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的培养十篇

时间:2023-04-01 20:11:46

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篇1

一、测绘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当前测绘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轻管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二、测绘才培养的措施

1、注重课程设置

现代测绘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空间信息,而以空间信息理论为核心的测绘学科,与地学、生态、环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关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往往是多种专业技术的综合系统,只有将各类知识融汇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才能适应现代科技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的特点。而传统的测绘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性过强,学科领域单一,知识结构面太窄,特别缺乏相邻的专业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显然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型测绘专业人才,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根据目前的国情、市场经济的要求,既要考虑测绘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兼顾学科的综合发展趋势具体应设置的主要课程如下:基础及公共课:包括数学、物理、政治、外语、大学语文、文献检索、计算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法律基础、体育等。测绘专业课:包括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基础、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测量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相关专业课:包括城镇规划、自然地理学、采矿学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土建概论、数据通讯与模式识别。

2、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与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具有以下4个主要的特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以大工程为背景,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视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在理论上给予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则更重视与工程实践地结合,或者用综合实践代替。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工程意识(求真务实、严谨规范拼搏进取)和工程文化(求善求美、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地培养,建立科学的发展观,能够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活动是认识世界地活动,工程活动是改造世界地活动,在工程活动中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增强其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愿望、提高其创新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与各自的专业相结合而创造地学习,即在学习中进行创造,在创造中深入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人才的培养篇2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文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前提下,提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分析目前我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会计模拟公司的实践为例探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一)传统教育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主 受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历来就是以知识传授为最高目标,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储存器。教学内容更新速度缓慢,跟不上形势发展,且缺乏实践性知识。可见,传统教育模式忽视创新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开发的特点很明显,它对创新能力开发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现在,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在改革传统教育方面有了一些举措,但是,传统教学方法仍具有一定市场,其教学内容、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仍然在沿用。

(二)现行评价制抑制了师生创新的积极性 首先,我国高校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中,做统一、简单的要求,缺乏灵活性和宽容度。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分数、考试为指挥棒。一层层的过级考试使学生陷入一种近乎疯狂的地步。考核是检查和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单一的闭卷考试十分呆板而僵化,难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有些学生平时不努力,临时死记硬背就能通过考试关,甚至获得高分。这样的成绩不仅不真实,而且还挫伤了学习刻苦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对教师的评价中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教师的研究动机不是改进教学质量,也不是发现新事物或新思想,而是为猎取声望、升级和加薪。这不仅压抑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发,甚至会造成学术浮躁和学术腐败。

(三)缺乏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师资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实际情况难以适应这种需要。表现在:第一,教师的控制欲望强,在教学过程中以支配者的角色灌输给学生书本上的现成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第二,教师自身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不足。究其原因,教师无瑕创新和不敢创新是很大的制约。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实践和精力,但事实上教师没有这样的条件。由于高校规模日益扩大,尤其近几年,各种形式的学位班、课程班猛增,教师疲于奔命,无法顾及创新。据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授分会对110所设有会计学专业的高等院校的不完全统计,在校会计学专业教师共计1960人,其中教授243人,副教授674人,讲师745人,助教29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2人,硕士学位428人,学士学位1361人,大专以下(含大专)109人。从总体上看,副教授以上的高职称教师的比例和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的比例偏低,教师队伍结构不甚合理。

(四)理论脱离实践 实践活动是高等教育的起点和落脚点。高等教育通过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而人才的成长与发展也正是为了更好地从事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创新的源泉,也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纵观古往今来,所有的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而我国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传承。诚然,传承知识是教育的任务之一,本无可厚非,但若过于注重,则必将压抑教育的另一功能――创新素质的培养。轻视实践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最大弊端。忽视实践教育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失去了基础。据调查,对北京等15所高校近28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知识文化素质方面的主要缺陷,被列为首位的是“理论脱离实际”。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构建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关键点如(图1)所示。(1)会计模拟公司。模拟公司作

为一个企业实体,对中小企业提供记账、管理咨询等服务。同时模拟公司为它的主要经营者和主要工作人员提供了接触和体会实际财务工作的机会,即它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是企业开办的主要目的。运行中它全部由学生管理,向企业提供服务,接受教师和会计学院的指导和智力支持。此外学生模拟公司模拟了全真的记账公司的不注册实体,具有实用性、创造性、通用性等多种特点,它设计不同层次的业务,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会计核算环境中,通过业务的运行、账务的处理。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在模拟公司中工作的学生通过大量较为真实的会计业务的处理、分析和判断,能创造性地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的体现。模拟公司不仅仅具有实用性、创造性,而且还可以具有通用性,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毕业后能很快地胜任所从事的会计工作,适应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2)企业。企业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实体,也是这一培养模式的关键。它是会计模拟公司的客户,没有它会计模拟公作者简介:

