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签十篇

时间:2023-03-15 23:31:43

食品标签

食品标签篇1

通过营养标签了解营养成分

食品标签是食品的身份和品质的标志,比如这种饼干是普通饼干或是高钙饼干、无糖饼干,可以说食物成分的宣誓,这个宣誓需要有相应的数据来支持。黄磊介绍,食物包装上面各个版面的信息都是标签的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还有卫生许可证、生产商或者是经销商及其联系地址等,如果是有机食品也要有相应的标识。食品标签有国家标准,消费者要注意识别。

2013年1月1日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开始强制执行,在包装上除了原有的配料和规格等储藏信息以外,增加了一个食物营养成分表。黄磊说,这个表可以帮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健康状态和需要选择食物,同时也是消费者对食品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一个保证。

营养标签其核心内容就是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表大致构成有三类:左边这一列标明了食品所含的营养元素,如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等。如果该食品中还添加了其他营养成分,比如强化钙或者深海鱼油有DHA,都要求在食物成分表里有相应的体现。根据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应当在标签上强制标示4种营养成分和能量(“4+1”)的含量值,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4种营养成分被称之为核心营养素,“1”指的是能量。

中间一列标明的是每100克的食物或者每一份食物营养素的相应数量。右边一列是营养素参考值(有的标签上写的是NRV三个字母及百分号),表示每一种营养成分含量多少的参考标准,它是消费者选择食品时的一种营养参照尺度。营养素参考值依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和适宜摄入量而制定。比如说,一个成年男性每天钙的需要水平是800毫克,一袋240毫升的奶,里面钙的含量为110毫克/100克,标签上NRV是14,即告诉消费者每100克的奶里有一天所需钙量的14%,那么这袋240毫升的奶可以提供消费者一天钙量的约30%。

配料表显示原料组成

黄磊主任提醒大家购买时食品时应注意食品标签上的配料表,它是产品的原料构成。

黄磊举例说,很多人喜欢吃燕麦片,可以控制糖尿病,有些人希望吃燕麦片控制体重,因为燕麦片里的膳食纤维有益于健康。消费者购买时就看一下配料表,通常来说,配料表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添加第一量多的。假如A品牌燕麦片的配料表第一位是大米粉,其他成分还有白砂糖等,第四种成分才是燕麦。而B品牌配料表第一个成分就是燕麦,后面是大米粉等其他的成分。

黄磊指出,现在很多产品配料表上只显示了所含的各种原料,并没有标明配方比例,因此消费者购买时只能靠原料排名位置来判断,像A品牌燕麦片就不能显示出燕麦的营养特^生,因此建议消费者选择B品牌的燕麦片。

食用油尽量选择小包装

食品包装上都应该注明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黄磊说,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企业标识的方式可能不一样,比如,有的产品上标明的是生产日期和最佳使用期限,有的是保质期。食品的保质期限国家是有标准的,过期的产品不容许售卖,所以消费者购买的时候要注意。

黄磊提醒大家,有些产品,比如食用油,包装和分量不同,购买的时候有的人喜欢买大包装的,按单位重量算下来可能价格比较划算。但如果临近保质期,买回家后一时吃不完,虽然不一定有太大的危害,但从新鲜度上来说就差了一些。

黄磊介绍,食用油一旦打开,密封状态破坏以后,油里面的脂肪酸会被氧化,时间长了,油的品质就会逐渐下降。对于人口少的家庭,建议还是尽量挑选小包装和刚出厂的,并尽快用完。其他食品也是如此。

名词解释

食品标签篇2

营养标签提前上岗

根据要求,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将预包装食品分成强制标示与可豁免两大类。像饼干、酱油、肉酱等过去很少标注营养成分的产品,以及速冻食品、奶制品等,均在强制性标注之列。而像生鲜食品、现制现售食品,包装小、不能满足营养标签内容的,食用量小、对机体营养素的摄入贡献较小的,可以豁免强制标识营养标签。

尽管《通则》的正式实施是2013年1月1日,不过大部分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已提前上岗。在一款橙汁饮料上,除“4+1”外,还有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在黑芝麻糊、麦片等冲泡产品包装上,还标识着钙、镁、维生素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但是,不同食品的营养标签标注大不一样。

在“太平梳打饼干400克装”上,印有营养成分表,该产品按照每100克中,含有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的含量进行标注,在该营养成分表后,有厂家用星形标志提醒消费者“每100克饼干含有4份(每份约4片饼干)”。

同一种食品,也会出现有的带营养标签、有的不带的情况。

关注营养标签未成消费习惯

虽然一些食品已按要求标示了营养成分等,可这些食品的“营养标签”并没有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市民对营养标签的认知与重视度亟待提高。

调查显示,约9成的消费者不看营养标签,他们表示“即使看了也看不懂”。一消费者说,她买食品注重品牌、口感、保质期等,有时会看一下添加剂成分,但食品的营养摄入量如何并没注意过,“全凭感觉买”。

受访者中只有一位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会仔细看营养标签,这是一位正在减肥者,每天都会按照计划运动,为了防止摄入营养过多,她买东西时就会简单计算一下食品的能量和脂肪含量。

有消费者表示,食品有营养标签是好事,根据标注的“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能够清楚地算出当天应吃多少量的该种食品,能在不自觉中让饮食变得更均衡,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如何读懂营养标签

其实看懂营养标签并不难。阅读营养标签,先要看清标签的重量单位,再看食品中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大部分营养标签的营养成分表中会标出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含有多少千焦的能量、多少毫克的钠以及多少克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在此基础上,根据食品包装上标注的净含量,消费者就可以计算出一盒、一袋、一瓶食品或饮料中,四大营养素和能量的具体含量。另外,有些食品营养成分的含量不是以100克计算的,而是以“每袋”、“每罐”、“每粒”、“每15克”等计算。

在营养标签里,最重要的指标是NRV%(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消费者只要看懂NRV%,就可以知道这份食物对于一天的膳食来说是否足够。通俗地讲,NRV%表示的就是消费者能够从食物中摄取到的某种营养素的含量占全天需要量的比例。以某品牌牛奶为例,其营养成分表中的“蛋白质,3.0克/100毫升,NRV%为5%”描述项就表明:100毫升该牛奶中蛋白质含量为3克,喝100毫升该牛奶可以满足人体一天所需蛋白质量的5%。而剩余的95%蛋白质,可以从其他食物中获取。

《通则》附录A中,标明了能量及四大营养素的最高参考值,能量8400千焦、蛋白质60克、脂肪不超过60克、碳水化合物300克、钠2000毫克。这是卫生部综合国人的体质要求做的一个参考量。

人一天的能量主要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三种营养素提供,但现在很多人常常过多摄入蛋白质和脂肪,饮食不够合理。因此,《通则》推荐了一个较合理的比例,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供能分别占总能量的13%、27%、60%。

食品标签篇3

我们帮你请来食品圈里的顶级专家,让她为你一一解读!

