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21:01:59

化学学科论文

化学学科论文篇1

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素养呢?首先相对于“满堂灌”,我们更需要的是学法指导,关注学生“怎么学”。其次,教材也不再是纯阅读材料,而是通过设置“你知道吗?”“活动与探究”、“信息提示”、“问题解决”、“交流与讨论”等栏目来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法,它不仅要学生理解记忆性知识,还要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的内容学习上,教材没有直接给出或举例给出结论,而是在“交流与讨论”栏目提供了“N2O5在四氯化碳溶液中发生分解反应的实验数据”,让学生自己通过计算得到数据,填入表格,并通过问题启发学生分析发现有关规律。这一知识点不是很难,学生通过直接听讲也能理解,但这样除了记忆性知识之外别无所获。在实践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栏目资源转换教与学方式,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提出挑战的探究精神,学生不仅能学会学科知识,更直接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将“是什么”和“怎么得到”融为一体,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更加有效,培养了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这知识快速发展的时代,只有“学会学习”的学生才能迎接各类挑战。转换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探究,带着问题去学习,凸显学习过程,形成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通过自主学习,凸显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弘扬人的自主精神;“学会学习”的主要目的首先在于让学生在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下,更好更扎实地掌握科学知识。有了扎实的科学知识,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实验教学渗透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以此实现科学素养提高的目标。在具体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安排的实验进行分析,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不同形式,针对实验设计中的不足进行优化,借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其次,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仪器设备的制作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日常实验教学中,适当引入实验器材的自制活动,以及对现有器材进行组装、改进和调整,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实验器材的设计原理与实验的反应原理。

如“氨气的性质”在高中化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教材用三个演示实验分别介绍了氨气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成碱性和能与酸反应的三个性质,但实验中存在着以下的缺陷:前期制备氨气的过程复杂,而且排空气法收集氨时容易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预先准备好的氨气往往会出现泄漏、潮湿等现象,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实验2和实验3中的浓氨水露置在空气中,也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影响健康。因此通过改进实验方案和实验装置,把三个实验结合在一起做可以避免上面的缺陷。实验装置设计如图1。具体操作如下:进行气密性检查后在烧瓶1的底部加入一些固体氢氧化钠,在针头处换上装有浓氨水的针筒,在烧杯1处放PH试纸(红色石蕊试纸)后,慢慢的把浓氨水注入烧瓶1中,通过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若PH试纸变(红色石蕊试纸)蓝色了(实验2),说明氨气已经收集满了。然后在烧杯2中滴入酚酞,关闭止水夹2和止水夹3,把针筒内的水打入烧瓶2内,同时打开止水夹1,烧杯2中的水迅速上升,在烧瓶2中的尖嘴导管上出现红色的喷泉现象(实验1)。最后等喷泉结束后,在烧瓶1上口的针头处换上装有浓盐酸的针筒,把浓盐酸打入烧瓶1内,出现大量白烟(实验3)。这个实验首先实现了氨气的制备、收集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的一体化处理,使实验成功率,可信度更高,让学生更真实地去体验理解氨气的性质;同时操作轻松快捷,现象明显,课堂耗时短,非常适合做演示实验;而且两个烧瓶一红一白,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最重要的避免了氨气进入空气中,环保无污染,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本案例中,首先通过操作复杂实验,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简化,通过合作讨论,互通信息,解决学生在实验理解上的“信息沟”差距,达到共同思考共同提高的目的;其次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和教师引导的方向进行实验改装,让学生更直观地把思考和动手结合起来,有效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思考方式改变,进而促进学习方式的自觉转变,更重要的是通过改装,让学生明白技能创新和实践方法的真正意义所在;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个性特长,良好的实验兴趣是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的前提。有了良好的科学品质,科学素养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3利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科学上的人文素养

化学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无数研究人员为之付出了艰辛努力,他们的介绍化学家们的科学态度、研究方法、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态度,坚持实践、百折不扰的科学精神,既能向学生展示化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又可让他们明白化学并不枯燥呆板,而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生动有趣的学科。因此,傅鹰教授认为化学史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他认为“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知识时,可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1862年尚古多的“螺旋图”1864年迈尔的“六元素表”1869年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律的确立,把化学元素纳入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使化学进入了系统化的阶段。从以上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领悟到:科学和真理是人们在不断追求和探索中逐渐呈现的,许多科学家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发明和发现。通过对这些史实的感受,使学生体会人类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之曲折艰辛,但只要孜孜不倦的不懈努力终会结出累累硕果。

讲到科学素养时,人们往往会有一种误解:认为科学素养就是做实验或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实验、研究的确是有关科学的方面,但绝不是全部。实际上,实验、研究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和方法,科学家进行研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的体现。而这个研究过程和体现的素养和精神其实就是人文素养的一个方面。案例中的“元素周期表”知识,表面上看来是一个记忆性的知识,但它的发展完善历程却能体现出科学家的素养和精神,因此可以认为是科学方面的人文精神,而这对于现代学生而言又是不可或缺的。

化学学科论文篇2

物理化学与物理学或其他化学(如无机化学、分析化学)重叠的知识部分尽量让学生在课前学习或者采用课堂提问等方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在有限的学时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将一些公式的推导(例如统计热力学中的公式)和概念的引出(例如热力学部分利用卡诺循环引出熵函数)做适当的精简,课堂上只讲具体的结论,推导过程留给学生课外自学[4]。再比如,界面化学和胶体化学可合并讲解,对这两章的内容可做一定程度的删减和调整。课堂内学时及内容虽然减少了,但要注意加强课外学时,教师可提供一些课外的参考资料或者自学讲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设计课堂教学

在课程教学中介绍物理化学原理的同时,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或有趣的实际现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原本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易于理解。例如,在讲化学热力学的知识时,先问为什么人穿上冰刀溜冰鞋滑冰会非常顺畅?在讲到表面化学的知识时,先问为什么衣物上的油污只用水是洗不干净的,必须用肥皂、洗衣粉等表面活性剂?为什么雨后荷叶、小草上水珠都呈球形?为什么毛细玻璃管中的水呈现凹液面,汞则呈现凸液面?还有让学生用化学动力学的理论来说明为什么天气热的时候,牛奶、食物更容易变质?能否应用渗透压的知识来解决海水的淡化问题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利用所学的知识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才能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物理化学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3改革教学模式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不是一种“告诉”和“被告诉”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的过程。改革以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研究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先进与否,将直接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成果。因此,在课堂上一方面教师讲课要坚持少而精、博而通的原则,另一方面也要适当的开展讨论启发式教学,提出一些拓宽思路的研究型问题,增加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增强双向交流。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施创新教育

