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十篇

时间:2023-03-18 02:35:29

针灸学

针灸学篇1

在现代科学技术里,现代医学理论与技术占有重要位置。因此,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针灸,在多数情况下就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与技术研究针灸。由于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所以在强调用现代医学理论指导针灸研究时,就很容易忽视中医理论对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也就不认真考虑如何体现针灸临床特点的问题。过去几十年的针灸研究经验表明,临床研究如果不重视体现针灸临床特点,则其研究结果将无助于提高针灸疗效;机理研究如果不重视体现针灸临床特点,则其研究结果将难以再返回来指导针灸临床实践。由此可见,要想提高针灸研究质量,不但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还要重视针灸临床特点的体现,不可偏废。

1针灸临床有哪些特点?

所谓特点,乃是相对而言的。同其它疗法相比较,针灸临床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针灸疗法不同于药物疗法,它不能直接消除病原体,也不能补充机体必不可少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激发机体固有的防御疾病和自我修复的能力,以达到医疗和保健的目的。在机体功能正常情况下,药物使用不当,会使机体功能由正常变成不正常,而针灸则不会发生这类问题。在患病的情况下,按照西方医学的观点,同样疾病可以采取事先规定的同样药物处方或同样针灸处方来治疗,而从中医的观点来看,由于病人机体的功能状态不同,表现的症状和证候也就不一样,应该充分考虑病人的个体差异,辨证论治。

(2)指导针灸临床的重大理论是经络学说,而经络学说的具体运用则是选取腧穴。腧穴具有双向性调整特性,如神门既治失眠,又治嗜睡;关元既治尿闭,又治遗尿。腧穴的这种特性,是它同药物性能的最大差别。

(3)气的理论在针灸临床中占有重要位置。机体对针灸的各种效应,就是基于气的运动,而气的运动又与针灸疗效密切相关,所以在临床中就非常注意把握气的动态变化,并且采取不同的针灸操作技术,对气的运动加以调控。即使采用电针或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治疗,也要先令针下得气,然后再通电或注入药物,否则将会影响疗效。

(4)针灸疗效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除了病人的个体差异可以影响疗效外,医生选穴是否得当,腧穴定位是否准确,采取的针灸疗法的种类是否对症,刺激参数是否合理,针灸操作技巧是否符合要求,针灸时机是否合适,都足以影响疗效。可见针灸疗法的复杂性远远超过现代物理疗法。

以上四个方面的针灸临床特点表明,针灸同药物疗法与现代物理疗法都很不一样。所以在现代针灸研究中,不应该不加区别地照搬现代药物疗法和现代物理疗法的研究方法,而不顾针灸临床特点。

2怎样在研究中体现针灸临床特点?

现代针灸研究,不仅要采用对研究有用的现代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始终遵循现代科学研究的一系列规则,如观察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的合理性,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的可比性,观察方法的客观性,数据处理的准确性,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等。问题是在遵循这些规则的针灸研究中,怎样才能充分体现针灸临床特点,以下谈几点看法。

(1)临床研究病例的随机分配,是为了保证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有可比性。可是大多数研究者在对各组基础资料均衡性进行检查时,往往忽略了中医辨证资料的提取与分析。而从中医角度来看,如果缺少辨证资料,则组间的可比性就很难确定。以腧穴贴敷疗法治疗哮喘为例,如果观察组的病例多为寒证,则腧穴贴敷的疗效就高;如果观察组的病例多为热证,则腧穴贴敷的疗效就低。可见各组病例的证候如果不均衡,将会直接影响研究结果。

(2)不论临床研究或实验研究,用于观察组的针灸疗法,都应当充分体现针灸临床特点。可是有些研究者为了控制刺激条件,往往把针灸疗法简单化,如用电针取代丰富多彩的针刺疗法,用电热或化学热取代各种各样的灸疗法,用一病一方取代辨证论治等。结果虽然满足了研究者的课题设计要求,可是却脱离了针灸临床实际,不能确切地反映针灸能够达到的疗效水平。电针、腧穴热疗与一病一方选穴法等,都不过是针灸临床中的一种,并不能代表整个针灸。要想通过研究确切地评价针灸对某些疾病的疗效,就应在课题设计里全面收集和分析有关文献,从中选出最佳针灸治疗方案,并且在研究过程中由有经验的针灸医生担当辨证选穴和针灸操作者。

(3)在针灸研究中设立空白对照组,有助于客观地评价针灸的作用与疗效。然而除了动物实验和在人体观察针灸的即时效应以外,通常的针灸临床研究很难设空白对照组。于是有些人就退而求其次,提出用浅刺法或疗效较差的针灸疗法或在非穴位处进行针灸的方法作为对照。其实这些方法仍然是针灸的一种,有其各自的作用,根本不同于那种不针灸的空白对照。那幺,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我认为可以考虑采取ABC分组法,A组为针灸治疗的观察组,B组为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C组为模拟常规药物治疗的安慰剂组,也就是事实上的空白对照组。这样分组,既可对针灸疗法与常规药物疗法的两种疗效进行比较,又可对针灸治疗与疾病自然转变的两种结果进行比较,并且避免了观察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病人心理状态的差别。

(4)针灸临床研究的目的,除了验证疗效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不断地改进针灸技术和手段,以期进一步地提高疗效,减少针刺疼痛和不安全因素。对于改进针灸技术和手段这个问题,国际针灸界存在一种偏向,即把主要目标摆在最大限度地减少针刺疼痛和不安全因素方面,而不重视疗效的提高。于是医针变得越来越细,根本不能实行手法,灸法也被弃而不用,改成了局部热疗。结果虽然减少了针刺的疼痛与出血,避免了艾灸的烟熏与火烤,却使针灸临床特点大部丧失,导致了疗效下降。大多数经验丰富的中国针灸医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即在粗针针刺与细针针刺、施行手段与不施手段、得气与不得气、手工运针与针上通电、艾灸与局部热疗之间,的确存在着疗效差别,有的差别还非常显着。如果首先对这些不同方法之间的疗效差别进行深入地观察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再改进针灸技术和手段就有了科学根据,疗效也就会得到提高。

