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概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1 17:13:55

文化资源概论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篇1

关键词:课程思政;设计概论;建构论;艺术设计专业;基本框架

当前,专业“课程思政”在各大高校有序推进,逐步深化,加速了设计概论“课程思政”的生长。设计概论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入门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中,始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德育处于首位,建构高质量的设计概论“课程思政”,成为任课教师的一种教育责任与担当。正本清源,从逻辑上讲,设计概论“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思政”,它们在基本经验、形态特征、价值本源和标志元素等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对其进一步梳理,进行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建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根据专业“课程思政”的基本经验,建构设计概论“课程思政”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专业“课程思政”的普遍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一)专业“课程思政”的普遍经验。专业“课程思政”在传播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聚焦用好课堂主渠道、促进教书与育人统一[1]等方面,成为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建构的范式。设计概论引入“课程思政”,将进一步强化和发挥它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1.设计概论“课程思政”的内涵。在“全课程、全员育人”的背景下,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关乎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教育和思政教育,课程目标与原初“纯课程”较之,在功能性质、目标任务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设计概论“课程思政”不是要新开设或新增设一门课程,不是在原课程中再附加一章或一节或一段思政教育内容,而是在知识育人基础上对原课程育人功能的重组重构,包括:(1)深度挖掘蕴涵于原课程中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强化“显性”(形态特征、标志元素)思政、细化“隐性”(价值本源)思政;“显性”与“隐性”并重,提升育人能力,形成综合功效。(2)开辟课程新场域,将课程育人落到实处,形成知识与育人并重,高度契合,从而使“隐性”思政“显性”化、“显性”思政“工具”化、“工具”思政“系统”化。2.设计概论“课程思政”的意义。它改变了设计概论“学科中心”的课程模式,将专业“课程思政”延伸到设计概论中;它遵循设计概论的特点,将专业“课程思政”的一般原理应用到设计概论“课程思政”的建构中;它整合设计概论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突出设计概论课程中专业知识蕴涵的育人价值,特别是整合那些对学生职业道德修养、人文艺术素养等有作全局整体发展意义的知识点。(二)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启示。专业“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为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建构提供了可资借鉴和参考的范本。1.理论探索及成果。上海市部分高校深入贯彻和全面落实关于加强高校思政教育重要讲话,率先推出“全课程育人”方案,从而推动了多地高校专业“课程思政”理论研究的步伐。陆道坤的《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一文,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分工协作作出了明确界定;刘文红的《新闻传播课程思政论文集》一书,汇集起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孙在福、丰颖楠、齐海明的《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以〈立体构成〉为例》、以及王计平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研究——以〈环境设计原理〉课程为例》等一些文章,对艺术设计专业一些课程引入“课程思政”进行了诠释,从中管见其设计概论“课程思政”的雏形。遗憾的是,在论及专业“课程思政”大量文献中,由于研究者各自的任务目标及侧重不同,在如何建构某一门具体课程的“课程思政”上,并没有给出更进一步的阐释。2.实践经验及后果。专业“课程思政”从理论到实践,一些原先隐藏的问题先后显露出来,认识上的偏差,是将专业“课程思政”概念化和标签化,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一是负载了一些非“课程思政”本质的内容;二是偏离了专业课程标准和目标;三是削弱了“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和针对性。3.认识成果及启示。研究文献的积累,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学术界、教育界逐渐对专业“课程思政”的认识达成共识,“专业知识+思政教育”成为认识成果的“表达式”。通过可复制性,它在部分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了固化,在推出的一些精品特色课程中也有相应的体现。主要启示:(1)在认识上,专业“课程思政”与设计概论“课程思政”这对范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建构过程,是一个从一般到个别,实现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过程。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孕育于专业“课程思政”,有其共性,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具有自身的特点,是其个性。(2)在策略上,将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建构放置到专业“课程思政”中检视,是一个从“适应”到“不适应”到“新的适应”的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设计概论“课程思政”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在检视、辨析中逐步明朗化。

二、依托专业“课程思政”的形态特征,建构设计概论“课程思政”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以“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为题,以国家教育制度、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确立为专业“课程思政”主要形态特征。(一)辨析主要概念。专业“课程思政”体现了国家意志,系统地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形态特征植入到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建构中,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1.设计概论课程与设计概论“课程思政”。设计概论课程是指引入“课程思政”前的专业课,它以原初形式“纯课程”为方式,设计概论课程目标,总的说来是通过设计及源流和发展、设计范畴要素、思维创新,使学生具备设计专业理论与应用基础。引入“课程思政”,命名为设计概论“课程思政”(专业课程+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叠加或者复合”[3],因而,设计概论“课程思政”是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叠加或复合。设计概论“课程思政”作为课程载体,具有“立德树人”“铸魂育人”课程形态特征,建构要“认真研究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与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融合方式,既不能做‘披萨饼’,也不能做‘三明治’‘肉夹馍’,要做成‘佛跳墙’‘大烩菜’,真正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材之中”。[4]所以,设计概论“课程思政”课程目标,是在“纯课程”基础上,与“课程思政”产生叠加效应,形成综合性课程目标,主要是:(1)设计理论基础、设计行为模式与设计文化目标;(2)设计本土资源、中国设计与国际视野目标;(3)工匠精神、专业精神与社会责任目标;(4)设计团队合作、创意创新创业与设计时尚目标。与此相对应,呈现出多个主题表征:(1)中国设计文化自信主题。从源头上寻找中国设计发展动力,与本土地域设计一脉相承,发挥古代多元一体设计文化的优势。(2)思政教育资源主题。将单纯知识教育转化为持续的设计素养、人文精神、艺术审美,实施综合教育。(3)构建专业教育生态主题。克服一切急功近利、形式主义倾向,求真、求善、求美,不断开辟课程新场域。2.思政理论课程与设计概论“课程思政”。联系紧密,又有分别,育人目标的高度契合,但实施思政教育方式不同。寓意式或渗透式是设计概论“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它通过“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实现专业课程中包含的思政教育目标。最大区别:思政理论课程属于“显性”思政,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属于“隐性”思政;思政理论课程类似“溶质”,设计概论专业课程类似“溶剂”,设计概论“课程思政”类似“溶液”。设计概论“课程思政”“隐性”思政,借助于设计概论知识传播力量,以潜移默化、浸润熏陶实现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二)凸显形态特征。立足于“立德树人”、“铸魂育人”课程形态特征,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深刻展示新时代教育主题。1.“立德树人”特征。设计概论“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抓手,根据专业课程特点,遵循教育规律,直面当下问题,聚焦社会热点,紧扣时代主题,引导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当前学习状态,回应学生思想困顿与困惑,不断促进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此,知识、素养与能力协同发展,综合性目标取代单一性目标,消融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隔阂,从而为学生营造起真实学习情境,进一步提升设计理论修养和理性价值判断力,导入主流价值观,奠定了坚定的基础。2.“铸魂育人”特征。“铸魂育人”与“立德树人”具有同一性,“育人”根植于“立德”。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在面向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铸魂育人”主动承担起育人责任,在开放式、案例式、项目式课程情境中,它与“立德树人”遥相呼应,最大限度满足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职业岗位能力、就业创业能力上提升的需要;它特别重视学生人生价值观实践教育,以丰富的育人资源,积极输出正能量,彰显榜样模范教育力量;它最大限度弱化或回避了单一理论强制灌输、抽象概念说教、人生价值论理的常规模式。一句话,它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应有之义。

三、发掘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本源,建构设计概论“课程思政”