同志曾将讲过:“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永远不会前进的民族”。换而言之,没有创新精神的教育也将是永远不会成功的教育。教育教学的本质就是开发人的潜能,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教学中应介绍些和教学相关的科学前沿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电化学部分讲授化学电源时,除了介绍早期使用的锌锰电池、可充电的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外,可以结合现代社会面临的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向学生讲解一些绿色环保新电池的知识。如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被用作空间站及宇宙飞船空间电源的燃料电池,利用太阳光中的能量进行光电转化的太阳能电池等。在化学动力学部分,光化学反应虽然内容较少,但是光化学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及信息科学等紧密相关。因此,可结合科学前沿介绍一些光催化技术在环境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结束语

化学学科论文篇3

一以有机化学实验为起点

培养本科生科研素质从以上参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学生中,组建本科学生课外科研兴趣小组,长期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科研实验、资料查阅、实验设计、学生课题申请、论文撰写、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和考研辅导等一系列的提高学生科研素质为目的的活动。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在笔者所进行教改的2个实验班中,实验组有多达18名同学主动强烈要求进入教师的科研实验室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由于学生的课余科研活性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因此笔者随后挑选了14名成绩中等及以上的同学,分成了2组,在一年二期的时候分别进入了两个不同实验室。与笔者以往通过其它途径所带的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思想动机总体相对较端正,除了5个学生由于急功近利、功利思想较强等原因而中途流失外,其它学生一直踏踏实实,完成了多个环节的课外科研活性内容,坚持到大四完成毕业论文。在进入实验室初期,这些学生跟着老师或不同研究生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技能,同时也参与研究生的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汇报等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后,尽管有专业知识的限制,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积极进取学习,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所在实验室的基本实验技能,熟悉了所在实验室专业中文期刊的检索,也初步懂得了简单实验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的设计。经过一年的培养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并进行了独立的科研实验。在二年二期的时候,利用前期实验结果,指导学生撰写并积极申报省、校级大学生创新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完成时指导学生撰写科研学术论文,利用取得的科研成果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等竞赛。以上完成的学生科研课题同时可以作为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由于科研课题在大三基本完成,因此,在大四时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考研或者其它与就业相关的个性化活动中。通过三年多的课外科研活动及组队参与挑战杯作品竞赛,学生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仅培养增强了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和论文撰写等方面的科研能力,也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自制力、毅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整体综合素质较高。例如,首先组队的两组学生中先后申请并完成了三项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和多项校学生科研项目;同时也发表了学生第一作者的论文或会议论文3篇;其中一组学生的作品获得了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由于毕业论文是几年积累的结晶,这些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整体水平较高,避免了目前普遍存在的本科毕业论文来自于教师科研成果的“拿来主义”。其次由于小团队有自己的目标和信念,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至始至终坚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充电,其中有3个同学从大学一年二期到三年二期暑假,每个寒暑假都能留在实验室做实验,每个寒暑假只休息两周时间。再次,在所带教的学生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总体不是特别好,只有一人次拿过一等奖学金,但由于综合素质强,在研究生考试中脱颖而出,有5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其中有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各一名(整个学院当年考取985学校研究生仅仅3名)。

二小结与重点

院校相比,由于一般院校药学本科学生总体科研素质相比较弱,如何个性化的提高一般院校药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笔者通过小范围的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为基础/起点培养一般院校药学本科学生的科研素质的探索,能够充分发掘出具有科研潜质的学生,并激发出了学生在科研方面的潜能,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能够为一般院校药学本科生进行科研“早教”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吴建章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化学学科论文篇4

摘要: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斯诺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文章,文中提到了“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以及这两种文化的分裂对社会是种损害的问题。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针对于“斯诺命题”的讨论,斯诺认为产生分裂的主要原因是对专业化教育的过分推崇,因此他主张通过教育改革这种分裂。然而针对斯诺问题,许多科学家和教育家都将科学史视为连结两种文化的一座重要的桥梁。不管是哪种解决办法,科学与人文的分裂都引起了我们深刻地反思,这种反思对整个世界的发展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两种文化的分裂确实给我们带来了现实性的问题。

关键词:两种文化;科学文化;人文文化;分裂;科学史

斯诺于1905年出生于英国,他早先的名气来源于他的小说,即1932年的侦探小说《船帆下的死》 、1934《探索》 、1940至1970年间十一卷的《陌生人与兄弟》相继问世,由于他的这些小说,斯诺的声望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巅峰。在这段时间中,斯诺在1959年的里德演讲中发表了《两种文化》的演讲,借以之前小说的所引起的名望,斯诺的这次演讲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在此次演讲中,他从他既作为作家又作为科学家的双重工作环境出发讨论了在这两种群体之间,他们的才智接近、种族相同、社会出身差别不大、收入相差不多,但却几乎没有沟通,从而指出他相信整个西方社会的知识生活日益被分化为两级群体。其中,一级是文学知识分子,而另一极是科学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认为在这两级存在者一条互不理解的鸿沟。

1.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的提出

斯诺关于“两种文化”的演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然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问题并不是斯诺首次提出的。1936年美国科学史学家萨顿在他的《科学与新人文主义》中,指出科学与人道主义之间已经存在着严重的隔阂,而这种隔阂将会使整个人类文明受到伤害。萨顿认为:人文主义者他们忽视科学所给世界带来的改变,他们对科学无动于衷,视而不见,而科学主义者他们忽视他们对美和知识的财富漠视,认为艺术家和历史学家是毫无用场的梦想家,他们两者都过分夸大了自己对社会所起到的作用,而忽视了对方所带来的影响。应该说萨顿是提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发生分裂的先驱,然而人们更着重于萨顿对科技史的贡献,萨顿所提出的科技与人文的分裂其主要目的在于引出科技史,他重点强调科技史的桥梁作用。因此萨顿提出的分裂并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因此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种分裂真正引起人们的关注以至于激烈的讨论是得自于斯诺的《两种文化》。

斯诺除了把注意力集中在因其他声名大噪的写作里,同时他也关心科学在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对政治的影响,这种关心时刻体现在他的生活中,他从他的生活中观察周围的各个领域的人从而发现两种文化的分裂的现象。“两种文化”的思想第一次公开表述则是在1956年10月的《新政治家》上,这篇短文对两种文化的表述比里德演讲时更清晰,其实里德演讲的大部分句子就是从这篇文章中几乎原封不动的移用过来的。

