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文学十篇

时间:2023-03-24 18:31:05

军事文学

军事文学篇1

【关 键 词】军事文化哲学 基本问题 基础研究

目前,学界已形成对文化、军事文化的研究热潮,文化哲学、军事哲学和军事文化学研究已经具备相当基础,但关于军事文化哲学的系统研讨尚不多见。军事文化哲学兴起的必然性是什么?军事文化哲学是否可以单独构成一门学科?这个研究领域是否具有研究价值?本文试图对军事文化哲学的兴起、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内容等基本问题做出初步研讨,希望能够对该学科的建立和完善有所助益。

一、军事文化哲学兴起的必然性

一种有生命力的哲学,必然要体现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军事文化哲学研究的孕育和兴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深刻的必然性。这种深刻的必然性与文化哲学本身所具有的“两种样式”密切相关。所谓文化哲学的“两种样式”,一般认为是指“文化观点的文化哲学”和“哲学观点的文化哲学”;“就其与哲学的关系而言,文化观点的文化哲学可能扬弃哲学,却不会规范地解决哲学问题。扬弃哲学具有超出哲学的、很实际的现实意义……哲学观点的文化哲学,当其温良驯顺或无所作为之时,它就是哲学的一个普通的下属学科,是哲学原则的自我印证。”[1]

第一,军事文化哲学的兴起是军事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第一现实需求。这是文化观点的军事文化哲学,是军事文化哲学兴起的外在必然性。从军事文化整体来看。军事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军事文化活动的基本规律、动力系统与创新体系综合作用的结果。军事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本质上是一种深刻的军事生存方式的转变,如果这种深刻的军事生存方式转变没有相应的哲学理论作为指导,它便会整体地陷入盲目之中,甚至会发生逆转与倒退。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理论能够满足军事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第一现实需求呢?

传统军事哲学研究作为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将“军事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而对军事整体的哲学考察,实际上是以对军事活动的基本规律、动力系统与创新体系的考察作为核心。而军事文化哲学首先是将军事活动看作是一种文化活动,那么,在军事文化哲学的视野里,对军事活动的基本规律、动力系统与创新体系的研究与考察也就成为对军事文化活动基本规律、动力系统与创新体系的研究与考察。

第二,军事文化哲学的兴起是文化哲学、军事哲学和军事文化学三门学科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必然会发生的学科融汇与转型趋势。这是哲学观点的军事文化哲学,是军事文化哲学兴起的内在必然性。

我们所使用的哲学观点,就是文化哲学的观点。综观当前国内已有的文化哲学研究成果。有的自觉以“整体文化”作为文化哲学的研究对象[2];有的选择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汇的批判视角[3];有的认为文化哲学是从哲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人类文化现象和文化实践结果的反思来把握人的本质和主体性境遇以实现人的文化自觉[4];有的立足从个体生存论的角度来揭示文化哲学[5];有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思当代中国发展中的实际问题[6]。概括起来,文化哲学的观点实质上就是一种融文化历史性于哲学的观点。

从这种哲学观点出发,我们认为所谓“军事文化”,就是指在整个军事历史进程中,在军事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军事活动的发生、变迁和转型以及在此过程中创造出的武器装备、制度体系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所反映并展现出来的人类深刻的军事生存方式。所谓“军事文化哲学”,就是从哲学的立场和高度,用哲学的方法对军事文化进行研究和考察的部门哲学,是对军事文化作出形而上思考的哲学。

先用这种哲学观点来看军事哲学。哲学观点的军事文化哲学其实在军事文化哲学在以学科的可能形式出现以前就已经先在。我们所说的这种哲学观点是指一种文化哲学的观点,而非“科学之科学”哲学的观点。传统军事哲学研究是持一种怎样的哲学观点呢?这种观点是:“军事各个具体的方面、层次和部分,均有各门具体的军事学科或门类性军事学科去研究,惟独关于军事整体的本质、规律、价值和指导问题,需要一门概括性、综合性学科进行研究,这个任务便历史地落到了军事哲学的肩上。”[7]再用这种哲学观点来看军事文化学。军事文化学研究的代表著作《军事文化学》《军事文化学概论》已经先后问世,标志着军事文化学的学科建立和发展已经在逐步走向成熟。从文化学到军事文化学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文化、军事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日益深入。对于军事文化现象的研究已经“成问题性”,毕文波教授在为《军事文化学》所作的序言中已经初步指出了这一点:“文化学、军事文化学在文化、军事文化系统构成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提炼、概括的规律性理论,其中某些基本理念和范畴又必然进入哲学和军事哲学,与其构成叠合的界面,而且该界面在所在层次范围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还可相对独立,形成文化哲学和军事文化哲学”。

二、军事文化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军事文化哲学的研究领域是什么?不妨将其与军事哲学的研究领域作一比较。军事哲学的研究领域是“军事整体的本质、规律、价值和指导问题”。而军事文化哲学将军事活动视为一种文化活动,其研究领域应该是“军事文化整体”。

军事文化哲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确定了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军事文化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从哲学、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研究和考察“军事文化整体”。“军事文化整体”包括“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两大方面,分别是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来理解文化的两种存在方式。从动态方面不仅仅是将“文化”理解为凝结成的“文化成果”,而是看成活生生的动态过程;从静态方面对于凝结成的“文化成果”分别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三方面理解。

第一,军事文化哲学与文化哲学。军事文化哲学是文化哲学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和拓展。军事文化哲学能够弥补当前文化哲学研究中分支应用性研究的不足。有学者认为,文化哲学不宜发展成为具体的学科领域,它应该作为一种传统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是人类生存图式的深刻内在。我们认同这种观点,这些主张本身便是使哲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有益尝试,但这种回归可以更深一步。

第二,军事文化哲学与军事哲学。军事文化哲学是军事哲学文化性的沉淀和应用。“军事文化哲学”可以说是从哲学、文化哲学的立场和高度,用哲学方法对军事文化进行研究和考察的部门哲学。军事文化哲学对军事文化作出形而上的探索和思考,能够为现实的军事文化活动甚至军事实践整体提供深刻的哲学依据和理论指导。这种意义上的“文化”是一种内蕴于生存图式的概念,并不是一个同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并列的具体领域。

第三,军事文化哲学与军事文化学。军事文化哲学是军事文化学哲学性的凸显和提炼。军事文化哲学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从一开始就不同于军事文化学的研究。军事文化学是用文化学的观点与方法,研究军事活动领域文化现象及其特点规律的科学。军事文化学是军事学与文化学交叉的边缘学科,它既是军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可视为文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显而易见,军事文化学用文化学方法研究军事文化,包括军事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播与交流、功能、价值判断等等;而军事文化哲学则是用哲学、文化哲学的方法来对军事文化整体进行研究。军事文化哲学研究能够对军事文化学研究起到指导作用,而军事文化学研究为军事文化哲学提供素材,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三、军事文化哲学的研究内容

军事文化哲学研究首先要有正确的理论方法作为指导。我们所研究的军事文化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研究军事文化本质问题、军事文化运动问题、军事文化创造问题和军事文化价值问题的理论基础。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理论之外,文化人类学、文化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中一些元理论也可以有选择性地作为军事文化哲学研究的借鉴。比如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等,对我们研究军事文化哲学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无论是从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关于物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发展的立场来看,还是从文化哲学关于哲学是从本质上来揭示人的最深刻的生存方式的立场来看,军事文化哲学都应该是动态的、开放的和批判的。动态性展示这种哲学的生命力,开放性决定这种哲学的影响力,批判性体现这种哲学的创新力。这三种性质缺一不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军事文化哲学的研究内容要体现出这三种性质,体现出军事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体现出人们在军事历史进程中所凝结成的生存方式是处于不断发展、变迁和创新之中的,是动态的、开放的和批判的。因此,由人们在这种生存方式中所创造出的物质、制度及精神成果,也是处于不断发展、变迁和创新之中的,而研究这种军事文化的哲学理论也必然是处于不断发展、变迁和创新之中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军事文化哲学的研究内容应该大致包括军事文化本质论、军事文化运动论、军事文化创造论、军事文化价值论和军事文化方法论。军事文化哲学的研究内容显示出军事文化哲学鲜明的学科特色,预示着该学科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与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马天俊.哲学的文化性与文化的哲学性[J].求是学刊,2009(6).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0(3).

[2]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汇处的文化批判[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4]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军事文学篇2

关键词:任职教育 装备教学 军事人文

近些年,随着部队对各类专业人员的需求加大和军校教育面向毕业任职需求为牵引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军队院校逐渐由承担培养干部学历教育为主,向承担各类岗位任职教育为主转变。这种发展是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军事教育经验,全面提高军事人才能力素质的必然选择。从当前这个时期的情况和部队实际看,提高任职教育的质量,学员军事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可或缺。良好的军事人文素养,使得学员能够坚定政治理念,在学习过程中科学地思考解决各种问题,在工作任职中艺术地处理矛盾困难,生活中正确地协调人际关系。将军事人文精神融入到装备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潜移默化提高学员个人文化道德素养,提高军人的人格魄力,更重要的是提升学员对所学知识理解认识的层次和境界,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广将会对部队的管理、训练、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1 军事人文的基本理念

军事人文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于发生在军事领域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继承和发展并付诸实施的理论和实践"。军事人文借鉴传统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新出现的边缘科学研究成果,为军事科学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服务。人文精神是军事人文的内在本质,本身的军事性是这个学科的方向和导引,军事人文以其独特的方式,将人文精神与军事活动的特点结合起来,除了具有一般人文科学的教化意义,而且对军事活动具有指导意义,同时更突出了阶级性的要求。在未来的战场上,战争的态势瞬息万变,一线的军事指挥者不仅要具有很高的科技和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很好的人文和身心素质,即包括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内在人格品质,越是战争危急的关头,科技和专业素质的作用就越弱,而内在人格品质的作用就越强,往往一场殊死搏斗战争的最后,拼的就是指挥者的人格魅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在军人的素质体系中是一个既基础又顶层的重要内容,因此,重视和提高军人的人文素质是每个军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新阶段关系军队建设的重大课题。

2 任职教育中装备教学的特点

军校任职教育旨在全面提高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注重实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装备教学自身具有许多明显的特点。

2.1 军队院校装备教学是任职能力的知识核心之一,具有鲜明的军事职业特色。

任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员能够通过学习生成和提高任职能力。任职能力包括指挥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等,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任职教育的终极目标。对于首次参加岗位任职教育培训的合训分流和国防生学员,装备教学的意义在于使学员在所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其军兵种相关的一种或多种主战装备的原理知识和专门的战斗操作、维修保养技能,以胜任毕业后的具体工作岗位;对于轮训性质的部队在职学员,装备学习的意义在于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解决日常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掌握部队配发新型装备的操作、维护知识,通过装备的学习,融理论、工作、创新研究于一体,最终目的亦为提升岗位服务能力。

2.2 装备教学不仅使学员掌握军事专业的基础理论,更加强调实践应用,突出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装备的使用效率和战斗力。

