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类文章十篇

时间:2023-04-08 17:51:56

亲情类文章

亲情类文章篇1

一、层次分析类试题

例:(2009,河北)阅读《昙花终于怒放》回答:在下面方框内,填写表明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词语。

高兴极了■■■

答案:有点心急,心情淡然,欢喜欲狂。(每空1分,意对即可。)

解析:这道题要求考生概括作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心情,属于层次分析类试题,其实就是考查学生对行文脉络的整体感知能力。仔细阅读全文,从原文第三段可找出答案“有点心急”“心情淡然”,第五段可找出答案“欢喜欲狂”。

解题思路:直接或间接地从文章中找答案。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将要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中,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对短文进行理解,然后分析句子结构,确定该词的词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同时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这样我们可以从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有些试题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回答。还有一些题目虽不可以直接用原文回答,但或多或少都会用到文章中的关键性语句、重点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对原文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要尽可能把原文材料和自己的加工处理结合起来,最终形成概括性答案。对此类题目,学生要先提取题干的主要信息,然后从文中截取关键性语句,筛选出有用信息,再按实际需要进行加工整合即可。

二、作用分析类试题

1.引用的作用

例1:(2007,河北)阅读《江南陶公柳》回答:文章第三段引用古人吟咏“陶公柳”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解答:①印证“陶公柳”“武昌柳”的名称由来已久;②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③赞美了“武昌柳”的风姿,表达对陶公的怀念之情。

2.描写的作用

描写有环境(景物)描写、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在交代场景、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展示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例2:(2008,河北)阅读《小扇轻摇的时光》回答:选文中加横线的部分(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里静静地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寂静的小院。)是什么描写?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解答:景物(环境)描写;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渲染了农村夏夜安适、恬静的气氛,烘托了“我”轻松、闲适的心情。

3.修辞手法的作用

例3:(2009,河北)阅读《昙花终于怒放》回答: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的表达效果。

解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昙花含苞待放的情态,将昙花人格化,更加生动形象。

4.文段或句子在结构或内容上的作用

例4:(2009,河北)阅读《昙花终于怒放》回答:选文第⑨段(我爱昙花)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解答:进一步抒发了喜爱昙花的感情;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解析:这类题型要求对作用进行分析,考生的答案应力求全面准确。答案一般应包括两部分:一是基本作用。如例1引用的基本作用是“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例2环境描写的基本作用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例3拟人的基本作用是“将昙花人格化,更加生动形象”,例4选文第⑨段的基本作用是“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二是概括语句意思。如例1为“印证‘陶公柳’‘武昌柳’的名称由来已久”,“赞美了‘武昌柳’的风姿,表达对陶公的怀念之情”;例2为“渲染了农村夏夜安适、恬静的气氛,烘托了‘我’轻松、闲适的心情”;例3为“描写了昙花含苞待放的情态”;例4为“进一步抒发了喜爱昙花的感情”。大多数时候,同一个句子这两个方面的作用都具备,因而从两个方面全面分析,都能得到满意的分数。

解题思路:语句的基本作用和语句的具体内容相结合。分析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因此,在中考阅读题中比较常见。这类题型要求考生积累各种基本的作用。现列举一些常见的基本作用,以供参考。如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巧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推动情节发展、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等等。

三、理解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

例:(2008,河北)阅读《小扇轻摇的时光》回答:你对选文中加波浪线句子(母亲先是一愣,继而脸上写满笑意)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母亲对“我”执意到外面纳凉去主动陪伴她的举动感到意外和欣喜。

解析:这类题型要求考生对选文的内容(主旨)和形式(布局谋篇、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等)进行理解,是阅读的较高要求。

解题思路:1.需要理解的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后加上表现出什么,形成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就是对这个重点语句或关键性词语的理解。如根据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中的“当我和大哥的小女儿发生争执时,总是我吃亏,可母亲总是责备我”这句话,可以提问:“总是”表现出母亲的什么性格?理解这个词语应结合该词所在段的中心句“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她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从而可以得到答案:“总是”一词表现了母亲的宽容大度以及好性格。

2.需要理解的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前加上“为什么”, 形成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就是对这个重点语句或关键性词语的理解。如朱自清在《背影》中描写了父亲给“我”买橘子回来之后,“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对这句话可形成如下问题:为什么父亲会“心里很轻松似的”?结合前后文,前文是在“我”让父亲走的情况下他才去买的橘子,后文是父亲要“我”给他写信,让我“进去”,从而可以得到答案:因为儿子就要远行,做父亲的心里自然不轻松,但是为了不让即将远行的儿子担忧,所以父亲表面装作很轻松的样子,让儿子放心。再者,在儿子远行之前能为儿子做一件事,他心里也感到很轻松。

上面列出的这些关于理解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的解题思路,我们在做题时必须结合语境,根据具体的题目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亲情类文章篇2

高考阅卷场上,当阅卷老师面对一大堆材料贫乏,形象干瘪,缺乏意境的文章时,总会打低分的。可是,我们又常常在作文中犯下“不丰富”的毛病。面对这一病症怎么办呢?别急,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富科”,让专家引领我们走出“不丰富”误区吧!

“丰富”属于高考等级评分标准发展等级的评分依据之一。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把“丰富”分为四类,其表述如下表 :

试卷类别 一类卷 二类卷 三类卷 四类卷

等级及表述 丰富 较丰富 略显丰富 个别细节例子很好

丰富的材料、形象和意境三个方面在一类卷中都应该得到体现。“较丰富”要求文章必须满足其中的两点。“略显丰富”是满足其中一点以上,并且较突出。 “个别细节例子很好”是针对极小的局部而言。

具体地说,对记叙文而言,材料丰富可以指运用精妙的细节,把一件事描写得细致入微又曲折生动,而形象丰满就是写人使人物能从纸上立起来,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使读者好像看到作品中的人物站在面前而浮想遐思。当然也就要求我们能够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展示出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从而写出人性美人情美。意境深远的要求更高,对记叙类文字而言,简单地说,意境就是在作文中所塑造的形象中蕴含的或者体现出来的含义隽永的境界。如何做使文章丰富?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片断层面尽显丰富

多片断。文章由几个小片断组成,每个片断写一个内容,这些内容就像精彩的珠子,而内里又有一根相通的红线,串起来可以表达鲜明的主题。 如2006年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对影成三人》,以“他们自尊、自爱、不服输、不气馁,走着一步一个脚印的人生之路”为中心,撷取了自己学习生活中三个教师脸红的片断:老教师脸红,让我看到了一位老教师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和严肃认真的治学精神;中年老师的脸红让我体察到他那一颗不断追求进步的壮心;青年教师脸红让我看到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希望。全文摘取的三个片断,是教师形象的缩影。三个片断共同赞扬了老师们爱岗敬业的精神。文章融情于片断的叙述之中。

多层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作文也是这样,在写人或叙事中,为了表达得更充实,往往从整体的层面切入,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具体的材料来丰富文章的内容。

二、论据充分论证透彻

①丰富的排比论据。在议论文中,为了体现论据的充分,往往用排比句列举大量事例,这样既显得材料丰富,又富有气势。

例如: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高考满分作文《谈意气》)

第一段列举了苏轼和李白的事例说明分论点“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第二段列举了岳武穆、文天祥、苏武和张骞的事例,证明了分论点“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这两段文字运用的排比句,充分显示了文章的论据的丰富性。

②恰当的名言论据。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所谓恰当,主要指所引名言的基本思想与论点是相通的,引用之后能使自己的观点更加令人信服。

