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十篇

时间:2024-01-17 17:17:23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篇1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素质教育

由于当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周期缩短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这些现状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成为21世纪的人才,就要有适应社会变化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义务教育阶段为学生的素质培养打好优良的基础。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主要包括道德、智力、审美、劳技、身体等方面的素质。初中思想品德课主要是以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为核心的教学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要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采用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起着关键作用。

一、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的教育,强调以育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而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美国学者乔伊斯与威尔于1972年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被认为是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的开端。随着属于研究方法的模式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它为推进各领域的科学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也进行了教学模式理论的研究。一般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样式,包括教学目标、操作方法、实施条件与评价等要素。教学模式对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学模式是对组织教学的一种设计,它将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手段从宏观上进行调配,对教学具有构造功能;另一方面,教学模式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它解决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节问题,更好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正是新时期教学模式研究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五大曾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曾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总书记还强调,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等。要有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在教育改革后的新课标下,我国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是素质教育。研究适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当下各教育学者所重视的课题。道德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担负起培养学生优良思想行为素质的主要作用。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初中思想品德是培养中学生健康思想品德的必修课程,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并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程。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与困难。

其一,学生、教师都认为思想品德课程教材内容很抽象,再加上应试教育观念,在课堂上过于注重理论的传授和道德的训诫,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其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性的引导,课堂教学只传授了概念性的知识,缺乏引导到生活实践的解释,只让学生将其当做某种理论知识来掌握、识记,难以化为学生真正的思想,用来指导其实践。其三,关注理论、关注权威是大部分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模式。这些都是不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了解社会、了解身边的一切与生活相关的事物。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还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这也正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因此,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模式需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出合理的教育模式。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符合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要抓住两个关键:学生的主体认知与个性化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这两个要求,以下几种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着很好的效果。

1.导学式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作为引导者来进行师生互动,导学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导学式是指以引导为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对比传统传授式的教学模式,导学式更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导学教学模式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舞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

思想品德教学的导学模式关键在于正确提问。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重要”。导学式的提问包含老师提问和学生发现问题两个方面,老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阐述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与动力。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探索性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学记》里有:“君子之教,喻也。”其意在于强调教学要注重引导,引导学生学会知识与相关技能。也可以用学生了解的、身边的事物来提问引导。例如,学习“民族文化”时,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事来提问引导,如“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体现文化特色的小说、电影、电视剧作品正在流行”“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文化特色”等。

2.案例式

案例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是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模式,而且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案例教学模式是以情境认知理论、人际交互决定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等心理学研究理论为基础构建的。

采用案例教学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案例模式构建需要从教学目标开始。将案例教学的目标置入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把教学材料合理有效地组织起来,这是构建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模式的第一步。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第二,确定好教学目标之后就是教学案例的选择与撰写。案例教学模式的核心是预备良好案例,案例的整理与撰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案例要包含教材中知识性的概念和原理,也要切合实际,能反映社会现实。应用的案例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发展与生存的相关问题,如经济、科技、社会、生产、生活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提升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第三,在实行案例教学的课前要做好准备,老师与学生都要熟悉并掌握教学内容,教师还要把握教学的难点。第四,案例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讨论。讨论可以是个人发言、小组分析、大型辩论等,这主要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案例案情、学习环境等,由教师采用合理的组织形式来教学。

案例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可以采用以下程序进行:理论讲解―出示案例―个人分析―小组讨论―小组互评―全班分析―课堂总结。当然课堂教学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一定拘泥于某种固定的程序,根据教学内容可以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教学。如案例出示可以提前,个人分析可以放在最后或以作业的形式布置。案例教学模式是实现教与学双方面的良性互动,体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

3.教案学案一体化模式

每个学校的学生认知情况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除了教师上课的教案,还要为学生学习准备学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学校教师根据在校学生的认知情况,以现行教材为依据编写的供学生使用的文字材料,称之为学案,这是基于因材施教的理念发展而来的。大多学校和大多科目大都采用学案教学。初中思想品德学案主要是从学生的自主学习角度出发,用于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优化教学效果,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学习方案。学案的形成可以组织教研组的全体教师集体备课、讨论而产生。集体备课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要在教师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它的优势在于能集中大家的智慧、集思广益、在集体研讨中互相启发;另外教师们由于年龄、教学经验、个人见识等方面的差异,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使教师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准备适合在校学生的学案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是符合学生个性化培养目标的。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案不能简单拿来当教师上课的教案,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不一样,每个班级的学生也存在差异性,所以每位任课教师还要针对学案进行第二次备课,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与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每个教学环节要认真思考设计,这就是备学案,也就是说教案、学案要一体化。初中思想品德教案学案一体化模式的实施,包括课前预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指导精讲、学生完善知识体系、课堂巩固、学习反思等环节。教师的导学性应该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要深入了解;准备合适学案,备好每一个教案,在实际教学中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篇2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进步;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124-02

1 民办院校层次转变与本科教学基本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要从专科教育转变为本科教育,按照本科教育的需要进行教学的基本建设,这是一个很深刻的变化。专科教育、职业教育的惯性总是不经意地显现,这种惯性对于本科的教学基本建设存在负迁移的作用。尤其是高职高专、普通专科教育阶段形成的思维定式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转变过来。已经固化而又不适宜在本科教育中沿用的观念,从外部的言语行为、内部的心理图式和教学制度的执行习惯等方面,往往被人们下意识地当成“理所当然”。而本科教学基本建设,尤其是本科教育所需要的学位意识、质量意识、科研意识,恰恰需要教师全员养成,这些意识及需要从原来的意识中转换过来、强化起来。个体的已经达到熟练和自动化的动作,是与他心理上建立的内部图式相关的,这种内部图式对于自己和他人的动作、行为起着认可和矫正的作用;如果没有认可和矫正环节产生,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相应的新的动作和行为的。没有科研意识的全员养成,就决不可能有对科研活动的全员参与。我们曾经建立几个观测点,对于教材建设、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方法、科研课题等角度进行考察,发现经常发生和偶尔发生上述负迁移的人员占全体教学人员的80%以上。

例如教材的选用,如果同时招收本科和专科学生,而且开设了本、专科同名的课程,应当杜绝使用同版本教材,因为二者应该有完全不同的教学大纲,否则就违背了教学规律。假如认为专科教材是本科的压缩版,本科教材是专科的扩充版,无疑跌入了肤浅和庸俗的泥坑。本科教育是在研究生教育之前的基础性教育,本科阶段要让学生体验探讨学问、做科研、获学位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未能贯彻这个思想的教材和教学,等于迷失了本科教育的路径。教材选用与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相符,教学内容必须遵循教学大纲,这些都要在民办本科院校的转变期间强力推行,这是最基本的建设之一。

