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贸易十篇

时间:2023-03-20 12:31:56

出口贸易

出口贸易篇1

[关键词]出口货物贸易;经济增长;协整分析

一、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长期以来,关于进出口贸易能否促进经济增长的命题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和关注的热点,形成了诸多有代表性的学派,综合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促进论、阻碍论和折衷论。持“促进论”观点的代表性学说包括smith(1776)的“剩余出路”学说、ricardo(1817)的“比较优势”理论、hecksch-ohlin(1933)的“要素禀赋”理论、innis(1935)的“大众商品”学说、keynes(1936)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robertson和nurkse(1953)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krugman(1979)的新贸易理论以及romer(1985)的“内生增长”理论等,他们认为对外贸易促进了经济增长。认为贸易没有促进经济增长或起阻碍作用的学说包括bhagwati(1958)的“贫困化增长”模型、prebisch(1950)的“中心”理论、findlay(1984)提出了一个国际贸易减少经济增长速度的动态李嘉图模型;rodrik(1999)认为,当国际贸易推动一国的产业向非动态比较优势部门发展时,它会持久地减少该国的经济增长速度。kravis(1970)的“折衷理论”认为,对外贸易既不是增长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增长的必要条件,对外贸易不一定必然对经济增长有益。

二、福建省出口贸易发展分析

1.出口增长速度较快,且顺差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福建省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出口规模逐年扩大,平稳增长。就近十年而言(见表1),2000年福建省出口贸易额为129.08亿美元,2005年达到348.4亿美元,而2008年福建省的出口贸易额更是突破500亿美元,达到570亿美元。但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福建省的出口额稍有所下降,为533亿美元。但总体而言,福建省的出口贸易额呈现平稳增长的势态,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4.2%,出口总额继续保持全国第六,这对一个经济总量仅排在全国第十的省份,是十分不易的成绩,也说明了出口贸易在福建省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表1 2000-2009年福建省出口贸易额单位:亿美元出口额进口额进出口差额2000年129.08 83.15 45.932001年139.22 87.02 52.22002年173.70 110.3 63.42003年211.31 141.93 69.382004年293.94 181.32 112.622005年348.41 195.69 152.722006年412.61 213.97 198.642007年499.40 245.10 254.302008年570.01 278.3 291.712009年533.19 263.30 269.89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年鉴2009年》随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福建省的进口贸易额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总体而言,福建省出口贸易额大于进口贸易额,且贸易顺差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2009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贸易顺差还是达到了269.89亿美元。

2.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福建省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出口贸易的内部结构不断优化。首先表现在近十年来福建省初级产品在出—70—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迅速上升。一般用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即进出口商品结构转化率来表示一国或者一地区的商品结构的优化程度。图1可见福建省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一直居高不下,从2000年的89%一直稳定到目前的94%左右。说明福建省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远远高于初级产品的出口额,工业制成品已经成为福建省出口的主导产品,贸易结构呈优化状态。

图1福建进出口商品转换率(2000-2009年)数据来源:根据《福建省统计年鉴2009年》相关数据计算而得进一步分析占福建省出口商品主导的工业制成品的内部结构。工业制成品内部的商品主要包含化学成品及其制品,按原材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如家具及零件,服装及衣着附件等产品。其中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杂项制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化学成品和机械运输设备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通过对2003—2009年的工业制成品内部的商品出口结构分析(见表2),可见2003年福建省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额为117.88亿美元,同年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为79.67亿美元;而2009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额为316.8亿美元,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额为180亿美元;

这说明了近几年来虽然福建省的出口商品结构有所优化,但是仍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为主。

表2福建省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2003—2009年)单位:亿美元工业制成品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化学成品及其有关产品4.3 5.8 9.17 12.6 17.1 20.3 14.1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29.50 38.54 50.85 69.4 84.5 91.5 86.3机械及运输设备75.37 108.10 129.60 147.8 177.0 211.5 165.9杂项制品88.38 117.24 137.18 156.4 191.0 214.1 230.5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年鉴2009年》3.出口市场初步呈现多元化从全球五大地区分布看,根据《福建省统计年鉴2009年》的数据统计,2003年福建省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为59.8亿美元,占该年出口总额的28.3%,其次是北美地区为34.2亿美元。而2009年福建省对亚洲的出口额已经达到222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41.6%,说明福建省的出口仍然集中在亚洲地区。为更深入分析目前福建省的出口市场,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出口贸易中的前六大贸易伙伴。

由表3可见,2003年福建省的前六大出口伙伴分别为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德国、英国和新加坡,该六大贸易伙伴的出口额合计占当年福建总出口额的60%以上,说明了福建省的出口市场相对来说比较集中。2009年福建省的前六大贸易伙伴基本没变化,但是对这前六大贸易伙伴的出口份额已经降至出口总额的48.6%,说明虽然福建省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亚洲地区,但是出口市场国别已经慢慢呈现多元化势态。

表3福建省前六大出口贸易伙伴

单位:亿美元2003年2009年出口市场出口额出口市场出口额美国51.3美国108.4日本42.8日本50.7香港21.8香港35.1德国7.6德国25.4英国5.0马来西亚16.4新加坡4.4英国14.5占该年出口的份额63.0%占该年出口的份额48.6%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年鉴2009年》4.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成为出口贸易的主力军外贸经营主体多样化,不仅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还包含了外商投资企业。2000年外商投资企业作为福建省出口贸易中最大的经营主体,占全省贸易总额的58.9%;而近十年来,私营企业迅速发展,从2000年的出口额3.6亿美元,增加至2009年的195.5亿美元,逐渐和外商投资企业一起成为福建省出口贸易的主力军。

表4福建省出口贸易经营主体情况单位:亿美元2000年2009年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国有企业47.3 55.3有进出口经营权的集体企业2.2 8.3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私营企业3.6 195.5外商投资企业76.0 273.9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年鉴2009年》

三、福建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本文运用统计软件对福建省近十年来出口贸易额作协整分析。在对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处理上,考虑到这一时期的物价水平波动较小(物价指数均在100之间轻微波动),因此没有剔除物价波动因素,只按照当年的平均汇率换算成以美元为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而在量纲的处理上,把两变量分别转化为以亿美元为统一单位的量纲。另外分别对gdp和出口额取对数以消除数—71—庄新霞:福建省出口货物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异方差。数据变量定义如下:gdpl=ln(gdp);exl=ln(ex)。

1.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

按照协整模型,首先要对变量进行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本文采取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如果adf统计量的值大于某一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则此变量存在单位根,该变量的序列为不平稳的,应在存在单位根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其单位根的阶数;反之,如果adf统计量的值小于某一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则该变量的序列是平稳的。

adf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如下:

表5单位根的adf检验结果变量检验类型adf检验统计量5%临界值结论dw值exl(c t 1)-0.973-4.196不平稳1.530exl(c 0 1)-3.861-3.423平稳1.722gdpl(c t 1)-2.394-4.196不平稳1.973gdpl(c 0 1)-3.554-3.423平稳2.193附注:a.其中检验类型(c,t,k)中的c和t表示有常数项和趋势项,k表示所采用的滞后阶数;b.adf检验统计量及相应临界值来自软件eviews 3.1;c.表示变量序列的一阶差分。

由表5得出:exl和gdpl,因为其adf检验统计量均大于相应的5%临界值,所以其水平序列是非平稳的;

但对于两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它们的adf检验统计量小于相应的5%临界值,所以水平序列都是平稳的,即都是i(1)序列。

2.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由于两变量都是i(1)序列,根据协整理论,如果涉及到的变量都是同阶差分平稳,且这些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则称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所以接下来我们就用协整分析,检验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关于协整检验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engle和granger提出的关于协整回归残差的adf检验;二是johansen和juselius提出的一种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下利用简约阵的秩来检验协整并对协整向量极大似然估计,即johansen检验。本文主要采用基于回归残差的adf检验来求出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按照协整理论,首先对gdpl和exl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gdpl=3.61+0.73exl+ut(5.62)(3.39)prob:(0.0001)(0.0001)r2=0.46 dw=2.26如果上述二个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则上式中的ut应该具有平稳性。所以要对ut进行eg检验,检验结果为:表6残差分析结果变量检验类型adf检验统计量5%临界值结论dw值ut(c 0 0)-3.47-3.29平稳1.99对ut进行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adf检验统计量在5%显著水平上小于临界值,序列是一个平稳序列。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gdpl与exl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即出口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就增长0.73个百分点。

四、促进福建省出口贸易的对策

由协整分析可知,福建省经济发展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福建省的经济快车之所以能够长期迅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出口贸易这匹强劲有力的马车。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福建省贸易出口额发展迅速,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出口市场和出口经营主体的多样化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贸易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1.推进市场多元化

目前虽然出口市场呈现多样化,但是出口市场仍然过于集中,所以为了促进福建经济的增长,必须扭转这种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格局,积极开拓新市场,发展新的贸易伙伴,规避市场过于集中带来的风险。

2.转变观念,积极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企业要转变观念,劳动密集型企业应确立长远的发展目标,改变只注重短期利益的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重视产品质量、档次、附加值,在产品加工过程中通过工艺、技术、服务甚至品牌战略等手段使产品增值,即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并增加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和培养,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具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

3.加大对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支持充分利用福建省私营企业比较发达的优势,鼓励私营企业积极开展出口业务。对内要强化政府对私营企业的政策扶持,完善信贷制度,以解决私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对外要求私营企业有序出口,对私营企业提供各种相关支持,建立倾销与反倾销的预警机制,增强其面对反倾销时的信心。而对外商投资企业则要合理简化外商投资审批手续,努力加强对外商投资资金的引进,进一步落实有关外商投资的优惠规定。

[参考文献]

[1]marin,d.is the export-led growth hypothesisvalid for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review of economicsand statistics,1992(74):678-688.

[2]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53-279.

[3]刘晓鹏.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1(5):53-56.