任职教育下的装备教学,摆脱了以往学历教育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增大专业操作比重,针对部队所需,实例化教学内容,特别是在装备的日常维护中,培养学员解决一般问题、修复简单故障的能力,以此打破基层部队装备使用中普遍存在的因不懂装备原理只能简单按手册操作和怕故障不敢使用的境况,提高装备使用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最大限度发挥出装备的作战效能,所以装备教学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环节。

2.3 提升培训学员的综合素质,包括装备讲授、操作示范、组织训练、装备管理保障等内容。

装备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学员"学得懂"还要"讲的明"、"管得清"。经过学习的学员回到部队后,需要他们将所学到的装备知识传授给其他未经学习的干部和战士,普及科学使用、科学管理的理念。同时,现代武器装备的系统化复杂度不断提升,这种军事装备系统化的特点,决定了对其管理也必须使用系统的观点,并且在装备的全寿命期内,如何使每个阶段顺畅运行,需要有大局观、统调观、根据装备的全系统、全寿命管理要求,装备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装备资源才能得到有效利用。

3 军事人文理念对装备教学的促进作用

军事人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军事领域的方方面面发挥着作用。在任职教育装备教学中融入军事人文理念,如同在化学反应中加入了催化剂,使装备教学变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

3.1 军事人文理念丰富装备教学的内涵,把持教育本质属性

军事人文的理论内涵丰富,既包括了平时的教学制度、训练科目、教法、训法、课堂氛围、学院学风、教员教风等等内容。以教风为例,教员在课堂上风采的表现,不仅是其个人的展示,而且对学员有着重要的榜样作用,教风不但影响授课效率,更主要的是其作为软环境直接影响育人效果,影响到学员对军队、对学院、对任职学习的看法,影响学员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军事人文理念融入到装备教学中,可以化解其过于实用主义的不良发展。装备教学的主要原则是面向岗位、注重实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难免会出现过分强调对学员进行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而淡忘了情感、人格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如果过分突出装备教学的外在功能,过分凸现对需求的满足,便会淡化教育本身提升人性的神圣使命。而一旦教育丧失了起应有的塑造学员人生意义的职能,陷入功利化的泥潭,学员的短期行为也就会相应而生,装备教育的本身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3.2 军事人文理念在柔化教学内容,令学员更易接受,教学中更加注重人文关怀

任职教育装备的主要内容是装备的原理知识、一般性的维修方法和战斗操作,其中简单故障的维修和装备战斗操作是学员需要重点掌握的。和以往学历教育中的装备学习相比较,任职教育的装备教学更加注重操作实践和学员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上机时间也相对增多,但是在讲解的环节,仍然是比较枯燥的,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容易出现操作原理学员没有理解,实践环节干涩卡壳,不容易推进,教员反复强调而学员记不住,影响教学效果和进程。如果将这些操作原理的讲解也融入人文理念,从学员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以问题入手,启发学员的思考;以问题为牵引,传言授课内容;以问题为关节点,构建知识框架。同时增加教员的部队调研,采集积累实际案例,融入到装备授课中,以学员的思路和情感发展为知识的脉络,结合学员实际布置任务,重视人文关怀,这样装备教学的效果会有很大的提升。

3.3 以军事人文理念和谐教学氛围,协调教员与学员的关系,更加有利于教学过程的管理

军事院校的特殊性使军校的课堂和地方院校全然不同,军事化的管理和令行禁止的作风同样在军校的课堂上时刻展现。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这样的氛围不利于学员思维发展,激发学员创造力,并且影响教学效果。教员驾驭课堂,学员也容易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散"的情况。对于军队院校,严肃的课堂氛围是必须的,这是部队的特点和本质,不能放弃。但是如何在严肃的环境中构建和谐课堂,保证教学效果,做到"严肃活泼",这需要军事人文理念的介入。在课堂上,教员要善于使用人文主义的思想来和学员交流沟通,热爱、尊重学员,公平对待每一个学员,发现每个学员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与积极的肯定,与学员形成一种理解和信任的关系。这样才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保持乐观的态度,增强求知的欲望,树立和谐的价值观。在和谐氛围中促使学员的学习热情和教员的教育热情高涨,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学员军事装备素质和人文素质同步提高。

3.4 军事人文精神的融入,启发学员在装备的使用、管理中能够以更加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

装备教学和军事人文结合,能够给学员带来潜移默化的改变,通过装备知识的学习,学员掌握这种装备的工作特性和正确使用方法,完成学业到部队任职或返岗工作后,如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员以耐心和充满人文理念的方式讲解过,这名学员就能够记忆深刻,解决起来也很顺畅,如需向其他同志讲解,亦会效仿当时教员授课的方式,这就提高知识传播的效果与效率,点滴中促进部队装备使用工作的进步。在装备管理的过程中,也能够遵循相应装备的技术特点和保养要求,科学管理,科学维护,减少装备的损耗,保证装备的正常运行。

4 结语

军事院校是培养军事人才的主要场所,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任职教育装备教学必须要把科学教育与军事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从职业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装备教学的特点入手,融入军事人文精神;从教学内涵、教学内容、教学氛围等方面,用人文精神来塑造军魂。从而培养出同时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发展、创新型的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1]蔡 耘 《军事人文概论》[M] 北京:出版社,2006

[2]王月红 方 顺 围绕军队院校教育转型创新任职教育教学方法[J] 继续教育研究2009(5)

[3]白 涛 人文素质在军事职业中的重要意义[J] 语文教学通讯2011(10)

军事文学篇3

军训时总埋怨:时间仿佛“一日如十年”;身体似乎经受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般折磨;教官又是“蓝色冰点”一样冷酷……可现在回想起10天的军训生活,觉得以前的种种苦恼是多么的幼稚。军训是对自我们的一次洗礼,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生作文军训那些事初一600字,供大家学习。

中学生作文军训那些事初一600字1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军训的生活便是这本书中最美丽的章节;如果说人生是一出戏,那么,军训的生活便是这出戏中最精彩的一幕。

军训对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而这些感受又都是不能言传的。只有自己亲自尝过的人才有可能知晓其中的蕴味,然后,和有同样经历的人相对一笑,让共同的感受在彼此间传递、分享。

9月15日,我们开始为期一周的军训生活。一身迷彩军装,让每一位大学生都多了一份英姿,也多了一份职责。应对炙热的太阳,我们将迈起铿锵有力的脚步。我们要像军人那样,锤炼铁一样的坚韧,磨练钢一样的意志。

站军姿,练转身,走正步,练队形。无数次重复的口令以前让教官的嗓音沙哑,无数回对动作的纠正也曾让教官眉头紧皱,一遍遍的动作示范让教官的额头布满汗滴。但是,沙哑的嗓音掩盖不了教官的严谨,微皱的眉头黯淡不了教官的关心,布满额头的汗滴冲淡不了教官的尽职。训练的每一个动作,都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合作的力量,以及团队精神的重要,我相信,它将使我终身受益。

苏轼有句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军训的第四天,由于“韦帕”的到来,下了一场大雨,但是这场大雨并没有阻挡我们军训的步伐。所有的同学都依然整装待发。穿上雨衣,走过泥泞,跨过水滩,体验长征的艰难路程。目的地越远,我们的就斗志越昂扬。我们唱着歌,喊着口号,潇潇洒洒地前进。路旁树木向我们招手,路上的行人也朝我们挥手喝彩。这是一条征路,无论多苦,我们用我们自己不屈的意志在走。

军训虽然苦,但它让我们更加懂得了要珍惜此刻的幸福生活;军训虽然累,但它让我们体验到了超出体力极限快感;军训虽然严,但它让我们更加地严格要求自己。大雨洗礼后的天空会有满斗的星星,我们也相信,军训后,我们会拥有一个更加绚烂的星空,会有一个更加完美的明天。明天,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

透过被晒的黝黑的皮肤感受到血液的沸腾,军训,就如梦一样,匆匆地向我跑来,又在我没有细细品味那份感觉的时候又悄然而逝,剩下的疲劳在肩头隐隐告诉我:少份娇气,多份坚强;少份依靠,多份自强;少份怨天尤人,多份勇往直前。

不要惆怅时光如流水逝去,因为这段记忆将成为生命中不可抹去的一部分,它会在我们遇到困难时给我们动力,支撑着人生旅途的各种风雨中飘摇的心灵。这种信念将迎来一个新的起点,引领着我们一步步走向社会,让我们更加成熟。

你的军训呢?

中学生作文军训那些事初一600字2军训不仅仅仅是对我们身体的考验,更多的是对我们意志的磨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是在不断的磨练中长大的,就像一棵小树一样,只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军训很苦也很累,但这是一种人生的体验,是战胜自我、锻炼意志的良机。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苦,饿其体肤。”军训之中,正是如此,其中有酸楚的泪水,有苦咸的汗水,有飘扬的歌声,有欢乐的笑声。

如果说大学是一本书,那么军训的生活便是书中美丽的彩页;如果说大学是一台戏,那么军训便是戏中精彩的一幕;如果说大学是一幅画,那么军训生活便是画中夺目的颜色。

半个月的军训生活是短暂的,但它给我们留下的完美回忆却是永恒的。经过这次短暂、艰苦而又难忘的军训,我们少了份娇气,多了份坚强;少了份依靠,多了份自强;少了份怨天尤人,多了份勇往直前;同时也懂得了自制,自爱,自理和自强。

军训是我们人生中一次难得的考验和磨练,军训不但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磨练出了我们坚强的意志。

有位哲人以前说过:“无法回味的感觉才是最美妙的感觉。”对于军训,有些感受不能言传,只能在淙淙的意会中回味。那味道就如同品味一杯很浓郁的香茶,只有尝过的人才明白其中的韵味,然后才能和有同样经历的人相对一笑,让美妙的感觉在彼此间传递。军训,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军训,已经成为一种宝贵的难得的一种经历,写进了我们的记忆中,成为了我们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它已经成为一种力量,已在能在困难时给予我们动力的力量。

军训使我们以坚强为信念,努力成为生活的强者。昨日,我们一齐欢笑,流泪。这天,我们一齐历经风雨,承受磨练。明天,我们一齐迎接绚丽的彩虹。苦,让我们一齐珍惜此刻的甜。累,让我们体验到超出体力极限的快感。严,让我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天空愈晴,星辰愈灿烂,谓之辛苦的军训后,我们的灵魂也将得到升华。

中学生作文军训那些事初一600字3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军训是我们进入大学学习的第一门课程,相信也是影响我们人生旅程的一次特殊历练。

也许大家在初中高中阶段,对军训有过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体验,但真正经历大学军训后,你们可能恍然间有一番全新的感受,一旦融入,连寻常平淡无奇的学习和生活都变的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在如今这个政治稳定和谐发展的社会,我们很难去想像那些鏖战沙场,兵戈相交,甚至来不及备置灵柩而马革裹尸的军人战士们,有着怎样的非凡气质与逼人气魄,我们只能循借着九年前那次举国关注的阅兵仪式,去思忖,去揣度,去好好欣赏甚至去享受军人们伟岸奇崛的飒爽英姿,那种无人能及的风采,毫不留情的博得许多人的不绝赞词与虔诚膜拜!

