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23:12:25

客家范文篇1

关键词:客家文化;客家娘酒;包装设计;地域文化

客家娘酒是广东客家的特色产品,客家娘酒采用优质的糯米和曲红酿造而成,是黄酒的一个分支[1]。娘酒红褐透彻,醇厚香甜,余味长绵,酒度低,营养保健,独具特色。客家娘酒是客家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客家无论是婚丧嫁娶、开斋祭祀、金榜题名还是宴请宾朋,都离不开娘酒的陪伴。

一、客家娘酒包装设计现状调查

1.市场调研

在全球化与多样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激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来自各地区的土特产品大量出现超市或百货公司的货架上。为了探明客家娘酒在黄酒市场中的生存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市场调查。(1)问卷调查。针对客家娘酒与黄酒在酒类市场占有率,以及潜在消费群体大小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了900份的调查问卷。认识黄酒的有542份,占调查总数的60.2%,其中,了解并且饮用黄酒的有483份,占调查总数的53.6%,但是认识并且饮用过客家娘酒的只有93份,占调查总数的11%不到;对于潜在消费群体的调查,不了解娘酒但表示愿意尝试购买的有207份,占调查总数23%,并且有468份调查问卷显示,在挑选同类产品时会优先考虑包装的美感,这以群体占调查总数的52%。这份调查报告说明:目前黄酒在酒类市场上的占有率和认知度比较可观,而客家娘酒虽然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偏低,但是有着庞大的潜在消费群体。(2)市场走访调查。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娘酒的生存现状与竞争对手,选择了广州几家大型的超市和百货公司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发现超市和百货公司货架上的客家娘酒产品很少,并且产品没有外包装(见图1),价格低廉多数在60元以下;而古越龙山、会稽山等黄酒品牌在货架上却显得光彩照人,其产品包装精美(见图2),并且有多个系列产品,市场价格也相对较高,大部分在200元至500元之间。(3)利用大型网络购物平台进行搜索调查。当前我国网购盛行,并且发展势头强劲,利用好网络平台将为我们收集更多的市场信息。我们选择了天猫商城、亚马逊两个大型的网络购物平台对客家娘酒、古越龙山、会稽山三个黄酒品牌进行网络搜索调查。网络平台上显示的产品要比超市与百货公司的种类多,较为齐全。客家娘酒在网络上的价格最高不超过380元,大部分集中在100元以下;而其它两个品牌的产品价格多为100元至800元,一些礼品包装与珍藏版系列的价格甚至高达几千元。

2.娘酒市场调研分析

通过对客家娘酒市场调查,发现客家娘家酒、古越龙山、会稽山同为黄酒品牌,都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与品牌故事,可以说文化背景大致相同。从调查的数据看,古越龙山、会稽山两个品牌在黄酒市场有很高的占有率,基本垄断了中高端的黄酒市场,成为了中高端黄酒的代名词;而目前市场上客家娘酒的市场占有率低,游走于黄酒的低端市场,价格低廉且销量不佳。调查发现,客家娘酒的主要问题在于包装设计的滞后,难以体现客家文化特色。主要表现为:(1)形式简陋,包装雷同,档次低;(2)对当地传统元素生搬硬套,简单堆砌,缺乏美感;(3)应用混乱、不合理,对传统元素历史来源不了解,有的甚至错误使用其他民族的元素;(4)设计手法传统,缺乏现代感,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审美和文化需求。

二、客家文化与客家娘酒文化

1.客家文化中的娘酒文化

客家娘酒是广东客家的特色产品,是客家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无茶不成礼、无酒不成席”的俗语,道出了客家人对酒文化的喜爱。客家酒文化以酒作为载体融入到客家人民的生活之中,在客家无论是婚丧嫁娶、开斋祭祀、金榜题名还是宴请宾朋,都离不开娘酒的陪伴。关于客家娘酒的来源,历史上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客家娘酒为神仙酿造,在“五胡乱华”年代,客家先民大举南迁,由于路途遥远,导致困顿劳累体力不支。神仙遂将娘酒的酿造方法传授于客家先民,客家先民将功效奇特的娘酒视为瑰宝世代相传。

2.客家文化对客家娘酒包装设计的影响和作用

客家文化和客家娘酒包装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一方面,客家娘酒通过借助优秀客家文化元素在市场上成功的销售可以使娘酒生产企业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增加当地就业岗位,留住青壮人才,继承客家文化;另一方面,娘酒的成功销售让优秀的客家文化更好的走出去,让更多人感受到客家文化的魅力,使他们对客家文化产生兴趣,可以引起旅游业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提高当地的经济收益,引起社会团体加大对客家文化的开发与宣传,使客家文化更具知名度。同时,也将引起政府与民间组织对客家文化的重视,对客家文化进行保护性开发,使客家文化更好地保存下来,为客家地区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3.探寻广东客家优秀文化元素

客家人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璀璨的客家文化,广东客家文化是南方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华夏文明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广东客家文化是客家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代表之一,是古代中原汉文化与南粤土著文化的完美结晶,是岭南文化中一条重要的支流。(1)客家传统吉祥纹案。吉祥纹案在客家地区作为装饰图案被广泛运用,成为祈愿和美化于一体的民俗事象。客家传统吉祥纹案贴近自然,根据主题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以祥禽瑞兽、花卉果木作为主题的吉祥纹案,其选材中多以人们生活中常见且生动美丽的动物、花草、果实来作为表现元素,将人们美好的愿望或寓意化作图形融入到各物体之中;二是以神话故事、历史名人为主题的吉祥纹案,这类主题的吉祥纹案选材较广,归纳起来有自然现象、历史人物、动物、植物、器物、神话故事等;三是以文字符号、几何图形为主题的吉祥纹案,在这类纹案中,将文字转化为图形符号,或者将一些非生命的事物形象加以了几何化的抽象处理,使之形成规范简洁的符号形式,并赋予吉祥的含义[2]。(2)客家传统服饰。客家传统服饰展现了客家人优良的制作工艺与高超的技术。客家服饰种类较多,但均由客家人自己手工缝制,其中以客家妇女服饰和儿童服饰最具特色,其服饰纹样丰富,以吉祥纹案为主,内涵丰富、工艺复杂、做工精美、形象栩栩如生,彰显了客家独特艺术魅力。(3)客家地貌。从客家地区闽赣粤三地交汇的地形来看,客家人居住的地区属于山地盆谷区,山地、丘陵、平地交汇,地形崎岖不平,错综复杂。客家地区“八山一水一分田”[3]。山多田少,客家建筑依山而住,形成了现在看到的土楼、围屋等建筑。客家人开垦山地,山上不易耕作,故种植茶叶。客家地区因此形成了著名的茶乡文化,例如广东梅州地区的雁南飞茶园充分展现了客家地区特有的茶文化。客家人利用聪明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面对穷山恶水,开垦出了一片片梯田繁衍生息,例如梅州大浦地区的坪山梯田展现了客家地区的精神风貌。

三、客家文化元素在客家娘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1.市场定位

娘酒本身是一种品质优良的黄酒产品,有着深厚历史文化与品牌故事。但娘酒厂家,在销售娘酒时缺乏营销理念,不重视娘酒的包装设计与品牌宣传,使娘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埋没。而娘酒本身的价值要远高于目前的市场价格,所以为娘酒重塑形象,将其定位为中高端黄酒产品符合市场规律。

2.造型应用

在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基础上,把符合主题的客家元素,通过解构、改造、发展或者模拟仿生等手法应用到造型上,同时力求创新,注意视觉兼顾触觉。以1988年荣获世界之星奖的“安酒”设计为例(见图3),“安酒”的容器造型以贵州民间艺术——安顺地戏的脸谱作为仿生对象进行设计,该容器可以平放、树立、展挂,既有强烈的地方民族风格又具创新性。在客家娘酒的容器造型设计上,选用了客家围屋与梯田两个具有客家视觉代表性的两个元素,进行解构与仿生,将元素立体地融入到酒容器的造型设计中,使容器更具地域特色,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见图4)。

3.图形应用

图形在包装的视觉传达上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好的图形设计能更好地拉近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直接或间接地把产品推荐给消费者。传统吉祥纹案是一个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图形美好的寓意与呈现的画面都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所以适当地运用传统吉祥纹案可以为设计作品加分。当然在运用时应当做到言简而意明,鲜明而独特。例如紫光液酒的包装设计(见图5),该玻璃容器和外包装盒下部都采用象征皇权的海水江牙图案,呈现出地道的皇家风范,具有传统文化底蕴与较强的艺术感染力[4]。对于客家娘酒而言,除了借用客家地区传统的吉祥文案作为图形的表现外,还运用客家传统图案的构成手法对客家围屋屋顶的造型、客家梯田进行打散重构,使包装设计更具地域特色,体现产地特征(见图6)。

4.色彩应用

红色与黄色常代表喜庆、高贵,应该是炎黄子孙所公认的色彩,在中国很多产品的包装上都会运用上这两个颜色,特别是在礼品包装上寓意着红红火火、喜事连连。古越龙山的女儿红(见图7)、状元红两个产品就是以大红色作为主打颜色,配上金黄色的手写字体显得特别醒目。由于客家地区以“黑、白、蓝”作为他们服饰的主要色彩,所以客家娘酒包装在颜色的应用上既要符合传统的习惯也要尊重地域特色,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产品既有广泛性又具独特性(见图8),因为色彩永远是包装先声夺人的第一印象。四、结语客家文化元素在客家酿酒包装设计中的合理运用,极大地提升客家娘酒包装的品味与审美内涵,重塑客家娘酒的品牌形象,同时为设计师设计地域特色产品包装提供了丰富表现手法和广阔的设计思维。设计师只有在深入了解、吸收、借鉴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新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包装产品,使产品与消费者的诉求相呼应,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对弘扬地域文化以及促进地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冯爱军,白卫东,汪薇,赵文红.广东客家娘酒的研究进展[J].酿酒科技,2010(3):91-95.

[2]王贵民.赣南客家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与对比研究[J].前沿,2013(14):173-174.

[3]梁锦梅.客家文化形成、传播与地理环境关系刍议[J].岭南文史,2003(2):3-6.

