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对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2:45:26

出口对策

出口对策范文篇1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花卉出口;对策

在2017年3月5日,一个“巨无霸”型的城市群概念首次正式亮相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个城市群被称为“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覆盖了广东省9座城市——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佛山、江门、惠州、中山、肇庆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张燕, 2017:39)粤港澳大湾区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重新赋予了珠三角产业发展的一个无限的想象空间,无论是先进制造业还是传统种植业都能从中受益匪浅。花卉产业的潜在利益空间和其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中国花卉产业的发展形式慢慢趋向于成熟化、规模化和技术化,中国琳琅满目的花卉品种开始为人们所知,在世界花卉市场中大放异彩,出口的花卉也在逐渐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粤港澳大湾区的花卉产业正随着世界花卉消费市场的极速扩张迎来可贵的发展机会。如表1-1所示,虽然花卉企业、花卉市场和总体从业人员面临“缩水”状况,但是花卉种植面积和销售额仍有小幅度增加,一方面是由于拆迁改造,另一方面则是花店、杂货铺、电商等越来越多,花卉销售工作已经不在局限于实体市场。

一、粤港澳大湾区花卉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一)花卉出口额在曲折中上升。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将近40年的发展,广东花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出口额由少到多,发展迅猛,取得了显著成效。结合数据反映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花卉出口贸易的发展情况,在10多年的时间里,花卉出口有过低迷期,但出口额仍然在曲折中呈上升趋势。(二)花卉出口品种多样化。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花卉的出口种类繁多,主要以高中档盆栽植物、各种小型盆景、各种竹类、绿化苗木、花卉种苗和鲜切花为主。以往作为少数出口花卉品种的干花和压花,出口量也在逐渐上涨。(三)花卉出口目的国和地区不断增加。虽然受花卉市场发展的影响,每年广东花卉出口目的国和地区的数量会有一定的变化,但是总体上依然保持上升趋势。粤港澳大湾区的花卉产品主要出口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日韩和文莱等,少数出口到北美的一些国家。未来,花卉出口贸易国数量会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建设逐渐增多。

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花卉出口贸易的对策

出口对策范文篇2

关键词:海外欠款信用管理结算方式风险防范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出口贸易累计有1000多亿美元的海外欠款难以追回,有一些已经成为坏账。商务部对近千家出口企业所做的调查显示,中国出口企业的平均坏账率约在5%,有的企业甚至高达30%以上,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水平0.25%至0.5%的水平,权威人士称海外欠款还会以每年新增15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海外欠款如果无法追回成为坏账,很可能让企业陷入困境,即使经过努力追回,也会产生不小的损失。因此,如何防范海外欠款已成为每一家出口企业的当务之急,出口企业海外欠款的的成因

一、交易前期不重视对客户的资信调查,盲目追求销售业绩

中国企业大多采用低价竞争来扩大市场份额,一般把签订单视为经营成功的标志,而忽视了对贸易伙伴的信用调查、监控,从而导致了贸易欺诈案件不断发生,产生了大量的海外欠账,并且这种情况正由沿海大城市及经济特区向内地省份、中小城市及缺乏外贸经验的地区和公司转移。据调查,目前海外拖欠款中恶意欺诈已占欠款案的66%。

二、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规避收汇风险的手段

我国许多出口企业为了争取出口订单,不得不主要依靠价格策略,或在结算方式、付款条件等方面过度迁就客户。中国的出口企业以前一直以信用证为主要结算方式,这种基于银行信用的结算方式非常安全,只要出口商在信用证规定的时间内向银行提交了全套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单据,就能得到开证行的付款。但进口商增加了开证费和开证保证金的负担,因此,为了减少资金占用,越来越多的进口商开始要求使用赊销或托收的方式结算货款。由于现在是买方市场,出口商为了赢得订单,往往向客户妥协,采取赊销或托收的支付方式。赊销或托收作为商业信用,虽然节省了进口商的融资成本,却加剧了出口企业的收款风险。尽管这些结算方式能促使出口额大幅上升,但也带来了大量逾期应收账款。同时大部分出口企业在采取赊销、托收的结算方式时,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很少采取国际上通行的国际保理业务,也很少投保出口信用险来保证自身的利益。

三、部分中国出口企业对及时收回账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未能及时追收海外欠款

部分企业单方面追求销售业绩,把签得订单视为经营成功的标志,放松了对国际拖欠的管理。在回收货款时又总是担心对客户逼得太紧,客户会产生厌烦心理,从而会失去业务。因此,部分中国企业在出口后,不能够采取有效手段催取货款,逾期的欠款也总是由于不积极追讨而一拖再拖,最后变为坏账,难以收回。

四、部分国有出口企业缺乏科学经营决策程序以及约束机制

据统计那些巨额的多年难以讨回的海外欠款中有70%左右是由国有企业造成的。在1990年至1995年间,我国外贸企业为求出口创汇额,大量采用了赊销,致使那一时期的外贸企业呆坏账大量上升,使企业整体亏损。虽然出口额大幅上升,但伴随而来的是大量的逾期应收账款。同时国有企业的体制风险和其管理人员的道德风险,也是造成巨额海外拖欠的原因,出口企业应对海外欠款的对策应对海外欠款的关键在于事先的有效防范措施和事后的积极追帐手段。1.加强客户资信调查,建立规范的客户资信管理体系

出口企业在交易前应通过专业咨询机构对海外客户进行全面、认真、仔细地调查,及时掌握和了解其经营情况、资信及偿付能力,为扩大出口、安全收汇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所有往来客户逐一建立档案,设基本资料和往来资料两部分。基本资料反映客户的整体实力,包括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等,往来资料则反映与客户的交易记录及内部评价,包括与客户的交易时间、金额、付款情况等。根据客户的付款情况,评定信用等级,给予客户不同的信用额度,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力争规避收汇风险。

2.认真制订出口合同条款,慎重选择结算方式

合同条款是交易双方当事人在交接货物、收付货款和解决争议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的具体体现,也是交易双方履行合同的依据和调整双方经济关系的法律文件。一份完整的出口合同要对交易各环节、各要件做出明确的规定,尤其要重视支付条款中的结算方式。在支付条款上,对于商业信用好的客户可以选用汇付、赊销和托收的结算方式,而对于初次交易,且金额较大的交易尽量使用信用证的方式结算。

