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十篇

时间:2023-03-14 04:16:53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篇1

皇甫谧42岁患严重风痹症,不为病魔屈服,悉心钻研针灸。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医家已对针灸进行了系统总结。如1973年在湖南长沙和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多种周代编写的医书,其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也有许多论述针灸的内容。东汉初期针灸名医涪翁还有《针经》的专述。但是晋代以前涉及到针灸内容的医书,“其义深奥”,“文多重复,错互非一”。以《黄帝内经》中《素问》、《灵枢》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为据,加以综合比较,“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终于写出了一部为后世针灸学树立了规范的巨著―《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也称《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成为我国医学经典著作,为后世针灸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针灸甲乙经》,共10卷,128篇。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书中校正了当时的腧穴654个(包括单穴48个),记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说明了各种操作方法。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有重大价值的针灸学专著,一向被列为学医必读的古典医书之一。唐代医家王焘评它“是医人之秘宝,后之学者,宜遵用之”。此书问世后,唐代医署就开始设立针灸科,并把它作为医生必修的教材。晋以后的许多针灸学专著,大都是在参考此书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而写出来的,也都没有超出它的范围。直至现在,我国的针灸疗法,虽然在穴名上略有变动,而在原则上均本于它。1600多年来,它为针灸医生提供了临床治疗的具体指导和理论根据。

此书也传到国外,受到各国,特别是日本和朝鲜的重视。公元701年,在日本法令《大宝律令》中明确规定把《针灸甲乙经》列为必读的参考书之一。足见,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影响之深远。皇甫谧也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世界针灸学之祖”、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正如诗云:

治世有方轻作官,

祛疴求索苦钻研。

巅设书台远尘俗,

柳遮残阳献绝编。

达荣不是溪水愿,

报世毕竭素心丹。

针灸甲乙经篇2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针灸学专著,而它的作者皇甫谧,更有着一段历经磨难、矢志苦学,最终成为一代大家的人生历程。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

皇甫谧为汉朝太尉皇甫嵩之曾孙,后来家境衰落,父母早亡,幼年失学,被出继给叔父为子,迁居新安(今河南渑池县)。不幸叔父亦去世,唯靠叔母教养,以织布维持生活。皇甫谧年至二十还是整天游荡,无心向学,旁人常讥笑他不堪造就。叔母也常为此担忧发愁。

一天,叔母把贪玩的皇甫谧赶出家门,想要教训他。谁知,皇甫谧到外边弄来了香瓜、甜果之类,笑嘻嘻地呈献给叔母,以为这样“孝顺”一番,便可平息叔母的盛怒。谁知叔母更加气愤,接过瓜果,狠狠地摔在地上,严厉地说:“《孝经》有言,‘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你要是真心孝敬父母,就应该修身笃学。”皇甫谧很受感动,噙着泪花发誓要悔过自新,改弦更张。

矢志苦学

从此以后,他刻苦攻读,虚心求教,拜同乡长者席坦为师,遇有疑难问题,跑上几十里远去请教,勤奋不怠。

由于精勤苦读,皇甫谧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魏朝的地方官举他为孝廉,他不应召。后晋武帝三番五次下诏,敦促他进京做官,他只好上书陈情,申诉疾苦,委婉谢绝,并向朝廷提出借书。晋武帝为表“礼贤下士”之德,居然送了一车书给他。皇甫谧喜出望外,每天阅读不暇。

终成大家

皇甫谧四十二岁得了风痹疾,半身不遂,活动不便,一只耳朵也聋了。他忍受着疾病的折磨,躺在床上坚持看书。疾病经多方调治,效果不佳,皇甫谧深深感到,人“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不精通于医道”,也“无济于事”。

从此,他潜心医学,集中精力研究针灸。先从理论上进行探索,弄清针灸的一般道理,然后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有的穴位刺不到,就叫儿子方回帮忙,鼓励儿子大胆进针。经过反复实践,不仅用针灸治好了自己的一部分疾病,还熟悉了人体针灸穴道的部位。

他感到晋以前的针灸医书深奥难懂,错杂重复,就决定重新编著一部针灸学专著。由于参考书奇缺,给编纂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皇普谧设法借来了需要的医书,穷搜博采,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他将古代三部著名的医学典籍《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纂集起来,删其浮词,除其重复,论其精要,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终于写就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

该书在理论上强调:“上工治未病”,亦即当今所倡导的预防为主、未病先防的医学思想。它还对针灸用针之形状制作、针灸之禁忌、针灸经络、孔穴部位之考订、针灸的临床适应症、针灸操作方法,以及临床经验的总结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此书被后人称为“中医针灸学之祖”,列为学医必读的经典古书之一。此书问世后,唐代医署就开始设立针灸科,晋后的许多针灸学专著也都以它为基础。直至现在,我国的针灸疗法,虽然在穴名上略有更动,却在原则上均本于它。

在家乡,后人为了纪念他,特地建造了一座二贤祠,里面塑有他和儿子的像以及他的读书台,以表示对他的崇敬和怀念。

小贴士:《针灸甲乙经》在国外

针灸甲乙经篇3

心肌缺血时,有氧代谢发生障碍,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酸利用增多,使氧利用率下降,心脏供能不足;同时,无氧代谢导致的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细胞内酸中毒。此外,心肌缺血还能引起氧自由基及钙离子超载,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因此,改善能量代谢,清除自由基,减轻钙超载,抵抗细胞凋亡,实现心肌保护作用成为改善心肌缺血的重要途径[10]。研究表明,针灸在实现心肌保护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一方面,针灸可通过改善能量代谢,实现心肌保护。心肌缺血时,能量代谢相关酶发生改变,电针能提高心肌组织糖原、琥珀酸脱氢酶和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纠正心肌相关酶的异常,增强能量代谢,改善心肌缺血。另一方面,针灸可减少自由基,缓解心肌缺血症状。热休克蛋白(HSP)属应激蛋白,能减少氧自由基释放,减轻心肌缺血损伤,从而保护机体[11]。研究证明电针“内关”穴可以增强缺血心肌细胞HSP90和HSP70mRNA表达,以减少氧自由基的释放,从而缓解家兔心肌缺血症状[12-13];而且,针刺“内关”穴能抑制细胞内Ca2+超载,实现心肌细胞保护,电针“内关”通过上调心肌钙泵和钠泵基因表达,增强钙泵和钠泵活性,降低心肌细胞内Ca2+含量,从而达到抑制钙超载,实现对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表现为促进心电活动、改善心肌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14]。大量研究表明,针刺可以调控凋亡基因的表达水平,延长细胞周期,减少细胞凋亡,保护缺血心肌细胞。有研究指出电针可以调节诱导细胞凋亡因子Bax和抗凋亡因子Bcl-2在家兔缺血心肌中的表达,即抑制凋亡基因Bax和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达到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15]。c-fos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参与调节体内许多过程,如细胞周期、细胞分化、肿瘤转化及细胞凋亡等,正常情况下细胞内c-fos表达呈低水平状态,心肌缺血可激活c-fos基因的表达从而启动心肌细胞凋亡。研究表明,电针可降低c-fos基因表达,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的过程[16-17]。所以不难看出,针灸能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心肌细胞保护。总之,针灸干预心肌缺血的疗效和机制已初步得到证实和揭示,但尚未完全阐明,在一定程度影响了针灸治疗心肌缺血在临床的应用和推广。因此,需要引进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技术进行深入探索。