客家范文篇2

[论文摘要]门楼是客家民居中最为人注意的突出部位之一。由于受特殊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客家民居门楼充满着浓郁的客乡风情,其外在的艺术表现形式往往内在地蕴涵着深刻的客乡文化,体现了客家人的生活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审美观念。

客家民居建筑主要有围楼、走马楼、五凤楼、四点金、殿堂式、围龙屋和中西混合式等,围龙屋是其中最普遍也是最具特色的。它与北方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民间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奇葩”,“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客家民居不但在外型上具有独特的“客”味,在具体的细节中也能突出地反映“客”的文化特征。门楼乃客家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蕴含着浓郁的“客家”文化底蕴。客家民居建筑的独特外形及其浓郁的客家文化特征早已受到了中外客家学研究者的重视,①然而,客家民居门楼却似乎被忽略,在对客家民居建筑的研究中几乎未作探讨。本文旨在对此作一初步的探讨,从客家民居门楼的设置及其装饰艺术,揭示其设计中的民俗与文化内涵。

一、客家门楼的类型及影响门楼安置的因素

门楼是一栋大型建筑物的最主要甚至是整栋建筑物的通道口,是人和物进出的主要通道。客家民居的门楼通常包括大门、侧门、斗门三大类。大门是整个民居的中心,其位置与造型、装饰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安全、交通、分隔、采光、保温等功能,还具有风水、象征功能。围龙屋、五凤楼、土楼等所有的客家民居都必有大门。门的造型和色彩对客家民居的整体装饰效果影响很大,因此,一般都将其纳入建筑总设计的重中之重。围龙屋的大门两旁,设方形石座,有的设石狮。大门进去则是下厅,过天井之后则是上厅。

侧门是围龙屋、五凤楼等府第式客家民居特有的门类,是堂屋两侧横屋的外大门,呈对称在大门两边。小的民居有一对,大的民居有三对,根据两边的横屋排数而定。

有些客家民居正大门前有禾坪,其周围有高高的墙,在墙的两端各开一个大门,叫“斗门”。门楼的功能有如现代住宅小区的出口和保卫室。客家民居通过房屋的外墙和围墙把整座民居、门坪、池塘等围成相对独立、而紧骤的一个区域。一般来说,整座民居里居住的都是叔伯、妯哩等近亲,传统的近亲意识比较浓郁。

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因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等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带有鲜明的、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文化。客家民居门楼的安置与客家人的生活与生产以及具体的生产生活方式、环境息息相关,也与客家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心理有关,贯穿着独特的理念。

1.百年开基观念

在客家人看来,客家民居的修建将是百年立基的开始,而客家门楼的安置则是整个建筑中的关键事项,甚至被认定将影响整个家族未来发展是否兴盛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它的朝向、它的安置时刻、它的大小规格甚至于它细微局部的装饰如色调设计等,所有这些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性。

敬祖是中国传统家族制度的一个核心。客家人的敬祖思想表现得更显著更强烈,他们对祖宗的崇敬在客家民居中得到充分的表现,不管是土楼、五凤楼,还是围龙屋,祖堂总是处在中轴线上,是整座民居的中心,祖堂正对大门人口,开间比环周的房间显著加宽,一进民居大门,一眼就能看见它显要突出的地位。

2.家族、宗族观念的影响

客家人有着强烈的家族聚居观念。客家地处山岭重叠的山区,往往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其间溪流密布,山水之间大小不一的盆地便成为客家先民南迁时~村一族聚居的好地方。光绪《嘉应州志》说:粤东“无平原广陌,其田多在山谷间,高者恒苦旱,下者恒苦涝。”严酷的生存环境也往往要求他们共同开发耕作。为适应当时当地的环境,客家人的民居建筑也形成了典型的集群居住特征,通廊式方楼、圆楼突出地显示出了家族宗族的群体性。居于中心的祖祠显示着宗族的尊严,而防盗、防火、饲养、加工储藏等各种生活设施综合在一起,血缘近亲聚居在一个屋顶之下,连为一体,达到在生活和生产中互助合作的目的。这种建筑形式显然有利于家族宗族的安居乐业和兴旺发达。而所有这些观念则都使整个建筑处于一个宏观的整之中,使门楼往往成为整个建筑的核心出口,维系着整个家族的大统一。

3.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影响

客家生活除去出外谋生的外,留下者多以农业为主,因此,农业生活对房屋布置也起着很大的影响。为了从事农业生产方便及就近看守农作物,住宅常常建于所垦种的田野中,造成住宅各个分散,并不紧密排列的布局。为了要解决农务上打谷、晒谷、扬谷及其它杂粮整理的需要,一般住宅大门外就都有禾坪的设置。再外筑围墙、池塘和斗门,使之显得相对独立与安全。

4.门楼突出的防护功能

客家民居的外墙很厚,围龙屋除中间大门及横屋前端的小门外,很少再设其他门户出入。土围楼就只有一个大门出入。整座民居窗户开得少而且狭小,具有特别强的防御性。一方面则是因为客家人所有的“家当”都集中在楼内,必须给予很好的保护,另一方面是对“敌人”或者“外人”的防范。客家住宅大都建于平地山坡交界的地方,前置禾坪、后设堂楼、左右夹峙横屋以及“围龙”、炮楼、枪眼,既可以护卫自己,又可以居高临下,击退敌人。为了避免敌人的侵入,所有民居在房屋内部的门却开得极多窗也很大,可以畅行无阻。这既使敌人难于攻入,而自己却能迅速调配力量。此外,春房、磨房、鸡舍、猪圈、牛栏、柴房、谷仓、水井等设于宅内,在必要时可作为老弱妇孺及贵重财物的避难场所。

5.地理环境和风水观念

客家民居非常注重地理环境,包含龙脉(山神地理走势)风水等,特别是其中的风水观念,门楼则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客家先民热衷于祈求自己住宅的安全与族人的平安。汉族本来就有信赖风水先生的习俗,而客家人显得尤为热心。所谓风水,是以相看墓地、家宅的防卫和形状来判断凶吉的迷信;所谓风水先生就是鉴定风水的人。迷信风水与客家住宅的兴建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讲究风水,必须慎重地观测研究其来龙去脉,选择优良的位置。因此往往找到的位置不一定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而必须以高价购买,所以对客家人来讲,要盖房子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不但是选择地形注重风水,就是选择吉日良辰兴工,又必须与全家的出生时辰相配合房子的高矮大小式样,除财力因素外,基地的高低房屋的方向及建筑的结构都决定于“地理风水”的要求。因此,尽管同在一个地方,有些是圆楼,有些是方楼,主要是依靠风水先生鉴定的结果而修筑的根据古老的传说,面向正南,可以人丁兴旺,所以建筑大都采取朝南的方向。但在客家山区民居的方向依山形而定的多,理想的座北朝南并不多见。因而有些在地理环境上不能向南的,也都尽可能使大门单独朝向南方,使一些住宅出现大门与住宅本身方向不一致。此外,受门前有水可以“聚积财富”、“有财有势”的观念的影响,如果建筑附近有河的,大门都面向河流上游,以示财势源源而来。没有河流的,则在禾坪前面砌筑鱼塘来象征它,希望取得吉利的兆头。当然,造夯土墙需大量的泥土,挖塘的泥土起到重要作用。

二、客家民居门楼装饰的社会文化与审美特征

建筑装饰是附加于建筑构件上的一种艺术处理,如柱梁的雕饰、屋面脊饰、外檐装饰,大门入口装饰等。其艺术特征是充分利用材料的质感和工艺特点进行艺术加工,恰当地选择我国传统的绘画、雕刻、书法、色彩、图案等多种艺术特点,相互结合,灵活应用,从而达到建筑风格和美感的协调和统一在客家传统的民居建筑中,所有这些装饰的目的除了美化建筑物外,也有着严肃的心理和文化意义,尽管它们在生活中不一定会影响建筑本身的实用价值。

1.客家民居门楼装饰的一般社会意义

在我国传统封建等级社会中,民居建筑的装饰是显示户主地位和财富的标志。据史料记载,民宅使用装饰装修的制度规定极严。宋制规定“非官室寺观,毋得彩画棱宇及朱黑漆梁柱窗雕。”明制规定,“庶民所居房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及彩色装饰”。直到清代,有关民居建筑装饰的制度限制才被放宽,南北各地民宅装饰有了很大发展,不但在木材上施以雕饰,而且充分运用了传统的石雕、砖雕等优秀工艺,各地各民族结合和发挥各地区的传统技艺和特点,创造了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装饰。

在客家民居的门楼装饰中,也深刻地体现表现门第贫富贵贱观念。门楼装饰中的各种木雕、石雕绘画装饰,其目的是把装饰部位显示出来为人们观赏,也是表现门第贫富贵贱的一个重要部位,故户主都不惜花费资财,从用料、式样、题材到色彩、装饰等各方面,竭其能力而为之。有些在海外的客家华侨不惜花重金从海外运来材料,耗时多年建一客家民居。公务员之家

客家民居主大门是客家礼仪、礼俗的重要场所和必经之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地说,客家礼仪活动,如敬祖、嫁娶、做寿、乔迁、回乡等都首先要进大门。而平时则无所谓大门侧门,只要方便即可。因此,大门的装饰大都尽可能用木雕、石雕装饰梁柱,图画装饰墙面。这足以说明大门的地位以及风俗特点。

2.客家民居门楼装饰与表达祈望心理的文化特征

现存的较完整的传统客家民居主要是清中期和清晚期时的建筑,典型的如粤东大埔县黄塘乡张弼士故居“光禄第”、大埔百侯的“通尔第”、黄砂乡的“进士第”、梅县松口铜琶村谢姓“荣禄第”等。这些建筑外型堂皇美观,布局严谨,多采用我国民族传统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结构,且其用料讲究,多采用三合土或青砖为墙,雕梁画栋,工艺精美。清晚期,客家华侨将传统的客家房屋结构结合西洋的建筑艺术,在故乡修建了一些中西混合式民居,典型的有梅县白宫的“联芳楼”、程江乡的“万秋楼”等,其外观上吸收了西洋的艺术装饰,内部则仍然是道地的客家民居传统结构。

从现存完整的客家民居看,门楼装饰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意匠特征。它的表现充分运用了我国传统的象征寓意和祈望的手法,将客家人的哲理、伦理等思想和审美意识结合起来。门楼装饰的象征性,通常是形声或形象来表达。如用狮、麒麟表示吉祥、瑞庆、权势,牡丹有富贵之意义,用莲花托大斗(斗与升同形),斗中置三层,意为连升三级等。这些图案花纹大多反映了客家民众的吉祥愿望,幸福追求,欣赏趣味,美学观念以及风俗习惯等。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门楼的楹联、匾额是极有特色的建筑装饰,也是民族精神和文化在建筑上的一种体现。这个传统随着客家人的南迁也带进了坐落在偏僻山区的民居中,并生根发展。门楼上首先是楼名。在客家民居中,几乎每一座楼都要取一个楼名。楼名大多用吉祥文字组合,讨吉利祥和的兆头如梅州梁姓人的承德楼、梅县桥溪的继善楼、大埔百侯的通尔第等。其次是楹联,很多以楼名作藏头嵌字联,作为大门的对联,进一步阐明涵义、催人奋进构成传统族训的核心。如大埔的方形石楼泰安楼泰然一室,安住层楼;怀永第:怀远于德,永享其隆维新楼:维系循良世泽,新绳教友家风;等等。客家民居内各户房门都张贴对联,可以说是有门必有对联。客家门楼的对联往往是无声的教诲,它对恪守封建伦理与家族规范持续不断地起着灌输、训诫、警策的作用,教育子孙后代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奋斗、如何成才,从而形成客家民居内部独特的文化氛围,体现了客家人的价值观念与审美理想,是客家人重教思想在民居建筑中的一个很有特色的表现。

