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1:07:19

有效提高

有效提高范文篇1

一、明确职能定位,切实履行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的重要职责

加强党内监督既是推进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方面,也是加强党的建设需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纪检机关的职能定位,从解决党内监督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入手,以加强对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为重点,积极探索强化监督的有效途径,切实履行专门机关的五项重要职责:一是协助同级党的委员会组织协调党内监督工作,组织开展对党内监督工作的督促检查;二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情况进行监督;三是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四是向同级党委和上一级纪委报告党内监督工作情况,提出建议,依照权限组织起草、制定有关规定和制度,作出关于维护党纪的决定;五是受理对党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纪行为的检举和党员的控告、申诉,保障党员的权利。

二、健全监督程序,为强化监督提供制度保证

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着力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党内监督机制和制度体系,提高党内监督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为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重要制度保证。具体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党内监督十项制度是一个整体,统一于新时期党内监督的实践之中,其具体监督程序必须以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整体规划、统盘考虑,使各项监督制度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协调、互相促进,整体推进党内监督工作。同时,又要突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和重点对象,切实加强对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党内监督十项制度具体程序,既要严格遵循《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各项要求和规定,又要紧密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强化其党内监督的实际功效。三是便利、管用、有约束力。构建党内监督机制和制度体系,目的在于运用于党内监督的实践,提高党内监督的实效和水平,必须紧密结合党员队伍的现状和党内监督的实际,建立健全一整套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措施和办法,努力增强党内监督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创新监督手段,拓宽监督渠道

纪委开展监督工作的基本方式有着与党的其它组织和部门、党员个人不同的特点。党内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既与制度不够健全有关,也有监督手段单一、监督形式陈旧、监督渠道不畅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目前领导干部民主法制意识越来越强的情况下,要提高监督的有效性,必须创新监督手段,拓宽监督渠道。从当前实际看,着重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善于利用询问和质询的手段来加强党内监督。询问和质询是以民主选举制度为基础的国家或组织内部发扬民主、加强监督的一种重要措施。这次《党内监督条例》在第三章第九节对询问和质询制度作了规定,明确了党内询问和质询制度的基本内容,不仅拓宽了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的渠道,还拓展了发展党内民主的思路,对于发挥地方各级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在党内监督中的作用,保证委员会全体会议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将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询问和质询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党内监督制度,党内从中央到地方、基层开展询问和质询工作的实践经验还比较缺乏,应当抓紧开展这方面的监督实践。

2、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及时性、灵活性等特点,具有时效性强、辐射面宽、透明度高和震慑力大等优势,因而它在监督制约体系中有着独特的功能,其作用是其他监督形式无法代替的。“不怕处分和内部通报,就怕公开登报”,就是很好的说明。应抓紧制订舆论监督的具体实施办法,明确规定舆论媒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充分保障新闻工作者采访权、报道权、评论权、批评权等,使他们依法勇敢地履行监督职责。

3、推行党务公开,拓宽党内监督的渠道。通过规范和完善党务公开制度,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为党员参与民主管理和决策创造前提条件;通过全委会、通报会,为下级党组织和党员反映问题、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提供机会和条件;通过组织开展述职述廉、巡视活动,探索和开辟发展党内民主的新渠道;通过在反腐倡廉的实际工作中认真搜集、归纳、整理各种信息,使党组织及时了解党内情况和动态,从而切实保障党组织和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选择权、申诉权、监督权和批评权。

四、提高组织协调党内监督的能力,努力形成监督合力

协助同级党委组织协调党内监督工作,是《党内监督条例》赋予纪委的重要职责。要履行好这一重要职责,推动党内监督工作健康有效开展,就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明确内容、完善方法。

有效提高范文篇2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有效性

1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人生中的第一个启蒙导师。班主任工作效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协调发展。班主任平时工作繁重,既要管理班级,又要兼任教学工作,精力往往会分配不当。在现代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的要求下,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负责,还要把学生的德育教育、行为品格和态度能力作为素质提高的重点,使德育教育贯穿小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为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远大正确的理想观念,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小学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俗语说:“德才兼备”。这充分说明德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能力。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主要是为了塑造人的高尚品质。在小学的德育教育中,教师要树立以德育为本,全面教书育人的发展观点,使学生为将来的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2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小学的德育教育还是沿袭几十年来的传统教育模式,主要由思想品德课来承担大部分的德育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也是以教师讲解为主,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或以言传身教的形式来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还有些教师喜欢举一些身边的例子来作为学生教学的参照坐标,以便充分体现出德育教育的教学理念。现在的小学能根据教育大纲中的德育部分严格进行授课,但很少会以生活中的人和事作为参考。大部分小学都在坚持德育教育,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有些小学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教学任务较紧为借口,从思想上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视性。虽然分数论和应试教育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还存在着一定市场,但却完全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目标。

2.1过度重视智力教育。目前,小学教育思想并没有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行而改变,一些小学还在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许多教育工作者误把育人当成了育分,逐步形成了一种重智而轻德的教育环境。由于学校有来自升学率和考试分数的压力,使得许多学校没有时间或主观上不重视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只用考试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考试分数高的学生特别重视,对分数不高且学习吃力的学生不予理睬。久而久之,使得许多学生在思想观念中形成了分数致胜论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与目前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机制有关。这种评估体制对学习成绩很容易就能评估出来,但对学生的德育水平却很难评估或无法评估。这就形成了分数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上下都唯分论的思想形态严重影响了现代教育体制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德育品质没有得到相互促进,而是呈现出一种失衡的发展状态。一些学校、家长和学生对学习的精力、财力和时间投入巨大,却对学生在思想和精神上的成长漠不关心。德育教育要人人重视、人人提高,但实际上,人人都在讲重要,却没有人以身作则,投入其中,直接导致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陷入瓶颈。