3.在结算方式为赊销和托收的情况下,出口商要适当选择国际保理和投保出口信用保险

当企业以托收或赊销方式成交时可以通过国际保理业务转移出口商的收汇风险,使债权得到保障。国际保理业务是一种新型的集企业资信调查、账目管理、贸易融资及信用风险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采用国际保理对出口商的作用主要有安全收汇和融资便利,是出口商防范收汇风险的一个理想选择。投保出口信用险也是出口商转嫁信用风险的一个有效手段。出口信用保险所承担的责任,主要是出口企业在发货后收不到货款的责任,有时也表现为出口企业因买方毁约使货物不能出口而造成的损失;它所保障的风险,包括出口企业经营业务中一般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或不能承保的境外商业信用风险或政治风险等,为出口企业承保商业信用支付方式下所能产生的几乎一切收汇风险。

出口对策范文篇3

一、中国蔬菜出口贸易概况

(一)出口总量分析

蔬菜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是种植业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蔬菜贸易量不断增加,我国蔬菜出口贸易也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发展势头良好。中国作为世界蔬菜生产第一大国,现已成为世界蔬菜出口大国,且出口远远大于进口。

1995年至2005年,我国蔬菜贸易发展迅速,出口量由213.49万吨增加到680.19万吨,增加了2.19倍。中国的蔬菜贸易自2001年起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尤其入世几年来的几年增速迅速,2001年—2005年期间,出口量由394.02万吨增长到680.19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4.53%,出口额由23.42亿美元增长到44.8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6.68%。特别是2001年—2003年期间,蔬菜出口量的增长极为迅速,2004—2005年期间,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尽管如此,蔬菜出口额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这说明2004—2005年期间,我国出口蔬菜的平均价格呈现上升趋势;进口量由1.86万吨增加到9.75万吨,增加了4.24倍;进口额由0.14亿美元增加到0.82亿美元,增加了4.86倍。虽然,蔬菜进口上升较快,但是其基数较小,所以在我国蔬菜贸易中的地位远远低于蔬菜出口贸易。

(二)出口市场分析

中国农业部贸易促进中心2006年的研究报告表明,从我国蔬菜出口金额的区域分布来看,亚洲居支撑地位。2005年中国蔬菜对其出口额达到30.01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66.91%,但是与1995年的77.08%相比下降了10.17个百分点,是我国蔬菜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唯一下降的区域;其次是欧洲,中国蔬菜对其出口额达到8.23亿美元,比1995年的2.99亿美元增加了175.25%,占总出口额的18.35%,比1995年的13.82%上升了4.53%,是蔬菜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上升最高的区域;2005年,我国蔬菜对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出口额分别为3.86亿美元和1.35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8.61%和3.01%,占总额的比重分别上升了1.63%和1.72%;非洲是我国蔬菜出口金额上升最快的地区,从1995年的0.04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0.95亿美元,增加了2275%。然而,由于其起始金额较低,所以在我国蔬菜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依然较低,2005年为2.12%;大洋洲是我国蔬菜出口最少的区域,2005年的出口金额为0.45亿美元,仅占总额的1.00%。从国家和地区来看,1995~2005年我国蔬菜出口的国家和地区由64个猛增到176个。上述数据说明中国出口多元化局面逐渐开始显现,这种出口区域分布的形成是大陆蔬菜出口企业多年来坚持充分发挥价格和地缘优势,优先占领周边蔬菜输入国和地区市场的重要成果。

(三)出口产品结构

我国蔬菜出口产品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鲜冷冻蔬菜、加工保藏蔬菜和干制蔬菜。其中,鲜冷冻蔬菜和加工保藏蔬菜是我国主要蔬菜出口种类。鲜冷冻蔬菜在我国蔬菜出口中所占比例最大,2005年出口408.4万吨,同比增长12.63%,占蔬菜出口总量的60.06%。加工保藏蔬菜237.88万吨,同比增长15.38%,占蔬菜出口总量的34.98%。但是在2006年,由于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两者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尤其是加工保藏蔬菜,出口量为251.4万吨,同比增长仅为5.7%,比2005年降低近10个百分点。然而,干制蔬菜2006年的出口量为37.7万吨,同比增长11.89%,占蔬菜出口总量的5.15%,增长速度明显快于鲜冷冻蔬菜和加工保藏蔬菜。在现有的发展阶段,鲜冷冻蔬菜和加工保藏蔬菜是我国的主要出口种类。与此同时,在国际蔬菜贸易壁垒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随着我国蔬菜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附加值高、生产效益好的干制蔬菜必将成为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市场需求分析

自给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产品的总产量减去出口量之差与国内供应量之比。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国家的产品自给状况。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国对农业的保护也逐渐减少,各国趋向按照比较效益的原则安排农业生产。作为劳动密集型的蔬菜产业,不适合机械化作业,加之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劳动力缺乏且昂贵的发达国家开始转向从事机械化程度高、规模效应高的农产品生产,蔬菜生产日渐弱化,自给率趋于下降。

另一方面,随着发达国家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追求,国际上对蔬菜的需求将会很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达国家的蔬菜进口量不断上升,使世界蔬菜需求量剧增。由此可以看出,蔬菜的国际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这为我国蔬菜出口贸易发展提供契机。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

出口对策范文篇4

一、欧盟两指令的基本情况

*年2月,欧盟议会及理事会通过了两项新的环保指令:《关于报废电气电子设备指令》(WEEE)和《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并于*年2月13日起成为欧盟范围内的正式法律,其中:WEEE指令已于今年8月13日正式实施,ROHS指令则在*年7月1日正式实施。欧盟“绿色壁垒”的设立给中国家电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设置了一个等待跨越的绿色“高门槛”。

(一)“两指令”的主要内容

一是《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规定:投入到欧盟市场上的电子电气设备从产品设计开始就考虑环保要求;报废设备与普通市政垃圾分开收集;按特殊处理程序处理和报废设备;由生产者或第三方在单独或集中的基础上建立回收系统并制定了各类产品的回收率;对于以上的回收处理费用一概由生产商承担。二是《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则规定自*年7月起,进入欧盟市场的电子电气产品禁用铅、汞、镉、六价铬、聚溴二苯醚和聚溴联苯等六种有害物质。

(二)“两指令”的覆盖范围

《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规定设计使用的电压范围为交流电不超过1000V,直流电不超过1500V的电子电气产品,纳入报废回收管理,总计10大类99种:

