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合同十篇

时间:2023-03-25 10:33:10

加工贸易合同

加工贸易合同篇1

--约首部分:即合同的首部,包括合同的名称、合同编号、签约日期、签字地点、签约公司名称、公司地址、电话、传真、电子信箱及银行账号等方面。

--正文部分:合同的标的,主要包括货物的名称、质量、规格、数量和包装等,还有供货方式、支付方式、双方的义务、争议的预防和处理等。

--约尾部分:即合同的结尾部分,包括合同的文字效力、份数、附件、签字等方面。

具体说来,根据不同的加工贸易方式,正文部分内容主要有:

(一)来料加工贸易合同

1.来料或来件条款

确定来料或来件时间、地点、数量、质量、规格、供货方式、支付方式等。来料加工一般应规定外商提供有关图纸资料,确定发生来料或来件短缺现象时的补足办法,确定使用中方企业当地原辅材料及零部件的做价方法;确定外商未能按时来料或来件所承担的责任。

2.提供设备、技术条款

对外商提供的先进技术设备或生产线,应具体说明其型号、规格、技术标准、价格及交货条件、时间、验收办法。外商不能按规定交货,必须负责由此造成的损失。合同还可以规定由外商负责培训有关操作人员。

3.成品率和原辅材料消耗定额条款

成品率是来料加工贸易业务的关键问题。应做三方面的规定:一是规定加工贸易的成品率;二是规定原辅材料、零部件的消耗额;三是不能达到规定时受托方(中方企业)的责任。

4.交货条款

一般说来,在规定加工贸易供料、交货的总时间外,每一批加工贸易业务,还应分别订立合同,具体规定原材料、零部件供应时间和成品交货时间,以及规定违约时的责任。

5.产品商标使用条款

来料加工贸易产品商标的使用,应按照我国《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在外商与中方企业签订来料加工贸易合同时,必须要求外商提供经过公证的商标所有权或被许可使用的证明文件。其商标不得与我国已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近似,商品的造型、包装亦不得仿冒。

6.运输和保险条款

来料、来件加工贸易设备和成品的运输费用,应规定由外商负担。来料、来件及所提供设备的进口由外商在国外保险。加工后的成品出口可由中方企业代为保险,但费用由外商负责。在工厂内加工贸易期间的保险费通过双方协调做出规定。

7、工缴费条款

工缴费在参考国际市场、尤其是外商所在国家或地区加工费水平的基础上,全面考虑来料加工的各种费用开支,一般要高于国内同类产品的加工费水平。其它附加的费用,如代办保险、运输等的费用,应另行计算。

8、支付条款

确定工缴费支付所使用的货币是加工贸易中保证收益的重要方面。由于国际汇率变化频繁,收取工缴费一般避免使用软货币(即汇价下跌的货币)。支付引进设备技术费用则争取使用软货币,如果不得不使用硬货币(即汇价上升的货币),则应在计算价格成本时,把货币升值的因素考虑进去,以避免货币折算上的损失。一个合同应使用同一种货币。如果来料或出口成品实行分别作价,可以采取对开信用证的办法,即中方企业对来料或来件开远期信用证,外商对交付成品开即期信用证。如果来料、来件与成品均不计价,工缴费可以用即期信用证支付。

9、约束性条款和仲裁条款

一般合同的约束性条款规定,在协议期内,中方受托人不承接除合同客商外第三者加工贸易同类产品。

一般合同的仲裁条款规定,如双方在执行合同中发生争执,首先采用友好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能解决,应提交双方约定的仲裁机构仲裁,仲裁的裁决是终局的,对合同双方有法律约束力。

10、期限条款

合同应确定期限,如半年、一年或几年,尤其是外商提供设备、用工缴费补偿其价款的业务,更应规定期限。有的合同规定,可以延长合同的有效期,并规定了续约的具体办法。 ·服装加工合同 ·钢筋加工合同 ·加工贸易合同 ·进料加工合同

(二)进料加工贸易合同

进料加工贸易由于其本身的特点,一般包括进口料件合同、出口成品合同等。如果是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加工企业对外承接进料加工贸易,还要选定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做为商,并同其签订进口原材料、出口成品的合同。

加工贸易合同篇2

签约地点:

日期:

甲方:________地址: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传真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地址: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传真____________

根据平等互利原则,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与 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友好协商特约签定本合同。

一、双方承诺:由乙方提供不作价设备______ 美元(港币)给甲方用于加工生产______之用,(详见设备清单)。产权归乙方所有。使用期限为______年,在监管期限内,不得擅自在境内销售、串换、转让、抵押或者移作他用。到期后如不续签,则由甲方协助乙方申报海关核准后处理。乙方以免费方式提供设备,不需甲方办理付汇进口,也不需用加工费或差价偿还设备款。

二、甲方向乙方购买原料、辅料

────────────────────┬────────────────────────

│原料│辅料│

├───┬────┬───┬───┬───┼───┬───┬───┬──────┬─────┤

│编码 │单位│数量 │单价 │金额 │品名 │单位 │数量 │单价│金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甲方供乙方制成品的数量及金额

────────────────────┬────────────────────────

│原料│辅料│

├───┬────┬───┬───┬───┼───┬───┬───┬──────┬─────┤

│编码 │单位│数量 │单价 │金额 │品名 │单位 │数量 │单价│金额 │

加工贸易合同篇3

一、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居主导地位

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中发展不平衡,外资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大。据统计,2004年外资企业占整个加工贸易的比重为70%。

(二)制造业技术水平较落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中国知识产权局2005年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只有2000家,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我国的加工贸易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制造业技术水平较落后,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在高技术领域也只是涉及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与贸易利益,制约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三)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

长期以来,我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也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及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但由于国际、国内形式的变化,我们的这种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

(四)加工贸易政策不完善

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推进加工贸易国内配套产业能力的提高,延长国内加工贸易产业链,加大加工贸易原材料国产化率,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出口退税、深加工结转等政策。但这些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无法适应加工贸易发展的需要,并出现了事与愿违的情况。

二、我国加工贸易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加工贸易存在问题的原因

1.加工贸易监管力度不够

从加工贸易合同审批程序看,加工贸易企业首先到当地外经贸部门审批再到海关注册备案,实行保证金台帐制度以后,企业在海关备案前还应先去税务部门和银行办理建立台帐。但是,由于加工贸易的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大部分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权限在外方,而且有些就是“母子”公司之间的贸易,双方签订的合同随意性很大,并未真正表现双方的意图,况且审批部门只要求提供合同副本,使得企业向有关部门申请批准的合同真伪难辨。

2.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

若从严格意义上来衡量,我国加工贸易的增值系数仍然是很低的。一是企业加工作业深度差,企业深加工链条短;二是由于加工贸易的供销关系一般有外方控制,我方处于被动地位。

3.相关产业政策不健全

传统的说法,加工贸易指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按海关的统计口径,只要出口成品中有哪怕只占1%的进口料件,都视为加工贸易。这使得同一份合同的进出口额差距明显拉大。同时由于我国对中外合资企业的加工贸易产品允许部分内销,这样企业通过控股等方式可以成为控股母公司,将其产品顺利挺进国内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一般贸易市场,对相关产业造成不利影响。

(二)制约加工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1.政策不健全

加工贸易税收政策忽视了鼓励加工贸易提高国内采购率,阻碍了加工贸易运营模式的转型升级、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体系的不健全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欠缺加上地方政府引进外资中“重数量、轻质量”的政策倾向以及我国落后、不完善的环境标准和技术法规体系都对我国的加工贸易向“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形成了障碍。

2.产业技术水平相对比较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加工贸易目前整体技术和加工制造档次仍处于低端水平,缺乏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

3.加工贸易监管体制难以适应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需要

目前以纸质手册合同为审核单元、外经贸部主管部门审批合同、中国银行设立台账、海关备案核销的监管模式大大降低了通关效率,难以适应现代加工贸易发展的需要。

三、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对策研究促进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内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地位

据前所述,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中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所占比重小,且处于国际分工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因此,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的主动权就会被外资企业所掌握,其发展规划就会受到外资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强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主导权。

(二)进一步促进加工贸易结构的调整和发展配套产业

进行加工贸易结构调整,一方面是为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为适应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及国际市场变化的需要。配套产业是加工贸易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我们应积极培育能为跨国公司及其他一些具有一定资本、技术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配套的各类中小企业。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努力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鼓励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

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向我国投资,通过优惠政策引导其投资于国际化生产链条中附加值大、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或加工环节;鼓励外商在我国设立研发和营销中心,通过与其合作,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鼓励性、扶持性政策,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研制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培育为跨国公司加工贸易配套的各类企业,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关联效应及技术溢出效应,带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大对加工贸易所需的专业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培训更多的技术工人。