张淑慧(1976-),女,山东潍坊人,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讲师司将失去提供实践环节的机会。它对服务结果的反馈将影响和完善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同时,需要委托业务的企业在考虑是否委托模拟公司时,除了考虑节约资金等问题,还需考虑是否相信学生的能力、模拟公司的诚信和完成任务的满意程度。因而,就企业而言,他们选择模拟公司,可以节约资金,解决本公司的规模限制等的问题。(3)会计学院。会计学院为模拟公司提供智力支持,促使他健康发展,也通过企业的反馈结果来评价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并修订和完善教学任务,以使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这一切的基础在于会计学院拥有强大师资力量来支持模拟公司。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学生模拟会计公司拥有会计学院强大的师资力量的支持。院现有教职工5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1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6人,教师队伍中中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较大,是一支朝气蓬勃、年富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现有校级“学术带头人”3人,“学术骨干”2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拥有社会工作业务,具有相当高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最重要的是他们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并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因此他们应该能为学生模拟会计公司提供业务来源和智力支持。(4)教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他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主要业务靠利用老师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关系网,由老师推荐提供。企业可能对学生的能力持怀疑态度,但是一旦有老师作为坚实的后盾,希望委托会计模拟公司业务的企业或公司就会放心把业务交由学生来操作完成,因此,老师不仅仅要教授知识,还要对模拟公司给与大力支持,带领学生成员顺利接到业务,开展工作。而且,老师也是纠正成员平时可能存在的错误,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来源地。(5)学生。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对象,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将影响自身能力的高低。而他们能力的高低又决定模拟公司经营的成败。目前,重庆工商大学的模拟公司拥有

丰富的人力资源。学院高年级学生都经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据不完全统计院学生现已获得会计电算化资格证书的129人,获得上岗证证书的75人,03、04级通过单科注册会计师考试7人,8科次。2008年12fl这次已报名参加会计上岗证考试和会计电算化考试的各为131人、137人且大多数参加了我院专门举办的培训。其中很多学生都具备了从业资格或将要获得从业资格。

(二)培养模式的调查问卷分析 本课题就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运行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有关问题,针对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全院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占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截止2008年1O月份全院学生约1344人的33%,收回有效问卷362份,占发出问卷的90.5%。其中2005级会计学院学生占发出问卷总数的17.7%,2006级会计学院学生占发出问卷总数的31.4%,2007级会计学院学生占发出问卷总数的37.6%,2008级会计学院学生占发出问卷总数的13.3%。(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分析。在校期间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问题,调查发现有65%的学生认为应该到社会上去实践,有28%的学生认为通过学校组织的实习活动,而有2%的学生认为通过会计实验课,有5%的学生认为应综合通过以上多种途径的结合才能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认为走入社会,是获取实践经验的直接途径。但实际上,由于会计工作是公司中非常核心和重要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公司不会在短时间内信赖实习生,更不会把重要的会计工作交给实习生来做,实习生在公司的实习期间的工作更多是做一些杂务,不能达到很好的实习效果,这是很多学生还未意识到的。因此,学校更应该创造让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以满足学生的实践要求,使他们在踏入社会时更加具有竞争力。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能否适用于毕业后的工作的问题,调查显示。有17%的学生表示能适用于毕业后的工作,有25%的学生认为不能,而5l%的学生对此表示不确定。从男女比例来看,有28%的男生认为能适用于毕业后的工作,高于女生11个百分点,而有25%的女生认为不能,高于男生4个百分点。这说明学生对此并不乐观,尤其是女生。要增强学生毕业后对工作的适应性,笔者认为,学校要做的工作是如何增强学生在踏入社会时的自信心问题,也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转化为实践活动。实践与理论谁更重要的问题,调查发现,有52%的学生认为二者都很重要,有42%的学生认为实践更重要,有4%的学生认为理论更重要。这说明学生更倾向于实践,而目前的教学方式没有能够满足学生的此点需求。由上述分析可见,我们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较为严重,致使学生在毕业时,面对工作中实际问题无所适从,不能很快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表现出对自己所学会计理论知识的不自信。因此,学校方面应该想办法解决教学脱离实践的现状,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完善我们的经管实验教学平台,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践工作中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2)学生对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基本观点分析。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是否可行的问题,调查显示,有83%的学生认为可行但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有5%的学生认为不可行,有12%的学生对此表示不清楚。这说明学生普遍看好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学生对成立会计模拟公司进行教学的前景是否看好的问题,调查发现,有59%的学生表示看好,有14%的学生表示不看好,而有24%的学生对此表示不知道。从男女比例来看,分别有59%的男、女生对此表示看好,分别有13%的男、女生对此表示看好。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认为成立会计模拟公司进行教学有发展前景。学生是怎样认为校企联合这种模式的问题,调查发现,有68%的学生认为这种模式非常好,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有24%的学生表示这种模式很一般,还有些弊端,还有8%的学生认为这种模式不好,实现的希望不大。此类问题说明会计模拟公司的未来是很多学生所期待的,但又不知道其发展前景,和学生本身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所以目前的态度是不明朗的。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实施问题,调查显示,有54%的学生表示愿意,有37%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只有l%的学生表示不愿意,有8%的学生对此表示无所谓。这说明学生普遍对这种模式充满热情,这也给这种模式的实现起了推动作用。学生在学习之余是否会投身于会计模拟公司的工作问题,调查发现,有47%的学生表示很期待,有43%的学生表示有时间就去,有3%的学生表示没时间,不参与,而有3%的学生对此表示无所谓。学生是否参加过有关会计知识方面的时间工作的问题,调查显示,有49%的学生表示从没有,有42%的学生表示偶尔会,有3%的学生表示经常参加有关会计知识方面的实践工作。这说明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知识。学生创建会计模拟公司会遇到哪些困难的问题,调查发现,有12%的学生认为经验不足,有28%的学生认为实际可操作能力差,有16%的学生认为管理水平低,而有36%的学生认为会同时遇到以上三种问题。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是否有必要的问题,调查发现,有7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有10%的学生对此表示无所谓,有6%的学生认为没必要,有13%的学生对此表示不清楚。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还是对会计模拟公司满怀期待,希望能积极地参与到会计模拟公司的相关工作中来,通过在会计模拟公司的实践工作,可以让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更短的时间内转化为实践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更乐于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在具体工作的操作过程中并发出更多的思想火花,进行创新性的实践探索。