1类:大型家用器具(冰箱、微波炉、空调装置等18种产品);

2类:小型家用器具(吸尘器、缝纫机、钟表等12种产品);

3类:IT和远程通讯设备(集中数据处理设备、个人电脑、电话机、通讯设备、用户终端系统等21种产品);

4类:用户设备(电视机、录音机、音乐设备等8种产品);

5类:照明设备(荧光灯、高,低压纳灯、家有电灯泡、照明控制设备等6种产品);

6类:电气和电工工具(钻孔机,焊接机具);

7类:玩具、休闲和运动设备(图像游戏、带电子或电气组件的运动设备等6种产品);

8类:医用设备(放射治疗设备、透射仪等10种产品);

9类:监视各控制设备(自动调温器、烟雾探测器等5种产品);

10类:自动分配器(热饮料自动售货机、自动取款机等5种产品)。

《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规定限制使用的6种有害物质是:铅、汞、镉、六价铬、聚溴二苯醚(PBDE)、聚溴联苯(PBB)。而限制使用这些有害物质的电子电气产品范围也十分广泛,包括上述1—7类和10类产品以及家用电灯泡等。

二、我市机电产品出口现状

2005年1-8月,我市机电产品出口总值3748万美元,同比增长70.52%,其中,出口到欧盟的机电产品有732万美元,占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19.5%,比去年有了大幅增长,但在我市整个出口(1-8月,我市总出口20431万美元)中,仅仅占了3.6%。以上表明,一是1-8月我市机电产品出口势头较好;二是我市机电产品出口在全市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很少。

我市出口到欧盟的产品主要有金属制品、机械及设备、机电仪产品等,所涉“两指令”覆盖产品较少,因而受到冲击相对来说不是很大。但是,我市企业应该树立产品的危机感,不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东边不亮西边亮”的态度,而是要积极应对寻求对策,主动迎接挑战。

三、积极应对欧盟“两指令”

虽然欧盟“两指令”对我市产品出口到欧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更应该看到,环保的生产理念是制造商不可回避的必然趋势。我市相关部门和企业有必要积极应对欧盟“两指令”,增强环保意识,加强技术创新,全方位提高产品的“绿色”竞争力。

(一)加强宣传,积极引导。

1、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向社会和企业广泛宣传“两指令”具体内容,所涉产品范围和其产生影响的严重性和深远性,使企业纠正当前“与已无关”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态度和风险意识。

2、深入研究欧盟“两指令”相关法规内容,召开有相关部门、企业参加的座谈会、研讨会等,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以备无患。

3、用足用活各类扶持政策,结合当前现状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鼓励企业改进生产工艺,采用符合要求和标准的环保材料。同时引进先进环保型材料生产企业来我市投资,增强我市环保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能力。

(二)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企业是应对“两指令”的主体和最终实施者,必须结合自身情况,积极采取多方位措施,把“两指令”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1、生产贴牌加工(OEM)产品的企业,尽管回收费不是直接落在自己头上,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它必须和整个产品链共同承担这额外的成本。所以,企业一方面要多跟品牌厂商进行沟通协调,争取在成本提升中确保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要自觉加强环保生产的技术改造和再循环资源的处理技术研发,争取化挑战为机遇,敏锐捕捉环保生产大潮中的新商机。

出口对策范文篇5

中小企业就是规模相对较小的经济单位,美国195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法”规定:凡是独立所有和经营,并且在某一行业领域不占支配地位的企业均为中小企业。在我国,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发展迅猛,以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的区域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专业化集群发展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国主要体现在珠江三角,长江三角两个产业集群,事实证明,这两个产业群落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蓬勃发展,到2006年底,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到430多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缴税收,分别占全国的58.5%、68.3%和50.2%,中小企业提供了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的就业机会,并吸纳了75%以上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外贸经营权的进一步放开,中小企业日益成为我国出口和开拓国际市场的主体力量。

二、当前中小企业出口的困境和状况

2007年国际经济环境恶化,使得我国的需求收缩、国内,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新劳动合同法》颁布、电荒、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和环保监控等都加剧恶化了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另外中小企业还面临国际贸易壁垒,信息化成都低,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不高,企业的自生的资金少,产品相对落后等困境。中国中小企业出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轻纺,加工贸易行业,出口的产品的结构上表现为粗加工产品多、品牌产品少,这使得企业在产品结构、技术含量、品牌影响力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更需要企业找准市场,制定合适的营销战略。“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左右,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

三、中小企业产品出口的策略和创新

1.树立国际国际化经营观念,找准市场

赫尔曼·西蒙曾说:“不大的市场缝隙,即使是微乎其微的市场缝隙,扩展至全球时也会变得惊人的巨大”。中小企业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扩大出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为过剩的产品及生产能力找到出路。企业出口于企业的规模毫无关系,只要产品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就有出口的可能性,关键是将产品定位在合适的产品市场上,制定适合自己的销售策略。

2.从企业集群,产业集群,信息集群到战略集群

中小企业之间通过开展专业化协作、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使得交易费用降低,可提高企业防御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战略集群就是可以是同一个产业或者上下游相关的产业同时开发一个市场,在营销上,采取出口联盟策略,实现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策略联盟,由于是相关性产业可以建立上下游联合售后服务中心,海外零售分销策略联盟如温州企业为主在巴西开设的“中国商城”等。这些成功经验表明,在海外设立商品专业市场,是带动商品出口的有效方式,战略集群可以减少单独企业开发市场的风险,而且可以节约成本,相互促进行业的发展。3.多元化出口战略

中小企业要根据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积极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和方向,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华商来加强开拓海外市场,学习他们的经验;还可以联手大型企业联手出口,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结构上与大型企业产品互补或相关,大企业有了中小企业的附加品,也更加具有竞争力,中小企业可以借助大企业成熟的出口体系和销售网络来开拓自己的海外市场。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的市场,以改变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逐步实现以新市场为重点,以周边国家市场为支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合理分布的多元化市场结构。在确定出口的目标市场时,应该根据企业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做出考虑,小型企业应该做的就是将整个世界市场都考虑在自己的目标市场范围之内,然后从中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机会。

