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机制十篇

时间:2023-12-19 18:03:33

生态学机制

生态学机制篇1

[摘要]生态补偿是对在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预防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中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经济补偿的总称。生态系统的可恢复性和生态资源的稀缺性是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依据,生态正义和环境均衡是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目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是我们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的原则,效率是我们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的标准。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经济学

在生态学上,生态补偿分为生态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和外部补偿机制。其中,生态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由于外界活动而遭干扰、破坏后的自我调节、自我恢复。生态系统的外部补偿机制是人类为了推进和加速生态系统的内部自我补偿机制,恢复与重建生态系统,所进行的生态建设活动的总称。从生态“经济人”的角度讲,生态补偿给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人带来一定的成本费用,表现为劳务和物质的付出,它的实质是实现经济价值补偿生态价值的过程。从“法律人”的角度讲,既保护环境污染者和破坏者应该承担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也包括污染者、破坏者支付恢复和重建费用,以及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向生态建设者支付一定费用的义务,这一过程在法学上表现为权利义务关系。因此,法学和生态经济学中所研究的生态补偿是生态系统的外部补偿机制。

一、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生态经济学根据

1.生态系统是可恢复的

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体和无生命物质构成了具有一定物质和能量循环功能和自净功能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如气候因子、土壤因子、水因子、生物因子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进,并在一定的时期内形成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但是,来自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的干扰,会使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并导致失衡。如森林砍伐、草原开垦等都会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受损。在人类的参与下,生态系统也可以从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所产生的失衡状态中得到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逐步协调。生态补偿就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通过自然和人工的结合,通过人类向生态系统的投入来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生态建设活动。因此,生态系统的可恢复原理,为我们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提供了生态学依据。

2.生态环境资源是稀缺的

人的欲望要用各种物质产品(或劳务)来满足,物质产品(或劳务)要用各种资源来生产。但自然赋予人们的资源却是有限的。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的矛盾便产生了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同时,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延续,以及环境资源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性,使得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更加明显。为了用稀缺的资源来满足人类的需求,我们就需要不断地保护、改善和补偿环境资源,使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然而传统的经济价值观认为环境资源的天然的,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因而没有价值。所以,认为环境资源可以无偿使用,从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改善、整治和补偿措施得不到重视。但现代经济学认为,稀缺的东西具有价值,物以稀为贵,越稀缺的物质,其价值越高。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具有的价值属性为生态补偿奠定了价值理论基础,它要求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时,人类应当不断地改善、补偿环境资源;同时它还要求将环境资源补偿的具体行为引入到社会关系内部,使损害生态环境者和生态补偿的受益者补偿生态建设者和为生态建设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者,使生态补偿从人对自然的补偿转化为人对人的补偿。

二、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目标

1.生态正义目标

正义是法律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正义的主题是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和社会合作利益的划分。美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确定了社会经济不平等条件下的正义原则:第一,人们在收入和财富方面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但这种分配是对“最少受惠者”最有利的;第二,人们在使用权力方面也是不平等的,但掌握权力的地位和职位应该是对每个人都开放的,即具有同样条件的人应具有同样机会担任这种职务和占有这种地位。环境正义是对罗尔斯“正义原则”的运用,它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第一,环境正义是作为公平的正义,包括了环境的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权利义务分担公平;第二,环境正义的核心是公平地分配环境成本和费用;第三,环境正义体现了发展权和发展机会的均等;第四,环境正义必须体现差别对待原则,优先考虑最不利地区和成员的利益问题,如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利益问题。环境正义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法理学和伦理学的依据,环境正义要求对那些为地球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做出贡献和失去发展机会者,以及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供生态补偿,以达到整体生态均衡。

2.环境均衡目标

均衡分析是理性选择理论分析决策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具体到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分析,主要要考虑以下两个均衡:

第一,代内均衡:指代内的所有人,不论其国籍、种族、性别、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差异,对于良好的生态系统享有平等的权利。目前讨论最多的就是不同区域之间生态补偿的不均衡,西部廉价的能源供应东部而没有得到生态补偿,造成东西部生态系统负担的不均衡,从环境正义的角度看,地区之间有平等的发展权,上游地区因保护生态环境而丧失发展机会,下游地区应当给予其适当的补偿,其次,大江大河上游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化是由千百年的战乱、自然灾害、政策失误造成的,如果让上游地区单独承担生态恢复和重建的责任是有损生态公平原则的。然而,目前因为地区间的生态效益难以测算,使地区间生态补偿的标准很难确定,加之,地区生态补偿协商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为地区间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安徽省黄山市是新安江流域上游的水源涵养地,而浙江省杭州市是流域下游的受益区,两市都对新安江流域的生态补偿问题非常重视,但在如何补偿的问题上,却各抒己见。黄山市希望能得到浙江省获得生态补偿,并期待浙江省来投资,而浙江省和杭州市则认为,上游没有提供合格的水,特别是总氮和总磷指标甚至达到V类,对下游水质造成影响,下游不应对其进行补偿。另外还有不同主体之间生态补偿的不均衡。例如当代社会中有人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和受益者,有人是生态系统的建设者,按照权利和义务相对等的原则出发,享受生态效益好处的人应该给生态环境建设者提供生态补偿。但是因为生态效益的计算困难和补偿机制的不完善,我国不同主体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第二,代际均衡:罗尔斯在其巨著《正义论》中,为代际平等提供了一个起点。罗尔斯认为,假定把每一个人置于“无知的面纱”之后,则是一种可能得到公平的普通标准方法。无知的面纱防止了他们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真实处境的了解。人们被置于这个面纱后面,一旦他们做出决定,就被迫生活在一个社会里,而且会根据某种原则做出决定来管理这个社会。这种方法意味着当代和后代所有成员进行假设性协商,根据这些准则来决定资源的代际间分配。由于无知阻碍了他们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代人,因而人们既不是过度的保护主义者(除非他们变成了前代的成员),也不会过度开发(除非我们变成了后代的成员)。代际均衡的环境正义,确立了当代人和后代人共同享有地球生态系统的权利,要求当代人在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毁损时,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给地球生态系统以补偿,并公平地负担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成本费用。

三、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原则

生态补偿是为了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功能和自净功能,使生态系统保持高的能量转化率、物质积累率和最大的自净能力,这就是生态效益;而经济效益要求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率,使投入和产出最大化。所以生态补偿中,要用最大的投入换来最大的生态效益,用生态效益更好地为经济效益服务,同时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为生态补偿提供经济基础,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原则应该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生态学机制篇2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机制;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248-03

一、生态意识在当前社会的解读

生态意识的有无直接决定着当前社会以及人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项重要标志,它同时体现着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能否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价值体系。从生态意识的内涵来讲,生态意识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关系,能够把自然界、人以及人类社会综合到一起,整体反应三者的运动规律。传统的研究方法只是对某个社会现象或者自然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而生态意识具有整体性视野,不同于传统的研究方法。生态意识的研究方法要求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要有所限度,不能超出地球生态的允许范围,更不能为了实现人类的目标而对自然界无限度开发,更加反对无止境地追求物质享乐的盲目倾向。作为一种现代的、科学的发展理念,生态意识所推崇的价值观是文明的价值观,要求适度发展。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高职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具有素质高、知识面宽广、技术应用能力强等特点,因此,高职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的高度,对于整个社会的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的影响都有重要作用。所以,对高职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一定要不断强化,使学生们从思维方式上更加接受这种意识,不断形成习惯,从行为上正确践行这种理念,在生活中带动身边人共同构建具有生态环保的和谐社会。