三、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确立符合实际的培养目标 目前的教育重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仅仅让学生记住一些课本知识和规章制度,大学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教学的各个要素――学生入学条件、师资队伍、硬件配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对我国会计教育来说,以上各个要素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变量,也是目前会计教学比较薄弱的环节。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节奏,从而达到高校的培养目标。

(二)尽快疏通人才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 人才的供给(教育)与需求必须要存在紧密的联系:职业界把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到教育界当中,教育界把职业界的需求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并取得职业界的支持,职业团体不定期地对教育状况进行评估,以改进教育,使培养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可以多渠道地建立教育部门与实务部门之间的联系首先当前可以更多地以政府部门作为中介,建立起教育部门和人才需求方之间联系的桥梁。政府部门(如国家教委)邀请教育部门和实务部门举办会计教育研讨会,或由政府部门牵头进行一些调查研究都是建立联系的好方式;其次,可以考虑发挥职业团体的作用。很多

职业团体对于高等教育一向非常关注,同时与实务界具有广泛的联系,它们可以在沟通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再次,可通过举办系友联欢,邀请实务部门座谈、授课等形式,主动与实务部门接近,力争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政府要从根本上变革对高校管得过多过死的现状,转变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变“刚性管理”为“柔性管理”,一方面弱化“社会本位”的管理体制,尊重大学发展的内有逻辑、维护大学自治是新一轮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层面改革的目标。在管理权限方面从集权走向分权。首先,要向社会放权,提倡社会参与,只有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积极办学,培养的学生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政策的实施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适度调节作用。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关键。就实施制度创新的策略而言,现阶段可以先从“梳理和整顿”现有的内部制度人手,将废止现行的不利于学术发展的制度作为突破口。从政策上、机制上引导师生提高学术水平,培养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同时,积极参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使学术水平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

(四)加强社会力量对校企联合办学的推动作用 在投资渠道上变多渠道筹措经费,发挥政府、企业、团体、私人各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在办学功能上增强对全社会的辐射作用,使职业教育机构由单一的常规教育向常规与非常规教育并存、单一的学历教育向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存、单一的职前教育向职前与职后教育并存、单一的育人就业向产教结合的教育力一向发展,使职教办学机构成为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人才的培养篇3

关键词: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是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①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明确要求,不仅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也对我国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面对培养社会工作人才这样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认

为,在培养社会工作人才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办任何大事,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因此,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除了坚持“助人自助”宗旨、遵循社工专业特有的伦理规范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这是我国与其他国家社会工作相区别的显著标志。

由于社会工作人才广泛分布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高度分散的特点,而他们从事的又是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同时,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承担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崇高使命,这是由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基于以上认识,在培养社会工作人才时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坚持“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坚持用党的先进思想武装社会工作人才的头脑,确保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具有坚定的政治觉悟,能够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为此,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必须明确我国社会工作的性质,在培养过程中必须以党的事业为目标,必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我们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成为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专业特色鲜明的有用人才。

二、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必须为党和政府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种需要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可见,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在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基础上,就是为适应当前党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的新情况、新方向、不断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而对于政府部门而言,更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是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有力手段”。因此,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在培养目标上必须是培养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社会工作人才,必须是为党和政府服务的社会工作人才,必须“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①,自觉“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工作”的社会工作人才[1]。

在我国,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确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抓住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抓住了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根本。所以,在培养社会工作人才时必须按照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培养过程的始终,弄清楚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做好这些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人才,怎样培养这样的社会工作人才。

我们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必须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热爱祖国,具有助人为乐等优良品质;必须能够直接参与党的群众工作,能够利用他们的专业优势宣传党的主张,并能通过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给服务对象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必须能够协助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解决社会问题,并能在此基础上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三、培养社会工作人才要以培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但不限于培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

社会工作产生于西方国家,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但是,世界各国对社会工作没有统一的概念,较具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三个:一是个人扶助社会贫困者与不幸者的专门事业;二是政府、社团为解决社会上失业、贫困、疾病、衰老、孤苦、身心障碍、精神疾病以及其他问题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活动;三是政府、社团为全体社会成员改善生活而举办的专业服务。可见,社会工作本身包括专业社会工作和其他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人才也包括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和其他社会工作人才。在我国,根据“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为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广阔的空间”的要求①,社会工作人才是“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工作的专门人才,在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是现代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力量”[1],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或技能,创造性地进行社会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教育和研究等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员,属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规定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中的专业技术人才。

人才的培养篇4

黑龙江省的金融业结构特点是金融组织结构不合理、结构模式单一,银行性金融机构居垄断地位,非银行金融机构诸如证券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信用担保公司等发展滞后。金融业人员呈如下特点:其一,中高层金融管理人才以及高级专业金融人才奇缺。从事金融工程、产品开发、风险控制等领域的领军人才极少,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其二,兼具金融、法律、外语、产业等方面知识,又能掌握金融服务国际运作惯例的人才也很稀缺;其三,金融人才严重“质”“量”不足,现有的金融从业人才不论是在规模还是层次上都还有很大的距离,优秀金融人才凤毛麟角;其四,金融业还缺乏综合经营高级人才,从业人员从事多方面金融业务、接触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机会较少,从未来金融发展趋势来看,既懂银行、又懂证券、保险等其他金融业务的综合经营人才需求将有着很大的需求空间。

