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思想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22:25:37

军事思想论文

军事思想论文范文篇1

【英文摘要】MaoZe-dong''''smilitarythinkingstemsfromChinesetranditionalmilitarythinking,thepracticalexperienceofChineserevolutionarywarandMarxistmaterialistdialectics.

【关键词】/军事思想/来源

MaoZe-dong/militarythinking/source

【正文】

中图分类号:E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432(2003)06-0050-04

迄今为止,军事思想研究大多着力于阐述军事思想的内容、建构军事思想体系、分析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军事思想的来源则很少涉及。张静如主编的《研究全书》(长春出版社,1997年版)辑录了700多篇军事思想研究论文,其中论述军事思想来源的文章不到十篇,这些文章都是从某一个方面而未能从整体上去把握军事思想的来源。本文试图对军事思想的来源作一较为完整的阐述。

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是军事思想的来源之一。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涉猎了传统军事思想知识,后来根据革命事业的需要,有选择地吸取了有关内容,从而形成了军事思想的基本军事观点。在少年时代阅读了《三国演义》、《水浒》、《左传》等书,特别喜爱阅读《三国演义》。他对这些书籍的兴趣终生未曾衰减,非常熟悉书中的政治、军事斗争故事。到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后,又特别仔细地阅读了《资治通鉴》和《读史方舆纪要》。在第一师范读书笔记本《讲堂录》中,还用心记下了一些《孙子兵法》的条文。1927年,背叛革命后,在党的八七会议上,说:“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1](p8)这与《孙子兵法》的军事观点基本相同:“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2]后来,又作了与《孙子兵法》中的观点更为一致的论述:“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3](p604)虽然也吸收了克劳塞维茨的观点:“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但对这一观点的解释仍然运用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提出了“战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的命题。[4](p171)晚年曾对身边工作人员孟庆云说过,中国的军事家可以不懂政治,但政治家不能不懂军事。这里,几乎是重复了孙子的话:“不可不察也”。

在革命战争中,掌握并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中关于军事指挥的一个著名观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1927年秋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到湖南发动秋收起义。按中央指示,湖南省委制定的秋收起义计划是先在湘赣边界发动起义,攻占醴陵、浏阳等城市,然后夺取长沙。起义爆发后,起义军很快便遭受了重大损失,根据情况的变化,决定改变原定计划,放弃攻打长沙的原定方针,沿罗霄山脉南下,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这一行动,虽然与“左”倾冒险主义的中央关于全国总暴动的方针不一致,但避免了革命力量的无谓损失。到达井冈山后,又没有执行“左”倾冒险主义制定的“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从而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统治中央时,以争取革命在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为目标,提出了一整套“左”的错误主张,指令等人率红军攻打南昌、武汉等城市。一如既往,虽然接受了中央的指示和决议,但在执行过程中,没有机械地执行命令,而是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去争取达到中央规定的斗争目标。既执行了中央的决议,又使红军不致因中央的错误指导而不顾自身条件的许可,盲目地死拼硬打。、等人指挥红军一方面以向南昌推进的姿态,佯攻大城市;另一方面则突入湘赣间敌人力量薄弱之处,抓住战机,先后取得了文家市战斗和攻占吉安的重大胜利,扩大了革命影响,发展、壮大了红军,大大扩展了革命根据地。担任中央领导后,在指挥战争时,总是要求各地战场的领导人,一方面要坚决执行中央的指示和命令;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发挥自主性,独立地处置实际情况。往往十分尊重战场领导人的意见。1948年初,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的进攻,推动解放战争的进程,指示粟裕率10万部队打过长江,到江南宽广纵深地域进行机动作战。粟裕接受命令后,一边率领部队进行渡江的准备;一边审时度势,分析了敌我形势,向建议,部队不过江,留在江北打几个歼灭战后再过江,接受了粟裕的建议。于是,粟裕等人先后发起、指挥了豫东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在豫东战役中,曾指示粟裕独立处置一切,不必请示报告。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的战争观和军事指挥观来自中国传统军事思想。

虽然注意吸收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但是更注重从战争的实践中去掌握军事规律。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经验是军事思想的重要来源。如著名的游击战争十六字诀是从和领导工农革命军创建根据地的斗争经验中得出的。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后,接受了袁文才、王佐部队的斗争经验,又取得了二次攻打茶陵等战斗的经验,将这些经验概括起来,于1928年1月提出了“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迫”十二字游击战原则。[5](19)南昌起义失败后,在粤北湘南坚持斗争,也总结了与相类似的经验。1928年4月,朱毛会师。综合两军的经验,于1928年5月提出了游击战争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这一原则成为了红军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又如慎重初战的思想是1929年1月提出,后来才加以系统化的。1929年1月,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五路围攻,、决定采用“围魏救赵”之计,由红五军留守井冈山,红四军出击到敌人后方,调动敌人回防,以打破敌人的围攻。然而,红四军下山后,第一仗就打了个败仗,结果未把敌人调动,自己也回不了井冈山,最后井冈山也失守了。这一仗后,就常常讲要慎重初战,不打则已,打则必胜。到1936年,总结了五次反围剿的经验,结合外国军事理论,提出了初战三原则,即:“必须打胜;必须照顾全战役计划;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4](p220-223)这样,使慎重初战的思想,形成系统化理论。

从1930年起,红军开始实行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并取得了关于运动战的初步经验,又用了一个十六字诀来概括运动战的指导思想,即“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6](p47)以此为指导,红军先后取得了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在第三次反“围剿”胜利时,红军全部战略战术原则基本形成。1936年,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将这些原则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战争形式是“围剿”和反“围剿”;第二,红军反“围剿”的基本战略方针是诱敌深入;第三,反“围剿”的基本作战形式是运动战;第四,红军基本作战指导思想是歼灭战。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比红军以往遇到过的任何敌人都要强大,这就决定了红军不能墨守成规,抱着以往的经验不放,必须针对作战对象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战略战术。于是,根据国际国内的形势,立足于敌我双方优劣对比,着眼于发挥红军的长处,提出了新的战略战术指导思想:战略统一下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为主,集中打仗为辅。正是在的正确指导下,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人民力量迅速壮大,为以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争取人民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已成长为一支上百万士兵所组成的正规军,并且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自卫战争中取得了阵地战、攻坚战和大规模歼灭战等大量的新鲜经验。及时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新的任务,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指导人民解放军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800万军队,夺取了全国胜利。

由此可见,的军事思想是根据中国革命战争的现实经验,提出战略战术原则,用来指导作战。并且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而不断地加以修正、完善、发展。正如所说:“十大军事原则,是根据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初期的经验,在反攻时期提出来的。……十大原则也要根据今后战争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发展,有的可能要修正的。”[1](p363)这就是说,军事思想是在以步兵战斗为主的一维战场上进行的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产生、形成的。随着未来战争向多兵种、多维空间发展,军事思想也必须随着发展。军事思想是在针对现实问题,总结现实经验找出规律,用以指导解决战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军事思想之所以具有活力,之所以是指导战争的正确理论,关键在于军事思想是从实际出发,在实事求是中产生、发展起来的。

军事思想的方法论来源于唯物辩证法。不是单纯从军事学角度去研究战争规律,指导战争,而是把研究战争、指导战争提到了哲学的高度,运用唯物辩证法去研究战争规律,去总结指导战争的战略战术。这使军事思想脱离了单纯的军事学的范畴,而具有了丰富的哲学内容。这些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明确了战争的基本问题。正如一切哲学家首先要明确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一样,指出:“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3](p406)对于这个基本问题,以前的军事家大多笼统地表述为夺取胜利,至于胜利的完整含义是什么则没有明确表述,囿于军事学范畴,往往将胜利具体归结到某个目的上,如攻克了一座城池,消灭一支敌军,夺取了一处战略要地,击溃了敌军等。由于不能将胜利抽象为战争基本问题加以明确,所以人们往往为了胜利而不顾客观条件的许可进行军事行动,结果事与愿违。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此类情况不少。如1927年,翟秋白不顾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客观事实,推行“左”倾盲动主义,实行总暴动;如1930年,李立三不顾革命尚处于低潮的形势,提出夺取一省或数省革命胜利的纲领,制定实施了“饮马长江,会师武汉”的军事冒险计划,结果使党和红军遭受了极大损失;又如王明推行“左”倾冒险主义,反对“诱敌深人”的正确方针,斥之为“专门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保守主义”;主张“进攻路线”,先是军事冒险主义,后是保守主义,继而成了逃跑主义,给党和红军造成更大的损失。他们犯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军事上,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明确战争的基本问题,不懂得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只知去夺取所谓的胜利。

第二,提出“战争指导规律”的概念,明确了人与战争的主客体关系。所谓“战争指导规律”指的是客观的战争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以及人们运用战争规律去指导战争这样一个过程。如所说:“军事的规律,和其它事物的规律一样,是客观实际对于我们头脑的反映,除了我们头脑以外,一切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4](p182)又说:“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名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4](182)在这里明确指出了战争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不依赖于人们头脑的客观实在。认为人们若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认识战争的客观规律,将其抽象为战略战术,在客观条件许可范围内,运用从客观中抽象出来的战略战术指导战争。这是指导战争的唯一正确途径(即战争指导规律),若不这样,就会变成瞎碰乱撞的鲁莽家,非吃败仗不可。说:“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指挥员在战争中的大海中游泳,他们要不使自己沉没。而要使自己决定地有步骤地到达彼岸。作为战争指导规律的战略战术,就是大海中的游泳术。”[3](p478)

第三,运用唯物辩证法,阐述了战争规律、敌我态势等军事问题。首先,从发展变化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观点出发,指出了战争与战争规律是随着地点、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没有绝对固定的东西,只有相对固定的东西。说;“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4](p174)又说:“在绝对流动的整个战争长河中有其各个特定阶段上的相对的固定性。”[3](p496)其次,从对立统一法则中引出战争双方态势相互转化的原理。指出,在战争中,优势与劣势,进攻与防御,主动与被动,胜败、多寡等等,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还指出这种转化既决定于双方的客观条件,又决定于双方的主观指导能力。说:“战争力量的优劣本身,固然是决定主动或被动的客观基础,但还不仅是主动或被动的现实事物,必须经过斗争,经过主观能力的竞赛,方才出现事实上的主动或被动。”[3](p491)在这里,强调了主观指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观能动性的观点。另外,创造性地划分了战争研究、战争指导的范畴,即全局与局部,优势与劣势,主动与被动,进攻与防御,内线与外线,灵活性与计划性。

综上所述,军事思想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经验和唯物辩证法。

收稿日期:2003-07-16

【参考文献】

[1]军事文选[M].北京:军事科学院战士出版社,1981.

[2]孙子兵法.[M].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11.

[3]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军事思想论文范文篇2

【英文摘要】MaoZe-dong''''smilitarythinkingstemsfromChinesetranditionalmilitarythinking,thepracticalexperienceofChineserevolutionarywarandMarxistmaterialistdialectics.

【关键词】/军事思想/来源

MaoZe-dong/militarythinking/source

【正文】

迄今为止,军事思想研究大多着力于阐述军事思想的内容、建构军事思想体系、分析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军事思想的来源则很少涉及。张静如主编的《研究全书》(长春出版社,1997年版)辑录了700多篇军事思想研究论文,其中论述军事思想来源的文章不到十篇,这些文章都是从某一个方面而未能从整体上去把握军事思想的来源。本文试图对军事思想的来源作一较为完整的阐述。

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是军事思想的来源之一。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涉猎了传统军事思想知识,后来根据革命事业的需要,有选择地吸取了有关内容,从而形成了军事思想的基本军事观点。在少年时代阅读了《三国演义》、《水浒》、《左传》等书,特别喜爱阅读《三国演义》。他对这些书籍的兴趣终生未曾衰减,非常熟悉书中的政治、军事斗争故事。到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后,又特别仔细地阅读了《资治通鉴》和《读史方舆纪要》。在第一师范读书笔记本《讲堂录》中,还用心记下了一些《孙子兵法》的条文。1927年,背叛革命后,在党的八七会议上,说:“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p8)这与《孙子兵法》的军事观点基本相同:“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后来,又作了与《孙子兵法》中的观点更为一致的论述:“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p604)虽然也吸收了克劳塞维茨的观点:“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但对这一观点的解释仍然运用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提出了“战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的命题。(p171)晚年曾对身边工作人员孟庆云说过,中国的军事家可以不懂政治,但政治家不能不懂军事。这里,几乎是重复了孙子的话:“不可不察也”。

在革命战争中,掌握并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中关于军事指挥的一个著名观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1927年秋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到湖南发动秋收起义。按中央指示,湖南省委制定的秋收起义计划是先在湘赣边界发动起义,攻占醴陵、浏阳等城市,然后夺取长沙。起义爆发后,起义军很快便遭受了重大损失,根据情况的变化,决定改变原定计划,放弃攻打长沙的原定方针,沿罗霄山脉南下,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这一行动,虽然与“左”倾冒险主义的中央关于全国总暴动的方针不一致,但避免了革命力量的无谓损失。到达井冈山后,又没有执行“左”倾冒险主义制定的“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从而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统治中央时,以争取革命在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为目标,提出了一整套“左”的错误主张,指令等人率红军攻打南昌、武汉等城市。一如既往,虽然接受了中央的指示和决议,但在执行过程中,没有机械地执行命令,而是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去争取达到中央规定的斗争目标。既执行了中央的决议,又使红军不致因中央的错误指导而不顾自身条件的许可,盲目地死拼硬打。、等人指挥红军一方面以向南昌推进的姿态,佯攻大城市;另一方面则突入湘赣间敌人力量薄弱之处,抓住战机,先后取得了文家市战斗和攻占吉安的重大胜利,扩大了革命影响,发展、壮大了红军,大大扩展了革命根据地。担任中央领导后,在指挥战争时,总是要求各地战场的领导人,一方面要坚决执行中央的指示和命令;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发挥自主性,独立地处置实际情况。往往十分尊重战场领导人的意见。1948年初,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的进攻,推动解放战争的进程,指示粟裕率10万部队打过长江,到江南宽广纵深地域进行机动作战。粟裕接受命令后,一边率领部队进行渡江的准备;一边审时度势,分析了敌我形势,向建议,部队不过江,留在江北打几个歼灭战后再过江,接受了粟裕的建议。于是,粟裕等人先后发起、指挥了豫东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在豫东战役中,曾指示粟裕独立处置一切,不必请示报告。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的战争观和军事指挥观来自中国传统军事思想。

虽然注意吸收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但是更注重从战争的实践中去掌握军事规律。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经验是军事思想的重要来源。如著名的游击战争十六字诀是从和领导工农革命军创建根据地的斗争经验中得出的。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后,接受了袁文才、王佐部队的斗争经验,又取得了二次攻打茶陵等战斗的经验,将这些经验概括起来,于1928年1月提出了“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迫”十二字游击战原则。(19)南昌起义失败后,在粤北湘南坚持斗争,也总结了与相类似的经验。1928年4月,朱毛会师。综合两军的经验,于1928年5月提出了游击战争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这一原则成为了红军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又如慎重初战的思想是1929年1月提出,后来才加以系统化的。1929年1月,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五路围攻,、决定采用“围魏救赵”之计,由红五军留守井冈山,红四军出击到敌人后方,调动敌人回防,以打破敌人的围攻。然而,红四军下山后,第一仗就打了个败仗,结果未把敌人调动,自己也回不了井冈山,最后井冈山也失守了。这一仗后,就常常讲要慎重初战,不打则已,打则必胜。到1936年,总结了五次反围剿的经验,结合外国军事理论,提出了初战三原则,即:“必须打胜;必须照顾全战役计划;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p220-223)这样,使慎重初战的思想,形成系统化理论。从1930年起,红军开始实行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并取得了关于运动战的初步经验,又用了一个十六字诀来概括运动战的指导思想,即“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p47)以此为指导,红军先后取得了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在第三次反“围剿”胜利时,红军全部战略战术原则基本形成。1936年,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将这些原则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战争形式是“围剿”和反“围剿”;第二,红军反“围剿”的基本战略方针是诱敌深入;第三,反“围剿”的基本作战形式是运动战;第四,红军基本作战指导思想是歼灭战。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比红军以往遇到过的任何敌人都要强大,这就决定了红军不能墨守成规,抱着以往的经验不放,必须针对作战对象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战略战术。于是,根据国际国内的形势,立足于敌我双方优劣对比,着眼于发挥红军的长处,提出了新的战略战术指导思想:战略统一下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为主,集中打仗为辅。正是在的正确指导下,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人民力量迅速壮大,为以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争取人民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已成长为一支上百万士兵所组成的正规军,并且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自卫战争中取得了阵地战、攻坚战和大规模歼灭战等大量的新鲜经验。及时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新的任务,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指导人民解放军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800万军队,夺取了全国胜利。

由此可见,的军事思想是根据中国革命战争的现实经验,提出战略战术原则,用来指导作战。并且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而不断地加以修正、完善、发展。正如所说:“十大军事原则,是根据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初期的经验,在反攻时期提出来的。……十大原则也要根据今后战争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发展,有的可能要修正的。”(p363)这就是说,军事思想是在以步兵战斗为主的一维战场上进行的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产生、形成的。随着未来战争向多兵种、多维空间发展,军事思想也必须随着发展。军事思想是在针对现实问题,总结现实经验找出规律,用以指导解决战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军事思想之所以具有活力,之所以是指导战争的正确理论,关键在于军事思想是从实际出发,在实事求是中产生、发展起来的。

军事思想的方法论来源于唯物辩证法。不是单纯从军事学角度去研究战争规律,指导战争,而是把研究战争、指导战争提到了哲学的高度,运用唯物辩证法去研究战争规律,去总结指导战争的战略战术。这使军事思想脱离了单纯的军事学的范畴,而具有了丰富的哲学内容。这些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明确了战争的基本问题。正如一切哲学家首先要明确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一样,指出:“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p406)对于这个基本问题,以前的军事家大多笼统地表述为夺取胜利,至于胜利的完整含义是什么则没有明确表述,囿于军事学范畴,往往将胜利具体归结到某个目的上,如攻克了一座城池,消灭一支敌军,夺取了一处战略要地,击溃了敌军等。由于不能将胜利抽象为战争基本问题加以明确,所以人们往往为了胜利而不顾客观条件的许可进行军事行动,结果事与愿违。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此类情况不少。如1927年,翟秋白不顾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客观事实,推行“左”倾盲动主义,实行总暴动;如1930年,李立三不顾革命尚处于低潮的形势,提出夺取一省或数省革命胜利的纲领,制定实施了“饮马长江,会师武汉”的军事冒险计划,结果使党和红军遭受了极大损失;又如王明推行“左”倾冒险主义,反对“诱敌深人”的正确方针,斥之为“专门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保守主义”;主张“进攻路线”,先是军事冒险主义,后是保守主义,继而成了逃跑主义,给党和红军造成更大的损失。他们犯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军事上,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明确战争的基本问题,不懂得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只知去夺取所谓的胜利。

第二,提出“战争指导规律”的概念,明确了人与战争的主客体关系。所谓“战争指导规律”指的是客观的战争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以及人们运用战争规律去指导战争这样一个过程。如所说:“军事的规律,和其它事物的规律一样,是客观实际对于我们头脑的反映,除了我们头脑以外,一切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p182)又说:“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名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182)在这里明确指出了战争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不依赖于人们头脑的客观实在。认为人们若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认识战争的客观规律,将其抽象为战略战术,在客观条件许可范围内,运用从客观中抽象出来的战略战术指导战争。这是指导战争的唯一正确途径(即战争指导规律),若不这样,就会变成瞎碰乱撞的鲁莽家,非吃败仗不可。说:“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指挥员在战争中的大海中游泳,他们要不使自己沉没。而要使自己决定地有步骤地到达彼岸。作为战争指导规律的战略战术,就是大海中的游泳术。”(p478)

第三,运用唯物辩证法,阐述了战争规律、敌我态势等军事问题。首先,从发展变化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观点出发,指出了战争与战争规律是随着地点、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没有绝对固定的东西,只有相对固定的东西。说;“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p174)又说:“在绝对流动的整个战争长河中有其各个特定阶段上的相对的固定性。”(p496)其次,从对立统一法则中引出战争双方态势相互转化的原理。指出,在战争中,优势与劣势,进攻与防御,主动与被动,胜败、多寡等等,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还指出这种转化既决定于双方的客观条件,又决定于双方的主观指导能力。说:“战争力量的优劣本身,固然是决定主动或被动的客观基础,但还不仅是主动或被动的现实事物,必须经过斗争,经过主观能力的竞赛,方才出现事实上的主动或被动。”(p491)在这里,强调了主观指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观能动性的观点。另外,创造性地划分了战争研究、战争指导的范畴,即全局与局部,优势与劣势,主动与被动,进攻与防御,内线与外线,灵活性与计划性。

综上所述,军事思想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经验和唯物辩证法。

【参考文献】

军事文选[M].北京:军事科学院战士出版社,1981.

孙子兵法.[M].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11.

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军事思想论文范文篇3

【英文摘要】MaoZe-dong''''smilitarythinkingstemsfromChinesetranditionalmilitarythinking,thepracticalexperienceofChineserevolutionarywarandMarxistmaterialistdialectics.

