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幻想绘画十篇

时间:2023-04-01 23:15:19

科学幻想绘画

科学幻想绘画篇1

【关 键 词】 绘画;科学幻想;教学

有人说我们的学校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堆积,相当忽视幻想力、想象力的开掘,这是中国人创造力贫弱的根源之一。幻想力、想象力对当前全球经济大战的重要性则更为许多人所忽视。从激发中国人的幻想力、想象力开始,虽然表面看来慢一些,但它后劲极强,内力源源不绝,会日益显示神奇的力量。所以,少儿科幻绘画比赛作为创新大赛活动的一项内容,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对孩子们科学思想的培养,创新思维的锻炼,科学素质的提高,科技艺术的融合都是一项很好的活动形式。以下是这几年来我在科幻绘画辅导教学中一些小小的体会:

一、让观察成为孩子生活中一种最为持久的乐趣

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可见观察对一个人来讲是很重要的。

观察是求知的重要手段。孩子认识事物,往往是从观察中获取信息的。孩子学会了观察,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各种各样的幻想。见到蚂蚁搬家,他们会想蚂蚁要搬到哪里去,它们的新家是什么样子的;见到工人给树木修枝,他们会思考为什么要把好好的叶子剪掉?观察会把孩子带进问题的世界。问问题是智力生长的起点,是思维发展的营养剂。当孩子开始为他的问题寻找答案,那么,学习就开始了。

应该怎么教孩子学会观察呢?我觉得首先要鼓励、培养孩子的观察兴趣。一般说来,孩子都有观察的兴趣,老师要发展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粗暴地对待或是不耐烦,而是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如秋天到了,看到街上满地的落叶时,孩子会问:“这些树叶为什么掉下来了?”“因为秋天到了,天气冷了,树叶就枯黄了,就死了,树叶当然就会掉下来。”“为什么树叶枯黄了、死了就会掉下来呢?”“因为在好多年以前,有个叫牛顿的科学家,他发现地球对任何东西都有吸引力,树叶死的时候就离开树妈妈,所以树叶往下掉。”“什么是吸引力?”“孩子,我们住在地球上,地球会紧紧地吸住我们,让我们在地面上生活,如果没有地球对我们的吸引力,我们人和所有的东西就会在空中飘来飘去,我们就不会有自己的家了。”“老师,我好像懂了。”孩子提出的问题千奇百怪,有的问题看似简单,觉得不值一提,但孩子就要刨根问底,因为他感兴趣,因此,观察兴趣的培养能使孩子们学会用探索和好奇的眼光观察世界。瓦特正是有了“为什么蒸汽能把壶盖顶起来”的思考,才有了后来蒸汽时代的到来;莱特兄弟正是有了“人能否长上翅膀,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的异想,才有了人类飞翔天空的现实……

之后,要教孩子学会进行精细观察和带着问题去观察,没有问题的观察,目的性不强,收获也不大,可引导让孩子注意通过观察找出不同事物的相同点和同类事物的不同点。如写生的时候,让孩子比较老师的手和自己的手,并提出为什么会有不同?通过这种精细的比较、观察,孩子们就容易记住事物的特点和事物之间的差别,并且产生联想。孩子说老师的手比自己的手要大,而且有许多皱纹和粗糙的痕迹,和妈妈的手一样,因为要做很多事,所以孩子画了一幅画,在画中发明了一双保护手的手套,让妈妈、老师的手和她的一样光洁、细腻。

二、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法国作家雨果很诙谐,他说:“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这是伟大的潜水者。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

我告诉孩子们:我们掉进彩色的世界里,红橙黄绿蓝靛紫。我们躺在缤纷的欢乐里,红橙黄绿蓝靛紫。仰头一望,却见整片斑驳泛黄的天天花板。不过只要发挥一点想象力,那看起来也很像一只浑身斑点的哈巴狗。这就是想象的快乐和神奇。

想象是人在过去感知的基础上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不是生来就有的先天素质,而是后天开拓的结果,想象也如同思维一样要鼓励、引导,它是完全能够培养的一种能力。在观察同一事物时,教师要善于将自己的想象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方能引发儿童的想象。孩子们想象的火种是很容易被点燃的,因为他们经历的事情很少,对世界的许多认识还不得不靠想象来填补。他们的“妙笔生花”,总能带给我种种的惊喜和快乐,或许,别人无法体会,但我和孩子们总能沉浸其中,就像下雨的时候,我们各自打着伞,我们的雨声,我们的快乐,也跟别人的不一样,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如郎绍玉同学画了幅想象画,是一个机器怪兽把旧电池全吃掉了。我看了后问他为什么要画这幅画,他说:“老师,我看到家里有好多旧电池,我问了好多人都不知道往哪里扔。”于是,我对他进行了启发,“很好,你发现了这样的问题,说明你是个关心环保的好孩子,可是你这样也没有解决问题呀,不如你再想想利用科学的办法来解决它,好吗?”于是经过思考和修改,就有了《废电池转换箱》这幅作品,后来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绘画三等奖。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料和相关知识,这对我自身也是一个提高。不是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长流水吗?所以,我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我提倡孩子们多看各种书籍——《青年视觉》《昆虫记》等等,还有各种有益的音像制品,像《鸟的迁栖》《微观世界》《探索》等。朱海同学看了后创作了一幅《神奇的昆虫世界》,描述了在将来我们可以通过电脑芯片的帮助进入一个和昆虫一样大的三维成像世界,开始一段奇妙的旅程。我这样做,是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放大镜、望远镜和显微镜,使孩子观察到更微妙的世界,从而使孩子们的知识与表象丰富起来,推动想象力的发展。

三、积淀“灵感”

很喜欢海涅的一句话:“人们在那里高谈着灵感的东西,而我却像首饰匠打金锁那样地劳动着把一个个小环非常合适地联接起来。”

在教学中我就是这样做的,刘勰有句古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平时我就教孩子们要学习积累:“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灵感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让他们多看,看到感兴趣的东西要记下来;多画,觉得自己画的好的、有意思的要留下来。我自己也像个“收破烂”的,不但把他们“妙笔”习作、草稿、小破纸片都存起来,分类收好,而且自己看到好的作品、图片、文字,都记下来,存起来,把那些转瞬即逝的“好东西”都给拍了照。这样做是有意义的,如赵子临同学平时最爱画各种机器人,而且造型独特,还不带重复的,可他都是信手拈来,画了就扔,我悄悄给他捡起来,留下来,参加比赛的时候,他着急了,不知道怎么下笔,我把他平时扔掉的纸片都放到他面前,他眼睛一下就亮了,《机器人展售厅》就这样产生了,这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绘画二等奖重庆一等奖的作品。后来他自己也养成了积累的好习惯。

孩子们创作了很多充满了个性的科幻绘画。如全国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绘画一等奖《智能空气净化器》、三等奖《快乐的生态农庄》,二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绘画二等奖《生物能源转化系统》等等,在市、区级比赛获奖若干。希望在以后的创作中,孩子们可以更加大胆地发挥他们的想象,用他们的童心和好奇、用他们绚烂的画笔探索和描绘那个奇特而又充满乐趣的科幻世界。

【参考文献】

[1] 肖杰. 论少儿科学幻想绘画教学[J]. 美术教育研究,2012(13).