专业建设是关系到完成本科教育并授予学士学位的基本建设。在专业建设中最敏感的就是有没有强烈的学位意识,有没有本科性质的质量意识。例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的确定,专业的学科依托,特别是专业教师队伍学科研究的背景,培养学生在学术上的创新精神,毕业设计或者学士学位论文的管理制度、运行方案、选题指南等方面的建设。而这一些关键性工作在转变阶段必须知难而进,大力推行。

又如本科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要解决一个信息量处理的问题。本科教学,要给学生指引获取信息的途径、处理信息的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思路。在这个要求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就会灵动多了。要讲获取信息的途径,你就要接触当下千变万化的科学研究前沿发生的事情,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想方设法让学生从中得益。

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在本科院校就应当与学科梯队建设统筹考虑。本科院校的教学团队要培养浓厚的探讨学术问题和教学问题的气氛。比如,从专科教育转过来的时候,人们喜欢强调“应用型”而不习惯在教学任务完成以外做很多科研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说科研是研究型本科的事情,以为应用型本科就是不搞科研。他们所理解的“应用型”,不是真正的应用型,而是实用化的思想。是只教给学生怎么操作,使他们得到一个手艺,获得一样谋生的技术,而不去帮助学生懂得这一个实际操作后面有什么理论作支撑,如何继续去探讨这些理论,这些理论属于哪一门学科的范围,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是什么等。这样的所谓应用型本科决不是我们所要的,而是一种基本与短期职业培训相似的非正规教育思想。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实用化”的思想。在专科向本科的转型时期,教学团队建设中克服这种实用化思想的影响很重要,关系到专业建设的进展乃至办学实力的增强。与学科梯队建设结合起来考虑,教学团队建设就可以有本科发展方向的引导,就会成为本科教学基本建设的厚实基础。

2 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

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定位,将人才培养活动的基本要素进行组织运行而产生的样式,就是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人才培养的过程条件显然是首位的构成要素,而课程设置、运行机制和培养制度是人才培养模式中,最容易凸显出来的要素,质量评价则是人才培养模式所不可少而又常常被忽略在外的要素。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院校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规格、教学过程组织、教学任务安排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定位、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和专业培养方向的重要体现,是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全过程的整体设计。这个整体设计包括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内与课外的统筹安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教学计划作为主体部分,并使教学计划与其他各个部分之间有机联系、合理支配和密切配合。

广东培正学院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中提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国情和相关规定,必须做到科学、规范,必须体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体系结构必须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必须制定和实施保证方案执行的相应制度。

3 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的直接体现就是课程体系,教育的具体实施要通过课程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则是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出发点。构建培养模式必须精心安排课程设置,但是培养模式并不等于课程设置模式。课程研究是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学分制的实施与课程设置的关系十分密切,课程设置的优化可以为学分制的实施铺平道路。有什么样的培养模式,就有什么样的课程设置。只有课程设置与预定的培养模式一致的情况下,培养模式才能真正称之为大家照着做的标准式样。所以我们在统筹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把课程体系作为重点进行研究和设计。

首先是印发修订新一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然后各专业根据这个指导意见,结合自身的实际,根据已经确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广东培正学院的课程体系是五模块+四平台。五个课程模块即:①通识教育课程模块,②专业基础课程模块,③专业课程模块,④选修课程模块,⑤实践教学课程模块。各个课程模块的设计,都与方案的整体相融、相通,都自含很强的合理性。通识教育课程模块的学

分所占的比例最大,此模块中保留了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培正英语,同时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适当设置了其他校本课程。为了不使学生的未来走向变成只有一技之长的技师,或者只能应付短期谋生需要的“操作手”,我们努力营造优质的专业教育必备的比较广阔的背景,铺垫比较宽实的基础。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模块都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把专业教育重实践的指导思想贯彻其中。实践教学课程模块主要是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规定的社会实践。我们实行这样的原则:实践教学课程化。要求各门专业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规定的社会实践,都统一按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纲和学分管理办法、教学规范严格执行。

四个课程平台即:①通识教育课程平台,②专业基础课程平台,③专业课程平台,④选修课程平台。在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的时候,从设计完整的课程平台中选择适合的平台课程A、B、C,分别组合成几个课程模块。确定平台课程究竟分为A、B两级还是A、B、C三级,完全根据本院教学资源统筹,做出不同的处理。在这个课程体系中,我们贯彻这样的原则:教学内容整合优化。

要对学生施以全面的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主体性,成为有健全人格的人。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出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就是我们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根本指导思想。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统筹安排,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考虑到人才适应多元化、全球化社会,满足综合素质能力的需要,培养具有健全心理素质、良好沟通技巧、不断进取的品质,在开设专业教育课程的同时构建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跨学科领域等方面为学生拓宽知识和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开设“学习指导日”,实行实验室开放,设立课外学分,鼓励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在不是教室的“课堂”里继续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为促进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选择、自我思考提供时间和空 间。

参考文献:

[1]阴天榜.论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1998(4):46-47.

[2]武秋.完全学分制下课程设置的优化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07,6(1):87-90.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篇3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设计,对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从2006年以来,按照“学习-实践-研究-优化”的思路,我院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进行过三次修订,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道路上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

1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的指导思想

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理念,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认真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办学思路。要在认真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吸纳国内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地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干的新型课程体系和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2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按照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和本专业多年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时,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原则:①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专业针对性;②贯彻“工学结合”思想,按岗位(岗位群)需要设课,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同时要将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推行“多证书”制度;③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课程设置和各教学环节的安排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考虑行业、企业单位实际的工作特点;④以能力为本,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把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⑤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共性提高与个性发展,搭建学生可持续发展平台;⑤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将素质教育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把课外素质教育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⑦坚持创新,根据不同地区、学院、专业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办出特色。

3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的具体做法

3.1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来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分析和研究专业技术发展趋势对本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情况,通过对就业岗位群的具体分析,提炼出所需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归纳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同时应结合本区域经济和行业特点对人才的需求,努力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经过多年来对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电信以及铁路行业通信类人才需求的深入调研,本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电信及信息技术一线需要的,具备从事通信设备安装、调试、检测、维修、营销等岗位群所需基本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2课程体系的构建我们根据专业目标岗位的实际需要,综合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内容、职责等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理出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并归纳出行动领域,由行动领域并基于真实工作过程重新构建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学习领域)。优化以后的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方面,它们之中又融入了素质培养的要求。

3.2.1理论教学体系经过几次改革,真正做到了以学生就业岗位(岗位群)的需求为目标来设置课程,课程内容也更加符合专业岗位实际工作的需要。本专业新培养方案中的理论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领域、专业基础领域、专业综合领域、专业拓展领域、公共素质拓展领域五部分构成。公共和基础理论课程均以应用为目的设置,以“必需”“、够用”为度做了进一步精选。专业综合课程加强了对通信技术岗位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使之更加符合通信技术发展和通信企业实际岗位需要。专业拓展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知识广度,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强调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强化专业新技术,照顾学生跨专业就业需求,关心学生在专业及职业上的进一步发展。公共素质拓展课程突出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思维创新教育,加强了对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2.2实践教学体系新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将实践教学放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把实践课程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通过设置素质技能、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等多个实践课程模块,建立起了系统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实践课程包括实验、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军训、入学和毕业教育、劳动等,总计1590学时,占教学总学时数的53.5%,保证了实践教学环节有足够的课时。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把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做到了每个学期都安排一定时间的集中实训,实现了实践性教学三年不断线。