2表观遗传调控在针灸治疗心肌缺血的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目前主要涉及的表观遗传调控包括CG辅酶甲基化、组蛋白转录后修饰、RNA干扰等,具体可分为DNA甲基化、蛋白质共价修饰、染色质重塑、微小RNA调控4个方面[18-19]。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调控在心肌缺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全部过程,因此,我们探讨从该角度开展针灸治疗心肌缺血机制研究的新方向。2.1表观遗传调控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以动物和人为载体的研究都表明,心肌缺血与表观遗传调控密切相关。表观遗传标记物在心肌缺血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反映出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及微小RNA是调控心肌缺血的关键因素。大鼠神经甲基化系统在心肌缺血中受到抑制,可导致缺血部位的儿茶酚胺浓度升高,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怀孕期间的营养不良会改变DNA甲基化,增加成年后患心血管病的风险,且DNA甲基化在6个特殊位点对产前环境很敏感,可能提高妇女患心肌缺血的风险[20-22]。同时,有研究认为,组蛋白H3赖氨酸4甲基化(H3K4me)转移酶和它们的辅助因子是调控胚胎发育及细胞特异性的重要因素[23];而Smyd2作为一种组蛋白甲基转移酶,介导H3K4甲基化,改变心肌细胞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和心肌细胞靶基因的转录调控,促进心肌细胞分化和发育[24-25]。最新研究报道组蛋白H3赖氨酸27去甲基化酶赖氨酸K特异性脱甲基6A(UTX)可以促进心肌细胞生长发育,UTX基因敲除小鼠因心脏发育障碍死于胚胎发育早期[26]。除甲基化之外,组蛋白的乙酰化在心肌缺血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发生心肌缺血后,心肌细胞蛋白发生了去乙酰化,抑制去乙酰化则能减少其损伤,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通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介导,后者含量增加,能有效促进心肌缺血耐受,诱导心肌保护[27-29]。HDAC-7抑制剂可与缺氧诱导因子(HIF)结合影响基因转录,增强HIF活性,从而促进心脏血管新生[30-31]。同时,HDAC抑制剂曲古柳菌素A可降低缺血心肌凋亡基因Caspase3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也可促进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介导心肌细胞再生[32-33]。进一步研究发现,组蛋白H3赖氨酸9乙酰化(H3K9ace)与缺血心肌保护密切相关,通过调节血管再生因子、细胞凋亡因子和HSP基因表达达到抗缺血性损伤效果。其中VEGF、Sirt1与组蛋白赖氨酸乙酰化关系最为密切[34-39]。除组蛋白修饰之外,microRNA上调或下调通过作用于靶基因激活相应的分子信号通路参与心肌保护,调控心肌缺血损伤。染色体重塑也被证明与心肌细胞生长发育相关[40-41]。

总之,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微小RNA等表观遗传调控在心肌缺血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2.2表观遗传调控与针灸防治心肌缺血机制研究从上述表观遗传调控与心肌缺血的相关研究成果可知,表观遗传调控介导细胞凋亡、心肌细胞保护和心脏血管再生,在心肌缺血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地位,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从该角度切入进行针灸防治心肌缺血研究,必然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同时,结合表观遗传调控自身特性,即强调除了DNA和RNA序列以外,还有许多调控基因信息,虽然本身不改变基因的序列,但其通过基因修饰、蛋白质与蛋白质、DNA和其它分子的相互作用,多层次、多途径影响和调节遗传基因的功能和特性,这些调节同时存在可逆性。这与针灸作用整体性、综合性、双向性、多靶点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将表观遗传学的理念和技术引入针灸抗心肌缺血机制研究,乃至整个针灸研究领域,都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结合针灸自身优势特点,以及其抗心肌缺血研究现状,融合上述表观遗传调控在心肌缺血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特点,我们认为,今后的研究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针灸对心肌缺血疾病的预防。治未病思想历来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现代研究证实,针刺具有提高机体机能的作用,如实施心肌缺血再灌注手术前针灸“内关”穴,能提高心肌细胞耐缺血能力,延长动物生存期,这无疑为心肌缺血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42]。而表观遗传调控与之密切相关,HDAC直接参与耐缺血,如果以此进行深入研究,一旦得以证实,将为临床进行再通手术前实施针灸干预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43]。另一方面,则是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针灸抗心脏缺血机制研究。根据心肌缺血的不同阶段,有重点地开展相应研究。如急性期、亚急性期,主要围绕针灸促心肌细胞存活、抑制细胞凋亡,以及改善能量代谢,从而实现心肌细胞保护进行研究。针灸能有效调控心肌组织中Sirt1、HSP70、Caspase3、c-fos、Bcl-2等物质的表达,实现保护心肌目的,但其背后的调控机制如何,尚未得到证明。研究表明,HDAC能有效调控Caspase3表达,H3K9ace能影响HSP70水平等,从这些角度深入揭示针灸促心肌保护机制,将为针灸的更广泛应用提供基础。在慢性期,则主要围绕促进血管新生开展。已有的研究证实针灸能促缺血区域的血管新生,且与VEGF密切相关,但调控VEGF表达发生改变的机制并未得到证明。肿瘤存在大量的新生血管,研究中发现,H3K9ace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可以推测,在针灸促VEGF表达,介导血管新生过程中,H3K9ace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充分结合针灸抗心肌缺血机制研究成果,着重筛选出相应优势靶点,进行新药开发,或许可能成为新药开发的新靶点。除此之外,还可进行相应的拓展。研究表明,心脏中存在心肌干细胞,在某些影响因素干预下,能不断增殖、分化形成新的心肌干细胞。这个过程中表观遗传调控发挥重要作用[44]。针灸有促体内干细胞增殖、分化的能力,比如促脑内神经发生,实现脑保护[44-45]。那么针灸是否也能促进心脏干细胞增殖、分化,实现心肌保护?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研究,也将成为我们关注的方向。

针灸甲乙经篇4

【关键词】中医推拿;针灸;肩周炎;临床体会

肩周炎作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中医学将其认为是患者受风寒湿邪,而引起的筋脉、肌肉、关节失养,经脉气遏所造成的,是一种痹症范畴的疾病。肩关节周围炎是由关节周围的肌肉、滑膜囊、韧带等软组织损伤而引起的局部慢性无茵性炎症,活动障碍、患肩疼痛是出现的常见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影响比较的大。本研究收集我院从2009年9月-2012年9月之间的15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联合中医推拿及针灸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将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从2009年9月-2012年9月之间的15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单纯推拿甲组、单纯针灸乙组、综合治疗丙组进行相应的治疗,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74例,患者的年龄最小的为35岁,最大的为6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1±9.3)岁。有45例病程为三个月左右,67例病程为五个月到一年,剩余的患者病程在两年或两年以上。患者病因均不明显。三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