设计概论是设计专业基础知识为核心的学科规范系统,以知识价值存在为前提。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将进一步强化学科规范,成为普及设计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实现专业入门的捷径。(一)课程知识价值本源。任何课程总是以学科知识价值存在为前提,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建构以此出发。1.设计概论的知识价值。遵循课程知识价值本源的内在逻辑理路,任何偏离知识价值的课程建构都难以实现课程目标。设计概论“理应着重于阐述设计元素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在各领域的应用,分析设计的本质特征”[5],因而,学生在专业入门训练中,在“概论”、“条纲式”课程体例中,通过设计原理、性质、种类、特征等专业知识学习,实现了快捷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目标。2.知识价值与设计概论“课程思政”。设计概论“课程思政”是在原课程知识结构包括知识编排、能力培养、情感熏陶上所进行的课程知识重组重构。在面向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目标中,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对知识结构体系、素质能力训练等重要内容进行重新嵌入。由于设计概论大多在大一美术生中开设,高考文化成绩偏低,入学后还未有效建立起学习理论课程的兴趣,甚至厌倦理论课程。因此,力求将理论概念、名词术语化作具体感性的生动形象,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使理论课程变得易学。尽管“一纲多目”,但是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趣味性、愉快性、生动性和整体性。(二)课程育人价值本源。课程的育人价值关乎到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独立的意义。1.设计概论的育人价值。课程的育人价值蕴涵于知识价值之中,知识价值成为育人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设计概论阐明设计原理及规律、设计文化知识,有着大量的丰富的育人价值内涵。它不仅与设计修养力、判断力,还与设计工匠精神、设计面貌、设计人文情怀、设计师的人格精神和曲直是非以及人生态度紧密地联系一起。2.育人价值与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建构高质量的设计概论“课程思政”是一种水准,因为,它表明学生获得知识营养与成长滋养的性质水平,也表明学习生活的生动性和实践活动的丰富性。设计概论“课程思政”从“设计为人”出发,贯穿“和而不同”的设计理念,将培养有理想、有抱负、有社会责任担当的设计师作为目标。(三)设计概论“课程思政”的价值取向。从知识价值本源出发,挖掘育人价值,承担起引领知识传播。1.价值形态双向交流互动。知识价值与育人价值互为前提因果,处于一个动态结构之中。在价值取向上,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建构,既重视知识获取、又注重综合素养提高,力求呈现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系统的理论架构,通过探索思政教育实现的多样性,聚焦知识价值,从中释放出更多的育人价值及人文关怀。设计的当展,多维度、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变化,增加了其中的难度。但是,从存量知识到创意新知、从专业知识到通识知识、从传授新知到传播育人文化、从寻求知识与育人的高度契合到形成现实目标,价值形态的双向交流互动始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发挥知识价值基础作用。知识价值与最终导入到设计概论“课程思政”而形成的课程质量正相关。育人价值的实现只能依据课程知识价值,一切“附加”在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中的非“课程思政”的本质属性占据课程内容、都没有存在的“合法性”。设计概论作为基础课程、通识课程、核心素养课程,在释放知识价值能量、导向育人目标上承担着重大责任。在全球化图景中,学生只能通过用心探析设计源头、衍生和嬗变,才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设计观、人生价值观。3.重视育人价值引领作用。育人价值凝聚起知识价值力量,引领知识传播。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在面向应用复合型设计师的人才培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提高设计师主体自觉,设计技术是硬实力,设计文化是软实力,有机结合产生创造力。学做人是一切教育的基本,学设计也应先学会做人,这样才能学以致知、学以致用、学以致创、学以致远。做一名有理想、有抱负、有社会责任担当的设计师,彰显着育人价值的引领作用。因为,设计师已经超出了个体“人”的概念,即“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因文化而存在的社会存在物和文化的体现者”。[6]

四、拓展专业“课程思政”的标志元素,建构设计概论“课程思政”

拓展蕴涵在课程知识内容中的标志元素,这是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建构的硬核。(一)标志元素。马克思主义是学生全面进步的引路明灯,成为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建构标志元素。1.坚持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化“显性”思政与细化“隐性”思政并重,用好、用活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政工具。一段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的指导地位被弱化,基础受到动摇,课程失语,育人缺失。设计概论“课程思政”突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重新检视照搬西方学术体系的内容,坚持和发展包括生产物质生活的设计思想、设计的审美文化中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清除原课程中被误读的非马克思主义,促进设计传统与中国主题、设计创造与自主创新的发展。2.坚定文化自信。从认知上说,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动力源自于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和追求。在联结历史、现在与未来的通道上,贯通古今、融会中外,不断推动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借鉴,最终超越西方现代设计,从而实现中国本土设计文化的自觉。从现实上说,这是中国当代设计解决中国当代设计问题的优先方案。从基本概念及应用的优先化,设计文化是“一种将心灵与审美的内在状况外化到产品或体验上的文化模态”[7],是一种设计思维的美学重构。回归中国设计文化认同,使之与育人文化传播同向同行。(二)中国元素。重视中国传统优秀经典设计的功能价值开发,拓展经济适用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形成当代设计的中国主题。1.聚集经典设计力量。中国传统优秀手工艺设计,是无数先辈们设计匠心独运的结果,是“注重社会生活的审美意义与实用结合的形式”[8],这些以鲜明的本土地域文化特色的工艺设计产品,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其中,丰富的色彩、质材与造型,在原初形式上凝结着民族审美文化品格;厚重的历史——那些漆器、琉璃、陶瓷、刺绣、抽纱、景泰蓝、纺织和书籍装帧等,积淀着中华民族社会文化心理印迹,构成了中国古代设计和工艺美术极其重要的史料。沧海桑田,曾汇集于历史文献或囊括于各类图像史册的经典作品,如今被冠以符号、或图像,在当代语境中,经常被“活用”。因此,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功能、形式、技术、经济和审美中进行当代价值加工、整理,进行重新发掘,或多重组合或重新编码,形成有效教育资源,十分必要。2.传承优秀设计经典。中国经典设计多元一体的表征成为高度文化自觉的体现。它外化为设计资源价值,汇聚成文化标识。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将经典设计案例“活用”,这是大力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实现了中国传统设计的当代继承的生动体现。新中国成立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中国创造。民俗文化与艺术设计在当代的再度融合,有力地展示了中国当代设计的全面进步。(三)审美元素。弘扬中华美育,加强现代美育,促进设计概论“课程思政”美育形式的实现。1.审美关照。美育讴歌生活中的文化,赞美生活中的艺术,成为艺术设计教育崇德尚艺、德艺双馨的精神动力,“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9]因而,在设计创造性活动中,生活艺术化与艺术生活化,在现代人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有十分明显的表现,设计与生活方式的转变,迫切地需要解决好审美穿透力问题。设计概论“课程思政”的美育形式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通过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学生在充满生动性、愉悦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中,以审美关照积累知识;在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中,筑牢理想信念,陶冶情感,锤炼意志。这从根本上长久性地解决了当下一线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匮乏的困惑,对审美力形成职业岗位竞争力等创业就业预留了极大的发展空间。2.人文浸润。设计概论“课程思政”的美育形式延伸出多样化的教育形式。通过关照设计的功能美、形式美而进入审美文化状态,诠释中国设计的人文风貌,理解中国高铁成为对外交往名片,感受中国拥有的“大飞机”、航空母舰、“神舟号”、“蛟龙号”、港珠澳大桥的神奇,体会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舞美设计的精美。总之,这些描绘中国当代设计辉煌的作品,形成了设计概论“课程思政”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它与思政教育相得益彰,同频共振,共同促进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向纵深发展。

综上所述,设计概论“课程思政”是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理论实践不断深化的产物,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本文从专业“课程思政”几个关键性问题入手,通过进一步梳理,搭建起了一个可以理解和讨论设计概论“课程思政”的基本框架。更重要的是,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在不同的任课教师那里,不可避免地贴上了“简化”的标签,有的还负载了一些额外内容,这迫切地需要作出一次系统梳理,将附加的一些非本质性质剥离出去,这有利于澄清思想认识,纠正实践偏差,深化理论实践,提高设计概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政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3):43-46.

[2]张烁.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01版).

[3]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政理论教育,2018,(3):64-69.

[4]晋浩天.九十六种马工程重点教材将全面修订[N].光明日报,2018年2月23日(08版).

[5]滕晓柏.什么是设计概论该有的样子[J].装饰,2008,(3):11.

[6]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美术出版社,2018年:112-125.

[7]杨青泉.中国设计文化百年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23.

[8]赵农.设计概论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77-100.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篇2

关键词:“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基地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成就,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伟大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本课程着力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现实生活,增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及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本文从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和运行出发,探讨此课程的改革方向。

一、“概论”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概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必修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党中央、、教育部等相关部门一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性,更是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教学工作的全程,而其中四门思想政治教育课则是实现以上目标的“桥头堡”[1]。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却面临着难题,我国高校教育仍然没有打破以专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念和模式,重视专业教育,轻视思想道德教育,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学生层面,还体现在教师甚至学校领导层面;某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严重不足,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师生比例;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经费没有全额配备;上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逃课现象严重,上课不认真听讲屡见不鲜。作为四门思想政治教育课之一的“概论”课,同样面临这些难题。作为“概论”课的一线教师,应当着力于学生层面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2]。