千焦还是千卡?

很多标签上注明了食物卡路里,我看有时候写的是“千焦”,有时候写的是“千卡”?这到底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卡路里越高越容易长胖?

答:卡路里指的是食物能量,也就是各种营养物质最终发挥作用的形式。一般来说,一个成年女性每天的必要卡路里是2000大卡。千焦和千卡同样代表食物能量,两者之间的关系是4.2倍左右,2000大卡相当于8800千焦。一包饼干的卡路里大概是400大卡,有时候标签上会写明1680千焦。这是什么概念呢?你慢跑一小时消耗的能量就是这么多,如果是在27度左右的水温里游泳,大概需要45分钟把这包饼干的热量消耗掉。笼统地说,卡路里高和发胖有一定联系,但不绝对,这和食物的脂肪、糖分还有很大关系。

这些都是反式脂肪酸!

都说反式脂肪酸非常不好,但我很少在食品标签上看见有它存在的字样。是不是超市里的反式脂肪酸食品越来越少了呢,还是很多商家根本不标注?

答:反式脂肪酸对人体的危害毋庸置疑,2008年7月,美国加州州长,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电影明星阿诺・施瓦辛格签署法案,禁止在该州餐厅中使用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如果是进口食品,那么它会被规定必须在标签上标明“反式脂肪酸”的字样,也就是说,当你看到“TRANS FAT”的英文字标时,就要小心购买了。当然,很多商家会聪明地躲过这个陷阱,他们会用一些别的、生硬的化学名称来代替反式脂肪酸在标签上的存在,比如棕榈油、植物氢化油、人造黄油(奶油)、人造脂肪、氢化油、起酥油、精练油、植脂末、复合脂质配料等。当你在标签上看到这样的标识时,请一定意识到,它们都是反式脂肪酸的代名词!

破解蜂蜜密码

我个人很喜欢吃蜂蜜,是不是标签上写明“100%纯蜂蜜”的字样就表明更健康?另外,蜂蜜和蜜汁、蜜膏和蜜茶有什么区别?

答:根据国家对蜂蜜的有关规定,蜂蜜中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淀粉类、糖类、代糖类物质,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防腐剂、澄清剂、增稠剂等异物,否则不能使用“蜂蜜”作为产品名称或名称主词。也就是说,无论商家有没有标注“100%纯蜂蜜”,只要叫做“蜂蜜”的,都是100%的纯蜂蜜哦!你可不要被这个小小的销售伎俩忽悠了。买蜂蜜时,真正需要看的是蜂蜜标签上的“波美度”。波美度达到43度才是成熟蜂蜜,如果没有达到43度,就证明蜂蜜里面的水分还比较大。所谓的蜜汁、蜜茶、蜜膏,都是以蜂蜜为原料,又加入一些其他成分制作而成,和蜂蜜完全是两回事。在购买这些食品时,要注意标签上标注的“蜂蜜含量”,5%的蜂蜜加上95%的果糖制作出来的也可以叫“蜜汁”,但是这样的“蜜汁”对人体实在没有什么好处。

酱油还分“金银”?

那么买酱油呢?酱油标签上的“金标”、“银标”又都是什么意思?

答:事实是:无论是金标、银标、精选、精制,还是生抽王、特级老抽、顶级生抽、鲜味生抽,都是商家给产品起的名字而已,不代表实在意义。判断酱油的好坏,主要是看酱油的“等级”。按照我国有关标准,氨基酸态氮大于等于0.8克/100ML的酱油,为特级酱油;大于等于0.7/100ml的为一级酱油;大于等于0.55/100ml的为二级酱油;大于等于0.4/100ml的为三级酱油。所以买酱油不要简单根据商标名来判断它的等级,哪怕它叫钻石酱油、黄金酱油,也不能说明它的品质。作为消费者,建议你一定要看标签上面按照国家标准标注的等级以及氨基酸态氮含量。

无公害、绿色、有机……都是啥?

在我买鸡蛋、肉类、水果等新鲜食物时,经常看到“无公害”、“绿色”、“不含抗生素”、“有机食品”等标签,是不是作为消费者,我更应该购买这类食品呢?

答:让我分别来解答吧。“有机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化工合成物质,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的食品。但是它的价格比普通食品最多可高出50%。至于“无公害食品”,恕我直言,“无公害”是食品生产的一种基本要求,凡是食品都应该达到这一要求。所以,对于标榜“无公害食品”的,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大可不必感激涕零了,说到底,这是食品的本分!“绿色食品”是从“普通食品”向“有机食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产品,经农业部门认证推广,分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允许在生产过程中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

食品标签篇4

含义是一种国际通称,从英文Organlc Food直译过来。凡是标有“有机食品”字样的食物,表明它的原料是通过土壤友好方式生产出来的,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

健康意义尽管研究早已证明,在营养保健方面,有机食物并不比普通食物优越,但是,有机食物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没有使用过杀虫剂、化学肥料、抗生素、合成激素,也没有使用过基因工程技术。

温馨提示有机食物的价格要比非有机食物高出50%以上,往往令消费者望而却步。“有机”并不意味着某种食物富有营养或者有益于心脏健康。实际上,即使是有机食物也可能含有较高热量、盐分或者其他一些人'应当禁忌的成分。

2.无公害食品

含义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符合相关标准,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质量范围内,经农业部认可并可使用相关标志的农产品。

健康意义这是食品生产的一种基本要求,凡是食品都应达到这一要求。所以,如果再有标榜“无公害食品”的,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大可不必感激涕零了,说到底,这是食品的本分!

