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育教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2 02:13:45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篇1

有效教学需要树立以下理念:有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些反思的意识;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实施有效教学的学习过程;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策略和选择。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需努力促使学生形成自觉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达到有效教学。

二、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打破传统禁锢转变教学观念

思想品德课蕴含巨大的生命活力,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摒弃那些“形存实亡”的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禁锢,因而,教师必须在认真研读《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及时关注相关学科知识和时展新动向,吸收鲜活的素材,适时地把它们整合到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知识并适度地挖掘,贴切地联系实际,优化教学内容,这既是全面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必备条件,又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观念观。如复习“民族文化”内容时,打破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开启新型的教学模式,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再引导学生体会其中民族文化的元素,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而思索:“作为当代青少年应如何做中华文化的弘扬者、传承者?”这样,既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又使学生加深了对已学内容的理解、把握,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建有效课堂组建合作小组

思想品德就是在不同的思想行为模式中寻求真理,组建合作小组是创建有效课堂,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之一。它根据小组进行讨论,并根据教师的教学目标,围绕某一观点进行合作研讨,以寻求个性、多样、符合原则的结论。在此模式中,学生是主体者,教师是引导者,合作小组积极探讨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如在学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这一问题的时,改成小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未来几十年,老年人将占人口的1/4以上,其成因就在于现在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几十年后将占绝大多数,每个人几乎要赡养四个老人,社会和家庭都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你认为应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学生在小组中畅所欲言他们的解决方案,讨论其可行性和存在的弊端以及补救的措施。这样学生在合作小组讨论中既端正了自己的认识,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教学。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参与意识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发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必须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并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积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课堂教学最优化。如:在学习“反对分裂维护统一”一课中,教师可紧扣维护国家统一的主题,联系反对的时政热点材料设计问题:①请同学们用史实说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建设青藏铁路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观?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原则?③谈谈你对“3•14烧”暴力犯罪事件和分子破坏奥运火炬接力的认识。④在反对问题上中学生应该怎样做?以时政热点材料为载体恰当设问,激励学生带着思考题认真学习教材,尝试运用教材上的知识分析时政热点材料,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创设情景和恰当设问,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才会高涨,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大胆创新能力才会迅速提高。

(四)内容化静为动灵活运用多媒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够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教学过程化枯燥为有趣,教学氛围化无声为有声。有效地诱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双方处于“活化”的状态。例如:《追寻高雅生活》这一节校歌导课,主旨在于让学生辨别“高雅”与“低俗”的生活,然后引导学生选择高雅健康向上的生活。在校歌选取上,播放周杰伦的《蜗牛MTV》视频,让学生从中领悟作者在用词、意境上体现出来的积极向上、奋勇向前的精神,进而在视频中明白高雅生活即一种高价值最求的情感。

(五)引导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

自主学习使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的自觉过程,有利于学生不断地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满足自我成长的需求,形成持久的学习欲望和自我教育的动力。如讲“为坚强喝彩”一课时,教学内容可延伸“汶川大地震”,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收集有关坚强人物资料,如陈坚、谭千秋、邓清清、朱芙蓉、向孝廉、短信妈妈等,并舍身处境地联想自己假如在受灾地区,应该如何面对灾难中的人和物;同时,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广播等舆论传播媒体,通过广泛收集资料,进行独立思考,并联系实际,拓展自己对“坚强喝彩”的认识。

(六)运用启发教学培养发散思维

通过引导启发教学,保护和扶植学生主动学习,并培养思维发散能力。它通过对问题进行扩充、转换、引导,启发学生发散思维,从而在启发引导中探求创新。如在《伟大的基本路线》一课中,如何理解“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教师可引导学生以“一架飞机”进行思维发散,学生根据“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与“飞机”的特征进行思维发散,从而得出结论:一架飞机比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飞机的客舱比喻成“一个中心”,飞机的导航系统比喻成四项基本原则,飞机的动力系统比喻成改革开放,飞机的终点站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的思维发散,把思维发散意向购置于授课主线中,能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框架结构,更有利于学生对内容本质的把握,使学生受到教学的启发。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有效评价,培养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人道使命就在于,要使最落后的孩子也能感受到进步的欢乐,只有在这种条件下,他才是您的教育对象……”对于初入学的学生,如何在短时间内既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日复一日地批改作业,如何在对学生作业的正误进行评判的同时,借助激励机制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评价,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内在的动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这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

1.及时批改,保证良好的视觉效果。

布鲁姆曾经说过:“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

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学生每完成一份作业,交给老师后,对老师的评价,总是充满期待。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批改作业时,首先要做到及时批改,及时给予肯定评价,让学生能不断体验到成功,收获的快乐,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完成作业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情绪。

其次,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意味着平等与民主小学教育论文,意味着宽容与尊重,意味着帮助和支持。教师批改符号的规范、整洁,既保持学生了作业的整洁,更使得学生的作业与老师的评改融为一体,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这对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还能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从而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长此以往,学生将自觉养成保持作业卷面整洁的良好习惯。