当数位教官们以矫健的步伐,焕发的神采,高呼着口号,脚踏着齐步显示c出军人雄壮的风采时,那又是一种何等摄人心魄的壮观景象:屈指可数几十人的队列,却能轻而易举的营造出绝尘而来的恢弘气势;一身棱角分明的军装,却能在不经意间产生出战甲戎装的视觉效果!原来,无论是出于何种原由,身处何种境地,他们都会以独属于军人的姿态示人,决不含糊!

简单的见面仪式让我们相识,而在训练时的言传身教中,彼此间又迅速建立起良好的友谊,慢慢便形成了默契。军训期间的军事化管理,让我们过着军人的生活,渐渐习惯着军人的起居,训练中的苦累病痛,我们学会了在谈笑风生中咬咬牙咽下,顺颊而下的汗与泪,我们学会了用坚毅的脸庞去承载去面对。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雨滴而来,教官们依然身着一套笔挺却单薄的的军衣,为我们示范表演,每个军训归来的傍晚,他们总会亲自陪伴同学们迈着齐步直至寝室楼下,讲评完毕,整整军帽,锐利的眼神瞬间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温存如水的目光,道一句:天气凉了,注意保暖。有些羞涩,却不表露,他们的眼睛被低垂的帽檐遮住,没有发现我们疲惫蒙尘的脸上,最真挚诚恳的感激!

时光荏苒,弹指即逝,军训的时限即将来到,我们能够真正作为半个军人站立在这片土地上的时间不多了,也许我们人生短暂数十载,没机会经历血火梦魇,瀚海黄沙的军旅生涯,但是,教官们身正心纯,勇者无畏的教导必将永远铭记于心!

中学生作文军训那些事初一600字4进大学,就意味着务必理解军训考验。对我们这些一向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一种自我挑战。在这短短的军训期间,做到互帮互助,团结一致,我们要从原本懒懒散散的暑期生活中脱离出来,参加严格训练,理解阳光的洗礼,应对种种的考验。

给我们训练的教官和我们一样大,他身材不高,在他那稚气未脱的脸上写满了严肃和认真。他还很爱笑,而且笑的时候原本就不大的眼睛变得很可爱,他的睫毛很翘。但是,教官在军训的时候对我们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只要大家不努力,他就会批评我们;只要大家动作不规范,他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示范给我们看。这但是我第一次与军人接触。

军训一开始,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对军训充满了好奇。但是到了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问题来了。有的同学开始发牢骚,抱怨声便连声四起,一些同学向教官提出意见、有的甚至想逃避训练。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平时的生活太顺畅,几乎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少了那份同龄人应有的潜力。这正是我们务必提高的自身素质。而我们的教官却因为我们自由散漫的各种坏习惯,经常受到惩罚。24日这天教官因为我们,被罚连续五次正面卧倒在水泥地上,整条手臂都肿了,还流血了;那一刻,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哭了。但是哭又什么用??我们总是在教官受罚之后跟他说对不起,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做好自我呢?

你是那么一丝不苟。抱着在军训中混的我,这天,才认识到严谨的时间意识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哪怕是一个最简单的动作,在训练场上,我们无数次地重复着,用自我的心去真真切切的体会军人的英伟。军姿的纹丝不动,跨步的整齐有力,使我们真正体会到军人的一丝不苟。

军训快要结束,看着晒黑的脖子、脸和手臂,就能记起烈日下的汗水。但是汗水不能淹没我所有的记忆,因为有更多的东西充实着我。记得军训刚开始的时候,似乎是那样的无声无息,它没流下太多的时间让我做好心理准备去应付它。就这样的几天里,一点一滴的收获渐渐地烙在我的记忆深处。

中学生作文军训那些事初一600字5我觉得,军训便是在锻炼我们、磨砺我们,我们要想成为闪闪发光的金子,就要勇于接受军训风风雨雨的洗礼。这样,我们才能变得更加坚强,能更有勇气去乘风破浪,迎接学习、生活的挑战!

初一时,我们已经试过军训了,但经过这次初三的军训,我觉得初一的军训好像对我们很放松,感觉我们像被呵护的温室花朵,很难经得起风雨的考验。而这一次的军训,才算得上是我们的试金石。

这一次的军训,要求更加严格:烈日当空,我们顶着炙热的太阳,一动不动地站着军姿,任凭汗水肆意地从额头沿着滚烫的脸颊,再流向晒得黑黑的脖子。没有教官的命令,即使汗流浃背,我们也不能用手去擦拭汗水,更不用说是活动手脚了,如果我们当中有一个人放松了,甚至是悄悄地动了,那是逃不过教官的金睛火眼的,我们便要全体受罚——跑圈、俯卧撑、蹲下起立……每一次的惩罚都会使我们筋疲力尽。这时,我真的很像放弃,但是,我心里默默地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绝对不能轻言放弃……那么我就会咬紧牙关,努力挺过去。哈哈!就让阳光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一定不会那么容易屈服的!我会坚持到底!

军训,不但锻炼了我的体质和意志,而且,对我的思想教育有了不少的影响。尽管德育课上,教官说的都是老生常谈的道理,他不像专业的老师那样出口成章,也没有妙语连珠,但是,从他专注的眼神,和用心的教育里,我读懂了他,读懂了他对我们的严格要求,读懂了对我们无尽的关怀。

军事文学篇4

关键词:军旅 女性叙事 女性形象 女性作家 话语

20世纪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的发展受市场经济影响逐渐趋向多元化。过去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军旅文学地位已被动摇,加之女性叙事逐渐传入中国,从作者到作品主人公,军旅文学界逐渐给予女性更多的关注。杨洪涛在《新世纪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女性叙事》中提出军旅剧中的女性叙事才更加新鲜和独特,军旅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叙事以军旅文化为逻辑起点,讲述女军人的心路历程、情感诉求和身体重塑,关注她们在军旅生涯中自我身份的建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可见在新时期军旅文学的女性叙事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表现在叙事内容、人物形象、作品情节等方面,当然这几点最终的落脚点是文学作品或者影视剧;二军旅文学作品的作者群中女性逐渐增多。她们都以女性特有的气质诉说军队给女性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

一、女性叙事的形象认知

李欣在《论新时期女性叙事话语的转变》中对女性叙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女性叙事是女性关涉自身的叙事,是女性从自身出发,对女性与世界关系的探索、认知、体验的表达”。那么,我们就从女性军人的角度入手去尝试理解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女性主体地位的认知。

(一)女性军人形象

近年来多部以特战为题材的军旅影视剧在屏幕上塑造了一群情绪饱满、技艺精湛的现代女性军人形象,她们有着不同于男性军人的性格特征、生活经历以及情感认知,这些无疑都是军人价值实现的外在流露。

刘猛,作家、编剧、导演,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军旅文学的杰出代表,所做多部展示我当代优秀军人形象的作品被翻拍为电视剧、电影,一度在中国掀起军事文学的阅读热潮。《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是刘猛特种兵系列的第三部。这部电视剧区别于前两部的地方在于全剧的主线是围绕八名女性所组成的女子特战队生活、战斗的故事来展开。队长谭晓琳心理学硕士、空手道黑带七段、美国IDPA会员、国防大学在读博士、陆军少校又是火凤凰集训队教导员。出生军人世家,父亲是部队高级将领,但她的成就与父辈提携没有任何关系。来到特战队是因为受不了恶魔教官雷战的嘲弄,而选择和所有队员一起受训,训练结束后因出色表现担任特战队长带领队员多次出生入死出色完成任务。她的身上有着女性军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实现有对女性军人出色职业素养和不服输性格的展示;同时也是对一向以男性为主,认为战争让女人走开这种军队根深蒂固传统理念的挑战。叶寸心叛逆富二代,虽是女儿身却有男儿志。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为了完成自身梦想不顾大企业家的母亲反对,毅然决然加入军队成为一名军人。后因表现优异进入火凤凰参加特种训练。(删除该句)经过严格的训练在几次军事演习及实战中表现突出。面对突如其来的身世真相,尤其亲生父亲有可能是国际犯罪组织的头目而母亲也参与其中,叶寸心一度彷徨,但当她获知母亲不幸遇害的噩耗时及时清醒,不但咬牙接受了现实,还在部队怀疑她的时候解开了犯罪组织网络秘钥并在最后的行动中和战友一起抓获罪犯,实现了一个正义凌然的女性军人对祖国的承诺。唐笑笑,天使脸孔的文工团台柱子,本剧最具反差的一个女孩。这样的姑娘的标准人生轨迹,应在退役之后嫁入豪门从此成为相夫教子的传统女性,但唐笑笑不是这样。在来特战队参加集训前,她光是对头发的护理都要经过好几道复杂度工序,当她提出去特战队时团长惊呆了,这样的姑娘怎么敢去那种野人呆的地方。初到特战队的她成绩不是很好,但乐观的性格总能很好的化解队友间的僵局,即使被叶寸心嘲笑也无所谓。训练过程非常坚苦,当她一头漂亮的头发因为训练不得不减去的时候她内心是纠结的,最终下定决心剪掉长发是她坚定的军人信念战胜对美的外在追求的表现。最终这个被称作芭比的女孩留了下来,完成了她由娇气的世家公主向坚定的共和国战士的转变。在对敌斗争中她经常会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机智面对强敌灵机一动开唱《最炫民族风》并大跳舞蹈,诱惑敌人转移视线,帮助所有人成功突围。这样的女战士不是最优秀的却是最接地气的,尤其她的变化既是作为舞者向军人的转变,又是自身破茧成蝶由庸庸碌碌向拥有崇高人生追求的价值观的转变。其他五位女性沈兰妮、何璐、曲比阿卓、欧阳倩、田果,各有特点,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的特征,不服输的性格。

这八个女孩怀着各自的追求来到特战队参加集训。由一开始的互不理解到最后成为优秀的团队删除,导演刘猛并没有将她们模式化,而是根她们不同的人生经历赋予不同的性格特征。在八位女性成功组成特战队并破获多起犯罪组织活动抓到犯罪嫌疑人的艰难过程中,导演的摄像镜头同样聚焦于剧中的男性如雷战、林国良、哈雷、小蜜蜂等。可这次不同以往军旅剧这些男军人只是作为女性军人成功的陪衬出现。通过这八位漂亮的精英让我们对当代女军人也可以说是军官的形象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她们每个人都学业专攻,各有所长。她们作为独立的主体,也让观众看到自己的成长经历,人生追求,这也迎合了李欣在文章中对女性叙事的独特描述。