此外,客家人在新屋建成,进住之前要“出煞”是为着净宅而进行的赶鬼驱邪仪式。新迁的第一日,当日凌晨,正厅放大桌一张,桌上有白米一斗,干谷二斗,泥刀、油尺、墨斗、大红包等。厅堂正中放八仙桌数张,摆到大门前,桌上用白棉布数丈,直铺到门口,风水先生头裹红巾,身穿素衣,左手抓雄鸡,右手握七星宝剑,口中念咒,把鸡杀死,鸡血洒在白布上,直出大门,把鸡丢在大门外,泥水匠、木匠用红木棒大力打布,齐出大门,随即鸣炮、打锣鼓,大闹助威送出大门。“出煞”完毕后,早上吉时进新屋,进屋时,请本族有名望有多子多孙的老人夫妇“开大门”,男左女右,站于大门,等待外面祭门神完毕,由老夫妇开门,开门时,说吉利话:“左开门,财丁来”“右开门,富贵来”。合说:“财丁富贵一齐来”。主家即掌灯入门,家具随进。此俗,如今的客家乡村依然流行着。新迁时,大门的装点最隆重,一般要贴乔迁对联,在大门上方还要挂大块红布,以镇凶避邪。

3.客家民居门楼装饰的审美情趣

客家民居门楼装饰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使门楼建筑物美观悦目,并不是随意使用装饰就能表达出来的。因而也是客家民居外观装饰最重点部位,无论在装饰题材,用料工艺、色彩,甚至尺度处理上都是最突出和隆重的。客家民居门楼外观属比较庄重朴实的屋檐式。较富裕的住家常对大门两侧墙面进行装饰,墙裙、墙基、门楣用麻石雕饰。檐下梁枋用木雕,木雕装饰结合实用功能在建筑构件上进行装饰,增加了建筑的精巧与美观,大门上方的梁柱木雕通常采用通雕或空雕法,外观表现简朴粗犷,适合于远视。门屏等雕饰则用浅浮雕、工艺精致,适合于近观。门楼装饰中的收口部位,通常进行雕饰处理,既藏拙又美观。如大门梁架的桃尖粮头,有的地方称为楚尾或倒吊莲花。

因为客家民居很少大面积使用鲜艳耀眼的色彩,而多以白、灰或以材料原色为主,因而在门楼装饰的色彩处理上,常以较为鲜艳的色彩进行重点装饰。如红、黑、金、

总之,客家门楼在客家建筑中是如此之重要,甚至已经成为决定客家民居的最基本因素,它寄托着客家人对未来的憧憬,也成为他们对未来的信心之源。比如,全家人的生活似乎都受到门楼朝向的指引。因此,当客家人建新房时,总爱去找风水先生,寻求的最佳朝向。当觉得家里人不太顺畅时也往往会归咎于门楼朝向。直到今天,客家农村地区,甚至在非常现代化的城市中间的高级公寓中都常常可以看到经过特别“纠偏”的门户朝向。客家门楼特殊的建筑过程、客家门楼的特殊组成及其上面的一些装饰都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如,门外的狮子具有特殊的镇邪作用,门上的一些绘画亦有着同样的意义。显然,客家门楼浓缩了客家文化特色,深刻地反映了客家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或许,所有这些皆可称之为客家人的“门楼心态”,在客家人的生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黄汉民.客家土楼民居[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丘权政.客家的源流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

[4]房学嘉等.客家文化导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2.

客家范文篇3

关键词:客家山歌、文化、发展、创新。

一、客家山歌文化。

客家山歌是中国著名的民歌之一,源于古代中原民歌,后随着客家人的迁徙,受畲瑶等土著居民歌谣的影响,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逐渐演变成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歌。山歌,顾名思义,是劳动人民在山间旷野唱的歌,它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在群众中广为传唱,是发自劳动大众的心声。广泛流传的山歌,民谣,具有独特的、鲜明的通俗性和流传性,是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与个人情感、遭遇的吟唱。

客家地区的劳动人民十分喜欢唱歌,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客家山歌存在,他们以唱山歌来作为与人同乐和沟通心灵,以唱山歌来歌颂劳动生活和爱情,以形象生动的比喻,精炼朴素的语言,浓厚的生活气息而脍炙人口。口口相传,年年月月,凝练升华,字字玑珠,一声声,感人肺腑,催人入梦。客家山歌形式丰富,种类繁多。从形态上看,可以分为“本体山歌”、“山歌号子”、“加头续尾山歌”、“叠字山歌和叠句山歌”、“尾驳尾山歌”。“问答式山歌”、“绝气山歌”等;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爱情山歌、劳动山歌、革命山歌、感叹身世山歌、戏谑娱乐山歌等。但不管是什么内容、什么形态,大多是即兴吟唱出来的,是客家劳动人民从肺腑流出来的天籁之声。在山歌中,数量最多且最富有艺术性的无疑是情歌。殊不听,有人唱:“着衫要着士林洋布衫,越着越洗磨越擦越好穿;食酒要食江西湖南浙江绍兴酒,恋妹要恋十七十八二十一二三。”讲唱山歌箩打箩,唱得处处出好禾。山歌要唱琴(情)要谈,山歌越唱心越开。由此可以他们的山歌,淳朴、自然、真实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如,这样唱的一首山歌“爱唱山歌只管来,拿条凳子坐下来,唱到鸡毛沉落海,唱到石头浮上来。爱唱山歌就来唱,唱到日头对月光,唱到麒麟对狮子,唱到金鸡对凤凰。由些见得,客家山歌的语言十分精炼和朴素,结构短小、韵味和谐、比喻生动形象。不仅如此,客家山歌的歌词也十分具有文学性,唱起来琅琅上口,易歌易记,而山歌的曲调却单纯、质朴、含蓄。如,这样的一首歌词:“赶人出屋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挽水思量想无法,从今唔养五更鸡”。它的曲调抒情优美,音域仅有五度,四个乐句皆以级进方式缓缓展开,显得十分内在,可见,客家山歌是十分富有特色的,说到客家山歌,我们不得不提起梅洲的客家山歌,梅洲是客家山歌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与其他地方的山歌相比,梅洲的客家山歌,它承传了《诗经》三百首修辞手法,赋、比、兴、重叠、双关等技法,而其他地方的客家山歌则很少有双关音。今天听山歌,则成为了很多到梅洲旅游的人必要做的一件事,人们随口而出,即兴而歌,通过歌唱来抒发内心的喜悦和悲苦,乃至他们今天依然保存着比较完好的原生态山歌。

千百年来,客家人用传统的山歌来歌唱劳动生活抒发情思,鼓舞斗志,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山歌带有一些封建思想的禁锢和毫无虚饰的矫情,传统的山歌已不再爱到时代青年的喜爱,乃至遗忘。著名作曲家徐沛东指出,“山歌创作如果不发展,再好的传统文化都会式微,甚至随时都面临被取代和淘汰的危险”。因此,今天我们必须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和观念来解剖传统优秀文化,借用新思想,高科技,使山歌焕发新的生机,使山歌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二、客家山歌的发展与创新。

客家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它的曲调抒情奔放,细腻缠绵,风格独特,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原有的农耕文明架构下的许多文化形态和方式濒临瓦解与消亡,风靡全球的商业性强势流行文化,冲击着世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全球化的文化飓风中,民间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客家山歌的创作和传播也同样遇到了许多来自多元文化的冲击,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山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与空间,面临着生存与传承困境。我们如何传承和发展客家山歌音乐,赋予客家山歌新的生命力,是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如何保护与创新客家山歌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我认为客家山歌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在编配上可以有更大的变化和发展空间,我们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去创新,不断创作出具有客家风格和时代气息的客家新音乐,总而言之,音乐创作是该多元化和不断探索创新的。

(一)、在原腔山歌的基础上,运用作曲的技法加工发展客家山歌。

传统的原腔山歌中有很多是非常优美动听的,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今天我们在保留吸收原腔山歌的风貌、韵味的基础上,合理运用作曲技法,往往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易为群众所接受和欣赏的音乐来。如在2008年古风新韵唱小康—广东省客家山歌擂台演唱会上,以摇滚乐演奏的新编惠东多视山歌《打工谣》就揉合了民间艺术与现代节奏,令人耳目一新,爱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因此我们在原腔山歌的基础上,用作曲的技法加工发展客家山歌使古老的艺术形式获得创新把优秀的民间艺术与时代节奏有机结合起来显得十分必要和可实施。

(二)、利用客家山歌的素材,创作客家方言通俗歌曲。

客家方言,是广东三大方言之一,用客家方言演唱的客家山歌在海内外人圈中很有影响,为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客家人所热爱和传唱。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传统的客家山歌中,许多是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精神生活的,而当代的年青

人,对传统的客家山歌却不甚了解和不易接受。随着新时代社会形态,社会风情、思想观念的更新,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而新颖,所以我们可以运用客家音乐素材,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通俗流行歌曲,如在大陆,台湾的客家话歌曲是很受欢迎的,如《爱拼才会赢》、《金包银》等台湾客家话歌曲成了大陆许多人都会吟唱的歌曲。那么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向人家学习和借鉴呢?从台湾作曲家身上得到启发呢?我们也可以运用客家山歌素材,采用通俗歌曲的手法进行创作的,题材广泛,手法多样。因此我们就可以多创作出一些具有客家特色的通俗歌曲,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客家山歌,喜欢客家山歌,弘扬客家山歌文化了。

(三)、利用客家山歌的素材,创作艺术歌曲。

客家人有这么一句俗语:“宁忘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至今他们还保持着客家地区的习俗,客家山歌成了他们的口头文学,形成了民歌中的一支独秀。客家山歌流传千百年,歌曲曲调也十分优美,但是千百年来,客家歌曲为什么不能形成“大气候”,不能在全国打响呢?我想这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客家山歌由于语言的局限性,限制了它在全国的传播,使它在现代都市中很难生存下去,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普通话的演唱方式让全国听众都能了解,熟悉客家音乐。其次,客家山歌的创作要多样化,发展客家话,普通话合唱曲方面也很值得我们去探索。流传全国的合唱曲,有许多是根据中国民歌素材编曲或创作的,曲式结构简练,很容易让人接受,易唱又有新的意境。因些我们的创作应该顺应时代的精神,创作手法要多样,利用客家山歌素材,在保留原腔优美的基础上,创作出客家山歌合唱曲等艺术歌曲。让全国的听众都能了解,熟悉客家音乐,传播客家文化。