出口贸易篇2

【关键词】出口贸易;分析

一、义乌小商品市场出口贸易劣势

1.义乌小商品出口仍存在低价竞争行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白热化态势的日趋加剧,我国小商品市场上的竞争也表现的异常激烈。由于义乌小商品出口市场分布集中、商品相似性大,小商品出口企业为了提高销售量、争得客源,经常不惜成本大打价格战,导致了义乌小商品出口的低价竞争。尽管义乌小商品的出口利润已非常微薄:销售一颗纽扣2厘,100根牙签只能赢利1分,1支吸管利润仅有8毫钱,五金产品的利润也不超过3%,绝大部分商品的毛利润在10%以下,而且小商品的各种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小商品的出口成本明显上升,但是由于小商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价格方面,义乌小商品出口企业为了赢得更大的出口量,就只能通过低价来增强出口竞争力。

2.义乌小商品的出口企业还没建立现代物流体系

义乌小商品出口企业由于自身原因和基础设施的限制,基本都没有建立现代物流体系。目前,在义乌的货运市场上,五种运输方式中,水路运输和管道运输已经完全萎缩,没有商用市场;而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的发展也非常不平衡。其中,公路运输完成的货运量每年都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份额,铁路货运量只占据了非常小的一个份额,航空货运量所占的比率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以2012年为例,公路、铁路、航空三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运量分另一方面,由于义乌小商品出口企业还没意识到建立自有的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性,在小商品出口运输中也多采用国外的第三方物流,这又导致了义乌现代物流体系建立的进程缓慢。

二、义乌小商品市场出口贸易的劣势的解决方法

1.避免低价竞争,提高义乌小商品的持久出口竞争力

第一,实现产品结构升级,避免低价竞争。义乌小商品低价竞争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品结构相似甚至雷同,原料、生产工艺非常接近,造成产品间相互替代性很强,市场上同等档次的商品过多,没有形成差别和梯次,往往某一种商品的降价会引起许多其它类似商品的降价。近两年来,义乌的出口市场转向了以发达为主,发展中国家为辅的状况。我们要适应国内外需求的变化来推进产品结构的升级,适应不同国家、不同收入的阶层的需求,生产出不同档次、不同设计、不同生产工艺的产品。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还可以避免产品间的可替代性而带来的低价竞争。

第二,积极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艺,增加小商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由于义乌工业企业许多都是传统的产业,技术落后,设备简单陈旧所以必须依靠高新技术改造这些产业,才能生产出出口竞争力相对较强的小商品。因此,地方政府要引导和培育一批有能力的企业生产高中档产品,通过改造促进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推出更别致、美观、新颖、耐用的高档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使义乌小商品实现从低价优势到技术优势的转变。

2.支持和鼓励小商品出口企业建立现代物流体系

第一,加强物流运输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建设并均衡规划物流运输中不同运输方式的发展。由于物流运输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义乌小商品的出口运输过于依赖公路运输。为了促进小商品出口运输方式的平衡发展,在今后物流运输的长远规划中,应该加强对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的投入,取长补短,疏通物流运输发展中的瓶颈,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不同运输方式可能隐藏在深处的发展潜力。

第二,鼓励第三方物流和个私物流的共同发展,并支持义乌小商品出口企业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随着义乌小商品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小商品出口企业不仅需要强大的物流运输业的支持,而且有能力来建设强大的物流运输业。

义乌小商品出口贸易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世界的小商品采购中心。小商品的出口数量和出口成交额逐年大幅增长,市场的外向度也进一步扩展。不过,义乌小商品出口贸易也还存在很多不利于其持续稳定发展的问题,如:出口贸易壁垒增多、缺乏持久的出口竞争力、自主品牌和创新意识薄弱、还没充分运用现代物流体系和电子商务平台等。因此,要促进义乌小商品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为义乌小商品出口开辟出更宽广的道路。义乌市应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规范和扶持流通性外贸企业,加强对外贸诈骗案防治力度;拉长小商品产业链,提高对外贸易对社会经济的拉动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两型社会”。

出口贸易篇3

1、对外贸易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基本数据(见表1):

解读1:对外贸易一路飙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蓬勃发展。1978年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206.4亿美元,1988年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278亿美元,仅仅只用16年时间,到2004年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到2005年达到14221.2亿美元,初步确立我国对外贸易第三贸易大国的地位。2006年在市场竞争加剧、石油价格高涨、贸易摩擦不断、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的市场条件下,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态势,稳居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的地位,并与第二贸易大国的德国贸易额差距在缩小。

解读2:继续呈现“高出低进”态势

在对外开放的初期,我国通过引进技术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除1982、1983年外,其他年份对外贸易保持一定的逆差,20世纪90年代除1993年外,每年均保持一定的贸易顺差。进入到21世纪我国对外贸易“高出低进”,特别是2005顺差达到1018.8亿美元,较2003年递增217.4%,2006年继续延续“高出”态势,贸易顺差再创新高达到1774.7亿美元, 使我国的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从表1还可以看出,贸易顺差74%增幅依然很高,但远低于上一年的增幅,一定程度上缓解贸易平衡压力。

解读3:减顺差作为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

我国的对外贸易目前面临着贸易平衡问题, 贸易顺差过大,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已成为对外关系中的一个焦点。商务部薄西来部长最近强调指出: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过大,既不利于国内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也不利于涉外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因此,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世界的高度认识减顺差的重要性,把减顺差作为今年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抓好抓实,从片面追求出口规模和顺差转向追求出口质量和贸易平衡,进口增幅会加大,出口增速会有所减缓,但我国较之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持续蓬勃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根据权威机构预测,我国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会突破20000亿美元大关,很有可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贸易大国。

2、出口贸易方式有所变化

基本数据(见表2):

解读1:连续5年增幅保持在20%以上

从贸易方式而言,出口贸易有三驾马车,包含有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其他贸易。从表2可知,我国出口贸易一大(总值)三小(一般贸易额、加工贸易额、其他贸易额)指标总值同比增长的增幅都在20%以上,这一方面反映我国出口贸易已经进入蓬勃发展、全面提速的时代,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加入WTO五年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加快。

解读2:加工贸易占总值50%以上

从对外开放战略开始,我国的出口贸易是凭借“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而发展,从表2可知,我国的加工贸易不仅连年创新高,而且2002-2006每年的加工贸易额均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5.3% 、55.2%、55.3%、54.7%和52.8%以上,这反映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不是一个“创造大国”、“品牌大国”,可喜的是2006年9月14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意在扼制加工贸易过快增长,2006年较之2005年比重下降了1.9个百分点。因此,我们认为2006年是个拐点,是一个继续降低加工贸易出口比重,调整贸易方式的拐点,是一个大力发展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的拐点。

解读3:加工贸易增幅在减缓

2001年至2004年一般贸易低于出口总值的增幅,加工贸易与出口总值的增幅保持基本平衡。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靠加工贸易推动的。2005年我国改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初现端倪,一般贸易增长超过出口总值,加工贸易的增幅低于出口贸易总值递增速度。可喜的是这种局面在2006年得到快速延续和发展,表2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一般贸易的增幅高出加工贸易9.5个百分点,高出出口贸易总值增幅4.6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出口贸易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二是“高烧”的加工贸易时代继续“降温”。延续2005年加工贸易增幅减缓之势,增幅只有22.6%, 比2005年的增幅减少了4.4个百分点。三是沿海六省市的2006年1-12月份的出口贸易增长也印证了这一点,广东、上海、天津、福建、江苏5省市的一般贸易、其他贸易增幅均高于加工贸易的增长,加工贸易大省广东特别显著,一般贸易增长达到50.1%,比同期加工贸易19.0%高出31.1个百分点, 其中深圳市一般贸易增长达到89.3%,比同期加工贸易21.7%高出67.6个百分点;福建省一般贸易增长达到28.2%,加工贸易的增长则压低到9.5%,其中厦门市一般贸易增长达到33.4%,加工贸易的增长则压低到7.0%;江苏、浙江两省的其他贸易得到了“井喷”式的巨幅增长,分别是279.8%和173.1%。

3、各省市出口贸易呈强劲增长态势

基本数据(见表3):

解读1:东部地区继续强干劲

东部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急先锋,也是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力军。2006年出口贸易六强的席次较之2005年没有变化,依次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福建,其出口贸易额分别达到3019.5亿美元、1604.2亿美元、1135.9亿美元、1009.0亿美元、586.0亿美元、412.6亿美元,六省总额达到7767.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贸易总值80%。虽然六强只有江苏、浙江两省的增幅高于2006年全国27.2%的递增, 达到30%以上,其他四省市依然持续强劲增长态势,最低的年递增速度也达到了18.4%。从出口企业性质上看,六强省市均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外资企业出口值占比重较大,二是民营企业同比增长最快,均高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

解读2:西部开发见成效

继东部沿海开放之后,国家推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从表3可以看出,2006年1-12月份出口增幅在30%以上的有16个省市自治区,西部省份占有较多的席位,其中青海增幅最大达到65.3个百分点,新疆、四川在其后,分别是41.7%和40.9%,远远高于全国的27.2%的增幅。值得注意的是,西部省份除四川、陕西两省加工贸易增幅分别为111.9%和63.1%, 高出一般贸易外,其他省份一般贸易均高于加工贸易的增幅,特别是青海省不仅一般贸易“井喷”式增长144.7%,居全国之首,而且该省全年加工贸易负增长41.4%,新疆、贵州、内蒙古一般贸易不仅增幅高于加工贸易,分别达到80.4%、47.5%、37.6%,而且贸易额也高于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比2005年分别下降了3.8%、31.6%、33.6%。这说明在西部开发的背景下,西部各省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改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开始步入出口贸易良性发展的轨道。

解读3:中部崛起正在发力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继沿海开放后,国家先后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战略后,提出中部崛起战略,激发了潜在活力,从表3可以看出,2006年1-12月份出口增幅在30%以上的有16个省市自治区,中部江西、湖北、安徽、湖南、河南五省榜上有名,其中江西涨幅居前。中部出口贸易增长,从贸易方式上分析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只有江西、湖南、河南三省的一般贸易增长分别是43.5%、38.7%、36.7%,高出全国一般贸易平均增幅32.1%。二是除湖南、河南两省的加工贸易分别控制在9.4%、16.6%较小涨幅,低于全国加工贸易同比增长22.6%外,其余四省的加工贸易出现了“补涨”行情,江西、湖北、安徽、山西2006年加工贸易较之2005年分别增长109.4%、89.4%、65.2%、44.4%,分别占全国加工贸易增长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七位。三是其他贸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湖北、安徽2006年的其他贸易“暴涨”,贸易额不大,同比增长却分别达到1148.7%和988.7%。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力度在加大;二是国际资本和国内资本投资开始青睐于中部地区;三是中西部地区2005年的出口基数不大,快速增长相对容易一些。

4、出口商品构成有所改善

基本数据(见表4):

解读1:初级产品出口增幅缓慢

从国际环境看,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附加值低,易出现出口的“贫困化增长”。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提出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随着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加,初级产品出口比重逐年下降,退出主导地位。从表4可以看出,一是2003-2005年初级产品的出口得到恢复性增长,虽然增幅落后于工业制品,但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6年受国家产业政策、退税政策的影响,初级产品出口增长得到有效遏制,同比增长只有7.8%;二是资源密集型的矿产品、原料性产品增长只有1%;三是虽然活动物,动植物油料、脂及蜡出口仍旧维持较高的增幅,但较之2005年分别下降了4.8%、41.4%。

解读2:加强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有资料显示,中国的出口社会成本太大,很多出口产品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现在中国出口一美元的产品,消耗的能源相当于美国的四倍、德国的七倍。为此,国务院转发了商务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转变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方式的意见》,制定并实施了从自主创新、出口品牌战略、生产体系建设、出口结构调整、产品质量提高等方面一系列的具体政策措施。2006年我国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8.8%和29.0%,分别占同期出口总额的56.7%和29%,飞机、船舶、铁路机车、汽车、数控机床、以太网络交换机、移动通信机站、等离子彩电、软件出口等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解读3: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2006年,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政策引导和促进手段,支持600多家农产品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支持500多个农产品项目提高出口质量安全水平,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促进特色农产品出口,努力实现两个转变,由原生性农产品向农产品制成品出口转变,由农产品初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出口转变,提高深加工水平和附加值。全年农产品出口达310亿美元,同比增长14.1%,扩大农村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全年,园艺和水海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3.7%和17.4%,深加工农产品比重上升至48.3%,农产品出口价格指数上涨4.9个百分点。

5、出口主要市场依然如故

基本数据(见表5):

解读1:亚洲、欧洲和北美是主要市场

市场有三大要素,即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愿望。从理论角度考量,亚洲、欧洲和北美是主要市场,实际上2006年1-12月份出口主要市场也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地区,从表5可以看出,我国向上述三个地区的出口总值达到8903.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1.8%, 较2005年下降了0.9个百分点,非洲、拉美、大洋洲的出口规模很小、比重只有8%。

