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的理解十篇

时间:2023-12-19 18:04:27

生态学的理解

生态学的理解篇1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 理论取向 现实意义

就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来说,一直对人类的行为产生着重大影响。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曾经一度风靡一时的拜金主义理论以及现实主义理论都对当时时代群众的心理以及行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生态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心理学领域以及价值观领域又开始迎来新的变革。

一、生态心理学理论取向具体概述

就生态心理学的发展而言,除了时代的推动作用之外,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实际上也起到了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过去一些理论产生过程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心理学领域的发展与当时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价值观实际上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就生态心理学的产生来说,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我们受西方文化领域的影响,先后兴起过物化主义、理性主义,随着人文主义以及科学主义的兴起,心理学的理论取向也开始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快节奏的时代里,人们越来越渴望心灵的回归,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鉴于这一潜在的心理推动力量,生态心理学也就应运而生。世界经济的发展逐渐将世界联成关系紧密的整体,人们需要处理越来越多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关系,在这样复杂的关系链中,许多人群开始对自身的社会价值以及个人价值产生重组和调整,生态心理学的理论取向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产生,它主张的是一种人与社会、与自然进行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在生态心理学的具体研究中,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对人的心理以及情感的影响,对人的情感进行有效调整的基础上,从而从而提高人们在整个社会中的认可度以及价值归属感。

二、生态心理学的重大现实意义

通过上文的相关论述,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生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那么就生态心理学这一理论取向的发展来说,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一)塑造国民全新的精神状态,提升民众的幸福指数

就生态心理学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来说,除了是心理学领域研究水平的提高的具体表现之外,更为现实的意义就是对民众心理的干预和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面临的生存和发展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归属感以及幸福指数直线下降,生活质量也处于较低的水平。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对生态心理学进行有效利用的话,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生态的、愉悦的生存环境,不仅能有效改善群众生活中的精神面貌,同时还能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二)有利于绿色环保理念的渗透和引入

随社会发展而来的,是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虽然现阶段我们已经意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生态代价,但是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商业大贾和企业家并没有对相应的理念进行有效的转变,在领导层没有树立起环保意识的基础上,员工哪怕具有一定的生态发展价值观,但是,也会毫无理由的被扼杀在摇篮里。就生态心理学的应用来说,如果企业的领导层能够接受这一理论取向,重新调整价值观以及心态来看“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旦管理层改变相应的价值观,那么企业的经营理念自然而然就走上了绿色环保的道路。机生态心理学相关理论以及价值取向在社会活动中的运用来说,实际上是从潜在的心理学层面对社会个体的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影响,从而遍及整个社会的这样一个过程。就绿色环保理念来说,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和挑战,生态心理学理论取向中“人与自然”的部分对于引导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处理好与自然这一层关系上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精神追求发展的需要,和谐社会的建立已经成为我国上下所有人民心向往之的梦想。但是在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依然面临着许多的难题。虽然群众在和谐社会建立的过程中有着同一个梦想,但是在进行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却无法将想法付诸到实际的行动上。生态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成就包括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导人们如何在社会中认可个人价值的基础上去实现相应的社会价值,从而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人都在为生存和发展绞尽脑汁,生态心理学的出现正是为这样的人群提供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让他们在无尽的迷茫中重新去调整自己的方向和位置,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属于自己的那份薄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就生态心理学来说,是心理学研究领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到达一定阶段的具体表现。它不仅能对整个国民的精神面貌起到一个提升作用,同时对于中国梦、和谐社会的实现也能起到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生态心理学中“人与自然”的理论部分对于绿色环保社会的实现也能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就现阶段我国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将生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中来,提升我国国民的幸福感指数,充分发挥生态心理学的现实价值和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文广,宋广文. 生态心理学的理论取向及其意义[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10-115.

[2]吕晓峰. 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审视[D].吉林大学,2013.

[3]赵忠宇. 个人建构心理学思想与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3.

[4]邵华. 应对研究的挑战性问题与新方向[D].吉林大学,2013.

生态学的理解篇2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消极态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7-0045-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是塑造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做了详细的规定。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的内容、方法、效果和观念等方面,依然有很多的不足。所以,需要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充分调动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的兴趣,让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

一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消极态度的原因

1.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很多行业逐渐开始接受价值规律和市场导向的相关基础理论。市场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对思想政治学科和相关课程的改革方向,使其变得狠抓技术而忽视理论;同时过于关注自然科学而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某些学校并不特别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策、措施等未能落到实处。虽然近几年,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有所加强,但并未真正贯彻落实如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上提出的:“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下极端重要的工作”的重要指示,无法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意识形态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2.社会不利因素

我国的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各种矛盾和社会上不和谐的因素都呈现出爆发的趋势,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的内容有一定的不匹配,大学生开始越来越不能认同甚至开始怀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初衷,甚至产生了抵触和反感的情绪。在就业中,用人单位往

体改革,培养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杜东平、唐新明.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的实践与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2]谢翠丽、倪玲英.《工程流体力学》本科课程引入CFD教学的探讨[J].力学与实践,2013(3)

[3]郝爱平.分子生物学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3(4)

[4]陈红、宋强.研究型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阐释――以“政治学原理”课程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5]张师帅、郭照立、彭玉成等.在能源动力本科生中开展CFD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

[6]崔军.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活动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8(1)

[7]蒋侃、邓柯、韦兆文.信息化环境下研究型教学方法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3)

[8]时宝茹.高师院校研究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生物学教学论》研究型课程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09

[9]朱冬梅.高等理科教育中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基于《大学物理学・力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5

往只注重大学生在计算机、英语以及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表现,几乎不会衡量他们的思想道德是否存在问题。所以,大学生自己也抱着满不在乎的心态,日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仅仅关注的也就是学分和绩点。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个人因素

对于部分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作支撑却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他们仅仅局限于单纯地讲解书本上的知识点,而没有充分地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无法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部分专业基础不好的教师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真正地完全掌握,专业基础没有达到在实际运用时信手捏来的水平。有的新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技能不强,缺少人格魅力,在实践教学中照本宣科、言之无物,不善于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课堂气氛不活跃、充满压抑感。

二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消极态度的表现

1.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目的认识的弱化

近年来,每到大学毕业季严峻的就业形势就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想在大学期间通过快速学习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为日后的就业增加更多的砝码,所以把学习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具体的、实用的、操作性强的学习上。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是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加强,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及时的纠正,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教育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所以,使得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目标。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因害怕旷课影响成绩和学分,而盲目地学习。就因为这种不健康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

2.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缺少正确的方法指导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强,但学习方式、方法单一,使得大学生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过程中缺乏动力和方向,主要表现为:上课不听讲、玩手机、没有想过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学习方法等,没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视为一个整体知识系统,更没有重点地去学习其理论知识。

3.大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抵触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的开设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有一部分大学生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消极抵触情绪,认为教学内容是多余的、无用的,不用学习也是可以的,认为这个学科的学习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差甚远,所以没有认真对待,出现旷课等现象,还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只是些大而空的话,远离现实生活,存在部分大学生认为其除了对学分、绩点有影响外不存在其他的作用。

4.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怀疑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基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冲击。另外部分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论见解不高,片面地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国家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内容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某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停留在课本上,再加上教师授课教学方式又多是灌输式的照本宣科,没有开展相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实践,这使大学生总是怀着不信任的心态去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对这种教学内容的怀疑。

5.大学生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

现在有少数大学生的心中不存在政治信念,觉得自己未来不会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从而不需要政治信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培养大学生建立起政治信念,这一点又与一小部分大学生的主观认识发生了冲突,使其产生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消极情绪。

三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消极态度的化解对策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

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目的的一种行为,现代教育具有对劳动技能的培训、对文化的继承以及对“工具人”的铸就等作用;最关键的是让学生的潜力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强化他们的综合素质,把他们塑造成有道德、有理想、有信仰和有文化的“四有”人才。所以,传统教育那些目的单一、注重表面形式的缺点需要不断改进,使现代教育模式更加以人为本,把握好“成才”和“成人”教育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德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关键部分,让学生的主观感受变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改革过程中的主要评价标准。

2.构建国民教育序列的德育体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间的内容整合与优化

关注德育的重要性,但不是把相同的教育内容放到各个时期中去,也不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学量的课程,对教学模式的调整和教学质量的保障才是最重要的部分。邓小平说过,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时,只需吸收其中的精髓和具有实用价值的部分。据此指导思想,第一要宏观把握教育,创造出符合中国教育现状的德育体系,使其具有完整性和科学性的优势,让不同时期的德育不但具有相同的地方,同时又能体现它在分工和层次上的差异性,排除产生重复内容的可能性,让学生一直都有学习的兴趣。并且,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特有的规律性,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归纳起来,限制它的数量,使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达到平衡的状态。关于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实践,教师有必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安排,无需注重它的完整性以及要求面面俱到,从而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必须是高效率的,这样便可以得到学生的理解。

