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技术十篇

时间:2023-03-30 23:03:17

加工贸易技术

加工贸易技术篇1

从广东进出口产品的商品结构来看(图1,图2),最初是以初级产品的出口为主,随着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也随之节节攀升,1990年为200.51亿美元,2005年达到2332.73亿美元;而初级产品出口的份额越来越小。但就进口来讲,虽然工业制成品占的份额较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初级产品的进口在1995年后一直在缓慢增加,这说明广东在借助其地理优势进口某些原料、原材料的同时利用加工贸易,加工成成品出口。

另一方面,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中,高新技术产品的份额不断加大,外商投资企业是生产的主体,而加工贸易方式是出口的主渠道。

在工业制成品中,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的比重非常大。机电产品从1990年占工业制成品的31.8%上升到2002年的63.3%;高新技术产品在2000年,2002年,2005年分别占工业制成品的19.2%,27%,35.8%。

其中,2003年广东省共出口高新技术产品481.74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55.6%,占同期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43.7%,占广东省全部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为31.5%,出口净增172.12亿美元,对广东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0%。

在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出口主渠道的作用显著,1999年,120.3亿美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就有113.3亿美元是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占94.2%,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18.8%。2003年,481.7亿美元出口中,93.6%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达到450.8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38.1%,而一般贸易出口才15.5亿美元,只有3.2%。由此可见,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的高技术含量不断增加。

还有,非常明显的一点是,外商投资企业是生产高新科技产品的主体。在2001-2003年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高新技术产品为170.21、236.16、379.1亿美元,均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76%以上。而2003年,国有企业出口71.3亿美元,仅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14.8%,外商投资企业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83.1%,远高于国有企业的3.9%。。这在一定程度表明了广东省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领域中国有企业相对竞争力和控制力的落后和不足。

2.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广东加工贸易的结构转型

分析可知,目前,广东高新技术产品有9成以上是通过加工贸易出口,那么这些产业在广东的发展状况和前景如何呢?

从发展状况来看,将1992年和2002年的情况进行对比,10年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在迅猛发展:由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693家增长到1731家,民营科技企业有1150家发展到3952家;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由3.71万人扩充到17.01万人;专利申请量1992年是4656件,2002年上升到27596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002年是1992年的29.25倍,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从3.47亿美元,增长到309亿美元,增长了88.05倍,1992年只占了全省出口贸易额的1%,而2002年上升到了26%,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45.72%,其中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293.63亿美元,占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94.85%。由此可见,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在近10年来得到持续不断高速地发展,加工贸易是其产品出口的主渠道,而高新技术产业又是加工贸易得以升级换代的核心。

从产品技术含量来看,目前广东省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超过4,000种,类别涵盖了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所有11种技术领域,但主要集中于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四大技术产业。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产值占全国3成多,新型陶瓷电子元器件基片占全国5成,生物工程药物产值占全国5成,智能化、节能环保型家电占全国产量的6成,软梯销售额占全国的3成多。

从产品技术水平来看,2001年,珠三角在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中,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占6.2%,国际先进水平的占21.9%,国内领先水平的占35.6%,三项共占全部高技术产品的63.7%。

从产业主体来看,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形成了国有、民营、外资三足鼎立的局面。作为加工贸易主体的外商投资企业,大批投资广东的高新技术产业。到2004年上半年为止,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广东投资,设立了10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在广东设立了400多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在广东省投资设立了200多家研发机构、地区总部和采购中心。使计算机、电子信息、通讯设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有力地推动了广东省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另外,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也颇为迅速,1990年以来,其发展速度达到30-60%,截至2001年底,全省有3952家民营企业,其中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有537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35%,当年度高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126亿人民币,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32%。同时,民营企业也注重R&D的投入,2001年投入研发资金为58.9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投入的55%,在他们开发的新产品中,有60%属于高新技术领域,其中70%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3.加工贸易带动国内配套产业发展,实现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

发展国内配套产业,是加工贸易带动产业升级的主要途径,也是广东外向型经济实现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的直接渠道。通常情况下,当地采购率越高、采购产品的技术含量越大、内资企业进入配套体系越多,技术转移和外溢效果就越明显。

改革开放之初,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我国通过开展加工贸易,承接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转移而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某些中等技术产业,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的升级换代,促进了技术进步。但由于我国加工贸易政策方面的原因,大多注重量的大小,并把它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政绩,因而在开展加工贸易时,没有有效地进行筛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

通过分析可知,广东加工贸易在起步阶段,并未增值,以静态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当期出口/当期进口-1)作为参考,1989年后该系数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989-1994年间,增值率一直都在20%以上。1994年后,迅猛攀升,从1995年的31%上升到2001年的52%。最近几年虽有回落,但基数仍在上升,增值率依旧持高,这说明加工贸易产品在国内的附加值不断提高,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

从图4可以看出,广东进料加工内需率虽呈上升趋势,但比率偏低,1997年以来维持在40%-50%之间,说明附加值不高。就国内配套值1而言,1994年以前较低,利用国产资料不多,1995年以后,进料加工采购国内原材料比率不断增加,从1995年的49.64亿美元,发展到2005年的394.25亿美元。这说明进料加工在带动国内供应链,发展增值服务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国内配套产值的提高,意味着加工贸易与国内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加强,有力地带动了我国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延伸了加工贸易的产业链。

结论

由前述分析可知,广东的加工贸易给广东带来了技术进步,在利用外资过程中由外资企业带来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效应明显,内需率和国内配套值的提高,说明加工贸易在提升产业结构,引进技术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加工贸易技术篇2

(一)产业基础

作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链条的一个环节,客观来看,加工贸易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首先取决于各国产业的要素优势。要素优势影响着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配套产业的发展,进而对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的发挥也具有深远影响。由于加工贸易面向国际市场,因而影响加工贸易发展的产业要素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技术水平和技术吸收与创新能力。

1.劳动力供给

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天赋比较优势,对于拥有12亿人口,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并致力于由封闭向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来说,这一优势自不待言。中国在工业化和经济转型中释放出来的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供给,促进和保障了中国东部地区十几年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发展与繁荣。而且,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的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繁荣之后,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几乎没有上升。

就中长期来看,在未来十年内,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供给将继续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来自人口自然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人口和来自企业深化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增长方式转变等改革进程中产生的失业人口,使中国在21世纪初期的十年内,每年约有2700万新增就业人口。以年均国民经济增长8%计算,依靠经济增长带来的新增就业机会约为810万,以充分就业为标准,中国每年仍有上千万的待业人口。这种就业形势表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劳动力优势仍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最大的比较优势。中国在劳动力方面呈现出的显著的比较优势预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在中国仍将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2.技术水平

产业的基础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决定跨国公司转移技术水平高低的主导因素,通常情况下,在加工贸易中,跨国公司只向东道国转移适用性技术,转移技术水平等同于或略高于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经过数十年的工业化建设,中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但在进口替代条件下,这些产业基本不具备国际竞争力。改革开放之后,在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在外贸和外资的强烈冲击下,多数行业的技术密集度有所提高,纺织、服装和家电等消费品行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总体来看,中国产业的技术水平仍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悬殊。

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到90年代中期,中国大中型企业普遍技术水平比国际水平落后5~10年,能耗普遍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以上,资源利用率低20%,成本高30%,可靠性和寿命低20%。从设备状况来看,制造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仅占全部产业设备的24.6%,其中,为其他行业提供机械装备的机械行业本身设备就十分陈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占11.82%,达到国内一般水平的占52.74%,还有约20%的设备处于国内落后水平。就产品档次而言,达到国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的只占17.8%,居国际80年代中期水平的占26.9%,居国际70年代水平的占48.7%,还有7%的产品属于国际60年代的水平(《1995年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汇编》)。由于产业设备落后、产品质低价高,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产业技术水平的落后局面是造成我国加工贸易中间产品供应能力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它严重影响了内资配套产业的发展,从而制约了加工贸易的技术转移、扩散和技术外溢,也妨碍了加工贸易对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的发挥。

3.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综合表现在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上。如表1所示,1985年,在主要出口制成品中,中国呈现比较优势的制成品只有纺织、其他金属制品、成衣和杂项制品,这些制成品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即使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处于弱比较优势状态。90年代中期以来,这种局面有了很大改观,1996年,中国出口制成品中除去原有的纺织、其他金属制品、成衣和杂项制品之外,无机化学、医药品、办公设备、电子及通讯设备、机动车辆和光学仪器也呈现出比较优势。但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机电产品部分比较优势为弱比较优势,成衣和杂项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强比较优势。

中国80年代初的产业竞争力状况决定了其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只能居于劳动密集型环节,从附加值最低的组装工序开始参与国际分工。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有所发展,但这些产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不高,国际比较优势呈弱势状态,因而,中国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的位置有所上升,但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仍占主要部分。

(二)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

国际经验表明,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是后进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和技术赶超的关键所在,没有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在此基础之上的模仿创新,东道国通过引进外资达到促进自主技术能力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在加工贸易发展中,除去跨国公司的主观因素,东道国当期的产业技术水平决定了跨国公司初始的技术转移水平,而东道国产业的技术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能力则决定着技术外溢效果,并推动着新一轮的技术转移和外溢。

中国产业的技术吸收和模仿创新能力距离现实产业发展的要求和未来产业发展的目标都有很大的差距。研发经费的不足是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的首要障碍。无论国家、产业和企业,中国在研发经费的投入上都处于世界落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距甚远。在国家层面上,发达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约在2~3%之间,发展中国家约在1~1.5%之间,而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则徘徊在0.6%左右,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科技统计数据》,1998年).在产业层面上,中国产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其销售额的比重平均为0.29%,其中机械制造业为0.53%,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0.35%,纺织制造业为0.12%。而美国在1992年产业研发投入平均为3.7%,其中最高的是医药与生物技术,达11.5%,最低的是食品业和服务业,为0.7%.在企业层面,中国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0.5%左右,有研发经费投入的企业只占企业的45.6%(史清琪:《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研发经费的低投入直接影响了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重引进,轻消化吸收”是我国技术引进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严重失调。1998年,大中型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经费之比为1∶0.05,远低于1∶10的国际水平(王昌林、张志宏:”加快我国高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国社科院院报》,2001年4月17日)。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大幅度降低了技术引进的成效,加之各种体制问题的制约,我国产业技术不仅不能有力地辅助企业加工能力的改善和提高,而且也难以紧随外企先进技术的转移进行追赶式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

(三)机制制约因素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进程中,各领域中尚未改革到位的运作机制制约着经济开放和发展的步伐,加工贸易也不例外。

在加工贸易的发展中,深层次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国有企业的机制问题。由于机制改革不到位,国有企业没有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使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微观主体为三资企业占据,加工贸易对产业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的积极影响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在中国台湾、韩国的加工贸易发展进程中,作为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内资企业迅速地适应了跨国公司的需求,形成了高质量、大规模的供应能力,通过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他们成为加工贸易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的微观主体,在加工贸易发展中不断壮大。而在我国,承载着国家大部分要素资源的国有企业,由于机制僵化、市场适应力差,没有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而民营企业则因许多束缚条件尚未成长起来,这使得外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加工贸易的配套主要在外资企业间进行,人员流动也主要发生在外资企业之间。这种局面一方面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尽管这些基础本身尚待加强和提高。另一方面,发展加工贸易可能带来的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效应被大幅度抑制,更重要的是,当地经济通过加工贸易逐步积累实力、发展壮大的进程没有显现,加工贸易的多数利益和加工贸易发展进程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

