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十篇

时间:2023-03-14 20:04:30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篇1

那么,客家学研究如何才能向纵深发展呢?哪里是它的突破口呢?我认为这突破口应放在客家文化研究上。为什么?因为民系指的就是在共同的环境、共同的经济生活中形成的共同语言与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共同语言与共同心理素质即文化。所以,区别民系最重要的标志是文化。作为南迁汉民族的客家民系、广州民系、潮州民系等等都是炎黄子孙,在血缘上是没有区别的,只能从语言上、风俗习惯上、认同感加上区别。因此,客家文化研究是客家学研究的中心与重点。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许多矛盾中其中必有一个主要矛盾,抓住这个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其它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客家文化研究如果能得到深化,客家其它问题的研究也就容易带动起来。

二

客家文化内涵是什么?目前客家文化研究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平?我随手从几本有关论著中摘录如下:

讲求实际,刻苦勤俭,艰苦奋斗的美德;坚贞、刚强,不屈不挠,富于反抗的精神;念祖恩,爱国爱乡的美德;团结奋斗的精神。

崇文尚武的精神,乐善好施的风尚,艰苦卓绝,开拓进取,勇于冒险,团结奋进,独立自强的精神。

开拓,崇文,爱国,刻苦务实;自立更生,艰苦创业;尊师重教,热爱知识;勤劳实干,开拓进取;重视家庭,夫妇互助,弟兄和睦;爱国爱乡,不忘祖宗。

坚忍卓绝,刻苦耐劳,冒险犯难,团结奋进;崇尚忠义,反抗压迫,义不帝秦,同仇敌忾,爱国爱乡,注重武术;讲礼节,重伦理,好学问,尚教育,敦亲族,敬祖先,隆师道。

从上面摘录中可以看出,这些论著对客家文化内涵的阐述,存在一个通病,就是共性阐述多,个性阐述少。因为这些内涵是和客家文化一样以中原文化为主

体的其它南迁民系文化所共有的,是南迁汉族各民族的共性。世间万物之所以有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的个性各自不同。个性是具体的,最丰富多彩的。一个民系文化的个性是这个民系文化最突出的特点。研究这个民系文化的个性,不仅是把握这个民系特色的需求,而且更是发扬这个民系优秀文化的需要。不善于区别客家文化的个性,客家文化研究只能停留在一般化水平上。

三

有许多民系文化或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可供客家文化研究借鉴。

作为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域文化——巴蜀文化,因为巴蜀山川奇绝秀丽的环境,造就了它的独具异彩。《华阳国志·蜀志》,对蜀人特征作了精彩的概括:

一,多斑采文章;二,尚滋味;三,好辛香;四,君子精敏,小人鬼黠;五,多悍勇。这就是巴蜀文化的特质,是巴蜀文化区别于其它地域文化或民系文化最突出的个性。

至于燕赵文化,送别荆轲的一曲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可以概括为燕赵文化的个性。“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燕赵之士那种不畏、重信义与气节的燕赵之风,乃燕赵文化最鲜明的特色。它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

再说与客家比邻的潮州文化,潮人研究学者是怎样概括其内涵的呢?他们认为:潮州文化的主体是中原文化,但又不是一般的中原文化,它是作为移民文化进入潮汕地区的。而在汉人入主之前,潮汕地区早就存在了一个百越文化。入主潮汕的汉人,面对陌生的环境,不能不产生一种入乡随俗的心理。百越文化由于长期处于自治与半自治的状态,有较强的“山高皇帝远”的边陲意识。这边陲意识在被汉化之后,转移到潮人身上,就成了潮州文化的一个内核,因此,赋予了潮人对正统中心保持某种较自由的心态和独立取向,即使是读书人,虽然也有凡事讲究正宗,以遵古法制为荣者,但也未成为潮人普遍心理。

客家文化研究鲜见如此鲜明的个性概括!

四

客家文化内涵的研究停留在一般化的原因是什么?我想恐怕是研究者没有从罗香林大师因历史局限而产生的对客家研究欠缺中走出来。

罗香林等大师当时为了批驳对客家民系的污蔑,在正本清源上下了很大功夫,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真理往往往前一步就成了谬误。由于过于追求正本清源,力图求证客家人是纯粹的汉民族、客家文化是纯粹的中原文化,这就自觉不自觉忽略客家先民在迁移过程中,观念与习惯不得不受到新环境的挑战,因而不得不有许多变通与修改。特别是客家先民在长江流域停留了几百年时间,楚文化、江淮文化不可能不影响到客家人的观念和习惯。因此,入主闽粤赣三角地区之前的客家先民已经不是中州本土的汉人,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客家先民文化也不是中州本土的原生文化了。由于过于追求正本清源,力图求证客家人是纯粹的汉民族,客家文化是纯粹的中原文化,这就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当客家先民进入闽粤赣三角地区后与早已存在于这个地区的百越文化的融合。融合后的客家人已大大不同于中原本土的汉人了,融合后的客家文化已大大不同于中州本土的原生文化了。

这种忽略而造成的欠缺,影响了后来许多客家学研究者,使他们在研究客家文化中也自觉不自觉地搞“直接瞄准”,把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直接对应,把论证客家文化就是中原文化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点,甚至于把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完全等同起来。中原文化是南迁各民系的母体文化,中原文化的特点自然就成为各民系文化的共同属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因此,要善于从共性把握中去把握个性,也要善于从个性把握中去把握共性。

怎样把握客家文化的个性呢?我认为,一是要从源上去研究,即从作为客家文化的母体——中原文化上去研究,看看客家文化中那些是仍保留着中原文化基因的,哪些是这些基因的变异与发展,这些经过历史考验仍保留在客家文化中的中原文化,就是客家文化的个性。二是从流上去研究,即从客家迁移过程中的当地文化中去研究,看看客家文化中哪些是从异质文化中吸收过来的,哪些是与异质文化混合而派生的,这些吸收与混合的东西,往往就是客家文化的个性。三是与兄弟民系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中容易找出不同点,这不同点就是客家文化的个性。

客家文化篇2

一、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客家文化是客家这个群体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一旦这种文化产生,它就成了该群体的识别标志及维系该群体生存与发展最核心的力量。

所谓客家,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汉语韵学》中认为,“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来的人。”可见,客家是相对于“主”(土著)而言的一种对称,客家的“客”即外来人的意思。所谓客家人,如字面上所示的意思,就是[做客的人们],也就是[不是土著,是从外地来的人]。据说他们本来就不是中国南方人,而是为了逃避历代中原战乱,集体南下的北方民族;经过多次迁徙,最后才迁到岭南[作客]的。

在历史上空前的民族大迁徙中,无数次的磨难,铸造了客家人坚忍刚毅的品格。著名学者罗香林指出:“如果没有客家人背负中原文明辗转南迁,使古老的文明得以维系与延续,华夏文明就可能中断甚至覆灭。”可见,客家人是华夏文明最古老的负载者,是古汉族的“活化石”。在经过不断辗转迁徙之后,部分客家人来到了这被苍茫的群山拥抱的赣、闽、粤三角地区,与当地土著相互杂居。

客家民系分布很广,其中粤闽赣边三角地区是其主要聚居地,在国外以东南亚为主。据学术界估计。客家人现约有8 000万左右。客家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以移民为代表的地域性文化。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支民系,客家人的先民居我国中原一带。据考证,因社会变动及战争等原因,曾有五次大规模的南迁过程。第一次自晋末至隋唐,主要因为部分少数民族内徙中原,迫使中原并、司、豫各州的汉民南迁,最远的到达赣中一带;第二次自唐末至宋代,主要因黄巢起义以及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使豫西南、皖南、及赣北大批汉民南迁,最远者到达循、惠、韶诸州;第三次自宋末至明初,主要因蒙古人南下,使闽西、赣南的客家先民继续南徙至粤东和粤北,而明代台湾的开拓,也吸引了不少客家先民东渡,到台湾开辟新的家园;第四次自清康熙中叶至乾嘉之际,因客家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自赣南、粤东、粤北转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也有不少客家人从闽西、粤东回迁赣南;第五次为清朝乾嘉以后,地方政府为控制土客之争,又迫使部分客家人远徙广西和海南。与此同时,客家人为生存而漂洋过海,往南洋一带谋生者亦日益增多。经过五次的迁徙,清末民初奠定了客家人分布的基本范围。现在居住在东莞的绝大部分客家人,都是宋元明清时期中原移民的后裔、汉族客家民系。东莞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承传着客家民系优秀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客家人迁徙的过程浸润着客家人艰难跋涉的血与泪,折射出客家人自强不息、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团结奋进的精神。