3.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吸引力

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上的消极态度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当代大学生始终关心着国家的繁荣进取,以及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等,并想要用理论的方式去分析这些问题。他们真正讨厌的是思想政治理论那种呆板固定的教学方式:原原本本地复述教材内容、不结合实际情况、不听取学生的意见以及纯理论的刻板教学,所以,应该把握大学生的这些思想要点,要真正做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进行改头换面。信息化的发展刺激了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去发现和学习,并形成一套自己的观点,而不受长辈、老师和书本的限制,坚持自己的看法,不愿因外界的诱导而改变,崇尚自由言论。这些都完全不同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善于在学生思想与课程内容之间找到平衡点,因势利导,采用启发讲授、讨论、讲演、质询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充分借助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来合理地解答学生的疑问,多沟通交流,让他们对学习产生积极主动的态度,从而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带给学生的印象。

同时,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部分的标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使其更加具有感染力、说服力和渗透力,既可以改善教学效果,也能改善学生的误解。

4.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个人价值,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感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教育既是政治任务,也是一个研究课题,它的双重价值体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互统一。可是因为一直存在“社会本位论”这种偏激的理论,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受到了一些限制,仅仅关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过于看重学生在社会中承担的义务、职责以及扮演的角色,而没有关注人格和精神对人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仅仅注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社会价值上的体现,却没有关注它在个人价值上的体现,从而使大学生有了这种教育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而无意于个人的发展、与自己关系不大的错误理解和认识。

5.加强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教育部联合出台的《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里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部分谈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教学科研人员,应当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应当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课程的教学带头人。”任课教师的能力水平对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能力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的实践教学能力来体现。针对目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和大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提升任课教队伍的质量和水平关乎着高校意识形态的安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对这个课程的价值和性质的全面理解,让他们意识到这个课程同时具备了文化课和品德课以及理论课和技能课的多重特性,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这门课程使当代大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的文化知识,完善其理论体系、拓展素质修养,还可以学习到科学有效的方法,改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的效率;不但对整个社会和国家有帮助,还对个人的发展有益;不仅可以帮助个人长远发展,还可以解决现状问题。并且,还需找到这种课程教育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点,重点关注它的个人价值――有利于学生对感情、学业以及事业等方面的妥善处理,让他们从中获得真实的效益。如此以来,他们就能够体会到这个课程确实使他们受益了,同时令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更上一层楼,进而体会到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个体的整个人生都是有积极意义和帮助的,增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提高这门课程的亲和力,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它,而且是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参考文献

[1]熊大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增强吸引力[N].光明日报,2005.4.1

生态学的理解篇3

1、生态危机理论。面对当代出现的生态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这种危机不是局部的,而是全球的;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面对这种新的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研究已经无法解决。为此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了新的生态危机理论。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自由主义状态是生态危机出现的原因,而当代无产阶级消费观念的异化尤其是对高级消费品的追求,在无政府状态下,刺激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畸形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能力超出了生态环境的可承受程度,导致了生态危机出现。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认为倡导无产阶级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改革资本主义生产的管理体制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有效手段。

2、批判转嫁生态危机的行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研究生态危机过程中,也极力批判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将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其他国家的行为。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是产生资本主义各种危机的根源,也是资本主义自己无法解决的根本矛盾。为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生态环境,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嫁生态危机,并不断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以期解决自己国家的生态危机。然而当代的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只要局部出现危机就可能危机整体。为此生态危机转嫁看似是聪明的,其实是愚蠢的,其根本无法解决当代出现的生态危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生态危机。

3、提出生态理性概念。经典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从经济的角度分析探讨资本主义制度的利与弊,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是其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要克服这种危机必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然而面对新出现的生态危机,这种传统的解决方法完全解决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者为此提出了生态理性概念。生态理性倡导社会生产不要再一味地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要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人们要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在保护生态环境观念的前提下进行消费,引导社会生产良性地发展。发展高科技,用科技治理污染和改善企业生产方式也是缓解生态危机的有效手段。

4、提出双重危机理论。20世纪末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盛行,全球性生态危机也日益加重。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者詹姆斯?奥康纳从新的角度分析生态危机提出了双重危机理论。双重危机理论阐述资本主义内部存在着两种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和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两种矛盾的运动变化发展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发生。而全球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也客观上加重了这两种危机。因此分析研究资本主义这两种矛盾运动,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将有助于生态危机问题的解决。

70年代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社会的生态环境领域,致力于解决人类社会出现的生态危机。他们的研究的确给我们现在建设生态环境提供了很多有意义的借鉴。

首先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社会生产方式是当代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暗示着我们要从全面了解资本主义及其在新时代显现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探索有效途径解决生态危机。其次学者们指出消费者观念的异化及无政府的生产状态是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并适时提出了生态理性的概念。为我们现在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进行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教育,转变政府职能,改进企业管理方式,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最后学者们提出了双重危机理论,并极力批判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生态危机转嫁行为。对我们更好地了解资本主义的矛盾和资本主义出现的双重危机,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学者们还十分强调人的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协调,要求社会生产与保护环境并重且统一于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其对我们现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理念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对生态的研究理论不免存在着缺陷。

生态学的理解篇4

关键词信访信访学信访生态信访生态学信访治理

一、研究背景

社会转型期,诸多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大量“疑难杂症”纠纷涌向信访渠道,信访在化解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信访生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表现为信访总量下降与态势缓和并存。2015年江苏全省信访总量40.84万件,同比下降22.4%;2016年一季度信访总量6.74万件,同比下降34.1%,其中来省上访1.22万件,同比下降32.3%;来信5148件,下降了29.1%;来访1364批、4531人次,同比分别下降了31.7%和36.5%;网上信访2252件,同比下降30.4%。为而更好地把握信访态势,需要立足信访生态学的视角,重新认识信访生态环境的变化,不断提升信访治理能力,减少信访积案存量与控制信访问题增量。在基层信访态势平稳的环境下,学界原有的“抗争性政治”论调与“风险社会”话语已逐渐缺乏对信访新问题的解释力。鉴于国内信访形势发展的趋势与需求,考虑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特点,以生态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融合成果为依据,重新解释信访工作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生态,显得尤为必要。研究信访矛盾与社会问题时,不能只从信访问题本身出发,作孤立的分析和独立的研判,而应进一步了解它与社会制度、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信访生态的研究是准确把握和研判信访形势的理论前提,也是了解实情的现实依据。对信访事项基本情况、信访人的诉求期盼、信访矛盾和问题的焦点等情况的调查,是弄清信访问题前提,可以为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和决策提供依据。信访问题的解决需要从信访生态入手,弄楚问题的实质,看现场、座谈、走访、调查这些环节都是不或缺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景化分析和质化研究,看有没有侵犯信访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如有,属于什么类型,违反了什么规定,应该如何纠正?在此基础上形成信访生态治理的基调和思路。信访生态学话语体系建构,重视信访制度环境的内生需求,也是完善中国特色信访学研究的必然选择。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提出“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在学科建构意义上,信访生态学是信访学研究体系的重要组成。信访生态学学科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科学界定与合理把握学科定位与基本属性。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弄清“信访生态学研究内容是什么”“信访生态学建构机理是什么”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二、信访生态学学科属性研究

(一)概念界定与理解

信访生态学是“信访”与“生态”的有机结合,即将信访活动置于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态系统中,考量“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因素与信访行为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因此,信访生态学是研究信访活动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原理与方法。信访生态构成信访政治活动存在与发展的各种内外环境因素的总和。信访生态学话语体系建构的本质目的在于构筑诉求表达的生态环境,最终形成良性的生态信访机制。信访生态学的定义包含着“元预设”(meta-presupposition)的合理成分,这种“元性质”的预定使其成为“预含的、尚未展开而将要展开的基础性的、原则性的和指导性的论断”。如同其他社会科学体系建构初期的窘境一样,信访生态学学科体系建构的难点在于:一是体系和内容是否完整,二是原则和标准是否得到认同。信访生态学边缘学科的性质恰又使得这一关键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果断的共识,然而这正是新兴学科成长的动力所在——在质疑中生存,在争论中发展。某种程度上,信访生态学话语体系的建构恰是“乌托邦现实主义”的积极尝试,一方面新兴学科往往建立在特定理论预设与价值预期之上,超越社会历史进程和现实观念的制约;另一方面,新兴学科建设需求往往来源于社会现实和不确定性未来的微妙关联,“可能的未来经常不是限制现实,而是有利于现实的形成”。作为理论建构的初步尝试,信访生态学可能遭遇种种质疑和诘难,但这不影响一门学科成长并成熟为科学的理论体系。事实上,哲学社会科学本身就处于不断的反思、探索和改造之中,在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完美的建设方案成熟之前,学科体系建设的局部困难或不足仍是无法规避的学术现实。随着信访学理研究不断深化,信访生态学研究成为信访研究的必然趋势。对于信访生态学的理解应把握以下几点:1.信访生态学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信访生态学是研究信访政治活动及其基本规律的学科。信访生态是实现生态信访的基础前提和现实依据,生态信访则是信访生态的理论方向和价值目标。信访生态是合规律性问题,重视信访生态系统,突出信访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态信访则是合目的性问题,探究如何通过构建良好的信访生态体系以实现理性上访。2.信访生态学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信访生态(学)是信访(学)研究的基石,信访理论、实践或制度的研究“天然地”构筑于信访生态基础之上,脱离信访生态的信访研究无异于“缘木求鱼”。信访研究建立在特定信访事项和事实基础之上,这就需要从信访生态环境出发,采用质化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把握信访矛盾和问题的实质。3.信访生态学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信访生态与信访政治活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关联与相互作用,一方面信访生态是信访政治活动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信访政治活动对信访生态也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影响并改变着信访生态。“信访生态”是实践基础,“生态信访”是价值目标。信访生态学试图在解析信访生态的基础上,建构有序的生态信访。