加工贸易合同篇4

一、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演变我国对加工贸易一直实行由外经贸主管部门审批合同、海关备案并进行实际监管的治理模式。海关对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演变:(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后期,加工贸易处于成长期加工贸易占全国进出口贸易的比重不大。企业取得订单、签订合同后向外经贸主管部门申请批准,海关凭外经贸主管部门的批件核发手册,企业凭手册进口料件,生产成品后出口。海关以手册、进出口报关单、核销表等为依据核销结案,并结合下厂核查、核销加强实际监管。合同的登记备案、核销均为手工作业。(二)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加工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期加工贸易占全国进出口贸易的比重迅速上升,从1987年的23。2%增长到1995年的47%。伴随着加工贸易合同和报关单数量猛增,“三假”案件频发。海关在监管过程中相应采取了防伪印油、防伪标签等打假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三)90年代中期,部分海关试行加工贸易计算机治理90年代中期开始,海关结合加工贸易台帐的实施,大力推行业务科技一体化,运用计算机对加工贸易合同备案与核销进行治理,作业环节从单证作业转变为计算机数据与单证数据相互核对,进一步严密了海关监管。1999年实现全国加工贸易计算机数据联网传输,有效遏止了横行多年的利用“三假”走私违规现象。同时,海关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审批和实地监管。如对进口敏感商品实行限量审批制度,从“双人作业”(初审、复审)转变为“三级审批”(经办人、科长、处长)作业制度;制定海关查验、核销量化标准,规定下厂核销比例、跨关区结转货物的核查率和加工贸易货物进出口查验比例,通过中期核查、下厂核销来加强实际监管。回顾海关对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演变,不难看出:第一,随着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地位不断上升,对加工贸易的监管日益受到监管当局的重视;第二,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如大量深加工结转业务的出现,海关对加工贸易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不得不进行监管模式的创新和引入新的监管手段;第三,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变化贯穿于海关工作方针的调整之中。上世纪80年代,海关工作贯彻“促进为主”方针,对加工贸易的治理,比较重视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90年代中期,海关坚持“依法行政,贯彻政策”,从1995年实施加工贸易保证金台帐开始,监管工作更多地重视对加工贸易加以规范。2001年,海关适时地提出“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十六字方针,标志着监管部门力求在“把好国门”与促进经济发展之间实现均衡。二、对现行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评价1995年以后随着加工贸易保证金台帐制度的出台及完善,以及海关计算机监管的日益完备,加工贸易监管日趋严密。但与加工贸易相关的违规行为还没有完全遏止,国家税收保全机制仍面临挑战。2000年全国海关共查获加工贸易渠道走私案件752起,案值25。4亿元,虽然案件数只占全部走私案件数的7%,但案值比例高达42%,略高于加工贸易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38。5%)。2001年上半年,海关调查部门立案的走私案件,涉及加工贸易的案值,仍达到总案值的42。7%;海关缉私警察立案的走私案件,加工贸易的案件呈明显上升势头,共立案148起,增长48%,案值12。5亿元,增长76%,擅自倒卖保税料件、成品、减免税设备是走私的主要形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工贸易“漫山放养”的发展格局增加了监管难度长期以来,我国对开展加工贸易实行不限区域、不限企业、不限商品的宽松保税政策,这对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扩大出口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加工贸易发展初期,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不是很多,生产规模不大,这种宽松政策并没有给监管造成太大的压力。但是,宽松政策的基石是企业守法经营、自律性好、不存在追求非法利润的利益驱动。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经营机制的变化,宽松政策中蕴藏的企业信誉风险就暴露出来。部分企业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利用加工贸易保税且无贸易管制的便利,绕开我国对一般贸易进口的管制,逃避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在这种情况下,“漫山放羊”的格局加大了海关对加工贸易的监管难度。加入WTO后,我国关税大幅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走私的动力。但是,由于我国17%的进口增值税不会改变,因此仍会有部分不法企业继续从事违法行为。(二)加工贸易周期长、涉及部门多,监管难度大由于产品加工周期长,企业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多,有的企业因市场变化或经营不善,出现破产、倒闭,或外商毁约,或企业违法保税料件被查扣、拍卖,造成进口料件未能加工出口,或加工未出口,造成合同无法核销结案。这些企业的经营者往往一走了之。由于许多加工贸易企业的投入并不大,许多厂房设备破烂、陈旧,处理起来成本高,收益小。加工贸易逾期合同未能核销是多年来海关监管面临的难点问题。(三)海关本身的监管力量相对不足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监管力量的多少是提高监管效率的关键之一。据调查,法国负责监管加工贸易的海关治理人员有2万多人。但是当前,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关员仅3,000多人,而2000年在海关有合同备案的加工贸易企业为9。4万家,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302亿美元,不断增长的巨大业务量与治理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1995年保证金台帐制度开始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监管,但是由于是“空转”,实际作用有限。1999年10月台帐开始部分“实转”,但截止到2001年7月底,企业缴纳加工贸易保证金台帐金额占加工贸易进口商品保税金额的比例很小(约2%),海关的监管任务很重。(四)监管部门协调不够,未形成合力加工贸易治理涉及外经贸、海关、工商、税务、外汇治理等多个部门,共管格局虽初步形成,但仍然存在责任不清、难以落实的情况,对加工贸易的社会共管仍未有效形成合力。加工贸易相关的治理政策大多由海关负责执行,监管的责任也几乎都落在海关一家身上。虽然各个部门对加工贸易都在进行治理,但每个部门的治理都存在死角。如外经贸主管部门负责审查企业的经营资格和生产能力,但是做不到,也不可能对每一家企业实施验厂,对企业的生产能力难以把握;海关受种种限制,也无法保证对每一家企业下厂核查核销。假如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治理风险将会大大降低。(五)现行分类治理办法不利于加强惩罚走私的力度对于买地建房、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的违法行为,轻易查处;但是对于租赁厂房且生产规模不大的企业,一旦“飞料走私”,人去楼空,海关难以处罚,国家税款就会流失。现行的企业分类治理等办法,对这类走私企业很难事先防范和事后打击。海关既要严密监管,保证国家税款不流失,又要方便快捷,高效运作,治理工作量和难度很大。对加工贸易现行监管形势,治理部门与企业的判定分歧日益明显。从政府治理的角度看,加工贸易成为走私一个不容忽视的渠道,尽管已经大大加强了监管力度,但仍然没有有效地遏止加工贸易走私,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治理。而地方政府和企业则感到,现行的监管效率由于手续繁琐,已经不能适应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这种矛盾揭示出,现行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加工贸易发展的需要。现行的外经贸主管部门审批合同、海关备案核销的监管模式,在加工贸易发展初期,还是比较适合传统企业运作的。但是随着加工贸易的迅猛发展,加工的深度、广度不断延伸,加上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企业难以事先准确制定完备的计划,原有的按既定合同(计划)生产和监管的模式,与越来越多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的矛盾日益突出。企业往往先申请“虚拟合同”,再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变更,但是变更又相当频繁,且涉及外经贸、海关、银行等多个部门,均需要一定的时间,企业和各治理部门都疲于应付,妨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和政府治理效能的提高。因此,监管工作要实现既管得住,又保证加工贸易的顺利发展,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必须从根本上改革现行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积极探索适应加工贸易发展新形势的新的监管模式。三、国际上完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经验外国海关对加工贸易的治理有许多可供借鉴的地方。现在各国对加工贸易的治理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封闭式保税监管,即加工贸易保税只能在海关监管的封闭区域内进行;二是先征后退,原料进口时先征税,等成品出口时再予以退税;三是实行在第三方担保前提下的保税监管;四是先进的开放式。不管采用什么方法,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国家税收保障机制是制定加工贸易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前提。欧盟国家成立由产业部门参加的加工贸易品种、数量核定小组,定期审定可以开展加工贸易的品种和数量,依法使国内产业受到严格保护。他们具体采用两种治理制度:一是保税制度,要求企业以加工产品复出口为目的,货物进口前,向海关提出申请,经海关审核同意后发给批准证书(类似我国的加工贸易手册),货物进境时企业凭此免税,亦免受贸易政策措施治理,成品出口后由海关核销。这类似于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政策,但这种开放式治理的基石是市场和法制的完备、企业守法自律性强及信息化监管网络的建立和健全。二是退税制度。假如企业在进口时没有把握将加工产品返销出口,但希望保留产品出口后退回已征收进口税的可能性时,可选择加工贸易退税制度。货物进口前,也要经海关审核同意后发给批准证书;货物进口时要先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并受贸易政策如进口数量或配额限制。假如产品出口,可向海关申请退还进口时所缴纳的税款。《欧盟海关法典》规定,不论保税制度还是退税制度,海关如认为必要,在核发加工贸易批准证书前,可对加工贸易企业征收保证金或由企业提供银行担保。日本、韩国也都积极鼓励开展加工贸易。但在具体治理上,日本海关对加工贸易实行三种监管模式:第一种,在指定区域内(目前仅指保税工厂)开展加工贸易,实行类同我国的保税政策;第二种是担保保税政策,对一年内加工复出口,进口时提供料件税款等值担保的予以免税,如届时不能加工复出口,海关将担保金或担保物抵缴税款;第三种是先征后退政策,料件进口时先征税,在规定的时间内加工复出口的予以退税。第二、三种监管模式是针对在保税工厂以外区域开展的加工贸易,企业可以自主选择。韩国目前对加工贸易实行两种监管模式:第一种,对在指定区域内开展的加工贸易实行保税政策,指定区域仅限于保税工厂和保税区(亦称出口自由区);第二种,先征后退政策。有必要说明的是,韩国发展加工贸易始于60年代初,曾经实行了类似我国目前的遍地开花的加工贸易保税政策,碰到了目前我们正面临的情况和问题。经过10多年的探索、实践,证实不限区域、漫山放羊的保税政策(韩国不论是开展加工贸易的地域、还是加工贸易业务量、治理难度等,都比我国明显偏小)是不成功的。从1975年起,除保税工厂、出口自由区仍继续实行保税政策外,韩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实行先征后退的政策。与上述国家相对比,我国的加工贸易具有不同的特点,对监管工作的要求也更高。首先,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多,加工贸易规模大。2000年在海关有合同备案的加工贸易企业为9。4万家,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302亿美元,已占全国外贸进出口50%。其次,我国加工贸易目前“遍地开花”,不限区域地全部实行保税政策,2000年国家设立了出口加工区,引导企业入区。从课题组的企业调查结果看,目前从事出口加工贸易活动的企业,只有极少数愿意搬入出口加工区。假如出口加工区政策适宜,也只有部分新增的加工贸易企业可能进入出口加工区。因此,我国加工贸易“放养”的状态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是不可能改变的。再次,我国与不少发达国家在税制、金融服务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关税水平明显高于发达国家,而且进口还要征收高达17%的增值税(虽然欧洲国家也有较高的增值税,但由于其平均关税水平已经很低,因此,进口的综合税赋比我国低)。因此,在我国假如对加工贸易全面实行“先征后退”,给企业带来的资金成本将会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更为重要的差异则在于,发达国家退税手续简单,非常及时,而我国出口退税按指标而不是按出口实绩,加之手续繁琐,退税耗时长,平均时滞长达半年到一年,这就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资金负担。另外,发达国家金融服务体系完善,企业融资渠道畅通,融资成本低,商业信用发达,轻易获得担保等金融服务;而我国金融体系极不发达,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假如对加工贸易实行“先征后退”,或要求提供担保,给企业带来的负担会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由于上述差异,我国在改革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时,要尽量吸取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但不可完全照搬任何一国的模式,必须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四、完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建议(一)正确处理“加强监管”与“促进发展”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加强监管”与“促进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加强监管”不仅是为了维护国家税收保全机制,而且是为了维护国内企业与进口品的平等竞争,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在强调“加强监管”时,假如仅仅依靠增加治理环节而不是采用更加高效的监管思路、模式和手段,就难以避免强化监管与治理成本上升、经济运行效率受到影响的矛盾。经济发展是税收之源,经济发展快了,税收才会有增长的基础。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加强监管”与“促进发展”的关系,“促进发展”是目的,“加强监管”是手段,在不法企业利用加工贸易走私仍然严重的形势下,要通过引进新的监管思路、监管模式和监管手段来提高监管的效率、降低治理成本,从而实现既能有效防范走私,又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的目标。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就是要通过政策与监管模式的创新,促进加工贸易不断提高国内采购率,带动国内产业参与国际竞争;促进加工贸易不断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提高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率;促进加工贸易不断向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升级,提高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促进加工贸易从以OEM(原厂委托制造,又称“代工”)为主,不断向ODM(原厂委托设计制造)、OBM(自创品牌制造)升级,促进加工贸易逐渐建立国际营销渠道,提高我国加工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加工贸易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进口保税政策不能动摇,总体上必须维持。(二)贯彻分类治理的思路,实现多种治理模式的共存加工贸易企业多、产业分布广、地域差异大,因此,有必要在总体上保持进口保税政策的前提下,对不同种类的企业实行与符合其发展实际需要的治理模式。第一,根据国家产业、环保等政策以及监管成本效率,明确加工贸易政策的适用范围。建议将目前的《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加以细化,增强可操作性。对影响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安全的;违反国家环保产业政策的,如旧电机拆解等;对扩大出口作用有限、国内外差价大、海关难以有效监管的,如鱼翅加工等生产与进出动,不宜实行加工贸易政策,以便提高加工贸易监管的效率。第二,完善非凡区域治理政策。进一步落实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政策定位,充分发挥其区域封闭治理的优势。在保证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对加工贸易进口设备、料件和出口成品等给予税收上的最大优惠,给予通关等手续上的最大便利,如答应对出口到保税区的产品予以退税、下游企业可以从出口加工区保税进口料件等。这样既解决目前区外、区内企业的政策落差问题,亦有助于吸引大型的上游加工贸易企业向区域集中,并稳住已入区的加工贸易企业,促进其健康发展。第三,加快对出口规模较大的加工贸易企业推广电子联网、电子手册等新的监管模式,为大型企业创造更加有效率的运行环境。加工贸易企业虽然近10万家,但其中规模最大的3000家企业,其出口额可以达到全部加工贸易出口额的七成以上,因此,要率先为这些大企业创造高效率的监管环境。第四,对信用纪录不良、运作不规范,或首次从事加工贸易、信用无法判定的企业要实行“保证金实转”、担保等办法,在提高政府退税效率的前提下,还可以考虑对其深加工结转时部分税金实行“先征后退”。通过银行、保险等社会中介力量和风险评估机制,有利于缓解外经贸、海关等部门审批、监管人力不足的矛盾。加入WTO以后,关税税率将逐步降低,银行信用担保制度等配套措施将逐步完善,这些企业因此增加的成本将越来越低。这样先征后退适当地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换取企业进出口的便捷、政府治理成本和风险的降低、行政效率的提高,最终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现在有的企业已表示愿意选择这种交换。(三)加强监管部门的有效协调与配合,形成对加工贸易协力共管的格局经过近年来海关大力打击走私犯罪后,走私犯罪仍如此猖獗,究其原因,除进口关税和增值税过高外,主要是国内市场经济秩序过于混乱,一些地方政府执法部门疏于治理,甚至参与走私活动,普通百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此,海关与工商、税务、质检、公安、城管等市场经济执法部门应共同组成一张打击走私的网,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并落实到位;加强加工贸易部际联席会议的组织,建议成立常设办公室,统一协调;加强各部门的联系配合,确保监管到位。增加海关人数,提高监管能力。建立举报走私的奖励制度,动员全民参与打击走私。这样,才可能真正遏制走私犯罪活动。也才可以适当简化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通关和转关的有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四)大力推广“大通关”试点取得的成功经验,提高监管的效率提高通关效率,才能保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企业适应国际市场快速变化。为此,要大力推广已经在上海“大通关”改革试点中的成功经验,实行“异地报关、电子报关、提前报关”,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天候查验,24小时通关”。对于对通关效率有非凡要求的商品,实行“提前报关、舱单后核;即时提货、机场直递;实时监控、卡口验放”的通关模式。(五)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监管水平首先,要加快推广联网监管。由于多数大型IT加工贸易企业仍然在区外,且搬入保税区、出口加工区有困难,为体现国家产业政策,对资信好、规模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计算机联网监管。联网监管对企业的进口、生产、库存、出口等实行全程式的动态治理,既适应了企业按市场经济经营的要求,又保证了海关的有效监管,比较好地解决了“方便”与“严密”的矛盾。其次,要实行大手册电子底帐治理。具备联网监管条件的企业只占少数,大部分企业既暂不能联网监管,又位于区外。为支持扩大外贸出口,保持加工贸易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证政府部门的有效治理,考虑到这些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信较好、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采取加工贸易总量控制、以出限进、自动登记、定期核销的监管制度,实行电子底帐治理。由外经贸主管部门确定企业的经营资格、生产能力,海关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核实合理的“周转量”,并与海关担保治理相结合。“周转量”的电子底帐治理将企业因市场变化而产生的变更手续减少到最低限度,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