三、善于运用细节描写

要创造出有血有肉的形象,还离不开生动的细节。细节描写的基本要求是“真”和“精”。“真”就是符合生活的实际,经得起推敲;“精”就是精选能表现出人物个性的典型细节。

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正如平常所谓的“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刻画,可以使形象丰满、感情细腻动人。

例文:父亲爱好吹笛。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爱的港湾里一晃一悠。父亲很疼我这个惟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傻呵呵地笑。每天的日暮,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父亲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自己便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选自《路是月的痕》)

亲情类文章篇3

赵真睿

夜悄悄地来临,霓虹灯眨着眼睛,一切都是这么美好繁华。可在这美好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一颗孤寂的心灵。

我总以为黑暗是孤寂心灵最好的慰藉,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知道了只有母爱才是那孤寂心灵的港湾。

我曾经以为自己长大了、成熟了,已经拥有自己的友情与幻想的爱情了。因为当我伤心时,会有朋友来抚慰我;当我孤寂时,会不断幻想着美好的爱情。正当我觉得我将不再需要母亲时,我第一次感受到母亲将离我而去,母爱将不复存在,但当昏迷后醒来的母亲坚定地告诉我,“为了你,我的女儿,我会挺过一切”时,我哭了,那时我感到母爱会永远伴着我,那时我感到世界上所有的情与爱都在母爱面前黯然失色。

春节前,我陪同学送她的祖母回老家过年,快到村口时,老人家忽然让车停下,只见她双手合十,作着揖,嘴里“嘛弥嘛弥”地念念有词。

我听不清老人家在说什么,以为她在搞封建迷信,就笑问:“奶奶你说什么呢?”老人家说:“我说‘妈妈好!妈妈好!’呀!”我不解地问道:“你妈妈在哪儿呢?”

老人家指了指远处地里的一个小坟头说:“我妈妈就埋在那儿,她去世二十多年了,每次路过这里我都很想她呀!”说着,老人的眼角湿润了,“那时生活太苦了,妈妈到死也没享一天福,要是她能活到现在该有多好呀!”

听着老人对母亲的思念,望着她那浑浊而深邃的眼睛,泪水在我两腮流淌,一半是感动,一半是我想着母亲如果真的离开我,我将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会不会如老人一样经常念叨着“妈妈好!妈妈好!”

回到家,我的眼睛红红的,当妈妈知道我流泪的原因时,她抚摸着我说:“别害怕,妈妈会伴你到永远!”

听着母亲的话,看着母亲心疼我的眼神,我知道,不管我长多大,走多远,母亲都会默默地为我祈祷,祈祷女儿一切快乐――尽管有时她的磨难比女儿还多。此时我真想对妈妈说:“妈妈,你知道吗?我曾幻想做展翅飞翔的小鸟,拥有整个蓝天;我曾幻想做自由自在的鱼儿,拥有整个大海,可是如今我却只想拥有您――我的母亲!”

母爱在心中永存――《只想拥有您》点评

傅建文

母亲孕育了儿女,母亲永远都在牵挂着她的儿女。而许多时候,儿女们却忽略甚至看不到这无所不在的爱,当你深深地理解了母爱时,才发现母爱是无法替代的,这份爱也将在儿女的心中永存。这就是赵真睿同学的习作《只想拥有您》所要告诉我们的。

写母亲、母爱的文章,以及写自己如何爱母亲的文章有很多。这类文章,大多都是写一些具体的事例,来体现母子(女)之间的深深的无法割舍的感情。而小作者这篇文章,几乎没有写这类具体事例,整篇文章主要通过几个片断写出了我对母爱,从不懂到深深地理解的“心路历程”。

“我曾经以为自己长大了、成熟了……会不断幻想着美好的爱情。”从这些话不难看出,在某个时期,小作者曾自认为懂得了一切,甚至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完全可以离开母亲了。其实,不但是本文小作者,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曾有过这种想法。接下来,小作者笔锋一转,写了母亲重病之时的情景:昏迷中的母亲醒来,面对女儿说的是“为了你,我的女儿,我会挺过一切”。对女儿的爱,成了母亲决心战胜病魔的精神支柱,还有比这份爱更无私,更伟大的吗?母亲的这句话让小作者猛然省悟:“我感到世界上所有的情与爱都在母爱面前黯然失色。”

小作者匠心独运,接下来,她的笔锋再次转向,没有直接写自己和母亲的感情是多么深厚,而是写自己陪同学送她的祖母回老家过年的事,同学的祖母想来早已儿女成群,安享晚年。没想到的是,当快到村口时,老人家竟然念叨起了已逝去二十多年的母亲。当小作者不无好奇地问:“你妈妈在哪儿呢?”“老人家指了指远处地里的一个小坟头说:‘我妈妈就埋在那儿……要是她能活到现在该有多好呀!’”老人的这段话,小作者写得自然、真实,读来令人可信。这件小事,让小作者终于明白了一个人不管活到多大年龄,在她心里的某个角落,永远珍藏着的是对母亲无尽的怀念。至此,小作者真正懂得了母亲、母爱的深切内涵。于是,在文章的结尾,小作者写下了“我曾幻想做展翅飞翔的小鸟,拥有蓝天;我曾幻想做自由自在的鱼儿,拥有整个大海,可是如今我却只想拥有您――我的母亲!”这些充满真情实感、发自肺腑的话语。

整篇文章表现出的是一种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读来自然、亲切、可信,颇为感人。

亲情类文章篇4

一、记叙文标题类型

1.把握象征意义:《海燕》

2.语带双关:《爸爸的花儿落了》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阿长与山海经》

4.文章线索:《背影》

5.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喂,出来》

二、中考题型总结

1.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对文题的理解?

2.说说题目的含义?

3.题目这样拟的好处是什么?

4.题目的两层含义是什么?

三、答题技巧解读

技法一:析标题字词。就是从

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例:2009年哈尔滨市中考试题《心灵折旧费》中的第21题:你是如何理解文题“心灵折旧费”的?

【分析点拨】题目为“心灵折旧费”,关键词为折旧,“折旧”的字面义为打折,那么心灵怎么打折呢?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是大哥因收取借车人20元折旧费而内心打了折,再结合文章的主旨想一想,自然就有了下面的答案。

【参考答案】20元自行车折旧费使大哥的人品打了折扣,这让他自责,作者借此呼唤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信任。

技法二:析标题修辞。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例:2008年哈尔滨市中考试题《父爱是金》第21题: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一说“我”为什么认为“父爱是金”?(3分)

【分析点拨】首先这个题目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父爱是本体,金为喻体,要想知道为什么父爱是金,就先要了解金有什么特点,即为贵重、珍贵,那么父爱也就是贵重、珍贵的。再想一想为什么父爱是金,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所以有了下面的答案。

【参考答案】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以及父亲对我产生的影响,让我体会到了父爱像金子一样厚重,贵重,值得珍惜。

技法三:析内容主旨。就是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情感、主题入手,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例:2011年哈尔滨市中考试题《盲道上的爱》第14题:读完全文后,请你说说标题中的“爱”主要指哪两种爱?(2分)

【分析点拨】这篇文章写的是方老师想把眼睛捐给女儿而自己适应盲道上的生活,这是表层含义,再结合文章的主旨,上升到对盲人生活的重视。答案即如下:

【参考答案】一种是母爱,一种是正常人对盲人(残疾人)的爱。

技法四:析结构作用。就是先从文章内容入手,再考虑标题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最后考虑表达效果。

例:2011年哈尔滨市道里区三模试题《我的初恋》第20题:本文题目是“我的初恋”,这样拟题有什么好处?(3分)