斯诺命题的提出与当时社会的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是个工业化国家,1937年大选“国民政府”大胜,国民政府领导英国慢慢走出了经济危机,英国在世界各国工业中第一个走出危机也是第一个出现复苏现象。1939年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英国美国法国参与了反法西斯战争并取得胜利,但英国损失巨大,社会各种矛盾逐渐凸显,一系列重大的综合性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不仅涉及人文社会科学,而且还涉及自然科学,更多的还涉及它们两者的综合。斯诺认为他有可能解决这种分裂,因此他写了一系列文章,特别在《两种文化》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斯诺早里德演讲中指出:“我此前说过这种文化分裂不仅仅是英国的现象,也存在于整个西方世界。但是似乎有两个原因使这种现象在英国更加明显。一个是我们对教育专业的狂热信仰,比起世界上东西方的任何国家都要根深蒂固,另一个是我们倾向于社会形态的具体化,我们越想消除经济的不平等,这种倾向就表现得越强而不是越弱,在教育上尤其如此,这意味着像文化分裂这种现象一旦建立起来,所有的社会力量不是促使其减弱,而是使它变得更僵化。”所以说,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我们谈到了它提出的根源,然而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2.科学与人文的分裂的历程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可以说是从近代开始的。正如我们所知古代和中世纪的科学与人文并没有分裂,从个人对专业的掌握中就可以看出,例如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 ;布鲁诺 ,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等等许多人都是身兼科学和人文的大家,但是到近现代西方哲学中这种包罗万象也受到了很大的批判,近代科学开始注重科学的实用性、工具性,文艺复兴的出现也是人们过于关注人的自觉性、主动性,这一时期的学者将文学和历史等文化方面的文献作为新的研究重点。这是种人文主义和世俗主义的觉醒使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更加加速进行。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都来源于19世纪30年代,它们是近代西方哲学的继续和发展。大体来说科学主义思潮产生于近代西方的经验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思潮史渊源于近代的理性主义。众所周知,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经历了从培根、霍布斯的唯物主义转向贝克莱的主观经验主义,又转换为休谟的不可知论的演化进程。现代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就是休谟的不可知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实证主义的主要特征有:坚持“拒斥形而上学”的实证主义原则,把一切知识局限于经验范围,拒绝讨论经验以外的问题;推行科学主义力图把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方法推广应用于一切人文主义学科领域,因而被称为人本主义。欧洲大陆的人本主义渊源于近代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或唯理论,康德的先验论的批判哲学是欧洲理性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他在吸收休谟的不可知论思想的同时,通过对先验范畴与统觉范畴等的提出,强调了人的主体性。黑格尔则把理性主义进一步辩证法化,而费希特等人则把客观唯心主义的理性主义转自主观唯心主义的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思潮则是这种非理性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这两大思潮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都有各自的发展。其总的来说还是以对立的两发展下去,但也不乏有趋近的趋势。

这种分裂不仅体现在哲学思潮上的对立,还有人们对与科学的认识,由于科学的专业化给人们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们都忘记了古代科技与中世纪科技的奠基性作用,由于古代和中世纪科技并没有过于关注维护人们的利益和给人们带来财富,因而人们在谈到科技史时,大多数人想到的是今天我们所熟悉的那种实验科学和数学知识,以及它无穷无尽的应用成果。科学的专业化使人们已经不具有可以充分认识以前那种综合性知识的基础。人们自觉地将自然界作为人类的研究对象忽视了它与人的关系,作为近代唯物主义和实验科学的鼻祖的培根就强调提高人类的力量,使自然在人的面前彻底成为“对象”,失去与人的情感依赖关系,认为自然可以与人相剥离,完全成为工具和对象,这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已发展的根据。正是得益于这种方法,才有了伽利略的自然的数学化,从自然地数学化我们可以看出自然已经成为一种工具化的对象。而人文主义的发展越来越背离科学,人文主义主要强调人的作用,认为人的发展完全由于自己,与其他自然科学无关。这样的认知是科学和人文之间产生越来越大的鸿沟。近代之前的那种百花齐放式的发展也渐渐消逝。

3.将科学与人文连结的尝试

萨顿在其《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中谈到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并且提出解决办法。萨顿认为旧人文主义者剥离了科学,只强调人的作用,他说“对于旧人文主义者的唯一治疗办法是使他认清科学的真正意义,它在文化上的远远超出了它的全部应用价值的价值,而最好的做法是给他讲授科学史。对于科学家的唯一治疗办法是让他仔细思考过去,全部过去,尤其是集中于它的前辈为文明的发展所做的那些努力”和“在旧人文主义者同科学家之间只有一座桥梁,那就是科学史,建造这座桥梁是我们这个时代主要文化需要。这肯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人们值得为此付出它所需要的代价。”所以说,在萨顿看来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连结要通过科学史。

把科学史作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联结者的首要提出者就是科学史之父萨顿,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也特别将科学史实验性地应用于通识教育中去,而在他之后著名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家库恩的新科学史观与专业的科学史及其学科所蕴含的意义在于它们改变了人们对科学本质的看法,开辟了通往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新道路。20世纪5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科学是教授霍尔顿编写了一部面向文科生的物理学教材《物理科学的概念和理论的导论》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就是利用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来向学生阐释物理科学的本质;1962年有霍尔顿和一些教育家科学史家参与的“哈佛物理教学改革计划”和此计划的产物,都是利用科学史和人文主义趋向的教材应用与物理教学中;除此之外,生物科学界也提倡科学史教育。之后柯南特在哈佛大学解开科学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序幕,其影响力扩展到了欧美各国。7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成立了物理史分会;到了80年代,国际上与此相关的计划与报告相继提出。例如英国的国家课程改革,丹麦的国家学校课程等。以上的种种都是大家认为科学史教育是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裂的解决办法。然而除此之外,斯诺又提出了与之不大相同的解决办法。

斯诺在其《两种文化》中谈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当然就是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他说“当务之急不是向传统表示尊敬,而是向美国和苏联的教育体系去谦虚的学习,这两个伟大的国家正在调整他们的教育,以适应20世纪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世界。”我们可以看出斯诺在寄希望于第三种文化的出现。斯诺在其《再看两种文化》中指出“说第三种已经存在可能为时尚早,但我现在确信它即将到来。当它来的时候一些交流的障碍将最终被软化,因为这一文化为了要发挥作用必须说科学术语。”为了更好地实现第三种文化的教育,斯诺在其短暂的政府任职期间,他为推进高等技术学院的建立发挥的重要的作用。例如,60年代初,斯诺竭力赞成建立新的大学,1963年斯诺还批准了罗宾逊报告的扩张原则,同时斯诺的作品一直在鼓吹新兴知识精英,特别是受过科学训练的管理者,“新阶级”的美德,他们不会被传统的社会态度所阻挠。