2.及时展示,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每一次优秀作业展评,总能在学生中起到一股强有力的激励效应,学生在欣赏、评价他人的作业的同时,也会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它是激发人向上进取的内在的动力。一个人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形成,往往起始于小学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不注意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也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学生在对优秀作业的欣赏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对优秀作业的概念也逐渐清晰明了,从而逐渐学会欣赏,这往往在学生中激起一阵你追我赶的浪潮。

当然,优秀作业展评要能够随时进行,长期坚持,在此期间,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设计一系列循序渐进的作业展评形式,逐渐提高优秀作业的评比要求,既消除学生完成作业的畏难情绪,又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在学生中营造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因此,充分利用优秀作业展评的这一良好效应,对学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的良好作业习惯养成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3.耐心评价,培养自主纠错的习惯。

评价是针对学生个体行为的肯定,这样的评价是随时随地进行的,每个学

生在各种场合都可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教师的作业批改不仅是简单地评判学生作业正误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纠错,提高学习能力。

教师的评价方式要直观、有趣,贴近儿童年龄特点,要有足够的耐心做好二次评价,不轻易在学生作业中打上一个红叉,用有趣、直观的符号,比如画一颗红星、红旗、一个笑脸……肯定学生作业的正确之处,进步之处,对学生做错的地方做个暗示,但又保持学生作业卷面的整洁、美观,在学生订正后,及时进行二次评价,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往往表现得劲头十足,因为他得到一次表扬肯定后,必定期望得到第二次表扬肯定。这种积极的情绪就会一直支持他向养成良好习惯的方向努力小学教育论文,这样学生养成主动订正错题的习惯将逐渐养成,同时也将促进学生自主纠错,及时纠错的能力提高。

4.放大优点,促进个体的提高。

高尔基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认识自己的意志。”教师对学生客观的评价还应表现在他能看到每个人的进步和闪光点,对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进步,都能给予恰当而及时的评价。因此,作业评价在进行横向比较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个体的纵向比较,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有意识地放大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尽可能对每个学生作业中的点滴进步,都予以热情、诚恳的肯定,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满足学生内心深处的渴望,加速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接受,实现与学生的平等的对话,使其感觉到老师的信任和肯定。

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放过学生的缺漏,及时帮助他们补缺补漏,并不断提高对每一个个体的要求。而学生不但能乐意接受,更能主动、自觉地纠错,这样,每个个体的良好习惯,学习能力,在原有程度上都能有所提高。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中学;情感;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阶段”,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态度。这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从真正意义上关注学生的心灵建设,是一个重大举措。而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是以训练能力为主,重视文化的熏陶,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重视情感元素的导入和运用,正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对师生和作者在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进行沟通,认识和确立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的地位,积极推进人本教育的全面发展。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的 “情感”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概括了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而课堂上的情感是具体的,实在的。课堂中具有的情感包括:教材中文章作者表达的,字里行间通过意象表达出来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出来的情感,这些情感都是具体的。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运用科学的策略充分调动情感,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教材中的情感,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本文从教学的实践角度,试图探索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几种有效策略。

一、采用多媒体的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与氛围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多媒体教学是当前初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手段。它可以使课堂更加有趣和形象,使语文教学在时间和空间更为宽广,能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多维度去感受课文中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情感。科学运用这一教学手段是一种可以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教学艺术。

初中生的年龄大体为十三四岁,我们教师要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具体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来实施情感教学,创设教学情境与氛围。(1)播放同类音乐激发学生潜在情感。如在《散步》一课时,我们可以播放陈红的《回家看看》和李春波的《一封家书》作为背景音乐,创设教学情境。品读课文,在头脑中显现出父母辛勤工作的场景,感受父母之爱和家的温情,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父子和母子之情,更好地深入了解作者,与文章进行心灵的对话。(2)综合声、形、色、情、义,升华学生的情感。如学习《黄河颂》,我们可以播放黄河之水奔涌的视频录像,让学生初步感受黄河的一往无前的声色和形象;接着播放了黄河的历史和底蕴深厚的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将黄河比作母亲河的缘由和实质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邃情感和义理,把握文章的主题。