影响加工贸易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另一重要体制性问题是科技体制改革不到位。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微观主体,由于直面市场竞争,企业具有最直接和最强烈的研发需求,因而,企业应是产业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的主体。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科研体制基本是政府计划、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主导、项目管理,缺乏市场化、产业化导向,在风险融资不发达、不规范的情况下,有限的人力、资金投入没有合理的配置机制,投入产出效应极差。据1997年的统计数据,美国企业的研发经费占全国研发经费的73%,日本为65%,德国为66%,俄罗斯为69%,韩国为67%,我国仅达43%(史清琪:《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在这种背景下,希望提高技术水平从而进入加工贸易链条的企业既得不到科技资源,也难觅技术支持和援助,外资企业在国内市场遭遇不到有力竞争,转移技术的步伐就会相应放慢,这样,加工贸易的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既缺乏有效的利益激励,也缺乏有力的竞争促进,这是加工贸易发展中技术进步和外溢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

影响技术进步的一个较为特殊的问题在于知识产权制度。树立正确的经营意识,培养牢固的守法观念,在中国产业界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表现尤为明显。知识产权观念淡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成为阻碍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政策环境

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一揽子”要素效应和加工贸易在促进出口、带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发展中国家争相对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实施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我国也不例外。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外资和加工贸易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在经济政策和行政管理方面给予了各种“超国民待遇”。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为加工贸易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软硬基础设施和经营环境,成为加工贸易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但是,加工贸易优惠政策实施中也存在着不利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负面因素,主要表现在,各种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不完备现象影响或抑制了中间配套产品的生产,从而对技术转移和外溢构成障碍。其中包括,关税政策中对最终产品高关税而对中间产品的减免税.出口退税政策实施中,对境内结转的上游企业不实施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时间长,周转环节多.深加工结转“先征后退”等等。

另外,加工贸易运转中也存在一系列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发生矛盾的政策因素,需要在实施中加以修正和解决。表2列出了接受调研的企业对相关阻碍政策依重要程度进行打分的分值情况。根据表中分值情况,目前对企业技术进步最重要的阻碍因素是进口手续的繁琐和进口设备关税、增值税过高,其次是减免税的设备目录不够明细、样品进口受到限制,再次是知识产权问题,其他两项的分值较低,重要程度相对较轻。

对加工贸易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产生更深远的负面影响的政策因素在于地方政府引资和发展加工贸易的指导思想。保持引进外资的总量增长是各地衡量官员业绩的重要方面,为此,各地政府竞相制定更为优惠的引资让利政策,在扭曲中央政策的基础上形成地方间的恶性竞争,成为中国引资的一大特色。地方政府重数量、轻质量的引资思想和行为,给外资企业以极大的便利,却忽视了外资进入对当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应该产生的积极影响。事实上,各级管理部门在引资和管理中有很大的政策空间来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鼓励政策和监督措施。如苏州市外经委在项目审批中,根据行业特征制定加工贸易企业增值率的参考值,这项措施就有效地监督和促进了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增值率的提高。

(五)外资企业的战略与目标

东道国的产业基础和政策环境为外资企业提供了进入的前提条件,在此条件下,跨国公司根据在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最优化的战略目标,确定东道国在其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和向东道国转移的技术。首先,中国强大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是所有外资企业进入的最重要的因素,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是外资企业共同的、首要的目标。其次,中国在外资和外贸中的优惠政策为外资企业创造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在如此背景下,行业自身特点、中国当地配套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国际市场竞争局面成为外资企业转移技术和进行产品升级换代的决定因素。对加工贸易企业的调研进一步证实和丰富了上述分析,可以以调研结果对加工贸易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作一总结。

表3显示了接受调研企业对影响技术进步因素的选择情况。按照重要程度打分,计分结果显示,各项选择得分分值由高到低依次为F—C—J—I—D—E—K—A—B—H—G。其中,选项G的分值最低,表明一般情况下,由于我国加工贸易链条的技术水平与母公司最先进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母公司对加工贸易技术进步的抑制作用不大,难以构成对我国加工贸易技术进步的阻碍.选项F、C、J和I分值较高,与其它选项拉开了显著的距离,表明资金不足、总体技术水平不高、政府鼓励政策不够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依次成为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障碍。

二、促进加工贸易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统一认识,促进加工贸易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加工贸易最初“三来一补”的形象和后来与之相关的“走私”现象,使人们对加工贸易的认识出现了种种误区,对加工贸易发展在技术

进步和产业升级中的作用也意见不一、认识不足。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树立我国产业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服务的指导思想,促进产业政策、外贸政策、外资政策、税收政策和科技政策的协调一致性,促进政府部门间的协调一致性,杜绝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减少政策摩擦,共同为提高民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服务。

(二)鼓励技术进步,促进加工贸易的技术转移

各级地方政府转变引资工作中“重数量、轻质量”的指导思想,注重外资政策与技术政策的协调,积极吸引大型跨国公司在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鼓励企业转移先进技术、加速产品升级换代,鼓励并与企业联合进行职工培训。同时,严把审批关,将加工贸易审批和管理工作与促进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外溢工作结合起来。

设立高新技术发展促进基金和产业科技进步基金,积极支持大中型企业更新设备、引进技术和进行新产品开发.发放优惠贷款和各种补贴,用于中小企业的产品设计、工程技术进步、质量改进、自动化发展和员工培训,以有效地缓解企业技术进步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先进设备进口的各项优惠措施,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建设新的生产线和对原有设备的更新改造。

鼓励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子公司设立研发机构,促进中外企业的联合开发和合作。

加强知识产权政策的实施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技术进步的合法权益。

(三)鼓励提高配套率,促进关联产业的发展

改革和完善各项不利于配套产业发展的现行制度和政策,其中包括:改革关税制度,逐步降低制成品关税,减少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的税收差异.改革海关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率,为深加工结转提供便利条件.完善出口退税政策,缩短退税时间,减少退税环节。

加强对配套企业的科技、资金和信息支持,发挥政府、科研单位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为有能力进行配套生产的内资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联合技术开发、人才培训,提供优惠贷款、补贴和各项信息服务,动员各方力量推动内资企业的配套产业发展。

鼓励外资的跟随性投资,促进配套产业群的形成,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配套生产基地,为加工贸易的升级换代创造更加有利的产业空间。

(四)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扶持民营企业,促进内资企业发展加工贸易

加快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使其具备应有的激励机制、竞争理念和市场行为,从而发挥现有工业基础和产业技术基础的作用,为加工贸易升级换代提供有力条件.民营企业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微观主体,应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其资金、技术方面的倾斜和支持,降低进出口权的门槛,实行国营、民营和外资企业同等“国民待遇”,“一体化”发展,创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和发展的新环境,从而促使内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

(五)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加工工业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从改善和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来解决加工贸易的配套生产和升级换代能力问题。

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拓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渠道,组织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同时,重视高新区的建设,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为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培育坚实的后继力量。高新技术产业从发展伊始即应吸取传统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走外资与内资共发展,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道路,保持与国际水平同步。

(六)改革科研体制,促进科研发展的产业化

加快传统科研体制的改革步伐,促进科技资源向企业的倾斜,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的主体.加大科技投资力度,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鼓励模仿创新.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合与合作,加快科技尤其是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同时,实施高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技术化并举,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七)加快流通领域的开放,促进物流发展

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一些地区配套体系的形成,跨国公司的采购中心逐步建立起来,流通领域的物流服务渐渐不能适应需要.同时,加工贸易企业研发活动的开展,也需要相应的配套服务,相关服务业往往不能很好地给予满足。因此,需要加快流通领域的开放,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尽快与国际接轨。

加工贸易技术篇3

【关键词】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进出口贸易的推动下,浙江经济显示出极大的增长潜力。快速发展的浙江对外贸易被称为“浙江外贸现象”,为业内人士普遍关注。浙江省这种以“产权明晰、内生利益驱动”型的多元外贸主体为主,选择一般贸易为基本渠道,注重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外贸模式,不仅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崛起,而且具有很强的发展后劲。

浙江省出口贸易发展的轨迹特点中,贸易方式不均衡是其显著特点之一。支撑浙江省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一直是一条 “短腿”。加工贸易最重要的经营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长期以来浙江省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滞后,导致加工贸易出口滞后。1992年至2010年浙江省一般贸易出口额所占比重平均值超过77.5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6.33%,其中2002年,浙江省一般贸易出口所占比例超过82%。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浙江省不同贸易方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通过对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掘数据之间的内在关联。

一、文献评述

有关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和李嘉图(Ricard,1817),他们主要研究了对外贸易的产出效应;哈伯勒(Haberle,1936)和穆勒(Mill,1848)研究了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认为对外贸易可以促进一国的技术进步。随后新增长理论的发展,更加肯定国际贸易中存在“技术外溢”现象。在新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大量学者又展开了一系列开拓性研究。克鲁格曼(Krugman,1986)和卢卡斯(Lucas,1988)讨论了国内与国外技术外溢的差异,比较进口国与出口国技术外溢的速度;格罗斯曼和赫尔曼(Grossman and Helpman,1991)从行业内、行业间的角度研究技术外溢效应。虽然这些学者的研究方法并不相同,但都一致认为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来源于全要生产率的提高和外部经济效应。

Coe和Helpman(1995)是开创性研究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学者,之后的学者,在Coe和Helpman的理论基础上又做了些开拓性研究,从不同贸易方式的角度,分析比较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大量学者都认为加工贸易存在技术溢出效应,格(Ge,1999)通过构建动态模型,指出加工贸易带来的技术学习和模仿效应对一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多外国学者认为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来源于技术的模仿及学习过程、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跨国流动和产业间的关联。

国内学者对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并且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分析上,很多学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朱启荣,贺桂欣1(2006)利用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进出口总额,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从出口和进口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不同的贸易方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李有2(2012)运用协整理论检验了我国1987-2008年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认为两者的技术溢出都能促进我国生产率的提高;马欣3(2011)在理论的基础上,从比较优势、技术溢出、产业结构升级、规模经济四个方面分析比较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得出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结论。

二、浙江省不同贸易方式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浙江省1992-2012年间全要素生产率(TFP)和加工贸易出口总额(ptr)、一般贸易出口总额(gtr)和研发投入(sD)这四个变量作为样本。通过Eviews6.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四个变量之间的存在的关系。变量数据均来自《浙江省统计年鉴》,并经过一定整理而得。

(一)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ADF检验是常用的检验变量平稳性的方法,本文也采用该方法对全要素生产率、一般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出口额和研发投入这四个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具体结果见下表。

表1平稳性检验结果

变量

ADF检验统计量

5%临界值

结论

lnTFP

-5.886163

-3.710482

平稳

lnptr

-5.185136

-3.710482

平稳

lngtr

-4.312211

-3.690814

平稳

ln sD

-4.419248

-3.690814

平稳

注:表中表示一阶差分;表示二阶差分

由表1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变量lnTFP、lngtr、lnptr、ln sD的二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可以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

