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十篇

时间:2023-04-08 15:26:24

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篇1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积淀的过程,如同树木的年轮,寒冷地区的树木须经过长期的成长才能成材,所以质地优良;热带地区的树木,一日数寸地向上穿,质地疏松。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一些民族文化历经千年的绵延,其文化年轮致密,反映出民族文化极强的生命力。有的民族文化则如昙花一现,文化年轮极为疏散。

西方文化历经古希腊、罗马以及中世纪数千年的积累,尤其是中世纪后期,商业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宗教的改革等促进了文化的全面发展。欧洲正是因为有了这千余年的文化累积,才有了近代的腾飞以及对世界的征服,及至今日,他们依然是世界的主宰。

中华文化同样累积了五六千年,只是近代以来逐步落后于西方文明,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这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的落后更加明显。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们终于站起来了,从政治、经济、军事,尤其是文化上得以发展。然而,在特殊的两极冷战格局下,中西文化又处于一种严峻的对峙与敌视,加上十年给国家各方面带来的沉重灾难,新中国的文明成果又与西方国家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拉大了距离,不过,令我们欣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了巨大的发展,中国文化也持续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积累。

欧洲的基督教文明曾经作为团结西方世界的精神力量,在征服全球中产生了极大的精神影响,然而19世纪以后这种力量似

乎已经是强弩之末,尤其是20世纪中叶之后,它的号召力也今非昔比。

在当今世界中,人们一方面拼命地追求金钱,另一方面又感觉到精神的无比空虚,而传统中华文化的儒家思想的伦理规范正成为当下人们平衡矛盾、构建理想的极佳准则。现代文明与儒家思想的结合已经在亚洲各国显示出巨大的威力,这也是中华文化年轮价值的核心所在:其作用发挥不是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财

富的集聚,靠的是文化的影响力和精神的聚集力。未来的世界,文化的意义必定超越经济的影响。

二、中西文化交流发展历程

我们对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做一横向的比较的话,第一阶段是古典时期,就西方而言,古希腊时代还算不上真正的中西交流,而罗马时期也只是个开端,就中国而言,秦朝和两汉时期,中西真正的交流也是刚刚起步,以后的隋唐宋元是中西交流的主要时期。

第二阶段是明末清初,可以说是全新的交流时代,是中西方文化碰撞摩擦之始,最终西方列强进入亚洲引发武力侵略,这就是鸦片战争的来临。

第三阶段鸦片战争后的半个多世纪,这一时期是中西方文化猛烈碰撞时期,也基本上是西方文化单向输入时期,总的来说,1840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水岭。1840年的百余年,基本上是西方文化向中国强行输入时期,尽管也有林则徐、魏源等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但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如此的微弱,就我国的回应和挑战来说,接下来1919年的,可以说是空前的文化撕裂的转折时期。

第四阶段是20世纪末到现在,这几十年中国人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中西文化又达到了发展与繁荣、自由与平等的双向交往程度。纵观中西文化交流,西方文化对于中华文明的影响经历了“交流―撞击―单向输入―交流”的过程,如果说,明末清初以前中西是一种双向平等的文化交流的话,那么,1840年前后,有一个西方文华碰撞并单相输入的过程,那么状况一直延续了几百年,甚至说“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还想用这种强行输入的方式,只不过时代不同了。

中西文化的交融,既有物质文化内容的交流,也有精神文化诸如、价值观念的相互影响,且不说四大发明对于西方世界的持续性作用,即便是在中国开始受到西方科学逐渐影响的近代初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包括科学思想仍然在西方世界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如:明朝的宋应星、李时珍的著作也传到了欧洲。当然,西方的科技尤其是生活用品大量流入中国宫廷的官僚家庭之中,比如:钟表、望远镜等,更不用说机械枪炮了。中西精神文化的影响也是相互的。自17世纪以后,中国的艺术、哲学和科学思想对西方的影响和传播越来越明显,而19世纪以前,除了以外,西方人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伦理标准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影响是极其微弱的,但是,鸦片战争后,这种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进化论、民主思想到马克思主义全面影响,西方思潮对我国知识界继而对广大民众,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21世纪的今天,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极大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提高我国文化生产力,打造文化软实力增添强大的动力。

三、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发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打造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用好国际国内两种文化资源。因此,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开阔的视野,兼容并蓄的博怀,学习、借鉴、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先进文化。同时,要在借鉴吸收中有所创新,不断丰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使我国的民族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正如余秋雨教授说的那样:“在最广泛的层面上,文化交流也必须选择真正具有国际说服力的感性形象。大家知道,一个泰戈尔,就让印度文化纳入了西方主流文化。一个海明威,就让欧洲文化接受了美国文化。在中国古代,玄奘、鉴真、朱舜水、汤若望、徐光启,都是这样的文化桥梁人物。在中国近代,胡适、赵元任、林语堂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物,可惜兵荒马乱期间都不得不中断了文化纽带的作用。现在中国的姚明、郎朗和一些具有国际号召力的电影演员,倒是实实在在起到了积极的文化纽带作用。相信,在今后,文化交流主要不是以国家政策、行政活动的方式,而是以有魅力的桥梁式人物为中心来开展的。这种桥梁式人物,可能是艺术家、运动员、学者、慈善家、宗教家。对此,我们要期待,要发现,要守护。”

文化强国篇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全面实施“文化强企”的战略,使各个企业对各自的企业文化准确地量身定位、判明方向,不断地科学发展、创新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特殊指导意义。《决定》从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度,深刻阐明了社会文化在人类文明进步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并透过文化元素的色彩,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方针,这对企业在当前形势下,认真总结企业文化“着陆”的基本规律,探讨和研究“实践路径与方式”,推进企业文化走“精细化”之路,提升软实力,促进科学发展及实施“文化强企”的战略目标,起到了无法替代的引领作用。抚顺石化公司作为中国石油下属的特大型炼化企业,结合这次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密切联系企业的实际及行业的特点,积极寻找自身的企业文化定位,准确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认清企业文化建设的大趋势,进一步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方针、目标、任务,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打造“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世界级炼化生产基地的“助推器”的功能作用,让“文化强国”与“文化强企”成为企业广大员工心中的“风向标”及规范思想道德、品质行为的准则。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抚顺石化公司结合企业的实际,突出了“文化强企”的主题,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经过认真研究和论证,提出了具有鲜明特色文化形式内容特点的“铸精品、创示范、促发展”的新的思想理念及“安全必保,效益更好,精细管理,和谐稳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指导方针,将这个中央直属特大型企业几万名员工的思想和意愿一下子统一起来,广大员工把心聚到一块,把劲拧到了一起,形成了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大干、苦干、实干、巧干的奋发向上的工作局面。