【关键词】/军事思想/来源

MaoZe-dong/militarythinking/source

【正文】

中图分类号:E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432(2003)06-0050-04

迄今为止,军事思想研究大多着力于阐述军事思想的内容、建构军事思想体系、分析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军事思想的来源则很少涉及。张静如主编的《研究全书》(长春出版社,1997年版)辑录了700多篇军事思想研究论文,其中论述军事思想来源的文章不到十篇,这些文章都是从某一个方面而未能从整体上去把握军事思想的来源。本文试图对军事思想的来源作一较为完整的阐述。

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是军事思想的来源之一。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涉猎了传统军事思想知识,后来根据革命事业的需要,有选择地吸取了有关内容,从而形成了军事思想的基本军事观点。在少年时代阅读了《三国演义》、《水浒》、《左传》等书,特别喜爱阅读《三国演义》。他对这些书籍的兴趣终生未曾衰减,非常熟悉书中的政治、军事斗争故事。到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后,又特别仔细地阅读了《资治通鉴》和《读史方舆纪要》。在第一师范读书笔记本《讲堂录》中,还用心记下了一些《孙子兵法》的条文。1927年,背叛革命后,在党的八七会议上,说:“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1](p8)这与《孙子兵法》的军事观点基本相同:“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2]后来,又作了与《孙子兵法》中的观点更为一致的论述:“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3](p604)虽然也吸收了克劳塞维茨的观点:“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但对这一观点的解释仍然运用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提出了“战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的命题。[4](p171)晚年曾对身边工作人员孟庆云说过,中国的军事家可以不懂政治,但政治家不能不懂军事。这里,几乎是重复了孙子的话:“不可不察也”。

在革命战争中,掌握并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中关于军事指挥的一个著名观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1927年秋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到湖南发动秋收起义。按中央指示,湖南省委制定的秋收起义计划是先在湘赣边界发动起义,攻占醴陵、浏阳等城市,然后夺取长沙。起义爆发后,起义军很快便遭受了重大损失,根据情况的变化,决定改变原定计划,放弃攻打长沙的原定方针,沿罗霄山脉南下,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这一行动,虽然与“左”倾冒险主义的中央关于全国总暴动的方针不一致,但避免了革命力量的无谓损失。到达井冈山后,又没有执行“左”倾冒险主义制定的“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从而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统治中央时,以争取革命在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为目标,提出了一整套“左”的错误主张,指令等人率红军攻打南昌、武汉等城市。一如既往,虽然接受了中央的指示和决议,但在执行过程中,没有机械地执行命令,而是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去争取达到中央规定的斗争目标。既执行了中央的决议,又使红军不致因中央的错误指导而不顾自身条件的许可,盲目地死拼硬打。、等人指挥红军一方面以向南昌推进的姿态,佯攻大城市;另一方面则突入湘赣间敌人力量薄弱之处,抓住战机,先后取得了文家市战斗和攻占吉安的重大胜利,扩大了革命影响,发展、壮大了红军,大大扩展了革命根据地。担任中央领导后,在指挥战争时,总是要求各地战场的领导人,一方面要坚决执行中央的指示和命令;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发挥自主性,独立地处置实际情况。往往十分尊重战场领导人的意见。1948年初,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的进攻,推动解放战争的进程,指示粟裕率10万部队打过长江,到江南宽广纵深地域进行机动作战。粟裕接受命令后,一边率领部队进行渡江的准备;一边审时度势,分析了敌我形势,向建议,部队不过江,留在江北打几个歼灭战后再过江,接受了粟裕的建议。于是,粟裕等人先后发起、指挥了豫东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在豫东战役中,曾指示粟裕独立处置一切,不必请示报告。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的战争观和军事指挥观来自中国传统军事思想。

虽然注意吸收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但是更注重从战争的实践中去掌握军事规律。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经验是军事思想的重要来源。如著名的游击战争十六字诀是从和领导工农革命军创建根据地的斗争经验中得出的。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后,接受了袁文才、王佐部队的斗争经验,又取得了二次攻打茶陵等战斗的经验,将这些经验概括起来,于1928年1月提出了“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迫”十二字游击战原则。[5](19)南昌起义失败后,在粤北湘南坚持斗争,也总结了与相类似的经验。1928年4月,朱毛会师。综合两军的经验,于1928年5月提出了游击战争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这一原则成为了红军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又如慎重初战的思想是1929年1月提出,后来才加以系统化的。1929年1月,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五路围攻,、决定采用“围魏救赵”之计,由红五军留守井冈山,红四军出击到敌人后方,调动敌人回防,以打破敌人的围攻。然而,红四军下山后,第一仗就打了个败仗,结果未把敌人调动,自己也回不了井冈山,最后井冈山也失守了。这一仗后,就常常讲要慎重初战,不打则已,打则必胜。到1936年,总结了五次反围剿的经验,结合外国军事理论,提出了初战三原则,即:“必须打胜;必须照顾全战役计划;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4](p220-223)这样,使慎重初战的思想,形成系统化理论。

从1930年起,红军开始实行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并取得了关于运动战的初步经验,又用了一个十六字诀来概括运动战的指导思想,即“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6](p47)以此为指导,红军先后取得了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在第三次反“围剿”胜利时,红军全部战略战术原则基本形成。1936年,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将这些原则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战争形式是“围剿”和反“围剿”;第二,红军反“围剿”的基本战略方针是诱敌深入;第三,反“围剿”的基本作战形式是运动战;第四,红军基本作战指导思想是歼灭战。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比红军以往遇到过的任何敌人都要强大,这就决定了红军不能墨守成规,抱着以往的经验不放,必须针对作战对象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战略战术。于是,根据国际国内的形势,立足于敌我双方优劣对比,着眼于发挥红军的长处,提出了新的战略战术指导思想:战略统一下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为主,集中打仗为辅。正是在的正确指导下,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人民力量迅速壮大,为以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争取人民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已成长为一支上百万士兵所组成的正规军,并且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自卫战争中取得了阵地战、攻坚战和大规模歼灭战等大量的新鲜经验。及时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新的任务,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指导人民解放军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800万军队,夺取了全国胜利。

由此可见,的军事思想是根据中国革命战争的现实经验,提出战略战术原则,用来指导作战。并且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而不断地加以修正、完善、发展。正如所说:“十大军事原则,是根据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初期的经验,在反攻时期提出来的。……十大原则也要根据今后战争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发展,有的可能要修正的。”[1](p363)这就是说,军事思想是在以步兵战斗为主的一维战场上进行的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产生、形成的。随着未来战争向多兵种、多维空间发展,军事思想也必须随着发展。军事思想是在针对现实问题,总结现实经验找出规律,用以指导解决战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军事思想之所以具有活力,之所以是指导战争的正确理论,关键在于军事思想是从实际出发,在实事求是中产生、发展起来的。

军事思想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军事思想;灵活的战略战术;人民战争

军事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①军事思想贯穿了唯物辩证法原理,表现出了高度分析能力和罕见的洞察能力,不仅在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也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竞争即战争。市场竞争是利益的对抗和智慧的较量,是竞争主体发展的核心所在。由于竞争本身是在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环境下进行的“创造性的毁灭”过程,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总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度,只要投入竞争,幸运之神固然不会远去,但失败也会随之而来。那么竞争主体在对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力避厄运,减少失败或反败为胜、绝境逢生呢?笔者认为:学习并借鉴军事思想,并运用到市场竞争中,将不失为良策。

一、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思想:市场竞争成败得失的关键

在战争中,掌握战争的主动权,灵活使用兵力是战争指挥的中心任务,指挥员能够依据战情制定和改变作战计划是战争指挥的重要原则。在长期战争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军事理论,不断总结我军在革命中的作战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一整套中外军事史上最巧妙、最灵活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1947年,当胡宗南率25万兵力进犯延安,妄图摧毁延安中共中央机关的危急时刻,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毅然地作出地暂时撤离延安,拿一个延安换取一个中国的战略决策。他没有死守延安,而是从战略长远高度思考问题,最终以退为进又重占延安,取得胜利。可见在军事战争中指挥员能够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对于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多么的重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是如此。古语云:“自古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能用长远眼光来思考问题的人谋不好眼前事。19世纪60年代末,世界手表王国瑞士有位工程师,历经千辛万苦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块石英表,但是正处于黄金时代的每天制造20亿美元价值的瑞士钟表界,拒绝了他的建议,于是,这项技术被锁进保险柜,束之高阁。后来日本获悉此事并抓住不放,经过充分调查后,果断地从瑞士引进石英表生产技术,使手表业的电子时代以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出现在世人面前,致使具有世界手表王国之称的瑞士有178家手表厂倒闭,从业人员从8万锐减到5万,从而失去世界钟表王国的“王位”,等到瑞士人如梦方醒时,悔恨已迟,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江苏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以自己实际行动,活学活用关于战略策略思想制定出了“末日策划”方案,即企业经营者和所有员工面对市场和竞争,都要充满危机感,都要意识到企业有末日,产品有末日,既不能把企业的不景气作为自己搞不好的理由,也不要陶醉在一度的成绩里。今天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明天的胜利,企业最佳时候往往是最不好的开始。小天鹅正是用这种“末日”新理念及其运作方式,以建立全球性“横向比较”的信息为手段,以全员化、立体化、规范化的营销管理体系为支柱以强有力的人才开发机制为保证,从追求卓越到追求完美,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始于市场,终于市场。小天鹅员工的忧患意识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末日管理”理念的生动体现。②

在战争中,指挥员不仅要有灵活的战略决策,更应有多变的战术手段。1935年红军主力在长征途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军事历史上谱写了“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千古绝唱。“四渡赤水出奇兵”实际上是军事斗争中运动战典型范例,其所奉行的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策略原则。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环境千变万化,竞争主体必须善于根据市场变化,预测未来趋势,进行长远的、整体的策划,制定明确的战略发展方向,及时调整自己生产经营策略,修正自己决策,并作出快速反应。当竞争主体在同一目标市场上面对新的加入者时,不应只是高喊“狼来了”,而应采取竞争对策:或是发展规模经济,高筑市场以显英雄本色;或是联合本行业其他厂家,彼此借力,采取一致性行动,共同改进产品(服务)质量,抵御生产替代产品的竞争者;或是施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走为上策”之计,重新选择市场用户。当竞争主体明知实力相差悬殊,仍不顾客观条件变化而蛮拼硬撑,最终只能导致像项羽那样“宁死不肯过江东”,落得个自刎于乌江的悲惨结局。适当的退却、转移往往是创造新的进攻机会的开始。因此在市场竞争中,作为竞争主体必须善于冷静观察市场,当形势有利于我时,就要毫不迟疑,抓住机遇,以求发展;当形势有变不利于我时,则应调整对策:或进攻,或坚守市场阵地,以待机遇生成,或撤离,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激烈的竞争中,“只知进,不知退”的竞争者只能是市场中的一介匹夫。当进则进,当退则退,才是市场竞争中真正的强者。故而,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竞争主体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无为”是一种明智之举。通过“无为”而“有为”,通过“无为”而大有“作为”,以“无为”的形式去做“有为”的事情,就能收到“无不治”的效果。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市场竞争“克敌制胜”的法宝

曾经指出: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侦察和对各种侦察材料联贯起来的思索。指挥员用一切可能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各种情况和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然后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在长期军事活动中,批判地继承了《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著名命题。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指战争的指挥者必须在了解敌我双方情况下,才能取得每一次战争胜利。其中,彼与己的客观状况是决定战争殆与不殆的基础,知与不知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因素。这是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不仅存在于军事领域中,被中外军事家所推崇,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市场竞争中,成为许多竞争主体“克敌制胜”的法宝。在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之时,竞争主体为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击败竞争对手,千方百计做到知己知彼,捕捉一切有利商机。才能赢得竞争中的一席之地。在竞争中,所谓的“彼”主要是指:1、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国家政策,法律及制度等2、同类产品市场概况,搞清市场状况和竞争对手的能力、现行的竞争战略、市场位置及对主体所构成的威胁。3、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数量、习惯、支付能力和行为特点等。消费心理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内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占领市场实质上就是对消费者心理的征服。因此,竞争主体对消费者进行心理调查尤为重要,调查其购买商品心理变化,只有了解消费者购买心理,才能生产出令消费者喜爱的商品。4、调查新产品发展趋势,加强新产品设计研制,开发。调查消费者对该产品意见及要求,以改进产品设计,使之适合消费需要。5、主体向外发出信息(广告宣传等)在各方面所引起的反响。总之,在市场竞争中,竞争主体要力争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掌握一切有关信息,尔后,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各种信息资料,通过分析,研究并科学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市场需要与供应变化及其趋势,为生产和流通部门确定计划目标,制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确定以消费为中心,以供应最佳为方案,进而以最小劳动占有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市场竞争中,所谓的“己”主要是指自身经济实力、员工素质、资源总量以及管理水平、经营能力、主要产品优点和缺点等。现代的市场竞争是一种谋略的对抗,是竞争主体之间相互推测,相互计算的智慧较量。究竟鹿死谁手?关键就在于能否“知己知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争主体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制定正确的决策,才能进行有致胜希望的竞争。

三、人民战争思想与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市场竞争主体性的突出体现

在中国革命战中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具体运用到战争领域,创造性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伟大思想。这一思想是军事思想的核心,也是我军建军的原则和作战原则的基础。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④正是由于实行人民战争路线,中国共产党才打败了的八百万军队,并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战争最后的胜利。人民战争思想不仅是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当今市场竞争主体赢得竞争胜利的重要法宝。由于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潜力的因素,因此,在竞争中,竞争主体要积极探索关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精髓,放手发动全体职工,坚持职工主体论的原则,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企业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竞争主体要善于关心职工、爱护职工、倾听职工呼声,采纳职工合理化建议。比如举世闻名的日本丰田公司,在丰田英二任职之时就提出“没有公司兴旺发达,就没有职工稳定生活,没有良好经营管理保证职工稳定生活,也就没有公司兴旺发达。”⑤这个观点强调了公司与职工相互依赖的重要性。丰田公司领导充分调动职工创造性、积极性,培养树立全体职工爱岗敬业精神,让他们爱丰田,使他们享有最佳声誉,称雄世界。公司还确立了“建议制度”,鼓励全体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只要有一点好处都予采纳,群策群利,从而使丰田公司走上勤俭办厂之路。许多下脚料制成小零件,办公室使用便宜纸,公司文件两面印刷,一只手套破了只换一只等等,任何节约的建议被实施,一直坚持到现在。丰田公司虽然富有,但是处处节俭。此外,丰田公司把树人作为最明智的投资,让职工不断学习,提高知识水平,增长才干以适应生产及经营变化的要专业户。⑥“松下帝国”之所以能成为拥有职工20万,年销售额达3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电器制造商,其成功奥秘就在于“稳中求胜”即先求安全,后求发展,尤其稳住员工心。创建“一会”制度,使全体员工步调一致,互相合作,上下一心,要求全体员工越是在困难期越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工作,不空谈。并以增进福利,亲睦友好为目的,举办运动会,演出会等各种活动使全体员工一心一意为公司发展而拼搏进取,“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这是许多成功的竞争主体共同的感受。撇开资本家改变剥削工作方式不谈,单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丰田公司,松下公司的成功之道,竞争主体应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示:即企业若想兴旺发达,必须有“人民战争”的思想。只有“人心齐,才能泰山移”。市场竞争主体只有让全体员工深深感到“企业兴我荣,企业衰我耻”的道理并充分发掘全体职工创造性、积极性,才会使竞争主体的人充满竞争的活力。

总之,军事思想是被中国革命战争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军事科学真理,不仅是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指导竞争主体赢得竞争胜利的强大理论武器。作为竞争主体应该不断学习、借鉴和运用军事思想,从而发展和壮大自己,使企业不断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①袁德金《军事思想教程》,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

②周俊《市场竞争失败的经济学透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1月

军事思想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军事思想在建国后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运用,同样可以创造出辉煌业绩;军事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具体条件具体分析。

纵观中外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在战争时期是著名的将帅,但到了和平时期却成了平庸的军人。因为战争与和平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不但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战争统帅,而且也是和平时期军事斗争的大师。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军事思想在建国后继续谱写着辉煌的篇章。以下从几个方面对建国后军事思想作一探索、分析。

一、军事思想探源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思想作了这样的概括:“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个论断从总体上指明了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进行了科学定位。

国外学者和国际友人从另外一些视角对和他的思想进行了研究。日本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竹内实对中国历史上的伟人进行了排列,他认为中国历史上有四位伟人:秦始皇、孔子、和邓不平。作为使秦始皇和孔了合为一体的是。英国传记作家迪克·威尔逊曾对著作进行了统计,结果是这样的:在著作中的所有参考资料,22源于儒家思想,I2出自道家或墨家的著作,13是中国传奇或纯粹的文学作品中的东西。相比之下,仅有4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24%引自斯大林,18来自列宁。而美国著名的研究专家R·特里尔认为,是个复杂的人物。人们绝不知道他深深的城府里会随时流出些什么。

对及其思想略作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思想(包含他的军事思想)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具有如此深厚、难测的文化底蕴,在群雄争霸的国际军事舞台上技高一筹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决策抗美援朝

建国后高超的军事谋略第一次表演是在朝鲜战争问题上。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内战爆发,两天后美国就出兵干涉,并控制了台湾。不久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面对不可避免的较量,从国际战略全局及新中国安全着想,毅然作出出兵朝鲜、抗美援朝的决定。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采纳了民主人士黄炎培的建议,以志愿军名义入朝作战,先后投入部队二百多万人。在当时下定出兵朝鲜的决心非常不容易。根据胡乔木回忆,一生中有两次战略决策最为难下,一次是抗战胜利后和国民党展开自卫战争,再就是出兵朝鲜,抗美援朝。在正式出兵前多次再思再议,权衡利弊。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敢不敢、能不能迎战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当时国内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如果出兵,能否打赢?会不会“引火烧身”,“惹祸上门”,使经济建设不能进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主持下,全面估量国内外形势,既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又深入分析了出兵作战的必要和可能。最后认定“我军还是出动至朝鲜为有利”,“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④会议终于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这也是一生中最难的决策。

这一战略决策让杜鲁门始料不及,斯大林惊喜过望。和杜鲁门、斯大林相比,在战略上最为高明,美国和苏联都犯了战略指导上的错误。

当时斯大林认为,美国没有出兵干涉中国内战,估计美国也不会出兵干涉朝鲜内战;同时他认为中国也不会出兵朝鲜,新生的共和国没有能力经受这样巨大战争的考验。另一方面,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斯大林眼看着社会主义的难兄难弟朝鲜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竟然袖手旁观,隔岸观火。朝鲜人民军在战场上频频告急,斯大林也没直接出兵援助。竟向金日成提议组织流亡政府到中国去。而杜鲁门最大的战略失误则是轻视了新中国的力量,对新中国的警告不屑一顾,被突然而至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得落花流水,以至于美国自己承认,朝鲜战场上的失败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朝鲜战争之后,美国第一次把中国作为一个平等的对手。国际上对好评如潮,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得到了世界公认。在朝鲜战争中的军事思想多少年来成为军事学界、史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三、金门炮击,以打促和

抗美援朝结束后,我国国防事业进入新阶段。对我国周边形势和国际局势进行了科学分析。一九五五年提出和平解放台湾,并建议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力图通过政治方式达到祖国统一。

但台湾当局拒绝和谈,美国积极谋划以台湾海峡为界分裂中国,支持“台独”。一九五八年夏秋之际,亲自筹划对金门进行炮击,通过打击国民党军队,粉碎美国分裂中国的阴谋,增加两岸的可接触性。同时,要通过炮击进行火力侦察,对美国实行战略摸底。当时金门岛驻有美军顾问,对金门炮击要冒很大风险,稍有偏差,我军炮火会打到美国军舰上,很可能引发中美之间直接的武装冲突。在具体部署时,前线指挥员报告说无法保证不打到美国军舰。经过慎密思考,决定按原计划打。一九五八年九月八日、九月十一日,美国军舰两次掩护国民党船队驶入金门海域,人民解放军猛烈炮击了美蒋混合舰队中的蒋舰。结果美国“护舰”遇炮击就退,表现出尽力避战的守势姿态。由于摸清了美国在远东的战略底牌是在保持既得利益前提下取守势,为中共中央确定战略方针提供了重要依据。公务员之家

通过金门炮击,摸清了美蒋矛盾,美国想制造“”,坚持中国统一。

于是一九五八年十月六Ft正式宣布暂停炮击。但美国要求在台湾海峡两岸”永久停火”,企图以海峡为界分裂中国;台湾当局拒绝从金门、马祖撤退,也不接受和谈。在这一特殊形势下,决定留下金门不打不登,以拖住国民党当局。于是采取了具有特色的作战形式——单日打炮,双日停火,并且规定不打死人。结果台湾当局完全被牵着走。这种不打死人的作战,被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称为“滑稽歌剧式的战争”,为世人难以理解。其实这种象征性的炮击寓意深远,它是国共之间特殊形式的对话,争取了台湾的广大军民,进一步开展了和平统一的工作。今天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加强,当年指导金门炮战的独特形式,其中体现的长远战略眼光,反映出军事政治不分家的特点。

四、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全国解放后,在不同时期始终坚持以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指导国家的军事行动。一九五六年三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经同意确定了“积极防御”的基本方针,并制定重点设防,重点守备的战略指导原则。主张从其一贯的力求主动,避免被动的战略指导思想出发,要求防御必须积极,反对消极的分兵把口式的被动设防。

在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时,将“诱敌深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认为只有把敌人放进来,才便于发挥我们的长处,大打人民战争。但诱敌深入不是不要防御,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威逼鸭绿江边,威胁我们的工业基地东北时,就毅然决定出兵朝鲜,在发扬国际主义义务同时力求在境外“保家卫国”。还亲自掌握边海防斗争的政策,要求边防部队严守疆界,不要主动惹事,处理外国入侵事件,要从全局着眼,从政治、外交上着眼,宁可在军事上失掉某些战机,也不要使我方在政治、外交上陷于被动。建国后在探索国家建设的道路上有过种种失误,但他在保卫祖国,抵御外敌入侵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直到晚年还注意维护我国安全,顶住霸权主义压力,同时要求中国永远“不称霸”。对战备问题,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思想。尽管对这一指示的执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这种做好国家反侵略战争准备的思想,无疑是正确的。