(二)协整关系检验

对于多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本文采用的是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通过平稳性检验,证明lnTFP、lngtr、lnptr、ln sD四个变量满足协整检验的条件。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Johansen协整检验迹(Trace)统计量检验结果

存在协整关系的个数

迹统计值

5%的临界值

概率值

None

86.13958

47.85613

0.0000

At most 1

39.09363

29.79707

0.0032

At most 2

20.79103

15.49471

0.0072

At most 3

7.348543

9.841466

0.0867

数据来源: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运用Eviews分析而得。

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以及研发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也就是说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出口能促进技术溢出。对lnTFP、lngtr、lnptr、ln sD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处理后可以可到如下方程:

lnTFP=0.271198*lngtr+0.092538*lnptr+0.226097*ln sD-4.964701 (3)

(0.05427)(0.02519)(0.03996)(0.026123)

其中括号内的数字为相应回归系数的标准差。从(3)式可以清楚地看到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以及省内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都有正向作用,但加工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贡献不大。这种促进作用不强的原因在于:第一,浙江省对加工贸易的重视程度不够,加工企业规模小,不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第二,浙江省对外资的引用水平不高,导致资金缺乏,技术难以提升;第三,浙江省加工企业内生产的关联度不高,没有充分发挥产业间的关联效应,大大削弱了加工贸易过程中的技术溢出效应。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以及研发投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这三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3。

表3加工贸易、一般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零假设

F统计值

P值

结论

lngtr不是lnTFP的Granger原因

6.63365

0.0103

拒绝

Lnptr不是lnTFP的Granger原因

3.82946

0.0493

拒绝

Ln sD不是lnTFP的Granger原因

2.41464

0.0183

拒绝

数据来源: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通过Eviewsf分析而得。

在5%的检验水平下,如果P值大于5%,就接受零假设,反之,则拒绝。表3表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的出口变化以及省内研发投入程度都是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三、结论与启示

从GDP指数看,浙江省在1992-2011年间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而且一般贸易在浙江省经济中所占比重要远远高于加工贸易。上述的协整关系检验可以得知,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以及研发投入与浙江省的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即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研发投入与浙江省的技术进步有关。一般贸易在浙江省对外贸易中的技术溢出效应要大于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这并不意味着浙江省可以忽视加工贸易的发展,相反,政府要认真分析现行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加工贸易发展很成功的例子――广东省(与浙江省一样,是经济开放度较高的省份。在坚持一般贸易为主的基础

上,改善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不平衡状态,调整两者之间的结构,努力实现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均衡发展,最后发挥更大的协同作用。本人认为,浙江省要继续扩大一般贸易出口方面的优势,确保自身的地位,同时,借鉴加工贸易应用很成功的广东省,积极开拓加工贸易领域,使其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基于此,以下对如何提高浙江省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提出几点建议。

(一)优化贸易结构

浙江省在继续发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应重视一般贸易产品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提高工业制成品这些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而提高一般贸易出口的技术溢出效应,带动非出口部门技术提升,促进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加工贸易角度看,近几年,浙江省加工贸易的出口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在机电产品出口在加工贸易总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尽管传统的产品结构有所改善,但浙江省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质量仍不高,技术含量也偏低。出口份额最大的机电产品仍是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档次低,而且加工过程短,处于低附加值的产业链。因此,继续优化加工贸易产品结构,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仍是浙江省加工贸易企业努力的方向。

(二)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

浙江省加工贸易企业目前的加工环节集中在劳动密集型部分,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不高,产业链短。而产业链的长短直接关系着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加大上游环节的科技研发投入与下游环节的营销、服务模式创新,连接“研发-生产-销售”这些环节,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产业间的关联度以及配套协同能力。基于这一点,政府可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外资企业将加工贸易中的高技术环节投资到省内企业,推动加工贸易向更多高科技领域延伸发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纯加工环节。与此同时,政府可以加大对省内企业的科研投资力度,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提高加工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增强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

(三)扩大加工贸易企业的规模

省内现有加工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远远低于最优生产规模,不能享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因此扩大省内加工企业的生产规模是有效进行加工贸易的首要条件。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加工企业与外商签订大合同,通过规模经济效应降低加工产品的成本。同时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得加工企业有机会进入更多国际分工环节,获得更大的技术溢出效应。总之,扩大加工企业的规模对浙江省经济的增长和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都有重要的意义。当然,这一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能够有效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的规模应介于最小最优规模与最大最优规模之间,超出这个范围的加工贸易企业规模都会影响规模效应的正常发挥。

参考文献:

[1]朱启荣,贺桂欣.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6).

[2]李有.不同贸易方式技术溢出效应的比较-基于我国1987-200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2:112-115.

[3]马欣.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D].世界经济,2011.

[4]李丹丹.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贸,2012,21:171-172.

[5]刘钻石,张娟.加工贸易对中国出口贸易技术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0.

加工贸易技术篇4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策建议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重大课题。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发展加工贸易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非常迅速。1981年加工贸易出口额仅有10.6亿美元,占总出口的比重为4.8%;1994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首次超过一般贸易进出口额;1996年以后,加工贸易出口额已经占我国整个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最主要贸易方式,占据我国出口的半壁江山.但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劳动力成本逐步提高,贸易壁垒日益频繁,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传统加工贸易的发展面临着巨人压力。因此,在保持数量增长的同时,切实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及时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已显得非常迫切。

一、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以及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一)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1.加工贸易增值率增长缓慢

随着我国加工贸易中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比重的增加,加工贸易的增加值理论上说应该不断增大。但事实上,我国加工贸易整体附加值的增长非常缓慢,甚至某些部门出现了增加值率下降的趋势。如200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为25.2%,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而且低于我国制造业1.2个百分点。

2.加工贸易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低,抑制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我国目前开展的加工贸易,不仅技术含量低,中间投入品主要依靠进口,没有实现国内替代,而且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力度不大,因而很难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变与升级。另外,由于加工贸易实施“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战略,大量进口相关的原料,影响了我国国产相关原材料生产的发展。

3.基于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区域上分布的不均衡,沿海地区开展加工贸易的劳动力优势逐渐丧失。

廉价劳动力优势是支撑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迅速发展以及生活费用的不断提高,劳动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优势开始削弱。另一方一面,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也制约传统产业发展。随着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发达国家积极将新技术广泛用于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劳动生产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产业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如果不尽快解决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分布区域上的巨大差异,发掘我国劳动力潜力,并实现科技管理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在加工贸易中的劳动力优势将很快丧失。

(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在目前这种状况下,要想解决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要想使加工贸易健康发展,我们只能通过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使其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并最终实现自主研发和自主营销。因此,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唯一出路和必然趋势。

1.转型升级是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需要

我国目前加工贸易结构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应该说这种结构基本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也比较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然而这种贸易结构却不能长期化。因为尽管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具有比较优势,但面对发达国家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不具有竞争优势,也就无法实现比较利益。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比较利益陷阱”,使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我国应该通过采用新技术,对加工贸易进行升级。以新技术产品进人国际市场,使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包含更多的技术含量,增加附加值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

2.转型升级是适应国际产业转移新形势的需要

为了保持国际竞争优势,跨国公司不仅加快了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而且开始将内部服务业和研发中心向外转移,特别是IT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转移。这给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国要抓住这一机遇,通过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承接高水平的加工制造环节、内部服务业和研发中心的转移,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二、影响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

(一)劳动力供给

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就中长期来看,在未来10年内,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供给将继续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劳动力优势仍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最大的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在我国仍将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二)技术水平

产业的基础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决定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水平高低的主导因素,而技术进步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通常情况下,在加工贸易中,跨国公司只向东道国转移适用性技术,其水平等同于或略高于国内先进技术水平。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经过数10年的工业化建设,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但是,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使得我国加工贸易中间产品供应能力增长缓慢,不仅使跨国公司将我国的加工贸易部分置于技术含量较低的链条,而且从技术上阻碍了加工贸易配套产业的发展,制约了加工贸易的技术转移、扩散和技术溢出,从而妨碍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三)体制制约因素

制约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首要体制问题是国有企业问题。在我国,分享着国家大部分要素资源的国有企业,由于机制僵化、市场适应力差,没有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而民营企业则因许多束缚条件尚未成熟,这使得外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这种局面一方面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发展加工贸易可能带来的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被大幅度抑制。更重要的是,当地经济通过加工贸易逐步积累实力、发展壮大的进程没有显现,加工贸易的多数利益和加工贸易发展进程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

三、加速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改善加工贸易的投资者结构

1.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外源型经济与内源型经济协调发展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应积极建立对民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激励机制,尤其要鼓励和支持科技型、自主知识产权型民营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促进民营企业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逐步实现由“海外接单、大陆生产、香港出口”的传统营运方式向“大陆接单、大陆生产和大陆直接出口”模式的转变,使“候鸟经济”转变为“榕树经济”,促进外资经济与当地经济不断融合,形成民营企业加工贸易群体,促进加工贸易本地化。超级秘书网

2.鼓励欧美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加工贸易

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加工贸易中技术密集型生产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他投资者,说明即使在相同的生产链条中,大型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加工贸易投资使用母公司先进水平的企业比例最高。因此,应加大对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于我国加工贸易的吸引力度,尤其是技术力量雄厚、规模大、拥有尖端技术产品的欧美跨国公司。

(二)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促进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为加工贸易科研开发成果商业化生产创造基础,是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在加工贸易领域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在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中没有形成水平分工的格局。对此,需要国家在促进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设立具有标志性的部级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性政策。在制定加工贸易政策时,应将高新技术产业与一般制造业区别对待,鼓励企业利用加工贸易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

(三)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

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除了在产业链中游精选,从事加工制造链增值大的环节之外,还可进入如下三个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领域:一是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高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二是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三是向产业链配套拓展,进入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制造业。

1.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促进加工贸易由OEM向ODM、OBM转变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开发能力,科研开发投入不足是突出问题。因此,应当加强本地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设计中心;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与本地大学和科技中心合作,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快对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自主创新,提升企业从事OEM(委托制造)配套能力;鼓励向ODM(委托设计制造)和OBM(自主品牌加工制造)发展,逐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具有广泛知名度的自有品牌。

2.以保税区转型和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为中心,发展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业务

物流速度和属地配套服务能力已成为影响外商投资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工贸易价值链向下游产业延伸是今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些都对我国的物流配送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可以保税仓储企业为中心,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中心),赋予其保税区的政策功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设立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赋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内物流企业进出口经营权、国际货代和运输等资格。提高加工贸易的附加价值,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竞争力。

3.促进加工贸易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

为了提高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应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增加国内采购和从事深加工结转业务,注重培养前后关联产业的零部件配套能力,通过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延长国内产业链条,形成产业聚集;同时引进国外先进制造业技术,完善加工贸易的产业配套体系和配套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加工贸易需求。

参考文献:

[1]隆国强.加工贸易———工业化的新道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9).

[2]廖涵.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徐冬青.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国际贸易问题.2005.(10).