加工贸易合同篇5

【论文摘要】 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地位突出、影响广泛,因此对加工贸易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意义深远,但加工贸易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总之,从中国加工贸易的现状、从国际化背景到中国的自身条件和需求、从己经取得的成就到存在的制约因素等多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并在多方面提出建议。 【论文关键词】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产业升级 一、引言 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我国的加工贸易1978年起步,从无由有,从小到大,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加工贸易已经占据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在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大背景下,必须借鉴世界其它国家加工贸易的先进经验,并联系中国的实际,从战略的角度来思考和改革我国的加工贸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也标志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开始。 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原因 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重要方式。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己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方式之一,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中国的加工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国加工贸易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以实现平稳发展。 1.国内原因 (1)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的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转型升级进程加速。具体表现如下:①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明显改善。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带来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形成了新的产业。②加工贸易的产业链不断延伸。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导致产业链向上下游环节的延伸,同时还将一些本土产业纳入加工贸易引致的国际生产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③加工贸易“区域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2)我国加工贸易作用。①增加外汇收入。②增加劳动就业。③吸引外商投资。④促进产业升级。 (3)我国加工贸易现存的问题。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①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低,产业升级作用有限。②与国内产业的关联度低,产业波及效用小。③利用加工贸易走私、骗税的情况严重。④加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国际原因 (1)国际环境存在的机遇。国际环境是影响加工贸易发展的外部条件,在新的世纪里,国际环境将呈现新的特点,这为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②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和国际资本流动的继续扩大为发展加工贸易提供了良好的环境。③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的再次调整和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为我国加工贸易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 (2)在国际环境中面临的挑战。①发达国家垄断高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②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低迷。③区域内贸易额占本区域对外贸易额的比重越来越大。④国内市场被外国产品占领的份额明显提高。 三、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国加土贸易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小容忽视,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制约因素将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产业基础问题 (1)劳动力供给。(2)技术水平。(3)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 2.监管体制缺陷 (1)加工贸易遍地开花对监管形成了严峻的挑战。(2)加工贸易的监管政策滞后于业务的发展。(3)加工贸易周期长,涉及部门多,监管难度大。(4)现行分类管理办法不利于加强惩罚走私的力度。(5)海关本身的监管力不足,监管任务重,法律意识有待提高。(6)技术标准不规范。(7)审批把关不严。(8)保证金台账制度需要进一步落实。 3.政策环境弊端 (1)没有退还企 业所缴纳的全部增值税。(2)免税优惠造成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3)走私活动猖撅。(4)加工贸易政策严重威胁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的就业。(5)外资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6)地区差距拉大。 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 1.改善产业基础的策略 (1)仍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短期内,虽然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增殖率低,但毕竟能吸纳一部分人就业,增加一部分国民收入,国家也能得到税收,所以,目前我国仍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的加工贸易。 (2)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力度通造就大批适应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所需的技术和管理类人才,吸引国外高层次人才到我国创业,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3)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结构。提升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开发、创新和行销能力, 着力吸引外资公司把技术水平高、增值含量大的研究设计和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 升级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实现加工贸易的主体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逐步向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主转变。 (4)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需要国家在促进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设立具有标志性的部级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性政策。在制定加工贸易政策时,应将高新技术产业与一般制造业区别对待,鼓励企业利用加工贸易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 (5)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除了在产业链中游精选,从事加工制造链增值大的环节之外,还可进入如下三个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领域: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高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向产业链配套拓展,进入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制造业。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促进加工贸易由OEM向ODM、OBM转变;以保税区转型和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为中心;促进加工贸易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 2.改革监管体制的策略 我国在改革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时,要尽量吸取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但不可完全照搬任何一国的模式,必须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 (1)主动突破传统监管理念,创新引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这看似合理的传统监管理念上制定的加工贸易产业政策,己严重不适应当前产业垂直分工引起的产业链环节外包化的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如不加以调整必将严重制约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2)正确处理“加强监管”与“促进发展”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加强监管”与“促避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促进发展”是目的,“加强监管”是手段. (3)完善加工贸易管理制度的原则。首先是规则化管理,不能随意改变或任意解释:其次是有明确的执行程序,公开透明,依法行政;再次是有合理的组织架构,这种架构应是由海关、边检、工商、税务、口岸管理等纵向一体化组织分别管理向扁平化的综合协调监管的组织架构过渡;最后,监管应当是简明有效。 (4)博采众长,优化我国加工贸易现代监管制度。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管理制度应选择银行担保为主、先征后退模式,以后逐步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进入出口加工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在未来形成多元化的加工贸易管理体制格局。 (5)贯彻分类管理的思路,实现多种管理模式的共存。根据国家产业、环保等政策以及监管成本效率,明确加工贸易政策的适用范围;完善特殊区域管理政策,进一步落实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政策定位,充分发挥其区域封闭管理的优势;加快对出口规模较大的加工贸易企业推广电子联网、电子手册等新的监管模式,为大型企业创造更加有效率的运行环境,对信用记录不良、运作不规范,或首次从事加工贸易、信用无法判定的企业要实行“保证金实转”、担保等办法,在提高政府退税效率的前提下,还可以考虑对其深加工结转时部分税金实行“先征后退”。 (6)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监管水平。大力发展电子化监管体系,从而形成有形和无形监管相结合的新监管体系。 (7)健全加工贸易服务体系。首先,健全和完善国家相关政策.如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外经贸政策,产业政策。其次,加强监管部门的有机协调与配合,形成对加工贸易协力共管的格局,提供优质服务。最后,大力发展我国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 (8)大力推广 “大通关”试点取得的成功经验,提高监管的效率。要大力推广已经在上海“大通关”改革试点中的成功经验,实行“异地报关、电子报关、提前报关”,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天候查验,24小时通关”。对于对通关效率有特殊要求的商品,实行“提前报关、舱单后核;即时提货、机场直递;实时监控、卡口验放”的通关模式。 3.优化政策环境的策略 (1)产业政策引导。从事加工贸易必须以不损害国内产业和同类产品生产者的利益为前提。因此,必须将加工贸易的发展纳入国家产业政策的范畴。可采取以下措施:国家经贸委有关部门应对加工贸易合同进行必要的评估;提高企业加工贸易中的国产原材料的采购率;促进加工贸易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 (2)经济政策支持。在贸易政策上,应当对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放开加工贸易经营权,对不具备加工能力的协资企亚取消其加工贸易经营资格,确保加工与贸易有机结合。在财税政策上,实行担保条件下的保税政策和财政信贷政策支持下的“先征后退”政策相结合的制度。在有条件实行封闭式监管的保税区域;对没有条件实行封闭加工的企业,实行财政信贷政策支持下的“先征后退”制度。作为境外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境外加工贸易是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重要方式,对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扩大出口具有重大的意义。 (3)海关监管制度。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的国情,制订统一的加工贸易管理法规,用法律来明确加工贸易的概念、性质和制度程序。进一步加强监管海关力度,促进企业的依法纳税意识。在坚持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的基础上,落实好分类管理,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对资信良好的企业继续实行台帐空转,对资信不好的企业和敏感商品征收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以增强海关监管的有效性。运用出口加工区模式管理加工贸易。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后,本文建议把出口加工区模式作为加工贸易制度变迁的合理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引导现有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出口加工区转型,成本低,见效快,符合国家规范加工贸易管理的初衷;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在不同的地区设立不同层次的出口加工区;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出口加工区,享受与沿海加工区同等的优惠政策。 五、结论 综上所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战略。首先,应把引进来、扎下根、本地化作为不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创造产业、产品、工序的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良性机制;其次,加工贸易应由加工制造为主逐步向采购、加工制造、分销服务、售后服务以及研发、信息资讯等方向转型升级,沿着价值链逐步由低向高、由简单向复杂、由生产向综合服务和全球运营方向转型升级,其中全球化综合人才的培养和选择机制至关重要;再次,加工贸易的未来转型升级应与新发展观相一致,向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