解读2:出口贸易伙伴前十位的席次稍有改变

从表5可知,亚洲、欧洲和北美是主要市场,亚洲的贸易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地区、日本、东盟和韩国,欧洲主要集中在欧盟,北美主要集中在美国。据商务部统计,列在我出口的贸易伙伴前十位的席次与2005年相比,前九位名次依旧,依次是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地区、日本、东盟、韩国、中国台湾、俄罗斯、加拿大,只有第十位由印度取代了澳大利亚。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向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地区、日本出口贸易额达到6324.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5.3%,位次虽然没有变化,由于反倾销、技术壁垒、绿色壁垒、道德壁垒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向美国、欧盟出口增长分别是24.9%和26.6 %,增幅比上一年分别下降了5.5和7.5个百分点,出口占比也分别下降了0.4和0.1个百分点。中国香港地区增幅达到24.8%,较之上一年上升了1.4个百分点,出口比重却下降了0.3个百分点。日本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中国向日本的出口增幅只有9.1%,较上一年下降了5.2个百分点,出口占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这也就是说,发达国家或地区仍然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市场,除香港地区外,向美国、欧盟、日本的出口增幅在减缓、比重在下降。

出口贸易篇4

生存分析的统计工具可以将贸易持续时间模型化为一系列条件概率,即给定贸易关系已经生存了t期的条件下,贸易关系在t期后仍然持续的概率。生存分析(SurvivalAnalysis)是将事件的结果(终点事件)和出现这一结果所经历的时间结合起来分析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保险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主要分连续时间生存分析模型(COX比例风险模型)和离散时间生存分析模型(LogitProbit和Cloglog模型),同时可以采用生存函数(K-M法乘积极限法)和危险函数估计来描述研究对象的生存时间。它区别于其它多因素分析的主要不同点在于生存分析考虑了每个观测出现某一结局的时间长短,主要可用于探索和了解影响生存时间长短的因素。基于此将贸易关系失败的概率(危机函数hazardfunction)定义为某一贸易关系已经持续了t期,而在t期以后不再持续的概率。其正式的表示形式如下,假设T为一个非负的随机变量表示某一事件在时刻t失败,则关于T的生存函数可以表示为。本文的数据来自于BACI数据库,是由CEPII提供的HS6分位产品层面的全球贸易数据库,包括世界各国双边贸易商品的价值量数量和单位价UNCOMTRADE数据库是其唯一的数据来源,BACI数据库是由UNCOMTRADE数据库的初始数据经调整后得到的,它弥补了UNCOMTRADE数据库的缺陷:(1)BACI数据库提供的进出口贸易是一致的金额和数量,便于国际间的比较以及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而在UNCOMTRADE数据库中,出口商一般提供的是FOB价,而进口商提供的则是CIF价,双边贸易商在价格申报上并不统一;(2)BACI数据库提供了可供比较的贸易数量和单位价值。鉴于UNCOMTRADE数据库提供的贸易数据单位和数量不尽相同,因此BACI数据库通过转换系数将贸易单位统一转换成吨,便于产品贸易数量与价格的国际比较,因此BACI数据库相较于UNCOMTRADE数据库在高度细分的国际贸易研究中更为适用。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1)根据Lall(2000)的分类方式识别出属于制造业的HS6分位产品,但由于Lall(2000)的分类方式是基于SITC2编码的商品分类,因此本文通过SITC2与HS6的对应方式,筛选出属于制造业的HS6分位产品。(2)多持续时间段问题。一个贸易关系在样本研究期间可能存在一个以上的持续时间,即一国向某一特定国家出口某种产品,持续一段时间后停止了对该市场的出口,之后又对该市场出口同一种产品本文将这种情形称之为多持续时间段(Multi-pleSpells)。BesedeandPrusa(2006b)认为,无论同一贸易关系经历了多个持续时间段均将第一个持续时间段视为唯一一个持续时间段的处理方法,与将多个持续段视为相互独立的若干持续时间段的情形下,贸易关系持续时间段长度的分布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多个持续时间段的存在不会对样本观测值持续时间长度的分布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本文假定贸易关系的多持续时间段是相互独立的,从而得到出口持续时间段的全样本数据,同时将第一个持续时间段作为最终的制造业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3)数据删失问题。删失,是指某些随机因素使得变量的观测值缺失,需要注意的是,当采用标准的方法进行分析时,造成删失的原因必须与所关心的事件相互独立。本文利用1998-2010年的数据对贸易持续时间进行研究,无法预测2010年以后的出口持续时间,因此存在数据删失问题,为了得到无偏估计量,本文将无法预测的2010年以后情况都定义为右删失。本文采用非参数的K-M估计方法,参考联合国的《世界各国制造业竞争力排名》,选取其中排名前10的国家,分别对其制造业出口的持续时间总体分布进行估计,这些国家是:中国、德国、美国、巴西、印度、墨西哥、加拿大、新加坡、韩国以及日本。首先,本文给出了总观测数量与第一个持续时间段的个数,同时也给出了各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关系生存时间的三个四分位数,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中生存时间的三个四分位数据结果来看,中国已经与德国、美国、日本这些传统的制造业强国在维持制造业出口贸易关系上处于同一位置,例如上述四个国家制造业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第三个分位数都是13,也就是说与样本的时间跨度完全一致,这说明从粗略的分布情况来看,中、美、德、日4个国家相当部分的制造业出口能够维持长久的贸易关系,尤其是德国优势更加明显。制造业竞争力较强的其余6国中韩国制造业出口的稳定性略好,而巴西、印度以及墨西哥在维持制造业出口的持久性方面也与处于发达国家阵营的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相差无几,体现出这3个新兴市场国家制造业出口的后发优势。为了更好地刻画出上述制造业最具优势诸国在出口持续时间上的细节,仅仅通过分位数进行统计描述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此,本文采用非参数的K-M估计方法进一步估计出各个可能的时间区间内制造业出口贸易关系的生存率及其他相应的统计指标。如表2所示。当完全刻画出各个样本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生存率的时候,可以发现仅仅用生存时间的四个分位数来刻画各国制造业出口持续时间的特征是远远不够的。以中国为例,从生存时间的四个分位数来看,中国俨然与德国、美国以及日本等制造业强国平起平坐,然而从各个时间区间生存率的累积大小来看,情况就不容乐观了。就本文选择的世界制造业竞争力排名前10的国家来看,中国制造业出口生存率累积下降幅度很大,从0.7039下降为0.2751,下降幅度达到60.9%;而德国制造业出口生存率累积变化仅从0.7162下降为0.4352,下降幅度为39.2%;美国制造业出口生存率累积变化从0.6816下降为0.3641下降幅度为46.5%;日本制造业出口生存率累积变化从0.6012下降为0.2804,下降幅度为53.3%。这说明相比这些传统的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还是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这一不稳定性将是我国未来制造业出口贸易存在的隐患。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提升,人口红利释放殆尽,如何提升制造业出口贸易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将是中国出口贸易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他样本国制造业出口生存率累积变化情况如下,韩国制造业出口生存率累积变化从0.5646下降为0.1933下降幅度为65.7%;加拿大制造业出口生存率累积变化从0.4463下降为0.1193下降幅度为73.2%;新加坡制造业出口生存率累积变化从0.5032下降为0.1627下降幅度为67.6%;印度制造业出口生存率累积变化从0.5198下降为0.1532下降幅度为70.5%;巴西制造业出口生存率累积变化从0.5154下降为0.1412下降幅度为72.6%;墨西哥制造业出口生存率累积变化从0.5024下降为0.1329下降幅度为73.5%。由此发现,以中国为分水岭,在制造业竞争力排名前10的国家中,传统的制造业强国德国、美国以及日本制造业出口贸易体现了较强的持久性与稳定性,而中国的制造业出口贸易在持久性上已经达到贸易强国的水平,但是从稳定性上看还有较大差距。其余的样本国家,从目前看在制造业出口贸易的持久性方面都不及中国。接下来为了更直观地体现生存率的变化情况,本文基于K-M估计,进一步绘制了各样本国生存函数图见图1。生存函数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各样本国生存率变化与生存时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发现:总体而言,样本国随着制造业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增加,生存率都呈下降趋势,但是下降的幅度明显趋缓,这说明一个维持了更长时间的贸易关系再多维持一年相比一个处在贸易关系确立初期的贸易关系再多维持一年而遭遇失败的风险要小一些。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德国与美国的生存函数相比其他国家更加平缓,这意味着德国与美国制造业出口稳定性更好风险更小。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制造业出口生存函数在整个时间内的倾斜程度变化不大,在某个阈值之后趋缓的形态不明显,而其他国家制造业出口生存函数往往在贸易关系确立时间较短的区间内比较陡峭,而在某一阈值以后就逐渐变得平缓。这一特征说明,虽然从分布情况来看,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持续时间在全球制造业最有竞争力的国家中处于有利的位置,但是其稳定性不好,即使是那些已经确立较长时间的制造业贸易关系,相比其他国家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失败风险。而从图中还可以发现,巴西、印度以及墨西哥在维持制造业出口的持久性方面也基本与处于发达国家阵营的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相差无几,体现出这三个新兴市场国家制造业出口的后发优势。加拿大、新加坡以及韩国这三个国家,虽然其制造业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分布情况并不理想,但是一旦确立了长期的贸易关系则这种贸易关系相比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所建立的贸易关系更加稳定。

二、影响因素分析与跨国比较

对于生存问题影响因素分析的经验模型选择,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根据Be-sedeandPrusa(2006b)、BesedeandNair-Reichert(2009)、BesedeandBlyde(2010)等的选择,认为Cox比例风险模型适合用于对贸易持续时间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其理由是其他模型大都需要假设待估计参数与危机率(PHmodel)或者生存时间(AFTmodel)的特殊函数关系,从而存在需要指定危机函数的形式的弱点。而Cox比例风险模型采用局部极大似然估计使得既可以从PHmodel中估计出斜率参数又不限制危机函数的具体形式。具体而言对于CoxPHmodel考虑如下的一般化函数形式:h(t,x,θ)=h0(t)exp(xθ)其中x为包含解释变量的向量,θ是待估计的参数,基准危机h0(t)体现了生存函数怎样随时间变化的特征。CoxPHmodel的优势即在于就感兴趣的θ而言,并不需要特别指定h0(t)的函数形式,因此CoxPHmodel也可以被归为一种半参数估计。本文中x包含解释变量有:

(一)出口目的国或地区的特征变量在出口目标国国家特征变量中,大量文献(BesedeandPrusa,2006b;Obashi,2009)将经典的引力变量反映经济规模的目的国GDP总量纳入估计,进口国的GDP总量反映了进口国的需求规模,其数值越大也意味着需求规模或进口潜力越大,因此将使得出口到该国的产品退出市场的危机越小。本文用其对数形式lnGDP表示。同时本文进一步纳入了出口目标国的人均GDP估计,大量文献(Nitsch,2009;HessandPersson,2010b)认为,一国的人均GDP反映了一国的需求结构,若假设一国的消费者需求偏好为位似函数的话,将与GDP总量一起从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共同刻画一国的需求情况。与反映需求规模的GDP总量不同,反映需求结构的人均GDP变量越大,表示该国需求层次越高,从而对进口产品的要求也越高,因此其符号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解释。本文用其对数形式lnGDPPER表示。再者,与出口国的距离可以刻画运输成本的高低,也是经典的引力变量,因此本文也将之纳入估计,可以预计出口国与目标国的距离越远,其运输风险也越大,维持长久贸易关系的概率越低,本文用其对数形式lndistwces表示。与此同时本文还纳入三个反映进出口国关系的虚拟变量,分别是两国是否有至少9%以上的人口使用同种语言,两国是否接壤以及两国是否曾经存在殖民关系。这三者都反映了两国贸易伙伴国之间历史、文化以及地理方面的紧密程度,对于维持贸易关系降低退出风险都有明显的影响。本文分别用comlang(comlang=1表示两贸易伙伴国至少有9%以上的人口使用同种语言,comlang=0则表示不具有这一特征)、contig(contig=1表示两贸易伙伴国在地理上是接壤的,contig=0则表示非接壤)和colony(colony=1表示两贸易伙伴国曾经有过殖民关系,colony=0则表示不存在殖民关系)表示。

(二)出口的制造业产品的特征变量首先本文考虑每年出口到各个目标国制造业产品的种类数,有研究认为,每年出口到各个目标国制造业产品的种类越多从产品大类来看其维持长久贸易关系的概率越高或者说退出危机越低,然而从细分产品的视角来看,也表示该产品在出口目标国面对的竞争越激烈,从而退出风险反而会增加,因此其符号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解释。本文用其对数形式lnpronum表示。其次本文还考虑了每年各种制造业产品出口目标国的数量。出口目标国的数量越多,一方面表示该产品受认可的程度越高,因此其维持长久贸易关系的概率越高或者说退出危机越低;另一方面从全球贸易网络的视角来看,出口目标国的数量越多该产品嵌入贸易网络的程度也越深,这同样意味着其维持长久贸易关系的概率越高或者说退出危机越低。本文用其对数形式lncounum表示。本文还考虑了出口制造业产品的单位价值,产品单位价值越高表示该产品复杂度越高质量越好,因此意味着其维持长久贸易关系的概率越高或者说退出危机越低。本文用其对数形式lnUV表示。最后本文还将单一制造业产品的初始贸易值纳入其中,前文的理论研究表明初始贸易值越小贸易关系相对不稳定,因此预计其符号为负,本文用其对数形式lninivalue表示。本文参考联合国的《世界各国制造业竞争力排名》,选取其中排名前10的国家,分别对其制造业出口的危机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估计,这些国家是:中国、德国、美国、巴西、印度、墨西哥、加拿大、新加坡、韩国以及日本。从表3和表4中发现,在出口目标国的特征变量中,反映经济规模或者说总需求的GDP每提高一倍,则会使得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关系失败的概率下降36.8%,这说明中国与世界上那些经济总量较大的国家在制造业上维持了更好的贸易关系。反映出口目标国收入水平或者说需求结构的人均GDP每提高一倍反而将使得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关系失败的概率上升2.71%,这说明当需求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对那些人均收入更高的国家吸引力有限,可能的原因是目标国需求层次越高,从而对进口产品的要求也越高,而中国制造业在满足目标国高层次需求的方面还有待加强。反映运输成本的两国距离变量每增加一倍,将使得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关系失败的概率上升15.33%,所以运输成本也是导致贸易关系难以维系的一大重要因素。从虚拟变量的估计结果来看,中国与那些使用汉语人数更多的目标国家(至少9%的人口)相比使用汉语人数更少的国家维持的贸易关系更稳定,其制造业贸易关系失败的概率下降66.2%。中国与地理上接壤的贸易伙伴国相比非接壤的贸易伙伴国,制造业贸易关系失败的概率上升15.57%,这说明中国与周边的国家制造业贸易关系并不理想,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中国接壤的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在制造业出口上与中国有一定的相似性,产品在同一市场上竞争激烈,因此出现了这一现象。从出口的制造业产品的特征变量来看,每年出口到各个目标国制造业产品的种类数越多,贸易关系反而更不稳定,对此可能的原因本文认为是出口产品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因为从细分产品数据来看,出口产品的种类数越多也意味着目标国可选择的余地越大,同时产品也面临同质竞争的风险。每年各制造业产品出口目标国的数量越多,则中国与目标国制造业贸易关系越稳定,这与本文预期是一致的,这是因为一方面表示该产品受认可的程度越高;另一方面从全球贸易网络的视角来看,出口目标国的数量越多该产品嵌入贸易网络的程度也越深。出口制造业产品的单位价值越高,则中国与目标国制造业贸易关系越稳定,这说明产品质量或者说复杂度是维系贸易关系的重要因素。最后出口产品初始贸易额越大则中国与目标国制造业的贸易伙伴关系越稳定,这也与本文预期一致,较大的初始贸易额说明建立贸易关系的双方信息更充分,这一信息可能包括双方的偏好,对贸易标的的认可程度以及与支付相应的财务状况等方面,无需通过小额的试探性贸易行为。再者,较大的初始贸易也可能反映了双方前期在贸易中介和渠道建设上更多的沉没成本投入,需要双方维系更久的贸易关系来分摊成本,享有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接下来,本文进一步分析其他制造业极具竞争力的国家制造业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首先,本文将排名前10的其他9个国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的代表为德国和美国,第二类是韩国、日本、新加坡以及加拿大,第三类是墨西哥、印度以及巴西。首先作为第一类的代表,德国和美国,作为全球高端制造业出口的典范,相比其他样本国家,其制造业贸易关系持续性更好。从影响因素来看主要体现在:反映出口目标国收入水平或者说需求结构的人均GDP每提高一倍,德国和美国制造业出口关系失败的概率分别下降6.5%和3.7%,这说明进口国人均收入水平或者说需求结构层次越高就愈发青睐德国和美国的制造业产品,这是德国和美国作为全球制造业金字塔最顶端的国家的显著特征,同时这也是其他样本国,包括日本这一传统的制造业贸易大国都不具备的特征。其次是作为第二类制造业代表的韩国、日本、新加坡以及加拿大,这些国家是传统的发达国家,高收入的OECD成员国,从制造业出口贸易关系的维系情况来看,与其他的具有竞争力的新兴市场国家相比已经没有太多特殊的优势。但需要指出的是,和德国、美国一样,这些国家有一个特征,即每年出口到各个目标国制造业产品的种类数越多贸易关系越稳定是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并不普遍具备的特征,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本文认为从细分产品来看这些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出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个别规模极大的跨国公司,这些大型的跨国公司都是典型的多产品出口公司,由于被同一跨国集团控制,所以在细分产品层面上可以有效地避免产品出现同质竞争的情况。出口产品种类数越多,也反映了该国的某些大型跨国公司国际影响力越强,因此贸易关系越稳定。最后是墨西哥、印度以及巴西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从前文的分析可知,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在出口持续时间的维系方面已经与第二类中的发达国家不相上下,仅在稳定性上略有不及,而从各因素的影响来看方向上这些国家表现出与中国更多的相似性,仅在程度上与中国略有差异,不难理解,同样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在国内经济特征和制造业出口产品特征上具有某些共性,在此不再详细分析。

三、政策建议

出口贸易篇5

关键词:闽台进出口贸易

地理位置、经济政治背景比较

福建省作为我国一个沿海开放地区,地处我国东海之滨,面对台湾,接近港澳,是距离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并且也是全国第二大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华侨港澳台胞在推动福建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福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全国进出口高速增长的大环境,给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和进出口贸易带来了良好的氛围,带动和促进了福建的经济腾飞。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国家政策使全省已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开发格局,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台湾省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宝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背景使得它更便于与祖国内陆和国际地区进行经贸合作。同时,台湾与美国、欧洲、日本等东南亚国家也都有着大量的经济贸易,与福建等内陆各省更是早有密切的民间文化交流。在两岸尚未实现直接“三通”,经贸关系尚未实现正常化情况下,两岸的经贸关系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祖国内地已成为台湾最主要的投资地、最大出口地之一及最主要贸易顺差来源,两岸经贸关系对台湾经济正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

进出口贸易总体比较

“九五”期间,福建省累计出口额大约518亿美元,比“八五”翻了近一番,年递增10.3%。2000年,福建进出口贸易总量首次突破200亿美元,达到212.23亿美元,居全国第6位。2001年全省进出口贸易工作取得新的进展,进出口贸易总值达到226.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出口139.22亿美元,增长7.9%,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出口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6位;进口87.04亿美元,增长4.7%,保持了较大的贸易顺差。2002年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84亿美元,其中出口17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75%;进口110.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7%。全省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同世界上2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全年出口上千万美元的商品共有60多种。福建外贸发展已经呈现出由“求量”向“重质”的转变。福建经济快车之所以能够长期迅跑,很大程度得益于外贸这匹强劲有力的“黑马”。福建外贸发展呈现出五大特点,即: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档次不断提升;贸易方式有新的转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贸易项目明显增多;出口市场趋于相对均衡;对外贸易实现“顺差顺收”的良性局面;外贸经营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从1995年到2002年的进出口贸易指标上看,台湾的进出口贸易呈现波浪式的起伏波动:2000年达到最高值,进出口总额为288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483亿美元,进口额1400亿美元;而2001年却呈现出衰退迹象,进出口贸易总额甚至低于1997、1998、1999三年。在经历了2001年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后,2002年台湾省的经济贸易开始缓慢复苏,其主要原因来自于出口增长,1至9月,对外出口增长5.1%,其中对内地出口成为带动台湾产品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在国际经济景气尤其是两岸贸易大幅增长的带动下,台湾对外贸易扭转颓势,对带动经济走出谷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岛内的民间消费及民间投资仍然疲弱,使整个经济呈现“外温内冷”的状况,全年经济呈现低增长态势。(见表1)

从以上具体数据可以看出,福建省的进出口贸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台湾则呈现上下起伏波动的形势。虽然福建省的进出口贸易在近年有相当快的发展,在全国也排名前列,但与台湾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到2002年为止,福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只为台湾的1/10左右,进口额差距则要更大一些。因此,福建的进出口贸易要达到台湾现在的水平仍然需要一定的时日。

进出口市场、地区比较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短短20年时间,福建省的出口市场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多元化市场战略取得新的突破。以前,东南亚一直是福建外贸出口的传统市场,近两年,福建对世界各大洲的出口全面增长,特别是对俄罗斯、东欧、中东、韩国、非洲、中南美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迅猛。对香港和日本的出口占亚洲的前两位;对德国、英国、美国也都有大量出口,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01年,全省实际商品出口国家与地区达193个,对亚洲出口61.9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4.5%,对美国、日本、欧盟、香港四大传统市场合计出口97.8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70.2%,美国已经一跃成为福建最大的出口市场。

对台湾省来说,美国是其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占总出口的23.7%,至今仍然稳定增加,从1996年的26.866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34.815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14.6%,主要原因是美国的经济景气继续扩大,台湾对美国的出口(以信息通讯机器为主)有顺畅的增长。其次,香港是台湾出口的第二大市场,2000年出口额达31.336亿美元。近几年,中国大陆的出口剧增,从而导致对台湾原材料、部件等的进口需求增大,台湾经由香港对中国大陆的间接出口增长坚挺。日本是台湾的第三大出口市场。但在1997年,对日本的出口由于口蹄疫发生而导致猪肉出口停止,另外也由于日本经济恢复缓慢的影响而剧减,从1996年到2000年出口额平均为13亿美元左右。对亚洲出口则为总出口的一半以上,且呈现快速增长,其中同上年相比,对日本出口增长44.1%,对东盟五国增长32.1%,对香港增长24.9%。因此,可以看出美国是福建和台湾的第一大出口国。福建的出口有往欧洲和美洲扩大的趋势,而台湾的出口则逐渐向亚洲扩展。