客家人顾名思义是其定居的外来户,耐人寻味的是其脚下的故乡同样是异乡。客家人作为汉民族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民系,他们打破了“父母在,不远游”的精神枷锁,在漂泊的路上寻找自己灵魂的居所。客家人在经历迁徙的痛苦之后继续漂泊,翻山越岭,漂洋过海他们既在故乡作客,叉在荒芜的异乡构筑起新的家园。

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与土著居民相互磨合,从而创造出一种以汉文化为主导的、与周边文化相区别的地域文化,这就是客家文化。所以,组成该文化的原始基础是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土著文化和具有汉唐风韵的中原汉文化,而推动该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巨大动力是唐宋以来大批进入赣、闽、粤三角地区的北方移民,故有学者称客家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移民文化。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客家文化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和返本追源的气质。客家文化的内容包括:历史文物遗迹、方言文化教育、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风水文化和民间文艺等。

客家文化根植于河洛文化,肇因于移民生活,因而在语言、信仰、民俗、民居建筑等诸文化要素上,客家人既继承了中原古文化的精华,又在新的环境里创造丰富了它,从而使它嬗变成了一种内有自己特色的新文化――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广义的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客家人自身中,在客家人求生存、争发展奋斗过程中,长期创造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被客家人认同和接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客家话、客家风俗、生活习惯、客家人的性格、气质、心态、思想、观念、意识及它们的载体;客家人物特别是众多的客家精英、客家建筑、装饰、客家妇女的服饰、艺术品、客家文艺,各类客家文献资料等等,都是客家文化的具体体现。

二、客家文化的精神实质

客家,这个处处为客处处是家的族群,为寻求生活环境的安定,不断迁徙;千百年来垦拓迁移,无论所迁移的环境如何险恶,客家先民胼手胝足开垦建设,把荒漠变成良田,把原野变成村庄,为后代子孙建设新家园,其语言与文化依旧传承与坚持着,长期下来锻炼出坚忍的毅力与硬颈的精神!

(一)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质和精神价值

慎终追远、念祖思乡、祟文重教、开拓进取、报效祖国是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质和精神价值。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质和基本精神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思想观念方面,是以儒家伦理道德和老庄处世哲学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精神,在行为方式上,一是慎终追远与念祖思乡的情结;二是聚族而居与敦亲睦族的传统。客家文化在台湾及海外的弘扬,都秉承客家先辈“慎终追远莫忘根”的教诲,既能继承中华民族守礼节、重道义、好学问、讲伦理之传统,又有发扬客家先辈刻苦耐劳、冒险犯难、爱国爱家之精神,为当地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作出贡献,有所成就更不忘报效祖国,回报故乡。因此,两岸客家既有血浓于水的亲情纽带,又有一脉同根的文化纽带,要把握契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二)客家群体意识是客家精神的核心内容

两岸客家的其同社会文化心理是客家群体意识是客家精神的核心内容。浸染着客家人的精神世界,深刻影响着客家人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是两岸客家的共同的话语背景,有利于沟通和联系,对促进相互的经济合作交流具有积极作用;是两岸客家的共同的民系情感根源,有利于发扬爱国爱乡精神。促进和平发展达成共识;是两岸客家的共同精神家园,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和客家民系的传统文化精神,为中华民族振兴和客家地区的繁荣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三)民间信仰是客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植根于广大民间的一种文化创造的民间信仰是客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信仰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和表达方式,它具有综合性、地域性、族群性、多神性、功能性、历史性、演变性等特征。它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贸易的功能;二是文化的认同功能;三是文化遗产功能。

(四)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是客家民系的精神源泉

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当然是客家民系的精神源泉。所谓客家精神,就其共性而言,和中华民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但客家精神还有它独有的个性,因而常常反映出客家精神是继承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这一特征,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又吸收了西方文化精神,形成中西文化结合并获得成功的趋势。

三、客家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是中原古文化的延伸和扩展,是维系客家民族民系的基础。客家文化已从各个层面、各种形式、各种渠道渗透在客家人的生活之中,它既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又不断在传承中融合,在融合中新生,在新生中发展,体现着现实和时代的风貌,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表明,客家民族不仅分布极广,而且在长期的生活和斗争中形成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爱国爱乡,对祖籍地有深厚感情等优良传统,它包蕴了客家人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深刻地揭示了客家历史演变的进程,以其独特杰出的成就享誉中华,在中华文化史上建树了不朽功绩。由此可见,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交响乐中的动人乐章,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束奇葩。为此,要加强客家文化研究,对这些优良传统和客家精神进行不断挖掘、继承和发扬,为祖国的繁荣和客家文化的发展作出努力。

(一)以人为本,实现客家文化在传承上的“三个提升”

1.提升客家文化的拓展空间

客家走过了坎坷曲折的漫漫征程。由于客家文人独特的经历和继承着客家人“艰苦朴质,勤奋开拓,团结爱乡,敬祖敬宗”的客家精神,开拓了客家文化的新风。自唐宋以来,客家文化逐步丰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体系,留下了大量很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作品。在明清期间,客家的文学、诗画、书法、戏曲等争雄文坛,精彩纷呈。同时,还有客家方言及山歌、客家民风民俗、客家的建筑、客家的酿酒、客家的腊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研究。客家人散居全国各地,世界各地。他们对客家文化的辐射,对地域的融通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

2.提升客家文化的品位内涵

客家人聚居地,也是客家人的摇篮。近年来,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进程中,积极挖掘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客家文化,扶持、保护民间文化,在挖掘、保护、创新、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彰显客家历史名人以及客家精神,凸显客家民歌、民间文学、民俗活动、刻字、剪纸、书法、音乐、舞蹈、戏曲等客家文化,充分利用客家文化园、文化街、文化墙等实物载体,来赋予浓厚的客家文化品味和内涵,体现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和人文优势,展示了客家文化的窗口,这些做法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3.提升客家文化的保护水平

客家文化的保存需要当地的人民共同参与,提高全民参与保护的水平;否则,就会破坏客家的自然文化。在客家文化的利用方面要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客家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倡导进行客家的整体和单体保护,保护古民居的现有环境和周边环境,积极申报为国家、省市文物保护单位或历史文化名乡(镇、村),提升客家文化品牌效应。

(二)虚功实做,谋求客家文化在发展上的“四个突破”

1.谋求客家文化在整合资源上的新突破

树立“天下客家是一家”的理念,团结协作,整合客家文化资源。如闽西的汀州府,历史上就是汀州府辖八县,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要加强联系交流相关资料,成果共同开发利用。不因行政区划的变更而不去研究。在查找地方沿革、族谱源流,特别是寻找姓氏源流发展方面,资料要互相支持,互相印证。这样,就能为拓展族谱文化领域活动,追本溯源。因此,只有整合资源才能发挥整体优势,达到预期的效果。

2.谋求客家文化在学术交流上的新突破

所谓学术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术交流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对于不同意见,要求同存异,不要影响团结,影响客家的声誉和形象。要多开展客家文化论坛交流活动,弘扬客家文化,传承客家精神。广泛地开展论文学术交流,积极谋求客家文化在学术交流上的新突破,为客家事业的发展作出努力,这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3.谋求客家文化在调查研究上的新突破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收集和整理客家姓氏族谱等资料,把客家文化资源的底摸清楚;要从创新客家文化的历史使命出发,充分挖掘客家文化的潜能,赋予客家文化以时代内涵。要加大调查研究力度,要体现闽粤赣客家的特色之处,打响客家名人牌、创新提升客家艺术、挖掘整合文物古迹、弘扬客家民风民俗,打造客家文化精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客家人的精神新风貌,提升客家文化的品味。

