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产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2:24:21

加工产业

加工产业范文篇1

一、出台“全国粮食加工专项发展规划”,理顺产业化管理体制。出台全国统一性的专项规划,有利于各地区优势互补,统筹规划,共同发展。

二、大力扶持和引导粮食产地加工。产地加工有利于发展产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节约社会运力;有利于降低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社会物流成本;有利于产销对路,适应市场需求。

三、构建合理的粮食加工体系。粮食加工业按产品用途划分为粮食食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转化加工业三种类型。既要努力开发粮食食品加工新技术、打造名牌产品,鼓励发展粮食食品加工业,又要按照“饲料优先,统筹兼顾”的原则,优化饲料产业结构,不断开发优质高效的饲料产品,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在确保食用和饲用的消费需求以及合理的储备库存规模的前提下,利用剩余的粮食,在坚持非粮路线及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破坏生态环境的“三不”原则下,适度发展非食物用途的转化加工业。同时加强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构建合理的粮食加工体系。

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及粮食产业化经营。首先打破部门、所有制界限,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培育资本结构多元化、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同时规范订单农业,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通过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形式,使粮食种植成为加工企业的第一车间,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

五、通过资源整合促进粮食加工与粮食物流协调发展。首先,粮食加工专项规划与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应互为依据,粮食物流企业与粮食加工企业协调发展。构建以粮食加工企业为核心节点企业的供应链,实现粮食及其加工品的供应链管理。同时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集中资源发挥企业自身优势。

加工产业范文篇2

(一)福建省加工贸易的现状

1.加工贸易的概况图1和表1分别反映了福建省加工贸易2003年至2012年的发展现状。从图1可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加工贸易的进出口额显著下降,但随着2010年国际市场的全面复苏,福建省加工贸易恢复较快的增长态势,2010年加工贸易总额共计3799681万美元,相比2009年增长了33.96%。综合来说,加工贸易出口额的增长趋势比进口增长明显,但加工贸易的进口也基本维持在较为稳定增长的水平上。而从表1可知福建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与本省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出现了下滑的态势。但福建省主要的进出口贸易方式依然以加工贸易为主。2.加工贸易的结构福建省加工贸易出口的主要途径包括进料加工出口和来料加工出口。出口结构以进料加工为主。如图2所示,从2003年至2012年,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比重相对于来料加工贸易出口额的比重较高。进料加工出口额占加工贸易的出口额都在80%以上。3.加工贸易的地区分布福建省加工贸易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沿海地区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都远远高于内陆地区。目前本省加工贸易出口额主要是由厦门、福州、泉州、漳州、莆田五个城市所创造,其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99%以上,并且加工贸易出口额达到上亿美元的企业全部集中在沿海城市。而三明、南平、龙岩和宁德四个城市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占比不到1%。虽然政府鼓励沿海加工贸易向山区适度转移,但福建省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加工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二)福建省产业结构的现状

1.产值结构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这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在工业化后期阶段,第一、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9]。20世纪50-60年代,福建省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其次为第二和第三产业为的排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逐渐超过第一产业,直至21世纪初,福建省第一产业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主体。如今的产值结构呈现第二第三产业不断上升,第一产业逐渐下降的趋势。随着现代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第三产业比重有超过第二产业的趋势。目前福建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时期,技术进步加快,重工业化比重也在不断上升,对于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劳动力结构劳动力结构是衡量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标尺之一,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之一就是使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从低劳动生产率部门流向高劳动生产率部门,根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中劳动力结构的演变规律是: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逐次增加。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福建的经济发展,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步上升,整体趋于合理。福建省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从2000年的46.8%到2012年的25%,下降了21.8%,而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从2000年的24.5%和28.7%到2012年的38.8%和36.2%,分别上升4.3%和7.5%。福建省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三)加工贸易作用于产业结构的途径分析

1.加工贸易的资金供给效应推动产业升级加工贸易的资金供给效应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加工贸易的出口创汇,二是加工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的资金注入[11]。福建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维持在50%左右。其中2012年福建省加工贸易的出口额更是达到万美元,加工贸易的出口创汇,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积累资本,为福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积累了资金,创造了条件。福建省加工贸易的主体是外资企业,由于加工贸易的各项政策吸引了外商资金的投入,并且资金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流动,促进了新型和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间接的推动了福建省的产业升级。2.加工贸易带来大量新产品和新技术,并形成了新的产业历经长期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结构出现重大的改变。在传统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拥有高新技术加工贸易产业也在快速发展,并且促进了新产品的生产和新技术的研发,新兴产业随之发展,使得我国产业结构有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并且,由于外资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远远高于国内企业的水平,随着外资加工贸易企业不断进驻福建,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也会随之快速发展。3.加工贸易通过出口示范和竞争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加工贸易的出口示范作用,国内出口产品逐步了解了国际贸易中的惯例和做法,掌握了国际贸易的操作流程和业务特点,可以有效地解决国际贸易过程中的问题,规避风险,利用国际生产要素和资源,使产品得到迅速发展[11]。省内加工贸易企业与国际市场形成了稳定的供需联系。不仅如此,随着新兴工业化国家不断向省内转移产业,使得福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竞争,促使省内传统产业不断升级转型。

二福建省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

福建省的产业结构变动以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而第一产业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为主要方向。从2000年开始,福建省基本呈现稳定的第二、第三、第一产业的发展顺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据了福建省国内生产总值的90%以上,其中第二产业在福建省经济发展中占主体地位,同时第三产业有持续上升的发展趋势,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对于产业升级具有促进作用。福建省第二产业比重的变化情况能够很好地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此采用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来反映产业结构的状况,并通过这一指标的变动来反映福建省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由于福建省历年来加工贸易中的进口额变动相对出口额来说幅度较小,因此以加工贸易出口总额来表示福建省加工贸易的状况。本文选取1996年-2012年福建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X)和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Y)作为分析数据。

(二)协整分析

1.平稳性分析由于选取的数据属于时间序列数据,所以首先采用ADF检验法检验变量Y和X的平稳性及其二阶序列的平稳性。通过EVIEWS3.0软件得出如下结果:由表3可以发现,X、Y的ADF统计值小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临界值的绝对值,所以不能通过ADF检验;而△X和△Y的ADF统计值的绝对值大于在5%显著性水平下临界值的绝对值。因此,X和Y均为(I2)序列。2.回归分析建立简单的一元线性模型:Y=C+βX+μ。其中,C为截距项,β为参数系数,μ为随机干扰项。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线性回归得:Y=0.396+0.0007X(3-1)(81.93)(16.40)R2=0.947F=268.9676D.W.=0.7088从回归估计的结果分析,模型的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2=0.947,表明第二产业产值变化的94.7%可由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变化来解释。从斜率项的t检验值分析,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n-2=15的临界值为t0.025(15)=2.13,常数项回归系数的t统计值为81.93,自变量回归系数的t统计值为16.4,均超过了临界值,表明两者都是显著的。查F分布表得F0.05(1,15)=4.54<268.97,说明方程总体的拟合效果很好。其经济意义说明,从1996年到2012年期间,加工贸易出口额每上升一个百分点,会引起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的指数增加0.0007%。由此可以看出,加工贸易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较为不明显。这是由于以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因变量导致数据较小,其次是由于福建省加工贸易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其促进效应不显著.3.残差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对上述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ADF检验,通过EVIWEWS3.0软件得出如下结果:由表4可知,残差e的ADF统计量的绝对值大于在5%显著性水平下临界值的绝对值,说明不存在单位根。所以说e的原序列是平稳的,也就是说残差项是稳定的。所以Y与X是(2,2)阶协整的,说明了这两个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三福建省加工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一)加工贸易企业处于国际分工链底端,产品增值率低

在国际分工链当中,我省加工贸易企业主要负责零件配套生产和商品组合装配的环节。这使得福建省加工贸易企业在整个价值链中只能取得有限的价值。如微笑曲线所示,价值链由研发设计获取技术专利,零件制造组装,品牌营销和服务等三大环节组成。一般而言,加工贸易增值率通常被用来衡量加工贸易对一国或地区经济的促进或带动作用,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加工贸易在生产加工环节的附加值程度。依据《福建省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可得2003年至2012年福建省的加工贸易增值率及其变化的情况,如图5所示。从图5可得,福建省加工贸易增值率自2003年以来呈曲折增长趋势,在2008年达到了最高点。但从2009年开始有所下降。近年来,福建省积极促进市场多元化发展,改善单一的出口产品结构,加工贸易出口产品逐渐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方向发展,因此福建省的加工贸易水平有所提高。但增值率的增长幅度小,并且出现了下降趋势。这说明目前福建省加工贸易依旧处于分工链的底端,在价值链上的地位并没有提升。即使福建省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不断上升,贸易量的扩大也没有使得产品增值率增加。

(二)福建省加工贸易产业关联程度低

产业关联度是指产业间通过产品供需形成的互联、互存的内在联系。任何行业及产品都会成为其他行业生产的投入要素。从产业分布来看,福建省加工贸易产业中,传统制造业,如轻纺鞋服等产业在我省发展加工贸易的初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纺织服装加工贸易大部分属于初级产品的加工,对其他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都比较小,不能够充分发挥加工贸易的关联效应。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作为新兴科技产业,其本身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很大,波及效果好。随着福建省外资加工贸易企业数量不断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外资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掌握了核心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价值链的核心主要由外资企业掌控,垄断了产业间的产品供需,使得高新技术产业未能成为加工贸易主导产业,也没有形成大量的产业集群,因此产业关联辐射作用不大。同时,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对省内企业缺乏强有力的信任,或出于整体的战略考虑,其大多选择从国外采购零部件和原材料。省内加工贸易企业的原材料对进口的依赖大,其中技术层次高的原材料对进口的依赖更大,这使得加工贸易的本地采购率比例偏低,对省内加工贸易原材料产业产生了冲击,对福建省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小。而配套能力不高也限制了产业关联效应的形成。与其他沿海省份相比,福建省各地市的产业分布相似,分工不明确,缺乏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产业。并且福建省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低,产业集中度不高,吸引外商资金大量投入的产业配套环境不够成熟,形成具有加工贸易生产、进出口、运输、电子和高新技术发展等功能且产业关联度较高的加工贸易产业群的条件尚且不足。

(三)加工贸易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不明显

福建省政府为推动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创新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2012年更是加大力度,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大对新设备和技术引进的投入,进行自主创新自行研发。对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开展技术改造,按照技术设备购置费的5%给予资助,最高资助金额为300万元。对企业投资设立研发机构,按新增研发仪器设备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资助,最高资助金额为50万元[12]。但福建省加工贸易的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却不明显。那么,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加工贸易技术溢出作用的发挥呢?导致福建省加工贸易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溢出的途径不够通畅。首先,加工贸易企业主要是以外资企业为主,而外资企业的对自身技术保护和省内企业的技术不高严重阻碍了示范和溢出效应的发挥。在加工贸易中,虽然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但大多数外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和稳定垄断地位,较少向本省加工贸易企业转让技术或者提供技术和最新设备的援助。并且外资企业在技术研发、工艺准备等环节设置障碍,以巩固自己的地位。而福建省从事加工贸易的内资企业占比较少,且存在生产管理落后,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不高的问题,对吸收先进技术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充分发挥的基本条件是拥有较多的技术型和专业型人才,人力资本水平满足技术外溢的需要,而福建省加工贸易企业缺乏专业性人才。省内企业要充分地吸收并掌握外资企业引进的技术,相关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能力和素质。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其主体都是人力资本,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本地企业进行研发活动更是需要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13]。

(四)加工贸易产品的复进口和飞料走私冲击省内产业

加工贸易产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又直接进入国内,这就是加工贸易产品的复进口。加工贸易是两头在外的贸易方式,是料件从境外进口,在境内加工装配后成品运到境外的贸易[14]。在出口时,税务机关为加工贸易产品办理出口退税,如果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再进口,进料加工的料件又享受进口减免的好处。但是目前缺乏详细的资料表明这些复进口产品最后流向何处,用于何种目的,因此很难判断企业复进口的加工贸易产品是为了生产的需要,还是为了逃避税收。目前,福建省正在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而加工贸易产品的复进口对福建省加工贸易的原料工业和传统支柱行业会有很大的冲击,对产业结构调整也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不仅仅加工贸易产品的复进口会影响省内产业升级,少数不法分子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下,利用加工贸易进行“飞料”走私犯罪也制约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调整。“飞料”走私指的是对海关监管下的保税进口商品进行串用和倒卖的行为。加工贸易“飞料”走私问题给我省的原料工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制约了传统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可见,加工贸易产品的复进口和“飞料”走私犯罪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对外贸易秩序,而且冲击省内的市场,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