黑龙江省在金融人才培养的模式上相对单一落后,金融人才市场已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供需脱节的矛盾:一方面高校金融专业毕业生供给过剩,就业难;另一方面,许多金融企业却又找不到适用的高层人才。当今我国金融业最为短缺的主要是以下几种高层次的金融专业人才:以金融企业家为主要代表的领军人物和经营管理人才;精通研究分析、产品开发、风险控制、熟悉和掌握国际金融操作规则的高端应用型人才;在金融学一个或几个相关领域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复合知识结构的研究型人才。金融人才在整体结构上还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普通金融人才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而具备创新能力的金融精英却明显不足,高校在高端金融人才培养上尤显薄弱,金融人才的培养系统滞后,与企业切实需求存在差异,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常常忽视创新性金融人才的培养。究其原因,除了在于高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式比较陈旧以外,金融专业学生缺乏良好的实战途径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这也导致了金融机构以担心企业信息泄露为由,不愿意接收大学生来实习,而企业自身又对于金融专业毕业生的期望值过高这样的矛盾发生。高校和金融机构之间还缺乏紧密合作培养人才的关系。

二、黑龙江省本科院校金融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增加金融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模的同时注重人才质量的提高目前黑龙江省的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不及总人口的1%,金融人才稀缺。金融财经类院校或者金融财经类专业可适当增加招生规模。实施由全国性或区域性专家委员会组成的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规范整个金融业人才队伍并提高其素质。进一步提高金融人才国际化程度,注重培养综合性金融人才,为金融界输送具有坚实专业基础和职业素养、熟练掌握金融工具与实操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大力推行金融专业的学科建设的改革黑龙江省的本科学校开设金融专业的数量已不少,但大多数学术层次和教学水平不够高,培养高层次人才能力薄弱的状况。我国的高等金融教育必须从粗放型、外延式的数量扩张转变到注重学科建设的内涵式发展上来。金融专业的数量需要稳定,重点需要突出,质量需要提高,切实把学科建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学科建设是承载高校教学、科研等项工作的基础和载体,是体现高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社会声望的主要标志。高校科研能力的增强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科的发展水平。因此,要办好高等金融教育,就必须充分重视学科建设、抓好学科建设。

(三)转变传统落后的金融教学理念、改革课程体系设置高等教育必须顺应社会对金融人才需求的变化,转变金融教育的理念,为社会培养出更符合需求的合格人才。课程体系改革要适应教学模式和现实条件,要考虑高教育特色、行业特点、地区和校情等具体问题。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适应岗位就业为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教学内容体现实用性、先进性、适应性、创造性。要从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向传授金融理论和实务知识并重转变。要从培养单一的专门型人才向培养适应能力更强的复合型人才转变。要从只注重为国内金融业培养人才向重视培养外向型人才转变。细化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国际化、教学方法多样化以及教学内容的时代感、教学结果的反馈都是今后本省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人才的培养篇5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实用型人才;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尤其是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计算机专业的教育也得到了发展。但现状是大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缺乏实际应用开发设计能力,不能很好地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计算机专业就业市场上一方面是企业急需大量的人才,却难以选择到满意的求职者;另一方面是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就业率持续走低。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信息化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人才,高校如何根据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向及教学方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类人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深入,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领域也逐渐扩大,毕业生可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管理论文"target="_blank">行政管理等单位或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软件开发与维护、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计算机相关技术咨询与监理等工作,可从事的职业岗位包括软硬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信息工程监理工程师、网络集成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等专业技术岗位。除此之外,许多非计算机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也需要大量熟悉计算机专业相关技术的计算机专业工程师。然而,就业选择面如此之广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的难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事业单位有很大的生存压力,一方面企业要努力提高自身在市场的竞争能力;而一方面企业要缩减开支,降低其运营成本。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分别是:编程实践能力、操作系统、数据库,而IT项目主管认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编程实践能力、数据结构、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软件工程和操作系统。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57.7%的IT项目主管表示,会先安排新员工直接进入工作,然后在实践当中根据需要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二、计算机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供需结构性失衡。近年来,虽然国内外高校和学术团体都在积极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由于受美国“91教学计划”和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影响,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然不能脱离原课程体系的框架,既要兼顾学生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较好的实践能力,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另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难以全面进入教学计划。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而言,更存在既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完整的专业理论基础,又不能培养学生熟练的应用能力的问题,由此出现了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无论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基本的实验方式、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专业学生应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

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按照过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关于算法的学问,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开展算法研究与应用的能力。这是一种以专业学术发展和研究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下,学校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轻视应用技能的强化培养,培养的人才偏重于学科型、学术型,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计算机开发、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缺乏对现实事物的抽象能力。信息化社会需要的是以职业化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要求招聘的毕业生经过短时间的岗前培训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有项目开发的经验、专业基础比较好,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或方法来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综合分析,造成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

1.专业定位与社会发展脱节。

高等教育在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与知识推广方面有比较好的优势,但对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却有些单一。

2.教学方法与内容陈旧。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沿照多年前的专业设置方案,未能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同步前进。

3.实习实践环节缺乏。

大多数院校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作为实习实践的环节,这些实践环节存在着学科片面性、与企业应用脱钩、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充分的实习实践环节。