1.2治疗方法

1.2.1针灸治疗方法依据患者肩关节具体的活动情况以及疼痛部位,对循经选穴的方式进行选用。如臂内侧、肩臑疼痛,后提活动受到限制,可取手太阳经曲垣、臑会、天宗穴;如肩胛、肩外廉部疼痛,内旋活动受到限制,可取手少阳经中渚穴、外关、臑会;如臂臑和肩峰疼痛,上举活动受到限制,可取手阳明经肩内、合谷、曲池陵穴。行针刺的穴位选取于循经取穴处,同时催气、运针柔,并对患肩进行活动。行针得气后,将2厘米艾柱套于每支针柄上,行温针灸。承山穴的透刺在患肢对侧条口实施,留针时间为15分钟左右,期间可以间歇性的进行活动。并每隔十分钟给予其TDP照射。

1.2.2推拿治疗方法让患者采用坐位,操作者站在患者患侧,一手将肘托住,被动让肩部处于外展位,针对肩部、上臂周围的软组织,对揉、按、拿等方法对治疗进行实施。后向上反复提拿肩背部肌肉和胸大肌筋膜,同时针对患肩肌腱、周围肌肉,通过掌揉、指揉、按、点对局部痛点进行反复治疗,有效松解患肩局部痛点。然后让患者前屈其肘部,并上举,另一只手采用滚法进行治疗,点按患者的肩贞,曲池等穴位,每隔穴位点按的时间为一到两分钟。然后让患者继续大幅度抬高肩部,并在肩前部位的肱二头肌腱以及胸大肌部位,采用弹拨以及点揉等手法,并按揉患者的大小圆肌。让患者将患肢伸到后背中,操作者将患者肘部托住,握住患者玩不,并向上拨伸患者手腕,在拨伸过程中可以听到撕裂的声音,然后再搓揉患者肩关节,每次进行半小时,总共为两个疗程。一个疗程十二次。

1.3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得到良好的消除,恢复关节功能。好转: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基本消除症状,活动受限有所改善。无效:患者肩部疼痛以及各种活动障碍没有任何改善,甚至加重。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评分11.5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ⅹ2检验,P

2结果

经过治疗,采用推拿和针灸综合治疗的丙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4%,而采用单纯推拿的甲组和单纯针灸的乙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80.0%以及82.0%,跟丙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体如表1所示:

3讨论

通过可以运用针刺对患者进行治疗,促使经络的疏通,并调和患者的气血。针刺完成后施加艾柱温针灸,通过温通经脉,将风寒湿邪之凝滞有效祛除。条口透刺引起的留针刺激,能够引起较为明显的镇痛作用,这也就为推拿手法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也是肩周炎利用手法治疗的关键性前提。对于肩周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推拿的作用非常的明显,其能够促使局部炎性物质吸收的加速,使得镇痛的效果得到良好的增强。一般来说,在针灸和推拿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从轻到重、柔中带刚,依据患者的忍受度对治疗活动进行实施,逐步使活动幅度得到增大,并分多次轻量的手法将患者的局部粘连逐步解开,避免“一步到位”手法的实施。只有这样,局部组织的损伤才会比较的小,患者的关节修复才能更快。如果不能循序渐剥,强行利用手法将粘连撕开,就会出现局部组织的新渗血与创伤,会促使肌肉痉挛的进一步加重,对肩部的活动非常的不利,严重时可使粘连再度形成。另外,由于肌肉痉挛和疼痛的严重影响,早期肩痛活动比较的少,所以患者要对患肢的功能活动进行加强,包括关节的后伸、旋外、旋内、上举及外展等。在僵硬期,术者对患者进行被动手法的实施,患者也要对环转、旋外、旋内、外展等动作进行反复的运动,及时各肩关节活动范围比较的小,也要循序渐进的对关节功能进行锻炼,且做到持之以恒。

在推拿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是进行骨关节以及软组织的放松运动,其主要目的是放松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避免其粘连,通过中医各种手法的应用,来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并起到止血舒筋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渗出物吸收,并修复肌腱韧带。而针灸治疗最为主要是先选好穴位,并加以TDP进行照射,有利于驱去体内的寒气,也能够达到通活经络的效果。

中医推拿并结合针灸治疗,可以用于患者患病的任何时期,并且疗效显著。如果患者能够早期进行诊断和治疗,则能大大提高治愈的概率,因此,两种方式结合治疗效果也比单一方式要好,能够在临床上推广。

在本研究中,收集5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联合中医推拿及针灸进行治疗效果良好,采用推拿和针灸综合治疗的丙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4%,而采用单纯推拿的甲组和单纯针灸的乙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80.0%以及82.0%,这种方法治愈率明显高于单一治疗方法,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86.

[2]张俊庭.针推并用治疗肩周炎.中国中医特治新法大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2110-2119.

[3]肖晓华,李瑞春,于青,等.针刺结合中药熏蒸、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85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8,17(1):254-255.

[4]中国人民总后勤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726-731.

针灸甲乙经篇5

摘 要 会阴穴位于人体表面最隐蔽处,主治前后阴中病,收效较好,尤以前列腺炎症及肥大、子宫脱垂、尿潴留、直肠脱垂、便秘效果最好,亦可用于卒然昏厥的促苏醒急救。针刺深度可达3寸,因刺入方向不同而得气传感亦有改变,捻转提插幅度不宜过大,针前皮肤消毒必须严格。

主题词 穴,会阴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针灸疗法

会阴穴由于位置隐蔽,暴露不便,病人不配合者多,历代针灸家将其归入非常用穴。近30年来笔者将其用于临床,收效卓著。为加深认识曾多次反复刺入自身该穴体验针感,现做初步探索,供同道参考。

1 名称及部位

会阴穴名首见于《甲乙经》:"会阴,一名屏翳,在大便前,小便后,两阴之间,任脉别络,挟督脉冲脉之会,刺入二寸,留三呼,灸三壮"。在此之前《素问・气府论》有"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八穴……下阴别一"的记载。之后的针灸专著有名为下极、金门、海底、下阴别者,但在经穴归类中皆称为会阴。《千金翼方》将其归入足少阴肾经,《针灸经考》归入督脉,其它针灸专著均归任脉。

其体表定位当在会阴缝中点,其内恰在尿生殖三角与三角分界处。

2 主治功效

任、督、冲三脉皆起于胞中而出于会阴,任为阴脉之海,督脉通于脑为阳脉之海,冲又为经脉之海和血海,任冲二脉同主胞宫。三脉都与人体阴阳气血平衡密切相关。会阴穴是全身经穴中唯一同出三脉之穴,针刺之可一穴贯三经,主治作用广泛。根据临床运用结合文献复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2.1 治前阴中病