【分析点拨】先思考文章的内容是什么,进行概括;再考虑这个题目在内容结构上的作用;最后总结表达效果,自然就有以下答案。

【参考答案】1.作者借十三四岁时自己对篮球的挚爱,表达自己要以“初恋”之爱对待人生和事业的思想情感;2.有利于突出主旨;3.设置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

总之,不管面对哪一种针对题目的出题方式,只需牢牢记住以下内容,便可轻松得出答案:四、实战演练

《你是我最笨的学生》毕业后我留在北京教书,父亲闲着寂寞,便打电话托我买台电脑,他要和我视频聊天。我笑他,都50岁的人了,对电脑一窍不通,可得专门请个老师才行。父亲说,几年前你是我的学生,现在让老爸做你的学生好不好?我说那老爸你得认真学,我可没时间手把手教你。父亲呵呵笑着说,那是当然,我得争取做闺女班里最聪明的学生,就像你给爸爸争了光一样。

以后的每个周末的晚上,我都被老爸硬拽到电脑前,起初是打长途教他申请到了QQ号,然后是终于让他学会了使用视频。到了这一步,父亲就有些懈怠,每天我扯着嗓子教他如何搜索资料、如何盲打、如何储存东西,我觉得自己所费的劲,几乎比教班级里最笨的学生还要多,但父亲的电脑知识,却始终停在开着视频,对着话筒和我呵呵说笑的程度。

老爸似乎对自己的愚笨没有丝毫的察觉,他胖胖的脸在视频的镜头里,始终是心满意足地笑着。我说老爸你要实践啊,只是每个周末听我讲,之后一个星期就再也不摸电脑,那怎么行?父亲照例在视频里笑开了花,说,老爸其实很聪明的,姑娘你只要有耐心,老爸肯定会进步飞速。我看着每一个指令需要我重复N遍后才会点头的一脸茫然的父亲,突然有点泄气,心想究竟是我这个老师不合格,还是父亲真的太笨,对这样先进的知识,完全没有学会的细胞?

父亲所谓的进步,也只能和我打字聊天为止。此后不管我怎么地努力,他都停在原地,再不会前进半步。隔壁的同事每每听到我声嘶力竭地在房间里吼,就知道准是又在教父亲上网了。有一天,她无意中笑着说,对待笨的学生,冷落有时侯比耳提面命地教导更管用的,为什么不试试呢?我欣然采纳。

老爸对我的这项政策显然有些不适应,没过一星期,他就撑不下去了,说姑娘你还是手把手地教教老爸吧,我这么一大把年纪,比不上你们年轻人。后来见我无动于衷,终于急了,竟然和我开始冷战。我打电话给母亲,让她转告父亲,像他这么笨的学生,我还是第一次碰到,都三个月了,打字还像牛车的速度,照这样下去,我岂不是教他一辈子也教不会?母亲听完我的抱怨,叹口气,小声道:孩子,其实你爸哪有那样笨呀,他只是想多听你说说话罢了,他要是什么都学会了,还怎么能认你做老师?你每次在视频上不耐烦地朝他嚷,他都不急不躁,还笑着听你讲课,如沐春风。他花几千块钱,只是买了个能看见你的模样的电话而已,他这么大年纪了,学会上网又能做什么呢?能和你面对面地聊天,对他来说,就已经是精通电脑了呀!

最笨的那个学生原来是我,笨到和父亲面对面,看见他温柔地冲喋喋不休的我笑啊笑,都不知道,他心里想着的,只是看看千里之外的我,是不是还好好的,是不是还像他想念我一样,将他放在心里最温暖的地方。

亲情类文章篇5

一、散文知识介绍

1. 散文的分类

(1)记叙性散文(重点)

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人物形象鲜明,景中含情。

(2)抒情性散文

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与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抒情散文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最常用的手法。

(3)议论性散文

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散文。它与抒情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散文重于理性思辨,抒情散文重于情感表达。

二、备考知识构建

(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

1. 描绘类

【提问方式】(1)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词行吗?为什么?

(2)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①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②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专项强化】

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

(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

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2. 结构类

【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①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②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③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专项强化】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节选自《荷包蛋》)

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3. 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①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②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③对比:强调了……突出了……。④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⑤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⑥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专项强化】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的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节选自《话说知音》)

问: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的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

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二)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①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③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专项强化】

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

……

我家有个大宜兴壶,下地回来,泡上壶茶,父亲喝得高兴了,还逼着我们喝。说“逼”,是因为我们喜欢喝凉水,不喜欢喝茶。“过来,喝!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想挨揍啊!”

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像现在的参观美术展览馆或画廊。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竟与文人想到了一起。

吃过早饭,父亲将粪筐往肩上一背,抄起粪叉说:“走,看庙去。”母亲说:“今儿不拉土了?”父亲说:“回来再说。”我们就在这“回来再说”的空当里看了许多庙。庙有大有小,有远有近。近则三五里,远则十几里。一去一回就是几十里。全堂邑县境内的庙我们几乎都看遍了。

……

我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15公里多。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吃过早饭上路,父亲背上粪筐跟我走了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一直走了10公里开外看见聊城古楼了,他说:“快到了,你走吧。”这时旷野无人,惟有寒风积雪,一抹虚白的阳光和远处村落里的几声鸡啼。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

……大约是1960年,父亲到天津看我来了。我说:“今儿咱们上街吃一顿狗不理包子,再领你去看看美术展览。”他问什么是美术展览,我觉着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我提起以前的事:“我小时候你不是常领我去看庙吗?如看庙差不多。”

刚走过劝业场,我一回头,见他正弯腰从地上捡烟头,我嚷了一声:“扔了!你也不嫌脏。”他赶紧扔了烟头,眼神带有惶惑和惧意。这眼神使我凄然,是什么使父亲对我有了怯意?我反而愿意看到小时候父亲扇我巴掌时那瞪圆了的眼。

(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三)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1)修辞类①比喻:生动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化繁冗为简洁。②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③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④排比:结构紧凑,文章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⑤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⑥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⑦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

(2)技巧类①叙述方式:顺叙、插叙、倒叙。②描写方式:景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③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④人称方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3)艺术技巧①情景交融: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烘托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烘托思想感情。②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③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④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⑤白描:文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⑥抑扬:有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⑦以小见大、侧面烘托等……

【专项强化】

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主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节选自《乡土情结》)

问:文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涵义。具体说明了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既照应了开头,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四)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专项强化】

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

(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答:(1)受母亲爱花的影响;(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解题思路: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

(五)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专项强化】

女主人很快发现了我的反常行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即刻提出了质疑。那时我正站在厨房里陶醉地听着三兄弟的叫声,我已经能够准确地分清他们声音中的微小差异了,有一个不叫我就会心事重重。女主人说,傻瓜蛋,有吸油烟机不用,你有神经病啊?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呼是四个字文学青年。这四个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显得无比的恶毒。雇用我三个月后,她叫我的就是这三个字傻瓜蛋,她说之所以没有解雇我,是因为我看上去不像别的人一样吓她一跳

我示意她小声一点,低声说,烟囱里有一窝小麻雀,他们是我的兄弟。女主人上上下下地看了我一遍(好像我是个什么怪物),扭身走出了厨房,在门口她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我喜欢这个称呼,虽然它同样恶毒,但我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认为做个农民并不可耻

(节选自安勇《烟囱里的兄弟》)

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

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城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或无比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傻瓜蛋”等。