(二)非军人女性形象

作为非军人的女性形象,无论在电视剧还是文学作品中,多是以妻子、母亲、爱人、朋友的形象出现。但近几年的军旅电视剧中她们也展现着自己独特的女性意识。《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中叶寸心的母亲张海燕曾当过兵,卫生营8年,是恐怖组织头目黑猫的学生。她身上兼具几种身份母亲、董事长、过去的恐怖组织成员。剧中她初次出场就是一个现代意识很强的职场女性,作为大公司的董事长因为工作繁忙经常无暇顾及女儿的生活,但是对她的关爱一点也不会少,和女儿的相处与其说是母女不如说是朋友。当犯罪组织头目黑猫再次找到她时,虽有惊慌和对过去痛苦的回忆但这位经历颇丰的女强人很快冷静下来,她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和对方斗智斗勇保护集团内的科学家,如果自己无力阻挡一切她最终选择怀对女儿的爱与对方同归于尽。她用自己的生命消除了女儿的嫌疑同时也让自己的一生得到解脱。这个女性,精明干练、漂亮大方,面对危险临危不乱,她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有思想有魄力有才华的军人家属。

二、女性叙事的“话语”表述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对女性叙事的表述除具体人物形象,还值得我们探究的就是女性作家的创作。这些女性作家作为文本中“话语”的说话人,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文本与主人公进行沟通从而向受话人展示自己在一定社会文化语境中的表达意图。熟读90年代之后的军旅文学作品,会发现我们的女性作家进行“话语”表述的初衷除去对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表达,还有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品销售的考虑,最主要是对国家意识形态层面的话语权的阐释。

作家项小米出生革命军人家庭,爷爷是中央特科人员项与年。项小米任职于文艺出版社,可以说是典型的从事军旅文学写作的女性作家。她的小说《英雄无语》一经出版便在文坛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作品主要以自己的爷爷为原型讲述了爷爷如何参加革命,在革命胜利后又如何在中遭遇批斗。在作品中着墨最多的是奶奶这个形象,作家在小说初页题献“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祖母”。奶奶是客家妇女的代表,从小被卖给爷爷家当童养媳,为爷爷生下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却免不了被抛弃的命运。儿子参加红军,三个女儿陆续死去,成为一个“孤人”的奶奶却担负起了抚养二奶奶和二奶奶儿子的重任。可以说奶奶这个形象是客家妇女命运的写照,她们忍辱负重、智慧而豁达。通过奶奶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了客家人背井离乡一路艰难来到闽西这块古代的蛮荒之地,艰难生活,最终保全自己家族的血脉不至断绝。

整部作品,作家的写作格调既不哀婉咏叹也不慷慨悲昂,自始至终保持了一种低回又不失深情的咏叹基调。她写爷爷的革命情怀一方面是受自己作为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祖国、现身使命、崇尚荣誉”支配,另一方面想通过自己的表述让我们看到战争年代这些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出生入死。在小说中,作家也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英雄并不完美他们也有血有肉也会犯错,像自己的爷爷就是一个细行有问题的人。这样的写作更符合作家自己追求真实语境的话语表达,同时也迎合了市场经济下读者的审美趋向。对作品中另一主角奶奶的描述,既是作家对这个为整个家庭奉献一生的老人的追忆,同时也是对战争深层次的思考,当战争来临之时女性比男性付出更多,我的奶奶在忍受战争和爷爷给她带来的痛苦之时,还在遵循中华传统的美德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关系,努力使整个家庭维系下去。

福柯说:“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话语的年代”。裘山山《我在天堂等你》、江安《走出硝烟的女神》等等都是典型的女性叙事。研究这些文本会发现它们不仅是典型的革命历史文本,而且是鲜明的女性主义文本。他们ε性特殊的感知和体验,通过作家以自觉的女性意识去挖掘和叩问。由此也可以看出女性写作中“军旅”的一面与“女性”的一面并重,会更富有生命张力。“军旅”,经常指涉着一种政治历史话语;而“女性”,则暗喻着丰富多彩的人性。女性主义,是女性作家可以倚重的内在资源,也是军旅女性写作不可忽视的一翼。

总体来说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中女性叙事的凸显并非通俗意义上的女性较量,而是隐藏在革命、正义等政治历史理念下的女性心理和女性本质的触目惊心的书写,是女性自己话语权的展示,她们的写作也在弥合军旅文学与女性文学的审美差异方面做出了探索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杨洪涛. 新世纪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女性叙事[J].现代传播,2014(6)

军事文学篇5

【关键词】 军事文化 政治理论课 建设 实践

军事文化是军人智慧的集中体现,是蕴于军队内部的“软实力”,面对新军事变革的浪潮,军事文化日益成为军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高屋建瓴地提出的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新要求,为培养武警官兵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注入了新鲜血液。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运用先进军事文化,开展教学实践是每名政治理论教员认真思考的课题。

1 深化先进军事文化认识,练好过硬有力的教员内功

“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空洞的理论是没有用的。”要把发展先进军事文化落到实处,只有紧密联系学员的思想实际,才能体现教育的时代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要求教员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深入实际,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1.1 加强教员思想建设,提高职能意识,确保传播思想的正确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想思想上的坚定,必须首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政治理论教员的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育人的效果,关系到培养学员的质量。所以,政治理论教员要从“为国育人,为部队育人”的角度出发,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及时研究党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一是联系实际学原著。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先进文化的宝贵结晶,是我们坚持文化科学性、先进性的根本保证,是在发展先进文化的进程中,判断是非、辨别优劣、去伪存真、激浊扬清的强大思想武器。当代中国先进军事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军事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传播先进军事文化的过程中,针对个人实际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邓小平、、、等同志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巨大理论和实践贡献的国家重要领导人的有关论著,力求从根源上弄清弄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力戒学习中的形式主义,不懂装懂。二是与时俱进学理论。党的创新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对我们解决教员、学员的思想问题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所以,每当我党有重大理论创新、重大政策调整时,要采取政治理论教员与领导干部同步学习的办法,让政治理论教员先学一步,为教员在思想认识上的深刻理解打下基础。三是围绕使命学决定。总参总政以及武警部队政治部的有关决定、要求,是我们搞好教学的基本依据和法规,作为教员必须熟悉掌握上级有关的指示精神和规定,只有这样,才能使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符合部队官兵实际,使先进军事文化真正为部队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为此,要组织教员学好总政总部关于弘扬先进军事文化的一系列文件和有关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使大家明白肩上的重担和努力方向,增强使命意识,为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1.2 加强教员对实际问题分析的理性培养,提高解决问题的具体能力。同志曾经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不联系实际,不能用理论正确地说明和解决实际问题,而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断然是不会有什么成效的。因此,我们针对一些教员阅历少,很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清讲透理论问题,一些教员只能泛泛谈论学员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情况,要对教员进行先进军事文化的专题辅导。一些解决不了的或带有整体性的问题,一方面要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实际工作者进行辅导;另一方面要走出校门到兄弟院校去听报告和进行请教,从不同侧面完善教员的知识结构,加深教员对先进军事文化的理解。

1.3 鼓励教员深入生活亲身体验,提高解答实际问题能力。先进军事文化的传播要想真正贴近基层部队、贴近学员的思想,教员必须深入到基层部队和学员中间去,亲自观察了解和体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必须亲口去尝一尝。这是最直接的经验。为此,要建立以下两种制度:一是教员的课前调研、课中随机调查和课后跟踪问效,以及专项问题专题研究制度;二是教员下部队和学员队代职相结合制度。通过调研,使教员及时掌握基层官兵及学员对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疑问,缩短教员理论与实际的距离。

2 挖掘先进军事文化内涵,构建系统前沿的教学内容

先进军事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学员学得不够扎实深入,特别是对最新成果学得不够全面系统的现象,要深入挖掘先进军事文化内涵,坚持“突出根本的、吸纳最新的、充实发展”的原则,不断优化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2.1 紧贴时展,把最新理论成果及时纳入教学。对党的创新理论中提出的先进文化思想要深刻领会,对军队中挖掘出的先进军事文化要深入学习理解,依据上级文件精神梳理重要理论观点,在第一时间进入《马克思主义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忠诚卫士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要通过介绍党和政府以及军队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拓宽学员思维方法,使广大学员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的光明前景。

2.2 紧贴学科实际,把先进军事文化多层纳入教学。为增强教学的系统性,要根据不同内容和学科特点分层次进入。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基础理论课中,突出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切实在真学、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引导官兵自觉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行动的先导,把创新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武器。在《忠诚卫士修养与法律基础》、《军队基层政治工作》、《士兵心理教育与疏导》等课中,注重融入优良传统教育和人生观教育,使官兵找到精神寄托的家园,从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从我军伟大的战斗历程中汲取营养,同时,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创新和培育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新的价值观念。

2.3 紧贴使命任务,把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具体要求连续纳入教学。要根据部队的任务使命和对部队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按照《中央军委关于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意见》的要求,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突出哲学社会科学在军事领域和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基础》课,要开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哲学思考”等专题;围绕军事文化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实践要求,组织专家教授进行集中辅导,利用课余时间举办小型演讲比赛。通过理论教学和丰富多彩的读书讨论、影视讨论等相关配合活动,使学员懂得先进军事文化对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军队的巨大作用。

3 强化先进军事文化实践,实现多维立体的育人形式

由于学员处于人生的关节点,思想的转型期,所以,在运用先进军事文化的教学中,除了采取显性课堂直接教育这一主要形式外,还通过校园内部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对学员情感、心理、认知进行间接性教育。

3.1 借助网络,搭建学员自我教育的平台。网络教育是学员自我教育的新型载体,是解决学员自主学习时间不同步、可利用的空间不同步、认识问题的程度不同步的有效运行机制。源于此,要加大对校园网的投资力度实现网络信息终端“进队、入班、到床头”,走开利用现代传媒传播先进军事文化的路子。在思想工作信息网站内,增加“先进军事文化”专栏。专栏不仅要包括国家领导人及专家关于先进军事文化的论述,总部、司令部、学校领导的讲话阐释和学习体会,教员的教案、论文,学员的体会心得等,还要有诸如西柏坡、华北烈士陵园、晋察冀革命根据地驻地红色教育资源的相关资料,及社会各界涌现出来的舍己救人、自强不息等代表了优秀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及事迹,学员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我教育、交流学习体会、疑难问题解答等。在交流对话中,增设院校领导、教员与学员的在线交流热线,相互之间可以及时进行学习交流。总之,通过运用网络这一虚拟化的重要教育载体,不仅要加大教育的信息量,拓展教育空间,而且要使学员在隐匿真实身份的情况下,能充分展现学员个性,实现思想碰撞,在思想碰撞中提高学员的认知水平和辨析问题的能力。

3.2 抓住有利时机,开展多种活动,净化学员心灵。重大节日、重大事件、党的方针政策的重大调整和新理论新政策的出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时机,发挥好这些有利时机的教育作用,对学员的心灵净化,激发学员的爱国热情、增强学员的忧患意识和培养学员的无私奉献精神,起着不可低估的功效。为此,院校要在重大节日、重大事件、党的方针政策的重大调整和新理论新政策的出台之际,组织学员进行深入社会实际参观学习。如清明节时,统一组织学员到烈士陵园献花宣誓;在抗战胜利纪念日,组织学员到晋察冀华北军区司令部、潘家峪、梅花镇等纪念馆参观,使学员亲身感悟,深刻认识军人肩负的神圣职责“七一”组织新党员到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等革命圣地入党宣誓,返校后,发挥学员各自的特长,以弘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为主旋律,组织他们编排相声、小品、知识竞猜、演唱等文艺节目,激发学员的爱国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