加工贸易合同篇6

关键词:宁波市;加工贸易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3.32

一、宁波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1.加工贸易稳步发展,然而规模有限

宁波地区的加工贸易始于1987年,经过20多年由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加工贸易一直呈现平稳,快速的增长势头,其贸易额从2004年的53.34亿美元到现在的179.55亿美元。继2008的金融危机后,宁波市的加工贸易在2010,2011年再次蓬勃发展增速接几接近百分之20,分别达到了21.2%,19.17%,尤其在2011年加工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地区的贸易进出口增长速度,其总额达到了188.1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额为116.9亿美元,进口额为71.2亿美元。但是其在整个宁波市的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份一直徘徊于20%,在2008年,其份额达到了最大值,将近27%,然而自金融危机以后,其份额又开始回落,在2012年,其份额只有18.59%

尤其是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更是远远落后与其经济规模相似的地区,以2009年为例,深圳市的加工贸易总额为932.亿美元,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58%,同比全国当年的加工贸易额所占比重约为47.6%,然而宁波市的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仅仅只有22.97%,虽然其对外贸易总额也达到了608亿美元,然而其加工贸易水平只有深圳市的39.7%,跟全国水平相比也远远落后,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这直观的展现出了宁波市的加工贸易发展速度的滞后。

2.一般贸易发展优于加工贸易发展,加工贸易发展模式以进料加工为主

2012年宁波市的外贸出口由于受欧债危机的影响,从而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是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长2.8%,进口同比下降3.6%,均好于全市平均,占全市比重分别提高1.4和1.7个百分点,达到80%和69.8%;加工贸易出口、进口同比分别下降5%和3.9%。在加工贸易内部进料加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来料加工虽有了稳步的增长,但是仍然不能动摇进料加工的巨大优势。在2008年来料加工仅仅占了6.57%,在2009年以后份额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从总体而言其发展速度仍然落后于进料加工贸易的发展,进料加工的份额也是远远大于来料加工。

3.加工贸易中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私营企业增长迅速

宁波市的加工贸易在近年有了较大的幅度的增长,外资企业仍然起着主导的作用,民营企业也迎头赶上。以2009年为例,外商投资在宁波市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114.3亿美元,下降了24.1%,但其占全市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81.8%,尤其是一些大型的跨国外资公司,如三星重工业(宁波)、奇美电子、阿尔卑斯电子,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宁波市的加工贸易发展。另一个方面,这些大型的外资公司掌握着的关键技术,其在中国进行的步骤仅仅是一些资源消耗大,技术水平低的初级加工阶段,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宁波市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4.加工贸易仍以传统行业为主,高新技术产品正在起步

宁波地区的加工贸易主要分布在纺织,机电,服装,塑料制品等传统行业,其主要加工原料仍然是原油,羊毛,机械零件。同时,以保税区、科技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正在起步。保税区,科技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集成电路、计算机,液晶光电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这些是确保宁波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在2012年,宁波市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79.55万美元,而机电产品和纺织业产品分别占到了41.3%和19.7%的比例,比上年分别有了1.9%和0.2%的降幅,而作为高新技术产品中的代表产品液晶显示板的出口则增加了10.9%。

5.宁波市的加工贸易地区呈现梯度分布

在宁波市的加工贸易区域分布中,出口加工区始终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另外慈溪,开发区,北仑,鄞州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的加工贸易业务量也比较大,因为这些地区的配套设施较为健全,有一定的加工贸易基础,从而形成了加工贸易产业群。而江东,海曙,大榭的加工贸易发展则十分的滞后,从2010年上半年来看,这三个地区的加工贸易额仅仅只有0.59亿美元,而出口加工区的加工贸易总额达到了22.31亿美元,慈溪,开发区,鄞州,北仑的加工贸易总额列第2~5位,其贸易值为25.61亿美元。

二、宁波市加工贸易问题的原因分析

1.政府对加工贸易引导力度不够,偏重于一般贸易的发展

宁波市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力争于一般贸易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一般贸易的优惠和鼓励政策,其中的出口退税和出口补贴政策极大的刺激了当地一般贸易的发展。然而对于加工贸易,宁波市自1987年加工贸易发展以来,直到2004年宁波市政府才制定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已优化结构为主线,以推进加工贸易发展为重点"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向,相比较广州、深圳、江苏等加工贸易较为发达的地区而言,无论从其在资金,还是技术方面的支援,都要大幅度的落后于这些地区,同时宁波市对于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扶持政策也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积极性,延缓了加工贸易的发展。

2.加工贸易企业民营企业较多,规模效应较弱

根据规模效应理论,在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后,变动成本同比例增加而固定成本则不变,这对降低企业产品的价格,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宁波市的外贸经济较为发达,其加工贸易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乡镇企业,经营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低下,缺乏良好的管理发展模式,同时由于这些企业协作意识较为薄弱,无法充分的进行资源整合,宁波市虽也有一些大型的外企,但数量较少,外资企业在宁波市的加工贸易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虽然民营企业的数量正迅猛增长,产生的效益增幅仍然较小。早在2009年,宁波市的民营加工贸易企业数量已突破了5万家,但在当年加工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只有19.2%。

3.加工贸易配套展业发展程度缓慢,产业链利用效率低下

宁波市虽然拥有众多的优良港口,外向型经济也较为发达,然而其口岸环境和配套设施仍然较为落后,已经无法满足宁波市现阶段的加工贸易发展。加工贸易涉及对外经济合作局、海关、外汇管理局等部门,职责不同,相关规定不一致,管理中遇到问题认识不统一,办理程序十分繁琐,因而在办理程序这方面的难易程度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进行加工贸易生产的积极性。另外由于一些企业未能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进行资源的整合,从而导致宁波市加工贸易产业链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虽然宁波市近几年的加工贸易产业链已经形成,但宁波市的大多数上游公司的原料仍选择出口外地,而一些处于下游的公司更倾向于向国外直接采购原材料,从而导致加工贸易产业链始终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4.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加工贸易政策优势减弱

加工贸易特点是市场两头在外,政策优势是进口料件关税可实行减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宁波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近10年来宁波市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巨大的进步,可以利用更多的国产原料进行加工贸易生产,而且由于国产原料在运输成本和价格上有着巨大的优势,因而进口需求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由于技术进步所推动的深加工能力的加强,企业对于产品的出口和销售渠道选择增多,从而导致直接出口的数量减少,因而企业更倾向于利用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共同发展的模式替代原来传统的加工贸易模式。另外,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加快,产业链进一步的扩展,各国进出口关税都进行了一定幅度的下调,加工贸易的主要优势进口料件关税减免优势被进一步削弱,这导致了以机电、机械零件、服装等产品为主的宁波市加工贸易发展更为艰难。

5.加工贸易技术水平较低,产品的附加值不高

宁波市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于产业链的低端,对一些初级工业品进行生产和加工,或者对最终产品进行组装,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在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生产研发、关键设备的组装等环节,一直被一些大型外资公司所掌握,因而加工贸易中关键零部件和原料仍然严重依赖进口,产品的附加值始终无法有革命性的提高。虽然近几年宁波市在液晶电视等高兴技术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关键技术和各种高素质技术人才,导致宁波市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在生产上仍然存在加工过程短、增值率较低等问题,其加工贸易结构无法有效突破传统加工贸易的限制。

三、宁波市加工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

1.政府应加大对加工贸易支持力度,确立加工贸易的战略地位

宁波市政府应该在思想观念上有所抓转变,将加工贸易是一般贸易附属的地位上提升到和一般贸易同一级别,甚至是加工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一般贸易的发展,将加工贸易的发展放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上。通过政府宣传、专业培训、媒体的信息传递等多种方式来更新企业经营理念,推动加工贸易发展。同时宁波市政府应该成立处理加工贸易业务的专门政府部门,适量减少有关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创新管理手段,提高办公效率。

2.加快本土企业集团化步伐,增强规模效应

宁波市有着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推进这些民营企业集团化可以有效的整合其生产资源和人力资源,扩大企业规模对于企业生产效率,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大型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吸收兼并的方式将众多的中小型企业纳入自己旗下,或者通过加盟等方式组建区域性集团企业,整合生产加工链中的各种生产资源,扩大自身在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提升宁波市加工贸易的整体效益。在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的同时,还要注意其对配套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其和中下游企业有之间的联系,形成更为健全的产业链,以此达到区域经济的规模效应。

3.优化加工贸易发展环境,构建物流服务体系,推进其配套产业的发展

优化投资环境无疑使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应该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同时应重点加强物流环境建设,尤其是对第三方物流的建设,因为加工贸易生产销售中涉及到货物的进出口,深加工结转,外发加工等物流流转配送环节,发展第三方物流对方便这些环节的流通起到重要的作用。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销售特点在物流方面有着许多个性的要求,单凭企业自身无法克服这其中的问题,需建立一个专门的物流体系,为这些企业提供更为详细,专业的咨询,培训,转运等服务,提升加工贸易企业的流转效率。据此,宁波市政府不仅要完善加工贸易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而且要扩展宁波市铁路运输,海路运输,航空运输等各种物流方式,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4.培育中间产业,延长地区内的加工贸易产业链

宁波市加工贸易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能建立健全的加工贸易产业链,从而导致宁波市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的整合能力较差,而中间产业则是加工贸易产业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而对于中间产业的建设刻不容缓。为此应该加强中间产业的加工规模和技术水平,提高其对于上下游企业的衔接配套能力,积极支持和引导中间产业开展深加工结转渠道,形成完整的加工贸易产业链,不断提高宁波市地区加工贸易企业的整合能力。在建立完整的基础之上,努力向产业链条上游发展,提升企业的生产研发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积极拓展国际物流运输和配送能力,在产业链的下游开拓新的业务,开拓产业链配套服务,将产业链条横向扩展。

5.优化加工贸易区域结构,促进加工贸易合理分工

随着宁波市加工贸易区,慈溪,开发区,北仑,余姚等地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在劳动力成本,土地资源开发成本方面都有了较大的上升,而在江东,海曙,大榭等地尤其经济的相对落后,不管在劳动力价格,还是土地资源开发成本方面相对与加工贸易区,北仑等地而言都有着巨大的优势,因此宁波市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一些初级加工贸易向这些地区转移,这不仅可以减缓加工贸易区,北仑等地的土地压力,而且可以推动江东等地的经济发展,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加工贸易区,北仑等地的加工贸易企业相比较而言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产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也较高,因而其加工贸易可以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重点发展液晶,精密机械零件等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同时一些初级加工贸易产业,比如服装,初级机械零件加工生产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可以向大榭,江东等地转移。

6.加大技术研发投资力度,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技术落后是影响宁波市加工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技术优势的竞争是加工贸易高新技术化的根本点,只有不断提升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才能从根本上发展宁波市加工贸易水平。宁波市政府应该鼓励一些大型外资企业将技术含量高的制造和服务环节向当地转移,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支持其在宁波开展科研开发活动。为此,宁波市政府可以制定相应政策给予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上支持,比如对研发成本进行税金抵赖,技术创新给予资金奖励。引导加工贸易企业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推进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升级,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结构转变。

参考文献:

[1]童春良,李淑贞.宁波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6,255(2):22-23.

[2]吴朝蓉,唐绍祥.宁波市加工贸易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经济丛刊,2006(3):36-38.

