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机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7 17:05:38

文化资源机制

文化资源机制范文篇1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资源配置;服务效能

党的五中全会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科学判断,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要求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作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已经从建机制、搭框架、建设施、铺网络的阶段步入完善服务体系、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源配置是所有门类公共服务的核心问题。建立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资源配置机制,促进公共文化资源高度统筹、高效循环和精准使用,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一、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及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概念。高质量发展是定性要求,突出成本意识、效率观念,强调提高事业发展的能力、效率、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力解决好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以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内涵,构成了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特点。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必然要求充分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特点,高水平实现基本功能。

(一)空间布局体现均衡性、便利性

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必须保障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群众均等便利获取公共文化产品的权利。这就要求优化布局,提高可及性,把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目前,我国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设施在行政层级意义上的全设置,但距离空间意义上的全覆盖还有差距。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树立空间理念,充分考虑单一设施的覆盖范围,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由行政层级上的全设置向空间意义上的全覆盖转变,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便利。依据设施服务半径,通过总分馆制建设、小型设施和基层服务点建设、流动设施建设、数字化设施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布局多点化、分散化。按照规模适当、布局科学、业态多元、特色鲜明的要求,创新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业态,营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

(二)服务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服务内容应基于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功能,也就是发挥文化愉悦身心、引导激励、社会整合、文脉传续的作用。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应着眼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世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提供门类齐全、内容丰富、喜闻乐见、思想深刻、鼓舞人心的公共文化产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应拓展阵地服务功能,面向不同群体,开展经典诵读、阅读分享、大师课、公益音乐会、艺术沙龙、手工艺作坊等体验式、互动式的公共阅读和艺术普及活动。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基础上,坚持问需于民,建立“需求征集—服务供给—评价反馈”的服务模式,根据需求侧变化灵活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服务方式体现多样性新颖性

采取何种服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不同历史条件下群众文化消费习惯这一基本变量,也体现一定科技水平下的文化产品呈现方式。高质量发展要求解决服务方式落后、渠道狭窄、供需错位、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特别需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通过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完善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功能,逐步建立公共文化场馆智慧服务和管理架构,构建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的数字化服务空间。探索基于5G等新技术应用的数字服务类型,建设实体体验空间,发展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拓宽数字文化服务应用场景,以数字化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渠道。

(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相对教育、卫生、养老等门类公共服务需求的刚性特征,文化需求具有高弹性的特点,个体的选择性更强,所受影响因素更为复杂,对群众主体性和参与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最高目标是充分实现群众主体性,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文化参与渠道,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使参与文化、创造文化、享受文化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一个部分,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这就要求坚持群众观点,突出群众主体地位,为群众参与搭建平台、提供渠道、创造条件。本质上看,任何门类的公共服务都是为了满足群众需求,都要处理好公共产品与群众精准对接的问题,资源配置是核心。落实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关键是在资源配置上下功夫,探索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形势的资源配置机制,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增强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便利性、实效性。

二、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要素

资源配置是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较做出选择的过程,是资源实现流动和发挥作用的过程。从深层次上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就是促进公共文化资源优化配置。从内在逻辑看,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涉及两个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环节:一方面是如何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资源保障体系,通过有效的工作机制把各类文化资源集聚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转化为公共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是如何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好资源闲置、供需错位、吸引力不足、效能不高等突出问题,实现公共文化资源供给端和需求端的良性互动,把公共文化资源精准配送到个体,促进公共文化资源高速流动和高效使用。以上两个环节共同构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链条,其中第一个环节的工作重点是集聚公共文化资源,形成高效的服务能力;第二个环节的工作重点是精准供给资源,把资源转化为群众消费的公共文化产品,产生服务效益。上述过程是形成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产生服务效益的过程,涉及公共文化资源保障、服务供给、绩效评价以及激励约束等基本要素。

(一)由政府主导的标准化资源保障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属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范畴,是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承诺,政府是责任主体,要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保障。重点是完善公共文化保障、公共文化机构管理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规范。各地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按照标准化均等化的要求,强化资金、人才、资源保障,配齐资源要素。按照便利性的要求,根据人口空间分布,统筹推进固定设施、流动设施、数字化设施建设,优化设施布局,形成有机衔接、相互补充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二)面向全社会的资源生产和整合机制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格局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文化机构为主要载体和阵地、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骨干力量,但仅靠公共文化机构将限制资源的体量和传播渠道,公共文化服务成本过高,难以满足公众的海量需求。企业和社会力量是重要的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主体,与公共文化机构是良性互补和互相合作的关系。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把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作为扩大增量、盘活存量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按照共享的理念,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盘活各部门深入到基层的公共文化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另一方面,树立开放性理念,通过社会化合作等手段广泛整合分散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文化资源,低成本扩大资源增量,提高效率。通过委托运营、购买服务、合作共建、志愿服务等方式,为社会力量参与供给搭建平台,使公共文化服务嵌入其他公共平台、市场平台,拓展服务渠道,推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从体制内循环转变为面向全社会的大循环。

(三)灵活适应群众需求的资源供给机制

与其他公共服务领域的需求结构不同,文化需求属于精神层面,具有多样性、多变性。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进步,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和快速变化的特点,具有较大的弹性。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提高覆盖面和实效性,必须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把公共文化服务根植于群众需求,在对接群众需求上发力,精准开展服务。依托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等途径,建立文化需求征询反馈制度,为群众表达需求提供渠道,为群众参与搭建平台,及时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形成以需求引导供给的工作模式。

(四)以效能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

绩效评价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是资源配置的关键环节。创新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应建立健全科学化、常态化的服务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加强效能指标设计,把工作成果体现在服务效能上。重点研究提出体现政府主体责任落实、公共文化机构职责履行、公共文化项目建设成果的分层次评价指标。应把群众满意度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由“需求端”来评价“供给端”,让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由群众说了算。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的基础上,需注重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与奖惩制度及文化投入、项目分配等挂钩,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事业发展的动能。

三、创新资源配置机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供给主体、供给机制、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等各个环节,需要正确处理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标准化与多样化的关系、基础建设与服务创新的关系。

(一)加强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强化资源保障、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布局

要按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公共图书馆法》等法律要求,推动各级政府履行主体责任,建立标准化工作机制,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加强资源保障,强化服务能力。特别是要注重抓好贫困地区、城乡接合部、边远地区等薄弱环节,以标准化建设促进均等化发展。要树立服务半径和覆盖面的理念,打破单纯按行政层级配置资源的传统做法,充分考虑人口分布,突出小型服务点建设,优化资源布局,扩大覆盖面,增强便利性。

(二)加强社会化建设,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公共文化资源整合机制

突出社会力量和公民个人参与的公共利益价值[2],把企业、社会组织、民间文化团队等作为重要的供给主体,完善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机制,建立能够精准反映群众文化需求、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竞争性供给模式。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借力助力思维,建立广泛的合作机制,在旅游景点、宾馆、饭店、咖啡馆、银行、地铁等公共场所提供图书等公共阅读资源,通过社会化合作拓宽服务渠道,延伸公共服务空间,让群众便捷享受公共文化资源。通过社会化手段建立竞争机制,扩大供给主体,丰富供给内容,提升供给质量,增强活力,提升效益。

(三)加强数字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优化配置公共文化资源的重要支撑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全流程改造。加快完善各类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形成服务资讯、资源点播、活动预约、场馆导航、需求征集、服务评价等功能,用信息技术连接公共文化资源供给端和需求端。特别要适应我国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转变的形势,运用大数据强化资源整合、信息精准推送、服务评价和日常监督,建设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的智能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四)加强绩效评价监督,强化对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激励约束

改革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内容和方式,改变过去重视行业主管部门评价、重点评价存量指标、不重视服务创新等弊端,探索建立主观经验和客观评估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机制[3]。统筹行业主管部门意见和群众满意度,统筹公共文化服务存量指标和增量指标,统筹公共文化服务基础建设和改革创新。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戴维·奥斯本.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53.

[2][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著.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9.

文化资源机制范文篇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落地;机制;路径

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系统内的一个生命体,它的生存与发展严重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有序运转。从某种程度来说,研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时代课题,必须重视。

一、问题的提出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立足之本,牵涉企业立足之本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都是“以人为本”,两者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管理过程,这个过程的本质是对人的一种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企业文化则是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实质是人性的要求,就是一种人文关怀下的统一[1]。我国学者们对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一方面,从企业文化的视阈研究它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和作用及两者的整合与互动性,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另一方面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野研究它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促进,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不多;而专门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落地的研究成果甚少。同时,当前学界在研究企业文化落地的概念时,大多数界定它为一种过程,但从未定义为一种管理过程,即强调这个过程需要管理。此外,当前我国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企业文化建设到一定阶段后,遇到了企业文化没有落地生根的普遍性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后企业员工不理解,甚至不了解企业文化;二是企业员工不认可,甚至抵制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三是员工认可并愿意遵循企业文化,但自身行为表现与企业文化相悖,企业文化未内化为员工的价值观。究其原因,一是企业没有认同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管理理论,大多数企业仍只是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进行企业形象设计和品牌文化建设等。二是缺乏专业性的企业文化建设职能部门。当前多数企业的企业文化工作分散在党委工会、人力资源部及行政后勤部等部门上,因传统职能部门有其具体业务,工作重心自然不放在企业文化的工作上,从而导致负责企业文化工作时缺乏系统的思路。三是企业文化落地的机制和工作滞后,缺乏企业文化落地的运行机制。因此,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我国企业文化落地存在的问题及未落地的原因,笔者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文化落地是一种管理过程,这个过程需要通过规划、组织、实施、评估等管理职能促使企业使命、愿景、企业家精神等企业文化理念被全体职工认知、认同、并自觉执行、最终达到价值观和行为匹配的过程。而这个管理过程的根本就在于如何有效地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进而引导和约束员工的行为,最终使其价值观和行为匹配。这就必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设计者”角色,科学地构建企业文化落地的机制。