(5)经络研究对于发展针灸学术具有重大意义。以往的经络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研究同临床研究脱节的现象。大量事实证明,循经电特性是一种重要的经络现象,而像福尔电针那样诊疗法的推广应用,则是从临床角度验证了循经电特性检测的科学价值。我们的研究思路如果植根于临床,我们将会发现,从生物电磁学的角度研究经络,可能是一条很有希望的途径。

(6)以往的针灸作用机理研究,往往只着眼于简单的刺激因素对少数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影响,以致研究结果不能再用于指导临床。实际上影响疗效的针灸技术因素很多,引起机体的反应又涉及多系统和多层次,非常复杂。搞清针灸技术与机体反应这两个复杂方面的相关规律,揭示机体内部的反应方式,应是针灸作用机理研究的重要目标。当然,要达到这个目标还存在许多技术难题,不少人寄希望于基因技术,认为用基因技术研究针灸容易体现针灸临床特点。我支持这种看法。

针灸学篇2

1 毫针刺法技能训练

长期以来,毫针刺法技能训练内容包括持针法、进针法、行针法、补泻法、留针法、出针法等完整的针刺方法。其中,持针法、进针法和提插、捻转基本行针手法技能又是毫针刺法操作训练中的重点和难点,它们的每一个操作步骤都有严格的操作特点和明确的目的要求[1]。这些都必须在充分理解其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反复操练方能掌握,故在手法训练时应该更侧重于这些手法。毫针刺法技能训练教学一般分三步进行,分别是纸垫棉球练针法、自身练针法和相互练针法,在训练过程中教师根据操作要求给学生示教、纠正或规范针刺手法动作。①老师要一一检查练习包,以此判断是否经过练针过程;②在进出针顺利,捻转提插自如时,再进行自身试针。同学之间互相练针,要求在曲池,足三里等安全穴位练针;③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每种疗法的操作要领,适应证,这样才能达到不仅会操作,又会临症选穴的目的。针对如何拔火罐,艾灸,操作皮肤针,三棱针,电针,水针,耳针,头针等疗法的教学采取:①首先老师在学生身上示范操作,让学生体会;②学生分组练习,明确实验目的内容,老师指导;③强调实验测试成绩记入总分,结合理论答卷,按比例综合客观评定学生的成绩;④在学生中开展手法技能操作竞赛,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手法。

2 毫针刺法技能考核

模拟临床实际,采用人体操作。评分环节包括消毒、定位、进针、得气、行针、出针等6个部分,满分为100分,进针与行针操作各占30%,其余操作环节各占10%。在具体考核内容中,进针法包括单手进针法的指压式和双手进针法的爪切法、夹持法、舒张法及提捏法;行针手法包括提插、捻转、弹法、刮法、摇法、飞法等以及提插、捻转常用补泻手法。并且将考核内容编制成多种组合,由学生抽签确定。教师根据毫针刺法的操作要求,对学生手法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给予评分[2]。

3 毫针刺法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毫针刺法技能训练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从理论上明确手法操作要领,并给予示教和指导,比较侧重于手法的外观形态。而在毫针刺法技能考核中亦以教师主观判断来评定学生的成绩,但是并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手法的操作特点和要求。

4 毫针刺法技能教学的改革方法及措施

4.1 课堂教学中实践与理论并重 针灸学是一门特殊强调操作技能的临床医疗学科和传统的中医带徒不同,针灸教学长期以来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加上多媒体课件或挂图之类的教具,这种教学方法势必造成教师讲的辛苦,学生听乏味呆板,同时更无法体现技能训练的内涵,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较早地就明确了技能训练的课时比例,针灸基础各科中技能训练和理论讲授的比例达到了1∶3,从而在制度上保证了技能训练时间的充分性,其次,即使在理论授课中也都积极深入到学生中去,而不是单纯地站在讲台上讲解,譬如经络循行部位的描记、腧穴的实置、针刺的操作方法等等内容,我们都是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并在老师或者学生身上进行实体示范,而且学生可以自由的练习模仿,而不是呆呆地观看,实践表明,这种讲解方式可以让学生迅速形成鲜明直观的感性认识。

4.2 提高认识强调技能训练的意义 目前的针灸临床由于患者选择医生的问题,使得学生临床实习中动手机会大幅度削减,学生操作技能的提升成为一个难题,如此也势必影响未来针灸临床高水平医师的培养,因此,在临床实习的窘况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课堂教学中学生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就成为针灸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针灸基础各相关学科均充分强调上好开学第一课的重要性,要以纲带目,通过实例说明实践技能的重要性。却看不到明显的效果,甚至百无一效,以至产生不用手法一样有效的想法呢?两个问题,层层递增,用问题来讲解手法的重要性,用问题来比如对于《刺灸法》课程,学生都已知道是学习扎针、学习手法的课程了,而学生在此之前,就已经在试着扎针、试着应用手法了,你再照本宣科地讲练习的重要性,学生自然就难以感兴趣了,把握住这一点后,我们便先通过典型病例介绍针灸的神奇疗效,再询问学生的应用体验,二者自然会有天壤之别,可为什么同病同穴竟然不同效?为什么专家用了手法,百用百效,而我们用了手法,说明手法训练的重要性,从而将学生技能训练的热情调动起来了,其次,将“三步练针法”的介绍提到第一课上来,让学生及早明确训练的方法和目的,以增加训练的自觉性。

经过以上改革尝试,我们发现,学生的针灸临床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如何更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能真正熟练掌握临床操作及临床应用,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更深的探讨,以让《针灸学》的教学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把学生培养成更适合新时期形势的合格的医疗人才。

参 考 文 献

针灸学篇3

1.适宜人群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病理状态称之为肥胖。并非所有的肥胖患者都适宜针灸减肥。从20岁以前开始肥胖的患者和50岁以上的肥胖者针灸减肥效果不一定理想。前者肥胖多属遗传因素,后者代谢能力日益低下。故20-50岁的中青年是针灸减肥的重点。同时,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者,针灸减肥效果好。针灸对轻度肥胖者体内恒定的调整功能影响不大,仅节食和运动即可将体重降至标准。