4.谋求客家文化在引入产业上的新突破

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是客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窗口。要积极把客家文化引入产业发展,把客家文化的资源开发起来,以此作为客家文化研究的推动器。以客家意识觉醒为前提,寻找保护、开发客家文化的着力点,谋求客家文化在引入产业上的新突破。

四、促进闽台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发展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把拓展客家文化、打造客家文化品牌、建设客家文化产业列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的战略定位之中。两岸客家有难以割裂的渊源,台湾现有客家人超过540万,约占台湾人口的17%。客家人及客家文化对台湾影响深远,在台具有较强的感召力。但目前,台湾客家人多居住在台湾东南部(南台湾的六堆地区、湾的东势地区以及北台湾的桃、竹、苗地区),他们大多没来过大陆,不了解大陆社会现状,因此,要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台湾客家人工作,进一步打造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一)推动两岸客家文化研究协调化

建立部级客家学研究中心及工作平台,对客家人在我国垦殖迁徙史料、人口分布及全国各地客家文化、客家族群等相关课题进行研究。把客家文化作为独立学科来研究,重新认识客家文化的价值,能更好地把握客家文化的独特性、丰富性及传统古老性。研究中心应深入研究和挖掘已流失的与尚未被挖掘的客家文化,系统研究两岸客家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对客家人通过闽粤赣迁徙史料研究、探索和厘清两岸客家的历史渊源。将客家文化作为独立学科来研究,国家在机构、研究人员、课题、经费扶持上应更多倾斜。改变目前客家文化传承机制还不健全,有些传统的客家文化技艺后继无人,各地对客家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开展不平衡,保护经费缺乏,在局部单位甚至是投入严重不足。有关保护法规的制订和保护工作的规划也相对滞后,承担文物保护工作的人员编制不足的现状。

(二)推进两岸客家文化交流体系化

建立客家文化档案数据库,为客家诗词、客家山歌、客家话词典、客家建筑代表作、客家族谱等建档,保护客家文化遗产。通过编纂丛书及摄制电视剧,宣扬客家人崇文重教、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建立客家文化档案数据库,收集格言、诗词、山歌、名人录、族谱和楹联、题刻、名匾、名画等建档。挖掘客家宗祠文化、风土人情、客家人物及故事,两岸共同保护客家文化遗产。建立客家人文化教育基金会,在客家地区学校设立客家文化教育网。相关学校可选建兴趣班,让客家子弟选修客家“十番”、五梅拳、木偶戏、客家山歌,让客家文化后继有人。为更多客属地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让世界各地客家后裔懂客家话、有“中国心”。系统挖掘客家文化内涵,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客商”精神,“客商”是华商网络的主要成员,指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客家人组成的客家商邦,他们追求“客而家焉,融合认同,坚韧不拔,务实开拓;道德取向,诚信仁义;崇文重教,人文情怀;热心公益,爱国爱乡”的精神文化,是一个文化内涵大于组织形式的概念,客家文化还具有亚商业文化的特性,我们要让两岸同胞在共同研究客家文化的同时,加强两岸包括客商在内的客家社团在建设海峡经济区中的作用。还要研究台湾客家文化。要深入台湾客家地区,了解客家文化的扬弃变迁,探索台湾客家文化精神内涵,知己知彼,求同存异。

(三)推进两岸客家文化交流直观化和创意化

加强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形式的创新和合作的多元化,加强与台湾主流媒体尤其是客属团体主办的客家广播电台、电视台协作,建立客家文化网站和虚拟博物馆,推动全球客家文化交流;建立不同层级的客家文化(景区)园区、文化馆、文物馆、文化特色馆。鼓励更多客家祖居地客家人组团赴台旅游参访,加强与岛内客家社团和知名人士的联系。同时打造以“客家文化寻根之旅”和“福建土楼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品牌,邀请更多的台湾东南部客家人组织寻根之旅来闽粤观光谒祖,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与中国意识。把进一步做好台湾客家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于客家人的发祥地是处于闽西、粤东、赣南三省的交界处,所以建议在闽粤赣等省的相关机构中成立“客属工作委员会”,这有利于与台湾相应机构的联系,有利于做好内地客家人聚居地的客家文化研究与保护工作,也有利于进一步做好台胞中客家人的工作。

(四)促进两岸客家文化和交流合作常态化

建立不同层级的客家文化(景区)园区、客家文化馆、客家文物馆,加强对客家“十番”、五梅拳、邓光古佛、三仙师等的研究。设立客家人文教育展览馆,将相关图像文字资料制作成VCD,作为赠送台胞的礼品。定期举办客家祖居地文化节,并创新客家文化活动内容,还可举办客家风情节、客家美食节、客家宗祠族谱展,谋求两岸客家文化交流与互相吸收、整合。同时创新两岸客家文化交流活动载体,可在内地建立“海峡客家论坛”。大陆客属县市区争取与台湾客家人较集中县市建立客家文化交流友好县关系,建立更顺畅的交流渠道。在海基、海协两会协商议题中,可选择一些涉及两岸共同关心的客家文化研究与保护议题。

客家文化篇3

客家文化主要元素有:客家民居文化(围屋)、客家艺术文化(山歌等)、客家服饰文化、客家饮食文化、客家语言等。山歌的客家元素、语言的客家元素、历史的客家元素、饮食的客家元素、居住的客家元素、营生方式的客家元素、婚丧喜庆的客家元素、宗教信仰的客家元素、保守文化的特殊族性客家元素等等。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客家文化篇4

客家民居文化(围屋)

客家民居是广东,福建,台湾等省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与中国其它地区汉族民居建筑一样,客家民居也有聚族群居的特点,城堡式建筑是其一大特色。但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来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是中国南方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汉族民居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客家民居以种姓聚族群居的特点和建筑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密切相关。

简介

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缺乏,而且为防豺狼虎豹、盗贼侵扰以及当地人排挤,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营垒式建筑住宅。

各地的客家民居都不尽相同,例如,广东大部分的客家围屋和福建的客家土楼就风格各异,不过功能上却都大致相同。

建筑材料

营垒式住宅,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黏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结构

客家文化篇5

1.了解泥塑的性能和起源。

泥塑是运用湿润松软的黏土,从里到表,从粗到细,渐次加工而成具有三度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在农村中学,它取材简便,随便田间地头都可抓取黏土,因可塑性强便宜学生操作,是训练学生手、眼、脑协调发展的很好的课题。中国泥塑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5000年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在长汀河田和南山有新石器时期所出土的黑白陶器皿中,明显地看到塑造的圆雕或浮雕的饰物装点在器物的耳、盖、纽、腹等部位,古代福建虽所处闽越蛮荒之地,但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而长汀早在唐代就设置为汀州府,文化经济非常发达,一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都素有“红色小上海”之称,是中国最美小城市之一,出土泥塑文物非常丰富。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很好挈机,学校加以重视,开办乡土民俗-泥塑活动室,为学生有效开展泥塑兴趣活动提供了良好必备的场所。

2.认识泥塑的艺术特色。

原始的先民能使单一的物象复合化,显示类型化的美,能把不同形象的物品经过加工琢磨,变成相同的形象,显示同一的美,具有蒙昧的原始审美意识和趣味;封建社会泥塑的风格多样,有飘逸、超脱的,有简练、雄健、深厚、富有装饰性的,有细腻﹑完整的手法塑造雍容博大﹑丰润饱满的;还有洗练概括﹑夸张与变形,表现纯朴自然和简洁的民间风格。总之艺术特点能注重意境的表达和传情写神,以新颖的构思和形式美的构图表达形象。在塑造型体局部和整体中很注重曲直、方圆、肌理等造型对比,增强感染力,以追求立意巧妙、造型精炼、多样统一的艺术效果。掌握这些艺术特点对于初学的中学生不管理解和操作都具有较大的难度,但这理念可贯穿学生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让他们潜移默化,具有很好的导向性。