二、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落地的内在联系

企业文化落地是一个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对人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这两种管理过程同属于企业管理;关系密切,在企业管理中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第一,企业文化落地和人力资源管理都是一种管理过程,两者的契合点就是同属于企业管理,都强调“以人为本”,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处理人力资源部门独有的工作,还要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以促进企业文化落地。同时,企业文化落地是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进而引导和约束员工的行为,实现员工从外部约束管理到自律管理的升华。员工个人的自我管理与开发也正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第二,两者互为需要,互相促进。首先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企业文化落地。企业要想形成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充分发挥其人力资源优势,特别是要有自身独有的不可模仿的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而要形成这特有的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用独有的企业文化建构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因为,只有将企业文化灌输到员工的思想中、并内化于员工的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才转化为员工的行为上,进而最终让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实现员工个人的自我管理与开发,才能形成有竞争力的核心人力资源。其次文化落地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可发挥自身职能,利用技术型的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保障企业文化落地。所谓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型工作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等六大模块,涵盖了组织结构设计,工作分析、招聘与配置、绩效考核等具体内容。而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功能”中的整合功能主要是通过企业文化、沟通、人际关系和谐等有效整合,使企业内部个体的目标、行为、态度趋向企业的要求和理念,达到高效率的合作与协调,从而充分发挥集体优势。可以说,企业文化落地至少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利用技术明确其组织职能、岗位责权,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等。

三、构建企业文化落地机制的路径选择

一种机制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理解这种机制的内涵,一方面要厘清这项系统的各个部分,另一方面要有一种具体的运行方式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其次,要明白一种机制的建立主要依靠相应的体制和制度的建立或变革。最后还必须“以人为本”,机制的到位除了体制合理,制度健全,还必须有合适的人去执行。由此可知,构建企业文化落地机制,并保证其生效,除了建体制,制定制度,还必须有合适的执行人;只有这样,企业文化落地机制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和生效。那么构建企业文化落地机制,需要理解两个概念:一是企业文化落地的体制,这是指企业文化落地这个管理的组织职能、岗位责权的配置与调整;二是企业文化落地的制度,主要指保障企业文化落地整个管理过程的规章制度。综上所述,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设置并赋予相应的权利,建立保障企业文化落地的制度,必须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设计者”的角色,才能保证企业文化落地机构和人员“有法可依”。

1.要建立科学的企业文化落地体制

建立科学的企业文化落地体制主要指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明确划分企业文化落地的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并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与配置。因而,必须界定清楚企业文化落地这项工作的职能和岗位责权,即谁是决策者,谁是职能管理者,谁是执行者;以及决策如何作出,管理者的企业文化落地责任是什么。(1)明确企业文化落地的组织机构设置。组织职能归属不清晰,岗位权限不明确既是企业文化未落地一个关键原因,同时更是阻碍企业文化切实落地的重要因素。分析原因,对症下药,要想保障企业文化落地,就必须尽快明确企业文化工作的组织职能归属,建立统一标准的管理和运行体系。首先,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都要改变思想,转变管理理念,从全局出发,纠正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种管理方式,企业文化落地不是一个管理过程的落后理念。其次,根据企业文化建设要求,以及结合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实际,有必要专门组建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宏观把控企业文化建设,确保企业文化落地。企业负责人或实际管理者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直接引领、监督、协调小组成员组织实施企业文化建设与落地。最后,根据我国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企业文化的组织管理机构可统一采用两种路径运行:一是规模较小或在发展初期的企业可将企业文化工作归属人力资源部门管理,把其当作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七大模块”,并充分发挥和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保障企业文化落地的实现。二是从长远看,有条件的企业必须设立专门的企业文化部,并设置相应的岗位和配备专业性人员,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专业性。(2)明确企业文化落地的岗位责权。企业文化工作不管是归属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管理还是设立专门的部门,要想保证企业文化的落地,都必须明确企业文化落地的岗位责权。这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工作分析,对企业文化落地的岗位职责权限进行界定明确,即编制企业文化落地岗位说明书。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对企业文化落地岗位的职责、工作任务及任职资格进行描述和明确。主要职责是对企业文化落地过程进行管理,从企业文化的构建开始,把落地思路贯穿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始终,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主要工作任务包括负责企业文化相关调研的具体实施,及时掌握、反馈企业文化工作信息,撰写调研报告;参与企业文化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制订及实施执行;负责企业文化落地流程、预算等各种管理制度和标准的制订;负责企业文化落地实际情况的跟踪、检查、评估,分析、反馈、修正等等。

2.要建立科学的企业文化落地制度

企业文化落地是一个管理过程,这个过程的落实及达到目标需要有切实可靠的制度保障。建立企科学的企业文化落地管理制度就是要以规章制度的形式确立企业文化落地的预算、流程、鼓励奖励、效果评估等管理过程。这些制度实施的对象是员工,要保证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在制定之初就必须考虑人性化、合理化等特征。因此,建立科学的企业文化落地制度特别要注意:一是建立补偿和激励制度,这是价值观最为直接的体现,体现了企业倡导的理念和行为准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有效的企业文化落地激励制度操作能激发员工个人的动力,使组织的企业文化转化为员工的个人价值观。二是建立有效的企业文化落地考核评估制度。企业文化真正落地的标准主要看企业文化核心因素被员工遵循和执行的情况,以及内化为员工行为的情况。建立考核评估制度对此进行评估,以确认企业文化是否真正落地,同时与补偿和奖励制度相呼应[2]。此外,企业文化落地的制度保障,还应完善补充与企业文化落地切实相匹配的具体可执行的制度。如企业文化培训传播制度、企业文化表彰制度等等。这些相匹配的制度不仅能严格制约员工的不自觉行为,还能有效激励员工去认识、认知和认同企业文化,进而切实去贯彻和践行企业文化的精髓,为企业文化落地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

3.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的人才队伍

推动企业文化的落地生根,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只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才能为企业文化的落地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因为,不管体制和制度多么科学有效,但最终还要由合适的人去执行。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的人才队伍,首先要加强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基层队伍建设。各企业应从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基层工作队伍素质着手,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专业性和职业化,保障企业文化的切实落地。其次要从招聘的“入口”着手招聘专业性较强的人才。从提高企业文化工作效率的角度出发,在招聘和选拔人才过程中注重企业文化方面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考核。最后,要在企业员工队伍中培养和储备企业文化建设的后备力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在选拔干部以及年度考核中,加强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及执行程度的考核,在履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作者:韦伟光 单位: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研究所

参考文献:

文化资源机制范文篇3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一、引言

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机器、厂房、设备甚至资金,成为企业中最为宝贵的资源。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传统企业所看重的资金、设备、规模等都已不能再支撑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而学习、知识、灵活性和速度则成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主要来源。根据资源基础理论,一个企业的核心资源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有价值、稀缺、不可完全模仿、不可替代。过去企业所看重的机器、设备、资金等都难以同时严格满足这四个条件,而企业所拥有的优秀人才完全满足作为企业核心能力的所有四个条件。因此,人力资源成为当今企业战略家眼中的战略性资源。然而,我国目前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都是不到位的,要么企业领导人没有把人当“宝”看,要么企业的文化或具体的政策措施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因此,探讨有效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和体制,对我国企业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人力资源开发文化

文化对企业管理活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文化本身也并不是生产力,它只是对生产力有促进或阻碍作用。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角度而言,建立一种合适的组织文化,直接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问题在于:对一个给定的企业而言,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呢?什么样的文化才是企业合适的文化呢?如果我们笼统地谈企业文化,那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清楚。因为文化的合适性具有明显的“权变”特征,一种文化对企业A可能很适应,但可能不适应企业B。人们都知道,美国有两个著名的公司:微软和IBM。尽管这两家公司都是美国文化下诞生的,但它们却具有非常迥异的文化。在微软公司,企业文化是很“随意”的,员工穿衬衣、牛仔裤和运动鞋上班是随意的,工作的时间和地点也具有非常的弹性,雇员甚至可以在家里办公。在微软公司,上下级之间的等级也不是很严肃的。相对而言,IBM公司的文化是“古板”的,员工上班时间穿戴整齐,上下级之间等级森严,具有明显官僚体系特征。然而,两家公司都取得了或取得过骄人的业绩,都是当今世界著名的标杆型公司。

微软和IMB的案例表明,文化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别。但是问题仍然存在:什么是企业合适的文化?对这个问题,即使是文化问题的专家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然而,如果我们丢弃笼统的企业文化概念,转而关注企业文化中最核心的和最恒久的部分,那么这个问题就能部分地得到解答。事实上,正如《基业常青》的作者柯林斯和波勒斯所揭示的,企业文化中最核心和最恒久的部分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尽管很多优秀的企业在规模、行业、产品等方面千差万别,甚至在文化的某些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但它们通常具有类似的核心价值观。从本文所探讨的人力资源开发角度来看,合适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将人看作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坚持将企业的成功建立在对人的有效开发的基础上,激发人的想象力与激情。

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与政策

仅有适合人力资源开发的文化环境,仍然不能保证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企业领导人并不是不重视人力资源,然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仍然难以奏效。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没有形成人力资源开发的合适机制和政策。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的基础,而适当的机制和政策则是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的保障。一般而言,保证企业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的机制和政策主要有:

1.文化传承机制。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然而,文化是容易破坏和消退的,特别是当企业经历大的危机和人事变动之后,过去的文化往往荡然无存。因此,即使是最好的企业文化,也需要传播、渗透和传承。建立企业的文化传承机制,就是要保证企业的好的文化能够得到延续和发扬。

2.优秀员工的甑别机制。对人力资源开发而言,关键是要对员工的能力和不足有准确的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做到“知人善用”,也才能针对员工的不足采取有效的克服和提升办法。因此,无论在人才招聘还是在日常管理中,都要建立一套与企业自身特点相吻合的考核办法,全面识别不同的员工的才能与缺点,并加以分类归档。