《甲乙经》载:"主小便难,窍中热,男子阴端寒,女子血不通……"。《针灸大成》:"主女子经水不通,阴门肿痛……"。临床对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等所致之排尿不畅针刺效果最显,尤其尿潴留者针之可收效于顷刻。膀胱炎、尿道炎、精囊炎、、副睾炎以及阳萎、遗精、强中症、不能症等,会阴可做为主穴针刺,女性外阴炎、阴道、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痛经和经期紊乱、子宫脱垂、会阴下垂综合征、外阴白斑等,针刺或艾条熏灸效果优良,子宫脱垂者针之可立见脱出物上缩,病人觉抽提感显著。

2.2 治直肠病

自《甲乙经》之后的针灸文献皆有会阴治痔、大小便不通的记载。个人体会治便秘效果尤著,往往针1次即收效,直肠脱垂可立使之还纳,对内外痔、肛裂、瘙痒、肿痛、大便失禁、腹泻刺之收效显著,会阴多汗症针之最效。

2.3 用于急救,治神志病

《针灸大成》、《类经图翼》均载可治卒死、溺死、妇人产后昏迷不省人事。针刺会阴穴急救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一些民间医生甚至将刺会阴治卒死、昏迷为家传秘法。《千金翼方》将会阴列入十三鬼穴,排在第十一,名为鬼藏,用治暴痫不知人,卒发癫狂。临床对突然出现的意识障碍,其它穴不效时可针会阴,癔病瘫痪、木僵针会阴可立即收效。

文献尚载治腹皮痛,瘙痒,大人癫痫,小儿暴痫、疝气等。

3 刺法及自身体会

会阴穴因其特定位置,皮肤污染较一般穴位严重,因此必须注重消毒,严格无菌观念。针前嘱病人清洗局部,换干净内衣。用0.1%新洁尔灭局部消毒,穴位处皮肤糜烂有化脓灶者忌针刺。取膝胸位或左侧卧位,下肢屈曲,快速进针,针尖沿体轴直入深达五分即得气,针感向会阴周围扩散,随针体深入可使整个生殖器、内、耻骨上产生酸麻抽掣感;深三寸时针感可达下腹部,出现肠蠕动增强、肠鸣音活跃,捻转大于90度时多不能忍受,男性者下尿道如虫行感直达,女性阴道外有紧缩麻酥样感;针尖向两侧偏斜,得气感到股内侧达膝关节处。留针时可见针体外出数分。拔针后多数人诉会乃至下腹十分舒适,持续数十分钟,有的男病人针后排尿前有少量粘液流出,便秘者排便轻松爽利,粪块变软成条。

有人报道针刺深度可达4寸,本人体会一般超过3寸有时会出现针下落空感,因此以女性2寸、男性不超过3寸为宜,再深刺并不增加疗效,且有刺伤盆腔器官之虞。

会阴处皮肤痛阈低,穴下正对会阴中心腱,针入阻力较大,捻转提插有明显紧涩感,针刺手法必须娴熟,入针方向正确,方能收到预期疗效。出针后以干棉球压迫数秒。自用此穴以来尚未见出血、血肿及滞针者。

4 小结

针灸甲乙经篇6

肚脐的正后方是命门穴,穴位是学名腧穴,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部分穴位并不在经络上,但对其的刺激亦可产生疗效。

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穴道。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通“输”,或从简作“俞”。“穴”是空隙的意思。《黄帝内经》又称之为“节”、“会穴”、“气穴”、“气府”等,《针灸甲乙经》中则称之为“孔穴”,《太平圣惠方》有称做“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

(来源:文章屋网 )

针灸甲乙经篇7

脑户[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解剖]在枕外粗隆上缘,左右枕骨肌之间;有左右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大神经分支。[主治]头晕、项强、失音、癫痫。[操作]平刺0.5~0.8寸。[附注]督脉与足太阳经交会穴

2.囟门穴(又名囟会):

位于百会穴前三寸正中。

3.上星穴(又名神堂):

上星穴为督脉经穴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别名〗鬼堂穴,明堂穴,神堂穴。

〖穴义〗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缓慢蒸升。

4.前顶穴:

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督脉。

前顶穴[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前1.5寸)。

[解剖] 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布有额神经分支和枕大神经分支会合处。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5.后顶穴(又名顶门穴):

〔别名〕交冲。

〔释名〕穴在头顶,当百会穴之后。故名。

〔出处〕《针灸甲乙经》。

〔位置〕头顶正中线后发际上5.5寸和,当百会后1.5寸,下距脑户3寸。

《针灸甲乙经》:“在百会后一寸五分”;《医宗金鉴》:“强间上一寸五分”。

〔功效〕祛风、明目。

〔刺灸法〕沿皮刺0.3~0.5寸。禁灸。

6.风府穴(又名天星):

项后枕骨下两筋中间。

【别名】舌本、上椎、惺惺、鬼枕。

【释名】风,指风邪;府,集聚处。穴当风邪易侵之处,《素问·风论》:“风气循府而上,则为脑风。”位居脊椎第一节之上,所以又称“上椎”。张舜民《画墁录》载:宋仁宗病,药未验,召草泽医,始用针自脑后刺入,针方出,开眼曰:“好惺惺!”次日病大减。后有以“惺惺”称所刺之穴(风府)。

【穴义】督脉之气在此吸湿化风。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风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缩后循督脉下行脑户穴。

【功能作用】散热吸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7.头维穴:

头维穴为足阳明胃经在头角部的腧穴,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交会穴。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距神庭4.5寸,在颞肌上缘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布有耳额神经的分支及面神经额、颞支。主治头目病证。操作方法为平刺0.5~1寸。

8.耳后穴:

位于耳后静脉中,是一个致命的穴位。

9.哑门穴:

哑,发不出声也,此指阳气在此开始衰败。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督阳气在此散热冷缩。本穴物质为大椎穴传来的阳热之气,至本穴后因其热散而收引,阳气的散热收引太过则使人不能发声,故名。(病音)门名意与哑门同,(病音)为失语之意。

10.通天穴:

通天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前发际直上4寸,旁开1.5寸,有帽状腱膜;有颞浅动、静脉和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的分支。主治头痛、眩晕,鼻部病证,操作方法为平刺0.3~0.5寸。

针灸甲乙经篇8

【关键词】 针灸 医学史 文献 综述

近五年来关于针灸医学史的研究,涉及针灸的经络、腧穴、针灸的技法、针灸的处方与取穴、针灸的临床、针灸的医家、针灸的医籍、针灸的教育、针灸的中外交流等方面,其中以腧穴、灸法、处方与取穴、临床、医家、医籍研究比较多。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勾划出 目前 国内针灸医学史的研究方向与水平。

经络与腧穴方面的研究

这几年来,一些研究探讨了经络与腧穴的起源、 发展 过程。曹铁军等探讨了经络及腧穴起源及其意义[1],华萍等归纳、 总结 经络研究的各个流派[2],常小荣等论述了腧穴学的 历史 发展过程[3],谭奇纹对汉代以及汉代以前经络腧穴文献进行全面系统考证[4],黄龙祥研究了腧穴主治的演变[5],刘立公等对古代文献中三焦经及其腧穴主治进行统计[6],崔孟镐选取腧穴 理论 组成部分之一脏腑俞募穴的 内容 进行研究[7]、黄思琴等对古代文献中百会穴的记载进行研究[8]。

