固国家权力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必须要变换治理方式。现实社会治理更多地依赖于纵向权力结构,网络社会治理必须转向横向多元结构,意识形态传播机制发生变化。第四,国家关系的变化。国家关系根本上是由国家利益所决定。网络空间中的国家关系不仅受现实利益所影响,而且受网络空间利益关系所驱动。要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必须要协调不同国家在网络空间的利益需求,寻求最大公约数。

2.受众客体

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客体即受,其与现实社会被教育者之间差异表现在:第一,人数规模扩大。网络空间的无边界性特质将意识形态教育对象迅速扩大,彻底改变了人数的地域局限性。现实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可以通过对受众人口的精准控制,提升教育的影响力。但是,在网络空间中,人数规模大幅提升意识形态教育难度。第二,人员结构复杂。从教育对象的利益诉求来说,网络空间中的个人利益、群体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等交错纵横,不同利益主体都会在虚拟空间中表达主张;从教育对象的社会意识来说,网络空间中的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新儒家、民粹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等诸多社会思潮层出不穷;从教育对象的文化背景来说,网络空间中不同民族文化、国家历史、社会习俗等都可以广泛流传;从教育对象的政治倾向来说,网络空间中政治价值、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等都有显著差异,影响着意识形态教育的网络政治生态。第三,人缘关系多变。现实社会关系在一定时期特定区域中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网络空间中的人缘关系不稳定性大大增加,这一方面是由网络社会的技术基础所决定,技术更新改变网络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从网缘关系本身来说,主体的匿名性和非现实往隐藏着较大的风险,难以保证交往关系的真实可靠性。

3.传播机制

“网络空间中虚拟主体在交往实践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主体际意义上的新型的主客体关系”。[4]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是横向的传播机制,传播主体无法控制所有传播环节,只能在传播技术和交流互动中诠释信息,通过对受众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达到转变其思想,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在认知上,意识形态教育主体要尽可能利用网络技术充分展现自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了解网络受众的思想需求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契合点。在情感上,意识形态教育主体要回应网络受众的情绪心理,摆脱意识形态高高在上的单调形象,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来贴近被教育者,充分考虑民众网络情感表达的个性化,找准情感共鸣点,激发其内在情感动力。在意志上,意识形态教育主体不仅要在网络空间让受众接受思想观点,而且要从内心产生持久地认同和坚持,这是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网络意识形态认同既取决于意识形态本身的价值主张,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受众对意识形态的理解看法所影响,教育者要在网络空间中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力,就要将意识形态与受众的网络生活方式紧密结合起来,持续发挥认同作用。在行为上,意识形态教育主体要通过其网络行为推动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普及化,这是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和归宿。要将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与受众的利益需求相互联系,让其在实践意识形态行为中逐渐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主导权。

三、互联网思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话语

1.动态场域

在网络话语系统中主体之间的对话语境不再是主体间的场域关系,而是多维关系的组合。网络话语系统不是“我――你”之间的对话,而是“我――你――他”之间的对话语境,这里的“他”不仅单指某个人,可能是其他多数人。也就是说,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可能是两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其必须要面对教育过程中来自他者的话语干扰,这种干扰对于对话本身既可能有推动性,也可能有侵蚀性。在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场域中,对话空间是动态空间,主客体之间存在着争夺话语权力的过程,彼此都在扩张自身的话语建制逻辑,设计对话进程。网络话语系统具有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性,封闭性是指网络话语在独特的虚拟空间中形成的话语规则和话语逻辑。开放性是指网络话语与现实话语系统之间相互贯通,相互转化。从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场域的构成来说,需要强调的是网络场域中信息知识的普及化问题。在现实社会中,作为个体的人对信息知识获取和存储量有限,意识形态教育主体占据着知识普遍化优势,可以利用信息知识优势来对不同的个体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和控制被教育者的认知思维方向。但是,在网络空间中,个体可以同时拥有对普遍化知识或信息认知和运用的权力,信息知识优势对于教育主体来说已经消失,无法通过信息知识垄断来操纵受众思想,支配受教育者行为。而且,在网络空间教育场域中,新技术在不断更新创造民间话语体系。论坛、贴吧、QQ、微博、微信等都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不断建构出的舆论场域。在网络舆论场域中,教育主体不再是话语规则制定者,其必须要适应网络舆论生成的规律,把握舆论发展的节点和关键,顺应舆论发展方向,疏导民意,达成共识。