四政策与建议

(一)延长加工贸易的价值链

随着我省经济不断发展,劳动力优势显著下降,加工贸易企业参与价值链的生产和组装带来的利润也逐渐减少。加长加工贸易的价值链是应对利润减小,产品增值率低的关键措施。延长加工贸易的价值链首先要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福建省大多数企业主要是依赖贴牌生产。较少企业能够进行品牌创造,自身开展科技创新。企业可以先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对自身的生产工艺进行改造,以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为开展新产品生产创立条件。资金雄厚的企业可以设立自主研发机构,或者与科研机构开展学研合作,提高研发新产品,新工艺的自主研发的能力。企业获得核心技术,就可以打造自主品牌,从而推动企业从贴牌生产(OEM)向委托设计制造(ODM)和自主品牌制造(OBM)一体化转型,向价值链上游转移。通过品牌产品的宣传营销,不断扩大自主品牌的出口,使企业从价值链的获利低位向获利高位延伸。同时,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也反映了价值增值的过程,包括对原材料与零部件进行采购、生产组装、仓储保管和出售等环节。如果留在省内的价值增值环节越多,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达成的产品增值也就越多。延长加工贸易价值链的主要方式是提高省内的采购率。通过原材料和零部件等产品的省内采购来降低加工贸易企业的成本,使得加工贸易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有优势。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最终产品会进入国际市场,则国内采购的料件相当于间接出口。海关可以对国内采购的料件实行出口退税,以鼓励企业扩大国内采购。此外,建立加工贸易支持服务体系,有利于实现发展空间的升级和加工贸易增值链的延长。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建立加工贸易管理服务平台,提高行政效率。因为加工贸易的特殊性质,企业需要往返于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检验检疫三个部门处理进出口事宜。建立加工贸易管理服务平台可以实现企业与三个部门的联网,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也缩短了企业申办时间。同时,政府应该鼓励和促进我省企业从单一的加工制造环节延伸到市场服务等相关服务链上,在价值链增值的重要阶段都形成专门的服务。随着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在产业链上游阶段,对国际品牌策划、国际市场的调查与预测、设计国际市场营销计划等服务的需求量将扩大。中下游阶段对检测、财务、会计和法律等专业领域的服务项目以及分销、配送、运输、仓储等服务环节的需求也会随着品牌营销的开展日益增加。

(二)促进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提高省内配套程度

外资加工贸易企业是福建省加工贸易的主体,加工贸易的发展和外资的投入存在密切的联系。为了吸引外资发展经济,政府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使得内资企业陷入了不公平的对外贸易竞争环境中。这也导致省内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调整十分被动。因此,各产业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政策扶持,引导内资企业快速发展加工贸易业务。内资企业也应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调整经营策略,引进优秀人才,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技术成分,增强自身竞争力。对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规划也应以提高省内加工贸易企业间配套联系为目标,引导内资加工贸易企业多元化,形成行业间的供需配套联系。促进内资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同时,应科学编制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以提高省内配套制度。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结合我省实际,培植技术密集型、资金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和带动性强的内资加工贸易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聚与工业区。使工业区成为各个产业集合的所在地,拉动产业区域化快速发展。并且对我省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群进行大力发掘和支持,提出规划,制定并执行相应政策支持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内资加工贸易企业之间应减少不良竞争,加强配套协作,形成相辅相成的产品和产业配套功能。龙头加工贸易企业带动相关企业促进产业的调整和转型,以此增强加工贸易的拓展面,带动省内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的集聚和配套程度的发展,促进加工贸易料件本地化,实现向价值链上游发展,发挥产业的关联效应。

(三)促进加工贸易技术转移

福建省加工贸易的企业主要是以外资企业为主体,对技术转移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外资的政策支持和正确指引。引导外资企业向价值链的技术研发和品牌开发环节投资。鼓励外资企业发展大型项目,特别是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项目,与省内企业合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发展,增强技术溢出效应,从而形成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产业集聚,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并且要引导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将投资关注点转移到信息技术、绿色经济产业等领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继续引导外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参与主要产业调整和振兴,支持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的外资加工贸易企业积极申报。其次,省内企业不仅要注重对外资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而且要加大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不断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与外资企业的对接能力,进入研发的核心环节,实现对产品的技术升级和赶超。有关部门应鼓励和引导内资加工贸易企业有效利用外资企业带来的技术转移,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利用加工贸易参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分工。同时,要完善引进和培养技术型人力资源的相关制度,大力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引进管理经验和高层次人才。有关部门可以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人力资源在内外资企业间的流动,特别是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通过人才的转移来发挥加工贸易的技术转移效应。

(四)妥善处理加工贸易内销问题,减少对省内产业的冲击

加工产业范文篇3

关键词:发展;葡萄;加工;建议

集安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与朝鲜隔鸭绿江相望,是吉林省风速最低、积温最高、无霜期最长的地区,素有“国家生态园、吉林小江南”之美誉,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山葡萄之乡”,是亚洲最大的山葡萄生产基地,有着很好的葡萄资源,可是葡萄加工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滞后,怎样发展好集安葡萄加工产业成了我们急需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为了做好这个课题,我深入企业和乡镇调研,现将发展集安葡萄加工产业的措施及建议报告如下:一、产业发展现状1、葡萄种植现状。集安葡萄种植业前几年发展较快,从种植面积和产量上来看,近几年进入了小幅度平稳增长阶段;截至2009年末,总种植面积为18368亩。种植的主要品种是公酿一号、双优、双红,其中公酿一号种植6589亩;双优和双红占种植10388亩;左优红和北冰红两个新品种种植面积是1391亩。全市总产量达22151吨,其中:公酿一号产量9878吨;双优双红等品种合计产量为10980吨。2、葡萄加工现状。集安现有葡萄加工企业共计14户。企业资产总计16400万元,职工人数总计是440人。

产品是葡萄原酒、葡萄饮料和葡萄酒,有12户企业生产葡萄原酒,葡萄饮料和葡萄酒生产企业各有一户。集安市葡萄加工企业的加工葡萄汁能力是29800吨;储汁能力是31770吨;2009年加工葡萄汁10863吨。集安的葡萄加工业起步较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先后投资建设两家加工企业。在1997年我国葡萄酒产业走出低谷以后,葡萄加工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04年,加工企业发展到14户,至2009年是处在相对平稳期,值得欣慰的是有二户深加工企业进入葡萄加工行业之列。

二、葡萄加工产业优势1、地理优势。集安适合种植葡萄的土地有56085亩,现在种植的面积是18368亩,土地利用率是32。8%。集安地处北纬41度,年平均气温7。5℃,年≥10℃有效积温1529。5℃,年降水量882mm,无霜期150天。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生产优质山葡萄。2、品种优势。集安葡萄规模和品质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亚洲最大的山葡萄基地,品质上有着野生山葡萄含汁多、色泽好、酸度高的特点,特别是最新发现对人体有益成份白藜芦醇含量是当今世界葡萄中最高的。3、品牌优势。集安已被确定为亚洲最大的山葡萄基地;主产区青石镇已被确定为部级农业标准化绿色山葡萄基地、农业部农产品绿色山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葡萄加工产业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生产的产品问题。集安14户企业中有十二户企业的产品都是葡萄原酒,生产过程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严重缺乏终端产品。虽然产业规模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始终没有打造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2、种植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从葡萄品种上看,集安生产的公酿一号葡萄原酒不能用做中、高档葡萄酒原料,双优双红葡萄原酒因酸含量高的原因(平均酸度在1。4%以上,而全汁葡萄酒国家标准是酸度在0。7%左右),只能用做调色和调酸原料。左优红和北冰红葡萄是集安质量最优、市场前景最好的两个新品种,但由于品种更新的成本较高,过渡期较长等原因,推广速度缓慢,预计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并替代老品种。二是从葡萄质量上看,世界著名的葡萄产区,为了确保达到品质标准而采用限定产量的做法。著名的法国波尔多产区,葡萄亩产限定在500公斤以内。而集安的葡萄亩产一般都在1000—1200公斤。从葡萄生产到收购都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指标。这种不科学的生产管护方法,影响了集安市葡萄酒工业的发展。

加工产业范文篇4

由于长期受过度捕捞以及环境污染等影响,我国近海的海产品资源逐年减少。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设置禁渔期,去难以使近海的水产资源恢复到原有的水平。也正因为近海的水产资源逐渐减少,国内水产原料市场已经成供小于求的状态,许多海产品加工企业也逐渐把目光转向国外的捕捞公司,与此同时,我国沿海地区的水产养殖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这使得国内捕捞行业处于十分不利的的境地。

二、加工

海产品加工过程大体分为:解冻→切片→整形→入库冷藏→销售5个环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切片、整形两个环节。由于饮食文化习惯不同以及为了保护本国的海产品深加工产业,欧美国家对一般对我国海产品加工成品的需求量远不及半成品的需求量大。这也促使国内许多大型加工企业着重生产针对欧美国家的海产品加工半成品。而此时的海产品加工行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1.劳动力短缺

为了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其加工环境必须是低温环境,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中会极大地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恶劣的工作环境让许多人特别是青壮年望而却步。加工企业不得不提高工资待遇来招到足够数量的员工,但这也使产品的成本提高。更为不幸的是,这也造成了我国海产品加工行业最大的优势——低劳动成本优势正慢慢的失去。

2.技术落后

和国内其他大部分产业一样,我国的海产品加工行业也面临着“粗放生产,低技术含量”的尴尬局面。而国外同类企业用机器便可在短时间内加工大量产品,而我国加工企业要生产同量产品却要付出更多代价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这也是造成劳动力短缺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3.利润问题

经过多年的交易往来,国外的许多海产品收购企业一对我国海产品加工模式、流程等,甚至是成本方面已十分了解。因此他们在交易的时候往往把价格压得很低,再加上来自国外的同行企业的竞争压力。因此其利润空间极其有限。

(1)提高机械化程度。

加大资金投入,逐步的以机械代替人工。这样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又可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当然,这一方法的实施仍有许多困难。

(2)改变销售战略。

随着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潜力潜力很大,扩大国内市场会有利于加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大城市设立经销店,小城市寻找商。相信国内市场的发展会是海产品加工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3)生产环节专业化。

水产加工整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可由不同的企业分别负责。即所有与本行业相关的企业分别着重自己所更为擅长的环节进行运作,同时加强各环节企业的业务联系,形成一条紧密的产业链。

三、运输冷藏

一般的海产品捕捞上来以后,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贮藏措施,极易腐烂变质。给海产品加工企业造成极大的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海产品加工行业中,货物的保鲜贮藏是整条加工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稍有不慎,便会极大地影响产品的味道,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发展。在水产由捕捞到投入市场销售的几个环节中,运输与贮藏环节是最易发生变质的,因此要保证最好质量的海产品,需要有先进、完善的储藏运输设备与运行模式。

当船满载水产回港后,就马上与采购商进行岸上交易,在这一交易过完成后后其海产品有三种去向:一是直接运往销售市场进行直接交易,这类海产品一般还能保持其鲜活性,二是运往加工厂加工成品,余下的则会运往当地的冷库贮藏,等待下次交易。

前两类由于短期内就能流入市场或进行加工,工作人员一般只进行海水浸泡或简单的低温处理,便可保持其短期的鲜活度,不会再有太多的变质损失。而冷库的贮藏能力直接会影响到相当一部分水产的质量,因此冷库也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受国际行情的影响,近期我国主要针对海外加工产品的冷藏行业并不太景气。该地区的海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地区,其消费量较易受欧美经济影响,从而也引起了冷库贮藏企业经营水平随之变动。劳动力的缺失将逐渐成为阻碍海产品加工冷藏行业发展的瓶颈,而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机械化工作是最好的办法之一。但冷库机械化方面,在我国仍是一个空白。

因此,国内冷藏行业应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实现由人工作业向机械作业的转化,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好技术准备。

