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2 18:30:4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古典园林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古典园林

古典园林设计

一、景观设计的过于平面化

人们往往惊叹于设计图纸平面图案的美妙绝伦,但事实上,亲身置身于施工完的景观现场,完全体会不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大尺度的平面布置,使景观设计成为纯粹的装饰品,和人产生了很大的距离。然中国园林注重空间变化,讲究竖向尺度,重视与人的交流与对话。不同境界的次要景象围绕着主要景象,形成一个主次分明,景色多变的园林景观。每种景象本身又是一幅立体式的空间画面,随着观赏方位和角度的改变,都会使画面变化。通过并对景象进行详尽的分析比较和组合,设计出几条最佳的游览路线。这些路线把各种最佳动态观赏点和静态观赏点有机串联在一起,使所观赏的景象形成一幅有开合变化、虚实对比和节奏韵律的、统一的连续画面。现代景观设计者应该把握这其中的设计思想,在设计中把实际情况和平面图纸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一开始就能从空间的角度、与人的交流方面考虑其设计,这样的设计才能散发出勃勃生机。

二、景观设计过于孤立

这里的孤立是指设计的东西没有与周围的环境和本身的地理条件联系起来。现在的一些建设者常用的方法:先整出一大片平地,然后把景观安排在视线最好,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位置上,原有的天然石块被推土机埋葬了,原有的涓涓细流泉水都填平了,水进入了地下管道,肥沃的表土连着野花都用洗过的砂砾覆盖,引来一些外来的树木花草代替了原有的植物景观……,这样的“人造的天堂”。实际上是破坏了自然面貌,造成与四周极不协调的“风景污点”。中国园林却崇尚“自然”。从老庄思想到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的出现、发展,都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这个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创作,强调“法天贵真”、“天趣自然”,反对成法和违背自然的人工雕凿。计成在《园冶》中论及叠山时,提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也是把“自然”作为园林景象创作的原则和艺术标准。

景观建设最理想的是利用自然界原有的地形,它是亿万年逐步形成的,具有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协调,利用起来既省工力又有丰富的自然情趣。景观设计师在设计规划中要借鉴一下前人的思想,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向自然风景学习。自然界创造的风景,在宏观方面要了解它的地质构造,了解地形和水系的依赖关系,了解它的形态表现。有一定的熟悉以后,再进一步纪录自然风景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如果是准备利用开发的自然风景,还要进一步详细调查,要以土地的自然属性来决定它的用途。如果不加调查就武断的决定,它的利用就会遭到失败。

查看全文

古典园林设计

历史:

鹅羊池处在益阳市古城中心。古时,这里曾是一片荒芜的河洲,河洲是沼泽地,水草芜杂。到明朝末年,有位叫吉藩庄的人,在荒洲开辟十余亩地,形成一处湖泊,作为饲牧鹅羊的场所,后人称为鹅羊湖。清朝以后湖面缩小,遂称鹅羊池。古时的鹅羊池上通金花湖,从接龙(城)堤诸水汇入,东入马良湖,从贺家桥注入资江。古时,在鹅羊池西北侧,邑人修建白骨塔一座,专门入殓无名尸骨。池南侧后建一条窄狭深巷,称呼为古道街,是有钱人休闲消遣的场所。由于池南一线成街市,池水入资江处不畅流,致使池水严重污染。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五一西路扩建,鹅羊池得到整修,在上、中、下三池四周砌驳岸,在北侧修建一条排污水的暗沟,让池水变得清澈。沿池修建麻石护拦

,植种樟树、梧桐树。南侧一线,建有商业街。第三池植荷莲,衬映出鹅羊池飘香景色。近年来,古道街仿建一新。这样使鹅羊池旧貌换新颜,成为市区居民休闲的场所。鹅羊池总面积43.4亩,三池呈椭圆形。池北依五一西路,北邻沿池路,东起幸福路,西抵向仓路,中间有广场路,三益街穿池而过。池北岸,是党政机关所在地,体育场,邮政电信及新建的民居商业楼,正对池面而向。鹅羊池,是嵌印在古城区的一颗璀灿的明珠。

现状:

由于上世纪90年代,鹅羊池南侧一线建成小商品市场,造成鹅羊池水严重污染,而且其品质较差而日渐衰落。今年,资阳区委、区政府决定结合旧城改造,对鹅羊池进行景观改造建设,并拆除了鹅羊池小商品市场所有商业铺面。随后,有关部门提出了鹅羊池景观改造建设的三套初步方案:一是以陆地为主,将三个池全部填作绿化广场;二是以水面为主,在尽量保持原有水面的基础上,增加部分公共活动空间;三是水陆结合,把中间水池改造为绿化广场。之后,市规划局和资阳区政府专门就鹅羊池改造方案举行了听证会和专家咨询会。市规划委员会专门就鹅羊池景观改造方案召开了例会进行审查。原则同意以第三方案为基础,结合第二方案进行修改。现在,改造方案已经基本敲定,只有个别细节正在进一步完善中。