进口方面,福建省对亚洲的进口主要来自于日本,最高时期(2000年)达到13.15亿美元,对香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都有较大量的进口;欧洲主要从德国、意大利及英国三个国家进口,最高进口额为1998年对德国的3.23亿美元;美国也是福建省较大的进口国之一,且年进口量呈逐步递增趋势,从1997年的6.23亿美元发展到2001年的8.08亿美元。2001年,全省与世界上110个国家与地区开展进口贸易,进口50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与地区共有20个。

台湾最大的商品进口来源是日本,2000年达到3.86亿美元。其次是美国,由于台湾的有关信息通讯产品的出口坚挺,导致对美国电子部件的进口需求旺盛,2000年达到最高值2.51亿美元。但是台湾对日本和美国的进口都呈现了逐年上下波动的形势,可见国际经济政治和台湾内部的经济变动对进出口贸易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同时,台湾对韩国、马来西亚、法国、德国也有较大量的进口。

进出口商品结构比较分析

近几年来,福建省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外贸出口格局也不断优化。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进一步下降,工业制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二者的比例由1999年的17.4:82.6调整为2001年的9.3∶90.7。2001年全省初级产品出口13亿美元,比上年减少近7000万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0.6%降到9.3%,工业制品出口126.3亿美元,占全省出口的比重突破90%。2002年机电产品出口68.04亿美元,同比增长41.44%,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9.1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2.34亿美元,同比增长82.07%,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8.62%。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成为拉动福建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电子行业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企业是通过利用外资改造发展起来的,新开发的出口商品有电视机、录像机、电话机、电脑、音响、电子元器件等六大类,农业、食品制造业、建材、机械、石化行业等也通过利用外资得到很大的提高和发展。

同样,在台湾省的出口产品中,工业产品所占的比重也是最大,2001年达到1462.15亿美元,其次才是农产加工品和农产品。可见,福建的工业制品出口虽然占到全省出口比重的90%,但仍然不及台湾的十分之一。在出口商品结构方面,电气机器、电气器材与机械均处于前两位。台湾对中国大陆间接出口的主要商品项目有:电机设备及部件、机械设备、塑料原料及制品、人造纤维丝、工业用纺织品等。其中电机设备所占比重最大,达到15.9%。另一方面,从增长率看,电机设备及其部件比1996年增长30.8%,钢铁制品比1996年增长29.5%,这两项在工业产品中的出口增长率最为显著。

进口方面,福建省的进口商品种类广泛,主要以工业制品中的机器设备为主。2002年福建省机电产品进口62.08亿美元,增长43.7%;高新技术产品进口28.68亿美元,增长65.4%。而台湾省的进口额中,原材料占最大份额,2000年达到897.78亿美元,其次是资本货物和消费品。福建进口的原料配件及设备所占比重相应提高到88.4%,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下降到11.6%。化学成品、纺纱织物、钢铁、机械及运输设备等商品占绝大多数,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主要集中在邮电、汽车、轻工、食品等。在所有的进口商品中,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就有7大类。

伴随着科技产品世界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台湾进口的机器设备和零部件也不断增加。台湾与中国大击的进出品贸易也有了相当的发展。受到民间投资活跃等因素的支持,台湾对中国大陆的间接进口额,主要以农业、工业原材料为主,达到39.15亿美元。

从以上的定性分析可以看出,福建的进出口贸易及整个经济水平都与台湾有相当大的差距。这是与它们各自的经济政策,政治背景紧密相关的。两省的进出口贸易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各自的特色。总体来说,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的原因,台湾进出口贸易与福建省进出口贸易无论在规模上、速度上、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福建属祖国大陆同一经济体,这种与台湾地区的差别是正常的,随着改革开放,内地已成为台湾最重要的投资、出口地之一,内地对台湾的进出口贸易在台湾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也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经贸合作。如果两岸能够消除人为的屏障,随着交往的日趋频繁,闽台的进出口贸易将呈现越来越紧密、互补、共荣的特征。

参考资料:

1.杨维中,1997年台湾的对外贸易――1998年日本贸易振兴会白皮书:贸易篇,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第二期

2.石广生,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与展望,国际商报,1998年10月15日

3.对外经贸部,福建外贸首超200亿美元,2001年03月02日

出口贸易篇6

1目前南通出口贸易状况

1.1出口规模和增速明显好转

2005~2008年,南通的出口贸易总额持续稳定增长,年均增速大致维持在25%以上;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规模随虽略有下降,但增速急速下跌至4.9%;2010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出口规模显著提高,增速也达到26.2%,详见表1。同时,从表2及图1中可清晰地看出危机,前后南通出口贸易的明显变化:2008~2011年第一季度期间内,出口规模在2009年年初探底后恢复增长,出口增速呈“V”型反转态势。

1.2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

2005~2010年,南通市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纺织服装等三大类,但各类出口商品增速与产品构成方面有所不同。在出口增速方面,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从2005年至今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态势,除个别年份外,都超过了本市同期商品出口贸易增长幅度,即使在2009年总出口出现负增长时,两大类商品也保持了正的增速(分别为3.4%与1.9%),尤其是机电产品出口表现更为稳定。纺织服装出口虽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但相对较为平缓。在出口产品构成方面,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由2005年的31.1%,上升到2011年的44.7%;高新技术产品由2005年的6%,上升到15.5%,二者占出口总额的六成,达到60.2%;纺织服装产品,同期的数据则由42.6%下降到31.8%,见表3。1.3一般贸易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南通的出口贸易方式一直以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主要为进料加工)为主,一般贸易出口增速多数时期高于同期加工贸易出口增速。从出口构成来看,一般贸易出口额占同期出口总额的比重大致维持在60%左右,而加工贸易这一比重大致在36%~38%之间变动,详见表4。南通出口市场主要分布在欧盟、日本和美国,2010年南通对欧盟市场出口增速60.6%,超过日本成为南通最大出口市场。2011年,对欧盟、日本、中国台湾以及韩国的出口增速低于平均增速,而对东盟、美国、中国香港的出口增速较快。其中,民营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已逐渐成为支撑南通对外贸易较快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总的来看,南通出口贸易正逐渐复苏并维持稳定态势,但对欧盟、日本的出口增速明显降低,出口存在区域性潜在风险。

2南通出口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势来看,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持续存在,欧债危机的不断恶化,使世界整体经济仍处于调整中。一方面,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变化为南通出口贸易提供了这样或那样的机会,另一方面,诸多不利因素也对南通出口贸易产生重大影响,当前正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特殊时期。

2.1南通出口贸易面临的发展机遇后危机时代,南通出口贸易虽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市场疲软等不利因素,但亦有积极的因素存在,主要表现为:

(1)政策环境趋于宽松。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促进外贸出口的政策、法规,如减轻出口企业税费负担、给出口企业提供财政支持或担保、为出口企业提供信息支持或举办各种形式的展销会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给外贸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鉴于政策、法规实施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通出口贸易都将受惠于政府的利好政策。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做法比如提高出口退税率是显然违反WTO《补贴与反补贴协议》有关规定的,所以在今后的贸易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合法手段,以切实履行我国入世承诺。

(2)广泛的海外市场具有互相替代性。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对世界发达国家的影响较大,而许多海外新兴市场为南通出口贸易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经济增长点,主要有东盟、中国香港、拉丁美洲等,同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正在艰难复苏,这有利于南通的外贸业加快结构调整,实施战略转型,先发制人,抢占先机。

(3)危机之下,强者恒强。历次经济、金融危机都是对各经济体的一次重新洗牌,许多企业由于经受不住打击而倒闭、破产,但也有不少企业在危机中立稳了脚跟,甚至有的借助危机,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实施市场开拓战略而变得更加强大。所以,危机危机,是“危”也是“机”。本次金融危机亦不例外,对于那些真正有实力的优秀企业而言,就是一个击败竞争对手,不断拓展市场,实现企业飞跃发展的良机。

(4)危机促转型,危机促升级。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近年来一直所持的发展经济的重要理念,金融危机为推进这一进程舒兵等:后危机时代南通出口贸易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契机。在危机最严重的2009年,出口出现4.9%的负增长,而南通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逆势而上,分别实现了3.4%和1.9%的正增长,这个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的产业发展转型激励政策。目前,南通的产业升级与转型还在持续进行,随着更多激励政策的实施,南通的产业结构将会更加合理,出口商品结构也将更为优化。

2.2南通出口贸易面临的挑战

(1)外在因素。首先,是世界经济整体发展态势不明朗。经济全球化下,尤其发达国家的经济和市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受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影响,当前世界几个重要经济体的状况仍不乐观:美国的“双扩张”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本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全球输入性通货膨胀;日本经济长期萎靡不振,加之大地震、核危机以及日益增长的债务风险等因素,未来走势难以有太大起色;欧债危机继续发酵,欧元区整体经济发展持续放缓;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5%,其中,发达国家为2.5%,发展中国家为6.5%,尽管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但由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对世界经济整体发展的带动作用有限。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开始放缓,这将直接导致海外市场需求下降,从而制约南通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又有重新抬头的趋势,目前WTO自由贸易谈判已基本搁置,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正遭遇重大挫折和风险,美国、欧盟等频繁发动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典型的有两起:一是2009年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以中国油井管存在补贴为由,宣布对我国相关产品实施10.36%至15.78%的反补贴关税制裁,该案涉及金额约27亿美元,是迄今为止美对华贸易制裁的最大一起案件;二是2011年5月14日,欧盟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铜版纸同时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反补贴税率介于4%和12%之间,反倾销税率为8%到35.1%,两相叠加,对中国企业征收的总税率在20%到39%),这不仅开创了欧盟对华反补贴的先例,也是欧盟首次对中国同一产品动用双重贸易救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势必对南通出口贸易构成重大威胁。第三,是人民币的持续升值缩小了出口利润空间。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达20%以上。这给南通外贸业带来了不小压力,特别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成本导向型产品影响显著。以纺织业为例,人民币升值不仅直接造成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和出口企业竞争加剧,而且导致本地外资纺织企业转移和就业率下降。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利润将减少2%。2010年,南通纺织业出口额约为46.77亿美元,同期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约3%,按照我国纺织业平均利润率3.9%来测算,南通纺织业则因此损失近1100万美元。可见,人民币升值给南通纺织等行业的出口压力是巨大的,同时也对南通整个外贸产生重大影响。