4.积极利用政府的作用

从世界各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来看,中小企业的生存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政府建立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出口的措施。例如建立高技术产品出口人才的培训,组织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鼓励外商参与中小企业的合资经营,扩大外资嫁接改造中小企业的规模,进而促成中小企业国际化;加强中小企业与专业外贸机构之间的合作,各个政府都积极地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出口环境,中小企业应该积极地利用政府的提供的环境,把握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机会。

5.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贸易

联合国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可达1万亿美元,未来10年三分之一的全球国际贸易将以网络贸易的形式来完成。中小企业自生来说,电子商务可以节省经费、增加贸易机会、提高贸效率,降低了依靠中间商的带来约束。对于海外买家,为了降低采购成本进而更加依赖电子商务的采购,网络经济下的电子商务能够使企业最优规模有所下降,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竞争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君:转型经济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4(12):1~2

[2]朱剑红:“首届中国中小企业节”将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07~11~12

[3]王振孙琳:中小企业:日本经济活力源泉[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03(8):2

出口对策范文篇6

根据海关统计,2008年一季度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为364.3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7.70%,延续了2007年以来的增速下降趋势。2008年4月份出口增速继续回落,出口141.7亿美元,增长10.4%,其中,纺织品出口59.8亿美元,增长23.1%,服装出口83亿美元,仅增长4.02%,创今年最低。如果扣除汇率因素,以人民币计算的行业出口增速实际近三年一直在下降,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有加速下降的趋势,2008年4月已经下降3年来的最低水平8.4%。

从出口地区构成和增速比较看,欧盟依然是国内纺织服装出口的第一大市场,且所占比重还在不断提高,2008年1月~4月受取消10类纺织品出口配额限制的影响,我国对欧盟出口纺织服装大幅增长了31.82%;对美国出口纺织品服装为63.7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仅增长0.2%,远远低于我国同期出口15.32%的总体增速,美国依然是排名第二的出口市场,但其第二的位置岌岌可危,与排名第一的欧盟之间的差距也日益拉大。

从分产品看,对美国出口增速的下降主要来自于服装类出口的下滑。海关统计数据显示,自2007年2月开始,我国对美国的服装产品累计出口增速一直呈现逐月下降的态势,进入2008年以后增速更是一直呈现负增长,前3月累计降幅分别为8.26%、14.73%和6.86%。除了欧美,对日本和香港两大传统出口市场一季度的出口各有表现,对日本出口同比增长8.32%,对香港(主要为转口欧美)由于受美国经济的影响,同比下降了8.51%。而从日前结束的103届广交会看,受国际市场需求影响,服装及衣着附件成交28.7亿美元,下降4.8%;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成交24.6亿美元,下降16.8%;对美国和欧盟的成交量分别下降了25.5%和16.4%。

无论是1月~4月的出口数据,还是广交会的订单成交情况,都显示2008年行业的出口增速逐步下滑是一个大趋势。由于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一直以来依赖出口,其出口依存度高达51%,其中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高达20.14%以上。在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升等压力下,我国纺织企业如何稳定出口、如何站稳脚根生存,是一个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出口对策范文篇7

关键词:中国制造;玩具;出口瓶颈;对策

2007年8-9月间,美国美泰公司召回3000多万件中国制造的铅涂料超标玩具,我国玩具业的问题刹那间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技术壁垒、环保和安全问题俨然已成为“中国制造”玩具出口的瓶颈。2008年是中国玩具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的一年,“中国制造”玩具必须在反思中针对国际标准找准差距,研究对策。

1“召回事件”对中国玩具出口带来的影响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玩具出口国,但随着2007年欧美对原产于我国的玩具的一系列“召回事件”的发生,我国玩具出口受到了严重影响,表一显示了对2007年的影响。

2008年以来“召回事件”对我国玩具出口的影响仍然没有消除,以今年1-2月广东口岸玩具出口为例: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召回事件”对中国玩具出口的影响,但更令人担忧的是,“召回事件”迅速引发了他国的连锁反应。

首先,“召回事件”引发全球范围对中国产品质量的质疑。欧盟委员会认为,经过此事,欧洲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信心明显下降,而欧盟出售的玩具当中,80%都是从中国进口的。除了欧盟认为中国制造问题多外,美国人大多也认为中国制造不可靠。MSN与佐格比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接受访问的美国人中,83%认为中国的玩具不安全。

其次,“召回事件”引发了各国玩具商的反应,其中以日本玩具商反应最为强烈。由于日本国内流通的大部分玩具都为中国制造,受近期消费者对中国玩具不信任情绪增强的影响,日本各大玩具厂商开始考虑避免把生产过度集中在中国,准备将部分生产转移至其他国家。日本著名玩具厂商TAKARATOMY宣布今后将大幅缩减在华玩具生产比重,未来三年内将目前占总额90%的我国制玩具比例缩减至40-70%,其不足部分计划转移到越南、泰国等进行生产。同时,自发生美国大规模召回我国玩具事件后,我国政府立刻采取了强化检查等措施,因此也打乱了厂家正常的生产计划,造成交货延误等影响。

2“中国制造”玩具出口面临技术瓶颈

美泰公司的召回事件,只是当前玩具行业愈来愈注重安全与环保标准的一个缩影,目前,因环保和安全问题而产生的技术壁垒已成为“中国制造”玩具出口的瓶颈。

2.1限制毒害物质标准

一是欧盟限制毒害物质标准。欧盟至今已了十几项专门针对毒害物质的技术规范,其中,RoHS指令、欧盟标准(EN71-3)均禁限铅、镉等重金属及有害化学成分使用。

二是其它限制毒害物质标准。与欧盟比较,美、日两国对玩具在本国市场的准入相对宽松,但绝不落后于欧盟。美国最新的2007年消费品安全法将玩具铅等涂料含量限制缩小了将近10倍,仅为0.009%。据悉,欧美日发达国家启动的指令已产生了连锁效应,其它国家和地区正纷纷效仿,有些还制定更为苛刻的标准。

2.2其它安全标准

一是警告标识方面。除限制毒害物质成为各国玩具法规和标准制定的新趋势外,玩具警告标识及环境标志也成为保障玩具安全环保的强制性要求。目前欧、美、日等国和地区均规定当玩具对儿童存在潜在危害时,必须加贴窒息危险、年龄段等警告说明。