2.针灸减肥机理

中医学认为肥胖的直接原因是“饮食不节,入多于出”,内在原因是脾、胃、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实际上,针灸减肥的机理在于它能通过针刺某些特定穴位而调整下丘脑摄食中枢,阻断下丘脑的饥饿中枢信息,从而抑制患者过亢的食欲,抑制亢进的胃肠消化功能,减少能量的摄入。同时,针灸可以促进能量代谢,增强能量消耗,促进体脂的动员及分解,最终实现减肥效应。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针刺是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水盐代谢系统三方面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3.针灸减肥的方法

体针、埋线、腹针、耳针等多种针灸方法可用于针灸减肥,在临床上多采用体针和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体针选择主穴为:中脘、下脘、关元、气海、天枢、阴陵泉、三阴交、曲池;配穴为:关门、大横、外陵、归来、丰隆等。埋线源于针刺疗法,它用羊肠线来代替毫针,埋植于以上部分穴位中,以期起到长期刺激穴位,不断积累治疗信息,逐渐使体重减轻的目的。埋线疗法以针灸学理论为指导,其治疗减肥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安全高效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

4.典型病例

吴某,女,28岁,身高162cm, 孕前体重60kg,孕期发胖后至今两年,体重达80kg,测其腰围85cm, 小腹围 110cm, 臀围 108cm,大腿围 63cm, 上臂围 35cm。目前患者面色微黄,动则气促,腑行不畅,月经后期,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病属气虚,故取主穴中脘、下脘、关元、气海、天枢、阴陵泉、三阴交、曲池,配以外陵、归来、大横、丰隆、支沟、大肠俞。隔日针灸一次,配合电针仪(疏密波)30分钟,经期酌情加减。经15个疗程后,体重降至56kg,腰围71cm、小腹围99cm、臀围92cm、大腿围 54cm、上臂围29cm,取得了显著疗效。

针灸学篇4

《行针运灸》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创造上”中的《行针运灸》一课,课上学生通过对东汉时期的针灸画像石的学习和研究,了解我国的中医学和针灸学,并知道与其相关的针灸铜人、针灸用针,储药的药柜的相关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提升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医学的博大精深,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

针灸在中国历代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通过这节课,孩子们对我国的古老的治疗技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由衷的感到自豪。

在教学时我特别关注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他们适当、有效地安排学习内容。比如在教学时多呈现图画、动画、故事的形式,做到语言简明易懂,声情并茂,尽量调动低年级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针灸学篇5

关键词:针灸学;教学;说课;课程;建设

《针灸学》是中医药高等院校的一门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从中医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桥梁课,作为中医临床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是保证中医临床专业人员针灸诊疗技能达标的关键,因此授课教师除了真正掌握所授知识外,必须充分熟悉本课程知识体系,通过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传输给学生。本文基于《针灸学》教材实际内容和教学对象特点,以《针灸学》课程为例,采用说课新型教学方法,以“五进”为教学核心(即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探讨中医药高等院校《针灸学》课程教学建设,现将《针灸学》课程教学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

1理念先进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医药高等院校《针灸学》课程以“教师教授—演示—学生操作”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显现出其忽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弊端,因此基于教育信息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和碎片化学习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其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1-2]。

1.1信息化教学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形成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型教育模式。随着近年来网络教学的不断发展,包括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在内的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标志着教育信息化时代到来[1,4]。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为适应《针灸学》教学信息化要求、促使教师创新能力不断向前发展,针灸学专业教师必须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等,以整合各种教育资源[5],因此信息化教学是高等中医院校《针灸学》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我校针灸推拿学院在近年来的《针灸学》课程质量工程建设中,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建设《针灸学》数字化教辅资料,取得了包括《针灸学》教学网络平台的建设(精品课程、灸姐经络智慧微信公众平台)、《针灸学》教学微课件的建设(54个微课件)、《针灸学》蓝墨云班课的建设(北京蓝墨公司)、《针灸学》慕课的建设(湖南省教科院)、《针灸学》教学微课程的建设(湖南省质量工程立项)和《针灸学》名师网络课堂的建设(湖南省质量工程立项)等在内的一大批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成果,并将这些资源充分运用到教学中,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

1.2移动式教学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为学习的工具,因其能有效呈现所学内容且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正逐步应用于辅助传统课堂教学,使移动式教学成为碎片化学习的主要方法[6]。借助移动式教学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优化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最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和碎片化学习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1,7]。除了上述《针灸学》数字化教辅资料外,我校同时参与《针灸学》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的建设(北京蓝墨公司),旨在为提高《针灸学》课程教学质量实现新的提升和超越。

2设计先进

作为中医学科的重要分支,针灸学在中医临床防治疾病过程中的地位日益明显,而多年的针灸学教学实践表明,传统的《针灸学》仍然是以理论教授为主技能操作为辅,导致中医临床类学生针灸实践能力不强,无法满足社会需求[8-9]。因此,我们在《针灸学》教学过程中,充分整合利用实践教学条件创建具有学科特点的实践教学场地,并基于职业岗位内容制定《针灸学》教学三大目标。

2.1知识目标

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配合应用《针灸陈列馆》、优秀课件等资源,学习针灸基本理论,让学生熟悉针灸的起源、发展及历代重要的针灸史实;《针灸学》教学实验室将教学重点、难点(如经络系统的组成、分布特点;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衔接规律、流注规律等)情景模式化,帮助学生掌握针灸经络腧穴和刺灸基本知识并了解针灸现代研究进展。

2.2能力目标

为提高学生临床思辨能力、针灸操作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我们采用传统教学整合网络教学、优秀课件、特色实训基地等资源,对经络腧穴与刺灸法部分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教学(如常用经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各类刺灸法的具体操作等),同时为针灸临床课培训标准化病人,将教学重点难点拟人化、实体化和细节化,以提升学生的实体操作的信心和动手能力;在针灸治疗部分知识教学,为提升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我们采用基于临床病房教学基地(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和产学研教学基地(株洲扶阳罐教学基地等)的“双基地教学”,将针灸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针灸治法、处方配穴及方义等重点、难点情景模式化和实体化,最终提升其针灸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2.3素质目标