4、销售

加工产业范文篇5

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加快林业发展,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林业进入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时代。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决定》,加快云南林业的发展,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云南林业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提出了发展林业八大产业,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是其中之一。

我省的木材加工及人造板是云南林业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是国家林业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云南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我省已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林产工业体系,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业也有长足的发展,但它还跟不上我国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的发展速度,也滞后于我省其它产业的发展。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增强与我国加入WTO,要求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以资源为基础,正确处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效益的关系,调整产业结构,开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木材工业发展的新路子。

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省林业厅组织有关人员,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编制出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项目为支撑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云南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发展规划》,以促进全省木材工业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规划按两阶段编制,第一阶段*-2010年,第二阶段2011-2020年。

由于编制规划的时间紧迫,难免有不完善之处,可在执行中事实求实的作局部调整、充实和完善。

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得到了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的支持和协作,特此感谢。

*

1、云南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发展基本概况

“九五”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得到了很大发展,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门类齐全的木材工业产业,而且产品的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多,质量和档次不断上升。

1.1.云南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发展概况

1.经济平稳增长,实力进一步增强

*年全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业总产值31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55%,与1993

年相比,增长了41%,年平均增长4.55%。*年主要产品产量:锯材26.2万m3,比1993年下降了51.25%,人造板54.7万m3,比1993年增长了2.24倍;集成材、细木工板16.5万m3,地板条398万m2,家具600万件,分别比1993年增长了30.73倍、22倍、5.78倍;其它木材加工产品产量也有较大增长。

“九五”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现全省拥有合法的的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企业3980户,通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制材工业、人造板业、人造板深加工业、木质家具制造业、木质建筑装饰材料业等专业化生产群体,全省初步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门类较为齐全的木材工业体系,木材加工及人造板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2.产品结构得到调整,产品附加值提高

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我省商品材指标大幅度减少,木质原料供应不足,

各企业为了缓解原料供应带来的困难,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在以消耗大径原木的锯材、胶合板产量进一步下降的同时,以消耗小径材、加工剩余物为原料的中密度纤维板的产量增长快,*年达到38.5万m3,比1993增加8.32倍,是人造板中增长最快的。同时以小径材为原料的细木工板集成材发展较快,产量达到16.5万m3,一定程度改变了实木家具、实木门和实木地板以原木为原料的生产状况,尤其是实木门生产的90%以上都采用集成材。在家具的制造中,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的发展,为家具提供了更广泛的原料来源,实木家具的比重下降,人造板式家具的数量上升,占家具产量的70%以上,增加了人造板二次加工、强化木地板等木材深加工等品种。

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云南的林产品档次得到了提升,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3.技术水平发展很快,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国内外的先进技术都已渗透到我省的木材加工及人造板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缩短了与世界和国内先进水平的差距。我省许多产品的生产,尤其是在人造板及其深加工行业中,有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套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如从意大利、德国、芬兰等十几个木材工业先进国家引进),也有成熟的国产成套中小型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这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产品质量的提高创造了良好条件,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少产品销往省外,有一定数量的木质门、集成材、刨切单板、实木家具、地板、锯材等产品销往国外,2001年、2002年、*年出口创汇分别为1259、1498、2563万美元,有些产品的生产技术还取得了国家专利,通过不断的共同努力,我省木材加工的产品技术经济综合指标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木材的利用率由八五期间的40%提高至60%左右。

4.改革取得成效

全省的国有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企业基本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股份合作制改革,还有一些生产企业根据各自实际,分别采取兼并、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进行了改革,景谷县组建了景谷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以林产品为主的上市公司。通过改革,民营企业掘起,企业经济实力得到增强,资本运作日趋规范。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一些具有相当实力的大公司也已在我省木材行业落户。

1.2.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消费结构不合理和新生资源跟不上,原料林基地建设滞后

“十五”期间,国家核定给我省的森林年采伐限额量为2669.6万m3,其中烧柴1579.9万m3,占58.43%,自用材727.3万m3,占27.24%,商品材指标仅为362.4万m3,占13.58%,农村烧柴和农民自用材的消耗量的比重较大,低价值消耗较多。商品材指标过少,在一定程度限制了木材工业的发展。

1996年以来,由省级安排商品林基地建设累计完成造林412.5万亩,目前大都还未达到轮伐期,且木材工业所需的西南桦、桤木、柚木等树种造林面积较小,可用于木材加工业发展的森林资源就显得更少。

商品林基地建设的经营管理体制还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谁造谁有”的政策不落实,对自主投入的人工林仍征收高额税费等不合理政策等,影响了企业造林的积极性.使社会资金进入原料林基地建设的比例太小,同时也由于各个环节消耗的管理费用太多,提高了造林成本,导致木材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进展缓慢。

2.生产集约化程度低、规模小

全省上规模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企业不多,其规模在全国同行业中偏小,还存在大量的小规模的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企业。以刨花板行业为例,全省现存的十多家刨花板企业,除新飞林人造板有限公司外,其余企业产量均小于1万m3/a,全省刨花板的年总产量远不及经济发达省份的一个企业的产量,我省目前纤维板企业的规模大多为3万m3/a,而世界纤维板企业的平均规模在1995年就已经达到了10万m3/a,至于锯材、家具等行业其生产更分散,规模更小。

对于规模偏小的企业,大部分存在着研发投资少、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差等现象,特别是室内装饰材料国家强制标准实施后,一些不合格产品仍然充斥市场,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这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节约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深加工水平低,效益差

现我省的木制品大都仍以基材、半成品、低附加值产品进入市场,大量的以实木板料、毛坯料形式的产品出省,档次较高的门也只能白坯出口,人造板经二次加工的比例不高于20%,经三次加工成最终端的产品就更少,在家具市场中,无论是实木还是板式的高档家具80%是外省的,能销往国际市场的产品更是凤毛麟角,加之产品品种少,效益差。*年在各行业中全国木材加工企业平均利润率增长最快,其商业平均收入利润率为8.61%,在中国500强企业平均收入利润率中位居第三,仅次于于烟草加工业和石化工业[y1],但相比我省却大相庭径了,*年我省大部分国营木材加工企业处于微利或略亏状态,多数企业只能维持生存和现状。

4.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差,抗风险的能力弱

建造现代化的工业原料林和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企业都属于资金密集和技术比较密集型,一次性投资较大,如一个3万m3/a的中密度纤维板,需建造相应的原料林6.4万亩,投资2176万元,建厂采用国产设备需投资3000万元,采用国外设备需投资15000亿元,此外企业技改和科技创新需大量的投资,而我省大部分地区是贫困地区,工业基础落后,企业缺乏资金积累,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工业建设和技改,难以有大的发展。

目前,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企业分属不同的地区和部门,形成多头领导,各自为政,条块分隔,互不往来,很难形成集团化规模生产企业群,每一个企业都缺乏带动行业改造与技术进步的能力,抗风险的能力弱。

5.管理及技术水平低,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弱

在我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企业中大多存在经营粗放、管理落后、效益低下等现象。企业的生产技术结构以初级技术、实用技术为主,科技体制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和投入上的分散重复,导致科技资源严重浪费。

在产品营销上,缺乏全方位的打造品牌的魄力和手段,有些产品质量与省外相比毫不逊色,但缺乏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同,产品不畅销。

此外,科研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以及产品使用领域过于狭窄(主要集中于家具业和室内装饰),亦是影响我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发展的重要原因。

2、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发展优势及市场需求

2.1.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发展优势

1.有一定的商品林资源和发展人工林的立地条件

据云南省1997年完成的”云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三次复查”,我省林业用地面积

2380.79万hm2,林业用地占云南省总土地面积的62.2%,有林地面积1287.32万hm2,活立木蓄积量142391.06万m3,年总生长量4968.39万m3,年总消耗量4520.43万m3,荒山荒地566.25万hm2。

第三次”复查”结果表明,全省用材林资源面积749.45万hm2,蓄积量73848.54万m3,占林分面积、蓄积的63.4%和57.5%。用材林蓄积量占全省活立木蓄积量的51.7%。

在用材林中,中幼龄林面积占67.9%,蓄积占40.9%;近熟林面积占14.1%,蓄积占15.9%;成过熟林面积占18%,蓄积占43.2%。冷杉、云杉蓄积1.19亿m3,占16.09%;云南松、思茅松蓄积2.22亿m3,占30.8%;栎类蓄积1.69亿m3,占22.86%;桦木、杉木蓄积4335.38万m3,占5.87%;杂木蓄积8580.04万m3,占1.68%;软质阔叶材1017.72万m3,占1.38%;硬质阔叶材4224万m3,占5.27%。

从用材林的资源状况可以看出,成、过熟林可以提供一部分木材工业用材,如提供20%的成过熟林作为木材加工及人造板用材,规划期内可提供木材加工用材1861万m3,此外中幼林抚育间伐材可以提供人造板(纤维板、刨花板)工业用材2114万m3,以缓解近期木材工业原料林基地供应跟不上木材工业发展需求的矛盾。

我省光、热、水、土[y2]guan光彩条件好,林木生长快,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698.9万亩,自1997年开始,消灭了森林“赤字”,实现了有林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的双增长[y3],在云南还有世界珍贵名材柚木和榉木的生长的自然条件,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人工林的自然条件,

2.特殊的区域优势

云南是我国的边境省份,与老挝、缅甸、越南接壤,曾是通往南亚的丝绸之道,周边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广阔的木材工业产品的市场,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实行木材进口零关税的优惠政策,将会使我省的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国际资源、国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方面获得更加有利的条件和优惠待遇,将为我省木材工业对外开拓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区域优势十分显著。

云南又处于我国的西南,是我国开发西部政策的受益省,随着泛珠江三角区域经济合作集团的建立,港、澳和南方经济发达省的资金、技术、经营管理经验能很方便输入我省,为我省的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3.有人才、人力优势,有木材工业及相关的工业基础

云南具有发展木材加工及人造板的人材、人力优势。云南省现有国家、省和地(市)的教学、科研和设计单位数十家,集中了一批高级技术人力资源。通过几十年的奋斗、发展,木材工业造就了一批企业家和技术骨干,这是发展我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的中坚力量。

木材工业产业特别其中某些产业是劳动密集行业,云南是我国劳动力输出省份,在劳动力成本上我省具有竞争力。

我省是全国四大林区之一,省政府一直把林业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林产工业成为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后,一些非林业部门和其它经济成分的企业跨进了木材工业行业,增强了木材加工及人造板的实力,一些企业已拥有上亿元固定资产,具有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一些企业引进具有二十世纪未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一些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企业加强经营管理,通过了ISO认证,创出了自己的名牌产品,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实力。

随着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的发展,相关行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反过来,这些相关行业又是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发展的保证。昆明人造板机器厂和原云南林业机械厂都具有雄厚的实力,现云南省的化工行业能保证人造板制胶用的尿素、甲醛等的供应,只有苯酚需向省外定购。

2.2.产品市场分析和预测

木材质轻、高强美观、加工容易,加工能耗小,是当今世界四大材料(钢材、水泥、木材、塑料)中唯一可再生和再循环利用的绿色材料和生物资源。木材有易于加工、隔热保温和抗震等优异性能,有优越的强度和天然的纹理,其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在与金属、矿物和有机合成材料的竞争中,久盛不衰,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应用更广泛,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偏爱。

1.我国木材加工及人造板的市场预测

木材是木材加工及人造板的最主要原料,近年来,我国原木进口从1998年的482.3万m3增加至2002年的2433.5万m3,比1998年增长4倍多,锯材进口从1998年的169.03万m3剧增至2002年的539.59万m3,比1998年增长2倍多,这就充分说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木材,也给木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木制品和人造板消费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消费能力的增长水平。我国人口目前已超过13亿,而且每年平均仍以0.9%的速度增长。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强、消费观念的转变,在家具、包装、装饰等行业对人造板及木制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近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超过8%,将迎来对木制品和人造板需求新的经济增长高峰。

(1)人造板

人造板是以高效利用木材和节约木材资源的主要产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

人造板工业加速发展,人造板总产量从1990年的244.6万m3增长到*年的4553.36万m3,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5.22%。[y4]*年生产胶合板2102万m3,纤维板1128万m3,刨花板547万m3,其它人造板775万m3。预计,2010年人造板的需要量:胶合板2957万m3/a;纤维板2198万m3/a;刨花板可达到822万m3/a以上。[雪鹰5]