3.绿色食品

含义是从“无公害食品”向“有机食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产品,经农业部门认证推广,分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允许在生产过程中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

健康意义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特征。

4.100%纯天然

含义不含人工色素、香料或者防腐剂,也不含^工合成的配料。

健康意义尽管有些食品含有食物添加剂,但大多数添加成分经过反复研究并没有发现有害于身体健康(不按照国家标准添加者除外)。

温馨提示不要仅仅因为某种食物标有“天然”就去购买,因为天然食物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有利于健康。尽管出白天然,这类食物仍旧会含有大量糖分、脂肪或者卡路里。

5.脱脂

含义凡是每份食物所含脂肪低于0.5克者统称为脱脂食物。“低脂”是指每份食品所含的脂肪低于3克,“少量脂肪”意味着该食品所含的脂肪比全脂食物低50%。

健康意义减少饮食中的脂肪不但有助于降低卡路里摄入,而且有益健康,促进减肥。不过,也不要完全抛弃脂肪,因为它对于维护健康是不可或缺的。

温馨提示去除脂肪后,食品制造商常常会额外添加一些糖分或者淀粉之类的物质,以保全食物的风味。还有,食物脱脂后,人的饱腹感会随之下降,进食量会增加。所以,代之以低脂食物,更有利于降脂减肥。

6.0克反式脂肪

含义凡是每份食品所含反式脂肪低于0.5克的食物统称为0克反式脂肪食品。

健康意义反式脂肪会升高坏胆固醇(LDL)水平,同时降低好胆固醇(HD L)水平,从而增加患心脏病与中风的危险。在食品行业,还常常用棕榈油与椰子油来替代反式脂肪,这种做法也并不利于健康。

温馨提示凡是在食物标签中有“氢化”或者“部分氢化”字样的食品,统统从你的食谱中剔除,因为它意味着该食品含有反式脂肪。

7.低盐

含义每份食品含有不足140毫克的盐分。

健康意义摄入太多盐分会导致高血压与中风。作为成年人,每日摄入的食盐不应当高于6克,不然会显著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危险。

温馨提示一些面包食品与罐头食品都含有大量隐藏的盐分,在购买之前,

定要认真阅读食品标签。

8.不含抗生素

含义这一食品标签常常出现在牛羊肉、禽肉与牛奶之类的食物上,旨在表明食物来源的动物在饲养过程中没有使用过抗生素。

健康意义给动物食用抗生素会在动物体内残留。有研究称,会造成人类肠道正常菌群的失调和细菌耐药性,影响人体免疫系统功能。

温馨提示如果你在超市找不到带有“不含抗生素”商标的肉食,可以选择“有机”肉类,通常价格较高。

9.不含激素

含义这一经常出现在牛肉与奶制品上的标签,说明肉食动物在饲养过程中没有使用过激素。如今,激素被滥用于肉食类动物,旨在使动物快速增加体重或者提高牛奶产量。

健康意义有专家认为,含有激素的饲料会增加癌症危险。不过,目前还缺乏长期的研究资料来支持这种观点。

温馨提示如果你找不到贴有“不含激素”标签的食品,那就干脆选择有机食物。

10.不含麸质

含义也叫不含面筋蛋白。面筋蛋白是存在于小麦、大麦等谷物中的一种蛋白质成分。

健康意义面筋蛋白会损伤乳糜病患者的肠道粘膜(乳靡病是一种由于摄入小麦、大麦等含有面筋蛋白而引起的一种免疫失调性疾病)。此外,对小麦过敏的人也需要寻找“不含面筋蛋白”的食品。

温馨提示尽管“不含面筋蛋白”意味着没有小麦成分,但标有“不含小麦成分”的食物并不意味着不含面筋蛋白。所以,一定要留意食品成分表中是否包含黑麦、大麦、麦芽、麦芽浆、麦芽提取物以及麦芽醋,因为所有这些食物成分都可能含有面筋蛋白。

如果你患有乳靡病或者小麦过敏症,那就需要考虑购买不含麸质的食物了。

11.无糖

含义每份食品含有不足0.5克糖分。

食品标签篇5

关键词 食品过敏原;基本种类;标签;标注;国内外

中图分类号 TS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354-03

有资料显示,中国儿童过敏性哮喘的患病率从20世纪90年代的1.50%增加到2000年的3.34%,上升了1倍多。而食品过敏是引起该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过敏性疾病也已逐渐成为许多人的终身性疾病。食品过敏在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仍是食品安全领域一个比较次要的问题。近1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以及转基因农产品商业化,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呈不断增长趋势;该问题对大众健康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对食品过敏原的研究也就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1 食品过敏原的基本种类

1.1 天然食品过敏原

通常认定的类食品过敏原全球大约90%的食品过敏都是由这些物质引起的。

1.2 转基因食品过敏原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以来就备受关注,而转基因食品过敏事件的发生,更增加了人们对其安全性的担忧。转基因食品有可能转进过敏原基因,使某些人类未知的或从未经人类食用的生物中的过敏原基因转入到食品中而引发过敏事件。如美国某公司1998年投放市场的starlink转基因玉米,就有消费者报告对该玉米产生过敏反应[1]。

1.3 食品添加剂过敏原

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以及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者天然物质。如今,食品添加剂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食品中,这其中有些是已知的过敏原,如欧盟将浓度≥10mg/kg的亚硫酸盐列为过敏原。另外,诸如味精、柠檬黄等未明列的过敏原,更是枚不胜举。

2 世界各国(地区)对过敏原的标注要求和发展趋势

随着人类自身安全意识的增强,许多国家(地区)为了保护消费者,已经对过敏原的标签标注进行了研究,并作了严格规定。

2.1 CAC对过敏原的标注要求

由于CAC(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对各国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加上在WTO中被明确指定为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标准,其权威性无可争议,因此世界各国在制定本国新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时都会优先参照CAC的规定。

CAC在《预包装食品通用标签标准》中明确规定,对已知的导致过敏反映的食品和配料应始终加以说明。CAC中规定的过敏原有:含有麸质蛋白的谷类,如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甲壳纲类动物及其制品;蛋类及蛋类制品;鱼类及其鱼类制品;花生、大豆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坚果及其制品;浓度大于等于10mg/kg的亚硫酸盐[2]。同时CAC也考虑到在不同地区食品过敏的患病率不同,建议将本国或本地区所特有的食品过敏原在标签上予以标明。

2.2 欧盟对过敏原的标注要求

欧盟的食品标签标准体系比CAC的体系要具体、完善,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食品安全。欧盟的《协调成员国关于食品标签、标注和广告的法律趋于一致的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指令》经过2000/13/EC、2006/13/EC等多次修改,对食品过敏原的标签标注要求不断更新。在现行的标签法规中规定,食品标签要提供有助于食品过敏者能够避免对某类食品过敏的信息。欧盟要求标注的过敏原有:乳及乳制品;蛋类及蛋类制品;花生及其制品;坚果及其制品;鱼类及其鱼类制品;甲壳纲类动物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含有麸质蛋白的谷类;芹菜;芥末;芝麻;浓度在10mg/kg及以上的亚硫酸盐;羽扇豆类及其制品;软体贝类及其制品。法规要求对过敏原应明确标出,任何过敏物质都不得隐瞒。并且提出过敏原标签的语言要求:如果1个成员国列出2种以上的语言作为过敏原标签的认可语言,则标签中至少需要使用其中1种[3]。