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广大员工深深地感悟到“文化强企”的号角已经吹响,“文化强企”的春天已经到来,在期盼等待的同时,更加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地位空前得到了提升,企业文化的意义空前地突显,企业文化的影响力空前的强大,“文化强企”不再是梦想,很快将变成现实。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大家一致认为,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方针,是具有社会文化隶属关系,构成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也附带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企业文化在“文化强国”的推动下,开始从幕后走向了前台,成为了“文化强国”这个整个社会大舞台上的主角。具体地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

一是“文化强国”的战略方针,把企业文化的地位,从过去的“从属”地位,提升到现在的“引领”地位,企业文化在附属和被支配中成为了主导的核心位置。自从《决定》公布以来,各个企业纷纷做出的回应,并提出了在文化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如何重新审视企业文化的定义,一些专家和学者也发表自己意见和看法,畅谈学习体会和阐明自己的观点,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方方面面都表现的非常活跃。《决定》中曾提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为进一步澄清“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关系”提供了指导。使企业更加牢固地树立起“企业文化引领企业战略”的新概念,更加感悟到企业在任何时期都应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文化引领战略和干预管理的过程,这一概念的更新在企业经营管理上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而企业文化从“从属”到“引领”的换位,这对企业文化建设来讲,那将是一个决定意义上的变化。企业文化就此也成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领跑者”。

二是“文化强国”的战略方针,使企业文化的意义从过去的“基业长青”的普遍意义,更进一步地深化为现在的“净化社会”的特殊意义。文化作为净化灵魂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关注,整个社会的各个角落、各类群体都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随着企业成为社会文化生产和传播的中坚力量,企业本身的文化素养、价值观管理就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从“文化强国”再转换成“文化强企”,从“基业长青”发展到“净化社会”,都赋予了企业文化新的使命,那种把企业文化单纯地视为“老板文化”,“全体员工共同的文化”的观念已经过时,企业要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净化社会道德风气的高度,来重新审视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和标准,是否符合面向全人类的最先进的文化,这才是最根本的选择。就是这个选择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文化的定位、定义及概念,从企业文化到社会文化是改变企业文化在定位、定义、概念的决定性因素,企业文化不再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而是内在的一种思想行为。

文化强国篇3

[关键词]文化强国;凝心聚力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同志所作十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1800多字的篇幅,从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响亮提出了“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具体规定了文化建设所要坚持的道路、方向、方针、原则,指出了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动力和重点,特别强调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不仅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近期目标而奋斗,而且要以文化强国的长远眼光来投身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一、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在于凝“心”

文化强国是一种战略。它面向世界,纵接我国“两个百年”的历史进程,横系56个民族13亿中国人民。这个战略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文化发展规律与未来社会发展走势所作出的准确判断和科学把握,是一条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强国之路。这个战略告诉我们:中国在未来国际社会中决不当“傻大个儿”。必须努力增强中国的“音量”,取得与一个经济大国相对称的“话语”地位,在世界潮流中起到引领作用。只有“文化强国”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强大的标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不言而喻了。然而,文化的主体是人。文化强国是一项关于人的根本性改变的“人心”工程。强国先强人,强人当凝聚和增强“三心”。

一是增强紧迫之心。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走过的路程,小康社会的目标依稀可见。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未来的发展有一种紧迫感。因此,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珍惜光阴,抓住机遇,以“只争朝夕”的紧迫之心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大踏步前进。与此同时,要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文化强国建设步伐。

二是要增强责任之心。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早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要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实现全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需要尽到国人之责。它不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它需要每一个人都知道作为共和国的公民所应当坚守的价值追求。对国家,“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对个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而在自己的行为方式上力尽强国之责。

三是要增强荣辱之心。荣辱观是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知耻”之心常被古人称为“立人之大节”、“治世之大端”。管仲把 “礼义廉耻”称之“国之四维”,他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有口皆碑,但道德层面的问题不容忽视。增强荣辱之心,可以树立和弘扬社会正气,多出现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妈妈、最美乡村医生……,让人文环境变得更加和谐而充满正义。

二、文化强国的关键在于聚“力”

文化强国篇4

以中国化和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和实践具有变革意识的先进的文化思想,对创构文化强国非常必要,也十分重要。中国化和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文化之所以宝贵,是在于这种文化能够通过实践,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事业的成功。因而,这种文化是有力量的。19世纪末期以来,以非理性主义为核心的新人本主义,以现代派文艺为标志的西方现当代的文化、文论和作品,几乎都缺失对改造环境和变革世界的干预意识和实践精神,因而也都是缺乏力量和没有力量的。是否拥有实践理性是衡量一切文化是否具备改变外部世界的力量和功能的根本标志。以西方现当代的文化理论和文艺理论而言,除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从文化视域比较切近现实外,其他的学说多半都探讨和停留在幻想层面、语言层面、舆论层面、心理生理层面、道德伦理层面、精神意识层面,诸如“审美乌托邦”、“审美救赎”、“新感性革命”、“诗意地栖居”等等。这些具有浪漫情怀、富于幻想的理论或许可能一定程度上会起到发出精神呼吁、调动大众舆论、组织社会心理、影响意识形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实践理性,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实的社会环境、体制制度和人的生存状态,因而是没有力量和缺乏力量的。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入中国,与本土的国情和实践相结合,立即使中国人民的精神从被动转为主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讲话》充满着清醒的实践理性,具有强烈的干预现实和改变世界的变革精神。