3.3 注重校园环境熏陶,强化学员的素质养成。生活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人的思想道德形成的外部因素。因此,在进行政治理论课堂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对校园环境的优化整合,使学员在熏陶中受到感染,由外在的认知转化为自觉的行动。院校党委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院校建设的重点工程,使广播、影视、黑板报、橱窗专栏、文化长廊等现实化的教育载体与课堂教育融为一体,形成互补,构成和谐的育人氛围。在思想素质教育方面,为使学员始终以先进军事文化思想作指导,每个学员队要配备《邓小平文选》、《文选》、《十报告辅导读本》和历史伟人传等资料;丰富图书馆有关先进军事文化方面的藏书量。在道德素质教育方面,为使学员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院校的橱窗专栏要张贴改革开放成果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党的主要领导人的相关图片及文字资料。在提高理论素质方面,为锻炼学员的理论思维,开通由学员负责主持并设置编排节目内容的“学员之声”广播站;在每周定期放映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及时开展影评比赛活动。在增强慎独意识方面,院校的道路两旁矗立反映先进军事文化的标语、灯箱,学员队的会议室、教室悬挂着伟人、英模画像,成为学员“凝固的教材”、“无声的老师”,使大家处处都能感受到先进军事文化的熏陶,使学员能够时刻自省、自励,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

弘扬先进军事文化是当前军队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培养军事人才的武警院校,政治理论教学要以时不待我的责任感,紧密联系部队实际、学员思想实际,积极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把教育更加扎实有效的开展下去,真正使弘扬先进军事文化的过程,成为促进政治理论教育不断创新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有效履行教书育人光荣使命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徐学明等.军队政治工作学原理.黄河出版社,1990:47~56

2 杨林雄等.连队政治工作教程.出版社,1994:94~96

3 苏战宝等.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社会化的几个认识问题.政

工研究文摘,2000.2

军事文学篇6

当前,军事医学在强军目标牵引下面临深刻转型,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必须紧密围绕军事医学信息需求的变化而进行相应优化。本章主要研究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逻辑需求,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目标制定奠定理论基础。

一、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

1 国外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国外军事医学特色资源建设由军事医学科研机构、军事医学院校、军队医院的附属图书馆承担。美国军事图书机构分为美国防部图书馆、美各军种学院图书馆、美陆军图书馆、美海军图书馆、美空军图书馆、美海军陆战队图书馆和美海岸警卫队图书馆7类,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主要由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医学图书馆一一国立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NLM)保障,NLM的前身为陆军医学图书馆(Army Medical Library陆海空军、军事医学院校和军事医学研究所自建图书馆,提供其他特殊信息需求的资源保障,如Darnall ArmyMedical Center,   Walter Reed National Military Medical Center,  Walter Reed ArmyMedical Center, Brook Army Medical Center, Madigan Army Medical Center等军队医学研究机构均设立图书馆,提供本机构所需特色资源。

2 国内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我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建设主体为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第二军医大学图书馆、第三军医大学图书馆、第四军医大学图书馆,2015年4家图书馆共订购外文期刊9480种;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是全军最大的医学图书馆,订购了中外文数据库70余种以及TDA, TI等情报研究辅助工具,馆藏重点为生物医学资源和军事医学特色资源,2015年订购外文期刊7057种,馆藏资源占全军军事医学主体馆藏的74070,是唯一一家面向全军卫生系统提供医学信息资源保障服务的图书馆。

大型军事医学院校、军队医院、军事科研机构自建了部分本单位重点学科的特色馆藏,如第二军医大学的特色馆藏为航海医学、放射医学、热带医学、军事药学等资源,第三军医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为战创伤、高原医学、核医学等资源,第四军医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为航空航天医学、口腔医学等资源;海军医学研究所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为潜水医学与装具、高气压医学、舰艇卫生、潜艇医学等资源;航空医学研究所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为航空生理学、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航空心理学、航空卫勤装备等资源;防化研究院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为简氏防护年鉴、贝尔斯登有机化学手册、化学文摘等防化资源;军队医院的特色馆藏为临床信息资源。

由国内外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对比可知,国外军事强国的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主要依托地方医学图书馆提供保障,部分特色资源依靠军队系统图书馆自建;我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主体为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和3所军医院校,部分特色资源依靠军事医学研究所和军队医院自建。

二、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主要是进一步优化军事医学馆藏的质量、结构,进一步突出军事医学的特色资源,实现采购经费信息保障效益的最大化,为军事医学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存在以下问题(见图2)。

图2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存在的问题

1 采购经费严重不足

经费来源单一,无年度固定涨幅机制。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完全依赖军队拨款;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不是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成员馆,无法获得国家科委的经费支持以及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对高校图书馆集团采购数据库的补贴。外文期刊数据库每年都有固定涨幅(C5070-10070 ),很多图书馆(如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都有持续稳定的经费增长比例,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无采购经费涨幅保障机制。数据库销售商将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作为政府机构进行数据库定价(部分数据库商允许享受高校优惠价格),数据库定价比对高校图书馆的高出很多。采购经费的严重不足,造成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上供需之间的矛盾加深,成为制约军事医学信息保障能力提升的掣肘。

经费承担方式单一。采购经费的承担方式直接影响到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经费分配方式,进而影响到采购经费经济效益的发挥。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采购经费采用系统内部共建共享、集团补贴方式,对不同需求强度的信息资源采用不同的经费承担方式,专指性高、需求强烈的信息资源的采购费用由特定研究所全额付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采购经费均依赖于自身馆藏采购经费,未采用多样化的经费承担方式,信息资源采购经费与信息资源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2 用户信息需求满足度有待提高

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的重点服务对象是军事医学科学院和解放军总医院(以下简称“两院”)的科研人员。根据对两院用户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11年一2013年的引文分析,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对军事医学科学院用户的引文保障率都在80 070以上,解放军总医院的科研涉及很多临床医学内容,受采购经费所限,解放军医学图书馆采购的临床医学资源相对较少,因而对两院用户引文的平均保障率为70%左右,离理想的用户需求保障率还有一定差距。

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新型资源类型的馆藏包括Primal Pictures影像数据库、BMJ Best Practice循证医学数据库、Springer Protocols数据库、Wiley实验室指南、Clinical Pharmacology临床药理学数据库等,但对科研人员关注的科技战略规划资源、研究领域最新动态、综合科技数据与试验方法、网络开放信息与网络开放信息等新型资源类型还需逐步搜集和整合。

3 特色资源有待进一步突出

军事医学支撑学科的馆藏与世界一流强馆存在差距。军事医学与生物医学、化学、毒理学、药理学等学科交融性强,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是世界最大的生物医学图书馆,收藏了较为全面的军事医学支撑学科的资源,还建设了科研成果、科学数据、健康信息、标准化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3];开发了MEDLINE(国际权威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HSDB, TOXLINE, ChemIDPlus(化学毒理学特色数据库),MeSH(使用最为广泛的受控医学叙词表)等数量众多的特色资源。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的文献数据库数量有70余种,生物医学资源建设全面收集了

中文生物医学资源,订购了诸多外文生物医学特色数据库,包括SciFinder, ACS ,RSC、ASM、NEJM、Informa Healthcare、Primal Pictures 3D、 CELL PRESS、NatureA-J, Ebrary等),但军事医学支撑学科资源的数量和种类与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等世界一流生物医学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军事医学特色资源建设需进一步加强。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的军事医学特色资源覆盖了期刊、图书、学位论文和报告等多种类型,收藏了140种军事医学特色期刊(45)种外文军事医学期刊、95种中文军事医学特色期刊)、173种军事医学密切相关期刊(放射类期刊59种、传染类期刊37种、毒理类期刊21种、军事类期刊58种),《简式核化生反应手册》、《化学战生物战医学指南》等百余种军事医学外文图书,军事科学院出版社、国防大学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等人民军医出版社、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等军队卫生出版社发行的中文图书,军事医学科研机构及学院的博硕士学位论文,美国政府四大报告。军事医学的学科交叉性强,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众多学科知识的依赖性强;我国军事医学的学科划分沿袭前苏联的学科体系划分,与欧美以任务体系进行的学科划分差异性大,军事医学特色资源搜集困难。过20多年的资源建设,解放军医学图书收藏了众多的军事医学特色资源,因军事医学资源的战略保藏价值,还需进一步加强军事医学特色资源的搜集。

4 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揭示有待深化

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引进了资源整合和发现系统“卓越”学术搜索平台、summon平台,实现了对馆藏数字资源的一站式检索和知识的深度挖掘;建立了“军事医学科学院机构知识库”,自主研发了全军卫生训练教材库、生物安全信息分析服务平台等9个专题信息平台;开发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会议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引文在线集成检索整合系统;建立了认知科学、药学、生物安全、环境医学、信息素养教育、新媒体培训6个学科专题信息平台。

军事医学科学院是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的重点服务对象,其重点一级学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兽医学、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拥有生物芯片实验室、分子遗传学实验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新武器效应与防护实验室、军事毒理学实验室、实验血液学实验室、新药评价实验室、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众多重点实验室。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对军事医学科学院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源以及军事医学战略规划所需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揭示有待进一步加强。

5 信息资源优化管理有待加强

我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未制定规范的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流程,对信息技术、馆藏空间、学科发展趋势等资源优化的影响因素的综合考虑还有待进一步的系统化;未对资源优化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新一轮资源优化的参考;对军事医学信息特色资源利用情况的评估还不够全面,未建立基于量化分析的从资源评估到资源优化效果评估的全流程管理,缺乏馆藏停订、新资源遴选的辅助决策手段。

三、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措施

1 用户调研

面向军事医学科学院100多个研究室,特别是重点实验室和一线专家,开展了下室咨询和调研服务,了解军事医学专家及科研人员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需求;通过整理馆藏、现场座谈、填写资源使用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用户对于馆藏资源的评价意见以及推荐的优质新资源,作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参考,制定军事医学学科资源建设规划。

2 共建共享

每年整理制作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期刊联合目录,将其与中国高等院校医药图书馆协会编制的《全国高等院校医药图书馆预订年度外文期刊联合目录》、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制的联合目录系统、CALIS编制的《西文期刊目次数据库》等进行比对,大力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积极参与重点生物医学文献保障体系建设,将其他图书馆的医学资源作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有效补充;每年通过收集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的馆藏数据,制作《全军医学信息资源联合目录》并进行相应分析,协调全军生物医学外文期刊订购,削减重复订购的外文期刊,推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3 资源评价

定期汇总订购数据库的下载量、单刊下载成本、篇均下载成本,馆藏期刊的用户引证频次等数据,分析馆藏资源的使用情况,根据馆藏资源的评价结果进行馆藏资源调整。将馆藏期刊与PubMed收录期刊、JCRB_5个生物医学相关学科期刊进行对比,分析高质量生物医学期刊的入藏情况,对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情况进行量化评价。