斯诺不是第一个提出两种文化分裂的人,但他是第一位使得这种问题得到大家热烈讨论的人。大家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些看法已经得到了实施甚至正在实施。但是作为当今的人,我们可以品评前人所做的努力,我们可以看出,前人的付出都或多或少的增进了两种文化的联系,但是两者文化当中仍然存在着分裂,已经经历了近七八十年的努力,前人所期盼的结果仍没有达成,我们不能忽略前人的努力,甚至批判他们所带来的或多或少的变化。因为一个事物长久以来没有得到改变,我们是否可以从另一给角度出发,认为它们存在必然有他们存在的理由,换言之就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们的分裂有其存在的理由,它们的分裂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4.对于科学与人文分裂问题的反思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裂问题所引起的讨论到现在仍在激烈的演绎,然而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有其历史必然性的原因,我们承认实验科学的发展使自然对象化成为人类的工具缺乏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观;人本主义的观点又太自我为中心化,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性的解放,忽视了科技所谓人类带来的变化。这两种观点只能使科学主义者与人文主义者渐行渐远,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了它们各自所谓人类带来的改变。

可以说,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带来的不仅仅是弊病,其分裂所引起的专业化对社会发展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近代实验科学发展及相关的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科学的专业化使科技人才更加精、专、达,带来了一些人们无法想象的科学创新,也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例如医学上的创新使很多疑难杂症已经成为过去,天文上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地球之外的星系等等方面不胜枚举;人文主义的发展也是人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不单单的靠命运,信鬼神来解决一些问题,人类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自觉能动性,从而改善了自己生活。斯诺说过:“两种主题、两种学科、两种文化或这个更广泛地说两种星系的冲突应该能产生创造性的机会。在人类思维的活动历史上,一些突破正是来源于这种冲突。”

然而我们并不提倡两种文化的绝对对立,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科学被人们功用化,人们不光用科学改变生活环境,还有一些人用科学毁灭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仅仅为了自己的利益,人们普遍地认为只有为人谋得福利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才是有用的,一些纯科学的科学大可不必为之,这使得科学家们成为了一些人赚钱和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工具,而有些科学家也趋之若鹜,已经忘记了自己的使命与责任;而人文主义被用来控制人们的思想,从文化上改变人们的人性,例如在日本侵略中国时所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就是对人文文化的滥用。

我只能说科学的工具化只能是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缺乏人文关怀,而应该作为人类精神文明象征的人文文化已经成为部分政权者们控制人类思想的工具,把人们的思想导向他们所需要的方向,从而使人们缺乏个性而被同化。

综上所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裂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的,它们的分化给人们带来了各方面的好处,然而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其弊端,因此,科学的发展要和人文的发展不仅要有对立,而且还要出现统一的方面。科学的发展要受人文主义的监督,人文主义要认识到科技所带来的作用,这样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强调使两者同一,同一其实是一种倒退。

参考文献:

[1](英)C.P.斯诺 著,陈克艰、秦小虎 译.两种文化[M].2003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2]刘兵、江洋 著.科技史与教育[M].2008年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3]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第十九章2003年版

化学学科论文篇5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它是教师能否适应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也是用好用活教材的基础。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不断变革的今天,新教材在结构安排上凸显了特色,在内容上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融进了先进的教学经验,有着以往教材无法比拟的优势。

1.拓宽了知识面,降低了难度。很多学校都是在初三开设化学课,学生初次接触,未免感到生疏。以往的教材,概念繁多,习题难度大,远离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很多学生接触化学感到枯燥乏味,对此新教材降低了学习难度,尤其是习题的难度,学生的计算题题量也有所降低。化学教材注意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注意与当前的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等的联系。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又与实际联系紧密,教材注重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了,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却宽了,由于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新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有利于学生基本知识解决解决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内容编排科学合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化学教材的编排,既考虑到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又兼顾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于教材内容的编排科学,主干知识明晰,知识结构间的合理结合,使得学生在初学化学时能够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学习,不会感到内容的不适应,反而感到生动有趣。

3.教材语言生动有趣,版面图文并茂。初中生的学习最忌死板的说教和空洞的理论。新教材运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难理解的现象,用生动活泼的语言阐述生活中的现象。学生乐于阅读,在版面设计方面,有图画,有文字说明。图画可观可感,文字说明有感染力。学生打开教材,就会被教材的精美设计所吸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重视实验教学,趣味性强。化学是实验学科,不能靠学生背化学方程式如背实验步骤来进行化学教学。教材增加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在实验的天地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实验过程,感受各种实验的妙处。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知识,使每一位学生从一开始接触化学就感到化学的趣味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材有着如此的优势,那么,教师该如何发挥教材的优势,充分利用好教材,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呢?学好用好教材是关键。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必须把教材看做本,研究好教材,把握教材的实质,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通过教材进一步理解新课标。用好教材就是要用活教材。教师必须认识到教材是一个范例,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要灵活运用教材,活学活用,创造性使用教材,从而用者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结合初中化学学科教材内容,采用边讲边实验教学法

初中化学学科教材的变化,随之带来的是教学法的改变。教师不能墨守成规一味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化学是实验学科,教师不能靠讲实验来让学生学实验,不妨采用“边讲边实验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有关概念和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感到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枯燥,是以活生生的实例为基础的。新教材中的一些概念、理论一般编排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之中,是以鲜明的实验事实引入揭示的。对于这样的教材内容,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走进问题当中,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具备问题意识,形成探究能力。如果学生对问题感兴趣,就会有学习的内在动力,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进行分析问题、揭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从而发现、形成概念。

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首先由教师演示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然后由学生分组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通过多组学生的实验事实导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从微观去分析化学反应,揭示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这样,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自然形成,学生学习起来兴趣高,学习内动力大,对理论问题认识清楚。再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做白磷燃烧的实验前,首先对学生提出观察要求,然后在铜片上的白磷开始燃烧时,及时提出问题:为什么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得出结论。

新教材重视实验教学,全书安排84个演示实验、10个学生实验及9个选做实验,还有一些家庭小实验,并改进了一些实验。这些实验在大多数学校都有条件能使学生亲自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把一些实验引入课堂中,采用“边讲边实验教学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这种方法是教师在传授某种物质的性质时都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实物。教师演示实验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自觉观察的积极性,并要求观察时认真细致,逐步培养观察能力。

化学学科论文篇6

中学化学教学应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中心,这是时代的要求。本文试就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作一初步探讨。

1.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

科学知识在构成科学素质五要素中起着基础作用,它是人类世世代代积累和传递下来的宝贵遗产,它是今后学生从事科学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基矗因此,在中学阶段通过化学课程的教与学的活动,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

化学知识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但化学知识总量大,应该选择那些对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社会以及自身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最典型的关键性知识让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主要有:①最基本的化学现象和事实、最普遍的化学常识及科学史知识。②化学计量系统,化学用语,命名法。③最重要的化学概念和最根本的化学原理,包括溶液理论、气体定律、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热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④典型金属、典型非金属、过渡元素、稀有气体以及有关的化合物知识。⑤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核化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地球化学、化学分析、化学合成。⑥化学与社会、化学科学新进展、化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化学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的重大应用以及与当前社会发展与生活密切关联的问题。

