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绘画十篇

时间:2023-03-18 14:23:34

古典主义绘画

古典主义绘画篇1

新古典主义以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的美学为创作思想,崇尚自然与理性,选择庄重的绘画内容,画面体现出了完整性和塑造性,强调以理性主感性为辅,着重素描关系而忽略色彩关系。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安格尔、路易•达维特。安格尔受到达维特的影响,追求理想美。所以他对作品做到了尽善尽美的完美,技法上以简练的概括,视觉感受上则是温文尔雅。他以对实物的精准反应,是受到拉斐尔和古典主义的熏陶。他擅于观察造型以现实为根基并能加以主观意识的处理,在其作品中用造型线条的调整,形成节奏上的韵律,线条上的流畅,最终形成他所追求理想化的完美,安格尔的《泉》,在其表达的内容上反映女性的自然美,思想从肉性转换为表现女性的神性,可以说他在阐述古希腊和古罗马雕塑上神似的美。从大的场景渲染到反映生活的小琐事。在其形式上去掉严格的牢笼大阔步迈向主观的新古典主义。注重轮廓上的严谨,表达柔美的人物体态,在理性中寻求感性的适从性。维安讲究对绘画作品有进行本质的还原,极力推崇古拙,雅致的美,他反对绘画的,要做到绘画者和作品之间的人文气息,是人文的再现,同时也是人文主义的回归。他的弟子达维德,其作品《荷拉斯兄弟之誓》再现了古罗马艺术作品的神性。19世纪初期,毋庸置疑在达维特的倡导下新古典主义在法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从达维特到他的学生安格尔,新古典主义出现了重大的转折,从刻板的描绘到具有东方色彩的古典主义,其安格尔的女性绘画题材成就高屋建瓴。

二、新古典主义文化思想

新古典主义当属西方哲学体系。在西方美学中,新古典主义从不同的方面阐释着美学思想的核心,当然这是与启蒙思想是分不开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和谐。黑格尔在《美学》中诠释古典美仅仅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从中世纪开始了以崇高为特性的美,他的“美在自由”说和“有机整体”说成为了西方古典美学理论的基石。狄德罗他把美解析为“实在美”与“相对美”,前者是实物本质的美,也是事物各个有机体的从属、映射等,这是形式的和谐。“相对美”是指实物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了社会内容,人物个体意志,万物的形态,审美的对象,美的接受和传递。在新古典美学和启蒙主义上都在倡导理性,这种理性是抽象的,这也是到时人意识所决定。充分说明,理性为为主体,感性为客体的主客关系。从新古典主义本身的功能来说主张道德教化。从艺术形式上的表达来看,它主张类型说,它反映的社会内容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当时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果。这种和谐是被封建主义所允许,并是在其控制下的“和谐”。作为新古典主义绘画,在其美学上达到主客感性和理性状态之中的和谐。但是在和谐的前提之下,客体与主体,理性与感性有着不同的关联,这就形成了古典美学发展的阶段。具体来讲,新古典美学是客体与主体,感性与理性全部统一与理性阶段。狄德多主要艺术主张有,一是“美在关系说”的产生;二是孕育了新的艺术形式——严肃喜剧;三是带有浪漫主义的原始主义;四是在表演艺术中,表现和体验的矛盾,基于理性的表现。所谓的“理性”符合人性原则的先天规范。新古典主义绘画是表现静的美学对象,突出叙事性、图像性。新古典主义绘画的艺术理论支撑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法国新古典主义影响力巨大,映射到了欧洲,其中有威尔逊、富塞利。他们都在从不同角度探究出了新古典主义规律。

三、表现推崇理性

主张绘画作品要在理性中展开,抵触主观意识上的表现。在大场景的英雄内容上转变为贴近生活表现的现实主义。在作品的效果上借用现代材料,从不同纬度阐释着新的传统内涵。可以这样说,理性的表达着新古典主义所倡导的形神兼备,最终的达到雅致,品味具佳的画面效果,这样的艺术追求足以反映一个高贵中却不失去生活的时代特性。古典主义是对古代文学的继承和发扬。新古典主义绘画的特点:

(1)新古典主义绘画的主要的指向是“形散神聚”,既有装饰的意味,又有新古典主义绘画的气质,所以说新古典主义绘画具有自身性和相依性。使得让美术接受者在享有文明的同时享有精神上的寄托。

(2)注重装饰效果,用陈设品来渲染历史的脉络。

(3)媒介的大量使用和技法的熟练控制保留了材质,色彩,摒弃了过多的线条,却从未丢失性格,却仍然能感受到历史发展的轨迹和文化底蕴。

四、结语

古典主义绘画篇2

徐悲鸿所说的“中国美术的古典主义”,是指我国古代画家所遵循的写生与创造传统,与欧洲“写实主义”绘画坚持的写生精神一致。他改良中国绘画既不全盘采用“欧洲写实主义”,也不单纯采用中国“六朝唐宋”的院体画法,而是在掌握中国画意境和概括能力的同时,掌握西洋画的色彩和造型能力。他以此独创的“写实主义”方法,成为中国早期油画家中的佼佼者。以至于1925他在上海展出历年作品时,康有为评其为“精深华妙,隐秀雄奇,独步中国,无以为偶”。

虽然在早期留学日欧的油画家中,许多受“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影响者,同样显示了反正统的姿态,但活动至30年代后期即告终止,唯独传承西欧学院写实传统的徐悲鸿成为主流,并在30年代、直至新中国的美术教育和艺术思想体系中,起到主导作用。其原因,是徐悲鸿将法国学院派绘画传统与中国社会政治相结合的“写实主义”,与20世纪上半叶国家和民族存亡的时代主题相应和。

他将西方精湛的写实技巧融入中国绘画,从而为传统艺术的革新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使中国画变得别开生面;同时,他又在素描和油画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艺术风格。徐悲鸿的绘画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徐悲鸿学兼中西、博采诸长,国画、油画,素描,书法皆十分出色,而且毕生创作不辍,留下众多传世之作。

古典主义绘画篇3

一、德加绘画艺术与印象派绘画艺术的特征

作为19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中较具特色的一位,德加绘画风格的最终形成与那些追求绚丽色彩和大胆创新精神的印象派画家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深入解读德加绘画艺术之前,有必要从整体上总结印象派绘画艺术的特征。

第一,重光色瞬间。莫奈说过,“我画的只是瞬间”。印象派的色彩就是建立在个人的瞬间视觉印象上的,他们在观察对象时,是从阳光的瞬间变化中捕捉光彩的瞬间印象,采用的是“同时观察”,也就是要能在瞬间的同时把握住对事物的总体认识。

第二,重室外光线。众多印象主义画家们关注光、色,把美丽的阳光和色彩移至架上绘画,感受到了在画室内从没感受到的那种动人的光线和色彩,为将这种瞬间印象和感受表达得更为真实,室外光线成了他们表现的主要课题。