在针灸铜人方面,黄龙祥对东京国立博物馆针灸铜人的外形特征、经穴数量、穴名书写特征、经穴归经以及经穴定位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考察[9],黄龙祥等还在系统考察明代正统铜人沿革的基础上,确认了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针灸铜人为明正统铜人,同时确认正统铜人的性质是仿宋天圣铜人,可视为宋代国家针灸经穴标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文本的权威解释[10]。

针灸技法与取穴方面的研究

针灸技法的研究主要是在灸法方面。于赓哲对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浮沉作了的 时代 背景 分析 [11],杨威等总结出清朝灸疗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清代灸疗的发展特点[12],箱?大昭通过日本灸法历史资料的回顾以及 现代 灸法文献的研究,系统地展示日本灸法的发展历史、源流以及演变过程[13]。田纪钧总结了刃针疗法的历史渊源[14]。

黄涛研究了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 影响 ,并且还分析针灸方的演变及选穴 规律 [15~16],杨兆民探索了古今针药并用的源流[17],樊旭通过对古今针灸 治疗 泄泻病的文献的整理及分析研究后总结出针灸治疗泄泻病的常用处方及配穴规[18],张瑞峰等研究了古代针灸防治“中风”处方规律[19],富作平通过对古今文献的分析及研究,总结出针灸治疗中风病的高频次处方[20],郭向军等总结出针灸治疗哮喘病的主要穴位、归纳出哮喘病针灸常用处方及其配穴原则与规律[21]。

针灸治疗疾病史

针灸治疗疾病史方面主要集中在内科疾病方面,比较突出的研究是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刘立公等人运用 计算 机对多种古医籍中使用针灸 方法 治疗各科疾病的内容进行统计方面。刘立公等对古医籍所载有关针灸治疗消渴、瘟疫内容进行整理研究[22~23],王妮探讨了哮喘病的针灸防治规律、以及各种方法和临床证型之间的选穴配穴规律项等[24],王全林分析归纳了宋代针灸补肾法的基本特点[25],李永宸等总结了岭南医家采用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经验[26]。在外科方面,刘立公研究?瘕积聚、瘤核赘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27~28],李云等总结了古代针灸歌赋治疗痛证的特色[29]。五官病方面,韩红探讨了五官病针灸用穴的技法[30]。另外,王宇恒等从历代文献中对针灸疗法禁忌症的论述进行整理[31],李戎分析针灸“人神禁忌”学说中的“尻神”辨误[32],贺小英评述针灸时间疗法的发展历史及现代临床运用[33]。赵诚基还探讨了古代医家创立针灸“治未病”方法的学术思想、理论基础、以及探索针灸“治未病”规律[34],武晓冬等探讨了古代针灸文献中有关症候群鉴别方法[35]。

医家与医籍方面

对针灸医家的研究大部分是对古代医家的研究,对近、现代的医家研究相对较少。魏稼、王家骜、王红云分别研究了张仲景的针灸学说、针灸特色及其对针灸学的贡献[36~38],黄晓菁、安贺军、曹中兵等分别研究了孙思邈的针灸学术成就、总结了孙思邈对外科灸法的贡献,及其对诸风病的治疗[39~41],严善馀探讨了王国瑞对针灸学的贡献[40],王千怀等总结了王执中对针灸临证方剂的贡献[43],严善馀探讨了窦默针灸学术思想[44],袁宜勤对徐凤的针刺调气说、治病八法说、子午流注针法说、灵龟飞腾八法说等针灸学说展开研究[45],余雪琴、高希言等分别总结了杨继洲对灸法的贡献[46~47],俞昌德等总结了楼英的针灸学术思想[48],袁宜勤等探讨了吴昆的针灸学术思想[49],赵欣纪等总结了近代医家陆瘦燕对针灸学术的贡献[50]。

与针灸相关的古籍研究除了经典著作如《内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外,对金元时期的《标幽赋》以及明代的针灸医籍的研究也比较多。李广钧、白云来、王小平、徐晖分别对《内经》中的经络学说、针灸的时间疗法、针灸调经原理、刺禁展开研究[51~54],刘智斌、薛西林、贺君、訾明杰分别对《伤寒论》的针灸疗法、针灸 应用 特色、针灸的应用规律作了探讨[55~58],李福芝、赵忠顺分别研究了《伤寒论》中针灸在六经病中应用、太阳病桂枝汤证针灸配穴特点[59~60],顾一煌等分析《伤寒论》用灸规律[61]。李素云等对《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的构成特点进行分析 [62],王家骜等探讨了马王堆医书针灸学术成就[63]。张宝文、张胜春、纪军、李戎、刘建民分别研究了《针灸甲乙经》与《太素》互校内容、处方用穴特点、处方配穴的特点、禁针禁灸腧穴、妇科疾病的治疗[64~68]。 冯禾昌通过《太平圣惠方·针经》总结唐代针灸医学特点[69],万文蓉、李万庆分别探讨《千金要方》哮喘选穴配方特点与针灸禁忌[70~71],王天生等探讨了敦煌遗书《灸经图》治疗五劳七伤特点[72]。严善馀总结了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对针灸学的贡献[73]、任玉兰等探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腧穴归经的方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74]。周鹏等总结了《玉龙歌》的针刺治痛特色[75]。王雪苔对金代佚名氏《针经》进行考证[76],苏春梅、杨俊生分别探讨了《标幽赋》的语言特点、对针灸的贡献、学术思想[77~79],严善馀总结了《卫生宝鉴》针灸学术特点[80],韩秀珍、邹敏分别研究了《针灸聚英》的学术思想及其对火针的贡献[81~82],张芙蓉等对《琼瑶发明神书》成书年代及作者考进行考究[83],金亚蓓探讨《奇经八脉考》对奇经理论的贡献[84],肖元春对《针灸集书》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整理研究[85],王继等探讨杨继洲《针灸大成》四篇“策问”的学术价值[86]。刘立公等总结了张镜的《刺疔捷法》在临床上的经验[87]。武晓冬采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据学等传统的文献整理和史源学的研究方法,结合了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手段,对《存真环中图》进行全面、高效的辑佚和考证[88]。另外,李相昌对朝鲜太医许任的《针灸经验方》进行研究[89]。

其他方面研究

1.针灸的通史或各时代的研究

针灸的通史研究方面,比较突出的是黄龙祥主编的《

29 李 云,查 炜.古代针灸歌赋论痛症[j].黑龙江中医药, 2002,(6):41.

30 韩 红.五官病针灸用穴技法五谈[j].吉林中医药,2006,26 (4):12.