二是环境标志方面。欧、美、日等国和地区往往要求在玩具包装印上声明产品符合某项标准的标识,最为典型就是进入欧盟市场的“通行证”-CE标志。

2.3玩具技术标准发展趋势

有专家称,注重玩具设计和制造将成为国外设立贸易壁垒的新发展方向,而目前全球已将其作为提高玩具安全度的手段之一。如规定玩具中较锋利的部件应作防护处理,以防划伤儿童;玩具上不可以附有易脱落的球状物或磁块等部件,防止儿童吞食及窒息;限用或禁用含铅涂料等不可接受材料等。2007年美国美泰公司对中国制造玩具三次大规模进行的召回中,近90%的问题在于小磁铁的设计缺陷问题,而欧洲部分国家也正在制定要求,如瑞典将禁止在国内出售带含小磁铁的玩具。上述一系列法规和指令对我国玩具出口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繁杂的检测程序增加了很大的成本,本来利润微小的我国玩具生产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现在一个玩具国内外的检测费用差不多需要2000元人民币,2万美元的出口货值要增加6000元人民币的成本。可以说,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性壁垒的限制,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玩具出口的瓶颈。

3“中国制造”玩具突破出口瓶颈的对策思考

针对我国玩具出口面临的种种技术上的“关卡”,相关部门及企业应高度重视出口玩具的安全性、健康性和环保性,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免不必要的损失。

3.1基本前提——进一步了解国际标准体系

玩具制造商需要进一步了解玩具产品的国际标准,判断自己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这一行为可以自己进行,也可以请第三方进行。由于国际上通常采取技术法规与标准相脱离的做法,因此制造商必须了解国际上为玩具产品制订了哪些标准,以便使根据这些标准生产的玩具产品能符合各种技术指令的要求。由于科技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上对玩具产品的要求也更趋严格,其标准也是不断发展的,玩具制造商在适用标准时应注意及时跟踪其发展方向。中国玩具出口企业应经常将自己了解的标准信息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或玩具行业协会反映,由这些部门进行加工整理对外公布,积少成多,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标准信息库共同享用。同时政府或行业协会也应主动与国际上相关的部门或玩具行业协会建立工作联系,相互提供各自关于产品标准的动态信息。比照信息的内容,核对自己企业生产、出口的玩具产品,进行查漏补缺,尽早实施相关认证,以避免因此壁垒带来的耽误出口、进关问题。

3.2必要条件——进一步增强环保和安全意识

当今世界,环保的重要性已经被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发达国家对此问题更是重视,这也是“绿色壁垒”大行其道的原因。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种,“绿色壁垒”以环保为由逐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中国玩具企业必须进一步增强产品环保和安全意识,努力“绿化”自己的产品,“绿化”自己的经营行为,从而有利于获得突破“绿色壁垒”的通行证。在玩具出口中,环保和安全问题成为玩具采购商,尤其是欧盟玩具采购商在我国下订单的最重要依据。为应对美国、日本及欧盟不断提高的质量及环保认证标准,保证获得出口订单,国内玩具企业必须要对产品进行重大调整并加强全面监管,包括玩具的布料、款式等。对一些不能提供检测证明以及不能保证质量的原材料供应商要进行撤换,对有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的设计款式也要全部取消。虽然提高环保和安全标准会使企业的生产成本相应增加,产品的订单价格也会提高,但如果产品被召回,企业的损失不是成本上涨部分所能弥补的。

3.3根本途径——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中国玩具出口要突破技术壁垒,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快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玩具的研发力度是根本途径。加强企业的科技和教育投入,是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玩具产品的科技含量,突破玩具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先决条件。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玩具企业技术竞争力,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真正实现产、学、研的结合与统一。政府有必要制定有利措施鼓励企业与科教机构联姻,以提高玩具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国外许多玩具生产厂商不断将电子智能技术用于玩具的生产制造,智能玩具的价格及销售量大幅上涨,传统玩具因此而受到了冷落。随着我国传统玩具出口大幅减缓,玩具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我国玩具出口以代工制造为主,产品一旦出现问题,制造商很容易成为国外采购商的“替罪羊”。要想在国际新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拿到话语权,国内玩具业必须逐步降低代工的比重,研发科技含量高和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用提高技术含量的方法来增加出口玩具的档次及价格。同时要研发自主品牌,加快高附加值玩具如益智玩具、芯片玩具等产品的出口。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才能真正顺应我国玩具生产及出口的方向。3.4关键环节——进一步转变企业经营策略

面对玩具出口的技术壁垒,中国企业应积极尝试转型,有意识的把经营策略逐步转移到价值链的其他环节。其中,加强市场营销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拓宽玩具出口的地理方向,减少对主要出口大国的过度依赖,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加强宣传力度,扩大玩具出口。我国的商品出口有着贸易地理方向和商品结构过于集中的弊端,玩具产品也是如此,这就容易导致对一国的玩具出口依赖性过强,所以需要进一步开拓市场,分散出口,降低技术壁垒对玩具产品出口的影响。随着欧美等国对我玩具出口频频设置技术性限制,我国玩具企业应充分利用东欧、中欧等新兴市场兴起的契机,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有组织的进行产品宣传,继续扩大玩具出口。

参考文献

出口对策范文篇8

关键字:汇率,纺织出口,对策

人民币为什么会升值?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从1994年到2004年,这10年多算得上是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其间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单位劳动成本持续下降,而人民币汇率实行单一盯住美元汇率制度,没有作出相应的调节和反应。加上世纪之交国内经济出现宏观紧缩,一般物价增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因而实际汇率不仅没有升值反而贬值。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两年来,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失衡属性凸现,欧美等西方国家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所面临的升值压力非常大。

我们可以从国际经济学角度的一些观点来求得解释:

第一,人民币汇率从1994年以来有10年多没有进行一定程度意义上的调整,而这10年多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和国力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巨大的变化就是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最直接因素。

第二,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数量不少的国际权威机构或者贸易伙伴一直持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的观点,并且不少国家政府认为中国的固定汇率是人为操纵的,违反自由贸易的原则,这都无疑给了人民币升值以相当程度的压力。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分析来看,经济实力发生很大程度改变的情况下,这些观点也不是完全错误的。

第三,根据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中国国际收支不断改善的状态下,项目收支盈余不断增加,外汇储备水平较高。外汇节余过多本身也表明外币定价过高,本币定价过低,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见表1)。