体育意识论文篇8

关键词:理论体系传播;公民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376-02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在社会思潮多元化、利益格局复杂化的今天,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大学生在某种意义上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的主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更具有特殊和深远意义。因此,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1]。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时代性和系统性。如何实现理论的有效传播,需要认真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特征,积极探求理论传播的内在规律并制定有效策略。

公民社会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社会形式,也是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基础路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得到明确确认,表明公民社会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公民教育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提供了土壤,中国的公民社会也已发育到某种程度,这其中大学生群体以其较强的公民意识成为中国公民社会的重要建构力量。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便需要正视中国公民社会正在形成的事实和大学生不断强化的公民意识,探讨大学生公民教育与理论体系传播的关联,以提高理论体系传播的实效,真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基于上述考虑,本文拟首先分析公民教育与理论体系传播的内涵关联,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实现公民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大学生中传播的有机融合。

一、公民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的内涵关联

公民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是两个范畴,二者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取向是有明显区分的。前者属于社会教育,是向社会成员传授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必要和合理的技能,保证社会成员能够积极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良性的运行。其基本取向是角色认知和社会功能。后者则是向社会成员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保证社会成员政治信仰的坚定,以消除社会转型期不良的社会思潮,维护政治和主流思想的稳定。其基本取向是理论传达和政治素养。可以看出,公民教育和理论体系传播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功能,不能将二者混淆,也不能简单地用理论体系的传播取代公民教育。

但是,从本质上讲,公民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内涵上又有很大的契合性。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公民掌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公民技能,更好地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力,更好地促进政府的健全完善,更好地尽到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最终实现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和谐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是要用先进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理解党的大政方针,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提供思想政治保证。因此,二者在终极目标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在具体的教育和传播内容上,公民教育与理论体系的传播也有着广泛的交叉。一方面,公民教育包括主体教育、法治教育、权利义务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等基本内涵。其中主体教育是说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要树立主人翁精神,要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法治教育就是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既要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也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权利义务教育则让公民明晰权利义务的对等性,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社会责任教育是指强化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恪守社会公德。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发展着的理论体系,其内涵极为丰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其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教育中的法治教育,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与公民教育中的社会责任教育、公德教育等都有着很大的契合。

在教育和传播实施的关联度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公民教育提供方向和原则性指导。公民教育尽管属于社会教育,但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性。其实施不能违背党的大政方针,要服从党的中心工作。因此,公民教育的实施也应该以理论体系为指导。另一方面,通过公民教育,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认识到自己与国家发展休戚与共,无形中增加学习理论体系的自觉性。特别是现实中,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加上受实用主义等影响,部分大学生对学习理论体系带有某种排斥性,通过公民教育引导大学生转变对理论体系的认识,可以对理论传播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因此,公民教育和理论体系的传播尽管分属两个范畴,内涵也有差异,但二者并非对立,而是各有其使命。在内容上有相对的交叉,实施上也有某种程度上的相辅相成性。在对大学生进行理论体系传播时,恰当地融入公民教育,会起到正面作用。

二、公民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的具体实施

1.建立公民教育与理论体系传播的融合机制

无论是公民教育还是理论体系的传播,都是带有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起长效机制。在我国高校,当前还不具备完整的公民教育体系,公民教育被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并且教育的深度和系统性离社会发展的要求尚有不小差距。针对这种情况,有学者提出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作为单独课程进行规范化[2]。笔者认为,这一点并不现实而且并非绝对必要。一方面很难在现有课程体系下增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已形成相对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公民教育可以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内。当务之急是如何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内提高公民教育实效,尤其是建立起公民教育与理论体系传播的融合机制。这种融合涵盖理念、体制、内容等若干方面。

第一,理念上的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指导思想。公民教育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参与者的基础途径,本身就是一种政治任务。因此,公民教育应该以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思想,在基本原则上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在具体内容上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要求。同样,理论体系的传播要以公民教育作为助推器。通过实施公民教育,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对国家的归属感、责任感[3]。这一点对大学生更加明显。通过公民教育,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对国家的关注,激发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公民教育,把国家和社会观念注入学生头脑中,会使得理论体系的讲授更贴近现实生活,更有社会基础。

第二,体制上的保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的核心课程,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课程之一,教育部对其学时数、经费保障、具体实施等有明确要求,高校也给予了相应的重视,课程之外也有其他相应的制度和环节,可以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上,我国高校具备相对成熟的运行体制。但公民教育由于缺乏权威性的明确具体要求,受重视程度远低于专业素质培育,没有具体实施机构和相应运作规程,实施机制基本处于空白。这种情况导致理论体系的传播脱离现实,对社会的关注不够,对学生的说服力不足。因此需要建立起能够有效融合公民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的体制,在这个体制下统一调配资源,形成理论体系传播和公民教育的有机融合。