3.注重泥塑的操作训练。

原料:选用可塑性好,无杂质的粘土。用水润开、渗入适量的棉花,用木棰捶打,使粘土与棉花自然渗融在一起,拍成方块,放入阴室或塑料袋内保存待用。工具有以下几种:大、中、小压子一把(用木或竹等材料削成前尖后钝的形状,再用细砂打磨光滑)。三角形铁刀一把,削制泥形用。拍泥板一块,可选质地好的木料制成长约30厘米、宽约4厘米、厚约1厘米的长方形木板,两面都用细砂打磨光滑,四角磨圆,主要用于拍打泥塑的大形,如身体的大形,衣袖的大纵面等。托泥塑木板一块,要求选用一块平整的普通木板打磨光滑即可,它的用途是代替雕塑台,把它放在桌上,在它的上面做泥塑。塑造的步骤:一头、二身、三手。先作头,当头部塑造约有六七成以后添加身体大形,并深入刻划,最后做手。塑造方法:捏——用手捏出大的造型,注意型体的比例、结构、动态,把形归纳为大的几何形状,或长柱形、或半圆形等。塑——用工具拍、削、压、滚,刻划出细部、细节并将表面压平、滚光。造型的总要求是:一情,要含蓄、内在;二俏,要有形式美的追求;三稳,重心要准,作品要安定稳重。泥坯干燥后,再用细砂将泥型打磨光滑即可。学生操作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因人施教,点拨提高,重视探讨研究发现,结合课堂教学和以每周一次的兴趣活动加以强化训练,多练、苦练、练快、练好,联系实际多学、多看、多问、多思、多做,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个到群像的塑造逐步完善制作技巧,经过辛勤的艺术劳动、探索、认识、实践,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以训练学生良好的手感、眼力,促进学生左右脑的发展,提高了艺术素养。

客家文化篇6

一、赣南的戏剧、民歌和曲艺

明清以来,赣南流行着不少土生土长丰富多彩的戏剧曲艺等艺术。有赣南采茶戏、宁都采茶戏、东河戏、赣州南北词、兴国南北词、于都道情等,其中以赣南采茶戏影响最大。赣南采茶戏形成于明末清初安运县九龙山一带的茶区,艺人在演艺中将粤东传入的采茶灯融于赣南的灯彩艺术之中。经过长期锤炼,到清初时就从唱茶歌、舞茶灯的原始形态衍变、创造形成了有简单情节,以大姐、二姐、茶童三个人物角色表演的最早赣南采茶戏--三角班。由于采茶戏源于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所以发展很快,迅速传入到信丰、于都、石城、赣县等地。清乾隆年间,赣南采茶戏向外传播成为赣中、赣东、湘中、闽西、闽北、粤东、粤北及广西一带的流行戏剧。

赣南采茶戏的舞蹈形态组合有三大部分。一是丑中见美的矮子步;二是风韵独特的单袖简;三是优美动人的扇子花。这些舞蹈动作皆来源于山区的生活,她的传统剧目有82种,分灯戏和杂套戏二大类?quot;灯戏"即茶灯戏,代表剧目是《九龙山摘茶》;杂套戏的代表剧目是以《反情》、《卖杂货》、《上广东》、《大劝夫》组成的"四大金刚"和以《肖妹子》、《补皮鞋》、《钓拐》、《老少配》组成的"四小金刚"。赣南采茶戏到清代中期,开始受到地方官府的歧视和打击逐渐衰退。1949年以后发掘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赣采茶戏又重新得到光大成为江西的两大地方剧种之一。1979年传统剧目《茶童戏主》由上海人民制片厂摄制搬上银屏,蜚声全国卤嗑缒俊对趺刺覆宦!贰ⅰ斗缬杲忝没ā芬蚕群蟊话嵘弦弧!缎っ米印贰ⅰ恫蛊?鞋》、《钓拐》先后获省、地、国家奖还灌成唱片。《试妻》获1992年文化部艺术局全国戏剧小品比赛二等奖。大型赣南采茶戏《山歌情》1994年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赣南采茶戏已经成为赣南客家最有特色的地方剧种。

东河戏,是廷生于赣南的古老剧种之一,因发源于赣南贡江流域故称"东河戏"。明代嘉靖年间,在赣县与兴国交界的田村、白鹭等地流行一种以高腔曲牌清唱故事的坐堂班,坐堂班又在民间庙会游神,"扮故事"形式上发展到以高腔大本戏为主的舞台演唱,形成东河戏刍形。

清初,坐堂班与苏州来的一批以演唱昆曲为主的戏班合并,建?quot;凝秀班",将二种表演形式融合为一,此后又相继吸收了江西宜黄调、桂剧西皮戏、安庆调、弋板、兴国南北词等发展成为有高、昆、弹三大声腔,较为完整的地方剧种--东河戏。东河戏流行于赣县、兴国及与其相邻的万安、泰和、吉安一带。东河戏的角色分为九角头制,即老生、正生、小生、老旦、花旦、大花、二花、三花九行。传统剧目在1950年以前保存有一千余种。代表剧目有《雷锋塔》、《挽发记》、《玉簪记》、《扫秦》、《六国分相--刺股记》等。中央苏区时,还改编了不少东河剧现代革命剧目,如《活捉张辉赞》、《送朗参军》等,影响很大,风靡一时。

赣南的民歌和曲艺也同样透散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民歌高亢刚健,朴实无华,有山歌、灯歌、风俗歌、小调、号子、儿歌等。赣南民歌大体可分为三个地域特点,一是南部的"三南"即龙南、定南、全南三县及东北部的寻乌、兴国,地理与广东部分地区接壤,语言相近;二是处于赣南东北边区的瑞金、石城、宁都三市(县),部分地域与福建交界,但中隔大山,语言差异相对较大,此区域的灯歌较著名,山歌受赣中影响较大;三是赣南中部的赣县、南康、信丰、于都等县市。由于靠近大江大河,船号、木排号子很流行,语言也较平和。赣南山歌的旋律起点音较高,然后大多来个高音拖腔,音调下行至主音结束。兴国山歌是诸县山歌中,旋律最美,最著特色的山歌,以即兴行腔为法。节奏自由优美,随唱随答,甚至中段用鼓伴奏?quot;哎呀嘞"是兴国山歌中最常用的感叹用语。

赣南小调很多,大体可分本地和外地小调两种。本地小调以交情歌为代表,还有叫化歌的"莲花落"等。

赣南风俗歌有年歌、婚礼歌、丧歌等。此外还流行道教音乐;有海青、碗花、上告等。

灯彩是赣南民间古老的传统歌舞,有龙灯、鲤鱼灯、摆字灯、高灯、狮子灯、云灯、茶蓝灯等近20种。大多用锣、锁呐、鼓伴奏,载歌载舞非常热闹,灯歌则是在灯彩表演中演唱的小调音乐,常见的有斑鸠调、进坑歌等。花灯又有耕田花鼓与灶背花鼓,又有进门歌和出门歌等趣味盈然。

赣南地方曲艺主要有南北词、道情、古文。南北调系清道光年间由南昌传入赣州经与本地民间曲艺结合,在曲俊⑶骱捅硌萆闲纬闪擞凶砸训胤教厣哪媳贝省D媳贝识嗔鞔诤佣母酉亍⑿斯⑷鸾鸺靶欧帷⒋笥唷⒚霰庇朊鑫鞯鹊兀愿又菽媳贝省⑿斯媳贝饰D媳贝视?80多种词目,如《天宫赐福》、《安安送米》,一般由7-13人围桌板体腔弹唱,词少腔长,精明紧凑。

宁都道清原系明代从外地传入的曲艺,是清初与当地民间音乐相融合、发展而形成的,是具体有本地特色的地方曲艺。由1人或多人演唱,节奏变化较大。曲调不板腔、联曲混合体有引子、曲头、尾子。传统节目有3000余种子,以《銮刀记》、《烟刀记》为独有。