4.师资建设滞后。

教学一线的教师多属于理论型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从事应用项目的开发科研工作,缺少实践应用经验,无法在计算机应用上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建议。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为促进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为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笔者在软件公司工作数年,以及在高校从事一线教学的相关经验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目前,多数院校以培养理论型、研究型的计算机人才为目的,这种培养理念符合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发展初期的需要,在当时的条件下,计算机技术处于理论研究与推广阶段,发展趋势缓慢,理论研究有助于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企业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的、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而院校培养的依然是大量理论型、研究型计算机人才,因在培养过程中缺乏过硬的实践实习环节,导致他们在实践动手能力上还很欠缺,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院校应抛弃以前的教育模式,跟近社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密切结合社会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

教学体系设计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协调发展。

院校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应用方向设置不同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方向,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嵌入式技术等;在课程设置上,应密切结合应用方向选择教学课程,要有所偏重,有所放弃;将教学课程划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对于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须有相应的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内容应与时俱进,紧跟企业应用的需要,结合课程的要点,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立刻进入实践环节,使其在了解课程应用方向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程精髓。

3.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

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其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该门专业课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应用能力。在企业应用中,需要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及其应用知识。实践出真知,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可以尝试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既是把学生送入企业中实习,观摩、学习、参与企业的生产环节,这可以让学生更早地与企业接触,深入了解企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掌握业界内计算机最新的发展趋势;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有参与项目开发实践的机会,并力争使学生们参与一个或多个企业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过程,从项目需求定义、项目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测试运行到项目维护。经过这个过程的学习与锻炼,同学们能将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应用结合起来,一方面加深了同学们对计算机专业应用的了解,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性,另一方面,企业应用项目有一定的复杂度、时间限制,对同学们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有压力的驱动下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同学们与他人沟通协作的团队精神。

4.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教学模式对师资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仅具有理论教学的能力,而且还应具有项目设计开发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具备相关实际应用开发经验,在教授理论课程时,能够深入把握课程的要点,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进行讲解,在教授实践实习课程时,能将应用项目的问题分析得很透彻,条理清晰,便于同学们理解与掌握理论与实践知识,而且能够在学生专业技术上、就业上给予积极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树立了应用型人才的一个榜样。学校在建设双师型队伍过程中,可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可鼓励与支持理论型专业课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的应用开发,使教师得到应用能力实践与提高的机会,也可招聘在一线的开发应用人员到院校从事实践实习型课程的教学工作。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使培养的学生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就需要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院校需要改变原有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积极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王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J].计算机教育,2007.

[2]李晓明,陈平,张铭,朱敏悦。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4.

人才的培养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 企业人才 企业管理

一、企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人才理念落后,难以培养员工的忠诚度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理念比较落后,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对自己员工的培养缺乏长远规划,同时没有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多数企业把对员工进行的培训当作福利或者是支出而不是投资,进而不愿为员工培训“买单”,最终降低了对培训的投入。很多企业包括一些较大的知名企业也仅仅是为了表现尊重吸引员工而制定了“完善”的培训制度却在执行方面大幅缩水。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致使企业很难对员工进行认真培训,从而造成了员工的技能不能得到及时更新,缺乏发展空间与安全感,员工的忠诚度降低。

(二)企业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脱离培训对象当前,企业在对新员工的岗位引导培训方面做的比较到位,新员工能根据培训适应企业的需要。但企业对员工未来的提升与发展方面的培训则很少涉及,在培训的方式上,很多企业就是组织员工观看培训光碟、临时参加市场上相关主题的公开课,或者通过熟人介绍培训师到企业讲讲课。由于没有很好地对培训进行设计和规划,培训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长此以往,形成了员工对培训的抵触,甚至反感,难以适应培训对象的需要。

(三)企业缺乏培训的评价体系企业培训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明确培训的目的、培训目标、培训反馈等多方面的内容。然而不少企业为了培训而培训,没有将培训与员工技能和效率的提高结合起来,进而和员工的待遇结合起来,有时还会造成培训后员工待遇不变而员工离职的现象,这就从另一方面抑制了企业进行培训的积极性。

二、对企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看法

(一)企业要塑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改变人才培养理念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是人,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只有按照人的身心特点去实施管理,才能使人“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做到以人为本,应该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不是简单地“管人”,更重要的是关怀人和重视人。因此,企业应该改变用人理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实行人性化管理,通过服务员工来换取员工的忠诚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对管理者信服,才能留人。而留人关键是留心,实行人性化管理是留心的关键。

(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要考虑“双赢”,激发员工的动力在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上,组织的首要任务是动态地创造职业发展空间,以空间激发员工自我发展的动力,以机制促进组织与员工和谐发展,以培训作为员工发展的阶梯。对于员工的发展,在企业中除了晋升之外,也可以采用工作轮换等其他职业发展方式。毫无疑问,通过培训晋升是职业发展中对员工最有效的激励方式。但事实上职业发展还包括工作轮换、赋予更多责任等其他多种职业发展方式。工作轮换可以有效增加员工的接触面,使员工达到学习新岗位知识的目的,是一种变相的培训,同样可以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另外,对员工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时,除以个人工作业绩为基础外,还应综合考虑员工的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仅以工作业绩作为晋升的惟一依据,很可能做出不恰当的晋升决定。