为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培养,我们在《针灸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出中医临床学生必须夯实其针灸专业知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必须有良好的针灸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基于“双基地”的针灸临床实习,必须具备较强的针灸运用能力和优秀的职业素质,并能顺利通过我们制定的《针灸学》考核体系,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职业素养融为一体。通过制定《针灸学》教学三大目标,以夯实学生基础并提高其动手能力、综合辨证思维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将起到良好的对接作用。

3模式先进

《针灸学》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必须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围绕学生能力培养构建课程教学模块,内容组织与安排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科学思维,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性地将《针灸学》课程教学进行科学合理地模块化设计,包括教学活动模块设计和教学内容模块设计。

3.1教学活动模块设计

在《针灸学》的教学中,我们围绕着突出学生主动性及多向互动性开展教学活动,突出重点的讲解、难点的解析,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来进行教学活动。课前模块:教师以问题或作业引导学生预习,旨在让学生自主掌握节奏、自测成效及讨论解疑。课中模块: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互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10]。课后模块:学生深化对知识的应用,借助碎片化学习方法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个性化拓展其学习能力,教师提供深化的指导和资源及点评。

3.2教学内容模块设计

《针灸学》教学内容必须做到强基础、重技能、突临床。理论模块:强调记忆方法,如传统的歌诀记忆法、取类比象记忆法、纵横类比法等,促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此基础上,配合应用针灸陈列馆、优秀课件等资源组织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将针灸的起源、发展及历代重要的针灸史实;经络系统的组成、分布特点;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衔接规律、流注规律等教学重点、难点情景模式化,帮助学生对针灸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训模块:限时引导内容,鼓励动手操作,注重熟能生巧,强调组间互动与师生互动相结合。传统教学结合网络教学、特色实训基地等资源,深入学习经络腧穴与刺灸法部分知识,如常用经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及各类刺灸法的具体操作等教学重点和难点实体化、细节化,以提升学生针灸技能操作能力。应用模块:结合临床,采用主题讲座形式、翻转式课堂、病案讨论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如教师以真实病例为例,在课堂上模拟演示诊疗该病例的全部过程,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学生积极参加诊疗,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的经络腧穴基本知识制定针灸治疗原则,运用到临床病例,形成教学互动,提高教学质量[11]。

4手段先进

针灸是实践医学,因此针灸教学必须重视针灸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充分整合利用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条件,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数字化教辅资料,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课堂上在讲授《针灸学》知识之余,我们采用“小组式”学习方法。课堂讨论:以单位人数组成学习小组,以设置的讨论题为中心积极讨论,小组成员共同分析、总结、汇报。每个小组推荐1名中心发言人,在班级讨论上充分表达本组的分析、见解和结论。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最后总结提高,解答学生在讨论中遗留的疑点。小组学习: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在听讲、学习课本和习题集等辅导材料的基础上,围绕预定的讨论题收集资料、分析、思考、解决问题,最后归纳、撰写探究性论文,制作幻灯,参加演讲。全班分两次进行成果展示,每一组学生均利用PPT方式向全班汇报个人探究性论题的学习与思考,其他学生可以提问,结束后教师总结和评点。网络辅助:除了课堂学习,为了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我们在课前、课后鼓励和培养学生借助移动智能设备进行碎片化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学网站的各项功能,如设立蓝墨云班课,通过网络的互动,分享专业有关的最新研究动态和临床进展,组织学习论坛,引发学生的讨论与思考,同时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这种“小组式”学习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及多向互动性,通过增强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课程重点、难点、关键内容把握更加准确,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更符合教育教学特点和要求。

5评价先进

《针灸学》课程传统的评价标准多以“一考定成败”的总结性评价为主,但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针灸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考察较少,针对传统考核评价方式存在的弊端[12],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了将《针灸学》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职业素养融为一体,我们建立新的《针灸学》考核评价体系,即形成性评价考核与总结性考核评价相结合,包括:平时考核(10%)、点穴考核(20%)、操作考核(20%)、期末考核(50%);对特殊班级(拔尖班)采用平时考核(10%)、病案考核(40%)、期末考核(50%)。平时考核主要是通过考核学生基本知识、随堂内容口试及平时课堂纪律等,点穴考核则是考核学生经络腧穴基本知识的掌握,操作考核是对针灸临床常用操作进行详细操作,期末考核则是对针灸学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察,对特殊班级(拔尖班)来说,病案考核则是对经络腧穴知识、临床操作能力及中医辩证能力的考核。这种形成性评价考核与总结性考核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包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实践操作技能的熟练运用、对《针灸学》整体知识和技能的临床综合运用和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针灸学》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可将学生学习重心逐渐从应试转移到培养知识的运用及主动学习上,能显著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6结语

针灸学篇6

一、做好课堂教学

1.课前认真备课

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讲课决不打无把握之仗,针灸课更不能例外,必须准备好每一节课,只有这样,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生动有趣,所以在每期讲课前,我们都根据教学大纲,认真研究教材,弄清教学目的和要求,熟练掌握教学内容,认真书写教案。

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如临床专业的学生,自学能力强,应着重启发和引导,而护理专业的学生大都是女生,学习兴趣虽然高,但大都胆小,不敢在身上试针,这就要加强示教。不但要背教材上有的,也要备教材上没有的,特别是十四经穴定位、主治及操作方法,单调、重复,讲起来枯燥乏味,若能把必要的参考资料,如对腧穴的文献选编、近代研究、治病原理、解剖部位及临床应用的典型例子等充实进去,以扩大学生们的视野,开阔知识领域,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教案写成,并非万事大吉,备课任务只是完成了一半。当需花费很大精力去研究具体讲授方法。在每次课之前,还要进行一次“演戏”,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由于课前做了充分准备,讲课时才能运用自如。