于都古文,清道光流行于都,多为盲人用地方语言演唱,演员、乐师系一身,说唱结合,以唱为主,用勾简式渔鼓、竹板、小鼓伴奏。一般4句,上、下对应,即兴表演成份多。

二、工艺美术

剪纸与纸扎艺术在赣南古代就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各种喜庆、娱乐活动中,起着寓意和装饰作用。剪纸艺术用一把剪刀便可剪出许多生动、朴实的画面,常见的有"五谷丰登"、"三星高照"、"八仙过海"、"岁寒三友"、"喜上眉梢"等,衣裳、肚兜、鞋、帽上的刺绣也都是先剪纸样,摹到布上再刺绣的。纸扎艺术在民间更为盛行,以竹为骨扎好架子,面上贴彩纸、布、绢和剪好的图样。纸扎多是龙灯、动物、花卉、人物、彩船等,在春节、喜庆、庙会、宗族活动中广泛流行。旧时仅宁都县城就有纸扎店铺100多家。赣县田村老艺人刘盛涵家传的花灯、人物纸扎艺术十分精湛,1995年6月获取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雕刻艺术,在赣南主要有木雕和石雕。木雕以赣州、龙南、赣县艺人较多,善雕花板,广泛用于家俱、建筑之中。许多通雕、浮雕多在牌坊、民居祠堂、庙宇建筑中应用,即是一件艺术品又充当实用构件。如鳌鱼、卷草雀替和雕刻的隔架、斗拱、翼拱、窗门格扇等。石雕以兴国、赣县艺人为多,兴国盛产质地细腻的红石,赣南及赣中许多地方的大型石雕有不少是兴国红石,如乐安县流坑的一对大石狮均出于兴国。花岗岩也是赣南盛产的石材,多用于建筑和大型石雕。如宁都、南康、石城的一些牌坊、桥的栏板、望拄和门楼、柱础、石狮等。

刺绣艺术在赣南客家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多应用在衣、鞋、帽、裙、肚兜、荷包、床帘、轿帘等生活用品和服饰上。做工精细,风格古朴,立意多为吉祥与美好生活,色彩以红、黑、黄为多,风格独特。

古代赣南盛产瓷器,唐宋达到高峰。以宋代赣州七里镇窑最为出名。七里镇窑产品以青白釉瓷、薄胎赭者色釉瓷、黑釉窑变为典型产品,瓷品纹饰以团菊、花卉卷草。图案丰富生动的黄陂窑青白釉瓷和以印花戏剧故事装饰为代表的固厚元窑及色泽乌黑光亮的东山坝窑黑釉瓷,还有釉色青白淡翠的寻乌上甲窑等,这些都是当时赣南质量优秀的瓷器。从瓷器的装饰艺术上看赣南瓷器多以花卉、人物的刻花或少数印花、窑变为主要表现手法,以龙窑烧造为主。

赣南自古就是文化比较发达的客家地区。有不少闻名于世的美术家和文学家。兴国人钟绍京不仅是唐代宰相而且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以清秀端庄的小楷为世人所崇。清初著名画家宁都人罗牧工画山水名声很大,被时人排名于五代画家董源与元代大画家黄公望之间,赣南的文学巨子更是辈出不穷,有唐代诗人家綦毋潜、南宋诗文雅健的赣县人曾几,清初"易堂九子"中的宁都魏禧、魏源,还有才华横溢的瑞金杨以任,先后入翰林的大余一门"四戴"--戴第元、戴均元、戴心亭、戴衢淳。赣南的堪舆文化名闻遐迩,杨派风水以杨筠松为祖师在曾文山等人的继承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明永乐七年赣南的廖均卿、曾从政等人均因择皇陵有功而受皇封。与文化发展直接相关的赣南书院文化在北宋时就具有规模,时任赣州通判的周敦颐就已开坛讲学,授?quot;二程"(程颢、程颐),后来,濂溪书院成为赣州历史上经久不衰的著名书院。''''文天样少年时代百里寻父来到赣县吉塘读书。明代王阳明也在赣州开坛讲学,给后人留下赣州通天岩内"观心"的一段佳话,后人又设阳明书院"发扬光大"宋代赣南各州县具有一定规模的县,学就已达14所,书院12所。王安石还专著"虔州学记"以记府学的迁址。大余的周程书院也运近闻名,为皇帝赐书"道源书院",文天样为兴国的安湖书院做记,宋代书院文化得到社会和官府的大力支持,明清以后书院更是迅速发展,成为赣南民间或半官半私的讲学和教育场所。

三、文物名胜

以通天岩石窟为代表的石窟寺艺术是赣南古代客家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通天岩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赣州市西郊10公里,开创于唐末宋初时期。是江南现存最大的古代石窟,内有翠微岩、通天岩、同心岩、龙虎岩、忘归岩、观心岩6个洞窟,共有石刻造像359尊,石龛279座及宋以来的题刻128品,造像均为佛像菩萨、比例准确,气韵脱俗以通天岩窟中的数龛造像最为出色,是唐末北宋初期的精品。最早者为北宋熙宁六年(1073)题刻,以明代王阳明和唐邦佐书法最佳。北宋绍圣年间,坡游通天岩访赣州著名隐士阳孝本。二人一见如故,促膝谈心携游赣城成为佳话,后代文人骚客不继"后坡公至"提留诗话于通天岩。

罗田岩位于于雩都县南郊2.5公里,南朝时即有建寺,在罗田岩的悬岩峭壁上刻有唐以来的百余首题刻,可以以辩认的尚有20多条,其中年代最早的要算北宋嘉祜八年(1063)周敦颐《游罗田岩》的七言绝句,还有南宋岳飞、文天样、明代王阳明等名人的题刻。此外龙南玉石岩、宁都翠微峰、石城五龙岩、兴国大乌山、会昌汉仙岩、赣州马祖岩、龙潭等地均分布有宋、元、明时期的许多摩崖石刻,当中不泛有文天样、王阳明等名人手迹。然而赣南最早的题刻却当数上犹双溪乡石门溪旁的一方西普题刻小诗。最大的题刻则是崇义县思顺乡桶江村刻在一块高8米,宽14米巨石上183字的"茶寮碑",记述了王阳明当年镇压崇义农民起义炫耀武功的"丰功伟绩"碑。

赣南是全省现存古建筑最多的一个地区,在诸多古建筑中,以塔为著,最早的塔系赣县宝华寺内的唐代玉石塔,大理石砌成,塔身上浮雕许多佛教人物故事,是唐代马祖十大弟子之一的大觉禅师墓塔。赣南宋塔有6座,它们是赣州舍利塔、信直大圣寺塔、大余嘉祜寺塔、安运无为塔、石城宝福院塔。这些来塔大部分得到全面维修已向游人开放,明请塔在赣南就更多了。其他古建筑有江西现存最大的文庙即赣州文庙占地8000余平方米,于都明代木牌坊即步蟾坊,于都管敏春尚义坊,清代朗际石牌坊,石城扬村亭式坊等都是赣南数十座明清牌坊的精品,明请古桥中以安运永镇桥、龙南太平桥、信丰玉带桥为赣南诸桥之美。

客家文化篇7

妈祖信仰是一种文化现象。妈祖,原不是神,上确有其人。据《天妃显圣录》《敕封天后志》载:姓林,名黩,也叫黩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福建莆田湄州湾的一个渔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去世,时年28岁(实岁27岁)。妈祖,被视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榜样而千古传颂:“传闻利泽至今在,千里桅墙一信风。”--这是宋代黄公度的诗句;“巨浸虽稽天,旗盖俨中流。”--这是宋代刘克庄的诗句;“桅樯出火海浪破,神鬼役使忘险艰。”--这是元代洪希文的诗句;“洪涛巨浪帖不惊,凌空若履平地行。”--这是明成祖朱棣的诗句。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无疑是妈祖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诚然,妈祖本身没有什么经典著作,历史留下的只有一大堆神话传说。但神话既是科学蒙昧时人类的某种迷信思想的反映,也是人们在同自然和命运搏斗中所产生的愿望和美好理想的象征。它植根于广大民众之中。应当承认,也必须承认,神话也是一种历史文化,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迷人的神话。而妈祖神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从海外评价的角度来说,它是中国的“土特产”,她自然也是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