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来陶冶学生情操

从语文教材内容编订和教学实质来看,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环节之一。“文学是对人的生命、生活及其意义的叩问,是情感的领域,是价值的体系”,大部分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站着喝酒但穿长衫的孔乙己;冰封雪覆、粉妆玉砌的美景;“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的缠绵的愁绪;“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追求真理的执著,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和意愿。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而这些作品都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真谛,鞭挞假丑恶,赞颂真善美。这些情感都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对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挖掘优秀的教材文本,把握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收集其中隐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1)体察教材的审美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的情感有愉快、热情、喜悦、神往等情感。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的《蒲柳人家》,通过几户普通农民家庭的故事,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字里行间可以体察到质朴农民的欢乐和忧伤,丰富、真实的人性情感美。而《蒹葭》一诗,则仅选取一个在深秋的清晨,一位恋者寻求他(她)思念的恋人,具有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和音乐美。因此,可以想象它带给人的美感可以说非常丰富的。(2)调动兴趣,导引学生情感入境。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中吸引住学生,我们要运用导入艺术,导引学生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情感入境。如《乡愁》可以用屈原的“狐死必首丘”和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罢休” 作为导入语,激发学生的思乡和爱国主义情感,引发与海外赤子抱着叶落归根的情感,回到祖国、回到家乡的共鸣,走进余光中为代表的海外赤子心中构筑的如烟似雾的乡愁世界。这样,学生带着被激起的情绪和兴趣走进课文。

三、调动情感的形象感染力,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

所谓“感性”和“理性”,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是人类认识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把握;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把握。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是指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感性教育是一种形象的具体的、感染力强的教育,重点在于人的欲望、感知、趣味、情感等方面;理性教育是一种抽象的、推理的,重点在于人的智能、理智方面的教育。而人的感性和理性的交汇点,恰恰落在人的情感上面。情感是感性形态的东西,但积淀着理性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运用得恰如其分就能够统领全局,让学生很好地进入教学情境,体验作者的心态,与文章的情感契合,挖掘根深层次的内蕴。

请看这么一个课例。教师在上《音乐巨人贝多芬》时,不是让学生听《命运交响曲》,而是让学生先来假设:如果你自己突然有一天失去了听力,你将怎样去面对?学生马上讨论开了:会发疯、会自杀、会消沉、会打人、会骂上天不公、会千方百计治疗、会去聋哑学校学习、会认命、会买助听器、会自学电脑、会学手工等等,可谓五花八门。接着再让学生进行亲身的体验,即用棉球或纸团塞住自己的耳朵,静坐五分钟,感受没有声音的痛苦,自然引入课题。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了情感教育,触发了学生的感性细胞,使学生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使情感深化、升华,从而对贝多芬的命运进行理性的思考,最终实现了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情感教育能够全面调动情感的形象感染力,使学生在感性中获得理性的思考,获得了精神的陶冶,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

四、把握、领悟人文底蕴,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是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 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要通过情感的表现方式去体验其表现的情感,发挥情感契合的作用,领悟饱含其中的人文内涵,同时在把握、领悟人文底蕴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语文技能。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求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是文字信息和情感信息的内化过程,在阅读中阅读文本以符号、形象、情感等进入主体,引起主体心理结构的调整、改造和丰富获取信息,建构自身文化知识体系。比如今年在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做出有关政府出面“购买”的提议激起中国人的一致声讨,并自发抵抗日货时,我们教师有针对性引导学生阅读和日本侵华历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还可以进行如岳飞的《满江红》的诵读,更能领略“怒发冲冠”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还我河山的壮烈爱国情怀。叶圣陶先生对于朗读文章深有体会:“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 总而言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的形象,悟情而读,才能体会到文章的人文内涵,领略其中三味。

语文教育是充满情感的教育。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情感的地位和作用,把语文教育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运用有效的策略,有机的、自然地进行情感渗透,让学生积极、充满热情地学国的语言,培养思维、理解等能力,并让他们深刻地领悟语言的人文性,在其中陶冶审美的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篇4

论文摘要:关于师范生尤其是高职高专师范生的培养与实践教学的对接,应该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语文教育专业的建设必须紧密联系中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本文简单地探析了语文教育专业的建设跟中小学语文教学间的对接。

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有两个重要的 “点”:一个就是数不胜数的中小学生;另一个就是各个培养师范生的学校。在现阶段,我们的语文教学事业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将传统的教学理念“应试教育”或者“知识教育”变为“素质教育”以及“创新教育”;同样,我们的师范生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围绕对接基础,采取有效措施

1.分析中小学语文课程教改内容,是展开“对接”的基础前提。

目前,部分大学师范类教育对中小学的教育课改持茫然态度,对教改过程不去关注。这是必须得重视得关注的现实问题,那么他们怎么可能对中小学语文课程教育深入地去解剖,如何更透彻地知晓专业语文知识的建设,怎么可能培养出高品质的语文专业老师呢?因此,我们要努力切合语文教师行业对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紧紧抓住教师职业性的特点,及时了解中小学整体教学动态,剖析语文教改全过程,这样的话,才可以做好引领工作,我们的毕业生才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才能进一步促进中小学语文教改的发展。

2.把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理念作为出发点,寻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2.1明确“核心”地位,换句话说,素质教育的培养、创新意识的锻炼在整个中小学语文里面占着核心地位。由此可知,我们应强化语文素质教育跟创新精神的培养力度:要求语文专业学生对语文课程教学严格审视;研究整体语文的素质教育跟创新精神。进而我们可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师资力量。