2.2教师的课程开发和资源利用能力偏低。自新课改开始以来,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教育课程资源整合尚未形成有效的教育资源体系。许多教师还不能完全掌握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知识理解能力不强,知识体系不系统。部分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把时间和精力放到教学中去,有的甚至不会主动查找有用的教学资源,只以教科书为唯一的教学资源。由于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态度,使得许多教育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到教学中去,课程教育陷入被动局面。同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唯分数论的观念根深蒂固,承受着来自学校、社会、学生和家长等各方压力。教师把工作精力的重点都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即使有些教师已意识到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重点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时间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研究和分析,使关于德育方面的课程资源开发在教学中成为教师的软肋。

2.3家庭和学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现在的社会竞争压力非常大,重点中学、大学都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即使是道德品质再好,对中考、高考都无济于事。由于受到这些传统观念和一些固有思维的影响,社会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偏低,使得学校开发德育教育课程资源的积极性也不高。近年来,学校受升学率等因素的影响,没有时间和精力与校企保持紧密的联系,关于德育实践课程的合作理念和计划也因此搁置。由于学校的自我封闭等原因,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德育建设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积极性也没有被激发出来。家庭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也不是很重视。许多家庭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总认为学生只要学习成绩突出,其他方面自然会优秀,严重忽视了学生在道德品质上的成长和进步。部分家长自身的素质不高且工作繁忙,完全不关注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这种家庭式的误导是德育教育缺少支持和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3小学德育教育引发的思考

3.1树立德育与智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理念。重智轻德现象在我国的教育界已存在较长时间。目前,这种教育理念对青少年的成长进步造成了极负面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家庭的稳定性和社会的正规秩序。因此,学校应以教育责任为己任,树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大教育观,把学生的思想观、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并努力营造良好的思想教育氛围。学校应对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形成一个以树立道德价值为目标的群体。

3.2建立学校和社区道德共育的局面。学校附近的社区对学校的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影响。为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应动用社会团体的力量。社区就是这个团体中最理想的社会力量。在德育教育中,各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的利用社区所带来的影响力,构建一个德育教育的综合性网络平台,以快速达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甘剑梅.论中国德育的现代化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08):71-73.

[2]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

[3]鲁洁.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J].中国教师,2014,(17):86-88.

[4]钟迪.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5,(22):65.

[5]潘蓉荣.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赢未来,2017,(22):9.

[6]韩梅.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79-81.

有效提高范文篇3

关键词:数控加工;精度误差;数控车床运作原理;加工问题;加工策略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机械加工行业秉承“严要求,高精度”的加工理念,逐步建立起系统的生产标准,对数控加工的精密化、自动化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数控加工在更多行业中发挥了价值,承担越来越重要的加工重任,面临越来越大的加工难度,为满足零件加工要求,符合零件加工精度,数控加工技术的提升势在必行,目前数控加工与机械加工技术结合发展已成为一种提升数控加工精度的有效办法,但不可忽略的是,因技术局限,目前数控加工精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1数控加工车床的运行原理

数控加工车床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自动化机械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测量技术等技术的支持下得以运行。目前,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升级,数控加工车床的智能化程度也得到提升,相应地,数控车床的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等也随之提升。从数控加工机床结构来讲,其内部包含机械机构、电子控制单元、电源、检测系统等零件,当使用普通车床进行零件加工时,系统内的刀具、工件的运动都需要利用人工来进行控制,需要在加工图纸的指示下一步步完成相关加工操作,既浪费时间,也无法有效保证零件加工的精度。而在使用数控车床进行零件加工时,只需工程师将加工程序编程为一段特定的密码,机床就会按照既定程序里规定的规格参数、加工顺序、车床旋转方向等来控制车床运动,进而实现自动加工,相比人力加工,数控加工方式更加智能,机动性更高,可最大程度节省人力,也能避免人力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多种失误,大大提升了零件加工的精度,故数控加工势必会逐步取代普通机床加工的方式[1]。

2革新数控技术对于现代加工业的积极影响

2.1优化外观,实现标准化加工

对于现代加工业,人们不仅对机械加工的质量、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对产品外观、加工的标准化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产品外观要求,一方面要提高产品设计水平,另一方面还要确保机床加工能完美还原产品的外观设计。在产品加工中采用数控技术,技术人员可根据设计要求设计标准化的加工程序,确保每一步加工的准确性,同时在数控机床加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还能根据机床的实际运行情况灵活调整数控机床的操作方式,最终制造出与产品设计相匹配的零件产品,同时标准化的生产会大大减少零件间的差异,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产品的美观度[2]。

2.2让零件加工管理逐步走向自动化管理模式

传统人工管理的机床加工会受到加工人员技术、经验、失误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难以确保零件加工的精确度和质量,而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机床管理方式从人工逐步走向了智能,机床加工遵循的是技术人员提前制定的智能化加工程序,加工更加目标明确,加工动作更加系统,加工方式也更加科学,人工干预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也被降到了最低,逐步实现了自动化管理。除了提高加工精度外,这种管理方式还会大大降低机床的加工成本,提高加工的经济效益。