(四)、发展山歌教育和山歌文化,培养山歌手,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

时代在变,客家人的生活也在变,古时候客家人那种田间地头所即兴演唱的山歌已经很少,今天客家山歌更多的是那种文人礼作的山歌和专业演员表演的山歌。今天京剧可以走进大学课堂,客家地区的学校也可以把山歌普及到中小学的音乐课中,或开辟第二课堂,开展山歌比赛。培养青少年热爱山歌的兴趣,引导青少年学生热爱乡土文化,对山歌产生钟爱之情。除外还可以举办山歌讲座或山歌培训班,多动员年轻人参加,请山歌师山歌手讲授山歌知识,教唱山歌;吸收中青年人参加,做到老、中、青三结合;以老带新,要口唱、要创作,要研究;使他们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喜欢山歌文化,以保证客家山歌后继有人,使客家山歌得到更好的发展。

客家范文篇4

【关键词】河源;客家菜;传承与发展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粤发〔2018〕16号)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工程,促进城乡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致富,全面提升就业创业水平,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到2022年,全省开展粤菜师傅培训5万人次以上,直接带动30万人实现就业创业,将“粤菜师傅”打造成弘扬岭南饮食文化的国际名片。以粤菜师傅工程的推进为契机,广东各地区都在大规模开展粤菜师傅技能培训,打造地方特色饮食文化。河源作为岭南山区地区,怎样才能在百花齐放的各个菜系里面有所突破,提高客家菜的知名度,特别是客家菜的推广和影响力,为河源客家菜的传承与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1河源客家菜的现状

粤菜由广府菜、潮州菜和东江菜三大菜系组成。东江菜又称客家菜,遍及河源、龙川、梅县、兴宁、惠州、惠东、惠阳等地区。客家人居住地属内陆腹地,多以食用禽畜、河鲜为主。客家菜的基本特点是用料以肉为主,突出主料,原汁原味,讲求酥软香浓;下油颇重,味偏咸;注重火功,以烹调法煎、焖、炖、炒著称;菜肴造型古朴,乡土风貌明显,代表菜肴有东江盐焗鸡、东江鱼青丸、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等,表现出浓厚的乡村食风。广东素有“厨出凤城,食在广州”的美誉,体现了广府菜在粤菜的首要地位。过去因为地域、交通不便等因素,客家菜知名度远远不及广府菜、潮州菜,也由于客家人深居内陆,长期劳动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因此口味偏向油多、味咸,这传统也一直保持到今天,与现代健康饮食提倡的少油、清淡的观念格格不入。所以,如何既能把传统的客家菜继续传承下去,又能提高客家菜的知名度,在百家齐放的菜系中创新发展,因此显得尤其重要。

2目前河源客家菜的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菜肴缺乏历史文化内涵

客家人的聚居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但长期以来,河源客家菜有菜无谱,有谱却没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其来历、历史文化等鲜有人知。要知道地方菜系的发展离不开对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没有传统文化,何来传承与发展。当前餐饮业市场,人们除了满足裹腹之外,还希望能对菜肴文化有所认知,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渊源。河源客家菜历史文化渊源流长,例如东江盐焗鸡、客家酿豆腐、客家娘酒鸡等,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底蕴,如果将美食与历史文化融合,提高人们对菜肴文化的认知,定会对菜肴的推广更加深一个层次。

2.2缺乏技师型的烹饪人才

技师型人才是指既具备丰富的理论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粤菜师傅。传统技术的传承是师傅带徒弟,师傅怎么做,徒弟就按师傅做的就是了,但烹饪理论知识薄弱,对菜肴的烹饪文化、菜肴创新并不能全面理解。厨师只知道做菜,并不能很好地把烹饪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自然而然对本土菜肴的创新并不能发扬光大。除此之外,客家菜拘泥于本地区的菜系,缺乏创新和发展的眼光,特别是走出去学习和交流的意识,导致见识少,餐饮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无法融入本土菜肴,对客家菜的创新缺乏新意。当今餐饮经济发展很快,并与世界接轨,本土餐饮企业应该具有国际意识,坚持走出去学习和交流,学习和借鉴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来助力客家菜的发展。

2.3缺乏客家传统菜肴标准体系

所谓菜肴标准体系,指的是原料标准、烹饪工艺标准、菜品标准、烹饪设备使用标准等要统一规范。在当今餐饮市场,有些餐饮企业打着“正宗客家菜”“传统客家风味菜”的旗号招徕客人。就拿“东江盐焗鸡”来说,传统做法是使用盐焗法,慢火焗熟,盐香味十足。但是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餐饮业也顺应市场的变化,衍生出盐蒸法和水浸法,做出此类菜肴也叫做“东江盐焗鸡”,这两种做法优点是大批量制作,出品速度快,但风味远远不及传统做法,久而久之,真正的传统“东江盐焗鸡”就很容易被混淆、败坏名声。所以,传统正宗客家菜肴的传承离不开规范的菜肴标准体系。

2.4菜肴技艺展示交流活动少

要推进河源客家菜的传承与发展,提高河源客家菜的知名度,离不开菜肴技艺展示与交流。举行大型菜肴技艺展示活动,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推广美食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在河源举行大型的国内外客家菜交流活动几乎少之又少,这对于客家菜的发展是不利的。跟珠三角地区相比,全国技能大赛、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琶洲美食博览会等技艺展示活动层出不穷。举办这些交流活动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还能搭建菜肴技能展示、文化交流、餐饮产业融合等发展平台,为地方菜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河源客家菜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3.1深挖客家菜的历史文化

深入挖掘河源各地的特色菜肴、菜点、饮食习俗,以书籍或视频的形式展现客家菜。同时,着力打造特色文化美食街区,汇集“特色菜肴”“特色小吃”和“非遗菜系的传承人”,将美食与历史文化融合,成为展示客家美食历史文化的“窗口”。餐饮行业组织专家学者深挖河源客家菜的历史文化典故、菜品特色,编辑出版书籍,鼓励企业或者院校建设客家菜研究中心,展示烹饪制作技法以及蕴含的历史文化故事,让消费者在品味客家菜的同时,了解背后的餐饮历史文化。

3.2科学培养烹饪技师型人才

要把客家菜发扬光大,离不开烹饪人才的培养。要加强院校、培训机构对烹饪技能人才培养,完善场地、设施设备、师资等配置,提高粤菜烹饪技能人才培养能力,扩大招生和培养规模,支持行业企业、社会力量等设立“客家菜大师工作室”“客家菜研发中心”,联合院校来培养技师型厨师,提升厨师的烹饪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3.3推进传统客家菜肴标准体系的汇编

传统客家菜是否正宗,质量水平如何,需要一套标准作为依据进行评判,客家菜技艺需要标准作为载体进行传承。要使客家菜更好的传承,有必要组织制订一套传统客家菜的标准体系,从原料的选用、菜肴的组配、烹调步骤的制作、菜品质量要求、器皿选用等一一规范,并选用富媒体形式来表现菜品的标准,由餐饮协会、餐饮企业和院校研究学者共同开发与菜品制作,以实施先进的标准引领客家菜行业高质量发展。此标准体系作为院校、培训机构、餐饮企业培养客家菜专业人才的教材,与此同时,推动实施名厨培养、菜肴品牌提升等系列工程,致力打造一批客家菜名厨、名菜、名店、名村,并将“客家菜师傅工程”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推动富民兴村、产业兴旺。

3.4定期举办客家菜技艺展示交流活动

要推进河源客家菜的传承与发展,一个地方区域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提倡政府、餐饮协会、餐饮企业等机构定期向全国开展客家菜技艺展示交流、客家美食节、客家菜职业技能竞赛等交流活动,群策群力,共同为客家菜创新、发展出谋划策。技艺展示活动以开放式厨房体验交流客家菜研发创新,现场表演,让社会人员可以观看、了解菜肴制作全过程,提高广大烹饪爱好者的兴趣。对展示菜肴品种由客家菜精英当场制作,以烹饪行业专家作为评委对每道菜进行甄选、技术指导,将烹饪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晋厨师。这样不仅让年轻厨师有了学习正宗传统客家菜的机会,也促进了客家菜烹饪技艺的融合与发展。

3.5广泛宣传河源客家菜名片

如今是信息化时代,人们的吃喝住行离不开网络信息化,广泛宣传客家菜名片,可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媒体来宣传河源客家美食文化,进一步扩大客家菜的影响力,让更多的消费人群认识和了解客家菜。同时精心打造客家美食专题电视宣传片,在电视台、微信、抖音等媒体播放宣传,来推广客家菜美食。开发客家美食等APP平台,通过APP软件搜索,使广大消费者能够快捷找到客家美食等信息。

参考文献

[1]罗舜芬.客家饮食文化的传承与演变[J].江西食品工业,2009(3):20-23.

[2]陈钢文.略述客家菜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烹饪,2014(5):58-59.

[3]戴春平.客家菜文化品牌的构建及实现途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144-145.

[4]孔润常.独特客家饮食[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06(1):37-38.

客家范文篇5

关键词:广西客家话;文化传承与保护;智慧系统;北海市

合浦县语言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更是人们精神的核心。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合浦人民从中原大地一路迁徙到合浦县,交流语言不仅有廉州话,还有白话和客家话,充分彰显了语言的多样性。因此,合浦县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对于研究客家文化十分有利,有助于智慧系统的建设,以此实现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分析与讨论了广西客家话与客家文化的传承、保护及其智慧系统建设。

1合浦县及客家话简介

1.1合浦县简介。合浦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隶属北海市。现在的合浦县主要包含15个乡镇,人口居住以汉族为主,还有少数的壮族和瑶族,总人口约为103万,客家人占总人口的1/4。为了躲避战乱,客家人从中原大地一路迁徙到合浦县,历经艰辛和磨难,但客家人却始终秉持着“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祖训,充分彰显了客家人对语言有效保护和传承的决心和信心[1]。1.2合浦客家话。合浦客家话又被称为“新民话”,虽然与广东梅县的客家话同属一个语系,但与其他沿海地区的语言风格不同。由于合浦县客家话发展较早,故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通过语言可以了解一个地区人民的精神风貌。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声调和语法方面,客家话与普通话之间都具有较大的差别。例如,就词汇而言,客家话的词汇主要是通过吸收其他语言的词汇来形成外来词,实现丰富自己语言的作用,且客家话中还保留了不少的汉语词语,甚至有些特殊量词是普通话不具有的。1.3合浦客家文化。客家文化主要指客家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总和。无论是在饮食、音乐方面,还是舞蹈、工艺和民俗方面,客家文化源远流长,饱含民族特色,具有“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的美誉。合浦县位于“金三角”东部,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气候宜人,客家人秉承着祖训,将从中原带来的文化世代相传,通过与其他文化的融合,逐渐发展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其中,公馆木鱼、“社工节”等都是客家文化的显著代表[2]。