(2)木制品及人造板深加工

我国的细木工板和集成材发展很快,细木工板*年产量达到612万m3,集成材产量未有权威的统计数据,产品主要用于室内装饰和家具,今后其发展速度会接近人造板。

大部分的人造板都要经过饰面即二次加工才进入市场的,在欧洲市场上经饰面处理的人造板已占总产量的80%[y6],我国相差甚远,估计在30%以下,人造板的二次加工产品的发展总滞后人造板,但最终将与人造板同步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具的需求也愈来愈高,多年来中国家具产业一直保持着15%的年增加速度,2002年全行业销售额高达1600多[y7]亿元。我国2002年出口总额为54.1亿美元,比2001年增加35%。[y8]但我国人均家具消费量仍很低,2001年只有10美元/人.年左右,而发达国家如美国为236美元/人.年,香港80美元/人.年,我们还有较大差距,发展空间很大[y9]。

我国住房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给木质建材产品带来巨大商机。从产业相联角度看,装修建材需求量将会快速增长,木材在住宅装修工程中大约占20%-40%,其中地板又占有很大比重,*年强化地板消费15000万m2,比2002年增加25%,实木地板12600万m2比2002年增加40%,实木复合地板1200万m2,比2002年增加100[y10]%。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为36%,预计到2010年将到50%,这也会带来对木质建材产品的很大需求。

2.我省木材加工及人造板市场的分析和预测

我省经济发展的加快和各民族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将迎来对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品需求新的经济增长高峰,我国加入WTO组织、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y11],又为云南木材工业开拓了资源的来源和产品的销路,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品市场愈来愈活跃。*年云南省经济增长率已超过全国8%的平均水平,消费能力在全国处于中游,我们依据全国人均的消费水平,把木材加工产品分为五大类进行预测。

锯材:主要作为云南省实木加工第一道工序。预计到2010年锯材需求64万m3/a。

人造板:预测2010年全国人造板总产量达到5977万m3/a,按14亿人口计算,人均消费人造板0.0427立方米/人.年,云南省有0.469亿[y12]人口,到2010年需人造板200万m3/a,综合考虑云南的实际情况和各种因素,人造板需求为:胶合板66m3/a,中纤维板85万m3/a,刨花板31万m3/a。我省现每年有30%产量的人造板出省,一些特殊用途的人造板在省外已占有一定的市场,预计出省的潜力较大。

饰面人造板(人造板二次加工产品)和细木工板、集成材板:随着饰面材料品种的增加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装饰人造板比例将不断增加,到2010年按40%的人造板都饰面后再进行消费,年需要3000万平方米。我省居民较喜欢用细木工板或集成材板生产的成品,随着人工林的成熟,细木工板或集成材板会以较高速度发展,同时我省的集成材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青睐,有国际和省外市场,估计到2010年估计细木工和集成材的产量的需量共70万m3以上。

家具:云南省的家具市场潜力大,而生产水平相对落后。现我省家具市场云南省产的家具占较小份额,家具产品未上档次,也未上规模,现小作坊式的板式家具厂遍布各地,以低价拉揽顾客,而东北、广东省、四川省的家具都在云南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我省的人均家具消费量低于全国85元/人.年的水平,到2010年,按人均家具消费量85元/人.年计,我省家具的市场有30余亿元,还应有一定数量家具在泛珠江三角区域中销售。

木质建材:木质建材是云南的传统产品,现木质建材有门、窗、地板(强化地板、复合地板、实木地板)、护墙板、装饰条等,我省已具有一定的生产水平,实木地板和木门已有自已的名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y13]建材市场与房地产的发展相关,随着云南农村的脱贫,城市化的进展加快,住房更新和其他方面的需求,保守估计,每年对木质建材需求超过40亿元,并以年增加10%的速度上升。云南的木质门和实木地板在省外和国外有固定的市场,日本对我省的松木指接地板颇感性趣,有批量出口的可能。

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将加速建设小康社会,在人均GDP由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个发展阶段,众多的消费重点转移到住和行上来,目前我国人均木材消费水平还属较低水平,人均仅为0.12立方米,不足世界水平的五分之一,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y14]。估计2020年,我省木材加工产业市场较2010年有成倍的增长。

3、云南省木材加工业的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

3.1.指导思想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为契机,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形成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深加工为带动、科技进步为支撑、大企业为龙头的木材加工及人造板发展新格局。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为主要途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木材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我省的木材工业尤其是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积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培育和扶持大企业(集团)的发展,增强其竟争能力;积极促进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扩大产品的使用领域,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增强我省木材工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为建设云南绿色经济强省作贡献。

3.2.基本原则

加工产业范文篇6

关键词:加工贸易;承接;产业转移

1陕西加工贸易的现状及主要特点

(1)外商投资、私营企业加工贸易增速较快。外商投资、私营企业进出口总值达到8.7亿美元,占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半壁江山,达到了52.95%,首超国企占比,其中中外合资、私营企业进出口增速均超过50%,分别为95.44%和54.53%;

(2)重点企业进出口增速较快。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共9家,进出口总值11.53亿美元,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70%,企业进出口增速最低在30%,最高达850%;

(3)对新兴市场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较快。全年陕西省共计对82个国家(地区)开展了加工贸易,其中对拉丁美洲的出口增长最为明显,达到了458.37%,其次为大洋洲,进出口增长为303.07%,非洲排第三位,增幅136.12%。

(4)在西部地区优势明显。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16.48亿美元,在西部12省(区、市)位于第二位,比去年增加3.88亿美元。国有企业在以航空零部件、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加工领域优势明显,处于加工贸易首要地位;私营企业利用陕西得天独厚的果业自然资源优势,在以浓缩苹果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易方面取得突飞猛进发展;一批外商投资企业则依托我省的科教及电子产业优势,在我省电子加工制造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5)出口加工区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自2004年出口加工区封关运行以来,已有32家企业入区,24家进入投产阶段,2007年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亿美元大关,达1.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一批航空制造、机械制造、电子产品加工制造企业投入生产运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且围绕现有加工环节,开始向两头延伸。加之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的试点,当年实现保税货物进出口6000多万美元,将成为拉动出口加工区新的增长点。

2陕西在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转移上存在的问题

(1)加工贸易的规模小。加工贸易以中小型、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加工项目居多,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偏小,缺少完整的产业集群,产品更新换代跟不上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造成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上不去。

(2)政策环境因素的制约。加工贸易管理的环节多,政府不同部门之间政策还存在不协调,因而影响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应对国外市场变化的灵敏度。

(3)内陆地区运输成本较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与国内主要产品市场相比较远,物流成本比较高。由于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具有较高的运输成本,在生产成本相同的前提下,从事加工贸易出口就获利较少。

3陕西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对策

3.1利用陕西优势特色产业,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1)资源优势。我们的矿产、电力比较丰富,资源优势明显,煤、天然气、水的供应,都有优势。比如,陕西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资源、能源的优势,为工业生产和工业的再加工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如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原材料就不需要运输。所以说我们有劣势,也有优势。

(2)科技优势。利用陕西科研优势,发展服务业的加工贸易。当前,软件服务外包业务需求很大,欧、美、日都有大量软件外包业务向我国转移,承接软件外包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承接这种业务受运输条件、固定资产投资和土地资源条件的约束比较小,主要依靠一定的人力资本条件,而人力资本条件恰是我省的优势所在。所以积极发展服务业的加工贸易,不仅是合理利用资源,发展陕西加工贸易的一个方向,也是在吸收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经验基础上的正确举措。

(3)产业优势。在工业门类方面,陕西有几个支柱产业比较占优势。一个是机械装配制造业,如汽车零部件、机床、高压输变电、鼓风机等等。这些产业国有企业比较多,我们将重点扶持产能比较好的,比较容易做大做强的企业,同时发展非公企业为之配套,形成以国有企业为龙头,民营企业为配套的产业链。第二个产业优势是电子及连接器,这些产业中的很多企业,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产品出口到世界上许多地方。第三个产业优势是能源化工。这是我们具有后发优势的产业。比如说,我们的煤、油,是我们做强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产业链的最大优势。

同时,陕西还有农产品方面的优势。陕西的农产品主要在陕南,主要有茶叶、蚕丝、药材等,这些将有利于绿色食品和中药材的开发和加工。公务员之家

3.2围绕产业转移,为转移企业创造发展条件

大力发展加工区和各产业园区,弥补内陆省份发展加工贸易的功能缺失。我们要进一步加快现有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建设,同时把开发区建设、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使三者相互支撑、协调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孵化创业、资产置换等方式,使这些园区成为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地。西安——咸阳都市圈将重点发展以软件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航天航空产业、生物和新型医药产业及环保科技产业,将作为“十一五”期间承接制造业外包和服务业外包的载体;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速聚集涉农产品加工和出口龙头企业;宝鸡高新区和宝鸡城区重点发展新材料、先进制造及自动化等高新技术产业,提升电子、机械、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渭南市要发展化工、有色金属、农副产品加工;铜川市发展能源、建材、有色产业。通过发展各类园区的作用,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形成产业聚集,使其成为扩大开放的重要基地。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重要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

3.3制定引导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配套政策

实现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除了市场规律作用外,还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推动。国家应该制定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工贸易启用相应的鼓励政策,将有力地加强中西部地区对东部地区及境外资本及加工贸易产业的吸引,有效地实现产业结构的梯度扩散。为引导加工贸易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转移,出台优惠政策。对西部利用自然资源、人力优势发展一些资源性产品的加工贸易有控制地鼓励发展。设立“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扶持基金”,用于鼓励沿海地区企业向西部的产业转移,扶持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尤其是对加工贸易产业链重要环节的企业给予支持。在出口退税上,对东西部地区产品出口退税目录区别对待,对使用国产或地产原材料的加工贸易出口予以减免部分税收。按照西部地区的地域,设立经济圈范围并赋予国家现有特殊功能的政策,如目前提出的“关中经济圈”,应选择某一市区享有保税物流功能、保税区等优惠政策,减少企业运行环节和成本。

参考文献

[1]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M].北京:中华书局,2002.

加工产业范文篇7

一、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国际趋势

(一)跨国公司战略的改变与产业的全球化

20世纪60年代,产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跨国公司根据主要的地缘或者国家市场建立竞争优势的经营战略难以应对,于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和建立生产体系便成为获得、保持与加强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这样,跨国公司开始了由面向东道国市场的单一的独立战略和简单一体化战略向复合一体化战略的转变。

在复合一体化战略下,跨国公司体系内的职能分工逐步集中化和专业化,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按照各自竞争优势分置于价值链的不同位置上,形成了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垂直或水平分工。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分工体系将位于不同国家的子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分工和有机结合,使分布于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生产过程之间建立了高度依存的关系,一个以价值增值链为纽带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便建立起来。在跨国公司组织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中,各国生产能力均被纳入其中,根据它们的产业竞争优势位居全球化产品价值链的一个或数个环节。于是,各国由各不相同但相对完整的产业组成的传统的产业结构状况逐步改变成为由不同产业的不同环节组成的群体结构,这些结构的共同特点是能够充分体现和发挥该国的比较优势,具备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国家集中发展各产业中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拥有技术优势的国家则集中发展各产业中技术密集的生产环节,它们共同组成国际生产的全部。产业的全球化态势由此形成。

(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新格局

产业全球化发展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

首先,就国际分工而言,产业内部分工代替产业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

在新的分工格局下,特定行业最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占据具有垄断地位的战略环节,提供着价值链上最多的价值增加量;特定行业中竞争力强的若干少数国家占据寡头优势环节,提供价值链上相对较多的价值增加量;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国家占据不完全竞争环节,提供一定的价值量;而在价值链中不具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只能占据价值链中完全竞争环节,在价值链生产中提供很小的价值增加量。

因此,从产业的国际竞争角度看,国际产业分工的内部化使得一国的竞争优势不再体现于最终产品和某个特定产业上,而是体现在该国在全球化产业的价值链中所占据的环节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全球化产业的成长过程,事实上就成为不断培育和积累竞争优势,由非战略环节一步步向战略环节挺进的过程。

其次,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影响下,国际贸易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产业内贸易代替产业间贸易迅速增长,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主体,加工贸易成为国际产业分工和交换的必要形式。