2.3 美国对过敏原的标注要求

美国是食品标签法规要求最为严谨和完善的国家之一。其食品标签制度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在2006年1月正式实施的《食品过敏标签和消费者保护法案》中明确要求,必须在食品标签上用简单明确的语言标示以下过敏原:牛奶、蛋类、鱼类、贝类、坚果、花生、小麦、大豆。同时法案还规定,如果辣椒、香料和色素中含有任何1种过敏原,也要标明。

其标注方式有2种:一是当含有主要过敏原的食物来源名称没有出现在营养成分列表中时,必须在食品过敏原名称后加括号标注食品来源;二是在营养成分列表后紧跟食品过敏原的食品来源名称,字体高度必须不小于营养成分列表所用的字体高度。对于含有未声明过敏原的产品,美国FDA可能会要求产品召回[4]。

2.4 日本对过敏原的标注要求

日本一向非常注重食品卫生与安全,因此对食品过敏原进行研究起步也比较早。2001年修订的 《食品卫生法》,明确提出在容器和包装上必须注明导致食物过敏的成分。日本对过敏原的标注分为强制性标注和指导性标注。强制性标注的过敏原有:鸡蛋、牛奶、小麦、荞麦、花生5种食物为原料的加工食品和添加物。除了上述的5种物质以外,还建议19种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食品进行指导性标注。这19种食品具体是:鲍、乌贼、大马哈鱼、大马哈鱼卵、对虾、橙子、蟹、猕猴桃、牛肉、栗子、鲭鱼、大豆、鸡肉、猪肉、蘑菇、桃子、山药、苹果和骨胶[4]。

2.5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过敏原的标注要求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食品标签的规定统一由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管理局(ANZFA)制定。在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法典中列出标签中必须标明的过敏原有:含有麸质的谷类及其制品;蛋类及蛋类制品;鱼类及其鱼类制品;乳及乳制品;坚果、芝麻及其制品;花生、大豆及其制品;浓度在10mg/kg及以上的亚硫酸盐;作为食品的蜂王浆或在食品中包含的蜂王浆、蜂花粉、蜂胶[5]。法规明确要求,将食品中的过敏原成分明示在对应的食品标签上,即使其中的过敏原含量非常少。

2.6 加拿大和南非对过敏原的标注要求

加拿大在2008年启动庞大的过敏原调查计划,探讨民众中有多少人对花生、坚果、鱼类、甲壳类及芝麻等过敏原有严重过敏反应。在调查计划中被列为优先过敏原的有:鸡蛋、牛奶、花生、海鲜(鱼、甲壳类、贝类)、芝麻、大豆、亚硫酸盐、坚果、小麦。调查结果可望于2009年初出台,届时将对确定的食物过敏原要求在标签中标明。

南非目前的食品标签中只将鸡蛋和牛奶作为过敏原提出。据悉,南非已着手对现行的食品标签进行修改,今后会将鱼、花生、坚果、小麦等更多物质都作为潜在过敏原在标签中体现出来[5]。

3 在食品标签中强制标注过敏原的意义和相关建议

3.1 强制标注食品过敏原的意义

(1)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从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出发,严格对过敏原进行标注,可以使患有过敏性疾病的消费者更容易分辨出食品成分而回避过敏食品带来的危害。食品标签是食品监管部门、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3方利益的平衡产物,其作用已经从简单的产品身份证发展成为向消费者提供食用安全保障的信息载体,从而确保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和权益不受侵犯。各国近年来在食品标签方面完善越来越多保护消费者的法规标准条文,其中强制标注过敏原即为新趋势之一,而我国在现行的食品标签标准体系中还没有针对过敏原物质必须进行标识的规定和要求,这非常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为了指导消费者选择适宜的食品,在食品标签中标注过敏原就显得尤其必要,这也是目前被公认为最有效的商业措施之一。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标签技术壁垒措施。食品标签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技术贸易壁垒作用。由于我国目前现行法规标准都未规定要求标注过敏原,因此在这一方面的技术壁垒也就暂时处于空白,这就非常不利于对进口食品的安全性进行监管(食品安全性是食品质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无形中增加了监管难度。因为食品过敏原风险控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产品中的所有配料,而对于进口食品我国仅仅只能从食品标签中了解其产品配料。由于我国的标签法规标准还未规定这方面的要求,对进口食品中过敏原的安全有效性进行监管就显得苍白无力。我国不仅是1个食品生产大国,也是一个食品消费大国,由于这几年消费者对国产食品的安全性较为担忧,促使进口食品的销量明显增加。民众“崇洋”的心态,使得国外许多“物廉价美”的食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从这几年风险预警中的数字可以看出,进口食品不合格的批次数量,正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标签不合格是一大原因)。如果我国不尽快完善这方面的技术壁垒,就会使得某些进口食品堂而皇之地不明确标注配料中的过敏原。对于这种规避我国标签壁垒的行为,监管者也就只能无奈地望“洋”兴叹。

(3)有利于我国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跨越国外新的标签壁垒。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各国生产的食品都有可能成为全球的食品,因此国外发达国家以严谨规范的标签标准法规作为技术壁垒来确保本国的贸易利益。但是与其他国家(地区)相比,我国在食品过敏原方面的研究还存在明显差距,总体处于较被动的局面。无形中就使我国的食品标签标准体系与世界各国(地区)对过敏原标注的要求相脱节,导致我国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对过敏原标注不了解和不重视,产品出口时只能被动应对这一新标签壁垒。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2007年有34.6%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食品标签即为其原因之一。为防止各国强制性标注过敏原要求给出口食品造成不利影响,我国只有通过制定更严谨规范的标签标准,积极引导企业关注这一方面的问题,从而推动企业规范出口食品标签,避免因标示不清、不全、不实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确保产品输往国外市场。