二、高职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现状

(一)高职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意义

高职学生接受的是高等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意识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他们是社会的发展和建设的主要力量,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高职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对于我国整体生态意识水平的高度具有一定的影响。高职学生的生态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各部门长期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虽然当前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已经基本具有了一定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保护观念,能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并且在实际行动中能够践行这一意识。但是,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当前教育中,还有很多学生在行动中没有达到生态意识培养的标准,一些与生态意识相违背的现象还仍然存在,例如有些高职学生随地吐痰,对于吃剩的饭菜和馒头等随地乱扔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有些学生对于公共设施的毁坏视而不见,对于杂物胡乱焚烧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因此,将生态意识逐渐转化为高职学生的思维习惯,并且在实际行动中自觉践行,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当前高职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现状

由于传统教育教学的缺失,当前高职学生对于生态意识的培育还有一定的不足,甚至可以说远远滞后于其他学科的培养和教育。目前各种媒介的不断发展,使得高职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渠道接触社会,了解生态环境问题。很多高职学生通过网络和广电等媒体深入了解并且关注当前的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自觉学习相关知识,改变以往自己错误的导致生态污染或影响生态环境的行为,培养和唤起自身生态意识。但是高职院校在引导学生生态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生态意识方面还有一些缺位。这就导致一些高职学生虽然自己对于生态意识的培养具有一定认识并且感受到了紧迫性,但是高职院校却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给学生们以信息或者途径的正确引导。高职院校这种资源的缺位逐渐造成高职学生对于生态意识培养的搁浅或者停滞不前。不难看出,高职院校这种人才培养的场所的相关机制的缺位,严重阻碍了整个社会生态意识的提升,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三、当前背景下高职学生生态意识培育机制的探索

(一)高职院校首先要提升自身生态意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态教育载体

生态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一方面来自于社会,整个社会文化的提高对于个人生态意识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带动和影响个人提高自身生态意识,另一方面,社会生态意识的内涵也要求并且激发整个社会文化体系在稳定的基础上自觉转型。高职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体现着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层次,也是现代社会生态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高职院校作为高职学生文化生活的培养基地,校园生态文化的塑造和培养,显然应当更具亲和力和长期效益。并且,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能够让高职学生非常容易地接收并且融入其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职学生创造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也共享文化带给学生的感染和提升,所以说,校园文化成为生态意识融人大学生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最佳桥梁和纽带。通过校园文化来传播和塑造生态意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因此,要培养高职学生的生态意识,首先要在校园内对学生开展生态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深入开展生态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从开展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来讲,学校可以通过邀请生态学相关专家开展生态教育相关的讲座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开设生态培养和意识培养相关的选修课,提升学生自觉培养自己生态意识的能力,还可以利用高职学生自己的社团或者学生会等组织和团体,开展校园生态艺术节、校园生态运动会等操作性强的方式进行宣传和引导,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良性互动的模式,使校园生态文明逐步成为校园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职院校要转变教学观念,开展生态意识培养等相关学科

高职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离不开高职院校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包括环境和文化的培养和带动,更主要的还是课程设置和相关教学的开展。只有给高职学生已经初步成熟的思想框架中再加以恰当的指导、系统的引导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活动,才能打破高职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式,将高职学生的生态思维和生态意识提高到整个主观世界的范围。而所有这些都需要高职院校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开启全新教育模式,进行科学的学科设置和学科建设。也就是说,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和培养生态意识,必然要建立在与大学生关系最密切、影响最直接的学科教育上。

传统的高职教育学科分化比较细致,强调专业性,所有学科中都细化为不同的分类。这样的学科设置对于学生专业性知识的培养是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的,但是在实际教学操作过程中容易形成偏见,让学生觉得生态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必然会是具有一定专业性知识的学科,让人文学科的学生很难接受,将其作为一门全校性的公共必修课程进行教学更是无法想象。因此,这种分科对于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必然会产生不利影响。生态学本身是一门综合了人类学、文艺学、经济社会学和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并且其内容也是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是分不开的。因此,将生态学打造成一门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是完全有基础的。在课程设置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将主要课程放置在环保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等方面,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和谐社会和循环型经济”、“人类生存方式与环境生态危机”、“全球变暖与地球环境生态安全”、“中国西部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等,重点为学生讲授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和环境方面的危机,提高高职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用实际行动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供宽阔的环境生态基础知识平台和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奠定了基础。