2.上好第一节课

学生们对学习针灸有浓厚的兴趣,但也有一部分人对经络理论、针灸的疗效持怀疑态度,为了坚定他们学好针灸的信念,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所以在给每个班讲授的每一节课时,都不吝口舌,大讲古往今来针灸治病的神奇疗效,向学生们灌输针灸的伟大和优越,以期收到“信则灵”的效果。从上古时期的砭石治病、烧土祛痰,讲到扁鹊针药并用,使虢太子“死”而复生的故事;从华佗扎针下死胎,用针刺治头风,讲到现代用针灸治愈急症、针麻术,进而讲到近些年来,针灸如何被国外推崇,风靡世界许多国家,使学生们听得全神贯注,无不佩服针灸的神奇作用,对针灸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为后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善于概括,重点掌握

腧穴是针灸的施术部位,因此,正确掌握腧穴的主治作用,如同深刻了解药物的性能一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因腧穴繁多,主治作用不一,为了加深印象,便于记忆,在讲明各个腧穴主治作用后,归纳其共性和个性,用两个或多个穴位比较的方法讲解其主治作用,收效较好。如足阳明胃经,头面部的腧穴,主治头面、口齿、眼部疾患;腹部和下肢的腧穴,治疗胃肠病证为主;膝关节以下的穴位还可治疗头面部的病证等。这样,只要记住某一部位的腧穴,对于它们的主治病证基本上就可以掌握了。至于有特殊作用的穴位为少数,记起来就容易得多。

4.充分利用图表、模型和多媒体教学

在我国宋代就有用针灸铜人进行直观教学的经验,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直观教学的目的,几年来,我们不但购买了一批塑料人体模型和耳穴模型,还自制了一些经络循行路线挂图。上课时,提前将针灸模型发给学生,挂图悬挂在教室里,再配上多媒体教学,这些模型和挂图中,标有十四经络、腧穴、耳穴的位置,通过学习,加深对经脉的循行分布,一般腧穴及耳穴位置的印象。这样,在课堂讲解时,就比较省力,学生也容易理解记忆。

5.多做示范动作

有些腧穴,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它的准确位置,如讲曲池穴的定位:屈肘,在肘横纹的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学生会感到空洞,不好着摸。结果,有些虽然记住了定位方法,但准确位置不能掌握。若教师一边讲,一边示范,另外,也让学生跟着老师在自己身上触摸。这样一比划,印象就深得多。

二、上好示教课

示教是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腧穴的定位,有时不能用语言表达出它的准确位置。在教师讲完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方法,同学们有了初步的印象后,由学生按照老师的讲解方法,两人一组,一边叙述腧穴的定位,一边相互在身上划经点穴,老师巡回从旁指正,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教与学的积极性,巩固课堂知识;或者划分小组,老师在一个同学身上点划,其他同学在一旁观看,动脑筋思考,特别是对自己点不准确的腧穴,再经老师指点,会掌握得更牢。

三 重视临床见、实习

学生对经络、腧穴及操作方法初步掌握之后,通过见、实习,加强感性认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在学生中找典型病例,先做示范,再指导学生操作,这样,不仅巩固了课堂知识,而且对针灸适应的临床病证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学习好常见病的针灸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一学生失眠,在针刺神门、三阴交等穴后,该生夜晚睡眠非常好,他亲自体验了针感,证实了针灸治疗失眠的效果,也掌握了这几个穴位。用针灸为学生治病,使他们体验了针感,观察了针灸治疗的效果,在老师几次示范操作之后,同学们就可以用针灸治病了,这是见、实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当然,有条件的,可集中安排到医院见、实习。

见、实习完毕,要求学生做好记录,包括画出经脉的体表循行,标出常用穴位的准确位置,并写出心得体会等,从而引导学生系统重点的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这样从课堂讲授到学生之间在自身上点划,相互点穴,老师示教,临床见、实习,共有四次复习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听、看、点、练的机会。通过记录心得体会,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师生的感情,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针灸学篇7

【关键词】 针灸 医学史 文献 综述

近五年来关于针灸医学史的研究,涉及针灸的经络、腧穴、针灸的技法、针灸的处方与取穴、针灸的临床、针灸的医家、针灸的医籍、针灸的教育、针灸的中外交流等方面,其中以腧穴、灸法、处方与取穴、临床、医家、医籍研究比较多。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勾划出 目前 国内针灸医学史的研究方向与水平。

经络与腧穴方面的研究

这几年来,一些研究探讨了经络与腧穴的起源、 发展 过程。曹铁军等探讨了经络及腧穴起源及其意义[1],华萍等归纳、 总结 经络研究的各个流派[2],常小荣等论述了腧穴学的 历史 发展过程[3],谭奇纹对汉代以及汉代以前经络腧穴文献进行全面系统考证[4],黄龙祥研究了腧穴主治的演变[5],刘立公等对古代文献中三焦经及其腧穴主治进行统计[6],崔孟镐选取腧穴 理论 组成部分之一脏腑俞募穴的 内容 进行研究[7]、黄思琴等对古代文献中百会穴的记载进行研究[8]。

在针灸铜人方面,黄龙祥对东京国立博物馆针灸铜人的外形特征、经穴数量、穴名书写特征、经穴归经以及经穴定位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考察[9],黄龙祥等还在系统考察明代正统铜人沿革的基础上,确认了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针灸铜人为明正统铜人,同时确认正统铜人的性质是仿宋天圣铜人,可视为宋代国家针灸经穴标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文本的权威解释[10]。

针灸技法与取穴方面的研究

针灸技法的研究主要是在灸法方面。于赓哲对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浮沉作了的 时代 背景 分析 [11],杨威等总结出清朝灸疗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清代灸疗的发展特点[12],箱?大昭通过日本灸法历史资料的回顾以及 现代 灸法文献的研究,系统地展示日本灸法的发展历史、源流以及演变过程[13]。田纪钧总结了刃针疗法的历史渊源[14]。