2.2完成“转型”任务,针对老师的教学来讲,完成从知识型、授课型的教学模式转为创造型教学的任务;针对学生的学习来讲,完成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为创造性学习的任务。普遍情况下,我国教育模式都是所谓的“应试教育”以及“知识教学”,而在新时代里,更需要培养一些可以高效创新的高素养人才,同时,我们在教育的关注力上要从原先的只注重知识教学转为注重素质教育,进而使知识导向变为创新能力的引导。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等方面实现语文教育专业建设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对接。

二、从实际出发,提出有效措施

1.在实践中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基础上,才能进行“对接”工作。一般情况下,语文教育专业的构建对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情况不能无动于衷,必须要透彻解析语文教改工作,所以要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实践工作中去。总之,只有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长远。再加上,语文素质教学构建同样也是以实践为基础展开创新教育工作的。让语文专业教育和教学工作相互融合,展开“互动”活动,我们可以开设综合性实践训练课,强化见习、实习环节,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推进中小学语文专业教改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水准,另一方面,还可以更深入地探究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2.语文专业教育应严格遵循“新课标”理念,积极参与到中小学语文课程的素质教育训练跟创新工作中去。怎样才能将素质教育的整体思想贯彻于语文教学工作中呢?先要有行动做指引,然后再进行实验展开深入探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行业背景和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及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对语文教育专业进行比较全面的剖析。从而制定出一套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做好对接准备,构建素质理念

1.创新语文专业新工具,为“对接”做好关键的准备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小学语文教学都在不断展开改革策略,进而更高效的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水准。但这些改革都是以“应试教育”或者“知识教育”为前提展开的。在现在新时代里,都强调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提升,进而培养出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学生。

2.构建专业语文的素质教育理念,贯彻整体素质教育语文课程方针

2.1培养语文专业学生的教育素养。其主要目标就是应该要“学会如何做人”,而且是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接班人,做一位情感智商都很高的文化人,第二个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跟实践力,从而做一位创新能力跟实践能力都超强的老师。

2.2锻炼出数不胜数的语文专业高师。有好的老师,才会培养出好的学生。“名师出高徒”的道理大家都懂。作为高师,其语文专业素养应比较杰出,我们的语文专业教育必须培养出有一定水准的语文教师,同样在教改进程中也可以作出一些优异的成就。

2.3提升语文专业学生整体的创新意识。这不仅仅只包括了所谓的心理层面创新,还包括了对事物的认知层面创新以及最重要的实践层面创新。最主要的,老师应该从质量、从主体、从学生这三点出发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而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语文方面的创新,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找好对接点,展开实验教学活动

1.做好基础的语文知识教学,作为“对接”目的的着重点。

语文专业课程教学要及时改变目前不适应社会、不适应经济需求的发展状况。最先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及时转变整体语文的教育观念并深化教学的改革事业。现阶段,语文专业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陷:未重视培养全面的教育素养以及整体创新能力提升,这跟现在的中小学文化教学事业是不相同步的,整个专业教育应该要掌握住对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这一系列核心的培养发展,从而在“如何对接“的这一工作上练好个教育工作者的自身功力。

2.语文专业教育应积极解决跟中小学语文知识课程的对接工作,展开一系列高效的教改实验活动。

2.1构建“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深入调研语文教师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具体岗位需求,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要让学生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在创新的条件下实现素质教育跟创新意识间的对接目的。

2.2调动资源,提供环境和条件,使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贯穿教学始终。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与教师职业能力要求的有效对接。课程设置实行模块化,每一模块都能相应实现一定的职业行动能力目标。课程内容的选取整合上突出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对接,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五、结语

有上述内容可知,想要做好语文专业教育跟中小学文化教学间的对接工作,就应该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需要适时进行创新教学,才能真正贯彻高职高专“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

参考文献:

[1]陈瑾. 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d].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2]韩丽梅. 文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失落[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4): 87-89.

[3]匡锦,易宏.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对东南亚汉语教育影响力的研究——以云南开展对外汉语教育为例[j]. 学术探索, 2010(5): 139-144.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篇5

一、善于学习

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我很注重自身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我先后自费进修了中文专科、本科学业;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杂志;自费订阅德育报纸杂志,并且积累了厚厚的教学一得、教学回顾等。我不仅学量指导教育教学的理论、学纲、钻研教材,使之成为自己教学尺度的准绳,对于那些积极反映社会动态日常小事我也留心收集,这对于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思品课,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为我努力成为合格的德育教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善于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使学生化难为易,真正理解教育观点,使之变被动为主动地获得知识。提问应先易后难,设计巧妙,在循序渐进中使学生对学习的投入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也得以维持。