2.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科学素质教育的第二个方面应该强调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能力应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因为,从社会的生存和进步来看,这种能力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对具体科学概念的掌握,不论这些概念有多么重要。笔者认为,科学能力应是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自然科学方法论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依据,科学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在科学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训练学生的科学能力。

科学能力是一个属于能力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有观察、思维、想象、实际操作和创造能力等,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着重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

(1)实验能力(包括观察能力)

观察与实验能力是科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一种全面的综合能力,包含相当高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体化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按一定的认知目的安排观察或实验的活动。②让学生独立地完成观察与实验。③使学生学会如何记录、分析、观察和实验所得的资料及数据,导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进行报告。

(2)思维能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包含的范围很广,化学学科知识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也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事物进行对比、类比、逻辑推理的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利用有关化学知识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进行碱金属族元素教学时,利用该族元素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特点,在已知钠元素的性质后,可以演绎推理出其他元素的性质,培养学生演绎思维能力。同时,利用它们具有不同的电子层数,又可以进行各元素性质的对比,找出它们性质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对比能力和分析能力等。

(3)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一种较高要求的科学能力,是建立在观察、理解、思维、记忆等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使学生具有自学能力,能独立地获得和探求新知识,这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以下两个方面:①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②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训练。

(4)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能反映学生科学能力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学习、消化知识,不断扩大知识范围和增大知识深度,以及提高自学能力所必不可少的能力。在中学化学的教学实际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应帮助学生和要求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能做到:①掌握所学化学概念和规律产生的背景或实验条件和现象。②掌握所学化学概念和规律的确切含义,会分析物质发生变化时的原因。③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和其他化学知识的联系、区别。④掌握所学的化学概念和规律的成立条件和应用范围,且会依据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解释作出正确的推断。

(5)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力也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人人都具有创造能力,只是程度高低不同而已,创造能力能通过教育和训练予以提高。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有意识地使用创造教育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②注意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特点,培养学生善于对已知事物进行怀疑和再思考,能够打破习惯性思路,提出几种另外的解决问题的办法。③注意联想能力的培养。由于化学学科知识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能力。④注意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中,让他们有机会充分施展才能和创造性。

3.教给学生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及手段的总称。掌握科学方法无论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或者从发展能力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是有一定难度,但教给学生普通的自然科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下列程序来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1)搜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

观察,实验,条件控制,测定,记录。

(2)分析、研究和处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

资料和数据的处理(表格化、方程化和图线化),分类。

(3)得出规律性结论

科学抽象,发现规律,模型化,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形成概念)。

4.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意识

笔者认为,科学意识包括两重意义,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自然科学观。二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要有科学意识的进行对待、处理或解决。

辩证唯物主义的内涵丰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但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很多唯物主义的观点,这是化学科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具有的特点。例如,可以促使学生逐渐树立起物质第一性的观点,树立起尊重事实的观点,树立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观点,树立为科学而不断探索、不断奋斗的观点等。

促使学生形成化学科学意识,这也是化学素质教学的一个应重点加强的方面。我们的教育最起码应做到:一个受过中学化学教育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化学问题时,不要求他们能说出问题的原因,但应具有知道这是化学现象的化学科学意识。就好比说,一个公民走在大街上,看到汽车后面排出尾气,他应该意识到这些气体会污染空气。

要促进学生形成化学科学意识,最主要的手段应该是让学生参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可以采取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形成化学能给人类带来利益的观点。同时也应告诉学生,如果不合理地利用科技成果也会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及社会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化学学科论文篇7

[摘 要] 消防工程学科在中国基本上已完成了自身的建制化过程。笔者以中国消防工程学科建制化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消防学科建制化的过程及其驱动模式;同时基于学术期刊在科学事业中地位和历史作用的分析,探讨了学术杂志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关系,认为创建权威的学科杂志、进行研究生教育是使消防工程学科建制更加完善的必要条件之一;指出中国现有的消防学科的设置已不适应该学科在中国发展的现状,需要调整学科设置;认为消防学科正面临着自身再建制化的机遇。笔者强调,我国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与中国火灾科学的兴起,不仅标志着消防工程学科知识体系的形成,而且使发端于权力系统的消防工程学科建制化过程具备了学术权威学科建制化或再建制化的结构。 【论文关键词】 消防;学科建制;实验室;同行评议 消防工程的学科建制与氧化燃烧学说和火灾科学的建立 消防工程学科在中国已经初步完成了自身的建制过程。回顾这段简短的历史,人们会注意到这个过程中的两次飞跃都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火灾科学)的突破有关联。 1.1 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初建 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促使消防工程学科摆脱对感性和经验知识依赖,使它发展为以近代科学理论为基础的一门科学。也正是对燃烧过程有了科学和正确的认识,攀谷嗣窃诨鹪值姆乐沃杏辛苏返睦砺壑傅迹兰际跸低骋惨蛭⑷肓庶a href=//shiti.7139.com/3034/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科学理论的新鲜血液而发生了质的变化?nbsp; 拉瓦锡于1777年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燃烧概论)的报告,建立起了为近代消防学提供科学理论基础的氧化燃烧学说。1871年傅兰雅口译、徐寿笔译的(化学鉴原)是我国首先系统介绍西方化学知识的著作。但由于这些知识传播的范围仅限于少数知识阶层,加上将正确的燃烧理论应用于近代消防的概念并未传人我国,因此,它对人们的观念并未产生较大影响。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它才较全面地被我国接受并得到广泛传播。由于氧化燃烧学说揭示了火灾的成因和条件,氧化燃烧学说很快就在消防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科学的火灾观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指出扑灭和预防火灾的科学方法。 直至20世纪50年代,作为防火、灭火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经典燃烧三角”理论才被国人逐步认识和深化。氧化燃烧学说的建立和在中国的传播,最终在消防领域中起到了树立新消防观念、提供明确的灭火方法等作用。比如《消防警察全编》中就对火和火灾的危害有了比较科学和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指出消防是世界文明进步的产物,社会越发展火灾越频繁,消防就越显重要;树立了建立消防警察制度的观念;还强调为更好的灭火,要遵守救护人命是首要任务的原则,同时还要调查水利和地理并不断改良器械,提出3种科学的灭火方法。这本书虽然介绍的是源于欧洲的日本的消防理念和技术,但是足以说明随着氧化燃烧学说的确立,使消防科学和消防技术水平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和提高。 1.2火灾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消防科学的再建制 解放前,中国的消防科技主要是通过日本间接地向欧美学习,1905年清政府曾派少数人到日本短期学习近代消防。建国后的前30年以学习前苏联为主。为解决建国后中国消防科技人员急缺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聘请前苏联消防专家举办培训班,选派学员到前苏联进修,在人民譬察干部学校设立消防专业等。1957年8月15日,我国选派巧名干部(俄语专业)到苏联留学两年。学成回国后,他们分别在消防教育、管理、宣传、科研等方面为振兴中国的消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是中国现代消防科研、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消防教育开始兴起。 1956年1月9日在现在的中国刑警学院设消防教研室,增设消防专业。从留苏归来人员中选调8人担任消防教员,后历经文革周折的下放和重新启用,至1992年消防教研室和消防教育建制化,划归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2009年由武警学院开始招收消防工