2.3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精度与标准化

数控技术强调自动化、标准化,利用数控机床生产处的产品相比传统机械加工模式下生产的产品而言,各个产品之间的差异会大大减少,生产精度会大大提高,这是因为传统的产品加工过程中会受到过多的人为因素影响,如技术人员的计算能力、手工加工控制能力、加工经验等方面的影响,所以很难对加工过程进行精确控制。但数控技术的出现,手工加工被机械加工取代,人在加工过程中的参与度被降低,加工过程被简化,只需要技术人员在加工前根据产品加工要求制定相应的工艺参数即可实现自动加工,由此减少人为不利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加工失误,提高数控机床的生产精度,这也是坚持数据加工推广的主要原因。

3机床加工出现精度误差的主要原因

3.1机床运转异常造成的精度误差

在使用机床进行零件加工的过程中,机床的每个加工步骤都受到加工程序的直接控制,而机床是否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加工操作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传统的人工加工方式下,人为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加工次序问题而影响零件质量,造成零件精度误差。而数控加工虽相比人工加工更能保证加工精度,但仍然可能会因为机床刀具的差异或磨损等问题引起加工误差,尤其是当机床配置的刀具不同时,机床加工的效果也会大不一样,所以当机床选择的刀具不合格、尺寸有误差,或在运行过程中因磨损而变形时,机床运转都会发生异常,生产出的产品精度会大打折扣。

3.2位置误差

当机床参数设置不合理时,机床参数与产品设计参数不符,机床定位系统可能不准确,进而造成加工失误,影响加工精度。特别是对于某些需要进行二次加工的产品来说,误差会更大,很难保证产品精度[3]。

3.3机床控制系统故障

通常来说,在利用数控车床加工零件时,机床控制系统呈现半闭环控制状态,产品加工精度受螺杆调节控制水平的直接影响,只要确保机床加工过程中螺旋浆动组和何服系统间的加工信号保持平滑传输状态,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产品加工精度。如果机床在磨削加工时受人为因素影响而出现错误,将导致机床控制系统出现无效或反向传递的情况,造成零件精度误差,使零件外观变形。

4提高数控加工精度的相关措施

4.1改进机床工艺技术

机床的工艺技术直接影响机床加工质量,好的工艺技术能创造出加工精度更高的机床,所以技术人员必须在该改进机床工艺方面下足功夫。首先,技术人员要根据机床种类不同选择合理的机床零件材料,并根据实际加工方式来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提升机床质量与加工水平。其次,在组建机床时,要重点检查每一个机床零件的质量、尺寸、规格,确保零件质量达标,这样才能保证机床质量。另外,在机床使用的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机床内零件、系统,及时排查故障,避免因机床运转故障而造成的零件加工精度误差。

4.2在机械加工中要严格遵守生产原则

为提高数控加工精度,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提前制定标准化的生产原则与工艺规程,而技术人员在执行加工操作时也应当严格遵守作业流程与加工规范,确保产品的各个工作面都能符合产品设计中的精度要求,减少加工定位误差,并最大程度地降低产品加工工艺的误差,提升产品精度。

4.3提高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

技术人员是操控机床的直接人,其操作能力也直接影响了机床的运作,所以产品加工精度也在取决于数控工人的操作水平,故提高技术人员的机床操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从操作规范、操作方式等方面全面提升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其次,在日常加工时,要严格要求技术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更好的实现“人机配合”。此外,还应制定严格的“加工管理制度”,将产品精度与技术人员工作绩效直接挂钩,若产品精度无法达标或出现重大生产失误,则要追究技术人员的责任,并对其进行奖惩,以此提高技术人员的重视程度[4-5]。

4.4减少数控机床导轨的几何精度误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机床加工精度也在不断提高,但就目前而言,部分数控机床的几何精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于很多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来说,数控加工仍然难以满足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所以,在数控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切实优化数控车床的设计方式,提升机床的加工精度。例如,斜床形式的机床相比普通机床所承受的压力要更小,更利于实现数控轨道减振、抗压设计,同时也能有效简化机床设计,节约机床成本,提升机床加工精度。

4.5加强机床保养及维护

数控机床的使用虽然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加工精度与加工效率,但就目前来看,数控技术仍在不断进步,技术人员需要不断革新技术知识,积极引用更加先进的数控机床技术。同时,数控机床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若不及时保养与维护,设备的精度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技术人员在使用机床的过程中还需要制定机床维修与保养计划,定期检查常用零件,确保机床的各个零件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这也是提高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方式。

5结语

随着我国制造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在我国机械加工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相应的,机械加工业也在逐步发展。对于相关产品加工企业来说,必须要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并将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作为工作的重点、难点,首先,要了解机床的运作机制,其次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研究相应的解决办法,从提高机床工艺技术、在机械加工中要严格遵守生产原则、提高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以及减少数控机床导轨的几何精度误差等角度来开展工作,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尽量减少加工误差,让制造水平更高。

参考文献

[1]门小会.影响数控车床加工精度的因素及其优化方案[J].内燃机与配件,2021(03):84-85.

[2]林茂兴.基于数控加工下工艺设计原则及方法探讨[J].南方农机,2021,52(03):110-111.

[3]刘闯,冯胜喜.现代机械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使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21(02):63-64.

[4]李华.机械数控加工技术水平提升的策略探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1(02):67-68.