[3]邵金菊.基于全球化产业链的宁波加工贸易升级研究[J].特区经济,2008(1):43-45.

[4]鹿鹏.对中国加工贸易与产业结构提升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5(4):47-49.

加工贸易合同篇7

关键词: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F5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011-02

一、孟中印缅四国合作机制现状及特征

本文选取货物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原因是:其一,货物贸易是区域合作最为初级的阶段和最直观的反应,是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其二,海关统计数据依据货物进出口进行分类汇总,因此收录的商品分类都是货物贸易,因而分析孟中印缅地区采用货物贸易比较方便也更能说明问题。

(一)四国间货物贸易结构现状

表1.1为孟中印缅四国主要货物贸易种类汇总,横向为出口实物类别,纵向为进口实物类别。可以得出,孟中印缅四国在货物贸易类别上存在较大差异。单从货物贸易数量上比较,孟加拉国同中国及印度出口贸易关联度较高,中国同孟印缅出口贸易均具有较高关联度,印度同样与孟印缅出口贸易有较强关联度。缅甸除与中国外,与孟印缅出口贸易关联度均不是很高。

横向比较来看,从实物出口贸易类别比较,孟加拉国主要依靠纺织品以及服装(第62、63类)贸易为主,这类货物贸易均出现在孟中、孟印的出口贸易中。中国主要以机械设备以及电机设备(第84、85类)为主,这类货物贸易在与孟印缅的出口贸易中均占据较大比重。印度在对三国的出口贸易中棉花(第52类)均占据较大优势,在对孟加拉国以及缅甸出口贸易中机械设备以及电机设备(第84、85类)占据较大优势,但是印度相对中国来讲并不具备显著优势。缅甸主要出口木材类产品(第44类),木材类产品均出现在与孟印缅的货物贸易中,但是除在中国具有较大的外贸市场外,在孟加拉国以及印度外贸市场并不突出。纵向比较来看,孟加拉国主要从中国和印度进口棉花以及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结合其对外出口特征可以得出,孟加拉国对外贸易重点依赖纺织业及服装业。中国则主要从三国进口矿砂以及钢铁、铜材、宝石、贵金属以及原油,特别是从孟加拉国进口纺织及服装产品。

综上,中国对外贸易主要着重于对资源的需求。印度则主要从孟加拉国进口食品、纺织品、钢铁以及铜制品,主要从中国进口肥料、机械设备以及电机设备等产品。缅甸则依赖于中国和印度,主要进口工业制成品,结合其出口特征说明其国内工业化程度偏低。

(二)四国间货物贸易特征

由分析得出四国间货物贸易存在较高关联度,孟加拉国主要依靠纺织业及服装业支撑货物贸易,支撑其纺织业与服装业发展的原料棉花则通过印度和中国输入。中国强势的制造业在孟中印缅货物贸易中具有不可动摇的优势,但是对孟印缅的工业原材料有着巨大的需求。印度依靠特殊的地缘优势对孟加拉国以及缅甸有着一定的影响,印度工业制造业与中国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但中印同样拥有巨大的市场,这一方面吸引中方工业产品的涌入,另一方面印度丰富的工业原材料资源对中国同样具有巨大的市场。从四国货物贸易数据得出,缅甸自然资源丰富但开发难度较大,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市场,其国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木材、宝石、贵金属等在中国有较大的市场,中国工业成品在缅甸同样具有巨大的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经济空间中参与合作的各个行为主体之间贸易结构的互补是影响经济合作绩效的决定因素。因此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合作机制提升的分析是有必要的。

二、孟中印缅合作机制提升分析

(一)合作机制潜力分析

1.数据处理及指标选择

为便于分析计算,本文将海关收录的98大类(章)产品,按照产品特征,进一步汇总整理为三大类产业:将1―24大类涉及农林渔牧等汇总命名为农贸食品类产业;将25-83大类涉及工业初加工产品以及工业原材料的产品汇总命名为工业原材料类产业;将84-98大类涉及工业制成品以及深加工工业制品汇总命名为工业成品类产业。由上文对孟中印缅四国主要货物贸易种类汇总的分析,孟印缅在中国的货物贸易均具有较大的市场,对中国贸易关联度均是较高的,这是三国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具备的。因此下文对孟中印缅合作机制潜力的分析以中国市场为中心分析四国间合作机制进一步提升的着重点。文章采用引力模型将经济变量指标归类为以下六个方面:

产业内贸易指数(GL),又称劳埃德―格鲁贝尔指数,反映一国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同类产品的程度,计算公式如公式1所示:

其中Xi为该产业的出口值,Mi为该产业的进口值。GL值越大表明贸易双方在该产业相互贸易能力越强,即贸易潜力越大;GL值越小表明贸易双方在该产业只是单项贸易,相互贸易能力越弱即贸易潜力较小。

贸易自由度(TF),反映不同国家间贸易流动难易程度的指标,范围为0-100,数据采用美国传统基金会整理的各国贸易自由度指数表示。产业规模(IS)指某种产业在该国的重要程度指标,这里用该国该产业产值占当年GDP产值的比重表示。产业内贸易不平衡度(ITG)是反映该国该产业对外贸易平衡与否的指标,范围在0-1之间,用进出口差额的绝对值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市场规模(MS)是反映产业内贸易双方市场需求能力强弱的指标,用贸易双方GDP的均值表示。产业结构差异(ISD)即贸易双方相同产业规模的比较,这里用贸易双方产业规模差的绝对值表示。

2.模型说明

引力模型方程如公式2所示:

其中GLλij指第i国对第j国的第λ种产业内贸易参数;c为常数项;βλij指第i国对第j国的第λ种产业内贸易的常数项即各个合作对象之间的固定效应,TFλij指第i国对第j国的第λ种产业内贸易,第λ国的产业自由度(一国的贸易自由度在短时间内是不变的);ISλij指第i国对第j国的第λ种产业在第j国的产业规模;ITGλij指第i国对第j国的第λ种产业的贸易不平衡度;MSij指第i国和第j国的市场规模;ISDλij指第i国对j第国的第λ种产业的结构差异。

3.实证分析

将数据引入贸易引力模型建模,对方程分别进行HUASMAN检验,结果表明三种实物产业大类均不适合建立随机效应以及混合效应模型,应建立包含个体固定影响的固定效应模型。表2-1是三种实物产业固定效应模型参数估计结果,表2-2是三种实物产业个体固定影响结果。

表2-1中,中国与孟印缅在农贸食品类上的产业内贸易合作与该国贸易自由度、农贸食品类规模、农贸食品类内贸易不平衡度、市场规模以及合作双方农贸食品类结构差异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合作双方贸易自由度、产业规模、市场规模与产业内贸易存在正的影响。产业内贸易不平衡度以及产业结构差异对货物贸易存在负的影响。一方面从历史数据角度来看,贸易自由度以及市场规模在逐渐扩大,这对产业内贸易指数具有正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产业内贸易不平衡度的降低以及产业结构差异的降低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调整的趋势,同样对产业内贸易指数具有正的推动作用。因此未来中国与孟印缅在农贸食品类合作方面存在较大的贸易潜力。

中国与孟印缅在工业原材料类上的产业内贸易合作与两国间的工业原材料类内贸易不平衡度存在显著影响关系。从三个产业分类依据可以分析,工业原材料类涉及制造、冶金等重工业,与该国自然环境以及工业结构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工业体系的构建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尤其是对实力有限的中小发展中国家而言,构建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够对工业原材料产生巨大的需求,然而这在短时间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工业原材料类合作在短时期内只能出现单向合作。对中国来讲,凭借自身工业体系远远领先的优势,在未来对孟印缅的工业原材料贸易需求是巨大的,与此同时孟中印缅四国间工业原材料类贸易潜力与贸易优势都是巨大的。

中国与孟印缅在工业成品类上的产业内贸易合作与该国贸易自由度影响不显著,与该国工业成品类规模、工业成品类内贸易不平衡度、市场规模以及合作双方工业成品类结构差异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该国工业成品类规模以及工业成品类内贸易不平衡度与产业内贸易参数存在负的影响,市场规模以及工业成品类结构差异与产业内贸易参数存在正的影响。孟印缅对中国工业成品的需求均是巨大的,这与其国内缺乏完整的工业体系不无关系。

三、建议

由分析得出四国货物贸易存在较高关联度,并且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跨境经济走廊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找到各参与方共同的利益需求,更需要建立起实现这些利益需求的互补产业。只有依托本地区的地缘经济优势,密切产业合作,才能充分实现走廊沿线的经济发展潜力。

第一,孟中印缅国家间贸易结构方面的差异性与互补性要求四国应充分发挥各自相对比较优势。中印应当利用自身资金与技术优势支持孟缅两国实现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孟缅在引入资金与技术的同时也要积极拓展中印的市场。在合作共赢的目标下共同构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第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联结中印两个巨大的经济体,作为纽带的孟缅影响着经济走廊的贯通。中印两个拥有经济实力的大国,在建设经济走廊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孟缅两国也应当意识到构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是四国共同利益所在。可建立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基金,建立经常性会晤机制,为经济走廊良好运行奠定经济与合作基础。

第三,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涵盖近四亿人口,拥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因此建立便捷的贸易渠道、深化孟中印缅经济一体化、提升贸易自由度、降低贸易流动成本将极大地拓宽孟中印缅四国贸易市场,有利于四国合作机制的进一步提升。

第四,鉴于现阶段孟中印缅之间政治互信度较低,尤其中印两国因历史原因使合作机制提升更不易。因此在进行经贸合作的同时也要关注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参考文献:

[1] 陈伟光.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机制的联动[J].国际经济探索,2015(3).