亲情类文章篇6

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刻画了一个略显严肃的父亲形象。在作品中,朱自清将其称为“父亲”,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这个称谓体现出对父亲的尊重;其次作者是想使父亲的形象显得严肃和深沉些,使严父慈父的形象更加丰满;再则,作者故意将父亲与自己的距离稍稍拉大,从而增加了文章的深度。

在台湾作家林海音的笔下――《爸爸的花儿落了》,作者刻意把父亲喊成爸爸,这更是有原因的。试想一下,如果把题目改为“父亲的花儿落了”,那么文章的表现力和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就会大打折扣。作者想要表现出父亲和蔼、伟岸的形象,体现出父亲对自己的关心和疼爱有加,那么,“爸爸”一词就显得更为合理。

因此,在文学背景下,作品中对父亲的称谓尤为重要。选择合理,就会使文章陡然生色;选择不合理,则会使文章星光黯淡。“父亲”还是“老爸”?称谓的选择不容小觑,要三思而后行为妙。

在文学作品中,“父亲”与“老爸”的使用因文而异,而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在古代和当今,使用情况也是截然不同。把“父亲”喊成“老爸”好不好,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有特定的限制。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为了维护“父权”,体现“父为子纲”,子女对父亲的称谓就尤为重要,从“父亲大人”这一称谓中我们便可以知晓子女对父亲的尊重程度。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类文明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当今社会,“父亲”的绝对权威和距离感也消解了些许。喊老爸显得亲切,叫父亲反而显得生疏;喊老爸显得新潮,叫父亲反而显得死板;喊老爸更利于家庭融洽,叫父亲过于严肃,反而不利于良好家庭氛围的形成。因此,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站在古人的立场自然要叫“父亲”,对新时期的我们来说,喊“老爸”也形成了一种逐渐融入社会的格调。

在当前的社会,喊“老爸”固然很好,但我们也不能乱用、滥用称谓。把“父亲”喊成“老爸”好不好?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做出不同的抉择。

从小到大,我们接触的各类表格不计其数,试问,有谁见过家庭成员一栏里不是“父亲”而是“老爸”的?表格中的称谓一直用的是“父亲”,这就是一种规范,一种尊重父亲的文化传承。再如,当我们和年长者交谈时,我们的语言也必须有规范和受约束。当提及对方的家庭成员时,我们应说“您的父亲如何如何”,用“父亲”一词,既是对对方的尊敬,又是对其父亲的尊敬,同时又体现了我们自身的修养。而当我们与同龄人说起自己的家庭成员时,我们更习惯用“我老爸怎样怎样”,不知不觉中便使谈话的氛围融洽了许多。

因此,在人际的交往中,不起眼的称谓无时无刻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人际交往是一个人需要终身学习的学问,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继承人的我们,更应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有修养、有内涵的君子。

无论是叫“父亲”还是喊“老爸”,其实都是我们对父亲血浓于水的亲情的体现。把“父亲”喊成“老爸”好不好,我们不必过于纠结,只要是发自真情,具体场合具体对待就行了。

亲情类文章篇7

所以,在讨论体验型写作教学之前,有必要先说明体验型写作教学这种方法适用的范围和价值取向。

过去通行的分类方法是按照表达方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分类方法已经几十年了,无论初中还是高中,乃至于小学,都习惯性的不自觉的把文章分为这几类,高中不外乎在学习的时候加上“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等等。而体验型写作教学是依据文章的三分法: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适合其中的文学类,尤其是散文写作教学。

体验型写作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并不在于语法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思维方法,它的价值取向是是写作内容本身,关注写什么,不是怎么写。

这样你才可以拿到线团,牵着线头,走出本文制造的迷宫。

一、内化生活的观察

有人认为,学生的生活是贫乏的,好像没有多少东西可写。其实,学生自有学生的生活,青少年自有青少年的天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留意一个自然的景象、一件细微的小事、一句轻轻的话语、一丝淡淡的心绪,它会留在我们心里,内化为我们心中的体验。内化了的观察,一件事,一个人,一个故事,一种思想,融入了自己体验,写出来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

学生习作《教室里没有雨》这样来体验父子深情:

脑海中不知怎么出现一幅这样的画面:父亲驼着背,弯成一个弓形,而我就生活在父亲的胸膛下――即使天在下雨,挨淋的是父亲的背……我突然想到两句诗:“太阳不语,自是一种光辉;父亲不语,自是一种慈爱。”我渴望着有一天,父亲的天空没有雨,是因为我为他撑起了一把心的雨伞;我渴望着有一天,我能看见父亲安闲地坐在门口,眯着眼睛晒太阳;我渴望着有一天,生活在父亲胸膛下的我能长大长高,背着父亲走,走在洒满阳光和铺满鲜花的小路上。

习作者观察父亲弓着的背(这是客观的),感情上有波动,心灵产生颤栗,展开联想、想象和思考,其中蕴含了曾经内化的情感体验。我们只有注重将对生活的观察内化为心中的体验,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慧眼、觉心、灵性的人。

内化的观察与行为上的观察是不同的,内化的观察是把客观事物融入到内心的过程,看到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观察”的对象始终是客观的,目的是明确的,是功利的,为了科学,为了了解某事物。内化的观察的部分内涵和审美学中的概念“观照”相近,是把客观事物当做镜子,照出自己的面目。

审美学中的“观照”和佛学里的静心“观照”有所区别,佛学里的观照,是与“我”无关的,不让“自我”浮动,你只能是看着树叶随风而落,庭前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飞,它与我我无关,我心不动。而审美学中的“观照”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是饱含悲天悯人的情怀的。

如果分清了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选择一个简单、贴切的词语来表达“内化生活的观察”,就是“观照”。体验型作文教学,不是要教会学生观照生活。

二、从阅读中体验写作

阅读是主体的体验,是获得写作内容的两大源泉之一。很多人认为,阅读过程是作为文章客体的学生不断融入文章主体的文本的过程。我们认为阅读是让作品融入学生的心,学生是主体,是主体去体验客体,再创客体。把再创的客体用文字呈现出来,就是自己的作品。

翻开《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教人们如何写诗,其实讲的是阅读体验再创的道理。请看,黛玉教香菱写诗,先让她读王维、杜甫、李白,再读陶渊明等人的作品,同时鼓励她可以成为诗翁。香菱在读中体验,在体验中作诗,具体看看她是如何体验诗歌的:

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合‘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挽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青碧连云。谁知我昨儿看了这两句,倒象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香菱不断地读,不断地体验,痴迷地读,痴迷地体验,不断地将自己的体验化为诗,精血诚聚,日间不能做出,终于于梦中得出一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的诗来了。我们不断地鼓励学生以主体的姿态去阅读、去体验。

你曾阅读过一本令人深思的书,你又置身于人群和事物的纷纭混乱之中,你想起了那本书的内容和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终于明白,尽管是无意地、不假思索地翻阅,那本书也在你的心灵中发挥作用,以致你整个的精神生活都受它的制约并按照它的要求而改变。这说明一次阅读体验可能影响人的一生。

学生写作没有原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忽视阅读体验、忽视阅读积累。据调查,有学校95%的中学生没有读过我国的四大名著,更不用说外国名著了。不走进书,也就无法走进书中去体验那内在的精神底蕴和语言精华,这样,写作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了“妙悟”说,并且告诉人们“妙悟”能力的获得靠的是熟参、熟读和进行创作实践。这道出了阅读体验对创作的作用。