科学幻想绘画篇2

1.1 少儿科幻美术教育对现代化创新思维养成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是偏向形象思维的学科,是以颜色、形体甚至物件的外观等图像视觉来传导信息,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则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美术教育虽然在教学大纲中有培养创造力的要求,但在其目前的教育模式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具体表现为绘画题材和画作内容缺乏大胆想象、美术创作的表现手法缺乏新颖性与独特性、作品“雷同”,大同小异、创作思路相互模仿平庸没有新意,不适应现代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要求。

1.2 少儿科幻美术教育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少儿科幻画教育是一种通过发挥平面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和绘画表现技术的有机结合所实施的科学精神和美的教育,也是一种动手动脑的教育,是一种对科学原理的主观上的任意发挥的启蒙培养,孩子可以通过科幻画来表现当代孩子们对未来世界的种种憧憬,对困扰人类种种难题出于科学角度的解决方案,因此一方面想象空间不能局限于科学原理,另一方面又不能毫无科学性的漫无边际地把绘画变成科学神话。重点在于培养少儿的科学加幻想的创造力,而学生创造力的生成和发挥来自于对科学和美术的双重热爱以及把科学融于美术的冲动,但是光有内心的创造冲动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使其外在化的美术语言。而科幻画就是这样一种着眼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力图探索出符合少儿兴趣的把科学精神和绘画融为一体的创造性思维规律和艺术表达形式。

基于上述对少儿科幻画教育的基本认识,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下少儿科幻画教育的要素:

第一,受教学对象是中小学学生;第二,教学内容是围绕着科学题材的美术绘画技法的传授;第三,教学途径是积极启发学生的科学加幻想的想象,随之用各种美术技法加于具象化地表现;第四,教学目标和重点不是绘画作品本身的优劣和奖项的层次,也不是美术技法的娴熟和艺术性,而是着眼于学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对使题材科幻美术具象化的创造力的不断挖掘、激发、发现、催成、培养和成熟,即内在的创造力素质的培养,至于绘画作品所使用的美术技法、技巧,是否得奖等都是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价参数,绝不是也不应该是教学目标本身。

1.3 儿科幻美术教育的特点

以科幻画为媒介的少儿创造力的培养应该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因而具有其如下重要的教育特点:

第一,要十分关注少儿的心理特点,特别是美术心理特点。受教育对象是少儿,一般为7岁至 14岁的中小学生,他们的美术心理特点具有阶段性,从“画内心自己”到“画外部世界”,从“无目标地为玩而画”到“有目标的题材创作画”,各个阶段的心理感受和反应是不一样的;此外他们富有无边无际的幻想而缺乏合情合理的科学,要把“幻想”和“科学”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变成科幻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需要方法和引导的。

第二,要十分关注丰富多变的绘画技法对少儿的美术心理的影响。正如现代中小学生对教师的年龄、着装、打扮十分敏感,对教学效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一样,美术技法的表现力对教学效果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加上科幻画题材的迷幻神秘性,绘画技法就显得更加重要。可以这样说“简单的一只蜡笔虽然可以成画,但成不了科幻画,正如自行车的快慢无法表达飞机的速度,何况是光速”

第三,要耐心地启发和期待并小心翼翼地关照和呵护孩子流星掠空般转瞬即失的科幻灵感。科幻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要素。关于科幻灵感论述请见下文。

2科幻灵感、绘画创意和美术兴趣三者的关系

少儿创新思维的培养要着眼于对学生科幻灵感、科幻创意以及科幻兴趣的研究。灵感一词有点玄妙难以捉摸,在心理学意义上解释为作者在独创性活动中,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有意识和无意识地相互作用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的极富创造力的意念。从上述心理学意义上的概念出发,科幻灵感则可以解释为用绘画的形式来展示具有科学幻想内容的意念。科幻灵感、绘画创意和美术兴趣是彼此关联、作用的,是创造性思维机制的三大核心要素,抓住了它们就抓住打开学生创新思维之门的钥匙。

2.1 科幻灵感与科幻画创意

就科幻画灵感与创意的关系而言,科幻灵感是科幻画创意的起点,一种主题创意的产生首先来自某种灵感意念,灵感如流星掠空,耀眼夺目又转瞬即逝,活跃灵动单不够稳定,它要形成可以真正的创意则必须善于感知灵感,抓住灵感,并不断强化和放大灵感,使它最终成为可以感知的东西成为画面所要表现的主题。

2.2 科幻灵感与美术兴趣

就科幻画灵感与兴趣的关系而言,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为灵感的产生奠定基础,灵感的基础是兴趣,兴趣是灵感的源泉和滋生土壤。

要让学生对科幻美术创作产生灵感,就必须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点,让科幻画真正走进孩子们的视野,走近孩子们的心灵,诞生于孩子们的笔下。在兴趣的推动下孩子用其童稚美的原则把心中的世界再造成为眼中的艺术世界,让孩子在科幻画的创作中丰富情感体验,领略成功带来的满足和欢乐,而教师的使命就在于发现、唤醒、引导学生的兴趣。

兴趣的产生可能来自学生自然禀赋和生活环境的熏陶,但兴趣的产生更为重要的是兴趣的维持。兴趣的维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兴趣的鼓励,特别是来自教师的鼓励――即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鼓励对学生兴趣的维持具有显著的作用,也构成了现代美术教育以及少儿科幻创作画教育理论的基础。

科幻灵感产生的依据——科学的引领,科幻灵感不是胡思乱想应该遵循科学规则,少儿科幻画不是神话或童话故事的绘画作品,它是富有时代性、前瞻性、科学性和技术性的少儿幻想绘画作品;少年儿童是不缺乏想象力的,但是丰富的想象则需要遵循科学的规律,而不能漫无边际。我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的同时,十分注重想象力的科学化引导,即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有趣的科幻知识的基础上再进入科幻联想,同时对科幻联想也还要加以积极引导,不能随意放鸭子,否则联想的效果也可能达到不了教学目的。

2.3 三者的关系以及各个要素在创造性思维机制中的权重

如果把科幻灵感、创意、和兴趣三者一并考虑相互之间的关系话,可以得出如下简单的关系结构:

兴趣是滋养灵感的内心源泉和动力,微弱闪现的灵感意念在兴趣之泉润物细无声地滋养下催生出稳定可以感知的创意之果,由此构成了创造性思维的运行机制。三者的逻辑关系是: 兴趣(内心源泉和动力)——灵感(微弱闪现的灵感意念)——创意(稳定可以感知创意之果)

因此,在少儿科幻画创作中对少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他们在对科幻画兴趣基础上的科幻灵感的关注、维护、强化和放大。

3少儿科幻画创作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机制的实证探索

3.1 从作品“奇特的树”看对科幻灵感的敏感、捕捉和提炼

“奇特的树” 这幅画获得第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该画的诞生在于作者有感于马路上的电线杆极难看又影响行人走路,于是灵感闪现,要用树来代替电线杆,后又想把电话亭、售货亭、商店等都搬进树里面,但这显然不科学,一棵树心怎么能容纳一个商店呢?怎样才能把商店压缩进一棵树呢?经过对幻想的科学整理,作者只把售货亭搬到树里面,从而确立了 “奇特的树”的创作主题。在创作过程中,小作者还产生过要把行道树用作公共汽车站牌的灵感,我并没有简单地否定学生这个不科学的灵感,而是带学生逛马路,让她仔细观察公共汽车站牌和行道树数量之间的关系,让作者对自己的科幻灵感经受科学和常识的选择。无数个与树有关的科幻灵感在不断得到提炼、升华,最后诞生了具有公用电话亭、售货亭、广告招牌、街头地图、交通指示牌功能的奇特的树,树叶白天收集太阳能,晚上用于树上水果灯的照明。