(2)内在因素。首先,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偏低,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纺织服装、机电产品仍是南通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但传统的纺织服装业出口利润率普遍较低,机电产品作为南通最大的出口商品类别,由于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且以劳动密集型和原材料消耗型为主,也易受宏观外部因素的影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南通经济近年来的一大亮点,出口比重从2005年的6%上升到2011年的15.5%。但这一比例与全国平均25%、世界发达国家40%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原因在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产品品牌。高新技术产品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所以从长远看,当前南通出口产品结构特征不利于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贸易方式构成不合理,加工贸易比重过大。南通的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规模比率近年来基本维持在6∶4。加工贸易比重过大,一方面不利于出口贸易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容易受制于人,受制于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抗风险能力较弱。此外,南通很多出口企业从事以贴牌方式出口的加工贸易,局限于加工制造环节,很少介入设计研发和营销服务环节,产品的附加值普遍较低,这符合著名的经济学“笑脸定律”,即企业利润分布的特点是技术研发和品牌价值处于经济活动中的高利润区,而加工制造处于低利润区,利润呈“U”字形分布。第三,是外资出口主体地位未发生根本变化。据海关统计,2010年,南通外商投资企业出口89.41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占全市出口总值的63.4%,虽然比去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但外资企业出口所占比例仍一直保持在60%以上,而内资企业不足四成,这一状况与我国整体出口态势基本相符。内资企业出口能力和水平的持续薄弱,将聚集潜在的外贸出口风险,不利于南通出口贸易稳健发展。一是由于南通外贸企业产品大多技术含量不高,主要靠“以量取胜”和“以价取胜”,这不利于南通整体出口贸易质量的提高,同时也阻碍了内资出口企业的转型与升级,这里也包括了无序竞争和政府实施的“超国民待遇”等原因;二是外资企业赚取了绝大部分出口利润,而生产活动所产生的诸如环境污染、高能耗等负面指标却要由地方政府“消化”;三是当国际经济出现下滑或危机时,外资企业往往主动撤离,加大了国内经济衰退的风险。此外,外资企业的经营方式也是我国频繁遭遇国外反倾销等非关税壁垒的重要原因。第四,是产品品牌意识不强,创牌能力薄弱。一般而言,从一个地区品牌建设的情况可以判断该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程度。近年来,南通出口企业积极开展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看,这项工作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实际拥有的自主品牌和知名品牌数量仍然过少。第五,是中小外贸出口企业融资困难。中小企业一直是南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促进当地就业、实现财政增收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与国内众多中小企业一样,南通中小外贸出口企业普遍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融资难问题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南通外贸企业在出口市场选择、技术改造创新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地方政府和出口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压力都很大。

3促进南通出口贸易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对策

基于上述分析,在后危机时代,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南通外贸产业,提升出口质量,实现外贸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南通地方政府和出口企业必须认清形势,在把握发展机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应对风险和挑战。

3.1政府要加快推进出口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转变出口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直接关系到出口效益的高低,是决定南通外贸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因素。近年来,南通的光伏产品、船舶海工、高档服装、现代家纺、电子电器、化工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迅速扩大,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家用纺织、健身器材、电动工具、海洋水产成为地产特色产业,并逐步形成多个具有国际竞争力、产值超亿美元的产业集群和出口板块。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降低粗放型产品的比率,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力争南通整体出口贸易规模和档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2扶持内资出口企业主体地位,降低附加值低的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加工贸易比重过高,极易受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并缺乏自救能力,所以具有极大的风险。今后,政府应更多地鼓励和帮助内资企业出口,尤其是私营企业出口,同时,更多地鼓励高附加值一般贸易的出口,逐步降低附加值低的加工贸易的出口。

3.3改善金融环境,切实解决中小出口企业融资难的困境金融危机对以出口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影响是最大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因为融资不畅导致资金面断裂,企业经营困难,直至破产倒闭。因此,在后危机时代,政府应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通过财政税收政策降低中小企业经营成本,鼓励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的发展,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和完善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等,以免除中小企业在资金支持方面的后顾之忧。

3.4培育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支持出口企业品牌建设现代纺织、船舶制造、精细化工和电子信息等四大产业是南通出口经济的主导产业,政府应着力培育,形成高端技术导向、终端市场统领的产业集群,同时抓住关键少数,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资产扩张、资本裂变、技术带动、产销联盟,培育龙头企业。与出口企业一道,通过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方式,充分发挥出口品牌企业的龙头示范效应,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著名品牌,构建全方位的出口品牌培育机制。

3.5出口企业要加快实施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不断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外贸业能否成功转型,直接关系到地区产业结构转型的成败。目前,南通大多数中小出口企业在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上面临着资金、研发、人员、市场等诸多制约因素,其中最大的瓶颈是缺乏资金且融资非常困难。因此,产业转型升级有赖于政府指导以及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并与职工培训、再就业结合起来。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重点考虑产业、企业产品的辐射带动作用,促使产业的生产加工环节向上游或下游价值链中附加值更高的环节延伸。

3.6强化出口品牌战略,提升产品附加值出口企业应当基于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来塑造自己的品牌,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一是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合作,全面推进自主品牌建设;二是通过积极参加国内外展会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对自主品牌的宣传力度;三是条件成熟的企业可以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品牌占领国外市场。

出口贸易篇7

关键字:澄海玩具;出口贸易;产业集群;区域品牌

一、出口贸易相关理论

1.出口贸易定义。国际贸易是商品在国际间进行交换,是随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而产生的。国际贸易分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出口贸易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运输到国外进行销售,又称为输出贸易。广义的出口贸易包括货物、服务、技术等多种出口贸易形式;狭义的则仅包括货物。

出口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意义重大。

2.出口贸易理论

(1)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是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研究权威学者麦克尔・波特创立的。其指的是:相互关联的公司、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协会集聚在一个特定区域的特别领域,这些企业和机构数量众多、规模等级不同,具有分工合作关系,通过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专业化生产要素,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成本,形成规模效应和外部经济,区域竞争力提高。

(2)区域品牌。区域品牌指美誉度高的区域产业形象,是基于产业集群形成的,是产业链的聚集与协同效应的综合体现,具有经济规模和高市场占有率。

区域品牌的形成有三个基本要素:①区域性:一般限定在某个地区的范围内,地域特色很强;②市场影响力:高知名度、信任度和美誉度,具有品牌市场拉动效应;③产业特色:代表地方产业显著优势,在同行业内具有良好形象认同度,具有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3)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或区域土地、劳动力、矿产、资本等生产要素相对禀赋不同,为提高效率,获得比较利益,各国或区域进行专业分工,各自从事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生产,并与各国进行贸易,从中获得利益。

二、澄海玩具产品的出口现状分析

澄海位于广东东部韩江三角洲,玩具行业是澄海独特的产业。澄海是我国玩具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有“中国玩具礼品城”之称。

1.澄海玩具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出口构成

(1)出口构成。澄海位于广东东部潮汕平原,濒临南海,是中国国重要的玩具生产基地。

从品种上看,塑胶玩具、毛绒玩具、动力玩具、益智玩具是最主要的出口品种,2010年出口额44.548亿美元、25.12亿美元、11.78亿美元、10.9亿美元,分别占玩具出口总额的40.63%、22.74%、10.71%、9.94%。

(2)澄海玩具的出口地区分布。欧美是澄海玩具主要出口市场。2009年对美欧出口分别占我国玩具出口的45.8%和22%。

自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启动以来,东盟占汕头贸易进出口总值已增长至2014年的19.1%。2010-2014年双边贸易总额466.4亿元,汕头与东盟贸易年均增速12.7%,东盟成为汕头外贸进出口的主要增长点。

澄海玩具对东盟贸易大有“文章”可作。

三、澄海玩具产品在出口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澄海玩具行业在有着较快的增长,且呈现出明显的地区特色,在我国玩具出口中占重要地位,但在玩具出口高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的忧患。

1.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虽然相比于珠三角的贴牌玩具生产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澄海玩具企业拥有自主创新的产品,但从总体上讲,大部分企业仍然是以模仿为主的中小企业,它们缺少自有创新产品。原因主要有:(1)专业人才缺乏;(2)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3)生产行业相对缺乏。

2.品牌战略有待加强。目前,澄海部分玩具企业仍停留在工业时代的生产观念和经营模式上,缺乏品牌意识、销售渠道,受制于中间贸易商,主动权缺失,难以应付品牌营销时代的贸易竞争,取得订单成为其惟一的盈利方式。这些企业依靠民资逐步发展起来,规模较小,缺乏长远眼光,造成企业品牌意识淡薄。

企业在扩大再生产和技术创新上出现资金链的断裂。

3.成本上涨, 而成品出口价格却徘徊不前

(1)原材料价格上升。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塑料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玩具企业生产成本随之上涨, 而国外经销商却不愿提高原合同成品收购价。如果提高价格,将意味着失去客户,企业经营面临较多困难,甚至有部分企业是处于亏本经营状态。

(2)员工工资上涨。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实施后,民工工资增幅约18%-32%。玩具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中劳动力占25%,为此,企业需提高工资来争取更多的劳动力。

(3)出口门槛提高。《国际玩具业协会CIIT 商业行为守则》和《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的实施,不仅将淘汰一些玩具生产企业, 而且将导致玩具生产成本的提高,生产利润骤减。

4.质量安全、技术贸易壁垒严重影响出口。“玩具质量”对于新时期澄海玩具而言,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在国际上,欧美和俄罗斯等国家提高玩具质量标准,这些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产品规格、合格评定、儿童健康、安全等多方面要求,进口国通过调整技术标准进行贸易保护,构成玩具出口的长期威胁。但要适应国际玩具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考虑产品的安全与质量非常重要。

四、澄海玩具产品出口对策

1.把好质量关,开发自主创新产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注重技术创新研发,提高产品质量,研发自主品牌。澄海玩具产业升级,首先需要突破技术壁垒,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高附加值玩具的研发。企业要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玩具的科技含量,培养玩具设计综合人才。其次,注重产品质量,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管理出口玩具,努力按国际玩具的标准组织生产。加快研发替代产品,更新生产模式,提高技术水平和环保性能,降低壁垒带来的不利影响。

2.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促进产业集群升级。进一步加强集聚程度,通过整合各地作坊,成立作坊联盟,在招聘、生产和对外交流实现统一,增强集聚优势,突出规模效应,提升市场竞争力。

3.突破技术贸易壁垒,增强国际竞争力。质量是企业生命线,提升澄海玩具品质是增强企业竞争力重要一环。为有效跨越国际贸易技术壁垒,降低出口风险,玩具企业必须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升级玩具结构,开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最后,澄海政府、企业及行业协会、出口商会等组织之间应加强协调,共同抵御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对玩具出口的冲击。

五、结语

玩具的出口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玩具企业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全力打造自主品牌,顺应市场对玩具产业的新要求,发挥自身优势,以品牌进军国内外市场,以期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晋、李洽源.小玩具打开了国际大市场――来自广东省汕头市玩具产业集群的调查.