第三,重视觉优先。印象主义重视觉,这里的视觉指的是本身所特有的“视觉混合”。印象主义否定固有色,认为色彩是来自于光而并非物体,不在调色板上进行色彩调和,而是把不同颜色并列于画布上,也就是所谓的分割着色法,让观众在欣赏这类作品时自动的在视觉上进行调和,这一点在点彩派绘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德加作为印象派画家中一位具有开创性的大师级人物,他处于印象派画家群体中却又时刻与他们在绘画风格上保持着距离。因此,德加的绘画艺术存在着与其他印象派画家不同的艺术特征:

首先,重动态瞬间。当其他印象主义画家沉迷于光色瞬间的同时,德加却更关注物象动态的瞬间,马飞奔、浴女洗澡、跳舞、女工劳作时的瞬间动态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重室内光线。德加喜欢画人,对室内人物光色的兴趣要胜于对自然光色的关注,他认为室内的光线同样具有自身的魅力和情感,这种光使德加用色粉笔的质感加强,德加笔下的女人肌肤被这种室内光毫无保留的暴露出来,是如此的真切自然。

再次,重感受真实。为表达感受的真实,同一个题材,德加都得画好几遍,进行反复地提炼和揣摩;同时,为保证感受的真实,德加保持了一种属于旁观者的态度,在率直的表露中,揭示生活的本来面目。

二、德加绘画语言对古典主义艺术的传承

德加绘画语言对西方古典主义艺术的传承,不仅体现在他的古典主义情结,且体现在他对西方古典主义“艺术美”的追求,即崇尚美和真的统一。他具有严格的学院派技巧与修养,虽然在艺术精神和绘画技法上积极接受其他印象派画家的激励,但他从来没有背弃过其古典学养,也因此成为印象派画家中较具特色的一位画家。

德加的古典主义情结

在印象派大师中,德加是最像古典主义画家的一位,在他的整个艺术生涯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花在古典主义画风上,即便是在印象主义时期,也始终没有放弃他的古典主义品质,如注重线条的优美和高贵,形体的坚实和完整等。他之所以如此迷恋古典主义,还在于他受着他所敬仰的大师——安格尔的影响,他永远记着安格尔曾经对他说过的一句话:“画线条,年轻的朋友,多画线条,多画默写和写生”,所以他一生都在坚持画素描,曾一度痴迷于“历史画”的创作。19世纪60年代之前可以说是德加的历史画时代,这个时期的作品无不带着古典画风的烙印,大多描绘的是色彩厚重的历史画,例如他典型的历史画《塞米拉米勒创建巴比伦》,这幅画德加借鉴了古典主义的绘画手法,如运用了达芬奇的空气透视和色彩透视的原理对画面背景做了恰当的处理,原本并不是现实世界所能见到的城市景象,却更像是中世纪画中常出现的那些经过艺术家处理过的理想化风景,主人公也像是纪念碑似的,整幅画面展现给大家的是一股静穆的气氛。另外,在他早期的肖像画和主题画中,仍可以看出画面中采取古典主义风格的姿势造型,如他早期的代表作《贝列里一家》(图1),他根据速写,画完了这幅尺寸巨大的作品。在这幅画中,德加采用学院派的素描手法,把全部精力放在了人物形象的刻画上。直到19世纪60年代中期,他的绘画才从常见的历史宗教题材和一般的肖像画转变为他直接能观察到的生活场景,比如歌剧院、赛马场、等,但是画这类题材也是先通过仔细观察,画下很多速写,然后根据记忆、默写、想象等进行反复修改创作完成。可见,德加的古典主义情结是如此的深刻,他直接从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的素描造型中汲取养料,风格极为严谨和扎实,形成了不同于同时期画派的风格,以至于在印象派画家中别具一格。

古典主义绘画篇4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审美;哲学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167-01

众所周知,中西绘画艺术都产生于人类的古代社会,所反应出来的古典审美追求,既有民族的独特个性又有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共性。

一、中西方古典绘画的和谐美理想

和谐美是中西方绘画创作中共同追求的艺术境界,但是中西方对和谐的理解和追求存在种种差异。在中国,艺术家强调内涵神韵的和谐;在西方,艺术家则更偏重形式的和谐。

1、“心理和谐”与 “形式和谐”的两种追求

“和谐”,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命题,无论中西,先哲们都把“和谐”作为对理想之美的描述,这是东西方绘画审美的共性。中西古人由于各自民族历史和文明环境的不同,对和谐的理解又是各不相同的。

在艺术的审美创作和欣赏中,中国人主要通过艺术来彰显主体的“心理和谐”,以实现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大自然的心灵沟通;西方人主要用艺术来实现对客观世界“形式和谐”的把握,在视觉的理想美形式中寄托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把握。具体来说,在东方,绘画的创作和欣赏受儒学的影响,孔子对绘画审美活动的理解强调了它在塑造理想人格方面的社会性作用。在西方,哲学是很重要的学科,他们认为“数”是万物之源,事物的存在就是数理的存在,美就是数的和谐。比较中西,如果说中国古代哲人对和谐美的认识主要是侧重于审美的“心理”理解,那么西方古代哲人就是侧重于审美的物理“形式”分析。

2、“境生象外”与“类型典型”的两种区别

通过学习和比较中西绘画作品的不同美学特点,可以发现中国绘画创作多强调主观、表现、抒情等偏于创作主体方面的因素;西方美术创作则相对强调了客观、再现、求真等偏于对象客体方面的因素。

西方古代哲学思想告诉我们,现实世界是客观的,观念则是主观的。古典主义绘画家再现前者的同时又不愿放弃后者,因而只能将理想化的生活内容纳入艺术作品中。所以,古典主义的绘画艺术就以一种理想化的古典美展现到我们面前。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则是通过艺术对客体世界的“类型”式把握,是一种“境生象外”的美学思想,即注重内在地表现,是对中国绘画创作特点的描述。总之,这就是中国古典绘画“由内而外”的“境生象外”特征和西方古典绘画“由外而内”的“类型典型”特征。

二、中西近代绘画艺术的审美观比较

由于中西社会从古代向近代的历史变化,使中西绘画出现了新的创作景观,又由于中西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境况,使中西绘画的这种从古代向近代的变化展示了不同的美学走向。

1、从“怪”到“俗”的审美新意比较

通过研究中国文化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改朝换代的动荡时期,文人画艺术往往反映出“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的清高之气。可以说,中国古典绘画包罗万象,是一个收容、平衡知识分子心态的独特避风港。

历史告诉我们,扬州和上海是中国封建社会中较先发达起来的商业城镇,城镇中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商业活动培养出了与封建官宦文人不同的商人市民阶层。他们对绘画有着不同的趣味,他们的审美好恶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影响着周围的绘画创作,他们与艺术家以金钱为媒介的交流方式,刺激了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在市场这一领域中的合流趋势。“怪”、“俗”的审美新意趣,逐步在这种由新的接受群体和新的绘画流通方式构成的环境滋养中漫声开来。

扬州地区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早发展商业的一个特殊区域,使扬州一带的艺术商品化达到了中国美术历史上的最高点。历史上被称为“扬州八怪”的那些画家,就是由这些丢官失意的文人和部分职业画家所组成,他们的作品突破了传统山水意趣并显露出一丝“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审美“怪趣”。