(三)企业要明确培训的流程,企业的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应该根据岗位的要求,明确什么样的培训是企业需要的。同时一定要明确培训对象的选择标准,企业培训对象主要包括新进员工、转换工作员工、不符合工作要求员工和有潜质的员工。投资于每种类型员工对企业带来的流失风险是不一样的,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在企业中制定选择标准,对每位员工一视同仁,避免培训对象选择的随意性;对于有自发要求培训的员工,提供选择性培训项目。培训虽然存在员工流失风险,但是同时也是吸引高素质员工的一种手段。向自发要求培训的员工,提供选择性的培训,可以提高企业对高素质员工的吸引力。但是,对这部分培训,企业应适当与员工共同承担费用,或者由员工承担费用,培训后给受训者以加薪、晋升作为回报,培训中应全程控制。

三、未来企业人才培养设想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不同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和认可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改革开放时期,人们面对一夜之问涌来的新生事物,既好奇又害怕,后来的事实证明接受新生事物总要有个过程,庆幸的是人们开始萌动,对人才开始重视,一时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人们开始认真梳理不同专业对人才的不同要求,社会上涌现出一批各行各业的带头人;进入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网络、电子等对人类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迫使人们对人才的看法发生了更大的转变,知识更新是现代社会最为激进和迫切的发展需求,各行各业对培训才真正重视起来,企业管理者才意识到人才、知识、培训的重要性,于是乎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林立满山;近年来,通过社会、行业等的促进,现代管理者总结出人才的新定义,由于处于知识大爆炸年代,人才不仅限于某一种专业,应涉及面更广,未来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就像军队要求海、陆、空多兵种的指挥官一样,做到行业内外融会贯通,但又在某一方面做到出色无比。

人才的培养篇7

【关键词】 专业设置,差异化,多样性,实践性

1、引言

实际上,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因材施教的过程,特别对技术日新月异的IT人才的培更是如此。早先高职院校开设IT相关专业仅仅有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三个专业,已经大大跟不上时代需求。笔者认为,从IT人才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专业设置开始就需要细化,对高职专业课程需要突出重点、突出差异化、突出多样性。

1.1、专业设置细化

专业课直接针对用工单位需要设置,或者是针对某一职业设置。用工单位需要图像处理人才,就可开相关专业,和用人单位进行订单式培养,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或是针对某一具体职业设置。原来计算机硬件相关专业,培养人才定位不明,不如更加明确。开始计算机硬件维修,维护相关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的学生就是可以直接使用的计算机维修维护人员。

1.2、专业课程设置需要突出重点,突出差异化

过去IT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中有大量课程相同。学生会认为虽然专业不同,学的东西都差不多,从而产生疑问、失去学习兴趣。笔者认为专业课程设置中需要大胆增加重点课程数量,增加重点课程的深度。增加重点课程课时数。减少与之不太相关的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数目,或课时。以计算机硬件维护相关专业为例,除了基本的计算机硬件维护课程以外,可在学校条件允许范围之内大胆增加课程深度,开设计算机软硬件维修,甚至可以增加芯片级维修课程。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类专业,比如面相移动设备开发方向。可以减少计算机硬件维护课程,增加移动设备维护,维修知识课程或实训;增加java、.net课程课时数,实训数。有条件的学校可直接与软件公司联合办学,让学生直接进入公司学习,真正的做到学中做,做中学。

1.3、突出多样性

多样性的意思是可开设本专业外延课程,课时数量不必需要很多。为了学生未来有更多的发展方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开设除了要突出重点,专业设置细化外,还应该突出课程的多样性。高校要培养IT人才,培养具有创造性的IT人才,并不是完全把学生当做功能单一的产品来进行加工培养。课程的开设也应突出多样性,让学生有更多选择,更广阔的视野。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由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比如,航空电子专业,也可以开设航空史课程,让学生了解一下航空历史,增加学生对自身专业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试想一下,一个高中生毕业,原来学习的课程不外乎数理化、语数英、政治历史地理,对于航空电子完全没有概念,在迷茫之际,有一门航空史从侧面对自身专业进行描述,可以起到一定解惑类效果,对学生是有着多么大的帮助啊!类似课程的开设不得不说对学生是很有裨益的。

1.4、突出实践性

IT行业相关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了增强学生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就必须将实践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及实践教学的种类。为提高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也可在经济上进行一定政策倾斜。情景教学,实验,实训手段,可在很多课程中进行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数字化教学也是突出实践性的很好方法。从学生进入学校开始就可以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实践机会,等到学生毕业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都会有个质的飞跃。对于学生的就业,会有很大帮助。学生就业好了,在社会上自然就慢慢建立良好的口碑。这样对于学院系部建设,学校品牌的打造与建立都会带来正面的影响。

人才的培养篇8

传统的中职旅游教学,从课程表面来看,传统的课程是比较重视理论课的、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加忽视了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根本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从市场的供需表面来看,现在旅游教育深受传统的模式以及世俗的偏见影响和旅游企业所需严重脱节。这就需要我们来重新审视旅游教育,建立起来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理念,构建适应时展、市场需求的旅游教育模式。