《讲话》对建设文化强国是富有积极作用的。《讲话》启发我们应当建设一个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相互融合、协调统一、合理互动的良性的生态结构。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培育文化强人;只有造就文化强人,才能达到创构文化强国之目的;文化强国必须注重文化立人,只有强调文化立人,才能实现文化强国之宏图。文化强国应当处理好文化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既强调精英文化,又注重大众文化,既倡导“阳春白雪”,又特别扶持“下里巴人”,这好比驾驭文化列车,既要有车头,又要有车身。

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培养和造就德艺双馨、阵容强大的文艺大军。《讲话》指出,没有强大的军队,不会取得战争的胜利,没有强大的文化军队,同样不会赢得文化的复兴。只有培育和造就一支用科学的和先进的文化思想武装起来的浩浩荡荡的文化大军,才能把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落到实处。这支文化队伍,应当“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树立先进的正确的思想指导,强化和优化自身的使命意识,自觉地以“为人民服务”为神圣天职,拥有健全高尚的思想文化素质和伦理道德情操,不断增强文化的吸纳能力、传承意识和原创精神,向实现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挺进。

(本文选编自《人民日报》,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学博士导师,文艺理论家)

编后语:

卷首,是展示刊物思想的窗口。本刊卷首以“智人慧语”的栏目形式向读者展示自己的魅力。

我们是智者吗?我们又有多少能启迪读者思想的“智慧型”“哲理型”语言呢?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集思广益,是办好一个刊物的有效方法,也是编好“智人慧语”栏目的最佳途径。我们邀请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欢迎对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潜心研究的社会精英投稿,特别欢迎能影响一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县市级领导人投稿——你们才是智者!您的智慧,您的思想将会通过《西部大开发》,影响一大片读者,影响一方的全面发展。

在十召开前夕,我刊卫思宇执行社长在本期“智人慧语”栏目撰文《科学发展在于体制》,特约或选编“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文艺理论家陆贵山分别撰文《金融资本带动土地兼并集中的后果》《政府改革创新十大启示》《文化强国的思想资源》。为广大读者群体,提供一份精美的精神食粮。

文化强国篇5

关键词: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软实力 文化强国

一、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早记载文化的是《周易》。《周易》中有句话是“关乎天文以查时变”,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天气预报。研究时间,空间,气候,地理的变化。还有一句话是“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说这个文化是我们人自身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之后呢,文化反过来又要“化”人。提高人,塑造人。这是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文化就像空气似的,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时时刻刻都存在,在提醒着我们,熏陶着我们。报告中说了,现在我们要发展文化产业,要使文化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今天的社会上,文化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它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它的战略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二、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在文化里面价值观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报告当中说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内容。第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第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形成了一个系统。这里边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体系太大了,太庞杂。在这次的十报告中,在原来在已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简成24个字。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得到了大家的一个共识。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报告当中提出来了,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这个问题太重要了。虽然这三十多年经济发展很快,但是我们不能好了这样,丢那样,道德失范,价值失迷,人文精神失落。所以说,我们要努力提升我们的文化,提升我们的道德,特别是要提升我们社会的 诚信。用报告当中的话讲就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推动学 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三)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软实力的内涵

报告当中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教授,叫约瑟夫莱尔,他写了一本书,《软实力国际政治致胜之道》最早提出了“软实力”这个概念。他讲的软实力包括政治、文化、外交三个方面,而我们这里讲的是“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军事、科技这些硬实力来谈的。

2、文化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关系 。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是根本,而软实力是它外在的一种表现。我们是要重视软实力,但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

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路径

(一)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它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那么我们怎么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的关系呢?在这方面,我们的做的就比较好,如“实事求是”出自于东汉史学家班固写的一本书,《汉书·河间献王传》。在延安的时候,就把这个“实事求是”拿过来做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那这个“实事求是”不是马克思讲的,不是恩格斯讲的,不是列宁讲的,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六中全会当中提出来了,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成果与人民共享。报告当中也有这样的一句话,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所以说,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的满足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上的需要,如果不坚持以人为本,不从群众需要出发,文化产品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啥现象呢,“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这样的一种结果,今后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着力点,不断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三)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向前发展

1、我们要明确划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性质混淆了,从性质上来看,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公共性。而文化产业它就不一样了,它具有经营性,是要赚钱的,所以说,是由企业向社会提供带有盈利性质的文化产品,它所面对的对象也只是一部分人的文化需要;而文化企业也主要依靠市场来融资、来发展。

2、要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

先来看看我们现在文化产业规模是多少呢?2010年大概增加值是1万亿左右,占到GDP的比重是2.75%。而我们喊出的口号是,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希望达到5%左右。到2020年达到8%~10%,至少达到8%。咱们再来看看英国,英国的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比重就是8%左右,美国更多近20%,其他发达国家一般在10%左右。这仅仅是数字上要到达的目标,同时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跨国的文化传媒产业集团,这样的话,我们的文化产业不仅有规模而且还有竞争力,就能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能够与迪士尼、时代华纳、贝塔斯曼这些国际跨国文化产业集团展开合作与竞争,在整个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引领潮流的作用,在国际舆论中能够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文化强国篇6

为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人才强国,在人才成长使用上,应该建立一套兼容的用人文化,创造天下人才为我所用的氛围。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对创新人才营造“两个自由”文化环境。创新人才不好用,庸才好用没有用,人才有用很难用。要激活创新型人才内驱动力,应有宽容之心,就是要像长者一样爱护创新人才,要宽容失败,不因为一次失败就一棍子将人打死。另外,更要创造创新人才“两个自由”环境,一个是外在的自由,行动的自由;一个是内在的自由,心灵的自由。对于创新人才我们要更加强调其内在的自由,心灵的自由。因为,创新人才的劳动是创造性劳动,而创造性劳动需要有愉悦、轻松、宽容的文化环境。所以,创新人才只有在心灵自由的时候,创造才会达到极致。