4 出版信息调研

关注图书进出口公司提供的图书目录、数据库商的推荐资源、亚马逊等网上书店的信息资源,挖掘与军事医学密切相关的学科资源,进行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和补充。关注军事医学相关书评(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编制的《国外医学新书评介》)推荐的知名医学和科学出版公司的高质量医学资源,遴选军事医学密切相关资源,作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参考。

军事文学篇7

关键词:军队院校图书馆 文员 军事信息素养 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190-02

2006年以来,军队院校图书馆从满足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出发,陆续聘用了一批图书馆文员(以下简称为文员),图书馆人才队伍将由原来的以“军队文职干部”为主体转变为以“文员”为主体。

1 文员的定义

长期以来,军队院校图书馆专业技术队伍一直单一由军队文职干部组成,这部分人员大多在军队工作多年,有来自部队的,也有的本身就是院校教员或教辅人员,基本都具有一定的军事素质和军事学科基础知识。但由于军队文职干部编制有限,多数图书馆为弥补人员数量上的不足,较多地雇用了职工或临时工,致使图书馆队伍成分复杂、成色较低,既不符合高等院校图书馆队伍编配的要求,也离军队院校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对信息资源保障的需要相去甚远。

2005年8月1日四总部颁发的《中国人民文职人员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明确指出:文职人员是指“按照规定的编制聘用到军队工作,履行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同类岗位职责的非现役人员”。建立和实行文员制度,是优化军队人员结构,实现由“军队养人”向“军队用人”转变的战略举措。对加强军队质量建设,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统计,截止至2008年10月底,全军院校图书馆专业人员队伍中的文员己占到了60%以上。

2 文员的职业素养

2.1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员在工作和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是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可描述如下:忠于职守、热情服务;细致周到、维护读者权益;准守纪律、执行规章制度;不断学习、创新发展等。而作为军队院校图书馆文员,在具备上述职业道德以外还应有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点――热爱军队,献身国防教育事业。需对军队院校图书馆工作有全面正确的认知,衷心热爱图书馆事业。参加军队院校图书馆工作并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应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献身感。

2.2 专业素养

现代军队院校图书馆以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为主要技术特征,服务重心转向“人本位”。图书馆的工作活动将进入以用户文献信息需求为调节手段的动态运行机制。其馆藏资源结构、服务内容与形式等都将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图书馆馆员对专业素养的要求是必不可少的。

2.2.1 需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

一是具有信息管理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理论与知识;二是具有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等组成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和知识;三是具有本院校主要军事学科及其相关专业领域的基本军事知识。

2.2.2 需具备高层次的军事信息素养

信息时代对军队院校图书馆馆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军事信息的搜集、整理、传播的中介,必须具备高层次的军事信息素养,其中包括敏锐的军事信息意识和高度的军事信息能力。军事信息意识主要是指对军事信息资源具有敏感度,能从海量信息中提取军事信息,以及有主动搜寻军事信息资源的意识等。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识别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和管理能力、信息传播能力等。

为更好地服务于军队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图书馆的文员应具有对军事信息资源进行增值加工的能力,完善自己的军事知识结构,以提高自身的军事信息素养。

3 文员培养军事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军事信息素养是对军事人员信息行为能力和思维方式的整体描述,它包含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信息环境中自主学习的态度、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对军事信息相关的军队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培养文员军事信息素养,对图书馆的军事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和军事资源的信息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3.1 军事信息素养是文员实现职业价值的必备条件

军队院校学科门类众多交叉性强,图书馆信息需求专业性强、信息量大,获得的信息既要有溯源性又要有新颖性,要满足这样特殊的信息需求,文员就必须具有较强的军事信息能力,并且能对大量的军事信息加以准确地比较、分析、鉴别、吸收和利用,以取得较高质量的军事信息资源。军事信息素养是文员作为军队院校图书馆员终身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核心内容,它能使文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不断地有效寻求、评价、利用和创造军事信息,以实现其个人的、社会的、职业的和教育的目标。

3.2 培养军事信息素养是提高文员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从文献检索的角度来看,军事信息素养是增强文员情报意识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文员信息利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文员专业技能,为读者提供更精准情报服务的必备条件。许多读者甚至馆员自己在获取文献资料时,常遇到各种困难,检索出来的文献往往和自己的研究课题关联性不强。结合各军队院校专业特点强化文员信息检索、分析和利用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教员与学员,使其准确把握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重点、难点和趋势,进而推动学术发展和理论创新。

4 文员军事信息素养培育的主要途径

文员的军事信息素养培育可以从军事信息基础知识、军事信息资源布局、军事信息检索、军事信息综合利用创新和军事信息保密安全五个知识能力模块展开。

4.1 军事信息基础知识

文员大都来自地方高校,基本未接受过专业军事教育,对军事基础知识比较欠缺。每年度由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组织的“军队院校图书馆专业文员培训班”也仅仅只是对图书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并未涉及军事专业知识。所以文员了解掌握军事信息基础知识对日后的工作和自身发展都是很有必要的。军事信息基础知识包括军事信息化的理论知识和军事信息处理利用的基本方法等。培育的目的是学习军事信息和军事情报的基本概念,了解新军事变革及其对军事信息素养的要求,强化信息意识,掌握信息处理利用的基本技能。

4.2 军事信息资源布局

了解信息环境、熟悉军事信息资源的分布,是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的前提和基础。军事信息素养的培育应帮助文员全面了解错综复杂的信息资源环境、军事信息中心等管理机构及其服务、军事信息资源的形式及存取特征、军事信息资源分布及获取途径、军事信息资源的评价等,培育文员在对教员、学员提供军事信息服务时,参与保障各类军事活动中,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军事信息资源和提供多种服务保障的素质能力。

4.3 军事信息检索技能

检索是军事信息获取的核心技术。军事信息素养培育不但要传授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更要强化和训练各类军事信息搜索、鉴别的技能。既要培育公开信息资源和常用信息获取渠道的查找使用技能,更要重点指导文员善于运用非公开的内部信息资源、反映军事和战争前沿的最新信息资源尤其是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技能和方法。

4.4 军事信息综合利用创新能力

综合利用信息资源的水平和效率是衡量军事信息素养的重要指标。具体表现为鉴别信息质量的科学准确程度以及运用信息解决军队建设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的能力。通过军事信息素养的培育,提高文员科学掌握信息知识、信息技术并不断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的应用素质,能够更好地为广大教员、学员提供更有价值的军事信息资源。

4.5 军事信息安全知识

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军事领域信息的侵袭和防范、信息的争夺和保护日趋激烈。我军面临的军事斗争准备需要每位军事工作者都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掌握信息安全技术,加强信息安全防范。因此,必须把信息安全素质列为军事信息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要培养文员的军事信息安全意识以及熟练运用各种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的能力。让文员全面了解军事信息安全保护的环境要求,并掌握具体的信息安全防范技术和方法。同时,要通过军事信息索质培育,强化文员的信息道德,远离信息犯罪,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个入隐私、屏蔽不良信息、传递真实信息的良好信息品质。

参考文献

[1] 周国庆.从源头上加强初级指挥军官的军事信息素质培养[J].南昌陆军学院学报,2008(6).

[2] 王志宏.提高官兵军事信息素质的思考[J].国防大学学报,2004(2).

[3] 靖静,何茜,甄晓伟.浅论军队院校图书馆非现役文职人员的价值实现[J].长空,2008(3).

[4] 李洁.军事学科专业知识一军校图书馆文员应具备的知识要素[J].信息管理,2009(10).

[5] 杜又功,张良欣.强化军队研究生军事信息素养培育的思考[J].海军院校教育,2011(9).

[6] 林平忠.军事信息素质培育的原则与内容[J].信息管理,2009(10).

[7] 许颖.军校图书馆非现役文职馆员职业倦怠心理倾向研究[J].信息管理,2009(8).

军事文学篇8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发展动力,一方面来源于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来源于环境系统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推动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自成系统,同时又是军事医学系统、信息资源系统的子系统,因此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两大系统环境是军事医学环境、信息资源环境。此外,军事医学和信息资源的系统环境也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环境。军事任务的需求牵引、科学技术的发展驱动和系统自身的演化运动是军事医学发展的三大动力,军事医学的系统环境包括军事环境、医学环境、其他科学技术环境等;信息资源的系统环境包括经济环境、信息科技环境等,因此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环境包括军事医学环境、信息科技环境、经济环境、信息资源环境。其中,军事医学环境为需求环境,信息科技环境为驱动环境,经济环境为支撑环境,信息资源环境为本体环境。

1 需求环境为军事医学环境

满足军事医学信息需求,支撑军事医学发展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目标,也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外在牵引力和发展推动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指的是根据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职能任务和用户需求,调整信息资源的采集范围、重点,进行军事医学特色资源的整合、组织与揭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职能任务随着军事医学任务的演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军事医学环境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需求环境。

军事医学的发展需求主要来源于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卫勤保障,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应满足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卫勤保障的信息需求。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根据军事斗争卫勤保障的需求,军事医学应加强战场急救医学、三防医学救援技术和装备的研究、海上后送平台和装备研究、加强信息化诊疗装备研制。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当今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反恐怖战争卫勤保障成为军事医学的新任务,反核化生恐怖的卫勤保障是军事医学的重点,防生物恐怖的卫勤保障是军事医学的难点。军事医学应提供相应的医学保障,扩展军事医学研究的范围,从以往单纯的战伤救治研究向多领域扩展,提高应对多种环境危害和恶劣环境条件的救治能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就是要突出保障军事斗争卫勤准备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迫切需要的信息资源。

2 驱动环境为信息科技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同时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系统的子系统,因此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信息科技环境包括影响军事医学发展的信息科技以及影响资源建设发展的信息科技两类。信息科技环境主要是通过输入科学理论、技术方法,提供操作平台和设施等,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提供支撑和促进力。

(1)影响军事医学发展的信息科技

科技发展是军事医学的发展推动力,决定了军事医学的科学可能性和技术可行性。信息科技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研究成果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军队战时卫勤中,卫勤组织指挥自动化系统、野战远程医疗系统、创伤救治信息管理系统、伤病员后送系统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战时卫勤的保障能力;信息化战争中,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武器等信息对抗武器所导致的人体生物效应是军事医学需要解决的新问题;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为军事医学基础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2000年,美国国防部颁布的《国防科学技术战略》指出,未来新一轮军事革命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为支撑,以达到掌握战斗空间态势的目的。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要密切关注现实战时卫勤和未来军事革命相关的信息技术,搜集、组织、加工这部分信息资源,以支撑军事医学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研究,为打赢未来信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卫勤保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撑。

(2)影响资源建设发展的信息科技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资源存储及检索技术、图书馆集成管理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演化进程。影响图书馆的信息科技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存储技术、信息资源检索技术、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移动设备技术等。