3.2 从作品“仿生鱼”看对绘画创意的鼓励和放大

画作《仿生鱼》曾获第1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画面中三条环保鱼,一条鱼专吃垃圾,一条鱼专喝污水,第三条鱼给鱼看病。该画在构思上把被保护动物变成了具有环保能力动物,这种动宾颠倒的奇思妙想充分再现了儿童的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和打破常规又合情理和科技的稚趣。该画的构思起先来自于国外画有鱼的装饰画,画面装饰性很强很漂亮但没有任何科技成分,我引导学生由鱼想到了大海和海洋污染,再想到清除海上污染的机器,再想到可以像鱼一样在海里游动的机器鱼,最后想到可以治理污染的仿生鱼,该画的创意就是这样产生了。

该画在绘画技法上也非常具有创意,是在色布纸上使用了固体水彩笔、珠光立体笔、珠光笔、甚至修正液,画面效果非常特别,有些部位的颜色即便是成人也难以理解其形成的肌理效果,几乎无法复制,许多看过该画的儿童画专家对其绘画技法惊叹不已,当作品最后完成后,作为教师的我也弄不明白这幅画究竟用了哪些材料。

学生的创造性不仅仅表现在对科幻主题内在的构思,同样也表现在对科幻主题外在的艺术表现,这种兼具形式和内容的双重创造机制恰恰是科幻美术思维机制的特点,也是科幻美术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 鲁道夫·阿恩海姆.对美术教育的意见[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3]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4] 视觉艺术心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科学幻想绘画篇3

【关键词】科幻画;想象能力;美术创作

科幻画就是在幻想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科学依据,以绘画的手段,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绘画形式。具体讲就是在我们理解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想象,运用绘画语言创造性地表达出对宇宙万物、未来人类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遐想而产生出来的绘画作品。是孩子们对未来的科学憧憬,是真实反映孩子们童心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孩子们对周围世界面向未来最直接,最朴素,也最深刻的一种感受的反映。

一、科幻画创作中常见的问题

(1)在科学性方面有误: 画面中一群人在月球上联欢,不带面罩;有人在太空中采用螺旋桨飞行,其实应当用火箭推进。

(2)在画面中出现神话、童话内容:如嫦娥姐姐参加联欢会,神话与科学混在一起;引入了童话内容把城市建在月牙上。

(3)缺少科幻意义:如绘画类别有误,有学生直接画成科普宣传画、现实生活画等或非科幻主题的儿童画。

二、科幻画创作辅导的策略与技巧

(一)内容构思――科学理解打基础

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科幻绘画最能体现孩子们创造性想象力,它是跨越语言的快速列车,甚至是超越时空的时间隧道。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对现有科技水平的基本了解上。比如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这些都必须有个大致的了解,否则画出来的东西是已经实现了的,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怎样来了解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让学生掌握一些科普知识、积累经验:

①订阅各种科学杂志

②鼓励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科学・教育频道

③组织学生参观各种科普展

④通过网络查询

⑤鼓励学生多读一些科普读物

⑥要多留心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态,及时掌握科技发展的新信息

(二)绘制初稿――根据想像画设想

(三)遵循规律――适当帮助成作品

小学生的知识储备较少,知识面较狭窄,在表现科幻画时,肯定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教师在辅导时可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但不要太多。如我在辅导《我们的学校》时,学生只考虑到这所学校的外形要是苹果型的(因为她最喜欢吃苹果),对于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她还没有做深入的思考。我们学校处于三江城,平时人流就较多,到了上下学时就更是堵得水泄不通,给学生的交通安全、社会的交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经过我的提示后,这位同学就想象在学校的四周装上可伸缩的天桥,到了上下学时,天桥伸出,家长孩子们可安全通畅的通过天桥,过了上下学的时间,天桥又会缩回,这样既节约了空间,又便于学校的门卫管理。

三、辅导注意事项

(一)启发想象力,明确创作方向

在科幻画指导时,我经常会发现学生的科幻画作品主题内容类同现象相当严重,其中最多的就是画未来太空和海底探险,好像科幻画除了画太空和海底之外,就没有其它的题材。

我们可以在学生画科幻画之前收集资料,开阔视野,使学生能画之有物,异想天开。也可以让学生注意考察、收集本地社区存在的社会环境问题,诸如道路、交通、住宅、垃圾、饮食、废气、废水、商品、植被等。学生自己从观察了解中得来的启示。因为孩子的想象经常是在他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鼓励他们采用更现代化、更理想的标准去大胆质疑。如:①在生活中,你认为哪些产品不够现代化?哪些地方可以再改进?②你知道有哪些问题人类目前无法解决?③未来有哪些自然灾害可以避免或能将其变害为利?(谈谈最近的自然灾害,并说说这样的作品《震何惧》)当学生拥有相关材料后,才会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好的解决办法,科幻画的主题内容也就在学生的一个个奇思妙想的问题中产生了。

(二)进一步深入指导初稿

科幻画实质上就是在一定正确的科学原理基础上进行创意的过程,那么如何正确的指导孩子们选择作品的创意内容呢?我认为要尽量地鼓励孩子要画得和别人的不一样,可以让选定的题材和主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或者具有一种针对性,对于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通过孩子们正确的创意加以解决,这是科幻画创作的关键。当然在题材的选择过程中还应进一步挖掘孩子们的童趣,并通过孩子们丰富的创意性的联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出现创造性的效果。

(三)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体现艺术美

科学幻想绘画篇4

关键词:指导;创作;科幻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231-01

我国近几年来十分重视青少年的科技素质的培养,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营造全国科教氛围。其中的科学幻想绘画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科普知识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对于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02年我任和平九年制学校美术老师,在校领导的支持下组织了校“科幻画兴趣小组”。通过几年的努力科学幻想绘画已成为我校科普活动中的一道靓丽风景。我也通过这几年不断的学习、研究,在辅导学生创作科幻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写出来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了解科学知识,营造科学氛围,进行德育教育

画科幻画不但要有美术功底,而且要懂得一定的科技知识,又丰富的想象力,还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好的创作科幻画,应让他们多知道一些科学知识及最新的科学发现和科研成果。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向学生进行宣讲、归纳、分析,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为他们的创作打好基础。因此,在每周一次的“科学幻想绘画兴趣小组”活动时,我都会提前准备许多相关资料,还收集一些用科学原理制作的小玩具等,让他们边玩边研究,并提出疑问,让大家讨论、解决,以及做些简单的小实验等。我也让学生们利用各种方法自己去搜集有关科学知识的资料,以丰富他们的科技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感受、体验到科学带给人类巨大好处的同时也看到科技创新给人类带来许多新的警惕和忧患:核技术、克隆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的基本道德受到冲击;转基因食品在丰富食品市场的同时使的人类健康遭到质疑;以及高智商犯罪等这些负面影响。因此我在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的评价上关注学生的思想、人格层面,引导学生的思想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心、善心、责任心。

二、欣赏作品,激发兴趣,并让学生将科幻画与神话、童话、迷信区分开

科幻画作品是让学生了解科幻画内涵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物质基础。通过岷县科学协会的帮助以及从网上下载资料,我收集了一些优秀的科幻画作品,在教学中我将这些科幻画作品进行直观展示,让学生欣赏、质疑,同时我作适当的讲解。通过欣赏、质疑并得出科学的结论,使学生明白了科幻画是画面或该作品的创作说明中,能体现出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或原理的想象画。也消除了学生对科幻画的神秘感,并让他们将科幻画与神话、童话、迷信等有一个本质的区别。