3.激励约束机制。对企业而言,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更加困难和紧迫。激励机制就是要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员工的个人目标统一到企业的组织目标,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赢”。企业的激励包含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者需要有效地结合。对收入水平比较高的企业而言,比较适合采用精神激励;而对于收入水平比较低的企业而言,则适合多用物质激励。约束机制就是要对员工的个人利益和短期利益进行有效的控制。过去人们总认为激励与约束两者是矛盾冲突的。不过,人们最终发现了激励相容原理,找到了实现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办法或工具,这就是所谓的“股票期权”计划。通过对企业关键领导人的大规模股票期权奖励,一方面起到激励效应;另一方面通过设计股票期权的行权过程,克服企业领导人的短期化倾向,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

4.人力资源政策。除了人力资源的激励约束机制外,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也需要给予支持。从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薪酬管理、晋升等各个方面,都要围绕企业如何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如何留住最优秀的人才,如何做到人尽其才这三个方面来制定政策。

四、人力资源开发活动

有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了有利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和政策,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最后工作就是采取具体的行动。一般而言,如下四个方面的行动有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

1.内部接班人活动。对中国的企业而言,应该尽量多采用内部人接班,只有当企业内部人才实在缺乏,不得不从外面找人时,才从外面“聘请”,而且要聘请那些对企业比较熟悉,认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人。一般而言,从外面选择企业接班人的最大风险是文化和战略的非传承性,很多企业是在经营出现危机的时候才从外部请人的,这种情况下请来的领导人很容易推翻前任的经营理念和战略。而从企业内部提拔接班人有很多的优点:第一,企业对内部的员工比较了解;第二,能够保证文化和战略的连续性;第三,可以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晋升的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建立学习型组织。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提是企业必须有“人力资源”,如果员工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水平太低,那么企业也就无法开发。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学习型组织。组织的学习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有计划的学习、培训;二是员工非计划的自觉学习。企业需要创建一种鼓励员工学习和进步的文化,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

3.员工满意活动。对企业而言,致力于员工满意计划,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才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员工满意活动不是指任一单个的活动,而是指任何有助于使员工满意的活动的总称。员工满意活动中,首先涉及的是工资或薪酬问题。企业应该能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同时保证分配过程和结果的公正性。其次,可以适当开展工作丰富化运动,减少员工因长年从事单一枯燥工作带来的倦怠。第三,知人善用,赋予员工适当的责任和权利,允许员工在创新性活动中犯错。第四,全面的质量责任制度,强调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顾客。第五,开展员工满意大检查,分析员工不满意的地方,并持续地加以改进。第五,建立一套严格的内部晋升机制,将员工的发展放在企业对员工进行激励的重要位置。

4.持续改进计划。持续改进计划是引导和激励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企业的业务活动和流程进行持续不断地完善,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稳步提升。比如,深圳的华为就开展了“小改进、大奖励”的活动,并将此明确为公司的制度。

文化资源机制范文篇4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服务路径研究

公共图书馆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指标中占据很大的权重比例,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培训等多种职能,已逐步成为市民文化学习与教育、交流与展示、休闲与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型场馆。因此,图书馆应该用均衡、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制度、加大服务保障,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大庆市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并将创建成果与市民共享,形成典型示范效应。

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的目标及意义

大庆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目标是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并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1]。这就要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过程中各级相关文化单位及机构在完成创建指标的过程中要处处体现公益、均等、便利等特征,不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的意义是可以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增强;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制度成果,典型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彰显城市形象;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项目,让市民共享创建的惠民成果;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城市涵养,进一步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整合文化资源,协调生态环境建设与公共文化建设。

二、大庆地区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困难

我市各级各类图书馆已经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服务供给、服务效能、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服务社会化建设以及服务保障等诸多方面做出了探索和努力,但与示范区创建需要达到的标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图书馆服务设施网络分布不均衡,城乡资源配置存在差距。目前,大庆市、县两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网络中,市级图书馆的设置率和功能完备率能达到100%,达到部颁一级馆。县级图书馆在设置率上可达到90%以上,但是功能齐全、设备完备程度还不能达标,杜尔伯特县、林甸县均为部颁三级馆,未达到标准,需要进一步提档升级。市级图书馆在人均占有藏书、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次数、人均到馆人数等指标均能达到指标要求,但是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文献系统录入率低等问题导致县级馆在相应指标的指数较低,致使市、县两级指标达标存在差距。由于资金短缺,市、县两级图书馆在人均年增新书的指标上均不能达标,需要加大对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的资金投入。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不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有待加强。我市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机制和文化机构的管理运行机制逐步深化,但是仍然存在着文化经营门类中存在着多头管理和交叉管理的问题,这种行政管理体制会影响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质量,文化机构管理运行机制也在薪酬、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以及人才选拔等方面存在着管理机制僵化,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组织活力缺失,无法适应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目前,只有市级图书馆已经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成立理事会,建立资产统计报告制度以及年报制度,县(区)级图书馆只有个别成立理事会并建立资产统计报告制度和年报制度。公共文化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需要建立、公共文化机构管理运行机制尚需完善、绩效考评机制以及第三方评价机制需要引入。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覆盖面窄,服务方式有待创新。各级各类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广度和深度还存在差距,市级图书馆已建立特殊群体服务机制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活动,县(区)馆缺乏对特殊群体服务的工作机制。虽然已经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文化帮扶活动、送书下乡等专项活动,但是服务受众群体的覆盖面还不够,对于边远及生活困难地区的群众服务还存在死角,县(区)馆在服务品牌建设上还不够广泛,数字资源提供能力和远程服务能力还不能达标。县(区)图书馆由于缺乏流动服务车,深入乡村、社区等开展图书借阅、展览、培训等公共文化服务次数还不够,服务质量均有待提升。市、县图书馆已经建立了以市图书馆为中心馆,各县(区)馆及企业图书馆为分馆的总分馆制,可以实现馆际互借。但是与(城市社区)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高校及企业图书馆还没有形成总分馆关系,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通借通还。四是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保障力度不够,文化服务人员配备不足。公共文化服务的高效开展需要有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我市与创建要求的人均文化事业费、市、县两级人均占有馆藏量、人均年新增新书数量、数字资源提供与服务等方面都需要注入资金保障,市级、县级图书馆均实现免费开放,但是个别县级图书馆还没有达到开放的标准时长,业务工作人员配备、公共文化机构业务人员占比及从业人员脱产培训天数等各项指标还存在差距,需要加大对资金、人员配备以及人员培训等诸多要素的投入力度,以保障图书馆服务的高效有序开展。

三、公共图书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水平的路径

针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中图书馆相关指标的现状及存在的差距,用“人人享用、普惠均等”的理念引领公共图书馆今后创建工作的方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发展与保护相结合,统筹城乡区域资源协调发展,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主要包括城乡均等、区域均等和群体均等[2],因此,要兼顾到每个公民的文化权益和需求,需要政府、社会及每个公民等共同努力,以保障创建工作的如期高效有序健康进行。1.兼顾自然与人文环境要素,培养和促进文化消费。各县级图书馆要积极完成提档升级工作,依托现有的场馆进行积极改扩建基础设施,改善服务环境,增强服务场景设置,完善相应的配套硬件,提高整体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的功能完备率。同时,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要求下,图书馆要切实做到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元素协调统一,将设施建设融入到我市的美丽风光中,将旅游元素融入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中,广泛开展流动服务进景区等活动,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力度,培养和促进文化消费,加快文化产品的经济转化。2.坚持创建与保护相结合,加大文化资源挖掘与保护力度。大庆市在创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将创建与保护相结合,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大庆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公共文化设施以及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覆盖面广,图书馆肩负着各类文献资源收集、挖掘与保护的职责,为了更好的营造大庆市文化氛围,应该加强图书馆与博物馆、美术馆、非遗中心、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及旅游景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大庆市特有文化资源的挖掘,重视地方文献、古籍文献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的开发与保护。3.统筹城乡区域资源,保障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按照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突出基层的原则,从群众的利益出发,补齐贫困地区服务短板,探索贫困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共同营造均衡健康的人文环境。一是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技术和人员的保障。相关职能部门将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纳入本级预算,保障文献资源的采购经费,完善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免费开放资金,建立资金使用的统筹监督管理和统计公告制度。增加城市社区阅览室、农家书屋等文化服务人员的编制,设立基层文化服务岗位,保证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加强业余文化骨干和文化志愿队伍建设,加强对文化服务专兼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二是创新服务方式,打造品牌服务项目。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完善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公示并组织全面实施。[3]加强阵地服务,充分利用本馆自身的功能特征、资源优势及地域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深度打造意义重大、影响至深的品牌服务项目并积极开展系列阅读推广活动,积极开展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让不同的人群享受到差异化的服务,积极宣传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绿色行为习惯,传播创建理念,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中来,共享创建成果。三是加大文献资源配置向农村、基层及特定地域群体的倾斜。各级图书馆应该完善流动服务设备和设施,积极开展流动服务,坚持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把重点理念推广工作放在基层和农村,统筹规划,开展流动下基层,流动服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等活动,着力改善农村和边远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提高图书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加强与高校、企业以及其他各类图书馆的合作与交流,开展馆际合作。建立大范围的图书馆联盟,互通有无,实现公共图书馆之间各类馆藏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四是针对特殊群体,实施文化关爱工程。要有针对特殊群体的服务事项、区域和设施,以满足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市图书馆针对老年人创立“桑榆学院”、针对少儿创立“小油苗系列活动”、针对残障人员创立“你是我的眼”等活动品牌,加大针对特殊群体的服务品牌建设,保障各类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权利。4.以服务效能为导向,建立和完善图书馆服务体制机制。图书馆文化服务是一项长期可持续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其进行经营和管理。其服务的效果及水平可以影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影响文化软实力水平的提升。因此,图书馆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加强对各类重大文化项目的统筹实施,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共享资源,实现图书馆馆藏资源价值最大化。完善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资产统计报告制度及年报制度,研究制定公众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读者评价与反馈机制,探索引进图书馆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借助第三方开展图书馆服务效能测评。5.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文化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着力扩大对外影响,组织相关专题的讲座或者报告深入到机关、乡镇、街道、社区、村屯,开展主题宣讲活动。设立示范区创建专栏,及时高效报道创建进展、最新动态以及创建成果。组织馆员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的各专题进行学术研究,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并推出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蔺宏阳.谈数字文化馆建设之我见[J].参花,2017,(23):1.