(二)学科性质与定位

1.信访生态学是一门边缘性的学科。信访生态学是新兴边缘学科,仍处于建构的初期阶段,缺乏完整的学科体系和一致的理论方案。信访生态学遭遇的理论建构压力与现实诘难困境使其更多地接近于虚幻的“学术意象”而非简单的“学科事实”。一方面,信访生态学面临着理论建构的压力。信访生态学是集成性较强的边缘化学科,单一或特定的理论工具很难全面囊括其理论内核。另一方面,信访生态学面临着现实诘难的困境。信访实务工作的边缘化也是造成信访生态学学科体系边缘化的直接因素。信访“非制度化”表达的特质使得信访人和信访机构均处于“边缘化”的境地。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信访生态学是一门关注社会“边缘化”问题的“边缘化学科”。2.信访生态学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信访生态学是信访学与生态学交叉、渗透而形成的学科。信访生态学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信访政治活动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两者之间互动关系,探讨信访政治活动如何适应社会生态系统及社会生态系统如何影响信访政治活动的存续。信访生态学拓展了信访学的研究范畴,将信访政治活动纳入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态系统中予以全面考量。信访生态学采用了生态学的思维范式,从社会生态系统的诸要素重构信访研究的理论体系。3.信访生态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信访生态学立足信访环境的生态特征,重视信访主体与环境互动。信访生态学旨在总结、提取信访实务工作的经验成果,将抽象化的生态学理论转化为具体的生态治理工具,以此指导并服务于信访实务工作。信访生态学运用信访学的基本理论去研究信访活动及其基本规律,运用生态学基础原理及方法去分析和研判信访问题,为信访工作提供全面的事实依据。

(三)研究内容与维度

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一门学科形成并区分于其他学科的基本前提。信访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信访生态的各个维度。1.信访生态的问题域(Problematic)研究。信访生态学的研究首先应树立问题导向意识,找准信访生态的问题域及核心点。信访生态的问题域既包含信访活动内在范畴,又指涉信访活动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外在关联和逻辑空间。信访生态的问题域研究应在信访内部范畴和外在空间交叠作用中,把握信访生态的实际问题和主要矛盾。从内在范畴看,主要以行政信访的运作机理为研究的核心点,关注行政信访的主要类型与基本特征、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功能定位与价值探讨、改革方向与治理逻辑等。以信访类型研究为例,依据国家与民众的自主性、动机与行动目标、底层政治逻辑等分类原则,可得出不同的信访类型,针对不同信访类型及其主要矛盾,寻找分类治理的对策。从外在关联看,主要以行政信访的逻辑关联为研究的切入点,探究:社会转型中经济要素变化如何影响信访行为选择;政治环境如何塑造影响信访观念;文化信仰环境如何改造信访行为;传统风俗习惯如何影响诉求表达等等。在外部逻辑关联上,摆脱部门体制差异束缚,专注于特定信访空间的行政信访研究显然不能满足整体信访生态系统建构的需求。因此,信访生态学应注重对党委、人大、司法等信访活动的比较分析和整体性研究。2.信访生态的主体性(Subjectivity)研究。信访生态的主体性研究是信访生态的关键问题。信访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主体性活动,信访生态的主体性问题涉及信访人、利益相关者及各级信访部门、机构或人员。信访生态的主体性研究主要是探寻信访人、潜在利益相关者、各级信访部门、机构或人员等主体的动态博弈。研究信访生态系统的平衡机制,涉及信访生态系统的内部调适与外部调节。注重信访矛盾与社会问题的全过程分析,把握协调、督察督办和化解各个阶段的流程管理。根据主体需求和信访事项的特殊性加以化解,形成信访、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解纠纷解决机制。具体而言,信访生态的主体性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对信访人的研究,当前的信访生态系统缺乏相应的风险矫正机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也容易诱致信访问题。从“理性经济人”的视角看,信访人的信访行为是基于策略计算的,除了简单的诉求表达原因外,对信访活动“投资”报酬的追求构成信访人选择缠访、闹访,甚至选择“群体性上访”的内在动力。一定程度上,信访问题的“显性化”取决于信访人对各种利益表达方式(缠访、闹访、群体性上访等)风险化收益的策略考量。因此,需要从信访生态的视角,研究信访人的内在生理与心理特质,寻找信访人从“经济人”向“生态人”转变的动力机制和路径。二是对信访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信访利益相关者也是信访生态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些利益相关者可能无直接利益的“守望者”,也可能是具有间接利益联结的“同盟者”和“人”。将信访利益相关者置于信访生态的主体变量中考察,有助于认识信访利益的“价值链”,揭示信访主体的价值关联。三是对信访部门、机构或者人员的研究。当前信访治理生态仍是被动式、撞击式的事后补救机制,疏于事前的预测与防范。由于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制度整合与协调机制,信访体制松散,执行不力,主要表现为机构设置庞杂,管理职能分化。条块分割信访组织体制,行动无力,尤其表现为信息传递和资源调度的滞后,无益于危机事件的应对。各部门、各机构都设有相应的信访机构,这些机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只对本机关负责,信访机构之间职能相互交叉,缺乏统一协调机制,由此构成基层信访治理的“碎片化”状态。由于各层级政府信访机构的权力有限,信访机构只是充当了“中转站”的角色,绝大部分的信访事项只是在信访机构象征性地中转一下,信访机构并不能实际解决问题。信访部门既要解决好与维稳部门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与职能部门的关系。信访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一个信访事项可能涉及规划、国土、财政、环保、公安、房管、建设、文保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在办理手续的过程中,既要做到依法按章办事和高效便捷相结合,又要处理好部门之间的衔接。因此,对跨部门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问题也是信访生态学需要关注的重点议题。从信访矛盾处理化解过程来看,信访处置人员政策水平、文化知识和业务素质是信访生态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3.信访生态的情景化(Contextualization)研究。信访生态学研究不是凭空的理论建构,而是建立在特定信访情境之上的事实判定。从信访运作的生态空间看,基层信访是信访制度运作的“常态”。从基层信访治理的现实样态看,基层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逐级走访制度有待全面落实,初信初访办理力度还不够,依法治访不到位,致使基层的非正常上访、越级访、重复访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在生态空间上,信访生态情景化研究的重点是关注基层信访问题。从不同的视角看,信访生态的情境化研究的侧重点各异。从过程看,涉及信访事项的登记、接谈、分类办理、督察督办和汇报审核、整理归档等全过程。情景化研究通过阶段细分、工作细化,对交叉互缠,错综复杂的信访问题进行重新区分和梳理,注重经验积累。情景化研究重视信访答复、复查、复核等程序和受理、办理、反馈等环节,同时注重对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方法的研究。从方法看,主要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重视信访案例的分类研究。质化研究重视对信访事项性质的观测、描述和分析,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理解特定信访现象的产生原因与发生机理,从而提炼、总结价值判断的依据。通过信访案例的分类研究,找出分类治理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从目的看,以大量、特定信访案例为基础材料,在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提炼信访矛盾的共性与个性,把握信访矛盾与社会问题的基本属性和发展规律。通过情景化分析找出信访问题核心矛盾和主要线索,以保证理清事实依据、定性准确,为后续信访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样板和实践参照。4.信访生态的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研究。信访问题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多样化的诉求相互交织。对公共权力而言,信访是一种收集多种有效信息的制度,通过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及时发现制度漏洞,从而使低成本纠正和改正错误成为可能。对信访人来说,信访部门是解决问题的责任主体。由于法治化建设滞后,信访的救济功能被过分扩大。公民往往把信访看成优于其他救济方式的特殊权利,政府也过多干涉部分不宜用行政处理方式解决的社会矛盾和纠纷,例如政府部门受理一些涉法涉诉的信访案件。由于信访法治建设不足,信访制度的功能错位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信访制度本身及其与其他纠纷解决制度的冲突。从信访生态秩序看,信访生态学需要研究信访制度重塑与建构问题。一方面,探讨信访制度缺位时的最优安排,研究信访制度演进与定位、《信访条例》修订、信访政策缺位与补位、信访机构职能的法律界定等问题;另一方面,试图建构信访制度体系,研究国外民意表达机制镜鉴、信访制度法治化改革、信访法律制定等问题。通过信访制度与政策法规研究,将非制度化信访表达引入“制度化”渠道,寻找打破信访制度惯性的力量,释放信访制度活力的基本规则,解决基层信访生态的“乱象”与“无序”。信访生态的制度化研究的难点是界定好“三个边界”,即民意表达的权利边界、依法治访的权力边界、权益救济的制度边界。其一,从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来看,无论是“权力监督说”“矛盾化解说”还是“政治参与说”,都忽视了信访制度是“民意表达”的权利。其二,由于信访立法的滞后,相关监管和追责机制不完善,也缺少各类配套措施,由此产生的“制度真空”可能导致信访行为的失控,即无法识别信访风险并对其进行风险矫正和规范。督查机制模糊,可操作性不强。例如,《信访条例》对重大信访事项听证的相关规定中,未涉及听证的具体范围及操作程序等重要内容,这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信访制度实际操作的难度。其三,作为国家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信访制度缺乏与其它纠纷解决制度的适当衔接。由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设置门槛过高,限制较多,民众往往被排除正式制度之外,更愿意选择信访救济作为诉求表达渠道。信访生态的制度化研究的重点是讨论法治中国进程中的信访法治化问题,包括法治化与信访的关系,信访法治化的路径,信访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也涉及信访机构的法律地位与权责体系、信访法治化改革及其配套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等内容。通过国家制度体系的整合,探寻信访制度与行政诉讼、行政复议、中央巡视制度的有效对接,重塑基层政府治理能力。以改革精神和法治精神为统领,探索“法治信访”的实践路径,推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信访治理。为进一步提升依法治理的水平,需要明确信访机构的法律地位与权责体系,推进信访法治化改革及其配套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明确信访法治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标准,确定信访法治的调整范围和对象,构建信访治理的法治框架。通过信访制度化的研究,推动形成政策优化机制。5.信访生态的治理术(Governmentality)研究。目前国家治理体系正处于现代化的建构之中,因而国家未能提供有效的信访治理制度和治理技术。当前的基层信访治理技术的效度有限,“排査、稳控、截访、打击、花钱买平安”成为县域信访工作的“五步曲”。中央巡视组检查时期,各地信访局便从本单位抽调人员,组成临时接访小组,身着便衣,混在人群中,打着中央接访的旗号,“倾听”民众的诉求并“承诺”维护其相关利益,以此劝退相关信访人。待中央巡视组完成检查离开后,民众逐渐发现自身的诉求未得到重视或解决,由此又引发了新一轮的上访高潮。这充分暴露出基层信访部门在治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只能采取“骗访”“截访”的手段“息事宁人”,然而这只是权宜之计,治理效果有限并可能民众上访的高潮。当前信访治理的运作逻辑表明信访部门在信访问题的协调和处置上发挥重要作用,不管这种作用是实质性的还是象征性的,信访部门的“治理化”倾尤为明显。信访生态学立足于“大信访格局”,强调国家顶层设计与分层实施,全面掌握情况、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从“方法-工具”路径,寻找信访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建设路径与方法,研究信访信息系统建设、信访信息搜集、分析与研判等问题,构建立体式、多元化的信访解决渠道,推进上下互动、管理统一、资源共享的信访工作格局,以实现信访治理最优化的目标。传统的信访治理过分依赖政府部门的权威、程序化的处置流程和制度化的解决方案,因此在实践中不可避免走向了行政主导和支配式的社会管理形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层级式管理形态已然不适应虚拟力量的现实化的需求。信访生态学注重治理技术和手段的革新,强调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部门整合与组织流程再造,通过顶层设计,建立扁平化的信访舆情信息搜集、甄别与反馈机制。