加工贸易技术篇5

摘要:从2000年以后,中朝贸易在其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区域分布等多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企业对我国投资的扩大,而且两国政府大力推进中朝贸易往来使得两国之间的贸易量逐步增加。从而,中国成为朝鲜的最大贸易伙伴,随着两国之间的贸易活动活跃,两国之间的贸易量确实增加了,贸易活动区域也比以前扩大了不少,但贸易结构依然局限在传统产业,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品上,贸易额增加带动的是两国外贸企业数量增加,而没有改变质量上的问题,两国贸易局限在中国东北几个省区域。文章通过朝鲜经济贸易和中国经济、贸易量、贸易结构比较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两国政府大力推进中朝贸易、投资、中转贸易的规模,加强两国的加工贸易形式,外贸企业产品的多元化,加强技术产品类的贸易措施,从而改变目前的贸易结构,区域局限性的问题。

关键词:中朝贸易;多边贸易;加工贸易

一、 中朝贸易现状

朝鲜经济结构(工业,农业,对外贸易)和中国经济结构(工业,农业,对外贸易)相似。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而且两国的工业主要生产的产品也相似,比如主要生产钢材,煤炭,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两国的农业产品结构都是大宗商品。但朝中工业和农业结构相似,朝鲜对外贸易比起中国对外贸易还是有差距,此原因如下:进入21世纪全球化经济时代,传统的计划经济已经很难在90%都市场经济的世界经济体里面生存。当今是信息产业时代,世界科技竞争十分激烈,这就迫切要求每个国家应该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因此,朝鲜政府看准世界趋势,比任何时期都注重技术的开拓与智商,向科技部门增加投资,加大力度引进先进技术,在国内设立专利及商标所(如牡丹峰、平壤、龙山、大同江、御恩等),依法保护并鼓励发明专利技术。因此朝鲜也开始在经济注重经济发展情况,大量人力和物力都投入经济领域。朝鲜2015年提出继续加强经济领域与各国家的包括发达国家的合作,从而带动国内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朝鲜就制定颁布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明法、商标法、工业图案法、著作权法、原产地名法等有关知识产权的法规,于1974年加入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继而还加入了保护商标与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专利合作条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里斯本协定,真诚履行国际公约和协定。

目前,与中国之间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贸易方式多样化,如生产贸易、加工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知识产品、尖端技术产品的交流活跃,技术贸易领域在不断扩大,这就导致了尖端技术产业的快速崛起,众多国家致力于知识产品与尖端技术产品的交流合作。当前已呈旺盛发展势头的朝鲜科技给强盛国家的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经济各领域日见惊人的成就,朝着以宇航、国防科学部门取得的成就为基础,在最短期间把朝鲜科学技术提升到世界水平,成为科技强国的目标开拓前进。如此高度发展的态势,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国家的整个经济依靠尖端技术成果,形成了新的产业结构,许多公司将技术贸易、产销尖端技术产品作为企业战略,把力量投入到这方面。平壤信息技术贸易总公司、朝鲜新兴信息技术交流社、朝鲜大洋技术信息交流社、朝鲜强兴技术贸易公司等许多企业增加投资建立知识产品开发、技术贸易基地。

二、政策建议

(一)采用多种贸易方式和多边贸易战略

中国和朝鲜之前的贸易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两国应该采用多种贸易方式,比如中国的企业通过与朝鲜合作开设很多加工厂,以此来降低出口成本,因为我国劳动生产率成本较低,所以双方通过加强合作互利互补。我国从中国的合作当中学习高新技术,把我国的劳动生产率输出世界,从而带动经济发展。中国企业在朝鲜开设很多工厂,朝鲜工人可以通过在与中国企业工作的期间学习中国的技术。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朝鲜企业可以在中国开设服务型企业,比如饭店和宾馆等。从中国进口朝鲜所需的物资。

(二)采用加工贸易方式

在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朝鲜企业通过与中国合作展开加工贸易。从朝鲜企业角度和中国企业角度来看的话,双方合作利大于弊。朝鲜通过自身的比较优势也就是成本低的资源来与中国合作,中国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就是拥有加工贸易技术、资金和销路,两国企业合作生产的产品中方负责销国际市场,朝鲜企业负责产品质量的提升。从长期来看这样的合作都有利于两国的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上更高的一层楼。对朝鲜的投资的扩大有利于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提高其企业开工率,扩大贸易的商品来源。同时,贸易的扩大也可以带动新的投资,促使贸易的进一步扩大。朝中贸易对朝鲜经济的恢复又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搞活朝中贸易的关键是完善我国的一些经济领域的法律保障,外国投资商在朝鲜的利益和权益保障。目前在朝中边境地区有几百个从事边境贸易的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发展边境贸易的主力军。但大部分民营贸易公司经济实力弱,边贸企业经营十分艰难。从搞活边境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稳定边境等大局出发,应当积极搞活边贸企业。这些朝中贸易企业的贸易方式都是一般贸易,所以,我国外贸企业一开始可以进行原料简单加工贸易,从而利用便宜劳动力优势扩大企业规模。在此过程中,还应积极进行来料加工。这样朝鲜企业也可以市场的情况进行调整,发展工业制成品为主要的贸易,并得到资源的有效的配置。

(三)与中国合作研发高尖端的产品

中国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10多年里中国的技术产品已经在世界有了一席之地。与中国展开技术开发的合作有利于发展朝鲜贸易的快速增长,也带动朝鲜国内企业的出口产品的质量。

技术贸易的开展,在软件开发部门、机械制造及电子工业部门、生化及制药部门更加明显。很多公司接连组建新技术交流社,开辟国家性知识产品展示场等技术交流市场,面对国内外提供尖端技术、技术转移、技术转让等各项服务。其中,软件开发领域发展的特快。它们在国内外范围广泛进行软件产品(3维建筑设计软件、多国语翻译软件、文字声音识别软件、一般会计软件等)的订购开发,共同开发,共同研究。经营机械、电子、金属材料领域专利产品(CNC车床、无级减速器、金刚石钎头、无镍冷硬铸铁用焊棒等)、绿色产业(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LED等)为主的尖端技术产业与日俱增。世界闻名的开城高丽人参栽培和加工技术、血宫不老精、长命牌免役调多糖等许多专利产品被注册于很多国家,而且批量销往世界各国。(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林今淑.《中朝经贸合作》,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35-68

[2]康琳、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析与建议、《宏观经济管理》,2006(9)

[3]陈龙山、朝中经济合作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当代亚太》,2006(3)

加工贸易技术篇6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新常态下国内的加工贸易在推动社会与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引进并利用外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现阶段国内的加工贸易面临一些难题,为此本文研究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创新问题,并分析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提出有效促进加工贸易发展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

产业转移;加工贸易;发展创新;现实意义

经济新常态指当前经济结构的一种均衡的状态,并且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健增长,增长和发展相互促进。产业转移指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达地区的部分企业利用其优势地位,进而通过跨区域进行直接投资,将少数产业的生产转移至发展区域,进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体现出该产业从发达区域到发展中地区转移的现象。加工贸易是生产进口制成品所需的原辅料、包装物料等料件,加工贸易企业把其装配后或加工的制成品出口到国外的经营活动的过程;加工贸易主要包含装配业务、进料加工、协作生产以及来料加工这四种形式(周玮,2013)。对于加工贸易的发展创新是指利用信息化的工业化道路进而不断升级产品的功能与结构,积极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好地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支持开拓生产业,进而提升加工贸易配套的升级及其增值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创新。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及难题

(一)国内加工贸易的现状分析1.国内的加工贸易发展态势良好。1978年至今国内的加工贸易发展取得很大进展,截止至2008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已经高达10536亿美元,同比1980年的16.67亿美元涨幅约632.4倍;由此可见,加工贸易在国内的对外贸易中比例已由1980年的4.4%增长到2008年的41.1%。加工贸易有效促进了各区域经济的协调与稳定发展,并且在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创造就业、推动利用外资与积极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出口创汇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带动作用。表1为2001-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值及其在进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单位aa:亿美元,百分比)。图1为2001-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趋势图。2.加工贸易中进料加工居于主导地位。国内加工贸易中的进料加工已经处于主导地位,发展快速,在加工贸易总量当中的比例日益上升,进而发展成主要的加工贸易方式。1989年的进料加工出口额比例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近53.2%,到了2009年这一数值高达81.4%。考虑到进料加工比重逐年攀升,加快了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因此使得外资企业的主体较国内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进料加工贸易的方式,而国内的加工贸易企业也经过不断努力与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能力,进而也开始进行从事进料加工贸易。表2为2001-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进出口总值及所占比重比较(单位:亿美元)情况(廖涵,2012)。3.外资企业逐渐发展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20世纪90年代,国外跨国公司来华投资较多,进而使得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的加工贸易比例高升,进而发展成加工贸易的主体。截止2004年底,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已经超过4500亿美元,这一比例占我国加工贸易总量约82%。2008年按照我国商务部调查的相关数据表明:2007年我国的国有、民营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比重占国内加工贸易总量的10%、6%与84%;到了2008上半年,在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当中,其加工贸易进出口值约4302亿美元,约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84.4%。这一数额中,进口总值为1580亿美元,出口总值为2721.2亿美元,约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总值与加工贸易进口总值的84.57%与84.10%。4.加工贸易带动了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加工贸易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我国的出口产品中高新技术的应用,2005年我国的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额近313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近30.6%,比值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约75.2%;其中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接近1948亿美元,涨幅31.7%,比例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约46.8%。到2012年机电产品出口额已达10562亿美元,较上年涨幅37.14%,占出口比例约62.87%,较上年提高13.82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约8672亿美元,涨幅37.04%,比例占出口的30.85%,可见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迅速。贸易产品附加值以及科技含量通过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得到了提高。

(二)当前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1.加工贸易总体技术水平偏低。当前国内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落后不高,进而制约加工贸易的快速稳定发展;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当中约85%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部门,也没有自主专利以及技术发明。随着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逐步出现下降的趋势,从而使得现阶段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不高,不利于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发展创新。国内的技术工人中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技工比例不足4%,在发达国家比重一般在30%-40%之间。由于缺乏一线技术主要人员,造成加工贸易的产品质量与附加值不高,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制约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与创新。2.加工贸易地区发展失衡。现阶段国内的加工贸易因受到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进而体现出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较落后且交通、通讯设施不便,导致其加工贸易发展失衡。按照商务部2012年的统计资料表明,2011年我国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比例占全国的近97%,其中进口比例约97%、出口比例为97.05%;而对于中西部地区,该比值仅分别占全国的近3%,进口与出口比例仅分别为3%与2.95%。表3为2004-2008年我国东中西部的进出口额对比情况。3.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质量与附加值不高。国内加工企业的竞争力与发展优势不足,由于企业技术骨干与专业人员的短缺,加上生产设备的落后,导致产品的附加值与质量不高,影响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一方面由于缺乏核心的技术以及自主知识产权与企业品牌,使得加工贸易的价值链难以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加工贸易企业对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方面的忽视,导致企业的加工贸易出口商品多数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高技术含量的出口产品稀少。4.加工贸易由东向中西部转移存在困难。加工贸易中由东部向西部转移出现较大的困难:中西部地区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畅、贸易发展水平低等原因,使得加工贸易的转移成本与费用偏高(鲍晓,2011)。其次加工贸易的发展主要是依赖高效的管理、服务,以及完善的产业配套,而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缺少这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加工贸易的销售、生产以及对外贸易均离不开通信、物流以及财政税收等支撑,但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正是其所欠缺的优势资源,因此该限制条件进一步影响了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顺利转移。