随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进口中间产品加工复出口,或者海外加工直接转口,成为各国企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中普遍采用的形式。传统意义上完全由一国生产的纯粹“本国产品”的一般贸易出口会越来越少,中间产品的贸易规模会越来越大,现代广义的加工贸易成为产业全球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和主要实现形式,成为现代产业分工和国际交换的重要载体。

因此,加工贸易在新的分工格局下较之一般贸易更具普遍性,区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在许多情况下将变得没有实质意义。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加工贸易既是发展中国家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营销网络、促进出口和提升出口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它们利用外资带动国内产业参与国际分工、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三)加工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

在产业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不再仅仅是简单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转换,而且还包含由同一产业内部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业中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表现在生产和出口上,将呈现出如下阶梯状演进: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生产和出口——零部件的分包生产和出口——中间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和出口(OEM和ODM)——自创品牌的生产和出口。在最初的组装生产阶段,发展中国家利用天赋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和营销优势相结合,参与国际分工,获取贸易利益;随着资金、技术优势的逐步积累和关联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由零部件的生产和出口渐次向中间产品、整件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阶梯提升。在达到最后阶梯之前,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基本都属于加工贸易形态。在发展中国家上述阶梯状递进过程中,跨国公司的一揽子直接投资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路径,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带入了产业成长所必须而发展中国家又十分缺乏的资金和技术,而且提供了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同时,子公司和合资企业的存在与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和关联效应,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迅速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可以由此逐步积累资金优势,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关联产业,从而较为迅速和有效地建立和发展现代产业。因而,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带动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化产业的生产体系,逐步由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演进的重要而且便捷的途径。

(四)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化与加工贸易

高科技产业不仅具有远大的市场发展前景,而且对其他传统技术产业的更新改造具有积极影响,是决定民族经济未来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和资料来源的限制,我们目前对全球高新技术产业中的跨国投资状况难以作直接的统计和评估。但根据对联合国有关资料的统计分析,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更为鲜明的全球化发展特征,跨国公司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更为广泛,扩张速度也更为迅速(潘悦:《高新技术产业中跨国投资的趋势与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5期)。

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使得加工贸易成为各国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若能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则对于其摆脱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利益分配中长期被动不利的局面,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因此,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融入高新技术产业跨国公司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跳跃式发展的捷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龙”正是承接了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外包加工和其它配套业务,顺利地实现了产业的升级换代。

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的激烈竞争和扩张加速了这些产业中的相关链条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继亚洲“四小龙”之后,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态势。高新技术产业的加速转移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无形中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之间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竞争。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激烈竞争,需要充分的重视和鼓励。

二、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分析

(一)加工贸易产业分布的结构优化

加工贸易的发展在我国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在每一阶段里,投资主体的不同产生投资产业的分布差异,我国加工贸易也在诸生产要素的积累中不断提升着产业构成的水平。改革开放之初,加工贸易以来料加工为主,投资主体是与港、台、澳比邻的东南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主营港澳地区转移而来的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生产,工艺简单,加工费低廉,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占据了其中相当大的比例;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加工贸易以进料加工为主,亚洲“四小龙”成为加工贸易的投资主体,他们向我国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贸易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直接动力,服装、纺织、皮革制品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90年代初期开始,加工贸易进入外商投资发展的新阶段,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电子、电气设备、办公用品、通讯、计算机及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中间产品的生产及制成品的组装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稳步拓展,中国出口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加工贸易由此呈现出劳动密集型行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并重的态势。90年代后期,加工贸易中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品达到了40%。

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出口产品结构是产业结构的外在反映,因而,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变化能够概括地反映我国加工贸易在上述发展中出现的产业升级和转换状况。表1展示了90年代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总额的增长状况,表2则展示了加工贸易各类产品在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中比重的变化。

表1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增长状况(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根据表1的数据,1992年至2000年,机电、车船设备、化工、纸制品、木制品、塑胶制品和仪器仪表的加工贸易出口都获得了2倍以上的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增长近6倍。90年代后期与前期相比,机电、车船设备的增长速度加速提升,而皮革和鞋帽的增长速度则显著下降,表明机电产品为代表的资本燉技术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的增长处于加速状态,而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的增长处于明显减速状态,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动态优化趋势十分明朗。

表2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的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表3中国加工贸易强势产业(%)

资料来源:表2。

表2显示的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变化更能够反映出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状况。根据表2提供的数据,1992年,占加工贸易出口前五位的产品分别是纺织、机电、鞋帽、杂项制品和皮革,其中,纺织和机电产品是出口的支柱产品;1995年,机电和纺织产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比重也出现了同样的转换,仪器仪表替代皮革进入前五位;2000年,产品位次没有变化,但机电产品的比重已攀升至43.22%,纺织产品的比重降至14.85%,其他产品的比重则在10%以下。加工贸易以机电产品为主的局面已经形成,若将机电、车船设备、仪器仪表和化工归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则这部分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由1992年的31.54%增长到2000年的54.37%,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已超过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加工贸易出口前五位产品排序状况列表,得表3。

(二)加工贸易产业内部的阶梯递升

在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于产业间分工和贸易越来越被产业内分工和贸易所替代,国家燉地区之间按照比较优势分居同一产品生产的不同环节,因此,出口产品的产业类别逐渐不能十分准确地反映各经济体在产业链条中位置的变化,加工贸易产品的增值率便成为能够准确提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状态的判断指标。

表4加工贸易附加值的变化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表4显示了90年代以来中国加工贸易的总体增值率状况。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在90年代中期开始迅速增长,到90年代后期已达到50%上下,这与80年代中后期15%左右的增值率形成鲜明对比,说明我国加工贸易已经走出仅仅收取廉价加工费的阶段,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在加长,我国产业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在提升。

进一步的考察还可以通过产品性质的一系列指标,来测度加工贸易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位置的变化,进而确认其在全球化产业内的升级换代状况。根据课题组对全国611家加工贸易企业问卷调研结果的分析,约有35%的有效样本企业已进入中间产品的生产阶段,20%的有效样本企业在零部件的生产阶段,56%的有效样本企业在成品组装阶段(见表5)(由于多数问卷问题可以复选,因此,除表中列明外,各项选择占样本百分比的和大于100%)。加工贸易产品的上述阶梯分布状态,说明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并非全部从事各产业的简单组装工序,相反,已有1燉3强的企业进入了中间产品的生产阶段,我国加工贸易已摆脱了简单组装加工基地的地位。

由于先进机器设备的发明和使用,大量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生产既可以采用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也可以将技术物化,采用使用大量机器设备、雇用简单劳动力的方式,因此,仅以阶梯分布还难以准确显现加工贸易的要素含量,进而判断其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位置。表3.7显示了课题组调研结果,样本企业中,67%的企业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生产,8%的企业从事的是资本密集型生产,17%的企业从事的是技术密集型生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和为25%,表明我国四分之一的加工贸易为非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加工。

归结起来,我国加工贸易生产和出口的基本状况是,54%的出口产品是资本燉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了50%左右的增值率,35%的企业从事中间产品生产,25%的企业生产属资本燉技术密集型。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尽管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体存在着较大差距,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加工贸易确实实现了产业升级,并且,这一升级进程是十分显著的。

表5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的阶梯递升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6加工贸易的要素密集度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三、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按照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市场导向进行划分,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分为两类:实施浅度一体化战略的企业(面向中国市场)和实施深度一体化战略的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后者便是加工贸易的主体。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积极影响中相当大的比重是通过加工贸易投资实现的。

外商投资带动的加工贸易发展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度的提高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影响。改革开放前期,我国轻重工业的发展长期失衡,与整体国民经济不相适应。改革开放以后,加工贸易在纺织、电子、轻工机械和家电等行业的投资,一方面从总体上改善了轻

、重工业结构的失衡局面,另一方面也迅速提高了这些部门的生产和技术水平,并使这些部门迅速获得了国际竞争力。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化工、机电等资金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计算机、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猛增长,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也呈加速增长状态。表7显示了80年代以来按照附加值计算和衡量的制造业内部产出结构的变化。从表中可以看到,20年来制造业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其中,加工贸易集中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等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高科技产业增长速度尤为明显。

分阶段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看出,不同产业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变化有所差异,产业结构在90年代的变动状况比80年代更为剧烈。在升幅较大的产业群体中,服装业的提升主要发生在90年代上半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90年代提升速度加快,电子产业在90年代后半期的增幅尤其明显,说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与作用的显著提高主要发生在90年代。上述产业在制造业中比重依次提升的顺序,与加工贸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吻合。

表7制造业产出结构的变化(MVA)(1980~199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3)和《中国统计年鉴》(1997,1999)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依据制造业各行业的附加值产出状况和它们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可以得到不同时期的强势产业组合(见表8),将表8制造业强势产业与表3加工贸易强势行业及表1加工贸易增长状况作对照,可以看到,强势产业中的全球化产业都是加工贸易增长最快的行业,其中,强势产业中排名提升最快的电子和运输设备的加工贸易增速尤为明显。电气机械产业在强势产业中位居后位,但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发展格外突出,如果机电产业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作用得到发挥,则该行业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亟待升级的产业结构将产生有益的推动作用。

综合考察表明,加工贸易发展和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在总体趋势和动态阶段性变化上都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一致性,结合外商投资推动的加工贸易在资金、技术和市场等诸要素的形成和积累中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课题组:迈向市场经济的前沿——加工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作用评价,国际贸易,2000年第9期),我们可以充分肯定外商投资和加工贸易发展对中国产业升级的积极影响。

表8制造业强势产业的变化(1980~1999,%)

资料来源:表7。

四、加工贸易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加工贸易发展对我国产业升级的积极影响在高新技术产业成长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经过改革开放10多年的发展,中国具备了较强的加工生产能力。到90年代中后期,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产业基础、科技和人力方面的相对优势吸引着跨国公司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跨国公司将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相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及非关键的技术密集型环节置于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力资源密集区,这些子公司大都采取加工贸易方式运营。同时,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亚洲“四小龙”也将中国作为其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将其在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链条中的部分劳动力较为密集的环节逐步移入中国。

外商直接投资在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高速增长。1993~1998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4.4%,高于全部制造业11.0%的平均水平,同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9.9%,同样显著高于全部制造业的7.1%的平均水平。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占申请专利数的2燉3,占出口值的3燉4。这个趋势随着我国外资引进的不断增长而加速发展,加工贸易在此发展中的作用尤为明显。

表9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构成(亿美元)

资料来源:科技部。

从表9中可以看到,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90年代中期以来迅速增长,出口增长速度尤为显著。在进口中,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比重大致相当,但在出口中,一般贸易的比重远远小于加工贸易,并且,一般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大幅下降,加工贸易出口比重显著上升。到1999年,加工贸易出口比重上升至88.6%,一般贸易下滑至8.8%。在加工贸易的增长中,来料加工规模没有太大变化,主要增长来自外资企业的进料加工。可见,加工贸易带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成长构建了初步的规模。

加工产业范文篇8

关键词:加工贸易;产业集聚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毋庸置疑。但是中国传统加工贸易产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土地价格上涨及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各种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加工贸易增速开始放缓,甚至在2009年首次出现了回落,到了2016年加工贸易出口额又一次低于上一年,这些表明了作为中国出口重要支柱的加工贸易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Koopman(2008)指出,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各国参与加工贸易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各个国家都应该尽量使得加工贸易产品增加值更多的留在国内。从国内外文献来看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集聚,同时产业的集聚又会促进产业的发展。克鲁格曼Krugman(1991)将区位问题、规模经济及竞争和均衡等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了企业在区域上的聚集与离散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Hanson等(2003)指出,若是一国有较低的非熟练工人劳动成本,则其贸易成本相应的较低,跨国公司在这个国家的加工贸易装配业务也会趋向活跃。Manova和Yu(2016)通过对来自中国的进出口数据的分析说明了金融摩擦对出口企业选择一般贸易还是加工贸易的影响,分析指出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和信贷市场的约束会使得企业更多的选择加工贸易的方式出口。针对中国加工贸易的文献,大多数集中在定性分析或是FDI、要素禀赋、经济规模、交易成本等因素的定量分析,却忽略了产业集聚度对加工贸易发展的影响。但是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的加工贸易产生了较强的集聚现象,在2010年以前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出口可以占到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87%左右,2010年开始这一比例逐步下降,但是即使到了2015年这一比例仍然达到77%。聚集是经济活动发展的一种特征规律,要对加工贸易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非常有必要将产业集聚度纳入加工贸易主要影响因素中进行分析研究。