二、“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意义

“概论”课自开设以来,不断有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在研究和探索其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很多从事“概论”课教学的教师的不断尝试,实践教学逐步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仅开展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开展实践教学,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将课程内容融会贯通。但需注意的是,“概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课,不同于专业课,“概论”课的实践教学思想层面强调理论和现实的结合,致力于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利用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概论”课理论性强,又有一部分内容涉及历史,现行的教材内容的设置导致各地的“概论”课教学内容统一,模式化。因此,传统的教学改革,都给人一种旧瓶装新酒的感觉,时间长了,学生同样会觉得乏味。而要突破“概论”课实践教学的瓶颈,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结合“概论”课的内容,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将实物、实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比单纯的文字图片给学生带来的触动要强烈得多。“概论”课红色文化实践基地的建立,能够创新“概论”课的实践教学模式,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为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提供宝贵经验;能够有效提高“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三、“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流血牺牲,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革命的胜利,建设了新中国,在这个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红色文化资源,革命旧址、纪念馆遍布全国,大量的红色文献也得到了很好的保存。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人民宝贵的财富,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更是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笔者是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的教师,下面就以本教研室为例,对“概论”课红色文化实践基地建立的过程和经验进行介绍,以供参考。遵义被誉为“转折之城”,因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而广为人知,此次会议确立了以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市的红色资源非常丰富,除了遵义会议会址以外,还有很多革命遗址和纪念馆,如娄山关战役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平正乡革命遗址等,对建立“概论”课红色文化实践基地可谓得天独厚。“概论”课红色文化实践基地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①场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理论上讲,所选实践基地的知名度越高和影响力越大,实践教学的效果就越好,因为革命历史中耳熟能详的事件、地址更容易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共鸣,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会更加专注,体会也会更深。②场所的大小。因为是对高校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人数通常比较多,而且“概论”课涉及全校学生,因此,要求场所有足够大的容量来支撑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③设施齐全,便于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建立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概论”课实践教学,有参观、讲解等众多环节,要求所在场所有基本的设施,除了提供相应的会议室、教室等设施以外,餐厅、休息室也是必不可少的。④交通。由于参加“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学生人数比较多,而且地点在校园之外,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实践基地距离不宜过远,最好能够当天往返,距离太远会增加不确定因素,给学生安全带来隐患。此外,还应选择道路通畅、交通便利的场所,以降低安全风险,保障学生安全。按照以上的选址标准,最符合条件的就是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无须赘述,遵义会议会址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全国第一批十个优秀社会教育基地”,馆藏文物500余件,历史资料3978份,资料图1426册,资源十分丰富,、、等中央领导人先后多次在此视察,影响力非凡。纪念馆及周边场馆占地六平方千米,设施齐全,分区合理。对于遵义医科大学来说,老校区距会址两公里,可以步行到达,新校区距会址20公里,半小时左右车程。综合以上条件,这里是建立“概论”课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基地的不二之选。但实际中与纪念馆相关负责人沟通时,才发现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客流量。作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近年来,遵义会议会址全年游客接待量已经突破了100万,淡季每天接待游客2000多人次,旺季每天接待游客4000多人次,纪念馆没有办法专门为遵义医科大学的学生单独安排实践教学的时间,如果把实验教学和其他游客安排在一起,又无法保证教学效果。经过反复商讨和研究,决定另外确定实践教学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研室相关教师先后考察了娄山关和赤水,娄山关地势太高,交通不便,而赤水距离太远,最终选择了平正仡佬族自治乡。平正仡佬族自治乡位于遵义市播州区,保留了众多红色文化遗迹,交通便利,距离适中,是红军长征期间在贵州停留的重要地点,红一军团在这里向中共中央军委发出了攻打打鼓新场的万急电报,拉开了召开苟坝会议的序幕,在此,中国革命从转折逐步走向辉煌。经过多方的努力和协商,2016年6月21日,遵义医科大学和播州区平正仡佬族自治乡正式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书,就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教育,社会服务方面达成了协议。双方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根据双方发展的需要,建立遵义医科大学实践教育基地,推动平正仡佬族自治乡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平正乡是我国第一个仡佬族自治乡,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为遵义医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和载体。

四、“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

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以后,目前已经运行了两年,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下属的“概论”“纲要”等教研室在每年的5月底6月初,或者10月底11月初,组织大学生到平正仡佬族自治乡进行实践教育活动,根据学生反馈,达到了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现就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基地进行实践教学的经验分享如下。第一,和学校各部门进行联动,共同完成实践教学活动。走出校园,依托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活动,仅靠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概论”“纲要”等教研室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得到学校相关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如教务处、财务处、学生处、后勤部门,还有学生所属的各院系的支持因为实践教学活动涉及政策、经费、交通、带队教师等方方面面,因此,需要学校各部门相互合作。第二,确定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人数。遵义医科大学每年大概招收本科生人数为3000人,被分为24个左右教学班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果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来,显然不现实,考虑课程时间的安排和教师精力时间,将所有学生分批进行也不现实。根据目前的人力、财力和后勤资源来看,每年只能组织一次,学生人数在100人左右,即每一个教学班由任课教师挑选4~5人参与,挑选标准为课程前半段表现良好的学生。由于医学生的专业课任务普遍繁重,期末涉及众多科目的考试,学生时间有限,因此,实践教学活动安排在学期期末考试之前的两周进行,由后勤部门提供两辆校车统一前往,当天返回。第三,验收形式。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除了要无条件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及带队教师的安排以外,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需要撰写相关的心得体会,作为“概论”课总成绩的组成部分,每个学生还要在各自的班级做10~15分钟的汇报,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实践证明,由学生自己来进行汇报,其他同学更容易接受,效果比教师课堂讲授要好。

五、结语

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纲要”等教研室在建立红色文化实践基地方面一波三折,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最终选择了更加合适的平正仡佬族自治乡;在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基地运行方面,正在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中,希望能够有效依托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进行实践教学,以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面临的难题,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搭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桥头堡”,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在教育领域,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正妙.2015年社会建设思想研究述评[J].临沂大学学报,2018,40(1):9-18.

[2]王朝科.关于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解读[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12):33-38.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篇3

一、艺术概论课程优质教学资源的辨析与确认

正如徐亮指出:“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有必要注意利用已有的资源,吸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方面已有的条件和思路中的合理内容。这不仅可体现教育保持的连续性和改革的合法性,而且也是改革措施有可操作性,可得以实施和贯彻的关键。”[1]故而开发任何教学资源,必须重视对原有的资源条件的利用、转化和优化。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对新的优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来教学资源是依据教学内容的目标、观念和规律来选择及确定的,它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但作为教学资源的论据材料,过去却常被简单套入理论模式,材料资源本身的重要作用往往被轻视或忽视,出现材料与观点、理论不相吻合或难以言之成理,论之有据的现象。随着社会时展,我们应当树立艺术概论应该立足于材料资源优先的基本思路,和一切从艺术实践出发、从材料资源出发的艺术教育改革的理念,进而对艺术概论课程所需的艺术资源和理论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来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基于此,新时期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资源应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其一,在专业主渠道的基础上拓宽多元渠道,确立多元一体的资源优质性。艺术概论有鲜明的核心价值取向性,确立资源的核心价值渠道是必要的,以具有人民性、民主性和进步性的价值取向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古今中外经历史检验的经典理论和作品作为核心的真善美统一价值体系构成了优质资源发掘的主渠道。在主渠道资源的基础上还需要多渠道拓展。从理论资源而言,西方20世纪以后的形形色色现代艺术及批评的多元资源;中国新时期以来形成的多元化、民族化、本土化的理论资源,“全球化”语境中比较文论的资源,当下学术讨论和争论的“热点”所提供的理论资源等,构成理论发展和艺术创新的“百花齐放”的资源开发格局。这就为艺术概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渠道,需要我们通过社会调研将其合理开发,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在历史与现实的条件下,改变资源材料匮缺老化、观念陈旧的教学现状,形成多元一体的资源开发渠道和经典化选择的优质资源构成格局。其二,选择具有一定特色与优势的教学资源,加强教学资源的优质性和典型性。艺术概论课程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故而资源的优质性和典型性很重要。对资源材料的处理和选择,就必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入里,抓大放小,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教学资源优质性与特色。一方面对教学资源提出更高选择要求,另一方面体现出资源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风格个性等特色。既在优质上体现出特色,又在特色中确立优质价值。因此,资源优质和优势主要体现在质量上而非数量上,当然,数量也提供了质量选择的空间和余地,只有具有一定的广度的数量支撑,才能达到一定深度、厚度的质量要求。从理论实践资源的精选而言,除艺术理论实践外,也应该从民间艺术理论实践、民族艺术理论实践、通俗艺术理论实践、大众艺术理论实践、新媒介艺术理论实践等入手,扩大理论实践资源开发途径,吸取其特色精华,使之转化为艺术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其三,注重个案、案例的典型资源的选择与开发,加强案例教学的应用性和创新性。理论课程的实践性品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个案分析和案例教学中。无论是理论个案还是实践个案都可提供实践教学和强化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的资源。过去在教学中并不缺乏例证和材料,但往往是堆砌罗列一连串材料,只有面而不见点。以个案分析和案例讨论方式教学,不仅使理论教学深入浅出、联系实际,而且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例如,艺术概论非常强调艺术起源及其原始艺术发生问题,过去因为缺少实物性材料,大多数观点都是依靠推论和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支撑,既没有太大说服力,又枯躁乏味,学生根本接受不了,而且也听不进去。如果在教学中选择好典型案例加以分析讨论,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明显加强。因此,必须把好精选这一关,使材料真正实现作为个案分析、案例教学的目标。