针灸甲乙经篇9

【关键词】 肘痹;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肘关节滑膜炎;肢体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源流;虚邪瘀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6.02.012

肘痹是以肘部关节筋脉肌肉疼痛、肿胀,甚则挛缩,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部分肘痹可连及臂、肩。肘为肢体部位之一,是风湿病的主要病变部位。肢体关节症状是风湿病(痹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按肢体部位命名的风湿病即肢体痹,是指病位主要在肢体部位的一类风湿病[1]。肘痹为肢体痹之一,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2],肘痹为常见风湿病之一,在临床上有着重要意义,历代中医文献对肘痹论述较少,多不系统。本文对肘痹的有关历代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对其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以便能使肘痹理论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1 肘痹的病名

古代医籍中关于肘痹的论述,多以症状出现于各论著之中,如早于《黄帝内经》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就有“肘痛”的论述。《内经》《针灸甲乙经》对本病也有论述。《备急千金要方》在针灸部分列有“臂肘病”。《针灸资生经》列有“肘痛”。《普济方》在针灸部分也专门设有“肘痛”。现代娄多峰最早将本病正式命名为“肘痹”[3]。本病在临床上还有其他不同称谓。

1.1 肘 痛 肘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现有文献中最早以此症状来称呼本病。早在《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论有肘痛,其曰:“颔痛,喉痹,臂痛,肘痛,为四病。”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论肘痛曰:“肘痛,尺泽主之。”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曰:“肘痛引肩,不屈伸。”明・朱《普济方》曰:“肘痛,屈伸难,手不得举。”另外,《备急千金要方》《医述》等也论及“肘痛”。肘痛连及整个上臂,称为肘臂痛,如《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普济方》《澹寮集验方》《医方类聚》《经历杂论》论有“肘臂痛”。肘痛涉及肩部也疼痛者称为“肩肘痛”,如《针灸资生经》《普济方》论有“肩肘痛”。以上均以肘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可统称为肘痛。肘痛是本病最主要的症状,也是历代文献对肘痹最常用的称呼,多以肘痛作为病名代替肘痹,甚至相互通用。其实两者是有所不同的,肘痹虽然以肘痛为最主要症状,但还包括肘挛、屈伸不利等功能受限等表现,因此有待进一步规范。

1.2 肘 挛 是本病的常见症状,指肘部拘急痉挛,难以屈伸。肘挛一词最早见于《内经》,在《灵枢・经脉》中曰:“手少阳之别,……病实则肘挛。”明・马莳注曰:“邪气有余而实,则为肘挛。”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曰:“鱼际、灵道,主肘挛,柱满。”另外,《针灸资生经》《普济方》《针灸大成》也论有肘挛。

1.3 肘 痹 古代文献无肘痹一词,但也有相关病名,如《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普济方》论有“肘节痹”《杨氏家藏方》提出“肩肘痹痛”。娄多峰最早提出肘痹之名,《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列有“肘及腕手痹”,并附有肘痹医案,明确提出“肘痹”一名。《娄多峰论治风湿病》则单独列有“肘痹”进行论治[4]。

2 肘痹的病因病机

本病早期多由外感六淫,劳损外伤所致。病程日久,正气亏虚,痰瘀内生,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在形成过程中,大多先实后虚,亦有先虚后实者。

2.1 感受外邪 居处潮湿,冒雨涉水,或调护不慎,如睡时露肘,空调久吹,以致邪气侵袭,痹阻肘部关节而致痹;或感受湿热之邪,或邪郁日久化热,闭阻肘部筋脉,而致本病。如《素问・气穴论》曰:“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宋・窦材《扁鹊心书》曰:“臂腰足膝拘挛,两肘牵急,乃寒邪凑于分肉之间也。”马莳曰:“邪气有余而实,则为肘挛。”近代张梦侬《临证会要》认为“睡卧当门、窗露缝隙或墙壁罅隙之处,露臂、肩、肘、腕于外,贼风虚邪乘于手太阳、少阳之络”也可致本病。

2.2 正气亏虚 平素体虚,营卫失调,或他病之后,气血脏腑亏虚,皆可致肘部关节筋脉肌肉失养,而致本病。若调护失宜,营卫失调,感邪痹阻,而为肘痛;或脾胃亏损,气血生化乏源,或年老肾衰,或不节,肝肾亏虚,肘部筋骨失养,而致痹。如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曰:“脾气虚弱,痰邪相搏,停伏中脘,以致臂内筋脉挛急而痛。”明・周慎斋《周慎斋遗书》曰:“内臂细无力而痛,此肝肾气虚,风邪客于营卫,气血不得周养于四肢也。”“脾病则两臂不举而痛,脾不布胃阳于臂,故痛而不举。”清・秦之桢《症因脉治》曰:“大肠病,则耳后肩肘臂皆痛;小肠病,则肩肘臂肿痛。”

2.3 劳伤痰瘀 肘部长期劳损,或跌仆外伤,使肘部脉络瘀阻,闭阻不通,而发本病;或情志不畅,肝气失于疏泄,肘部经气郁滞不行,而致痹;或饮食不节,痰浊内生,或痰瘀互结,致使肘部气血不通,而致本病。如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曰:“经络中有湿痰死血,腿臂间忽有一二点作痛。”陈自明《管见大全良方》曰:“若气血凝滞经络不行,臂痛不能举。”明・戴思恭《证治要诀》曰:“曾因挈重伤筋,以致臂痛。”龚廷贤《万病回春》曰:“手臂痛,是上焦湿痰横行经络中作痛也。”清・徐大椿《兰台轨范》曰:“臂痛不能举,由气血凝滞经络不能行所致,非风非湿。”

综上所述,肘痹病位在肘部,可连及臂、肩,与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其病因有外邪侵袭,劳损外伤,脏腑亏虚,痰浊流注等,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5]。其主要病机为经络痹阻,肘部失荣。病性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实证多为外邪痹阻,损伤血瘀,痰浊气滞;虚证多为脏腑气血亏虚。

3 肘痹的主要表现

“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素问・气穴论》《类经》)“颈、颔、肩、、肘、臂外后廉痛。”“肩、、肘、臂外皆痛。”“臂肘挛急。”(《灵枢・经脉》)“肘痛引肩,不可屈伸。”(《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普济方》《医述》)“肘臂痛不可举。”“肩胛中痛,而寒至肘。”“肩肘中痛,难屈伸。”“肩肘节酸重,臂痛不可屈伸。”“肘中濯濯,臂内廉痛,不可及头。”“肘臂腕中痛。”(《针灸甲乙经》)“肘节痹,臂酸重,腋急痛,肘难屈伸。”“肘内廉痛。”“肘痛时寒。”“肘疼,不能自带衣。”“肘挛柱满。”“肘挛腋肿。”(《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普济方》)“肩胛痛而寒至肘。”(《备急千金要方》)“臂腰足膝拘挛,两肘牵急。”(《扁鹊心书》)“肘寒。”“臂肘外后廉痛。”“肩肘痛。”“肘节风痹。”“肘挛支满。”“肘臂不举。”“臂肘厥寒。”“手臂肘挛不伸。”“臂肘不仁。”“臂肘不得屈伸。”“臂肘挛急。”“臂肘痛。”“肘中痛。”“肘挛支满。”“肘臂酸重,屈伸难。”“肘臂酸痛。”“肘痛屈伸难手不得举。”“肘臂偏细。”“肘臂厥痛屈伸难,手不及头。”“肘臂挛,难屈伸。”“肘臂酸重,不可屈伸,麻痹不仁。”“肘痛不能上下。”(《针灸资生经》《普济方》)“臂肘痛,提物不得。”“肘挛,手臂不举。”(《针灸资生经》)“肩肘痹痛。”(《杨氏家藏方》)“肘中疼。”(《普济方》)“肘膊僵软,匙箸难举。”(《解围元薮》)“肘挛不举。”(《针灸大成》)“肩臂肘痛。”(《青囊全集》)“肩肘臂皆痛。”“肩肘臂肿痛。”(《症因脉治》)“肩背肘臂腕手病。”(《杂病源流犀烛》)“肩肘臂腕,痛如锥刺,不能屈伸;其痛以肩肘外下侧部为剧。”“一侧上下肢交替肿痛,以肘、臂、股、膝内侧为甚,行动受限。”“上下肢肩、肘、腕、指、髀枢、膝膑、踝、趾诸关节,游走作痛。”“髀、膝、肩、肘关节较常受累。”(《临证会要》)