第三,内容上的交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其完整和有机的内容体系,既包括基本理论,如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也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制度性内容,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在传播这些内容时,都可以有机地融入公民教育的有关内容。特别是在讲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时,完全可以从公民教育视角做出诠释,既强化学生民主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又很好地完成理论体系相应内容的传播。

2.发挥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理论体系传播和公民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无论是理论体系的传播,还是公民教育的实施,思政课都是无可替代的主渠道。前文已经提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包含丰富的公民教育资源,同时公民教育可以有力推动理论体系的传播。因此,思政课任课教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二者的关联性。注意发掘理论体系中的公民教育资源,在保证理论体系传播内容到位的前提下,尝试在部分教学内容中从公民教育视角去做诠释,将公民教育融入到理论体系的教学中。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理论体系传播和公民教育规律,整合教学内容,梳理教学思路,最终形成规范性、系统性的二者有机统一的教学体系,使得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公民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主渠道。

公民教育是政治性的社会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是社会性的政治理论教育,二者统一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育实践中。如何发掘二者的内在关联,探讨二者在实践中的有效融合,是带有基础性的重大教育理论问题。限于水平,本文仅做了肤浅探讨,期待能抛砖引玉,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问题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刘.浅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青年大学生中的有效传播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1):153-154.

体育意识论文篇9

(一)思想理论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党员干部和各阶层群众,主要是人民群众,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必须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规律和接受能力才能收获实效。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党要更加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正确地分析学生的特点”,[1]6“对青年学生应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估计,这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出发点”,[1]70“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1]377“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二)思想理论教育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逐步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总结反思以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及其重要性,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979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指出:用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既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又是重大的理论任务。这决不是改头换面地抄袭旧书本所能完成的工作,而是要费尽革命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创造性的科学工作”。[2]180教育部1984年印发文件指导高等院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并举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班,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步伐。1987年9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又印发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逐步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2004年1月,中共中央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强调“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1]418并提出要建设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它表明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进程已经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思想理论教育的科学系统逐步形成

随着党对思想理论教育规律性的探索不断深入展开,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想理论教育不仅是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界群众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路径,而且对全面提高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功效,特别是它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新时期实现和达成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新时期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保证教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1]100党中央还将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以全面发展目标为核心内容的党的教育方针和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作出了新的更加完整的表述:“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要求,更是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1]290200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把“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确定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这表明党对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思想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自然科学教育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已经不是简单地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问题。

(四)思想理论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提出

思想理论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最新代表大会的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性建设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这表明我们党已经对加强和改进思想理论教育特别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要途径、主体因素、载体建设等要素形成了规律性的认识,提升了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水平,基本构建了思想理论教育的科学体系。

二、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基本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的道路,这表明党对党的执政规律、党的建设规律和党的发展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表明了党对思想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和运行机理的认识和把握更加完整科学。深刻认识和认真把握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容架构,对于更好地贯彻落实思想理论教育方针,对于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对于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对于更好地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精神文化传统和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实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础:思想理论教育之理论科学化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首先在于作为思想理论教育内容的理论体系科学化,这个内容就是作为党和人民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必须是科学的和先进的。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提高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水平,首要的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思想理论教育内容,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第一,理论内容的科学性。依据党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以党执政以来的宝贵经验为主体,明确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根本要求与总体布局,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理论教育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作出战略部署。第二,理论来源的实践性。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之理论科学化取决于理论来源的实践性。中国共产党90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完成了三件大事,形成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具体成果。第三,价值取向的现代性。思想理论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调整开展教育的结构、功能、教育方式和领导方式。这一过程在本质上就是实现思想理论教育现代化,而思想理论教育现代化是其科学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保证:思想理论教育之制度科学化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推动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重要保证,是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具有强大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永远保持先进性、永远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永远为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光荣的伟大的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水平,就要不断推进思想理论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规律化。第一,思想理论教育的规范性。制度的属性是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制度建设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证。第二,思想理论教育运行的规律化。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本质上是要求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活动符合政党活动规律和人民群众的认识规律。规律化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核心。这个规律既包括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特殊规律,也包括作为教育科学和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教育心理规律,还包括一般政党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普遍规律。第三,思想理论教育体现的人民性。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理解和接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生产生活实际,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因此,坚持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尊重人民的主体性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内在要求。