妈祖,同神州版图的许许多多地名关联在一起,成为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一条精神纽带。传说香港的香炉峰是由于妈祖庙的流入港而得名。澳门之所以被西方人称为“妈阁”(MACAU),就是由于葡萄牙人初登岸见到妈祖庙殿阁即以之为名。澎湖列岛则由于“屿中曰娘宫屿,其状如湖,因曰澎湖”,其首府马公市也是由“妈宫”间转而来。总之,从祖国东北的丹东至南海群岛的许多地名,都与“妈祖”有关。此外,以天妃宫或天后宫为乡、村、寮、街、巷、澳、路命名的则不能悉计。

妈祖,在中国和平外交史上享有特殊的美誉。15世纪初郑和七次下西洋,前后历时28年,访问了亚、非两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靠的是祖妈精神统率数万人的意志,才能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在世界航海史和外交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中日友好关系的厉史更是同妈祖密切相关。自15世纪至19世纪,中国的使船和琉球的学者、商人都是以妈祖为护佑而频频往来于两国之间,而长崎的自然航标野间岳(娘妈山的日译),则堪称历史上中日人民友好往来的门户。

妈祖,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留下了许多光辉的纪录。

妈祖,对推动中国近代商品经济发展起着重的作用。由于中国海运贸易与妈祖信仰息息相关,所以中国沿海沿江的许多港口、商埠的开发,也是以妈祖信仰在当地的开始传播为标志的。各地天后宫保存的清代以来的碑刻,都记载着极为丰富的有关海运贸易和商港开发的珍贵资料。

妈祖,这一名字凝聚着千千万万海内外炎黄子孙爱国爱乡,虔诚向善的心愿。瞻拜妈祖,已成为许多华裔、华桥和台湾同胞寻根谒祖的美好寄托,因此有了今天的“妈祖热”。

妈祖文化不仅是上述所提及的思想文化,妈祖文化的全部还应包括宗教、民俗、文学、艺术、建筑、服饰等等。可以从各个领域去探索、研究。

二、妈祖文化与客家文化

客家人是汉族一个系统分明的支派。

客家民系有着极为鲜明的特色。它继承着中华民族众多优秀传统品质,又是最具开放性和最善于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汉族民系。客家先民来到闽粤边区和当地土著民族杂居在一起,一方面与当地人友好相处,吸收土著文化和外来文化、海洋文化,一方面面又顽强地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振兴中华作出了卓越贡献。

客家人所居的地方属于绵延千里的大山区,条件极为恶劣,交通极为闭塞,因而受外界的冲击和影响较小。千百年来,他们虽然也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前进,但在客家人的这个文化圈内却始终保留着一些古代的文化特征,诸如信仰习俗等。他们一方面保留中原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又吸收新鲜的东西,使之互相渗透、融合。南宋理宗绍定年间,著名法医学家宋慈任长汀县令,为缩短运盐路程,沟通汀潮经贸往来,打通了汀江韩江间的商业航道,接受了沿海一带崇祀盛行的妈祖信仰,从此妈祖信仰就融入了汀州民众民俗信仰的大潮,成为民间十分崇敬和信仰的“妈祖女 哩”。( 哩即母亲,把妈祖喻为母亲以上的祖辈之意)。妈祖是民众对这位海上女神的俗称呢称,天后则是清朝康熙皇帝所赐的封号。在客家地区,妈祖信仰和福建沿海及广东潮汕地区一样,十分普遍。可以说,几乎每县都有妈祖庙(宫)。在长汀城区就达6座之多。此外,庵杰(龙门)、古城、策武、馆前、水口、濯口、铁长、羊牯等乡镇也在汀江或其它河边建有妈祖庙(天后宫),尽管规模不一,但建筑风格却大同小异,妈祖信仰还启遍及城乡,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家民俗文化现象。妈祖信仰和妈祖庙宇作为载体,对于了解客家人外传、海交、商贸、民间信仰、居民迁徙、会馆组织等都是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可以认为,研究妈祖文化是研究客家大文化圈中一个有机的整体,应从广义的角度去认识、去理解、去探究,应该多视角、全方位、深层次去发掘。 三、汀江与妈祖

汀州天后宫,是汀州群众为纪念聪慧、善良的海上女神林黩娘而建的庙宇,它寄托着汀州民众美好的愿望和追求。 妈祖“升天化仙”的祖籍地湄州岛,后人建祠奉祀,这是陆地上最早的妈祖庙。妈祖原是一个地方的民间神,为什么会成为远近闻名至高无上的海上女神?以历史观点考察。总的来说应与航海事业的不断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当然这也与科学不发达,民众有迷信思想以及历朝皇帝出自统治的需要不断给妈祖加封有关。

“客家母亲河”汀江,是福建省四大水系之一,是福建省第三条大江,是唯一通往外省的航道。汀江发源于宁化治平赖家山将军凹,流入长汀境内大屋背、赤凹背、上廖、上赤、庵杰,穿过龙门,流经新桥、大同、汀州镇、策武、河田、水口,左纳南山河,右纳濯田河、再纳武平县桃兰河,经武平县店下,再经羊牯的回龙,直通上杭,经永定县峰市入广东,在三河坝与梅江汇合称为韩江,主流在澄海县入海,全长328公里,其中 福建境内285.5公里,长汀境内153.7公里。“汀江自古以来便有舟楫之利”,一度号称“上河三千,下河八百”。到了宋代,汀州已建成相当繁荣的城市。

古代,汀州没有公路,交通极为不便。汀州各县市和外界经贸往来的通道主要是靠汀江航运。汀江沿岸居住的客家先民的生产、生活和汀江有着密切的关系,妈祖信仰和汀江航运更是有着直接的联系。据有关史料记载,南宋理宗绍定年间,著名法医学家宋慈出任长汀县令,打通了汀江、韩江间的商业航道,使汀州与广东潮汕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大大加强。但汀江河道曲折,水流湍急,有险滩27处,“三百滩头风浪恶”。州县吏和商贩们在潮州了解到妈祖作为海上航运保护神有祷必应的传说,很自然的接受了妈祖信仰,并按潮州“三圣妃”宫的样式在长汀自建一“三圣妃宫”以求得妈祖庇护。

四、研究妈祖要有正确的导向

客家文化篇8

源自中原汉家的客家人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是从中原南迁的汉人。由于受到边疆部族的侵扰,客家先民从中原辗转迁到南方。继而再往南、往各地分散迁徙。

经过多次的辗转迁徙,客家人始得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衍生息。终至今日,成为中华民族一支重要的特殊的民系。客家人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据统计客家人现有约5500万,其中国内约4500万,主要聚居在广东梅州、河源、惠阳等县,以及江西、四川、广西、湖南、海南、福建,香港和台湾部分地区。在海外,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也都有很多客家人。

客家人自称“客家”或“来人”,以区别于本地人。客家话是汉语方言之一,保留较多古汉语音韵。说客家话,是客家人的重要特征之一。

客家人的发展,既没有游离于整个汉民族之外,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客家文化,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是以移民为代表的地域性文化。

在客家文化中,寻根意识与乡土意识十分强烈。同时,由于客家人独特的漂泊流离和异地求生存发展的经历,使客家人形成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开拓的精神、勤劳朴实的品格,和“人唔辞路,虎唔辞山”、“树挪就死,人挪就活”的价值观念。

客家人多住山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以水稻为最。客家地区的水田,近山用溪水,靠河用河水,皆以水车灌水入田。稻谷成熟后,收割时,相互“帮工”收获,体现了客家人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

客家传统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普遍喜穿素色,尤以蓝、黑、白色最为流行。农村女子普遍系着围裙,下摆宽及两侧,上端缝花刺绣,另加“颈链”、“腰链”和“牙牌”、“手镯”等服饰。姑娘梳辫,盘髻。

客家人豪放、乐天,有多姿多彩的山歌,有尚武的风气。在当代,客家人的尚武风气演变为各项群众性体育活动。

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题材广泛,意境含蓄,曲调丰富。大致有号子山歌、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客家山歌旋律优美,且因为在山地唱歌,旋律高亢、悠长,节奏自由。