二、艺术概论课程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途径

从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而言,资源开发不仅在于选择,而且重在发现,也就是说寻找优质资源开发途径很重要。这如同作家必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而在生活中发现和选择素材一样,提出文艺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2];王国维提出作家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不仅能“写之”,而且能“观之”[3]。故而“入乎其内”的“写之”才能对材料资源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出乎其外”的“观之”才能对材料进行精选和创造。艺术概论教学资源是面对古今中外的艺术和理论而优选的结果,故而针对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主要有三个途径。其一,开发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的优质教学资源。艺术概论课程最大的问题在于理论与实践脱节或者说理论落后于实践,理论解释不了实际问题,故而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往往给人以陈旧和乏力之感。这就要求课程资源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必须立足于教学实际和艺术实际,以新材料、新论据支撑新观点、新知识。正如胡有清认为:“对于有潜在发展意义的科学知识,如边缘性科学知识、综合性科学知识,也应列入讲授内容。同时,有的放矢地介绍学科领域内的重大争论问题和新动向,也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4]新世纪以来,艺术实践与理论发展提供了各种新的艺术思潮和新的艺术理念,诸如行为艺术、实验艺术、新材料艺术、新媒介艺术、数字艺术、3D动漫艺术、生态艺术、环境艺术、景观艺术等,不仅与高科技、新材料、电子媒介紧密结合,而且与艺术理念观念变革结合,更为重要的是与生产力、生产方式变革结合,提供艺术创新发展的机制动力,也提供艺术概论课程改革的机制动力。从这一角度而言,教学资源的创新更应优先于观点的创新,新的材料就会支撑新的观点,也会支撑教学内容创新改革。其二,立足于知识结构和体系的系统性开拓优质教学资源的渠道。优质性不仅表现在资源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普适性和个别性、特殊性的结合上,而且也表现在基础性、知识性和创新性、变化性的结合上。艺术概论具有艺术理论体系、结构、知识谱系,需要在材料选择利用上整体全面考虑材料的实用性、对应性和实效性。过去在教学资源的选用上往往带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由此必然产生就事论事、各取所需的偏颇,而忽略了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的相关性和系统性。优质教学资源并非为某一范畴、命题、理论的合理性而选取的,而应该是为整个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而设置的,它还会有整合理论的作用,具有建构理论系统性、相关性和体系性的作用。因此,优质教学资源的意义在于资源本身具有系统性,具有整体性的实践材料和理论材料的意义,精选优质教学资源和考虑教学资源合理运用才能保证理论和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充分认识资源运用的辩证性、合理性和逻辑性。其三,立足于艺术发展趋向和学术前沿成果,确立以核心价值体系开拓优质教学资源的渠道。艺术与艺术理论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但也具有一定的超时代性和超社会性,故而从时代要求和时展趋向及其文艺规律而言,确立起核心价值体系及其评价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它影响和支配艺术理论发展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优质资源的精选必须有标准、原则和规则,必须依据艺术规律建立价值评价体系及其标准来确立优质资源。当前随着艺术及其艺术教育发展趋势,艺术上升为大学科门类,艺术学成为一级学科,以及美术、音乐、舞蹈、影视、戏剧等艺术门类也从二级学科升格为一级学科,艺术学下属的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成为二级学科,面临着艺术升格后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及一系列问题。因此,艺术理论发展创新反映到艺术教育和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科创新性和学术前沿性,以先进理论推动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建立起艺术标准及其艺术评价机制。艺术评价机制表现于艺术观及其艺术评价的核心价值取向上,往往以标准、原则、规律来体现。教师对优质教学资源的选择其实也是一种评论或评价形式,除依据教学需要而设立的评价标准外,更重要的是根据艺术标准、原则、规律来选择。这说明,核心价值体系具有贯通性和时代性的,更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教学资源选择必须确立核心价值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才能保证资源开发的优质有效性。

三、艺术概论课程优质教学资源的转化和利用

艺术资源及其文化资源并不等于教学资源,它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才能有效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因此,应该充分考虑艺术资源与教学资源联结的通道及其转化机制,寻找合理有效的转化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通过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高校教师不仅承担教学任务,而且也承担科研任务。但过去教学与科研分离问题较突出,重科研轻教学,或轻科研重教学等偏向促使教学质量下降,教学内容缺乏科研支撑,教学仅仅局限于“教书匠”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因而正确处理好科研与教学关系,以教科提升教学质量,以科研服务于教学,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教研相长、教研互动的基本思路。任何优秀教师的综合实力一方面来自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来自科研,来自对教学内容创新的科研成果。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应在教学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应将科研成果推广到教学实践中。其二,利用现代工具手段将教学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资源不仅是论证观点和理论的材料,而且也是形成教学内容的基础和材料。教学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关键在于教师,同时也与现代工具、手段、方法的合理灵活运用紧密相关。从教师而言,将教学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有途径是通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教学形式、表达方式以及课堂实践活动使之实现教学资源转化,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方法角度而言,多媒体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交流方法、现场活动参与方法、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和教学实践性环节设计等均提供教学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在现代信息社会,传播媒介有重大作用,艺术也进入到图文和视听一体化时代,艺术利用图像音的多媒体形式得到更好传播,艺术理论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图像音形式和视听的综合感受而获得更好的传播和接受。故而艺术理论教学资源引入多媒体教学,更为直观形象,也更方便简捷,获得更好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欢迎。理论型课程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不仅将教学资源有效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而且更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势互补、特色凸显。其三,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将学生的学习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从广义教学资源而言,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视之为教学的双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彼此间构成教学间性和主体间性,都发挥好教学主体性,从而也能将教师资源与学生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学生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途径主要表现在:一是注重引导学生利用自身资源,转化为自主学习模式与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变输入式被动学习为输出式的主动学习。过去在学校课堂里的教学模式依然主要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听讲,做作业,学生疲于应付教师、课堂、应试,留给学生自主自由学习、思考、实践的时间相对较少。而输出式学习方式,也就是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为自己学习,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努力,两个力的方向一致,合力最大,因而效果就好。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篇4

一、艺术概论课程优质教学资源的辨析与确认

正如徐亮指出:“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有必要注意利用已有的资源,吸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方面已有的条件和思路中的合理内容。这不仅可体现教育保持的连续性和改革的合法性,而且也是改革措施有可操作性,可得以实施和贯彻的关键。”[1]故而开发任何教学资源,必须重视对原有的资源条件的利用、转化和优化。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对新的优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来教学资源是依据教学内容的目标、观念和规律来选择及确定的,它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但作为教学资源的论据材料,过去却常被简单套入理论模式,材料资源本身的重要作用往往被轻视或忽视,出现材料与观点、理论不相吻合或难以言之成理,论之有据的现象。随着社会时展,我们应当树立艺术概论应该立足于材料资源优先的基本思路,和一切从艺术实践出发、从材料资源出发的艺术教育改革的理念,进而对艺术概论课程所需的艺术资源和理论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来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基于此,新时期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资源应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其一,在专业主渠道的基础上拓宽多元渠道,确立多元一体的资源优质性。艺术概论有鲜明的核心价值取向性,确立资源的核心价值渠道是必要的,以具有人民性、民主性和进步性的价值取向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古今中外经历史检验的经典理论和作品作为核心的真善美统一价值体系构成了优质资源发掘的主渠道。在主渠道资源的基础上还需要多渠道拓展。从理论资源而言,西方20世纪以后的形形色色现代艺术及批评的多元资源;中国新时期以来形成的多元化、民族化、本土化的理论资源,“全球化”语境中比较文论的资源,当下学术讨论和争论的“热点”所提供的理论资源等,构成理论发展和艺术创新的“百花齐放”的资源开发格局。这就为艺术概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渠道,需要我们通过社会调研将其合理开发,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在历史与现实的条件下,改变资源材料匮缺老化、观念陈旧的教学现状,形成多元一体的资源开发渠道和经典化选择的优质资源构成格局。其二,选择具有一定特色与优势的教学资源,加强教学资源的优质性和典型性。艺术概论课程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故而资源的优质性和典型性很重要。对资源材料的处理和选择,就必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入里,抓大放小,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教学资源优质性与特色。一方面对教学资源提出更高选择要求,另一方面体现出资源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风格个性等特色。既在优质上体现出特色,又在特色中确立优质价值。因此,资源优质和优势主要体现在质量上而非数量上,当然,数量也提供了质量选择的空间和余地,只有具有一定的广度的数量支撑,才能达到一定深度、厚度的质量要求。从理论实践资源的精选而言,除艺术理论实践外,也应该从民间艺术理论实践、民族艺术理论实践、通俗艺术理论实践、大众艺术理论实践、新媒介艺术理论实践等入手,扩大理论实践资源开发途径,吸取其特色精华,使之转化为艺术概论课程教学资源。其三,注重个案、案例的典型资源的选择与开发,加强案例教学的应用性和创新性。理论课程的实践性品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个案分析和案例教学中。无论是理论个案还是实践个案都可提供实践教学和强化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的资源。过去在教学中并不缺乏例证和材料,但往往是堆砌罗列一连串材料,只有面而不见点。以个案分析和案例讨论方式教学,不仅使理论教学深入浅出、联系实际,而且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例如,艺术概论非常强调艺术起源及其原始艺术发生问题,过去因为缺少实物性材料,大多数观点都是依靠推论和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支撑,既没有太大说服力,又枯躁乏味,学生根本接受不了,而且也听不进去。如果在教学中选择好典型案例加以分析讨论,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明显加强。因此,必须把好精选这一关,使材料真正实现作为个案分析、案例教学的目标。