有效提高范文篇4

关键词:造林;质量;有效措施

林业工程对于我国林业发展意义重大,造林质量是林业工程的基础和重点,因此,加强对造林技术和规划的重视,不断提高造林质量对整个林业资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保证林业资源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1]

1提高造林质量的重要意义

林业资源是影响我国经济、环境发展的重要资源,对我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高造林质量非常重要和必要。首先,木材是我国各个行业需要的重要资源,且每年有很大的需求量,林业资源的发展为各行各业木材需求提供物质保障,提高造林质量有助于满足木材需求,保证行业发展。其次,林业资源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树木通过光合作用改善空气质量,林木根茎深埋地下,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防止土壤沙漠化,对稳定我国生态环境系统具有重要作用。造林质量决定林业资源的发展,更决定了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增加,同时也影响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最后,造林质量关系着林业资源的发展,林木从采种、育苗造林、抚育到管理、成才等一系列工作具有周期性长、连续性强等特点,任意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造林的质量,随着造林管理意识的不断提高,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大,我国在林木抚育方面投入了非常多的资金,为了保证林业工程建设,保证国家对林业资源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能够得到良好的利用和回报,提高造林质量是非常必要的,对整个国家经济建设、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造林质量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林业资源投入不断增加,对造林质量关注度不断提高,对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也比较透彻。首先,造林质量的提高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影响造林质量的因素也非常多,例如气候环境、地理条件、地质性质、树木种类、病虫病害、自然灾害(火灾、台风)等。我国地大物博,地势形态复杂,高海拔山地、干热河谷、土地瘠薄,大部分土地面积自然条件较差,林木生长环境较差,对林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树种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不同,对阴阳、寒热、旱涝等自然因素反应不同。其次,造林质量除了受上述所说的自然影响因素外,还受到人为因素、政策因素、操作水平、社会因素等影响。主观方面,如果在造林前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如对地势地形进行勘察,地理气候调查,树种科学的选择等方面工作而进行盲目的整地、栽植,不按照《造林技术规程》和《全国公益林建设标准》等国家标准操作,很容易导致林木质量不佳甚至林木死亡等现象。最后,林木管理也是影响造林质量的重要因素,林木栽植后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等至关重要。

3有效提高造林质量的有效措施

3.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是影响造林质量的重要因素。首先,选择适合植树当地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的树种,综合考虑地质地貌、光照、雨水等因素,减少树木因自然条件不适应增加死亡率。做好造林工作中的树木保湿工作,保证林木的湿润度,加强树木包裹工作,减少林木根茎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及时补充林木苗所需的水分和养分,能够有效提高树木成活率和造林质量。其次,林木栽种前注意改善林木土壤环境,加强人工松土,保证土壤的疏松度。加强土壤含水性,根据地理位置设置相应的灌溉与排泄系统。最后,选择根茎发达、生长旺盛的优种木苗木,提高苗木成活率,完善树木运输和栽植等环节。通过科学方法改进林木起挖工作和林木根系的土球处理技术。对于不携带土球的苗木根系,或者苗木根系受到损伤的根系需要进行草袋包裹处理,对于损坏的根茎及时进行修剪,保证造林的质量。[2]

3.2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林木栽植需要因地制宜,对于不同类型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条件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第一,干旱地带的造林措施。水分是植物生长必须的物质成分,干旱地区水分缺乏,如何保证林木健康生长,提高造林质量是一项技术难题。我国科学家正在研究树木适应干旱环境的生长机理,对植物的生理特性与水分缺失的适应原理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出一种反应土壤中水分情况的仪器,帮助分析林木所需水分的时间和量,有利于林木更好的生长。第二,盐碱地的造林措施。我国盐碱地面积很大,如果能够对盐碱地进行技术改造,植木造林一定能够造福人类。盐碱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与正常土壤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各个地区由于经济投入不同而开发情况有所不同,综合考虑盐碱地的不稳定性、复杂性、地区性和综合性特点,对不同盐碱地进行不同措施改良,改良后的盐碱地更适合林木的生长,增加人工造林的成活率,进而提高造林技术和造林质量。第三,沙漠化地区的造林措施。沙区土地土壤贫瘠,风沙的强流动性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所以要想在该地区提高造林质量需要对其土壤和林木选择进行优化改良。沙漠化地区适合栽种沙柳等抗旱、抗风沙能力强的植物,还可以采取混合型种植来提高对土壤的固定化,减少风沙对植物的侵袭。对沙地的改良可以通过封、障、栽植三步骤进行,将灌木和针叶型植物混合栽植。加强对沙地林木区的封育管理,减少风沙对刚栽植的植物的伤害。建立保障性屏障,减少风沙的侵蚀。对沙地进行草绳沙障固沙和网格沙障固沙,只有沙地固沙工作做好了,才能从整体上有效的改善人工造林质量。

3.3加强造林过程中的细节管理

林木栽植后,保证其成活率是有效提高造林质量工作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栽植后的护养工作也非常重要。首先,林木成活后要提高其防风防害能力,有效的预防自然灾害的侵袭,做好新造林地的管护工作。其次,做好林木固定支撑工作,保证皮架不影响林木原始根须土球和骨干根系的生长,防止根系受到风力影响而产生损伤。再次,夏季要做好树冠遮阳降温工作,防止林木水分大量蒸发,保证树木能够进行良好的光合作用。与此同时,对新造林进行浇冻水、风屏障的方法养护,采取涂白树干的方法进行抗风寒处理。加强新造林的排水工作,充分利用自然坡度,做好适当排水,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最后,加强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范工作,采取有效的杀虫方式治理林间害虫,有效预防病虫害给林木带来的伤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我国多样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如何提高造林质量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难题。首先分析影响造林质量的因素。其次,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最后,加强林木栽植后的养护工作与管理,最终提高造林治理。