2合浦客家话及其文化现状

2.1合浦客家话现状。随着普通话的全面普及,一定程度上给其他民族语言带来了冲击。受不同民族与不同区域语言的影响和融合,也给客家话语言的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客家人民在求学、务工及务农过程中,都需要学习其他语言和文化来适应发展,例如普通话、英语和粤语等。对当前客家人而言,只有老一辈的人依旧说流利的合浦客家话,随着其他语言的不断融合,新一代年轻人对合浦客家话的传承显得十分困难。年轻人在求学或外出务工过程中,由于频繁接触互联网及其他语言,大大降低了使用客家话的频率,大多人出现了只能听懂却不会说的现象,影响了客家语言的有效传承和保护。2.2合浦客家文化现状。合浦客家人十分注重文化的传承,尤其是老一代人,在与人们沟通交流时,通常都会使用客家话。客家人民十分重视教育,无论家庭情况如何,都会坚持让孩子接受教育。此外,为了保护客家文化,客家人民在生活中依旧沿袭着传统的客家习俗,例如清明节拜山、大年初一吃素食等。但由于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沿袭这些习俗的人大多都是老年人,年轻人由于受到多种其他文化的影响,不重视客家文化的传承,不利于对客家文化的有效保护。

3客家方言智慧系统

客家方言智慧系统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与广西客家方言有关的音频、图像、视频等多项资源整合在一起,以此为有关信息内容的查阅提供便利。客家方言智慧系统对于研究客家话及了解客家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具备查询便捷、实时更新的特点,而且操作较简单。整个系统的开发实现了计算机技术与客家方言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了对客家文化的研究、收藏、展示和传播。客家话作为中国话中的一种重要分支,也应受到重视、传承和保护。分析与讨论了实现广西客家话与客家文化有效传承、保护及其智慧系统建设的措施。为了有效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就国家层面而言,应鼓励人们学习多门语言,在客家地区支持客家子弟以学习普通话为主,学习客家话为辅。对于研究和教授客家话的人,政府应给予适当的奖励或技术支持,提高人们研究的积极性。地方也可建立相应的客家文化纪念馆,帮助人们了解客家文化的发展起源,确保人们能够对客家文化产生兴趣,以此有效实现对客家文化的有效传承。此外,当地有关文化部门应对精通合浦客家话的老人进行采访,了解客家话的发展历程,并将其制成宣传片或音频,上传到方言智慧系统上,以此给整个系统的使用提供丰富的素材。在社会层面,人们应给予说客家话的人民更多的尊重和支持,鼓励客家方言的发展。当地可通过举办大型演出或大型活动的形式来宣传客家文化。

5结束语

不断研究与分析广西客家话与客家文化的传承、保护及其智慧系统建设,对于实现客家文化的有效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促进多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晓静,张静,庞晶美,等.论广西客家话与客家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及其智慧系统建设———以北海市合浦县为例[J].智库时代,2020(5):297-298.

客家范文篇6

妈祖信仰是一种文化现象。妈祖,原不是神,上确有其人。据《天妃显圣录》《敕封天后志》载:姓林,名黩,也叫黩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福建莆田湄州湾的一个渔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去世,时年28岁(实岁27岁)。妈祖,被视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榜样而千古传颂:“传闻利泽至今在,千里桅墙一信风。”--这是宋代黄公度的诗句;“巨浸虽稽天,旗盖俨中流。”--这是宋代刘克庄的诗句;“桅樯出火海浪破,神鬼役使忘险艰。”--这是元代洪希文的诗句;“洪涛巨浪帖不惊,凌空若履平地行。”--这是明成祖朱棣的诗句。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无疑是妈祖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诚然,妈祖本身没有什么经典著作,历史留下的只有一大堆神话传说。但神话既是科学蒙昧时人类的某种迷信思想的反映,也是人们在同自然和命运搏斗中所产生的愿望和美好理想的象征。它植根于广大民众之中。应当承认,也必须承认,神话也是一种历史文化,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迷人的神话。而妈祖神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从海外评价的角度来说,它是中国的“土特产”,她自然也是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

妈祖,同神州版图的许许多多地名关联在一起,成为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一条精神纽带。传说香港的香炉峰是由于妈祖庙的流入港而得名。澳门之所以被西方人称为“妈阁”(MACAU),就是由于葡萄牙人初登岸见到妈祖庙殿阁即以之为名。澎湖列岛则由于“屿中曰娘宫屿,其状如湖,因曰澎湖”,其首府马公市也是由“妈宫”间转而来。总之,从祖国东北的丹东至南海群岛的许多地名,都与“妈祖”有关。此外,以天妃宫或天后宫为乡、村、寮、街、巷、澳、路命名的则不能悉计。

妈祖,在中国和平外交史上享有特殊的美誉。15世纪初郑和七次下西洋,前后历时28年,访问了亚、非两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靠的是祖妈精神统率数万人的意志,才能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在世界航海史和外交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中日友好关系的厉史更是同妈祖密切相关。自15世纪至19世纪,中国的使船和琉球的学者、商人都是以妈祖为护佑而频频往来于两国之间,而长崎的自然航标野间岳(娘妈山的日译),则堪称历史上中日人民友好往来的门户。

妈祖,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留下了许多光辉的纪录。

妈祖,对推动中国近代商品经济发展起着重的作用。由于中国海运贸易与妈祖信仰息息相关,所以中国沿海沿江的许多港口、商埠的开发,也是以妈祖信仰在当地的开始传播为标志的。各地天后宫保存的清代以来的碑刻,都记载着极为丰富的有关海运贸易和商港开发的珍贵资料。

妈祖,这一名字凝聚着千千万万海内外炎黄子孙爱国爱乡,虔诚向善的心愿。瞻拜妈祖,已成为许多华裔、华桥和台湾同胞寻根谒祖的美好寄托,因此有了今天的“妈祖热”。

妈祖文化不仅是上述所提及的思想文化,妈祖文化的全部还应包括宗教、民俗、文学、艺术、建筑、服饰等等。可以从各个领域去探索、研究。

二、妈祖文化与客家文化

客家人是汉族一个系统分明的支派。

客家民系有着极为鲜明的特色。它继承着中华民族众多优秀传统品质,又是最具开放性和最善于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汉族民系。客家先民来到闽粤边区和当地土著民族杂居在一起,一方面与当地人友好相处,吸收土著文化和外来文化、海洋文化,一方面面又顽强地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振兴中华作出了卓越贡献。

客家人所居的地方属于绵延千里的大山区,条件极为恶劣,交通极为闭塞,因而受外界的冲击和影响较小。千百年来,他们虽然也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前进,但在客家人的这个文化圈内却始终保留着一些古代的文化特征,诸如信仰习俗等。他们一方面保留中原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又吸收新鲜的东西,使之互相渗透、融合。南宋理宗绍定年间,著名法医学家宋慈任长汀县令,为缩短运盐路程,沟通汀潮经贸往来,打通了汀江韩江间的商业航道,接受了沿海一带崇祀盛行的妈祖信仰,从此妈祖信仰就融入了汀州民众民俗信仰的大潮,成为民间十分崇敬和信仰的“妈祖女哩”。(哩即母亲,把妈祖喻为母亲以上的祖辈之意)。妈祖是民众对这位海上女神的俗称呢称,天后则是清朝康熙皇帝所赐的封号。在客家地区,妈祖信仰和福建沿海及广东潮汕地区一样,十分普遍。可以说,几乎每县都有妈祖庙(宫)。在长汀城区就达6座之多。此外,庵杰(龙门)、古城、策武、馆前、水口、濯口、铁长、羊牯等乡镇也在汀江或其它河边建有妈祖庙(天后宫),尽管规模不一,但建筑风格却大同小异,妈祖信仰还启遍及城乡,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家民俗文化现象。妈祖信仰和妈祖庙宇作为载体,对于了解客家人外传、海交、商贸、民间信仰、居民迁徙、会馆组织等都是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可以认为,研究妈祖文化是研究客家大文化圈中一个有机的整体,应从广义的角度去认识、去理解、去探究,应该多视角、全方位、深层次去发掘。三、汀江与妈祖

汀州天后宫,是汀州群众为纪念聪慧、善良的海上女神林黩娘而建的庙宇,它寄托着汀州民众美好的愿望和追求。妈祖“升天化仙”的祖籍地湄州岛,后人建祠奉祀,这是陆地上最早的妈祖庙。妈祖原是一个地方的民间神,为什么会成为远近闻名至高无上的海上女神?以历史观点考察。总的来说应与航海事业的不断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当然这也与科学不发达,民众有迷信思想以及历朝皇帝出自统治的需要不断给妈祖加封有关。

“客家母亲河”汀江,是福建省四大水系之一,是福建省第三条大江,是唯一通往外省的航道。汀江发源于宁化治平赖家山将军凹,流入长汀境内大屋背、赤凹背、上廖、上赤、庵杰,穿过龙门,流经新桥、大同、汀州镇、策武、河田、水口,左纳南山河,右纳濯田河、再纳武平县桃兰河,经武平县店下,再经羊牯的回龙,直通上杭,经永定县峰市入广东,在三河坝与梅江汇合称为韩江,主流在澄海县入海,全长328公里,其中福建境内285.5公里,长汀境内153.7公里。“汀江自古以来便有舟楫之利”,一度号称“上河三千,下河八百”。到了宋代,汀州已建成相当繁荣的城市。

古代,汀州没有公路,交通极为不便。汀州各县市和外界经贸往来的通道主要是靠汀江航运。汀江沿岸居住的客家先民的生产、生活和汀江有着密切的关系,妈祖信仰和汀江航运更是有着直接的联系。据有关史料记载,南宋理宗绍定年间,著名法医学家宋慈出任长汀县令,打通了汀江、韩江间的商业航道,使汀州与广东潮汕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大大加强。但汀江河道曲折,水流湍急,有险滩27处,“三百滩头风浪恶”。州县吏和商贩们在潮州了解到妈祖作为海上航运保护神有祷必应的传说,很自然的接受了妈祖信仰,并按潮州“三圣妃”宫的样式在长汀自建一“三圣妃宫”以求得妈祖庇护。