二、产业集聚、技术进步与加工贸易发展

(一)产业集聚带来技术进步。产业集聚带来的优势之一就是有着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当相同的产业或相关联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一地区时,因为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在生产同类或者相似的产品,会产生对原料、中间产品规模化的市场需求。在竞争机制作用下,受到供求关系影响,会使得企业获得原料和中间产品的成本下降,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原料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水准。产业集聚会使得对原料和中间产品需求大大扩大,但最终原料和中间产品价格却并不会因此上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面对大量需求的时候,原料和中间产品的供需市场会变成高度竞争市场,而高度竞争的市场往往能降低价格;另一方面,因为规模化产生的巨大需求导致供应商即使降低价格也会因为量的上升而提高整体利润。同样的,规模经济也使得企业能获得更为廉价便捷的服务支持,比如物流运输、广告服务、信息咨询等。在产业集聚的地区,因为较强的同业竞争,企业往往会十分重视先进技术的使用,这使得该地区产生创新的氛围,这样的氛围使得创新和技术更受重视并且扩散更为迅速。正是因为创新的氛围存在,在产业集聚的地区,每一项创新都能惠及更多的企业,并且在扩散的过程中往往还伴随着更进一步的创新。一般来说,技术的扩散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员工的流动,一种是企业间的转让。通常的,不管是员工流动还是企业转让,往往都倾向于同一地区同一行业,这也使得技术的扩散在产业集聚地区更为便利。换个角度来讲,在产业集聚地区,行业秘密通常是很难长时间保守的。当某一企业采用了新的工艺或技术后,其经营绩效会显著优于其他企业时,然后用不了多久这一消息会在地区传开,这也使得产业集聚地区创新与技术的扩散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这也就是说,产业集聚地区因为技术扩散的存在,使得集聚地区的技术有领先于其他地区的趋势。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中,技术溢出是重要的集聚因素。在加工贸易中,一般认为东道国与来源国在技术水平上存在差异的时候,知识溢出就可能存在:(1)模仿效应:对国外先进技术、工艺和产品的研究与模仿;(2)干中学: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改进获得,加工贸易企业可以通过进口发达国家先进设备或者引进新的生产工艺获得技术外溢,另外,在对产品说明书、工艺流程解析等过程中,也能获得各类先进经验与技术。产业集聚对技术进步的另一个有效促进途径就是技术扩散效应。在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加工贸易企业可能会获得一些相对先进的技术,而在这一先进技术被获得后,其他相关竞争关系或者合作关系的企业为了得到这一技术或者从这一技术中分一杯羹,会有在地理上靠近的想法或者趋势,这就是产业集聚的动力之一。而另一方面,在集聚已经形成后新技术更容易在集聚地区扩散,也就是产业集聚的技术扩散效应,这使得这一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会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也就是技术进步。(二)产业集聚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作为集聚主要动力之一的技术溢出能通过技术扩散效应带动整个集聚地区的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意味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产业集聚对加工贸易发展的促进不是简单直接的,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产业集聚对加工贸易的促进体现在技术外溢和技术扩散效应促进聚集地区技术进步从而对加工贸易发展起到正面促进作用。

三、产业集聚对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在分析了理论上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加工贸易影响后,本章将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来进一步证明产业集聚对加工贸易发展是有影响的。(一)模型构建。考虑一个基本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其中A代表技术进步,是那些能够影响产量又独立于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因素。假设技术进步A可以表示为这三个变量的函数,即A=f(x1,x2,x3),其中x1代表地区技术水平,x2代表地区工资水平,x3代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集聚度。在延伸以后,因变量是加工贸易出口额(EX),而影响加工贸易出口额的因素将变为五个,即:地区技术水平(R&D)、地区工资水平(W)、地区加工贸易产业集聚度(LQ)、地区加工贸易劳动力投入量(N)和地区加工贸易资本投入量(FDI)。采取自然对数的形式消除面板数据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构建如下实证模型:其中,下表i表示第i个省市地区,下标t表示时间。EX——地区加工贸易出口额R&D——地区技术水平,预期系数β1符号为正N——地区加工贸易劳动力投入,预期系数β2符号为正W——地区工资水平,预期系数β3符号为负FDI——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额,预期系数β4符号为正LQ——地区加工贸易区位熵,预期系数β5符号为正根据上述扩展,下面将从技术水平、劳动力投入和物资资本和产业集聚四方面来分析它们对加工贸易出口的影响。1.地区技术水平:较高的技术水平意味着更先进的生产工艺,首先,先进的生产工艺代表着更高的生产效率,其次较高的技术水平能节约生产成本,最后,先进的生产工艺能带来更大的产品附加值。从企业层面来看,新技术的研发能为企业带来活力,是企业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而从地区与国家的角度来看,技术水平是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体现,也是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地区劳动力投入:在生产要素可以全球流通的今天,通常加工装配业务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基于东道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经过这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加工贸易整体水平较改革开放初期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总的来看,劳动力素质较之发达国家依然存在一定距离。但是另一方面,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可能意味着更高的工资水平,工资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成本。3.物资资本:物资资本的影响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对产业的影响毋庸置疑,但是考虑到加工贸易产业中中外合资企业占据一大部分,且加工贸易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很难获得,因此本文的资本影响只考虑外商直接投资(FDI)。首先,外资的投入不仅直接为中国加工贸易带来了资本这一生产要素,还带来了跨国公司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管理经验。其次,外资的进入,也会给国内厂商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而这样的压力会促使国内厂商更加注重自身的技术和工艺以应对竞争。最后,外资的引入也会产生一定的技术溢出效应。但是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加工贸易也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般来说跨国厂商在中国投资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附加值较低的产业,而这对中国加工贸易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发展有一定的影响。4.产业集聚产业集聚能带来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扩散效应,而技术扩散效应能使得在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外溢能在集聚地区更为迅速的扩散,这两者作用下,不仅是相关企业自身的技术进步,也能使得地区和行业技术进步,而这一技术进步最终也会使相关企业和整个行业获利。(二)样本和指标选取。在确定了从技术水平、劳动力投入、物资资本和产业集聚四个方面对加工贸易发展进行分析后,需要选定样本和指标。因为数据获取限制,本文选取中国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山东和江苏六个东部沿海省市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时间序列为2000-2015年。众所周知,中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选取这六个省市能很好的代表性,并且通过第3章的分析可以发现这六个省份的加工贸易出口总额占中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的77%以上。而时间序列的选择是因为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的加工贸易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稳定阶段,无论是产品结构还是主体结构均接近于当前的状态。考虑到本文需要采取双对数模型来进行回归分析,而在实热点透视际中,某些地区可能存在贸易赤字,使得加工贸易增加值可能为负,所以放弃以加工贸易增加值作为被解释变量,转而采取加工贸易出口值作为被解释变量EXit。技术水平选取各省市地区R&D内部支出(RDit)作为自变量R&Dit,它指的是企事业单位用于内部开展R&D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实际支出。因为数据获取的原因,不能直接查询到各地区加工贸易从业人员数和平均工资,考虑到加工贸易多是制造业,所以这里劳动力投入选取各省市制造业从业人员年末人数Nit和制造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作为自变量Wit。物资资本选取各省市实际利用外资为自变量FDIit。地区层面的聚集主要是用各地区产业份额、区位熵等指数来衡量。本文所讨论的产业集聚主要是加工贸易在省级地区的聚集,是地区层面的聚集,所以本文采用的是区位熵的计算方法,计算简介及结果见附录。产业集聚指标选用按地区进出口总额计算得到的加工贸易区位熵LQit。在选取了样本和指标后,将FDI按数据所在年份年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换算成人民币。为了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将被解释变量EX与自变量RD、W、FDI各年数据通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折算成2000年固定价格。(三)实证结果在经过单位根分析和协整分析后,对建立的模型用最小二乘法法(OLS)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下:可以看到,根据回归结果在5%置信水平下各变量的t值显著,且概率接近于零,上述变量对被解释变量(lnEX)有显著的影响。根据回归结果可以看到,在影响加工贸易出口的解释变量中,lnFDI、lnR&D、lnN和LQ的系数为正,只有lnW系数为负。这可以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地区研究与实验投入、制造业年末从业人数和区位熵对加工贸易出口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制造业平均工资对加工贸易出口有显著的不利影响,与之前的理论分析和预测一致。

四、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1.促进技术创新:政府应该在技术创新各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引导。研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政府在科学技术研究上的支出,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高校科研和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同时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和境外机构在区域内开设研究机构。2.外资引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一方面需要加大外资引入力度,另一方面,也应该需要加以区别对待,在实际中,跨国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在中国的投资往往集中在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环节,而这对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并无本质上的帮助,所以政府在吸引外资的时候应该更加注重核心技术引入,对于高附加值、高技术水平行业的投资应该给予适当政策优待,同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低附加值产业的外资应该予以一定程度的限制。3.发展产业园区:一方面,政府要积极的通过正确的引导鼓励相关企业进驻园区,并且对于进驻园区的企业给予相应政策优惠,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园区配套设施及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得园区更具有吸引力。(二)企业层面。而在企业层面,面对新常态下的挑战,可以从人才吸引、科研投入两方面来加强自身竞争力。1.人才吸引:在新形势下,中国的加工贸易正在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移,这就需要更多的科研人员和高技术型的人才。企业要提高对各类型人才的吸引力,积极推出更为合适的薪酬福利制度,另一方面也要在人才培养上多下一番功夫。2.科研投入:企业要想保持自身竞争力,技术开发是十分必要的。首先企业应该加大在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大和本地院校的科研合作力度,并且和本地院校合作推出适宜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企业奖惩措施上也需要更注重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程中华,刘军.产业集聚、空间溢出与制造业创新——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37(4).

[2]迟旭蕾,李延勇.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转型升级——来自广东、上海、江苏的实证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4(5).

[3]刘楠,章舒丹.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分析[J].商,2016(7):107-107.

[4]马丽,严汉平.产业聚集与园区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118-12

[5]邵昱晔.对外贸易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

加工产业范文篇9

一、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国际趋势

(一)跨国公司战略的改变与产业的全球化

20世纪60年代,产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跨国公司根据主要的地缘或者国家市场建立竞争优势的经营战略难以应对,于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和建立生产体系便成为获得、保持与加强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这样,跨国公司开始了由面向东道国市场的单一的独立战略和简单一体化战略向复合一体化战略的转变。

在复合一体化战略下,跨国公司体系内的职能分工逐步集中化和专业化,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按照各自竞争优势分置于价值链的不同位置上,形成了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垂直或水平分工。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分工体系将位于不同国家的子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分工和有机结合,使分布于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生产过程之间建立了高度依存的关系,一个以价值增值链为纽带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便建立起来。在跨国公司组织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中,各国生产能力均被纳入其中,根据它们的产业竞争优势位居全球化产品价值链的一个或数个环节。于是,各国由各不相同但相对完整的产业组成的传统的产业结构状况逐步改变成为由不同产业的不同环节组成的群体结构,这些结构的共同特点是能够充分体现和发挥该国的比较优势,具备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国家集中发展各产业中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拥有技术优势的国家则集中发展各产业中技术密集的生产环节,它们共同组成国际生产的全部。产业的全球化态势由此形成。

(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新格局

产业全球化发展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

首先,就国际分工而言,产业内部分工代替产业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

在新的分工格局下,特定行业最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占据具有垄断地位的战略环节,提供着价值链上最多的价值增加量;特定行业中竞争力强的若干少数国家占据寡头优势环节,提供价值链上相对较多的价值增加量;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国家占据不完全竞争环节,提供一定的价值量;而在价值链中不具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只能占据价值链中完全竞争环节,在价值链生产中提供很小的价值增加量。

因此,从产业的国际竞争角度看,国际产业分工的内部化使得一国的竞争优势不再体现于最终产品和某个特定产业上,而是体现在该国在全球化产业的价值链中所占据的环节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全球化产业的成长过程,事实上就成为不断培育和积累竞争优势,由非战略环节一步步向战略环节挺进的过程。

其次,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影响下,国际贸易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产业内贸易代替产业间贸易迅速增长,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主体,加工贸易成为国际产业分工和交换的必要形式。