三、走进生活,让学生多注意身边的事及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并选定主题

刚开始指导学生创作科幻画时由于经验不足,对学生所讲的全是宇宙太空等离学生生活遥远的事,导致学生思维狭窄,因此学生们没有创作出较满意的作品。针对这种情况,我通过摸索研究渐渐感到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引导学生们对自然、社会现象进行观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相关的科技知识,以此拓宽学生的思维,拓宽科幻画内容。如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用“更现代化、更理想”的标准去大胆设想生活中的事物。如:你认为生活中的那些东西不够“理想”?可以怎样改进?生活中的垃圾怎样处理更环保?有哪些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人类目前尚无法解决?如何节约使用能源?……在大胆的设想中一些优秀的作品产生了。如《水的循环利用》,创作这幅科幻画的学生,她在生活中看到人们大量的浪费饮用水,而且从资料上了解地球上能食用的水正一天天在减少,于是她想:如果建一座第二道水加工厂将废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变成能洗车、拖地、冲厕及建筑上和水泥等用的第二道水这样循环利用,就能节约很多的饮用水。于是她便创作了这幅《第二道水加工厂》。还有位同学,在我们学习科普知识时了解到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一些能源不断减少,边创作了《为地球输送能源》。这两幅作品分别获得了二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画比赛市级三等奖、二等奖)。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异想天开”和激烈的讨论声中产生了许多好的主题,有关环保的、节约利用能源的、生活用品方面的等等。

四、讨论交流创作科幻画

科学幻想绘画篇5

关键词: 传统绘画艺术 电脑绘画艺术 比较 观念 技巧

传统绘画艺术,在这里是区别于电脑绘画艺术而言的,指将各种颜料、涂料,用笔、刷或其他工具绘制到纸张或布等载体上的绘画艺术方式。电脑绘画艺术指在电脑中使用各种软件进行绘画创作的绘画艺术方式。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电脑绘画艺术以科技化、数字化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电脑绘画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进入到艺术的古老殿堂。通过下面一些比较,我们来了解它与传统绘画艺术的差异。

一、从起源和发展上来说

传统绘画艺术创作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之上的,蕴藏着众多的地域风情和民族文化。西方的传统绘画从文艺复兴开始经历了古典主义、印象主义、现代抽象主义等多个流派演变时期,中国绘画也经过了很多流派的演变,传统绘画艺术发展至今已经是登峰造极了。

电脑绘画这一艺术形式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而诞生的, 电脑绘画艺术是一个科技时代的产物,是在传统绘画艺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绘画艺术,随着现代数码技术在艺术表现领域中的发展开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视觉表现语言,体现出自身的艺术价值。

二、从作品最终的效果上来说

传统绘画艺术精粹形式丰富,包涵着深刻的文化积淀、民族的心理情感、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及审美情趣。传统绘画艺术所体现出深远的历史传统,众多的风格流派和博大的地域民族文化,有着传统绘画的笔墨造型和传统艺术的文化渊源。

电脑绘画艺术的创作也具有自身的魅力,它为传统绘画创作的表达和反映艺术家的创作构思提供了形象化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家的思维和想象力。

电脑绘画艺术在表现过程中,吸收不同的文化、借鉴数码艺术的优势、结合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在某些方面能产生传统绘画艺术不能达到的视觉冲击效果,使之成为一种有魅力和生命力创作方式。

三、从艺术价值观上来说

传统绘画艺术创作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之上的,蕴藏着众多的地域风情和民族文化,传统绘画艺术的历史传承、民族风格等因素,受到广泛的认可,其艺术价值也倍受尊重。相对于电脑绘画作品来说具有唯一性。即使是艺术家本人都不可能制作出另外一个一模一样的作品,对于好的艺术品来说这也提高了它的收藏价值。

和传统艺术作品的惟一性相比,数码作品批量生产的因素直接影响到对数码作品的心理感受的不同和价值认可的降低,但是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数码作品不仅是体现一种科学技术,而是体现一种新兴的艺术现象,它有着自身的视觉语言和传达方式,所以数码艺术价值是不可以用传统的价值观来衡量的。

四、从对技巧的掌握上来说

传统的绘画讲究技法和制作,传统绘画艺术需要多年专业技巧的训练、多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

而对于电脑绘画艺术来说,一个稍具美术知识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软件学习,都可在电脑进行绘画。电脑绘画者只要掌握相对比较简单的鼠标及功能键的操作,熟悉相关的绘画艺术软件,就可以用现成的颜色、线条和图形等进行创作了。

在电脑技术运用于绘画艺术之前,艺术家要表现幻象、魔幻的画面需要极其丰富大胆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绘制技巧,纵观西方现代艺术史,我们会发现在西方现代派艺术各种流派中,艺术家要通过艺术作品来表现自己的艺术主张,常常要有很好的创意和高超的技巧,如立体主义主要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否认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喜欢将对象进行错位处理;未来主义主张未来的文艺应当反映现代机器文明、速度、力量和竞争,喜欢表现物体的速度感和机械化;抽象主义主张运用最简单和最原始的视觉形式来表达事物,因此喜欢用色块和线条来表现;超现实主义作品中,超现实主义画家兼用抽象与写实的艺术语言创造出了梦境般的世界,常常表现一些梦境和意识流的画面情景,如代表人物达利他的画追求极度的无条理性,运用分解综合和意识流的手法描绘梦境和偏执狂的幻想,以似是而非的客观真实记录他主观的奇思梦想。20世纪50-60年代的波普艺术,运用绘画、装置、拼贴、丝网印刷、现成品集合等手段进行创作,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最熟悉的歌星影星、广告海报、可口可乐等形象,通过选择和仔细的制作重新呈现在大众面前,用以展示时代生活;和波普艺术同时出现的“欧普艺术”又称“光效应艺术”或“视幻艺术”,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加强绘画效果的艺术,多以静态的、抽象的几何图案及其明暗、色彩渐变的不同组合造成观众视觉上的错觉或幻觉效果,其形式包括平面绘画和立体作品。它常采用的手法有黑白对比或补色对比的几何纹样错位、重复,造成错觉的空间感和变化感,它排斥一切自然的再现形象,也不表现任何情感和思想,仅探讨纯粹色彩和图形的视觉效果,等等一些艺术流派以及常用表现手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完成创作,大多会绞尽脑汁,如果那些艺术家用现在的电脑绘画软件来进行制作,一定容易得多。

电脑系统所具有的强大功能,展现出一个诱人创作天地,其成品是艺术的构思与现代电脑高科技相结合的产物,电脑绘画艺术是建立在电脑系统所具有的强大图文生成、处理和变化功能之上,是人们在电脑屏幕上进行创意制作的过程,这不但方便了制作,更为实现创意、捕捉转瞬即逝的意念、产生许多鬼斧神工的奇妙效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比如如果制作“欧普艺术”中的“视幻艺术”,在电脑中对两个图形之间进行封套变化几秒钟就可完成一系列中间渐变效果,画面就会产生很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波普艺术中的拼贴效果、复制效果更是电脑的基本操作,运用电脑中的拷贝、粘贴等功能就能轻易完成制作;超现实主义描绘梦境和偏执狂的幻想,在电脑中运用多种图片进行加工合成,或在三维软件中加入各种环境特效,产生出近似"荒诞"或梦幻般心灵情感体验的效果,经过一定的软件学习也是很容易制作出来的。 如果不谈创意只谈制作,上面所讲的现代艺术流派中的许多艺术作品的效果,使用电脑来完成,其技巧相比较而言要简单得多。

当然这两种绘画艺术各自也存在着不足,比如传统绘画在表现笔墨表现技法上更自然,但在表现华丽炫目中却很无力。

数码绘画很难表现一些自然的细节,但它在表现出一些很"炫"的感觉、产生强烈视觉冲击力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五、从艺术创作的观念上来说