3.2 相关建议

(1)加强基础工作,建立过敏原物质数据库,为我国提出自己的过敏原物质提供科学有效的证据。由于科技进步、管理水平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对食品过敏原问题的理解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不相同,公众对它的认同意识也有较大的差异;同时对过敏原物质的认定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受到地域、气候以及动植物种属差异、各民族的遗传差异和饮食习惯不同等诸多重因素的影响,食物过敏的致敏几率不同,反应症状也各不相同。因此,国际上通常认定的过敏原物质不一定完全适合我国。特别是在工业食品、新资源食品、转基因食品层出不穷的形势下,从保护我国消费者的安全健康角度看,只有加强基础工作,经过科学的研究和科学的观测后,建立过敏原物质数据库,才能准确提出属于我国民众的过敏原物质,为标准法规的修订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快标签法规的修订步伐,强制明确应该在标签中标注何种过敏原物质,使各种理论数据能得到有效转化、提升,为完善我国的标签技术壁垒措施起到切实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食品贸易的进一步开放,各种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与国际接轨都变得势在必行,特别是在食品标签中标注过敏原已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具备清晰、完整的标签内容,肯定是未来产品畅通出口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想保证我国食品对过敏原安全性进行有效监管,就要求国家在政府层面上积极引导企业采取应对措施,加快标签法规的修订步伐,尽快使过敏原标注成为食品标签中的强制标注项。

(3)加强教育培训和宣传引导,提高公众对过敏原安全问题的认识。目前我国食品生产者对食品过敏原安全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因此我国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培训,使企业主动地运用标签技术壁垒,建立市场和企业的保护机制;同时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引导,特别是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过敏原安全问题的意识。只有使消费者了解诸如“什么是食品过敏原”、“什么是过敏反应”、“如何回避过敏原”等知识,才能充分认识和把握可能产生的危害,提高购买食品的安全意识,达到更有效地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1] 杨勇,阚建全,赵国华,等.食物过敏与食物过敏原[J].粮食与油脂,2004(3):43-45.

[2] 国内外食品标签法规标准实用指南编辑委员会.国内外食品标签法规标准实用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3] 刘雪涛.关于在食品标签中明示过敏成分的探讨[J].中国标准化,2007(12):19-22.

[4] 王智.美国的食品过敏原标签管理走向[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6):7-9.

食品标签篇6

刘碌t,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三年级学生。

个人格言:在思考中寻找快乐,在成长中感悟人生

当奥巴马宣布拉登之死时,纠结于美国人胸中的一大块恐怖主义阴云终得以驱散。与此同时,墨汁粉条、染色馒头、牛油膏、山寨“拉菲酒”……中国的“食品恐怖主义”乱象纷呈、迎面袭来。

食品安全问题已然在我国造成了全民恐慌,多数学者呼吁必须依靠新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进行法律控制。食品安全法显然是必要的,但其针对的是商家监控和执法问责,在消费者层面,往往被人忽视的却是食品营养标签立法的需求。

1.我国立法现状

营养标签,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相关标准中的定义,通常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营养成分标识,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要求标识的营养物质有能量、蛋白质、总脂肪、总糖类,一些国家为在标签中提供更多的营养健康信息,还要求对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膳食纤维、钠等进行标示;另一部分是营养信息或营养声明,一般为表明、提示或暗示产品的营养特性的文字说明。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先后强制实行了食品营养标签制度,并已取得明显效果。

在我国,营养标签的推广和使用时近几年才展开的。我国已有的有关食品标签的两个强制性标准是: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GB13432-2004《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但以上标准、立法对于营养标签的内容仅涉及特殊食品,而且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标准。

2008年5月1日,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下称《规范》)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营养标签开始正式走入市场,走入老百姓的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食品营养标签规范》是任意法,即商家可以选择不标识营养标签,但一旦标识则必须符合《规范》的相关标准。

2.我国食品营养标签的市场概况

首先,由于我国的食品营养标签法属于任意法,所以市场的标示程度普遍不高。而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笔者调查,肉类制品几乎全都没有标识营养成分表,相反乳类及其制品则标识率很高,说明不同食品类别的生厂商的标示重视程度不同。

其次,根据《规范》的要求,一旦生产商决定标识营养标签,则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这三部分均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标注。然而笔者在实地调查时发现了种种问题:

第一,缺少核心营养素项目。《规范》要求,营养成分表至少要标注五个项目,即“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但缺少这五项的食品包装不在少数;

第二, 营养素排序混乱。按照《规范》,基本的五项必须按照以下的顺序排列: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

第三,用词不符合标准。比如,没有使用“能量”这一标准术语,而使用“热量”一词,造成误解;

第四,使用含糊的范围值,违反定值标准。在《规范》中,明确要求所有列出的营养成分的含量都不可以用范围值标示。 “≤XX”、“≥XX”,“40-1000”等的标示方式不能使用,只能用具体的含量数值来表示。但是依旧有很多标识用的是范围值,特别在乳类及其制品类中。

第五,进口食品的中文翻译营养标签不规范。《规范》立法的疏漏和其他方面立法的不一致,导致此类问题很突出,首先能够标识中文营养标签的很少,其次即使标出了也很不明晰,基本完全不符合规范。比如,写有中文翻译食品名和原料的标签将原外文标签覆盖,使消费者既看不到中文营养标签,也无法看到外文营养标签。

3.中外营养标签立法比较和借鉴

消费者常常对于市面上混乱的食品标注规格产生疑惑,对于我国的食品营养标签的真实性也不敢苟同。

究其源头绝大部分是由于营养标签立法的落后,技术含量较低,还有执法不严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的一系列“食品恐怖主义事件”,使消费者的挫伤感油然而生。另一方面,不与国际接轨的食品营养标签立法势必会导致进出口贸易的摩擦以及我国利益的损失。

笔者认为,我国有必要借鉴美国、欧盟、日本这三个国家的成熟立法,以此来完善我国现行的营养标签立法。

(一)美国食品营养标签立法

美国是世界上食品营养标签法规最为严谨和完善的国家。1990年的《营养标签和教育法》(NLEA) 几乎对所有食品都强制要求进行营养标签1。1997年9月23日,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 颁布正式法令, 修改美国《联邦法典》, 强化食品营养标签的内容,对食品标签的格式、字体人小、线条的精细等都做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自2005年4月1日起FDA又规定食品营养标签上应突显卡路里的标注并要求标注“份餐量”信息。而在《2004年食品过敏原标示和消费者保护法规》中,要求在传统食品和膳食补充食品的营养标签中, 必须标注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 TFAS) 的含量。

2008 年9月24日,FDA又进口食品标签要求的提案,规定了标签的参数规格(如字体大小) 及正确粘贴标签的检验程序, 使美国国产和国外进口食品形成统一规范。2003年10月由美国农业部制定的有机食品标签法规也开始执行。