作者:徐建秋 单位:黑龙江省拜泉县大众乡林业站

参考文献:

有效提高范文篇5

一、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写作技巧指导

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写作技巧指导,这一点非常关键,也是影响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作文题目科学地列出写作提纲。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让学生明晰列作文提纲的重要性。语文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我们在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后,首先应根据题目列出写作提纲。这样,我们写出的作文才会更具条理性,才不会产生逻辑上的混乱……”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优美的语言展开描写。众所周知,很多小学生写的作文均非常枯燥乏味。之所以产生此种情况,主要缘于他们的作文中缺乏优美生动的语言。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写出作文初稿后,应对学生的作文内容进行反复审视,引导学生在合适的地方增添一些优美生动的语言,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小学语文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检查作文中是否存在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等。通过上述一系列写作技巧的有效指导,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积极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书籍等形式搜集、归纳、整理一些与写作相关的小技巧,并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很多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这一点毋庸置疑。为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语文教师在日常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反复提醒学生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写作素材的积累有很多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便是通过阅读获得。语文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并将阅读过程中看到的好词好句记录在写作素材本上,时不时拿出来翻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积累到许多的写作素材,从而能够将这些素材运用于具体的写作当中。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通过写日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通过长期坚持写日记使学生积累到更多好的写作素材。最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产生良好感悟时,及时用笔记录下来,形成写作素材。通过长期的写作素材积累,就能避免学生出现写作时无话可说的尴尬,让学生在心中形成一个“大容器”,在这个“大容器”里充盈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当学生进行作文时,随时都可以从中提取出自己想要的素材。一旦学生真正养成长期坚持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的写作水平将会在无形中不断提升。

三、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作文比赛

为激发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语文教师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作文比赛。一旦语文教师发现作文大赛的相关信息,就应及时通知学生,让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比赛中。每次参赛前,语文教师都应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当有学生在作文比赛中获奖时,语文教师可将获奖作文张贴在学校公示栏中,让全校师生观阅。这样做对激发学生参与作文的积极性极有帮助。诚然,小学语文教师也可定期或不定期的在班级内组织作文大赛,并组织部分教师和学生担任评委,对参赛作文进行评比。对于获奖的学生,语文教师也可自掏腰包奖励学生一些小本子、钢笔等。此做法可进一步扩展,诸如在年级范围内开展作文大赛,在全校开展作文大赛等。对于更大规模的作文比赛,也应积极争取学校的大力支持,让学校给予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帮助。总之,小学作文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之内,还应通过作文大赛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起写作的自信心,拓展学生的视野。

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在具体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反思不足,总结有益经验,积极采取有效策略,不断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莲华.翻转课堂,活化作文——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18(17).

有效提高范文篇6

一、引入中国舞协考级教材对幼儿舞蹈教学的意义

中国舞蹈家协会推出的《考级教材》是国内最具权威性的一类舞蹈教材,旨在让更多的少年儿童参与到中国舞蹈学习中来,塑造良好形体,并提高自身的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同时,也为国家舞蹈事业培养接班人。将这套教材引入幼儿舞蹈教学中具有多重意义。第一,内容丰富,形式规范。纵观当前市面上与儿童相关的舞蹈教材,无论是内容与形式都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形式单一枯燥,另一方面内容也不一定完全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这是造成幼儿舞蹈教学工作难以取得很大突破的原因之一。而这套教材由部级跨省考级机构,中国舞蹈家协会制作,由著名理论家、博士生导师冯双白先生亲自作为教材主编,并由全国最优秀的舞蹈编导与教育专家共同精心编制而成。教材内容比较完整、系统,规范性与科学性均较强。第二,重视舞蹈素质教育,内容更注重表演性,以展现少年儿童自我风采为目的,涵盖了多种舞蹈,具有较强的娱乐性,非常受少年儿童的欢迎。第三,设置科学,共分为10级,教学内容与难度逐步提升,均与适龄的少年儿童相对应,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就幼儿舞蹈教学来说,笔者认为教材的1-3级就非常适合,趣味性强,而且动作相对简单,适合幼儿学习。

二、将中国舞协考级教材融入幼儿舞蹈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选择与创编幼儿舞蹈。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本班幼儿发展的不均衡性、个体差异性,合理选择中国舞协考级教材中的内容,精心设计教案,或者对舞蹈进行合理的创编,使其更适合本班幼儿的实际[2]。比如,在选择与编排幼儿舞蹈时,“时钟在说话”、“老鹰捉小鸡”等内容幼儿都很喜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对舞蹈作一简要的介绍,并进行情景表演,让孩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对后续的舞蹈学习打好基础。舞蹈学习也是一种游戏活动,可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开展舞蹈教学。比如,这套教材中就有很多趣味性的游戏项目,如“小手拍拍”、“小鸡过河”、“小蝌蚪找妈妈”等。教师在教材基础上合理创编教学内容,提炼幼儿天真形象的动作。这样创编出的舞蹈才会让幼儿喜欢和接受,并能提高教学效果。(二)运用角色扮演法开展幼儿舞蹈教学。幼儿年纪小、爱玩,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师应注合理运用中国舞协考级教材提高幼儿舞蹈教学的有效性重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角色扮演法是幼儿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有效手段,也适用于舞蹈教学[3]。当幼儿有了自己的角色,就会思考自己应该如何扮演这个角色,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自己的思绪、动作、语言、神情都融入到角色中。这不仅能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也能让幼儿感受到舞蹈的魅力,使个人情操得到陶冶。比如,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法,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分配相应的角色,一部分幼儿扮演小蝌蚪,而另一部分小蝌蚪扮演小鲤鱼、小乌龟、青蛙妈妈等。表演前教师先向幼儿介绍故事内容,并引导和帮助幼儿观察和分析各种小动物的动作形象,青蛙的眼睛是圆圆的、鼓鼓的,身体是绿色的,走路是一蹦一蹦的。在指导完这些内容后,教师可组织幼儿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舞蹈表演。(三)借助多媒体开展幼儿舞蹈教学。幼儿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大多是从事物的外观开始的。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形象的优点,能将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使舞蹈教学图文并茂、富有童趣[4]。因此,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我们可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舞蹈教学中的重难点。比如,在教学《牙刷火车》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先让幼儿观看关于火车的动画视频,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然后,开始指导幼儿进行头部练习,掌握相关动作要领,用舞蹈的形式模仿火车。这样,无需教师的反复提醒要点,幼儿就能轻松学习上述舞蹈的要领。