传统绘画艺术需要多年的艺术修养的积累、多年的专业技巧的训练,才能进行高水平的艺术性创作,从而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电脑绘画艺术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如构图、造型、着色等;另一方面,它具有传统绘画艺术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如:有用不完的纸张和笔墨,有数不清的色彩以及大量的图供选择,多次的反复修改而不用担心影响画面效果,可将多种效果进行比较选择更好的等等,另外电脑能够储存和呈现大量的素材,以此为基点,允许人们在这些材料上任意的添加和修改,有利于他们即兴的联想和创作。 在这些方面,传统绘画制作形式相比较而相形见拙。因此,电脑绘画艺术受到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喜爱。

由于种种优点,在电脑绘画艺术中出现了一些误解,似乎只要学会了软件的运用就能制作出好的电脑绘画艺术作品,忽略了艺术素质、思维方式、创新能力和美术语言对电脑绘画艺术的重要作用,实在是对电脑绘画艺术缺乏了解所致。不难见到在一些电脑绘画艺术中,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充满了"电脑气"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一味的玩弄制作技巧,画面上只是各种素材的杂乱拼凑与毫无意义的堆砌,似乎不必有好的意念,只要有一台计算机,把收集到的素材加以拼凑就可以搞创作,这些显然是电脑绘画艺术创作的误区。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洞开了无限延展的视觉空间,电脑绘画艺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绘画手段,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作为艺术创作者无法回避这一事实,但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电脑仅仅只是物化了人的意识,所做的只是帮助我们准确、生动而高效的表达意图并对我们的想象力提供若干补充,并没有代替我们进行艺术创造。电脑绘画艺术是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运用电脑作画时,着重点应该立足于艺术的修养,其次才是技术的训练,让电脑为表达情感而作画。最有艺术生命力的作品是那些将技术的力量和艺术家的创造智慧完美结合起来的作品,它表明创作者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来驾驭这种新的媒介,并借技术语言准确、生动地传达的思想。因此,在电脑绘画艺术这个领域,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创造力依然是作品的灵魂。

总而言之,传统绘画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仍然散发着巨大的艺术魅力,弥久愈香,不论电脑绘画艺术发展如何先进,是决不可能取代传统绘画艺术,电脑绘画艺术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另一种绘画艺术工具,电脑硬件和软件的使用丰富了传统绘画语言并用以表达出新的艺术观念,是传统绘画艺术的延续与发展。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电脑绘画虽然无法代替传统绘画,但是,电脑的参与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大众性,为人们认识美术,提高创造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科学幻想绘画篇6

清朝,特别是清末的历史,留给了人们闭关锁国、落后愚昧的印象。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外部世界的信息不断通过各种渠道涌入,清代的一部分中国人,尽管没有接受过理解类似现象的训练和知识,但却依靠自己的既有知识,以文字和图画展现出一个斑斓的、混杂着科幻感与奇幻感的世界。

中国科幻历史的研究者、日本北海道大学文学研究科武田雅哉教授认为,清朝末年是人们的想象力向宇宙内外延伸扩展的时代。人们从科学书籍和报章杂志中获得了诸多的新观点和新视角,借由这样的观点和视角,在遇到以往没有见过的事物时,他们或许就有能力习惯、亲近他们,享受新鲜感带来的惊奇和兴奋吧。

古希腊人走在上海街头

光绪十年(1884),《点石斋画报》创刊,成为了中国人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一批画师如吴友如、王钊、金蟾香、张志瀛、周幕桥等,多参用西方透视画法,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简洁优美。特别是苏州人吴友如,更成为清末美术界的重要人物。

然而,由于信息的缺乏,从今天的眼光来看,《点石斋画报》上展示的,更像是一个奇幻的世界。比如,登载的埃及狮身人面像,如一张混种的狗的脸型;纽约摩天大楼的电梯被画成在大楼外被绳子吊着上升的椅子。

还有一些有趣的错误,如在甲午战争的新闻的插图时,画师无法确定日本的国旗日之丸哪一块是红色哪一块是白色,于是出现了红底白圆的日之丸旗帜。

在没有影像资料的时代,绘画无疑具有独特的传播效力,对于清末的人来说,文学作品的绘本,无疑是解放想象力的最佳工具,无论描写的是传统的中国故事还是西洋传奇。正如鲁迅在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中写道:。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

除了《点石斋画报》这样以新闻为主的画刊外,许多描写古代西方的作品也出现了,这对中国人来说,就更加陌生了。古代的希腊罗马人是如何模样?中国画师们在没有可信资料的情况下一点概念都没有,有些只能凭想象作画。四大清末谴责小说之一的《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伯元主编日本人矢野龙溪所著,以演义这种东方文.学风格的形式记叙古希腊历史的《经国美谈》。应该如何描绘古希腊?画师犯难,于是跑到上海街头给洋人做速写,结果就出现了身穿西装、头戴圆顶礼帽的希腊人成群聚在清末上海的街上招摇,又或包着头巾的印度巡警走在有着中国式城墙的古希腊名城底比斯的街头耀武扬威。

而对中国人来说,最陌生的,可谓是当时刚刚出现的各种飞行工具。于是清末民众,通过各种画报,看到了挂着龙旗的热气球、张着帆或插着翊膀在空中飞行的机械等。不管是热气球、飞艇还是飞机,都没有实体的照片可以让中国人感受。然而中国的画师们,凭借自己的想象,塑造着各种各样的飞行器,提供给读者。1910年,杂志《小说月报》还刊登了一幅飞船的插图,巨大气囊的侧面,用英文写着CHINA字样,还有清朝的黄龙旗飘扬。这是描绘海外的中国青年科学家谢瓒泰所构想的新型飞船想象图。

清代中国人的太空梦

除了绘画之外,文字方面的工作也没有落下。除了大量关于西方制度、历史的翻译作品和游记、风土记等外,许多科幻类、科学类的作品,也被一部分清末文化人所推崇,欣赏,并介绍到中国。

1902年,梁启超最先在其创办的《新小说》使用小说分类,其中一项即为“科学小说”,类似于现在的科幻小说的概念。清末文化人学的数理化知识有限,但不代表他们不喜欢科学。科学与文学的交汇成为一时风潮,吴趼人、徐念慈、包天笑、陆士谔等一批文人志士参与到翻译和创作科幻的潮流中。

1905年,20岁便精通英日文的徐念慈创作了《新法螺先生谭》(法螺是吹牛之意),里面看到的螺先生灵肉分离、飞翔太阳系各大行星;来自佛山的吴研人1908年写了《新石头记》,贾宝玉转世再入红尘、乘飞车狩措大鹏、坐潜水艇遨游海底;1909年,许指严(高阳氏不才子)更写出了《电世界》一书,里面的“电王”,留着大辫子、借着电翅膀和$质枪在天上随心所欲消灭敌军,堪比现在的美式科幻英雄,而最终统一地球,实现世界大同,令人瞠目结舌又微带萌感。

科幻想象力也与政治思想结合起来。康有为在其著名的《大同书》中,巨细无遗地描绘了宏伟的人类史蓝图。关于将来世界的语言,他认为,首先地球上的语言和文字必须统一。因此要建造名为地球万音室的巨大球形建筑物,也就是一座语言博物馆,然后还要从中选出发音最易且音色极美者,以构建未来地球上通用语的音韵体系。1908年,碧荷馆主人发表了《新纪元》,里面黄种人和白种人从南海到印度洋、到红海、到地中海,发起了一场世界大战。