提出问题还应使学生产生悬念和求知欲望,从已知到未知,由具体感知到抽象分析,从已有的知识出发,从自己较熟悉的事例入手,去主动弄清问题,明确道理,才能增强学习效果。

如讲《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时,从四季的更迭,日、月的升降圆缺,体会事物在发展变化。在学生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我补充了一位哲学家的名言:人的脚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请同学们判断正误。学生刚开始不加思索:“不对!”我鼓励性地引导:“为什么?”学生充满自信地解释,渐渐地露出了破绽,终于不能自圆其说,这时许多同学经过审慎思考认为:“对!”我追问:“为什么?”“这说明什么?”通过讨论辨析,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唯物主义观点得以确认和深化。

三、善于取材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多开动脑筋,教师必须积极提供可供思维的感性材料,广泛应用各方面知识充实内容,借以明确道理,提高教学的思想性。善于取材,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和趣味性,直接关系一堂课的气氛和质量。所以,取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一)集中反映某一社会现象,具有丰富内涵的;

(二)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有助于对教材理解的;

(三)是学生普遍关注又迫切希望了解的;

(四)具有典型思想,便于进行思想教育的。如《诚实的晏殊》一课补充的史实:晏殊以诚实荣任太子师。深刻说明了诚实待人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的教学要点。司马迁诚实著《史记》不仅留下千古美谈,而且化作辉煌的成就。学生听后,强烈向往做一个诚实的人。

这些材料,只要留心积累,认真思考,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四、善于分析

教师发挥示范作用,钻研教材,弄懂概念和原理,善于对实际材料对比分析,通过科学综合,揭示事物本质,才能引导学生思维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

如讲《看待事物要全面》时,我讲述刺杀尖兵在三胜一负取胜后,奔向对方,表示向对方学习。我问:“刺杀尖兵要向对方学习什么?”学生答:“学习人家败中有胜。”我追问:“刺杀尖兵这样做,因为他看到了什么?”学生答:“他虽然赢得了冠军,但也看到了自己局部的失利。”我立即总结道:“对,这就是全面看问题,既看整体,又看局部。刺杀尖兵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这样既体现了教学重点,又揭示了全面看问题的意义。在这里,我的分析、综合,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揭露、分析并解决矛盾中去,体现了逻辑体系,严格遵循并贯彻了系统性、连续性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

五、善于总结

总结,意味着一节课的结束。如何把强化的知识、激发的情感化作行为实践,为他们的行为实践明确方向,从而使知、行统一有重要意义。总结的内容,宜具体而切合实际、有针对性。

如讲《辨别是非》时,当学生谈了大量的有关事实后,深深认识到明辨是非的益处,不辨是非的危害,学生谈得广泛、深刻,所以,我便只以两句话结束全课:“希望同学们遇事勤动脑,辨是非。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孩子,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言简意赅,朴素实在,扣住了学生的思想脉搏。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篇6

1.在教学内容要体现生活化。

体育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教师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教材内容,实现运动技能生活化,通过创设各种生活情境及游戏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进行低年级的《立定跳远》教学时,如果老师直接表述这个动作术语,大部分学生可以无法准确的理解,也不知道这个动作怎么做。因此,可以组织学生创设一个“参观动物园”的游戏情景,让学生去观察大自然中一些有跳跃本领的动物,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动一动,模仿一下,把自己了解到的动物介绍给大家。这样不仅贴近了生活,使枯燥的体育问题变为活生生的体育现实,也便于具体地了解了对立定跳远的方法理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内容的设置要因材施教。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每个学生的体型、性别、身体素质、生理机能、体育基础、智力水平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状况是所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和确定教学方法前,要充分和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特长,根据个人的差异,实行分层教学,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小学生都有活泼、好动的特点,老师单纯的讲解或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注意力不集中。如何让学生都乐意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老师首先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利用一些新颖别致的手段,要大力开发体育教学资源,巧妙地运用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体育教学活动丰富多彩,这样才能才能最好、最优地体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1.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根据儿童好动和好玩的特征,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课程设计内容要体现丰富多彩,比如一节课设计三个运动项目是比较适宜的,每个项目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组织教学的时间一定要连贯和紧凑,如果是同一个运动项目,为使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可以灵活变幻方式吸引学生注意。比如跑步是孩子喜欢的项目,但教学中如果让孩子一味地跑,他们会觉得枯燥,也会很快失去兴趣。我们可以变换跑的形式和花样,组织学生进行追逐跑、接力跑、分组对抗、往返跑、抢物跑、过障碍跑等等,使学生感到教学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同时,也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练习效果。

2.巧妙运用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教学内容游戏化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在游戏中掌握了体育技能,还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接受能力及与他人的合作能力。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的大部分内容含有游戏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加工。首先,要注重游戏内容的设计。小学生通常喜欢形式新颖、情节生动和竞争性较强的内容,这样设计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其次,教师要对游戏的方法和规则、要求进行不断创新和变换,一个游戏就算再好,总是重复使用,学生也会厌烦,提不起兴趣。当然,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控制好课堂纪律,要不断的提醒学生遵守纪律,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适时组织课堂竞赛活动。