3.2.3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为了贯彻“工学结合”思想,新培养方案一大亮点是推行“多证书”制度。方案中注意涵盖了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将通信“中级工”技能鉴定的标准和要求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我们结合考取“光纤数字通信设备调试工”“、程控交换机整机检验工”、“无线电设备调试工”3个岗位证书,对“光纤通信”、“交换技术”、“移动通信”3门专业核心课规定了考证要求,以确保职业技能鉴定的顺利开展。还通过“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通信网”3门课程,对学生获取“英语A、B级”、“计算机等级证书”、“华为网络工程师”规定了考证要求,初步构建起了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3.2.4课程体系框架我们将上述理论、实践教学体系所涵盖的所有课程纳入公共课、专业课、素质拓展课三个平台,分别对应于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三种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其中公共课平台包含公共必修和公共选修2个学习领域的课程;专业课平台包含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以及专业拓展3个学习领域的课程;素质拓展课平台课内外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活动和军训3个方面的训练。

3.3课程内容的整合新的培养方案加大了课程标准改革和课程内容整合的力度。根据本专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在优化了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整合中我们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①体现课程在整个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任务,服务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②有利于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需要,并注意课程之间的分工、配合与衔接;③课程设置体现科学性与适时性相统一;④基础理论贯彻“少而精”原则,把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落到实处;⑤校企合作开发新课程,建设精品课,构建“理实一体化”等优质课程资源;⑥特色与创新相结合,保留本专业原有特色及教学成果。通过以上工作,规范了本专业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夯实了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

3.4专业教学条件的改善

3.4.1师资队伍建设新方案对实施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做了较为具体的规范,从数量、学历、学位、职称、双师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的整体要求。按这一要求,本专业在学院支持下大力开展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了选派骨干教师脱产进修研究生学位,组织专业教师参加新技术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培训,选派青年教师直接进入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进行挂职锻炼和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本专业相关的各种学术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专任教师的业务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以及实践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满足高职教育的需要。经过几年努力,本专业建立起了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位层次较高,胜任高职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队伍;同时还建立了一支稳定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掌握最新技术和专业技能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保证了培养方案的实施,提高了专业教学质量。

3.4.2实践条件改善按照突出实践性教学的需求,近年来本专业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光纤通信、数字传输、程控交换、接入网、通信网络、数字通信、移动通信等多个实训室;开发了实践教学体系中所有实训环节的课程标准,并组织教师编写了对应的实训教材;各实训室均有规范、严格的管理制度,并配备专任实验人员负责设备、仪器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保证实践教学设备有较高的正常使用率,发挥其最大效益。

3.4.3校企合作的推进本专业一贯重视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聘请了多位本地铁通、电信、移动等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企业技术和管理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一起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让企业专家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监控,校企合作新课程的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学生顶岗实习指导等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近年来我们与企业联合建设了"西安联通校内移动通信基站"和"西安铁通校内电话机房"2个运营型校内实训基地;与中国铁通陕西渭南分公司、中铁电化局西安通信信号工程处2家企业合作,建立了2个校外实习基地。目前,与专业对口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场地充足,运行和保障措施规范得力,校企合作关系良好。

3.5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管理和监控健全的教学管理和监控机制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基本保障。我院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各教学管理部门分工具体,职责明确。教务处代表学院进行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系部在学校指导下负责处理日常教学管理事务,指导专业教研室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课程(实训)标准、授课计划、教案等一系列教学文件的开发、实施与管理。学院设立教学督导机构,负责教学质量监督、教学检查与教学评价工作,形成专家教授与管理人员共同负责学院教学质量的运行机制。机构的完善,大大加强了学院的教学质量管理职能,强化了质量管理力度,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得到严格地执行。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篇4

关键词:人才培养;应用型;能力本位;方案构建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同时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进度加快,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必须重新认定,找准自己在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位置,构建具有特色的办学模式和教育模式,从不同的方位满足社会发展的多维需求,但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严重影响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促使高等教育逐步产生类型的分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运而生[1].现阶段,由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在探索中,多数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还是照搬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很难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制订符合区域发展现状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形成发展优势,是院校建设、适应和服务区域发展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广东白云学院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直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基于能力本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基于能力本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指导思想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需要解决理念、方案和实施三个层面问题,需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和落实人才培养方案[2].

1.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扩大学生自选专业、自选课程的权利,实施“弹性学制”;推动从“教”到“学”的转变,以信息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平台,以学分认证为手段,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推行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对接、自主学习与互动教学相融的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学习成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

1.2树立“特色意识、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路径,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为提升人才质量的重要内容,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国际合作为重要手段,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管理模式等,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1.3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

体现“重基础、强实践、擅应用、长技能”的人才培养指向,构建能力本位及四个对接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三个符合度,即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培养结果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2基于能力本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基本原则

2.1突出市场导向及能力本位,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要顺应地方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型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围绕产业升级转型、技术创新需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细分职业面向及岗位(岗位群),准确定位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科学分析与界定岗位或岗位群能力,按照能力培养要求设置课程模块、设计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践课,形成“专业+专长”的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3];支持与行业企业等合作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2.2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强化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

在强调岗位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具有终身学习的健康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着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构建起适应终身教育及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程,鼓励课外实践与创新创业、允许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探索建立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有机融合,强化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3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工作与学习结合,突出工程实践能力

打破按照学科内容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的思维定势,按能力培养要求设置课程模块,确保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系统规划教学体系,总体实现“两体系三并递进”模式:将实验、实训、实习与理论教学并举、并重、并行,其中理论教学的递进体现为“学科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的递进;实践教学的递进体现为“基本技能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递进.实践教学学时占专业总学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强化校企合作育人,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2.4统筹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的整体优化

将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目标贯彻、落实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中,改学科导向型的课程设置为专业导向型,从知识逻辑体系向技术逻辑体系转变.通过删、减、并等措施降低课程内容重复率,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减少必修课比例、压缩课内总学时,增大选修课选择范围和丰富选修课内容,均衡各学年学分,提高教学效率;统筹人才培养全过程,按照推行完全学分制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规划课程结构及比例,构建“大平台+小模块”模块化课程体系,纵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4].同时,横向统筹和规划跨学科和跨专业课程,构建和完善学校各类各级平台课程,加强课程的标准化建设,多视角审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逐步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的整体优化.

2.5强调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彰显“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特色

制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各专业在学校统一指导思想和规定的框架下,在学科及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或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以及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安排等方面,可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采用不同的做法,体现专业的不同特点,发挥各专业的优势,形成专业的特色.