上海是继扬州之后在19世纪发展起来的一个更系统的商业城市。上海地区的画家主要靠艺术市场生存,他们的这种“海派”画与京城的正统派有区别,他们不仅发展、拓宽了正统趣味,还在当时的上海形成了一定的风尚,所以西洋画作为一种新鲜的外来视觉因素也逐渐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海上画家的创作中。如果说扬州文人画中的“怪趣”与“俗用”有直接关系,那么在具有浓厚中西文化混杂气氛的上海,画家笔下兼收中西以适应商业环境的创作态势,则使中国封建社会发生了“美术革命”――新的生活、新的事物、新的观念。

2、从“风格”到“本能”的艺术手法变化

西方绘画艺术以油画为代表,有两大文化基因在其创作观念中起了重要作用,一是延续了古希腊艺术的理想美艺术观,一是秉承了近代人文主义的创作精神。油画的产生与宗教活动紧密联系,它的写实性特点正好符合宗教向人们显示天国境界的“存在”,给人们以亲睹上帝之显灵幻真感,并且形成了不同的风格。西方古典艺术中的“风格”,主要是艺术家们不同的创作笔法,他们的出发点是“通过对自然的模仿”而创造美的形象。随着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到17世纪,关于油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的讨论却日益热烈起来。一种是以巨大的画幅,华丽、感动的风格来表现宗教故事或贵族人物肖像,还有一种趣味倾向主要以一些荷兰画家的作品为代表,世俗性绘画得到了空前的兴盛。可见,“正统艺术”进入社会世俗阶层是中西古典艺术发生变异的一个共同特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艺术的分向发展作为与古典主义的不同,标示人类艺术从古代走向近代、审美趣味从和谐转向崇高的审美创造,彰显了近代艺术家创作主体性的觉醒。在继印象主义之后又出现了,野兽派、未来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原始派、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等。因此,我们可以说西方绘画在艺术手法上,是从求尚“风格”到崇尚“本能”的变化。

三、结语

总之,东方与西方的绘画艺术没有绝对的界限与区别,也越来越趋向于统一和相互融合,正如任何观念都是时代的、历史的,中西绘画审美追求的观念必然随着社会历史形态的变迁而发生新变化……

参考文献

[1] 周来祥,陈炎.中西比较美学大纲 [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2] 刘纲纪.东方美学的历史背景和哲学根基[J].文艺研究,1989,(5).

[3] 蒋勋.美的沉思[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古典主义绘画篇5

[关键词]传统艺术古典形而上绘画

美术史永远是一部创新与守旧的更递历史,当代的与传统的对峙演进的历史,特别到了近现代,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印象派与学院派,现代主义与回归传统者,前卫与反前卫更显示了美术史的辩证发展过程,而正在进行时的艺术观念的历史意义往往难以给出正确的结论。例如二战以后,欧美艺术的发展主流是一个不断被否定的激进历史,但到七八十年代一股逆流再次出现,它就是被人们称之为“有教养的绘画”,具有欧洲人文传统的绘画,亦使我们在嘈杂的现代、后现代环境中精神得到非同寻常的慰藉,重新品味人类深厚的古典传统文化和当代思想联姻的盛宴。

LaPitturacolta为意大利文,可译为“有学问的”、“有文化的”、“有教养的”,“有教养的绘画”是相对于意大利“超前卫绘画”、“德国新表现绘画”、“法国新自由绘画”而论的,无论超前卫、新表现、新自由绘画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用笔自由奔放,给人以粗糙的感觉,而“有教养的绘画”则笔法细腻,造型完美,表达了创作者深思熟虑,追本溯源的人文情怀,对古典的“教养”。但从内涵上讲,“教养”的概念是相对的,并不能由此名称而认定其它新绘画是缺乏“教养”的,其实这个称谓是带有从画面表象来定义嫌疑的,因为这些画家只是利用传统手法创作,甚至就是古代绘画的改写,而作品所表达的思想都是当下的。

“有教养的绘画”诞生在意大利是必然的,首先意大利有着文艺复兴起来最为丰厚的物质和文化遗产,画家们成长在连空气都弥漫着古典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其次,意大利历史上不乏对古典文化遗产痴迷之人,在20世纪初各种新思潮风起云涌之时,奇里诃(G.deChrico1888-1978)和卡腊(C.Carra1881-1966)就曾挑起“形而上绘画”大旗,予以反击。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文化上回归古典,回归传统的呼声也不绝于耳,奇里、卡腊充分认识到意大利的丰富古典遗产是创造发展的动力源,于是重新研究佛兰切斯卡、乌切罗等大师,于是形而上绘画经典的语汇形成了。空旷的广场,光影对比强烈的孤独廊桩,仿佛思考着无穷无尽问题的雕像荒诞地摆放其中,这一切通过强烈光影把画家抽象的思想寄居在稳固的古典秩序上,同时又透露出梦幻般的怀古情感。

到了20世纪中后期的“有教养的绘画”在意大利的兴起则完全合乎情理,“有教养的绘画”的画家主要表达是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批评超前卫、新绘画、新表现的粗陋狂放的观念,他们用传统绘画方法和传统建立联系,甚至流露出欧洲经典文化的骄傲和贵族意味。

他们从古典大师的绘画遗产出发,加入现代的形式观念,虚构出新的形而上世界,虽是画的具象物体却完全表现抽象的精神世界,是从文化传统上直接繁衍,而不似超前卫、新表现、新自由那样贴近生活现实。

比如“有教养的绘画”代表马里亚尼,其画中人物形象有着安格尔等古典主义大师风格,形象轮廓清晰,画面平整光洁,构图完美,完全可以和19世纪前的古典绘画相媲美,而题材经常是神话人物,天使与神殿等,这一切经过画家的再创造却有着当代人感伤惆怅的意味,充满了隐喻和暗示。画家阿巴特则技巧严谨,有北欧佛拉芒画派的特点,精细到了繁杂程度的歌特式教堂,亚当、夏娃式的男女,秩序感很强的果树,画面完全是古典的秩序结构,但又带有非理性的组成特点,并且透露着焦虑感。贝尔多希以古代建筑为背景,但人物是现代的,绘画有很强的复古感。巴尔多利尼的风景画如果不仔细观察,几乎和17、18世纪的作品看起来没有分别。斯塔西欧用剪辑法把古今不同时代,不可协调的人和物放在一个复杂的空间中,超现实的语汇表现了矛盾世界同时出现的荒诞景观。

“有教养的绘画”画家都是搬用绘画史上名作来进行再创作,这些方法和奇里诃的“形而上画派”有相似之处,他们都用写实技法在画面上表现时间和空间上的荒诞错位感。应该说,他们的创作是建立在古典美术之上的创造,这是对20世纪后期人们不重视古典人文精神遗产的反动,所以反而给人以新鲜陌生的感觉。