化学学科论文篇8

中学化学教学应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中心,这是时代的要求。本文试就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作一初步探讨。

1.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

科学知识在构成科学素质五要素中起着基础作用,它是人类世世代代积累和传递下来的宝贵遗产,它是今后学生从事科学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基矗因此,在中学阶段通过化学课程的教与学的活动,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

化学知识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但化学知识总量大,应该选择那些对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社会以及自身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最典型的关键性知识让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主要有:①最基本的化学现象和事实、最普遍的化学常识及科学史知识。②化学计量系统,化学用语,命名法。③最重要的化学概念和最根本的化学原理,包括溶液理论、气体定律、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热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④典型金属、典型非金属、过渡元素、稀有气体以及有关的化合物知识。⑤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核化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地球化学、化学分析、化学合成。⑥化学与社会、化学科学新进展、化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化学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的重大应用以及与当前社会发展与生活密切关联的问题。

2.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科学素质教育的第二个方面应该强调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能力应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因为,从社会的生存和进步来看,这种能力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对具体科学概念的掌握,不论这些概念有多么重要。笔者认为,科学能力应是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自然科学方法论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依据,科学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在科学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训练学生的科学能力。

科学能力是一个属于能力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有观察、思维、想象、实际操作和创造能力等,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着重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

(1)实验能力(包括观察能力)

观察与实验能力是科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一种全面的综合能力,包含相当高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体化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按一定的认知目的安排观察或实验的活动。②让学生独立地完成观察与实验。③使学生学会如何记录、分析、观察和实验所得的资料及数据,导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进行报告。

(2)思维能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包含的范围很广,化学学科知识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也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事物进行对比、类比、逻辑推理的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利用有关化学知识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进行碱金属族元素教学时,利用该族元素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特点,在已知钠元素的性质后,可以演绎推理出其他元素的性质,培养学生演绎思维能力。同时,利用它们具有不同的电子层数,又可以进行各元素性质的对比,找出它们性质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对比能力和分析能力等。

(3)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一种较高要求的科学能力,是建立在观察、理解、思维、记忆等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使学生具有自学能力,能独立地获得和探求新知识,这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以下两个方面:①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②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训练。

(4)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能反映学生科学能力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学习、消化知识,不断扩大知识范围和增大知识深度,以及提高自学能力所必不可少的能力。在中学化学的教学实际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应帮助学生和要求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能做到:①掌握所学化学概念和规律产生的背景或实验条件和现象。②掌握所学化学概念和规律的确切含义,会分析物质发生变化时的原因。③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和其他化学知识的联系、区别。④掌握所学的化学概念和规律的成立条件和应用范围,且会依据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解释作出正确的推断。

(5)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力也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人人都具有创造能力,只是程度高低不同而已,创造能力能通过教育和训练予以提高。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有意识地使用创造教育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②注意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特点,培养学生善于对已知事物进行怀疑和再思考,能够打破习惯性思路,提出几种另外的解决问题的办法。③注意联想能力的培养。由于化学学科知识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能力。④注意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中,让他们有机会充分施展才能和创造性。

3.教给学生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及手段的总称。掌握科学方法无论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或者从发展能力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是有一定难度,但教给学生普通的自然科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下列程序来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1)搜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

观察,实验,条件控制,测定,记录。

(2)分析、研究和处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

资料和数据的处理(表格化、方程化和图线化),分类。

(3)得出规律性结论

科学抽象,发现规律,模型化,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形成概念)。

4.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意识

笔者认为,科学意识包括两重意义,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自然科学观。二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要有科学意识的进行对待、处理或解决。

辩证唯物主义的内涵丰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但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很多唯物主义的观点,这是化学科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具有的特点。例如,可以促使学生逐渐树立起物质第一性的观点,树立起尊重事实的观点,树立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观点,树立为科学而不断探索、不断奋斗的观点等。

促使学生形成化学科学意识,这也是化学素质教学的一个应重点加强的方面。我们的教育最起码应做到:一个受过中学化学教育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化学问题时,不要求他们能说出问题的原因,但应具有知道这是化学现象的化学科学意识。就好比说,一个公民走在大街上,看到汽车后面排出尾气,他应该意识到这些气体会污染空气。

要促进学生形成化学科学意识,最主要的手段应该是让学生参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可以采取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形成化学能给人类带来利益的观点。同时也应告诉学生,如果不合理地利用科技成果也会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及社会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化学学科论文篇9

一、基于个性化发展财政学本科人才培养与教学平台

培养人才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为了培养人才而展开。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工作与学习的竞争力。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主要以“因校施教”为原则,即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而非“因材施教”。传统的财政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拓宽本科生知识面、培养学习与创新能力方面。具体而言,就是知识结构完善、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熟悉财税基础理论、熟悉财税基本政策法规,具备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财税问题的能力。它忽视了与学生的兴趣、个人职业规划等个体差异性因素,这种在不以学生为中心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下,培养出适应社会的能力就相对较差。现在,我国许多综合性大学的财政学专业正在双轨推进培养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与制度。面对近几年就业难的问题,培养创业型、创造型人才愈加重要。不过,对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基于此,基于个性化发展的财政学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相对于重视知识传承、学术养成、标准化教学、批量制造的传统财政学本科教育模式,就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种类型的高级人才:学术型、职业型、创业型与创造型等。况且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包括财政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基础较好,具有某些特殊的优势,充分发挥他们的天赋与潜能,其更易于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创业型与创造型人才。个性化教育是引导个性生命独特性发展的教育,它以尊重差异为前提,以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和自主选择为手段,以促进个体生命的自由和充分发展为目的(冯建军,2004)。基于个性化发展的财政学本科教学培养目标,应该从尊重和培养个体的个别性、特殊性、差异性立场出发,结合学生的兴趣与个人职业规划,充分利用各自学校的资源优势与特色,引导学生向不同类型的专业领域、不同层次的专业方向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创造足够的条件,培养学生在财政学领域具备一定的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财政学专业个性化人才的完整途径主要表现为:首先,在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阶段,培养目标应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广博”培养原则,进一步扩充通识基础模块,增设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供学生选择,可以建立以思想政治类、工具类课程为先导,以经济学基本原理课程为核心,以人文素质类、科技类课程为辅助的综合课程体系。其次,在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及拓展教育阶段。结合不同高校的特色,在突出专业培养的同时,围绕专业课程进行充分的拓展,引导学生结合专业与个人兴趣,合理制定大学选修课程菜单。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建立以财税类课程为必修课,以经济类、管理类相关课程为选修课的综合课程体系,同时,辅之以学术讲座、第二课堂等开放式培养手段。选修课的取舍要体现不同高校的资源优势与特色,体现不同高校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个性。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提供更多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使学生最大可能地选择自己最有兴趣的课程,激活他们的多元兴趣与多种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差异性发展。再次,在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力培养阶段,就大学本科生的人才培养而言,本阶段培养手段与方法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的积累和今后个人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此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弱化理论课程的安排,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通过学术报告、学生科创、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社团活动、假期实践、毕业实习等方式,有组织、有目的、有成效地实施人才培养活动,为财政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后的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个性化财政学本科大学生的具体方法