二是从制度层面激活人才的内驱动力。人才流失是正常的,人才不流失才是不正常的,而不合理的流失主要是激励不到位。人才的激励包括物质待遇、成长空间和感情方面的激励。如在人才物质待遇方面,薪酬待遇低、长期不承认人才的价值就难以激励人。我们必须大胆改革,提出给优秀人才“三金”,即金手铐、金台阶、金色降落伞,通过“三金”来激励人才。又如在人才成长空间方面,要设计允许失败,宽容失败,构建让失败者重新振作的平台,有一点成功就及时激励,使每个人才都有成长的希望。再如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从人才强国战略高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的快速成长。

文化强国篇7

那么,如何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乘势而上,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本刊聚集这一热点问题,邀约各方面专家展开讨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文化改革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建立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增强文化发展动力和活力、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文化发展效率、继续扩大文化消费、深化文化改革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路径。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物质基础还是文化环境,我国都具备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备条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文化产业2010年实现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正成为国民经济中一项重要新兴产业;一些发展迅速的文化生产方式和新的文化业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并创造着可观的经济效益。①在此基础上,如何通过科学的规划、有效的手段、务实的路径实现文化产业大发展,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强大力量?其首要路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文化产业的质量。而这一路径的实现,核心是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撬动发展杠杆,调动发展积极性,实现文化发展效率的倍增,构建起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关键是通过创新文化服务的方式、丰富文化服务的内容,拓展文化消费的载体,繁荣发展文化消费。

提高发展效率,建立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这不但标志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和产业体系将进入更加科学的发展阶段,也进一步表明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效率,实现文化产业自身的结构调整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

提高效率是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的关键,效率倍增的重点是转变方式,建立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转变方式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改造。也就是要提高传统文化资源的转化效率,提升传统文化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产业的嫁接和融合等方式,使文化产品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例如文化与工业嫁接催生工业旅游,创意与农业生产结合诞生体验经济和创意农业等,这些传统产业形态的升级改造一旦与文化相融合,便会释放出更加强劲的文化生产力,从而使文化生产的效率倍增。其二是新兴文化业态的创造和发展。数字技术与文化的融合越来越快,作为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产业形式,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不但丰富了文化产业的内涵,并且正在不断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形式。文化产品生产“技术为王”和“内容为王”的有机融合,将为文化产业的勃兴注入更有力的催化剂。

要形成新兴、高端、中端和低端文化产业并存的发展体系。要进一步确立文化产业高端化、特色化战略导向,逐步淘汰低端产业,稳步提升中端产业,积极发展高端产业,培育新兴特色产业。当今时代,文化与技术、创意的融合将不断诞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催生新兴文化产业,不断提高传统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同时一些传统文化产业将逐渐被替代,促使产业不断往高端产业爬升。新兴、高端、中端和低端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不存在“谁最终代替谁”的问题,它们将会并存在文化产业领域,在不断的市场细分中逐渐替换其各自的市场角色,并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中发挥其各自不同的市场价值。

要形成核心层、层和关联层文化产业并重的发展体系。从现行文化产业统计指标来看,除了文化产业核心层,对相关层和层文化产业产值的计算,都是以产业的整体贡献乘以文化系数进行折算的,但随着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的创意附加值越来越高,科技和创意对传统产业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文化产品的创意驱动愈加明显,这一文化因子的系数随时发生着变化并且其系数也愈加提高。现行文化产业统计指标没有充分考虑到文化附加值和科技贡献率在文化产品,尤其是在文化制造业中的提升,因此难以全面反映出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全面贡献。因而,要重新测算文化产业层和关联层文化因子的指标,科学评估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

要建立传统与现代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任何一种现代文化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以创意为核心的现代文化产业源于传统文化产业,离开传统的基础,现代文化产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代文化产业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创意人才的智慧和灵感,借助于高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再提高,它是文化产业中真正创造巨额价值的部分。因此,用现代思维武装传统文化产业,用传统文化推动现代文化产业,传统和现代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不仅是为本国的文化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也同样是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了捍卫自己的文化。

扩大文化消费,增强文化发展动力和活力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消费的实质是对社会及他人提供的精神财富(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消耗,同时这种消费过程又是精神财富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文化消费是拉动文化经济的重要手段,是创造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突破口,是实现文化发展成果归人民共享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从我国改革开放自身发展的逻辑和市场经济建立的发展历程来看,文化消费是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文化消费既是解放文化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工程,也是全方位对外开放,树立良好中国形象的重要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的繁荣发展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强烈愿望,但在不同时期,这一事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的发展任务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制约。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消费成为“奢侈品”,当时的文化事业单位实际上是在物质资源及其稀缺条件下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特定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行的“双轨制”,实际上是在经济体制转型,文化消费市场尚未真正形成的特定历史时期,发展文化事业不得已的过渡性政策选择;20世纪末特别是本世纪初,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成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逐渐成熟的文化品消费市场不仅彰显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注重文化体验的优良传统。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消费市场是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

从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要求来看,推进文化领域所有制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是文化消费市场发展的基本思路。一方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即在涉及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领域以及具有一定意识形态属性的领域,仍然要保持其公有制属性。这些领域往往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都必须是政府主导,依靠财政投入,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为前提。这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相一致的。另一方面,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即在一些经营性的文化产业领域中,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就要积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以民营资本为代表的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将促使文化产业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这将有利于打破我国文化市场“条块分割”、产业链不完整、资源碎片化等问题,为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文化消费需求的发展目标上看,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富民与拉动文化消费是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文化产业具有思想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教化等多重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使农村运用经济和市场的方式加快文化建设,让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从而使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通过改革,使文化产业成为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真正实现文化惠民。文化服务的方式手段不断创新,触角不断扩张,重心不断下移,必将有效地提高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的文化服务质量,激发更为强大的文化消费力量。通过文化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创造经济效益,推动实现收入倍增计划,是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充分利用和平崛起契机提升国家竞争实力,增强民族自信的必由之路。