出口贸易篇8

1.出口贸易总量增长迅速,对外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从2003年到2012年10十年间,我国出口贸易额由4382亿美元增长到20488亿美元,年平均增幅达18.9%。2009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在出口贸易额迅速增长的同时,进口贸易额的增长相对缓慢,因此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不断扩大。2003年对外贸易顺差额为254.7亿美元,2008年对外贸易顺差额为2981.3亿美元,6年间增长了11倍多。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额出现三连降,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分别为1956.9亿美元、1815.1亿美和1551.4亿美,但2012年又出现回升,对外贸易顺差额为2311亿美元。

2.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较高。

2003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为26.7%,2006年高达35.7%,虽然近年来有所下降,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27.5%、26.1%、24.9%,但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所形成的长期惯性,我国经济依赖出口增长的趋势还将延续。目前,美国、日本、巴西和印度等国的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都在10%左右,我国的出口贸易依存度不仅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展国家和地区,也高于同为发展中大国的印度、巴西等,中国的出口贸易依存度长期同GDP增长率脱节,经济存在严重的出口贸易依赖性,也由此引发许多的贸易争端和摩擦。

3.出口产品中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不断上升,但仍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

根据联合国的分类方法,工业制成品中的第5和第7大类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由1980年的46.5%上升到2010年的94.8%,2012年达到95.1%,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由1980年的22%上升到2011年的57%,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但其完全的优化转型远未完成,因为我国大部分出口生产企业仍然处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中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例如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59.2%和31.2%,但如果再进行细分,这些出口产品中大部分依然属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马源(2013)的分析得出2010年我国出口欧盟的机电产品中,66%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只有34%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总体来看,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大部分属于中低档次,产品附加值低和技术和知识含量较低,和发达国家出口的“高、精、尖”机械设备相比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主要以来料加工和装配贸易为主,主要生产和出口计算机、通信和电子技术等产品的中间产品和零部件,依然以劳动力为比较优势,缺乏核心技术。

4.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依然占据较大比重。

目前我国初级产品出口中的矿物燃料、油等高排放、高耗能产品出口占据30%左右,工业品制成品出口中的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制品等均属于资源性和高污染产品,由于不具备核心技术,机电产品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大部分依然属于高耗能、高排放的低附加值产品。同时,自2006年以来,加工贸易占据我国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由于我国加工贸易主要以“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来料加工方式为主,国内加工企业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材料进行组装后再出口,仅赚取少量的加工费,却在加工过程中耗费大量能源并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含量。

二、我国出口商品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的计算

1.数据说明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分类)把商品分成10大类(0-9),文章主要选取其中的第3、5、6、7共4类商品进行研究,这4类商品出口额合计近年来均占我国总出口额的70%以上,所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出口商品金额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能源消耗量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由于《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上对商品的分类标准不一样,因此按照SITC分类对《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上的商品分类进行了归并,这样才能应用其数据。自中国加入2001年加入WTO以来,出口规模迅速扩大,但同时能源消耗也由2000年的14.55亿吨标准煤上升到2011年的34.80亿吨标准煤,据《2013年BP世界能源统计回顾》的数据显示,从2009年开始,中国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在能源消耗大幅上升的同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快速上升,由2003年的约35亿吨上升到2010年的约85亿吨,跃居世界第一。因此,文章选取2005年和2010年的数据进行计算,为了剔除价格因素,使两年的数据具有可比性,以2005年价格为不变价格对2010年的出口额和工业产值进行了处理。

2.计算我国出口商品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

目前计算商品能源消耗量的方法有投入产出法和直接消耗计算法。文章采用第二种方法,先计算4类商品的单位能耗(能源消耗强度),它等于各商品的能源消耗量除以其总产值,各出口商品的源消耗量就等于4类商品的出口金额乘以单位能耗。直接消耗法由于只计算了商品的直接能耗,而没有计算在生产该商品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及辅助材料等所产生的间接能耗,因此会造成能耗量的低估,但是通过计算结果发现,即使在低估我国出口商品的能源消耗从而低估碳排放量的情况下,也不影响中国大部分出口商品属于高能源消耗和高碳排放的结论。

3.计算结果说明

通过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出口商品碳排放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我国出口商品的碳排放总量较高。2005年、2010年我国4大类出口商品的碳排放总量分别为1.3亿吨(约合4.8亿吨CO2)和1.4亿吨(约合5.1亿吨CO2),而同为出口大国的德国2005年和2009年整个制造业的CO2排放量分别为1.12亿吨和1.02亿吨。第二,出口商品碳排放强度在下降。2005-2010年我国4大类出口商品的碳排放总量增长7.9%,而同期的出口贸易增幅为76.7%,碳排放量增幅远远小于出口贸易增幅得益于出口商品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和2005年相比,2010年4大类出口商品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1.77、2.11、2.08、0.16,降幅分别为:34%、40%、35%、27%。

三、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综合前面我国出口贸易现状特点和出口商品碳排放总量的计算结果来看,我国出口贸易发展迅速,经济增长的出口依赖性较强,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依然建立在高碳排放的基础上。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其逐步实施的低碳规制和措施如碳关税及非关税绿色贸易壁垒将会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较大影响。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将来美国和欧盟对进口产品全面征收碳关税,故我国产品出口量可能下滑21%。但对不同的出口商品影响会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

1.第3大类出口商品,即矿物燃料,剂和有关原料。

该类商品属于高排放高污染类商品,2005年和2010年碳排放强度分别为6.67、3.46,但由于出口额较小,其碳排放总量在4类商品中最小,2005年和2010年分别为1175.99万吨、763.67万吨。受我国能源短缺的制约,国家对该类产品出口采取限制措施,其出口额5年内仅上升了20.08%,同时不断提高减排技术,碳排放强度5年内下降了48.1%,因此第3大类产品出口受低碳规制和措施的影响较小。

2.第5大类出口商品,即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此类商品碳排放量较高,其碳排放强度2005年和2010年分别为5.31、3.20。2005年和2010年的碳排放量分别为1898.71万吨、2317.14万吨,两年均位于第3位,虽然该类商品的出口比重较小,但5年内的出口增长率却高达102.3%,碳排放强度下降40%。因此,随着出口量的不断增加,第5大类产品出口将会受到低碳规制和措施的影响会越来越大的影响。

3.第6大类出口商品,即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

这类商品2005年的碳排放强度仅次于矿物燃料等商品,其碳排放强度为5.92,而2010年碳排放强度为3.84,排名第一。2005年、2010年的碳排放量分别为7638.77万吨和7914.37万吨,占总排放量的比重分别为50.1%和49.1%,是我国出口商品碳排放量的主要来源。此类商品2005年和2010年的出口比重分别为16.9%和15.8%,是我国的第三大出口商品,5年内出口增长率为59.4%,碳排放强度下降35%。因此第6大类出口商品受低碳规制和措施的影响最大。

4.第7类出口商品,即机械及运输设备。

第7类商品2005年、2010年碳排放总量分别为2117.71万吨、2852.28万吨,碳排放强度最低,分别为0.60、0.44。虽然该类产品一般认为属于清洁生产,但由于是我国最主要的出口产品,且出口增长较快,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2005年、2010年分别为46.2%、49.5%,5年内出口增长率为83.6%,远远大于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幅度的27%,所以碳排放总量在不断攀升,5年内增长率为34.7%。有学者对影响出口商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进行分析,王天凤(2012)的研究表明,规模效应是我国出口商品碳排放增加的主要来源。高海燕(2011)的研究表明,规模效应在机械制造业出口产品碳排放中所占比重为70%以上。同时由于这类商品的中间投入品碳排放强度较高,包括间接排放的完全碳排放强度会比直接碳排放强度高很多,因此第7类出口商品也会受到低碳规制和措施的较大影响。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方向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系统受到空前挑战的背景下提出的,但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不遗余力地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动因是自上个世纪80年达国家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后,欧美国家经济由实物主导模式逐步转变为非实物生产主导模式,出现经济服务化和虚拟化的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已经失去,重新回到制造业已经不现实且也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所以必须找到一个新的产业作为拉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发展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低碳经济成了发达国家的首选。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20世纪的信息革命,中国均未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所以在国际分工中只能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大量出口低附加值、高耗能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贸易条件在不断恶化。此次低碳革命对我国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我国应该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在应对低碳经济给我国出口商品带来的冲击的同时努力进行低碳技术创新。

1.积极应对发达国家和地区低碳减排规制和措施对我国出口商品造成的冲击。

一国的对外贸易模式是由其经济发展水平和比较优势所决定的,由于我国工业化起步较晚,劳动力丰富但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目前只能大量出口具有较高碳排放量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在完成了高耗能高排放的工业化后,对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制定低碳减排规制和措施显失公平。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实际上是碳密集产品的主要消费者,按照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碳排放来征收碳关税是不合理的。因此,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我国应该积极主动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的讨论,并联合其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展开谈判,共同抵制以碳关税为代表的新型绿色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在抵制发达国家碳关税政策的同时提出反制性政策,“可以考虑从消费者社会责任的角度,提出基于人均碳消耗量或者累计人均碳消耗量标准的碳关税政策。”

2.发展低碳经济,降低出口商品碳排放量。

首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提出从2020年全面征收碳关税的计划表,而据测算,我国的碳排放量将在2020-2030年之间达到峰值,如果不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则在未来就有可能发生剧烈的贸易摩擦和贸易战,所以努力降低出口产品碳排放量已势在必行;其次,由低碳经济所引发的低碳贸易已是大势所趋,低碳绿色贸易壁垒必然会对各国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产生重要的影响,高耗能、高碳排放、低附加值的产品的出口比重将大幅下降,而低碳排放、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将逐步上升;最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30多年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来的,随着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改变过去不可持续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迫在眉睫,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优化出口产品的能源消费结构。

按照电热当量计算法,2005年和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构成中煤、石油、天然气的比重分别为74.1%、20.7%、2.8%,2010年这三种能源的比重分别为71.9%、20%、4.6%,我国的能源结构5年来几乎没有得到优化,一直以高污染高排放的煤炭和石油为主,其它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较低。全世界核电发电约占总发电的10%左右,而我国近年来核电所占比例基本保持在0.3%左右,因此,我国出口产品能源消费结构有很大的优化空间,逐步减少高污染高排放的煤炭和石油的比重,增加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并大力发展水电、核电和风电等清洁能源,能够有效降低我国出口产品的碳排放量。

4.加大对低碳技术研发的投入,创新低碳产品,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

由于技术创新具有正的外部性,先行的企业风险很大,如果研发失败,则成本完全由企业自己承担;如果研发成功,则其他企业就会通过模仿等溢出效应掌握新技术,企业缺乏研究开发的积极性。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低碳技术研发的投入,对先入企业进行补偿,才能激发企业对低碳技术的研发进行投入。碳排放强度主要受能源消费构成和能源效率的影响,我国4大类主要出口产品的碳排放强度5年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幅。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均呈现以煤炭为主的特征,各能源的消费构成变化不大,我国出口商品碳排放强度的降低主要原因是能源效率的提高,因此提高低碳技术是降低我国出口商品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径。

5.重点控制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的碳排放量。

第6大类出口是我国出口商品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一旦实施低碳贸易壁垒,将对这类商品的利润和竞争力产生很大影响。此类产品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出口产品,由于我国目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会大量出口该类产品,因此提高这类产品的能源使用效率尤为重要。

6.培育机械及运输设备新的出口增长点的同时注意扩大内需。

出口贸易篇9

政府要明确定位,积极引导。

(一)制定防范出口贸易信用风险的相关制度、规则和中长期规划

浙江地方政府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要在商业化运作为主的方针指导下发挥作用,如主要在制定法规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开放数据、组织建立统一的数据检索平台、培育信用服务行业、制定引导出口企业防范出口贸易信用风险的中长期规划、引导建立行业协会等方面,避免直接介入商业化运作。

(二)规范政府行为

浙江地方政府部门在鼓励企业出口方面要实事求是和量力而行,不要只以“出口额”作为评估企业领导的业绩,主要应以实现利润、资产保值增值作业绩指标。

(三)推进“信用浙江”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要进一步完善作为打造“信用浙江”的先导性、基础性工程的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如建立国外企业的查询系统,使其在防范出口贸易信用风险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大力发展信用服务行业

信用服务行业具有专业化程度高、信用管理经验丰富、服务规范化等特点,其分别提供的信用信息收集、加工、传递、信用中介、信用保障、信用管理等服务在防范出口贸易信用风险、促进出口贸易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浙江地方政府要为企业资信调查业、资信评级业、信用保险业、保理服务行业、信用担保行业、企业商账催收行业、信用管理咨询服务行业等信用管理服务行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政策环境。要加快引导和培育市场对信用产品的需求。