加工贸易合同篇8

(一)不同部门的政策不配套

加工贸易管理涉及海关、质检、外汇、税务、外经贸等多个部门,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对于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各部门分别制定政策,缺乏正式的跨部门政策协调机制,因此,部门间的政策不一致、不配套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加工贸易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运作。例如,由于退税不及时,加工贸易“一日游”现象日趋严重,降低了企业运行效率,提高了企业运行成本,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果发挥现有保税区的功能,可以替代香港的中转作用,境外“一日游”将大大减少。但是,海关与税务部门对保税区的规定是不配套的,海关认为货物运到保税区视同出口,但税务部门认为只有货物离境才能享受出口退税。税务部门的这一规定,不仅使加工贸易境内“一日游”取代境外“一日游”成为不可能,而且也大大阻碍了保税区建立国际采购中心、发展国际物流业务。实际上,税务部门关于退税的规定,在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就存在差别,国内货物进入出口加工区可以享受出口退税。

在对加工贸易企业的问卷调查中,企业将“税务、外汇、海关部门规定不配套”视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与管理中存在的第一位问题(参见表1)。

表1企业认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按重要程度排序

税务、外汇、海关部门规定不配套1

管理规定过于严格、手续过多2

有关管理部门有效协调不够3

鼓励国内采购政策不明显4

来料加工企业深加工结转不能退增值税5

管理机构办事效率过低6

管理人员操作随意性过大7

保证金台帐制度增加企业资金成本8

深加工结转视同国内销售征税9

审批规定不明确10

企业遇到问题无处咨询11

不法企业走私,造成不平等竞争12

管理人员有意刁难企业13

企业受到不公正待遇,投诉无门14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整理。

(二)深加工结转政策不统一

深加工结转政策不统一已成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的焦点问题。深加工结转政策涉及面广,据调查,山东约25%,江苏、浙江约40%,福建、广东约60%的加工贸易进口料件需要深加工结转后再出口(《关于研究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据海关统计,2000年深圳市80%的加工贸易企业涉及深加工结转,结转进出口值占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值的20%;苏州市21%的加工贸易企业涉及深加工结转,结转进出口值占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值的12%。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意见的通知》规定,对深加工结转业务,国家有关部门视同进出口贸易实行保税监管。但是,税务部门认为,保税货物深加工结转属于国内销售行为,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应该征收增值税,出口时再予退税;如果使用国产料件加工成半成品后结转,不能退税。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自2001年1月1日始,所有企业的间接出口应统一执行中间环节征税,出口环节退税的政策。显然,税务部门的政策与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规定并不一致。

对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结转货物实行“免、抵、退”政策,改变了以往的深加工结转货物保税政策,在出口退税手续繁琐、周期长的问题仍没解决的情况下,这种政策变化将直接打击加工贸易企业国内加长国内产业链的积极性。这种政策上的不一致造成了具体执行政策中的混乱,不同地区的作法存在明显的差别,大部分地区没有征税,有些地区采取挂帐,有些地区给予免税。

(三)一些政策违背了鼓励加工贸易加长国内产业链的方向

加工贸易发展的方向是三个:即上规模、上档次和提高附加价值。满足第一个目标,需要结合我国的比较优势,营造一个适合加工贸易发展的总体制度环境。针对第二个目标,则需要吸引技术水平更高的企业来华从事加工贸易,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与产品升级。提高附加价值则需要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长国内产业链,分别向上游零部件产业上溯和向下游物流业延伸,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鼓励其提高国内采购率。提高附加价值不仅关系到我国从加工贸易中可能得到多少实际经济利益,而且可以使加工贸易从“无根工业”变成根植于我国的产业,关系到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但是,近年来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中,各个部门往往从本部门管理方便的角度出发,较多地关注了如何防止不法企业利用加工贸易政策“走私”、“骗退税”,忽视了鼓励企业提高国内采购率,有的政策客观上甚至不利于鼓励企业提高国内采购率。例如:

出口退税按计划而不是按出口实绩进行,导致欠退税越来越多,加大了企业财务负担,阻碍了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的积极性,是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境外“一日游”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实行的对来料加工国内采购不退税政策,降低了来料加工国内采购的积极性。1994年税制改革以前,增值税率很低,来料加工贸易与进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大体相当,来料加工国内增值率为23.1%,比进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高出2.22个百分点。2001年,来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为46.32%,进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则已经达到61.58%,来料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率已经比进料加工贸易低15.26个百分点。从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国内增值率变化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退税政策对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具有重要的影响。

尽管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强调提高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但因为我国现行政策中存在不少与鼓励加工贸易提高国内采购率目标相矛盾的规定,加工贸易企业感觉现行政策与政府宣传的目标不尽一致,从调查结果看,企业认为“鼓励国内采购政策不明显”是现行加工贸易政策位列第四位的问题。

之所以出现政策调整方向与长期政策目标不一致的问题,从本质上讲,暴露出我国现行政策制定机制的弊端。各个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往往从本部门的目标与管理出发,例如,海关关心的是如何加强监管力度防止走私,税务部门关心的是如何防止税收流失,对于如何鼓励加工贸易加长国内产业链从而提高其对国民经济贡献这个根本的政策目标,却考虑得较少。因此,部门的有关政策虽然有利于局部目标的实现,但却有损于宏观目标的实现,政策的机会成本相当高。要保证具体的政策规定有利于实现宏观目标,就必须有超越部门之上的强有力政策协调机制。这正是目前我国政策制定机制中的一个重大缺陷。

(四)加工贸易中的一些政策与管理手段不适应加工贸易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上对我国产业转移的速度与力度均大大加强,我国加工贸易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但现行政策与管理手段未能针对加工贸易的新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在实际运作中政策与管理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传统管理方法远远不能满足以IT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加工贸易发展的需要。90年代中期以来,以台湾对大陆投资为导因,境外大量IT产业转移到我国,从事出口加工贸易活动。目前,IT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IT产业是一个国际分工非常明显的行业,其运作具有“采购全球化、订单电子化、生产零库存”的特点,这就大大缩短了从采购到交货的周期,对于货物通关效率提出了比传统产品高得多的要求。但是,我国对加工贸易的管理依然采取80年代初的合同、手册管理办法,不能适应IT产业加工贸易的要求。例如,IT产品加工贸易只有电子订单,没有合同,为了适应加工贸易需要经外贸部门审批合同的规定,企业只好人为地编造一个毫无意义的合同;IT产品对通关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我国通关效率不高,不少跨国公司将其高端产品的加工贸易放在中国境外进行,国内只能开展低端IT产品的加工贸易,这不利于实现我国提高加工贸易档次的政策目标。苏州和深圳已经开始了改革这种监管模式的尝试。苏州海关对关区内的四家IT企业进行了联网管理。这些企业的特点是料件繁多,用手册管理困难大。具体的监管程序是外经贸局对加工贸易企业实行总量备案,海关与被监管企业实行联网,海关直接从指定的数据库提取数据,抽查核对产品单耗,定期查验库存,查验时间与企业盘点一致,最后进行核算核销,对差异进行核销。深圳实行的是联网保税工厂的方式,即利用网络和电子摄像技术对整个企业实行全封闭的监管,整个工厂相当于一个保税区。与苏州海关的做法相比,这种方式在防范结转过程中的走私、“飞料”方面效果更明显,但投入较大,一般的企业可能无法负担。无论哪种方式,对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实行联网监管是今后加工贸易管理发展的方向。目前需要注意的是,要尽快统一思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比较一致的做法,避免因地区间差异造成不必要的效率损失。

现行政策与管理规定不适应在华建立采购与配送业务中心的要求。随着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形成了巨大的制造业能力,成为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制成品重要的出口基地,因此,不少大型跨国公司计划在华建立采购配送中心,同时发展物流业务。但是,由于我国在保税区退税政策、保税区(仓库)监管等方面的规定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大大阻碍了加工贸易向下游产业的延伸。

(五)某些新的政策调整脱离了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现实,政策效果低于预期

以出口加工区政策为例。出口加工区是国际上不少国家采用的加工贸易管理方式,而且成效卓著。我国参照国际经验建立出口加工区,有利于提高对加工贸易的管理水平与效率。但是,出口加工区政策出台以来,实际运作效率并不理想,不少出口加工区入区企业很少。究其原因,就在于出口加工区有关规定脱离了加工贸易发展的实际。

加工贸易企业迁入出口加工区的愿望比较低。从课题组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参见表2),86%的受调查企业不准备在出口加工区投资,准备将现有工厂搬入出口加工区的只占2.6%。

表2加工贸易企业对搬入出口加工区的意愿

意愿企业数

将现有工厂搬入13

将新增生产能力搬入,但现有生产能力不搬59

不准备在出口加工区投资437

接受调查的企业总数509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整理。

表3接受调查的企业不愿搬入出口加工区的原因

原因企业数

搬迁成本太高269

出口加工区政策不利于产品内销52

区内企业采购国内零部件不方便32

区内监管效率并不比区外高18

区内土地成本高于区外50

不了解出口加工区政策143

接受调查的企业总数462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整理。

现有加工贸易企业之所以不愿搬入出口加工区,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参见表3)。对于现有企业而言,搬迁成本高昂,58%的受调查的企业将此作为不搬入出口加工区的原因。另外,31%的受调查企业因不了解出口加工区政策而拒绝做出搬入的决定。除这两项原因之外,某些具体的规定由于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成为阻碍企业入区的原因。目前,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企业都不再是“大进大出”的100%出口企业,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已经成为主流。出口加工区的管理政策,对于“大进大出”型的企业而言,监管效率大大提高,但对于与国内产业与市场有密切联系的加工贸易企业,则存在诸多不便。例如,出口加工区企业可以不实行手册管理,但区外的深加工结转企业必须用手册,区内企业没手册就无法与区外的企业做生意。对于部分产品内销的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加工区外的加工贸易企业内销,只需按进口零部件税率补交进口零部件的关税和增值税。但区内加工贸易企业内销产品时,补交关税时适用成品关税税率,在大部分情况下,成品的关税水平高于零部件,由此将加大区内企业内销的成本,削弱其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总之,出口加工区的有关规定,实质上削弱了区内企业与国内市场的联系,这对于大多数已经兼顾内外两个市场的企业而言,是没有吸引力的,而且,区内企业与国内市场联系的削弱,与加长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发展目标也是不符合的。这就决定了出口加工区只适合那些新建的100%出口型的加工贸易企业,而且国内采购不能太多,对于这样的企业,区内监管效率方面是存在一定优势的。对于其他加工贸易企业,绝大部分仍然将留在区外,因此,出口加工区政策只能有利于加工贸易增量部分的合理布局,不能改变目前已经存在的加工贸易“放养”现象。如果将出口加工区政策定位于给“大进大出”的100%出口型企业创造一个监管效率更高的局部小环境,出口加工区政策将是成功的,如果定位于以此改变加工贸易“放养”的状态,加强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则注定是不会取得明显效果的。

二、我国加工贸易政策未来调整的方向

政策是对现实的反映,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促进发展。加工贸易政策应该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出发,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促进加工贸易充分发挥其技术升级、产业升级和加长产业链的潜力。为此,加工贸易政策应该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对来料加工贸易出口的国内采购实行出口退税政策

2001年,来料加工贸易进口额为289亿美元,占全部加工贸易进口额的30.7%。受现行来料加工国内采购不退税政策的影响,来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比进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低15个百分点。如果对来料加工贸易出口的国内采购实行退税,将有力地促进来料加工贸易企业扩大使用国内料件,带动国内上游产业的出口,加长加工贸易的国内产业链。按来料加工出口的国内采购率达到进料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计算,2001年来料加工国内采购值约可增加44亿美元,而且,随着来料加工贸易出口的逐年增长,其国内采购值也将逐年增长。但需要强调的是,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延长与监管成本和风险的增加成正比,因此在采取措施促进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延长的同时,要研究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的办法。

(二)完善深加工结转政策

深加工结转涉及面广,情况非常复杂。深加工结转政策实质上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进口料件在国内加工后转厂时,是否继续实行保税监管的政策,另一个问题则是对深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国产料件是否退税。由于这两个问题高度的复杂性,不同部门对深加工结转政策调整存在不同意见。

对于第一个问题,经贸主管部门倾向于维持现行的保(免)税政策;财税部门则主张实行“免、抵、退”政策;监管部门结合了上述两种政策选择,主张对部分优秀、守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继续实行保税监管的政策,对其他企业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则实行“先征后退”的政策。

对于第二个问题,各部门分歧更大,经贸主管部门认为应该对深加工结转企业使用国产原材料逐环节采取“免、抵、退”政策,即对加工贸易企业使用的国产原材料在结转时给予退税,由海关对结转产品(其中含国产原材料成分)进行保税监管;财税部门认为逐环节采取“免、抵、退”政策税收风险过大,操作困难;监管部门则认为如对国产材料进行保税监管,将进一步加大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