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为此,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长期战略目标。②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文化地位和作用的定位,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逐步清晰的过程,越来越认识到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③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核心和关键。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首先,文化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源泉,文化产业的经济总量显示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产业强弱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经济指标。其次,文化产业是国家形象塑造的有力塑造者。文化产业不是一般的产业,它具有广泛的辐射力和感染力。先进文化不仅是一种生产力,也是一种精神、一种资源,具有强大的塑造功能,对本国的国际形象构建具有直接的描绘作用。再者,文化产业是国家传播力的重要保障。在当今传媒构建的环境下,人们对外界大部分事情的认知都来自于媒体各种各样的描述。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传媒业的文化产业在这种信息传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国对外传播的重要保障。凡是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的国家,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就能掌握影响世界、影响人心的话语权。

推进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结合,有效地加快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④科技与文化历来如影随形,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的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发展样式带来革命性变化。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为思想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科技的发展,也以独特的方式增强着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高新技术在文化产品生产、传播、销售等环节中的应用,有利于降低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有利于充分发挥资源效益而不破坏资源与环境。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增强科技意识。要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运用,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加快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文化传播体系,不断为文化注入新的内容、构建新的平台、创造新的形式,努力用先进技术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⑤

接轨国际文化市场,遵循国际竞争规则,是掌握思想文化领域国际斗争主动权的基础。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⑥在这一国际文化竞争语境下,打造文化产业强国的核心是加强文化内容生产。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强弱将在很大程度上由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产品的内容来决定的,这就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容为王”定律。未来文化产业的竞争将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世界性主题的选择,将会使产品本身因为文化的认同而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打造文化产业强国关键是接轨国际竞争规则。只有文化产品和服务符合国际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在传播渠道和形式上符合现代消费的潮流和趋势,在主题思想和文化表达上消弭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才能使文化商品广泛的传播,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打造文化产业强国重点是传播核心价值体系。只有中国文化源源不断的走出去,使承载着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文化产品广泛而深入地植入到世界受众的文化生活中,才能够实现文化的复兴和文明的传承,进而构建起强大的文化产业竞争力。(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

注释

①《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一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光明日报》,2011年10月19日。

②蒯大申:“以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建设文化强国”,《解放日报》,2011年10月24日。

③⑤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精神文明导刊》,2010年第10期。

文化强国篇8

一、文化强国与会计文化

认识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文化强国与会计文化的关系。文化强国,它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国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我们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解决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多年来我们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积累和暴露出的弊端和问题必须得到合理恰当的解决,这把钥匙就是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建设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通过文化建设解决人们的道德滑坡、信仰危机和文化贫困问题。同时通过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形成支柱性产业,解决人们的经济基础问题,以致解决社会和生态问题。另一方面是指我们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解决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综合实力问题。也就是说,第一方面是我们的内部结构问题和总体优化问题。第二方面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和总体形象问题。

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一种亚文化、次文化,是会计管理中的一种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是人类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这个分支早已产生、形成并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的传播而发展。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受到社会形态、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而社会、经济、哲学和人类价值观对会计的影响又是综合的。会计文化不但具有显著的社会属性,而且承载着对社会对国家的一种责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会计文化强调以人为本的会计管理哲学。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都以人为出发点,以文化形式实现会计人员群体的凝聚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会计文化的基本组成要素为会计物质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会计文化这四个基础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多角度的会计文化体系,为会计组织的和谐、健康的发展发挥各种功能和作用。会计文化是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文化强国必须加强会计文化建设,加强了会计文化建设不一定实现了文化强国,加强会计文化建设是文化强国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就是二者的关系所在。

二、建设会计文化的意义

有人说,文化是明天的经济,要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就要借助于文化力,实践证明,文化力是获得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之源和智慧之源。因此,加强会计文化建设具有现实的意义。

1.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会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目的是提高会计发展的质量。开展会计文化建设,是实现会计工作全面、协调、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会计管理主动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而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它着眼于实现会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立足于对人的管理,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培养人,统一个体目标与团体目标,充分发挥每一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会计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精神动力。

2.有利于文化建设的整体提高。会计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文化建设的改进加强,无疑能推动文化强国的顺利开展,并有效促进社会文化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3.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的核心竞争力。文化建设是培养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会计文化建设的改进加强对全面发挥会计工作专业优势,提高会计服务于工作大局的能力都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从而有利于增强会计人员的专业荣誉感,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的评比竞争能力,最终起到提高会计工作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积极作用。

4.有利于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就是在会计职业活动的范围内,处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通过建设会计文化,将外在的会计职业道德有效地转化为会计人员内在品质和行为,真正把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工作落到实处,牢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基础。

5.有利于为会计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会计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整个社会对会计工作的了解程度将大大加深,其“会计素养”也将有效提升,这样必将提高全社会对会计工作的关注理解支持,为会计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建设会计文化的基本原则

会计文化建设所应遵循的原则,是人们通过对会计文化及其规律性的了解,对会计文化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我国会计文化改革与发展重要理论依据。根据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成果,会计文化建设的原则主要为如下几点。

1.整体性原则。会计文化是一个由多层级、多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在会计文化建设中,要以整体思考的方法深入研究,把握会计文化建设发展的方向,深思熟虑,细密量化,从整体上把握各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来考虑会计文化建设中组织、协调、措施等方面之间的关系,在发挥各个要素独特效用的同时,充分重视各要素间的协调配合,使会计文化达到最优。

2.客观性原则。会计人员工作和生活有其自身规律,在会计文化建设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中突出个性,就会产生文化感召力、亲和力、吸引力和冲击力,能给人以强烈印象,带来良好感受,也易于被人接受和认可。在构建会计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实际,按客观规律办事。要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等原理,借会计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从会计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文化。

3.共性原则。会计文化建设的共性原则是指在相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会计组织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自身的文化建设都具有共同的组织文化的性质。在不同时代,不同的会计文化中都包含有一些超越自身特点,因而具有共性的价值观念,这是会计文化本身科学性的反映。这些共性的认识虽然还有缺陷和不足,但却是形成真理的基础理念,是构成各种不同会计文化之间进行交流,互相促进的条件。