[2]张青.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制度保障及推进举措[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1):100-102.

文化资源机制范文篇5

关键词:湖南;红色文化;保护;开发

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的摇篮和红色文化发源地之一的湖南,有着门类齐全的红色物质内容和永恒的红色精神内涵,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是红色文化资源大省。深入保护和开发湖湘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提升湖南省的整体文化形象,有利于湖南精神文明建设。

一、湖湘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湖湘红色文化资源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湖南人民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而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所形成和积累的集物态、事件、人物和精神为一体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既包括秋收起义浏阳文家市会师旧址、水口革命旧址、芷江旧址等革命旧址,各地烈士遗物与革命文献资料等文物,长沙烈士陵园等各地烈士陵园及纪念馆,、刘少奇、等伟人将帅故居、烈士陵园等物质资源;也包括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等各地的红色标语,《浏阳河》《东方红》等革命歌曲,《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等红色影视剧,两把菜刀闹革命、红军长征《半床被子》、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等革命历史故事,桂东沙田镇“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军规等红色制度文化,诗词等文学作品,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心忧天下的担当精神等革命精神,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及物资资源所承载的精神财富等非物质资源。作为近代革命的摇篮、伟人将帅的故里、工农红军的故乡、思想的策源地,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内涵丰富、历史悠久、门类齐全、分布广泛、形式多样的特征。湖南是少数几个红色旅游资源景点多、门类齐全的省份之一,14个市州都有自己代表性的红色文化资源,有众多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还有岳麓山、新民学会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以及长沙会战、衡阳会战、常德保卫战等红色遗址。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历史悠久还表现在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影音作品、革命故事、革命精神等多方面。湖南走出了、刘少奇、、、、罗盛教、刘维汉同志等一大批红色人物代表,他们的革命理想、坚定信念、爱国精神等先进事迹都是生动的教材,也是湖南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湖湘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湖南地方特色的文化属性,是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出自湖南的一大批伟人将帅身上所体现的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操、经世致用的务实作风、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是革命精神也是湖湘文化精髓。又如湖南境内的伟人故居、博物馆、纪念馆等红色物质财富也有湖湘文化的鲜明特色。湖南红色文化中有形的物质形态和无形的非物质形态都是具有明显的湖南特色的资源属性,其开发利用的方式、价值都深深地体现了湖湘文化烙印。当然,湖南红色文化资源因其多样化形态的存在而产生历史性、政治性、教育性等不同的属性,但都有明显的湖湘文化特色。湖湘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体现在因其丰富的内涵而具有的十分珍贵的历史史料价值,因其具备政治信仰导向功能而具有重大的政治价值,因其具备可保护、传承、开放而具有的可观的经济价值,也因其鲜明湖湘文化特色和教育属性而具有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作用。

二、湖南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近年来,湖南依托红色文化节大力传播和弘扬湖南红色文化;依托红色纪念性场馆建设,拓展湖南红色文化宣传窗口和教育阵地;依托红色旅游,湖南红色旅游成为全国旅游产业的排头兵。湖南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湖湘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一)红色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够,特色定位不突出。湖南作为红色文化资源大省,孕育出的红色精神财富丰富,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在保护、开发的过程中,个性化内涵挖掘不足,本地域特色欠缺。主要现状是普遍存在对红色文化认识较为模糊、理解不够透彻和过于笼统的现象,很多时候是被动地承载传统、反映历史,没有将其上升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源泉、精神动力。湖南红色文化资源中湖湘文化特色定位需要进一步强化,找准湖南红色文化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发展史上的“特色”,特别是要挖掘当下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特色”功效之处。(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湖南缺乏统一的红色文化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存在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条块分割、运行不畅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红色文化资源跨行业、跨区域的优化配置,影响了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开发。[1]目前,湖南省的相关规划仅见于文化行政部门的行业规划,且内容概括性强,构想多,实质不足。缺乏总体规划,导致省内各地各自为政,追求各自利益,缺乏全局观念,为满足眼前利益盲目开发,甚至由于缺乏保护意识而破坏了宝贵的物质红色文化资源。(三)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缺乏整体、科学的规划。湖湘红色文化资源遍及全省各地,门类丰富,保护与开发的涉及面广、形式多样的现状,要求对其保护与开发的层次和重点进行整体、科学的规划,以合理分配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湖南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处于初级和粗放型的阶段,地区发展不均衡,不少地方保护意识淡薄,破坏严重。旅游市场兴起后,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需求进行规划,导致出现急功近利、贪大求全、过度开发、甚至市场混乱的现象。(四)整合红色文化资源的认识不够、创新不足、方式不新。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发挥红色文化资源最大价值,必然存在其内部交融、或与其他资源交融的情况,这就需要有效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虽然湖湘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影视文化资源、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整合进行了较为有效的尝试,但各红色文化资源管理地方政府和部门相互合作的案例不多见,管理机制与体制整合、地区间的资源融合串联、与其他文化产业交流互动以及市场整合等方面的经验不足。(五)红色文化资源传播同质化问题严重湖南各类型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播存在形象不明朗、主题不突出、参与面窄、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现有的传播途径以红色影视剧、红色歌曲、红色旅游为主,单一而陈旧的形式与内容导致可接受程度不高。在湖南红色旅游活动中,旅游产品雷同、形式单一现象很常见,场馆多而特色不鲜明,红色文化教育形式简单、传统,导致群众参与意愿低。

三、具有湖湘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对策

(一)深挖湖南红色文化资源的湖湘文化特色。文化内涵是红色文化资源的灵魂,只有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所承载的政治、教育、艺术等多重内涵,发挥和传承其价值、功能,红色文化资源才会释放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湖湘文化是湖南得天独厚的知名文化,是长期以来在湖南境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文化,体现了湖南人的气质、风气、价值观等。心忧天下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等湖湘文化精神在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体现的淋漓尽致。湖湘文化也生动体现在湖南境内红色遗址上,无论是伟人故居、纪念馆、纪念广场,还是革命旧址、博物馆等,其结构、特色、表现形式都具有浓厚的湖湘文化气息。湖南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离不开湖湘文化,只有紧抓、发扬和体现湖湘文化特色,全面展现湖湘红色文化的历史,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才能发挥其吸引人、影响人和教育人之功效。(二)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健全湖湘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机制。重视顶层规划设计,编制红色文化资源专项规划,指导全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领导协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在红色文化保护与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建立责权机制,明确党政部门的权利和职责,并纳入工作考核指标;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对各地、各部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与成效,开发利用的科学化、合理化和经济、社会效益进行定期考核,形成评价意见;建立问责机制,约束主体责任人承担职责和履行义务。(三)拓展湖湘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与功能的渠道。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党奋斗历程中所创造的巨大精神财富,具有革命性、先进性的红色基因,为社会发展与进步提供了思想源泉、精神养分和创新动力,具有强大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湖湘特色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创新湖南红色文化的宣传形式,推出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的文化产品,并将新涌现的先进人物、事迹和形成的新精神纳入红色文化资源。[2]注重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价值的社会引领功能,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中平民化、生活化、“乡土”化的内容,用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表达和形式展现,实现育人目的。(四)整合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实现其新时代价值最大化。结合时代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整合保护与开发创意,丰富文化类型,形成独具湖湘特色的红色文化产业链。把先进的技术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真正转化。[3]积极推动红色文化与其它文化整合发展,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培育一批红色文化市场主体。着力打造红色文艺精品,重点推出系列优秀文艺作品。省内各地区间需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在发展自身特色的同时争取打通地域限制,在交通串联、宣传推介、市场拓展等方面抱团发展,形成合力。同时,通过实施政府财政支持为主渠道,引进社会资本参与的措施,实现资本与文化资源的深度融合。(五)创新湖湘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内容、表现形式。在融媒体时代,湖湘红色文化传播必须满足受众的需求,利用大数据平台分析社会的红色文化需求,精心设置湖南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多为历史文献资料、影音、资讯和其他反映红色精神的文艺作品,湖南应结合自身的特色,推陈出新一批具有时代表现形式的红色文艺作品,如微电影、动漫、网络游戏等。将新技术、新形式应用于红色场馆建设,及时更新换代。继续用好节日仪式与活动仪式的开展,推介和传播好湖南红色文化。加强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络平台和数据库,让红色资源得到永久保存。

参考文献:

[1]莫志斌.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新析[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7(1).

[2]曾长秋.论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提升与功能拓展[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6(1).