在经史子集的世界中长大的中国文化人,在晚晴的时代,不缺乏与现代文明的碰撞。维新志士谭嗣同曾会见以主编《格致汇编》而闻名的传教士傅兰雅,聊起X光照片,谭嗣同惊叹不已。而傅兰雅则说这算不得什么,还有能测绘出人的心中所思所想所梦的机器(“由是即可以器造梦,即照器而梦焉”)。另外,谭嗣同还读了傅兰雅翻译的奇书《治心免病法》并深受启发,这不过是一个美国人发明的精神疗法,却在当时影响甚广。另外,鲁迅的同学、革命志士陶成章,自学催眠术并在上海传授却不见效果,结果被人当成骗子,成一时的逸事。

科学幻想绘画篇7

关键词:生涯幻游 班会课 职涯 学涯 目标

一、溯源:“生涯幻游”技术的发展

“生涯幻游”与“想象”有着极大的渊源,“想象”是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已形成的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其价值最早是在西方心理治疗领域被发现并应用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分析学派不断趋于成熟。“想象”技术也发展出了多种形式,如指导想象、自发想象、积极想象、引导幻想等,其中,以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积极想象”最为代表。《荣格心理学词典》中把“积极想象”定义为通过自我表达的形式吸收无意识的方法,是一种直接获取无意识的技术。20世纪50年代前后,有学者将“想象”技术运用于职业生涯辅导领域,开启了应用“生涯幻游”技术的先河。1977年,佛罗里达大学的摩根、史考霍特两位教授将幻游技术在职业生涯咨询辅导中的应用做了系统的调整,“生涯幻游”技术逐步走向系统、科学。

本文所提及的“生涯幻游”是指,辅导员借由一定的音乐和引导词,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适于其进行积极想象的情境,引导学生在一个安全、放松的环境中大胆地畅想未来,其目的是在一个虚拟环境中让学生感受一种独特的心理经历,进而起到感化心灵、增强认知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探索个人兴趣、性格、价值观等基本特质,学会理性的取舍,从而明晰自己当下应该确立的目标和着手作的准备,为全面做好职涯学涯规划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实践: 基于“生涯幻游”的主题班会课设计

(一)班会背景与创意

这是一堂专为大学新生设计的主题班会课,希望能够通过“生涯幻游”活动唤醒学生对学涯、生涯的规划意识,结合音乐欣赏,透过幻游的团体活动,带领出心象视觉空间,并鼓励学生能于活动来表达梦想并于他人分享,幻游仅仅是一种客观评估工具,目的是通过幻游激活学生内心深处对梦想、理性的潜意识思考,帮助学生合理地剖析自我、挖掘自身潜能、澄清自我特质,了解自身的目标期待。

本次班会课的创新处有以下两点:其一,应用体验式教学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幻游出目标场景,即以班会课的形式,依托“生涯幻游”技术对大学新生开展学涯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其二,以“彩绘幻游图景”、“组内轮次作画”、“六格目标模块”、“设计未来名片”等创意活动引导学生分享幻游心得,帮助学生将幻游的感性体悟一步一步升华为对学涯、生涯目标的理性思考。

(二)班会流程

1.热身与导入

为了激活班级团队活力、活跃课堂气氛,班会开始前,请全班同学以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在3分钟内依照彼此的生日大小站队排序并围成一个圈,以报数的方式6-7人一组,将班级分成3-4组,并以快速指认的方式选出小组长。热身活动结束后,辅导员以苏伯的“生涯彩虹图”为切入点,引导并提示学生思考人生不同阶段的角色、责任、使命,唤醒学生对未知人生的梦想期待,以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想一想未来的自己是一个什么样子?”

2.进入“生涯幻游”――畅想“十年后的自己”

(1)操作步骤

适当关闭室内灯光,尽量使光线变暗,开启舒缓的音乐,以轻柔的提示语引导学生慢慢地闭上眼睛,选择一个最舒适的姿势进入到一个身心放松的状态,跟着教师的引导词进入“十年后的普通一天”,伴着舒缓轻柔的音乐在时光隧道中漫步随想,用心体会潜意识中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幻游引导词结束后,留给学生10―20秒的自我感受时间,随后关闭音乐、恢复室内光线提示学生幻游结束,回到现实生活中。

(2)幻游引导词

“现在请你尽可能放松,在你的位子躺下或调整你觉得最舒服的姿势,闭上眼睛:尽可能放松自己(停顿),调整你的呼吸:呼气(停顿)、吸气(停顿),呼气(停顿),吸气(停顿)。好,保持这样平稳的呼吸,接下来,放松身体每一部分肌肉;放松(停顿)、放松(停顿),想象现在你已经乘坐上时空穿梭机,目的地是十年后的普通的一天。清晨你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停顿),你是睡到自然醒还是被闹钟吵醒的,还是被别人叫醒的呢?现在是几点钟?你在哪儿?观察一下四周是什么样子的(停顿),你看到什么?闻到什么?听到了什么?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做什么?(停顿)洗漱完。你正站在镜子前面装扮自己,你是什么样子,穿着什么衣服呢?当你想到今天的工作或学习时你的感觉怎样?是平静、激动、厌倦还是害怕?(停顿)你现在正在吃早饭,有人和你一起吃吗?(停顿)现在你准备好了,你是去读书还是去上班呢?出门后回头看看,你所在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它在哪里?看起来怎么样?(停顿)现在你走进工作或学习的地方了。那儿都有些什么人?他们都在做什么?大家都是怎么称呼你的?(停顿)你跟别人一起?还是独自一人?是在户外还是室内工作?(停顿)现在上午的工作结束了,你该吃午饭了,你去哪里吃饭?跟谁一起吃饭?你们谈些什么?(停顿)现在进入到下午,下午与上午有什么不同吗?(停顿)你一天的工作结束了,这一天让你感觉到满足还是沮丧?为什么?(停顿)今天你还想去别的地方吗?(停顿)你还想做什么?(停顿)夜幕降临,你准备去睡觉了,回想这一天,你感觉如何?(停顿)你希望明天也是如此吗?(停顿)你对这种生活感觉究竟如何?(停顿)和你的感觉呆一会儿,一会儿我倒数10,我们回到教室中来,10、9、8、7、6、5、4、3、2、1,慢慢睁开眼睛。”[ 参见CCC项目研发团队编写的《大学生职涯学涯班会课程》指导手册(试用本)中的指导材料。]

3.“生涯幻游”后分享

(1)彩绘幻游图景

操作步骤:从幻游中醒来,很多学生会感到意犹未尽,他们会不自觉地和周围同学讨论起来,这时,适时切入另一段轻柔的音乐,引导学生用彩色画笔即时作画,即用绘画的形式,把刚刚幻游情境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描绘出来,即刚刚幻游时的“心象图”,理想中的生活图景。

特殊设计:小组内轮次作画。即教师不刻意告知学生作画时间,5―6分钟以后,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将自己画的画顺时针传递3名同学,然后继续画,3分钟后再顺时针传递两名同学,继续画;2分钟后逆时针传递3名同学,继续画;1分钟后,逆时针传递两名同学,图画回到原作者手中。

设计意图:彩绘幻游图景就是让学生用一副画表达出自己的梦想,而小组内轮次作画则是让大家在别人的画纸上为他们添加元素,传递几次后,再回到自己手中。回到自己手中的画一定要比原来丰富很多,从积极的角度考虑,别人的添加会帮助原作者把梦想之图丰满许多,这种轮次作画的效果就是,每一个参与的同学,既是原创者,同时也一定不同程度参与了别人的创作,那么,作为原创者是否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上面添加的那些元素,真的是我想要的吗?”反之,同时身为参与别人画作的加工者是否会也会思考,“我为别人画上的元素,是他们需要的吗?”