第四,新世纪以来,包括东南亚国家的世界各主要货币对美元都有大幅度升值,而惟独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也就是说,实际上人民币也跟随着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单就其他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没有变化,也可以判断人民币对美元的价值有可能被低估了。

近几年我国经济连续保持超过10%的增长速度,在内需不足的背景下,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只能通过出口需求进行消化。政府努力提高内需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出口的调节,2007年7月商务部公布出口退税下调措施。与此同时,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在2005年汇改以后屡创新高,至2008年4月累计升值达到18%,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减顺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人民币汇率交易收盘价公告

2005/12/302008/4/30

1美元=8.0702人民币1美元=7.0002人民币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纺织服装业是我国出口创汇最大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实现贸易顺差的主要产品,行业出口依存度达50%,所以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比较敏感:经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就分别下降3.19%、2.27%和6.18%。

一、人民币升值对纺织行业出口的负面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无利甚至亏损

我国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其生产所用原材料绝大部分来自于国内,占比例高达90.46%。因此,国内资源等原材料的供给决定了我国大部分纺织行业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由于我国多数企业都处于高投入式的粗放模式,随着经济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各种资源能源消耗巨大,强劲的需求推动了国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大部分中小型纺织业出口企业的成本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开始出现上升趋势。另一方面,绝大部分纺织业出口企业是采用长期合同定价的模式,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生产成本的上升不能立即传递到产品价格,只能由自身承担。

(二)纺织品配额限制、人民币升值使企业举步维艰

后配额时代,欧盟、美国相继以中国出口激增为由。对我纺织品出口设限,以达到阻止我国纺织品服装大量进入其市场的目的,其他国家则更多地采用反倾销手段。为规避汇率等风险,近年来,欧美客商的订单已向印巴和拉美等国家和地区转移,纺织品出口清关率偏低,欧美客商的订单已向印巴和拉美等国家和地区转移。据了解,欧美服装采购呈现向新兴纺织强国转移趋势,已有部分订单流向巴基斯坦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国家。

(三)出口贸易结构单一,内部竞争无序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凸现汇率风险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品种档次不高,产品附加值只有国外先进国家的几十分之一,且创新品种少,多以贴牌经营为主,企业利润非常微薄。由于缺乏优秀的服装设计师,企业产品开发也多采用借鉴和组合,导致产品缺乏个性,产品价格无法提升。大企业借鉴和组合欧、美、韩日及中国港、台地区的设计,中小型企业则多是盯着大企业新产品的出笼,进行模仿。同时,很多出口企业之间存在着恶性竞争,尤其是规模稍微大一点的企业往往不是和那些小企业合作,而是千方百计打压。

(四)出口收汇时间长加大汇兑波动风险

自2005年7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累计升值18%,且一直没有停止飙升的步伐。对于我国纺织业出口企业而言,收汇时间越长,那么承受的汇兑风险也是越大的。如我国某纺织品出口企业向美国出口一批商品,应收回货款1000美元,在1$=7.9RMB时,可兑换出7900元人民币;在l$=7.6RMB,只能兑换出7600元人民币,而对于国内的纺织品出口企业原材料主要依赖于国内市场,收到越多的美元只能产生更多的汇兑损失。

二、人民币升值对纺织行业出口的正面影响

(一)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和改善贸易环境

我国纺织出口产品大多附加值较低,主要依靠低价格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出现贸易摩擦在所难免。我国纺织企业今后必须调整其低价竞销战略,以从提高质量、款式、功能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取胜,提高其在国际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增加产品附加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这些显然有助于减少国际贸易摩擦。

(二)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出口低附加值的商品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资源,还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明显与中央提出的“发展循环经济”精神相悖。人民币升值将会迫使生产此类商品的厂商或者退出,或者提高生产工艺,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提升。1985年广场协议后,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正是在货币升值之后实现了出口商品结构的提升。

(三)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能力

近几十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朗。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中国企业必须果断实行“走出去”的战略,而要“走出去”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并购国外企业。事实上,我国已有不少企业获得了成功,如今年5月1日,联想收购了IBM全球PC业务,此举使得联想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显然,人民币升值之后,中国企业在国外并购的时候会变得更富竞争力。

(四)有利于优胜劣汰,理顺市场竞争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纺织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良莠不齐的企业以竞相压价等为主要竞争手段,而汇率的调整,势必使竞争力差的企业淘汰出局,从而理顺竞争机制,改变企业的市场形象。因此,汇率的上调无疑会使有技术、有实力的纺织企业得到巨大的实惠,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市场知名度。另外,人民币升值,最直接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降低进口技术的价格,我国企业可以以低价进口外国的先进技术,来提高我国纺织服装类产品的生产技术,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降低贸易壁垒。

三、出口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对策

(一)尽量选择多币种进行结算,规避单一货币的升贬值风险

从2005年汇改至今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达到18%,而对于欧元在2007、2008年却处于贬值态势。针对此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主要体现在美元与人民币之间,出口企业在结算中尽可能地选择其他的非美元货币,如欧元结算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灵活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企业要采用出口押汇、进口延期等贸易信贷方式,适当采用外汇远期买卖、套期保值等手段锁定汇率风险,尽量减小汇率变动风险。同时,要加快外汇结算速度并尽快结汇,注重本外币资金置换,尽可能增加美元负债。

(三)改进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各纺织品出后企业应该将此轮人民币升值当作自己改变现状的动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的同时注重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具体措施是:1.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纺织业技术创新示范体系,加速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2.推广建设纺织业集群创新服务平台,为新产品研发能力弱、技术管理水平低的中小纺织企业提供全面的创新服务,提升中小纺织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经营和管理水平,加速纺织业集群出口产品的结构升级;3.引导骨干纺织企业加大力度研发新产品,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发挥骨干企业的创新带头作用。

(四)培育品牌,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一些企业。如雅戈尔集团、丽水艾莱依等企业,通过聘请国外设计师,与国外知名品牌合等途径,提升产品品质和自主品牌。有些积极参加国内外著名展销会,扩大自身品牌知名度;而宁波申洲针织集团决定斥资3300多万美元到美国没有设限的柬埔寨建立纺织工厂,今后的产品从柬埔寨直接出口到美国市场。

(五)出售企业,抽回资金转行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形势下,“出售企业,抽回资金转行”对于那些没什么竞争力的中小纺

织品出口企业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较为积极的措施。

参考文献

[1]蔡晓洁.中国纺织企业如何走出困境[J],甘肃农业,2006(3).