文化资源机制范文篇6

论文摘要:创新资源整合对于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区域创新资源及其整合的概念入手,基于资源整合的三大驱动力量——市场、政府和社会的视角,详细论证了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1引言

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要实现“有效配置”,“整合”是首要基础。2005年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在实施原则中“整合”与“共享”被明确为平台建设的主线。在科技部的指导下,各地区不同程度先后启动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并已取得良好成效。然而,我国科技资源共享建设启动时间不长,总体尚处于探索阶段,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推进必然会面临资源整合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是整合难、共享难。这个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创新、高校和科研机构成果的转化,而且直接造成了创新资源的闲置、重复购置和浪费,进而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何充分有效整合已有创新资源、形成高效的创新资源体系、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力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内外学者对创新资源的配置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由于科技资源是创新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者们对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科技资源的研究。国外关于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目前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的,他们对宏观层面的科技资源配置研究主要是基于国家视角来进行的,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关于宏观科技资源配置的比较研究和关于在科技资源配置中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的研究,并且认为,国家进行科技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科技政策和科技计划来实施的;他们对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企业的研发资源配置来展开的,而在区域层面上的相关研究则比较少见。国内对创新资源整合的研究尽管涉及到了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企业层面,但主要以国家层面的研究为主,对区域层面的研究散见于有关文献中。其主要代表性的理论是:谭清美认为,为了有效配置创新资源,必须建立区域创新资源共享网络系统…;吴建南等将科技资源整合模式划分为大学资源开放模式、孵化器整合资源模式、行业资源集聚模式以及政府下设中介机构整合资源模式;乔冬梅和杨舰等提出了利用区域科技计划整合中央与地方科技资源的具体措施;张文霞和李正风等(2007)探讨了利用地方科技投入指南来整合科技资源的制度性途径;刘丹鹤和杨舰认为科技资源的整合模式有官产学研联盟模式、技四种。本文从资源整合的三大驱动力量——市场、政府和社会的角度详细论证了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简单的结论和建议。

2区域创新资源及其整合的内涵

区域创新资源是指区域内人们为进行创新活动所需要和可利用的各种资源,是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带动区域经济超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创新经济要素、制度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区域创新资源从其内容上可分为创新人力资源、创新物力资源、创新财力资源、创新信息资源以及创新制度资源等。从其内容特点以及相互作用关系的角度将区域创新资源分为基础性核心创新资源和整体功能性创新资源两大类。基础性核心创新资源包括创新人力资源、创新财力资源和创新信息资源,他们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处于核心地位;整体功能性创新资源主要是创新制度资源等,他们对基础性核心创新资源要素进行调整与配置。

本文主要研究基础性核心创新资源的整合问题。区域创新资源整合是指在充分发挥市场这种无形力量配置资源作用的同时,通过人们对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进行有意识的理性设计和培育,促进区域内不同创新资源的高效结合、激发这些资源形成系统的创新力量从而提高创新绩效的各种活动。创新资源整合是创新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创新资源配置的高级形态。整合并不等同于兼并,也不同于物理上的合并,而是互通有无,相互补充与完善,实现双赢或多赢的一种联合。创新资源整合一方面应使已有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应使各类资源相互补充,通过系统集成产生更大的效力,使各类资源拥有方实现高效合作与资源共享。

3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系统

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系统的结构由区域创新资源整合主体、区域创新资源整合客体和区域创新资源整合驱动力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调控管理主体、研发执行主体和创新服务主体构成了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主体。调控管理主体是各级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它对创新资源的整合进行系统的计划、调控和管理;研发执行主体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组成,它们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处于创新资源整合的运行层次上,在创新资源整合系统中分配着创新资源要素,从事着研究开发和应用创新成果的活动;而各种创新服务中介机构作为调控管理主体和研发执行主体的桥梁和纽带构成了创新服务主体,对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客体主要包括创新人力资源、创新财力资源、创新物力资源和创新信息资源四大部分,是区域创新资源整合主体作用的对象。创新人力资源要素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中最具能动性、创造性,因此处于中心地位;创新财力资源要素是从事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资源要素,为创新活动提供财力支持;创新物力资源要素是从事创新活动的硬件基础,为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科研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实验室、中试基地以及工程研究中心等物质资源的支持;创新信息资源对于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以知识形态的方式为创新人力资源提供各种科技文献、期刊、专利、光盘数据库等信息资源。

市场、政府、社会等构成了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系统的三大驱动力量。市场在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整合的自组织机制,但由于创新活动具有外部性的特征会导致市场失灵,从而这种自组织机制须在有效的制度和文化引导、规范下才能不断发展完善;政府政策是在人们从事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的,对创新活动的有序进行起到了规范、引导作用,有效的政策供给决定了创新活动的发展方向,并对创新人力资源要素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加以规范和引导、对创新活动的环境加以塑造,从而有利于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社会文化作为一种自发的社会秩序和各种非政府组织一道共同对行为主体和行为方式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性的作用。

在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系统中,创新资源整合主体在市场、政府和社会三种驱动力的协同作用下,促成了创新资源整合机制的形成,实现了整合主体对整合客体即各类区域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提高区域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提升了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4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机制设计

从经济学研究的稀缺资源配置理论出发,新古典学派强调市场对资源的完善配置;凯恩斯学派强调国家的干预能有效弥补市场失灵;马克思指出:“权力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从而可见市场、政府和社会构成了资源的三大驱动力量。区域创新资源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同其他的资源一样同样存在着这三种驱动力量,这三种驱动力量的协同作用促成了创新资源整合机制的形成,使得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进程顺利推进。

4.1市场机制

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市场机制是指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多种机制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协同运作,根据多元化利益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而进行的自愿交易和竞争。这个运作过程总是以新的结构的边际利润的提高实现对每一利益主体的激励,从而实现了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市场化运作u。同时,由于创新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从而使政府与社会对其整合过程中的介入与干预成为了必然。关于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市场机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

(1)区域创新人力资源的市场整合机制

区域创新人力资源的市场整合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价格机制,主要指人力资源的工资机制,这是创新人力资源整合的核心机制;二是竞争机制,主要指双向选择机制和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机制。这种市场整合机制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有利于形成创新人力资源整合的良性循环机制,有利于激励人们不断进行学习、促使其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充分发挥创新人力资源要素的潜力。不过为了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整合,政府政策的投入和有利的文化环境的培育就成为了一种必要的选择。

(2)区域创新财力资源的市场整合机制

区域创新财力资源的市场整合机制主要指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即风险投资机制。创新财力资源要素市场为创新资源整合提供了广泛的资金供给平台,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单一主体投资的高风险性,另一方面有利于资金利用的最优化。但是风险投资市场的存在并发挥作用,有赖于市场自身配置机制的完善与有效的制度供给和文化环境的培育。

(3)区域创新物力资源的市场整合机制

在区域创新物力资源要素市场上,市场为创新物力资源提供了交易的场所和环境。在市场供求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创新物力资源要素的市场配置,有效地减少了创新物力资源要素的重复购置等浪费现象,有利于创新活动经费的节约,提高了创新物力资源要素的资源使用率、流动性与共享性。不过这种机制作用发挥的前提是建立完善的组织基础与有效的制度供给。

(4)区域创新信息资源的市场整合机制

区域创新信息资源的市场整合机制主要表现在价格机制与供求机制的相互作用上。在创新信息资源要素市场上,通过这两种机制的相互作用可对供需双方行为进行调节:对于市场前景比较好的成果,市场的需求就比较旺盛,产品价格就比较高,从而导致满足相应需求的供给行为发生。但是,由于创新信息资源要素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从而使制度与文化的规范与引导成为提高创新资源整合效率的必需方式。

4.2政府机制

由于创新活动自身具有正的外部性、非排他性、信息不对称等特征,从而导致了在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过程中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为有效地整合各种创新资源,解决公共资源建设和市场无效的问题,保证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有序进行,政府必须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致力于创新资源整合的秩序和制度环境的建设。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政府调节机制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有效的保证机制

区域创新资源整合有效的制度供给有利于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政府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建立市场秩序和规则,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以保护知识产权,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应通过特殊政策分散和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的成功率,设定有效的保证机制,使各种创新资源得到充分的共享和合作,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率。

(2)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为了使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系统有条不紊地、有规则和有秩序地健康运行,应构建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而激励与约束机制构建的基础是产权的市场化,明晰的产权使各个利益主体能够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判断、处理事物,合理地决定其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比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创新资源拥有者参与整合的积极性,形成长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同时,政府对各参与方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如:税收优惠、利率优惠、奖励与补贴等,这也是促进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进程的必不可少的激励手段。

(3)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

利益是推动资源拥有各方合作与共享的根本原因,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过程中各个主体合作与共享的核心问题就是利益分配问题。合作各方要求平等参与,按照收入多少分享利益承担风险,通过“合作”与“协同”来共享整体利益,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是存在一定冲突的。这就需要政府建立相应的利益协调与补偿机制来平衡整合过程中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否则,利益受损方就会退出合作共享关系。因此,对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有效运作,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利益协调补偿机制,即合作各方在平等、互利、协作的前提下,实现各种创新资源的高效流动与共享。

(4)良好的公共服务机制

在推进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进程中,政府的主要作用应体现在对创新环境与创新机制公共服务的培育上,构建良好的公共服务机制对于创新资源整合的进行是至关重要的。具体说来,政府应完善各类物质基础设施,进行创新资源整合的平台建设(主要是物质资源共享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对具有公共性质的研究(如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进行投资,对重要的关键性的科技攻关项目进行投资,构建科学有效的创新评价体系,提供必要的调控管理服务等措施培育和优化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

4.3社会机制

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社会机制是指社会文化以及各种非政府组织对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进程的推进作用。在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系统中,文化作为一种自发的社会秩序对行为主体的行为方式起着一种引导性的作用和规范性的作用。称其有着引导性的作用是指社会文化可对行为主体的行为方式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行为沿着已经形成的文化配置机制进行;称其有着规范性的作用是指社会文化是一种自发形成的社会秩序,可以像社会规则那样对行为主体的行为有一种自我强制性的规约。

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进程中社会文化的引导性作用主要体现为对创新人力资源的引导上。一个具有高度社会互动的良性文化价值体系的存在为创新资源的整合提供了确定的动力,有利于减少在整合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激发合作各方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合效率。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进程中社会文化的规范性作用主要体现为对行为主体的制约上。我们知道,市场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其运作是建立在刚性契约之上的,由于契约的签订总是不完全的,因而保障市场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习俗、伦理道德和思想观念等社会文化方面的制约。而我国创新资源整合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这就决定了社会文化在创新资源整合进程中需要发挥重要的作用。