三、信访生态学建构机理阐述

(一)基本理论与原理

价值预设是信访生态学建构的理论基石。信访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原理是支撑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载体和重要解释,揭示了信访生态学功能变迁与机制运行的基本规律。从多学科交叉融合视角出发,政治学制度、管理学方法、生态学框架、社会学理论共同构成了信访生态学的理论内核。信访生态学以政治与行政学理论、管理学理论、生态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为指导,强调生态关联。从政治学理论看,协商民主是有效的民主表达形式。某种程度上,作为公共言谈的“政治”与作为民意表达的“信访”有着相通、相容之处,两者都将公共利益作为民主价值的追求,带着强烈的人文关怀,重视公民自由参与和理性表达。协商民主强调“对话与协商”的重要性,这为信访生态学提供了话语支撑。信访生态学扎根于民主实践,是民主表达实践的学理分析;信访生态学依赖于协商民主形式,民主政治环境是信访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变量。从管理学视角看,随着公共问题日益复杂,公共需求日益增加,政府的回应能力不足和可动员资源有限,以致政府治理能力不足。政府治理能力不足源于地方治理需求面(民众的期望)和地方治理的供给面(服务的提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如果处理不好,民意表达的愿望就会持续不断。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新公共治理等理论从不同侧面强调了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理念和方法。信访治理既是治理的理念、工具在信访领域的应用,也是信访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冲突化解和矛盾疏导功能的过程。政府需要积极听取民意、了解民情,增强回应性,才能实现善治。从生态学思维看,美国学者高斯较早注意“政府组织与行政行为必须考虑环境因素”,并于1947年出版《政府生态学》正式将生态学引入行政学的研究领域。里格斯则更为重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使得人们更为重视行政环境。这为从生态学角度研究信访问题提供了理论参照。信访生态系统是复杂、多变的开放式系统,其中信访环境是重要的研究变量,对信访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信访生态学论域之中,信访工作往往与经济、政治、行政等生态交织在一起。因此,需要将注重信访与其他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关联研究,将信访问题置于广阔的社会政治系统中,从多维度、多要素和多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勾勒出信访问题的真实画面。从社会学理论看,美国学者戈夫曼较早提出“互动仪式”概念,认为“社会仪式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到一次谈话活动也可以被看作是社会微观情境中的一次仪式”。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interactionritualchain)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个体在情境中互动行成的。人们在不同的会话际遇中互动,具体情境中的个人之间的不断接触而得到伸展,最终会形成宏观社会结构。作为一种具有仪式意义的信访行为,需要放在社会互动关系的框架下来考察。某种程度上,信访活动是生活在特定政治环境的人由于缺乏社会互动和沟通平台而导致社会交往失败。

(二)体系结构与运行

信访治理是信访生态学关注的重要内容。信访生态学关注信访治理的现实样态。“信访”与“治理”是可以兼容的:一方面,信访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制度安排和重要技术手段,国家通过信访渠道掌握社会治理的实际情况,统摄社会秩序,从而达到治理社会之目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治理的手段整合分散化的信访资源,推进信访的制度化和理性化。基层信访是信访生态学关注的重点区域。按《信访条例》的相关要求,县级政府都设有专职的信访机构。县级以下的乡、镇人民政府信访机构的设置在实践中具有多样化的形式,例如“信访接待室”“乡镇综治办”或“群众工作部”,等等。在信访治理结构上,基层信访调动多元化的参与主体,运用多样化的方法,处理信访人的投诉请求。县域信访治理应在理顺政府内部各部门权责的基础之上,制度化地引入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构建信访综合治理的组织体系和合作网络。县域信访治理的主体具有多样性、手段具有综合性、目标具有明晰性。由于信访问题往往涉及多个部门或多个利益主体,综合性的协调和处置机构在此显得尤为必要,综合治理手段既包括制度化的规则、政策等措施,又包括非制度化的协商、和解等手段。目前,部分县域已基本形成“县-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社区”四级信访网络工作格局。信访运行是信访生态学关注的重要方面。信访的运行机制主要是指以信访事项为中心,信访系统内各要素(人、财、物等资源)重新配置与协作配合,以完成从信访事项的登记到信访事项终结的流程。从信访工作的实际操作流程来看,县域信访的运行涉及信访事项的提出、受理、办理和督察等各个层面。目前,县域信访实际运行中,通常采用“(党委)政府统筹-信访部门协调-职能部门承办”这一治理模式与组织架构。也就是说,信访部门实际上并不处理具体的信访事项,只是作为信访事项的“中转站”,进行受理、分类以及转办。信访部门实际的权力较弱,甚至并无实际处置权。此外,县信访局还要受理上级相关部门(省、市、中纪委等)交办的信访案件。

生态学的理解篇5

一、采用多样手段抓好概念教学

水的三态变化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熔化:冰雪消融;凝固:水变冰;汽化:蒸发(晒衣服)、沸腾(烧开水);液化:水开后,壶嘴有“白气”,自来水管和水缸出汗,雾和露的形成,冬天窗户上的水汽;升华:冰直接变成蒸汽;凝华:冬天室内窗户的冰花,霜和雪的形成.学生们对这些现象司空见惯,不用刻意的观察,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学生的这些经验基本上还是浅层次的、杂乱无章的.在教学中要采用多样手段,引导学生用规范、科学的语言把所获得的认识上升为科学概念并表达出来.

学习水的三态变化前,应该先引导学生就物体的三态进行深入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小游戏的设置,让学生就液态、气态和固态的物质,特别是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进行举例,并对举例子数最多的小组进行奖励等.

单纯的物态变化概念的讲解会过于枯燥且让学生难以掌握其知识.可用一些小实验来展现物态变化的过程.如把课前准备的冰放在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可观察到固态冰逐渐变成液态水,由此引入熔化的概念;上课前可抹一些水在黑板上,过一段时间后,液态水变成了水蒸气看不见了,由此引入汽化的概念.

另外,多媒体的图片、视频直观展示也是让学生理解三态变化概念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放映雾凇、冰花的美丽画面;播放黄河冰凌解冻的视频等.

总而言之,学生学习时,除了要看课本中的概念外还要对生活中所见的物体进行归纳和区分,把握液态、固态、气态三态的不同特点以及对应的三态变化,从而真正掌握、理解六个物态变化概念.

二、引导自主探究加深知识理解

水的三态包括了水、冰、水蒸气.这三种形态的水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但对水如何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如何液化成水很多学生却不甚了解.教师在教学水的汽化和液化这一模块上,可以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补充总结的教学模式.