五、走自己的路,建设国防现代化

在的观念中,军队现代化是个发展的概念。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军队现代化的内容及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抗日战争时期就提出要创立真正现代化的机械兵团。建国后认为“我们现在已经进到了建军的高级阶段,也就进到了掌握现代技术的阶段。”@虽逃离大陆,却派飞机经常骚扰一些沿海城市,并且凭借海空军控制着台湾海峡的海面和空域。美国也欺负新中国没有强大的海空军,以朝鲜内战为借口控制着台湾海峡,并长期赖着不走。它还倚仗其强大的空中力量,不仅在朝鲜狂轰滥炸,还时而把炸弹投过鸭绿江。落后就要挨打,决定加速国防现代化步伐。

在加强国防现代化进程中,将创建空军列为首要的任务。他亲自批阅空军请示报告,确定空军建设的方针原则,还直接出面解决装备等问题。中国空军从无到有,建军仅四年就拥有三千余架飞机,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一九五六年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又指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④后来,他又指出,要搞一点原子弹、氢弹,也要搞人造卫星。正是在亲切关怀和支持下,我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相继爆炸了原子弹、氢弹,在激烈的国际军事抗衡中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真正实现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夙愿。

建设现代化的军队,又迫切需要培养精通现代技术的人才。将举办军校和开展正规化训练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一九五一年一月在原国民党南京中央军校院内,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

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步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一批高等军事院校相继成立。

一九五三年发出“开展正规训练,迅速提高人民解放军现代作战能力”的指示。人民解放军除了国内教育训练之外,决定利用朝鲜战争时机,以轮番作战方式,到朝鲜战场接受锻炼。一九五二年八月四日在政协常委会上说:“抗美援朝战争是个大学校,我们在那里实行大演习,这个演习比办军事学校好。”⑨为了提高诸兵种协同作战能力,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东半岛进行首次陆海空军联合抗登陆演习,全军各部队也依此方式开展各种演习,并将其当成和平时期训练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的教育训练思想,是他军事生涯中光辉的一页。

军事思想论文范文篇6

(一)初战的胜利可以为下一战创造有利的战场,鼓舞战士的士气,还可以达到战略侦察的目的。在没有取胜把握的情况下,宁可退让,持重待机,也决不贸然应战。初战也是整个战争或战役的序幕,对于指挥员而言,必须全局在胸,有整体的安排和周密的计划,这是胜兵先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基础和作战指挥原则。初战的胜利必须有利于战争全局,否则将视为失败。初战不仅要考虑本次战役,而且要为下一个战略阶段考虑。不管初战是胜利还是失败,指挥者都应该计划好下一个战略阶段的对应实施方案。例如:三大战役首战东北,辽沈战役首战打锦州,平津战役首攻新保安、天津。辽沈战役要照顾全国,打锦州要照顾东北和华北,打新保安、天津、塘沽要照顾北平。所以,初战不是孤立的,要从全局和战役发展的高度来确定初战,上述战役都充分体现了重视初战的指导思想。

(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在战争中,人的主观指导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在中外历史上,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战例有很多,例如:中国的晋楚城濮之战,楚汉成皋之战,韩信破赵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基于这些历史事实,确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战争的胜利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他说:“战争的胜负,固然决定于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援助诸条件,然而不仅仅决定于这些,仅有这些,还只是有了胜负的可能性,它本身没有分胜负。要分胜负,还须加上主观的努力,这就是战争中的自觉的能动性。”

(三)善于抓主要矛盾的观点。善于运用抓主要矛盾的方法指导中国革命战争。他认为,整个战争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复杂矛盾体系,在每一个时期、每一个阶段都必有一种矛盾、一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他要求指挥员既要全局在胸,抓住战略枢纽去部署战役,又要突出重点,抓住关节,带动全局的发展,做到“一朝成功,全盘皆活”。

二、军事思想的具体指导作用

(一)利用“慎重初战,首战必胜”的思想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涯的第一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课程,入学教育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今后的努力与追求。因此,要高度重视并尽力做好大学生的入学教育。教师对入学教育的安排和内容设计需遵循三原则:必须与时俱进,必须统筹兼顾,必须可持续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就是根据当代社会的需求对大学生提出要求,为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提供指导性意见,突出学生时代特征、个性和谐发展、实践与创新等内容,在选材上要反映相应领域中新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的实践经验。必须统筹兼顾强调入学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丰富性和系统性。为了让新生了解大学,了解专业,了解自我,转变观念,确定方法,树立目标,入学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专业思想教育、法纪观念教育、人生理想教育、成才教育、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教育这六大方面。必须可持续发展要求入学教育效果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完成入学教育后,大学生可以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是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教育中的两个主体,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学生。对于教师而言,首先,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个性特点的变化适时地调整和修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有效途径,选择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积极情感、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开展活动,以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其次,要主动研究“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掌握青年群体的特征,因材施教。调查数据显示,在“90后”的价值体系中,利他精神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强调个体、寻求自我认同的价值观。他们推崇的是互惠,其眼中的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生存战,而是在当前社会下如何互相协调,彼此借鉴互补,将自己的优势和利益最大化,从而形成共赢的局面。对于学生而言,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和自觉丰富课外学习;在行动上要将理论知识用于指导个人的行为,并敢于改造、敢于创新、敢于探索未知世界。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提高教师和学生两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将“矛盾分析法”思想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大学生在校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和短期目标的变化,抓住重点,实施针对性教学。以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一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在于适应教育,指导学生调整自我,适应大学新生活,具体包括学习规律的适应、生活作息的适应和人际交往的适应。每月不定期地举办的课外主题班会应涉及职业规划、学习方法交流分享、团队合作精神等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则应强调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学习。他们是学生干部中的主力群体,是课外实践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思想政治教育应寓教于活动中、寓教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三年级学生应专注于专业实习和就业准备,因此,实习教育和就业指导刻不容缓。思想政治教育应着重讲授个人形象设计及简历设计、求职过程中涉及的劳动法知识和协议签订及工作中涉及的合同法知识等内容。只有解决大学生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游刃有余。

军事思想论文范文篇7

【内容提要】军事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经验和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关键词:军事思想来源革命青少年

迄今为止,军事思想研究大多着力于阐述军事思想的内容、建构军事思想体系、分析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军事思想的来源则很少涉及。张静如主编的《研究全书》(长春出版社,1997年版)辑录了700多篇军事思想研究论文,其中论述军事思想来源的文章不到十篇,这些文章都是从某一个方面而未能从整体上去把握军事思想的来源。本文试图对军事思想的来源作一较为完整的阐述。

一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是军事思想的来源之一。

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涉猎了传统军事思想知识,后来根据革命事业的需要,有选择地吸取了有关内容,从而形成了军事思想的基本军事观点。在少年时代阅读了《三国演义》、《水浒》、《左传》等书,特别喜爱阅读《三国演义》。他对这些书籍的兴趣终生未曾衰减,非常熟悉书中的政治、军事斗争故事。到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后,又特别仔细地阅读了《资治通鉴》和《读史方舆纪要》。在第一师范读书笔记本《讲堂录》中,还用心记下了一些《孙子兵法》的条文。1927年,背叛革命后,在党的八七会议上,说:“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1](p8)这与《孙子兵法》的军事观点基本相同:“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2]后来,又作了与《孙子兵法》中的观点更为一致的论述:“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3](p604)虽然也吸收了克劳塞维茨的观点:“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但对这一观点的解释仍然运用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提出了“战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的命题。[4](p171)晚年曾对身边工作人员孟庆云说过,中国的军事家可以不懂政治,但政治家不能不懂军事。这里,几乎是重复了孙子的话:“不可不察也”。

在革命战争中,掌握并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中关于军事指挥的一个著名观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1927年秋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到湖南发动秋收起义。按中央指示,湖南省委制定的秋收起义计划是先在湘赣边界发动起义,攻占醴陵、浏阳等城市,然后夺取长沙。起义爆发后,起义军很快便遭受了重大损失,根据情况的变化,决定改变原定计划,放弃攻打长沙的原定方针,沿罗霄山脉南下,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这一行动,虽然与“左”倾冒险主义的中央关于全国总暴动的方针不一致,但避免了革命力量的无谓损失。到达井冈山后,又没有执行“左”倾冒险主义制定的“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从而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统治中央时,以争取革命在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为目标,提出了一整套“左”的错误主张,指令等人率红军攻打南昌、武汉等城市。一如既往,虽然接受了中央的指示和决议,但在执行过程中,没有机械地执行命令,而是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去争取达到中央规定的斗争目标。

既执行了中央的决议,又使红军不致因中央的错误指导而不顾自身条件的许可,盲目地死拼硬打。、等人指挥红军一方面以向南昌推进的姿态,佯攻大城市;另一方面则突入湘赣间敌人力量薄弱之处,抓住战机,先后取得了文家市战斗和攻占吉安的重大胜利,扩大了革命影响,发展、壮大了红军,大大扩展了革命根据地。担任中央领导后,在指挥战争时,总是要求各地战场的领导人,一方面要坚决执行中央的指示和命令;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发挥自主性,独立地处置实际情况。往往十分尊重战场领导人的意见。1948年初,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的进攻,推动解放战争的进程,指示粟裕率10万部队打过长江,到江南宽广纵深地域进行机动作战。粟裕接受命令后,一边率领部队进行渡江的准备;一边审时度势,分析了敌我形势,向建议,部队不过江,留在江北打几个歼灭战后再过江,接受了粟裕的建议。于是,粟裕等人先后发起、指挥了豫东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在豫东战役中,曾指示粟裕独立处置一切,不必请示报告。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的战争观和军事指挥观来自中国传统军事思想。

二虽然注意吸收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但是更注重从战争的实践中去掌握军事规律。

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经验是军事思想的重要来源。如著名的游击战争十六字诀是从和领导工农革命军创建根据地的斗争经验中得出的。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后,接受了袁文才、王佐部队的斗争经验,又取得了二次攻打茶陵等战斗的经验,将这些经验概括起来,于1928年1月提出了“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迫”十二字游击战原则。[5](19)南昌起义失败后,在粤北湘南坚持斗争,也总结了与相类似的经验。1928年4月,朱毛会师。综合两军的经验,于1928年5月提出了游击战争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

这一原则成为了红军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又如慎重初战的思想是1929年1月提出,后来才加以系统化的。1929年1月,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五路围攻,、决定采用“围魏救赵”之计,由红五军留守井冈山,红四军出击到敌人后方,调动敌人回防,以打破敌人的围攻。然而,红四军下山后,第一仗就打了个败仗,结果未把敌人调动,自己也回不了井冈山,最后井冈山也失守了。这一仗后,就常常讲要慎重初战,不打则已,打则必胜。到1936年,总结了五次反围剿的经验,结合外国军事理论,提出了初战三原则,即:“必须打胜;必须照顾全战役计划;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4](p220-223)这样,使慎重初战的思想,形成系统化理论。

从1930年起,红军开始实行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并取得了关于运动战的初步经验,又用了一个十六字诀来概括运动战的指导思想,即“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6](p47)以此为指导,红军先后取得了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在第三次反“围剿”胜利时,红军全部战略战术原则基本形成。1936年,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将这些原则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战争形式是“围剿”和反“围剿”;第二,红军反“围剿”的基本战略方针是诱敌深入;第三,反“围剿”的基本作战形式是运动战;第四,红军基本作战指导思想是歼灭战。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比红军以往遇到过的任何敌人都要强大,这就决定了红军不能墨守成规,抱着以往的经验不放,必须针对作战对象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战略战术。

于是,根据国际国内的形势,立足于敌我双方优劣对比,着眼于发挥红军的长处,提出了新的战略战术指导思想:战略统一下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为主,集中打仗为辅。正是在的正确指导下,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人民力量迅速壮大,为以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争取人民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已成长为一支上百万士兵所组成的正规军,并且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自卫战争中取得了阵地战、攻坚战和大规模歼灭战等大量的新鲜经验。及时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新的任务,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指导人民解放军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800万军队,夺取了全国胜利。

由此可见,的军事思想是根据中国革命战争的现实经验,提出战略战术原则,用来指导作战。并且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而不断地加以修正、完善、发展。正如所说:“十大军事原则,是根据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初期的经验,在反攻时期提出来的。……十大原则也要根据今后战争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发展,有的可能要修正的。”[1](p363)这就是说,军事思想是在以步兵战斗为主的一维战场上进行的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产生、形成的。随着未来战争向多兵种、多维空间发展,军事思想也必须随着发展。军事思想是在针对现实问题,总结现实经验找出规律,用以指导解决战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军事思想之所以具有活力,之所以是指导战争的正确理论,关键在于军事思想是从实际出发,在实事求是中产生、发展起来的。

三军事思想的方法论来源于唯物辩证法。

不是单纯从军事学角度去研究战争规律,指导战争,而是把研究战争、指导战争提到了哲学的高度,运用唯物辩证法去研究战争规律,去总结指导战争的战略战术。这使军事思想脱离了单纯的军事学的范畴,而具有了丰富的哲学内容。这些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明确了战争的基本问题。正如一切哲学家首先要明确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一样,指出:“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3](p406)对于这个基本问题,以前的军事家大多笼统地表述为夺取胜利,至于胜利的完整含义是什么则没有明确表述,囿于军事学范畴,往往将胜利具体归结到某个目的上,如攻克了一座城池,消灭一支敌军,夺取了一处战略要地,击溃了敌军等。由于不能将胜利抽象为战争基本问题加以明确,所以人们往往为了胜利而不顾客观条件的许可进行军事行动,结果事与愿违。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此类情况不少。如1927年,翟秋白不顾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客观事实,推行“左”倾盲动主义,实行总暴动;如1930年,李立三不顾革命尚处于低潮的形势,提出夺取一省或数省革命胜利的纲领,制定实施了“饮马长江,会师武汉”的军事冒险计划,结果使党和红军遭受了极大损失;又如王明推行“左”倾冒险主义,反对“诱敌深人”的正确方针,斥之为“专门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保守主义”;主张“进攻路线”,先是军事冒险主义,后是保守主义,继而成了逃跑主义,给党和红军造成更大的损失。他们犯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军事上,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明确战争的基本问题,不懂得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只知去夺取所谓的胜利。公务员之家

第二,提出“战争指导规律”的概念,明确了人与战争的主客体关系。所谓“战争指导规律”指的是客观的战争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以及人们运用战争规律去指导战争这样一个过程。如所说:“军事的规律,和其它事物的规律一样,是客观实际对于我们头脑的反映,除了我们头脑以外,一切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4](p182)又说:“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名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4](182)在这里明确指出了战争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不依赖于人们头脑的客观实在。认为人们若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认识战争的客观规律,将其抽象为战略战术,在客观条件许可范围内,运用从客观中抽象出来的战略战术指导战争。这是指导战争的唯一正确途径(即战争指导规律),若不这样,就会变成瞎碰乱撞的鲁莽家,非吃败仗不可。说:“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指挥员在战争中的大海中游泳,他们要不使自己沉没。而要使自己决定地有步骤地到达彼岸。作为战争指导规律的战略战术,就是大海中的游泳术。”[3](p478)

第三,运用唯物辩证法,阐述了战争规律、敌我态势等军事问题。首先,从发展变化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观点出发,指出了战争与战争规律是随着地点、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没有绝对固定的东西,只有相对固定的东西。说;“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4](p174)又说:“在绝对流动的整个战争长河中有其各个特定阶段上的相对的固定性。”[3](p496)其次,从对立统一法则中引出战争双方态势相互转化的原理。指出,在战争中,优势与劣势,进攻与防御,主动与被动,胜败、多寡等等,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还指出这种转化既决定于双方的客观条件,又决定于双方的主观指导能力。说:“战争力量的优劣本身,固然是决定主动或被动的客观基础,但还不仅是主动或被动的现实事物,必须经过斗争,经过主观能力的竞赛,方才出现事实上的主动或被动。”[3](p491)在这里,强调了主观指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观能动性的观点。另外,创造性地划分了战争研究、战争指导的范畴,即全局与局部,优势与劣势,主动与被动,进攻与防御,内线与外线,灵活性与计划性。

综上所述,军事思想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经验和唯物辩证法。

【参考文献】

[1]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孙子兵法.[M].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11.

[3]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军事文选[M].北京:军事科学院战士出版社,1981.

军事思想论文范文篇8

一、晚清军事后勤的总体研究

二十几年来,关于晚清军事后勤的总体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出版了一些专著,如《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为记述中国近代军事后勤的通史性著作,《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资料选编》在搜集、整理近代后勤资料方面成绩卓著,《中国军事制度•后勤制度卷》、《中国军事经济史》也有关于晚清军事后勤体制和实践方面的论述。有关的著述中也涉及到军事后勤,如《中国军事通史》、《中国近代军事史》、《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等等。有关学术论文则有《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中国军事后勤思想述要》、《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中国古近代后勤思想略论》、《试论近代军事后勤的发展走向》等。其内容涉及晚清军事后勤演变的性质、地位、中国近代军事后勤思想、军事后勤体制、军事后勤保障等方面。

(一)晚清军事后勤演变的性质和地位近代军事后勤属于中国军事近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性质、地位和起止时间与整体上的军事近代化是一致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晚清是中国军事后勤发生根本变革的重要时期,后勤思想、后勤建设及后勤体制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注:房立中:《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327页。)。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实际上处于一个由旧变新,由农业支援转变为工业支援的大变革时期(注: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46页。)。这充分肯定了晚清军事后勤的重要历史地位。关于中国军事后勤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和结束问题,学术界一致认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这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开端,也是军事后勤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开始;关于这一转变历程的下限,有着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清朝末年就在新军中确立了中国近代后勤体制。“其后中国的军队基本上延续了袁世凯所建立的后勤体系,不过常有些曾损变通而已。”(注:房立中《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奚纪荣《蔡锷军事思想研究》、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均持此观点。)有人认为这一过程要延续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注: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46页。),也有人认为中国军事后勤的近代化要延续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注:皮民勇《中国古近代军事后勤思想略论》,王彦、吴信忠、张云《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历史考察》均持此观点。)。

(二)后勤思想变革的研究军事思想是各阶级、政治集团及其军事家关于战争、军队、国防等一系列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军事实践的理性升华。军事后勤思想是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后勤经历了由古代军事后勤向近代军事后勤的转变时期,在军事后勤思想领域,传统的后勤思想自然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后勤思想的变革集中体现在近代重要军事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言论中,对这些重要人物的后勤思想进行研究,以揭示近代军事后勤思想的发展变化,是二十年来关于军事思想变革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关近代军事后勤思想变革的专著尚未出现,有关的论文有:《林则徐军事思想特点初探》、《论林则徐、魏源军事思想》、《试论胡林翼的军事思想》、《曾国藩军事思想初探》、《试论曾国藩的后勤保障思想》、《论曾国藩的军事思想》、《试论曾国藩的军事经济思想》、《左宗棠进军新疆的后勤方略》、《论左宗棠的建军思想》、《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军事改革思想》、《袁世凯的军事思想》等。在军事后勤思想方面的变化主要有:在战争后勤观上,普遍认为军队后勤在军事行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注:皮民勇:《中国古近代军事后勤思想略论》,《军事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113页。);在战争的物质来源上,主张发展经济、富国强兵,取之于敌、以战养战和开展生产自补;在后勤战备建设上,大力发展武器装备,建立充足的物资储备;重视军事交通运输;建立巩固的后方基地;注意提高后勤效益;进行近代后勤教育,培养近代军事后勤人才;在战略战术上,主张断敌粮道,巩固后方(注:杨庆华、刘仁亮;《中国军事后勤思想述要》,《军事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154页。)。

(三)军事后勤保障的研究中国军事近代化是从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开始的,由于西方先进武器装备的引进,战争手段变得异常复杂,导致了军队后勤保障的相应复杂化。关于近代军事后勤保障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观点有:

1.军费晚清时期,战争频繁,中国的经济可以说是战时经济、国家财政成了军事财政,军费开支巨大,根本没有余资从事经济和文化建设投资。由于没有经济建设,当然更没有军费来源,这就形成经济上的恶性循环(注: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53页。)。六十年代湘淮军等勇营军队的裁撤,欠饷问题严重也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注:翁飞:《曾李交替与湘消淮长》,《军事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第56页。)。关于清朝军费的来源,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主要靠清廷的农业税收,它占有清廷的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并主要用于军队和战争的开支(注: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其他收入有漕政、盐政、关税、厘金和捐纳等等,与清前期的变化主要是:盐政和关税的收入和厘金收入在军费收入中的比重增加(注:童超主编;《中国军事制度史•后勤卷》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第325页。)。

解协饷制度是清王朝军费收支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央控制地方军事、经济、政治的主要手段。晚清时期,它的实行虽步履艰难,但在筹集军费的过程中,仍发挥重要作用。解协饷制度在晚清日渐衰落,有人从财政角度分析指出,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清朝的财政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财政权逐渐下落到地方督抚的手上,地方财政日益发展,导致协饷趋于瓦解,这标志着高度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无可挽回地走向了没落(注: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页。)。一方面是经济因战争遭到破坏,再就是地方实力的增强及其与中央的抗衡,这一制度的演化,反映出晚清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此消彼长(注:郭太风:《解协饷制度的演化对清朝统治机制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第29页。)。