[2]厉以宁等.中国对外经济与国际收支研究[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1991.

[3]杨长江.人民币实际汇率长期调整趋势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出口对策范文篇9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交往也日益增加。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需要一种更隐蔽,更高级的形式来代替,绿色壁垒就产生了。本文在分析绿色壁垒的含义、表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和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揭示了绿色壁垒的贸易保护主义实质。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实质上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纲,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税、实行环境构想制度,以及保证环境进口税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绿色贸易壁垒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引导型的绿色壁垒,另一类是非政府引导型的绿色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进口附加税、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准、绿色市场准入制度、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将环保措施纳入国际贸易的规则和目标,是环境保护发展的大趋势。由于西方国家的公众和政治家对环境的关注,环境保护逐渐成为服务于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一种武器,而且成为在国际贸易谈判中讨价还价的筹码。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环境保护与贸易保护的契合决定着绿色壁垒的应用较为广泛,涉及到的不仅包括制成品,还包括中间产品;不仅包括产品的质量,也包括产品的加工生产方法以及产品的设计和消费处理过程。绿色壁垒应用的广泛性,使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1.绿色关税制度

发达国家对一些污染环境和影响生态,可能对环境造成威胁及破坏的产品征收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和禁止商品进口,甚至对其实行贸易制裁。但是,在标准的实行上常常内外有别,明显带有歧视性,可以说是以绿色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2.绿色技术标准制度

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技术优势和垄断地位,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对进口产品不分国别一律采取非常严格的技术标准,事实上导致发展中国家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

3.绿色环境标志制度

绿色环境标志又称绿色标签或环境标签,是环保产品的证明性商标。发展中国家产品为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必须提出申请,经批准取得绿色环境标志。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绿色环境标志制度,并趋向于协调一致,相互承认,对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形成了巨大障碍。

4.绿色包装制度

发达国家制定的较高且比较完善的包装材料标准,包括废弃物的回收、复用和再生等制度,是为了防止包装材料及其形成的包装废弃物给环境造成危害,结构不合理的包装容器可能损害使用者的健康而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但某些过于严格的绿色包装措施,则可能事实上妨碍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引发贸易争端。

5.绿色补贴制度

发达国家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内部采用比较宽松的环境标准,这些国家的产品就不必支付高昂的环境成本,与本国产品竞争时就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其实质是政府在对企业及其产品提供消极的环境补贴,所以进口国基于环境保护和本国的利益而有权征收反补贴税。

6.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指国家有关部门为了确保人类及动植物免受污染物、毒素、微生物、添加剂等的影响,对产品实施全面的严格检查,防止超标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影响最大的产品是药品和食品,为保障食品安全,许多国家采取了严格的检疫制度,有些国家通过立法建立了近似苛刻的检疫标准和措施,形成了实质上的贸易保护。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由于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达国家对环保的标准和认识往往超过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运用绿色保护来实施其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限制和歧视行为,使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被排斥在世界市场之外。我国处在发展阶段,绿色保护对我国产品出口已经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有:(1)缩小出口产品市场范围;(2)增加出口产品成本;(3)引发出口贸易摩擦;(4)高污染产业的转移。

三、应对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国家以环境保护为幌子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因其发展较早在环境方面的标准和措施远远超越了发展中国家。所谓的绿色壁垒对我国形成了歧视性,并严重限制了我国的出口贸易。1.正确认识绿色贸易壁垒

要对绿色贸易壁垒有一个客观认识。绿色贸易壁垒存在着有利于市场发展和国际贸易一面,也有阻碍国际贸易发展一面。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而采取的绿色壁垒措施,一方面限制甚至禁止了严重危害生态环境产品的国际贸易与投资。另一方面也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使这些产业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新的增长点,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2.加大对绿色产业资金投入

要使我国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增强我国绿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使绿色产品和技术走出国门,离不开财政金融部门的扶植。财政部门应给予绿色产业以优惠的鼓励政策,加大对绿色产业的资金投放。金融部门应在信贷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3.实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国家的基本战略,出口贸易也就必须服从于这个基本战略,这就要求出口不仅要追求增长的数量,还要追求增长的质量,及其与生态环境保护、劳动条件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4.发展环保产业,推行绿色管理

以环保产业作为提升出口产业结构的重点。政府应制定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把环保产业培育作为提升出口产业结构的重点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设立绿色银行和绿色产业基金,为环保产品的开发与出口提供专项贷款和信贷担保基金。

对我国的出口企业而言,应积极推行绿色管理。绿色管理是指将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这一思想可概括为“5R”原则,即研究(Research),将环保纳入企业的决策要素中,重视研究企业的环境对策;消减(Reduce),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再开发(Reuse),变传统产品为环保产品,积极采取环保标志;循环(Recycle),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保护(Rescue),积极参与社区内的环境整洁活动,对员工和公众进行环保宣传,树立环保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海闻.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N].经济研究,2004,(7).

[2]郭芳.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必要性[J].晋阳学刊,2002,(6).

[3]王继祖.近年西方新贸易理论浅探[J].南开经济研究,2003,(5).

[4]李湘等.国际贸易教程[M].上海:上海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5]黄立新.绿色壁垒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外向经济,2000,(1).

[6]胡蓉.试论GATT/WTO贸易与环境保护条款[J].当代法学,2002,(5).

出口对策范文篇10

一、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

(一)出口规模。如表1所示,2010年至2015年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除2011和2013年略有增长,分别从2010年的365.1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390.61亿元,以及从2012年的341.03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63.81亿元以外,其他年份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其出口额占辽宁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基本稳定在1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品在辽宁出口贸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出口种类。如图1所示,辽宁高新技术产品主要以出口电子技术类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类为主要方向,且出口总额分别为31.66亿元和16.26亿元,大约占辽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60%。出口比重较低的有:生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以及航空航天技术这三类产品,出口总额分别为13.97亿元、10.48亿元和5.71亿元且这三类产品的出口总额大约占辽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36.5%。光电技术、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产品的出口比重更是微乎其微,约占辽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3.5%。数据来源:根据辽宁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公报整理(三)出口区域。如表2所示,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市场覆盖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北美洲,其中在亚洲和北美洲的出口额较大,分别为107.24亿元和68.73亿元。从出口国家来看,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主要面向日本、韩国、伊朗、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这些与辽宁高新技术产业有着密切合作关系的国家和地区为辽宁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四)贸易方式。一般贸易以及加工贸易这两类贸易方式为辽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2015年辽宁高新技术产品利用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产品总额为193.14亿元,其次为加工贸易总计99.50亿元。而利用其他贸易方式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少之又少,因此相关贸易的出口额也相对较少。