(三)途径:思想理论教育之方法科学化

科学方法是指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经过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者、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过程中反复归纳、锤炼、检验而证明有效管用的工具、手段、方式与运行机制的总和。增强方法的科学性,是在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环节。第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摆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首位,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二,坚持重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第三,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第四,坚持把重点教育和普遍教育相结合,着力提高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四)目的:思想理论教育之价值取向科学化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目的在于教育人们自觉改造世界观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营造有利于人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的优良环境。通过思想理论教育增强人们的主体意识,自觉地为实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任务而努力。推进思想理论教育,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就是要将党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先进理念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以此凝聚人民意志,使党的指导思想具有活力,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一方面体现在要能够把握社会思潮,整合社会思想,引领社会思潮;另一方面体现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要能够结合社会心理和人民的发展需要,化育社会意识形态。这种教育“包括但绝不止于学习班和研习营,尽管后者也很具有挑战性———特别是在中国,因为传统上大家都习惯于被动地听专家讲课这种教育培训模式,而在这种填鸭式的课堂上很少有真正的收获。真正的学习活动要求既有研究,又有实践”。[3]因此,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实效性或效率化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第一,增强思想理论教育的针对性。要实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实效性与高效率,要针对人的自主性特点,增强思想理论教育的“个性”;要针对人的独立性特点,增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动性;要针对人的选择性特点,增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选择性。第二,提升思想理论教育的感染力。思想理论教育效率发挥的状况与其教育的感染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提升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感染力,思想理论教育必须具有务实性、先进性、广泛性和灵活性。第三,提高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在服务群众,为群众多办实事上下功夫。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干部要自觉起表率作用,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文化阵地和文化活动的作用,把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实践路径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既是一个长时期追求的目标和建设后取得的结果,也是一个长期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建设,必须处理好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意识形态化的关系,处理好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人性化的关系,处理好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系。

(一)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进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始终面临着科学化和意识形态化的双重选择。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史上,出现过把思想理论教育过分意识形态化的现象,也发生过把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逐渐被弱化和淡化的状况,特别是在“”中,由于过于强调了意识形态的替代性、过度扩大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性、过分夸大了意识形态的权威性,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几乎集中了全社会的注意力和资源,忽视了其他领域的发展和作用,意识形态领域的强大革命和政治的巨烈冲击,并没有树立意识形态和政治的绝对权威,相反,意识形态领域所导致的混乱,使一些人失去了热忱。思想理论教育作为担负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和教化的特殊使命,这就决定了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要服务和服从于意识形态的要求,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论证和辩护。第一,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意识形态化是载体和内容的关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思想理论教育的内容,思想理论教育是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载体和途径,思想理论教育传播和灌输的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不是别的意识形态;反过来,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理论教育这一途径来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因此思想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思想理论教育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离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教育就不是思想理论教育;同样,脱离思想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将大为减少,其效果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第二,意识形态化和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段,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指导思想,成为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指导思想。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主要有三重任务:一是传播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二是对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进行必要的斗争和扬弃;三是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发展创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作用在于宣传和传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建设提供实践和操作层面的途径和方法,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进一步完善和稳定奠定基础。

(二)注重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彰显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

所谓“人性化”,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或“人文关怀”。党的十七大报告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要求。因此,正确处理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人性化的关系实际是指在思想理论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第一,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是以人性化为基础的。从一定意义上,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就是实现思想理论教育的标准化和精确化,它体现的是一种物性特征和数量特征。科学化往往是与规范化、程式化、标准化和精确化等相关的,要求形成尽可能规范的思想理论教育实际操作体系和思想理论教育研究学术规范体系。第二,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科学化与人性化突出地体现在清晰和模糊的关系上。首先,清晰和模糊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清晰和准确。这表现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上,清晰指的是理论的科学性必须是清晰的、明确的和不含糊的,而以什么样的方式使受教育者接受这些理论是可以是模糊的,只要方法正确,目的明确,达到良好教育效果的办法都是可以采取的。其次,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难以完全数量化和精确化的。最后,要给人性留出空间和余地,保留某种隐秘性,给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动留出可能性。因此,科学与人文角度不同,致使方向也不同,但它们应该相互配合,在某一点上达到平衡。[4]第三,在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上达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人性化的统一。人性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思想理论教育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是题中应有之义。李长春指出,思想理论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5]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升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