二、艺术概论课程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途径

从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而言,资源开发不仅在于选择,而且重在发现,也就是说寻找优质资源开发途径很重要。这如同作家必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而在生活中发现和选择素材一样,提出文艺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2];王国维提出作家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不仅能“写之”,而且能“观之”[3]。故而“入乎其内”的“写之”才能对材料资源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出乎其外”的“观之”才能对材料进行精选和创造。艺术概论教学资源是面对古今中外的艺术和理论而优选的结果,故而针对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主要有三个途径。其一,开发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的优质教学资源。艺术概论课程最大的问题在于理论与实践脱节或者说理论落后于实践,理论解释不了实际问题,故而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往往给人以陈旧和乏力之感。这就要求课程资源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必须立足于教学实际和艺术实际,以新材料、新论据支撑新观点、新知识。正如胡有清认为:“对于有潜在发展意义的科学知识,如边缘性科学知识、综合性科学知识,也应列入讲授内容。同时,有的放矢地介绍学科领域内的重大争论问题和新动向,也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4]新世纪以来,艺术实践与理论发展提供了各种新的艺术思潮和新的艺术理念,诸如行为艺术、实验艺术、新材料艺术、新媒介艺术、数字艺术、3D动漫艺术、生态艺术、环境艺术、景观艺术等,不仅与高科技、新材料、电子媒介紧密结合,而且与艺术理念观念变革结合,更为重要的是与生产力、生产方式变革结合,提供艺术创新发展的机制动力,也提供艺术概论课程改革的机制动力。从这一角度而言,教学资源的创新更应优先于观点的创新,新的材料就会支撑新的观点,也会支撑教学内容创新改革。其二,立足于知识结构和体系的系统性开拓优质教学资源的渠道。优质性不仅表现在资源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普适性和个别性、特殊性的结合上,而且也表现在基础性、知识性和创新性、变化性的结合上。艺术概论具有艺术理论体系、结构、知识谱系,需要在材料选择利用上整体全面考虑材料的实用性、对应性和实效性。过去在教学资源的选用上往往带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由此必然产生就事论事、各取所需的偏颇,而忽略了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的相关性和系统性。优质教学资源并非为某一范畴、命题、理论的合理性而选取的,而应该是为整个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而设置的,它还会有整合理论的作用,具有建构理论系统性、相关性和体系性的作用。因此,优质教学资源的意义在于资源本身具有系统性,具有整体性的实践材料和理论材料的意义,精选优质教学资源和考虑教学资源合理运用才能保证理论和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充分认识资源运用的辩证性、合理性和逻辑性。其三,立足于艺术发展趋向和学术前沿成果,确立以核心价值体系开拓优质教学资源的渠道。艺术与艺术理论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但也具有一定的超时代性和超社会性,故而从时代要求和时展趋向及其文艺规律而言,确立起核心价值体系及其评价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它影响和支配艺术理论发展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优质资源的精选必须有标准、原则和规则,必须依据艺术规律建立价值评价体系及其标准来确立优质资源。当前随着艺术及其艺术教育发展趋势,艺术上升为大学科门类,艺术学成为一级学科,以及美术、音乐、舞蹈、影视、戏剧等艺术门类也从二级学科升格为一级学科,艺术学下属的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成为二级学科,面临着艺术升格后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及一系列问题。因此,艺术理论发展创新反映到艺术教育和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科创新性和学术前沿性,以先进理论推动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建立起艺术标准及其艺术评价机制。艺术评价机制表现于艺术观及其艺术评价的核心价值取向上,往往以标准、原则、规律来体现。教师对优质教学资源的选择其实也是一种评论或评价形式,除依据教学需要而设立的评价标准外,更重要的是根据艺术标准、原则、规律来选择。这说明,核心价值体系具有贯通性和时代性的,更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教学资源选择必须确立核心价值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才能保证资源开发的优质有效性。

三、艺术概论课程优质教学资源的转化和利用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篇5

“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核心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阵地,教授大学生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大学生理解和掌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帮助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教授这门课的一大难题和挑战。、教育部在2005年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自2005年起,各高职院校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对“概论”课教学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很多新的思路和教学方法,但效果不佳。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在如何提高“概论”课的教学质量上进行一些必要的探索。

二、高职“概论”课教学现状分析

1.教材内容缺乏高职教育特性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的“概论”课均采用由教委统一编写的高等教育版的教材。教材主要介绍了思想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各理论体系、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作者简介:卢剑锋(1987—),男,广东陆丰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系,逻辑严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军事、外交以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的建设问题等方方面面,理论性较强。就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概论”课因其理论性过强,缺乏高职教育特性,让学生有些“知难”,没有意识到该课程对自身的长远发展将会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这种状况的存在,必然导致学生缺乏持久的动力来完成“概论”课的学习任务[1]。

2.教学模式缺乏高职教育特性

目前高职院校“概论”的教学模式仍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师生互动较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课堂气氛较沉闷,教学无法取得学生的认同,这会制约“概论”课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思想教育的功能难以发挥。现在虽在教学方法上探索良多,特别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概论”课堂不再那么枯燥,但如果过多依赖多媒体教学,难以保证学生从多媒体展示中获取知识,学生会认为政治课就是看图、看视频。

3.校外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科技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的大背景下,处于社会转型的当下中国,社会阶层利益结构发生变化,西方社会思潮涌入,在这自媒体大行其道的时代,成长在这阶段的大学生,思想意识活跃,自主意识强,但对外界存在的错误价值观念缺乏正确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当其理想信念受到冲击时,无所适从,理想与现实错位,内心充满矛盾。于是,他们对“概论”课等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认为这类课程就是思想的灌输,对其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毫无意义。

4.授课教师现状分析

教师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理想信念、待遇、工作环境等,都会对教师本身能否很好地执行“概论”课教学计划,用心备课安排教学,把教学内容准确传授给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对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重视力度仍存在不足。正因为不受重视,专业的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落差较大,自信心不足,出现职业倦怠现象。而且,现在的政治理论的授课形式主要以合班形式为主,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三、提高高职“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

1.建设高职教育“概论”课程体系

(1)准确解读教材内容。准确解读教材内容是教师授课、传递教材核心思想内容的基本技能,也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求,是课程思想得以贯彻的思想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的“概论”教材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理论性强,就基础较薄弱、认知理解能力有限的高职学生而言,确实有些“勉为其难”了。这就要求教师准确解读教材内容,并将其传达给学生。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对教材进行精确解读,并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方案,以满足高职学生的学习需要。但教师个人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阅历等因素的差异性又会使教师对“概论”教材的核心思想内容的解读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因此,教师必须时刻学习党的先进理论,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方法深刻理解“概论”课的核心思想内容,在此基础上,加强其他教育思想的学习,结合其他科学教育思想优势和特点准确教授“概论”课,丰富“概论”课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在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正、反两方面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学生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发展的观点和方法论分析这些热点问题,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教材的核心内容,提高对当下热点问题的认知和判断能力[2]。(2)融入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3]。企业的文化也是所处时代企业管理、组织管理新思想、科技发展和人文精神的集中反映,具有育人的功能。当前,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并在校企合作中,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又传授了企业文化,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

2.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概论”的教学质量

(1)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且在多元文化、个性张扬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觉得教师讲解的内容有些生硬,甚至空洞,在现实面前缺乏应有的“说服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变革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学会运用多元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历史实例和当前社会现实的实例,并联系学生的个人生活实际,把“概论”课核心内容准确讲授给学生。考核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而言,考核的形式和内容往往引导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传统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以考卷成绩论“英雄”,导致学生为考试而学“概论”,平时不参加社会实践,期末临阵磨枪,结果便出现“学前学后一个样”的现象,这与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是相悖的,因此,必须变革考核方式,变单一为多元,使“概论”课的教学任务得以实现,学生也从中获益良多,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2)深入学生学习生活。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对“概论”课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思想问题都源于现实生活,这些偏见和误解都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大学生缺乏认知社会应有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使然。要厘清大学生的这些认知偏见和误解,就必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收获第一手资料,以增强“概论”课教育的效果和针对性。授课教师可以在学期中或学期末深入调查学生生活和学习情况,在坚持“概论”课正面教育的大原则下,运用课程理论对收获的资料进行分析,探究课程理论和学生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解读,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性。

3.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重视和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必须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基于社会主义事业、党的教育事业、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理念的战略高度,以组织建设为平台、以选聘配备为基础、以培养培训为抓手、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实现教学状况明显改善为目标,全面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4]。把好选人关,注重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重视提高其地位和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2)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目前高职院校的“概论”课大都以合班进行授课,这也是各高职院校的无奈之举,专业班数众多,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数量不能满足需求,但按班上课必将加大办学成本。合班上课对教师的课堂管理来说,更多的是压力,工作量大,如处置不当,大班上课的弊端将更突显出来;人数众多,课堂因难以管理,师生互动较少,考核无法做到全覆盖;等等。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的生命线,高职校院须在解决节约办学成本和提高“概论”课教学质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做出选择。赖思明等人在对大班教学和中班教学比较研究中得出结论,中班教学比大班教学更有利于组织互动式的教学,提高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5]。除此之外,在授课人数上应有一定的限制。笔者通过向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取经,把授课人数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每组8到10人,一个授课单位控制在10个小组以内,向各小组分派不同的学习任务,小组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经过多次的教学实践,课堂秩序较好,教学任务能较好地完成。

总之,提高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须从多方面着手,协调各部门并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助力推动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使“概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真正得以发挥。

参考文献:

[1]贾龙飞,邓伟.提升高职《概论》课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59-60.

[2]林锦莲,徐丽.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33-34+39.