汉剧是客家地区流传较广的地方剧种,传统剧目据称有800多个。唱、做、念、打(舞),表演艺术丰富。在武打戏中,还把南派武功融于其中。角色行当分为生、旦、丑、公、婆、乌净、红净七行,唱腔音乐有二簧、西皮、大板等各种声腔,成为广东地方一大剧种。

客家地方戏剧还有采茶戏和花朝戏,都是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客家民间舞蹈品种繁多,多数为风俗道具舞,较为著名的有船灯、鲤鱼灯、采茶扑蝶、席狮舞、杯花舞等。

春节,是客家人的主要节庆,是客家人最隆重的节日。元宵节,传统习俗为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等;清明节,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端午,客家称之为五月节,主要内容是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七月节,即鬼节,中秋,客家人称之为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冬至,客家人有“冬大过年”之说。

每逢年节,客家民间娱乐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秧歌、龙舟竞渡、踩船灯,舞龙灯,舞狮,高脚狮,迎花灯,踩马灯,打花鼓,乐器会,演戏,放烟火等等;日常生活的娱乐有唱山歌,唱小曲,弹琴,弹筝,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纸牌,掷状元签,打麻将,养花,钓鱼等,可谓丰富多彩。

梅州:客家人的都市

“天下水皆东,唯汀独南。”汀江是闽西最大的河流,也是连接客家人南迁的两个中转站――福建闽西宁化和广东梅州的唯一河流。客家人入闽后,沿着汀江两岸定居。汀江流域成为客家人的大本营。

客家聚居的城市很多,但是,以“客都”自称的就只有广东省梅州市一家。梅州是保留客家文化最为集中的城市。

梅州是客家迁徙的最后一个中转站。在1994年举办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梅州就被誉为“世界客都”,意为客家人的大本营,是维系全球客家人情感认同和文化根基的精神家园。

走在梅州的大街小巷,耳边传来的是古老的梅州客家话。在外来人员较少的梅州,客家话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正因为梅州是全国唯一的纯客家地级市,使得梅州在闽、粤、赣众多客家城市中显得格外突出。

中国客家博物馆是“世界客都”的重要标志。它是全国2400多个博物馆中唯一一座客家博物馆。博物馆较系统地介绍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现状,展示客家历史人文风情。梅州客家博物馆,不仅打造了客家文化继承、传播的平台,而且架起了客家人之间联系的桥梁,更是客家人心灵的家园。

在梅州,存留着完整的客家习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客家人特有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席狮舞。表演者仅以一张草席,就可以表现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席狮舞的形成时间,已有千年之久。

据传,席狮舞是佛教传入梅州、结合客家文化后,产生的一种特有的传统民间舞蹈,是民间百姓做“香花佛事”时,请和尚做斋、超度亡灵时进行的一种游艺活动。

“席狮舞”一般在下午进行,舞狮的和尚盘腿端坐在草席上,然后用草纸净手卷狮表示舞狮正式开始。

伴随由锣鼓奏出三通高亢、急速的鼓乐,高昂的狮头跃出,在绕场一周后退在一边观察'此为“出狮”。

然后,伴舞和尚持扇上场,走到“狮子”身边安慰狮子,并一同走到场中,此为“引狮”。随后,“狮子”表演行走、跃涧、捕食、逗乐等各种野外生存状态,此为“舞狮”。

伴舞的和尚见狮子高兴,也高兴地选好地点“种青”,狮子则回头悄悄“偷青”:即来到草丛“藏青”,前后、左右、上下翻滚抢夺称“抢青”,伴舞和尚见抢不回青,赶紧到山涧捧回山泉水讨好狮子,此为“逗狮”。至此,狮子与伴舞和尚达成和谐共处,并亲热地相伴退场。

整个表演约需20分钟左右,锣鼓的伴奏紧跟狮子的各个表演环节,时而激烈昂扬,时而舒缓优雅,把狮子的各个形态展示得淋漓尽致,在似狮非狮中显现出一种特有的质朴美。

梅州客家人的围龙屋,也是客家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据统计,梅州现存的客家围龙屋大约有2万余座,一般都有两百年以上的历史。少数围龙屋,其历史甚至达五六百年。

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

围龙屋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在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

一围”。普通围龙屋占地8亩至10亩,大的围龙屋占地高达30亩以上。

一座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巨大的堡垒。屋内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仓库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是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生活的典型缩影。

围龙屋不论是圆是方,在建筑上都有其共同特点:即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里面的厅堂、天井为中心设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人,上百人甚至几百人同居一室,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开枝散叶的客家文化

客家人在异地生存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并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客家文化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是客家人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在文化形式上的具体体现。

让我们以一个客家小镇为例,来看看开枝散叶的客家文化。

位于福建省宁化县西部的石壁镇,唐称玉屏,因附近的禾口、江口、溪子口有“三口”吃玉屏之说而改称石壁,意即“吃不了,嚼不烂”。

自唐以来,石壁曾设有里、乡、都、市等。清时属龙上下里;民国为禾口乡,解放后成立禾口区,1984年改为乡,1993年撤乡设镇,并更名为石壁。

在历史上的客家人大迁徙中,大多数南迁的客家人都曾聚居此地,而后再陆续向外迁移。最多时,这里居住过100多个姓氏的客家人,因而被称为“客家摇篮”、“客家中转站”和“客家祖地”。

在海内外5000万客属后裔的族谱中,十之七八有祖先在宁化“石壁”住过的记载。据统计,在客家主要姓氏中,有109个姓氏是从宁化石壁播衍到海内外的。

在广东梅州客家联谊会和梅州市方志办合编的《客家姓氏渊源》中,收录有34个姓氏,其中有29个姓氏的祖先是从宁化迁出的。据《华声报》报道,在台湾300多万的客家人中,有200多万人传自石壁,并从闽南的南靖、平和、诏安、漳州等地迁往台湾。

从石壁走出去的客家人,带着客家文化,一路开枝散叶,广为传播。那么,经典的客家人文文化都有哪些呢?

石壁客家人崇拜神明、祖宗、风水。石壁人崇拜祖先,充满浓郁的宗教色彩。他们将崇拜祖先和崇拜神明融为一体,用祖先家训教育子孙。许多祖先家训演化为村规民约,具有很强的约束力。石壁客家人迁居之时对村落的选择、安葬死者对墓地的选择、造屋建房对房址的择定等,无不遵循风水。

石壁婚嫁基本保持中原古风,主要形式有聘娶婚、招赘婚、童养媳、等郎妹、姑换嫂、纳亲、冥婚等。石壁婚姻,大体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婚俗的礼仪中,也再现了中原古风。主要有:开生日、送果子、送日子和归亲。结婚后三朝回门、五朝下厨、六朝洗手、满月送藤盘等,需延续一个月,喜庆高潮才悄然消失。

石壁闹新婚还有一个奇特习俗,即新婚夫妇洞房花烛夜,经过“闹房”之后,洞房四周、门外窗口还簇拥着一些人偷听偷看的习俗,甚至有人悄然躲进新房偷走新娘的绣花鞋,待第二天归还原主,新娘得陪一桌酒席,预示吉祥之意。

石壁客家人丧葬礼仪,颇为隆重气派。对于传统的丧葬礼仪,人们不敢越矩,世世代代都严格承继。丧葬最主要是重寿考,即上了60岁以上的老人死亡’称“白孝”,以肃穆庄重的礼仪,以示儿女的孝心。

丧葬礼仪主要有报丧、落棺、出送等。事后还要做七、守孝、做周年、造坟、祭祀,尤其讲究造坟,坟地选择中十分重视风水。坟墓的营建大体如客家民居,让死者在九泉之下有安身之所,表达了客家人对先祖的崇敬。

从节日习俗上,石壁人保持继承着传统节日的特点和习俗,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和中原地区的习俗大体相一致,仅存些微差异,并以此显示着自身的独特。

石壁人还有自己的节日称“七月半”,是超度孤魂野鬼,进行打醮度孤活动的节日。正月初七,石壁人要吃七种羹当早餐,即选用芹菜、葱、韭菜、肉、鱼、米果等,与饭汤合煮成羹。意谓吃下了七种羹能勤快、聪明、长久、有余、富裕、团圆,充分表达人们对新生活的企望。