1.树立“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观

目前中职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是能力本位教育。能力本位教育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来确定能力目标。例如,福建三明林业学校森林旅游管理专业,建立理实一体化课程,采用学校课程模块教学、校内仿真实训和企业岗位培训、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校企共同培养模式。充分听取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改变过去由学校课堂教学、实训模拟为主要手段的培养模式,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要求,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实践模式下,深入开展“项目引领,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生态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即将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结合起来,按照“学习项目融入情境教学校内外课程项目实训校内全真综合实训校企综合实习企业顶岗实习准就业”人才培养过程,突出专业校内全真实训,体现“职业能力为主线,技能考证为重心,就业评价为导向,兼顾后续综合发展”的专业特色。通过学校内部教学评价和学校外部—企业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满意度测评相结合,实现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新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项目引领——结合企业需求,选取确定实训项目,并将实训项目融入教学各个环节,突出实训基地效用。工学交融——融课程学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于教育教学中,突出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结合、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服务项目相结合、技能考核与企业所需能力考核相结合、实训环境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全真实训——依托校内各种实训室、文笔山森林公园、森林人家、文笔生态旅行社开展全真型实训,实训环境与职业岗位环境一致。生态育人——将人居环境生态理念融入教学之中,彰显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办学的精神文化内涵。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对应的素质与能力要求,把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渗透到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训练过程中,构建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每一部分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把关,形成专业的教学设计,并上升到标准。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让学生真实、完全地融入行业工作中,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深化职业素质培养。

2.专业教师真正具备“双师型”

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性与操作性要求比较严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因此,这就不仅要求理论教师的专业理论功底必须要深厚,知识要渊博,同时还要求教师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必须要强。所以说“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不仅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更有利于组织和实施实践教学中环节。例如,福建三明林业学校具体做法是:首先聘请当地行业领军人物,如高校专业教师、旅游主管部门负责人、旅游企业负责人等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一方面对整个专业的各方面建设提出意见与建议。另一方面还为学校专业教师开设讲座,进行教师培训。其次,创建校企合作基地,让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兼职或挂职实习,使他们能深入到旅游实践的第一线,以了解旅游业的最新发展态势。聘请行内专业人士到学校兼职教学,形成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再次,鼓励专业教师深造或参加专业培训,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搭建舞台,让教师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才华。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最希望教师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关注行业动态,与业界保持良好的关系,其次才是良好的教学能力。这就说明,学生非常希望能更好的受到与行业发展相关的教育。所以说学校应适当的调整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进行考核制度,或者对不同的人才给予不同的考核指标,以便激励现有教师在实践中的积极性,这样就能吸引一批有着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企业界人士前来学校担任专职的教师,从而使得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一致。

3.建立校企双方共赢机制

要想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取得合作的成功,就必须找到双方利益结合点,才能达成有效的校企合作。首先,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合作的办学机制。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其次,建立校企人才共享制度。校企双方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资源优势,实现人才共享。学校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人才、技术优势,聘请企业人才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为学生提供最新行业动态和新技术,协助学校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参与学校课程的设计等工作。同时,学校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活动,把科研的重点定位在应用技术的开发和对企业的技术服务上,给予必要的科研经费支持;协助企业组织讲座和员工培训等活动,增强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动权。

4.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人才的培养篇9

培养人才有三种思维方式:一是拔苗助长,二是催苗助长,三是蹲苗助长。拔苗助长严重违背自然规律,一定不能成功。催苗助长,听起来好像有些道理,其实也是有问题。催苗同样也有急于求成之意,它在某种程度上同样要改变作物原有的生长规律,改变了作物原有的生长规律,同样不利于作物的健康成长。蹲苗助长与拔苗助长和催苗助长相比,更能尊重自然规律,符合科学精神,是一种较好的麦苗管理方式。蹲苗的意思是当麦苗长到一定程度后,不能给麦苗浇水,要让麦苗承受一个时期的干旱,如果在这个时期给麦苗浇水过多,麦苗用较少的根系就能吸收到足够的水分与营养,麦苗就会向上疯长,而根系就不会过多地向下延伸,这样就使得麦苗的根基不稳,抗倒扶能力、抗干旱能力下降,最终影响小麦的产量与质量。如果麦苗在这个时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干旱之后,由于麦苗有限的根系吸收的水分、营养不够用,麦苗根系就会不断地向下延伸,这样小麦的根系就越来越发达,吸收的营养就越来越多,抗干旱的能力就越来越强,抗倒扶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丰产丰收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

蹲苗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必须应该有的时期,人才培养与麦苗管理一样,人才成长也应该有蹲苗期。人是在挫折和实践中锻炼提高的,古人讲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过什么,或者他经历的挫折比较少、在实际工作中锻炼的比较少,特别是在他年轻时期形成能力本领阶段,没有基层实际工作经历,没有处理和应对过复杂问题,或者处理和应对复杂问题比较少,客观上讲他的能力就不可能太高,无论他多么聪明、多有文化。对一个年轻干部来讲,从学校到机关,从科员到处长,一路顺利,春风得意,这未必是件好事。人生不可能没有挫折,有的人面对挫折应对自如,有的人面对挫折无所事事;有的人能够战胜挫折,有的人却被挫折战胜。为什么人与人应对挫折的能力有如此大的差距,在某种程度上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经历的少、锻炼的少。培养干部、提高干部的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给干部压担子,让干部到基层去锻炼,在实践中锻炼学习提高。基层工作是年轻干部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离开了基层的工作锻炼,干部不可能成长为合格的干部,更不可能成为人才。

培养人才与培养孩子一样,对孩子的培养全社会都关心,家家把孩子当“皇帝”,除了学习,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干,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不让孩子干事,孩子的能力就不可能得到锻炼提高,也不可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孩子就不会知道东西的来之不易,更不可能了解生活的艰辛和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不容易。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社会竞争是无情的,如果一个人不了解社会,与社会格格不入,无沦他学问有多么高深,他都不可能把他所学的全部知识贡献社会,造福人民。一个不适应社会的人,一定不可能改造社会,造福社会。知识固然重要,但对培养孩子而言,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主要是从书本中学习的,能力主要靠在社会实践中的锻炼来获得,所以学习知识与社会实践都是培养孩子必须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年轻干部成长必须经历的阶段,缺一不可。