3基于能力本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基本要求

3.1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

各专业应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正确把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细分职业面向及岗位(岗位群),进一步准确地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形成本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及职业面向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准确描述人才培养目标,即符合学校“培养一线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定位要求和符合本专业职业面向的定位及体现本专业特色,并明确主要的岗位(岗位群)或工作领域.

3.2分析岗位(岗位群)能力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的业务规格

针对典型的工作岗位,进行岗位描述、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素养与能力要求分析,并对所有典型的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与能力要求进行归纳、综合,形成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能力要求,总结精炼后,具体描述为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即业务规格).在注重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针对性的同时,强调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明确本专业职业资格证要求,所有专业原则上应达到三级或以上(可设1个主要证书和2-3个可选证书),强化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3.3构建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与职业标准对接为核心的课程内容体系

构建以职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学内容体系[5].打破按照学科内容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的思维定势,科学分析与界定岗位(岗位群)的基本能力,按能力培养要求设置课程模块,设计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构建基于岗位(岗位群)基本能力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融合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基于“能力本位”原则,课程内容体系落实“两个对接”:一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依据职业岗位、职业标准及相应的基本培养规格要求,将专业基本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具体课程和实践环节中;二是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对接,依据各专业所确定职业资格证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和实训环节,确保课程内容及训练与职业资格证挂钩.

3.4注重设计论证、规范编制,维护人才培养方案的严肃性

为了对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系统、充分论证,所有专业原则上均应按照基于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同时,为了便于教学安排,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用文字和表格表达,力求简明、清晰.此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经论证定稿,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具有高度指导性,在执行过程中原则上不得随意修改,以维护其严肃性.

参考文献:

〔1〕徐琳.新形势下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实施———以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为例[J].商业文化,2014(29).

〔2〕肖瑶,吴灵均,曹丹.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J].智富时代,2014(8).

〔3〕樊继轩.基于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民办高校“本科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1).

〔4〕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篇5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应用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

一、建构主义概述

建构主义中建构一词是从建筑学中引申而来的,原意是在建筑或木器加工中把现有的零件和材料筑成某种结构。在建构主义思想中,建构指的是通过人的认知结构的发生和转换解决问题。具体来讲,就是指学习者在新的和原有的知识经验之间,通过二者反复的和双向的作用形成并不断调整个人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他们反对用直接教学的方式获取知识,主张用提出问题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来探究答案。近代,哲学家维柯在代表作《新科学》一书中表明:人类创造了文明社会,社会被创造的同时也创造、塑造了人类自身,所以人们才能够通过历史认识到社会是如何被创造的。由此,维柯进一步提出:人们只能认识到自己所创造的东西,也就是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自己所建构的一切。继维柯之后,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先天综合判断”命题和“主体建构客体”思想验证了在建构科学知识中人的认知结构起决定作用,对建构主义的生成和拓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20世纪以来,当代建构主义以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为主要代表,皮亚杰从认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对儿童心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认识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建构的,认知结构是在认知个体与环境的双向作用和不断建构中发展的。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其后继者布鲁纳提出:学习的过程是积极的,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依靠的是自己现在的和过去的知识来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从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两个主要方面做了进一步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多次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的结构中有多么重要,还对个体的主动性如何在认知过程中进行充分发挥作了深层次的思考。总之,上述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建构主义,也为建构主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在追溯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时,我们不难发现建构主义思想来源驳杂,涉及领域广泛,虽然上述各种建构主义提出的角度不一样,但是在如何看待知识、如何学习等方面是趋同的。概括起来,我认为建构主义至少具有三个共同的特点:一是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习者都是参与的主体,别人无法替代。二是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特定的学习情境能够促进学习者理解和建构新知识,知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对已有知识进行改组和重建,而不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知识。因此,学习离不开真实的学习任务,对于学习就要努力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三是主张学习的社会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但是个人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更是以社会为媒介通过与他人的协作和会话而内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二、建构主义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关联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未来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但是纵观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可以发现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往往不是社会所需的人才,不少大学毕业生正经历着与社会相脱节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基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偏离社会需求的人才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狭窄,部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探究素质、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深层开发等。针对上述困境,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可以为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新的视角和提供参考。在建构主义看来,知识不是学习者对现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基于自身经验对知识赋以意义,同时强调学习者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中介通过与别人的协作不断建构新知识的。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鼓励学习者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更强调反思能力的培养,还主张将学习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建构主义倡导的教育理念与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契合,我们应当予以借鉴。找到建构主义与应用型人才培B的契合点,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重新定位师生角色,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从而达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最终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建构主义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为了满足新课改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的需要,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在实践与创新思维方面的发展。建构主义主张的教育理念与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相契合,我们应当予以借鉴。其中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课程体系成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难点。这就意味着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等方面的理念、方式和方法都要进行深刻的转变。

在课程设置方面,从强调课程的工具性向强调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将课程视为传授知识的工具,但是在建构主义视角下,课程被视为工具性和个体发展的统一体。课程设置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创新思维习惯、提高素质和强化实践能力。因此,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课程设置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要因材施教,要把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统一起来,综合考虑。

在课程设计方面,从强调知识的传承向强调知识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围绕学生“意义建构”而展开的,不是以分析教学目标为主。在学习方式上,建构主义提倡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参与的有意义的学习,认为知识是生存在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的。在这个意义上,建构主义要求课程设计要将知识的学习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课程设计首先要立足于知识的情境性,本着情境教学的理念,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然后将学生置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处于主导地位。整个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其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教学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教学环节要考虑学生的主体价值,真正赋予学生话语权,这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教师作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具体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做两大转变,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二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角色方面,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强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在教学观念方面,教师应该由以知识学习、教学任务和教育教学为中心转变为思维训练、学习效果、自育自学为中心。

(三)以建构主义为指导进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文字呈现,主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展开。目前,纵观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可以发现在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培养的目标局限于信息的传递,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的内容仍以现成知识为主要载体,对学生的现实需求缺乏关照,教学方法缺乏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往,缺乏教学资源的深层开发等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实践能力、探究素质,以及采用何种方式、方法进行人才培养成为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点。在这个意义上,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强调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注重学习者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重视培养学习者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的理论,与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相吻合,可以解决上述诸多问题。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定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改变过去长期存在的被动灌输的培养方式,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与实践中棘手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在活动与交往中M行探究性学习,切实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张银蒲,申彦春,姚明林.基于建构主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继续教育,2011(05).

[2]徐维英.建构主义理论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发展浅析[J].教育与职业.2011(23).