(2)互动讨论

评选彩绘幻游佳作。彩绘幻游图景过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享,评选出符合A、B条件的两幅作品:A是最终画面最符合原创者最初设想的作品,B是最终画面与原创者最初设想大相径庭,即最不符合最初设想的作品。

教师随机提问:1.小组内轮次作画是否感到意外?2.看到经过别人加工过的图画时的内心感受如何?3.最终的作品为什么会出现“最符合最初设想”和“最不符合最初设想”两种情况,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1.你是否思考过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目标)2.在你能掌控画面的时候你是否把最关键的因素绘制出来了?(把握机会)3.你是否能让其他人明白你的意图,从而帮助你完成你的梦想。(贵人相助)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在追寻梦想的路上“明确目标、把握机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生涯幻游”升级――量化目标

(1)完成“六格目标模块”

感受了生涯幻游的美好愿景过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梦想与现实一步步拉近,为将感性梦想体验升级为理性客观的目标,指导学生以文字的方式将目标设立的逻辑分析过程罗列出来,即以“六格目标模块”的方式将目标设立的过程量化出来,要求尽可能详细、具体,并鼓励有勇气的同学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目标以及努力的方向。适时引出目标计划的五个方法步骤:第一步,明确目标,第二步,目标定位,第三步,自我定位,第四步,寻找差距,第五步,具体安排。

图1:六格目标模块

(2)设计一张“10年后自己”的名片

图2:名片――10年后的自己

5.“生涯幻游”终极――时光信封

班会课接近尾声,辅导员要将每一名学生课堂完成的“彩绘幻游图景”、“六格目标模块”以及设计好的“10年后的自己”的名片整理并封装于个人信封中,妥善替学生保管,待四年后的毕业季时以特殊礼物的方式返还交予学生。

三、反思:对“生涯幻游”技术实施的几点思考

辅导员借助“生涯幻游”技术,以班会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可以看作是有效利用班会课这一特殊载体在向学生传递一种正能量。可以说,以想象未来10年后的自己为代表的“生涯幻游”活动,可以看作是对大学新生的一种目标意识的培养,一种目标感的潜意识激发。以幻游激发学生潜意识中对目标梦想的认知渴望,以彩绘形式表达幻游心象图,以“组内轮次作画”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在追寻梦想的路上“明确目标、把握机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六格目标模板”进一步理性量化目标梦想,从感性的幻游想象再到理性的文字表达,引导学生一步步明晰自己的目标,一步步激发出潜藏于其心中的满满正能量。

“生涯幻游”技术是激发学生目标感、培养规划意识的一种客观评估手段,是对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一种辅助工具。然而,使用这一技术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用于这种技术,对于那些对自身潜在的兴趣特质没有探索动机、对想象活动缺乏基本的信任感、甚至于将感性的心理表现视为威胁的学生而言,幻游想象是不适于其使用的,据相关文献报告统计,大约有25%的人无法在第一次引导时进入幻游状态,对于此类学生还需辅导员加以特殊关注,具体分析其原因;其二,幻游场景中的体验永远不可能代替真实环境下的体验,因此,不能把幻游结果的作用进行高估,幻游活动实际上是给学生在兴趣性格特质等方面提供一些客观参考标准,不能完全以幻游想象的结果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因此,如何把生涯幻游技术和主题班会课中其他形式、手段相结合使用,从而保证辅导的有效性,如何优化构建出适于不同年级学生的CCC课程体系是辅导员在日常的思政教育工作中需要长期思考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华珍 万 军.想象技术在大学生生涯辅导中的应用[J].思想理论教育,2008(11).

[2]武晓艳 申荷永.荣格“积极想象”方法初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6).

[3]张 铮.生涯幻游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2(1).

[4]蒋应辉.依托大学生愿景规划开展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辅导[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5]蔡 爽,侯荣立.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班会课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创新教育,2012(2).

[6]《大学生职涯学涯班会课程》指导手册(试用本).CCC项目研发团队编写.

科学幻想绘画篇8

一、活动目的: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为核心,通过开展科技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热爱科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研究精神,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深化学校的科技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我才华和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空间与平台。

为提高学生的科幻画水平,展示他们的科学幻想,让他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科学幻想的世界。

二、参赛主题:

探知未来。让学生真正走进科学,使学生热爱科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科幻画创作,拓展学生的奇思妙想,用画面反应出自己的构思,呈现的是具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画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出色的表现能力,创新素质也随之渐进。

三、参赛年级及奖项设置:

参赛学生:冷岗小学全体学生 (每人至少1幅优秀作品)

奖项设置: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

四、参赛作品截止时间:

将作品于2018年1月30日上午上交到班主任处;

五、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画种不限,画纸规格为8开纸或者4开纸。

2、作品背面写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班级。

3、作品要求主题突出、构思独特、新颖,可参考他人优秀作品。

4、作品由本人独立完成。

六、评委

美术老师: 袁旭晋 殷亚萍

七、评价标准

评分细则:

比赛评分采取10分制,具体标准: 

主题突出,具有科技性(3分) 

构图合理,色彩鲜艳、谐调(2分) 

构思新颖、合理,想像丰富(3分) 

科学幻想绘画篇9

关键词:小学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式教学;行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0-0000-01

On How to Use the Art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o Stimulate Interest in Learning

Xu Weiyu

(Boarding school in South China Yueqing,Yueqing325600,China)

Abstract:The art of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in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ntegrated teaching,will help guide students to be good at discovering problems and apply the knowledge to think about problems and to foster a positive spirit of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In elementary school art teaching the use of multimedia teaching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do create an environment to stimulate interest,comprehensive inspired art direction,organizational activities,evaluation of incentives and other teaching,nurturing art class students explore the creative and integrated learning and good habits.

Keywords:Elementary art;Information technology;Integrated teaching;Behavioral strategies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外教育科学研究的重点项目之一,推动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教育教学资源和信息化建设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日益成为小学教育战略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我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制定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综合式教学的策略,使学生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文化知识,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来思考问题,培养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以科幻画的创作为核心进行发散式思维和综合性学习,从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和热爱科学的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一、教学中的主要做法

如何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在小学美术实践教学中我主要把握好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和知识的综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也是科幻画课堂教学的起点。网络技术的普及,为小学生在网络课堂上开展美术学习活动成为可能,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网上的素材和学生的美术作品等学习资料的共享,运用互联网将网络上的课件和视频作为学生的学习教材,我在实践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设课堂教学环境,使用画面、视频等多种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幻画的兴趣。例如在二班我放映了一段美国火星探测器的创造来源的视频,如此尖端的高科技其最初灵感是来自学生创作的科幻画,现在已经成功地发射到火星;达芬奇对科幻画也非常感兴趣,曾创作过“上升的直升飞机”“轮胎”等等。通过直观的画面和视频,学生对科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将科幻画和生活相联系。课堂上,通过和学生的讨论,让学生回忆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引导学生以联系的观点来观察生活,学会整体观察和比较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需要改善的方面,讨论生活中可以改良的器物和工具,在讨论中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入到科幻画的学习和创作上来。指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创作点”,身边的哪些东西还不够完善,身边的环境如何改善,怎样保护人类和地球等等,从中启迪学生找到研究的对象。在发现问题、产生疑惑后,我积极指导学生回忆相关的科学知识,或是重新查阅资料学习需要的知识,在问题和科技知识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

(三)具体指导科幻画的艺术表达。在获取了创意和灵感后,我在课堂上适时引导学生如何将自己头脑中想象的、勾勒的科幻画图像生动地表现在纸上、合理地选取和表现思维意象图画,用简洁形象的画面来展示想象,进一步指导学生如何用线条来表现图画。运用不同的视角和表现方式来绘制理想中的图画,将想象中的图景转化为色彩鲜明的画面。