三、结语

总之,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当前幼儿舞蹈教材不多,质量不高的现状,将中国舞协编制的《考级教材》作为幼儿舞蹈教学的基本教材,有助于提高幼儿舞蹈教学的规范性与有效性。因此,幼儿教师应积极钻研,吸收《考级教材》中的精华,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幼儿舞蹈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华措.浅议幼儿园舞蹈教学的创新性与规范性[J].文学教育,2014,06:104.

[2]赵雪荣.幼儿舞蹈教学新方法实践探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2:166-167.

[3]岳娜.刍议幼儿教师如何开展舞蹈教学活动[J].劳动保障世界,2015,72:52-53.

有效提高范文篇7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练习设计

一、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教育体制不断改革,逐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很多学校依旧将应试教育作为主体,采用题海战术,加强知识练习和巩固,而忽略综合素质的培养。就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其作业设计环节存在着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作业模式缺少针对性。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特点考虑不足,予以每位学生的作业要求相同,导致学生个体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针对性。这样的作业设计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呈现两极化,即学习水平以及能力较好的学生,面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可以轻松完成,不能在现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学习水平以及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面对教学布置的作业时,会遇到很多困难,无法及时且高质量的完成,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情况当中,会使其丧失学好物理的信心,进而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不利于物理成绩的提升,甚至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二)“题海战术”思想严重。一直以来,“题海战术”是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手段之一,在很多教师的观念中,增加做题量势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从以往的教学现状分析,“题海战术”的效果并不能达到教师的预期效果。究其原因可以看出,教师在布置各种试卷或者作业题的时候,会出现很多基础题重复的情况,这就导致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需要针对一些不需要过于强化练习的题目花费时间,造成时间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出现。再加之大量作业题会导致学生丧失参与课余活动的机会,加重学生的心理以及精神负担,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三)家长观念落后。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想法,在很多学生家长心里根深蒂固,很多家长在学生放学之后,会督促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家长甚至还会在教师布置的任务上进行拓展,强化学生的不足之处。但是也存在很多家长过于溺爱子女,认为学生在学校上课已经十分辛苦,放学阶段的作业没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忽略了家长的辅导和监督作用,更有甚者会帮助学生完成作业,这就导致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偏低,并且影响学生正确学习观的养成,不利于学生今后的良好发展。

二、优化初中物理练习设计的有效措施

物理学科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性较强,教师在设计练习题目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两极化,即基础题过于简单,强化题难度过大,使得学生在完成练习题目的时候,出现很多问题,不能有效提高学习能力和水平。因此,在对初中物理练习题进行优化设计的时候,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强化作业设计的目标性。初中物理教师在设计练习题目的时候,应该在练习当下知识的同时,巩固和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以便使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得到充分体现。同时,练习题的设计应该具有目标性,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对教学任务进行研究和分析,确保教学目标的合理性。例如,教师将电路相关知识讲授完成之后,为了强化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较强的问题,如“对家庭电器中电流过大的原因进行分析”,学生在面对这样的练习问题时,需要其仔细观察电器的使用过程,并分析其中的原理和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记录和描述其自身观点,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发生以及转变的认知和了解,促进学生观察能力、表达以及书写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二)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性格、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应该这对学生的差异设计更符合学生需求的练习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期间,充分了解并分析学生之间的差异,将练习题的难度分级,以确保各学习水平的学生可以通过一套练习题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进而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强化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例如,教师针对“欧姆定律”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后小测这一单元,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初步了解和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以掌握程度为依据针对掌握程度较差的学生,以定义、概念以及公式等基础知识为侧重点设计作业,加深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一般掌握的学生,需要在上述练习作业内容之外,侧重于知识的灵活运用方面设计作业,相应的增加作业难度;针对熟练掌握的学生,需要在锻炼知识灵活运用的同时,将侧重点放在操作性练习方面,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其思维的拓展。通过分层的方式,在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满足各个能力阶段学生的需求,有助于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三)加强作业内容与生活的联系。物理学科的相关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在设计物理作业的时候,应该从生活内容方面入手分析,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使作业更加生活化,以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对其进行充分利用。例如,教师讲述“物态变化”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将其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联系在一起,如融化、升华、液化以及汽化等,并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物态变化的现象,学生在接受这样的问题时,会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和观察,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再如,“透镜”相关知识讲授期间,教师将其应用以及原理讲述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列举一些其周围应用到透镜的例子,以及该应用主要体现的原理等。该方式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可以通过生活实例充分理解物理知识,进而使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以及实操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很多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受到思维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此时教师帮助学生强化知识记忆的时候,需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充分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内容,确保学生通过练习题可以强化知识弱项,并将其牢牢掌握,以便其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建忠.优化练习设计,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8):78.