液态水汽化成水蒸气主要有水的沸腾和蒸发两种方式.在水的蒸发中,不同条件下水蒸发的快慢不同.要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在教学中适当的设置物理实验,使学生参与到物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中来.如让学生通过实验对比常温下和加热下的水哪个蒸发比较快;对比表面积大的和表面积相对小的等量的水哪个蒸发快;对比水面有气流和无气流的水哪个蒸发得比较快.这几个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的实验操作较简单,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很快就可以得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温度以及液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都有关系,且液体表面积越大、温度越高、液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越大,液体蒸发越快.然后让学生运用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的结论讨论湿衣服怎样晒干得快?刚洗过的头发怎样才能干得快?把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学习水蒸气变为水的液化过程时,可让学生分别对着温度较高的手掌心和温度相对低的课桌面哈气.从掌心上基本没有水出现和桌面上明显出现水的现象,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水蒸气必须遇到温度比它低的物体才能液化成液态水.

设置这种类型的实验不需要过多的课堂时间,同时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自主的实验探究得出物理规律,见效快、易理解、印象深.

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对自我的发现进行阐述,对他人所阐述的发现进行提问等.教师应对学生的发现进行肯定或者是完善,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让其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普遍性和可用性,激发其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三、借助物理实验加深知识理解

物理实验特别是学生实验,是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探究和验证物理规律、加深对知识理解的重要教学手段.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和观察实验现象、详细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当学生在实验中出现一些问题后,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学生认真讨论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

探究水的沸腾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烧开水)出发,引导学生对烧水过程中,水的温度怎么变化;声音怎么变化;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怎么变化等提出猜想.然后学生分组针对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让各组派代表讲解他们设计的方案,使同学们的不同想法能在全体学生面前表达出来.在进行实验时按照上述的猜想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束后,指导学生绘制温度-时间图像.通过上述探究学生可自主得出水的沸腾的条件和特点.

在探究冰的熔化时,引导学生把冰砸成小块装入试管内倒入约5毫升的水并把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将试管挂在支架上.当冰开始熔化成水时整个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 ℃不变,待全部冰熔化完后水的温度才由0 ℃迅速上升并一直达到室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冰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冰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0 ℃;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冰全部熔化为水后,继续吸热,温度升高.然后根据冰熔化过程的探究结果,通过逆向思维,可以推断晶体凝固的特点,实现知识的迁移.

探究性学生实验可以在教学课堂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来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较为深刻,因此以这种方式建构的知识不易退化.

生态学的理解篇6

【论文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意义;局限性

随着全球问题,尤其是生态问题的日趋严重和突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兴趣。科学地评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及其生态政治哲学,对于我们正确地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何谓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科学技术在当代的飞速发展为人类开辟了新的活动范围,大大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为人类创造了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然而,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只满足于人对自然的无情征服,而忽视了人类滥用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产生了由高生产、高消费所引起的资源浪费、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从而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和生态运动联系在一起的,是战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现实而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的理论表述。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威廉·莱易斯和加拿大的本·阿格尔。阿洛尔明确提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菜斯、本·阿格尔、安德烈·高兹、豪沃德·帕森斯、阿什顿、博克金和哈维等。20世纪90年代以后,主要代表人物有拉比卡、詹姆斯·奥康纳、福斯特等。

对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思考和解决当代的生态问题的学派;有的学者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还有的学者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不同于苏俄式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在此基础上重新建构了马克思的自然理论和资本主义理论。”究竟如何认定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我国学者王雨辰教授认为,“不能把西方马克思主义中那些探讨过生态问题,而又不以探讨生态问题为主题的理论家纳入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围。”

目前,我国学术界比较认同的观点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比较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环境退化和生态危机,以及探讨解决环境危机的途径。”把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看作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非理性运用的必然性,强调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途径在于实现社会制度和道德价值观的双重变革,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非正义,以及由此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和消费主义价值观与生存方式是当代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认为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在于通过激进的生态政治变革,实现向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其基本理论观点如下:

(一)以生态危机理论取代经济危机理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综合危机,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是产生生态危机的总根源,资本主义不可能为解除生态危机找到根本出路。因此,菜易斯、阿格尔提出以生态危机理论取代经济危机理论,“补充”马克思主义。“经典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危机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中的经济危机。面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积累固然是资本主义高生产和高消费所引起的生态危机的最终原因,因为,当今无产阶级的消费不再是马克思所认为的维持其生命和生活的需要,而是一种病态的对奢侈品的消费,是一种消费异化。正是无产阶级对奢侈品的异化消费维持了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被生态危机所代替。”

(二)批判生态殖民主义

20世纪90年代,一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逐渐把理论批判视野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生态危机转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揭露当达资本主义国家把生态危机转嫁给发展中国家的罪恶行径,展开了对生态殖民主义的批判。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是导致全球化生态危机的深刻根源,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与全球生态危机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不可能解决其固有的生态矛盾,为了保护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环境,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技术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性产业,输送有害有毒废弃物,甚至把发展中国家变为其生态垃圾场,并通过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生态掠夺,以转嫁和缓和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也许能在本国或局部地区解决局部的生态危机问题,但不可能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问题。世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之所以产生生态环境问题,正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长期进行生态掠夺和剥削的结果。

(三)以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社会主义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他们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经济理性的危害在于使生活世界殖民化,它会使人们的生存方式和人的行为狭隘化,人会失去行为的自主性,生产活动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这样必然会与生态环境产生冲突,最大化的消费与需求刺激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从而导致对资源的肆意开发和对生态的过度破坏。生态理性是社会生产目的不再以利润为动机,而是与生态保护相一致。生态理性提倡一种适可而止的需求方式,尽量少用劳动、资本和能源,努力生产耐用的、具有高适用价值的东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要实施生态理性,必须突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建立“稳态”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就是发展小规模、无污染的技术和小企业,让人们到生产活动而不是到消费活动中去寻求满足,消费植根于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基础之上。

(四)以使用价值替代交换价值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异化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使用价值的角度论述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和原则: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强调使用价值,而不是资本主义的交换价值。要使使用价值从资本主义的交换价值中解放出来,必须使劳动从资本中解放出来。劳动与劳动产品的分离、劳动与生产资料的分离,使得资本主义商品的交换价值得以实现。要使人类所居住的地球生态系统实现其使用价值或者内在价值,就必须推翻资本、消灭交换价值,从而使劳动得到解放,最终通过联合劳动实现使用价值,在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之间建立全新的财产关系。只有克服了劳动与劳动产品的分离、劳动与生产资料的分离,使用价值才能够从交换价值中解放出来,劳动才能够从资本的锁链中解脱出来,劳动力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潜能。因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推翻资本的统治,克服劳动与劳动者的分离。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及局限性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探索解决危机的途径,这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但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原因,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视闭的局限性。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阅的局限性

从根本上说,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联系在一起的,它实际上是经济危机的衍生物。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把生态危机看作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试图用“生态危机论”取代“经济危机论”,把生态因素夸大为人们政治行为中的决定性因素。这就不恰当地夸大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作用与地位,以致于用人与自然的矛盾来取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生态问题出发构建其理论基础,把异化消费看成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认为消除异化消费是解决生态危机、实现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这就过分夸大了异化消费的社会政治作用。可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带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乌托邦性质,缺乏切实可行的实际方案。

生态学的理解篇7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危机;集体主义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3.01.00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它兴起并形成于1970—1980年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生态学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生态学的角度批判当代资本主义,描绘了一幅生态社会主义的理想画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人类提供了一条用理性的集体主义而非国家主义来化解人类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现实途径。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其内容已经十分丰富,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学理联系尚无人论及,本文拟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集体主义结合起来,从人类层面上提升集体主义的价值功能,并尝试揭示集体主义的普适价值。

一、资本主义双重危机及其根源分析 1.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双重危机论”

1850年代,马克思一直注视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并十分重视经济危机的理论研究,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尖锐的产物,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最终必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后来,资本主义采取福利政策,并且运用凯恩斯主义对市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20世纪后期资本主义世界表现出来的经济滞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2011—2012年美国的债务风险及欧洲债务危机等,再次证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

1990年代,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詹姆斯·奥康纳(James O’Connor)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摒弃“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的观点,提出了对资本主义危机的新认识——“双重危机论”,即资本主义同时存在着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奥康纳认为,必须对马克思的传统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重建,并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重新解释,因为在马克思的理论阐述中自然界内部的生态联系和它们对生产协作的影响被相对地忽视了。所以,资本主义不仅存在第一重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存在第二重矛盾,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同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第一重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第二重矛盾导致了生态危机。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奥康纳提出了三种类型的生产条件:外在的物质条件、生产的个人条件、生产的公共条件。生产条件的供给不是无限的,资本主义不能突破生产条件供应方面的瓶颈,如果自然资源、劳动力、基础设施的成本明显增长,就会遭遇第二重矛盾。资本的积累和经济危机会导致生态危机,而生态问题及其社会反应又会导致经济危机,两种危机相互影响。