4.以人为本原则。会计文化的作用对象是会计人员,而会计人员又是遵守会计文化要求,并不断创新和发展会计文化的实践者和原动力,而且会计人员的价值取向、知识水平、工作能力、道德准则、思想觉悟等,是影响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如果在会计文化建设中脱离了对人的考虑,则最终无法形成有效的文化影响力和认同感,相反很可能会对会计工作的开展带来相当大的阻碍。必须充分认识到人的因素在会计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人为本,注重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善于激发会计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这样才能保持会计文化长久的活力。

5.循序渐进原则。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会计文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工程,尽管一定时期内会计文化会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它并不是停滞不前的。会计文化的建设除了强调自身的历史继承性还要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合理规划,从长计议,因时制宜,不断研究和解决会计文化建设创新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会计文化建设从来就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贵在坚持,不断创新,循序渐进。

四、当前会计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会计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说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已制度化、周期化,为会计人员促进交流、了解最新的会计知识、提高业务素质搭建了平台。各地财政部门财政会计学会每年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实际和会计方面的热点问题下达课题、评选优秀论文、促进学术研究氛围、成立高级会计师联合会等组织、加强与社科部门的联系沟通等都对会计文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会计工作的标准来看显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物质文化相对贫乏。一是收入偏低,会计人员的收入水平不高,尤其是基层普通会计人员的收入不高,工作环境较差,硬件配套不够;二是会计人员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限制较多;三是在会计信息系统运用,电算化会计、网络会计等方面仍然不够成熟,会计人员的素质还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既有较强的会计专业知识又熟悉计算机和网络的信息化会计人员极度匮乏,已经成为互联网会计和会计综合化方向发展的重大障碍,难以形成富有凝聚力的会计文化。

2. 精神文化相对薄弱。由于会计文化是特定环境的产物,不同的环境造就了差异化的会计文化,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我国会计精神文化无不打上新旧体制交替的烙印。会计人员缺乏信念和原则,随波逐流,较多关心个人和小集体利益,缺乏对社会利益的关注;缺乏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职业感情和职业荣誉感;缺乏人文修养和文化底蕴;缺乏进取心,得过且过,人云亦云,观念落后,对会计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上;缺乏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参与意识不强,普遍存在着求安稳和混日子的心理;本位主义渐浓,改革开放后,由于对个人价值的承认,会计从业人员开始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和个人价值的实现,集体主义逐渐被本位主义取代,受本位主义的影响,会计工作中出现了损害集体利益,中饱私囊,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

3. 制度文化相对滞后。会计制度约束力弱,内部控制不到位,会计行为随意,继续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效果欠佳,流于形式。尽管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会计法律制度,目前已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中心,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为基础的相对完整的法规体系,大大推动了会计法制化进程。但是,这些法律都是通用性的制度标准,很多部门并未制定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行业内部会计制度,导致内部会计制度与管理需求存在较大偏离,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功能的发挥。

五、推进会计文化建设的思路

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会计文化建设应与文化强国的总体目标相一致,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国际会计文化,结合时代、社会发展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具体来讲,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的完善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加快物质文化建设步伐。一是提高会计人员的薪酬福利待遇,经济报酬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社会对会计工作价值的认可,因此,要让会计人员的工资高起来,从物质层面上调动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让会计工薪与其专业能力、专业水平和专业特点相适应,使其成为社会尊重和羡慕的职业,使他们的能力和水平得到社会公认,使他们的社会地位提高,也使他们的工资水平提高。二是要及时更新会计设施、设备,运用现代手段,努力改善会计人员的工作条件,实现对会计业务的高效处理,大力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提高会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三是开展会计培训,抓好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再教育,不断更新知识, 扩大会计人员的知识面,改进知识结构,积极推行会计终生教育,提高素质,培养起一支精通会计业务,通晓会计基本理论,熟悉国际会计商务惯例,了解世界主要会计模式,并懂外语和计算机的国际型、复合型会计职业队伍。同时完善会计专业技术考试和考核制度,让会计人员有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客观需要。

2.提升精神文化建设水准。物化的会计文化往往会扭曲会计人员的职业品格,必须主动加强会计精神文化建设,要陶冶情操,重塑会计文化理念。文化强国对会计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容。在加强会计精神文化建设中,必须注意陶冶会计人员情操,重塑文化理念。会计人员只有理解自己从事职业的意义,才会热爱本职工作,才会有对本职业献身精神,会计也和其他职业一样,是奉献而不索取,是勤恳而不是可贪图名利,要不断学习,在文化强国这种大的目标下,会计工作面临许多全新的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修养,合上时代节拍。提高自身修养,会计人员要做好以下几点:尽职尽责,勤奋工作,从大局出发,坚持原则,钻研会计业务,更新会计知识,确保会计工作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当好参谋,参与管理,经常向上级反映情况,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建议,协助领导决策,做到反映实际,核算实绩,分析现象,抓住规律,提示未来,明确方向,遵纪守法,严格监督,自学遵守财经法纪。对工作,要坚持准则、依法理财、客观公正,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对自己,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律慎独,做到“吾日三思吾身”,随时警醒自己,警钟长鸣,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培养和锻炼自己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信念和意志。勤俭理财,大胆改革创新,促进发展。着眼于创新,保持我国会计文化的先进性。要提高整个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重视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把培养会计人员诚实守信的职业品格作为会计文化制度建设的重点。重塑会计文化理念,不能离开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不能无视民族文化对会计文化多方面的影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会计文化也是会计行业繁荣与进步的内在动力,在当前会计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合理内容,弘扬中华民族的精华。通过塑造崭新的会计文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为经济发展和崛起营造适宜的文化土壤,实现当代会计文化的健康和繁荣,并推动文化强国的进程。

文化强国篇9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心得体会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在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高度,回应时代关切,擎起改革这一最鲜明的旗帜,为中华文化前行指明方向。

 