(五)加大惩治力度,加大国外失信者的违约成本

惩罚机制可让遵纪守法的企业与消费者得到保护,让不讲信用的受到惩罚。健全有效的不良信用惩罚机制直接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信用体系的完善性,同时也间接标志着其信用交易的成熟程度。失信成本过低是目前海外企业不讲信用的一个主要原因,要加大国外失信者的成本,使其不至于像APEX公司那样给四川长虹等多家中国企业带来危害。

浙江地方政府部门要本着服务的精神提供国外企业信用信息,对海外欠款问题进行追踪观察,及时公布“低信用”公司名单,建立一套透明、完善、快捷的查询系统,从而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社会信用监控和对不良行为者“禁入”的机制,就能使更多的企业避免损失。

(六)加强信用管理教育和人才培养

要防范出口贸易信用风险,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信用管理教育和培训必须先行,要培养一大批国际贸易信用管理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信用服务行业:与企业共赢

信用服务行业在维护市场秩序,有效防范出口贸易信用风险,扩大信用功能,提高市场交易效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被投资者、企业和监管机构所认同。因为它可以弥补企业自身所掌握的客户信用信息的不足,防范业务人员的道德风险,真正起到有效预防风险的作用。在信用管理服务行业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海外失信企业的信用状况会很容易地被与其有业务关系的企业通过信用管理服务行业得到,海外失信企业同其他企业开展业务的机会将大大降低,从而对海外失信企业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惩罚。信用服务行业的重要作用为企业所认同,企业就会自觉自愿地选择信用服务行业的服务,信用服务行业的业务也会不断扩大,也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双赢局面。

三、信用服务行业和银行联手为企业提供服务

联合信用服务行业为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已成为很多银行的新业务。目前,中国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争相抢滩这一业务,纷纷推出“信用保险+银行融资”项目,以解决出口企业融资难和信用风险问题。浙江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五金工具的民营企业。企业与一国外客户做自营出口五金工具业务,每年定单在160万美元左右,但付款条件全部采用D/A180天,这样的结算方式造成企业在途资金占用在80万美元以上,给资金相当紧缺的企业带来了难题,如果企业不接受客户的条件,就会失去一年160万美元的业务。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后,将出口信用保险的受益人转给银行,由银行以保险公司的每批次受理单为企业提供80%的压汇贷款,使企业既防范了收汇风险,又实实在在解决了企业的资金困难问题。

四、企业防范出口贸易信用风险的机制

国内出口企业应建立一套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一)积极推进“3+1”信用管理模式

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管理部提出了适合中国企业的“3+1”信用管理模式。“3”是指企业内部应建立三个不可分割的信用管理机制,分别是前期信用管理阶段的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中期信用管理阶段的债权保障机制以及后期信用管理的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机制。“1”是指在企业内部应建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机构(人员),全面管理企业信用赊销的各个环节。经过多年实践,这套模式取得了明显效果。

(二)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要对销售人员、信用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良好的出口贸易信用管理培训,使他们了解出口贸易信用管理的相关知识。信用管理教育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开展适合浙江企业实际的信用管理培训。

(三)巧借金融工具避险

出口企业可以利用的金融工具主要有出口信用保险、国际保理、福费延业务、银行保函、备用信用证等。

1、投保出口信用险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我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政策性保险业务,是世贸组织补贴和反补贴协议原则上允许的支持出口政策手段。出口企业通过投保出口信用风险,可以从银行获得融资便利,变单一的信用证结算为各种灵活的交易方式,既减轻了资金周转的压力,又解决了安全收汇的后顾之忧,同时还能提高企业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

如浙江省宁波市一家外贸公司在2005年秋在广交会上结认了一位以色列客户,双方达成了贸易意向,但是客户的付款条件是分期付款方式。由于收汇风险大,如果没有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公司只能选择放弃。为此,公司及时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既规避了出口贸易风险又开拓了海外市场,一年多来与该客户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过200万美元,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开展国际保理业务

保理,即保付,是指企业把由于赊销而形成的应收账款有条件地转让给银行,银行为企业提供资金,并负责管理、催收应收账款并进行坏账担保的业务。

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叙做国际保理业务在防范风险方面有以下好处:(1)增加收入。(2)规避风险。(3)提高收款的能力和收款的及时性。国际保理业务与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既有竞争性又有互补性,出口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3、使用福费延业务

福费延业务目前在国际商品出口贸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福费延(FORFAITING)又称包买票据,指金融机构从出口商处购买由进口商承兑、并经进口地银行担保的、无追索权的中长期应收票据的融资行为。福费廷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无追索权,因此出口商将融资的风险完全转嫁给了承接福费延业务的银行,也就是说出口商将票据拒付的风险完全转嫁给了贴现票据的银行。这是福费廷与一般票据贴现的最大区别。叙做福费廷业务后,出口商不再承担远期收款可能产生的利率、汇率、信用以及国家等方面的风险;增加了贸易机会,出口商能以延期付款的条件促成与进口商的交易,避免了因进口商资金紧缺无法开展贸易的局面。

4、银行保函

银行保函(LetterofGuarantee,L/G)或称银行保证书,它是指商业银行根据申请人的要求向受益人开出的担保申请人正常履行合同义务的书面证明。它是银行有条件承担一定经济责任的契约文件。当申请人未能履行其所承诺的义务时,银行负有向受益人赔偿经济损失的责任。

为了控制出口贸易信用风险,企业可以采用债权担保的手段转移风险。出口贸易最常用的债权担保手段是银行保函。银行保函是国际间银行办理代客担保业务时,应委托人要求,向受益人开出的保证文件,是独立于委托人与担保人之间的反担保或委托人与受益人之间的合同或投标条件之外的,是依据其规定的条件生效的,由担保人以保函中规定的任何单据为基础做出决定的,是不可撤销的。

5、备用信用证

备用信用证,作为一种付款承诺,虽然形式上是第一性的,但意图上却只是在委托人违反基础合同的情况下使用(具有备用之意)。备用信用证实质上是一种银行保函。银行保函和备用信用证都是名称不同、实质相同的信用担保金融工具。银行保函和备用信用证不是结算方式,而是为承担交易风险的一方提供信用保障的手段。在赊销交易中,交易的一方将承担风险,如果要规避信用风险,那么可以在此类带有风险的交易中,配合使用银行保函和备用信用证。

承担信用风险的出口企业都可以利用银行保函或备用信用证来规避风险。实践中,备用信用证通常不直接用于贸易货款和相关费用的支付,而是与O/A、D/A等国际结算方式共同结合使用。出口企业在借助备用信用证等风险保障手段的前提下使用O/A、D/A,,既有助于促销,又有效地控制了出口贸易信用风险,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浙江出口企业要拓展海外市场,必须采用多种有竞争力的贸易方式以开发新市场,开辟新用户,但同时也要规避出口贸易信用风险,必须依靠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形成合力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防范出口贸易信用风险,以使出口企业更好地实施企业战略目标,达成企业经营目标,进一步扩大出口,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在国际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出口贸易篇10

1.中国对欧盟出口的发展。中欧贸易关系的发展虽在历史上有所波动,但总体上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双边贸易额逐年增长。1975年中国与欧盟的前身欧共体建交时,双方贸易额仅为24亿美元。以1995年为起点,中国与欧盟进出口贸易呈现加速度的增长过程,且出口增长速度要快于进口增长速度。2004年中欧双边贸易额高达1772.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1071.6亿美元,同比增长36.9%,占当年整个外贸出口额的18.1%;2005年出口额为1437.1亿美元,同比增长34.1%;2006年出口总额达1819.8亿美元,同比增长26.6%。随着2007年1月1日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加入,欧盟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必将越来越紧密。

2.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的结构。中国向欧盟出口的商品中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低附加值的轻纺和机电产品,产品结构比较单一。2006年1至8月,中国对欧盟(25国)纺织服装类商品的出口额为144.6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即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较大,但质量较低,主要集中在劳动相对密集的环节,附加值少,出口主要是主体产品的零部件和附件,主体产品出口很少。

二、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

我国对欧盟的出口贸易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障碍,这些障碍不仅来自欧盟方面,也有来自我国国内的。

1.技术性贸易壁垒。欧盟各国经济、技术实力普遍较强,因而欧盟国家是最先意识并研究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stoTrade,以下简称TBT)的国家,同时也是设置TBT最严重的国家。调查表明TBT已成为阻碍我国出口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首要的非关税壁垒。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出口产品都受到了欧盟在技术性规章和规范、包装和标签要求检验和检疫规定、环保等方面设置的限制,对我国出口现实和潜在的影响超过了700多亿美元,占年出口总额的25%以上。

2.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欧盟是最早发起对华反倾销的地区,也是外国对我国实施反倾销案诉讼最多的国家。截止2003年底,欧盟已发动98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申诉。进入2004年,这一势头有增无减,年度立案数量大幅度增加到9起,涉及产品包括手动叉车、铸铁井盖、碳酸钡、聚酯长纤维面料、三氯异氰尿酸、镁砖、不锈钢紧固件、颗粒状聚四氟乙烯树脂、酒石酸等,这些产品均属中国出口欧盟的重要产品。据估计,欧盟目前正在进行的反倾销调查和正在实施的反倾销措施影响了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的10%左右,不少商品被迫退出欧盟市场。

3.配额限制。欧盟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配额限制主要是纺织品贸易方面的配额。从开始1995年1月1日起,纺织品配额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取消,截止2005年1月1日,长达数十年的纺织品配额体制终结。这对于中国纺织品对欧盟出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导致出口量激增。但出于对本国纺织业的保护,2005年4月8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促请中国自主限制纺织品出口,24日,欧委会宣布对9种中国纺织品进行调查。2005年6月10日,经过长达10小时的马拉松式谈判,中国和欧盟就纺织品出口问题达成协议,规定2005年—2007年中国输欧10类纺织品的年增长率为8%~12.5%,欧盟中止对中国纺织品进行调查,协议自7月12日起生效。但是,在上述协议生效还不到两周,中国套头衫出口就已达到配额,这说明中国出口欧盟的纺织品远远多于每年所设定的配额量。

4.取消普惠制待遇。从1995年开始,欧盟分两阶段(1995—1998年和1998—2004年)逐渐了削减对中国产品的普惠制待遇。一些产品从2003年11月1日起,在原优惠安排的基础上,削减50%的优惠幅度,并从2004年5月1日起,取消了全部优惠安排。这意味着大量的中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关税的大幅度提高,必将影响中国产品在欧盟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影响中国多欧盟出口贸易的发展。

三、促进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1.实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战略。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大都属于中低档的商品,不适应欧盟高消费市场的需求。因此,我国必须不失时机地转向实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战略。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努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二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档次和质量水平,提高其附加值,其别要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增强其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

2.加快建立我国符合世界规范的贸易技术壁垒(TBT)体系。我国须要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特别是产品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的研制工作,健全完善认证制度,加快我国符合世界规范的贸易技术壁垒(TBT)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政府要组织专门的人力研究对外贸易技术性壁垒体系,根据市场和产品的特点来寻求打破国外技术壁垒限制措施的对策;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引导、支持科研部门加强技术标准的研制工作,特别是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加大法规标准的制订力度,将技术规范纳入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