2.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危机根源的分析

关于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高潮时期(1980—1990年代初)的主要代表人物威廉·莱易斯(Leiss William)、本·阿格尔(Bne Agger)、安德烈·高兹(Andre Gorz)、詹姆斯·奥康纳(James O'Connor)、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etr)都作了相关分析,其中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首先,人的主观因素引发了生态危机。如加拿大著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威廉·莱易斯认为,“控制自然”的观念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确立于文艺复兴运动的“控制自然”的观念颂扬人的力量,使人们失去了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人们产生了“一种不断增长的对自然‘奥秘’和‘效用’的迷恋和一种要识破它们以获得力量和财富的渴望”[1](P35),最终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加拿大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本·阿格尔认为,消费观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本马克思主义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2]。资本主义大力宣扬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忽视了地球生态系统资源的有限性,不断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必然加剧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法国著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安德烈·高兹认为,资本主义追逐利润的狂热也是引发生态危机的一个原因,这种狂热的经济理性必然破坏生态环境并加剧自然资源的匮乏。这些分析表明,人们的生存观念和生活理念等主观因素是生态危机产生的重要根源。

其次,社会的客观因素引发了生态危机。高兹认为,不同的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同,如资本主义的核技术带来了核事故、核污染、核垃圾等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属于后工业社会的技术如太阳能、风力、地热等则安全清洁而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它们具有反资本主义的倾向。奥康纳认为,资本主义自身存在的基本矛盾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从生态的角度讲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则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的目标不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是追逐利润的增长,这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能按照生态原则来组织生产,这种追求资本短期回报而忽视中长期总体规划的生产方式必然超过环境的承载极限,最终引发生态危机。总之,这些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的消费观、资本主义的技术理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等因素是引发生态危机的根源。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3年

第1期 赵壮道: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集体主义价值

二、解决生态危机的集体主义路径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们提出了生态危机理论,他们剖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成因,探求了生态危机的化解之道,其解决方案不是资本主义的而是社会主义的、不是个人主义的而是集体主义的。

莱易斯主张从更新观念入手来重新定位“控制自然”,把它理解为将人的欲望的非理性方面置于控制之下,“即它的主旨在于伦理的或道德的发展,而不是科学和技术的革新”[1](P168)。阿格尔也主张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的消费观来更新人们的需求观、消费观和价值观。这些新的需求观、消费观和价值观的伦理思想不是为了个人享受,而是旨在人类的生存发展,因此具有人类集体主义的价值倾向。阿格尔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政治战略,认为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既能满足个人需要,又能保护生态环境,是一种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高兹和奥康纳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法化解生态危机,保护生态的最佳选择是生态社会主义。他们主张复活社会主义的理念,在实践中实现社会主义与生态运动的结合,最终走向生态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是自我约束的、节俭的和可持续的。福斯特认为,要化解生态危机必须建立起新的生态文化或生态道德,变革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人与环境相协调的社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特别是优先考虑穷人而不是利润和生产,必须强调满足基本需要和确保长期安全的重要性”[3]。要拯救地球,就必须首先变革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

综观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案,不外乎两点:一是更新道德观念,二是实行生态社会主义。

所谓更新道德观念,无非是要人们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角度,约束自己、理性消费,节约资源、保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树立一种集体主义价值的道德观念,摒弃自我中心主义。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公共问题,而全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协作,需要全球人树立全球意识并形成一种全球伦理精神,也需要各国政府承担起相应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由各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等共同对全球问题进行全球治理。全球伦理的本质是在各民族、国家之间对人类整体利益关系的调整,使各民族、国家都能分享全球利益,也要求各民族、国家为了人类的集体利益而割舍自己的部分利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民族、国家相互依存并协调发展,最终形成一种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人类集体主义。

实行生态社会主义,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否定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提出的化解生态危机的政治解决方案。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生态运动与社会主义的结合,虽然它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尚有一定距离,但它也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在当代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的情况下,对以个人价值为中心的资本主义文化理念的否定,也是对以集体价值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理念的一种弘扬。生态社会主义还表明,资本主义的个人中心主义文化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显得无能为力,而凸显集体主义价值的社会主义文化却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总之,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化解生态危机的方案中,无论是更新道德观念,还是实行生态社会主义,他们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不是个人主义或国家主义的,而是站在全人类立场上的人类集体主义。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集体主义开辟了新的场域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依据,它本身就蕴含着一种集体主义理念。马克思曾经从人类这个集体出发,系统地论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它包括三个基本原则。首先是人类要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生活。”[4](P161)人与自然之间必须进行持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其次是人类要热爱并保护自然的原则。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应该爱护自然,同自然界共同生长。马克思说过:“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根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5]再次是人类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原则。人类只有认识自然,揭示自然规律并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恩格斯说:“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支配自然界。”[6]这三个原则本身就蕴含着一种集体主义理念。集体主义不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价值理念,同样也是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一种价值原则。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一个整体,如果一部分人或一部分国家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引发生态危机,就会连累整个人类群体共同品尝生态危机带来的恶果。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三原则是站在整个人类立场之上的一种人类集体主义,是一种包含全球意识和全球伦理的价值原则,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建提供了可能和依据。

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发了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催生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开辟了新的场域。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思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人的关系领域,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这两个领域的集体主义思想共同构成其对理想社会的描绘:“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4](P185)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的两个领域分别有着不同的现实作用。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在社会领域的集体主义思想是用来化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在自然领域的集体主义思想就完全可以用来化解当代资本主义引发的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危及的是全人类的整体利益,任何民族都不能置身事外,任何国家都不能单独解决这个问题。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危机的解决方案中,无论是更新道德观念还是实施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策略,都是站在人类整体的集体主义的立场上,要求全人类结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树立全球意识,遵循全球伦理,各民族、国家要承担起相应的道德责任,以共同解决生态危机,这就是广泛意义上的集体主义或者人类集体主义。因此,全球化时代的生态危机催生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开辟了新的场域。

集体主义精神是人类的古老文明,是一种普适价值。正是这种集体主义精神使人类由弱变强,从自然界里脱颖而出;正是这种集体主义精神使每一个部落、每一个民族战胜了一次次天灾人祸,化解了一次次生存危机。面对当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求助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等低层次的集体主义不但无济于事,而且还会阻碍这一全球危机的解决,只有站在全人类的高度,用最高层次的人类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和理性精神来捍卫人类的生存权利,才能真正化解人类的生存危机。

[参 考 文 献]

[1] [加]威廉·莱易斯.自然的控制[M].岳长龄,李建华,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2] [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梁树发,黄继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86.

[3] [美]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75.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生态学的理解篇8

论文关键词:詹姆斯·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历史唯物主义;生态学

自德国科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首次提出生态学(Oeeology)这一概念以来,迄今已一个多世纪了。但实际上,生态科学作为当代自然科学的一个新的整体学科却是在20世纪60年代才凸现出来的。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以及新自由主义思潮轮廓的日益彰现,生态作为“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的。最近几年,这一思潮不断的繁荣起来,其著名代表人物马丁·奥康纳、埃尔默·阿尔特弗、恩雷克·利夫等人的著作已经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当代社会生态学家詹姆斯·奥康纳是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著名学者,他在其力作《自然的理由》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文试图以此书为依托,对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核心观点进行分析和评述。

1理论生长点: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的联姻

奥康纳首先给我们揭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随着柏林墙的坍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灭亡和自由市场意识形态统治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越来越被大多数人宣布为死刑,表现在学界,就是那些严肃的学者们纷纷把自己装扮成“后马克思主义者”。这里简单提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两者的区别是必要的,首先,前者在产生过程中有很多思想来源于后者,从总体上看,前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宽容的,至少它相信马克思主义对于解决当代生态问题是有理论价值的,它力图达成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的联姻,尽管它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在某种意义上,它的方法的确与马克思的方法论有某种相通之处(这一点直接传承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而后者通常将马克思主义视为洪水猛兽,认为其“人类中心主义” 的理论旨趣必然导致生态问题的出现。

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奥康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可信度必须尽快建立起来,从总体上看,他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如他坚信“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轮廓几乎都可以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所凸现出来的理论视域中被解读出来”。但是,奥康纳同时又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必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而表现出某种片面性,他坚信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亟须建立,其理论必要性首先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存在着理论空场。“对地球的挚爱,地球中心主义的伦理学以及南部国家的土著居民和农民的生计问题,这些政治生态学所主要关心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难道不是被遗忘了吗?”的确,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自然的人化问题得到了凸现,而人类历史的自然化方式以及自然界的自我转型问题却没有得到重视。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人类的确被置放在自然界之上。尽管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有很多关于自然的论述,但这些论述仅仅是具有某种生态学意蕴而已。我们不能说马克思主义本身已经包含了生态学的观点。另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自然的论述是以人本主义为理论支撑的,也就是说他关于自然的论述仍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奥康纳指出,尽管“在浪漫主义的范畴中存在着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强烈情感”,但“对世界或统一体的这种理解是唯心主义的(这些概念最初只是由诗人、艺术家和哲学家们所使用的),而不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在他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确有时也强调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但他们强调的是自然作为一种资源、一种使用价值对人类来说是重要的,他们对于人类自身实践活动所推动的自然的变化反过来对人类历史发展可能性的限定却关注极少。奥康纳立足于当代生态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自然界本身具有一种“弱规律性”(如土壤形成的周期、气候的变化、森林的持续性等),认为人类的发展必须考虑自然的条件和界限。必须指出,奥康纳的这些判断不无道理,难能可贵的是,奥康纳同时还批判了生态学不问政治的“科学中立”态度,认为应把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他不满于当前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保持敬而远之态度的现状,认为生态学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同时,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也必须修正自己的理论,使之能包容生态学的观点,“生态科学的出现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斗争的事实,已经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涵的革新与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总之,奥康纳坚持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尽管正确,但不精确,尤其是对自然的重视不够;认为马克思仅仅强调了生产方式对自然的决定作用,但忽视了自然环境的状况和生态的发展过程,自然界之本真的自主运作性被遗忘并置于边缘的地位。