厘金制度作为清军军费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镇压太平军、捻军等晚清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项制度破坏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严重地束缚了国内市场的开拓,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品不仅失去了关税的保护,还失去了在国内市场上与外国产品进行公平竞争的可能(注: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页。)。

2.武器装备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改进主要通过购买和仿制两种途径。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就主张购买和建造西洋武器装备,并采取了实质性的行动(注:何锡荣:《清军水师装备近代化的先声》,《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第75页。)。战后魏源更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于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其目的也是力图改变清军武器装备落后的局面。

关于晚清军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有人指出,晚清军工业发展是一种互为条件的“合力运动”,这种“合力运动”具有突发性和被动性。促使它的形成和发展至少有四种互为条件,又相互矛盾着的社会力量,即封建政府、资本列强、民族资本、人民群众。这四种力量是“多方向、多目的”的相互制约(注:牛俊法:《论晚清兵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第112-113页。)。

晚清军工建设是军工现代化建设的开端,它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不能抹杀和低估的(注:刘申宁:《论晚清军工建设》,《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第103页。)。但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主要由于工艺落后,中国工业基础差,资金浪费惊人等原因,中国的军工产不但产量少,而且质量低劣、价格昂贵(注: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53页。)。

鉴于此,清王朝还得从国外大量进口武器装备。其积极作用表现在清军的武器装备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战斗力,反侵略的能力有所增强。但也不能忽视大量进口武器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表现在,花费巨额金钱;上当受骗;贪污受贿;种类繁杂,极不统一,给训练、作战和后勤保障带来严重困难;在武器的购买和引进上盲目性很大;在武器装备上存在着利益集团倾向;在武器装备的管理上缺乏科学性;(注:李国华:《清末发展武器装备的心理准备》,《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版,第2期,第85页。)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受到外国控制,损害了国家主权(注: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54页。)。

有人指出,中国原本能成为军事强国的,因为中国具有实现装备近代化的经济能力,而且具有领先日本一步的条件,但心理上准备不足,主观上存在着一股排斥力,在内外压力下,表现出很大的被动性。即先是漫不经心,后是急于求成。因此,中国在发展军工方面,要注重心理建设和相关的文化建设,提高掌握与使用武器人员的素质,这是关键性的问题(注:李国华:《清末发展武器装备的心理准备》,《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版,第2期,第89-90页。)。

3.军事交通与通讯轮船、铁路、电报、电话等近代化交通、通讯手段运用于军事领域,是军队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军队在改进武器装备的同时,也开始引进近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近代以来,传统的运输方式逐步瓦解,而代之以轮船、火车为工具的近代运输方式。关于轮船运输,有人指出,以轮船为主要运输手段是19世纪60年代从洋枪队开始的,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中方都有轮船参加运输,虽然运力很小,但却标志着中国水路军事交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注:房立中:《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320页。)。对于铁路运输的重要性,李鸿章、左宗棠、刘铭传等疆臣在七十年代就已认识,并多次上奏清廷修建铁路,但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终不能实行。中法战争以后,清廷才认识到铁路运输在军事中的重要性,迫于军事上需要,清廷将一些修路计划付诸实施。至1911年,全国完工的铁路有30余条,铁路运输已被列为军事交通的主要手段。在战争中,铁路也成为敌对双方攻击的主要目标。

电报、电话等先进的通讯手段随各国商人的迁入而传入中国,并首先应用于军事。在洋务运动中,清廷在各地设电报局,并设电政大臣,同时还废驿行邮。在中法、甲午战争中,清军已使用电报、电话,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虽然晚清的近代军事交通运输还比较落后,但当时这一系列变化是带革命性的(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77页。)。

4.军事医疗晚清时期,中国传统医学出现了倒退的趋势。在新兴科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解剖生理学的传入,使中国在战伤救治方面又增加了一条发展途径,一些介绍西医外科的译著和著作也陆续出现(注:房立中:《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323页。)。

(四)后勤体制变革的研究晚清后勤制度变化研究,有人作出了具体的总结:后勤管理体系由重皇权转变为重洋务;军费筹措由重赋税转变为重关税和重厘金;军费开支由以发饷为主转变为兼购置西洋军火,武器装备水平由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进入火器时代;交通通讯制度由以驿传为主转变为利用铁路、电报等(注:童超主编:《中国军事制度史•后勤卷》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第359页。)。

关于军事后勤领导权问题,普遍的观点认为,鸦片战争前,中央皇权强大,牢牢控制着对军队的领导、管理和财政大权,地方上督抚更加有力地节制着后勤要政。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湘淮军兴起后,中央势力衰微,财政拮据,地方督抚逐渐控制着军队的领导、管理和财政大权,对军队后勤的领导权更加集中在地方。这是中国近代中央和地方权利消长的重要体现之一(注:童超主编:《中国军事制度史•后勤卷》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第320页。)。

中国军事近代化开始于武器装备,在“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下,洋务派们对与此相适应的近代后勤体系的变革并不热心。于是,近代武器被绑在了落后的封建军事体制之上,从而无法发挥近代武器装备应有的效能,出现了在中国近代,军事体制的变革落后于武器装备变革的局面。

总体上讲,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军事后勤的变革还处在注重军事器物技艺等层面上。甲午战争中,落后的后勤保障体制是清军惨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战后,清廷实行军制改革,在新军中建立了完整的后勤指挥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基本上完成了由器物技艺层面到军事制度层次上的变革(注:施渡桥:《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5页。)。

二、清军各军兵种军事后勤的个案研究

晚清的清军既有作为国家正规军的八旗、绿营经制兵,又有独具时代特色的以湘军、淮军为代表的勇营兵,以及后来的防军、练军。还有具有某种近代化意义的近代海军和近代陆军。近代军事后勤的变革主要是在晚清清军后勤建设中体现出来的。学术界对清军各军种、兵种的后勤研究是近代军事后勤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八旗、绿营经制兵军事后勤研究罗尔纲的《绿营兵制》在八十年代重新出版,对研究绿营的后勤制度和后勤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术界对其研究的重点是:

1.武器装备方面,主要在于揭示其落后性八旗和绿营的武器以冷兵器为主,兼使用旧式火器。这些火器有些制法来自西洋,但因清廷对火器的垄断和因循守旧,不图改进,使八旗、绿营的武器装备在鸦片战争时大大落后于西方(注:张玉田、陈崇桥、王献中、王占国编著:《中国近代军事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页。)。

2.军费方面,普遍观点认为是低微和不平等八旗武官俸禄往往比同一级别的绿营武官高出一至四倍,反映了清廷在军队中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兼廉银高出正俸几倍、几十倍,成了实际的重要收入,体现了清军的雇佣军性质。单就俸廉两项法定数额而言,除了旗官最高武职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外,绿营武官的岁入反而超出同一品级的八旗武官。其目的一方面为了稳定绿营武官,使其甘心为朝廷效命,一方面鼓励旗官到绿营任职,以控制绿营(注:郭太风:《八旗、绿营俸饷制度初探》,《复旦学报》社科版1982年第4期,第105页。)。就是在八旗军内部,由于种族(八旗还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驻防地区和出身贵贱的不同,其待遇也不同。对八旗和绿营的军饷实行不同的待遇,表现在绿营低饷,武器装备皆自备,加上武官的盘剥,使得绿营士兵无力养家,军备废弛,兵丁素质低下,官兵矛盾尖锐;而对八旗则待遇优厚,使得八旗养尊处优,不堪战守(注:皮明勇:《试论清朝的绿营低饷制度》,《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第3期,第114页。)。这种俸饷制度,一方面有利于清廷对军队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是造成八旗、绿营军队战斗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社会秩序长期安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处于长期停滞、反复重演的状态,八旗和绿营的饷章上百年没有一分一厘的变动(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2页。)。

军费问题的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八旗绿营军的没落和腐败。在八旗方面,由于清军入关二百年,八旗人口日增,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八旗生计”问题。而清廷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扩大八旗兵额,这就使八旗日益失去它作为战斗组织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转为救济机构。对绿营而言,最严重弊端就是吃空额现象极其普遍。由于绿营官兵待遇菲薄,将官就借吃空额明粮来补偿,这是绿营兵制的致使弱点和无法克服的痼疾(注:张玉田、陈崇桥、王献中、王占国编著:《中国近代军事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9页。)。这一切,表明八旗、绿营的后勤保障体制已经远远落后于时展的需要,是八旗、绿营在近代反侵略战争和镇压农民起义战争中一触即溃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湘军、淮军等勇营兵的军事后勤研究湘军、淮军等勇营武装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在其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了一整套具有时代特色的军事后勤体制和措施。主要内容和特点表现在:

1.湘军的创始人建立了一套独立了后勤保障体制。其中有俸饷制度,主要特点是:集饷权、兵权于将帅之手,这是与湘军的勇营性质即“兵为将有”的私属性是分不开的;优待营官制度;勇饷从优;定出一营开支极限,对军饷实行包干、定限,限制了“冒领”和不必要的开支,使官兵得到了实惠(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126页。);对士兵军饷采取“半饷”发放的原则。这种采取“厚饷”和“半饷”发放原则,有利于稳定军心,加强控制和提高战斗力。建立粮台制度,委派专门人员建立粮台,负责饷械筹集和转运。在营中建立长夫制度,直接负责军队的杂役、运输等后勤事务,这种制度为李鸿章引用,对后来的军种配置起了一定的启示作用(注:龙方成:《试论湘军的后勤保障建设》,《求索》1994年第5期,第115页。)。

2.湘军后勤保障的主要特色是自筹饷械在粮饷方面,建立巩固的后方基地,以筹集粮饷;应用各种途径筹集军饷,如捐输、厘金、以盐抵饷、请各省协济等等。前期以盐税为主,后期以厘金为主(注:张田玉:《镇压太平天国之役湘军的后勤体制和保障》,《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页。)。有人认为,曾国藩以史为鉴,认识到饷糈筹集的重要地位,既对筹饷、开辟饷源等关键问题常抓不懈,对冒领军饷等弊病,严加制止和纠正外,还提倡节俭,较好地解决了湘军的饷糈筹集问题(注:唐兆梅:《论曾国藩对饷糈筹集的重视》,《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第51-52页。)。也有人指出,靠就地筹饷的办法,即主要靠自己搜刮,榨取民脂民膏来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就决定了湘军的掠夺本质,同时也反映出湘军是一支独立的汉族地主武装,它和清王朝既是统一体,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注:袁首乐:《湘军经费清单的发现及其意义》,《安徽史学》,1987年第3期,第27页。)。

湘军采取购买和自造洋枪洋炮的方法改进军队的武器装备。湘军的船械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外购买,一是自己制造。如曾国藩从广州购买武器装备湘军水师(注:张田玉:《论湘军的后勤体制和保障》,《军事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第133页。)。1861年,攻陷安庆后,曾国藩建立了安庆内军械所,专门生产洋枪洋炮。这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兵器工业的开端(注:秦政奇:《安庆内军械所——中国近代兵器工业的开端》,《安徽史学》,1992年第4期,第26页。)。

3.淮军的营制饷章在继承湘军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淮军的联伍制反映了作战工具的配备、薪水、口粮制、帐棚制,即淮军所需物资的供应制度和方法。其他方面如医疗、军装制造等虽有规定,但多不具体,至于运输、通讯等均无明文规定,可见淮军的后勤保障制度是很简陋的。淮军的后勤保障方面与湘军无多大差别,在军饷的来源上,1867年前,主要依靠捐输和厘金。此后,江海关税遂成为淮军的大宗饷源(注:陆方:《淮军的后勤制度和保障》,《安徽史学》,1992年第2期,第45页。),在武器装备方面,李鸿章在武器的购买和制造方面均比曾国藩有所进步,淮军的武器近代化程度较湘军为高。

(三)练军的军事后勤练军是清朝传统八旗绿营经制兵向全盘西化近代新式军队——新军的过渡军制,是八旗绿营兵的洋式编练。练军的营制饷章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先是直隶总督刘长佑制定了直隶练军的营制饷章,后曾国藩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其余各省的练军军制多依照这个章程,同时又有各自的特点。练军除军事建制上勇营化和装备上比较广泛地采用新式武器外,在后勤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军事后勤管理练军军事后勤建设的实权,掌握在南北洋大臣和各省督抚手中,其后勤机构也主要在地方各省;练军的“军”与“营”仿效勇营有专门的后勤建制(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97页。)。

2.饷章增加将官的薪费和弁兵的饷银,并将管理练饷的后勤权,掌于将官手中。曾国藩在制定练军饷章时,力图恢复勇营营官包干制,在饷制上力图摆脱绿营羁绊,使练军独立于绿营之外,摆脱绿营的积习,减少弊端。总体上考察,练军的薪饷低于防军而高于绿营。随着武器装备的改进,练军中还出现了炮费、衣帽银等杂项费用。可见,清军的近代化和正规化建设有了一定的进步(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99页。)。

这次整军练兵主要着眼于武器装备的改进和试行西法操练,在编制方面没有超越湘军营制的框架,因而只能看成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初级阶段(注:施渡桥:《晚清首次整军练兵的思想与实践述评》,《军事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94页。)。(四)晚清近代海军军事后勤研究晚清的近代海军建设可以说是晚清军队近代化建设的一个创举。晚清海军虽有三洋海军之说,但在实际操作中,清廷于80年代作出了重点发展北洋海军的决定。

1.晚清海军的军费60年代后,面对着强敌环绕的形势,清王朝就计划建立一支近代海军。起初,清廷依靠总税务司李泰国向英国购买一支舰队。由于英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阴谋和欺诈,清廷的购买计划破产,并为此白白耗费了近70万两白银(注:史伟《清政府在建立了第一支新式海军舰队中糜费了多少钱?》(《历史教学》,1981年第4期)持此看法,而张玉田、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史》则认为花费了160多万两。)。70年代特别是中法战争以后,清廷决心大力创办新式海军,于1885年成立了海军衙门,专门负责海军军费的筹措。

北洋海军经费主要来源于关税厘金的协拨,即“海防经费”,此后又包括海防捐输、淮军协拨等等。由于连年战争,清廷财政拮据,用于海军建设的投入是相当有限的。而且,在筹集经费的过程中,存在着清朝中央政府和地方军阀之间,各地方洋务集团之间的勾心斗角。清政府派定的海防款项,常被地方督抚以种种理由拖欠截留。据统计,北洋海军经费从未解足分额,每年实际收入在100万两左右,占国库收入的1%左右(注:姜鸣:《北洋海军的经费初探》,《浙江学刊》,1986年第5期,第137-138页。)。

关于北洋海军的军费开支情况,有人研究指出,自光绪元年到光绪二十年,购置船炮军火的总开支达800万两白银,居各项开支之首,军港及防务设施建设共花费240万两白银,这两项开支,占军费开支的一半以上(注:姜鸣:《北洋海军的经费初探》,《浙江学刊》,1986年第5期,第140页。)。在当时的条件下,将有限的经费重点用在武器装备和基地、防务建设上是必要的。

在北洋海军的薪饷上,李鸿章吸取了英德海军的厚饷和恤军精神,同时结合中国“饷力未充,未能援引”的实际,灵活地将海军官弁的岁支俸银分成官俸和船俸两大部分,两者比例为四比六。这种重视带船和实际职务,而不专凭官街的措施,比较科学,有利于激发人的工作热情(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234页。)。此外,还对官弁伤废俸、官兵的赏恤以及各船行船公费、医药费等的集体费用作了明确的规定。

由于清王朝的财政拮据和政治腐败,在这有限的经费中有相当一部分被贪污浪费和以各种名义而被挪作他用了。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清廷挪用海军军费修筑颐和园。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多方考证。有人指出,从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到1895年裁撤的十年中,海军的各种经费收入达2000余万,也有人认为是3000余万(注: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近代中国海军》(海潮出版社1994年,第333页)认为共2000余万两,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认为总数达3000余万两。)。其中用于颐和园工程的在600万到1000万之间(注:张利民:《清廷挪用海军经费修筑颐和园考》,邹兆琦《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造颐和园考证》认为达1000到1400万两,张玉田、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史》认为总数达2000万之多。)。海军军费被浪费和挪用,严重地破坏了海防建设。北洋海军自1888年成军以后,便再也没有大规模地更新舰船和武器装备。海军军费的拮据和被挪用,不能不说是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南洋海军的军费问题,据研究,南洋海军军费来源主要是各省特别是江苏厘金,而海关税则大部拨给北洋。南洋海防军费缺乏系统的资料,但大大低于北洋是肯定的,至多为北洋收入的三分之一(注: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2页。)。

2.武器装备就当时清朝全国军队而言,北洋海军的武器装备颇具领先性,北洋海军舰只装备的现代化程度及其实力,在当时的亚洲是一流的。北洋海军的舰船和武器装备绝大部分购自国外(注:[德]乔伟、李喜所、刘晓琴:《德国克虏伯与晚清军事工业化》,《南开学报》,1999年第3期,第67-69页。)。关于武器装备是以购买为主还是以自造为主,晚清的军政集团一直存在着争论,这主要体现在对于新式海军的舰船和武器的来源问题上。有人指出,李鸿章起初主张以自制为主,但由于中国经济、工业基础的落后和海防形势的危急,转而主张向西方购买为主。最后,竟发展到排斥和打击左宗棠等武器以自制为主的主张,挪用国内自制经费,来购买洋枪洋炮(注:张家瑞:《李鸿章与晚清舰船装备建设的买与造》,《军事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第108-111页。)。

3.海军基地建设清廷耗费巨额资金(570万两)建设了旅顺、威海卫两大基地和大沽船坞。为海军的给养、训练和舰船维修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大沽、旅顺、威海三基地后勤补给困难,三基地远离粮食产区,主要靠海漕运粮,而军舰的燃料也要海运,与内陆腹地交通也不发达,补给线过于漫长。这是基地建设欠妥之处(注:姜鸣:《北洋海军基地建设和晚清国防近代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第24页。)。

4.后勤体制建设完善的后勤体系,是近代战争提出的要求,北洋海军是一支在武器装备上完全近代化的海军,后勤体制不能不突破旧制,做一些新的开拓,但同时旧的思想和体制对北洋海军的后勤建设仍有着相当严重的消极影响。

北洋海军在三基地建立了复杂的后勤机构,建立了军用仓库、铁路、电报、医院等近代化的后勤保障设施。这中国军队在近代化事业中迈出的十分重要的一步。但后勤体制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表现在:海军提督无权节制后勤,造成了海军内部指挥系统的多元化;各个后勤部门没有一个统一的后勤指挥机构;恤赏兵勇制度过于苛刻,不能激发士兵热情,等等(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242页。)。

(五)新军军事后勤研究对新军后勤建设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北洋新军的军事后勤建设上。甲午战争失败后,清廷被迫实行军制改革。袁世凯、张之洞等地方大员开始仿照西方军事体制编练新军。

1.后勤体制建设袁世凯、张之洞等比较重视新军后勤,将后勤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1896年后,袁世凯在新军中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近代军队后勤体制,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军事后勤体制的初步确立。这种后勤体制经过不断完善后,逐步推广到全国新军的编练中去,使全军有了统一的后勤统领机构和原则上统一的后勤制度(注:王其坤:《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

2.军费的收支清廷通过“征天下之饷,练一省之兵”,使北洋六镇迅速成军。有人指出,北洋军费的78.3%来自辛亥革命后独立的省份。因此,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一手推翻清王朝,一手压迫南方革命党人屈服,军费上的考虑,是其采取如此行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注: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4页。)。在官兵的薪饷上,明显的特点是北洋六镇军费充足,比旧军的薪饷有所提高。地方各省新军的军费,除少数镇是由中央的度支和陆军两部协商筹拨外,绝大多数则由地方就地筹款。有些地方督抚在军费筹措上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裁撤旧营,腾出底饷,以增加新军薪饷;借洋款充饷,等等(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280页。)。由于经费的拮据,薪饷多不能足额发放。

3.武器装备北洋六镇皆装备了西洋先进武器,并努力统一武器的口径和规格。对武器的购买、生产和保养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进一步提高了武器装备的近代化程度。对于各省的武器装备,由于经费短缺和购买武器的混乱无章,武器装备中仍是新旧武器并存,新式武器也是口径和规格极不统一,给保养和作战都带来很大困难,限制了新式武器战斗力的发挥。但湖北新军不同,在张之洞的努力下,该军薪饷比较充足,武器装备也较精良(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48-349页。)。

另外,在交通通讯上,近代化的交通通讯设备如铁路、轮船、电话、电报等开始运用于北洋及各省新军中,但旧式落后的骡马运输仍在新军中占很大的比重。在医疗卫生上,建立了近代化的军事医疗保障制度和随军及后方的医疗机构,配备了掌握西方医疗技术的医务人员。在军事后勤教育上,创办了一些专业技术后勤学校,培养近代化的后勤技术人才(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18-332页。)。总体而言,晚清编练新军的实践,虽有局限,但促进了中国军队后期近代化的发展,其明显的进步则体现在北洋新军的建设上。至于其他各省新军的进步,则显得十分缓慢。清庭曾制定了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的计划,但直到清朝灭亡,也没有实现。其中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基础异常薄弱,旧军虚糜军饷,编练新军的军费异常拮据;二是有些地方督抚蓄意抵制,在编练新军上敷衍了事,却极力加强巡防营等地方部队。这一方面反映了清廷和地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旧军队的存在,地方实权人物便可以在军队开支上谎报军费开支和吃空饷,大发其财(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66-367页。)。