“高雅的绘画分享了一个诗意的(理性的)博大精深的哲学世界,一种把我们带回到‘前存在’经验的审美科学,我们今天是不可能回避这种‘前存在’的。”(批评家穆萨语)但是“有教养的绘画”有时表现得似乎又有些狭隘了,他们研究和崇尚的画家并不是特别广泛,马里亚尼的创作源动力是为一种博学优美的艺术,并且能够表达精深和智慧的高度。他们是扎根于类似德国学者温克尔曼阐释古典艺术的基础之上的,为了寓言体裁而探索历史知识,再把它转变成一种现代的异化图像。“有教养的绘画”的挪用,展示了具象艺术和观念艺术能够溶为一体的后现代主义混杂手法,为丰富后现代艺术的历史,拓展艺术的表现语言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古典主义绘画篇6

徐悲鸿的油画创作风格坚持以现实生活内容为主题,描绘具体的人世中生活百态为题材,侧重严谨的形体塑造和写实的色彩,作品主题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较密切关系,形成很强的社会教育意义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1 徐悲鸿油画创作背景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学习绘画,从小就建立其对绘画的浓厚兴趣,并且表现出超出常人的天赋。17岁时,他只身前往中西文化发展空前繁盛的上海,希望可以借机学习西方绘画,都因其父亲病重不得不返回家乡。24岁时,在北洋政府的支持下徐悲鸿前往法国学习绘画,在浓厚的西方艺术熏陶之下,他刻苦学习绘画,顺利考上巴黎美术学院,并受教于弗拉芒格先生,开始正式学习西方绘画艺术。他的老师弗拉芒格对于历史题材的人物画很有研究,他的画不是特别注重细节的表达而是通过色彩的搭配互相衬托,从而深刻变现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这些绘画特色对徐悲鸿今后的绘画技巧起了很重要的影响。他紧紧抓住每一次机遇,参观各大美术馆,认真学习钻研西方绘画技术。然而在成就颇高的西方绘画世界里,徐悲鸿并没有盲目跟从当时在法国日渐兴盛的现代派画风,依旧潜心研究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学院派绘画艺术,在掌握古典艺术造型特点的同时,也练就了娴熟绘画技巧。4年后,徐悲鸿的绘画水平也已经达到了与欧洲艺术家相媲美的程度,在欧洲绘画界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徐悲鸿在欧洲学习期间还先后走访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意大利的米兰、佛罗伦萨、罗马及瑞士等地。美丽的异国风光令他陶醉,欧洲绘画大师们的佳作令他受益匪浅。长达8年的旅欧生涯,塑就了他此后一生的审美意趣、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

2 徐悲鸿油画特点徐悲鸿作品将古今中外绘画艺术优点融集一身,创建出一套全新的绘画手法,在我国的油画绘画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在油画创作方面,他提出,“古典主义技巧,浪漫主义构图,印象主义色彩,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为创作理念,丰富了平淡的绘画思想,也一直指导着他和很多绘画者的艺术之路。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油画进入我国绘画市场并开始其发展历程,在当时学习油画创作避免不了诸多流派绘画技术的影响,而徐悲鸿则认真研究欧洲古典艺术,将熟练的绘画技巧与汉,魏,唐,宋,古希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艺术相融合,对他的油画艺术价值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首先,美术创作需要通俗。这里的通俗并不是庸俗,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提取精华进行艺术的加工创新。他提出我们的艺术需要“妙造自然而非妙肖自然”,表现力画家绘画构思和艺术修养的水平。其次,反对形式主义。他认为对于不符合现实存在的事物与艺术创作的形式是两会事情,不能混为一谈,绘画的功能是通过画中的事物来表现作品的主题,而非形式的形式。最后,传统艺术与西方油画技术的完美结合。徐悲鸿从小生活在古典气息浓厚的中国,思想也深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俩先进西方思想理论及绘画技术的影响,从而也发现两者文化艺术现象所存在的差异和弊端。于是,徐悲鸿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他的画里即有西方油画在结构上的技术性处理,运用写意笔法,在人物关节骨架加以勾描,又将中国画的以“线”为主和“融”西画于中国画之中,既有新意,又不失中国气派,创造力新颖别致的风格。他是中西结合的倡导者,以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的实践者。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客服) 

古典主义绘画篇7

关于基督教美术的开端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许多专家和学者所认同的:基督教开端是以拜占庭艺术为开端。另一种是一个被忽略的艺术绘画种类,地下墓窟绘画作为基督教的开端。关于这点,《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书中阐述到:“如果要正确的理解和分析一个时代的美术史就要完全的先去理解和了解那个时代精神史”,而地下墓窟绘画正是最接近基督教的主要精神的一种直接产生和发展的产物,它提倡的“灵魂高于一切,身体则微不足道”与早期基督教中所推崇的绘画要与精神联系起来,基督教的教义要求与神秘性和超验主义,绘画要超越个体性的普遍神真完全符合。在地下墓窟绘画中,艺术形式以追求对自然主义这一目的而存在,任何世俗艺术相关的东西都被严格的放弃了转录一种自由的、无限的、永恒的空间之中。空间由此从物理现象转变成一种形而上概念,任何可以测量或受到科学的关系支配的东西,在地下墓窟绘画中全都没有任何意义,在这里只有观看者的思想和情感才是最为重要的。是一种与古代时期主义美术相反,是一种全然不同的艺术价值观。 因为正是地下墓窟绘画的极其简约的形式,一种超自然的,反物质的绘画形式,极端专注精神性,并且有纯粹的形式所以讲在当时那个时代是有着巨大的进步性和先见性的。然而,那个时代由拜占庭艺术慢慢发展到古典主义的表现形式的统一性和审美思想的群体性,使这一伟大的绘画产物被遗忘和忽视。不过,地下墓窟绘画中的理念在现代绘画的作品中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之处,可想而知它在当代艺术是具有十足的先见性和借鉴性。

现代油画精神中的中世纪墓库绘画精神

现代油画关键的是油画与情感的相互融入。一切心灵都是一种状态,都是人类的情感的表现。许多艺术家都开始寻求新的艺术表现手法,期望和追寻一种能够最好的表达出人类对于自己真实情感的艺术风格,甚至最直接的关于心灵的神秘性,精神特质的追求。但我们回头历史时,惊奇的发现中世纪艺术宝库中地下墓窟绘画这个美丽的宝石。在中世纪的许多绘画中,都能够很好的体现出人们追求非物质,永恒价值的,原始的,简洁的绘画风格。基督教在公元一世纪,当时基督教还没有成为一种合法的。所以信徒们只能在私人宅邸中举行仪式,最后,为了逃避官方的搜查就产生了地下墓窟绘画。在地墓窟绘画中主要描写的未来世界以及死后的拯救,多采用寓意和象征的表现手法,具体描写的很少。如在火刑中的三个犹太人,画面上人物不是像古典主义那样在一个三维的立体的空间中呈现出来,而是每个都保持的相同的位置,画面足足的占满了整个画面,没有任何的深度感。描写烈火,人物的衣服,手等都描绘的极为简略,背景也用平面的方法处理。这与古典主义所强调的观察,形式的完美的法则完全背离,因为,画家威力避开让人们留恋于感官刺激和刺激人的欲望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写实手法而另辟蹊径,也就使得地下墓窟绘画更具有象征性、神秘性、抽象性、神圣性等性质。他们寻找出了一种有力的表现手法———象征主义。这一手法直到现代绘画之父塞尚打破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统一大局的格局后,油画日趋丰富之势,古典主义引出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浪漫主义引出的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现代油画是人类情感的诠释。作品的情感通过形式和技法而表现出来。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艺术的形式上的任务就是唤醒本来睡着的情绪、愿望和,使它们再活跃起来,把一切在人类心灵中占地位的东西都拿来提供给我们的感觉、情感和灵感。油画—情感还是情感—油画,它们总是互相关联的。现代绘画与中世纪绘画有着同样的追求就是对人的本质精神的追求,情感的表现,对人的精神的神圣性,神秘性以及艺术自由的表现手法有着一致性。