随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进口中间产品加工复出口,或者海外加工直接转口,成为各国企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中普遍采用的形式。传统意义上完全由一国生产的纯粹“本国产品”的一般贸易出口会越来越少,中间产品的贸易规模会越来越大,现代广义的加工贸易成为产业全球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和主要实现形式,成为现代产业分工和国际交换的重要载体。

因此,加工贸易在新的分工格局下较之一般贸易更具普遍性,区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在许多情况下将变得没有实质意义。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加工贸易既是发展中国家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营销网络、促进出口和提升出口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它们利用外资带动国内产业参与国际分工、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三)加工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

在产业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不再仅仅是简单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转换,而且还包含由同一产业内部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业中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表现在生产和出口上,将呈现出如下阶梯状演进: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生产和出口——零部件的分包生产和出口——中间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和出口(OEM和ODM)——自创品牌的生产和出口。在最初的组装生产阶段,发展中国家利用天赋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和营销优势相结合,参与国际分工,获取贸易利益;随着资金、技术优势的逐步积累和关联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由零部件的生产和出口渐次向中间产品、整件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阶梯提升。在达到最后阶梯之前,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基本都属于加工贸易形态。在发展中国家上述阶梯状递进过程中,跨国公司的一揽子直接投资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路径,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带入了产业成长所必须而发展中国家又十分缺乏的资金和技术,而且提供了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同时,子公司和合资企业的存在与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和关联效应,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迅速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可以由此逐步积累资金优势,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关联产业,从而较为迅速和有效地建立和发展现代产业。因而,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带动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化产业的生产体系,逐步由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演进的重要而且便捷的途径。

(四)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

化与加工贸易

高科技产业不仅具有远大的市场发展前景,而且对其他传统技术产业的更新改造具有积极影响,是决定民族经济未来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和资料来源的限制,我们目前对全球高新技术产业中的跨国投资状况难以作直接的统计和评估。但根据对联合国有关资料的统计分析,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更为鲜明的全球化发展特征,跨国公司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更为广泛,扩张速度也更为迅速(潘悦:《高新技术产业中跨国投资的趋势与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5期)。

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使得加工贸易成为各国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若能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则对于其摆脱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利益分配中长期被动不利的局面,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因此,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融入高新技术产业跨国公司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跳跃式发展的捷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龙”正是承接了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外包加工和其它配套业务,顺利地实现了产业的升级换代。

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的激烈竞争和扩张加速了这些产业中的相关链条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继亚洲“四小龙”之后,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态势。高新技术产业的加速转移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无形中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之间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竞争。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激烈竞争,需要充分的重视和鼓励。

二、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分析

(一)加工贸易产业分布的结构优化

加工贸易的发展在我国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在每一阶段里,投资主体的不同产生投资产业的分布差异,我国加工贸易也在诸生产要素的积累中不断提升着产业构成的水平。改革开放之初,加工贸易以来料加工为主,投资主体是与港、台、澳比邻的东南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主营港澳地区转移而来的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生产,工艺简单,加工费低廉,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占据了其中相当大的比例;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加工贸易以进料加工为主,亚洲“四小龙”成为加工贸易的投资主体,他们向我国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贸易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直接动力,服装、纺织、皮革制品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90年代初期开始,加工贸易进入外商投资发展的新阶段,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电子、电气设备、办公用品、通讯、计算机及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中间产品的生产及制成品的组装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稳步拓展,中国出口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加工贸易由此呈现出劳动密集型行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并重的态势。90年代后期,加工贸易中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品达到了40%。

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出口产品结构是产业结构的外在反映,因而,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变化能够概括地反映我国加工贸易在上述发展中出现的产业升级和转换状况。表1展示了90年代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总额的增长状况,表2则展示了加工贸易各类产品在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中比重的变化。

表1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增长状况(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根据表1的数据,1992年至2000年,机电、车船设备、化工、纸制品、木制品、塑胶制品和仪器仪表的加工贸易出口都获得了2倍以上的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增长近6倍。90年代后期与前期相比,机电、车船设备的增长速度加速提升,而皮革和鞋帽的增长速度则显著下降,表明机电产品为代表的资本燉技术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的增长处于加速状态,而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的增长处于明显减速状态,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动态优化趋势十分明朗。

表2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的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表3中国加工贸易强势产业(%)

资料来源:表2。

表2显示的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变化更能够反映出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状况。根据表2提供的数据,1992年,占加工贸易出口前五位的产品分别是纺织、机电、鞋帽、杂项制品和皮革,其中,纺织和机电产品是出口的支柱产品;1995年,机电和纺织产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比重也出现了同样的转换,仪器仪表替代皮革进入前五位;2000年,产品位次没有变化,但机电产品的比重已攀升至43.22%,纺织产品的比重降至14.85%,其他产品的比重则在10%以下。加工贸易以机电产品为主的局面已经形成,若将机电、车船设备、仪器仪表和化工归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则这部分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由1992年的31.54%增长到2000年的54.37%,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已超过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加工贸易出口前五位产品排序状况列表,得表3。

(二)加工贸易产业内部的阶梯递升

在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于产业间分工和贸易越来越被产业内分工和贸易所替代,国家燉地区之间按照比较优势分居同一产品生产的不同环节,因此,出口产品的产业类别逐渐不能十分准确地反映各经济体在产业链条中位置的变化,加工贸易产品的增值率便成为能够准确提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状态的判断指标。

表4加工贸易附加值的变化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表4显示了90年代以来中国加工贸易的总体增值率状况。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在90年代中期开始迅速增长,到90年代后期已达到50%上下,这与80年代中后期15%左右的增值率形成鲜明对比,说明我国加工贸易已经走出仅仅收取廉价加工费的阶段,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在加长,我国产业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在提升。

进一

步的考察还可以通过产品性质的一系列指标,来测度加工贸易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位置的变化,进而确认其在全球化产业内的升级换代状况。根据课题组对全国611家加工贸易企业问卷调研结果的分析,约有35%的有效样本企业已进入中间产品的生产阶段,20%的有效样本企业在零部件的生产阶段,56%的有效样本企业在成品组装阶段(见表5)(由于多数问卷问题可以复选,因此,除表中列明外,各项选择占样本百分比的和大于100%)。加工贸易产品的上述阶梯分布状态,说明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并非全部从事各产业的简单组装工序,相反,已有1燉3强的企业进入了中间产品的生产阶段,我国加工贸易已摆脱了简单组装加工基地的地位。

由于先进机器设备的发明和使用,大量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生产既可以采用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也可以将技术物化,采用使用大量机器设备、雇用简单劳动力的方式,因此,仅以阶梯分布还难以准确显现加工贸易的要素含量,进而判断其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位置。表3.7显示了课题组调研结果,样本企业中,67%的企业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生产,8%的企业从事的是资本密集型生产,17%的企业从事的是技术密集型生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和为25%,表明我国四分之一的加工贸易为非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加工。

归结起来,我国加工贸易生产和出口的基本状况是,54%的出口产品是资本燉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了50%左右的增值率,35%的企业从事中间产品生产,25%的企业生产属资本燉技术密集型。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尽管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体存在着较大差距,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加工贸易确实实现了产业升级,并且,这一升级进程是十分显著的。

表5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的阶梯递升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6加工贸易的要素密集度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三、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按照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市场导向进行划分,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分为两类:实施浅度一体化战略的企业(面向中国市场)和实施深度一体化战略的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后者便是加工贸易的主体。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积极影响中相当大的比重是通过加工贸易投资实现的。

外商投资带动的加工贸易发展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度的提高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影响。改革开放前期,我国轻重工业的发展长期失衡,与整体国民经济不相适应。改革开放以后,加工贸易在纺织、电子、轻工机械和家电等行业的投资,一方面从总体上改善了轻、重工业结构的失衡局面,另一方面也迅速提高了这些部门的生产和技术水平,并使这些部门迅速获得了国际竞争力。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化工、机电等资金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计算机、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猛增长,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也呈加速增长状态。表7显示了80年代以来按照附加值计算和衡量的制造业内部产出结构的变化。从表中可以看到,20年来制造业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其中,加工贸易集中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等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高科技产业增长速度尤为明显。

分阶段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看出,不同产业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变化有所差异,产业结构在90年代的变动状况比80年代更为剧烈。在升幅较大的产业群体中,服装业的提升主要发生在90年代上半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90年代提升速度加快,电子产业在90年代后半期的增幅尤其明显,说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与作用的显著提高主要发生在90年代。上述产业在制造业中比重依次提升的顺序,与加工贸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吻合。

表7制造业产出结构的变化(MVA)(1980~199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3)和《中国统计年鉴》(1997,1999)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依据制造业各行业的附加值产出状况和它们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可以得到不同时期的强势产业组合(见表8),将表8制造业强势产业与表3加工贸易强势行业及表1加工贸易增长状况作对照,可以看到,强势产业中的全球化产业都是加工贸易增长最快的行业,其中,强势产业中排名提升最快的电子和运输设备的加工贸易增速尤为明显。电气机械产业在强势产业中位居后位,但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发展格外突出,如果机电产业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作用得到发挥,则该行业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亟待升级的产业结构将产生有益的推动作用。

综合考察表明,加工贸易发展和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在总体趋势和动态阶段性变化上都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一致性,结合外商投资推动的加工贸易在资金、技术和市场等诸要素的形成和积累中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课题组:迈向市场经济的前沿——加工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作用评价,国际贸易,2000年第9期),我们可以充分肯定外商投资和加工贸易发展对中国产业升级的积极影响。

表8制造业强势产业的变化(1980~1999,%)

资料来源:表7。

四、加工贸易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加工贸易发展对我国产业升级的积极影响在高新技术产业成长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经过改革开放10多年的发展,中国具备了较强的加工生产能力。到90年代中后期,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产业基储科技和人力方面的相对优势吸引着跨国公司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跨国公司将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相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及非关键的技术密集型环节置于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力资源密集区,这些子公司大都采取加工贸易方式运营。同时,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亚洲“四小龙”也将中国作为其高新技术产业

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将其在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链条中的部分劳动力较为密集的环节逐步移入中国。

外商直接投资在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高速增长。1993~1998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4.4%,高于全部制造业11.0%的平均水平,同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9.9%,同样显著高于全部制造业的7.1%的平均水平。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占申请专利数的2燉3,占出口值的3燉4。这个趋势随着我国外资引进的不断增长而加速发展,加工贸易在此发展中的作用尤为明显。

表9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构成(亿美元)

资料来源:科技部。

从表9中可以看到,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90年代中期以来迅速增长,出口增长速度尤为显著。在进口中,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比重大致相当,但在出口中,一般贸易的比重远远小于加工贸易,并且,一般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大幅下降,加工贸易出口比重显著上升。到1999年,加工贸易出口比重上升至88.6%,一般贸易下滑至8.8%。在加工贸易的增长中,来料加工规模没有太大变化,主要增长来自外资企业的进料加工。可见,加工贸易带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成长构建了初步的规模。

加工产业范文篇10

(一)产业基础

作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链条的一个环节,客观来看,加工贸易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首先取决于各国产业的要素优势。要素优势影响着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配套产业的发展,进而对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的发挥也具有深远影响。由于加工贸易面向国际市场,因而影响加工贸易发展的产业要素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技术水平和技术吸收与创新能力。

1.劳动力供给

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天赋比较优势,对于拥有12亿人口,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并致力于由封闭向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来说,这一优势自不待言。中国在工业化和经济转型中释放出来的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供给,促进和保障了中国东部地区十几年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发展与繁荣。而且,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的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繁荣之后,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几乎没有上升。

就中长期来看,在未来十年内,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供给将继续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来自人口自然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人口和来自企业深化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增长方式转变等改革进程中产生的失业人口,使中国在21世纪初期的十年内,每年约有2700万新增就业人口。以年均国民经济增长8%计算,依靠经济增长带来的新增就业机会约为810万,以充分就业为标准,中国每年仍有上千万的待业人口。这种就业形势表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劳动力优势仍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最大的比较优势。中国在劳动力方面呈现出的显著的比较优势预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在中国仍将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2.技术水平