三、反清武装力量军事后勤研究

在晚清,与清军对立的国内武装力量就是太平军、捻军、陕甘回民起义军等农民起义军,还有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力量。晚清农民起义总体上还没有摆脱旧式中国农民战争的模式,但它毕竟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在同国内外敌人战斗的过程中,其战略战术、体制编制,武器装备等也在发生着或多或少的的变化。同时,他们的存在,也迫使清军武器装备、后勤保障发生一系列变化,促进了中国军队后勤近代化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党领导的反清力量的后勤建设也有一定的特色。因此,研究农民起义军和革命党起义军的军事后勤建设,对探究中国军队后勤近代化也是有意义的。在农民起义军的研究上,学术界侧重于太平军。其中,太平军的后勤保障建设是主要研究内容。对于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军的军事后勤研究,尚未见专门的论述出现。

(一)太平军后勤保障研究有人把太平天国的失败与后勤建设联系起来研究。得出太平天国领导人忽视后勤建设,缺乏军事经济思想,是其军事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表现在:一是没有大力加强军事经济建设,使得太平军在军费、粮食、兵员、兵器和军事运输等方面得不到有力的支持,使太平军作战不能持久(注:华强:《太平天国军事经济思想检讨》,《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69页。)。二是存在着严重的流寇主义,没有大力加强后方根据地建设;太平军实行“因粮于敌”的后勤方针,饷事依赖兵事,对战争依赖性大,军队无根(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112页。)。三是缺乏知人善任,后勤管理不善(注:王北生:《太平天国的失败与后勤》,《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94页。)。但太平军在后勤建设上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后勤体制太平天国实行军政一体的制度,在经济上也实行军民合一的战时经济体制,因此,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就是军队的粮饷收入。太平军的后勤体制与整个太平天国的财政体制连是在一起的。有人指出,太平天国在首都天京有一系列的典官建制,这些中央政府所属的典官及其机构,由于职能是大多军事后勤管理和制造方面。因此,他们可以看作是太平军总指挥部的后勤军需机构(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97-99页。)。圣库制度是太平军后勤保障的根本制度。太平军的物资供应都从圣库中获取。定都天京后,设立了总圣库,又设立总圣粮,将粮食从总圣库中分立出来。就其职能而言,总圣库、总圣粮所管的事务,均属后勤保障性质,相当于总后勤部(注:张一文编著:《太平天国军事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6页。)。

对圣库制度的评价有:圣库制度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最大限度地集中了有限的财力、物力,为太平军的军事斗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它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注:吴雁南、韩品峥:《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文物》,1976年第1期,第7页。)。圣库制度后来遭到破坏是历史的必然,当时不具备坚持长期实行这种制度的社会历史条件,所以,它在推行过程中,受到了广大市民阶级的反对,受到了太平天国革命者私有思想的冲击,并且存在着管理不善、任意挥霍等问题,从而导致了圣库制度的破坏和最终失败(注:梁义群:《试论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北方丛论》,1983年第3期,第81-83页。)。

太平军在一军中的后勤建制则是明确的。太平军的基本作战单位是军,在军中设有职同监军的各类典官三十五人,其中典圣库、典圣粮等负责后勤工作的官员就有二十七人。并规定从军至两司马各级都应设立圣库负责后勤工作,这属于军的后勤系统,它们受制于军的最高长官——总制(注:张玉田、陈崇桥、王献中、王占国编著:《中国近代军事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1页。)。说明太平军的后勤保障体制是相当完备的。另外,太平天国还规定了太平军的供给标准,在粮食、菜金、礼拜钱、服装等方面都有规定。在供应的先后次序上,坚持以作战部队优先的原则。其中的礼拜钱是军人的生活津贴,太平天国后期,礼拜钱还有分发。军服方面,初期比较复杂,以后逐渐统一。1855年后,太平军的服装进入统一的制式阶段,标志着太平军正规化的发展(注:张一文编著:《太平天国军事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7页。)。

2.有关后勤的军种建设太平军没有建立专门的后勤部队,但太平军的水营在一段时期内承担了从长江上游向天京和其他地区军队的大部分粮饷、物资的运输工作,在后勤运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太平军中的女营、土营和童子军也分别承担了相应的后勤工作,对军队后勤上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此外,太平天国在天京建立了通信机构“疏附衙”,通信人员称“疏附”。在占领区各地建立分支机构,在每军的典官中也设立疏附一人,负责文报的传递工作。在占领区,通过水路和陆路,派专人用船或马传递文报,若需要通过敌占区,则派人密藏文书,进行联络(注:张一文编著:《太平天国军事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5页。)。

3.粮饷太平军的粮饷统一取之于圣库,圣库初期来源于拜上帝会者的交纳和战场缴获,同时,还创造了“进贡”和“打先锋”等形式筹措军费。后期,由于军费开支的浩大和圣库制度的破坏,加上定都天京后,天朝田亩制度没能实行,太平天国不能就地取粮,粮饷主要来自长江上游的湖北、安徽、江西等省。太平天国在它的统治区实行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同时,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杂税。有人指出,太平天国的粮饷筹集政策存在着失误,即过分集中其统治下的人民,摊派过重,再加上征收过程中用人不当,导致人民的反抗情绪,而没有采取“资于敌”的政策,没有重视开拓江南、江北富源,夺取清廷北运的粮饷为己所用(注:华强:《太平天国军事经济思想检讨》,《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71页。)。另外,太平军解决粮食的办法还有采购,主要的采购对象是粮商和民众,还有外国人(注:张一文编著:《太平天国军事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3页。)。

4.武器装备建设太平天国起义正处于西洋武器装备向中国引进时期,太平军的武器装备也受到了这一趋势的影响。在斗争中,太平军也开始利用西洋武器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关于太平军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建设,主要表现在:太平天国的初兴阶段便开始了由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过渡,主要表现在火器的普遍铸造和广泛使用上,不过,这时期主要使用的是旧火器;太平天国后期新旧火器更新较快,较大量的使用洋枪洋炮。在西洋武器的来源上,主要有战场缴获、以高价向外国购买和设厂仿造三个方面(注:蓝振露:《试论太平天国的军火进口贸易》,《史学月刊》,1991年第6期,第42页。)。在太平天国后期,还建立了洋炮馆,它是战时军械所,负责维修洋枪洋炮,制造西洋子弹、炮弹。在李秀成的建议下,太平军中也建立了自己的洋枪队,并聘请洋人训练(注:华强:《太平天国军事经济思想检讨》,《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75页。)。所以,有人指出,中国军队的近代化历程,首先是从太平军中开始的。在激烈的战争实践中,太平军不断改善武器装备,从而大大缩小了武器装备近代化历程,甚至势必很快赶上或超过中外反动军队武器装备的近代化程度(注:朱哲芳:《太平军兵器近代化探略》,《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3期,第115页。)。在这种形势下,太平军主要的敌人湘军和淮军也不得不引进洋枪洋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由于太平天国领导者并不重视军队武器装备的改进,太平天国的武器近代化主要出现在李秀成统帅的太平军。从整体上看,太平军的武器装备改善有限,近代化程度低下,多数太平军将士仍然使用原始的长矛大刀和抬枪抬炮(注:华强:《太平天国军事经济思想检讨》,《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76页。)。

(二)资产阶级革命党起义军的军事后勤研究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主张以暴力革命手段,彻底推翻封建专制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府。有关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军事后勤的研究,涉及到军事后勤思想、后勤体制和战时后勤保障等。

在对资产阶级军事后勤思想的研究中,孙中山的军事后勤思想是主要内容之一,而且其范围远远超过晚清,包括了孙中山战斗的一生。孙中山批判地吸收了中外后勤建设和后勤保障的理论精华,在组织领导武装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军事后勤思想。主要是:1、科学地认识到军事实力与国家经济之间的关系。认为战争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也是经济力量的较量,主张大力开发中国资源,发展中国的实业,建立强大的国家经济,进而“努力实行扩张军备建设”。2、后勤准备是进行武装斗争的先决条件,主张“先筹备大款,然后举事”,要充分准备对前方作战的接济(注:石文年:《孙中山军事后勤思想探讨》,《军事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第151-152页。)。3、注重军队后勤建设,主张统一编制,整顿饷务,裁汰冗兵,以节约军费。4、重视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提出海外援助、“因械于敌”等思想,后来主张加强军工建设,扩大兵工厂,保障军队有充足的武器(注:谢健、毛振发:《孙中山军事思想的几个问题初探》,《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5、认识到军事交通和国防工业对加强国防的重要作用,主张发展军事交通和振兴国防工业(注:毛振发:《孙中山军事思想论述》,《中国军事科学》1996年第4期,第129页。)。

在军事后勤体制建设上,在孙中山制定的“革命方略”中,曾拟订了国民军的后勤体制与章程。另外,辛亥革命期间,各省军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期间,在后勤体制上还有所建树,颁布了一系列军事后勤条令,在军事后勤体制、各军队和军事机构的供应标准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辛亥革命的果实迅速被袁世凯篡夺,以及在军费上的困难,基本上没有贯彻实施(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448页。)。

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党人在全国各地连续发动了大小十几次武装起义。由于他们大多借助于会党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组织起义,且力量均比较弱小,持续时间也比较短,因此,这些起义并没有建立正式的编制和后勤保障机构。关于他们的后勤研究,主要体现在对起义经费和军械的筹措上。历次起义的枪支、弹药的购买费,起义士兵的伙食费,绝大部分是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在世界各地的华侨中募捐得到的(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95-417页。)。关于起义的武器,主要是海外购买输入,炸弹多是自己制造的。武器装备的购买、制造与运输,都是非常艰险的。辛亥革命前的历次武装起义多是由于军费和武器的短缺而遭到失败。没有充足的后勤保障,无疑是起义军失败的重要原因。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军的后期工作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武器装备方面,与以前从海外购买武器为主不同,革命中主要是夺取敌人的武器来武装自己,如运动清军反正、战场上缴获、直接占领清军设在各地的军火仓库和军械制造工厂。由于武器来自各个方面,因此革命军队的武器口径和规格极不统一,这给维修和保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422页。)。由于新式武器的短缺,冷兵器和旧式火炮仍大量应用于革命军。

革命军的军费来源,首先是来自国内,有革命党人的会费和捐款、没收敌人的藩库,后一项是军费的主要来源。当地群众和工商各界人士受到辛亥革命的胜利的鼓舞,对革命事业进行了公开的财政支持,也是军费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次是来自华侨与港澳同胞的捐助。华侨支持革命的款项绝大部分是义捐。虽然革命组织也发行了一些债券,但持这种债券的华侨并不要求一定兑现。

尽管如此,由于封建势力军事进攻和外国列强的经济遏止,革命军的军费仍然是相当紧张的。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感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军费支出庞大,入不抵出(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435页。)。帝国主义借口关税是清政府所借外债和赔款的担保品,劫夺了各省军政府的一项重要的税收——关税。面对财政危机,南京临时政府和各地的军政府不得不发行纸币、军用券和公债券,而发行纸币的准备金,则主要依赖外债,其购买军火的费用,也多来自外债。据研究,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期间,其财政来源的一半以上来自外国的借款(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436页。)。经济上依靠他人,军事和政治上必然的不能自主。革命政府对革命军后勤保障的诸多困难,导致军队战斗力的减弱,这反过来又导致了革命政府在政治上的软弱,不得不向中外反动势力妥协。

四、晚清军事后勤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军事思想论文范文篇9

一、晚清军事后勤的总体研究

二十几年来,关于晚清军事后勤的总体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出版了一些专著,如《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为记述中国近代军事后勤的通史性著作,《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资料选编》在搜集、整理近代后勤资料方面成绩卓著,《中国军事制度•后勤制度卷》、《中国军事经济史》也有关于晚清军事后勤体制和实践方面的论述。有关的著述中也涉及到军事后勤,如《中国军事通史》、《中国近代军事史》、《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等等。有关学术论文则有《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中国军事后勤思想述要》、《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中国古近代后勤思想略论》、《试论近代军事后勤的发展走向》等。其内容涉及晚清军事后勤演变的性质、地位、中国近代军事后勤思想、军事后勤体制、军事后勤保障等方面。

(一)晚清军事后勤演变的性质和地位近代军事后勤属于中国军事近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性质、地位和起止时间与整体上的军事近代化是一致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晚清是中国军事后勤发生根本变革的重要时期,后勤思想、后勤建设及后勤体制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注:房立中:《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327页。)。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实际上处于一个由旧变新,由农业支援转变为工业支援的大变革时期(注: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46页。)。这充分肯定了晚清军事后勤的重要历史地位。关于中国军事后勤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和结束问题,学术界一致认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这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开端,也是军事后勤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开始;关于这一转变历程的下限,有着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清朝末年就在新军中确立了中国近代后勤体制。“其后中国的军队基本上延续了袁世凯所建立的后勤体系,不过常有些曾损变通而已。”(注:房立中《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奚纪荣《蔡锷军事思想研究》、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均持此观点。)有人认为这一过程要延续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注: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46页。),也有人认为中国军事后勤的近代化要延续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注:皮民勇《中国古近代军事后勤思想略论》,王彦、吴信忠、张云《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历史考察》均持此观点。)。

(二)后勤思想变革的研究军事思想是各阶级、政治集团及其军事家关于战争、军队、国防等一系列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军事实践的理性升华。军事后勤思想是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后勤经历了由古代军事后勤向近代军事后勤的转变时期,在军事后勤思想领域,传统的后勤思想自然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后勤思想的变革集中体现在近代重要军事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言论中,对这些重要人物的后勤思想进行研究,以揭示近代军事后勤思想的发展变化,是二十年来关于军事思想变革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关近代军事后勤思想变革的专著尚未出现,有关的论文有:《林则徐军事思想特点初探》、《论林则徐、魏源军事思想》、《试论胡林翼的军事思想》、《曾国藩军事思想初探》、《试论曾国藩的后勤保障思想》、《论曾国藩的军事思想》、《试论曾国藩的军事经济思想》、《左宗棠进军新疆的后勤方略》、《论左宗棠的建军思想》、《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军事改革思想》、《袁世凯的军事思想》等。在军事后勤思想方面的变化主要有:在战争后勤观上,普遍认为军队后勤在军事行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注:皮民勇:《中国古近代军事后勤思想略论》,《军事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113页。);在战争的物质来源上,主张发展经济、富国强兵,取之于敌、以战养战和开展生产自补;在后勤战备建设上,大力发展武器装备,建立充足的物资储备;重视军事交通运输;建立巩固的后方基地;注意提高后勤效益;进行近代后勤教育,培养近代军事后勤人才;在战略战术上,主张断敌粮道,巩固后方(注:杨庆华、刘仁亮;《中国军事后勤思想述要》,《军事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154页。)。

(三)军事后勤保障的研究中国军事近代化是从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开始的,由于西方先进武器装备的引进,战争手段变得异常复杂,导致了军队后勤保障的相应复杂化。关于近代军事后勤保障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观点有:

1.军费晚清时期,战争频繁,中国的经济可以说是战时经济、国家财政成了军事财政,军费开支巨大,根本没有余资从事经济和文化建设投资。由于没有经济建设,当然更没有军费来源,这就形成经济上的恶性循环(注: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53页。)。六十年代湘淮军等勇营军队的裁撤,欠饷问题严重也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注:翁飞:《曾李交替与湘消淮长》,《军事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第56页。)。关于清朝军费的来源,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主要靠清廷的农业税收,它占有清廷的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并主要用于军队和战争的开支(注: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其他收入有漕政、盐政、关税、厘金和捐纳等等,与清前期的变化主要是:盐政和关税的收入和厘金收入在军费收入中的比重增加(注:童超主编;《中国军事制度史•后勤卷》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第325页。)。

解协饷制度是清王朝军费收支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央控制地方军事、经济、政治的主要手段。晚清时期,它的实行虽步履艰难,但在筹集军费的过程中,仍发挥重要作用。解协饷制度在晚清日渐衰落,有人从财政角度分析指出,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清朝的财政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财政权逐渐下落到地方督抚的手上,地方财政日益发展,导致协饷趋于瓦解,这标志着高度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无可挽回地走向了没落(注: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页。)。一方面是经济因战争遭到破坏,再就是地方实力的增强及其与中央的抗衡,这一制度的演化,反映出晚清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此消彼长(注:郭太风:《解协饷制度的演化对清朝统治机制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第29页。)。

厘金制度作为清军军费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镇压太平军、捻军等晚清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项制度破坏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严重地束缚了国内市场的开拓,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品不仅失去了关税的保护,还失去了在国内市场上与外国产品进行公平竞争的可能(注: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页。)。

2.武器装备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改进主要通过购买和仿制两种途径。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就主张购买和建造西洋武器装备,并采取了实质性的行动(注:何锡荣:《清军水师装备近代化的先声》,《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第75页。)。战后魏源更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于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其目的也是力图改变清军武器装备落后的局面。

关于晚清军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有人指出,晚清军工业发展是一种互为条件的“合力运动”,这种“合力运动”具有突发性和被动性。促使它的形成和发展至少有四种互为条件,又相互矛盾着的社会力量,即封建政府、资本列强、民族资本、人民群众。这四种力量是“多方向、多目的”的相互制约(注:牛俊法:《论晚清兵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第112-113页。)。

晚清军工建设是军工现代化建设的开端,它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不能抹杀和低估的(注:刘申宁:《论晚清军工建设》,《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第103页。)。但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主要由于工艺落后,中国工业基础差,资金浪费惊人等原因,中国的军工产不但产量少,而且质量低劣、价格昂贵(注: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53页。)。

鉴于此,清王朝还得从国外大量进口武器装备。其积极作用表现在清军的武器装备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战斗力,反侵略的能力有所增强。但也不能忽视大量进口武器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表现在,花费巨额金钱;上当受骗;贪污受贿;种类繁杂,极不统一,给训练、作战和后勤保障带来严重困难;在武器的购买和引进上盲目性很大;在武器装备上存在着利益集团倾向;在武器装备的管理上缺乏科学性;(注:李国华:《清末发展武器装备的心理准备》,《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版,第2期,第85页。)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受到外国控制,损害了国家主权(注: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54页。)。

有人指出,中国原本能成为军事强国的,因为中国具有实现装备近代化的经济能力,而且具有领先日本一步的条件,但心理上准备不足,主观上存在着一股排斥力,在内外压力下,表现出很大的被动性。即先是漫不经心,后是急于求成。因此,中国在发展军工方面,要注重心理建设和相关的文化建设,提高掌握与使用武器人员的素质,这是关键性的问题(注:李国华:《清末发展武器装备的心理准备》,《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版,第2期,第89-90页。)。

3.军事交通与通讯轮船、铁路、电报、电话等近代化交通、通讯手段运用于军事领域,是军队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军队在改进武器装备的同时,也开始引进近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近代以来,传统的运输方式逐步瓦解,而代之以轮船、火车为工具的近代运输方式。关于轮船运输,有人指出,以轮船为主要运输手段是19世纪60年代从洋枪队开始的,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中方都有轮船参加运输,虽然运力很小,但却标志着中国水路军事交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注:房立中:《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320页。)。对于铁路运输的重要性,李鸿章、左宗棠、刘铭传等疆臣在七十年代就已认识,并多次上奏清廷修建铁路,但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终不能实行。中法战争以后,清廷才认识到铁路运输在军事中的重要性,迫于军事上需要,清廷将一些修路计划付诸实施。至1911年,全国完工的铁路有30余条,铁路运输已被列为军事交通的主要手段。在战争中,铁路也成为敌对双方攻击的主要目标。

电报、电话等先进的通讯手段随各国商人的迁入而传入中国,并首先应用于军事。在洋务运动中,清廷在各地设电报局,并设电政大臣,同时还废驿行邮。在中法、甲午战争中,清军已使用电报、电话,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虽然晚清的近代军事交通运输还比较落后,但当时这一系列变化是带革命性的(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77页。)。

4.军事医疗晚清时期,中国传统医学出现了倒退的趋势。在新兴科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解剖生理学的传入,使中国在战伤救治方面又增加了一条发展途径,一些介绍西医外科的译著和著作也陆续出现(注:房立中:《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323页。)。

(四)后勤体制变革的研究晚清后勤制度变化研究,有人作出了具体的总结:后勤管理体系由重皇权转变为重洋务;军费筹措由重赋税转变为重关税和重厘金;军费开支由以发饷为主转变为兼购置西洋军火,武器装备水平由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进入火器时代;交通通讯制度由以驿传为主转变为利用铁路、电报等(注:童超主编:《中国军事制度史•后勤卷》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第359页。)。

关于军事后勤领导权问题,普遍的观点认为,鸦片战争前,中央皇权强大,牢牢控制着对军队的领导、管理和财政大权,地方上督抚更加有力地节制着后勤要政。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湘淮军兴起后,中央势力衰微,财政拮据,地方督抚逐渐控制着军队的领导、管理和财政大权,对军队后勤的领导权更加集中在地方。这是中国近代中央和地方权利消长的重要体现之一(注:童超主编:《中国军事制度史•后勤卷》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第320页。)。

中国军事近代化开始于武器装备,在“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下,洋务派们对与此相适应的近代后勤体系的变革并不热心。于是,近代武器被绑在了落后的封建军事体制之上,从而无法发挥近代武器装备应有的效能,出现了在中国近代,军事体制的变革落后于武器装备变革的局面。

总体上讲,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军事后勤的变革还处在注重军事器物技艺等层面上。甲午战争中,落后的后勤保障体制是清军惨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战后,清廷实行军制改革,在新军中建立了完整的后勤指挥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基本上完成了由器物技艺层面到军事制度层次上的变革(注:施渡桥:《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5页。)。