四、研究妈祖要有正确的导向

客家范文篇7

本文作者:詹坚固工作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光绪《嘉应州志》卷七曾提到客家人分布区域是“嘉应州及所属兴宁、长乐(今五华)、平远、镇平(今蕉岭)四县,并潮州府属之大埔、丰顺二县,惠州府属之永安(今紫金)、龙川、河源、连平、长宁(今新丰)、和平、归善(今惠阳)、博罗一州七县。”当然,这里提到的分布状况是片面的,当时粤北、粤西也有不少客家人分布。其后民国《赤溪县志》①卷八《赤溪开县事纪》提到客家人分布时,较光绪《嘉应州志》更全面了,除讲到上述州县有客家人分布外,还提到“北江南韶连所属区域”②、“广属番禺、东莞、香山(今中山)、增城、新安(今深圳宝安)、花县、清远、龙门、从化、三水、新宁(今台山),肇属之高要、广宁、新兴、四会、鹤山、高明、开平、阳春,以至阳(江)、罗(定)、高(州)、雷(州)诸属州县”。《赤溪县志》所记载的广东客家分布状况虽未尽细致,但已经初步描绘出今天广东客家分布的轮廓。客家学开创者罗香林教授在1933年出版的《客家研究导论》中首次将广东客家人的分布区域分为纯客住县和非纯客住县,并对非纯客住县的人口进行分级,作出初步人口估计。他首创的这种研究方法,为后来研究者广泛采用。罗先生根据当时的人口报告,对各县客家人的数量进行了统计。纯客住县人数由于有政府的统计数据,且统计方法相对简单,故统计准确性较高,1933年约有375.6万人。非纯客住县人数则是作者的粗略估计,约有363.7万人。当时广东客家人口总计约有700万左右。①在文章中,罗先生一再强调,要准确探悉客家分布地域及其人口,必须从实地调查入手。但限于当时条件,作者只进行一小部分的实地调查。文中所述内容,仅是粗略说法,这也是作者深感遗憾之处。正是由于实地调查不够,文中出现一些错误也在所难免,如把丰顺、英德纳入纯客住县,但这二县只是客家人占多数而已;非纯客县的统计也有不少遗漏。罗先生这种实地调查广东客家分布状况的心愿,直到半个世纪后的20世纪80年代末才初步得偿所愿,1988年前后,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侯国隆趁大规模编修地方志的机会,通过市县方志部门,对各地客家人分布状况作了调查统计,取得相对准确数字,调查结果为研究广东客家的学者争相引用。当时调查了全省79个县区市,有客家人居住的县区共70个,客家人约1640万人,占总人口5294万(1987年统计数字,不含海南岛)的30.97%。客家人口占99%以上的县有梅县、大埔、蕉岭、五华、平远、和平、龙川、连平、陆河、翁源、新丰等11个县,此外,兴宁占98.52%,南雄占97.61%,始兴占96.8%,紫金占98.07%。这些客家人超过95%的县应归属纯客家县,共15个。没有客家住的县9个:顺德、南澳、澄海、徐闻、吴川、遂溪、高州、罗定、番禺。其余各县市则有不同比例的客家人口分布。②侯国隆的调查统计是对罗香林先生客家学研究的继承和发展,他对纯客县的定义是“客家人超过95%”,这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由于该调查是通过各县区市政府部门之一的方志办来进行的,调查结果基本可信,但也有一些错误,如文章认为高州、徐闻、遂溪、罗定、番禺无客家人聚居村落,实际上这些县市都有数目不等的客家村落。经过重新调查,按照传统的粤东、粤中、粤北、粤西四大区域,广东省客家人的具体分布状况如下:粤东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梅州市及邻近的潮汕地区一带,包括梅江区、梅县、蕉岭、平远、兴宁、大埔、五华、丰顺、揭西、揭东、普宁、惠来、饶平、潮安、汕头、陆河、陆丰、海丰等县市,其中梅江区、梅县、蕉岭、平远、兴宁、大埔、五华、陆河为纯客住县(区)③。丰顺、揭西、揭东、普宁、惠来、饶平、潮安、汕头、陆河、陆丰、海丰等地客家人所操语言是受到潮汕话影响的客家话,与标准的梅县客家话语音语调上都有区别,他们被称为“半山客”。粤中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河源、惠州两市的和平、连平、龙川、东源、紫金及源城区,惠东、惠阳、博罗及惠城区。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县市也有分布。其中和平、连平、龙川、东源、紫金及源城区为纯客住县(区)。粤北是客家人基本住地之一,主要分布在韶关、清远市区及所属各县(市),其中始兴、翁源、新丰是纯客住县,曲江(现为韶关曲江区)、乐昌、南雄、仁化、乳源、英德、连州、连南、连山、阳山、佛冈、清新各县市大部分或一部分地区也有分布。粤西客家人分布在云浮、湛江、茂名、阳江四市所属市县,包括新兴、郁南、罗定、廉江、遂溪、徐闻、雷州、化州、信宜、高州、电白、阳西、阳东、阳春各县市的一部分地区。各地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从分布表上我们可以看出,粤东北的梅州、粤北的韶关、粤中的河源、惠州等市是广东客家人分布的主要地区。目前,广东纯客住县市(区)有18个:梅江区、梅县、蕉岭、平远、兴宁、大埔、五华、陆河、始兴、翁源、新丰、仁化、和平、连平、龙川、东源、紫金及源城区,除陆河外,它们基本上分布在梅州、韶关、河源三个地级市的所属县区,呈连片分布。在潮汕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及粤西地区,客家人的分布区域更多地呈点状分布,象散落在棋盘上的棋子,成为潮汕人或广府人传统分布区域的一个个移民据点。没有客家人分布的有潮州市区、揭阳市区、汕尾市区、阳江市区及顺德区、南澳县、澄海区、吴川市。④其他县市(区)均有不同比例的客家人分布。形成这种分布格局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移民过程形成的。从宋代开始,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中原移民大量进入赣南闽西粤东地区,客家民系形成。经过宋元几百年的繁衍生息,粤东梅州及其相连区域成为广东客家人最重要的聚居地。此后的广东客家人大迁徙,都是在这个聚居地形成后发生。元末明初,粤北客家由闽西粤东迁入,繁衍生息至今。粤中及粤西沿海地区的客家人则主要是清初“迁海”复界之后迁入该地区,填补“迁海”后带来的巨大空白带。客家人大量进入粤中、粤西沿海地区,由于与当地土著争斗生存资源,长期积累的矛盾在咸丰同治年间爆发,引起长达几十年“土客大械斗”,造成几十万人死伤的惨祸。其中,尤以新会、开平、台山、恩平等“四邑”地区的土客冲突最惨烈。为避难,粤中、粤西部分客家人被迫向冲突较缓和的相邻山区转移,部分则向更远的海南、广西及海外地区移民。现今广东客家人的这种分布格局在清末基本固定下来。2009年广东客家人口约23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8366万的27.5%。各地区客家人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为:粤东地区35.4%、粤北地区55.8%,粤中地区25%,粤西地区17.5%。根据侯国隆上世纪80年代末调查的数据,依照上述四大区域进行统计,各地区客家人约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为:粤东地区41.7%、粤北地区55.6%,粤中地区24.7%,粤西地区15.9%。当时全省有客家人164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5294万(1987年统计数,不计海南岛)的30.97%。两相比较,两者的比例数大体相似,数据上微小的差异乃是当时部分地区统计数据不准确的结果。

如上所述,广东客家人的分布状况必然深远影响广东客家文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确定,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客家人集中在粤东北、粤北、粤中梅州、河源、惠州地区这种大的分布趋势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而在粤东、粤西等处于潮汕人、广府人包围下的一些客家分布点,在强势的潮汕、广府文化压迫之下,这些分布点会逐渐缩小,有些甚至消失,同化为潮汕人或广府人。广东客家人分布状况对客家文化的影响,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察。(一)纯客区和客家人占大多数区域内的客家文化,将在一段时期内按照既有的发展轨迹与时俱进地发展。由于粤东北、粤北这些地区客家人在当地人口占绝对优势,客家人具有很强的族群认同,文化上也很强势,其他外来文化无法同化他们,客家人将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维持这种文化状态。客家文化价值观的维持主要依靠这些地区,它们是客家文化的大本营、根据地。正是这些地区保持着传统的客家文化,并源源不断地通过外出客家人输送客家文化。也正由于这类地区的存在,才奠定客家文化在岭南文化中占据三分天下的局面。作为客家文化重要载体的客家方言在本区域内将长时间继续维持,成为客家人与广府人、潮汕人族群区别的最直观要素。处在这一文化区内的非客家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是分布在区内的一个个文化板块,它们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深受客家文化的影响,如处于这一区内的少数民族大都操双语,有的甚至以客家话为通用语言,文化上也向当地客家文化假借很多,因此,该非客家汉语和少数民族地区实际上可以视为客家文化区。应该看到,该区域内的客家文化,由于在各地发生时间的不同,在共同文化特质的前提下,又存在地域差别。今梅州地区是客家人最集中之地,也是广东客家文化最早发生地,成为客家文化的核心区,是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很强的客家文化对外辐射功能。粤北、粤中、粤西等地不少客家人都是从此辗转迁移出去。随着移民浪潮,客家文化也在向外扩散。今东江流域龙川、河源、紫金、惠州、博罗等地,宋元以前,瑶、畲等土著居民或境外来的少数民族是当地居民的主体,宋元之际,客家人才逐渐在当地占优势,客家文化逐渐占上风。东江流域的客家文化与核心区的客家文化大致相同,又因离梅州地区的客家文化策源地有一段距离,又与强势的广府文化区相邻,同时也受到福佬文化的影响,其文化景观与核心区又有小差异,形成东江客家文化亚区,以客家文化为主,兼具广府文化和福佬文化某些特质。今北江流域南雄、始兴、翁源、仁化、乐昌、曲江、韶关、英德、乳源、新丰等地,在客家人迁入之前,少数民族文化占有一定地位,明清时期,客家文化在当地才逐渐占上风,但其文化已夹杂不少少数民族文化,与客家文化核心区和东江客家文化亚区又有小的区别,成为粤北客家文化亚区。③(二)在粤东饶平、潮安、丰顺、汕头、揭东、揭西、普宁、惠来、陆河、陆丰、海丰等客家文化与福佬文化的交界处,存在一条狭长的客家亚文化区,即“半山客”文化区。这一区域内的客家人与讲闽南话的潮汕福佬人有着密切接触,文化上与福佬文化相互影响、彼此交融,文化与兴梅客家文化核心区有一定的区别。“半山客”区内,客家人的分布比例不大,除陆河、揭西外,大约都在20%以内。其中又只有陆河、揭西及饶平北部客家人是连片居住,其他地方客家人都处在潮汕福老人的包围之内。在潮客两个族群聚居地的交界处,双方存在密切的经济与社会联系,当地居民大都使用双语,使得原来作为两个族群区别标志的语言和礼俗文化互相交融。在潮汕地区,福佬族群无论在文化上,还是经济上都比较强势,处于交界地带和福老人包围圈内的半山客,语言及文化都受到较大的影响。如半山客方言一方面保留了客家话的特征词,另一方面又有许多来自福佬话的词,语音语调也与梅县客家话不同,在一些双语片区,半山客所操语言已经是“二句福佬三句客”的交混状态。他们的风俗文化,既源于客家却又具有某些福佬文化的特点,成为间于客潮两大系的客属分支。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半福客”二元文化状态,造成潮客之间的互相转化。半山客家家族迁入福佬人占多数的区域,他们使用潮汕方言,吸收福佬文化,在心理上认同为潮汕福佬人。如普宁泥沟村张姓人、大南山十石洋的蔡姓人,祖上分别是揭西河婆坪上的客家人,现在已不会讲客方言,变成潮州人。这种情况在潮汕地区不在少数。反之亦然。但由于潮汕福佬人大多地处平原,在政治、经济上占据优势,造成双方交界地带的半山客逐渐认同潮汕福佬人的情况较多。如果半山客地区的政治、经济情况在当地社会中没有大的改变,这一趋势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延续。同时,由于半山客区背靠兴梅客家核心文化区,双方距离不算太远,核心文化区的客家文化又源源不断对半山客区产生影响,故除交界地带外,半山客区其他地方的文化将继续维持“半福客”二元文化状态。(三)粤中、粤西地区基本上是操粤语方言的广府人的分布区。客家人大规模迁入这一区域与清初的“迁海复界”关系密切。他们星星点点地安插在广府人人口薄弱区域,主要是占据这些地区的山区丘陵地带。客家人进入该地区,挤占了当地广府人的生存资源,为此,双方时有冲突,最终酿成咸同年间惨烈的“土客大械斗”,造成双方大量人员及财产损失,一些客家人不得不向更偏远的山区迁徙,从而造成今天客家人在当地分布分散,人口不多的状况。这种分布状况对粤中、粤西客家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客家人与广府人的交界地带或与其他族群杂居的地区,一直存在一种操客粤双语的现象,这种双语现象逐渐导致双重认同,进而认同另一族群文化,客家人就逐渐转变为广府人。在这些杂居或交界地带,粤语区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占优势,在语言、人口上也占优势。而且,客家人所处区域大都在偏远山区,在经济上相对沿海地区还是比较落后,他们为了发展经济的需要,经常需要与非客家群体打交道,久而久之,他们也会操其他族群的语言,在对外交往时使用粤语,在群体内部使用客家话。由于他们使用粤语能获得现实的好处,一些客家人慢慢地改用粤语,进而认同自己是广府人。这种情况下,一些原为客家人分布的区域被同化而成为非客家人分布区,这种现象在粤西地区最为明显。现今,粤西地区存在不少客家方言岛,在若干年后,这些方言岛会进一步缩小,直至消失。作为客家文化重要载体的客家方言一旦消失,该区域内的客家人必定转化为广府人,当地原有的客家文化也更多地被广府文化所吸纳。