(四)建立学生科幻画作品档案。构建了学生的美术科幻画电子档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校内网络上互相发表作业评论或发帖讨论创作心得,也可以直接向老师提问,通过网上发帖、跟帖形式,学生就近期社会热点、学习意见诉求等进行交流讨论,学校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档案库和网络平台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运用网络的快捷特点,积极高效地开展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二、取得的效果与思考

通过在其他班级实施综合法教学,一是激发了学生对科幻画的学习兴趣,将同学们引入到对科幻画的了解和创作上来。通过科幻画的图片展示,让学生对科幻画有个感性的了解和接触,在欣赏图画的过程中学习科幻画中的科学知识。例如在欣赏《能升降的房子》这幅科幻画时,指导学生观察画面上的房子的物理知识,让学生掌握了科幻画的科技性和创新性特点,提高学习和创作科幻画的兴趣。

二是利用科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发挥了知识的正向引导作用,在科幻画的思考和创作中综合性学习了多学科的文化知识。例如让学生观察交通问题,有的学生提出来车辆尾气的重要危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查询科学知识深入思考,同学们有的将尾气环境污染问题搬了出来,从环保的角度讨论如何改造汽车,有的提议要设计带有“滤网”的汽车排气管。

三是通过具体的科幻画创作指导,提高了学生的绘画和艺术表现力,使得想象、现实和艺术有了紧密的联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创作性和艺术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给学生插上了艺术想象的翅膀,锻炼了艺术创作能力。

四是注意了教学激励。在实践中,我还组织在年级内开展了多种综合式学习、探究科幻画的学习比赛,举办了“我是科学家”、“生活因我而美丽”的画展和科幻画演讲比赛,通过竞争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幻画的积极性,在美术的学习中学习了综合性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做好营造环境、激发兴趣、综合启发、艺术指导、组织活动、评价激励等教学环节,积极培育学生美术课上探究性综合式学习和创作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杨景芝.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52

科学幻想绘画篇10

 

关键词:艺术 宗教 宗教思想 艺术观念

宗教和艺术是人类社会的两大文明现象,它们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宗教和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同一性,两者相互影响。

    一、艺术与宗教的同一性

    艺术与宗教之间存在着许多同一性,主要表现如下:

    (一)从艺术起源看,原始宗教是艺术起源的源泉

    宗教与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太古人的太古生活时期。大部分艺术诸如音乐、舞蹈、雕塑、绘画、陶器等都是从这一时期的仪式和物体中发展而来的,这些仪式和物体最初被设计主要用于表现神秘的神性控制,庆祝各种宗教节目以及显示强烈情绪本身的需要,或因战争能力而表现出的兴奋与狂喜,所有这些都是原始宗教的活动。舞蹈和音乐是原始人宗教情感的重要形式,它们是宗教祭典的主要组成部分。据我国著名的东方美学大师、艺术考古学家常任侠先生考证,舞与巫原同一字。中国古代的许多文献里也大量记载了原始歌舞的场景,如《尚书,益筱》中有“击石扮石,百兽率舞”。《周官,司巫》有“若国大旱,则师巫舞零”等。可见,原始歌舞和巫术仪式紧密相关。这在今天一些少数民族重大节日中也有反映。

    雕塑、绘画和彩陶等是造型艺术发展较早的艺术样式,考古发现这些早期的艺术式样,无论是我国现有的最早期岩画,还是欧洲发现的大量史前洞穴壁画,都具有某种神秘的巫术目的。如尼日利亚头雕、拉斯科洞穴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青海陶盆、广西花山岩壁画等等,这些人类早期的造型艺术作品大多是出于巫术目的或带有宗教色彩而创作的。

    (二)宗教和艺术都采用想象和幻想的反映方式

   想象和幻想是艺术思维的重要特点。想象和幻想不仅在艺术体验、艺术思维、艺术传达等艺术创作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艺术作品和艺术接受中也发挥了重大作用。没有想象和幻想就没有艺术,不仅孙语空、猪八戒这样的虚构艺术形象要靠想象和幻想来塑造,就是所谓写实艺术形象的塑造也需要想象力,如阿Q、方鸿渐等。

    宗教思维方式也充满了想象和幻想,马克思曾指出:“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宗教的意义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幻想来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并在意义中加以生动的描绘和表现。所有的宗教崇拜对象都是幻想虚构出来的各种实体,对神和上帝的认识是幻想的产物,离开了幻想和想象就不可能有宗教的存在和发展。

    (三)宗教和艺术都带有情感特点

    情感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它不仅构成艺术表现的内涵,而且从头到尾伴随着艺术的全部活动。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宗教同样也需要情感,宗教情感是宗教信仰产生的动力,宗教信仰是人们对信仰的对象的情感态度的结果。马克思认为:“宗教是被压迫的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情感和艺术情感都比较注重人的情感,人类的生与死、善与恶、灵与肉等问题都成为宗教和艺术共同探讨和表现的主题。艺术情感和宗教情感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心理的需求和精神寄托。

    (四)宗教和艺术都是通过形象来表达自身

    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性之一,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艺术则是以具体的、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意志。普列汉诺夫指出“艺术既是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这就是艺术的最主要特点。”各种具体艺术门类,它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又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需要通过语言的中介,经过读者的联想与想象才能得以实现。音乐虽可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听觉,但其创造的形象却不够明晰,不够确定,仍需要声音的中介,才能引起听众的联想与想象。绘画、雕刻等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视觉形象,在空间中有着确定的形象,则是完全明晰的,可以直接为欣赏者的眼睛所把握。

以直观、生动的形象进行宣扬,是宗教的一个重要手段。比知在教堂里使尸绘画和雕塑的诸多形象来说明宗教真理和增强宗教氛围,就是一个例证。拜占庭神学家大格列高利曾说过:“在教堂里使用绘画和雕塑的诸多形象,为的是让那些不识字的人们朝壁上看,至少可以读到他们书上无法读懂的内容。”宗教的形象性,能将宗教教义、宗教人物、宗教故事等融为一身,从而使宗教成为一种特有的宗教艺术。

    二、艺术对宗教的影响

    (一)艺术影响宗教首先表现在参与宗教活动

    早在艺术诞生的初期,原始的歌舞、表演、绘画、雕塑等,在当时更多是一种巫术或宗教活动。远古的图腾歌舞本身就是一种狂热的巫术礼仪活动,只是到了后来,这种图腾歌舞才衍变分化为歌、舞、诗、乐、绘画、戏剧等等。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艺术仍然参与宗教活动,从音乐来看,有用于各种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的宗教歌曲和宗教音乐。如道教的斋酸乐、佛教的唱经乐等。

    (二)艺术对宗教的影响也表现在艺术能够强化宗教氛围,使宗教富有感染力

    在这方面,建筑艺术尤其明显。因为杰出的建筑艺术的风采和独特的结构更能强化宗教氛围,更能使宗教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引起普通人的兴趣,所以教堂利用艺术家,包括建筑师、室内装饰家、音乐家、仪式制定者的工作强化宗教氛围,引起任何进入教堂的人的注意。如哥特式教堂。

    从外观看,它那高耸的尖塔直刺青天使人敬畏,阴冷的墙面和框架式结构使人震惊。教堂内部狭长窄高的空间,以及一排排瘦长的柱子形成一种腾空而上的动感,使人产生超脱尘世能向天国接近的幻觉。置身其中,宗教的氛围无处不在。

  在音乐方面,无论东西方宗教都利用它来宣染庄严神秘的宗教气氛和激发信徒的宗教感情。佛教诵经有鲜明的音乐性,作法事要击乐。基督教有唱诗班,有弥撒曲、安魂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