[3]刘儒德.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J].人民教育,2005.7.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篇6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方案;框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194-01

结合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针对地方高校大学生素质能力现状,提出大学生素质能力提升的可行性方案。文章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学生素质能力考核等几个方面探索素质能力培养方案的框架,希望本研究能对地方高校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思路提供理论指导。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思路

(一)深入一线调研

在学校制定年级人才培养方案时,各教学单位的人才培养方案执笔人要带队深入到工业企业、设计、施工等部门深入调研,将调研报告提交给教学单位的部门领导,进行认证审核后,再定专业课的方向和范围。经过教学单位的反复推敲后落实到纸面上,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初稿。

(二)培养方案研讨

教学单位的主要院长、教学副院长、科研副院长及相关教学、研究领域的教授、副教授、教科研究领域出色的教师一起探讨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从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相互衔接的前因后果,包括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衔接及如何充分体现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的实际问题召开研讨会,其课程内容要紧跟地方经济发展和专业领域发展前沿,形成多样化交叉的跨学科课程体系,经集体讨论后形成过程稿。

(三)培养方案的更新

方案确定后在执行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课程不能轻易进行学期前移、后移,这给学校的教学审核工作带来很大麻烦,尤其是近两年教育部开展的教学审核式评估,是对学校的整个教学运行的一次常态化检验。

二、培养目标

地方高校制定素质能力培养方案时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要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实际情况,要充分发挥学生思想道德和个人责任感同步;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并重;教学工作与科研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稳合,使学生充分利用本科教育时间,掌握多方面素质能力,为学生毕业后适应专业相关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以培养综合性、实用性和具有探索精神本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三、课程体系

(一)开设心理教育课

做心理教育的教师平时要收集心理教育的案例,通过资料,文献、现实发生的事情,整理成教学方案,可以半个月左右上一次课,以大课的形式上,把一个专业的学生聚到一起上课,课程要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分析案例发生的原因,解决办法,教育学生处理好心理问题。

(二)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

现在企业需要大学毕业生上手快,创新能力强,这就需要在方案的课程中加强理论基础课程的设置,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和必要的经流管理知识,人文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基础知识层面就要重视跨学科的培养。专业课也要设置跨学科必修课程,还要增加与学校不同部门及研究单位之间的合作项目和交叉学科研究的项目。

(三)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各教学单位要协助学生制定好大学生年度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的认识实习前,要有专门的教师对本专业学生进行四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做个概括性讲解,让学生自己理顺思路,对自己感兴趣的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有大概认识,最好能让学生了解到具体课程,给学生建立一个大学四年的大体学习内容,哪些课程需要在工程实践中用到,并给以标注。为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工程系统意识、社会影响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途径

(一)总体教学安排

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要对所讲课程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教学设计基础知识熟悉掌握,对本门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规划能力,教学设计实施与管理过程的能力,对课程的教学评价能力要有统一规划。教学设计是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为依据,力求使课程教学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要求,使教学内容能指导实践应用。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材料、教学思想、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更好的为教学过程服务

(二)改革课堂教学

现在一直强调要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对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应用领域熟练掌握,并且对课程的教科研领域有一定研究,将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到前沿应用领域之中。教师讲课时是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能否运用自己的讲课艺术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入所讲授课程内容之中,如何能让学生更有兴趣听课是一个长期坚持的难题,也是一个严峻地挑战。只能通过适当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小组讨论课程,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三)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课堂教学,课后指导,尽管现在学生的能力大多需要自己锻炼,强调学的主体,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要自觉地为学生学而精心地安排授课、讨论和课外辅导,以及编写各种教学资料,通过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独立学习。对学生实践环节的课程要有考核标准,教师严格把关,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加大专业课的考核

重视专业课的制定和考核,不让考核流于形式,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带有实践环节课程往往是不受重视的环节,许多实训、社会实践流于形式,或者校内实验开出率不高,或者实验设备不可用,受到经费限制,报销的困难性,致使很多社会实践环节仅限于省内,限制了学生的锻炼过程,这需要从学校层面逐渐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篇7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能力

强化实践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需及时转变办学定位和学生培养方案,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型专业技能人才作为教学目标。近几年,我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现状,结合专业建设水平,制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将实践教学理念纳入教学改革之中,适时转变和调整人才培养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能够在实践工作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专业实践教学经验,提出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创新问题。

一、强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比较注重阐述专业理论知识,主要在思想政治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内在关系的把握上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这种只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传统方法不但很难让学生接受和理解专业知识,更与社会需求相脱离。因此,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对理论知识进行“实用化”解读,通过课堂讨论等方式将枯燥、抽象的专业知识变得有趣、易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设计好讨论题目,学生在课前可以根据老师设计的题目搜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积极讨论,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观能动性。

二、转变教学观念,引入试验实践机制

依照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传统人文社会科学教学手段显得十分单一,内容抽象,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将实验实践机制引入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中,进而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具体做法是,首先,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每门课程中引入实践实验教学机制。教师在课前需要精心设计实践实验内容。其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增加实用性课程教学,体现本校教学特色。再次,针对实际情况设计专业模块,为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思想,按照不同专业模块设计不同的课程。最后,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多种多样的实验实践活动。渠道主要包括多媒体资料以及网络资源等,且实验实践活动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开展模拟实践教学

学生毕业之前,学校应该针对学生未来工作岗位,依据教学大纲制定详尽的教学方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在课程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情景教学法,模拟社会工作环境,将课堂视为舞台,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表演,并随时进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舞台剧的方式演绎社会各种问题和矛盾,通过讨论找出解决方案。这种模拟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充分结合实际,减少教育资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展现出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四、树立“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开展课外社会调查与实践

培养各级党政事业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各级中等以下学校政治教师以及高素质的生产一线劳动者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的主要目标,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专业方向课程,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这就要求学校以及教师要充分做好调研论证工作,制定出学生社会调查以及专业实践实施方案。具体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社会调查。针对某一个调研题目,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实践独立或者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社会调查。

(二)课程见习。根据不同课程特点,由教师制定不同的调研主题,并由教研室统一组织。

(三)专业实践。学校成立专业指导教师小组,按照既定选题和活动方案挑选专业实践基地,并制定好实践大纲,最终完成调研论文。

五、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从师基本功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来说,重点培养的目标在于,可以胜任初等级别以上的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及科研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人才。所以教学实习环节对于师范类人才的技能培训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那么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一)掌握好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强化从师专业技能的培训。

随着学生生源的不断扩大,全国各地的学生聚集到一起学习时,面对地方语言交流的问题,师范类毕业生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素质就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所谓“三字一话”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加强的。其中对于普通话教学的安排就会安排专门的教师进行教学和指导,使得每位毕业生的普通话水平都能够达到国家要求,同时书法教育也被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来,因为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今天导致很多学生从小就缺乏传统的书法练习,特别是在校学生都是八十年代后的新青年,过分依赖电脑和办公软件造成了很多学生对汉字的书写都陌生了。所以加强学生的书法教育显得犹如重要,比如通过举办各种书法比赛展览等来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书法汉字的兴趣,将感性的艺术情操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另外还可以开设一些教书职业素质培训的教学实践项目,全面提高毕业生在从师方面的专业技能。