任何阅读,都能产生体验、灵感和创作的冲动,却未必都会把它写出来,但是它会转化为经验――情感的思想的以及一些方法技巧等――沉淀在心灵深处,这就是文化积淀,一旦有了新的体验,它就会被激活,经验只有不断地被激活,才富有生命力。文化积淀越丰厚,写出来的文章越有底蕴。

要挑选那些优秀作品进行吟咏学习,并酝酿胸中,全身心地感受消化,从而达到融会贯通。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得间接的社会生活体验。阅读的过程是:语言材料感知――感受体验――领悟升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写作:即可以在语言材料的积累、写作规范、谋篇布局的构思及立意等方面不断有所体验,在阅读体验中不断学习写作。

三、唤醒沉睡的记忆

沉睡的记忆往往只是一种感觉。它对你是匆匆过客,宛如一个海浪冲去前面的海浪留在海滩上的痕迹。当我们对外物有了感受,不一定可以直接外化为文。有些感受可能只在内心中一闪而过,稍纵即逝,未曾在脑海中留下多少痕迹;也可能做为新的信息储存在脑海里,在以后的生活中重新唤起回忆,不时回味。

唤醒沉睡的记忆,就是唤醒那被遗忘的感觉,让这种感觉变成你自身体验、感受时的全部力量所遵从和依傍的中心。

我们编写的《新课程写作教程》就是以此作为写作教学的起点。以“月是故乡明”为例,如果把它作为作文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围绕故乡的话题作文,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思考以下问题:

――你生活中离开过家乡吗?旅途中有对家的思念吗?

――若是你从未离开过家,请你想像一下,十八岁你将远行,你怎么与家――你的过去告别?

――你了解家乡的历史人文、风俗人情、名胜古迹、乡音乡情吗?

――苏轼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因为你一直身在其中,你才对家乡说不出什么来,试着以局外人的身份,说说你的家乡。

――回视你的过去,生养你的地方,在你身上留下了那些难以磨灭的印记,请写下它好吗?

――你还知道哪些作家的作品描述、抒发过自己对故乡的依恋之情,它们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能与同学共享吗?请你写出作家、作品或者记忆中的有关片断。

还可以推荐读物,比如贾平凹《一棵小桃树》《风筝》,汪曾祺《故乡的食物》,朱自清《扬州的夏日》,让学生在阅读中唤醒自己。

一旦唤醒了沉睡的记忆,就会感到一种巨大而又令人折服的激情从你的心灵中溢出,你会意识到那一连串的内心活动来自那被遗忘的感觉,如同茂盛的藤蔓顺从地缠绕在一条柔软的绳索周围一样。正是这内心的活动成为你写作的动力和源泉,文章的个性、才气也从这里生出。

四、带上浓浓的情感

按照情感教育的理论,我们要促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这样才能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人的内心世界是异常丰富的。只有把外物和内在感情连接起来,触景生情,睹物生情,才能产生丰富的内心。“人心之动,物使之然。”刘勰《文心雕龙》云:“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都道出了自然会诱发人的情感,情随景迁。而当我们伴着浓情去感受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时候,应是一番“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往以赠,兴来如答”的景象。

写作时是否带上情感,情感在写作中的比重有多少,这是区别论述类文章写作和文学类作品写作主要的依据之一。论述类文章的写作强调客观,讲求科学,而文学类作品写作要求作者有感而发,以真挚的情感去热爱、追求、描写美好的新生活,憎恨抨击现实生活中丑恶的东西,文学类作品中无不打上情感的烙印。

《易水歌》就两句,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慨悲壮,震撼千古,至今在我们上空回响。一介武夫楚霸王项羽临终前的哀鸣:“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惹得千年后的才女李清照感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正是情感的力量。情能动人,情能感人,情能扣住人,写作时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渗透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才能写出好作品。

五、以我的心感受他人的情思

如果有的学生没有体验该怎么办?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建的以体验为核心的表演理论的演示法中,我们得到启示:展示别人的体验给他看,让他有所借鉴。如辅导学生体验自然美时,展示爱默生《自然论》中对自然美的体验,展示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以园中景物来对应四季的体验,展示宗白华的诗片断:“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在蓝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写亲情文章,搜集有关亲情之美这个母题的作品来阅读:莫怀戚的《散步》表现三代人深沉的爱,舒婷的《我儿子一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体现母子情深,舒乙的《父子情》抒写父子之情,高风的《金黄的大斗笠》描绘纯真的姐弟之情,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则是悼念亡妻之情……阅读体验后,再让学生写亲情之文,就有说不完道不尽的亲情体验。

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交流自己的体验感受,谈自己的思想,以此丰富自己的体验和思想。两个人各有一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只有一只苹果;两个人各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他们各有两个思想。让学生充分讨论,感受他人的情思,这对丰富学生自己的思想是非常有帮助的。

六、写出我的体验感染他人

对体验的表达,不只是把意图和思想讲清楚。只是说清楚容易,而要使你的体验能够感染别人就难了。比如,要表达痛心的体验,就要使别人也为之痛心。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母亲来园子中找我”的一段痛心的体验:当“我”深深地理解、怀念母爱的时候,母亲却不在人间了。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啊!“我”希望母亲能够知道现在的一切,可是母亲的生命已逝。天上人间的阻隔,让活着的人流泪。作者自己有心痛的体验,把心痛的体验传达给我们,让我们也心痛。是的,我们在阅读时确实已心痛得流泪,我们是为作者的心痛而流泪,不是为了语言形式和表现方法流泪。

要求学生关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还是关注自己的体验,选择不同,指导出来的作品完全是两类。后者有个性,富有生命的感悟。记得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作家协会举办的浙江省首届环宇建设杯文学之星征文比赛,宁波慈溪中学推荐的学生劳林江征文《天衣》获得一等奖,得到这个奖项是非常不容易的,全省有50多万学生参赛,一等奖只有10篇。这篇文章之所以获奖,并非是结构艺术,或者语言流畅华丽,而是他对“皮肤”的深刻体验,他描写“我”对自己皮肤衰变的感受,联想到母亲、人生、人类,现在回忆起来,我的心灵深处依然有震撼。下面是《天衣》中的一段:

“这皮肤成了艺术,愿意让灵魂主宰肉体的世界狂欢地。他们在这块黑色的大地上,挥洒着自己的灵感。创作是寂寞的,艰难的。无人理会他们的苦楚。或应该说,人们不能理解,无法理解。于我,我总是不断惊讶地发现在这贫瘠的大地上长着那渗血的鲜花。我伫立,震叹。”……

“想起自己母亲的那双巧手,现在已是苍老与悲伤。母亲说,眼也花了,手也木了,再过几年,要学着其他老太婆念佛去了。这倒是现今农村里,女人老了,所固有的行业。那时,那些庸庸忙碌的生命。那里面有你,麻木的面孔。你们衰老了已是满头白发。我那自以为是的伟大,那坚定又忙碌的理想。我高昂着我的头颅,那是噬血的灵魂。低头看那少女、女人、母亲,她们为理想的寄托者不断埋葬。妈妈,我将我的生命吐得一片狼籍。”

亲情类文章篇8

一、找准情趣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散文内容根据其体裁和内容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记叙性散文和抒情性散文两大类。根据不同散文作品的特点,教师要发掘不同的兴趣切入点,以快速激发学生散文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对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这类记叙性散文。切入时,应着重分析“老先生”的人物特征,从老先生的衣着、语言、行为等细节描写入手,揭示这些细节背后所蕴含的老先生敬业的精神、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个性。学生在对老先生钦佩之余也引发了对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加深了对文章所内涵的哲思之美的理解。在比如对《家里的灶头》这类抒情性散文的阅读,教师要以分析文章情感的抒发方式和情感表达为主,通过由灶头的描写到对母亲的情感表达,揭示作者寓情于物的表现手法。从民俗的角度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点,在感悟作者情感抒发的过程中发掘作品所内蕴的哲思和审美情趣。