现代油画有事如何的唤醒情感的?首先,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第一,艺术是一种形式,艺术品首先必须是形象的,要可以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可以吸引我们的眼球。第二,是具有意味的形式,而这里讲得有意味是说人们所产生地无限联想,然而,在现代油画中有一位的形式完全与生活中形式和客观事物和客观对象是没有这必要的联系的。在《论艺术的精神》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句子:一天暮色来临,我画完一副写生画后,带着画箱回家时,突然,我看见房间里有一副难以描述的美丽图画,这幅画充满着一种内在的光芒。起初我有一些迟疑,随后,我疾速地朝这幅神秘的图画走去,出了形式和色彩之外,别的我什么都没看见,而它的内容,则是无法理解的。我豁然明白了:客观物象损坏了我的画。这里所谓的客观事物是指绘画时不要被对象所迷惑,要非功利的,要从内在里面寻求答案,也就是当灵魂遇到光时,我们分不清楚是幻想还是现实。去展示内在与表现得冲突,精神和物质的冲突。我们可以从现代两位著名画家曾梵志和奥迪隆雷东深深的领会到这些。雷东是生活于印象派画家的同时代人,但是他在自己的艺术中寻求的却是神秘、想象和情感。他的绘画的色彩和光线始终投射出一种接近人的第一感觉神秘的光晕,具有独特的不同于法国印象派画家的影响,他早期的作品主要是黑白版画,描绘出一个充满奇人异草的虚幻世界。在他随后的绘画生涯中,他开始使用浓艳的色彩。在这幅油画中,他植物学方面的知识表现得淋漓尽致,贯穿在花朵那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形式和光彩夺目的色彩中。雷东的许多重要作品均以粉笔画完成。例如《向达•芬奇致敬》、《显灵》(1905)、《潘多拉》(1910)等。后期雷东的艺术中,十分喜欢描绘花卉题材。这反映了他把自己的心灵深深地陶醉与沉浸在自然和宁静之中。

结语

古典主义绘画篇8

关键词:塞尚普桑鲁本斯

塞尚的《大浴女》被人称作“是一幅反映塞尚艺术思想和造型理念的大作,也是跨越古典绘画与现代绘画界河的一座大桥,甚至它也跨越了艺术与科学的目的地结合。”在这幅画中没有以往画作中的情节,人物也没有什么表情,这是塞尚的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但可以看出他的目的就在于绘画本身,通过对事物形状色彩、画面空间、力量、运动的表现来追求一种永恒的和谐关系。

塞尚自誉为色彩画家,从这张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他运用色彩的强烈。画中他用了青蓝色及橙黄色这一对互补色,黄色向画面的前部突出,蓝色向画中纵深,黄蓝的交替使画面中的物体呈现出一种节奏的变化。画中所体现出的种种特点让人很自然地联想起十七世纪的普桑和鲁本斯。实际上塞尚最崇拜的画家就是法国古典主义的画家普桑,他曾说:“我的目标是以自然为对象,画出普桑式的作品。”

塞尚绘画中的许多特点都能从普桑身上找出根源所在。勃拉克有一句评价塞尚的话,用在普桑身上也十分恰当,“塞尚的伟大在于他古典的约制,在于他没有个人。”普桑对待艺术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基于他为人审慎的性格。他生活的十七世纪的法国经历着一次文化高潮,社会的各个阶层中都激发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时期笛卡儿的哲学理论成为主导,他声称人的自我意识是唯一可靠的认识源泉,这种理论的前提就是坚持理性是世界的基础。这种思想氛围也就导致了艺术家在艺术领域中探求崇高风格和理性的风潮。普桑当然也不例外。

普桑的《草木的蜕变》中可以清楚地显示他绘画思维性和理性的特点。人物自然的分布在画面的几个层次上,但在整个画面中所有人物却组成了一个花环形,这个花环形以阿波罗的马车收尾。普桑的构图严谨,却不妨碍每个人物的自由生动。探索构图的完整和力求画面结构的严密是普桑在绘画上的追求。在他的画论中他主张绘画与雕刻是知识和理智的产物;美是所有艺术的最高目标,它是事物的一种客观的性质,由秩序、和谐、比例、规矩等组成。普桑按照自己的方式画出完美的人体,而这点在塞尚的身上体现为对“绘画的真实”的追求。普桑风格上的另一追求――崇高风格,是通过按照古希腊罗马雕刻形象来塑造实现的。人物形象完美、结实,强调块面结构。普桑的素描明显地显露出结构的骨架,可以看出塞尚的线条以及用黑色轮廓线表现结构的方式来源于古典大师。而注重体面的思想在塞尚的身上得到了更好的诠释。塞尚最早提出“块面”的造型概念,块面的处理表明了他对古典绘画中结构感的追求,但却是利用古典主义排在素描之后的色彩来表现的,又是对古典技法的一种颠覆。

塞尚从普桑这里得到了古典风格的和谐、稳定、结构,以及思维上的理性,而从另一位绘画前辈鲁本斯身上得到热烈的感性情绪。鲁本斯与普桑的风格有着鲜明的差异。鲁本斯作为佛兰德斯巴洛克风格的代表,画面的构图体现的是一种开放性,运用动感较强的“S”形、波浪形或放射形构图。《掠夺吕西普的女儿》就是鲁本斯巴洛克风格的典型代表。整幅画面都处在运动中,马头、人的手脚,向画面四周伸展,仿佛要扩张出画面,这种开放性的效果与古典绘画的封闭性的效果截然相反。这是人文主义在画家身上的体现。在经历带有血腥的宗教改革和政体改变之后的平稳时期,人文主义在鲁本斯身上体现了一种对放纵的生命力的赞颂。人们开始真正地享受生活,追求一种感官的本能,粗野的快乐,一种激越的节奏感。鲁本斯画作中的女性,充分地表现了肉感。塞尚的浴女作品中人物都是重叠拥挤的,也有一种肉的堆砌感,只不过比鲁本斯的显得坚硬一些。鲁本斯在其画作中用动态强烈的构图表现出运动感,而塞尚运用线的构成和色彩,同样创造出了“波形”的运动形式,以及具有强烈开放性的画面的张力。塞尚的作品中同样体现了巴洛克的力度及形体的变化。