信息存储和传播等信息技术影响了信息资源的载体形式,改变了图书馆的馆藏结构,促使馆藏资源由纸本资源向电子资源的转变。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也经历了从纸本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到纸本与电子资源并存、并逐步向电子资源为主的过渡,馆藏资源由实体资源向以商业数据库为代表的虚拟馆藏发展。资源检索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从最早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出版的《医学索引》到联机信息检索系统MEDLINE,再到网上免费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军事医学文献检索工具经历了文摘、索引等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阶段、网络信息检索三个发展阶段。

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移动设备技术等促使信息资源服务方式的阶梯式进化发展,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除了对信息资源本身的优化,也包括对信息资源服务的优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资源服务延伸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移动终端设备,进一步提高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并配合信息服务的提升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种类、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

3 支撑环境为经济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必须以资金作为基础,采购资金是维持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社会环境,也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赖以生存的条件。采购经费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实践所需的资金,是保证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不断得到优化的重要物质条件,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效果除了依赖于馆员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取决于资源采购经费等物质支撑条件,采购经费是否充分直接决定着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效果。

信息资源的采购经费数量可反映出特定时代或国家信息资源优化的水平。横向比较国内外的专业图书馆强馆,如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其馆藏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基本与其采购经费投入成正比。2013年,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采购经费达3.7亿美金;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资源采购经费1.3亿元。2012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资源采购经费为4600万元,且每年还有_5%的固定涨幅,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的资源采购经费只有约1500万元。与国内外医学强馆采购经费上的巨大差距,成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最大掣肘,在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的经济形式下,有限的资源采购经费使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需求更加强烈。

4 本体环境为信息资源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属于信息资源的一种,信息资源建设的演化和发展必然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产生直接的影响和作用。信息资源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影响体现在资源建设基础理论、信息资源建设实践、文献共建共享实践、信息资源建设环境的发展影响。

(1)信息资源基础理论

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经历了从藏书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藏书建设”被首次提出,指的是根据图书馆的任务与读者需求,建立、发展、组织藏书体系的全过程。70年代,藏书的选择、剔旧等开始受到关注,书目控制论、藏书稳定状态理论在这一阶段产生了重大影响。藏书结构理论在70年代后期得到初步应用,指的是图书馆藏书体系中,不同藏书成分、不同收藏水平的馆藏的组织形式、相互关系及其在馆藏的比例,包括藏书的学科结构、等级结构、复本结构等、藏书结构设计等。80年代,“藏书建设”发展成为“文献资源建设”,指的是依据图书情报机构的任务与服务对象、整个社会的文献情报需求,系统搜集、加工、组织、管理文献资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藏书体系的全过程,文献资源建设有了学科化趋势,并获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90年代至今,信息环境产生巨大变化,网络迅速发展,“文献资源建设”深化为“信息资源建设”,指的是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信息进行有机搜集、加工、组织的活动,数字资源建设成为研究热点(包括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运行模式等)。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基本也分为藏书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3个阶段。

(2)信息资源建设实践

信息资源建设实践主要资源的搜集、检索、组织和揭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馆藏建设从传统的文献搜集、整理、编目、图书馆管理等向知识服务、信息管理领域拓展,数字环境下知识组织与揭示的方法、知识单元的自动标引与检索、数字资源的采集、保管与利用等得到迅速发展。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提供了数字化、网络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伴随数据库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元数据等研究的深入,网络信息检索的出现和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研制成功,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进入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深层次信息信息处理与检索的高级发展阶段。

(3)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信息资源优化的重要内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基本与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步发展。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既承担国家生物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共建共享的任务,也是军队系统医学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主导机构。

198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开始编制《全国外文生物医学期刊联合目录》,收录高等医药院校、医院、科研单位、中华医学会、军队医学院校及科研单位的生物医学信息资源。1998年,CALIS全国医学文献信息中心成立,建立了高等院校医学文献联合保障体系;2000年,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成立,负责收藏理、工、农、医各学科的信息资源,面向全国开展科技信息服务。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主要是代表军队医学图书馆系统参与全国或地区图书馆网络的建设,与军队系统医学图书馆进行联合采购与资源共享。军内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0年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成立,通过召开全军医学期刊工作研讨会,制定了全军医学情报网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规则,开始实施军内医学图书馆的馆际互借;1993年,《全军生物医学外文期刊联合目录》出版发行;1998年,“全军医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协作网”正式成立,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和各军医大学图书馆负责全军外文期刊的协调订购以及联合目录的编制。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与地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始于21世纪初,2000年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达成协议,《全军生物医学外文期刊联合数据库》并入《全国期刊联合目录数据库》,2004年参与CALIS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

(4)信息资源建设的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子系统,因此信息资源建设环境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环境,与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产生直接影响。

用户信息需求模式。数字环境下信息获取渠道与便利性不断提高,以网格、云计算、语义网、本体与关联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开启了E-Science时代,用户不再将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首要来源,更习惯使用搜索引擎检索数字资源,希望图书馆能够整合各类异构的信息资源,通过关联、语义、逻辑推理与可视化手段辅助知识发现与科学研究,满足其问题结构及知识边界模糊、无法使用明确的检索式的信息需求。用户需求决定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而服务模式又决定资源建设模式。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同样面对用户信息需求的这种变化,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体系要从集中式向分布式、从平台化向工具化转变。

军事文学篇9

关键词:军事哲学 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一、文化因素对军事活动的深刻影响

文化,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当代哲学问题。从广义上来看,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历史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的、精神的生产能力以及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看,文化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一定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

从整个人类发展史上来看,文化既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影响巨大的历史动力。文化始终以其特有的方式和途径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影响并制约着军事的发展进程。在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军事更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紧密结合在一起。文化因素的变化必然引起军事上相应的变化,影响军事行为方式、组织形式、管理方式、思维方式的变化。因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对军事活动产生深刻影响的文化因素是不可小视的重要因素。

(一)物质文化奠定了军事活动的物质基础

从文化的最基础的物质形态来考察,它作为人类文化的物质产品或精神的物化产物,对军事活动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物质文化的每一个重大进步与发展,都会对军事领域的变革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物质文化的产物。正是这种物质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开辟了人类战争史上一个伟大的时代:火药兵器时代。早在公元1044年以前,我国北宋军队已经装备有多种早期的火药兵器了。同时这也标志着中国古代以火药爆炸的杀伤力而起主要作用的火药兵器走上了战争的舞台,从此冷兵器时代过渡为火器和冷兵器并用的时代,使战争的面貌彻底改观。可见,物质文化对军事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军事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二)行为文化影响着军事活动方式

军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人或军队的活动方式与行为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之中所贡献的,有价值的,促进文明、文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创造性活动。行为文化对军事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军事行为方式、军事管理方式、军人的生活方式等。积极进步的行为文化包括了对旧社会陈规陋习的克服与纠正,也包括对历史上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还包括对新时代文明行为的倡导与推广。随着行为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从作战与战备行为方式、军事训练行为方式、政治工作行为方式、后勤保障行为方式以及军人的生活方式,都会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趋势。①

(三)精神文化指引着军事变革的方向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基础生产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是人类各种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考察人类的军事发展史可以发现,进行军事变革是为了谋取军事力量上的优势,进而赢得战争的胜利。而成功的军事变革与战争的最终胜利,往往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比如,历史上几次重大军事变革的主要发生国――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战争失败的一方。尽管德国的军事变革在军事意义上是进步的,但由于政治因素和战争的非正义性等多种原因,决定了德国军事变革的社会价值是反动与消极的,这其中精神文化对于军事变革社会价值的影响不容忽视。因为精神文化的核心就是以人对自然、人对人的态度,人的生存方式及其生命意义的价值观为主要内涵的,精神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军事变革的价值取向。

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深刻影响

目前,全球在军事领域内兴起的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无疑也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一次对军事系统内各要素的深刻变革。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指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同志深刻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人是军事活动的主体,是战争胜利之本。无论战争样式如何变化,都改变不了人在战争中的主体地位。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人依然是变革的核心、动力和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对军队自身建设来说,就是要充分尊重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在军队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在完成军事任务中的创造精神。“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知识将成为战斗力的主导因素,敌我双方的较量将更突出地表现为高素质人才的较量。”②因此,要加紧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广泛智力支持。

(二)坚持全面的发展观,从全局高度系统谋划军队信息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本质上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思想和全面、系统的发展观。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历史性的系统工程,要求着眼全局,统一筹划,系统推进,这包括了军事科技的革命及武器装备水平的跨越,人才知识结构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军事思想的创新和作战理论的变革,军队体质编制的结构性改造等方面。

(三)坚持协调的发展观,努力谋求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最大效益

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又一鲜明特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要着眼国家和军队整体建设大局,做到系统筹划,协调发展,把军事变革纳入国家总体发展规划,实现军事变革和国家改革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协调好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关系,协调好军队信息化建设和部队全面建设的关系。

(四)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确保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持续快速发展

科学发展观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把发展作为一个历史的、持续的过程,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保持发展的连续性,避免时断时续、大起大落和重复建设,以增强发展效益,实现发展目标。新军事变革和军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逐步推进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增强军事变革的后劲,确保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持续快速发展,对我们这样一支起点较低、基础较差、发展不均衡的军队来说,尤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③

三、思考与启示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军事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军事文化是在军事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军人精神等构成的观念形态的复合体。当代中国军事文化不仅继承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珍贵遗产,而且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开拓和创新, 是社会文化的战斗号角。

军事文化是军队建设的灵魂和巨大精神动力,也是军队战斗力形成的文化根基。只有加强军事文化建设,积极进行军事文化创新,才能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践已经雄辩地证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进步必然会推动军事文化的创新和提升;军事文化的创新和提升又反过来加速和推动军队建设的发展。因此,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过程中,大力建设先进军事文化建设能够不断推进军事理论创新,促进武器装备信息化发展,深化推进编制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诸方面的高度整合与集成并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对我军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 梁必:《军事哲学》,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135页。

军事文学篇10

关键词:纪律文化 形成 发展

我军作为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向来以严明而自觉的纪律著称。自建军之初,我军就十分重视纪律建设,经过革命战争的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纪律文化。建国之后,伴随着我军各项建设的推进,我军的纪律文化也得到丰富和发展,成为提升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文化因素。

一、军队纪律与纪律文化

军队纪律是约束军队行为的准则。正如列宁所指出,军队“要想取得胜利,就要进行艰巨的斗争,就要有铁的军事纪律。” 由于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一个担负着重大使命的特殊群体,因此军队有着比其他社会组织更严格的纪律要求。古今中外,无论哪一支军队都把纪律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

军队的纪律文化是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军队纪律的制定、教育、遵守、执行等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成果。一支军队纪律文化的形成,与它的性质、军事实践、所处社会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和领导人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古今中外的军队各有独具特色的纪律文化。如南宋陈傅良在《历代兵制》中描述秦国军队“以战悬为刑赏,以多杀为爵级,以怯斗为奴隶,使斯民要利于上,非战无繇。” 体现了秦国军队鲜明的纪律文化特点。第48版《美军陆军军官指南》中要求军官“保持个人的服装及仪表整洁干净的高标准”、“总是在规定时间到达预定地点” 等等,同样渗透了美军的纪律文化。