黄涛研究了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 影响 ,并且还分析针灸方的演变及选穴 规律 [15~16],杨兆民探索了古今针药并用的源流[17],樊旭通过对古今针灸 治疗 泄泻病的文献的整理及分析研究后总结出针灸治疗泄泻病的常用处方及配穴规[18],张瑞峰等研究了古代针灸防治“中风”处方规律[19],富作平通过对古今文献的分析及研究,总结出针灸治疗中风病的高频次处方[20],郭向军等总结出针灸治疗哮喘病的主要穴位、归纳出哮喘病针灸常用处方及其配穴原则与规律[21]。

针灸治疗疾病史

针灸治疗疾病史方面主要集中在内科疾病方面,比较突出的研究是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刘立公等人运用 计算 机对多种古医籍中使用针灸 方法 治疗各科疾病的内容进行统计方面。刘立公等对古医籍所载有关针灸治疗消渴、瘟疫内容进行整理研究[22~23],王妮探讨了哮喘病的针灸防治规律、以及各种方法和临床证型之间的选穴配穴规律项等[24],王全林分析归纳了宋代针灸补肾法的基本特点[25],李永宸等总结了岭南医家采用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经验[26]。在外科方面,刘立公研究?瘕积聚、瘤核赘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27~28],李云等总结了古代针灸歌赋治疗痛证的特色[29]。五官病方面,韩红探讨了五官病针灸用穴的技法[30]。另外,王宇恒等从历代文献中对针灸疗法禁忌症的论述进行整理[31],李戎分析针灸“人神禁忌”学说中的“尻神”辨误[32],贺小英评述针灸时间疗法的发展历史及现代临床运用[33]。赵诚基还探讨了古代医家创立针灸“治未病”方法的学术思想、理论基础、以及探索针灸“治未病”规律[34],武晓冬等探讨了古代针灸文献中有关症候群鉴别方法[35]。

医家与医籍方面

对针灸医家的研究大部分是对古代医家的研究,对近、现代的医家研究相对较少。魏稼、王家骜、王红云分别研究了张仲景的针灸学说、针灸特色及其对针灸学的贡献[36~38],黄晓菁、安贺军、曹中兵等分别研究了孙思邈的针灸学术成就、总结了孙思邈对外科灸法的贡献,及其对诸风病的治疗[39~41],严善馀探讨了王国瑞对针灸学的贡献[40],王千怀等总结了王执中对针灸临证方剂的贡献[43],严善馀探讨了窦默针灸学术思想[44],袁宜勤对徐凤的针刺调气说、治病八法说、子午流注针法说、灵龟飞腾八法说等针灸学说展开研究[45],余雪琴、高希言等分别总结了杨继洲对灸法的贡献[46~47],俞昌德等总结了楼英的针灸学术思想[48],袁宜勤等探讨了吴昆的针灸学术思想[49],赵欣纪等总结了近代医家陆瘦燕对针灸学术的贡献[50]。

与针灸相关的古籍研究除了经典著作如《内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外,对金元时期的《标幽赋》以及明代的针灸医籍的研究也比较多。李广钧、白云来、王小平、徐晖分别对《内经》中的经络学说、针灸的时间疗法、针灸调经原理、刺禁展开研究[51~54],刘智斌、薛西林、贺君、訾明杰分别对《伤寒论》的针灸疗法、针灸 应用 特色、针灸的应用规律作了探讨[55~58],李福芝、赵忠顺分别研究了《伤寒论》中针灸在六经病中应用、太阳病桂枝汤证针灸配穴特点[59~60],顾一煌等分析《伤寒论》用灸规律[61]。李素云等对《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的构成特点进行分析 [62],王家骜等探讨了马王堆医书针灸学术成就[63]。张宝文、张胜春、纪军、李戎、刘建民分别研究了《针灸甲乙经》与《太素》互校内容、处方用穴特点、处方配穴的特点、禁针禁灸腧穴、妇科疾病的治疗[64~68]。 冯禾昌通过《太平圣惠方·针经》总结唐代针灸医学特点[69],万文蓉、李万庆分别探讨《千金要方》哮喘选穴配方特点与针灸禁忌[70~71],王天生等探讨了敦煌遗书《灸经图》治疗五劳七伤特点[72]。严善馀总结了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对针灸学的贡献[73]、任玉兰等探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腧穴归经的方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74]。周鹏等总结了《玉龙歌》的针刺治痛特色[75]。王雪苔对金代佚名氏《针经》进行考证[76],苏春梅、杨俊生分别探讨了《标幽赋》的语言特点、对针灸的贡献、学术思想[77~79],严善馀总结了《卫生宝鉴》针灸学术特点[80],韩秀珍、邹敏分别研究了《针灸聚英》的学术思想及其对火针的贡献[81~82],张芙蓉等对《琼瑶发明神书》成书年代及作者考进行考究[83],金亚蓓探讨《奇经八脉考》对奇经理论的贡献[84],肖元春对《针灸集书》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整理研究[85],王继等探讨杨继洲《针灸大成》四篇“策问”的学术价值[86]。刘立公等总结了张镜的《刺疔捷法》在临床上的经验[87]。武晓冬采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据学等传统的文献整理和史源学的研究方法,结合了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手段,对《存真环中图》进行全面、高效的辑佚和考证[88]。另外,李相昌对朝鲜太医许任的《针灸经验方》进行研究[89]。

其他方面研究

1.针灸的通史或各时代的研究

针灸的通史研究方面,比较突出的是黄龙祥主编的《

29 李 云,查 炜.古代针灸歌赋论痛症[j].黑龙江中医药, 2002,(6):41.

30 韩 红.五官病针灸用穴技法五谈[j].吉林中医药,2006,26 (4):12.