[2]黄灵茗.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效能———新课标下农村初中物理作业多样化设计案例分析[J].中学物理,2016,(10):82.

[3]徐红娟,石凯峰.优化习题策略、让减负高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展翅飞翔[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1):84.

[4]解龙兵.浅谈在“减负增效”环境下初中物理作业的优化设计[J].中学物理,2016,(06):26.

有效提高范文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发展;措施

1施工管理概述

施工管理指企业为了完成建筑产品的施工任务,从接受施工任务开始到工程交工验收为止的全过程中,围绕施工对象和施工现场进行的生产事务的组织管理工作。施工管理的任务是根据不同的工程对象、不同的工程特点、不同的施工条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周密的分析研究,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的利用人力、物力,有效的使用时间和空间,采用较先进的施工方法,保证协调施工。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施工管理创新的原则

2.1利于适应市场的需要市场是动态的、变化的,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获得效益,它包括为社会创造的效益和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

2.2有利于企业文化及品牌效益的提升高素质的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才能及时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发展。所以在进行项目施工管理创新过程中,以不断充实、更新企业各级管理层;通过项目的实施为企业开拓市场;使项目部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前沿阵地;通过项目的实施不断熟悉了解市场,为企业的改革创新提供市场信息。

2.3有利于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对管理模式的要求也不同。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只有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有效的结合,才能发挥潜在的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时期,劳动对象是要靠市场竞争才能获得,使生产力的三要素很好的有效的协调组合,充分发挥并使之发展。

3基础施工与安全作业

3.1基础施工凡不能采取放收的深基础,要根据土质情况,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所有措施要进行设计计算。对已挖完成部分基坑,在雨后,解冻或复工前,均要观察上的情况,发现问题要排除险情后方可施工。人工下孔前,要排出孔内有害气体,各种灌注桩在成孔后浇注砼前,必须保护好洞口,设置明显标志或加盖板及防护栏。

3.2高空作业高空作业必须要找出禁区,并设置围栏、挂牌示警。凡在高空作业外沿必须在行人处,应支搭防护棚。建筑物的预留洞、电梯井口、搂梯口、阳台口等均要设置防护围栏。脚手架必须先经设计计算,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搭设。在施工层与首层之间每隔3-4个楼层还必须支搭挑出安全网,安全网要在确无高空作业时方可拆除。安全帽、安全带均应合格并有效佩戴。

4实行目标组织,面面俱到

实行有目标的组织协调控制是基层施工技术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在施工全过程中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技术、经济文件的要求,围绕着质量、工期、成本等制定施工目标,在每个阶段、每个工序、每项施工任务中积极组织平衡,严格协调控制,使施工中人、财、物和各种关系能够保持最好的结合,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还要严格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制度,即使进行工程隐检、预检,并督促有关人员做好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5现场施工管理

5.1对施工进度计划的贯彻施工进度计划是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依据,根据施工方案编制的进度计划进行施工,但施工进度计划是一个动态过程,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差异是常有的事,所以要定期及时地检查,掌握实际情况,分析进度超前或推后的原因,研究对策和措施,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

5.2对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包括施工是否按图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贯彻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施工是否遵守操作规程;对测量放线及各施工过程的技术检查和复核,要求符合图纸规定,符合质量标准,误差应控制在技术规范和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对材料、半成品、生产设备均须由供应单位提出合格证明文件;隐蔽工程要符合质量检查的规定,并做必要的记录。

5.3施工总平面管理是全场性工作,应由总包单位负责管理,施工是动态的,进展的,不同阶段施工平面布置的内容也不同,所以施工现场都必须以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总平面规划为依据,根据各施工单位不同时间对施工平面的要求,进行经常性的管理工作及时做好调整才能合理使用场地。

5.4保证现场交通道路和排水系统畅通以及文明施工检查施工总平面规划的贯彻执行情况,指定材料、成品、半成品和生产设备的堆放位置;确定大型暂设工程的位置和使用分配。如增设、拆迁时,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方能执行;保证施工用水、用电、排水沟渠的畅通无阻;对于现场局部停水、停电,事先要有计划,并得到总指挥批准后才能实施;保证道路畅通。施工道路、轨道等交通线路上不准堆放材料,加强道路的维修,及时处理障碍物;签署和审批建筑物、构筑物、管线、道路等工程的开工申请;根据施工过程,不断修正施工总平面图。

6施工进度控制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以及企业信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做好工程进度控制管理,确保整个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工,是工程总承包单位经常遇到和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以从组织、技术、管理、经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组织机构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专业性质等要求设置,做到因岗设人、办事高效、结构科学合理,并层层分解工期目标,落实责任,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都是实际中有力的组织措施。

7结语

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分析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自已的长处,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以上只是探讨了建筑施工管理中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认识和做法。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还需要结合各项目的特点,进一步细化管理中的各项工作,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有效提高范文篇9