各种非政府组织在区域创新资源整合进程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可以为创新资源的整合提供资金、技术等的支持,它们往往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协调行为最终导致各种创新资源流动和共享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要引导非政府组织在整合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必须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是要给予社会组织在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自主活动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自由,不应当干预其正当的具体事物,避免限制其积极性;二是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可通过经费支持、舆论宣传、表彰鼓励、政策优惠等途径引导社会组织发挥其积极的推动作用。

区域创新资源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可能由单一的机制得以实现,必然要求各种机制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实际操作中可采取政府宏观政策引导和规范下的市场化运作机制进行区域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

5简单的结论及建议

(1)完善制度保障系统

政策调控、法规保障和技术支持,是实现创新资源整合共享的基本保证与前提。要加强创新资源利用与共享的法律法规建设,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和管理规范的原则,健全平台建设与运行的绩效考核机制、共享监管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形成科学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建立合作共享机制,对不同来源的资源实行不同的运行机制,对政府资助产出的国有科学数据采取“完全与开放”数据共享政策和公益性共享机制,科学研究人员以及社会各个阶层人员均可以以不高于工本费的费用,以最方便的方式、无歧视地得到数据,政府为促进他们使用数据提供技术培洲资助;而对私有科学数据采取自由竞争政策和市场化共亨机制,同时,国家通过税收进行调节和控制。

(2)建立健全创新资源共享平台

创新资源的整合共享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组织基础之上,创新资源共享平台是在创新资源整合系统中,利用现代信息术手段,运用共建、共享的模式建立起来的,从事创新资源的加工、重新组合、编码、和提供查询以及相关服务的开放式服务系统,主要包括平台共享网络体系和平台管理服务体系两个部分。共享网络体系是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对外查询的开放式界面,负责提供可共享的创新资源的相关信息如共享资源的主要内容、数量、用途、使用费和获取途径等,使各资源需求主体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并使用共享资源。管理服务体系主要负责对平台进行管理维护、资源更新,以不断提升共享平台创新资源的总量与质量,从而使平台更好地为创新资源的整合服务。政府还可利用数据作为导向和驱动,把全社会各个阶层都带进平台中来,让每一位公民在数据流动过程中和数据应用过程中把他们的才华和内在价值充分挖掘出来,从而最大化地实现各种创新资源的利用率。

(3)着重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人才资源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推动者,也是其他各种创新资源要素的使用者,对于充分发挥创新资源的内在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创新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力。可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人才的整合:一是针对特殊重要的科研任务,组织来自不同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形成一新的合作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集中完成任务;二是通过建立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促使科技人才人一个机构流向另一个机构或科研项目组织,从而促使知识和技术的流动、扩散和应用。

(4)构建协调稳定的资金投入体系

创新资源整合的过程是各部门协调合作的过程,共享资源的配置建设不仅需要统筹规划,而且需要有协调一致的财政投入机制作为保障。应在政府预算中建立长期、稳定和足额的专项资金用于创新资源整合的基础性关键环节上。另外,创新资源整合的投入应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收民间资本,引导社会投资,多渠道、全方位地增加资金投入,力争在政府引导下努力建立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多元化风险投资机制,这有利于发挥创新财力资源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对区域创新资源整合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保证整合的顺畅推进。

(5)塑造良好的资源共享文化氛围

创新资源的整合要把塑造共享文化氛围,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作为重要的社会基础。文化是属于意识形态的东西,能在创新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产生相当大的能动作用,尤其是会对系统的组织方式和创新主体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多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科技资源本质上属于国家所有,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人员仅作为资源的管理者而存在。但长期以来,他们却容易把国家所有视为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甚至资源管理者个人所有,导致许多研究所、研究室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机构与机构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缺乏大跨度、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创新资源共享意识较差。这就迫切要求当前应塑造一种资源共享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合作各方都能认识到创新资源共享的重要性,自觉地成为资源共享主体,使其共享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激发。

(6)培育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在创新资源整合的服务实践中,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完善举足轻重。在创新资源整合过程中,科技中介服务不可或缺,它不仅是各类创新资源集成与扩散的桥梁与纽带,同时还是促进科技知识快速产生和转移的“催化剂”和“胶合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组织管理系统和法律法规政策三个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在该体系中,中介机构是主体,其他两个是主体的支持和保障。当前应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重点发展提供技术支援的中介机构如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及企业孵化器等、提供技术信息咨询服务的中介机构如技术市场等、提供资金的中介机构如各种研发与合作基金等。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社会团体在中介服务机构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中介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文化资源机制范文篇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普及,能够有效改善文化民生,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还能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舆论引导、思想保证及智力支撑,这是文化馆必须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然而,现下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存在各种问题,如普及存在盲区、经费缺乏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针对文化宣传信息传播、社会参与效率提升等机制进行创新,本文进行论述。

二、针对文化宣传信息传播机制进行创新

群众文化艺术普及追求覆盖面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普及”目的。新形势下,文化馆应当针对文化宣传信息传播机制进行创新,以受众面广、节约资源、方便快捷为目标优化、创新文化宣传信息传播机制。而网络技术的介入能够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如微信文化知识传播、网站数字资源服务、远程教育培训等。即使在不出门的情况下,群众也能通过登录文化网站的方式收集、处理资料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获取有关于展演、艺术培训、展示展览、艺术知识等讯息。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邀请知名度较大的主流媒体进行采访报道,通过这些方式提升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工作时效性与针对性,促进当地文化影响力的提升。通过网络这条途径进行宣传,加强文化馆与门户网站合作,将信息技术信息传播快捷、资源共享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还可以利用诸如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对信息传播平台进行拓展。

三、针对社会参与效率提升机制进行创新

群众文化艺术普及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新形势下,面对文化高要求和文化新需求,必须针对社会参与效率提升机制进行创新,通过提升社会参与度促进群众文化艺术普及。首先,针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等机构的示范作用进行强化,将辖区有效资源充分整合起来,在这个基础上发动广大群众以及社会单位的积极参与,让群众以及社会单位将参与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活动当成一件潜意识里必须要落实的工作,以此增强群众与社会参与的自觉意识。其次,对社会文艺团队进行广泛组织,指导这些团队自导自演,通过这一途径引导群众有序、自发地参与其中,将普及群众文化艺术作为一项必要的工作去落实,丰富参与内容,从而构建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形成城乡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四、针对惠民活动品牌建设机制进行创新

对于群众文化艺术的普及,应当走品牌化、常态化特色发展之路,这是实现有效普及,满足文化高要求和新需求的路径之一。所以,新形势下,文化馆应当立足实际,针对惠民活动品牌建设机制进行创新。例如,为了普及高雅艺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群众文化艺术精品展演,在这个基础上打造具有文化品位和群众基础的艺术普及品牌。与此同时,通过巡演、展演等各种方式有效开展群众文化艺术作品推广活动,让群众成为传播与弘扬优秀文化的志愿者和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受益者。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应当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将公共文化服务与互联网有效结合起来,创新开展辅导培训、展览展示、文艺演出等配送服务活动,将文化服务送进基层,从而满足群众多样、多变、多元的文化需求。

五、针对普及队伍人才管理机制进行创新

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工作的开展需要良好的人才资源作支撑,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普及队伍人才管理机制。新形势下,文化馆以及相关部门应当针对人才培训机制进行创新,深入调研基层文化干部培训需求,并且深入到群众之中,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人才培训计划,并做到因材施教,不断创新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除此之外,新形势下还要针对人才使用机制进行创新,并且加大推行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的力度,给高素质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条件,优化队伍结构,推动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工作的高效开展。

六、结论

综上所述,有效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有利于建构和谐、团结、安定的社会局面,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新形势下,文化工作者应当扮演“耕耘者”角色,积极创新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机制,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文化艺术,唤醒人们的参与热情,促进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推动社会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柯林海.论全民艺术普及新形势下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文化艺术研究,2016(03):39-43.

[2]盈再付.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J].艺术科技,2016(04):335.

[3]傅佩蓉.浅谈新形势下文化馆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J].大众文艺,2018(07):32-33.

[4]林玉坤.全民艺术普及机制的创新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8(5):60-62.

文化资源机制范文篇8

摘要:我国有着辽阔的地域、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变迁中,不同区域逐步形成并拥有别具一格的文化资源优势。只有积极挖掘、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好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大文化资源产业化创新力度,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转换。

关键词: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财富。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挖掘和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利用和发挥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怎样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区域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换?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决策遇到的难点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视角,试图对区域文化传承与文化资源产业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当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以及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选择做些分析探讨。

一、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内在关系。

区域文化资源与产业化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有助于彰显区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区域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宣传、保护和传承优秀区域文化。

1.文化资源产业化:彰显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重要方式。

“进入20世纪后半叶之后,人们对于文化的产业化已经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认为它将在今后的整个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1]区域文化资源是一定区域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区域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和灵魂。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则是实现区域文化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区域文化产业一旦离开区域文化,就会失去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现实竞争力。当今社会,文化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厚底蕴和持久动力,而且成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新焦点和新亮点。

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品所产生的文化力已经开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文化的地域性或民族性差异越大,区域性文化产品的特色就越鲜明,也就越容易受到文化消费者的青睐,区域文化资源的经济开发价值也就越明显。

此外,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还通过文化产品凸显其宣传效应,更好地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热爱故土、热爱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情怀。区域文化产品折射出的优秀传统观念和人文精神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进社会和谐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文化资源产业化:保护区域文化资源的有效手段。

“就一国内部而言,许多国家都是多文化、多民族的,维护文化多样性主要在于对少数群体权利的尊重。”[2]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文化资源保护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可以通过立法途径进行强制性保护,也可以通过普查、建立数据库、复制等传统手段进行保护。然而对文化资源最好的保护方式莫过于文化资源产业化。通过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而且可以使文化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得到保护和升华。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不是简单地为抢救而抢救、为保护而保护,而是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各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在其刺激下,各地进一步加强了对当地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民俗馆的修建使一些濒临绝迹的生产、生活用具得到保护和再现,地方特色文化节目的表演挖掘了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大量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开发,使当地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有效的开发利用,于无形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3.文化资源产业化:推进区域文化互动的独特途径。