五年来,现代公共文化建设体系步入快速发展期。尤其是农村工作,取得了明显变化。村里广修公路,建起了广场,对街道进行了集中整治和管理,公路变得更加宽敞,街道更加整洁美观,墙上画上了壁画,宣传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村容的改变,让村民的生活也充满了希望和生机。但是,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如何贯彻好党的理念,在如今“快速”发展的大潮中,走好每一步,成了一个不容忽视,关系农村后续发展的重要问题。19日上午参加贵州代表团讨论时相当关心农村的发展。如何把“文化”这个广泛的大话题,变成实实在在的政策成果,尤其是在中国农村这一特殊的地区,与城市发展完全不同。要结合每个地区的特殊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和策略,才能真正把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好。

尤其在农村建设中,不应照搬城市的建设方法。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传统生活方式,就源于农村:家家户户独门独院,生活空间广阔,自然环境好,尊重自然,自给自足,农业生活乃是重中之重。门前就有小河流水,家家院里有绿树鸟鸣。村民之间阡陌交通,生活空间开放,和谐。这与城市截然不同。鉴于城市的特殊性,不可能每户都有宽敞的院落,所以才有了广场,公园,绿地等等集中的休闲场地和自然空间。因为农村的自然环境本身的优势,近年来城市中生活的人们热衷乡村旅游,去享受最天然最纯真的生活方式,去接近大自然,去吃最健康的蔬菜水果,去接触那种天然淳朴的邻里之情。这才是人类最初始也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也是一种理想的文化发展状态。

 

说到文化,不得不说农村的生活方式。国家电网今冬将在北方地区大力推进清洁取暖,建成“无煤区”,以减少雾霾天给群众带来的健康影响,保护环境。该项政策已经在河北等地的乡村地区开始实施,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但是如何具体顺利推进,则需要特别的关注。如何在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维持其生活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同时实施无煤政策,既保护了环境,又保障了农民的生活不受影响,同时,开发农村资源,为农民增收,才是改善农民生活的根本,才更利于农村政策的实施。另外,开发农村经济,不仅仅要注意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更要注意保护和维护农村的原生文化环境。

此前,主席在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同理,我们也可以说,农村优秀的原生文化,也是农村地区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农村的精神命脉。

在推进改进农村生活方式的同时,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又要保护优秀原生文化。比如,拿北方农村来说,火炕,灶台,凝结我们祖先生活和科技智慧的各种农具,传统的大锅、石磨,不仅仅是简单的工具,还代表着千百年来,我们祖先奋斗不息,创造出世界优秀文明的伟大。还有让我们健康成长的自然环境:小河流水捉鱼摸虾,绿树成荫挖野菜看野花,农忙时节在田地里劳动让我们更加珍惜粮食的来之不易,更加体会到生活的本质,长大后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成为有用的人才。事实也证明,山窝里往往才飞出金凤凰,我国众多的科学家,领导人,其中为数众多的就是从农村走出的人才。可以说,正是农村的特殊文化环境,孕育了与众不同的人才。当然,这并不是认同农村落后的生产力,而是,农村的优秀环境和文化,对于社会和文化传承,至关重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正是由于我国农业文明的发展,才造就了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文明中国。农业文明,农村文明,也正是我中华文明的源头。农业也一直都是我国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稳,国家稳。保护好农村农业优秀原生文化,不应以牺牲文化财产为代价谋求一时的好处,关心农村长远的良性发展,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让农村人民增强文化自信,利用祖先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构造村民信仰,杜绝现下流行的萎靡,消极的文化,保留一方净土,推进社会主义农村文化繁荣昌盛,才是真正贯彻落实我党“执政为民,一心为国”政策的关键。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党的十八大以来,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在党的报告中,为我们清楚的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道路和方向。

一是深刻认识文化自信的意义。党的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如今,文化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文化自信的力量越来越被重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不仅要传承和弘扬,更要坚定信心,为国家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自信的立场。

 

二是正确理解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依据。党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即是继往开来的发展,也是彰显党和人民开拓进取的决心。

 

三是遵循文化建设方略和安排。党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坚持文化自信,坚守中国文化立场,明确中国文化建设方向和任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扬文化建设主旋律,坚持以问题导向,实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贡献促进世界文明进步的中国智慧,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文化强国篇10

关键词: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人;文化使命;战略选择;文化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6-0001-05

2012年7月23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他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又是事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战略选择,还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

一、文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文化使命,显示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双重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打下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指出:“中国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3]。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是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文化使命。其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弘扬包括三方面:一是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二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三是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民族凝聚力的文化纽带,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因此,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如整理出版古代文化典籍,加强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但毋庸讳言,传统文化打上了自己的时代烙印,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与现代化有某些不相适应之处。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和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改造,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活力,才能更好地为现实服务。当今世界,各种文明既相互碰撞交锋,又相互融合吸收。中国共产党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在广泛学习、吸收、借鉴世界其他国家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实行文化开放战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不仅可以增强中国文化对世界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而且可以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国家形象。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探索者和传播者,而且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实践者。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陈独秀,在建党之初就大力宣传、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同各种攻击、诬蔑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进行斗争,使这一先进文化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仅成功地探索了一条中国革命道路,而且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的理论成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发展,培育“四有新人”等一系列论述,丰富发展了中国先进文化。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号召全党: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必须促进中国文化走向繁荣兴盛。中国文化的繁荣兴盛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以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提出并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进一步强调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充分体现出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作为当代中国的唯一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华夏文化重放异彩、走向世界就是这一崇高使命的重要内容。从历史来看,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化: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秦砖汉瓦,古朴沉雄;盛唐气象,雍容华贵;宋元戏曲,百花争艳;明清小说,各领。涌现了一大批雄视古今、震撼世界的文化大师,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关汉卿、汤显祖、曹雪芹,等等。近代以前中华文明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这是中华民族引为自豪的文化遗产,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有责任实现中国文化的复兴。从现实来看,没有发达的文化,没有雄厚的文化实力,没有标志性的文化产品,没有享誉世界的文化大师,不能抢占现代文化的制高点;在国际文化体系中没有话语权,就谈不上现代化强国,甚至无法在弱肉强食的国际竞争中生存。从国情来看,当代中国还没有任何一个党派团体,有能力承担起领导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这一历史使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让中国文化重放异彩,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这一崇高的历史使命。