[3]陈春花,杨忠,曹洲涛.组织行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徐维凡.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1):4-8.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篇6

关键词:《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医药院校大学生;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其在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等学校思政课课程设置中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引导医药院校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现状,培养未来医药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当前,进一步发挥思政课的教育作用,积极探索《概论》课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下部分就从三方面分析《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

一、提升教学能力,更新教学理念

一名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医药院校的思政课,更为明显。因为对于医药院校大学生来说,很多学生都认为大学的思政课与中学时的思政课有重复的现象,导致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学习热情不高,与此同时,现阶段在思政教师的队伍中,有部分教师习惯使用“填鸭式”教学,致使授课过程中教师照本宣科,按照既定的模式推进课程进度,完全忽略学生的认同感与获得感,《概论》课余其他思政课相比更加理论化,灌输式的授课方法使得大学生学习效果更是大打折扣。因此,进一步提高《概论》课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转变教学理念就迫在眉睫。(一)夯实课程基础,增加知识储备。作为一名《概论》课教师,想要讲好这门课程,首先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真学、真懂、真信,那么认真读好原著就是夯实课程基础的必经之路,只有熟读原著,才能对相关理论有更加全面、系统的理解,才能在授课过程中自如并正确的运用,才能真正做到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帮助同学分析现实问题。同时,只有完整、准确的理解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思想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内容,才能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和难点,应对自如。增加知识储备最好的办法就是进修培训,在集体备课和互相听课交流学习之余,需要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以各大院校为依托,积极鼓励《概论》课教师参与省市举办的各类教师培训活动,让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认识,及时掌握不断更新、不断丰富的教学扩展内容,以期在今后的授课中能够进一步带领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度。(二)强化主体观念,转变教学理念。医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直接影响着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对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概论》课程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而学时有限,为保证教学进度,教师往往选择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这就导致在授课中常出现“一言堂”的状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因此,要改变现阶段的《概论》课教学效果,作为授课教师就应该意识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吸收知识,两者都是具有独立自主和主观能动性的课堂主体,又存在双向互动。一方面,教师要全面、客观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重学生的发展,只有教师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有益于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反之,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否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很容易让课堂变成单向道,只顾灌输不问效果,造成客体性教育。另一方面,两主体间要实现平等对话。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两个主体不存在霸权地位或支配地位,教师虽然是知识传授者,但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意志、有实践能力的学生,所以平等对话才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相互理解,教师不会抱怨医药院校大学生对国家发展不甚了解,学生也不会埋怨自己与教师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代沟。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授课中坚持民主、平易见人,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同时学会信任和鼓励学生的自我教育,让学生学会并习惯主动的思考与分析,使得课堂授课的内容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

二、锤炼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方法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还能够进一步改善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的探索过程中,很多教师在传统讲授式的基础上积极尝试了各种教法的改革与创新,受到了学生的好评,也积累了大量的有益经验。而现今,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面临着网络传播特性的巨大挑战。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使知识传播的途径不再单一,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愈加丰富,对教师知识的依赖感不断下降,选择信息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尤其在《概论》的授课过程中,课程内容紧跟时代脚步,涉及到现阶段我国发展的现状以及方针政策的改变,学生有时会先于教师获得相关信息,形成主观认知,一旦教师所讲的角度与自己的冲突,就容易出现对思政教师单纯的说教愈发反感的情况。另一方面,网络使知识多维化,在网络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观点,而每一种观点都有赞同的人。医药院校大学生在其思想还未成熟前,每天面对着网络文化的冲击,他们的思想就更具多变性和复杂性,这就增加了思政教师的教育难度。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网络时代为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服务,因此,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带来了机遇。《概论》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全书共十二章,涵盖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章节的内容,借助新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改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有关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理论时,课程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没有任何联系,学生很难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相关视频素材加入到思政课堂教学中。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通过QQ、微信等及时通讯功能,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思政教学拓展到网络世界,增强医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借助新媒体技术丰富课堂的同时,对思政教师的教学技能也是一种考验。作为思政教师要认真分析网络时代下医药院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引导学生对热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积极、有针对性的回答,以增强思政课的教育作用。

三、结合学生特点,充实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医药院校大学生的专业课程较多,学习压力较大,再加上英语、计算机等等级考试以及非常丰富的学校社团活动,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对于《概论》等一系列思政课不仅不会积极上课并主动阅读相关书籍,还会出现逃课的现象,使得思政课逐渐被边缘化,不被学生重视。为了使《概论》课成为医药院校大学生欢迎的课程,在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医药、献身医药的价值取向和专业思想,就需要针对医药院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需求,不断充实、优化《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一)将医药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医药道德教育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是现代医药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在《概论》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医药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医药道德,因此,针对医药院校大学生,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医药道德相结合。一方面,我国传统医药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资源。我国传统医药文化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的烙印,“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等传统医药美德就是医药伦理教育的本质要求,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一脉相承之处,可以在《概论》课堂教学中做到完美融合,为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医药工作者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在医药古籍和原著中有着众多故事、典章、警句、名词等,教师应该多多挖掘此类医药道德资源,并将其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中,让医药院校大学生在上课时能够深深的感觉到,课堂内容与自己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紧密相关,不仅医药道德素养得到升华,增强学生的获得感,还能够进一步改善《概论》课的教学效果。(二)将医患关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我国医院内的医患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不断增加,这也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期面对的十分突出的问题,使得解决医患矛盾、改善医患关系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医药院校大学生毕业以后步入社会,都有可能会面临如何处理医患关系的难题,在《概论》课中就可以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内容与医患关系相结合,以医患关系紧张的案例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纠纷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此过程中由教师把握课堂讨论的大方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还可以组成小组进行讨论,最终围绕和谐社会与医患关系得出问题的解决办法。除了上述两部分的教学内容优化,在《概论》课程中还有很多理论可以与医药院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相结合,例如将中医文化软实力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将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融入全面深化改革中,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我国各个时期的医疗卫生制度,增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事业的热爱和为中医药文化事业献身的激情。期望通过教学内容的不断优化,既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医药院校大学生学习《概论》课的积极性,也能有助于学生巩固专业知识,达到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共同推进的总体目标。

四、结语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视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概论》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引导大学生、凝聚大学生的重要职责,而绝大多数医药院校大学生未来会走上各级医药岗位,治病救人,医药工作者这一职业对从业者的思想道德有很高的要求,面对医药院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教育对象,《概论》课的功能与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提高《概论》课的实效性,需要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掌握教学技巧,缺一不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更重要的是引导医药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医药伦理道德,在不断完善中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许红菊.加强《概论》实践课教学的几点思考———以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1).

[2]任春华.研究性学习理念下的高校“毛中特”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5(1).

[3]赵保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医药学人才培养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7).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篇7

关键词:广告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创新方法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国高校的特色,又是办好我国高校的优势,高校课程要与思政理论课协同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相关研究在近两年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1],在思政大旗的引领下,广告专业课程纷纷开始启动思政建设。

一、广告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现状

以“广告”和“课程思政”为篇名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共查到37篇文献,其中涉及“广告学概论”课程的文章仅4篇,从教学研究的角度可见,广告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学者探讨的主要内容有:1.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研究者普遍认为课程思政融入广告专业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符合“广告行业发展的需要”与“大学生成长中正确培养的需要”[2],更是“中国高等广告教育自身建构和完善的理论自觉”[3]。2.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研究者提出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理念、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建设方向[2],以及“导”“感”“悟”“行”的教学实施构架等建议[4]。3.可应用的思政元素。教师结合广告专业课程特色,探讨可以融入的教学内容,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素养,具体表现为现代广告史中广告人不懈探索走出中国特色的敬业精神等[5],少数先行的教师甚至已经对照课程内容列出详细的思想映射与融入点。4.教学方法。思辨讨论、项目驱动、专题论文等方法因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而被广泛应用[6-7]。思辨讨论可以实现教学的层层递进,由分歧到统一,由浅层到深入的思维过程。项目驱动法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自我知识建构,实现对思政内容的理解与认同。专题论文可以使学生展开更具逻辑的思考,甚至不乏课堂论文扩展为毕业论文的例子。可见,更多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与思考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行为举止都受到影响。

(二)研究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意识到课程思政建设对广告专业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广告专业课程尤其是“广告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紧迫性。这些论文是研究者基于自身建设实践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从路径、方法上为后续建设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建议,使后来者有据可循、有理可依。但在初始建设阶段,教师除了需要原则指导、方法借鉴,同时也要关注实际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面临不少微观层面的操作困难。如课程思政内容如何融入教学内容实现思政教育的“润物细无声”,不同教学方法更适合何种思政内容的教学等,需要有经验的教师对重难点问题提供更多拆解建设过程与操作方法的案例分析。

二、“广告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难点

(一)思政目标与课程目标相统一

“广告学概论”是新闻传播类通识性的专业课程,通常在大一开设,课时多、知识覆盖广,发挥强基固本的通识教育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广告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能联系实际,学会用广告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广告实践活动,为更深入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过于强调思政目标而忽视课程目标是不可取的,无法满足广告专业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要求。要实现高质量的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做到思政目标与课程目标科学合理的协调设置,二者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协同发展。

(二)教学范式从知识漫灌转向因材施教

目前,“广告学概论”课程的授课对象均为“00后”,因其接受心理、对课程思政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等问题,教师应在教学方式上创新,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在教学范式上从知识漫灌转向“精准滴灌”,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紧密融合。在传统“授—受”课堂教学中,即使存在讨论、互动教学环节,仍摆脱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漫灌学习模式。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心理,与学生实时互动,才能激发学生的自我赋能。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挖掘与时俱进的课程思政资源,才能做到将价值导入与教学内容有机联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在教学中更有效地掌握知识。

(三)设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融合的评价机制

思政建设需要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评价是导向、评价是指挥棒,抓住评价就是抓住了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8]。因此,课程建设需事先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在“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的明确指示下[9],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等具体情况,将人才培养作为工作的中心,不断完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融合的评价机制。由此,教师才能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授课效果测量,倒推教学提升方向与方法。