“多样文化的共存是一种包容,是对差异性文化的欣赏。只有平心静气地看待一个多文明并存和文化互动的世界,才能实现求同存异。”[3]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要求区域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在多样性文化的互补共荣中吸取营养,不断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和文化互动的过程。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特质赋与其文化产品某种特别的文化内涵。文化产业化过程不仅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借助于文化产品的销售,使某种文化观念和价值理念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消费中,得到更为广泛、更为有效的传播。一些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正是凭借其具有强势地位的文化产品,传播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如美国的电影业不仅赢得全球市场,获取丰厚的商业利益,而且在传播美国文化、输出美国价值观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当人们通过文化产品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区域之间文化差异的时候,其本身就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一种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每个前来观光的游客深深地领略到当地文化的独特韵味,从而激发游客对当地文化产品的极大兴趣,并通过他们将当地的文化和文化产品带回自己的家乡。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不同区域文化之间在无形中碰撞、交流、互动与融合。

二、当前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之路,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已经开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增长极。毕竟,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和解决。

1.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认识不足。

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产业优势的转换问题上,上到党政机关干部下到普通群众,至今仍有不少人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不足甚至误区。一是守着区域文化资源金矿当乞丐。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有的甚至还是文化资源的富矿区。这本来是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不少人不是认识不到就是无视这种优势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作用。整天守着文化资源优势不去动脑子、想办法。其实,文化资源优势是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这个转化过程不仅需要投资、需要技术,而且需要创意。二是抱着文化资源优势到处炫耀。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地方政府到处宣扬甚至炫耀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却不知道文化资源是非独占性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而不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开发利用,就完全有可能随着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而被别人异地开发,最终使当地文化资源由优势变成劣势。三是盲目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一提到文化资源优势转化问题,有的人就不顾当地现有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完全不顾经营性文化资源和非经营性文化资源的区别,对那些不能产业化或还没有条件进行产业化的文化资源也不加选择地提出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开发成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一些概念性的地域文化、部分宗教文化以及部分历史名人等,所承载的更多的是一种形象价值、宣传价值和教化价值,难以转化成直接带来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

然而,有的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最大化,在文化产业发展热潮的推动和刺激下,丧失应有的理智和清醒,恨不得在一夜之间把一切与文化沾边的东西都弄成能够立足市场的拳头产品,于是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忙于做一些不切实际的规划,盲目上一些很难看到市场前景的项目。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既造成大量浪费又在不同程度上对当地的文化资源造成了破坏,更为严重的是大大挫伤了人们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2.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能力不强。

我国不少地方虽然拥有相当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将区域文化资源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能力还不强。这一点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不足,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投入不足一直以来就是制约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也是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二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创意人才缺乏。人才资源是全球化时代首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的关键性资源。现在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虽然一直呈上升趋势,但真正懂文化产业的人才不多,创意人才更少。更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向往的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不愿意到偏远的地方去创业。三是文化产业市场机制不健全。文化产业管理上存在着政出多门、交叉管理、多头管理现象,一些地方依然存在政府大包大揽,习惯于用计划经济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混为一谈,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管理机制依然未能得到彻底有效地改观。四是文化资源产业化水平普遍不高。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地区的文化资源产业化还处在起步阶段,有的偏远地区仍然是守着资源睡大觉。中西部地区无疑是我国文化资源的富矿区,尤其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更是令人艳羡。但多数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条件和基础还不够坚实。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实力就难有实质性的提升。

3.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资源保护的力度不够。

在现代化生产技术、高科技手段和创意能力不足的条件下,文化资源只能是粗放式的、简单的、低水平的开发利用,由此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大多只是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这样必然会对一些市场潜质极高的文化资源造成浪费甚至埋没,并且有可能失去再度开发的机会。与此同时,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文化资源开发的短期行为,从而对文化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许多古迹、文物被改头换面,重新包装,失去了古迹、文物的原貌;许多民间舞蹈、仪式、风俗习惯被庸俗化、简单化,失去了原有的神韵;不少地方的古迹、文物在开发名义下遭到严重破坏,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没有保护的掠夺式开发,无异于竭泽而渔,最终必然导致资源枯竭。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神奇独特的古迹只有保持原汁原味,才能吸引更多喜欢异质文化的游客。时下,不少地方为了招徕游客,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打造旅游景观,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伪文化”的侵蚀。“伪文化”的泛滥不但降低了人们的审美水平,使人们的文化追求变得廉价和肤浅,而且对真实的文化失去了一种自我维护的抵抗能力。这显然不利于文化资源保护。我国许多城市中新建的大量的微缩景观主题公园,采用现代化的复制手段,把一些世界各国著名文化遗产加以拷贝,浓缩在公园中。这种所谓的文化资源开发,开发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而是为了商业目的向人们提供了一种虚假的文化幻象而已。这是“伪文化”思潮泛滥的表现。因此,保护文化资源就是要保护文化的历史真实性,引导人们去体验真实的文化内涵,在真实的文化情境中去了解历史。这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就是保护文化资源的完整性与真实性,防止被庸俗化。

三、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的路径。

产业化是将文化资源优势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只有改革创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才能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有效转换。

1.改革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文化资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赋与新的时代内涵。文化资源的动态性特点要求我们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要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牢牢把握其发展变化规律,以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目光和创新的意识,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把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由于不同区域的区位、地理环境、民族、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乃至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区域,其文化资源的类型和特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对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评估,区别对待;要允许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探索最适合自身资源类型和特点的开发利用模式,绝不能简单地模仿和套用固定统一的开发模式。最后,要整合当地优秀文化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往往最初来源于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优势。要想上规模、上档次,一方面要将本地区相关文化资源打包;另一方面,还要与当地的地理资源、生物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捆绑,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文化资源也逐渐丧失其独占性,成了文化再造的资料。在当地缺乏历史文化资源的情况下,照样可以发展文化产业。美国人利用中国的花木兰传说和恐龙蛋化石加工创造出动画片《花木兰》和《侏罗纪公园》就是典型的例子[4]。总之,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过程中,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

为有效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瓶颈,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和法规。法制保障是国外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用法制化手段来约束和规范文化资源开发行为,也就是说,要根据文化资源开发行为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使文化资源开发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保护条例和政策,但大都是一些宏观性的政策或法规,缺乏可以阶段性实施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细则。这样,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往往出现急功近利、盲目上马、随心所欲、无序开发等非规范性行为,不仅破坏了文化生态,而且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其次,要优化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机制。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是一种集多种要素于一体的综合行为,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协调机制。比如,政府管理部门与开发者之间的协调、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宣传教育之间的协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协调、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协调、外来投资收益与当地社区利益之间的协调、区域之间特别是行政区划之间的协调等。只有建立和完善各种协调机制,才能有效避免文化资源开发的雷同及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最后,要建立和完善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互动机制。尽管文化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可循环利用、反复开发,但同样存在保护的问题。为此,确立科学的开发利用观念,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形成保护与开发并举、以保护为重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强调“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把部分开发收益应用到资源的保护上。

3.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

文化产业新业态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糅合传统的文化艺术因子,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和体制,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加入文化内容和科技成分的一种新的生产与盈利模式。要想尽快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发展瓶颈,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其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老框框,树立“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理念,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拓展文化产业主营业务;突破陈旧经营管理方式,树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开拓进取、敢想敢试的市场竞争意识,大力发展新兴特色文化产业。其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准一两个有地方特色和发展前途的文化产业项目,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开发规划和相关配套措施,从土地使用、项目审批、税收减免等政策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和重点突破,以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来培育和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其三,打破长期形成的文化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树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理念,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科技手段如文博、动漫、游戏、网络传输等新兴文化产业,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其四,强化人才支撑体系。

一是建立和创新用人机制。对现有文化创意人才的利用要突破资历、职称等限制,根据个人素质、能力和业绩量才选用。二是建立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从中选拔优秀骨干到高校进修。三是建立和创新人才按需流动机制。采取公开招聘、客席聘用、签约等多种形式,从基层选拔和从省外甚至国外引进高级经营和管理人才,建构梯级人才队伍。四是制定文化创意人才的奖励措施,营造培养和吸引文化人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其五,拓宽融资渠道。一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逐步取消已经产业化的国有文化单位享有的特殊政策保护和垄断地位,放宽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种种限制,真正实现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二要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途径吸引民间闲散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尤其是新兴文化产业。允许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直接上市、与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子公司或收购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三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政府可以安排专款、采取银行贷款贴息办法支持金融机构参与动漫、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并对各种投资行为加以规范,以确保我国文化产业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229.

[2]吴汉东。文化多样性的主权、人权与私权分析[J].法学研究,2007(6).

[3]钟淑洁。文明对话与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N].人民日报,2005-12-22.