塞尚从普桑及鲁本斯那里汲取了两个不同的甚至在某些方面相抵触的风格特点――普桑的稳定和理性与鲁本斯的张力和热情,再加入自己深刻的思考,创造了一种新的创作理念,成为开启现代主义大门的第一人。

鲁本斯因为塞尚的出现而显得更有分量了,正是前者预兆了后者的种种绘画观念,同样塞尚也使人们重新认识了普桑。或许站在当代文化立场看古代大师时,现代人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到前人的长处,并更深刻地认识现今作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宁.绵延之维――走向艺术史哲学,三联书店,1997

2. 阿尔巴托夫 、罗斯托夫采夫编佟景韩译.美术史文选(苏),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古典主义绘画篇9

论文摘要:在西方绘画观传承、沿袭与变革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往往扮演了决定性角色,很大程度上科技发展导致西方绘画观不断嬗变。文艺复兴时期,由于科技发展,人文主义复苏,艺术家创造了最高成就的形体写实主义绘画;19世纪后半期。由于科学光学理论出现等原因,印象派画家找到了新的写实绘画突破口;l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工业社会多种矛盾尖锐化、摄影术冲击、现代物理学等新科学观确立等.现代画家将注意力转入绘画本体。实验和反叛成了现代画家探索的动力和口号。

西方绘画传人我国约近百年的历史.尽管西方各主要画种在我国均普及开来并拥有大批忠实的追随者.但我们对西方绘画观念的理解和吸收还有待深入,比如对西方现代主义阶段艺术观念方面的研究不足就有碍于我们对西方当代各类艺术形式的正确理解和吸收。为了找出西方绘画观形成、发展乃至嬗变的真正原因以深化对西方绘画观念的理解和认识,笔者把西方绘画观的形成和发展分为古典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现当代时期三个明显的阶段来分别剖析其后的科技动因。

一、古典写实模仿观的形成与科技动因

在远古社会,为了生存和掌控自然.出于巫术目的,原始人创造了最早的洞窟壁画.这是绘画领域模仿意识出现的萌芽;从古希腊开始,“艺术模仿自然”理论已经出现,正如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言“绘画、音乐、诗等艺术。都用各自的媒介和方式来模仿自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从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古希腊罗马艺术的传统……所以,除了中世纪这一特殊时期。文艺复兴以前的西方早期艺术家一直企图找到能逼真模仿客观现实的艺术造型手段。就绘画而言,用线条来模仿自然物象的造型手段是古人类对艺术的一大贡献。古人用线条来模仿自然物象、绘出逼真的形象起初只是为了对假想的猎物实施巫术。主要出于一种生存的需要。由于古人类还没有掌握明暗方面及透视方面的知识,因此原始绘画也必然以线造型为主,倾向平面.即使后来精于造成景深感的西方希腊化时期的画家也并不懂得焦点透视所遵循的数学法则,依然不能准确地模仿真实空间。而中世纪,很大程度上,绘画是以形象解说宗教教义的工具.因此绘画也是平面化的,不需要也没必要造成深度的空问感。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人对自然的不断认识,对知识的探求与把握。人们越来越自觉地认可自己、认可生活。人们开始思考周围的世界、环境、个别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对空间的追求变得非常强烈。”e2]文艺复兴早期的建筑师、雕刻家和画家阿尔贝蒂提出:“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绘画艺术。这种新的绘画艺术该是这样的:自然是艺术的源泉。数学是认识自然的钥匙,而透视学则是绘画的数学基础。因为几何学上的盲人.是难以理解绘画的原则的。15世纪,在科学理性精神的影响下.随着绘画领域数学般精确的透视法则的提出.艺术家对一具具尸体的深入解剖研究以及与写实绘画密切相关的明曙光影知识系统的日趋完善,艺术家们发现:“艺术不仅可以用来动人地叙述宗教故事,还可以用来逼真地反映出现实世界的一个侧面。这一伟大成就给了艺术家极大鼓舞,各地艺术家纷纷投入绘画试验并在画面中追求新颖、逼真的惊人效果。这一时期艺术开始和中世纪艺术真正决裂。得益于科学的解剖、精确的透视和完善的明暗光影知识的文艺复兴写实艺术也发展到了高峰。就西方最主要的画种“油画”而言。总体来说,印象派之前的油画作品还是强调固有色,以问接画法为主,采用层层罩染的技法。这种技法特点是:艺术家先绘制好严谨的素描底稿,再层层地用颜色罩染。作品一般在室内完成。所以印象派之前的艺术大师都有惊人的素描造型能力。出于对素描的重视.安格尔甚至说:“如果要我在自己门上挂一块匾额,我将写上‘素描学派’4个字,因为我坚信,一位画家是靠什么来造就的”。笔者认为,这时期的画家之所以偏重素描并坚持用“固有色的色彩系统”作画,并非当时画家的色彩感觉不好.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画家得到的颜料种类是很有限的.科技提供的媒介材料影响了画家的观看方式,画家只得用这种固有色的观察方式开启自己的视觉思维。

二、印象派画家的写实模仿观与科技动因

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的持续快速发展引发了经济、技术和科学领域的一系列革命.也带来了崭新的视觉体验和革命:蒸汽机、火车、照相机等新机器、器材的应用触发传统绘画光与影观察和表现的巨大革新;新出现的科学光学理论为印象派进行光和色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来源;科技工业快速发展使画家能轻易得到一应俱全的颜料种类.为艺术家采取直接画法作画提供了可能。这样.作为古希腊以来西方模仿再现艺术的延续.继承了柯罗、库尔贝等画家现实主义精神的印象派画家开始以更加真切地逼近自然的有力口号来反对古典主义和学院派。他们走出画室.以光与色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画法”进行户外写生.捕捉自然界一瞬间的光色印象。这种画法实际属于“环境色、光源色、固有色相互作用的条件色系统”的直接作画方式。

三、现当代绘画观的形成与科技动因

19世纪末.由于摄影艺术引发的危机.越来越多的人为绘画的前景感到担忧.一些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画家开始反对印象主义客观的自然描绘。他们不满足于光色的瞬间效果.在绘画中强调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开始自觉运用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进行绘画实践,提倡带有主观因素的和摄影所无法代替的绘画艺术.后印象派由此诞生。其中.塞尚更被尊为现代艺术之父。尽管产生后印象派的原因要复杂得多,摄影艺术的出现却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以后的现代派绘画脱胎于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绘画,塞尚、凡·高、高更成了现代主义画家崇拜的先驱;马蒂斯、康定斯基等现代画家也对印象派绘画情有独钟,并从中找到所需的精神。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现代绘画观念的决定作用集中体现在:

首先。现代派艺术的产生是欧洲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各种矛盾尖锐化的产物。旧有的社会结构和生活秩序在持续的资本主义工业科技革命中被摧毁.运动和变迁成为现实世界的主要特征.人们对这种工业社会的质疑、不满和逃避导致了近代哲学和美学思潮的产生。丹尼尔·贝尔认为“这种运动感和变化感在人的精神世界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危机,即对空虚的恐惧”。对现代工业社会的逃避侵艺术家走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叔本华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理论等新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为现代派画家表达内心世界和独特艺术观念提供了理论依据。作为对现有生存环境的一种逃避和回应,现代艺术家在绘画中用平面感来打破传统绘画倡导的三维空间的真实,画面呈现的形象与真实物象的背离阻止我们进人其画中的内容,正如马蒂斯对造访他画室的一位挑剔的夫人所说:“夫人,您错了,这不是一个女人,这一是幅画”。而古典绘画所营造的逼真情境是一种可居可游之境.人类的灵魂是可以栖息其中的。现代绘画的平面化旨在抑制我们对真实空间的遐想或恐惧。它创造的是人类精神形式自身。

其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激起了艺术家强烈的创新意识。经典物理学理论被击垮和超越,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现代物理学观念得以确立;一些玄奥和不可思议的事情纷纷成了现实。受其影响,实验成了艺术家进行绘画创造的动力——现代艺术出现了艺术家争先恐后否定已有艺术、创造新形式的格局。火车和汽车、飞机和热气球、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出现使现代艺术家全面整体地观看世界成为可能;“动力宇宙观取缔静力宇宙观”等新的时空观念.为西方现代绘画注入了新的血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写实艺术的没落及抽象艺术的出现是现代物理学超越古典物理学的产物,中国艺术研究院王端廷教授先生也说:“从本质上看.西方写实艺术和抽象艺术都是理性的产物.两者的区别是牛顿的古典物理学与爱因斯坦的现代物理学的区别。写实艺术描绘的是看得见的外在的真实,而抽象艺术揭示的是看不见的内在的真实。”正是出于对古典物理学的质疑和对现代物理学的崇敬,许多艺术家的注意力转人了人类肉眼看不见的宇宙的宏观或微观世界,企图揭示一种看不见的内在的真实。源自于塞尚理论与实践的立体派画家便受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影响,破除了惯常的时空观念.对自然形体进行多体面的分解和重构,以展现出人眼难以企及的事物的内在结构和时空意识,从而引发了绘画语言的一次革命。

再次.摄影技术的日臻完善成了西方写实艺术的劲敌;现代派艺术产生.是艺术家力图在艺术上摆脱传统的写实主义手法束缚的结果。照相术出现后.随着摄影器材质量的提高和摄影技术的完善,照相机等摄影器材迅速普及开来。画家们预料“就逼真、精细地再现物象而言,人们的绘画能力早晚敌不过光学机器”,而在过去绘画艺术大多旨在记录真人面容、风景或某个事件等,往往与实用功利性联系在一起,所以摄像器材引发的危机迫使现代艺术家不得不跳出“现实主义”等写实性艺术的形式栅栏去思索艺术的真谛所在。正如贡布里希所言:“在摄影术发明之前.几乎每一个自尊的人一生都至少坐下来请人画一次肖像。在摄影术出现后。人们就很少再去受那份罪了,除非他们想加惠和帮助一位画家朋友。于是艺术家就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不得不去探索摄影术无法企及的领域。事实上,如果没有这项发明的冲击,现代艺术很难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古典主义绘画篇10

关 键 词:印象派 印象派画家 艺术特色

印象派绘画,是指发生在19世纪下半期,以法国为中心风靡欧洲并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印象主义绘画现象。印象派绘画以莫奈的《日出的印象》最初被人讥笑而得名,却在短短的一二十年中跃然成为一场世人瞩目的艺术运动。在1874年巴黎的第一届印象派画展,被认为是印象派绘画团体诞生的标志。该画展向世人宣告,这是一群画家们不懈努力所展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摆脱了由世俗等级制度和固步自封的艺术团体强加于其上的传统桎梏的束缚,同美术史上的任何一场运动相比,印象主义及其关联的画家具有更为神秘的特性,他们起初为公众所不理解,被评论家责难,大多数作品被社会拒绝。可是,他们不气馁,并矢志不渝地朝向自己认定的目标前行。他们并不知道,正是他们开创了西方绘画史的新纪元,也正是以他们的画展为起点,“印象派”从法国开始影响整个欧洲,成为西方现代绘画的起点。

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为马奈、德加、雷诺阿、毕沙罗、莫奈、西斯莱及后印象派画家凡·高、高更、塞尚和修拉等人,他们吸取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经验,在19世纪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通过画家直接观察所带来的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20世纪初期,印象派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艺术流派。它不仅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而且影响了整个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一、印象派的构图

印象派画家几乎都强调那种偶然一瞥,力求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对象,例如从晚会包厢里俯视舞台,从某一个角落侧视大厅,从头顶上仰视一群舞女,都是以前古典绘画里没有的。古典艺术主要关注神话、战争和历史题材,讲究构图的舞台戏剧化效果,场面宏大富有文学性。而印象派的构图突破旧的固有模式,多作架上小品,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审美要求对画面构图进行随意剪裁。这种似乎漫不经心的构图与传统的舞台样式的构图相比,要自然生动多了。

二、印象派的造型

由于印象派画家重写生,重实践,他们大多在户外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笔触奔放而果断。他们的画,不论是即兴写生还是记忆创作,都有一种一气呵成、不求甚了和随意的特点,有一种未完成的完整性。为此,在造型特征上有这样一些特点:

1.古典绘画强调造型的厚重、圆浑,而印象派注重平面化的造型。这一点在马奈的作品里是非常突出的,他精简了黑与白之间的过渡层次,在每一个形体内部,又简化了光影,与古典绘画中朦胧的多层次光影效果不同。

2.古典绘画强调轮廓线分明,印象派在处理边线轮廓时非常含蓄,甚至形体与形体之间浑然相连。这在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的大量作品中就能够明显地看到,特别像德加的舞女和洗澡的裸女更是如此。

3.古典绘画里素描造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印象派更看重色彩,强调发挥色彩独立的表现功能。用色彩造型,这是印象派画家的共同特点。

三、印象派的色彩

从世界美术史的角度来看,整个美术史的绘画作品全部打开,你就会发现在印象派绘画这个部分,尤其色彩鲜艳和斑斓,而之前的绘画几乎是清一色的棕色调子,尽管有些许跳动的色彩,但都没有印象派绘画那么强烈。