(二)欧盟食品营养标签立法

1990年欧盟( EU) 颁布了《食品营养标签法令》, 该法规适用于所有直接供人食用的食品(餐饮食品, 天然矿泉水和营养素补充剂除外)。从2002年4月10日开始, 欧盟所有成员国要求食品标签中须标注转基因成分, 旨在给消费者选择转基因食品的自由。2006年, 欧盟关于食品营养及健康声明的1924 /2006号条例, 适用于在欧盟市场出售、供人类食用的任何食品或饮品。

(三)日本食品营养标签立法

1995年日本颁布的营养改善法(248号) 规定除肉禽以外的加工食品均强制要求加贴营养标签。日本从2003年7月起施行新的食品标签制度, 要求国内各类新鲜水产品、肉类和新鲜蔬菜类产品必须在标签上注明产地、厂家名称及地址、产品名称、原料、容积、容量、保质期和保存方法。而对进口商品, 除以上内容外还需标明原产国名称、生产地及进口商的名称。

4.完善我国食品营养标签立法的建议

(一)将食品营养标签作为对生产商

的强制行为

我国的营养标签立法必须实行强制法。任意法相对于强制法给一些不法生产商留了后路,即食品不合格,添加剂不合格也不用标注,这使消费者陷入了被动。而若改成强制标注,一旦厂商提供虚假食品营养信息,质检部门抽查发现的可能大大提高,同时增加了不法厂商的违法风险。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有权知道每一种食物的营养信息。

强制标注的立法成本只会转嫁给生产商,并不会造成国家资源浪费。

(二)进一步细化营养标签规范和种类

新的《规范》只对“能量”和四项核心营养素做出了规定,显得有些粗陋。而先进国家立法对食品标签的格式、字体大小、线条的粗细都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立法如果能够如此精细,则消费者必然不会产生疑惑,与此同时生产商也难以以法条模糊来作为逃脱制裁的借口。

另外,对四项核心营养素可进一步细化,如对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作出区分等,有利于国民健康。

在转基因方面可借鉴欧盟的做法,所有食品中均须标注转基因成分,给消费者提供选择转基因食品的自由。

(三)加强进口食品中文标签的管理

食品标签篇7

食品标签,是指在食品包装容器上或附于食品包装容器上的一切附签、吊牌、文字、图形和符号说明物。

食品标签的基本功能是向消费者说明食品的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厂名、批号、日期标志等。

食品标签是对食品质量特性、安全特性、食用饮用说明的描述。

食品标签的标示内容是企业向消化者的明示担保,反映企业的素质,代表企业的形象,核心是真实性。

不会看标签。犹如闭着眼睛过马路

看食品标签都看什么呢?其实,只要了解了三方面的内容,就基本可以知道怎样看标签了。

一看标签内容是否齐全

所有食品生产者都必须按照《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正确地标注各项内容。《食品标签通用标准》中“必须标注的内容”主要有――

食品名称:必须采用表明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配料表:除单一配料的食品外。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明配料表;

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必须标明容器中食品的净含量,液态食品用体积,固态食品用质量。半固态食品用质量或体积;

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必须标明食品制造、包装、分装或销售单位经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进口食品必须标明原产国、地区(指香港、澳门、台湾)名及总经销者在国内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

日期标志和贮藏指南:必须标明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或/和保存期;

质量(品质)等级:产品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已明确规定质量(品质)等级的食品,必须标明食品的质量等级;

产品标准号:必须标明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的代号和顺序号;

特殊标注内容:如经电离辐射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食品。必须在食品名称附近标明“辐照食品”。

二看标签是否完整

食品标签不得与包装容器分开。食品标签的一切内容,不得在流通环节中变得模糊甚至脱落,必须保证消费者购买和食用时醒目、易于辨认和识读。

三看标签是否规范

食品标签所用文字必须是规范的汉字。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但必须拼写正确,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或外文,但必须与汉字有严密的对应关系,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食品名称必须在标签的醒目位置,且与净含量排在同一视野内。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了食品标签的“基本原则”: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的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不得以直接或间接暗示性的语言、图形、符号导致消费者将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并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必须通俗易懂、准确、科学。

依据上述原则,您可以对所购食品进行内容真实性的判断。

除掌握上述方法外,还应依据食品标签来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

首先,要看配料成分和营养成分,尽量少选择化学合成物多的食品,多选择新鲜原料制成的营养含量丰富的食品。

其次,要选择一些自己认为值得信赖的品牌。

再者,要看清生产日期、保质期,对存放时间心中有数。

第四,要对保存方法、食用说明做详细了解。以保证自己能正确食用食品。

看懂食品的“健康密码”――营养标签

2008年5月1日,《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施行,消费者在食品包装上看到了一个有关营养信息的标签――营养成分表,同时还可从标签中了解和认识该食品的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等内容。

准确地说,食品营养标签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成分信息和特性的说明,显示了食品的营养特性和相关营养学信息,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营养成分表是指标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和含量的表格。

《规范》规定,食品企业标示食品营养成分、营养声称、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时,应首先标示所含能量以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核心营养素及其含量。这些营养素最具有公共卫生意义。

《规范》规定,营养成分表必须标注在食品包装的正面或背面的醒目位置上,而营养成分标示则以每100克(毫升)或每份食品中的含量数值标示,不可再用范围值标示,必须用具体的含量数值来表示。这就是说,以前在标签上所见到的“≤××”、“≥××”,“40~100”等标示方式均不能再用。

“营养声称”是指食品营养标签上对食物营养特性的确切描述和说明,声称用语包括“含有”、“高”、“低”或“无”等专用词。比如:

当固体食品的蛋白质含量≥12克/100克,或液体食品的蛋白质含量≥6克/100毫升时,均可以声称“高蛋白质”或“富含蛋白质”。

每100克食品中糖含量≤5克,可称之为“低糖”。

“低能量”是指每100克食品中的能量值≤170千焦,或100毫升食品的能量值≤80千焦。

“高钙”是指每100克食品(固体)中钙含量≥240毫克,或100毫升食品(液体)≥120毫克。

当100毫升液态奶和酸奶的脂肪含量≤0.5克。或100克奶粉的脂肪含量≤1.5克时,可称之为“脱脂”。

“低胆固醇”是指每100克食品中胆固醇含量≤20毫克,同时其能量值≤170千焦,或每100毫升食品≤10毫克,同时能量值≤80千焦。

“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是指某营养成分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声称。