历代文献丰富而形象地描述了肘痹的临床表现,综合文献所述,肘痹的主要症状有:肘部关节筋脉肌肉疼痛、挛缩,酸沉和屈伸不利等。另外,若治疗配合不当,病情易迁延不愈,可遗留肘关节功能障碍。西医学的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肱骨内髁炎、肘关节滑膜炎、肘关节损伤后遗症以及类风湿病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出现肘痹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4 历代医家对肘痹的论述

在《内经》之前,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对本病就有描述:“肩脉主治,其所产病:颔痛,喉痹,臂痛,肘痛,为四病。”是现存文献对本病的最早论述。《内经》对本病也有相关论述,论述有“臂肘挛急”等,如在《灵枢・经脉》中曰:“肠手太阳之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肘、臂外后廉痛。”“三焦手少阳之脉,……上贯肘,循外,上肩,……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后世医家承《内经》,多在针灸著作中详论本病,如《备急千金要方》在针灸部分列有“臂肘病”进行论述、治疗。《针灸资生经》专设列有“肘痛(肘挛、不仁)”进行论治。明清医家一般在“肢体疼痛”部分对本病进行论述。《普济方》在针灸部分专门设有“肘痛”。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设有“肩肘臂腕手病源流”论述本病。娄多峰《痹证治验》将本病归属“上肢部痹证”[6]。娄高峰等《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在“上肢痹病”中列有“肘及腕手痹”,论述“肘痹”。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也提及肘痹[7]。娄高峰等《娄多峰论治风湿病》则首次单独论述

“肘痹”。

5 肘痹相关问题

5.1 肘痹与臂痹 两者均可见臂肘疼痛而不能上举。臂痹是以臂部疼痛、麻木、肿胀,甚则萎缩,无力抬举为主要表现,病位在肩以下腕以上的整个臂部,疼痛以筋脉、肌肉为主[8];肘痹是以肘部关节筋脉肌肉疼痛、肿胀,甚则挛缩、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病位在肘关节及周围的软组织。当然,在部位上,肘部为臂部的一部分,功能相关,联系密切,病变时易合并出现;臂疼可包含肘痹,肘痹进一步发展可为臂痹。因此,两者应注意区分。

5.2 肘痹与经筋痹 两者都可见肘部疼痛。肘部经筋痹疼痛多发生在肘关节周围,经筋走行之上,疼痛范围局限,多固定不移,有明确的压痛点,按压可有明显经筋痹结节、条索等阳性体征。肘痹疼痛主要发生于肘关节,及其周围肌肉筋脉,但可伴发肘部经筋痹[9]。

6 肘痹的治疗

6.1 肘痹的治疗原则 肘痹的治疗,实证者,以祛邪通络为原则,针对病因,分别施以祛邪、化瘀、涤痰等法;虚证者,以调理脏腑,补益气血为原则;虚实夹杂者,当以祛邪与扶正兼施。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可配合引经药物以达横行肘臂,如桑枝、桂枝、姜黄等药物。另外,本病要重视针灸、推拿和运动疗法的运用,确保肘关节功能的改善。肘痹伴发肘部经筋痹者,应兼顾治疗。