文化资源机制范文篇9

一、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党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目标要求,在提升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加强全区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文化三级管理机制和三级管理网络队伍,完善文化服务功能,加强阵地建设和资源配置,更好保障市民的文化权益。

1、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推动“三馆合一”工程土建全部完工;区群众艺术馆开工建设;区博物馆规划选址落地。改建和新建4家社区文化中心。开工建设梅陇、颛桥两个镇的社区文化中心,改建吴泾镇和马桥镇的社区文化中心,实现全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面达标。加强357个标准化文化活动室管理工作,继续实施50个村、居委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的文化功能和信息化建设。逐步探索开放大中学校、区属单位的文化活动设施,使社区居民享用更多的文化设施资源。

2、健全文化管理机制。完善文化三级网络管理机制。健全区群众文化指导服务中心(区群众艺术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镇、街道文化站)、村(居委)文化活动室三级网络管理机制,加强三级文化阵地规范化管理。按照《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标准》要求,加强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活动室的建设管理,健全文化活动室管理制度和文化服务员考核制度。启动文化培训服务工程。对全区文化站长、社区文化中心的业务干部、文化活动室服务员,组织全面业务培训,加强艺术教育和队伍素质建设。

3、完善文化资源配送机制。按照文化下乡、服务基层、满足群众文化权益和艺术需求的要求,整合市、区两级文化活动和服务资源,形成包括知识讲座、宣传版面、影视唱片、专业辅导为主体内容的“菜单式”文化服务项目资源库。实施“百千万”文化资源配送工程,组织“家门口的高雅艺术享受”活动,将100场高雅艺术演出、5000份文化产品、20000场数字电影送到基层村镇街道,融入到全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之中。形成“基层点菜、区里配菜、按需送菜”的菜单式宣传服务配送机制,将文化服务、培训、讲座和产品配送到各个公共文化服务网点,为镇、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提供文化资源和配送文化产品。

文广局年工作计划

区文广工作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为主线,以推进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以实现文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着力点,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行城市形象、增强行城市软实力、城市凝聚力、文化感召力,为全区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文化条件和舆论环境。

一、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党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目标要求,在提升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加强全区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文化三级管理机制和三级管理网络队伍,完善文化服务功能,加强阵地建设和资源配置,更好保障市民的文化权益。

1、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推动“三馆合一”工程土建全部完工;区群众艺术馆开工建设;区博物馆规划选址落地。改建和新建4家社区文化中心。开工建设梅陇、颛桥两个镇的社区文化中心,改建吴泾镇和马桥镇的社区文化中心,实现全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面达标。加强357个标准化文化活动室管理工作,继续实施50个村、居委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的文化功能和信息化建设。逐步探索开放大中学校、区属单位的文化活动设施,使社区居民享用更多的文化设施资源。

文化资源机制范文篇10

一、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党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目标要求,在提升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加强全区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文化三级管理机制和三级管理网络队伍,完善文化服务功能,加强阵地建设和资源配置,更好保障市民的文化权益。

1、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推动“三馆合一”工程土建全部完工;区群众艺术馆开工建设;区博物馆规划选址落地。改建和新建4家社区文化中心。开工建设梅陇、颛桥两个镇的社区文化中心,改建吴泾镇和马桥镇的社区文化中心,实现全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面达标。加强357个标准化文化活动室管理工作,继续实施50个村、居委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的文化功能和信息化建设。逐步探索开放大中学校、区属单位的文化活动设施,使社区居民享用更多的文化设施资源。

2、健全文化管理机制。完善文化三级网络管理机制。健全区群众文化指导服务中心(区群众艺术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镇、街道文化站)、村(居委)文化活动室三级网络管理机制,加强三级文化阵地规范化管理。按照《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标准》要求,加强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活动室的建设管理,健全文化活动室管理制度和文化服务员考核制度。启动文化培训服务工程。对全区文化站长、社区文化中心的业务干部、文化活动室服务员,组织全面业务培训,加强艺术教育和队伍素质建设。

3、完善文化资源配送机制。按照文化下乡、服务基层、满足群众文化权益和艺术需求的要求,整合市、区两级文化活动和服务资源,形成包括知识讲座、宣传版面、影视唱片、专业辅导为主体内容的“菜单式”文化服务项目资源库。实施“百千万”文化资源配送工程,组织“家门口的高雅艺术享受”活动,将100场高雅艺术演出、5000份文化产品、20000场数字电影送到基层村镇街道,融入到全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之中。形成“基层点菜、区里配菜、按需送菜”的菜单式宣传服务配送机制,将文化服务、培训、讲座和产品配送到各个公共文化服务网点,为镇、街道社区文化中心提供文化资源和配送文化产品。

二、开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活动

围绕建设和谐文化目标,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组织文化活动,努力培育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推进文化创新,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1、组织文化活动,塑造文化品牌。以推动合唱、踢踏舞两大品牌建设为重点,建立组织机构,落实专职人员,重点扶持少儿和中青年队伍。设立合唱节专门组织机构,有计划引进著名指挥,重点培育高水准、有全国影响力的教师、公务员、大学生、职工、社区少儿等特色合唱团,开展群众性合唱普及教育活动,举办合唱展示周活动,拓展合唱活动的影响力。探索踢踏舞的活动形式和展示魅力,组织长三角踢踏舞展示活动。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风尚为目标,组织开展“庆奥运迎世博,建设文明家园”系列文化展示活动。开展“一镇一品牌,一街一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工作,努力发展地区特色文化样式,做好扶持指导。加强文化交流,组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节日的民俗文化活动。

2、创新文化体制,扶持团队建设。花力气抓好文艺创作工作,积极扶持文化创作,培植与挖掘文化创作人才。发挥社会力量作用,通过委托、竞赛、购买等形式,大力推进艺术作品创作和创新,组织优秀节目参加比赛和巡演。加强基层文艺团体建设,重点培育和扶持50个特色文化团队。充分发挥基层文化辅导员、公共文化服务员等人员的作用,抓好特色艺术团队辅导、考核工作。以图书馆新馆建成和服务网络平台的拓展为契机,作好职位、功能、人员、技术、服务功能全方面准备,力争把图书馆建成具有现代化特征、符合国家标准、拥有丰富馆藏资源、高效服务机制和精干队伍的地区图书馆。开展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完善全区公共图书馆资源“一卡通”,实现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向村、居委文化活动室延伸。充分发挥区博物馆和张充仁纪念馆的文化服务功能,举办弘扬中华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展览展示活动,开展宣传教育、接待展出等各类文化服务。

3、挖掘文化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挖掘与确认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级名录,并申报一批市级和部级项目。落实部级、市级项目保护规划,整理研究出版研究资料,明确项目责任人和传承要求。加大区25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力度,推进马桥荷巷桥古镇、浦江召楼古宅的保护工作,充实调整博物馆工作及馆藏品收集与馆藏内容,建设七宝皮影馆。

三、提升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水平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广播电视全面改版为契机,提升广播电视宣传的水平;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传输,营造区良好的舆论氛围。

1、紧紧围绕中心,完成重大宣传任务。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重点做好我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共创和谐、关注民生等方面的宣传。以建设“区的实力媒体、市民的贴心媒体”为目标,对电视台的频道栏目实行全面改版。在专栏设立、栏目优化、品牌确立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节目质量,丰富节目内容,增强观众参与和互动,加大广播直播推进力度,提高广电节目收听收视率。积极参加市以上及中央各类节目评奖活动,增加广播、电视新闻在市台及中央电视台播出条数,扩大对外宣传影响。

2、加强广播电视管理,确保安全传输。建立健全广播电视宣传监督管理机制,巩固扩大广播电视的公信力、影响力。把净化荧屏声屏、坚决抵制低俗之风作为宣传管理工作的重点。强化广告节目和娱乐类节目的监管,确保舆论导向正确。认真落实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提高播出系统干部职工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我区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开展新闻行业行风评议工作,加大对镇广电站的业务指导和考核,促进广电工作有序开展。

3、加快事业发展,优化体制机制。实施环网和宽带信息网进农村工程,解决500家贫困户安装有线电视,实现全区有线电视全覆盖。逐步推动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紧紧抓住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的机遇,开展数字电视发展工作的调查研究,制定区有线电视数字化的规划,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高清晰数字电视节目,做好基础服务。按照职能定位、管办分离、职责分清要求,探索有线中心企业化运作的机制。在区职能部门指导下稳妥做好体制改革工作。

四、大力推进文化市场和产业建设

全面落实文化市场体系建设要求,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围绕区重点项目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推进全区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建设。

1、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有效监管。实施“文化环保工程”,深入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以强化网吧监管为突破口,做好文化市场管理的深化整顿。继续完善“受理、勘验、审批、听证”分离制度和听证程序,探索总结文化市场行政事务向社区延伸工作经验。建立和完善区文化分类市场违法警示记录系统,发挥社会监督员队伍和行业协会作用,推进文化市场管理的全面规范。

2、创新服务手段,推动产业发展。制定我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政策扶持和优质服务。充分挖掘我区的文化底蕴、城市个性和独特的魅力,打造城市文化和生态商务区特色风情,启动文化公园建设。挖掘民俗文化传统和项目,做大做强七宝镇文化品牌。组织上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做好前期资源准备和项目储备。结合区域规划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着力引进大型文化企业,积极培育文化产业集群。

五、做好党的建设和素质建设工程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提高局和基层班子的整体能力、加快人才队伍培养、深化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文广从业人员队伍。

1、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党员管理和支部建设,健全“双结对”主题实践活动和“双关爱”、“双联系”活动机制,完善“”、民主生活会等制度。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学习贯彻精神作为今后一段时期重要的政治学习任务,坚持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制度,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深化党风廉政教育,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严肃工作纪律,打造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有计划地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以及广电台、有线电视中心、离退休党支部改选工作。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抓好工、青、妇的各项工作。

2、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着重抓好干部队伍、专业人才、业务骨干三支队伍的建设。加强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有计划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轮岗交流和基层领导班子调整和优化工作,加强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培养管理使用,推进正高及专业岗位设置、聘任工作,落实公务员招聘和专业人才引进、录用工作。全面落实单位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工作,加大绩效考核力度。组织开展广电、群文、图书、文博等专业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加强文化、广电专业职业资格管理。

3、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效能建设。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积极探索行政效能满意度测评和岗位目标责任考核结合的有效机制,加强对行政许可行政执法、有线电视窗口单位、新闻单位和服务单位的政风行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充实调整文化市场、广播电视、有线电视网络监督员队伍,充分发挥监督员作用,深化“收件回执”制度,扩大“收件回执”事项范围,做好行政审批事项向社区延伸。加强内部规范管理的督促检查。以规范化和制度化为重点,推进并完善“局务公开、台务公开,馆务公开”等工作制度,严格内部管理,规范行政行为,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学习型机关、节约型机关、平安单位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