二、我国典型省份加工贸易发展情况——以广东省为例

(一)广东省加工贸易情况简介广东省处于我国沿海地区,在产业转移背景下广东省的加工贸易发展良好,其中2013年广东省进出口额近7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近20.34%,其中出口约45亿美元,涨幅17.4%、进口32亿美元、增长约24.6%。其次广东省的28家加工贸易企业共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约36.19亿美元,该数值占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近47.3%。广东省的加工贸易及其增长率情况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广东省的加工贸易及其增长率情况,2002-2011年该省的加工贸易总额由原来的57077万美元增加到209520万美元,增加净值为152443万美元,可见广东省加工贸易的总量较大且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广东省的总量增加了约2.7倍,加工贸易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5.6%,且逐年递增,因此,广东省的加工贸易发展呈现稳定提升趋势。

(二)广东省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难题1.广东省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环保与资源瓶颈的压力大。对于该省而言,传统产业的加工贸易耗占大量的劳动力与土地资源,资源消耗型使得社会的资源数量接近极限,环境污染及其空间承载力不堪负重。部分密集型、工艺简单的高污染、高耗能行业逐步暴露出问题,不利于该地区加工贸易的顺利发展与创新。2.广东省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创新与转型升级的能力偏低。广东省的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及科技研发能力不高,导致企业在发展创新与转型升级方面受到限制。广东省多数加工贸易企业总体技术水平偏低,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能力主要体现在二次研发与加工方面,在新产品的开发、基础性研究、原始创新以及关键技术等方面与国外的加工贸易企业存在很大差距(杨秀芝,2012)。3.广东省加工贸易企业竞争力不足。广东省的加工贸易企业竞争力不足,加上加工贸易起步晚、地区资源优势难以体现等因素影响,造成广东省的加工贸易水平与其他省份相比偏低:2010年广东省的加工贸易出口量仅为7.8亿美元,在中部省份中排名第5,加工贸易占同期货物贸易平均比例的约10%,但与我国50.4%的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4.广东省加工贸易产业配套能力不足且企业物流成本过高。广东省的加工贸易企业产业的配套能力不足,缺少龙头企业与配套的协作型企业带动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导致加工贸易企业难以从当地获得配套产品与所需要的料件,进而影响了加工贸易的稳定发展与创新。其次加工贸易企业的物流成本很高,由于企业受到物流运输时间长、效率不高的影响,进而难以体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该省缺少加工贸易人才,现有劳动力素质难以满足新型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发展的需要,使得广东省的加工贸易难以获得快速发展与创新。

(三)经济新常态下广东省加工贸易发展创新策略1.明确加工贸易的创新发展方向。广东省进一步明确且细化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不断创新,在认真进行全面调查与研究基础上,积极推动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有助于形成加工贸易产业集聚,全面打造具有广东省特色的加工贸易产业基地。促进加工贸易产业的合理布局,明确区域定位,将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行业,发展金融、物流等关系密切的行业,争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一般生产环节,积极承接制造业生产制造部分,快速形成加工贸易特色产业群。2.分层次推动加工贸易的创新发展。广东省应充分发挥经济技术开发与出口加工区的带动作用,进而促进该省加工贸易产业的快速发展;严格执行有关环保与减排的政策,切实淘汰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将重点放在发展加工贸易产业上。积极鼓励高新技术与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全面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建立并且完善有关加工贸易企业的创新机制,进而设立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基金,有效为加工贸易的发展奠定资金保障,进而促进加工贸易的创新体系。3.积极与高等院校合作并搭建技术创新共享平台。广东省积极与当地的高校开展合作,借助政产学研的结合不断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与科研院所与配套企业开展长期的友好科研合作,进而组建研发中心,促进加工贸易产业的健康发展(陈辉韬,2014)。一方面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升级与进一步创新,加大对加工贸易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积极搭建技术共享的服务平台,为加工贸易企业提品试验、设计与加工、技术开发以及产品推广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更好地带动广东省加工贸易的发展创新。4.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广东省有效将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内容转移至加工贸易的准入条件当中,进一步淘汰落后的产业,有效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积极引导加工贸易进行资本的引进并进行技术方面的改造,适当将技术、金融、市场以及土地等资源朝着加工贸易企业方向倾斜。广东省加工贸易企业还要做好加工贸易园区的建设与规划工作,进而在明确各类园区的产业定位以及发展方向基础上,不断打造具有广东省特色的优势加工贸易产业园区,全面带动加工贸易的和谐发展。5.积极引进新技术与设备。广东省积极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不断引进新技术与更新设备,同时积极聘请研发人员促进加工贸易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水平。加强内资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激励机制,并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进一步增强研发、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加工贸易产业水平,全面带动广东省加工贸易产业的优化与升级创新。经过以上措施,广东省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得到切实提高,从而带动了广东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物流等社会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使其加工贸易企业快速发展与创新,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创新途径

(一)制定产业发展战略促进加工贸易的合理布局由于国内中东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差距大,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不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的布局,进而制定不断有针对性的加工贸易发展战略。不断促进中西部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创新,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向沿海地区过渡或是转移,让这类加工贸易企业能够实现“沿海接单-内陆生产-沿海出口”的一条龙加工出口路线,让加工贸易通过这一创新模式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创新能力并加快现代物流建设为快速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创新,需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同时重视管理与经营,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质量与附加值,从而大力发展自主品牌产品。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学府强强联合,不断引进高学历、高资质的人才,借助“产学研”的模式进行贸易人才的培养。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提升企业的物流服务质量与功能,进而全面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更优质的配套服务,降低内耗提高加工贸易的整体效率及水平,较快地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创新。

(三)重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建设并突出贸易商品特色重视并提高中西部交通运输能力,完善相关的交通运输配套设施,大力发展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物流等配套服务产业。有条件的可建立出口加工贸易区,更方便对贸易流程做规范和管理,也能借以聚集相关产业。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低附加高的加工贸易产业,有利于在产业的选择上和东部沿海地区错开并保持差异化发展战略;一些类似矿产、税点等有利于高兴技术研发的产业应当要受到重视,并从中深挖精、深加工能力,提高加工贸易商品的附加值,由此体现地区的贸易特色发展。

(四)主动与跨国研发机构开展贸易合作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与创新离不开与跨国研发机构的贸易合作,有利于促进交易的顺利实现,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开展合作,进而提高贸易企业的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水平。其次凭借跨国公司研发部门的技术溢出优势,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产品研发技术进步产业的发展创新;有利于规范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研发人员合理流动,进一步提升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水平。

(五)完善有关的政策促进加工贸易的创新与发展完善有关的加工贸易政策,根据国际惯例进行免税、退税等优惠政策;明确、完善现阶段的出口退税制度,全面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退税审批效率(李思淼,2012)。一方面政府监督机构应加强对税收的监督与管理,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积极调整制约加工贸易产业发展创新的各项政策,以构造完善、合理的加工贸易产业体系,让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发展不断得到创新。

(六)积极培育我国民营企业并提高其主体地位加大培育民营企业的力度,进而提高其在加工贸易的主体地位,切实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按照民营企业的集群及优势才能体现各自特色的加工出口集群。例如东部地区的民营企业可通过发展高新技术行业的加工贸易,进而全面促进加工贸易商品朝高附加值方向转换与升级;对于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而言,可通过利用其丰富与廉价的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集群,由此可避免重复建设现象,全面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周玮.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及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参考,2013(5)

2.廖涵.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3.鲍晓.关于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1(27)

4.李思淼.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及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增刊),2012

5.杨秀芝.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对策.理论观察,2012(6)

6.陈辉韬.迎接新一轮全球要素配置和产业转移——新阶段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J].工业技术经济,2014(4)

加工贸易技术篇7

关键词:高技术产品;竞争力;钻石模型

中图分类号:F752 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1)11-0033-06 收稿日期:2011-03-16

一、引言

在邓小平同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重要论断的感召下,我国于1995年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此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如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即以市场换技术)、建立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863”和火炬计划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提高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高技术产业持续高速发展,高技术产业规模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7%,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的比重高达16%(吴宏,2009)。

随着高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也获得了迅速发展,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得到了改善,技术含量逐年增长。新世纪里,在“科技兴贸”战略的引领下,我同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高技术产品贸易占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的比重增长迅速,1991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23.15亿美元,占工业制成品贸易总额的9.1%,其中出H28.77亿美元,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5.2%,进口94.38亿美元,占工业制成品进口的17.8%;而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为7576亿美元,占工业制成品贸易总额的34%,其中出口4156亿美元,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30.8%,进口3419.41亿美元,占工业制成品进口的44.4%。而且,2003年开始我国实现了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

然而,尽管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技术产品出口增幅巨大,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国,但是有学者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出口增长的质量不高(吴宏,2009),盈利能力低下(郭峰濂、盛水源,2006)。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出口竞争力的现状;并依据“钻石模型”探索影响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因素,为我国如何提高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指导。

二、文献综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加,学者们开始探索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的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如许统生、涂远芬(2006)和贺骁、廖维琳(2004)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近年来,我国不同产品或服务的贸易竞争力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学者们一般都采用出口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来刻画相关产品或服务的出口竞争力,通过比较我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在这些指标上的差异来分析我国相关产品或服务的出口竞争力,如肖嵘(2010)对我国植物油籽出口结构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等。也有一部分文献在此基础进一步分析影响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如陈宪、殷凤(2008)和庄惠明、黄建忠、陈洁(2009)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状,并探索了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

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但关于高技术产品贸易出口竞争力的研究不多。姚战琪(2002)分析了当时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品贸易的竞争力情况,并实证检验了FDI、开放度和R&D对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影响。郭峰濂、盛水源(2006)详细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的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吴宏(2009)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Azhar-Elliott法实证研究了我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内贸易总体上不断上升,但仍具有明显的产业间贸易特征。

从这些文献回顾中,我们可以发现用来分析我国商品或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指标主要有贸易出口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而我国不同商品或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很少,仅有姚战琪(2002)识别了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FDI、贸易开放度和R&D投入。今天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结构上甚至在贸易方式上都与2002年前大不相同,因此,分析我国现阶段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非常必需。此外,文献中对产品或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多以贸易出口额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然而贸易出口额并不能准确代表贸易出口竞争力。为探索影响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深层原因,本文直接以贸易出口竞争力的指标(即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为因变量,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三、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很快,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国际竞争力也逐渐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逐渐扩大,从1991年的28.77亿美元(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5.2%),增长到2008年的4156亿美元(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30.8%),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增长近150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推动力。图1给出了我国近20年来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看到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规模还很小,增长速度也不算快,但进人21世纪,高技术产品贸易发展迅猛,特别是出口增长快,在21世纪的8年里增长了10多倍。如果说20世纪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处于起步阶段,那么进入21世纪,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特别是出口迎来它的高速增长阶段。另一方面,直到2002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一直都处于逆差之中,从2003年才开始实现贸易顺差。这说明加入WTO为我国的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高技术产品贸易出口竞争力有明显提高。

和众多文献一样,本文将采用贸易出口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刻画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竞争力。贸易出口市场占有率即为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出口额占世界高技术产品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为