(二)重视和加强师范生教育教学的实习工作。

教学实习工作是师范类毕业生从学生向教师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加强实习工作的培训和锻炼就是学生在跨入教师岗位之前的一个重要过程,因此制定出符合学生专业性质的实施方案,发掘适合学校要求和社会需求相统一的教育实习模式,让师范生在未来真正从事教育工作可以很快转变角色,为教育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我们,就近几年师范类教育教学实习工作来说,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第一,在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教学管理部门虽有制定宏观的规划和方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缺乏长远的规划,实际基地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力和物力支持,在基地建设中存在短线行为的现象,也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普遍现象,故缺乏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缺乏政策和制度方面的保障。

第二,由于大多数学校任务繁重,很多实习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得不到教学部门一线实战教师的指导,多数只能依赖学校科任教师承担,让毕业生在实习前只能通过在校试听试讲,缺乏双师型指导教师的实习指导。

第三,毕业生实习容易给学校教学工作带来冲突和影响,大多数学校都有既定的教学计划,所以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有时很难积极配合。

综上几种情况反映,要做好毕业生教学实习工作的有效进行,就要求师范类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积极做好实习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准备工作,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教育实习的新途径和新模式。然而新途径新模式的发掘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依然是坚持集中实习为主要形式,将培养可以胜任一线教学工作的优秀师资作为重要目标,同时为了确保每位实习的毕业生都能按时按质完成实习工作的各个环节,应该有专业的指导教师进行全程指导,这个指导教师的培养也应该纳入学校的长远规划中去。

第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通过教学部门审查和批准,将部门学生安排在制定学校进行分散实习,这样就可以在节约教学资源的情况下,确保学生实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第三,对于一些师资力量欠缺或师资不达标的偏远地区学校,师范类学校可以积极鼓励毕业生顶岗实习,让毕业生实习工作可以有效进行。

六、着重关注毕业论文的编写和指引、领导工作,培养学生学术探究和革新创作能力

撰写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本科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总的审阅、检查,更是培养、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风气和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此同时是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挥基本技能,发挥创新精神进行学术研究。

论文题目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让学生撰写论文时可以结合专业主要课程知识,通过实际调查研究,最终写好论文。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拟研究课题,主动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同时教师也要加以指导,避免学生抄袭或弄虚作假。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实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欣.关于地方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若干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8,(4).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思想品德

在现代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在高速发展,知识、信息的传播的速度也在变快,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力缩短了能量转化的周期,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调整,这些变化对社会的人才的要求也提高了。要想真正成为21世纪新时代的人才和社会的主人,就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这一要求的实现就要求身为学生的我们在接受教育阶段,要培养好自身的素质,为未来做好充足的准备。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素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方面的素质,同时它也是学生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前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要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就必须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以使其发挥最有效的作用。

一、素质教育与教学模式的内在关系

素质教育是一种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方式,它从人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以学习主体的资格来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与素质教育相比较,教学模式是一种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形式。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素质教育是内容,教育模式是途径,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是对组织教学的一种设计,它将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手段从宏观上进行了调整配对,对教学起到了构造的作用。同时,教学模式一般形成于实践过程中,它解决了教学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节问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素质教育则是教学模式的实质内容、思想指导。这样合适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当下教育学者比较重视的课题,道德素质是学生总体素质的基础,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是培养一个优秀的新时期学生的基础,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这些理论相结合,把这些积极乐观的政治思想运用到生活中,为自己的生活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但是正因为它与人的日常生活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就不断地显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了。

第一,思想品德的学习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再加上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年级偏小的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这些思想品德内在思想,而只是从文字的表面上记住了这些理论,这还不足以将思想品德的实质内容融入生活。第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也认为这是一种很抽象、很无趣的思想理论,于是他们只是将这些理论生硬地灌输给这些学生,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将将这些理论运用于生活。第三,只关注理论,关注权威是大多思想品德的基本模式,而这些理论模式是不符合大多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了解社会、了解身边的一切与生活相关的现实事物,而不是静静躺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本课程应该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要为他们今后的漫长人生道路指明正确的方向,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处理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使得他们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

三、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抓住两个关键因素: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和学生个性化、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这两个关键因素的考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素质教育的效果。

1.引导模式

在现在这个越来越尊重人权的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了主要的原则,所以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进行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会给素质教育的实现带来很大的效果。引导模式是指学生以自主方式进行学习,老师在一旁起到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老师的协助作用。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综合的提高。

2.案例模式

案例模式作为初中思想品德学习的一种教育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案例教学模式是以情境认知理论、人际交互决定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等心理学研究理论为基础构建起来的模式。

采用案例教学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从教学目标出发,构建属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独有的案件模式,将案例教学目标植入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中,打造属于它独有的案例模式。第二,案例模式的教学模式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案例的撰写。一个好的案例教学的重点就是选取一个合适的案例,案例中要包含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而且案例要切合实际,反映社会现实。第三,在进行案例教学前,必须要求老师和学生对案例熟悉,教师还必须掌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第四,案例教学开展的形式应该以讨论的形式进行。

3.教案学案一体化模式

教育部门在开设思想品德课程时会下发一份教案,教案是供老师教学参考的,而非是必须教授的知识,老师在开设自己的课程时要把握自己学生的特点,制定一套适合本学生自己的学案,当然学案的内容必须要符合教案的基本要求,这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初中的思想品德学案主要是从学生的自主学习角度出发,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素质教育的渗透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彻底解决日常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未来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崔晓虎.浅谈新课程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J].成人教育,2012(5):23-32.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篇9