在印象派之前的色彩与线条之争,也就是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之争,就已经说明色彩在向古典艺术进行了挑战。印象派的色彩实际主要是研究条件色,谈条件色必然要涉及固有色,固有色简单说就是“物体本来的颜色”,是达·芬奇在他的画论里的“真颜色”概念。其实,条件色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被达·芬奇观察到了,他举了一个例子:“你如果将一球状物体安放在一群物体之间,使一面受阳光照射,另一面是绿色或其他颜色的墙,也受阳光照射。承托它的地面红色,两侧面黑色。这样,就可见物体的本色之上已渲染各物的颜色。发光物的颜色最强,被光墙照射的颜色次之,阴影居第三……”[1]据记载,中世纪的科学家维泰罗就已经观察到光在折射下的色散现象,就是说他让白光通过六角形晶体产生了有色光。[2]这比文艺复兴要早二三百年。我们从达·芬奇的作品中难以见到条件色,是他与印象派所见的物象色彩不一样还是作为观察者的眼睛有某种“基因变化”?看来画画虽然是用眼睛观察,但观念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种观念的牵引下,眼睛是有选择地分辨颜色,而不是简单到看见颜色。马奈则说:“早在100年前,委拉斯贵支就进行着印象主义画家们所进行的探索——向色彩的奥秘进军。”[3]在印象派绘画作品中,光和色是基本的绘画语言要素。印象派画家们打破一成不变的“固有色”观念,力图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间内的那种瞬息即逝的色彩,那种受一定的环境条件、空间距离和周围其他物体的影响的颜色。

经常被援引的一个有关印象派画家与光的故事是:1867年,莫奈画《草地上的午餐》,肯定是在室外阳光下来画,用写生的方式直接完成创作。全新的方法引来了已经成名的库尔贝,库尔贝看到莫奈为了在户外完成这幅巨作,不得不在花园里挖了一个大坑,以便画上半部的时候把画放进坑底。库尔贝奇怪的是莫奈为什么没有动笔却停笔呆着,莫奈说:“我在等太阳。”在库尔贝看来,他完全可以先画别的地方,莫奈不同意,他说:“那样的话,色彩关系不对。”[4]莫奈曾反复画不同时间的鲁昂大教堂和草垛,正是为了捕捉瞬间阳光下物象色彩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关系。

印象派画家一反古典画风棕色的“酱油调子”,画出了物体的环境色彩和色彩的相互渗透,他们精确地记录下了大自然里朝晖夕阳的万千气象。犹如现代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印象主义派要求画家们所做的一切,就是真实地记录下那些于特定时刻和特定地点知觉到的最小色彩单位。”[5]

转贴于

四、印象派的“写”意

印象派的表现技法强调“写”,有一些类似中国写意笔墨那样的方法。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就是“书写性”,它的基本要求是“书写”有别于“描摹”,在书写中,对线的轻重把握和疾涩枯润是通过笔的运转所用的体力、臂力和腕力,通过提、压和拖,诉诸于画面各种痕迹。而印象派画家运用小笔触的排列,时而摆、时而刀刮、时而重叠、时而揉擦、时而横涂纵抹、时而积点成面等多种手法,有些颜色不再在调色板上调配,而是直接放到画面上去感觉和组合,并进行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的互补对比,使绘画性的形式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于这种“写”的作品,在当时的巴黎,许多反对印象派的人这样描述印象派画家,大意是说印象派画家拿起画布、画笔和颜料,漫不经心地涂上几笔,然后就签上自己的名字,正如智力不健全的人在路边捡起一些石子就自以为得到了宝石。这些人还认为印象派的作品不过是在3/4的画布上涂抹黑色和白色,其他空余处点上一些红色、黄色和蓝色,就算成功了一幅春天的印象。在我国也有“近看一塌糊涂,远看栩栩入生”。吴冠中回忆他少年时期听到人们对欧洲现代绘画的评价是“远看西洋画,近看鬼打架”;他去参观刘海粟画展,展览会上有文字提醒观者“须离画十一步半”观赏。曾经有学生就说印象派的画怎么像没有画完一样,这说明学生没有理解印象派在笔法上的个性解放,没有熟知“写”的意匠和神采。

在第一次印象派展览后,当时的评论家勒鲁瓦在《喧噪》杂志上发表的攻击文章中,借学院派信徒文桑先生等人之口,把莫奈、毕沙罗等印象派画家挨个攻击一番之后,接着写到:“现在来看看摩里索小姐!这位年轻小姐对于再现微小细节是毫无兴趣的,她要画一只手时,有几个手指她就画几笔,这样就算完事了。对一只手的素描要刻意求工的人们,是一点也无法了解印象主义的……。”[6]

五、印象派的主观精神表现

在印象派绘画出现之前,法国巴黎乃至整个欧洲画坛,都是以安格尔为代表的所谓新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占据统治地位。印象派从精神上是对立于古典传统绘画的,强调创新。创新在什么地方呢?风景、人物、裸体这些题材早已被前人画过几百年了,这些题材是不会触怒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的。他们不屑于像宗教和文学那样主题性地再现现实,提出应自然而随意地表现生活与客观物象,注重画家对于现实情境的自我感受和自觉表现,擅长于对现实情景的生命状态和存在形式进行直觉式的客观再现与描绘,将绘画从客观的自然再现转向主观的精神表现,以迎合新兴市民阶层审美的需求,努力反映印象派具有绘画独立性的美学观念。因此,他们的创新主要在于画法以及对于题材的态度,其实,印象派画家并不是反对以自然为师,他们离开画室,采用小尺寸的画框和便于携带的油画布及其他材料,就是到大自然中去研究转瞬即逝的色彩变化规律,去寻找宣泄自己情感的方式,去发现和创造自己的思想。

凡·高认为:“为了绘画,如果必须的话,我愿意永远忍受贫困。归根到底,人生在世不是为了个人自己的安逸……走出画室到现场作画……直接根据生活创作绘画,意味着日复一日地生活在那些农舍里,像农民那样在田地里劳动;夏天要忍受太阳的酷热,冬天要不畏霜雪,而且要呆在户外而不是室内,不仅仅是出去散散步而是像农民那样天天如此。“[7]塞尚还提醒画家应防止倾向于文学,在绘画中排除叙事性的文学内容。“他喜欢把很厚的油彩一笔笔涂在画布上,造成厚涂的结实效果。因此被称为是‘用手枪描绘的画’。”[8]高更关注思想,他说:“如果一个艺术家为画的和谐需要,他就有权随意使用色彩。”还说:“用来自人的生活与自然的某些题材作为依托,我通过线条与色彩的安排而获得的交响与和谐,并不表现普通字面上所说的‘真实’;它们不是直接表现思想,但是它们应该使人去思索。”[9]看来,印象派同中国传统绘画有着很多相近之处,特别是关于“观察自然,感受自然,自由抒发”,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面对大自然,不是照抄照搬,而是注重表现个人新鲜感受和最有生命力的直观感觉。

正如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社会从中世纪摆脱出来一样,“印象派”的出现,则标志着艺术家从室内走向了室外,从画面的一种近似于“酱油色彩”的调子走向了色彩斑斓的画面,从古典画法的看不见笔触到现在的自由奔放的笔触,从关注宗教题材到表现乡村题材和平凡生活的变化,从客观再现到主观的精神表现等。20世纪初期,印象派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艺术流派。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达·芬奇论绘画》,第123页,人民美术出版社

[2]《古今数学思想》第一集, 第245页

[3]《美术》2005年第6期,第109页

[4]《画布上的创造》戴士和著,第55页

[5]《艺术与视知觉》阿恩海姆著,第165页

[6]《摩里索、卡沙特》第48—49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7]《凡·高书信选》,第286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