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净出口占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为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出口在我国商品贸易出口中所占比重与世界商品贸易中高技术产品贸易所占比重的比例。这三个指标数值越大说明贸易出口竞争力越强。表1给出2008年世界高技术产品贸易主要经济体的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情况。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国,占世界高技术产品出口的近1/5,另外,显示性比较优势也大于2,仅次于新加坡。说明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比较优势较强。

表2给出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技术领域分布,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是我国最主要的高技术H1口产品,占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近314。而在所有高技术领域中,仅有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和生命技术领域的高技术产品贸易实现了顺差。而其它领域的出口竞争力依然很低。可见,我同高技术产品…口技术领域间竞争力发展不平衡。

此外,在贸易方式上,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以进料加工为主,2008年高技术产品出口有71.66%是通过进料加工贸易完成的。特别是我国最主要的、文现顺差最大的出口技术领域――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的贸易出口主要通过进料加工贸易来完成。从高技术产品贸易的企业类型来看,超过60%的高技术产品由外商独资企业完成,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加起来还不到15%。这说明尽管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较强,但自主的科技创新产品出口却并不多,其竞争力并不强。

总之,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整体发展迅速,实现了贸易顺差,出口竞争力也迅速提高。但是高技术产品贸易在不同技术领域间发展不平衡,整体来说,我国仅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贸易出口竞争力上占有一定优势,而且高技术产品贸易方式还不够合理,主要依靠进料加工贸易完成;特别是我国自主高技术产品出口很少,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高技术产品出口主要依靠外商独资企业完成。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我国急需调整高技术产品出口结构(包括技术领域结构和出口企业结构),提高各技术领域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提高自主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能力。

四、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根据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钻石模型”,决定一个国家某产业的竞争力有6个方面的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的表现、政府政策和机会(庄惠明等,2009)。由于本文从宏观的角度探索我国高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因此针对企业竞争力而言的微观的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的表现就不被引入到本文贸易竞争力决定因素模型中。此外,政府政策和机会其影响重要但不易量化,本文用货物贸易开放度作为政策的代表,因为贸易开放度能反映我国的开放政策;用中国加人WTO的虚拟变量作为机会的代表,因为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增长加速,开放程度更大,为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提供了机会。因此,结合文献回顾的结果,本文选择了下列变量来解释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出口竞争力:需求条件,人均GDP;相关和支持产业的表现,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和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生产要素,FDI和R&D投入;政府政策,货物贸易开放度;机会,中国加入WTO虚拟变量。

(一)数据

本文分别用高技术产品贸易出口市场占有率、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高技术产品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度量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出口竞争力。因此,它们在不同的模型中作为因变量。自变量则根据“钻石模型”确立为上述五方面因素7个变量:人均GDP、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FDI、R&D投入占GDP的比例、货物贸易开放度和中国加入WTO虚拟变量。

高技术产品贸易出口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数据,根据世界银行世界经济发展指数数据库中关于中国和世界贸易的数据计算而得,而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根据中国科技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数据计算而得。人均GDP、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的数据计算而得;FDI数据来源于《中国对外贸易年鉴2009》;R&D投入占GDP的比例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部中国科技统计数据库;货物贸易开放度数据来自世界银行世界经济发展指数数据库。由于本文的因变量(即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都是比例数据没有量纲,为了消除自变量量纲的影响,将非比例形式的自变量数据标准化,所有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991~2008年。

(二)计量模型多元回归分析

为避免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的高度相关对模型准确度的影响,类似于庄惠明等(2009),本文采用SPSS18软件分别对三个模型(即分别以高技术产品贸易出口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fstepwise)。逐步回归方法是在计算过程中根据F值增加有显著意义的解释变量并剔除无显著意义的解释变量,直到所建立方程中不再有可加入和剔除的变量为止(庄惠明等2009)。逐步回归的结果显示,在本文选择的7个解释变量中,三个模型共同选定了FDI、R&D投入占GDP的比例和货物贸易开放度三个变量,因此,本文采用此三个变量作为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出口竞争力的解释变量,这正好与姚战琪(2002)识别的影响因素相符。最终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三个模型的R(sup)2(/sup)分别等于0.980、0.832和0.970,说明三个解释变量有很好的解释能力;它们都通过Dubin-watson检验,说明不.存在自相关问题;回归模型的方差膨胀因子不超过8.45(

(三)模型结果分析

根据表3最终模型回归结果,R&D投入、FDI和贸易开放度是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R&D投入和FDI对贸易出口竞争力的三个度量指标都有正向显著影响,说明研发投人和实际利用外资是促进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提高的重要驱动因素。而贸易开放度仅对高技术产品出口市场占有率有显著影响。

1.增大R&D投入在GDP中的比例是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改善的最主要的原因。加大R&D投入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我国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这一结果说明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主要依靠我国智力型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大。即说明人力资本是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

2.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改善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本文第三节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2008年超过60%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是外

商独资企业完成。实际上由于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很多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将其生产转移到中国,以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所以在我国贸易中,加工贸易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高技术产品贸易的主要方式是进料加工贸易(2008年超过70%的高技术产品贸易由进料加工方式完成),这就是说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很大程度上是跨国公司内部的生产转移而已。因此,现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3.贸易开放度对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相对较弱,说明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更多依赖于研发投入和外商投资,而外贸开放程度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并不起决定性作用。

五、结论和政策启示

在“科技兴贸”政策的支持下,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业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国,占世界高技术产品出口的近1/5。而且加入WTO后,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也有显著提高,2003年开始我国实现了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但是我国的高技术产品贸易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第一、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结构不平衡,即出口高技术产品在不同技术领域上分布不平衡。现阶段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领域(超过70%),其它技术领域出口规模非常小。而且不同技术领域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发展也极不平衡,我国仅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领域实现了贸易顺差,其它领域均为逆差。第二、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贸易方式不合理,我国超过70%的高技术产品贸易是通过进料加工的方式完成。说明我国在全球高技术产业链分工巾还处于生产制造环节,价值增值能力弱,在国际市场上的盈利能力低下。第三、我国本土高技术技术产品出口少,现阶段有超过60%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来自于外商独资企业,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加起来还不到15%。说明我国自主创新少,高技术产品出口过于依赖外资。

针对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调整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结构,促进各技术领域平衡发展

既要继续提高我国处于出口主导地位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领域高技术产品贸易出口竞争力,也要努力促进那些在贸易竞争力上还处于劣势的技术领域(即那些出口少且逆差的技术领域)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培育其出口竞争力。因此,我国现阶段需要做好下以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全面实施和深化“科技兴贸”战略,加大我国的研发投入,特别需要加大对那些出口竞争力上还处于劣势的技术领域的研发投人。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如增加研发财政支出、对专利和技术发明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甚至可以直接投资于一些关键性的大型的科技项目;另一方面,我国企业也应该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并尊重技术人才、成立产品研发中心,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

2.继续加大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力度,同时政府应该制定政策引导外资进入那些急需提高贸易出口竞争力的高技术领域并制定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如税收优惠政策、资助政策、奖励政策和建立高技术园区等。

3.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支持那些急需提高贸易出口竞争力的高技术领域的产品出口,如给予一定出口补贴,出口退税等。

(二)调整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贸易方式,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高技术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在全球高技术产业分工体系中,我国需要从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创造环节转变,以实现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方式从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转变。现阶段,一方面,我国要利用“世界工场”的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跨国公司加大在我国的研发投资,以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和生产中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应该培育我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意识,政府应该制定政策引导和鼓励本土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和品牌营销,如加大保护商标注册的力度,优先支持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等。

(三)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提高我国本土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加工贸易技术篇8

关键词:中美贸易顺差;高技术产品;形成原因;调整对策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美国“新经济”的出现,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间的高技术产品贸易迅速发展。作为世界“新经济”的发源地,美国毫无疑问成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都超过其他国家。然而,自21世纪初以来,美国对中国的高技术产品贸易却呈现日益扩大的贸易逆差,其形成的真正原因以及如何对其进行调整,需要我们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差额的现状

目前,中美两国商务部均已开始统计双边高技术产品贸易,但相比之下,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时间较早,数据较为充分。根据美国商务部的划分方法,高技术产品主要分为10类: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光电技术、信息与通讯、电子产品、柔性制造品、高新材料、航空航天技术、武器和核技术。

从2002—2008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差额的数据看,它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核心是中美信息与通讯贸易顺差。2002—2008年中美信息与通讯产品贸易顺差保持着年均100亿美元左右的增长速度,七年累计总额高达3414.48亿美元,在中美两国10类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总额中的比重高达109.64%。第二,中美两国间部分高技术产品贸易正从顺差转为逆差。自2007年以来,中国对美国的生物技术、高新材料与核技术贸易正逐步从贸易顺差逆转为贸易逆差,而且2008年这三类商品的中美贸易逆差正日益扩大。第三,虽然部分关键高技术产品双边贸易仍表现为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逆差,但其中有部分产品的贸易逆差额在缩小。

从2002—2008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差额的结构看,并非所有类别的高技术产品都呈现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如在生命科学、电子产品、柔性制造品和航空航天技术等产品上,中国始终对美国呈持续贸易逆差,七年的贸易逆差总额分别达到18.12亿美元、179.19亿美元、42.53亿美元和292.99亿美元,只是因为中国对美国信息与通讯贸易顺差数额过大,才使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整体表现为顺差。需要指出的是,从2008年开始,中国对美国的生命科学、柔性制造品和航空航天技术贸易逆差正呈日趋缩小的趋势,相比2007年同期分别减少了0.07亿美元、3.83亿美元和19.68亿美元。

二、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

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是由多因素导致的,因此需要对表现出不同变化趋势的双边高技术产品贸易差额做出解释,才能真正阐释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本文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解释其成因。

1、外资对中国信息与通讯行业的产业转移。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核心是中美信息与通讯产品贸易顺差,要探讨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首先要解释中美信息与通讯产品贸易顺差为什么会持续扩大。20世纪90年代初,在信息与通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率先步入“新经济”时代。进入21世纪,随着东亚各主要国家或地区对美国信息与通讯领域创新技术的模仿,世界信息与通讯领域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美国也因此开始调整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心。

首先,美国在继续鼓励国内信息与通讯产品研发和创新的基础上,逐步将处于衰退期的信息与通讯产业的核心制造与加工装配环节让渡给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建立起信息与通讯产品的全球生产网络。目前,美国将信息与通讯产品的零部件制造环节主要是让渡给东亚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及东盟进行,而将信息与通讯产业的加工生产工序,与东亚的这些国家或地区一起,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中国。这使得以外资在华企业加工类产品出口为特征的对美出口不断增多,中美信息与通讯贸易中也因此出现了明显的“外资引致中美加工贸易顺差”的特征。

其次,美国开始将国内政策支持的重点转向新兴高技术产业。如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电子产品、柔性制造品、高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通过将资本、人力资源、税收优惠向这些新兴产业的倾斜,鼓励其产品研发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始终保持其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技术优势,2008年美国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电子产品、柔性制造品、高新材料、航空航天技术、核技术等产品上能够保持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与此有一定关联。因此,综合这两方面因素,可以认为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对中国的信息与通讯产品加工生产工序的产业转移,是导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最主要原因。