一、当前工商管理教育的突出问题:封闭式的理论教学

当前高校工商管理教育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封闭办学,缺少与社会的互动。一是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缺乏对用人单位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更谈不上企业管理人员的参与讨论。这样制定出来的培养方案,其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规格,是教育者凭想当然确定的,是否真正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非常值得怀疑。一个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现有的学生在哪些方面需要强化培养等,只有企业的管理者最清楚。教育者如果不对用人单位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分析,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只能是空中楼阁。二是在培养方案的实施上,缺乏社会的参与。工商管理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培养的是应用性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许多课程和教学环节是需要在企业中完成的。欧美国家在工商企业管理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很注重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学习,更不乏有的国家通过立法形式要求企业完成规定的学生实践学习任务。由于十几年的高校扩招,我国目前的工商管理教育鲜有在企业中安排实践教学的。虽有较多的高校通过模拟实训方式强化实践能力训练,但终究不是真枪实弹的功夫。三是在教学过程中,较少吸收企业和其它高校中的教师为学生授课环节,校际学分互认更是处于试点阶段。封闭办学的后果必然是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当前高校工商管理教育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重理论,轻实践,很难做到知行统一。一是在教学理念上,重灌输轻启发,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二是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实践环节比重过小,有的即使安排了较多的实践环节,在落实的时候也大打折扣,落不到实处。三是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大多数教师缺乏在实际管理工作岗位的工作经历,教学内容脱离实际。而国外的工商管理教育大多要求教师定期到企业中兼职并搜集教学案例,也有政府和企业高管转行到大学任职的,这与国内是一个很大的反差。封闭式的理论教学教给学生的是纸上谈兵的功夫,学生缺乏动手能力,造成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二、以能力为核心,构建校内外互动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解决上述突出问题,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归纳起来,就是要做到“一个核心,六个互动”。能力提升是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作指导,树立能力核心的思想。具体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这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提出的,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注重学思结合,就是要改变过去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注重知行统一,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事做人,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教育只有与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为人的职业生涯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当前,结合的重点是加强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强化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等培养环节。注重因材施教,就是要在学要求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这对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习惯等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种模式还要遵循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实现“六个互动”。第一,培养方案制定上的校内外互动。高校的人才培养是为社会服务的,社会的需要如何当然是学校首先要考虑的。因此,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建立与社会即用人单位的广泛深入的互动。这种互动,首先是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要对各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单位进行人才需求调查,了解社会对某类专业人才需求的层次、特点等,以便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其次,高校还要通过由名校专家、企业高管、行业代表、优秀校友组成的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等平台,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解决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人才培养不符合社会需要的问题。第二,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的校内外互动。为体现能力核心的要求,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应重视实践环节教学,改变实践环节虚置或单纯安排在校内进行的状况。通过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的办法,把部分实践性强、强调动手能力的课程安排在实践基地进行。比如市场调查、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服务营销、销售管理、电子商务等课程的实践环节完全可以变“模拟训练”为“全真实战”,把教学内容和任务全部放到真实的区域、行业、企业背景下。在校内外互动方面,潍坊学院在工商管理教育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一个是设置“实践小学期”,一个是“名师名课周”,另外,还实施了“校友导师计划”。“实践小学期”主要是从大二开始,集中压缩理论教学,剩余时间外加寒暑假,构成相对集中的时段,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实习单位的管理者和学校的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考核。“名师名课周”是在每个学期安排一个周的时间,每周一个主题,从企业和名牌大学聘请相关名家到学校进行集中讲学。“校友导师计划”是选择已经毕业的优秀校友担任学生的成长导师,全程指导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同时,选择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或课程章节,由部分优秀校友讲授。实践证明,“实践小学期”、“名师名课周”和“校友导师计划”无论是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还是在增加行业体验和专业知识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第三,单门课程与课程整体的互动。一个完整的培养方案,除了要有科学的培养目标、业务规格,还要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及相关的配套制度。课程体系是来落实培养目标的,但不是各门课程的简单相加。单门课程的教学必须放到课程整体中加以观照。也就是每门课程的教学都要体现整个培养方案的目标、思想和要求。现在的问题是许多教师对培养目标如何转变为具体的课程不清楚。因此,各门课程的教师要与其他教师形成良性互动,深刻理解单门课程在整个培养体系中的目标和作用。正如美国康奈尔大学校长在他的著作《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一书中所说:“没有目标的课程学习将会有害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2]第四,第一课堂与二、三课堂的互动。国际著名大学的成长历程显示:仅靠第一课堂的教学资源和手段,难以形成国际竞争力;第一课堂与二三课堂紧密结合是凸现办学特色、提升学生能力和学校竞争力的诀窍。目前,国外一流大学在学生能力培养和二三课堂开发利用方面有如下特点:不仅将二三课堂活动视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以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且逐步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二三课堂教学环节纳入培养方案;二三课堂教学活动的空间分布广、形式多样、经费来源多元化、管理制度化。对二三课堂进行系统设计,实施规范管理与组织运作,通过建立科学的能力评价体系,来调整与规划二三课堂,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目前的各类学科竞赛是实现一二三课堂互动的很好平台,应高度重视和利用。比如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由真实的企业出题目,不同专业的学生组队参加,指导教师不限于本校,还有全国各高校的教师和大量的企业教官参与指导和评价,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有必要的专业知识积累,更需要学生团队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活跃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潍坊学院从2008年开始一直组织学生参加该项赛事,前后共有400多名学生参与,拿到全国决赛奖项的有30名余学生,这些学生深受其益,也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其它如组织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SRTP)等都是实现一二三课堂互动,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良好平台,应给与高度重视。第五,教学方式、方法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互动。教学方式方法是一门课程或者一种教学活动所采取的手段,它受具体的课程目标、学科性质、教师个性、学生状态等很多因素影响。由于对这些问题都没有很好地研究和考量,目前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往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整个培养方案的目标、内容、特点等没有建立清晰的联系,使教学方式方法在很多情况下变为一种在封闭的课堂环境中任凭教师个体发挥的随意性动作。国外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教育大量采用小组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授课大多采用小班制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我国高校在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教师实践经验缺乏,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课程讲授法,现场模拟、案例教学法采用的极少,加之学生实践条件也不理想,实习基地缺乏,出现人才培养质量低下实在是无可避免。第六,教学评价与培养目标的互动。每个学期的考试,对学生都是对学习情况的一种评价。由于教师缺少对培养目标的重视和把握,考试内容和方式难免出现与培养目标脱节的现象,导致指挥棒失灵。为此,必须改革单一陈旧的考核的方式,配合培养目标的实现。潍坊学院在《市场调查与预测》、《旅游管理实务》、《会计制度设计》、《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等课程中,实行“实践性选题+方案设计+方案实施+交流互评+答辩”多环节、多方面参与的、以“过程性考核、技能性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改革;在《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课程中,试行通过学科竞赛培养和强化专业技能的“以赛代练、以赛代考”活动;《商务礼仪》、《商务谈判》、《会计实务》等课程,实行“给定主题、模拟场景、现场演示、学生参与、评委打分”的考核方式,《外贸口语》课程,采取“现场对话”的方式进行考核,其它的课程普遍采用了“出勤与课堂表现分+作业分或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的结构式成绩评定办法。对实践教学环节,采用专家评价、实习单位鉴定评价、导师评价、项目答辩相结合的评定办法进行考核,较好地促进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思想篇10

[关键词]地方高师;音乐教育;培养模式;改革

一、地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扩招

有些地方师范院校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扩招,把扩招作为自己的生财之道,而与扩招相匹配的教育资源却捉襟见肘。某些地方高师音乐院系每年招生四五百人,由于没有足够的师资和教学设备,一些本应采用小课上的技巧课却变成了几十人一起上的大课,这样的培养方式严重偏离了培养目标,教育质量和效果可想而知。

(二)脱离基础教育实际

有些地方高师院校在办学思想、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上与基础音乐教育脱节,办学思想和目标模糊不清,忽视教师职业信念和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三)重理论轻实践

地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主要承担着为地方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和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及技能,在这一前提下应适当扩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是地方高师音乐教育的一大通病。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地方师范院校的音乐院系要想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尽快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必须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培养方案