《规范》规定,只有当食品的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显著”时,才能进行功能声称。例如,只有当食品中的钙含量满足营养声称中关于“高钙”的要求后,才能标示“钙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发育”的功能声称用语。类似的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用语还有:蛋白质有助于构成或修复人体组织;脂肪可辅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锌有助于改善食欲;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叶酸有助于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等。

《规范》还规定,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用语由卫生部制定,企业的任何产品标签标注和宣传等不得对其进行删改和添加,也不得明示或暗示治疗疾病的作用。

查看营养标签可以让我们知道食品里含有什么,也可以了解自己吃了这种食品可以摄取哪些营养素,以及对健康可能有的影响。不过。要让这些营养信息为我所用,还需要认真解读它。

比如,说到食物能量,很多人只想到一日三餐,没有把渴了喝一罐、热了来一听的饮料也计入一天中所摄取的能量,这样就在不经意间把多余的能量累积到身上了。根据外包装上提供的营养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每100毫升可乐含碳水化

合物11克,蛋白质0克,脂肪0克。那么,500毫升的可乐就会有55克的碳水化合物。1克碳水化合物产生的能量为4千卡(约合16.6千焦)。也就是说,喝下一瓶500毫升的可乐就等于摄入了220千卡(约合911千焦)的能量,相当于195克米饭所提供的能量。据美国医学专家的最新研究显示,如果一个青少年平均每天喝1听含糖软饮料,一年以后,他将比不喝饮料的同龄人重64公斤。

也许有人会说,如此算数吃东西太累了,而且天天这样“斤斤计较”或许太过机械了。其实,营养信息就是告诉我们一种方法,一种原则,它让我们时时警觉,以促进科学选择、合理进食、平衡膳食。看懂营养标签,会为我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益处。

再比如,钠是必须标出的核心营养素之一,显然这是出于我国居民盐摄入过高及高血压病人不断增多的原因。食物中有许多看不见的盐,生活中也有很多人认为吃起来不成的东西就没有盐。营养标签会告诉您一份糕饼里含有超过180毫克的钠,如果您是个高血压病人,或您在一天内已经吃了方便面(一袋方便面含盐5.4克)、榨菜(50克含盐5.6克)、素什锦(50克含盐51克)、松花蛋(1个含盐1克)一类的食物,那您就要避免再吃糕饼食品了。同理,如果您想减肥。就要尽量减少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营养标签上的热量及脂肪含量当然是不可忽视的。

有望标注的“过敏提示”

一般来说,进口食品的包装上除了一般食品标签的内容外,都有一个很特别的组成部分――“过敏提示”,有的还用特殊的颜色或警告符号加以突出,有的即便从品名和配料表中已能看出过敏原,但仍然标注出过敏提示加以强调。

例如,来自法国的一款果仁巧克力的外包装上用粗黑字体提示:“本品含有微量花生”;来自德国的一款炼乳的包装上用中文标注“过敏提示:该产品含有牛奶,提醒对牛奶过敏的消费者注意”,而且包装上对过敏提示还采用了警告符号;来自丹麦的一款曲奇的配料表中并没有果仁,但包装盒上特别标注:“因制造设备也生产果仁类产品,本产品可能偶含碎果仁”,看后让人备感温暖。

国产食品中也有一些食品的外包装上有类似的过敏提示语言。如某品牌苏打夹心饼干的包装上写有“本生产线还生产含有鸡蛋、花生、坚果、大豆制品的产品”;在某品牌巧克力夹心饼干的包装上也能看到“本生产线还生产含有花生、芝麻、蛋制品、乳制品的产品”的字样。但遗憾的是,这些“提示”字体大多很小,标注的位置也不易被发现。

食物过敏反应在医学上称食物变态反应。是指食物被人体摄入以后,机体对食物发生了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机体的生理功能紊乱,并可能伴随组织损伤,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近年来食物过敏病人越来越多,据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提供的数字,该科上世纪50年代一星期才有几十个病人就诊,70年代增至一天近100人,现在一天能有300~400人,全年就诊病人达到4万多。

为什么食物过敏的人会越来越多呢?究其原因,首先是摄八的食物种类多了,二是现在食品中“外来”的添加成分越来越多了。国际医学界通常认为。鸡蛋、牛奶、鱼、贝壳类海产品、坚果、花生、黄豆、小麦等8大类食物是最常见的过敏原。在我国,芝麻、水果等食物过敏也相当常见。由于国产食品大多数没有过敏提示,消费者几乎都是靠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评断自己对什么食物过敏的。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食品过敏原标注问题已开始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据悉,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食品标识标注规定》已形成意见稿,有望于年内正式公布实施,其中首次强制规定:易过敏食品必须标注“过敏提示”。这在我国食品法规中尚属首次。这意味着,一旦该征求意见稿获得通过,“过敏提示”将成为食品包装的必须标注语之一。另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传出消息,关于食品标签的相关问题也正在进行调研。

食品标签新规“六不准” 我国食品标识实施新规定,标签将有“六不准”。

国家质检总局2008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使我国在食品标识方面的规定更加严格。该《规定》主要从标识内容和标识形式两方面对食品标识进行了规范。

按照新《规定》,食品标签将有以下“六不准”:

1 不准伪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规定》规定,伪造或者虚假标注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将被处以5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造成后果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进行处罚。另外,食品标签应当标注的食品名称、产地、生产者的名称和地址等内容都禁止伪造或虚假标注。

2 不准在食品标签上吹嘘药用功能

根据《规定》,有7类内容将不得出现在食品标识中,如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非保健食品明示或暗示具有保健作用的:以欺骗或者误导的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的;附加的产品说明无法证实其依据。也不能使用国旗、国徽或者人民币等进行标注等。这意味着,以后食品标签上若出现“化痰止咳”、“清热去火”、“提高记忆力”、“调节血糖”等字样均属违规行为。

3 不准随便标注“营养”、“强化”

新《规定》明确要求,强化食品有强化维生素,添加铁、钙等矿物质和添加蛋氨酸等蛋白质等各类型。涉及牛奶、饼干、面包、食盐等多种食品。食品在其名称或说明中标注“营养”、“强化”字样的,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有关规定,标注该食品的营养素和热量,并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定量标示。

4 不准不标注食品添加剂

新《规定》强调,在食品中直接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的。应当在配料清单食品添加剂项下标注具体名称;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可以标注具体名称、种类或者代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应当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