二、注意方式方法,深化审美体验

学生的审美体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直观感知到深入挖掘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初中散文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审美体验的方式方法的传授。首先,要重视初中生在散文阅读中的感性特点,鼓励学生的“灵光乍现”和新奇的思维活动。尊重学生对于作品的个性化的理解和新鲜的阅读感受。如在《想北平》的阅读欣赏时,学生第一感觉往往都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作者老舍对北平的那种痛彻心扉的爱。在阅读《金岳霖先生》时,学生也都会对金岳霖先生的个性着装报以会心一笑,同时对金岳霖先生幽默的人格魅力和对爱情的坚守执着给予发自内心的敬重。学生对文章的个性化的直观感受是学生对文章最直接、最基本的感知,也是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的第一步。

其次,在学生对散文作品个性化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圈点、批注。在圈点、批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准确的理解自己对文章字、词、句、文的疑惑之处,同时对文章所表现出的精彩点、内涵点、寓意点等亮点给予自己的评价和感悟。如在阅读林清玄的《可以预约的雪》一文时,文章结尾处的点睛之笔需要学生自己去仔细品味、感悟,并将自己的心得写下来,加深了学生对“结尾处文章整体内涵得到升华”的理解。圈点、批注的过程,也是学生对在散文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再次,在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对散文作品的审美议题,从而将对文章的鉴赏感悟养成初中生散文阅读的习惯。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议题的设计过程,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审美体验点、培养思维习惯和文学素养的过程。如在阅读学习于坚的《云南冬天的树林》一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然美”、“文辞美”、“社会美”、“内涵美”以及作者流露的思想之情等几方面进行审美议题的设置。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感悟,领会作者在白描手法和哲理性语言背后所要表达的对大自然的感受和尊重之情。

三、创设审美情境,感悟哲思之美

初中散文教学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课堂作为这个交流的枢纽和平台,需要创设适宜的情境加以渲染。将学生引入与散文作品相符的特定情境中,更能增加学生对散文内容的审美体验。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引入,是初中散文课堂教学的情境化创设成为了可能。多媒体具有图片展示,音乐渲染和动画互动的特点。利用图片,可以将学生难以想象的唯美画面直观展示给学生;音乐的渲染,可以使作者的丰富情感变得形象生动;动画视频的展示,不仅丰富了散文情感的表达,也增加了学生与文章之间的互动性。例如在阅读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时,教师可以采集关于母亲、母爱的图片制作教学课件,同时在课堂上配以阎维文的歌曲《母亲》作为背景音乐。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中加深了对母亲辛劳、慈爱、无私等形象的体验,也加深了对作者所要表达的对母亲的爱的感悟。通过情境的创设,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感悟散文作品中的哲思之美。

亲情类文章篇9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而“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语文学习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养成欣赏自然、保护环境的习惯。“自然环境”类阅读材料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关注家园、关注环境,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因而受到各地命题者的青睐。就今年笔者所拥有的102套中考试题来看,其中以“自然环境”为主题的阅读材料就有15套,约占14.7%。

【中考热点考题链接】

2013年中考试题中“自然环境”类主题的现代文阅读考查略举:

《树林》(2013年江苏省淮安市卷);

《动人春色不须多》(2013年广西省百色市卷);

《与植物一同生长》(2013年江苏省南通市卷);

《春满燕园》(2013年广西省贵港市卷);

《秋韵》(2013年山东省潍坊市卷);

《春天是改革家》(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卷);

《人类水资源现状》(2013年湖北省鄂州市卷);

《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2013年广西省桂林市卷);

《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气污染》(2013年浙江省丽水市卷);

…………

【真题再现】

动人春色不须多

文/王本道

①常听朋友抱怨说,北方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又匆匆离去。北方,简直就没有春天!

②其实,相对于南方的“四季如春”,北方的四季当属最分明的了,只是因了北方的春天在热烈之中不乏有种平淡――纯粹、悠远、平和而寂寥,春色似乎是在春夜里潜滋暗长着。这种不事张扬的“暗长”,使得众多的人难以察觉。每年立春过后,尽管依然寒气逼人,但是大地已经苏醒,万物开始复苏,雨水过后就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了。田野里的麦苗由浅黄变得淡绿,泥土中的小草也跃跃欲试,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该是踏青的季节了,人们被春风鼓动着,三五好友,结伴而行。踏青不一定要远行,近处的郊野、冈坡、湖边就足够了。沿着松软的小路缓行,淡绿色的枝头时有三两只鸟儿啁啾跳跃,不远处的菜地里,青的葱,绿的菠菜可着劲往上长。更让人心动的是野菜族一团团、一簇簇在田埂地头热热闹闹地相拥着,那抹鲜活的嫩绿,醉了春风,让人喜在心头。

③记得当年在乡下“插队”,“春荒”是很难熬的。每天起早贪晚地下地干活,却又青黄不接,只有啃着玉米饼子就咸萝卜,吃得嗓子直冒酸水。后来,同学们跟老乡学会了挖野菜:苦菜、荠菜、白花菜……中午回来,同学们把挖到的野菜聚到一起,洗净后摆到饭桌中央,大家一口玉米饼,一口蘸着大酱的野菜,吃得真是香甜。打那以后,野菜在我心中就成为了春的标志和参照。

④北方的春天或许不如南方那样浓烈,那样春深似海,然而争奇斗艳的古典诗词对春的咏叹,也并非是用华丽的词藻去铺陈春光的艳丽芳菲,大多是寥寥几笔,就足以勾人心魄了。“春江水暖鸭先知”“陌头杨柳绿烟丝”“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些咏春的绝唱都是以接近直白的语言采撷浓春之中的一两个饶有意境的景观后,便止笔而留白。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⑤细细想来,写诗是这样,人生也莫不如此。几十年的光阴稍纵即逝,能够做成一两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选择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过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做一两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这是一种意境。若在有限的时间里,既想当官又想发财,鱼与熊掌都想兼得,到头来只能落得个“轻薄桃花逐水流”的结局。鉴古观今,贪胜求全者,无不心浮气躁,最后以失败告终。

⑥“动人春色不须多”,善哉斯言!

(选自2013年4月7日《新民晚报》)

1.第②段写出了北方春天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揣摩第③段画线句子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描写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第②段和第④段两次提到南方的春天,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⑤段“细细想来,写诗是这样,人生也莫不如此”这一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动人春色不须多”在文中蕴含什么哲理?结合实际,举一例子加以说明。

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广西省百色市中考题)

(参考答案见下期)

【名师解读】

答题策略:

第1题要求概括北方春天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应在浏览全文的基础上,锁定介绍指定事物特点的相关段落或重点阅读题干指定的相应段落,然后从这些段落中筛选出有效信息,概括出事物的特点,最后对提取概括的结果进行加工合并即可。

第2题要求指出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主要考查学生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肖像(神态)描写作用在于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语言描写的作用在于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心理描写的作用在于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动作描写的作用在于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细节描写的作用在于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解答这类试题,对人物描写的方法及其基本作用要做到了如指掌,分析作用时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回答即可。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辨别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需要熟悉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分析表现手法的作用时,可以按照“确认表现手法+表现手法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说出好处、表达效果”的模式答题。

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关键句的作用的能力。关键句在文中常见的作用如下:

①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③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解答这类试题,先分析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然后联系常见的作用结合具体的语境回答即可。

第5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关键句含义的能力以及知识积累的情况。解答这类试题,要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找到关键句所在的位置,然后抓住关键词,推敲关键词的含义,最后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写出答案即可。举例时要注意例子能体现句子所表达的哲理。

错因探究:

上述真题中第2、3、4、5题失分较多。第2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作用分析不准确;不能从“吃得香甜”中体会出当时生活的艰辛;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第3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是不能指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第4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是答案不全面,没能具体写出承接上文的内容和所引出下文的内容。第5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是不能准确把握蕴含的哲理。

第32期参考答案

一版

《棉花里的父亲》

1.表层含义:①指在棉花田里劳作的父亲;②指侧躺在棉花上睡着的父亲。

深层含义:①指棉花承载着父亲全部的希望;②指父亲把一生的心血和汗水都浇灌在这棉花田里了;③指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就是父亲的攒钱罐。

2.(1)“跪拜”一词体现出父亲侍弄棉花时一丝不苟的态度,突出棉花在父亲心中的神圣地位。(2)示例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核桃比喻父亲的脸,用枯树枝比喻父亲的手,生动地刻画了父亲苍老、瘦弱、憔悴的形象,表现了父亲的艰辛与劳累。示例二:运用外貌描写的手法,对父亲的头发、脸、手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表现了父亲的苍老、瘦弱、憔悴,突出了父亲的艰辛与劳累。

3.示例:爸爸,这么多年来,为了全家,您不辞辛劳,整日忙碌,您作出的牺牲和贡献太多太多了。现在,我们都大了,该是我们报答您的时候了!希望您不要这样劳累了,好好地享受一下生活吧。

4.结构上:点题,收束全文。内容上:深化主题,写出了父亲的精神给“我”的影响,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深切感激和由衷热爱之情。

《黑暗中的花香》

1.父母的关爱和老师的教导。

2.渐渐顺从/有些依恋(渐渐平静)/热爱上了生活

3.①母亲用善意的谎言告诉“他”失明的原因。②母亲在墙角为“他”放置一盆,用花香驱散“他”的恐惧。③父母亲把“他”送到盲人学校并把那盆放在“他”书桌的角落,让“他”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

4.因为“他”热爱上了生活,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与另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光明。

我的感悟:生命的质量并不一定取决于你的眼睛看到的景色,而取决于你的灵魂能感知到的美好,如此,才能把平凡的生命沉淀成一杯醇香的酒。

5.示例:他触摸它的枝叶,会感到凉润沁心,聆听花开,则会在心中打开一扇门。分析:这句话从触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花带给“他”的凉润与豁然开朗。

四版

《那一夜,星光如许》

1.不可以。开头第一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表达羡慕之情,说明与“我们”相比她有许多优越之处;二是激发读者想弄明白羡慕原因的阅读兴趣;三是直接引出下文的具体叙事。

2.示例:进城高考,“我们”无人相送,她却前呼后拥;面对水果摊上红瓤的西瓜、青皮红嘴的桃,虽然诱惑很大却舍不得奢侈,她的父亲却又是西瓜又是桃的买上了楼;对西瓜,她吃到不想吃了,父亲还小声劝着,而她的弟弟却得不到如此的优待;原以为她家是有钱人家,后来发现她家也不是个富裕的。

3.父亲并不是女孩的生父,只是其继父,高考期间他和儿子一起亲自送女儿参加高考,把一个父亲能给予的亲情和爱,全都无私地给了女孩。这是一位可敬的、让人感动的父亲。

4.示例:这是一个景色描写的句子,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夏夜满天星星的天空。身边有那位女孩父亲的美好,头顶有星空的美丽,此情此景让人感受到父亲对女儿无私的爱。

5.示例:由文中的那位女孩和她的父亲,我联想到我自己及我的父母,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也像那位父亲一样,给过我无尽的关爱,让我感受到生活的阳光和温暖。今后的日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都会努力去面对,因为我知道父母之爱常伴随我左右。

《妈妈的风扇》

1.文中的“他”是一位10岁的少年,眼睛因一场意外而失明了,当时感到很绝望,内心很烦躁。

2.失明前要买风扇,母亲坚决不同意,因为家里很贫困,连他爸死前住院的钱还没还清;失明后要买风扇,母亲却很爽快地答应了,因为母亲知道他内心很烦躁,因此尽量满足他的要求。

3.这段文字写母亲自制风扇,虽然没有说明母亲在制风扇,却为下文的叙事埋下了伏笔。

4.怕孩子知道风扇的秘密,因为孩子一摸就会知道这不是买的风扇,而是一台自制的风扇。

亲情类文章篇10

这,就是文学作品阅读板块的现状!

那么,出路又在何方?

我们认为,既然考查的是文学作品阅读,那就要阅读文学作品,是咬文嚼字地读而非浮光掠影地读,要走进文本,既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态度,还精确分析重要文段文句乃至词组词语。既然解答的是文学作品阅读题,那就要研究答题技巧,诸如“据文答题”原则(因为“尽可能让考生从文中找到答题的基本材料”是试题拟制的原则之一),确定解答某题的“阅读区间”,问什么答什么,分点答题意识等等。

整合近3年的41套高考试卷的文学作品阅读材料,我们会发现,散文是绝对的“主角”。(只有20__年北京、安徽春招卷选择了小说《雁阵》,夏招卷辽宁的《“认识自我”》是小说,福建的《书》是杂文,20__年江苏夏招卷的《波兹曼的诅咒》是评论)因此,从实际的操作层面考察,我们的文学作文秘杂烩网品阅读差不多就是散文阅读。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即阅读理解文章重于解题答题;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即三遍快速扫描阅读解疑法,第一遍扫描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第二遍扫描解决“怎样写的”的问题,第三遍扫描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

我们要弄清楚,作者写文章基本上是按照“立意——组织材料——谋篇布局——拟定标题——行文成稿”的顺序,而读者读文章则是按照“揣摩标题——浏览全[:请记住我站域名/]文——分析谋篇布局——分析材料——领会文章主旨”的顺序。

在具体解答试题要“顺藤摸瓜”:审查命题意图——弄懂题目含意——找准相应的阅读区间——组织答案——满足题目要求(诸如直接用原文、分点陈述、字数限制等)。

下面根据全国“考纲”逐点进行解说。

关于“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这个考点在试卷中亮相的频率较低。20__年的16套试卷,仅全国卷ⅰ(从“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京的春天”句中拈出“吞咽”一词,拷问其含义)、浙江卷(从“似乎远离人群的人”句中拈出“似乎”一词,拷问其含义)。

解答此类题目,当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体察语境法”、“明晰指代法”、“抽象概念具体化法”、“探究本质法”、“明晓差别法”、“结构分析法”、“相关经验法”诸多方法。但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像上述两题的答案,运用“体察语境法”就很容易得出:前者为“尽情地享受”。后者是①他们行为上远离人群,思想上超越大众;②他们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走出人群,又将丰盛的精神礼物(“思想的星光”亦可)带回给人类,因而实际上并未远离人群。(①是远离的表现;②是实际上并未远离的原因)

关于“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何谓“重要句子”?当然是对把握文章内容起关键性作用的那些句子。如在文中传达重要信息,直接关系到正确理解文章、把握文章主旨的句子;在文中有总起、过渡、总结作用,或体现文章主旨,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内涵较丰富,或比较含蓄,需要仔细领会的句子。何谓“含意”?它与“含义”不同,非基本意,乃深层意思,言外之意。