二、清军各军兵种军事后勤的个案研究

晚清的清军既有作为国家正规军的八旗、绿营经制兵,又有独具时代特色的以湘军、淮军为代表的勇营兵,以及后来的防军、练军。还有具有某种近代化意义的近代海军和近代陆军。近代军事后勤的变革主要是在晚清清军后勤建设中体现出来的。学术界对清军各军种、兵种的后勤研究是近代军事后勤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八旗、绿营经制兵军事后勤研究罗尔纲的《绿营兵制》在八十年代重新出版,对研究绿营的后勤制度和后勤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术界对其研究的重点是:

1.武器装备方面,主要在于揭示其落后性八旗和绿营的武器以冷兵器为主,兼使用旧式火器。这些火器有些制法来自西洋,但因清廷对火器的垄断和因循守旧,不图改进,使八旗、绿营的武器装备在鸦片战争时大大落后于西方(注:张玉田、陈崇桥、王献中、王占国编著:《中国近代军事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页。)。

2.军费方面,普遍观点认为是低微和不平等八旗武官俸禄往往比同一级别的绿营武官高出一至四倍,反映了清廷在军队中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兼廉银高出正俸几倍、几十倍,成了实际的重要收入,体现了清军的雇佣军性质。单就俸廉两项法定数额而言,除了旗官最高武职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外,绿营武官的岁入反而超出同一品级的八旗武官。其目的一方面为了稳定绿营武官,使其甘心为朝廷效命,一方面鼓励旗官到绿营任职,以控制绿营(注:郭太风:《八旗、绿营俸饷制度初探》,《复旦学报》社科版1982年第4期,第105页。)。就是在八旗军内部,由于种族(八旗还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驻防地区和出身贵贱的不同,其待遇也不同。对八旗和绿营的军饷实行不同的待遇,表现在绿营低饷,武器装备皆自备,加上武官的盘剥,使得绿营士兵无力养家,军备废弛,兵丁素质低下,官兵矛盾尖锐;而对八旗则待遇优厚,使得八旗养尊处优,不堪战守(注:皮明勇:《试论清朝的绿营低饷制度》,《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第3期,第114页。)。这种俸饷制度,一方面有利于清廷对军队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是造成八旗、绿营军队战斗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社会秩序长期安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处于长期停滞、反复重演的状态,八旗和绿营的饷章上百年没有一分一厘的变动(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2页。)。

军费问题的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八旗绿营军的没落和腐败。在八旗方面,由于清军入关二百年,八旗人口日增,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八旗生计”问题。而清廷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扩大八旗兵额,这就使八旗日益失去它作为战斗组织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转为救济机构。对绿营而言,最严重弊端就是吃空额现象极其普遍。由于绿营官兵待遇菲薄,将官就借吃空额明粮来补偿,这是绿营兵制的致使弱点和无法克服的痼疾(注:张玉田、陈崇桥、王献中、王占国编著:《中国近代军事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9页。)。这一切,表明八旗、绿营的后勤保障体制已经远远落后于时展的需要,是八旗、绿营在近代反侵略战争和镇压农民起义战争中一触即溃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湘军、淮军等勇营兵的军事后勤研究湘军、淮军等勇营武装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在其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了一整套具有时代特色的军事后勤体制和措施。主要内容和特点表现在:

1.湘军的创始人建立了一套独立了后勤保障体制。其中有俸饷制度,主要特点是:集饷权、兵权于将帅之手,这是与湘军的勇营性质即“兵为将有”的私属性是分不开的;优待营官制度;勇饷从优;定出一营开支极限,对军饷实行包干、定限,限制了“冒领”和不必要的开支,使官兵得到了实惠(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126页。);对士兵军饷采取“半饷”发放的原则。这种采取“厚饷”和“半饷”发放原则,有利于稳定军心,加强控制和提高战斗力。建立粮台制度,委派专门人员建立粮台,负责饷械筹集和转运。在营中建立长夫制度,直接负责军队的杂役、运输等后勤事务,这种制度为李鸿章引用,对后来的军种配置起了一定的启示作用(注:龙方成:《试论湘军的后勤保障建设》,《求索》1994年第5期,第115页。)。

2.湘军后勤保障的主要特色是自筹饷械在粮饷方面,建立巩固的后方基地,以筹集粮饷;应用各种途径筹集军饷,如捐输、厘金、以盐抵饷、请各省协济等等。前期以盐税为主,后期以厘金为主(注:张田玉:《镇压太平天国之役湘军的后勤体制和保障》,《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页。)。有人认为,曾国藩以史为鉴,认识到饷糈筹集的重要地位,既对筹饷、开辟饷源等关键问题常抓不懈,对冒领军饷等弊病,严加制止和纠正外,还提倡节俭,较好地解决了湘军的饷糈筹集问题(注:唐兆梅:《论曾国藩对饷糈筹集的重视》,《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第51-52页。)。也有人指出,靠就地筹饷的办法,即主要靠自己搜刮,榨取民脂民膏来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就决定了湘军的掠夺本质,同时也反映出湘军是一支独立的汉族地主武装,它和清王朝既是统一体,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注:袁首乐:《湘军经费清单的发现及其意义》,《安徽史学》,1987年第3期,第27页。)。

湘军采取购买和自造洋枪洋炮的方法改进军队的武器装备。湘军的船械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外购买,一是自己制造。如曾国藩从广州购买武器装备湘军水师(注:张田玉:《论湘军的后勤体制和保障》,《军事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第133页。)。1861年,攻陷安庆后,曾国藩建立了安庆内军械所,专门生产洋枪洋炮。这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兵器工业的开端(注:秦政奇:《安庆内军械所——中国近代兵器工业的开端》,《安徽史学》,1992年第4期,第26页。)。

3.淮军的营制饷章在继承湘军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淮军的联伍制反映了作战工具的配备、薪水、口粮制、帐棚制,即淮军所需物资的供应制度和方法。其他方面如医疗、军装制造等虽有规定,但多不具体,至于运输、通讯等均无明文规定,可见淮军的后勤保障制度是很简陋的。淮军的后勤保障方面与湘军无多大差别,在军饷的来源上,1867年前,主要依靠捐输和厘金。此后,江海关税遂成为淮军的大宗饷源(注:陆方:《淮军的后勤制度和保障》,《安徽史学》,1992年第2期,第45页。),在武器装备方面,李鸿章在武器的购买和制造方面均比曾国藩有所进步,淮军的武器近代化程度较湘军为高。

(三)练军的军事后勤练军是清朝传统八旗绿营经制兵向全盘西化近代新式军队——新军的过渡军制,是八旗绿营兵的洋式编练。练军的营制饷章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先是直隶总督刘长佑制定了直隶练军的营制饷章,后曾国藩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其余各省的练军军制多依照这个章程,同时又有各自的特点。练军除军事建制上勇营化和装备上比较广泛地采用新式武器外,在后勤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军事后勤管理练军军事后勤建设的实权,掌握在南北洋大臣和各省督抚手中,其后勤机构也主要在地方各省;练军的“军”与“营”仿效勇营有专门的后勤建制(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97页。)。

2.饷章增加将官的薪费和弁兵的饷银,并将管理练饷的后勤权,掌于将官手中。曾国藩在制定练军饷章时,力图恢复勇营营官包干制,在饷制上力图摆脱绿营羁绊,使练军独立于绿营之外,摆脱绿营的积习,减少弊端。总体上考察,练军的薪饷低于防军而高于绿营。随着武器装备的改进,练军中还出现了炮费、衣帽银等杂项费用。可见,清军的近代化和正规化建设有了一定的进步(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99页。)。

这次整军练兵主要着眼于武器装备的改进和试行西法操练,在编制方面没有超越湘军营制的框架,因而只能看成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初级阶段(注:施渡桥:《晚清首次整军练兵的思想与实践述评》,《军事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94页。)。

(四)晚清近代海军军事后勤研究晚清的近代海军建设可以说是晚清军队近代化建设的一个创举。晚清海军虽有三洋海军之说,但在实际操作中,清廷于80年代作出了重点发展北洋海军的决定。

1.晚清海军的军费60年代后,面对着强敌环绕的形势,清王朝就计划建立一支近代海军。起初,清廷依靠总税务司李泰国向英国购买一支舰队。由于英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阴谋和欺诈,清廷的购买计划破产,并为此白白耗费了近70万两白银(注:史伟《清政府在建立了第一支新式海军舰队中糜费了多少钱?》(《历史教学》,1981年第4期)持此看法,而张玉田、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史》则认为花费了160多万两。)。70年代特别是中法战争以后,清廷决心大力创办新式海军,于1885年成立了海军衙门,专门负责海军军费的筹措。

北洋海军经费主要来源于关税厘金的协拨,即“海防经费”,此后又包括海防捐输、淮军协拨等等。由于连年战争,清廷财政拮据,用于海军建设的投入是相当有限的。而且,在筹集经费的过程中,存在着清朝中央政府和地方军阀之间,各地方洋务集团之间的勾心斗角。清政府派定的海防款项,常被地方督抚以种种理由拖欠截留。据统计,北洋海军经费从未解足分额,每年实际收入在100万两左右,占国库收入的1%左右(注:姜鸣:《北洋海军的经费初探》,《浙江学刊》,1986年第5期,第137-138页。)。

关于北洋海军的军费开支情况,有人研究指出,自光绪元年到光绪二十年,购置船炮军火的总开支达800万两白银,居各项开支之首,军港及防务设施建设共花费240万两白银,这两项开支,占军费开支的一半以上(注:姜鸣:《北洋海军的经费初探》,《浙江学刊》,1986年第5期,第140页。)。在当时的条件下,将有限的经费重点用在武器装备和基地、防务建设上是必要的。

在北洋海军的薪饷上,李鸿章吸取了英德海军的厚饷和恤军精神,同时结合中国“饷力未充,未能援引”的实际,灵活地将海军官弁的岁支俸银分成官俸和船俸两大部分,两者比例为四比六。这种重视带船和实际职务,而不专凭官街的措施,比较科学,有利于激发人的工作热情(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234页。)。此外,还对官弁伤废俸、官兵的赏恤以及各船行船公费、医药费等的集体费用作了明确的规定。

由于清王朝的财政拮据和政治腐败,在这有限的经费中有相当一部分被贪污浪费和以各种名义而被挪作他用了。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清廷挪用海军军费修筑颐和园。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多方考证。有人指出,从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到1895年裁撤的十年中,海军的各种经费收入达2000余万,也有人认为是3000余万(注: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近代中国海军》(海潮出版社1994年,第333页)认为共2000余万两,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认为总数达3000余万两。)。其中用于颐和园工程的在600万到1000万之间(注:张利民:《清廷挪用海军经费修筑颐和园考》,邹兆琦《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造颐和园考证》认为达1000到1400万两,张玉田、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史》认为总数达2000万之多。)。海军军费被浪费和挪用,严重地破坏了海防建设。北洋海军自1888年成军以后,便再也没有大规模地更新舰船和武器装备。海军军费的拮据和被挪用,不能不说是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南洋海军的军费问题,据研究,南洋海军军费来源主要是各省特别是江苏厘金,而海关税则大部拨给北洋。南洋海防军费缺乏系统的资料,但大大低于北洋是肯定的,至多为北洋收入的三分之一(注: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2页。)。

2.武器装备就当时清朝全国军队而言,北洋海军的武器装备颇具领先性,北洋海军舰只装备的现代化程度及其实力,在当时的亚洲是一流的。北洋海军的舰船和武器装备绝大部分购自国外(注:[德]乔伟、李喜所、刘晓琴:《德国克虏伯与晚清军事工业化》,《南开学报》,1999年第3期,第67-69页。)。关于武器装备是以购买为主还是以自造为主,晚清的军政集团一直存在着争论,这主要体现在对于新式海军的舰船和武器的来源问题上。有人指出,李鸿章起初主张以自制为主,但由于中国经济、工业基础的落后和海防形势的危急,转而主张向西方购买为主。最后,竟发展到排斥和打击左宗棠等武器以自制为主的主张,挪用国内自制经费,来购买洋枪洋炮(注:张家瑞:《李鸿章与晚清舰船装备建设的买与造》,《军事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第108-111页。)。

3.海军基地建设清廷耗费巨额资金(570万两)建设了旅顺、威海卫两大基地和大沽船坞。为海军的给养、训练和舰船维修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大沽、旅顺、威海三基地后勤补给困难,三基地远离粮食产区,主要靠海漕运粮,而军舰的燃料也要海运,与内陆腹地交通也不发达,补给线过于漫长。这是基地建设欠妥之处(注:姜鸣:《北洋海军基地建设和晚清国防近代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第24页。)。

4.后勤体制建设完善的后勤体系,是近代战争提出的要求,北洋海军是一支在武器装备上完全近代化的海军,后勤体制不能不突破旧制,做一些新的开拓,但同时旧的思想和体制对北洋海军的后勤建设仍有着相当严重的消极影响。

北洋海军在三基地建立了复杂的后勤机构,建立了军用仓库、铁路、电报、医院等近代化的后勤保障设施。这中国军队在近代化事业中迈出的十分重要的一步。但后勤体制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表现在:海军提督无权节制后勤,造成了海军内部指挥系统的多元化;各个后勤部门没有一个统一的后勤指挥机构;恤赏兵勇制度过于苛刻,不能激发士兵热情,等等(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242页。)。

(五)新军军事后勤研究对新军后勤建设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北洋新军的军事后勤建设上。甲午战争失败后,清廷被迫实行军制改革。袁世凯、张之洞等地方大员开始仿照西方军事体制编练新军。

1.后勤体制建设袁世凯、张之洞等比较重视新军后勤,将后勤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1896年后,袁世凯在新军中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近代军队后勤体制,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军事后勤体制的初步确立。这种后勤体制经过不断完善后,逐步推广到全国新军的编练中去,使全军有了统一的后勤统领机构和原则上统一的后勤制度(注:王其坤:《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

2.军费的收支清廷通过“征天下之饷,练一省之兵”,使北洋六镇迅速成军。有人指出,北洋军费的78.3%来自辛亥革命后独立的省份。因此,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一手推翻清王朝,一手压迫南方革命党人屈服,军费上的考虑,是其采取如此行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注: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4页。)。在官兵的薪饷上,明显的特点是北洋六镇军费充足,比旧军的薪饷有所提高。地方各省新军的军费,除少数镇是由中央的度支和陆军两部协商筹拨外,绝大多数则由地方就地筹款。有些地方督抚在军费筹措上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裁撤旧营,腾出底饷,以增加新军薪饷;借洋款充饷,等等(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280页。)。由于经费的拮据,薪饷多不能足额发放。

3.武器装备北洋六镇皆装备了西洋先进武器,并努力统一武器的口径和规格。对武器的购买、生产和保养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进一步提高了武器装备的近代化程度。对于各省的武器装备,由于经费短缺和购买武器的混乱无章,武器装备中仍是新旧武器并存,新式武器也是口径和规格极不统一,给保养和作战都带来很大困难,限制了新式武器战斗力的发挥。但湖北新军不同,在张之洞的努力下,该军薪饷比较充足,武器装备也较精良(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48-349页。)。

另外,在交通通讯上,近代化的交通通讯设备如铁路、轮船、电话、电报等开始运用于北洋及各省新军中,但旧式落后的骡马运输仍在新军中占很大的比重。在医疗卫生上,建立了近代化的军事医疗保障制度和随军及后方的医疗机构,配备了掌握西方医疗技术的医务人员。在军事后勤教育上,创办了一些专业技术后勤学校,培养近代化的后勤技术人才(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18-332页。)。总体而言,晚清编练新军的实践,虽有局限,但促进了中国军队后期近代化的发展,其明显的进步则体现在北洋新军的建设上。至于其他各省新军的进步,则显得十分缓慢。清庭曾制定了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的计划,但直到清朝灭亡,也没有实现。其中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基础异常薄弱,旧军虚糜军饷,编练新军的军费异常拮据;二是有些地方督抚蓄意抵制,在编练新军上敷衍了事,却极力加强巡防营等地方部队。这一方面反映了清廷和地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旧军队的存在,地方实权人物便可以在军队开支上谎报军费开支和吃空饷,大发其财(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66-367页。)。

三、反清武装力量军事后勤研究

在晚清,与清军对立的国内武装力量就是太平军、捻军、陕甘回民起义军等农民起义军,还有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力量。晚清农民起义总体上还没有摆脱旧式中国农民战争的模式,但它毕竟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在同国内外敌人战斗的过程中,其战略战术、体制编制,武器装备等也在发生着或多或少的的变化。同时,他们的存在,也迫使清军武器装备、后勤保障发生一系列变化,促进了中国军队后勤近代化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党领导的反清力量的后勤建设也有一定的特色。因此,研究农民起义军和革命党起义军的军事后勤建设,对探究中国军队后勤近代化也是有意义的。在农民起义军的研究上,学术界侧重于太平军。其中,太平军的后勤保障建设是主要研究内容。对于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军的军事后勤研究,尚未见专门的论述出现。

(一)太平军后勤保障研究有人把太平天国的失败与后勤建设联系起来研究。得出太平天国领导人忽视后勤建设,缺乏军事经济思想,是其军事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表现在:一是没有大力加强军事经济建设,使得太平军在军费、粮食、兵员、兵器和军事运输等方面得不到有力的支持,使太平军作战不能持久(注:华强:《太平天国军事经济思想检讨》,《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69页。)。二是存在着严重的流寇主义,没有大力加强后方根据地建设;太平军实行“因粮于敌”的后勤方针,饷事依赖兵事,对战争依赖性大,军队无根(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112页。)。三是缺乏知人善任,后勤管理不善(注:王北生:《太平天国的失败与后勤》,《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94页。)。但太平军在后勤建设上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后勤体制太平天国实行军政一体的制度,在经济上也实行军民合一的战时经济体制,因此,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就是军队的粮饷收入。太平军的后勤体制与整个太平天国的财政体制连是在一起的。有人指出,太平天国在首都天京有一系列的典官建制,这些中央政府所属的典官及其机构,由于职能是大多军事后勤管理和制造方面。因此,他们可以看作是太平军总指挥部的后勤军需机构(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97-99页。)。圣库制度是太平军后勤保障的根本制度。太平军的物资供应都从圣库中获取。定都天京后,设立了总圣库,又设立总圣粮,将粮食从总圣库中分立出来。就其职能而言,总圣库、总圣粮所管的事务,均属后勤保障性质,相当于总后勤部(注:张一文编著:《太平天国军事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6页。)。

对圣库制度的评价有:圣库制度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最大限度地集中了有限的财力、物力,为太平军的军事斗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它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注:吴雁南、韩品峥:《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文物》,1976年第1期,第7页。)。圣库制度后来遭到破坏是历史的必然,当时不具备坚持长期实行这种制度的社会历史条件,所以,它在推行过程中,受到了广大市民阶级的反对,受到了太平天国革命者私有思想的冲击,并且存在着管理不善、任意挥霍等问题,从而导致了圣库制度的破坏和最终失败(注:梁义群:《试论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北方丛论》,1983年第3期,第81-83页。)。

太平军在一军中的后勤建制则是明确的。太平军的基本作战单位是军,在军中设有职同监军的各类典官三十五人,其中典圣库、典圣粮等负责后勤工作的官员就有二十七人。并规定从军至两司马各级都应设立圣库负责后勤工作,这属于军的后勤系统,它们受制于军的最高长官——总制(注:张玉田、陈崇桥、王献中、王占国编著:《中国近代军事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1页。)。说明太平军的后勤保障体制是相当完备的。另外,太平天国还规定了太平军的供给标准,在粮食、菜金、礼拜钱、服装等方面都有规定。在供应的先后次序上,坚持以作战部队优先的原则。其中的礼拜钱是军人的生活津贴,太平天国后期,礼拜钱还有分发。军服方面,初期比较复杂,以后逐渐统一。1855年后,太平军的服装进入统一的制式阶段,标志着太平军正规化的发展(注:张一文编著:《太平天国军事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7页。)。

2.有关后勤的军种建设太平军没有建立专门的后勤部队,但太平军的水营在一段时期内承担了从长江上游向天京和其他地区军队的大部分粮饷、物资的运输工作,在后勤运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太平军中的女营、土营和童子军也分别承担了相应的后勤工作,对军队后勤上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此外,太平天国在天京建立了通信机构“疏附衙”,通信人员称“疏附”。在占领区各地建立分支机构,在每军的典官中也设立疏附一人,负责文报的传递工作。在占领区,通过水路和陆路,派专人用船或马传递文报,若需要通过敌占区,则派人密藏文书,进行联络(注:张一文编著:《太平天国军事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5页。)。

3.粮饷太平军的粮饷统一取之于圣库,圣库初期来源于拜上帝会者的交纳和战场缴获,同时,还创造了“进贡”和“打先锋”等形式筹措军费。后期,由于军费开支的浩大和圣库制度的破坏,加上定都天京后,天朝田亩制度没能实行,太平天国不能就地取粮,粮饷主要来自长江上游的湖北、安徽、江西等省。太平天国在它的统治区实行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同时,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杂税。有人指出,太平天国的粮饷筹集政策存在着失误,即过分集中其统治下的人民,摊派过重,再加上征收过程中用人不当,导致人民的反抗情绪,而没有采取“资于敌”的政策,没有重视开拓江南、江北富源,夺取清廷北运的粮饷为己所用(注:华强:《太平天国军事经济思想检讨》,《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71页。)。另外,太平军解决粮食的办法还有采购,主要的采购对象是粮商和民众,还有外国人(注:张一文编著:《太平天国军事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3页。)。