结合各部门的意见,课题组认为,对于深加工结转政策,应该统筹考虑,分步实施,短期内为了避免对加工贸易产生过大冲击,应该总体上保持现行政策的稳定性,只作局部性改进,中长期则应该按照鼓励加工贸易提高国内采购率和附加值的原则,以及提高监管效率的原则,对现行政策进行根本调整。为了合理引导企业,确实落实吴仪同志“优化存量、控制增量,规范经营,提高水平”的指示精神,政策设计方案一经确定,就应该公布政策调整的内容和实施的时间表。

具体而言,短期内(例如3年内):

———对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仍维持现行政策,即对结转环节视同出口,免征增值税,由海关对结转进口料件继续实行保税监管。

———对深加工结转环节所采用的国产料件维持不征不退的办法,增值税进入产品成本。

———对销售给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企业视为出口,即深加工结转产品出口到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可以当作出口办理核销手续;国产品进入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可以给予出口退税。

———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销售给区外企业的产品视为进口,用于加工贸易的可以实行保税监管。这样,至少可以用“境内一日游”替代“境外一日游”,节省加工贸易成本,同时,增加了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引导企业逐渐进入区内。

———对易于管理的大宗原材料商品参照钢材“以产顶进”做法,在生产企业销售给加工出口企业时视同出口并办理增值税退税。

中长期(3年后):

保留短期政策的后三条,除此之外,另进行如下调整:

———对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实行分类管理。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内企业和区外实行电子联网监管的加工贸易企业,其深加工结转实行保税监管。其他加工贸易企业产品可出口到境外或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如要进行深加工结转,海关对第一环节结转企业按加工贸易内销规定办理。其他环节结转,则视同国内销售,按规定向税务部门照章纳税。转入企业将其作为国产料件,享受“免、抵、退”政策。这样,海关只需对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内企业和电子联网企业的深加工实行联网监管,监管效率将大大提高。

———对深加工结转所用的国产料件实行“免、抵、退”政策。

———取消现行不符合WTO有关规则的各级政府的出口奖励政策,所结余资金用于对出口退税不及时造成的企业利息损失进行补偿。这样,即使退税有时滞,企业也不会承受过大的财务损失,实质上保证了及时退税。

———足额退税,将出口退税率提高到与增值税征收税率相同,保证出口产品国内增值税的零税率。

(三)促进加工贸易技术进步

———对高新技术产品实行更加高效的管理制度。现行的手册、合同管理办法,比较适合上下游企业关系稳定、价格变化慢的传统产品加工贸易的管理,但不适应国际市场价格瞬息万变、生产配套企业众多的电子产品的加工贸易。因此,要适应电子信息产品等高新技术产品“采购全球化、订单电子化、生产零库存”的特点,改革现行的合同、手册管理办法,取消不必要的合同审批环节,探索电子手册管理办法,提高监管效率。

———提高通关效率。上海海关实施的“大通关”试点,为提高口岸管理部门管理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摸索了很多好的经验。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加以总结,向全国各个口岸推广。

———加强各监管部门工作的配合,提高监管效率。

———加工贸易的发展为在其基础上进行技术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制造平台,国家应加强对技术、品牌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促进R&D活动的开展。

(四)促进加工贸易向下游采购、配送领域延伸

———加工贸易的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发展,为发展国际采购、配送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的内在要求。发展加工贸易的下游采购配送业务,将大大提高加工贸易在国内的附加价值。

加工贸易合同篇9

(一)实现由传统加工贸易向现代加工贸易的转变

面对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及国际国内环境,实现由传统加工贸易向现代加工贸易的转变已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我国加工贸易战略目标定位的重点。首先,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为适应未来全球经济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的需要,我国应当主动在较低层次产业上扩大互补性贸易分工,在深层次产业上进一步深化产业内部贸易。其次,要实现加工贸易的深加工、精加工,延长加工贸易的加工链条,提高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最后,要结合西部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我国的地区经济布局,把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加工贸易产业向广大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区转移。

(二)境外加工贸易将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

发展加工贸易的国家往往有两种背景,一是国内资源匮乏,二是经济刚刚起步或正处赶超阶段。我国属于第二种情形,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也是一个后劲十足的大国。我国发展加工贸易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要谋求的是未来的大国地位,要真正的赶超发达国家,除了重视一般贸易外,还要积极地开展境外加工贸易。

(三)鼓励外资进人上游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目前,我国给予低层次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及采用较先进生产技术的加工贸易几乎是同等的政策,这导致了外资倾向投入到简单加工贸易中,有悖于我国利用外资的初衷。因此,应当把利用外资政策和鼓励加工贸易发展政策有效地结合起来。

(四)积极培育企业的自主技术研发能力

融入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我国自身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技术进步。加工贸易的确对我国整体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通过加工贸易方式,我们不太可能获得国外高新技术的核心技术。

(五)加强我国境外加工贸易的宏观管理

首先要加强境外加工贸易方面的促进措施。以往在境外加工贸易的政策性保险和非商业风险保障方面,我国仅对一般意义上的出口信用保险给予一定的业务支持。其次要加强金融服务和监管功能,重要的是要将商业银行纳入政府对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商业贷款的审批管理过程,由相关的商业银行部门负责审查项目的风险并进行可行性评估,提高商业银行的积极性,改变普遍存在的“惜贷”现象。

(六)加强科技创新,与港台密切合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电子、微电子、通讯等行业,由于投资巨大,产品价值大,增值率高,多为年进出口额超千万美元的大型企业,一般位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高新技术园区内。此类企业对引进国外高新技术、最新的管理理念,培养高科技人才及带动相关企业技术更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力促进港台资本投资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利用香港地区的较充足的资金、台湾地区丰富的发展高新技术的经验、高水平的管理,加上内地大量的科技人才资源和成本低的优势,力争在最短时期内提升内地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

二、我国加工贸易的特点分析

(一)加工贸易增长迅速,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外贸出口不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和首要的贸易方式。2003年,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4048亿美元,突破4000亿美元,净增1026亿美元,同比增长34%,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7.6%。加工贸易出口2418.5亿美元,同比增长34.4%,在全国外贸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55.2%。加工贸易进口1629.4亿美元,增长33.3%,占全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为39.5%。全年加工贸易顺差789.2亿美元,同比增长36.7%,比全国外贸顺差高出533.8亿美元,为保持外贸顺差和国际收支平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在加工贸易的构成中,进料加工的比重不断上升,来料加工的比重逐步下降

2003年,进料加工进出口额为3113.3亿美元,同比增长41.2%,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76.9%。其中:进料加工出口额为1875.2亿美元,同比增长41.6%,进口额为1238.1亿美元,同比增长40.7%。来料加工出口额为543.3亿美元,同比增长14.5%,进口额为391.3%亿美元,同比增长14.5%。进料加工比重的提高,意味着加工贸易企业自主经营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境外加工贸易作为一种新的加工贸易方式正在得到发展

境外加工贸易是指我国企业以现有设备和技术投资为主,在境外以加工装配的形式,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出口的国际经贸合作和对外投资方式。作为对外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境外加工贸易是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重要方式,对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扩大出口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加工贸易的国家,往往有两种背景,一是国内资源匮乏,二是经济刚刚起步或正处赶超阶段。我国属于第二种情形。

加工贸易合同篇10

(一)不同部门的政策不配套

加工贸易管理涉及海关、质检、外汇、税务、外经贸等多个部门,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对于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各部门分别制定政策,缺乏正式的跨部门政策协调机制,因此,部门间的政策不一致、不配套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加工贸易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运作。例如,由于退税不及时,加工贸易“一日游”现象日趋严重,降低了企业运行效率,提高了企业运行成本,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果发挥现有保税区的功能,可以替代香港的中转作用,境外“一日游”将大大减少。但是,海关与税务部门对保税区的规定是不配套的,海关认为货物运到保税区视同出口,但税务部门认为只有货物离境才能享受出口退税。税务部门的这一规定,不仅使加工贸易境内“一日游”取代境外“一日游”成为不可能,而且也大大阻碍了保税区建立国际采购中心、发展国际物流业务。实际上,税务部门关于退税的规定,在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就存在差别,国内货物进入出口加工区可以享受出口退税。

在对加工贸易企业的问卷调查中,企业将“税务、外汇、海关部门规定不配套”视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与管理中存在的第一位问题(参见表1)。

(二)深加工结转政策不统一

深加工结转政策不统一已成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的焦点问题。深加工结转政策涉及面广,据调查,山东约25%,江苏、浙江约40%,福建、广东约60%的加工贸易进口料件需要深加工结转后再出口(《关于研究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据海关统计,2000年深圳市80%的加工贸易企业涉及深加工结转,结转进出口值占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值的20%;苏州市21%的加工贸易企业涉及深加工结转,结转进出口值占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值的12%。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意见的通知》规定,对深加工结转业务,国家有关部门视同进出口贸易实行保税监管。但是,税务部门认为,保税货物深加工结转属于国内销售行为,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应该征收增值税,出口时再予退税;如果使用国产料件加工成半成品后结转,不能退税。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自2001年1月1日始,所有企业的间接出口应统一执行中间环节征税,出口环节退税的政策。显然,税务部门的政策与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规定并不一致。

对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结转货物实行“免、抵、退”政策,改变了以往的深加工结转货物保税政策,在出口退税手续繁琐、周期长的问题仍没解决的情况下,这种政策变化将直接打击加工贸易企业国内加长国内产业链的积极性。这种政策上的不一致造成了具体执行政策中的混乱,不同地区的作法存在明显的差别,大部分地区没有征税,有些地区采取挂帐,有些地区给予免税。

(三)一些政策违背了鼓励加工贸易加长国内产业链的方向

加工贸易发展的方向是三个:即上规模、上档次和提高附加价值。满足第一个目标,需要结合我国的比较优势,营造一个适合加工贸易发展的总体制度环境。针对第二个目标,则需要吸引技术水平更高的企业来华从事加工贸易,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与产品升级。提高附加价值则需要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长国内产业链,分别向上游零部件产业上溯和向下游物流业延伸,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鼓励其提高国内采购率。提高附加价值不仅关系到我国从加工贸易中可能得到多少实际经济利益,而且可以使加工贸易从“无根工业”变成根植于我国的产业,关系到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但是,近年来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中,各个部门往往从本部门管理方便的角度出发,较多地关注了如何防止不法企业利用加工贸易政策“走私”、“骗退税”,忽视了鼓励企业提高国内采购率,有的政策客观上甚至不利于鼓励企业提高国内采购率。例如:

出口退税按计划而不是按出口实绩进行,导致欠退税越来越多,加大了企业财务负担,阻碍了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的积极性,是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境外“一日游”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实行的对来料加工国内采购不退税政策,降低了来料加工国内采购的积极性。1994年税制改革以前,增值税率很低,来料加工贸易与进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大体相当,来料加工国内增值率为23.1%,比进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高出2.22个百分点。2001年,来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为46.32%,进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则已经达到61.58%,来料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率已经比进料加工贸易低15.26个百分点。从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国内增值率变化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退税政策对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具有重要的影响。