通常认为,生态学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而马克思主义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那么两者之间有结合的可能吗?与其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一样,奥康纳必须解决这一难题。首先,奥康纳认为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上面讲到的理论空场,“但在他们(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视域中,人类历史和自然界的历史无疑是处在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关系之中;他们认知到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质,意识到了建构一种能够清楚地阐明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关系的理论的必要性。”由此奥康纳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具有潜在的生态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视域,他坚信从生态学必然能够引申出一条新的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思路来。在他看来,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并非水火不容,两者的根本差异在于对人类社会应然性的不同回答,从理论本质上看,前者不过是把合乎需要的历史性范畴投射到自然界中去的一种理论努力,其目的是抵御社会达尔文主义把“竞争”引入自然;而后者则在关注人类进步的同时,在对未来理想的应然追求中对自然怀有一种欣赏的心境。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完全有可能变成“生态学的”。

2自然:奥康纳理论的关键词

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词是自然,正是对自然概念的独特理解才导致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要进一步理解奥康纳理论的实质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差异,就必须对他的自然理论进行一番考证,因为这是我们进人奥康纳理论殿堂的重要逻辑人口。

奥康纳首先列举了《韦伯斯特新世界词典》中“自然”一词的概念,认为亚里士多德首次将自然的含义由“本质”、“基质”扩展为过程的规律、趋势。接着,他指出自然概念的第三种用法是“种类”以及“物质世界的整体”,并认为这种用法主要体现在资本主义的启蒙思想中。资本主义启蒙思想认为“自然”是一种事物的集合体,是一种可以随意拆分的商品,“自然”常常被理解为一个被动的、惰性的概念,被理解为“事物的堆积”,在这种工具主义思路的支配下,自然仅仅被视为某种为人类的利益而存在的东西。关于自然概念的第四种含义是“人的初始状态”和“自然景观”。

其实,这种自然概念正是青年卢卡奇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所欣赏的,青年卢卡奇称这种自然为“作为心境、作为被社会‘败坏的’人的榜样的自然”。这种自然概念作为浪漫主义运动的核心出现并流行于l9世纪,我们可视之为对自然的工具主义理解的理论反驳。奥康纳并不满足以上四种对自然概念的理解,他认为应该把自然概念的变革与资本主义社会日常生活客观实践方面的革命性转变放在一起考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奥康纳是想从自然生态学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并试图导引出某种批判的革命张力。必须指出,正是在这一点上,奥康纳与生态学家、后马克思主义者分道扬镳了,如果说生态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比较暖昧,即他们通常避开马克思主义,强调一种客观中立的研究,那么后马克思主义者则通常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干着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勾当,与之不同的是,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事业,仍坚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改造,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另外,奥康纳还十分强调自然概念作为 “条件”或“环境” 的内涵,在他看来,自然应被理解为作为前提而存在的必需之物,“人类是依赖于‘对生命构成影响的外在条件’,即环境或‘自然’的”。在这一点上奥康纳的确领悟了马克思主义,众所周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强调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如他们认为“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但是,奥康纳认为尽管马克思也强调自然,但他总是围绕人类物质生产活动进行的,而没有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本身也可能成为人类自身发展的障碍,没有意识到自然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奥康纳在这里对马克思进行了一种非历史的解读,我们知道,马克思主要生活于19世纪,那个时代最重要的问题远不是生态问题,而是工人生存艰难,处境悲苦,因而与资本家处于不断冲突、不断斗争的状态之中的事实。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马克思当然把批判的靶子定为当时这个最为突出的问题,所以奥康纳对马克思的批评是苛刻的、不合理的。另外,奥康纳还严重忽视了马克思思想中的生态学意蕴(维度),其实,在马克思的批判视野中,生态视角始终是他异化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他的技术批判理论逻辑链条上的一个必要环节,只不过与他的社会批判理论相比处于从属地位罢了。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对劳动异化使人与自然界相异化,从而使人与他的类生活相异化的事实进行了批判,后来在《资本论》中,他又具体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奥康纳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修正

生态学的理解篇9

关键词:英语听力;多模态;听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1. 引言

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一直局限在教师播放音频材料学习者收听后答题的方式上,学生被动接受语言输入,教学效果欠佳。随着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日趋完善,多模态、多媒体条件下的英语听力教学已经成为趋势。多模态听力教学课堂为学习者提供了内容丰富,渠道广泛的语言材料,单调枯燥的听力教学变成了生动有趣的互动体验。然而,多模态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不是一个简单过程,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厘清各种模态的配置情况以及多模态和其它要素的关联,从而提高多模态在听力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 多模态概念

多模态就是运用几种符号学模态,或综合使用若干符号学模态来强化同种意义的表达,或行使补充功能,或进行有层次排序(kress & Leeuwen,2001)。韩礼德(1978)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和意义潜式,为多模态语篇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借用O’Halloran (2008) 综合多位专家的观点,把多模态定义为“综合语言、视觉图像、其他符号资源,构建纸质、数字媒体和日常生活文本、事物、事件的理论分析和实践”。 在多模态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模态的形式调动学习者的多重感官来吸收传达的信息。

3. 听力的认知本质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Anderson(1985)从认知理论出发,把听力理解分为即相互联系又循环往复的三个阶段:感知处理、切分和运用。听力理解是通过听觉器官和大脑的认知活动,运用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把感知的声音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由于大脑的工作记忆容量是有限的,人们很难同时加工多种来源的信息。在教学中运用多模态组合,能够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张德禄(2010)认为,多模态交际可以使听话者通过多渠道获得信息,比单模态交际更容易使受话人理解和记忆。

3. 多模态下的英语听力研究分类

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开始致力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李战子(2003)首次将kress & Leeuwen(1996)视觉语法分析框架引入国内,并着重指出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教学意义。之后很多学者也围绕多模态展开了研究。2009年,学者张德禄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并根据这个框架为现代媒体技术条件下的外语教学实践提供有效教学过程和实践的指导。之后,研究者们将目光投向多媒体、多模态条件下的听力教学,纷纷展开各种研究以促进学习者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和听力课堂教学模式和手段的改革。

3.1 多模态听力自主学习

各大高校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建立了不同规模的自主学习中心,为听力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客观基础。多模态的学习环境丰富了听力学习的形式,创造了真实的语言学习情景,使有效的听力学习成为可能。在多模态环境下,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听力学习成为研究者的关注重点。王玉雯(2009)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模态英语听力自主学习能激发学习者听力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者的听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由于有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教师必须制订具体的学习要求,监督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力促W习任务的完成。曾庆敏(2011)和李欣等(2012)的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即教师要正确估计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规范管理自主学习,发挥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增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任红峰等(2013)分析了多模态环境下自主听力有效学习的基本特征,指出在多模态听力教学中,学习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在知识技能、认知等方面做好准备,而且整个学习是运用各种策略积极构建的过程。

3.2 多模态听力中的元认知策略

影响听力理解的要素中,学习策略起了重要作用。O’Malley和Chamot(1990)是最早开始将元认知和听力教学联系起来的研究者中的两位。他们就元认知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听力元认知策略的教授对听力水平提高的确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元认知策略的重要性,龙宇飞和赵璞(2009)把元认知策略与多模态学习模式引入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很少使用元认知学习策略,但是多元认知策略和模态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两者的结合比单独运用元认知策略或者多模态更能促进听力理解。盛仁泽(2012)细化了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元认知策略和多模态的交互模式比它们彼此单独运用更能促进听力理解以及词汇附带习得。多模态和元认知策略之间的关系如何,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3.3 多模态听力教学设计

研究者们将多模态听力教学的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进行课堂设计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完成听力教学从学习者被动填鸭到主动建构的转型。

3.3.1多种模态的配置

徐艳丽(2013)系统分析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多模态因素,指明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按不同比例配置的多模态教学任务。多模态大学英语听力应以听力模态为中心,其它模态发挥其辅助作用。胡永近、张德禄(2013)实验结果表明,视觉信息只要和听觉信息相对应,便能发挥积极的促进理解作用。多模态听力教学中,听前”,“听时”和“听后”三个环节必须合理设计,并且听力任务要多样化,全面训练学生听力技巧。

3.3.2教学中的“人际”对话

在多模态环境下,听力教学借助多媒体实现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语料的互动,而不仅仅是“人机互动”。良好的课堂人际互动有助于语言学习和发展。王莲(2013)指出了多模态视听说教学中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有些教师过多地依赖多媒体,缺乏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