这种以培养个性化财经类本科大学生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应该以“问题—发展”模式为主。正如李亦菲在《个性教育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中所述:要努力超越“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对立,尽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合作对话、平等、民主和互惠的关系,而不是先知与后知、控制与被控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这种没有拘束的开放交流,是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在一些必修课和选修课中,教师可以组建多元的小型团队,引导学生各自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组建自己喜欢的个性化团队。以公共收入与支出的部门为导向的“职业型”研究团队,以“经济与社会”为导向的“创新型”研究团队等。并将最近兴起的行为经济学、试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试验法,用于财政专业课程的讲授,将此教学方法运用于各种财政实践中模拟和实践,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应该以“问题———发现”型的新型模式为主,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为辅,对教师各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一方面,要具备多层次的教师队伍,既要有研究型教师队伍,也要有负责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师队伍,还要有针对学生特殊需求的专业辅导员队伍,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大学究竟是专门搞学术研究的地方,还是培养个性化、专业化、富有创新思维人才的地方,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另一方面,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延展到学校图书馆、实验室、国库、税务机构等财政活动现场,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积极投入。使“讲堂”变为“讨论”、“对话”、“研究”内容“发酵”、“火花四溅”的具有个性色彩的“研究性学堂”,以增强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来选择组合教学方法。但要注意在运用试验教学法时,要与课程的合理定位、内容设计和相关资源建设相结合。学生学习的场所不应该受到约束,应该在广阔的天地中自由成长。

作者:仇晓洁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化学学科论文篇10

一、不断推动我国福彩文化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福彩文化科学发展是我国福彩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福彩文化、推进福彩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统领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

(一)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深刻认识福彩文化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福彩文化建设摆在福彩工作的突出位置加以推动

发展福彩文化是一个长期积淀、缓慢变化的渐进过程。27年来,我国福彩文化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也沉淀了一些积弊。《管理条例》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福彩制度文化建设进入历史新阶段,但也触及到了机产权、非法、形象化建设、站点结构调整、站可持续发展、绩效考核等从业者关切的核心利益,要解决好福彩发行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兼顾站业主、销售员、彩民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需要以攻坚克难的改革精神破除阻碍福彩文化科学发展的各种弊病。

(二)培育福彩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公益文化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的要求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和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加速的进程中,站业主、销售员、彩民、福彩机构员工及社会民众的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这就凸显了福彩文化科学发展的重要性。面对非法蔓延等问题,福彩文化担负着前所未有的重任,在深化福彩文化机制改革中形成全行业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对巩固从业者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意义重大。

(三)顺应全国福彩文化全面发展繁荣趋势,展示福彩文化的内涵和理念,提升福彩文化影响力

近年来,各级各地福彩机构顺应福彩文化发展趋势,以满足从业者、彩民与社会公众对福彩文化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福彩文化建设工作,丰富公众福彩文化生活。比如,北京市、长春市、郑州市、合肥市、武汉市等地相继举办了展览会,中国社工协会工作委员会和鉴定收藏专家委员会举办了建国以来珍稀全国评选活动,形成了一批全国知名的福彩文化品牌,也展示了福彩文化的内涵和理念,提升了福彩文化的影响力。

二、福彩文化科学发展内容体系

(一)推进福彩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加强理论学习、宣传和研究。紧紧围绕福彩发行宗旨、使命和理念,加强领导干部和员工的理论学习。坚持以党支部为龙头,以中层管理人员为重点,以销售员培训教育为主要方式,组织从业者深入学习福彩文化最新成果,学习行业发展态势、福彩法规、营销技巧和彩民结构变化等知识。充分发挥福彩协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切实增强站业主、销售员业务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福彩理论与实践结合,努力把理论学习的成效转化为推动福彩文化科学发展的思路、决策和能力。充分发挥站业主、销售员的宣传作用,组建专(兼)职福彩文化讲师团,广泛开展福彩知识和政策宣讲活动。探索推动福彩文化宣传立体化的有效形式,编写通俗易懂的福彩文化宣传单。2.繁荣发展福彩人文社会科学。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福彩文化管理体制,坚持以学术专家为龙头,以福彩公益金资助项目为纽带,加大对福彩人才和福彩文化精品的激励力度,建立健全富有活力的运行机制。积极引导和规范各类民间福彩文化人文社科研究机构和团体的发展。中国民政2014NO.11加强福彩研究基地建设。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分批次探索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福彩科学研究基地的可行性,围绕福彩基础理论研究、福彩政策与实务研究、福彩法规制度建设等开展课题研究,形成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承担起培训福彩机构管理层、员工和培养专业销售员的任务。3.弘扬以公益文化为核心的福彩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福彩公益文化宣传。以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重要节庆活动、重大事件等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文化宣传活动。大力弘扬福彩精神。坚持用以创新为核心的敬业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鼓舞斗志,大力弘扬福彩人勇于创新的精神品格和文化传统,努力形成鼓励福彩文化创新的氛围。深化对福彩精神的研究,并与时俱进地予以丰富和发展。进一步探索典型宣传的新形式、新载体,大力宣传优秀销售员、文明站、优秀彩民代表等体现福彩精神的人物,深入开展宣传活动。