总之,文化的产生及发展都是受制于外在自然环境和社会坏境,客家文化的发展也不例外。客家人分布甚多的兴梅地区、北江地区、东江地区,他们在分布区域及政治经济上都占优势,因此该区域内的其他非客家文化在强势客家文化的同化下,也逐渐演变为客家文化区。粤东半山客区文化的形成则是典型的文化交融的例子。该区文化既保存客家文化因子,又受到福佬文化的强烈影响,才形成有别于兴梅核心文化区的亚文化区。粤中及粤西地区,客家人分散分布在强势的广府文化区内,该区域客家文化受到广府文化的压迫,发展空间小,很多地方都同化为广府文化区。

客家范文篇8

上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尔•斯密斯(WendellRSmith)在总结西方企业市场营销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市场细分理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市场营销学中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市场细分的目的就是对产品进行比较准确的市场定位,从而在市场条件下对产品进行有效营销。但是,市场细分理论只解决了“向谁出售”的问题,是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选择,或针对目标市场开发产品,但如何选择产品,在资源丰富、创意无限的文化产业领域,显得更为复杂。文化产业化开创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产品的生产与营销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许多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如节庆、演出、文化旅游等,市场细分的结果可以作为文化产品和生产的一个目标方向的参考依据,而要解决文化产品的定位和其开发项目与内容,就必然要对所要开发的文化资源进行细分,文化细分理论正是基于解决此问题而产生的。文化细分即是以文化资源的某些特征或变量为依据,区分具有不同市场定位文化因子,并结合市场细分结果对其进行细项分析,得出其文化定位、开发项目与内容。文化细分主要是为了满足文化产业化的前期分析要求,其主要作用有:一是为产业开发提供相对准确的文化定位。文化定位就是结合市场分析在自身文化细项中取一项将自已在竞争类的文化产品和项目中区别开来。市场定位需要独特性、可信度等要求,文化定位亦是如此。[4]文化产品的文化定位与其市场定位密不可分,两者通常相互支撑。二是寻找市场空缺,确立文化产品的差异优势。尽管每一种文化都可能是有特色的资源,但其中的大部分放到市场竞争的位置并不是独有或不可替代的。如何寻求市场空缺,打差异牌,是文化产业化的关键,这也是文化细分与市场细分的综合分析结果。三是确立文化产品与项目开发体系。文化细分是在文化归纳与分类的基础上得出的细项体系,但文化细分绝不仅仅是归纳与分类,文化细分更重要的任务是结合市场分析,其中还加上文化创意的过程,最终得出文化开发的产品与项目体系,为开发和经营者提供决策支持。

文化细分理论的方法与过程

文化细分与市场细分对应,主要是对该文化资源进行细项分类与组合,方便定位与产品开发选择。其主要方法有:1.资源细分法。即以传统的客家文化研究分类方法对资源进行细分,大类可分成客家建筑与民居、客家民俗、客家方言、客家艺术、传统工艺、客家名人、客家精神等,文化旅游开发比较经常用这种细分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相对简单,在客家文化丰富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分项,操作容易,有利于文化资源迅速转化为产品。笔者在《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镇乡村旅游规划》中对客家文化资源开发就采取了资源细分法。在对三百山镇客家文化资源进行调查后进行分类,其文化产品的开发方向与项目体系就相对清晰了。结合区域旅游竞争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三百山镇乡村物质文化在区域旅游竞争中缺乏竞争实力,而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富有特色,开发后更容易占得先机,因此三百山乡村旅游的定位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乡村旅游形式。2.主题细分法。即以一个文化主题为中心,细分可用的文化资源,以便产品开发,文化节庆活动和博物馆开发比较适合此法。3.产品细分法,具体单项产品的开发如工艺产品可参考此方法,目标是扩展产品系列,即从原来的单一产品形式扩展到多样化。4.文化层次细分法,即以精神层面、行为语言层面和标识层面对文化进行细分,深度旅游、广告策划与设计、企业文化经营等可采用此类细分法。

客家范文篇9

关键词: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建筑结构;装饰特色

一、永定客家土楼的形成背景

永定区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客家土楼历史悠久,最早的一座土楼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土楼的居民主要为闽、粤、赣三省的客家人。客家具有群居的特点,其建筑风格较为独特[1]。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地区,因战乱、饥荒等迁至南方,历经千年,在南宋时逐渐形成客家民系。历史上,客家人多居住在深山和偏远的地区,那里人烟稀少[2]。为了改善恶劣的居住环境,客家人利用建筑材料建成了具有保护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团结的客家人坚信人多力量大,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客家人的团结精神,促成了客家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的形成[3]。

二、永定客家土楼的建筑结构

1.土楼的结构布局。土楼不仅外观宏伟壮丽,而且内部结构类型丰富多样。土楼内部结构多为轴对称布局,结构严谨。土楼的外观造型多样,包括圆楼、方楼、五凤楼、八角楼、一字楼等多种不同形式。其中,圆楼布局较为奇特,其大多以圆心为中心点,按照不同的半径大小依次向外拓展,如同一个圆环套着一个圆环,构造十分精妙[4]。圆楼的中心位置一般用作家族祠堂,其每个房间的大小均一致,大概为10m2,房间之间共用楼梯,因此每家每户都密切联系在一起。圆楼外高内低,楼内套楼,环环相扣,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圆楼的防震抗灾能力、防卫功能以及通风透光性都比方楼要好。一座土楼一般可容纳200至700人,永定土楼一般有三到五层,最底层为厨房,第二层是仓库,三层及以上是客家人居住的房间[5]。永定土楼具有冬暖夏凉、通风采光性能良好、防火灾、防潮湿等众多优点。每一座土楼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代表着楼主的独特审美,都散发着经过历史沉淀的艺术美。祠堂是客家土楼重要的区域之一,主要用于祭祀祖先、举办婚丧嫁娶活动、会客聚餐等。祠堂一般位于整个建筑群体的中心位置,处于土楼的中间。这样的形式体现了客家人对祖先的敬重。在方楼或圆楼中,若内院不设房屋,祠堂便设在中轴线的末端,正对着大门口的入口处,具有较大的开口面积。祠堂的位置较为突出,土楼以祠堂为中心向四周一层层环建,形成了四面封闭的独特布局。这种隔断式的布局具有很强的保护性,使土楼内部不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这种结构也常常带有强烈的神秘感。2.土楼的使用材料。建筑土楼主要使用的材料为当地的泥土。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对于客家人而言,相比于石材,泥土更加便于开采、运输,加上当地泥土资源丰富,客家人运用常见的泥土与木材搭配,建造了外为土墙、内筑木框架的土楼[6]。在湿热的福建地区,若是大范围使用土墙,往往难以避免地面潮湿、夏日结露等问题出现。客家人在土墙中加入了树枝、竹片等作为龙骨,增强了土墙的牢固性,使最终建成的土墙上薄下厚、坚实牢固,具有防水、防火、防风、抗震的作用[7]。福建的土楼几乎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地震,但如今依旧坚固,可见其建筑的杰出之处[8]。此外,土楼使用的材料均是天然环保、符合生态理念的。土楼使用当地的生土筑墙,隔热性能好,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同时,土楼透气性能佳,将农作物储存在土楼内更易保存,不易发霉腐坏。厚实的土墙还能有效地隔断一些噪音[9]。更重要的是,土楼运用的材料均取自自然,即使有朝一日遭到破坏或者荒废,也不会对自然造成污染。3.土楼的空间设计应用。永定客家土楼打破了以往的圆形封闭布局,使用开放性的入口。土楼整体采用了螺旋上升的结构,在保留传统圆楼形象的基础上增强了创新性[10]。土楼内部是完全畅通的空间,每层的走廊相互联通,为各家各户的交往提供便利。所有的房间均朝内,光线来自中间的天井。从设计功能性分析,土楼起着保护群居的客家人的作用,在保障群居安全的前提下,形成了多个单独的房间[11]。中堂和祖堂是整个土楼的中心点,所有房间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建造而成的。除了日常的生活起居空间,土楼还包括一些公共储备空间和公共休闲空间。其中最主要的储备空间就是中心方形庭院,最底层的外部常放着自行车,同时也是消防车道。休闲空间则包括乒乓球室、阅读房等[12]。由此可见土楼的空间布局之精巧,其中不仅具有日常生活空间,而且具有休闲空间,客家人俨然在土楼中组成了一个小型社区。