二、我军纪律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一)我军纪律文化的内容

我军的纪律文化,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纪律建设,即通过条令条例和其他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项军队纪律。我军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制定了《纪律条令》等规章制度,规定了我军的政治纪律、群众纪律、保密纪律、战场纪律和奖励惩处条款。这是我军纪律文化在制度层面上的体现。

二是纪律教育,包括专门的纪律教育和结合出现问题进行的整顿性教育。我军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纪律教育方式方法,如通过学习先进典型进行教育,通过文艺作品进行教育,结合心理学等其他学科进行教育等。

三是纪律遵守与执行。这是纪律文化在思想、行为、心理等层面上的体现。其中包括注重自我约束、自我养成,坚持官兵一致原则,实行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公正无私、赏罚分明的原则,使严守纪律内化为官兵的思想理念。

(二)我军纪律文化的特点

我军是不同于一切旧军队和外军的新型人民军队。我军的纪律文化有着与其他军队的根本不同点。

1、我军纪律文化建立在崇高的革命理想基础上。

我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军队,有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崇高革命理想。在《革命军队的纪律》一文中强调:“革命军队组织力量之巩固,是建立在自觉的革命纪律上的,”“全体军人对于革命,对于抗战建国事业抱有无限的忠诚与自我牺牲精神,因而能抛弃一切一己之私,一切以革命利益为前提。” 正是有了革命的自觉性,才有了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这是我军的纪律文化同旧军队和资产阶级军队在金钱利益驱使或是“忠君”思想束缚下形成的纪律文化之间的本质不同,显示了我军纪律文化的先进性。

2、我军纪律文化建立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之上。

我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只有紧紧地依靠人民,胜利才会成为可能。我军在建军之初,就极为重视群众纪律建设,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到每一条纪律的每一次执行中去。1928年4月,正式向部队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首次将群众纪律以文本的方式确定下来,它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此后,我军多次强调严格执行群众纪律,涌现出“南京路上好八连”等一大批严守群众纪律的典范,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更是成为我军群众纪律的最直接文化体现。严明的纪律使我军赢得了民心,也赢得了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

3、我军纪律文化建立在官兵一致的阶级觉悟之上。

官兵一致是人民军队本质的体现。作为无产阶级的军队,我军官兵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相同的革命目标,士兵与干部在政治上完全平等。因此,我军在纪律的制定、遵守和执行上人人平等,不因人而异,不受级别、亲疏的影响,把干部带头遵守纪律与群众监督相统一。在旧军队,所谓军纪多以强迫士兵服从军官的意志为目的,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差别。这也是我军自创建以来八十多年始终高度团结的原因所在。

三、我军纪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我军纪律文化的发展轨迹

我军纪律文化的形成过程与建军同步,其发展从建军初期开始到今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我军纪律文化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从血的教训中认识到了掌握军队的极端重要性,组织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诞生了人民的军队。由于中国共产党很快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急需让广大农民群众接受无产阶级革命思想。这样,人民军队在创立内部纪律的同时突出了群众纪律,我军的纪律文化由此诞生。1928年,红军先后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和据此修改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写入了9月25日红一方面军颁布的《红军士兵章程》中 ,成为我军纪律文化的第一个鲜明印记。1947年10月,中共中央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要求,由中国人民总部重新颁布统一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全军有了统一的革命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我军纪律文化形成过程的一个“缩影”。

除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代表的群众纪律之外,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还规范了加强内部组织的纪律和战时军纪。红军时期先后制定《红军惩罚条例》、《关于红军中逃兵分子问题》的命令等。抗日战争时期,规定了优待俘虏的六项命令,展示了我军对待俘虏的纪律的基本精神。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于1946年10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关于严申战场纪律的命令》规定了战场行为管理制度方面的军纪 。这些纪律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起,构成了我军革命战争时期纪律文化的主体。

2、我军纪律文化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曲折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国内战争结束,我军在这一时期集中精力转入自身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2年,根据军队正规化建设的要求提出“五统”、“四性”,指出军队要有“统一的纪律”,并在教育训练中培养“纪律性”。同时,我军纪律法规的建设也开始起步。1951年2月,中央军委颁布包含《纪律条令》在内的首部《共同条令》,我军纪律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从50年代后期起,受极“左”思想影响,我军正规化建设受到批判,尤其是“”期间,由于、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肆意破坏,部队正常的战备、训练秩序遭到冲击,出现了纪律涣散,条令条例废弛等现象,纪律文化受到了不良影响。但“”结束后的1977年12月,中央军委作出《关于加强军队组织纪律性的决定》,控制了混乱局面,部队纪律建设又重新走上正轨。

3、我军纪律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繁荣创新,呈现出新面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军的纪律文化发展也呈现出新面貌。针对部队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的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在这一时期反复强调军队要严格纪律。提出军队建设的“五句话”总要求中,“纪律严明”是其中重要的一条。纪律教育方面,创造性地融入了现代管理科学,与我军优秀纪律教育传统相结合,使我军的纪律教育更贴近实际。20世纪90年代,我军的纪律同军事法律、法规、规章等联系更为紧密,体现出鲜明的法治性。2010年,新修改的《共同条令》颁布。其中的《纪律条令》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纪律要求进行了规范,是我军纪律文化发展取得的最新成果。

(二)我军纪律文化的发展规律

通过对我军纪律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的考察,可以看出我军纪律文化遵循以下几条发展规律。

1、我军纪律文化的形成受我国传统治军思想的影响。

我军的军事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军事文化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同时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优秀军事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军事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军的纪律文化深受我国传统治军思想的影响。

中国传统治军思想特别注重以律治军。《周易?师》中说“师出以律” 。兵学家孙武将“法令孰行 ”作为预测战争胜负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些充分说明,中国古代的军事家无不看重法纪对军队的重要性,将重法严纪作为维护和加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形成了“军无纪不立,纪不严不威”的文化理念。

中国古代的军事实践中,曾产生过许多以严格的纪律闻名的军队。南宋名将岳飞“恃军至严”,他带出的岳家军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的严明纪律,名垂史册 。明代戚继光注重以严厉的军法维持纪律,将实战过程中“惩虚铳”、“责救应”、“慎妄杀”等和平时的对老百姓利益的损害行为都作了军法规定 。

我军的纪律文化,继承了中国古代治军思想的精华和优秀军队纪律严明的传统,将依法治军和从严治军贯彻军队建设始终,渗透到我军纪律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一切行动听指挥”、“军令如山”、“令必行,禁必止”等,都是中国传统治军理念在我军纪律文化中的体现。

2、我军的军事实践是我军纪律文化发展的根基。

军事文化是军事实践活动的结晶。从我军纪律文化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我军的纪律文化是深深地扎根于人民军队建军八十余年的战争与建设实践当中的。没有这些实践,也就没有纪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军在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初步实践中,形成了以突出群众纪律为特征的纪律文化。在这一时期提出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及修改后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都详细规定了群众纪律。这十一句话的纪律深入人心,红军通过对群众纪律的严格执行,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顺利在革命根据地立足生根,壮大了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针对八路军、新四军主要实行的游击战争的军事实践,我军提出“纪律方面,提高到整齐划一令行禁止的程度,消灭自由和散漫现象。” 解放战争中,我军实现了从游击战向集中兵力打运动战的转变,部队壮大,新成分大量增加,战斗规模越来越大。于是我军在1947年10月的《中国人民宣言》中,要求全军“必须提高纪律性,坚决执行命令,执行政策,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允许任何破坏纪律的现象存在。” 战争后期,城市攻坚战增多,革命的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我军又适时规定了在入城、接收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系列纪律,从而使我军取得了广大城市居民的信任。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我军的任务发生了变化,军队建设进入高级阶段,我军的纪律建设走向系统化、正规化。《共同条令》等一系列条令条例的制定和颁发,使全军官兵有了共同的行为准则,我军的纪律建设得到统一。

综上所述,我军的纪律文化正是在中国的革命战争实践和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的正规化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军的军事实践不断地催生出符合我军建设实际的纪律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军事斗争准备。

3、我军纪律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

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种文化要想长存不衰,就必须与时俱进,伴随历史的潮流而动。我军的纪律文化作为先进军事文化的一部分,随时代的进步而发展是其必须遵循的规律。从建军初期到新世纪新阶段,特别是建国以后,我军建设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军纪律文化发展呈现出许多时代的特点。

首先,作为纪律文化建设的成果的各项纪律制度更加正规化、法治化。1951年中央军委颁布的《共同条令》适应了我军正规化建设的需要,我军的纪律建设全面走向正规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中央军委提出依法治军的方针,我国出现了军事立法的高峰,原有的法规制度也根据时展的特点进行了多次修改。我军的纪律在法规层面上制定地更科学,更系统,增强了法治性,确保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纪律的严格遵守。

其次,纪律教育的方式方法更灵活多样。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大潮涌入我国,广大官兵的思想日益多样化,我军纪律文化面临艰巨的考验。各部队在纪律教育中着眼时代特点和官兵实际,改进了教育的方式方法。一方面,严格按照条令条例教育官兵,纠正“土政策”,另一方面,在继承我军优秀纪律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时代元素,结合网络、多媒体等信息化手段,融入心理疏导等科学方法,使广大官兵对纪律有更切身、更实际的认识。一大批以我军纪律传统为主题的军旅文艺作品的出现也充实了我军纪律文化的宝库。

再次,纪律的执行更为科学。随着《纪律条令》中关于奖励和惩处的条款的修改完善,纪律的执行有了更明确的标准,执行时的考虑也更为细致。我军在纪律的执行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把执行纪律与说服教育、以德服人联系起来,改变了过去“一棍子打死”的执行方式,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执行目的,团结了官兵,巩固了部队战斗力。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只有在坚持我军根本性质宗旨的前提下,批判地继承我国传统治军思想,同时立足于我军实际,不脱离时代,我军纪律文化的发展才能适应当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为我军战斗力的提升提供可靠的文化支撑。

注释:

[1]《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3月版,第76页。

[2]王道伟,李杜卿.《军事文化:文武韬略的历史积淀》.北京,蓝天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102—103页。

[3]总参谋部军训部编译《美国陆军军官指南》(第48版)。

[4]《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版,第89页。

[5]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的七十年》,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5页。

[6]汪保康,丁郁《中国军队战时军纪的历史考察》,载《军事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

[7]《周易?师第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8]《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9]龚延明《评岳飞的军事思想》,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10]朱晓红《理法的交融与和谐——戚继光治军思想刍议》,载《军事历史研究》2006年第4期。

[11]《军事文集》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60页。

[12]《军事文集》第4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94页。

参考文献:

[1]徐长安等.军事文化学[M].北京:出版社,2009

[2]刘志和等.文化论[M].北京:出版社,2007

[3]陈继安等.军事思想新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

[4]王道伟,李杜卿.军事文化:文武韬略的历史积淀[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1

[5]孙子校释[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

[6]军事文集[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