设计宗旨及设计原则

查看全文

古典园林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并发展成熟。她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但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古典园林怎样在继承、发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值得深思。

关键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挑战;继承;发扬;创新

1.中国古典园林简介: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更是源远流长,早在周五王时期就有建宫苑的活动,她的形成主要受统治阶级的思想及佛道、绘画、诗词的艺术影响,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争夺激烈,国家呈分裂状态,加之道、佛盛行的影响,产生了玄学,这时的士大夫,或人欲享乐,或洁身自好,或遨游山水,导致了自然审美观的形成,治园特点也多为自然情趣的田园山水。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铺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1.1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查看全文

传统思想影响古典园林论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对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可以窥视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关键词:中国园林;意境;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禅宗思想

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即所谓的“意境”。意境,实质上是造园主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的空间最大限度驰骋的再创造过程。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园林景物,取自然之山、水、石组织成景,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开”之感。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它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在园林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因此,无论从园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布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释、道、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自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教派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视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一、儒家思想与中国古典园林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发展的主流。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黝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闭。儒学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虽然这些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制约作用。于是,儒学在吸取、借鉴道教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以“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之说。于是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然一体,陶然于自然的闲适心情。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如人们将竹、松、梅、兰、菊以及各种形象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二、道家思想与中国古典园林

查看全文

我国古典园林发展论文

1.中国古典园林简介: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更是源远流长,早在周五王时期就有建宫苑的活动,她的形成主要受统治阶级的思想及佛道、绘画、诗词的艺术影响,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争夺激烈,国家呈分裂状态,加之道、佛盛行的影响,产生了玄学,这时的士大夫,或人欲享乐,或洁身自好,或遨游山水,导致了自然审美观的形成,治园特点也多为自然情趣的田园山水。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铺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1.1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1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

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主体的构成要素。乡土材料的精工细做,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我传统的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强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查看全文

分析我国古典园林铺装的现代启示

摘要:对古典园林铺装的材质和类型进行介绍,分析了其选材特点、纹样、特色和色彩,并指出其对现代园林铺装的启示,最后提出古典园林铺装在现代的应用,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古典园林铺装;现代园林铺装;继承;发展

一、古代园林铺地材质及类型

《园冶》铺地篇中所提及的地面铺装材料有乱石、鹅子石(鹅卵石)、瓦片、石板、青版石、诸砖等。常用的铺地类型有花街铺地、雕砖卵石铺地、卵石铺地、方砖或条石铺地、嵌草铺地等。我国古典园林铺地,浸润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其设计理念与实践给当下方兴未艾的现代园林铺地提供了兼顾古今的健全意义,悉心研究、融汇运用,对于现阶段风景园林铺装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中国古典园林铺地纹样的分析

铺地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构景要素,体现了一种精神需求,即“视觉审美”和“完善人格”两大功能。因此,在古典园林中见到的复杂的装饰铺地纹路,不外乎是审美的需要或者借景抒情的手段。纹样是附加的思想符号,它不仅是一种装饰,也是一种传递思想情感的重要渠道。中国古典园林的铺地纹样十分丰富,其中包括对宗教或礼仪、仪式的需要和观念的表达、对吉祥的象征和市井文化的体现等。

查看全文

古典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1古典园林的营造思想

从古到今,探索园林设计和自然相统一,一直是国内造园师们追求的目标,也成了国内古典园林的自然观。在古代中国,园林多半是依山傍水建筑,鸟语花香、美不胜收,足以见证中国古代造园师们崇尚自然,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和谐。在园林的植物配置方面,不管是乔木还是灌木,甚至是花草,都需要进行精心布置,尽量做到合理配比。整个园林之中,植被、建筑、道路和水系的比例,无不恰如其分,搭配科学,虽为人造景观,但极为优美。充分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其设计给人宛若天开的感受。

2古典园林的营造手法

2.1崇尚自然

中式园林讲究崇尚自然,讲究的是把人工美与自然美整合到一起,达到水乳交融之境界。让观者欣赏到“天人合一”佳作的同时,感受到建造师们对自然的崇尚。要做到此点,务必要协调好建筑与自然景观之间的主次关系,使园林在时间与空间上实现完美地衔接,既可以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的淡泊与含蓄,又可以让世人看到四季不同的风姿,自内心深处开始崇尚自然。