三、土楼建筑装饰风格

土楼的装饰风格与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氛围息息相关。永定客家土楼建筑共有23000多座,其名字大多具有吉祥的寓意或与楼主的个人经历有关[13]。除楼名外,每一座土楼几乎都有一幅相应的对联,这些对联多具有教育和祈福的含义,常年被张贴或直接写在土墙上,是土楼装饰风格的重要代表之一。注重风水是土楼装饰风格的又一重要特色[14]。客家人相信风水,认为在门上悬挂一些摆件能起到驱邪避凶的作用,如铁圈、簸箕、斗等。这些挂件也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具有独特的客家文化风格[15]。土楼的外部装饰主要集中在门窗部位,的墙体往往是光秃秃的土墙,没有任何装饰,但土楼的门大有讲究。客家人常在门两侧张贴对联或在两边修砌石雕,石雕上常有龙纹、花纹、雷云纹等图案[16],门环门锁的金属构件上也常刻有动物花纹。书画与雕塑是土楼内部最重要的装饰之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浓烈的客家风格。同时,布艺、陶艺等也是土楼内部的重要装饰。土楼的窗户没有繁杂的装饰,多数只是涂抹石灰,以防止土墙风化,这形成了黄土白墙的独特风格。有些土楼外观没有装饰,仅有一排窗户,黑色的窗洞与白色土墙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独特的原始之美[17]。

客家范文篇10

本文作者:吴良生工作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上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尔•斯密斯(WendellRSmith)在总结西方企业市场营销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市场细分理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市场营销学中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市场细分的目的就是对产品进行比较准确的市场定位,从而在市场条件下对产品进行有效营销。但是,市场细分理论只解决了“向谁出售”的问题,是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选择,或针对目标市场开发产品,但如何选择产品,在资源丰富、创意无限的文化产业领域,显得更为复杂。文化产业化开创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产品的生产与营销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许多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如节庆、演出、文化旅游等,市场细分的结果可以作为文化产品和生产的一个目标方向的参考依据,而要解决文化产品的定位和其开发项目与内容,就必然要对所要开发的文化资源进行细分,文化细分理论正是基于解决此问题而产生的。文化细分即是以文化资源的某些特征或变量为依据,区分具有不同市场定位文化因子,并结合市场细分结果对其进行细项分析,得出其文化定位、开发项目与内容。文化细分主要是为了满足文化产业化的前期分析要求,其主要作用有:一是为产业开发提供相对准确的文化定位。文化定位就是结合市场分析在自身文化细项中取一项将自已在竞争类的文化产品和项目中区别开来。市场定位需要独特性、可信度等要求,文化定位亦是如此。[4]文化产品的文化定位与其市场定位密不可分,两者通常相互支撑。二是寻找市场空缺,确立文化产品的差异优势。尽管每一种文化都可能是有特色的资源,但其中的大部分放到市场竞争的位置并不是独有或不可替代的。如何寻求市场空缺,打差异牌,是文化产业化的关键,这也是文化细分与市场细分的综合分析结果。三是确立文化产品与项目开发体系。文化细分是在文化归纳与分类的基础上得出的细项体系,但文化细分绝不仅仅是归纳与分类,文化细分更重要的任务是结合市场分析,其中还加上文化创意的过程,最终得出文化开发的产品与项目体系,为开发和经营者提供决策支持。

文化细分与市场细分对应,主要是对该文化资源进行细项分类与组合,方便定位与产品开发选择。其主要方法有:1.资源细分法。即以传统的客家文化研究分类方法对资源进行细分,大类可分成客家建筑与民居、客家民俗、客家方言、客家艺术、传统工艺、客家名人、客家精神等,文化旅游开发比较经常用这种细分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相对简单,在客家文化丰富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分项,操作容易,有利于文化资源迅速转化为产品。笔者在《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镇乡村旅游规划》中对客家文化资源开发就采取了资源细分法。在对三百山镇客家文化资源进行调查后进行分类,其文化产品的开发方向与项目体系就相对清晰了。结合区域旅游竞争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三百山镇乡村物质文化在区域旅游竞争中缺乏竞争实力,而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富有特色,开发后更容易占得先机,因此三百山乡村旅游的定位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乡村旅游形式。2.主题细分法。即以一个文化主题为中心,细分可用的文化资源,以便产品开发,文化节庆活动和博物馆开发比较适合此法。3.产品细分法,具体单项产品的开发如工艺产品可参考此方法,目标是扩展产品系列,即从原来的单一产品形式扩展到多样化。4.文化层次细分法,即以精神层面、行为语言层面和标识层面对文化进行细分,深度旅游、广告策划与设计、企业文化经营等可采用此类细分法。

文化产品的生产其实是这种文化的表达与再现。可以说,表达与再现形式的选择是客家文化产品生产的关键,特别是在现代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尤为如此。王琛发认为“客家人和客家文化如果不能在这种全球化的新条件下把自己的文化资源通过有效的方式再现,并积极参与和贡献给世界的多元格局,它就可能要淹没在百花竞放的五光十色边沿,或被淡忘于缺乏文化消费的经济规律下。”[5]因此,研究创意模式成为客家文化产业化研究的必要一环。1.文化表达的方式与文化创意在英国,文化产业称为创意产业,指“那些依靠个人创意、技能和天才,通过挖掘和开发智力财产以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6]英国的文化产业着重创意,并将创意理解为个人的行为。笔者认为,创意包括个人创意和民众的集体创造,这些创意是民众对自己文化的表达形式。俞龙通认为“孕育此(创意)想法……虽然有时只有个人的思考与发想,但并不限于一个人,多人同时进行创意的工作,其成果也更加丰富。”[7]客家文化是上千年的文化创意沉淀,对其进行产业化的重点就不在于文化本身,而是市场创意了。文化产业创意其实就是文化的产业表达,用何种形式表达文化的产业形态即是创意的过程。文化表达有三个层次:一是塑造文化精神的向心力。文化产业最核心的是市场竞争力,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吸引力是文化精神力,这是源于文化的凝聚力、认同感。客家通过近百年的建构运动,大大增强了海内外客家人的认同感。其中对于“祖地”文化的打造,掀起了海内外客家人“寻根”旅游的热潮,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文化认同中创造出无穷的文化市场需求,这应当成为文化资源开发的最终目标。二是形成文化体验的生活方式。选择文化产品,即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在休闲旅游这个综合文化产品上体现得特别明显。上班族寻找放松的方式,城市人想过乡村生活,汉族人想体验少数民族文化,都是这种心理使然。因此,客家文化产业的理念应当发挥自己文化特色优势,针对客源市场需求,给消费者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而要做到这点,前提是开发者对客家文化自身的特色与目标市场的生活方式要有相对充足的了解。三是要能给文化消费者文化符号的冲击与感受。符号是人们对一种文化认知的窗口,决定了人对文化的认同感和差异感。文化消费的过程即是一种文化认知的过程,认知是一种符号行为,是人们获得知识的符号操作,[8]因此文化符号在文化产业化中充当重要角色。在旅游景观设计与旅游区文化气氛营造、广告设计、影视作品、文字创作、音乐美术创作乃至饮食开发等方面,文化符号随处可见。在四川洛带镇的客家文化产业过程中,也是“把概念性的客家文化转化为为让游客可以触摸、感受的文化符号。”[9]不少文化符号本身就可直接开发为文化产品,最典型的是可用于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客家文化中有围屋模型、江西赣县白鹭古村“福”字产品的开发等。2.客家文化的创意方法与模式客家文化的创意主要方法有两种。客家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本身就是文化创造(创意)沉淀,如客家民居建筑、民俗、民间信仰及其仪式、流传下来的山歌与戏曲等,这些资源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客家文化传统的最恰当表达,可直接成为文化产品,其开发过程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其产业创意的重点在市场运行方式的创意,客家节庆、文化旅游、饮食开发和文物贸易等产业属此类形式。另一种形式是利用客家文化资源与现代技术、生活方式结合,产生新的文化产品,即用现代技术与生活方式来表达客家文化的内涵,这一产品开发的创意过程体现得更为直观,该种形式以个人的创意为核心,与英国所谓创意产业的基本思想更为接近,主要是在文化项目策划、影视与文学创作、广告传播策划、文艺与工艺美术创作等行业中运用。创意的过程注重个人文化理解基础上的思考与创新,这种自由的个人创造过程不像科学试验和工业生产一样有较强的重复性,但无论其创新规律如何难以捉摸,我们还是能从现有的文化创意中总结出以下几种模式。模式一:综合文化元素的集合综合文化元素的集合就是将客家文化资源分类选择,按产品市场需求与文化定位等抽取其中的文化符号与文化事项进行新的排列组合,形成一个产品集群,在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发旅游与节庆最常用此模型。如在闽西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的开发中,开发者把土楼连线、民俗表演、旅游纪念品与特产等按规划整合在一起,向游人集中展示当地的客家文化;又如2008年河源首届中国客家文化节,采集了客家音乐、饮食、民俗表演等文化元素,安排了六个重头戏:客家交响诗篇———“土楼回响”迎宾交响音乐会、开幕式暨客家民间艺术巡演、客家美食嘉年华活动、客家民间文艺汇演暨龙川建县2222年庆典晚会和客家山歌演唱大赛。这种整合是一种简单的排列组合,是客家文化的初级开发形式,可以更为深入整合。文化产业对客家文化的整合过程一般可循以下几个步骤:一是确定产品主题;二是根据产品主题在客家文化资源中抽取与主题相关的符号与事项;三是对所抽取的符号与事项根据产业操作的一般规律以及时空条件进行排列组合。模式二: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结合是创意的基本形式之一,两种本不同类的元素,用相关的方法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整体,并且自然混成即为结合。这种创意模式主要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特别是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技术的结合,寻找客家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为其关键。在现代客家节庆、广告策划、文艺影视等行业中使用较多,三百山农家温泉旅游项目为其中一例。泡温泉虽是一种很古老的休闲疗养方法,也是现代旅游业的一个重要项目。三百山镇乡村旅游规划组提出选择田园风光较好的接待点改建成乡村温泉,外观设计乡土化,设施则现代化,提高温泉服务水准。核心是以当地姜苗、草药和水酒等本土对人体有较好疗养作用的本地土产配以温泉,做出乡村温泉的特色,与现代化的温泉度假村相得益彰。模式三:异文化之间的融合将客家文化元素嫁接至其它产品中,加深其文化内涵,增加产品吸引力和价值。生态旅游、特产包装、广告传播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可用此模式。我国台湾客家地区从2002年起选择了桐花这个点,将大量的客家传统文化元素聚集到桐花盛会,运用文学影视、网络等文化传播途径,形成了台湾旅游界一年一度的客家文化旅游高潮。这种方法使得原本简单、较低价值的桐花观光有着深厚的客家文化内涵,产品吸引力和价值大为提升。本模式在客家地区企业文化建设中也有出色表现,无论是本地企业还是外来企业,进入客家地区后都有一个文化适应与文化建设的过程,一些企业用客家文化充实到企业文化中去,使其成为企业的核心文化价值,突出了企业特色,增强了文化竞争力。综上所述,文化细分与市场细分两种方法相结合,可为客家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相对准确的市场定位,并提供创意基础。以综合文化元素的集合、传统与现代结合、异文化之间的融合三种创意模式进行客家文化创意与生产,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文化生产的流水线化,文化产业的生产效率也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