体育本身就是竞技运动。在组织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场地特点,适当开展一些小型的竞赛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还能够在竞赛过程中巩固运用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如在上“报数”课时,我将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报数比赛。在报数过程中,如果小组成员有答错的就扣一分,最后根据每组扣分情况排出名次、错少的进行奖励表扬。这样,学生在枯燥单调的队形、队列教学中感受到就有乐趣,自然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出学生主动性,教学效果也就好了。

三、给学生激励性评价

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是有效性课堂生成的关键。小学生大都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和喜欢被人表扬的心理特点。如果学生能够按老师要求完成一个动作要领和教学内容时,得到老师肯定的评价和同学的喝彩,内心会觉得特别愉快。这种成功的体验,可以很好地增强该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对体育的兴趣,促使其在其它方面也要尽可能地表现好。因此,老师要善于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要时常以“表扬式”的评价来激励学生,让其树立信心,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当然,课堂上教师的即时性评价在给学生以鼓励、勇气和信心,也应让其明白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四、结语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两极分化; 对策;

一、小学数学两极分化内涵及成因

(一)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内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两极分化主要是指优秀学生与学困生之间的差异[1].通常情况下, 在一个班级中, 优生与学困生人数基本相当, 并且都占少数部分, 全班大部分学生都不怎么优秀, 但也不会太差, 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由于数学学科特殊性, 若优生与学困生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极端, 不仅会使学困生人数明显增加, 而且学困生与优生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进而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 这就是小学数学的两极分化。

(二)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导致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学生个体本身存在的差异。学生由于受先天因素影响, 智力高低本就存在差异, 而且这种差异还会随着年级的增高, 知识难度的加大, 表现得更为明显。二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近年来, 特别是农村小学生, 父母纷纷外出务工, 把教育子女的重任直接推给学校。三是因为教育评价的不全面。部分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洗礼, 死守传统教法不知道与时俱进, 观念保守, 生怕因为改革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继续采用传统教法进行教学, 动辄就讽刺挖苦, 甚至拳打脚踢, 粗暴野蛮, 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有效消除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对策

(一) 想方设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 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欲望,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笔者在调查问卷中也发现, 凡是参与调查的学困生, 对“你喜欢学习数学吗”中的四个选项“A.喜欢, B.不喜欢, C.不清楚”, 都选择的是“B.不喜欢”.由此可见,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消除两极分化现象是多么重要。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改变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 尊重个体差异, 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教学中, 教师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相同的要求, 势必会打击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破罐子破摔, 进而加重两极分化现象。因此, 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 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 特别要关注学困生的表现, 鼓励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耐心引导他们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尝试着解决问题, 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 数学思维强, 解决问题快的优秀学生, 教师应为他们尽可能多地创造探索和研究的机会, 引导他们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 以便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 学到更多更有用的数学知识。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数学广角》“找次品”时, 对于学困生, 笔者要求他们只要知道在已知产品数量及次品轻重的前提下, 需要称几次, 在不知道次品轻重的前提下, 需要称几次即可。而对于其他学生, 不仅要知道称重的次数, 还要能够说出称重的方法。

(三) 从实际出发, 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在众多的新课程教法中, 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最常用的模式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 小组活动往往成了优生展示才华的舞台, 学困生干脆连边都沾不上。因此, 作为教师,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如笔者在组织小组活动时, 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来回答, 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 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重要性。同时, 在小组内, 根据学习差异, 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对子, 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 通过“兵帮兵、兵教兵”的学习形式, 让学生互帮互学, 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篇8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各有其优势与不足。显性教育的目的明确,具有正规性、直接性、系统性的教育优势,但也有单一化、灌输性、呆板性等教育弊端,单纯开展显性教育,其教育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而隐性教育具有间接性、多样性、持久性等教育优势,但也有非正规性、复杂性、目的不够明确等弊端,单纯依赖隐性教育,也不可能完全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因此,必须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生态文明理论显性教育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的隐性教育,从而克服这两种教育方式的弊端,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两种倾向:有些高校片面强调显性教育,忽视了隐形教育,不重视课堂之外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有些高校则片面强调隐性教育而不重视显性教育,连一门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都没有开设。这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都不利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必须克服这种错误倾向,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1.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理论教育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等特点。首先,理论教育是由概念、判断和一定的推理方式构成的,具有逻辑性。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逻辑性,发挥理论逻辑的力量,让大学生掌握生态文明理论的内在逻辑,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理论教育不是具体的事实陈述,而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阐述,具有抽象性。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中,必须突出重点和难点,解决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理论层次。最后,理论教育是一种系统的知识传授,具有系统性。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理论的系统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理论水平。所谓“实践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深刻教育,以巩固他们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创造能力。实践教育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历史性和自觉能动性等特点。首先,实践教育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使生态文明理论见之于现实,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其次,实践教育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最后,实践教育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发挥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创造能力。