2、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管制。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更多地是从“重商主义”的角度解释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其一,美国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实施的出口鼓励和限制美国对华出口政策,导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其二,部分中国学者和国外机构认为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是造成中美高技术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沈国兵(2006)认为1989年后美国对华实施的贸易制裁和技术禁运,加强了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致使中国从美国高技术产品进口被扭曲,使美国对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出现逆差。中美经济安全委员会(uscc)认为,中美贸易引发了战略技术利害关系,中国是美国先进技术产品的最大供给商,究其原因可归咎于美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政策。杜莉(2006)则明确提出,由于美国始终对中国怀有,“戒心”,因此一直限制涉及到安全问题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在诸如核电站、卫星、超大型计算机和数控机床等许多产品的对华出口上实施严格限制,使中国在高技术产品进口上出现了“愿买者无可买”的现象。

从中美两国10类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趋势看。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可以解释中美部分高技术产品,如光电技术、武器与核技术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但是,“中国实施出口鼓励和限制美国对华出口导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观点却难以成立。2004-2007年中国在对美国出现贸易顺差的同时,却对日本、韩国、东盟和中国台湾地区出现了巨额贸易逆差。这充分说明中国对外并没有实施奖出限入的重商主义贸易政策,否则在出现中美贸易顺差时,必然会出现中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顺差。

目前,“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论的解释力度正不断减弱。美国在决定对外是否实行出口管制政策时一般基于四个原则:一是否涉及敏感技术和武器出口而危及美国国家安全,二是否影响美国国家战略目标和外部政策目标,三是否影响到美国经济利益,四是否允许美国对其先进技术出口进行终端使用情况检查。从这些原则看,由于光电技术、武器与核技术等关键高技术可能在军事领域广泛运用,美国必然会对其出口实行严格限制,导致美国在这些产品上对中国呈贸易逆差。然而,在与军事领域也有密切关联的航空航天技术与柔性制成品上,美国对中国却始终保持贸易顺差,这是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论难以解释的。

3、中国国内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2008年中美两国10类高技术产品贸易最突出的变化表现为中国对美国的生命科学、柔性制造品和航空航天技术贸易逆差在不断缩小,这间接地加快了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扩大速度,这很可能是近年来中国在这些领域自主创新水平的提升导致的。

21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和自主技术创新的日益重视,中国国内科技研发水平日益提升,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技术创新能力迅速提高的带动下,中国在上述几类高技术产品上的对美进口日益减少,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扩大。

三、调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可行措施

随着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扩大,贸易各方间实际形成了一种“互利”、但非“共赢”的利益分配格局。贸易各方利益分配不均的现实客观存在,尤其是在美国主导的全球高技术产品生产网络中,中国主要从事的是低附加值的加工装配、贴牌定制等劳动密集型工序,这些工序相比美国从事的研发工序及东亚主要国家或地区从事的核心制成品生产工序,进入门槛低、替代性强、基本处于或接近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因而常常只能获得较低的附加收益。如果这种利益分配不均一直持续,将可能拉大各主要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及经济发展差距,不利于中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地位的保持或提升。因此,需要对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进行适当调整,以实现贸易各方的真正“互利共赢”。

1、完善外资政策,强化对高技术产业外资流入的政策性引导。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核心是信息与通讯产品贸易顺差,而其主要来源是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外资在华企业。因此,当前要调整中美信息与通讯产品贸易顺差,就需要对外资在华直接投资方向做出调整。

目前,fdi在中国信息与通讯领域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高技术产品加工生产企业,加工贸易仍然是中国对美信息与通讯贸易的主要方式。这种贸易方式不仅使中国获利较低,而且全部最终产品的出口均被计人中国对美出口。因此,中国政府需要对高技术产业中的外资流入结构进行政策性引导,逐步减少对信息与通讯产业加工类外资流入的“超国民待遇”,将优惠政策集中于其他新兴高技术产业,尤其是具有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的引资上,降低外商对华信息与通讯加工制造业投资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引致扩大效应”,增加其他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引资额,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和对外贸易竞争力。

2、改善中美政治关系,游说美国政府及国内利益集团。中美政治关系是否改善是决定中美经贸关系好坏的重要基石。当前调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可行途径之一是逐步减轻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因此,当前中国政府应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想方设法改善中美政治关系,通过游说美国国内的部分利益集团,由其作为中国的“代言人”,游说美国政府将中国视为“正常的”贸易伙伴,取消对华实施或即将实施的技术出口管制。

3、继续扩大内需,弥补美国进口需求的下降。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如何应对美国对中国进口需求的下降是中国外贸政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国不仅要想方设法维持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持续扩大,而且应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的政策,变国内过剩储蓄为国内消费,变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为国内销售。从而有效弥补美国国内进口需求下降给中国出口带来的“缺口”,使包括外资在华企业在内的中国国内企业的销售实现可持续增长。

4、加快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将贸易顺差对外转移。当前,日本、韩国、东盟及中国台湾地区等对中国信息与通讯加工产业的转移,使这些地区对美贸易顺差转变为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也是造成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逐步减轻这些国家或地区对华fdi产生的贸易转移与贸易扩大效应,主要应从两方面人手:

第一,加快与日本、韩国及东盟间的“10+3”自由贸易区建设。虽然近年来中国先后与中国香港、东盟10国等签订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一系列区域贸易协定,但在东亚地区的“10+3”(中、日、韩3国与东盟10国)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却进展缓慢,因此中国应努力加快与日韩两国及东盟间的“10+3”自由贸易区建设,充分发挥自由贸易区的贸易转移与贸易创造效应,使外部贸易内部化,最终减少对美国的出口。

第二,加快以对亚洲周边国家(或地区)为主要目标国(或地区)的“走出去”进程,扩大对这些地区的直接投资,通过建立加工装配类的高技术企业,扩大这些地区对美出口,缩小中国对美加工类高技术产品出口,从而使中美贸易顺差外移。

参考文献:

[1] 陈继勇,刘威,美中贸易的“外资引致逆差”问题研究[j],世界经济,2006(9):42

[2] 沈国兵,美国出口管制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3):77

[3] uscc,2004 report to congress,one hundredeighth congress[eb/ol],[2004—06—10],ht—tp://www,usee,gov

[4] 杜莉,中国与美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8):96

加工贸易技术篇9

论文摘要:分析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加工贸易的关系及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所面临的问题,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角度提出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下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策略。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间的垂自专业化分工迅速发展,国际分工形态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到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演变带来了生产领域的变革,世界各国纷纷投人生产全球化的浪潮中,从而使各国间的经济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重要形式,而且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因此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角度研究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链中的地位,从而促进我国整个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1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加工贸易

1.1垂直专业化分工二国际分工的新阶段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改变了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方式,国际分工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每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特定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这种新的分工形式被人们称为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基本内涵是指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或区段分布到不同国家和经济体进行,使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不扫履开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从而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参与到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中。垂直专业化分工在新贸易理论出现之后,作为一种新的国际分工与贸易形式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是国际分工的深化。

1.2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加工贸易的关系

首先,加工贸易不仅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实现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将产品生产过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加象的分工体系,而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表现为跨越国界的生产力口工和销售,其实质就是各国在产品不同生产环节上开展国际分工,并根据各自的生产环节实现产品价值链的增值的活动。加工贸易不仅符合垂直专业化分工与生产的基本特征,而且也是建立在自由贸易基础上的一种贸易方式,因而它代表着当今国际分工的新趋势。

其次,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发展。垂直专业化分工这一新的国际分工形式仍然是建立在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等因素的基础上,有利于发挥各国在特定产品不同工序的比较优势,并充分实现各生产环节的规模经济,因而有利于生产成本的节约和生产效率白勺提高,而加工贸易作为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一种主要实现形式,自然也就得到了公乙进和发展。

最后,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垂直专业化分工使生产深入到区段工序层面,使企业成为国际分工的主体,对于劳动力丰裕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加工贸易极为有利。在垂直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可以在不同水平、层次或环节上实现,即产品升级,价值链升级;企业能力升级;产业升级;区域升级。

2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升切fr面临的问题

20多年来,我国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1738亿美元,其中.般贸易进出口约%72.2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445%;加工贸易进出口约98605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45.4%。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并成为外贸进出口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月旦是,我国加工贸易升级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制约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快速稳定发展。主要表现在:

2.1我国仍处于低附加值国际分工的低端,加工贸易增值程度不高,整体阳加值的增长比较缓慢。由于我国的比较优势一直体现为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也一直固化于增值能力最低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上,我国大部;衬也区只是把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我国获得的贸易利益很小,即使是高新技术产品也不例外。

2.2我国加工贸易的“外溢效应”不明显。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处于产业链条低端,没有占据战略性主动地位,特别是对中上游产业,如原材料工业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小。整体规模的扩大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作用不大,加工贸易的发展不能给国内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市场,也就很又留恿过加土贸易带动相关工业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此外,国内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没有建立起来,加工贸易对东道国或地区的产业关联促进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没有大规模地、有效地带动基础产业的袒勿告和进步,产业结构没得到应有的优化和升级。

3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下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结构月级策略

3.1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我国产品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国内技术水平的提升是优化加工贸易结构的直接关油听在,是我国比较优势转变的根本因素。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的扶持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推动企业白勺设备更新、技术配查和员工培训,制定和实施对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完整的技术创新优惠政策体系,尽快改变加工制造业普遍的技术落后局面。我国企业要加大研发投人的力度,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同时要抓住当前跨国公司逐渐把研发中心转移到我国的机遇,积极参与到其技术研发中去,分享研究成果,吸收先进理论,经验,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2提高国内采购率,增加产业关联和溢出效应

目前,由于质氢全、政策等原因,我国原材料、中间投人品的国内采购率仍较低。要提高加工贸易中的国内采购率,可采取以下措施二引导国内企业关注加工贸易原材料、零部件和中间产品配套市场需求动向,支持国内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b对于一些关键零部件和设备的开发与生产,可考虑在科技、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与特殊的优惠政策;c.发展技术水平过硬、门类齐全的配套产业集群。因为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产生外部规模经济,降低配套产品成本,促进技术溢出;让提高国产原材料、中间投入品的质量,符合国际同类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要求。通过以上措施提高国内采购率,发挥加工贸易的关联和溢出效应,会延长我国国内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促进加工贸易结构升级。

3.3延长加工贸易在国内的产业链条

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除了在产业链中游精选、从事加工制造链增值大的环节之外,还可进入如下三个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领域是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高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二是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三是向产业链配套拓展,进人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制造业。我国应鼓励国外加工贸易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设计中心;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与本地大学和利技中心合作,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快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自主创新。此外,由于物流速度和属地配套服务能力已成为影响外商投资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可以以保税仓储企业为中心,建立保税物流园区,赋予保税区的政策功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设立国际采购与酉兰中心,提高加工贸易的附加价值。

2.2我国加工贸易的“外溢效应”不明显。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处于产业链条低端,没有占据战略性主动地位,特别是对中上游产业,如原材料工业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小。整体规模的扩大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作用不大,加工贸易的发展不能给国内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市场,也就很又留恿过加土贸易带动相关工业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此外,国内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没有建立起来,加工贸易对东道国或地区的产业关联促进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没有大规模地、有效地带动基础产业的袒勿告和进步,产业结构没得到应有的优化和升级。