“科学”这一概念,既指反映事物本质或事实真相的理论和学说,也指建构反映事物本质和事实真相的理论和学说的方法。因此,科学化应当是科学理论和学说及其建构方法的有机统一体,也是实现思想理论教育规范化的过程。推进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过程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一,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反映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科学化”是相对于“一般化”而言的,理解和把握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本质及其内涵,需要反对“一般化”的思维倾向。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旨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代新人,这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这就决定了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必须体现其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和特点。

第二,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客观要求。中国化,就是合乎中国国情尤其是现时代中国的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时代化,指的是思想理论教育必须是现时代的,能够正视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和发展所遇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突出矛盾和严重问题以及所面对的经济全球化的时情和世情,把思想理论教育的科学性与其意识形态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大众化,指的是思想理论教育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与途径上,能够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愿望和要求,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受教育者所理解和接受,具有普及和推广的认知意义与实践价值。

体育意识论文篇10

[关键词]生活体验 无蔽之域 现象学 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115—04

传统认识论认为艺术是一种感性发达的学科,在现象学看来这种表述是不完整的。艺术性是饱含自然人性的,它超越了感性与理性的区分,其包含了敏感性、感悟力、理性以及情感等,它要求将机械的理性转化为一种自然的理性。现象学要求对人的感受性给予尊重,并希望对人的感受性以及意义感作系统性的研究,要求在生存过程中关照意义感。教育应出于真诚,而非出于对权威知识的迷信,它旨在挖掘与拓展人的可能性,解放人的创造力,摆脱工具理性衍生的规范、概念、程序与方法的束缚,实现在未被规范之前的人的可能性、完整性以及意义性。其终极目标指向人的生活意义与生命的归属感“幸福+意义”的诗意的栖居——一种超语言的、超理性的、意义感充盈的、自然的、圆满的生存状态。

一、现象学人文本体论

现象学美术教育的本体论维度是人文本体论。它聚焦于如何使人超越异化世界,使人的生存获得意义。它的目的不在于以科学理性的方式去创建一大堆美术与教育的概念,并以此去构建美术教育的方法理论体系。它的立足点是人世的生活世界,要求美术教育返回老师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本身,恢复因功利化而麻木的感性敏感度,对“当下的”体验做出“当下的”察觉和事后的不断反思,形成有教育意义的经验。现象学认为体验的过程是无法取代的,体验获得的知识是波兰尼所说的“个人知识”,里面不仅有理性的“客观知识”,还包含大量的“缄默知识”,或曰“隐性知识”。基于这种“个人知识”,人的生活与艺术创造才真正成为可能。有意义的经验在杜威所说的“不断改组与改造”的生活积淀中,人获得成长,也在人与世界的对话体验之中获得了意义,意义与成长同在。而在客观对象化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遭到“客观知识”和各种功利性目的的绑架,人类生存的意义物化为功利性的目的,内在的本我痛苦不堪,人被世界撕裂,人的意义悄然滑落。

胡塞尔(E.Edmund Husserl,1859~1938)特别重视“直观”的方式,他在“意识”的探索中采用“悬置”去除已有理论成见的干扰,以恢复人的自然状态,关注人类体验的纯粹意义。他主张经由“纯粹意识”对经验世界保持一种超越的态度,强调本质直观,目的是让存在的意义自明式地获得显现。“本质直观”就是“洞见”。这告诉我们,在艺术创作和教育实践之中,“感觉”是不应该被排除于现场的,人不应该成为技法和理论的奴隶,人应该成为驾驭技能和理论的主人,体会“法无定法”之妙,让身体的感觉复苏,而感觉的敏感度是我们当代人所缺乏的。

现象学追求的是人本真的存在。现象学美术教育归属于人文本体论,它有超越的追求,不仅仅是自然世界物质的存在者,而旨在成为海德格尔的“有根的存在论”。现象学认为“艺术意识”的养成是对“生活世界”有更多意义的关怀、审美的期待,而不是庸俗世界里常人无目的、散漫的生活。现象学关注美术教育的“能存在”和“去存在”,关注“人之所以为人”的本真存在是如何显现的。艺术本来具有超越的意义,艺术教育养成(或许是唤醒)生命的灵性,去除生活中的庸俗化,使生活产生崇高的意义。这和蔡元培主张的“美育代宗教”其实并无二致。如此看来,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美术技能与知识的传承,不仅仅具有伦理的德育目的性,更在于美与心灵相通,在源头处可以和世界的本体一起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