2.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方法。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才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片面强调理论教育的作用,而否定实践教育的作用。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生态文明理论教育课程,但很少组织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使理论脱离实际,犯了唯理论的错误。二是片面强调实践教育的作用,而否定理论教育的作用。一些高校虽然组织大学生开展了一些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但没有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课程,使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的理论性,犯了经验论的错误。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又以实践来检验、丰富和发展理论,克服唯理论与经验论两种错误倾向,全面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创造能力。另外,还要克服“两张皮”的现象,注重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理论教育同解决实践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在生态文明实践教育中,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注意用实践经验来检验、丰富和发展理论,要求大学生撰写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社会调查报告。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1.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内涵与特点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即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课堂教学,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的理论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依赖于教师的传授和点拨。传统教学手段具有教学成本低、便于随机应变、利于双向互动等特点和优势。首先,传统教育具有教学成本低的特点。这种教学手段花费精力小,投入经费少,节省了教学成本,有助于提高教育的经济效益。其次,传统教育手段具有随机应变的特点。采用这种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情况变化,临时采用措施,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突发性事件。最后,传统教育手段具有双向互动性特点。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发挥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的优势,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开展个性化教育,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所谓“现代教学手段”,是指采用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电影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现代教学器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新型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网络、QQ群及电子邮箱、手机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具有高科技性、生动形象性、内容丰富性等特点和优势。首先,现代教学手段具有高科技性。它采用现代高新技术进行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现代教育手段操作能力。其次,现代教育手段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它可以将抽象的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影像展示出来,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最后,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内容丰富的特点。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教育内容传播给学生,包含信息量大,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

2.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相互结合

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各有其优势和特点,但也有各自的不足,这就要求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克服各自的不足,以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采用现代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方法既能发挥多媒体、黑板板书各自的优势,又能克服它们各自的缺点。如:多媒体具有信息容量大的优势,但也具有学生记忆不深刻的缺点,而这一不足恰恰能通过黑板板书来弥补,因为黑板板书停留时间长,从而能起到突出重点、难点的作用。而黑板板书只能对所学知识作静态、平面地展示,这一不足又可通过多媒体来弥补,多媒体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一体,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因此它能够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再如:现代教学手段虽然具有高效性的优势,但它不利于师生双向互动和情感交流,而传统教学手段可以弥补其不足,有助于师生情感交流,开展个性化教育。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必须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四、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1.他律与自律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自律”,是指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调整,把言行控制在社会道德、法律及制度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自律也叫“自我教育”,具有自主性、自觉性、自控性等特点。首先,自律具有自主性的特点。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自主性。在他律过程中,学生只是一种被动的教育对象,而在自律过程中,学生却成了独立性的主体。通过生态文明的自律,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性。其次,自律具有自觉性。学生在生态文明自律过程中,必须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生态文明的自我修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自律具有自控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自律可以使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觉选择与调整,以保证自己在道德与法律制度的规范内活动,防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所谓“他律”,是指他人对自己进行的教育。他律包括学校教育、社会团体教育与家庭教育等,具有外在性、互动性、强制性等特点。首先,他律具有外在性特点。教育者从外部把教育内容灌输到受教育者头脑中去,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发生变化。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社会团体、家长都要发挥好他律的作用,相互配合做好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受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其次,他律具有互动性特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必须做到双向互动,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在生态文明的他律过程中,必须做到双向互动,才能使教育双方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尤其是在课堂教育中,更要注重师生的双向互动,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最后,他律具有强制性特点。无论是学校教育、社会团体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受社会法律制度的约束,具有强制性。学校教师、党团组织、家长都应按照法律制度和组织规定,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他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成为生态文明的合格建设者。

2.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篇9

一、人文关怀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人文关怀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效率产生影响,还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具体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文教育课程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应用人文关怀教育,无法使大学生的政治学习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学生的政治学习明显存在较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其出现厌学心理,使马克思理论课程失去开展的意义,对学生政治知识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第二,在高校政治教育过程中,部分大学生的人文思想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主要因为马克思理论教学的课程内容没有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发掘而考虑,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教材知识的学习与考试成绩,忽视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没有对大学生进行逐个观察与分析,课堂教学只是针对全体学生而设计,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导致部分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政治知识,且学生的个性得不到良好发展。同时,大学生在政治课堂中,是受教育的载体,主体地位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一直处于消极学习状态。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文关怀教育,重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不止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授,还关系到学生与教师之间情感的沟通,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学习兴趣得以显著提升。但是,目前部分教师只将人文关怀教育引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课堂中,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应用先进的教育思想,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只追求高成绩,没有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素质提升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