二、文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选择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内外形势复杂深刻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面临重大挑战的关键时刻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作出这一战略选择,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成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更加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更加完善。

(一)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党越来越认识到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把文化建设放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党的十七大首次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道,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战略部署。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4]33鉴于文化在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4]33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必须抓紧抓好以下“四大工程”: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第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第三,弘扬中国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第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全会把文化建设和文化的繁荣发展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高度,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2]之所以把文化的繁荣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之义,是因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2]不仅如此,文化建设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2]如此强调文化的地位作用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它表明我们党在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理论成熟。

(二)建设文化强国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必由之路

文化在促进国家强盛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一,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一个具有深厚强大文化的民族,可以极大地振奋民族精神,使全体社会成员产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意志力,从而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引领思想,提高素质。先进文化具有引领社会思潮,更新思想观念,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作用。第三,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家实力。文化产业具有成本低、消耗少、无污染、附加值高等特点,是国民经济的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而且可以增加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正因为文化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强盛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那些发达的现代化国家,无不把文化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用于文化传承、文化发展和文化创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居于世界第二位。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的综合实力仍不够强大,离世界文化强国还有一定的距离。加快文化建设步伐,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民族文化素质和国民创造力,是我国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三)建设文化强国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挑战的需要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从国际形势看,西方敌对势力采取各种手段遏制中国崛起,如利用经济、科技、军事上的优势地位打压中国;在我国周边煽风点火,制造事端,牵制阻碍中国的发展;打着教育、科技、宗教、文化交流的旗号,向青年一代灌输西方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侵略和思想渗透,我们必须采取针锋相对的战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教育青少年,培育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构筑起抵御西方“和平演变”的思想长城。同时,我们也应主动出击,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从国内形势来说,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如何尽量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震荡,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既需要加快经济建设和民生建设,又需要加强文化建设。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凝聚人心、抚慰心灵、振奋精神、引领思想的作用,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形成合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外,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更加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就必须加快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既描绘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方略。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我国的文化体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长期以来,一直由政府包办。原因是人们思想深处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即认为文化属意识形态领域,担心在文化领域引入市场机制,会改变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削弱党对文化的领导,甚至引起思想的混乱。因此,文化由政府大包大揽,管得过宽、统得过死,缺乏生机活力。具体表现为: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覆盖面不宽;而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缺乏市场生存的本领和能力。文化体制的僵化,极大地阻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所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

改革文化体制,本质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类社会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生产力,一种是物质生产力,一种是精神生产力。如果说物质生产、经济发展属于物质生产力,那么文化创造、文化产品、文化传播则属于精神生产力。作为精神生产力的文化,确实有自己的特点,就是兼具意识形态和商品经济两种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效益。“两种属性”和“两个效益”理论的提出,为文化体制改革找到了突破口,就是把文化从单一的意识形态属性中解放出来,划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块:将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事关国家文化安全,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划归文化事业,由政府统一管理,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对属于商品经济范畴,以娱乐和消遣为主,可以进行产业经营的,划归文化产业,让它们走向市场,由市场优胜劣汰。可以预见,文化体制改革将极大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我国文化建设出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比翼齐飞、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的局面,迎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

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如何既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促进文化的发展繁荣,又坚持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三对关系”,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与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的关系;“两种属性”与“两个效益”的关系;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重点把握以下三点:一是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上,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二是在处理“两种属性”与“两个效益”时,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三是在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中,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上述理论的提出,既是对文化体制改革实践经验的精辟概括,也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发展思路、发展格局的深刻认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二)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指导方针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这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首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要紧密结合文化改革发展的实际,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提高文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文化发展科学化水平;要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各项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妥善处理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关系,着力解决影响文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协调文化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不断增强文化发展后劲,实现文化又好又快发展。其次,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再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繁荣文化创作,创作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们文化生活质量,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目的;加大城乡基层文化建设投入力度,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第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文化管理体制和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改革;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公益性文化单位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要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促进文化与经济、科技的融合,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环节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国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前提是坚持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主义性质。因此,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就谈不上文化的真正发展;没有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自内心的认同,就谈不上文化的凝聚力。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才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第二,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当今世界,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这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表现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制度设计、文化模式、道德风尚、国民素质各方面。文化软实力的强弱,不仅表现在这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如文化的创造、生产、传播能力,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国民教育程度,而且表现在这个国家的文化魅力,比如是否占领世界文化高地,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是否对其他国家公民具有吸引力。目前国际文化软实力的总体状况是“西强中弱”,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己在经济、科技、军事上的优势地位,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利用其文化产品向我国青少年灌输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我国发动“和平演变”。我国的国家安全、文化安全受到严峻挑战。只有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尤其是提高我国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造就高层次文化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大师,打造更多的世界级文化精品,才能增加我国在国际文化领域的话语权,提高我国的国际文化地位;二是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促进文化与经济、科技的融合,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加强对外文化宣传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外文化交流,可以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情谊,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三,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消费市场广阔,这些奠定了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的基础。但我国文化产业不发达,文化创造能力不强,具有国际声誉的文化品牌不多,制约了我国成为文化强国。要使我国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就要研究文化创造规律,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活力,解决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活力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文化是靠人创造的,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只有调动文化工作者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迸发他们的文化创造激情,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体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拓展国内外文化市场。一方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和消费意愿,扩大国内的文化消费;另一方面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市场,展示中华文化魅力。要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创造出更多更好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艺术魅力的文化产品,还必须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形成一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07-24.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3].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8.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Cultural Power: Cultural Mission and Strategic Choice of Chinese Communists

——Study of Hu Jintao's Important Speech on 23rd,July

Cheng Linhui Zhang Qiang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Guangxi 5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