(二)推进福彩文化服务建设

1.增强福彩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加强面向彩民、公众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充分发挥公益文化在福彩文化服务中的骨干作用,着力提高福彩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支持和鼓励福彩文化组织创造公益、健康适用的福彩文化产品,参与福彩文化服务。积极组织创作彩民喜闻乐见的福彩文艺作品,重点扶持农村地区福彩文化创作。创新福彩文化服务方式。积极探索适应福彩工作要求、能有效保障彩民基本文化权益的福彩文化服务方式。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等方式,提高重要福彩文化产品、重大福彩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福彩文化活动的服务效益。加大向农村地区提供福彩文化服务的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兴办福彩文化俱乐部、赞助活动、免费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福彩文化服务。支持民办公益文化机构发展,鼓励民间开办福彩图书馆等,促进福彩文化服务方式多元化、社会化。大力开展公益福彩文化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利用各种有效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文化活动。举办福彩文化艺术活动。精心组织各类民间艺术表演、竞赛竞技活动,大力开展站业主文化、销售员文化、彩民文化、社区文化等系列活动。统筹城乡福彩文化资源,进一步扶持发展一批示范彩文化服务项目,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福彩文化下基层活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2.完善福彩文化服务网络。加强福彩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要求,集中力量改建和新建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福彩文化设施,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福彩工作实际相适应、能够满足社会多元需求的福彩文化设施体系。加快推进福彩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送电影进社区等福彩文化服务项目。组建集图书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玩法推广、科普培训等于一体的福彩文化活动站。发挥站业主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辅助作用。充分发挥现有福彩文化设施的作用。着力提高各类福彩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为城乡彩民提供优质高效的福彩文化服务。争取发挥非福彩类文化馆、图书馆对福彩服务、培训的辅助作用,辐射和带动公益福彩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推进营销宣传文化建设

1.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牢牢把握正确的福彩文化舆论导向,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形成主流舆论强势。重视网络社会正能量,发挥媒体的信息服务和文化服务功能,积极研究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的信息和文化服务手段。推进新闻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强化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建设,加强对社会热点的舆论引导。适应当代信息传播形势,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舆论引导机制。2.加强网络媒体建设。建立健全省、市两级福彩机构官方网站,增强福彩网络媒体可持续发展能力、舆论引导力、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使其成为弘扬公益文化、进行舆论引导的有效平台。完善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牢牢掌握网上舆论引导主动权。深化网站管理和运营体制改革,优化栏目和网页,建设品牌栏目。加强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力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原创能力,促进网络文化产品创作。推动福彩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加强对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举报工作。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四)推进福彩文化产业发展

1.发展福彩文化衍生产业。一是传媒业。加强福彩机构对福彩传媒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充分发挥民间传媒在公益文化、心理、政策宣传、服务水平、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其规范运行。培育精品传媒,加快行业资源整合,提升整体宣传水平,促进传媒业向现代业态转变。二是收藏和展览业。培育民间鉴赏组织,推动民间收藏和鉴赏活动,繁荣收藏交流市场。探索高端福彩文化展览形式。传播公益福彩文化事业,展示福彩文化内涵和公益理念。三是拍卖业。积极引导和培育网络拍卖业健康发展,探索网上拍卖管理办法,加强网络拍卖业资金交易风险控制。2.培育福彩文化产业主体。加快发展福彩文化行业组织,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各类“专、精、特、新”民间福彩文化组织,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鼓励民间福彩文化组织逐步扩大经营领域,参与福彩文化体制改革与福彩文化产业发展。实施福彩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确定福彩文化产业项目,整合福彩文化资源,形成发展优势,带动福彩文化产业发展。建好福彩文化项目数据库,推介重点福彩文化产业项目。加大重点项目扶持力度,注重培育公益性强、文化含量高的福彩文化产业项目。大力发展福彩文化创意项目,发挥其对发行的带动作用。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福彩文化精品,培育福彩文化品牌。积极引导和推动福彩文化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大力发展福彩行业文化、品牌文化,提升福彩文化内涵。3.健全现代福彩文化市场体系。加强福彩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福彩文化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减少流通环节,促进福彩文化资源和要素自由流动,发展书报刊、电子音像等福彩文化产品市场,发展人才、信息、技术等福彩文化生产要素市场。改革传统流通方式,发展现代福彩流通文化。充分发挥福彩文化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现有文化群众团体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快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福彩文化行业组织,促进行业自律和自我服务。大力发展福彩文化产业咨询、评估、鉴定、拍卖等中介组织,推行市场调查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规范中介行为,完善福彩文化市场运行机制。4.推动福彩文化交流。广泛开展福彩文化交流。建立各省市发行机构间福彩文化交流机制。拓展福彩文化交流领域和渠道,努力形成福彩机构推动、站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福彩文化交流格局。挖掘和整合丰富的福彩文化资源,加大与音乐、歌舞、民间工艺、书画、学术研究等文化领域的互动交流。

(五)推进福彩文化创新

1.推动福彩文化内容形式创新。加强福彩文化精品的创作生产。深入实施福彩文化精品工程,精心组织主题创作活动,打造一批体现优秀传统福彩文化、反映时代精神、具有一流水准的福彩文化精品力作。积极组织表现福彩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作品的创作生产,切实抓好福彩文化生产,努力形成一批涵盖文学、戏剧、影视、音乐、歌曲、美术等各个门类的文化精品。建立健全精品创作生产的组织化和市场化机制,加大精品创作的扶持和激励力度,充分调动创作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福彩文化内容创作生产能力。鼓励和引导民间文化工作者深入福彩实践。支持和鼓励民间文化服务组织发挥在福彩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福彩文化创意在福彩文化内容创新中的作用。加强福彩文化理论研究,强化福彩文化评论,繁荣福彩文化内容创作生产。2.推动福彩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福彩文化改革,完善福彩文化管理体制。适应福彩文化发展形势要求,逐步建立福彩机构管理、行业自律、站依法运营的福彩文化管理体制。3.推动福彩文化传播手段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公交车、移动传媒等现代传播方式,改造传统传播模式,推动信息产业与福彩文化产业的融合,推动高新技术在报刊、公益项目、公益文化演出活动等方面的运用,加快福彩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福彩文化业态。大力发展新兴高新技术文化产业,运用数字网络传输等现代技术,积极发展新兴文化业态。

(六)推进福彩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1.提高福彩文化队伍的综合素质。适应新的发行形势和现实要求,切实加强福彩文化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高素质福彩队伍。加强对中层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着力增强其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其在新形势下驾驭福彩文化领域复杂局面的能力。加强福彩文化宣传队伍建设,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福彩文化工作的能力。重视站业主、销售员宣传队伍建设,加强对一线福彩文化队伍特别是农村福彩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2.完善福彩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建立健全福彩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创新培养方式,通过与高校联合办学、岗位实习、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培养高层次福彩文化人才。完善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福彩人才评价选拔机制,健全福彩人才使用、流动机制,鼓励以岗位聘任等多种方式集聚福彩文化人才。加大激励力度,表彰奖励在福彩销售、理论研究、公益宣传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福彩文化工作者。3.推动福彩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开展福彩文化志愿者活动,鼓励热心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提供志愿福彩文化服务。构建福彩文化志愿服务网络,加强对福彩文化志愿服务者的培训,着力提高其服务水平,并对其中的优秀者予以表彰和奖励。

(七)推进福彩文化发展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