三、“广告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以“三贴近”为驱动,营造课程思政生态

“三贴近”是指思政内容贴近知识内容,教学方式贴近学生接受心理,教师贴近学生。广告学是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性的专业,教师须要根据教学知识点,不断挖掘时展下的多主题内容作为思政教育资源,形成课程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内在的逻辑关联。同时,教师须要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方式,巧妙地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学习效果;教师作为教学重要主体,师德师风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做其知识层面的解惑人、思想层面的引导人、生活层面的知心人、人生道路的指路人,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进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例如,讲“广告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刚进入专业学习的学生通常会觉得话题涉及的内容相对陌生。教师在讲授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时,可通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什么会带动中国广告的迅猛发展”为问题导向,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读书报告进行主题性研讨,并且教师充分认可学生的自我探索与观点价值,在“三贴近”中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

(二)以“两型课堂”为阵地,形成课程思政张力

课程思政就是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全过程。第一,立足第一课堂。教师需要针对课程知识系统优化课程设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深耕”“细耕”,体现价值引领与思想融入。第二,用好第二课堂。通过课程项目实战、企业调查与名师进课堂等方式,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不仅益智也重在立德树人。例如,教师将整个课程设计为三大模块:理论知识模块、广告分享模块(线上周末广告下午茶)及广告实践模块(探索性实践作业)。理论知识讲授结合专业知识点,注重联系中国广告产业发展与企业品牌发展实践。“周末广告下午茶”是在每周末,教师与学生们在线上一同分享、鉴赏、评点优秀公益和品牌广告,感受广告创意魅力,领略广告传递的家国情怀、品牌价值以及人生奋进的主题。探索性实践作业有专题读书报告、城市标识设计、传统文化广告创意策划方案等。三大模块联动作用,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自主吸收相关思政内容,更爱祖国、更爱家乡、更爱家乡的传统文化。

(三)以“双向动力机制”为杠杆,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必须“以生为本”,关键在于“激发”,成效在于“内化”,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赋能。该课程建立了评价学生的双向动力机制:一是激励引导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述企业品牌发展故事、广告名人奋斗故事、国货广告故事等内容,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企业、人生,争当时展的“接力者”。二是课堂教学互动评价机制,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与教学结果评价相统一。注重对学生素质绩点与专业效能的全面考察,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例如,课程近3年坚持“课堂十分钟”版块,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自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公益广告、企业品牌广告进行分享和品鉴,每个小组成员提交鉴赏感悟。教师引导学生现场点评、互动交流,再作综合评价。展示能力、鉴赏能力、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共同构成学生成绩。

四、“广告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案例

在上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的整体指导下,教学团队对课程每一章节都进行了详细设计。此处以“广告学概论”导入课为例,对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目标设定

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性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知识性目标主要从广告现象分析切入,从理论关照入手,以具体问题意识为导向,注重知识点的系统与深入性的讲解,以期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课程思政目标主要从优秀广告作品案例和最新电视文化节目分析入手挖掘思政资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注重引导学生对广告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规范价值进行初步思考。

(二)教学设计

导入课的知识点是广告概念与广告特征,结合专业教学任务,该节课程设计了5个知识点:广告现象观察与解析;问题:为什么不能简单认为“广告就是广而告之”;广告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广告与新闻传播的区别;广告的概念与特征。思政内容在知识框架下分别设计为:一是广告社会价值。通过合理的案例选择,使学生认识到广告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观察并解析广告现象,理解其能通过发挥社会功能去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二是广告文化价值。通过优秀的商业广告与公益广告的赏析,使学生理解广告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公益广告与爱国广告中所传递的多元主流文化。三是广告经济价值。理解广告与经济间的关系,认识广告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并由此树立学生的奋斗精神,志在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四是以真实性为价值底线。在区分广告与新闻传播的同时要求学生看到两者的共性,是以真实性为价值底线。五是广告审美价值。通过优秀的广告案例与精品节目赏析,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理解广告所具有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对其进行“美育教育”。教学手段的选取是在结合上述设计的基础上,选取更为有效、更贴近学生接受心理的教学手段。如图1所示。

(三)教学效果

通过公益广告与政治广告所表达的主题内容,使学生由“筷子”的文化符号了解公益广告传递的中国人的文化情感与价值理念;观看政治广告《我是谁》,使学生通过一个个在平凡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形象,对共产党人的党性有直观、具体、形象的认识;观看与赏析《典籍里的中国》,其所呈现的“民本思想”“家国情怀”和“多彩的中国和中国人”,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产生影响。课后,课程团队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本课程对他们做人与做事都产生了良好的激励作用。

五、结论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篇8

要将多媒体教学合理、准确、高效地运用到高职《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首先应全面而准确地了解该门课程的特点。在高职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与其他课程相比,《旅游学概论》具有以下几个较为显著的特点:

(一)该课程是高职旅游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

在高职院校,《旅游学概论》的教学目的是使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旅游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帮助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形成对旅游的总体认识。该门课程是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旅游专业知识的入门课程,它不仅仅是高职旅游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规定的专业必修课。

(二)该课程在旅游专业的系统学习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性

《旅游学概论》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对学习旅游专业知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旅游专业其他后续课程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旅游专业的其他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奠定基础。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旅游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包括了旅游心理学、酒店管理、导游实务和旅行社管理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

(三)该课程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

《旅游学概论》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应掌握旅游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较为全面而系统地认识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认识旅游活动以及由其而引发产生的各种现象与关系的本质。教师通过对该门课程的讲授,要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树立系统的旅游知识框架,掌握旅游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为学习其它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旅游学概论》课程的内容多而全,具有明显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等旅游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包括了旅游学的核心概念、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旅游资源的分类、开发、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线路设计、旅游需求的成因、旅游的影响等旅游业的核心知识。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对旅游现象和旅游学科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

二、多媒体教学在高职《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的适用性

与传统的普通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容量性、直观性等多个优势能很好地适应高职《旅游学概论》课程的基础性、重要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一)多媒体教学可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高职旅游专业的《旅游学概论》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必修课,包括了较多旅游学中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如果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声、像、图、文等各项资源,能达到图文声像并茂的效果,大大提升了《旅游学概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例如,针对《旅游学概论》中的概念,如果运用传统的讲授法,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高职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如果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合理地利用声、像、图、文等各项资源对旅游学的核心概念进行诠释,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该门课程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可以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持久、全面、深切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概念。

(二)多媒体教学可提升课堂教学容量性

《旅游学概论》在高职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涉及的专业知识点和技能较多。网络、书籍、音像制品上,可供教师查阅和使用的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到大量案例、图片、视屏和音频,并将这些资源通过多媒体教学,运用到《旅游学概论》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添加各类声、像、图、文等资源,将新知识和新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可拓宽学生知识面,达到对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较好结合,这就大大提升课堂教学容量性。

(三)多媒体教学可将教学内容条理化、简单化

《旅游学概论》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前后相连,关系错综复杂。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在讲授课程前后关联交叉的知识时,往往会让学生失去耐心和好奇心,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对声、像、图、文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教师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比较彻底的分解知识技能信息,减少抽象知识在学生大脑中的转换过程,可以全面、准确地表达其教学意图,将教学过程中难点和重点问题简单、准确地呈现,使教学内容调理化和简单化。

(四)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学场景直观化

高职《旅游学概论》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到对具体场景和问题的处理;传统的板书和口头无法表达清楚的这些场景,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且高职的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很难让学生自己在脑海中构建和重现这些场景。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声、像、图等资源,可较生动、准确地再现教学中需要的场景;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突破视觉的限制,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三、多媒体教学在高职《旅游学概论》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相比传统的粉笔加黑板、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因此,在高职旅游专业《旅游学概论》课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

(一)够用原则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信息查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查阅和搜集到与《旅游学概论》相关的教学资源极为丰富。教师将各种教学资源运用到该门课程的教学中,课件内容丰富,信息量很大。但是如果教师不根据实际需要,把过量信息和资源带入课堂,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过度快速地操作多媒体,以求将所有信息展现给学生,很容易出现“满堂灌”的现象。高职的学生在课堂中完全没有时间消化和思考,最后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因此,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应秉承“够用原则”,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课时安排,从海量教学资源中筛选出素材,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二)实用原则

相比于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形式,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教学形式更新颖。但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新颖和丰富,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过多地应用强烈的色彩、大量图片和动画,片面追求采用最先进、最现代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置教学内容不顾而一味地追求形式,反而忽视了真正核心教学内容。其实进行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辅助教学、优化教学;教师应紧记“实用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和优化课堂,而不是“统治和主导”课堂。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用适当的资源将教学内容呈现即可,不应造成本末倒置,影响教学效果。

(三)合用原则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明显,导致有些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只注意到它的优势,忽视了它的局限性;不管课程的什么内容,均采用多媒体教学。其实教师也应进行思考和筛选,针对高职《旅游学概论》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在合用的前提下,实用多媒体教学。以该门课程的“旅游线路设计”的内容为例,以笔者的授课经验,该部分内容更合适使用“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将学生讨论结果呈现,并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灵活的修改,这种方式更利于师生互动,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

(四)会用原则

应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并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亲自设计、编写课件,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师受精力和能力的限制,部分教师将网络上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下载,然后不加修改地直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其实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如果教师不做任何的学情分析,直接拿来就用,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因此,教师还应通过学习和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做到真正“会用”。