3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下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结构月级策略

3.1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我国产品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国内技术水平的提升是优化加工贸易结构的直接关油听在,是我国比较优势转变的根本因素。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的扶持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推动企业白勺设备更新、技术配查和员工培训,制定和实施对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完整的技术创新优惠政策体系,尽快改变加工制造业普遍的技术落后局面。我国企业要加大研发投人的力度,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同时要抓住当前跨国公司逐渐把研发中心转移到我国的机遇,积极参与到其技术研发中去,分享研究成果,吸收先进理论,经验,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2提高国内采购率,增加产业关联和溢出效应

目前,由于质氢全、政策等原因,我国原材料、中间投人品的国内采购率仍较低。要提高加工贸易中的国内采购率,可采取以下措施二引导国内企业关注加工贸易原材料、零部件和中间产品配套市场需求动向,支持国内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b对于一些关键零部件和设备的开发与生产,可考虑在科技、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与特殊的优惠政策;c.发展技术水平过硬、门类齐全的配套产业集群。因为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产生外部规模经济,降低配套产品成本,促进技术溢出;让提高国产原材料、中间投入品的质量,符合国际同类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要求。通过以上措施提高国内采购率,发挥加工贸易的关联和溢出效应,会延长我国国内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促进加工贸易结构升级。

加工贸易技术篇10

关键词:中美贸易顺差;高技术产品;形成原因;调整对策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美国“新经济”的出现,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间的高技术产品贸易迅速发展。作为世界“新经济”的发源地,美国毫无疑问成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都超过其他国家。然而,自21世纪初以来,美国对中国的高技术产品贸易却呈现日益扩大的贸易逆差,其形成的真正原因以及如何对其进行调整,需要我们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差额的现状

目前,中美两国商务部均已开始统计双边高技术产品贸易,但相比之下,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时间较早,数据较为充分。根据美国商务部的划分方法,高技术产品主要分为10类: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光电技术、信息与通讯、电子产品、柔性制造品、高新材料、航空航天技术、武器和核技术。

从2002—2008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差额的数据看,它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核心是中美信息与通讯贸易顺差。2002—2008年中美信息与通讯产品贸易顺差保持着年均100亿美元左右的增长速度,七年累计总额高达3414.48亿美元,在中美两国10类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总额中的比重高达109.64%。第二,中美两国间部分高技术产品贸易正从顺差转为逆差。自2007年以来,中国对美国的生物技术、高新材料与核技术贸易正逐步从贸易顺差逆转为贸易逆差,而且2008年这三类商品的中美贸易逆差正日益扩大。第三,虽然部分关键高技术产品双边贸易仍表现为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逆差,但其中有部分产品的贸易逆差额在缩小。

从2002—2008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差额的结构看,并非所有类别的高技术产品都呈现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如在生命科学、电子产品、柔性制造品和航空航天技术等产品上,中国始终对美国呈持续贸易逆差,七年的贸易逆差总额分别达到18.12亿美元、179.19亿美元、42.53亿美元和292.99亿美元,只是因为中国对美国信息与通讯贸易顺差数额过大,才使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整体表现为顺差。需要指出的是,从2008年开始,中国对美国的生命科学、柔性制造品和航空航天技术贸易逆差正呈日趋缩小的趋势,相比2007年同期分别减少了0.07亿美元、3.83亿美元和19.68亿美元。

二、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

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是由多因素导致的,因此需要对表现出不同变化趋势的双边高技术产品贸易差额做出解释,才能真正阐释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本文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解释其成因。

1、外资对中国信息与通讯行业的产业转移。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核心是中美信息与通讯产品贸易顺差,要探讨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首先要解释中美信息与通讯产品贸易顺差为什么会持续扩大。20世纪90年代初,在信息与通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率先步入“新经济”时代。进入21世纪,随着东亚各主要国家或地区对美国信息与通讯领域创新技术的模仿,世界信息与通讯领域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美国也因此开始调整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心。

首先,美国在继续鼓励国内信息与通讯产品研发和创新的基础上,逐步将处于衰退期的信息与通讯产业的核心制造与加工装配环节让渡给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建立起信息与通讯产品的全球生产网络。目前,美国将信息与通讯产品的零部件制造环节主要是让渡给东亚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及东盟进行,而将信息与通讯产业的加工生产工序,与东亚的这些国家或地区一起,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中国。这使得以外资在华企业加工类产品出口为特征的对美出口不断增多,中美信息与通讯贸易中也因此出现了明显的“外资引致中美加工贸易顺差”的特征。

其次,美国开始将国内政策支持的重点转向新兴高技术产业。如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电子产品、柔性制造品、高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通过将资本、人力资源、税收优惠向这些新兴产业的倾斜,鼓励其产品研发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始终保持其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技术优势,2008年美国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电子产品、柔性制造品、高新材料、航空航天技术、核技术等产品上能够保持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与此有一定关联。因此,综合这两方面因素,可以认为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对中国的信息与通讯产品加工生产工序的产业转移,是导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最主要原因。

2、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管制。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更多地是从“重商主义”的角度解释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其一,美国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实施的出口鼓励和限制美国对华出口政策,导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其二,部分中国学者和国外机构认为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是造成中美高技术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沈国兵(2006)认为1989年后美国对华实施的贸易制裁和技术禁运,加强了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致使中国从美国高技术产品进口被扭曲,使美国对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出现逆差。中美经济安全委员会(uscc)认为,中美贸易引发了战略技术利害关系,中国是美国先进技术产品的最大供给商,究其原因可归咎于美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政策。杜莉(2006)则明确提出,由于美国始终对中国怀有,“戒心”,因此一直限制涉及到安全问题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在诸如核电站、卫星、超大型计算机和数控机床等许多产品的对华出口上实施严格限制,使中国在高技术产品进口上出现了“愿买者无可买”的现象。

从中美两国10类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趋势看。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可以解释中美部分高技术产品,如光电技术、武器与核技术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但是,“中国实施出口鼓励和限制美国对华出口导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观点却难以成立。2004-2007年中国在对美国出现贸易顺差的同时,却对日本、韩国、东盟和中国台湾地区出现了巨额贸易逆差。这充分说明中国对外并没有实施奖出限入的重商主义贸易政策,否则在出现中美贸易顺差时,必然会出现中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顺差。

目前,“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论的解释力度正不断减弱。美国在决定对外是否实行出口管制政策时一般基于四个原则:一是否涉及敏感技术和武器出口而危及美国国家安全,二是否影响美国国家战略目标和外部政策目标,三是否影响到美国经济利益,四是否允许美国对其先进技术出口进行终端使用情况检查。从这些原则看,由于光电技术、武器与核技术等关键高技术可能在军事领域广泛运用,美国必然会对其出口实行严格限制,导致美国在这些产品上对中国呈贸易逆差。然而,在与军事领域也有密切关联的航空航天技术与柔性制成品上,美国对中国却始终保持贸易顺差,这是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论难以解释的。

3、中国国内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2008年中美两国10类高技术产品贸易最突出的变化表现为中国对美国的生命科学、柔性制造品和航空航天技术贸易逆差在不断缩小,这间接地加快了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扩大速度,这很可能是近年来中国在这些领域自主创新水平的提升导致的。

21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和自主技术创新的日益重视,中国国内科技研发水平日益提升,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技术创新能力迅速提高的带动下,中国在上述几类高技术产品上的对美进口日益减少,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扩大。

三、调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可行措施

随着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扩大,贸易各方间实际形成了一种“互利”、但非“共赢”的利益分配格局。贸易各方利益分配不均的现实客观存在,尤其是在美国主导的全球高技术产品生产网络中,中国主要从事的是低附加值的加工装配、贴牌定制等劳动密集型工序,这些工序相比美国从事的研发工序及东亚主要国家或地区从事的核心制成品生产工序,进入门槛低、替代性强、基本处于或接近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因而常常只能获得较低的附加收益。如果这种利益分配不均一直持续,将可能拉大各主要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及经济发展差距,不利于中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地位的保持或提升。因此,需要对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进行适当调整,以实现贸易各方的真正“互利共赢”。

1、完善外资政策,强化对高技术产业外资流入的政策性引导。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核心是信息与通讯产品贸易顺差,而其主要来源是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外资在华企业。因此,当前要调整中美信息与通讯产品贸易顺差,就需要对外资在华直接投资方向做出调整。

目前,fdi在中国信息与通讯领域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高技术产品加工生产企业,加工贸易仍然是中国对美信息与通讯贸易的主要方式。这种贸易方式不仅使中国获利较低,而且全部最终产品的出口均被计人中国对美出口。因此,中国政府需要对高技术产业中的外资流入结构进行政策性引导,逐步减少对信息与通讯产业加工类外资流入的“超国民待遇”,将优惠政策集中于其他新兴高技术产业,尤其是具有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的引资上,降低外商对华信息与通讯加工制造业投资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引致扩大效应”,增加其他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引资额,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和对外贸易竞争力。

2、改善中美政治关系,游说美国政府及国内利益集团。中美政治关系是否改善是决定中美经贸关系好坏的重要基石。当前调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可行途径之一是逐步减轻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因此,当前中国政府应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想方设法改善中美政治关系,通过游说美国国内的部分利益集团,由其作为中国的“代言人”,游说美国政府将中国视为“正常的”贸易伙伴,取消对华实施或即将实施的技术出口管制。

3、继续扩大内需,弥补美国进口需求的下降。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如何应对美国对中国进口需求的下降是中国外贸政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国不仅要想方设法维持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持续扩大,而且应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的政策,变国内过剩储蓄为国内消费,变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为国内销售。从而有效弥补美国国内进口需求下降给中国出口带来的“缺口”,使包括外资在华企业在内的中国国内企业的销售实现可持续增长。

4、加快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将贸易顺差对外转移。当前,日本、韩国、东盟及中国台湾地区等对中国信息与通讯加工产业的转移,使这些地区对美贸易顺差转变为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也是造成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逐步减轻这些国家或地区对华fdi产生的贸易转移与贸易扩大效应,主要应从两方面人手:

第一,加快与日本、韩国及东盟间的“10+3”自由贸易区建设。虽然近年来中国先后与中国香港、东盟10国等签订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一系列区域贸易协定,但在东亚地区的“10+3”(中、日、韩3国与东盟10国)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却进展缓慢,因此中国应努力加快与日韩两国及东盟间的“10+3”自由贸易区建设,充分发挥自由贸易区的贸易转移与贸易创造效应,使外部贸易内部化,最终减少对美国的出口。

第二,加快以对亚洲周边国家(或地区)为主要目标国(或地区)的“走出去”进程,扩大对这些地区的直接投资,通过建立加工装配类的高技术企业,扩大这些地区对美出口,缩小中国对美加工类高技术产品出口,从而使中美贸易顺差外移。

参考文献:

[1] 陈继勇,刘威,美中贸易的“外资引致逆差”问题研究[j],世界经济,2006(9):42

[2] 沈国兵,美国出口管制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3):77

[3] uscc,2004 report to congress,one hundredeighth congress[eb/ol],[2004—06—10],ht—tp://www,usee,gov

[4] 杜莉,中国与美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