人才的培养篇10

关键词: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0引言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提高自身教师教育研究及实践的能力,一些国家陆续建立和实施了旨在增强教师业务能力的《专业标准》,该标准中关于教师专业机构的介绍,包含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专业技能等基本要素,为我国高等学校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提供了理论研究依据和实践操作经验。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策”指出,在试点推动和示范引领等方式下,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国家在2015年山东省适时推出了“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中,特别提到了高校要建设既有专业理论教学水平,又有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的“双”类型“老师”,即“双师型”教师队伍。

1“双师型”教师的任职标准及意义

“双师型”教师标准和地位的确立,具有以下几点积极意义:

1.1推动应用基础型高等院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

伴随着大学应用型专业数量越来越多的状况,要推动其内涵发展,就需要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办学思路,明确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目标,完善培养模式,努力凸显办学特色,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双师型”教师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努力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在此基础上,也要从学校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加快学校内涵发展的速度,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1.2满足应用基础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需求

当今的时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面对这样的形势,大学的责任则是要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专业的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更加符合社会需求。许多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当教师,缺少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知识教育脱节的情况。“双师型”教师能很好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2“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2.1按照学校自身特色与专业建设要求,科学制定“双师型”教师发展计划

高校应当在培养和引进政策上,对各类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及学科专业群所需的师资进行重点扶持。对于“双师型”教师,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通过合适的方法,传授专业技能,进而完成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要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将培养应用型“双师型”师资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学校发展定位相匹配,构建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师资队伍。

2.2根据高校现有的体制,健全培训体系,帮助高校“双师型”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鼓励教师通过参加校内实验室建设和各种实践教学环节,采用科研课题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应用技术开发等一系列方式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同时,通过不断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更新培训方式,提高高校整体水平。通过校内培训、校企合作培训、师资培养基地培训和国内外高校访学深造等,丰富教师理论知识,扎实教师理论基础,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塑造更高水平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理论教学能力。同时,加强对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视,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和丰富其专业实践经验,从而不断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

2.3完善选聘制度,从学校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应用型高校教育不仅要发展高等教育,还要努力实现职业教育,因此,在应用型高校教育的教师队伍选拔中,要同时考虑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两个因素,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师队伍构成上,既要聘用具备高理论水平的专职教师,也要聘用在行业能有丰富知识和企业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专兼职相结合,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兼职教师,这样专任教师通过与兼职教师共同开展教学活动,能丰富行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实现由单一教学向“双师型”人才转变。

2.4采用激励机制,不断提高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制度的完善,“双师型”教师已经在部分地区涌现,然而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与评级制度和激励机制并不能很好的相匹配,“双师型”教师的福利待遇和职称评定与普通专业教师并无差异。针对此情况,“双师型”教师仅能发挥其专业基础知识部分的能力,而其所具备的实践技能与应用研究能力,并不能很好的展现,在职称评定和待遇提升上,并没有产生影响。在高校人力管理中,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是核心内容,在严格实行以上两项内容的基础上,高校要创新“双师型”教师的评价制度,完善绩效评价、职称评聘以及教科研激励制度,从制度上促进“双师型”教师发展,引导教师积极转型。

2.5科学设立“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标准

2.5.1学科分类化和教师差别化考核

应用基础型本科高校一般都是理工人文等综合类大学,这些大学除了有一些优势、特色鲜明的学科外,其他学科门类也比较齐全,都是多学科的理工类和人文类相结合的大学,因此其学科发展和师资建设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很难制定出统一的评价标准。高校构建“双师型”教师素质能力评价标准时,要从学科发展和现有师资条件两方面考虑。根据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侧重点,将“双师型”教师分为三类,分别为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型、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型和应用研究型,每一类型对教师的素质能力有不同的要求,然后根据具体岗位要求,构建差别化的分类考核制度。

2.5.2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

现有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多注重考查学历、证书、职称和技能等固定指标,而且要考察工作及培训经历等动态指标。但是,教师知识结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师可以将现有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素材和应用研究素材,因此,“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时,要坚持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在重视资格证书等认证的同时,更要纳入实践教学能力、应用研究及转化等动态评价指标。

2.5.3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

应用基础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努力打造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一定实践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的人才。因此,“双师型”教师应具备能培养出该人才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即高水平的专业基础理论教学能力、实践知识经验教学能力以及应用研究和转化能力。这就要求“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要包括教学水平、实践教学水平和应用研究能力三个具体指标,从而使教师的能力素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匹配。

3结语

社会对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客观反应,也是国家转型发展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地方本科高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力量,其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变是国家教育目标中的关键环节,“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和完成高校转型的重要因素,但并不具有普适性。各高校只有完全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应用基础型本科人才的实际要求,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学科建设优势,构建有效的“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应用基础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取得应用基础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质性提升。

参考文献:

[1]邢赛鹏,陶梅生,陈琴弦,陈显友.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评定标准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5(4):45-47.

[2]欧榕.地方综合性大学“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完善[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4(2):42-43.

[3]林杏花.国外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59-61.

[4]刘利,王淑娥.转型背景下新建本科高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究[J].贺州学院学报,2015(3):109-112.

[5]康艳.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的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7):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