针灸学篇8

随着国内外近年来对针灸医疗技术的深入了解与广泛应用以及物理疗法在社会上的陆续普及,传统针灸与康复理疗在医学体系中的应用被不断扩大,也越来越被广大者所接受。因此,将传统针灸与康复理疗有机结合和联合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就传统针灸与康复理疗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二者能够相互结合的要点,以期推动传统针灸与康复理疗技术的联合应用,并取得临床上保健与康复的更好疗效。

关键词:传统针灸;康复理疗;联合优势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251-01

针灸疗法具有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镇痛作用、镇静作用、抗感染作用、止血作用,而这些作用又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综合作用,故其适用范围极广泛,可用于康复医学的各科病症[1]。我们将传统针灸与康复理疗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传统针灸在康复医学中拥有更广阔的前景。

1 针灸在康复医学中的现状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外治法中应用最广、疗效最确切的医疗技术,一直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充当着主要的角色,尤其在康复医学中越来越占主导作用[2]。针灸也是中医学中独具特色的一门治疗和养生保健方法,是中医康复技术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针灸在海外的推广应用,针灸的疗效已经得到现代医学的肯定,现代康复医学已将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纳入到康复治疗技术中。

2 针灸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针灸运用其简、便、验、廉的治疗优势和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治疗作用,对人体外表皮肤特别是腧穴系统的刺激以激发人体正气、提高人体免疫力,通过增强人体自身抵御外邪的能力以达到阶段病势、恢复健康的目的[3]。尤其是对一些具有双向良性调节功能的穴位刺激以后,不仅治愈了疾病,也调整了身体的阴阳平衡,大大加强了针灸治疗疾病的范围,尤其在保健康复方面显示出了中医的绝对优势。现代康复医学涉及的病种非常广泛,在临床几乎囊括了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所有科室,如内科系统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外科系统的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周围神经损伤、面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症等神经系统疾病;与传统针灸医学治疗的病种不尽相同,目前临床上,针灸在各种原因的瘫痪,如中风偏瘫、面神经炎、小儿脑性瘫痪等以及多种痛证,如颈椎病、肩周炎、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等所致的疼痛有明显的优势。现代康复治疗的各种物理手段配合上具有明确疗效的传统针灸治疗,无疑是一种最大的互补性,同时还能达到单一的针灸治疗所没有的效果。

3 针灸在康复医学中的意义

众所周知,传统针灸方法是祖国医学针灸学中最重要、最实质、最精华、最基础的部分。传统针灸方法由于以经络学说为基础,在治疗上遵循“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等理论以及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所以传统针灸方法能够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诸如内、外、妇、儿等科。随着社会经济及医学的迅猛发展,人们更加关注生存质量,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及社会层面的生活质量。健康的内涵不断扩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疾病或虚弱的消除,而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美状态[4]。这一定义体现了医疗思维模式的转变,从以前的医疗二维思维模式:治病-救命,发展到三维模式:治病-救命-功能,强调了功能。康复观念及康复医学的出现正体现了这一医疗思维模式的转变,康复医学是旨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医学,始终以人的功能为研究主线,无论是身体的,还是精神和社会生活层面的,都是康复的研究对象。

4 针灸在康复医学中的前景

医学模式的转变、康复医学的兴起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及重新认识,为针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发展平台。但是目前国内针灸临床的领域呈现出逐渐萎缩的趋势,大多数针灸科室的病种较为单一,主要局限于中风后偏瘫、面神经炎及颈肩腰腿痛等,针灸的很多优势没能充分发挥。本文认为要改善目前国内针灸所处的尴尬现状,我们不妨解放思想,从康复的角度、从功能的角度看针灸的发展前景,针灸不仅是独具特色的祖国传统治疗方法之一,更是改善身体及社会、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康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给针灸注入新的活力,推动针灸的发展,扩大其临床应用领域,使其更好地适应医疗市场的发展趋势。传统针灸临床表明,传统的针灸在多种疾病的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某些疾病的康复方面能收到现代康复医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如中风偏瘫为医学界目前难治性疾病之一,他中风后的重要并发症和后遗症,其治疗方法较多,但没有权威的统一治疗方案,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传统针灸医学疗效得到几千年的验证,现代康复医学的问世,为患者在康复的道路上增添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他们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两者有互补性,其结合可提高中风偏瘫等疾病的治疗效果,但其优越性不容忽视。

5 总结

传统针灸学是国粹,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足以证明其强大的生命力。作为康复治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在改善人体功能上有着很大的优势。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针灸的适应证多数是功能性的,大量的临床实验及报道已经表明其改善功能性病变优于并多于器质性病变。针灸减肥、针灸治疗神经官能症、针灸戒毒、针灸缓解精神紧张等已得到广泛的临床证实,针灸在海外的迅速发展正说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张子游,高鹤亭.中医康复学概念的确立.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3(5):230-231.

[2]郭泽新,汪润生.治疗中风偏瘫需要针灸与康复医学的结合.中国针灸,2009,22(4):268-270.

针灸学篇9

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干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仰。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针灸的起源】

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或 石。《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针灸的历史】

据古代文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篯”刺破痈肿的记载,以及《盂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再根据近年在我国各地所挖出的历史文物来考证,“针灸疗法”的 起源,可能就在石器时代。

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早在公元6世纪,针灸学术便开始传播到国外。目前,在亚洲、西欧、东欧、拉美等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应用针灸术为本国人民治病,不少国家还先后成立了针灸学术团体、针灸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著名的巴黎大学医学院就开设有针灸课。据报道,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种达307种,其中效果显著的就有100 多种。1980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43种推荐针灸治疗的适应病症。1987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在世界医林中得以确立。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行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

刺法灸法学,是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临床治疗疾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历代针灸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刺法灸法的内容不断充实,理论不断完善,为本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主要的针灸法】

毫针刺法

灸法: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拔罐法: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吸筒疗法、拔筒法。古代有以兽角制成的,称角法。通过吸拔,可引致局部组织充血或郁血,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作用。

其他刺法

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皮内针刺法,火针刺法,芒针刺法,电针刺法。

现代刺法灸法:

耳针法,头针法,眼针法,手针法,足针法,腕踝针法。

声电波电针法,电火针法,微波针法。

针灸学篇10

传统针灸学是前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针灸作用规律的总结,对临床有重要指导作用。要使这古老的针灸疗法魅力永存,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是必经之路。在探讨针灸的作用机制过程中,容易让人与现代药理学相联系,药物作用于人体有时效性、特异性、耐受性等特性,针灸作用于人体是否也有这些特性呢?