2.2移步异景

查看全文

园林设计中古典美元素应用分析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艺术文化瑰宝中,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是其中深厚广博且传承久远的一支,它是艺术文化遗产中历经风雨而屹立不倒的一尊丰碑,在今天的生活中,它在给我们持续的审美享受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文化走向、当今的建筑园林设计。探析这些凝结着前人智慧的优秀园林作品,对推动园林文化研究和当下园林建筑设计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由彭军主编、孙锦编著的《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与表现》一书于2014年7月由天津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编著者系统梳理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解析了无数先人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在园林设计领域中注入的心血与智慧,特别是对园林设计中诸多古典美元素应用的研究,是对古典美元素在园林设计中的优秀表现所作的一次检阅式的探究,读完此书,笔者拟从以下几点对这次艺术探究之旅作一下回溯。

一、诗书画在造园立意上的表现

造园如作画,所谓“由画意入园,由园景入画”。古人作诗作书作画,讲究立意造境,作者认为,古人的这种审美情趣同样体现在造园艺术中,古典园林中的布局造景处处可见诗、书、画这三大艺术形式对其的影响,而且古典园林作为一种建筑实体,往往能把这三者的艺术特质非常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古典诗歌种类繁多,无论是温润娇柔的江南诗情,还是豪迈壮阔、雄浑气息西北边塞诗,我们都可以从南北园林中找到有相似气息的园林典范,也不难从园林布景局部对比中发现两种不同诗境的痕迹。如江南园林中的虹桥流水、曲院风荷,北方园林中恢弘的主体宫殿和靶场。当然,作者敏锐地察觉到,这种建筑布景不仅仅体现对诗歌艺术的模仿,同时也将书、画中讲究的气势、写意、境界、留白都容纳其中,甚至是勾、皴、点、染这些具体的笔势手法,精明的造园艺术家也能将其表现出来,并且体现得恰到好处,具体的观感效果,作者悉心选取了合适的园林图片来直观地展现,此处笔者不再赘述。

二、中国园林与山水画的依存关系

在总体概述了三大艺术形式对古典园林的设计影响之后,作者进一步细化研究方向,将目光投放到具体的艺术分支对园林设计的渗透影响上。作者透过表象看本质,敏锐地观察到园林设计艺术对中国山水画的灵活借鉴,作者认为,这种借鉴并不是浅层次的依样画瓢,这里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洞见能力,作者将目光深入到古典园林对中国山水画这种古典艺术形式的创作理论层面,从气韵、骨法、象形、赋彩、经营位置、位移模写等贯通虚与实、具体与抽象的多个层面来分析,不可谓不全面且深刻。例如在“骨法用笔”这方面的模仿,作者认为园林设计中的四大要素,即山、水、建筑、植物,造园工作者应当要熟悉各类要素的固有特征、品类、类型,从而恰到好处地设置自己想要的不同物景的质量、体积、虚实和疏密。又如“位移模写”这一点,作者认为园林设计和绘画艺术殊途同归,和绘画一样,园林设计一样要经历从朴素到精致,这需要造园者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元素、人文元素,不断充实改造,以达到自己理想中园林对绘画艺术最合适的借鉴和模写。

三、“画境”与“园境”

查看全文

我国古典园林艺术意境体现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讲究意境,在整个的园林建筑与环境中加入各种与意境有关的自然与人文要素,使园林的可游性、可赏性大大提高。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的获得,需要依靠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方式,同时文字也是中国园林“意境”表达的重要方式。

1通过视觉信息表达意境

古典园林讲究一种体悟,这种体悟就是园林中的意境。园林中的“意境含蕴”虽然不能说是中国独有的,但也只有中国将“意境”真正应用到园林设计之中。这种意境的感觉需要欣赏者具有深厚的文化涵养,并具有一定的人生阅历。

中国园林艺术中的视觉感受主要是对园林造景要素的形态、色彩、明暗等的观察,直观地感受到造景要素及其光影的形态;这种形态就是“物境”。而这种直观的感受最能引发人的联想,欣赏者的这种联想可以称为“情景”;由于联想与环境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或者引发了精神的向往,这就是“意境”。

1.1视觉形态上的意境表达

在园林景观的形态上,中国古典园林中园林要素的形态多变,讲求自然。地形要依据自然审美的原则对原有地形进行整理与改造,山水皆为自然形态;植物的形态不作人工修饰,追求植物枝干的形态变化;建筑物尽量使用曲线的造型,并且本身的空间通透,使整个园林空间符合自然的审美意趣。

查看全文

古典园林建筑风格赏析论文

简介:中国古典园林自成一体,有其独特的风格。封建的儒家与宗教思想在中国园林中的深远影响。

关键字:建筑特点建筑形式建筑风格文化

前言

使用和造景,观赏和被观赏的双重性,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园林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是园林景物之一;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但园林建筑给人精神上的感受更多。因此,艺术性要求更高,除要求具有观赏价值外,还要求富有诗情画意。

园林建筑是与园林环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结合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环境的有利条件。任何建筑设计时都应考虑环境,而园林建筑更甚,建筑在环境中的比重及分量应按环境构图要求权衡确定,环境是建筑创作的出发点。

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的境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