4.武器装备建设太平天国起义正处于西洋武器装备向中国引进时期,太平军的武器装备也受到了这一趋势的影响。在斗争中,太平军也开始利用西洋武器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关于太平军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建设,主要表现在:太平天国的初兴阶段便开始了由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过渡,主要表现在火器的普遍铸造和广泛使用上,不过,这时期主要使用的是旧火器;太平天国后期新旧火器更新较快,较大量的使用洋枪洋炮。在西洋武器的来源上,主要有战场缴获、以高价向外国购买和设厂仿造三个方面(注:蓝振露:《试论太平天国的军火进口贸易》,《史学月刊》,1991年第6期,第42页。)。在太平天国后期,还建立了洋炮馆,它是战时军械所,负责维修洋枪洋炮,制造西洋子弹、炮弹。在李秀成的建议下,太平军中也建立了自己的洋枪队,并聘请洋人训练(注:华强:《太平天国军事经济思想检讨》,《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75页。)。所以,有人指出,中国军队的近代化历程,首先是从太平军中开始的。在激烈的战争实践中,太平军不断改善武器装备,从而大大缩小了武器装备近代化历程,甚至势必很快赶上或超过中外反动军队武器装备的近代化程度(注:朱哲芳:《太平军兵器近代化探略》,《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3期,第115页。)。在这种形势下,太平军主要的敌人湘军和淮军也不得不引进洋枪洋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由于太平天国领导者并不重视军队武器装备的改进,太平天国的武器近代化主要出现在李秀成统帅的太平军。从整体上看,太平军的武器装备改善有限,近代化程度低下,多数太平军将士仍然使用原始的长矛大刀和抬枪抬炮(注:华强:《太平天国军事经济思想检讨》,《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76页。)。

(二)资产阶级革命党起义军的军事后勤研究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主张以暴力革命手段,彻底推翻封建专制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府。有关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军事后勤的研究,涉及到军事后勤思想、后勤体制和战时后勤保障等。

在对资产阶级军事后勤思想的研究中,孙中山的军事后勤思想是主要内容之一,而且其范围远远超过晚清,包括了孙中山战斗的一生。孙中山批判地吸收了中外后勤建设和后勤保障的理论精华,在组织领导武装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军事后勤思想。主要是:1、科学地认识到军事实力与国家经济之间的关系。认为战争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也是经济力量的较量,主张大力开发中国资源,发展中国的实业,建立强大的国家经济,进而“努力实行扩张军备建设”。2、后勤准备是进行武装斗争的先决条件,主张“先筹备大款,然后举事”,要充分准备对前方作战的接济(注:石文年:《孙中山军事后勤思想探讨》,《军事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第151-152页。)。3、注重军队后勤建设,主张统一编制,整顿饷务,裁汰冗兵,以节约军费。4、重视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提出海外援助、“因械于敌”等思想,后来主张加强军工建设,扩大兵工厂,保障军队有充足的武器(注:谢健、毛振发:《孙中山军事思想的几个问题初探》,《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5、认识到军事交通和国防工业对加强国防的重要作用,主张发展军事交通和振兴国防工业(注:毛振发:《孙中山军事思想论述》,《中国军事科学》1996年第4期,第129页。)。

在军事后勤体制建设上,在孙中山制定的“革命方略”中,曾拟订了国民军的后勤体制与章程。另外,辛亥革命期间,各省军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期间,在后勤体制上还有所建树,颁布了一系列军事后勤条令,在军事后勤体制、各军队和军事机构的供应标准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辛亥革命的果实迅速被袁世凯篡夺,以及在军费上的困难,基本上没有贯彻实施(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448页。)。

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党人在全国各地连续发动了大小十几次武装起义。由于他们大多借助于会党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组织起义,且力量均比较弱小,持续时间也比较短,因此,这些起义并没有建立正式的编制和后勤保障机构。关于他们的后勤研究,主要体现在对起义经费和军械的筹措上。历次起义的枪支、弹药的购买费,起义士兵的伙食费,绝大部分是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在世界各地的华侨中募捐得到的(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95-417页。)。关于起义的武器,主要是海外购买输入,炸弹多是自己制造的。武器装备的购买、制造与运输,都是非常艰险的。辛亥革命前的历次武装起义多是由于军费和武器的短缺而遭到失败。没有充足的后勤保障,无疑是起义军失败的重要原因。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军的后期工作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武器装备方面,与以前从海外购买武器为主不同,革命中主要是夺取敌人的武器来武装自己,如运动清军反正、战场上缴获、直接占领清军设在各地的军火仓库和军械制造工厂。由于武器来自各个方面,因此革命军队的武器口径和规格极不统一,这给维修和保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422页。)。由于新式武器的短缺,冷兵器和旧式火炮仍大量应用于革命军。

革命军的军费来源,首先是来自国内,有革命党人的会费和捐款、没收敌人的藩库,后一项是军费的主要来源。当地群众和工商各界人士受到辛亥革命的胜利的鼓舞,对革命事业进行了公开的财政支持,也是军费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次是来自华侨与港澳同胞的捐助。华侨支持革命的款项绝大部分是义捐。虽然革命组织也发行了一些债券,但持这种债券的华侨并不要求一定兑现。

尽管如此,由于封建势力军事进攻和外国列强的经济遏止,革命军的军费仍然是相当紧张的。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感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军费支出庞大,入不抵出(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435页。)。帝国主义借口关税是清政府所借外债和赔款的担保品,劫夺了各省军政府的一项重要的税收——关税。面对财政危机,南京临时政府和各地的军政府不得不发行纸币、军用券和公债券,而发行纸币的准备金,则主要依赖外债,其购买军火的费用,也多来自外债。据研究,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期间,其财政来源的一半以上来自外国的借款(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436页。)。经济上依靠他人,军事和政治上必然的不能自主。革命政府对革命军后勤保障的诸多困难,导致军队战斗力的减弱,这反过来又导致了革命政府在政治上的软弱,不得不向中外反动势力妥协。

四、晚清军事后勤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军事思想论文范文篇10

二十几年来,关于晚清军事后勤的总体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出版了一些专著,如《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为记述中国近代军事后勤的通史性著作,《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资料选编》在搜集、整理近代后勤资料方面成绩卓著,《中国军事制度•后勤制度卷》、《中国军事经济史》也有关于晚清军事后勤体制和实践方面的论述。有关的著述中也涉及到军事后勤,如《中国军事通史》、《中国近代军事史》、《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等等。有关学术论文则有《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中国军事后勤思想述要》、《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中国古近代后勤思想略论》、《试论近代军事后勤的发展走向》等。其内容涉及晚清军事后勤演变的性质、地位、中国近代军事后勤思想、军事后勤体制、军事后勤保障等方面。

(一)晚清军事后勤演变的性质和地位近代军事后勤属于中国军事近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性质、地位和起止时间与整体上的军事近代化是一致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晚清是中国军事后勤发生根本变革的重要时期,后勤思想、后勤建设及后勤体制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注:房立中:《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327页。)。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实际上处于一个由旧变新,由农业支援转变为工业支援的大变革时期(注: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46页。)。这充分肯定了晚清军事后勤的重要历史地位。关于中国军事后勤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和结束问题,学术界一致认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这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开端,也是军事后勤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开始;关于这一转变历程的下限,有着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清朝末年就在新军中确立了中国近代后勤体制。“其后中国的军队基本上延续了袁世凯所建立的后勤体系,不过常有些曾损变通而已。”(注:房立中《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奚纪荣《蔡锷军事思想研究》、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均持此观点。)有人认为这一过程要延续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注: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46页。),也有人认为中国军事后勤的近代化要延续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注:皮民勇《中国古近代军事后勤思想略论》,王彦、吴信忠、张云《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历史考察》均持此观点。)。

(二)后勤思想变革的研究军事思想是各阶级、政治集团及其军事家关于战争、军队、国防等一系列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军事实践的理性升华。军事后勤思想是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后勤经历了由古代军事后勤向近代军事后勤的转变时期,在军事后勤思想领域,传统的后勤思想自然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后勤思想的变革集中体现在近代重要军事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言论中,对这些重要人物的后勤思想进行研究,以揭示近代军事后勤思想的发展变化,是二十年来关于军事思想变革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关近代军事后勤思想变革的专著尚未出现,有关的论文有:《林则徐军事思想特点初探》、《论林则徐、魏源军事思想》、《试论胡林翼的军事思想》、《曾国藩军事思想初探》、《试论曾国藩的后勤保障思想》、《论曾国藩的军事思想》、《试论曾国藩的军事经济思想》、《左宗棠进军新疆的后勤方略》、《论左宗棠的建军思想》、《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军事改革思想》、《袁世凯的军事思想》等。在军事后勤思想方面的变化主要有:在战争后勤观上,普遍认为军队后勤在军事行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注:皮民勇:《中国古近代军事后勤思想略论》,《军事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113页。);在战争的物质来源上,主张发展经济、富国强兵,取之于敌、以战养战和开展生产自补;在后勤战备建设上,大力发展武器装备,建立充足的物资储备;重视军事交通运输;建立巩固的后方基地;注意提高后勤效益;进行近代后勤教育,培养近代军事后勤人才;在战略战术上,主张断敌粮道,巩固后方(注:杨庆华、刘仁亮;《中国军事后勤思想述要》,《军事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154页。)。

(三)军事后勤保障的研究中国军事近代化是从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开始的,由于西方先进武器装备的引进,战争手段变得异常复杂,导致了军队后勤保障的相应复杂化。关于近代军事后勤保障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观点有:

1.军费晚清时期,战争频繁,中国的经济可以说是战时经济、国家财政成了军事财政,军费开支巨大,根本没有余资从事经济和文化建设投资。由于没有经济建设,当然更没有军费来源,这就形成经济上的恶性循环(注: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53页。)。六十年代湘淮军等勇营军队的裁撤,欠饷问题严重也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注:翁飞:《曾李交替与湘消淮长》,《军事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第56页。)。关于清朝军费的来源,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主要靠清廷的农业税收,它占有清廷的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并主要用于军队和战争的开支(注: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其他收入有漕政、盐政、关税、厘金和捐纳等等,与清前期的变化主要是:盐政和关税的收入和厘金收入在军费收入中的比重增加(注:童超主编;《中国军事制度史•后勤卷》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第325页。)。

解协饷制度是清王朝军费收支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央控制地方军事、经济、政治的主要手段。晚清时期,它的实行虽步履艰难,但在筹集军费的过程中,仍发挥重要作用。解协饷制度在晚清日渐衰落,有人从财政角度分析指出,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清朝的财政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财政权逐渐下落到地方督抚的手上,地方财政日益发展,导致协饷趋于瓦解,这标志着高度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无可挽回地走向了没落(注: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页。)。一方面是经济因战争遭到破坏,再就是地方实力的增强及其与中央的抗衡,这一制度的演化,反映出晚清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此消彼长(注:郭太风:《解协饷制度的演化对清朝统治机制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第29页。)。

厘金制度作为清军军费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镇压太平军、捻军等晚清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项制度破坏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严重地束缚了国内市场的开拓,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品不仅失去了关税的保护,还失去了在国内市场上与外国产品进行公平竞争的可能(注: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页。)。

2.武器装备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改进主要通过购买和仿制两种途径。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就主张购买和建造西洋武器装备,并采取了实质性的行动(注:何锡荣:《清军水师装备近代化的先声》,《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第75页。)。战后魏源更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于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其目的也是力图改变清军武器装备落后的局面。

关于晚清军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有人指出,晚清军工业发展是一种互为条件的“合力运动”,这种“合力运动”具有突发性和被动性。促使它的形成和发展至少有四种互为条件,又相互矛盾着的社会力量,即封建政府、资本列强、民族资本、人民群众。这四种力量是“多方向、多目的”的相互制约(注:牛俊法:《论晚清兵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第112-113页。)。

晚清军工建设是军工现代化建设的开端,它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不能抹杀和低估的(注:刘申宁:《论晚清军工建设》,《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第103页。)。但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主要由于工艺落后,中国工业基础差,资金浪费惊人等原因,中国的军工产不但产量少,而且质量低劣、价格昂贵(注: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53页。)。

鉴于此,清王朝还得从国外大量进口武器装备。其积极作用表现在清军的武器装备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战斗力,反侵略的能力有所增强。但也不能忽视大量进口武器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表现在,花费巨额金钱;上当受骗;贪污受贿;种类繁杂,极不统一,给训练、作战和后勤保障带来严重困难;在武器的购买和引进上盲目性很大;在武器装备上存在着利益集团倾向;在武器装备的管理上缺乏科学性;(注:李国华:《清末发展武器装备的心理准备》,《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版,第2期,第85页。)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受到外国控制,损害了国家主权(注: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54页。)。

有人指出,中国原本能成为军事强国的,因为中国具有实现装备近代化的经济能力,而且具有领先日本一步的条件,但心理上准备不足,主观上存在着一股排斥力,在内外压力下,表现出很大的被动性。即先是漫不经心,后是急于求成。因此,中国在发展军工方面,要注重心理建设和相关的文化建设,提高掌握与使用武器人员的素质,这是关键性的问题(注:李国华:《清末发展武器装备的心理准备》,《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版,第2期,第89-90页。)。

3.军事交通与通讯轮船、铁路、电报、电话等近代化交通、通讯手段运用于军事领域,是军队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军队在改进武器装备的同时,也开始引进近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近代以来,传统的运输方式逐步瓦解,而代之以轮船、火车为工具的近代运输方式。关于轮船运输,有人指出,以轮船为主要运输手段是19世纪60年代从洋枪队开始的,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中方都有轮船参加运输,虽然运力很小,但却标志着中国水路军事交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注:房立中:《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320页。)。对于铁路运输的重要性,李鸿章、左宗棠、刘铭传等疆臣在七十年代就已认识,并多次上奏清廷修建铁路,但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终不能实行。中法战争以后,清廷才认识到铁路运输在军事中的重要性,迫于军事上需要,清廷将一些修路计划付诸实施。至1911年,全国完工的铁路有30余条,铁路运输已被列为军事交通的主要手段。在战争中,铁路也成为敌对双方攻击的主要目标。

电报、电话等先进的通讯手段随各国商人的迁入而传入中国,并首先应用于军事。在洋务运动中,清廷在各地设电报局,并设电政大臣,同时还废驿行邮。在中法、甲午战争中,清军已使用电报、电话,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虽然晚清的近代军事交通运输还比较落后,但当时这一系列变化是带革命性的(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77页。)。

4.军事医疗晚清时期,中国传统医学出现了倒退的趋势。在新兴科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解剖生理学的传入,使中国在战伤救治方面又增加了一条发展途径,一些介绍西医外科的译著和著作也陆续出现(注:房立中:《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323页。)。

(四)后勤体制变革的研究晚清后勤制度变化研究,有人作出了具体的总结:后勤管理体系由重皇权转变为重洋务;军费筹措由重赋税转变为重关税和重厘金;军费开支由以发饷为主转变为兼购置西洋军火,武器装备水平由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进入火器时代;交通通讯制度由以驿传为主转变为利用铁路、电报等(注:童超主编:《中国军事制度史•后勤卷》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第359页。)。

关于军事后勤领导权问题,普遍的观点认为,鸦片战争前,中央皇权强大,牢牢控制着对军队的领导、管理和财政大权,地方上督抚更加有力地节制着后勤要政。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湘淮军兴起后,中央势力衰微,财政拮据,地方督抚逐渐控制着军队的领导、管理和财政大权,对军队后勤的领导权更加集中在地方。这是中国近代中央和地方权利消长的重要体现之一(注:童超主编:《中国军事制度史•后勤卷》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第320页。)。

中国军事近代化开始于武器装备,在“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下,洋务派们对与此相适应的近代后勤体系的变革并不热心。于是,近代武器被绑在了落后的封建军事体制之上,从而无法发挥近代武器装备应有的效能,出现了在中国近代,军事体制的变革落后于武器装备变革的局面。

总体上讲,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军事后勤的变革还处在注重军事器物技艺等层面上。甲午战争中,落后的后勤保障体制是清军惨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战后,清廷实行军制改革,在新军中建立了完整的后勤指挥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基本上完成了由器物技艺层面到军事制度层次上的变革(注:施渡桥:《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5页。)。

二、清军各军兵种军事后勤的个案研究

晚清的清军既有作为国家正规军的八旗、绿营经制兵,又有独具时代特色的以湘军、淮军为代表的勇营兵,以及后来的防军、练军。还有具有某种近代化意义的近代海军和近代陆军。近代军事后勤的变革主要是在晚清清军后勤建设中体现出来的。学术界对清军各军种、兵种的后勤研究是近代军事后勤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八旗、绿营经制兵军事后勤研究罗尔纲的《绿营兵制》在八十年代重新出版,对研究绿营的后勤制度和后勤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术界对其研究的重点是:

1.武器装备方面,主要在于揭示其落后性八旗和绿营的武器以冷兵器为主,兼使用旧式火器。这些火器有些制法来自西洋,但因清廷对火器的垄断和因循守旧,不图改进,使八旗、绿营的武器装备在鸦片战争时大大落后于西方(注:张玉田、陈崇桥、王献中、王占国编著:《中国近代军事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页。)。

2.军费方面,普遍观点认为是低微和不平等八旗武官俸禄往往比同一级别的绿营武官高出一至四倍,反映了清廷在军队中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兼廉银高出正俸几倍、几十倍,成了实际的重要收入,体现了清军的雇佣军性质。单就俸廉两项法定数额而言,除了旗官最高武职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外,绿营武官的岁入反而超出同一品级的八旗武官。其目的一方面为了稳定绿营武官,使其甘心为朝廷效命,一方面鼓励旗官到绿营任职,以控制绿营(注:郭太风:《八旗、绿营俸饷制度初探》,《复旦学报》社科版1982年第4期,第105页。)。就是在八旗军内部,由于种族(八旗还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驻防地区和出身贵贱的不同,其待遇也不同。对八旗和绿营的军饷实行不同的待遇,表现在绿营低饷,武器装备皆自备,加上武官的盘剥,使得绿营士兵无力养家,军备废弛,兵丁素质低下,官兵矛盾尖锐;而对八旗则待遇优厚,使得八旗养尊处优,不堪战守(注:皮明勇:《试论清朝的绿营低饷制度》,《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第3期,第114页。)。这种俸饷制度,一方面有利于清廷对军队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是造成八旗、绿营军队战斗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社会秩序长期安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处于长期停滞、反复重演的状态,八旗和绿营的饷章上百年没有一分一厘的变动(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2页。)。

军费问题的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八旗绿营军的没落和腐败。在八旗方面,由于清军入关二百年,八旗人口日增,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八旗生计”问题。而清廷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扩大八旗兵额,这就使八旗日益失去它作为战斗组织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转为救济机构。对绿营而言,最严重弊端就是吃空额现象极其普遍。由于绿营官兵待遇菲薄,将官就借吃空额明粮来补偿,这是绿营兵制的致使弱点和无法克服的痼疾(注:张玉田、陈崇桥、王献中、王占国编著:《中国近代军事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9页。)。这一切,表明八旗、绿营的后勤保障体制已经远远落后于时展的需要,是八旗、绿营在近代反侵略战争和镇压农民起义战争中一触即溃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湘军、淮军等勇营兵的军事后勤研究湘军、淮军等勇营武装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在其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了一整套具有时代特色的军事后勤体制和措施。主要内容和特点表现在:

1.湘军的创始人建立了一套独立了后勤保障体制。其中有俸饷制度,主要特点是:集饷权、兵权于将帅之手,这是与湘军的勇营性质即“兵为将有”的私属性是分不开的;优待营官制度;勇饷从优;定出一营开支极限,对军饷实行包干、定限,限制了“冒领”和不必要的开支,使官兵得到了实惠(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126页。);对士兵军饷采取“半饷”发放的原则。这种采取“厚饷”和“半饷”发放原则,有利于稳定军心,加强控制和提高战斗力。建立粮台制度,委派专门人员建立粮台,负责饷械筹集和转运。在营中建立长夫制度,直接负责军队的杂役、运输等后勤事务,这种制度为李鸿章引用,对后来的军种配置起了一定的启示作用(注:龙方成:《试论湘军的后勤保障建设》,《求索》1994年第5期,第115页。)。

2.湘军后勤保障的主要特色是自筹饷械在粮饷方面,建立巩固的后方基地,以筹集粮饷;应用各种途径筹集军饷,如捐输、厘金、以盐抵饷、请各省协济等等。前期以盐税为主,后期以厘金为主(注:张田玉:《镇压太平天国之役湘军的后勤体制和保障》,《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页。)。有人认为,曾国藩以史为鉴,认识到饷糈筹集的重要地位,既对筹饷、开辟饷源等关键问题常抓不懈,对冒领军饷等弊病,严加制止和纠正外,还提倡节俭,较好地解决了湘军的饷糈筹集问题(注:唐兆梅:《论曾国藩对饷糈筹集的重视》,《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第51-52页。)。也有人指出,靠就地筹饷的办法,即主要靠自己搜刮,榨取民脂民膏来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就决定了湘军的掠夺本质,同时也反映出湘军是一支独立的汉族地主武装,它和清王朝既是统一体,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注:袁首乐:《湘军经费清单的发现及其意义》,《安徽史学》,1987年第3期,第27页。)。

湘军采取购买和自造洋枪洋炮的方法改进军队的武器装备。湘军的船械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外购买,一是自己制造。如曾国藩从广州购买武器装备湘军水师(注:张田玉:《论湘军的后勤体制和保障》,《军事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第133页。)。1861年,攻陷安庆后,曾国藩建立了安庆内军械所,专门生产洋枪洋炮。这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兵器工业的开端(注:秦政奇:《安庆内军械所——中国近代兵器工业的开端》,《安徽史学》,1992年第4期,第26页。)。