1 时效关系

从大量的实验所得出的针灸与药物作用的时效曲线十分相似。而针灸效应的产生亦有速缓之别,如针灸对胃肠道运动的影响能迅速产生;电针对肝脏Kupffer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则需在针后第6天方显效[1]。其之所以相差甚远就似药物的起效时间不同。有人观察100例中风偏瘫患者,采用统计学方法随机分为日针2次(甲)和日针1次(乙)两组,结果临床疗效甲组优于乙组,由此证明针刺间隔时间长短能影响疗效[2]。可见,当今临床盛行的针灸治疗日行1次还是2次或多次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此方面,现代药理学是按药物半衰期决定治疗次数,一般经5个半衰期达到相对稳定,此时血药的稳态浓度取决于给药间隔时间和单位时间内给药量,而所谓合理用药方案就是使血药的稳态浓度处于最低有效浓度和最小中毒浓度之间。其中若单位时间内用药总量不变,缩短给药间隔,则血药浓度波动减少;延长给药间隔,则波动加大,但都不影响到达稳定状态的时间和血药稳态浓度的高度。所以病情严重时,首次可用负荷剂量,即达坪值。针灸效应是有物质基础的,各经脉的不同穴位所产生的各种针灸效应亦有相应的半衰期,故合理的针灸施治方案应按穴位半衰期施治,经若干半衰期而达到坪值,坪值大小取决于针灸间隔时间及其他影响针灸作用的因素,如机能状态、穴位、手法特异性、时间、施术工具等因素。病情严重时,则可选取适宜穴位(急救穴)、施术工具(多针刺),手法多是增强刺激量(刺激量=刺激强度×时间),如此尽快达到坪值。

在留针时间方面,许云祥等[3]分别观察5min、20min、30min、40min和60min不同留针时间对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影响,发现急性损伤留针30min组疗效最佳,慢性损伤60min组疗效最佳。陈友梅[4]等研究针刺改善小气道功能的时效关系,结果表明留针40min组疗效优于留针20min和留针60min组。原理等[5]经分析有关文献发现,留针时间古今变化较大,临床实际操作中的随意性太大,这是制约针灸临床疗效的因素之一。临床应根据治疗的病症、针刺的经脉腧穴、患者的体质、病程的长短、治疗时的季节而定。针刺的临床效应取决于有效的刺激量和机体的反应,而有效的刺激量由刺激强度和持续时间构成。机体对针刺的反应有一定规律,针刺后须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潜伏期,其效应才开始显现。随着留针时间的持续,针刺效应逐渐上升,达到峰值,再逐渐下降,这就提示针刺治疗某一病症在一定刺激强度作用下,存在着最佳的留针时间范畴。这个最佳留针时间应通过严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得,并能够在临床上得到验证和重复。

2 特异性

某些药物对机体作用较广泛,另一些选择性较高。同样,腧穴也存在与靶器官的特异性。如内关可调节心脏活动,而外关穴则无作用。同一经脉的不同腧穴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陈汉平等[6]观察到膏肓穴可明显地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活性花环率,而针刺同属膀胱经的委中穴则无此作用。针灸效应特异性机理较复杂,其中也包含着和药理学方面相类似的情况,体内存在特定分布点的受体,能高度特异性被神经递质、激素或自体活性物质激动,并引起特定的生理效应。

药物之间有协同或拮抗作用,针灸治疗同样可相互配伍。如针刺内关、公孙、梁丘能协同对胃溃疡患者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7];针刺足三里、大椎可使家兔血内刚果红清除率上升,但改刺环跳穴则见清除率下降[8]。在现代实验针灸基础上,通过类似药理学角度去验证前人的经穴配伍,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运用它。

3 耐受性

众所周知,随着药物作用的深入研究,大量有效的新药层出不穷,而机体对多数药物的耐药性始终存在着,那么针灸治疗是否也存在耐受性呢?回答是肯定的,针刺大白鼠的“大椎”、“命门”,7天内,可见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活动明显加强,但若继续针刺,这种效应反见减弱[9]。王韵等[10]通过连续6天给大鼠2Hz及100Hz电针刺激,研究电针耐受对k受体mRNA转录的影响,结果发现,单纯针刺3~6天有一定的中枢效应,但是多次电针则在大多数情况下抑制k受体mRNA的转录,提示内源性阿片肽大量释放也可引起阿片受体下调,这可能是电针耐受的机制之一。药理学中药物耐药机制复杂,主要是长期应用激动剂可使相应受体数目减少。克服药物耐药性的措施,可以通过具有类似治疗效应的药物交替、联合使用,这就提示临床选穴不可一方到底,可用功效类似的穴位交替使用,以减少机体耐受性。

4 结语

各学科之间尽管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是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针灸作用的研究是探讨针灸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及原理。而针灸作用又有着药物无可比拟的优点,如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对机体不良反应甚微。如何发掘和整理这朵祖国医学宝库中的奇葩,利用现代药理学方法阐明针灸作用规律不失为佳径之一,这对于扩大针灸治疗范围,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大有裨益。

5 参考文献

[1]全国针麻研究工作会议秘书处.全国针麻研究资料选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77-583.

[2]包向阳,于致顺,葛凤新,等.头穴针刺治疗偏瘫的不同疗程、刺激量与疗效的关系[J].针灸学报,1992(4):16-19.

[3]许云祥,陈贵珍.不同留针时间对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10):607-608.

[4]陈友梅,张压西,司慧,等.针刺改善小气道功能时效关系研究[J].中国针灸,1996,16(11):8-9.

[5]原理,何扬子.留针时间规律及与针刺疗效关系探讨[J].山西中医,2002,18(3):36-37.

[6]陈汉平,韩钟,林文注.影响针灸效应因素的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1990,9(1):1-3.

[7]广西医学院生理教研组.针刺对胃分泌的作用机制[J].广东中医,1961(2):55-58.

[8]全国中医经络针灸学术座谈会议资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242-243.

[9]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经验交流会议资料选编[M].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