四、结语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篇9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国外并无“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此相关的研究是各国对高校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探索。19世纪中叶,杜威认为在课程内容上自然科学知识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一样可以满足社会需要,引发了美国通识教育运动和选修课程改革。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再次对通识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重视大学生共同价值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被公认为迄今为止实施通识教育最好的模式之一。我国教育部在2017年12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此后学界开展了大量“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课程思政”在高校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的作用研究。邱仁富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理论进行了研究。[1]张正光(2018)认为应该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2]李如占(2018)认为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比,“课程思政”具有独特的渗透性、潜隐性特征。[3](2)“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探析。刘磊(2018)认为应加强顶层设计,致力实现“课程思政”的统筹规划。[4]谭晓爽认为应通过明确主体责任、构建“课程思政”体系、破除专业壁垒、提升教师育人能力等路径。[5]王禾玲认为应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6](3)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许多高校在学习上海“课程思政”的经验基础上,充分尊重不同学科特点,把学科内容与思政内容有机结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师培训、课程教学目标与大纲、教学内容、教育资源与教学设计、师资力量建设、第三课堂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总之,国外高校的通识教育已经很成熟,对国内各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教学方法有借鉴意义。国内高校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面对众多高校及众多不同的专业,需要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探索来更好地实现高校全方面育人目标。

二、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意义

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促进高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1)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助于探索高校专业基础课育人功能的发挥。在社会多元价值背景下,单纯或过度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可以努力挖掘专业基础课中丰富的育人资源,探索出在教学主渠道中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的育人路径。(2)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助于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通常大学生对专业课教师的认同度更高,与专业课教师的接触更多,大学生的价值观更易受专业课教师的影响。专业课教师应更加努力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教育资源,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让专业课教学课堂内容更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更深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能为其他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较好的借鉴。高校任何学科都蕴含着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规律的探索,蕴含着道德、伦理、法律及价值观等内容。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参加者有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思政老师与专业老师的联合备课,共同探索专业基础课的育人功能,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好的模板。

三、《社会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探索

1.课程性质

《社会学概论》是我校公共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核心教学内容涉及社会学的产生及其重要的研究领域,诸如社会运行、社会群体、社会互动、社会分层、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等。从课程内容来看,可以挖掘出大量思政教育的内容来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社会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

(1)根据“课程思政”总体要求,对《社会学概论》教学进行优化设计,修订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工作的考核等方面探索,积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经验,探讨在教学中真正融入思政内容,确保思政教育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最终形成课程的思政全覆盖。(2)将《社会学概论》课程分为四大模块:社会运行概述、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社会运行与社会建设。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各模块中注入专业知识传授、技能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三个基本要素。(3)在《社会学概论》四大模块基础上将课程各章节内容细化,找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将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相结合,对大学生在政治方向、思想引领、价值引导和德育内涵等方面内容进行挖掘,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3.《社会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在《社会学概论》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之初,结合“课程思政”的总体教学要求,进行了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修订,在划分《社会学概论》四大模块基础上对课程各章节内容进行了细化,详见下表1。

4.《社会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探索

至目前为止,《社会学概论》共进行了两个学期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第二轮的教学改革中,对第一轮的“课程思政”改革进行了深化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将原来的模块内容、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三个内容增加为模块内容、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思政元素参考模式、“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实施方法五个内容。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如何挖掘非思政类课程的内在思政元素,是否有可遵循的共同规律,或是比较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参考模式是关乎改革成败的重点。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7],这个文件为“课程思政”指明了要落实的纲领性内容。即,“课程思政”的参考模式可以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五大方面进行落实。本教学改革遵循此文件进行了思政元素参考模式的探讨。如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缺乏具体实施方法,就会在教学中无所适从或者疲于应付。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就要对如何实施改革进行具体化的研究。如,讲解什么具体案例、进行什么主题的讨论、观看何种视频资料、进行何种社会实践活动等。(2)对模块相关内容的修改第一,关于“社会运行概述”模块主要改动的地方为:在关于“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教学主题中,将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的“学会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运行的条件,培养和树立社会责任感”修改为“培养和树立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在关于“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教学主题中,将“学会系统、全面地看待问题”修改为“树立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改动主要是将有关哲学的内容删去,原因是在落实“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之前必然会涉及哲学的相关原理,故不再重复。第二,关于“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模块主要改动的地方为:在关于“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教学主题中,将原“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中“培养性别平等观念”删去,主要是因为树立家庭道德和良好家风中必然要包含性别平等观念。第三,关于“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模块主要改动的地方为:主要是对与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联系不紧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进行简化和整合,使思政目标更明确和清晰、简洁。例如,在关于“社会组织”教学主题中,将原“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中“培养团队合作”删去。在关于“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教学主题中,将“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前瞻性意识、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修改为“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在关于“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中,将原来“对富强、爱国理念的认同,增强对国家前途的信心。开拓全球视野”精简为“坚定对国家发展强大的信心”。修改的原因是因为职业理念的改变才能有信心的改变,两者是前后关联的关系,故删去前者。第四,关于“社会运行与社会建设”模块主要改动的地方为:主要是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中相关内容进行简化。例如,在关于“社会问题”教学主题中,将原“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中“对培养国家未来的信心”删去,主要是因为前述内容已经有所涉及。在对“社会政策”相关内容的讲授中,将重点放在社会政策的发展如何服务社会运行方面,故将“勇于探索的精神”删去,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与“创造力的培养”重叠。在对“社会建设”相关内容的讲授中,将原“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中“全面看问题”删去,原因是培养责任担当涵盖全面、客观、辩证看问题的思想,否则不可能完成责任担当的任务。(4)修改后的《社会学概论》课程各章节内容,详见下表2。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篇10

“原来‘思政课’也可以这么精彩,”在学完“思想概论”课程以后,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徐博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听了老师的课,参观了韶山,课后浏览了本课程的课件,并阅读了老师推荐的课外读物,使我们深有感触。这种‘立体化’教学确实能调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我们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受到了思想的熏陶。”

我校“思想概论”到课率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已是不争的事实。2003年6月在教育部组织的课程改革调研活动中,学校选取了60名文科生、60名理科生问卷调查,并召开了小型座谈会,学生对“思想概论”的评价均在85分以上。

“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何以被演绎得如此精彩?

“改革与创新并举、教学与科研相济就是我们的‘法宝’”。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想概论”课程负责人柳礼泉教授如是说。

“五结合”教学法提高教学实效性和吸引力

当代大学生对说教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早已不感兴趣,思想理论课要受到学生欢迎,进学生头脑,必须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为了切实提高“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实效,该院在全国中率先提出并实施“五结合”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他们的做法是:

一、学生读书与教师讲授相结合。引导和组织学生阅读原著与名篇,实现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原著相结合,达到巩固和强化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不断扩大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在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原著,要求学生以写“读后感”的方式实现各个教学环节的目标。学生所写“读后感”的成绩,记入课程学习成绩。为了解决学生“找书难”与“读书难”的矛盾,他们专门编写了《大学“两课”原著与名篇导读》,其中收录了“思想概论”课程阅读文献10篇。在学生自主学习型课件“思想概论网络课程”中,选录了、刘少奇、、邓小平的著作和中央有关文献20多篇。同时还向学生推荐《传》、《历史选择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思想研究述评》、《“思想概论”疑难解析》等10种课外阅读书籍。

二、校内教育与基地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省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势,除了在校内的岳麓书院外,在韶山纪念馆、花明楼刘少奇纪念馆、第一师范纪念馆、雷锋纪念馆等地建立四个校外德育教育基地。自1998年12月起,该院定期分批组织学生基地学习,安排学生祭扫位于岳麓山的黄兴墓庐、蔡锷墓庐,使学生了解伟人的人生之路,使基地教育与校内教育的内容相得益彰,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伟人的思想风范和人格魅力。同时要求学生撰写参观心得体会,并选出其中的优秀文章汇编成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书本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社会实践可以促进学生了解国情,开拓视野,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发展自己的全面素质。该院在“思想概论”的教学中拓展了实践的内涵,从认识性实践、理解性实践、拓展性实践等三个环节强化实践教学的教育功能:一是基地教育——认识与感受性环节。组织学生到校外德育基地接受现场教育,因各基地材料具体丰富,直观生动,使同学们取得了校内“第一课堂”教育难以达到的直观性,现场震撼性效果。二是校园文化——体验与拓展性环节。湖南大学作为千年学府,其悠久深厚的校园文化,与“思想概论”课程教育中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有机地融会到一起,在更为广泛的空间和层面上展开,使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提高综合素质。三是社会实践——深化与运用性环节。把“思想概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激发了他们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四、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自1999年开始,该院率先利用校园网实施“思想概论”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信息资源,通过化静为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变难为易,拓宽了教学的时空;通过营造情境,增强了教学的说服力;通过寓教于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主持研制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思想概论网络课程”研制中,广泛收集了相关的音像、影视、图片、文献资料,使课件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读性强、功能齐全等特点。目前该课件已在教育部的远程教育网上运行,也挂在我校校园网上,作为本课程的自主学习型课件,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实现自主学习。

五、“思想概论”课程的学习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举办与精神风范与人格魅力有关的专题学术报告会和组织电影影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该院结合纪念诞辰110周年,与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一道,举办了“诗词漫谈”、“的精神风范与人格力量”等专题学术报告。2003年12月参与潇湘电影制片厂的“去安源”电影首映;2004年9月参与电影《郑培民》的全国大学生的首映,组织学生观看并参加影评活动。通过这些形式,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领略的精神风范与人格魅力。

“立体化”成绩评价调动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