5 不准在标签上缺失食品产地

新《规定》增加了一条新要求,即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产地,食品产地应当按照行政区划标注到地市级地域。

食品标签篇8

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预包装食品标签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说明,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营养成分表以一个“方框表”的形式标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强制标示的核心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

药品的标签是指药品包装上印有或者贴有的内容,分为内标签和外标签。药品内标签指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的标签,外标签指内标签以外的其他包装的标签。药品的内标签应当包含药品通用名称、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药品外标签应当注明药品通用名称、成分、性状、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内容。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外用药品和非处方药的标签,必须印有规定的标识。

药品说明书应当包含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科学数据、结论和信息,用以指导安全、合理使用药品。药品说明书的具体格式、内容和书写要求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药品说明书上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成分、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非处方药是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分别标有红色或绿色“OTC”标记。甲类非处方药须在药店执业药师或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乙类非处方药既可以在社会药店和医疗机构药房购买,也可以在经过批准的普通零售商业企业购买。乙类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无需医师或药师的指导就可以购买和使用。

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不得有明示或者暗示治疗作用以及夸大功能作用的文字,不得宣传疗效作用。必须标明主要原(辅)料,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保健作用和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和适宜的食用量,规格,保质期,贮藏方法和注意事项,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卫生许可证文号,保健食品标志等。

食品标签篇9

本刊讯(记者 申海鹏)浙江省富阳市政府为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网格,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以新华社产业地图为依托,率先运用GIS地理信息化平台监管食品安全,初步形成了乡镇街道“属地负责、部门履职、联防联控、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全程监管防控新局面,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从粗放型向精细型、从低端监管向高端监管、从即时管理向实时管理迈进。

据富阳市有关部门介绍,“食品安全信息化(GIS)监管平台”的直观性、智能性、时效性、拓展性帮助实现食品安全管理科学化。目前,这一平台经过升级改造,被重新设置了相对应的管理模块,实现了对辖区内所有食品、药品企业的进货、库存、营销过程的实时监管。

印度出台食品标签新规定

本刊讯(记者 逯文娟)10月31日,印度食品安全标准局No.4/15015/30/2011号通知,要求将品牌所有者的FSSAI商标及许可证号以彩色标示在食品包装标签上。

新通知规定,对于进口食品,进口商的FSSAI商标及许可证号应当在通关前与进口商名称、地址一起贴在标签上;食品产品标签上的FSSAI商标不是认证标志,但是可以表明FBO持有有效许可证;许可证号和商标允许在许可证有效期内使用等。

对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相关出口企业:密切关注印度食品标签法规的修订和实施日期,尽早成立专业团队研究应对措施;详细了解印度关于食品标签许可证号与商标相关规定的具体内容,严格按照法规要求进行标签设计和标注;加强与进口商的沟通,确保出口食品标签标注与实际一致。

美国农业部恢复马肉进出口贸易

本刊讯(记者 申海鹏)美国地方法院法官当地时间11月1日裁定,美国农业部(USDA)不需要出具环境影响报告书,也不需要进行环境评估即可出口马肉。USDA之前出台的这项规定遭到动物福利组织的反对,引发了此次诉讼。该决定对美国动物保护协会是一个巨大的亏损,该机构资助并招募15个其他团体和个人作为原告进行诉讼。

美国司法部的律师重申,这是一个决定性的胜利,确定了美国农业部的联邦肉类检验行为的权力。这也意味着自2006年以来,美国农业部首次恢复从其他国家进口宰杀马肉。

墨西哥拟对垃圾食物增税 称控制肥胖率充实国库

本刊讯(记者 唐蕊)近日,墨西哥参议院通过一项增税法案,其中不仅包括营业税、所得税,还包括对垃圾食物及苏打饮料的增税措施。根据参院通过的法案,针对垃圾食物的课税从原本的5%增加为8%;苏打饮料及含糖饮料也将增收每升一比索(约合0.5元人民币)的税金。

据了解,墨西哥这项税改案一方面是为了降低民众对于不健康食物的消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国库收入,用作改善基础建设及社会安全。墨西哥参院为了这项税改案辩论了8个小时,最后终于通过。现在方案送交众院表决,一旦众院过关,法案将呈交总统签字立法。

最新统计显示,墨西哥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肥胖率最高的国家。墨西哥卫生部表示,境内肥胖儿童已超过500万,而且儿童罹患糖尿病的比例达9.2%。

日本曝出多起食材标识虚假案牵扯多家老字号酒店

本刊讯(记者 孟雯)日本多地近一段时间接连曝出多起食材虚假标识的事件,牵扯多家老字号酒店和百货店。日本消费者厅11月6日要求日本酒店协会等行业团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力图尽快遏制并化解这场蔓延全国的食品信任危机。

食品标签篇10

李宇:修订和颁布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根本原因是《食品安全法》将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纳入了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范畴,而且对标签项目有一些新的要求,因此,卫生部组织修订了现行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

与2004版相比,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有以下几点变化:第一,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两类预包装食品:一是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二是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不适用于散装食品、现制现售食品和食品储运包装的标识”。第二,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标准修改了“预包装食品”和“生产日期”的定义,增加了“规格”定义和“规格”标示方式。第三,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标准增加了“不应标注或者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内容,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的内容。第四,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标准细化了食品添加剂标示要求,明确食品添加剂应标示其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中的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第五,参照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标准增加了食品致敏物质推荐性标示要求,以便于消费者根据自身情况科学选择食品。这次修订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增加了“附录C部分标签项目的推荐标示形式”,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对标示要求可能产生的误解,方便企业参照执行。

目前,食品致敏物质标示要求是推荐性的,个人认为其主要原因是食物过敏的情况在东方消费者中远远没有西方消费者普遍,风险较低;其次是除了大型特别是跨国的食品企业,我国绝大多数食品企业还缺乏标示食品致敏物质的经验,需要逐步积累。

记者:从企业角度来看,新标准的实施对于企业有何影响?在生产成本、技术、流程等方面是否会有改变?

李宇:因为新标准提出了新的标签要求,因此企业肯定需要更换包装。这一变化对于技术、流程不会有影响,对成本的影响需要分两种情况来看:如果企业在标准实施的过度期内本来就有更新包装的计划,则可以将新标准的要求结合在一起完成,这样对成本的影响就很小;如果企业原来没有更新包装的计划,那新标准的实施对于这样的来说就会有额外的成本影响了。

记者: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有消费者不免担心食品包装袋上标注成分的可信度,您的看法如何?企业如何保障食品包装袋上标注成分的准确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