4. 研究贡献

正如顾曰国(2007) 所说,多媒体、多模态教学有点像双刃剑,处理好可以把学习者的注意力真正集中在知识点上,达到强化记忆力的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处理不好反而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造成对知识点记忆的干扰,导致瞬间“热闹”而事后“空空之感”。因此,在多模态听力教学中,应注意:

第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强化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训。

听力理解不是简单机械的被动接受技能训练的活动,而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自身必须具备高度责任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并及时给学生提供反馈与指导。在多模态环境下,听力教学过程中要融入听力策略的培训,尤其是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可以使学习者了解和监督学习过程,并最终形成反思和评估。

第二:注重视觉材料的合理使用。

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如果不对应,学习者的注意力就容易被分散。同时接收不同模态的信息,会造成学习者认知负担的加重,不利于他们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处理。周光磊和杨世登(2004)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低水平学习者更能从视频信息中获得帮助。视频中的画面情节等会分散注意力或者被情节吸引而忽略了记笔记,这样视态和听态的交互作用就会互相抵消,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李欣等,2012))。顾琦一和陈瑜之(2014)研究结果说明,不恰当的字幕或视频运用不利于听力能力的继续发展。在多模态听力教学中,视频材料不能盲目使用。教师必须考虑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理解能力。听力教学应该以听觉模态为主导,视觉模态发挥其辅助作用。听力教学注重的是听力技能的训练,因此,多模态听力教学中的听力任务必须合理设计,确保学习者是从视频中听到相关信息而不是纯粹从视频中看到相关信息。

第三:培养学习者的的文化模态。

在大W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多模态教学中文化语境的建立(李欣等,2012;徐艳丽,2013)。中西方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行为准则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中国学生由于深受母语及本国文化的影响, 对汉英文化差异缺乏敏感性, 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 总是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及语言习惯去分析和解读英语句子, 因此正确地理解英语语言的信息或者真实的意图。教师要通过调动学习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模态来引导学生体验多元文化,例如,欣赏外国音乐、观看外国影视作品和纪录片、阅读外国文艺作品等,帮助学习者形成跨文化意识。

第四:增加师生有意义的互动。

根据Long (1980) “互动假设”,学习者与其他对话者,尤其是与水平更高的对话者之间的互动能促进二语的发展。在多模态听力教学环境下,有些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在课堂上放映PPT课件,点击鼠标,朗读课件而不是讲解课件。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关注的是电脑屏幕上显示的信息而不是学习者的反应,学生对课堂内容是否感兴趣以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常通过肢体语言反映出来。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意义协商,不利于学习者听力水平的提高。另外,有些教师的活动空间局限于电脑前,很少走到学习者中间,与学习者产生很大的距离感,挫伤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5.研究展望

第一:多模态和元认知策略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第二:多模态环境下听力自主学了和学习者自身的学习能力有关外,与教师也是密切相关,教师自主性问题也值得同时进行探讨。

第三:对比分析视频信息在不同听力任务以及不同水平学习者之中的运用。

第四:文化模态的构建只要是描述性研究,还需要更多定量或者定性研究作为支撑。

第五:师生互动以及学生间的互动在多模态环境下如何展开还需要行动研究进行反复验证讨论。

生态学的理解篇10

关键词: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212-02

一、引言

随着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自然资源短缺、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等问题的日益涌现,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当前,“生态文明”、发展“绿色产业”等已经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生态学这一学科也愈加受到公众的关注与重视。生态学原本作为生物学的分支学科,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由于生态学专业的多学科性与跨学科性,现实生产生活中所出现的诸多环境与生物方面的问题多能从生态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寻找到解决办法,生态学专业也逐渐成为热门专业,特别是硕士研究生的报考过程中,生态学经常是学生选择报考的热门研究方向。然而,在这欣欣向荣的热闹局面下,却隐藏着许多问题并逐渐暴露出来,着重反映在生态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面。而这些问题也是作者在近年来进行生态学研究生教学培养过程中所发现的,虽然不能说具有完全的普遍性,但是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希望通过提出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过程,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为将来生态学专业研究生甚至本科生的培养提供可供参考的方法。

二、存在的问题

(一)片面地理解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许多报考生态学专业的学生多存在对该学科认识不足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将生态学专业与环境学专业等同,认为生态学就是治理污染、整治环境的一门学科。作者曾经就“为什么报考生态学专业”这个问题询问过多位刚刚考上生态学专业研究生的学生,半数以上的学生回答是“因为现在环境污染问题很严重,学习生态学能够治理环境”,或是“有关生态环境的问题现在都是热门问题,学好生态学以后好找工作”,等等。这样的答案充分体现出学生对生态学这门学科的错误认识,这种错误认知必然会影响该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后续的学习水平,甚至是学习态度。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生物的生存、繁衍、演化都离不开环境,可以说生态学的核心研究任务是探索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和影响。然而,由于受到当前整个世界范围内所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影响,促使我们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超乎以往的关注,长此以往就导致了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生态学是治理环境的一门科学”或是“生态学就是环境学”。因此,帮助学生纠正这一错误理解,为他们讲解完整的生态学学科体系和正确的生态学研究任务,应该成为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课。

(二)忽略或不重视生态学的基础学习及研究

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学习是每一门学科的必要学习环节,也是生态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进行重点理解和掌握的方面。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尽管具有门类众多的分支学科,但生态学兼具理论和应用、基础与创新的研究方向。因此,在针对生态学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相关课程中,需要设定符合这门学科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培养方案,开设多门有关生态学的相关课程,如理论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另外也可以根据区域发展的特色,开设诸如流域生态学、植被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方面的科目。以上的学科是每位生态学方向的研究生在一年级阶段展开全面学习的主要内容,都需要基于对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充分理解和掌握,才能够进入到对特定科学问题进行提炼并展开深入研究的阶段。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通常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有效累积,部分学生往往只注重应用研究,或者宁愿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而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再深入理解生态学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重要理论。这也导致了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生态学方面的相关软件,并能够通过操作这些软件对一些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但是却不能针对研究结果展开合理解释,出现了只会做图而不会分析的尴尬局面,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学生都不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储备。另外,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表现出比较浮躁的学习态度,并且缺少主动思考的能力以及对科研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等等。这些问题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降低了学习和教学效果,因此这迫切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寻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

(三)缺乏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生态学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大部分的分支学科(如植被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等)都需要进行野外的实践调查研究。因此,进入生态学专业学习的研究生,一般均被要求进行室内或室外的调查和实验。例如在一年之中,研究生需要针对所要研究的不同生物类别,分春、夏、秋等不同季节依次展开野外调查。野外实验是生态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和获取第一手数据的有效手段,也是将课堂和书本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运用于实际,接受现实检验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野外实验能够帮助我们发现现实世界中所实际存在的科学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所获取的数据能够有利于研究者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这也一直是生态学这门学科进行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然而,目前在针对生态学方向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遇到的情况是,大部分的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到野外实践调查的积极性,不能独立制订野外调查计划和具体实施事宜,甚至部分学生在野外调查工作中消极应付,这些都是造成学生无法主动发现科学问题,展开实际调查研究的本质原因。此外,许多学生通常还会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分离,只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处理数据、绘制图表,却无法解释清楚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真实规律。这其实是缺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同时也是造成目前很多学生无法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主要原因。

三、解决方案

(一)加强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并出台相应的考核机制

基于对当前生态学专业研究生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应该首先加强对研究生的基础理论课的教学,通过对生态学及其主要分支学科中的基础理论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之后实践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目前我国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大多缺少严格的考核机制,加之社会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导致了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一年不如一年,这在一定程度上既浪费了教学资源,也并不能成功实现科研人才的培养。因此,本研究认为,针对生态学专业的研究生教学,需要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如可以开展不定期的随堂考,课堂上加强提问以及讨论环节,老师在课堂上随即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最终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将这部分的成绩纳入到学科成绩中。这样的考核机制一方面能够随时检验学生的课堂听课效果,同时也能督促学生的学习以及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在实践教学中设置考核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相互学习的积极性

社会的发展需要能够将专业知识和客观规律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培养生态学专业方向研究生的过程中,需要着重提高学生们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研究方法或制订实验方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开展野外或室内的实验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学方向的科研人才的培养。

由于受到时间、人力和物力的影响,在生态学专业的研究生进行野外实践调查或室内实验的过程中,很少会专门针对学生的调查和实验过程设置考核环节,这就易于导致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缺少积极性、怕苦怕累的消极思想。因此,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就需要教师主动参与进来,不仅仅是充当“指挥者”,而是要善于成为一名“旁观者”,观察学生的调查以及操作过程,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每天实验结束后,学生都要撰写当天的调查或实验日志,需要向老师汇报每天的野外调查或室内实验的进展情况,并就调查和实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教师展开讨论,与此同时制订好第二天的研究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每位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分。这样能够为切实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工作积极性提供有力的条件。另外,教师可以在野外实验过程中,特意安排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在一起共同完成工作,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了解其他研究方向的机会,扩展知识面,提高学生们相互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晓漫,王宗萍.研究生培养条件影响研究生质量的实证分析[J].教育科学,2008,24(2).

[2]铁铮.研究生质量“再思量”[J].北京教育(高教),2015,(3).

[3]宋克慧,田圣会,彭庆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7).

[4]王守林,刘起展,张正东,李忠,周建伟,王心如.构建学术交流平台,提升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