6.2 历代医家对肘痹的论治 《内经》论治本病主要在针刺方面,提出了针刺的穴位和方法。如《灵枢・经脉》曰:“肠手太阳之脉,……颈、颔、肩、、肘、臂外后廉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三焦手少阳之脉,……颊痛,耳后肩、、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虽然论述不多,但为后世医家论治本病打下了基础。《针灸甲乙经》首次系统用针灸治疗本病,曰:“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肩胛中痛而寒至肘,肩外腧主之。”“肘痛,尺泽主之。”“肩肘中痛,难屈伸,……曲池主之;肩肘节酸重,臂痛不可屈伸,肘主之。”“肘中濯濯,臂内廉痛,不可及头,外关主之;肘痛引肩,不可屈伸,……天井主之。”“肘臂腕中痛,……前谷主之。”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主张用汤、熨、针、石、补养宣导治疗本病,特别对养生导引法尤为重视,对本病的功能锻炼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备急千金要方》认为:“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针灸攻其外,汤药攻其内。”用针灸治疗本病,曰:“肩外俞,主肩胛痛而寒至肘。”“前谷、后溪、阳溪主臂重痛,肘挛。”“会、支沟、曲池、腕骨、肘s,主肘节痹,臂酸重,腋急痛,肘难屈伸。”“间使,主肘内廉痛。”“曲池、关冲、三里、中渚、阳谷、尺泽,主肘痛时寒。”“关冲,主肘疼,不能自带衣。”“鱼际、灵道,主肘挛,柱满;大陵,主肘挛腋肿。”《针灸资生经》《普济方》从之。《针灸资生经》承《备急千金要方》针灸治疗“肘痛”曰:“天井,治风痹臂肘痛,提物不得。”“尺泽,治风痹肘挛,手臂不举。”“天井,疗肘痛引肩,不屈伸。”“曲池,疗肘臂偏细。”“中渚、孔最、支正、肘s,疗肘臂酸痛。”“极泉,治臂肘厥寒。”“前谷、后溪、阳溪,主肘挛。”“曲池,主肘中痛。”“曲池,主肘痛。”“掖门,疗肘痛不能上下;列缺,主肘中痛。”“肩外俞,主肘寒;天宗,治臂肘外后廉痛。”“余,治肩肘痛;肘s,治肘节风痹,臂痛不可举,屈伸挛急。”“中冲等,主肘痛。”“鱼际,治肘挛支满;灵道、尺泽、少海,治肘挛;支正、内关、阳溪,治惊掣,肘臂不举;极泉,治臂肘厥寒;窍阴、手三里,治手臂肘挛不伸;后溪,治臂肘挛急。”“附分,治臂肘不仁;腕骨,治偏枯,臂肘不得屈伸;五里、天井、下廉,治臂肘痛;冲阳、曲池,治肘中痛。”“偏历、三里,疗肘臂酸重,屈伸难。”“中渚,疗肘臂酸痛;大渊,疗肘痛;曲池,疗肘痛屈伸难,手不得举,肘臂偏细;孔最,疗肘臂厥痛屈伸难,手不及头;支正,疗肘臂挛,难屈伸,手不握,十指尽痛;肘s,疗肘臂酸重,不可屈伸,麻痹不仁;天井,疗肘痛引肩,不可屈伸,颈项及肩背痛,臂痿不仁。”《普济方》从之。宋・杨《杨氏家藏方》用蠲痹汤治“肩肘痹痛”等,《杂病广要》从之。朝鲜・金礼蒙《医方类聚》引《澹寮集验方》用白术姜黄汤“治肘臂痛”。《普济方》承《针灸资生经》专设“肘痛”进行针灸治疗,曰:“治肘挛,穴前谷、后溪、阳谷、鱼际、灵道。”“治肘中疼,穴曲池;治肘节痹,臂酸重,腋急痛,肘难屈伸,穴曲池、腕骨、会、支沟、肘s。”“治肘挛支满,喉中焦干渴,颈上气,穴鱼际。”“疗肘痛不能上下,穴列缺;治肘痛,穴液门、五里。”明・沈之问《解围元薮》用白龙丸“治风湿,腰胯以上至肩背大痛,肘膊僵软”。杨继洲《针灸大成》曰:“风痹肘挛不举,尺泽、曲池、合谷。”清・傅山《青囊全集》用桑枝秦艽汤“治肩臂肘痛”。《杂病源流犀烛》用泻青赤汤、胃风汤、续命煮散、抑肝导赤汤、天仙藤散“治肩肘臂腕手病”。程文轩《医述》引前人针灸治疗本病曰:“肘痛引肩,不可屈伸,寒热,颈项、肩背痛,臂痛,痹不仁,天井主之。”《临证会要》对于“肩肘臂腕,痛如锥刺,不能屈伸;其痛以肩肘外下侧部为剧,痛处不现红肿,但手不可近,其病多发于一侧。治法:发病不久者,宜疏通经络,调气活血,针药并用,短时可用;多年久病者,须长期服药”“一侧上下肢交替肿痛,以肘、臂、股、膝内侧为甚,行动受限”者,“治法祛风、宣湿、散寒;通经活络,针药并施”;对于“上下肢肩、肘、腕、指、髀枢、膝膑、踝、趾诸关节,游走作痛;痛处热炽,微现红肿,痛如锥刺”者,“主以甘寒清热滋阴,苦寒泻火坚阴,佐以败毒熄风通络,切忌辛温燥热之剂”;对于“髀、膝、肩、肘关节较常受累,而髀膝疼痛常较肩肘为重,病久不愈。治法:祛风、散寒、利湿、止痛、兼补肝肾”。《痹证治验》在“上肢部痹证”中论治本病,并附有本病医案[6]。《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在论治“肘及腕手痹”中,列有3例肘痹医案。《娄多峰论治风湿病》首次单独列出“肘痹”进行论治。《中国现代名医验方荟海》用温经蠲痹汤治风寒湿痹,以腕、肘、肩、膝、踝关节多见;仙鹤草汤治网球肘;消散膏治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中药蒸洗方治肱骨外上髁炎及桡骨茎突炎。《中药贴敷疗法》用斑丁粉治肱骨外上髁炎。《中华独特疗法大成》用单方熏洗治网球肘。

7 肘痹的转归预后

肘痹初期以邪实为主,此时若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治愈,预后较好;若病情迁延,或失治误治,病邪入里,治疗较为缓慢,但只要用药合理,坚持治疗,预后亦好;若出现肘部关节畸形,肌肉萎缩,功能障碍,则预后较差。

8 结 语

肘痹,病位在肘部关节筋脉肌肉,部分可连及臂、肩,与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本病病因有感受外邪、正气亏虚、劳损外伤等多种因素,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3个方面。基本病机为经络痹阻,肘部失荣。病性有虚有实,实证多为外邪痹阻、损伤血瘀、痰浊气滞,虚证则为脏腑亏虚。本病若及时治疗,预后较好;但久病迁延失治,易导致功能障碍,预后较差。因此,应积极正确治疗。病初多实,以祛邪通络为原则;病久多虚,治宜扶正为主,兼祛邪。另外,本病应重视针灸、推拿和运动疗法的运用,确保肘部功能的改善。另外,根据规范化研究,把风湿病(痹病)作为一级病名[10],那么肘痹就是二级病名(肢体痹)下面的三级病名。通过对历代文献有关肘痹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地整理和研究,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肘痹理论体系,使肘痹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9 参考文献

[1] 李满意,娄玉钤,潘宏伟.肢体痹的源流及临床意

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9):54-60,72.

[2]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53-57,64.

[3] 娄高峰,娄玉钤,娄万峰.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149,161-165.

[4] 娄高峰,娄玉钤.娄多峰论治风湿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5-158.

[5]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6] 娄多峰.痹证治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72-78.

[7] 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105.

[8] 李满意,王晴,娄玉钤.臂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1):55-63.

[9] 李满意,娄玉钤,陈传榜,等.经筋痹的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8):55-60,69.

针灸甲乙经篇10

而今,针灸以其确切的疗效,成为一种世界流行的治疗和保健方法。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向全世界推荐了43种应用针灸治疗的病症,其治疗的病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诸多学科,包括诸多保健、美容的领域,如减肥、除痘等。但是,许多老百姓尚不清楚,并非任何病症、任何时候都可进行针灸治疗。

针对疾病

有凝血功能障碍,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针灸、拔罐,以免止血不利,出现瘀肿。

需针刺的皮肤局部有破损、感染、溃疡、瘢痕及肿瘤者,不宜行针刺和拔罐治疗,避免加重局部炎症及病情。

对于实热、阴虚发热的患者,一般不宜用灸法治疗,因为艾灸疗法助阳、温热,会加重病情。

高血压处于剧烈波动期,对外界的刺激比较敏感,宜慎针。

针对特殊人群

妇女怀孕3个月以内者,其腹部、腰骶部一些穴位禁用针灸或拔罐,这些穴位大多能活血通经,容易导致流产。高龄产妇或有流产倾向的孕妇,也要慎用针灸。

妇女经期,如果不是为了调理月经,一般也不针灸,以免月经量骤增。

婴幼儿在头颅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避免刺入颅脑。

针对特殊疗法

在脸面部、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

在高温环境下,则宜慎用灸法,以免烫伤。

拔罐治疗时,还需注意少数人会皮肤过敏,避免皮肤起泡等等。

针对生理状态

普通患者应当调整好身体状态再进入诊室。如身体极度疲劳、饥饿或过饱、精神高度紧张及大失血后,为避免在针刺过程中发生晕针现象,不宜立刻进行针灸,可待机体状态平稳后再行治疗。

根据祖国医学辨证论治和“天人合一”的治疗原则,不同体质、不同季节,其选穴、手法也大有讲究。针灸是一种安全性很高的治疗方法,但并不是万无一失,所以一定要由专业针灸医生来施治。患者针灸前应与医生好好沟通,如实反映自己的病情与身体状况,以便针灸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每周一下午、周四上午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