3.淮军的营制饷章在继承湘军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淮军的联伍制反映了作战工具的配备、薪水、口粮制、帐棚制,即淮军所需物资的供应制度和方法。其他方面如医疗、军装制造等虽有规定,但多不具体,至于运输、通讯等均无明文规定,可见淮军的后勤保障制度是很简陋的。淮军的后勤保障方面与湘军无多大差别,在军饷的来源上,1867年前,主要依靠捐输和厘金。此后,江海关税遂成为淮军的大宗饷源(注:陆方:《淮军的后勤制度和保障》,《安徽史学》,1992年第2期,第45页。),在武器装备方面,李鸿章在武器的购买和制造方面均比曾国藩有所进步,淮军的武器近代化程度较湘军为高。

(三)练军的军事后勤练军是清朝传统八旗绿营经制兵向全盘西化近代新式军队——新军的过渡军制,是八旗绿营兵的洋式编练。练军的营制饷章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先是直隶总督刘长佑制定了直隶练军的营制饷章,后曾国藩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其余各省的练军军制多依照这个章程,同时又有各自的特点。练军除军事建制上勇营化和装备上比较广泛地采用新式武器外,在后勤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军事后勤管理练军军事后勤建设的实权,掌握在南北洋大臣和各省督抚手中,其后勤机构也主要在地方各省;练军的“军”与“营”仿效勇营有专门的后勤建制(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97页。)。

2.饷章增加将官的薪费和弁兵的饷银,并将管理练饷的后勤权,掌于将官手中。曾国藩在制定练军饷章时,力图恢复勇营营官包干制,在饷制上力图摆脱绿营羁绊,使练军独立于绿营之外,摆脱绿营的积习,减少弊端。总体上考察,练军的薪饷低于防军而高于绿营。随着武器装备的改进,练军中还出现了炮费、衣帽银等杂项费用。可见,清军的近代化和正规化建设有了一定的进步(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99页。)。

这次整军练兵主要着眼于武器装备的改进和试行西法操练,在编制方面没有超越湘军营制的框架,因而只能看成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初级阶段(注:施渡桥:《晚清首次整军练兵的思想与实践述评》,《军事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94页。)。

(四)晚清近代海军军事后勤研究晚清的近代海军建设可以说是晚清军队近代化建设的一个创举。晚清海军虽有三洋海军之说,但在实际操作中,清廷于80年代作出了重点发展北洋海军的决定。

1.晚清海军的军费60年代后,面对着强敌环绕的形势,清王朝就计划建立一支近代海军。起初,清廷依靠总税务司李泰国向英国购买一支舰队。由于英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阴谋和欺诈,清廷的购买计划破产,并为此白白耗费了近70万两白银(注:史伟《清政府在建立了第一支新式海军舰队中糜费了多少钱?》(《历史教学》,1981年第4期)持此看法,而张玉田、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史》则认为花费了160多万两。)。70年代特别是中法战争以后,清廷决心大力创办新式海军,于1885年成立了海军衙门,专门负责海军军费的筹措。

北洋海军经费主要来源于关税厘金的协拨,即“海防经费”,此后又包括海防捐输、淮军协拨等等。由于连年战争,清廷财政拮据,用于海军建设的投入是相当有限的。而且,在筹集经费的过程中,存在着清朝中央政府和地方军阀之间,各地方洋务集团之间的勾心斗角。清政府派定的海防款项,常被地方督抚以种种理由拖欠截留。据统计,北洋海军经费从未解足分额,每年实际收入在100万两左右,占国库收入的1%左右(注:姜鸣:《北洋海军的经费初探》,《浙江学刊》,1986年第5期,第137-138页。)。

关于北洋海军的军费开支情况,有人研究指出,自光绪元年到光绪二十年,购置船炮军火的总开支达800万两白银,居各项开支之首,军港及防务设施建设共花费240万两白银,这两项开支,占军费开支的一半以上(注:姜鸣:《北洋海军的经费初探》,《浙江学刊》,1986年第5期,第140页。)。在当时的条件下,将有限的经费重点用在武器装备和基地、防务建设上是必要的。

在北洋海军的薪饷上,李鸿章吸取了英德海军的厚饷和恤军精神,同时结合中国“饷力未充,未能援引”的实际,灵活地将海军官弁的岁支俸银分成官俸和船俸两大部分,两者比例为四比六。这种重视带船和实际职务,而不专凭官街的措施,比较科学,有利于激发人的工作热情(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234页。)。此外,还对官弁伤废俸、官兵的赏恤以及各船行船公费、医药费等的集体费用作了明确的规定。

由于清王朝的财政拮据和政治腐败,在这有限的经费中有相当一部分被贪污浪费和以各种名义而被挪作他用了。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清廷挪用海军军费修筑颐和园。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多方考证。有人指出,从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到1895年裁撤的十年中,海军的各种经费收入达2000余万,也有人认为是3000余万(注: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近代中国海军》(海潮出版社1994年,第333页)认为共2000余万两,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认为总数达3000余万两。)。其中用于颐和园工程的在600万到1000万之间(注:张利民:《清廷挪用海军经费修筑颐和园考》,邹兆琦《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造颐和园考证》认为达1000到1400万两,张玉田、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史》认为总数达2000万之多。)。海军军费被浪费和挪用,严重地破坏了海防建设。北洋海军自1888年成军以后,便再也没有大规模地更新舰船和武器装备。海军军费的拮据和被挪用,不能不说是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南洋海军的军费问题,据研究,南洋海军军费来源主要是各省特别是江苏厘金,而海关税则大部拨给北洋。南洋海防军费缺乏系统的资料,但大大低于北洋是肯定的,至多为北洋收入的三分之一(注: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2页。)。

2.武器装备就当时清朝全国军队而言,北洋海军的武器装备颇具领先性,北洋海军舰只装备的现代化程度及其实力,在当时的亚洲是一流的。北洋海军的舰船和武器装备绝大部分购自国外(注:[德]乔伟、李喜所、刘晓琴:《德国克虏伯与晚清军事工业化》,《南开学报》,1999年第3期,第67-69页。)。关于武器装备是以购买为主还是以自造为主,晚清的军政集团一直存在着争论,这主要体现在对于新式海军的舰船和武器的来源问题上。有人指出,李鸿章起初主张以自制为主,但由于中国经济、工业基础的落后和海防形势的危急,转而主张向西方购买为主。最后,竟发展到排斥和打击左宗棠等武器以自制为主的主张,挪用国内自制经费,来购买洋枪洋炮(注:张家瑞:《李鸿章与晚清舰船装备建设的买与造》,《军事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第108-111页。)。

3.海军基地建设清廷耗费巨额资金(570万两)建设了旅顺、威海卫两大基地和大沽船坞。为海军的给养、训练和舰船维修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大沽、旅顺、威海三基地后勤补给困难,三基地远离粮食产区,主要靠海漕运粮,而军舰的燃料也要海运,与内陆腹地交通也不发达,补给线过于漫长。这是基地建设欠妥之处(注:姜鸣:《北洋海军基地建设和晚清国防近代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第24页。)。

4.后勤体制建设完善的后勤体系,是近代战争提出的要求,北洋海军是一支在武器装备上完全近代化的海军,后勤体制不能不突破旧制,做一些新的开拓,但同时旧的思想和体制对北洋海军的后勤建设仍有着相当严重的消极影响。

北洋海军在三基地建立了复杂的后勤机构,建立了军用仓库、铁路、电报、医院等近代化的后勤保障设施。这中国军队在近代化事业中迈出的十分重要的一步。但后勤体制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表现在:海军提督无权节制后勤,造成了海军内部指挥系统的多元化;各个后勤部门没有一个统一的后勤指挥机构;恤赏兵勇制度过于苛刻,不能激发士兵热情,等等(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242页。)。

(五)新军军事后勤研究对新军后勤建设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北洋新军的军事后勤建设上。甲午战争失败后,清廷被迫实行军制改革。袁世凯、张之洞等地方大员开始仿照西方军事体制编练新军。

1.后勤体制建设袁世凯、张之洞等比较重视新军后勤,将后勤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1896年后,袁世凯在新军中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近代军队后勤体制,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军事后勤体制的初步确立。这种后勤体制经过不断完善后,逐步推广到全国新军的编练中去,使全军有了统一的后勤统领机构和原则上统一的后勤制度(注:王其坤:《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

2.军费的收支清廷通过“征天下之饷,练一省之兵”,使北洋六镇迅速成军。有人指出,北洋军费的78.3%来自辛亥革命后独立的省份。因此,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一手推翻清王朝,一手压迫南方革命党人屈服,军费上的考虑,是其采取如此行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注: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4页。)。在官兵的薪饷上,明显的特点是北洋六镇军费充足,比旧军的薪饷有所提高。地方各省新军的军费,除少数镇是由中央的度支和陆军两部协商筹拨外,绝大多数则由地方就地筹款。有些地方督抚在军费筹措上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裁撤旧营,腾出底饷,以增加新军薪饷;借洋款充饷,等等(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280页。)。由于经费的拮据,薪饷多不能足额发放。

3.武器装备北洋六镇皆装备了西洋先进武器,并努力统一武器的口径和规格。对武器的购买、生产和保养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进一步提高了武器装备的近代化程度。对于各省的武器装备,由于经费短缺和购买武器的混乱无章,武器装备中仍是新旧武器并存,新式武器也是口径和规格极不统一,给保养和作战都带来很大困难,限制了新式武器战斗力的发挥。但湖北新军不同,在张之洞的努力下,该军薪饷比较充足,武器装备也较精良(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48-349页。)。

另外,在交通通讯上,近代化的交通通讯设备如铁路、轮船、电话、电报等开始运用于北洋及各省新军中,但旧式落后的骡马运输仍在新军中占很大的比重。在医疗卫生上,建立了近代化的军事医疗保障制度和随军及后方的医疗机构,配备了掌握西方医疗技术的医务人员。在军事后勤教育上,创办了一些专业技术后勤学校,培养近代化的后勤技术人才(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18-332页。)。总体而言,晚清编练新军的实践,虽有局限,但促进了中国军队后期近代化的发展,其明显的进步则体现在北洋新军的建设上。至于其他各省新军的进步,则显得十分缓慢。清庭曾制定了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的计划,但直到清朝灭亡,也没有实现。其中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基础异常薄弱,旧军虚糜军饷,编练新军的军费异常拮据;二是有些地方督抚蓄意抵制,在编练新军上敷衍了事,却极力加强巡防营等地方部队。这一方面反映了清廷和地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旧军队的存在,地方实权人物便可以在军队开支上谎报军费开支和吃空饷,大发其财(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66-367页。)。

三、反清武装力量军事后勤研究

在晚清,与清军对立的国内武装力量就是太平军、捻军、陕甘回民起义军等农民起义军,还有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力量。晚清农民起义总体上还没有摆脱旧式中国农民战争的模式,但它毕竟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在同国内外敌人战斗的过程中,其战略战术、体制编制,武器装备等也在发生着或多或少的的变化。同时,他们的存在,也迫使清军武器装备、后勤保障发生一系列变化,促进了中国军队后勤近代化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党领导的反清力量的后勤建设也有一定的特色。因此,研究农民起义军和革命党起义军的军事后勤建设,对探究中国军队后勤近代化也是有意义的。在农民起义军的研究上,学术界侧重于太平军。其中,太平军的后勤保障建设是主要研究内容。对于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军的军事后勤研究,尚未见专门的论述出现。

(一)太平军后勤保障研究有人把太平天国的失败与后勤建设联系起来研究。得出太平天国领导人忽视后勤建设,缺乏军事经济思想,是其军事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表现在:一是没有大力加强军事经济建设,使得太平军在军费、粮食、兵员、兵器和军事运输等方面得不到有力的支持,使太平军作战不能持久(注:华强:《太平天国军事经济思想检讨》,《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69页。)。二是存在着严重的流寇主义,没有大力加强后方根据地建设;太平军实行“因粮于敌”的后勤方针,饷事依赖兵事,对战争依赖性大,军队无根(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112页。)。三是缺乏知人善任,后勤管理不善(注:王北生:《太平天国的失败与后勤》,《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94页。)。但太平军在后勤建设上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后勤体制太平天国实行军政一体的制度,在经济上也实行军民合一的战时经济体制,因此,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就是军队的粮饷收入。太平军的后勤体制与整个太平天国的财政体制连是在一起的。有人指出,太平天国在首都天京有一系列的典官建制,这些中央政府所属的典官及其机构,由于职能是大多军事后勤管理和制造方面。因此,他们可以看作是太平军总指挥部的后勤军需机构(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97-99页。)。圣库制度是太平军后勤保障的根本制度。太平军的物资供应都从圣库中获取。定都天京后,设立了总圣库,又设立总圣粮,将粮食从总圣库中分立出来。就其职能而言,总圣库、总圣粮所管的事务,均属后勤保障性质,相当于总后勤部(注:张一文编著:《太平天国军事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6页。)。

对圣库制度的评价有:圣库制度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最大限度地集中了有限的财力、物力,为太平军的军事斗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它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注:吴雁南、韩品峥:《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文物》,1976年第1期,第7页。)。圣库制度后来遭到破坏是历史的必然,当时不具备坚持长期实行这种制度的社会历史条件,所以,它在推行过程中,受到了广大市民阶级的反对,受到了太平天国革命者私有思想的冲击,并且存在着管理不善、任意挥霍等问题,从而导致了圣库制度的破坏和最终失败(注:梁义群:《试论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北方丛论》,1983年第3期,第81-83页。)。

太平军在一军中的后勤建制则是明确的。太平军的基本作战单位是军,在军中设有职同监军的各类典官三十五人,其中典圣库、典圣粮等负责后勤工作的官员就有二十七人。并规定从军至两司马各级都应设立圣库负责后勤工作,这属于军的后勤系统,它们受制于军的最高长官——总制(注:张玉田、陈崇桥、王献中、王占国编著:《中国近代军事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1页。)。说明太平军的后勤保障体制是相当完备的。另外,太平天国还规定了太平军的供给标准,在粮食、菜金、礼拜钱、服装等方面都有规定。在供应的先后次序上,坚持以作战部队优先的原则。其中的礼拜钱是军人的生活津贴,太平天国后期,礼拜钱还有分发。军服方面,初期比较复杂,以后逐渐统一。1855年后,太平军的服装进入统一的制式阶段,标志着太平军正规化的发展(注:张一文编著:《太平天国军事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7页。)。

2.有关后勤的军种建设太平军没有建立专门的后勤部队,但太平军的水营在一段时期内承担了从长江上游向天京和其他地区军队的大部分粮饷、物资的运输工作,在后勤运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太平军中的女营、土营和童子军也分别承担了相应的后勤工作,对军队后勤上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此外,太平天国在天京建立了通信机构“疏附衙”,通信人员称“疏附”。在占领区各地建立分支机构,在每军的典官中也设立疏附一人,负责文报的传递工作。在占领区,通过水路和陆路,派专人用船或马传递文报,若需要通过敌占区,则派人密藏文书,进行联络(注:张一文编著:《太平天国军事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5页。)。

3.粮饷太平军的粮饷统一取之于圣库,圣库初期来源于拜上帝会者的交纳和战场缴获,同时,还创造了“进贡”和“打先锋”等形式筹措军费。后期,由于军费开支的浩大和圣库制度的破坏,加上定都天京后,天朝田亩制度没能实行,太平天国不能就地取粮,粮饷主要来自长江上游的湖北、安徽、江西等省。太平天国在它的统治区实行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同时,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杂税。有人指出,太平天国的粮饷筹集政策存在着失误,即过分集中其统治下的人民,摊派过重,再加上征收过程中用人不当,导致人民的反抗情绪,而没有采取“资于敌”的政策,没有重视开拓江南、江北富源,夺取清廷北运的粮饷为己所用(注:华强:《太平天国军事经济思想检讨》,《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71页。)。另外,太平军解决粮食的办法还有采购,主要的采购对象是粮商和民众,还有外国人(注:张一文编著:《太平天国军事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3页。)。

4.武器装备建设太平天国起义正处于西洋武器装备向中国引进时期,太平军的武器装备也受到了这一趋势的影响。在斗争中,太平军也开始利用西洋武器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关于太平军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建设,主要表现在:太平天国的初兴阶段便开始了由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过渡,主要表现在火器的普遍铸造和广泛使用上,不过,这时期主要使用的是旧火器;太平天国后期新旧火器更新较快,较大量的使用洋枪洋炮。在西洋武器的来源上,主要有战场缴获、以高价向外国购买和设厂仿造三个方面(注:蓝振露:《试论太平天国的军火进口贸易》,《史学月刊》,1991年第6期,第42页。)。在太平天国后期,还建立了洋炮馆,它是战时军械所,负责维修洋枪洋炮,制造西洋子弹、炮弹。在李秀成的建议下,太平军中也建立了自己的洋枪队,并聘请洋人训练(注:华强:《太平天国军事经济思想检讨》,《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75页。)。所以,有人指出,中国军队的近代化历程,首先是从太平军中开始的。在激烈的战争实践中,太平军不断改善武器装备,从而大大缩小了武器装备近代化历程,甚至势必很快赶上或超过中外反动军队武器装备的近代化程度(注:朱哲芳:《太平军兵器近代化探略》,《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3期,第115页。)。在这种形势下,太平军主要的敌人湘军和淮军也不得不引进洋枪洋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由于太平天国领导者并不重视军队武器装备的改进,太平天国的武器近代化主要出现在李秀成统帅的太平军。从整体上看,太平军的武器装备改善有限,近代化程度低下,多数太平军将士仍然使用原始的长矛大刀和抬枪抬炮(注:华强:《太平天国军事经济思想检讨》,《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76页。)。

(二)资产阶级革命党起义军的军事后勤研究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主张以暴力革命手段,彻底推翻封建专制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府。有关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军事后勤的研究,涉及到军事后勤思想、后勤体制和战时后勤保障等。

在对资产阶级军事后勤思想的研究中,孙中山的军事后勤思想是主要内容之一,而且其范围远远超过晚清,包括了孙中山战斗的一生。孙中山批判地吸收了中外后勤建设和后勤保障的理论精华,在组织领导武装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军事后勤思想。主要是:1、科学地认识到军事实力与国家经济之间的关系。认为战争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也是经济力量的较量,主张大力开发中国资源,发展中国的实业,建立强大的国家经济,进而“努力实行扩张军备建设”。2、后勤准备是进行武装斗争的先决条件,主张“先筹备大款,然后举事”,要充分准备对前方作战的接济(注:石文年:《孙中山军事后勤思想探讨》,《军事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第151-152页。)。3、注重军队后勤建设,主张统一编制,整顿饷务,裁汰冗兵,以节约军费。4、重视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提出海外援助、“因械于敌”等思想,后来主张加强军工建设,扩大兵工厂,保障军队有充足的武器(注:谢健、毛振发:《孙中山军事思想的几个问题初探》,《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5、认识到军事交通和国防工业对加强国防的重要作用,主张发展军事交通和振兴国防工业(注:毛振发:《孙中山军事思想论述》,《中国军事科学》1996年第4期,第129页。)。

在军事后勤体制建设上,在孙中山制定的“革命方略”中,曾拟订了国民军的后勤体制与章程。另外,辛亥革命期间,各省军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期间,在后勤体制上还有所建树,颁布了一系列军事后勤条令,在军事后勤体制、各军队和军事机构的供应标准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辛亥革命的果实迅速被袁世凯篡夺,以及在军费上的困难,基本上没有贯彻实施(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448页。)。

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党人在全国各地连续发动了大小十几次武装起义。由于他们大多借助于会党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组织起义,且力量均比较弱小,持续时间也比较短,因此,这些起义并没有建立正式的编制和后勤保障机构。关于他们的后勤研究,主要体现在对起义经费和军械的筹措上。历次起义的枪支、弹药的购买费,起义士兵的伙食费,绝大部分是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在世界各地的华侨中募捐得到的(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95-417页。)。关于起义的武器,主要是海外购买输入,炸弹多是自己制造的。武器装备的购买、制造与运输,都是非常艰险的。辛亥革命前的历次武装起义多是由于军费和武器的短缺而遭到失败。没有充足的后勤保障,无疑是起义军失败的重要原因。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军的后期工作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武器装备方面,与以前从海外购买武器为主不同,革命中主要是夺取敌人的武器来武装自己,如运动清军反正、战场上缴获、直接占领清军设在各地的军火仓库和军械制造工厂。由于武器来自各个方面,因此革命军队的武器口径和规格极不统一,这给维修和保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422页。)。由于新式武器的短缺,冷兵器和旧式火炮仍大量应用于革命军。

革命军的军费来源,首先是来自国内,有革命党人的会费和捐款、没收敌人的藩库,后一项是军费的主要来源。当地群众和工商各界人士受到辛亥革命的胜利的鼓舞,对革命事业进行了公开的财政支持,也是军费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次是来自华侨与港澳同胞的捐助。华侨支持革命的款项绝大部分是义捐。虽然革命组织也发行了一些债券,但持这种债券的华侨并不要求一定兑现。

尽管如此,由于封建势力军事进攻和外国列强的经济遏止,革命军的军费仍然是相当紧张的。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感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军费支出庞大,入不抵出(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435页。)。帝国主义借口关税是清政府所借外债和赔款的担保品,劫夺了各省军政府的一项重要的税收——关税。面对财政危机,南京临时政府和各地的军政府不得不发行纸币、军用券和公债券,而发行纸币的准备金,则主要依赖外债,其购买军火的费用,也多来自外债。据研究,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期间,其财政来源的一半以上来自外国的借款(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436页。)。经济上依靠他人,军事和政治上必然的不能自主。革命政府对革命军后勤保障的诸多困难,导致军队战斗力的减弱,这反过来又导致了革命政府在政治上的软弱,不得不向中外反动势力妥协。

四、晚清军事后勤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