这个考点在试卷中最为普遍,差不多每套试题都有。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找到对策。

我们可以运用“六步法”来对付:一是整体阅读,关注文章标题及文中能体现作者情感或观点的语句等,对全文主旨进行初步认知;二是审清题干,明确题目要求;三是明确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初步判断其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如总领、过渡、总结、照应、阐释等;四是对句子本身进行分析,体会句中的关键词语、修辞方法等;五是根据句子所处的位置,明确句子在文中所覆盖的语境;六是结合段、篇综合分析理解,并结合全文主旨体会验证。

请看20__年全国卷ⅲ的第14题:

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4分)

本题考点正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b级。准确理解了句子中的重点词语“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答题的思路就有了,答案也就出来了:“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国际上最好的文学作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

关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是由大到小,有目的有步骤地搜寻、挑选的过程,如同淘“金”:先测绘,大致了解信息点的分布;然后选矿,根据题目要求,寻找有效信息的阅读区域;然后探测,查找相关信息可能出现的各个信息点;最后淘金,联系比较各个信息点,选出最佳信息点。而整合是由繁到简,有目的有步骤地合并、塑造的过程,如同炼“金”:先淘金,有针对性地对文中信息进行取舍;再归类,区分“重复性信息”和“差别性信息”,再提取,把“重复性信息”整合为一个信息;再合并,把“差别性信息”整合为一类信息;最后成器,把提取合并的信息整理排列,按题目要求组织成文。

请看20__年福建卷第14题:

作者“喜欢用日历”的原因有哪些?(3分)

本题的考点就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级。此题不难,答案要点在文中都有迹可寻。第一点在第二段,“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喜欢它隐含着一种希望”。“我喜欢”就是提示词。注意,此题紧密联系上一题。第二点,第三段作者感叹到“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日历在提醒作者只争朝夕。第三点,由唐山大地震深切感受到日历是生命忠实的记录,从而促使作者“我们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心、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月历”。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意义。参考答案:(1)日历让作者感受到明天的希望;(2)日历让作者思考如何珍惜时间;(3)日历让作者感知到生命的意义。

关于“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结本文构是思路的具体展现,思路决定着结构的具体形式。我们要了解基本思维程序:化面为点,连点成线,切线为段。

首先要把握文体特点。像散文,记叙性散文有纵式结构(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事情的过程、感情的变化为线索来谋篇)、横式结构(按材料的性质来谋篇)、纵横交错式结构(时空交错),抒情性散文多以感情为突破口表现。像议 论文,按论证进程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按篇章结构有并列、对照、层进、总分诸式。像小说常常由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几个部分组成。其次要注意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文章的线索(人、物、感情、时空等),标志性的词句(关联词、概括语、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等)之类的。

此考点多有规律可寻,命题者似乎总是回避它。所以不举例说明。

关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梳理清楚文章的层次,进而弄清各层内容服务于怎样的中心。可以抓重要语句,抓重要词语,抓结构分析。

请看20__年北京卷第20题:

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4分)

本题的考点就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c级。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分别是“十岁那年”、“二十岁”、“三十岁时”,不难看出,作者想表达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不同时期对母爱的体会。题目要求回答后两个时期的体会,我们要对内容进行组织:①二十岁以后,作者双腿残废,母亲为了给他治病和帮助他学习写作而努力不懈,直至因过度操劳而早逝,这使他体会到母亲的执着与无私。②三十岁以后,作者在创作上接连获得成功,他感念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现在,痛定思痛,更体会到母亲的深厚与恒久。

关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要辨清文章体裁,注意带有明显思想倾向的语句,注意写作背景,还要联系作者自身特点。

此考点是“分析概括”,层级较后面的“评价”低,容后一并例说。

关于“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这是针对文章信息进行演绎推理、联想发挥的发散思维过程,包括:1、根据前因推究可能产生的后果,或根据后果推究可能产生的前因;2、根据一般规律推究个别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或汇总众多个别现象,推究出其中的一般性规律;3、根据某一信息整合与其相似、相关、相反的其他信息,进行否定、肯定、可能性判断;4、根据现有信息设想出尚未出现的某些信息,进行验证、修改和增删。

这是命题者亲睐的一个亮点,具有较高的开放性,与“新课标”接轨,对考生的思维品质要求高。考生要特别关注。当然,为了评判试卷的客观性,命题者还是“想说爱‘她’不容易”。

关于“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要明白,人、物、生活图景都是形象,而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意味着通过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此形象有什么特殊意义等。对语言的鉴赏正常程序是先整体感悟,再局部玩味。至于表达技巧,其内涵相当丰富。诸如表达方式(五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叙述人称的选择,叙述顺序的安排,白描、心理、细节、景物各种描写及其作用)、选材剪裁(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表现手法(是否运用了联想和想象、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手法)、结构安排(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密、完整匀称,是否烘托铺垫、前后照应,是否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等都在此列。

请看20__年福建卷第16题:

请你从取材和语言两方面,对本简要赏析。(6分)

本题的考点就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e级。此文是“小中见大”,以日常生活材料为题。这样深入浅出阐述人生价值观更接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以大地震为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选择政治性大题材会让读者反感。与选材相适应的是语言朴素平和,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后一点谈语言似乎让学生困惑,对学生来说,华丽生动的语言更有内容可写。参考答案:(1)取材方面:文章取材于人们生活中“用日历”这样熟悉的小事,却从中揭示出生命的意义,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2)语言方面:①寓丰富的感情于平实的语言中。本文的语言是平实的,却蕴含着作者对日历、对生命的真挚感情,读来令人感到亲切面有意味。②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关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文章的思想内容”指文章中通过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所揭示出来的中心和主题,还包含文章的写作时代和文章材料的时代背景、作者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文章中人物事件的社会意义。“作者的观点态度”指文章中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基调,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观点。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通常指能够概括分析文章描写的事物,阐述论证的观点,介绍说明的道理以及作者表达的感情。“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通常指能够对作者的观点作出中肯适当的评述,判断其正误,分析其意义,有时还要谈自己的体会与认识,要融进自己对人生、社会某一方面的感悟。

具体解答时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还要顾及全篇,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人的经验(生活经验、阅读经验等),尽量做到全面、深刻,辨证,有理有据,具体、充分、有深度。

这个考点在当今命题时往往以多选题的形式出现。如20__年山东卷第21题:21.下列对这篇散文(指《溯源》一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的两句古诗“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因为两者表达的主旨是相同的。

b文章第3自然段以设问和反问在文意的递进中完成了过渡,结尾又以发问的方式收束,使文章意味深长。

c文章内容丰富,线索分明,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失落文化根源的隐忧。

d文章情景并茂,以小见大,细节丰盈、精当,成功的营造出了浓郁的文化认同感。

e文章第8自然段说“……就是无法体验什么是满足与宁静”,是说“他”虽不乏物质上的丰盈,事业上的成绩,但因再也无法回到童年,所以体验不到满足与宁静。

这道题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了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兼及对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a项脱离语境进行架空分析。两句古诗所表达的主旨有别:本文里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是说胡马、越鸟和鲑鱼一样,都有“生命本能的根源感”;而陶诗“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表达了作者厌恶黑暗的官场,亲近大自然,向往自由生活的热望。e项属于断章取义。“无法体验什么是满足与宁静”是说“他”尽管物质丰盈,事业成功,但这些都不能激起“他”的文化认同感,“他”的精神世界是空虚和躁乱的。所以当选ae两项。c项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失落文化根源的隐忧”是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正确表达。

又如20__年北京卷第18题: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章,比获奖更重要。

e.“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