一、课外阅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作为知识积累的基础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这个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课外阅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小学生对于文字的认识尚不清晰,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构建语文学习的框架,通过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点、难点,最常见的是觉得没什么写的,久之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课外阅读比教学大纲之内的内容更具吸引力,大纲范围内容的教学多是教师进行自我理解式的教学,学生没有一个自己理解的过程,完全依靠教师的解读,会失去对于语文自我探索的兴趣。但是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可以自己选择有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培养对于语文作文的兴趣。学习《伊索寓言》《格林童话》这种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读物,更能贴合当前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容易理解,也愿意坚持读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作文的创作是在语言的积累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课外素材的收集,对优美词句的收集,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创作思维,当前我国儿童学作品越来越丰富,不仅有《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还有《鲁滨孙漂流记》《老人与海》等外国文学,还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童话故事,这些课外读物充满趣味性、哲学性。在阅读中产生兴趣,可以使小学生在多种途径下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通过学习这些课外读物中的写作手法和行为习惯,产生创作兴趣,这样的阅读就可以作为一个知识储备的途径,再将这些素材融入自己的写作当中,会使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写作的基础是学习、模仿,在简单的模仿之后形成自己独特的作文思维,通过课外阅读获得知识储备。

三、课外阅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传统观念中通常认为课外阅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但是,丰富的课外阅读是拓宽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锻炼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前课外读物不足的情况下,小学生所接触的文学内容有限,写作时缺乏想象力,表述等能力也很有限。之所以说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是因为课外读物通常偏向故事性,可以与教材的哲学性知识性相补充,共同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读物学习的同时,可以通过课外读物的趣味性来弥补教材知识的刻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在不同的事件上存在个人见解。发散思维进行解读,是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上的尝试。教师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时俱进的提升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任务。四、课外阅读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不仅强调知识的教授,也要对德育进行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能更广泛,通过语文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

小学语文课外读物的学习是学生拓展视野的重要途径,在课外读物中认识人间百态,学会如何做正确的事,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事,对任何事都能有独立的判断,有自己的观点,充分认识到事物存在的两面性。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对于同一个课外读物进行不同角度的相互探讨,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进行思维发散,逐渐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在不同的课外读物里学习不同的知识或者常识。比如在《鲁滨孙漂流记中》,学生可以了解到野外生存的巨大困难,从而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也提高自身的生活能力和行为能力。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教学模式和理念里,课外阅读的趣味性很好地弥补了教材内容的单一性,小学生的学习更强调奠定基础和兴趣激发,作文方面的难度较大,所以提出了课外阅读的教学法。强调课外阅读在学生作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利用课外阅读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语言思维,对于语文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晓艳.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

[2]李红云.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4).

有效提高范文篇10

在“多面体与旋转体的体积”这一章中,主要内容是柱、锥、台、球四种体积公式的推导,关键是对立体图形分析与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在观察图形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我们运用我校的计算机设备,与专职电脑编程人员密切合作,设计编制了图形软件来辅助教学。我们先根据讲解的需要设计出基本图形,再配合编程人员利用计算机先进的绘图系统进行绘制。在绘制过程中,我们利用画面的连续移动构成动画来体现切割、旋转、移动等动态动作。在讲解祖原理时,其主要内容为:两个等高的几何体,若被平行于底的平面截得的两个截面面积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为了体现其中的关键点:两个几何体任意位置的平行截面相等,我们绘制了多幅不同位置截面的图形,并将截面涂上鲜明的色彩,按顺序编排好,连续播放时即形成了截面上下移动的动画效果,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到不同位置的平行截面处处相等。又如在讲解锥体的体积公式推导时,由于要将三棱柱分割成三个三棱锥,图形变化较大,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我们将切割过程从头至尾展现给学生,在讲解时又将所要比较的两个三棱锥逐步恢复到切割前的状态,再分开。随着分开一复原一再分开的移动过程,学生们清楚自然地得出了所要推证的结论,同时也使得教师的讲解轻松而且顺理成章。有了锥的体积公式,我们又进一步依据大锥被平行于底的平面截去一小锥得到台体的思路,利用已推导出的锥体体积公式去推导台体的体积公式。我们利用动画效果使一平面进行移动呈现出动割大锥的过程,即让平面从大锥锥体某处以平行于底的方式插入,从另一侧抽出,留下切割的痕迹,进而将截得的小锥移到其它位置,将剩下的台体展现给学生。这一过程的加入,在学生的头脑中非常深刻地留下了台体与锥体的联系,可以说是过目不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计算机绘图多功能的优越性,从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描绘立体图形,解决平面立体图形与真实立体图形在视觉上的差异

我们在平面上绘制立体图形就要考虑到视觉差异的问题。比如,在纸上画一个立方体,它的某些面就必须呈平行四边形,才给人一种“体”的感觉,而实际上立方体的各个面均为正方形。为了不使学生把直观感觉当作概念,我们设计了一些旋转变形动作。在讲球的体积公式时,应用祖原理,找到了一个与半球体积相等的几何体,即与半球等高的圆柱中间挖去一个圆锥,证明的关键是推导出二者在等高处的平行截面面积相等。从图上看,这两个截面分别为椭圆和椭圆环,而实际形状应为圆和圆环。为了更形象地说明问题,我们将这两个截面设计为从原位置水平移动出来,再水平旋转90度使其成为竖直放置,这样两个截面就恢复了实际形状。同时我们又让环形截面中的小圆逐渐缩小至一点,使圆环变成与另一截面大小一样的圆,通过二者色彩的互换闪烁,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感觉到是两个面积相等的截面,然后通过理论证明它们的面积相等。这样,从直观到理论两方面的配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使得这个难点顺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