客家文化篇9

关键词: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产业文化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153-01

灯彩是一种结合我国各地民族风情,从我国民间沃土中成长起来的民族文化。赣南客家灯彩歌舞在文化形态上以民间舞蹈形式出现,它基本深入到客家人生活的各个细节之中,是客家文化历史的缩影。如今,在全球产业文化的热潮中,促进赣南客家灯彩歌舞的产业文化发展,是当前比较关注的问题。在对产业文化中的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发展策略进行探讨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赣南客家灯彩歌舞的起源、文化价值及赣南客家文化产业化现状有一定了解。

一、赣南客家灯彩歌舞的起源、文化价值及文化产业化发展现状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源于东汉时期的“花灯”,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逐渐成为赣南传统节日的应时之作。赣南客家灯彩不仅具有独特的舞蹈,还具有独特的灯饰艺术风格。多在新春正月初二至十五之间进行,色彩斑斓,动作优美,阵型千姿万变,它的服饰等具有赣南客家的独特韵味,主要以消灾、求子、祈福、娱乐等为目的。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首先,它能提高舞蹈者体型的协调性,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它还能升华和净化观看者的心灵,起到让人身心愉悦的作用。其次,赣南客家灯彩歌舞事作为一种能感官的客观对象,能提升人的审美,在合作中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促进彼此思想的交流。第三,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的原始民族气息对人的自强、宽容等精神有一定塑造作用,一定程度能促进世界和谐发展。

赣南客家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各种旅游文化的展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但从整体上来说,我国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产业化还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状态仍然是表层式的自然发展,虽然经营单位不少但大部分都缺乏品牌意识,且传播方式较少,宣传力度较小,导致其知名度提不上来,在供求关系上仍处在低水平阶段。

二、产业文化中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发展策略

(一)成立相应的产业管理与服务职能部门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要有序正常地进行产业化发展,就必须对统一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进行建立和成立。这种部门与文化产业协作中心的职能部门比较类似,可以使因缺乏长效协调机制,遇事互相推诿的现象得以减少,提高其办事效率,避免资源浪费等各种不良现象。通过职能部门可以对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艺术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冲突有效解决,提高社会资金吸纳能力,使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的社会效应进一步扩大。赣南客家灯彩歌舞艺术研究机构的建立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促进客家文化艺术的深入挖掘,研发出更多客家文化艺术产品,给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理论及咨询服务。

(二)对市场进行分析,确定赣南客家灯彩歌舞产业开发的定位

在产业文化发展中,应该对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的优势和障碍。只有对赣南及全省乃至全国客家文化艺术的内容有深入了解,才能对赣南客家文化艺术的消费吸纳力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明确的分析,为其产业化发展提供更多帮助。赣南客家文化的特色,为其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优势。在发展中,赣南客家灯彩歌舞应该紧跟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将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艺术与旅游、经济等结合起来,对具有明显特色且市场化操作性较强的文化艺术产品进行开发,提高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的特色性。

(三)整合资源,形成品牌效应,促进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产业化的良性发展

客家文化区域性特征极为明显,但在资源开发方面却并不给力。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要转化成具有经济效益的产品,必须多途径、多渠道地从不同角度去挖掘资源,使其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品牌效应。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品牌的背后是对其文化的综合,从这一角度来说,整合资源就变得尤为重要。可以根据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的内容,拍摄相应的电影、电视宣传片,也可以通过对现代音乐艺术和流行因素的把握,打造出独属于赣南客家灯彩歌舞的音乐等,提高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的知名度,促进其品牌效应的形成。此外,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还必须促进其产业的良性发展。这就需要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对赣南物质文化、民俗文化艺术进行利用的同时将其保护好;通过对地方高校资源以及政府管理资源的利用,做好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的管理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傅丽.赣南客家灯彩歌舞的文化价值初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1(02):78-79.

客家文化篇10

【关键词】河源市;民俗文化;旅游产业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1-0012-01

要想有效的开发河源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就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分清开发过程中的重难点,找出优势和劣势,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扬长避短。除了大力发展经济之外,还需要对传统的客家民俗文化进行继承和保护。

一、河源客家民俗文化的特点

客家民俗文化比较的独特,这是因为客家先民是从中原迁入的,那么就综合了中原汉族风俗和土著文化,具体来讲,河源客家民俗文化主要有这些特点:

一是将中原汉族文化比较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上文我们已经提到,中原汉人迁入了进来,在与当地融合的过程中,综合了当地的土著文化,形成了客家民俗文化,但是那些中原汉族文化依然被比较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二是客家人聚族而居:客家聚族而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客家民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客家民俗文化体现出来,因为有很多人群居,那么在住宅方面就比较的大型,中心是祖堂,有着比较严谨和统一的结构形式,这种客家土楼已经被列入了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它有着较大的规模,内部结构存在着隔门,大体上还是相通的。

三是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因为客家人居住的是山区,没有发达的交通,与外界交流较少,这些客家先民带有浓厚的农业社会特点,身上遗留着比较浓厚的农耕文化,因为耕读传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

二、河源客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和模式

河源客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一是保持客家民俗文化的特色,要想让本地区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吸引到更多的又可,就需要突出本地区的特色,所谓人无我有就是这个道理。客家民俗文化不仅在我国,在世界上都是独特的客家风俗,那么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时,就需要将民俗特色充分体现出来,大力宣传本地区的一些独特元素,比如客家土楼、采茶戏等。在组织旅游线路以及活动景点时,需要对观念进行更新,大力创新。

二是将客家民俗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出来:要对河源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进行开发时,还需要对客家民俗文化内涵进行体现,将客家民俗的文化精神充分挖掘出来,将客家地区的民俗更好的反映出来。相关的旅游从业者需要对客家民俗文化进行熟悉和了解,然后将文化精髓真实反映出来,提高民俗文化旅游的价值。另一方面,在大力开发的同时,还需要对自己的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如今旅游者往往有着较高的文化层次,那么以往那种没有情感的旅游模式已经不适应时展的要求,需要对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层次进行提高。

三是要真实的呈现出客家民俗文化:在开发河源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时,需要不能够虚拟和伪造,一定要将民俗事象的原本面貌真实的呈现出来,要保证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原汁原味。总之,要充分结合客家民俗文化的实际形态来对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内容、形式以及氛围等进行开发,要将客家民俗的民间风格充分体现出来,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客家民俗文化的熏陶。

河源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模式:一是对天然客家民俗文化村寨进行大力开发:客家的民俗村寨具有十分浓厚的特点,它将客家人的生产生活环境用服饰、饮食以及节令和生产等都活生生的展现了出来。但是客家地区有着很多的天然民俗村寨,并且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范围,那么就需要合理开发,要选择那些有着较大集中性的民俗事象上,要选择那些较远位置的村寨,这样客家民俗文化的特色才不会受到污染;但是,如果过远的话,又不利于开发。

二是可以构建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上文我们已经提到,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游客大部分都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他们除了在放松身心之外,还需要在旅游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感受。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不仅可以将客家民俗文化进行传播,满足旅游者的文化体验需求,还可以有效保护客家民俗文物。

三是积极创办各种客家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主题公园作为一种人造景观,为了将某一个或者多个主题体现出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有效融合自然和人文遗产等。那么河源市也需要结合客家民俗文化来构建适当数量的文化主题公园,以此来扩大客家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度,来更好的发展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

四是要将客家民俗文化产业有机的结合其他的旅游资源:在开发河源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时,通过研究发现,客家地区在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还具有其他很有竞争力的资源优势,比如红色旅游资源、大好自然风光资源等等。那么就可以将这些资源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形成旅游产业链,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五是要单一项目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活动:部分旅游者会对某一特定习俗特别喜欢,可能特别喜欢客家山歌,也可能是特别喜欢客家民居,那么就可以开发单一项目的旅游活动,比如举办一些山歌文化节,服饰展示节等等,这样旅游者的不同爱好和需求才可以得到满足,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将客家文化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河源市客家民俗文化不仅在我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世界上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在开发河源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时,要坚持开发和保护的原则,除了考虑经济效益之外,还需要保证不能损害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在开发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综合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提高客家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