尽管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强调提高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但因为我国现行政策中存在不少与鼓励加工贸易提高国内采购率目标相矛盾的规定,加工贸易企业感觉现行政策与政府宣传的目标不尽一致,从调查结果看,企业认为“鼓励国内采购政策不明显”是现行加工贸易政策位列第四位的问题。

之所以出现政策调整方向与长期政策目标不一致的问题,从本质上讲,暴露出我国现行政策制定机制的弊端。各个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往往从本部门的目标与管理出发,例如,海关关心的是如何加强监管力度防止走私,税务部门关心的是如何防止税收流失,对于如何鼓励加工贸易加长国内产业链从而提高其对国民经济贡献这个根本的政策目标,却考虑得较少。因此,部门的有关政策虽然有利于局部目标的实现,但却有损于宏观目标的实现,政策的机会成本相当高。要保证具体的政策规定有利于实现宏观目标,就必须有超越部门之上的强有力政策协调机制。这正是目前我国政策制定机制中的一个重大缺陷。

(四)加工贸易中的一些政策与管理手段不适应加工贸易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上对我国产业转移的速度与力度均大大加强,我国加工贸易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但现行政策与管理手段未能针对加工贸易的新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在实际运作中政策与管理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传统管理方法远远不能满足以IT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加工贸易发展的需要。90年代中期以来,以台湾对大陆投资为导因,境外大量IT产业转移到我国,从事出口加工贸易活动。目前,IT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出口的第

一大类商品。IT产业是一个国际分工非常明显的行业,其运作具有“采购全球化、订单电子化、生产零库存”的特点,这就大大缩短了从采购到交货的周期,对于货物通关效率提出了比传统产品高得多的要求。但是,我国对加工贸易的管理依然采取80年代初的合同、手册管理办法,不能适应IT产业加工贸易的要求。例如,IT产品加工贸易只有电子订单,没有合同,为了适应加工贸易需要经外贸部门审批合同的规定,企业只好人为地编造一个毫无意义的合同;IT产品对通关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我国通关效率不高,不少跨国公司将其高端产品的加工贸易放在中国境外进行,国内只能开展低端IT产品的加工贸易,这不利于实现我国提高加工贸易档次的政策目标。苏州和深圳已经开始了改革这种监管模式的尝试。苏州海关对关区内的四家IT企业进行了联网管理。这些企业的特点是料件繁多,用手册管理困难大。具体的监管程序是外经贸局对加工贸易企业实行总量备案,海关与被监管企业实行联网,海关直接从指定的数据库提取数据,抽查核对产品单耗,定期查验库存,查验时间与企业盘点一致,最后进行核算核销,对差异进行核销。深圳实行的是联网保税工厂的方式,即利用网络和电子摄像技术对整个企业实行全封闭的监管,整个工厂相当于一个保税区。与苏州海关的做法相比,这种方式在防范结转过程中的走私、“飞料”方面效果更明显,但投入较大,一般的企业可能无法负担。无论哪种方式,对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实行联网监管是今后加工贸易管理发展的方向。目前需要注意的是,要尽快统一思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比较一致的做法,避免因地区间差异造成不必要的效率损失。

现行政策与管理规定不适应在华建立采购与配送业务中心的要求。随着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形成了巨大的制造业能力,成为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制成品重要的出口基地,因此,不少大型跨国公司计划在华建立采购配送中心,同时发展物流业务。但是,由于我国在保税区退税政策、保税区(仓库)监管等方面的规定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大大阻碍了加工贸易向下游产业的延伸。

(五)某些新的政策调整脱离了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现实,政策效果低于预期

以出口加工区政策为例。出口加工区是国际上不少国家采用的加工贸易管理方式,而且成效卓著。我国参照国际经验建立出口加工区,有利于提高对加工贸易的管理水平与效率。但是,出口加工区政策出台以来,实际运作效率并不理想,不少出口加工区入区企业很少。究其原因,就在于出口加工区有关规定脱离了加工贸易发展的实际。

加工贸易企业迁入出口加工区的愿望比较低。从课题组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参见表2),86%的受调查企业不准备在出口加工区投资,准备将现有工厂搬入出口加工区的只占2.6%。

现有加工贸易企业之所以不愿搬入出口加工区,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参见表3)。对于现有企业而言,搬迁成本高昂,58%的受调查的企业将此作为不搬入出口加工区的原因。另外,31%的受调查企业因不了解出口加工区政策而拒绝做出搬入的决定。除这两项原因之外,某些具体的规定由于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成为阻碍企业入区的原因。目前,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企业都不再是“大进大出”的100%出口企业,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已经成为主流。出口加工区的管理政策,对于“大进大出”型的企业而言,监管效率大大提高,但对于与国内产业与市场有密切联系的加工贸易企业,则存在诸多不便。例如,出口加工区企业可以不实行手册管理,但区外的深加工结转企业必须用手册,区内企业没手册就无法与区外的企业做生意。对于部分产品内销的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加工区外的加工贸易企业内销,只需按进口零部件税率补交进口零部件的关税和增值税。但区内加工贸易企业内销产品时,补交关税时适用成品关税税率,在大部分情况下,成品的关税水平高于零部件,由此将加大区内企业内销的成本,削弱其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总之,出口加工区的有关规定,实质上削弱了区内企业与国内市场的联系,这对于大多数已经兼顾内外两个市场的企业而言,是没有吸引力的,而且,区内企业与国内市场联系的削弱,与加长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发展目标也是不符合的。这就决定了出口加工区只适合那些新建的100%出口型的加工贸易企业,而且国内采购不能太多,对于这样的企业,区内监管效率方面是存在一定优势的。对于其他加工贸易企业,绝大部分仍然将留在区外,因此,出口加工区政策只能有利于加工贸易增量部分的合理布局,不能改变目前已经存在的加工贸易“放养”现象。如果将出口加工区政策定位于给“大进大出”的100%出口型企业创造一个监管效率更高的局部小环境,出口加工区政策将是成功的,如果定位于以此改变加工贸易“放养”的状态,加强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则注定是不会取得明显效果的。

二、我国加工贸易政策未来调整的方向

政策是对现实的反映,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促进发展。加工贸易政策应该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出发,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促进加工贸易充分发挥其技术升级、产业升级和加长产业链的潜力。为此,加工贸易政策应该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对来料加工贸易出口的国内采购实行出口退税政策

2001年,来料加工贸易进口额为289亿美元,占全部加工贸易进口额的30.7%。受现行来料加工国内采购不退税政策的影响,来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比进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低15个百分点。如果对来料加工贸易出口的国内采购实行退税,将有力地促进来料加工贸易企业扩大使用国内料件,带动国内上游产业的出口,加长加工贸易的国内产业链。按来料加工出口的国内采购率达到进料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计算,2001年来料加工国内采购值约可增加44亿美元,而且,随着来料加工贸易出口的逐年增长,其国内采购值也将逐年增长。但需要强调的是,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延长与监管成本和风险的增加成正比,因此在采取措施促进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延长的同时,要研究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的办法。

(二)完善深加工结转政策

深加工结转涉及面广,情况非常复杂。深加工结转政策实质上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进口料件在国内加工后转厂时,是否继续实行保税监管的政策,另一个问题则是对深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国产料件是否退税。由于这两个问题高度的复杂性,不同部门对深加工结转政策调整存在不同意见。

对于第一个问题,经贸主管部门倾向于维持现行的保(免)税政策;财税部门则主张实行“免、抵、退”政策;监管部门结合了上述两种政策选择,主张对部分优秀、守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继续实行保税监管的政策,对其他企业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则实行“先征后退”的政策。

对于第二个问题,各部门分歧更大,经贸主管部门认为应该对深加工结转企业使用国产原材料逐环节采取“免、抵、退”政策,即对加工贸易企业使用的国产原材料在结转时给予退税,由海关对结转产品(其中含国产原材料成分)进行保税监管;财税部门认为逐环节采取“免、抵、退”政策税收风险过大,操作困难;监管部门则认为如对国产材料进行保税监管,将进一步加大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

结合各部门的意见,课题组认为,对于深加工结转政策,应该统筹考虑,分步实施,短期内为了避免对加工贸易产生过大冲击,应该总体上保持现行政策的稳定性,只作局部性改进,中长期则应该按照鼓励加工贸易提高国内采购率和附加值的原则,以及提高监管效率的原则,对现行政策进行根本调整。为了合理引导企业,确实落实吴仪同志“优化存量、控制增量,规范经营,提高水平”的指示精神,政策设计方案一经确定,就应该公布政策调整的内容和实施的时间表。

具体而言,短期内(例如3年内):

———对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仍维持现行政策,即对结转环节视同出口,免征增值税,由海关对结转进口料件继续实行保税监管。

———对深加工结转环节所采用的国产料件维持不征不退的办法,增值税进入产品成本。

———对销售给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企业视为出口,即深加工结转产品出口到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可以当作出口办理核销手续;国产品进入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可以给予出口退税。

———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销售给区外企业的产品视为进口,用于加工贸易的可以实行保税监管。这样,至少可以用“境内一日游”替代“境外一日游”,节省加工贸易成本,同时,增加了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引导企业逐渐进入区内。

———对易于管理的大宗原材料商品参照钢材“以产顶进”做法,在生产企业销售给加工出口企业时视同出口并办理增值税退税。

中长期(3年后):

保留短期政策的后三条,除此之外,另进行如下调整:

———对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实行分类管理。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内企业和区外实行电子联网监管的加工贸易企业,其深加工结转实行保税监管。其他加工贸易企业产品可出口到境外或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如要进行深加工结转,海关对第一环节结转企业按加工贸易内销规定办理。其他环节结转,则视同国内销售,按规定向税务部门照章纳税。转入企业将其作为国产料件,享受“免、抵、退”政策。这样,海关只需对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内企业和电子联网企业的深加工实行联网监管,监管效率将大大提高。

———对深加工结转所用的国产料件实行“免、抵、退”政策。

———取消现行不符合WTO有关规则的各级政府的出口奖励政策,所结余资金用于对出口退税不及时造成的企业利息损失进行补偿。这样,即使退税有时滞,企业也不会承受过大的财务损失,实质上保证了及时退税。

———足额退税,将出口退税率提高到与增值税征收税率相同,保证出口产品国内增值税的零税率。

(三)促进加工贸易技术进步

———对高新技术产品实行更加高效的管理制度。现行的手册、合同管理办法,比较适合上下游企业关系稳定、价格变化慢的传统产品加工贸易的管理,但不适应国际市场价格瞬息万变、生产配套企业众多的电子产品的加工贸易。因此,要适应电子信息产品等高新技术产品“采购全球化、订单电子化、生产零库存”的特点,改革现行的合同、手册管理办法,取消不必要的合同审批环节,探索电子手册管理办法,提高监管效率。

———提高通关效率。上海海关实施的“大通关”试点,为提高口岸管理部门管理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摸索了很多好的经验。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加以总结,向全国各个口岸推广。

———加强各监管部门工作的配合,提高监管效率。

———加工贸易的发展为在其基础上进行技术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制造平台,国家应加强对技术、品牌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促进R&D活动的开展。

(四)促进加工贸易向下游采购、配送领域延伸

———加工贸易的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发展,为发展国际采购、配送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的内在要求。发展加工贸易的下游采购配送业务,将大大提高加工贸易在国内的附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