二、马克思理论人文关怀教育的策略

(一)重视人文关怀教育

高校教师在应用人文关怀教育对学生进行马克思理论课程的教学时,要对其加以重视,高校必须要求教师清醒认识人文关怀教育的重要性,有效发挥其作用,同时,必须要求学生对人文关怀教育进行重视,例如:教师在讲解马克思理论课程时,要求学生不断进行自学,并向学生讲解人文关怀教育的重要性。此时要注意,只有高校领导与教师对人文关怀教育进行重视,才能提高大学生的重视程度,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重视实践课程

在高校政治教学中,人文关怀教育对学生来说,产生着较为良好的影响,可以使其更好的学习政治知识,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课程,将生活中的事件引进课堂教学中,例如:教师在讲解马克思理论知识之前,要求学生搜集身边的事件或视频、图片等,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中展示,并要求学生对其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必然会生产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挑选出较为典型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更多的实际问题,还会对政治课堂更加感兴趣。

(三)人文关怀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融合

在高校政治教学中,要想更好的发挥人文关怀教育的作用,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将其融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中。例如:教师在讲解课程之前,要更新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与责任意识。要求学生经常参加实践活动,并对活动进行仔细的分析,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保持一定的情感沟通状态。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讨论,也可以开展辩论会,通过人文关怀教育理念在辩论会中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产生正确认识,提高自身思想素质。

(四)全方面引进人文关怀教育

高校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人文关怀教育的作用,采取有效方式将人文关怀教育渗透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中的各个环节中,例如:教师在讲解知识时,恰当的引进相关新闻、图片等,尤其是各种灾难中的人文关怀图片,大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不仅可以体会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还可以提升思想素质。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能够主动对知识进行学习,教师与学生积极讨论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发挥人文关怀教育的作用。

三、结语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篇10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质量;教育目标;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的有效结合,形成了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这种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有利于增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促使他们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实际作用,及时地处理某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因此,高校在体育教学计划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应充分地考虑人文素质教育,为提高体育教学工作水平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人文素质培养与高校体育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体育教育有利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

在高校体育教育相关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相关的举措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身体方面的有效锻炼,也会逐渐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在开展不同体育项目的同时也会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进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促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地拓展,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增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实际培养效果。

(二)人文素质培养反映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实际作用效果

在对高校体育教育培养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时,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的体育技能,也需要通过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评估进行必要地分析,进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做出合理的评价。结合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可知通过人文素质培养能够反映出高校体育教育的实际作用效果。因此,在对高校体育教育实际作用效果进行评估时,可通过其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总结。

二、现阶段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体育教育观念的束缚

结合现阶段高校体育教育的实际发展现状,可知在传统体育教育观念的束缚下,体育教学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实践课程为主,致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不到有效地培养。很多高校在体育教学大纲制定的过程中,虽热配备了相关的体育教材,但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开展中基本忽略了学生的体育理论学习,实际的教学内容设置缺乏实用性,间接地影响了高校体育教育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这种过于注重学生体质锻炼而忽略学生体育文化知识学习的教育模式,在使用中阻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影响着高校体育教育水平的提升。

(二)缺乏必要的教学手段

通过对某些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相关原因的深入分析,发现在开展人文素质教学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手段不丰富的问题,间接地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培养,制约着高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高校的一些体育老师对于信息化技术的掌握不充分,在开展有关体育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无法利用计算机网络完成相关的教学计划,间接地影响了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积极性,间接地降低了体育教育的工作质量。

(三)忽略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高校在体育教育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学习参与体育项目的实际参与效果,在其中的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考虑较少,致使人文素质教育在长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与此同时,由于高校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受到了相关体制的约束,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将体育技能与体育文化有效地结合起来,影响了他们体育教育过程中综合素质的实际培养效果。

三、高校体育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选择可靠的体育教材,突出高校的体育文化理念

高校体育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注重其中的人文精神及人文素质,采取有效的措施突出体育教育过程中的体育文化理念,促使学生能够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基础上可以对各种体育理论有着必要地理解。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高校体育教育计划实施中选择可靠的体育教材,促使人文素质教育渗透的过程中能够突出高校体育文化的先进理念,最终达到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高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比如,选择内容丰富的体育教材,对其中的篮球与足球知识进行必要地讲述,促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

(二)丰富实际的体育教学手段

为了使人文素质教育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得到有效地渗透,需要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技术,不断地丰富实际的体育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同时加强对他们人文素质的有效培养。选择可靠的信息化技术,将会增强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实际渗透效果,有利于提升高校体育教育的整体水平,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

(三)充分考虑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结合学生的各种需求,高校体育教育中制定出相关的计划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实现体育教育的长期发展目标,也会间接地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实际培养效果,对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在保证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针对性培养,将会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特色。结束语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有利于提高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为了不断地充实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需要高校体育教学工作部署制定的过程中提高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认识,确保各项体育教学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顺利地完成,加快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步伐,保证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张琳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姚建军.论高校体育教育中对人文素质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09).

[2]周继锋.高校体育教育中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反思[J].科学中国人,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