地方师范院校的音乐院系主要承担着为地方基础音乐教育培养人才的任务。只有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才能确定正确的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地方师范院校音乐院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突出自身教学特点,加强实践环节。地方师范院校大多是和偏重实践教学的专科学校或与其他师范学校合并而成的,都有着比较丰富的实践教育资源和传统。然而有的学校由于盲目扩招、攀比,在一定程度上丢掉了这些传统。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应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所以,地方高师音乐院系应多开设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课程或提供专业实践的机会。如在校内,以班级为单位每月举行一次专业汇报演出,观众和演员都是本班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上台展示、锻炼的机会。教学能力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最初是在学生的教育实习中获得的。目前音乐教育实多安排在大四阶段,时间大约4―6周,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形成独立教学的能力,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高师音乐院系必须建立科学的实习机制,增加教育实习的机会,延长实习时间。从大二开始,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定期的专业汇报演出,还要进行教育实习。这种实习活动同样是在班内开展,每周1―2学时,由学生轮流上台讲课,每人讲10―20分钟,内容可以是大学阶段所学的,也可以是中小学音乐教材上的。在校外,学校应建立教育实习基地,特别是应与基础音乐教育薄弱的农村中小学“联姻”,开展助教活动。从大三开始,学生可以每学期有1―2周的时间到各级中小学进行音乐助教活动,户籍在农村的学生可回到所在的村小学实习。只有保证充分的实习时间,才能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形成一定的独立教学能力。

2.突出为地方服务的特点。为地方服务是地方高师音乐院系义不容辞的责任。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就是要根据地方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据笔者对商丘市中小学的调查,音乐教育是农村基础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音乐师资缺乏,有近80%的农村小学没有专职音乐教师;担任音乐课的教师绝大多数是由教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的;音乐课的内容仅以唱歌为主,甚至有的学校不开音乐课。即使是专职音乐教师,也存在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的现象,很难胜任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面对这些问题地方高师要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笔者认为,在培养层次上,地方高师音乐院系除了本科外,还要培养专科层次的小学音乐教师;在招生对象上,主要应招收那些自愿服务农村的农村学生,实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政策;作为激励,国家和地方高师要出台优惠政策,如减免学费、提供助学金、优先安排就业等,逐步解决农村音乐教学师资短缺的问题。

3.加强职业规划意识和就业指导。加强职业规化意识和就业指导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就业的成败。很多学生在大学低年级时没有就业压力,学习不努力,直到毕业找工作时才知道“该念的书还没有念”,但为时已晚。学校和学生在这方面都有责任,都缺乏理智的思考,特别是学校缺乏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意识。虽然高校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这样的机构,但很多都形同虚设。高校应从大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意识的教育,同时开设就业指导课,特别是进行就业观的指导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笔者曾对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48名音教专业的大四学生进行过一次就业观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任教,理由是:农村条件艰苦,环境差,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农村音乐教师严重匮乏,急需大量的音乐人才,而多数学生却不愿意到农村去。这是个矛盾,是需要学校、学生及社会有关部门来共同解决的。

(二)改革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

高等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依靠学生对学业课程的修读来完成。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主要体现为课程体系的改革。地方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调整课程结构。现行地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通常是由“公共基础课”、“教育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四部分组成。在搭建这样的课程体系时,要注意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空间,适当压缩理论知识课程的课时,特别是公共基础课的课时。还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开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下面以我校四年制本科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进行分析。在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总学时为2448学时(另有7周教育实习,不占总学时),其中,公共必修课864学时,占总学时的35.3%,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4学时,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108学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6学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学时,形势与政策36学时,军事理论36学时,体育144学时,大学英语288学时,大学语文36学时,大学计算机基础72学时;教育必修课占6.6%;专业必修课占38.2%;选修课占19.9%,其中专业任选课占总学时的5.9%,公共任选课占总学时的2.9%。上述课程体系的设置有以下不合理性:公共必修课占总学时的比重过大,达35.3%;在公共必修课中4门公共政治课所占学时过高,达252学时,占总学时的10.3%;专业任选课和公共任选课所占学时比重太低,只占5.9%和2.9%,学生难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更多的科目进行学习;专业实习和教育实习的时间偏少。

笔者根据以上分析,认为应该对课程结构进行如下改革:①削减公共基础课学时,把4门公共政治课整合成“思想品德与思想素质教育专题”一门课,由原来的252学时缩减为144学时,占总学时的比重由原来的10.3%,下降为5.9%。②加强专业方向课、任选课的课程建设,加大选修课程的开设比例。③增加专业实习、教育实习的时间。④在教学法课程中应增加新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增强学生对基础音乐教育新理念、新动向的理解和把握。

2.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学内容改革要与地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相一致,要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拓宽专业口径和知识面等方面考虑。改革教学内容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突出实用性。教学内容要与基础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密切相关。如钢琴教学,前两年主要是打基础,练习“钢琴基础教程”1―4册,后两年主要以钢琴伴奏为主,突出实用性。声乐教学,要根据学生声音自然条件的好坏,学习2―4年不等。教师除了教授声乐技能外,还要强调音乐常识(歌曲的词、曲作者及其生活背景和主要代表作等)的教学。“合唱指挥”是一门每位学生都应掌握的非常实用的技能,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指挥实践能力和合唱训练能力的培养。“和声”应突出“和声应用”,教学内容要有异于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内容。对于“复调”,应在具备基本复调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小合唱、小乐队曲中复调写作技术和分析实际应用的内容为主。而“曲式与作品分析”教材主要是以介绍西方器乐作品为主,且难度较大,不适合地方高师学生使用,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突出民族性和声乐性。

其次,注重教材建设。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材建设上,教材的编写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紧密结合基础教育实际,力求体现基础性和实践性,注重理论知识的准确与系统,强调基本训练与实践相结合。现在地方高师所使用的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不适合。主要表现在专业音院的教材居多,难度太大;有些整合的教材适合学生使用,但对教师的要求太高。所以,在教材建设方面应根据课标的精神对现行教材进行选择和增删,或自行编写部分教材。在自编教材时,要认真研究地方中小学的实际需要及地方高师音教专业学生的文化和专业素质,要把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设想融入其中,设计编写出具有不同理论侧重点、知识侧重点、能力侧重点的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第三,肩负传承地方音乐的重任。实施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界的共识。我国民族音乐博大精深,底蕴丰厚,几乎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音乐,地方高师应加强民族、乡土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教学中突出区域特色。以商丘市为例,商丘不但是河南豫剧“豫东调”的中心,而且还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剧种“四平调”的发源地。这个年轻的剧种,由于种种原因,现已陷入濒临失传的境地。此外,还有流传于民间的“二夹弦”剧种,其生存空间正日渐萎缩。作为地方高师的商丘师范学院有传承地方传统音乐的任务,学校可联合相关部门对这些濒临灭绝的地方剧种进行发掘和保护。另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地方音乐选修课”,聘请地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和地方剧种或音乐传人走进课堂。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学到原汁原味的地方音乐,而且能够将地方音乐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季桂起.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9).

[2]曹垂龙.对地方性本科院校财经类两年制高职培养模式的思考[J].梧州学院学报,2007,(4).

[3]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31.

[4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1949―1995)[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