产业的基础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决定跨国公司转移技术水平高低的主导因素,通常情况下,在加工贸易中,跨国公司只向东道国转移适用性技术,转移技术水平等同于或略高于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经过数十年的工业化建设,中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但在进口替代条件下,这些产业基本不具备国际竞争力。改革开放之后,在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在外贸和外资的强烈冲击下,多数行业的技术密集度有所提高,纺织、服装和家电等消费品行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总体来看,中国产业的技术水平仍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悬殊。

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到90年代中期,中国大中型企业普遍技术水平比国际水平落后5~10年,能耗普遍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以上,资源利用率低20%,成本高30%,可靠性和寿命低20%。从设备状况来看,制造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仅占全部产业设备的24.6%,其中,为其他行业提供机械装备的机械行业本身设备就十分陈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占11.82%,达到国内一般水平的占52.74%,还有约20%的设备处于国内落后水平。就产品档次而言,达到国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的只占17.8%,居国际80年代中期水平的占26.9%,居国际70年代水平的占48.7%,还有7%的产品属于国际60年代的水平(《1995年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汇编》)。由于产业设备落后、产品质低价高,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产业技术水平的落后局面是造成我国加工贸易中间产品供应能力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它严重影响了内资配套产业的发展,从而制约了加工贸易的技术转移、扩散和技术外溢,也妨碍了加工贸易对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的发挥。

3.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综合表现在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上。如表1所示,1985年,在主要出口制成品中,中国呈现比较优势的制成品只有纺织、其他金属制品、成衣和杂项制品,这些制成品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即使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处于弱比较优势状态。90年代中期以来,这种局面有了很大改观,1996年,中国出口制成品中除去原有的纺织、其他金属制品、成衣和杂项制品之外,无机化学、医药品、办公设备、电子及通讯设备、机动车辆和光学仪器也呈现出比较优势。但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机电产品部分比较优势为弱比较优势,成衣和杂项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强比较优势。

中国80年代初的产业竞争力状况决定了其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只能居于劳动密集型环节,从附加值最低的组装工序开始参与国际分工。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有所发展,但这些产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不高,国际比较优势呈弱势状态,因而,中国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的位置有所上升,但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仍占主要部分。

(二)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

国际经验表明,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是后进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和技术赶超的关键所在,没有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在此基础之上的模仿创新,东道国通过引进外资达到促进自主技术能力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在加工贸易发展中,除去跨国公司的主观因素,东道国当期的产业技术水平决定了跨国公司初始的技术转移水平,而东道国产业的技术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能力则决定着技术外溢效果,并推动着新一轮的技术转移和外溢。

中国产业的技术吸收和模仿创新能力距离现实产业发展的要求和未来产业发展的目标都有很大的差距。研发经费的不足是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的首要障碍。无论国家、产业和企业,中国在研发经费的投入上都处于世界落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距甚远。在国家层面上,发达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约在2~3%之间,发展中国家约在1~1.5%之间,而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则徘徊在0.6%左右,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科技统计数据》,1998年).在产业层面上,中国产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其销售额的比重平均为0.29%,其中机械制造业为0.53%,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0.35%,纺织制造业为0.12%。而美国在1992年产业研发投入平均为3.7%,其中最高的是医药与生物技术,达11.5%,最低的是食品业和服务业,为0.7%.在企业层面,中国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0.5%左右,有研发经费投入的企业只占企业的45.6%(史清琪:《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研发经费的低投入直接影响了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重引进,轻消化吸收”是我国技术引进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严重失调。1998年,大中型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经费之比为1∶0.05,远低于1∶10的国际水平(王昌林、张志宏:”加快我国高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国社科院院报》,2001年4月17日)。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大幅度降低了技术引进的成效,加之各种体制问题的制约,我国产业技术不仅不能有力地辅助企业加工能力的改善和提高,而且也难以紧随外企先进技术的转移进行追赶式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

(三)机制制约因素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进程中,各领域中尚未改革到位的运作机制制约着经济开放和发展的步伐,加工贸易也不例外。

在加工贸易的发展中,深层次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国有企业的机制问题。由于机制改革不到位,国有企业没有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使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微观主体为三资企业占据,加工贸易对产业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的积极影响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在中国台湾、韩国的加工贸易发展进程中,作为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内资企业迅速地适应了跨国公司的需求,形成了高质量、大规模的供应能力,通过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他们成为加工贸易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的微观主体,在加工贸易发展中不断壮大。而在我国,承载着国家大部分要素资源的国有企业,由于机制僵化、市场适应力差,没有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而民营企业则因许多束缚条件尚未成长起来,这使得外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加工贸易的配套主要在外资企业间进行,人员流动也主要发生在外资企业之间。这种局面一方面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尽管这些基础本身尚待加强和提高。另一方面,发展加工贸易可能带来的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效应被大幅度抑制,更重要的是,当地经济通过加工贸易逐步积累实力、发展壮大的进程没有显现,加工贸易的多数利益和加工贸易发展进程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

影响加工贸易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另一重要体制性问题是科技体制改革不到位。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微观主体,由于直面市场竞争,企业具有最直接和最强烈的研发需求,因而,企业应是产业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的主体。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科研体制基本是政府计划、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主导、项目管理,缺乏市场化、产业化导向,在风险融资不发达、不规范的情况下,有限的人力、资金投入没有合理的配置机制,投入产出效应极差。据1997年的统计数据,美国企业的研发经费占全国研发经费的73%,日本为65%,德国为66%,俄罗斯为69%,韩国为67%,我国仅达43%(史清琪:《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在这种背景下,希望提高技术水平从而进入加工贸易链条的企业既得不到科技资源,也难觅技术支持和援助,外资企业在国内市场遭遇不到有力竞争,转移技术的步伐就会相应放慢,这样,加工贸易的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既缺乏有效的利益激励,也缺乏有力的竞争促进,这是加工贸易发展中技术进步和外溢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

影响技术进步的一个较为特殊的问题在于知识产权制度。树立正确的经营意识,培养牢固的守法观念,在中国产业界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表现尤为明显。知识产权观念淡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成为阻碍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政策环境

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一揽子”要素效应和加工贸易在促进出口、带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发展中国家争相对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实施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我国也不例外。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外资和加工贸易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在经济政策和行政管理方面给予了各种“超国民待遇”。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为加工贸易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软硬基础设施和经营环境,成为加工贸易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但是,加工贸易优惠政策实施中也存在着不利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负面因素,主要表现在,各种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不完备现象影响或抑制了中间配套产品的生产,从而对技术转移和外溢构成障碍。其中包括,关税政策中对最终产品高关税而对中间产品的减免税.出口退税政策实施中,对境内结转的上游企业不实施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时间长,周转环节多.深加工结转“先征后退”等等。

另外,加工贸易运转中也存在一系列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发生矛盾的政策因素,需要在实施中加以修正和解决。表2列出了接受调研的企业对相关阻碍政策依重要程度进行打分的分值情况。根据表中分值情况,目前对企业技术进步最重要的阻碍因素是进口手续的繁琐和进口设备关税、增值税过高,其次是减免税的设备目录不够明细、样品进口受到限制,再次是知识产权问题,其他两项的分值较低,重要程度相对较轻。

对加工贸易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产生更深远的负面影响的政策因素在于地方政府引资和发展加工贸易的指导思想。保持引进外资的总量增长是各地衡量官员业绩的重要方面,为此,各地政府竞相制定更为优惠的引资让利政策,在扭曲中央政策的基础上形成地方间的恶性竞争,成为中国引资的一大特色。地方政府重数量、轻质量的引资思想和行为,给外资企业以极大的便利,却忽视了外资进入对当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应该产生的积极影响。事实上,各级管理部门在引资和管理中有很大的政策空间来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鼓励政策和监督措施。如苏州市外经委在项目审批中,根据行业特征制定加工贸易企业增值率的参考值,这项措施就有效地监督和促进了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增值率的提高。

(五)外资企业的战略与目标

东道国的产业基础和政策环境为外资企业提供了进入的前提条件,在此条件下,跨国公司根据在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最优化的战略目标,确定东道国在其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和向东道国转移的技术。首先,中国强大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是所有外资企业进入的最重要的因素,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是外资企业共同的、首要的目标。其次,中国在外资和外贸中的优惠政策为外资企业创造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在如此背景下,行业自身特点、中国当地配套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国际市场竞争局面成为外资企业转移技术和进行产品升级换代的决定因素。对加工贸易企业的调研进一步证实和丰富了上述分析,可以以调研结果对加工贸易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作一总结。

表3显示了接受调研企业对影响技术进步因素的选择情况。按照重要程度打分,计分结果显示,各项选择得分分值由高到低依次为F—C—J—I—D—E—K—A—B—H—G。其中,选项G的分值最低,表明一般情况下,由于我国加工贸易链条的技术水平与母公司最先进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母公司对加工贸易技术进步的抑制作用不大,难以构成对我国加工贸易技术进步的阻碍.选项F、C、J和I分值较高,与其它选项拉开了显著的距离,表明资金不足、总体技术水平不高、政府鼓励政策不够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依次成为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障碍。

二、促进加工贸易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统一认识,促进加工贸易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加工贸易最初“三来一补”的形象和后来与之相关的“走私”现象,使人们对加工贸易的认识出现了种种误区,对加工贸易发展在技术

进步和产业升级中的作用也意见不一、认识不足。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树立我国产业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服务的指导思想,促进产业政策、外贸政策、外资政策、税收政策和科技政策的协调一致性,促进政府部门间的协调一致性,杜绝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减少政策摩擦,共同为提高民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服务。

(二)鼓励技术进步,促进加工贸易的技术转移

各级地方政府转变引资工作中“重数量、轻质量”的指导思想,注重外资政策与技术政策的协调,积极吸引大型跨国公司在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鼓励企业转移先进技术、加速产品升级换代,鼓励并与企业联合进行职工培训。同时,严把审批关,将加工贸易审批和管理工作与促进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外溢工作结合起来。

设立高新技术发展促进基金和产业科技进步基金,积极支持大中型企业更新设备、引进技术和进行新产品开发.发放优惠贷款和各种补贴,用于中小企业的产品设计、工程技术进步、质量改进、自动化发展和员工培训,以有效地缓解企业技术进步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先进设备进口的各项优惠措施,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建设新的生产线和对原有设备的更新改造。

鼓励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子公司设立研发机构,促进中外企业的联合开发和合作。

加强知识产权政策的实施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技术进步的合法权益。

(三)鼓励提高配套率,促进关联产业的发展

改革和完善各项不利于配套产业发展的现行制度和政策,其中包括:改革关税制度,逐步降低制成品关税,减少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的税收差异.改革海关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率,为深加工结转提供便利条件.完善出口退税政策,缩短退税时间,减少退税环节。

加强对配套企业的科技、资金和信息支持,发挥政府、科研单位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为有能力进行配套生产的内资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联合技术开发、人才培训,提供优惠贷款、补贴和各项信息服务,动员各方力量推动内资企业的配套产业发展。

鼓励外资的跟随性投资,促进配套产业群的形成,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配套生产基地,为加工贸易的升级换代创造更加有利的产业空间。

(四)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扶持民营企业,促进内资企业发展加工贸易

加快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使其具备应有的激励机制、竞争理念和市场行为,从而发挥现有工业基础和产业技术基础的作用,为加工贸易升级换代提供有力条件.民营企业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微观主体,应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其资金、技术方面的倾斜和支持,降低进出口权的门槛,实行国营、民营和外资企业同等“国民待遇”,“一体化”发展,创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和发展的新环境,从而促使内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

(五)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加工工业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从改善和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来解决加工贸易的配套生产和升级换代能力问题。

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拓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渠道,组织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同时,重视高新区的建设,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为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培育坚实的后继力量。高新技术产业从发展伊始即应吸取传统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走外资与内资共发展,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道路,保持与国际水平同步。

(六)改革科研体制,促进科研发展的产业化

加快传统科研体制的改革步伐,促进科技资源向企业的倾斜,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的主体.加大科技投资力度,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鼓励模仿创新.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合与合作,加快科技尤其是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同时,实施高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技术化并举,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七)加快流通领域的开放,促进物流发展

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一些地区配套体系的形成,跨国公司的采购中心逐步建立起来,流通领域的物流服务渐渐不能适应需要.同时,加工贸易企业研发活动的开展,也需要相应的配套服务,相关服务业往往不能很好地给予满足。因此,需要加快流通领域的开放,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尽快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