二、辽宁高新技术出口问题

(一)出口市场较为集中。如前所述,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主要面向韩国、日本、美国等亚洲和北美洲国家,这些国家高新技术水平较高,资金雄厚,但存在国内劳动力资源匮乏,产品制造成本相对较高等问题;而欧洲、大洋洲以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也因存在距离较远,交流少等问题,与辽宁高新技术产业的合作还有待近一步发展。可见,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市场较为单一,与辽宁高新技术产业拥有长期合作的也仅限于几个邻近国家。而且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极易受到这些国家金融环境和政策的影响,一旦出现汇率、经济形势不稳等情况时,辽宁与之合作的各个高新技术企业就会面对如资金回流困难、资金周转不开等问题。因此若要使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额得到提升,务必要解决市场单一的情况。(二)出口产品结构不平衡。随着近几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但是依然存在各种产品相对占比分布不均的问题,如计算与通信技术产品和电子技术产品一枝独秀的现象。2017上半年这两类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额占辽宁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高达60%。而其他高新技术产品的占比则相对较少,例如:生命科学与技术产品的占比为17%;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产品的占比为12.5%;光电技术、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其他产品的合计占比才为3.5%。由此可见,目前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结构中以计算机类产品为主要方向,而生物技术、光电技术、材料技术等产品的出口比重少之又少,存有机构失衡的情况,这种情况将对辽宁高新技术产业的长久发展埋下不小的隐患。(三)出口贸易方式单一。如前所述,2015年辽宁一般贸易的出口贸易额为193.14亿元;其次为加工贸易,已达99.50亿元,而其他贸易方式例如:补偿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所涉及的层面较小,相关出口贸易额也比较少。不仅如此,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申报条件较多,企业需要提供的手续和办理流程也比较繁琐,就对抗风险方面而言,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抗风险能力相比较弱,而且还伴有进出口关税比较高、优惠政策少等问题。以上原因造成了辽宁出口贸易方式具有单一、落后等缺陷,妨碍了高新技术产品又快又好的发展。(四)研发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以来,粤、苏等东南沿海省份高新技术产品的输出规模远远大于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输出规模。以大连、鞍山为主的辽宁各地高新开发区因为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相关企业开办的研发机构远远少于其他省份。2016年粤、苏高新技术产业中企业开办的研发机构的数目则分别高达793个和768个,同期辽宁研发机构开办数仅为145个。从研发经费来看,粤、苏高新技术产业中企业研发机构经费分别是292.63亿元和97.26亿元,分别占全国研发机构经费支出的37.8%与12.6%,而辽宁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经费约为11亿元,只占全国的1.42%,与其相比差距较大。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就会导致企业核心研发项目进展慢,进而影响辽宁高新技术产业综合实力的发展。

三、扩大辽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相关对策

(一)增加与新市场的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1.开发新市场。近些年拉丁美洲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在不断的加快,已由曾经普遍的经济不发达,变成了现在对高新技术产品广泛需求的地区。与此同时,欧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稳定上升,使得这些国家增大了对外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因此,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不仅要对已有的出口市场进行合理、有效规划,而且更应该积极开发拉丁美洲和欧洲等偏远地区的广阔市场,从而使由于市场过于集中而带来的出口风险得以缓解。辽宁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增大境外投资,在拉丁美洲和欧洲市场开设高新技术合资企业,按照国际标准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来增加与新市场的合作。2.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辽宁政府也可以通过颁布若干相关的出口鼓励政策来达到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目的。辽宁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像“广交会”这样的交易展览洽谈会来吸引世界各地的外商参加,增加本省高新技术产品“走出去”的机会。同时政府也可以设立专门的促进出口的组织机构,研究与制定相关出口战略,减少由于国外增加出口贸易壁垒所带来的危机,使得本省高新技术产品顺利地“走出去”,进而提升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二)优化产品结构,使产品占比更加均衡。为改善辽宁相关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政府和企业可以根据以往的出口结构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结构进行相关调整。对于生物技术,光电技术,材料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等占比相对较小的产品来讲,企业可以通过引进相关高科技设备和建立学习小组等方法来增大这些产品的占比。辽宁一直与日本、德国等技术水平先进的国家有长期的贸易合作。因此辽宁可以引进相关高科技设备来加强这些产品产业线的基础建设。辽宁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这些占比较低的产品,也可以通过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来增加产品的产量使产品出口数量逐渐上升。同时对于通信技术产品和电子技术产品这两类占比较大的产品来讲也要做到统筹兼顾,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进而提升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三)发展新型贸易方式,实现贸易方式升级。辽宁可以通过给予补偿贸易、加工贸易等对辽宁高新技术产业涉及面较少的贸易方式进行鼓励和支持,进一步开展新型贸易方式。例如:企业通过补偿贸易引进相关设备技术,可以解决因为资金周转不开而不能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和技术改造等难题,以此开发新产品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通过进料加工贸易引进高新技术产品设备时可以不用缴纳任何关税与增值税,从而减少企业的资金压力使得企业的资金运转更加灵活。因此相关企业在稳定发展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同时可以通过使用合理的新型贸易方式来实现辽宁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方式的升级。(四)政府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综合实力。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相关研发机构和研发人员与发展较好的例如粤、苏、浙等东南沿海省市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对于辽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增加研发力度投资势在必行。为了吸引更多的以高科技成果为主的私人资本和私人企业向高风险、高收入的投资领域转型,辽宁政府可以为其高收益融资提供协调服务,创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还可以通过增加前瞻性和共同技术的研发投入,例如通过咨询服务和政策法规的技术支持,来加大引进外商投资力度,搭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技术平台,进而促进辽宁相关产业综合实力的发展。

四、结论

随着各国经济稳定高效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潜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应抓住机遇鼓励更多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国门,实现辽宁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玲,左妍,王错.金融危机下提升天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能力的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6(21):268-269.

[2]武洪玲.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问题与对策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15(4):18-20.

[3]傅素英.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特征及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4):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