(三)高职院校要创设人文环境,增强对高职学生生态价值观的教育

高职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但是对于生态价值观的教育,高职院校当前还有许多不足和欠缺。高职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形成需要生态意识的培养,只有建立了良好的生态意识,才能更好地形成和发展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念;同时,高职学生具有了良好的生态价值观念,也就能够更好地促进生态意识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态氛围,对于整个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态价值的提升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职院校人文学科的教学对于学生生态价值的提升具有直接作用。人文学科本身蕴含有生态价值观的理念,如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感悟和发掘,能够体会到生态体系中最为感性的生态要素和人文精神的成分,并且以此为纽带,将生态理念和生态意识的观念传输给高职学生,丰富和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可以帮助大学生对生态价值观形成更为准确和科学的认识。

(四)高职院校要加大相关社会实践,培养高职学生健康生态理念

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应该更多地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环境下提升生态意识,增强环保理念,缩小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开展社会实践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污水、垃圾处理厂等,生动直观地了解和体会环境污染可能会给人类和社会所带来的各种不可逆的危害。也可以利用假期或者实习等条件深入到自然保护区,实地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调研和调查,通过调查,使学生们认识到生态意识养成的必要性、迫切性。另外,由于我国当前人均资源占有率在全世界都较低,环境的恶化已经阻碍了经济的正常高速增长,因此要引导高职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要养成科学的生态理念,所以在高职院校还要开展生活教育,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低碳消费理念,不能盲目追求高消费,减少浪费,培养健康的消费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态理念。

总之,生态意识的培养是当前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代文明发展理念的重要表现。高职学生具有成熟、鲜明而坚定的生态意识,必然能够伴随着他们专业素质的提升而逐步成为未来和谐社会建设的人才,并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最强的活力。因此,应该把生态意识的养成放在高职学生基本素质构成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任凤琴,李国锋.构建和谐社会应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J].高教论坛,2012,(10).

[2]于冰,张高明.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1,(1O).

[3]李娜,胡润泽.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4]李.加强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及措施[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10).

[5]蒙秋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内容――生态文明观教育[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6]刘福森,等.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后现代解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9).

[7]于冰.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践性命题与现代生态意识[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5).

生态学机制篇3

【关键词】网络学习共同体i生态观;自组织;实现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9―0086―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9.017

一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一般理解

学习共同体已经成为当前有关教育与学习研究的重要方面,“有关学习共同体的观念已经是许多教育情境中的突出特征”,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也成为了一种“国际化的运动。”作为“learning”与“community”两个独立词汇组合创生的新概念,Learning community有“学习型社区”、“学习组织”、“学习社群”、“学习联合体”、“学习团体”、“学习共同体”等中文译法。在社会学意义上,“community”的基本形式最初建立在血缘、地缘和精神基础上,随着社会转型、城市化与现代化发展、虚拟社会成长等因素的影响,建立在地理基础上的“社区”内涵已经逐步瓦解,而社会心理与社会文化基础上的“共同体”意义则变得日渐清晰。从社会文化建构视角,普遍将“学习”理解为一种建立在科学、文化与历史基础上的社会化心理活动。从以上两方面来看,社会文化与心理框架下的“学习共同体”意义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知识社会条件下对Learning community的自然解释。可将其概括为:在支持和参与共同知识领域学习的情境中,经由意义协商和身份认同而形成与发展,以理解、分享和创新知识为目的的特殊社会结构。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上个世纪预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今天,预言几乎已接近现实。将网络与学习共同体联系起来考查,既是研究以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络为代表的数字时代全新学习方式的现实需要,也是信息和知识社会条件下学习共同体研究的重要路径。Moiler(1998)认为学习共同体具有社会强化和信息交流两种基本功能,网络虚拟世界作为线下现实环境的一面镜子、一个影子,建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共同体在具备这两种基本功能的同时,其社会强化与信息交流的强度、效率、表现形式、发生机制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此情境下,有关网络学习共同体(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概念的提出与相应的研究便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路径。早在2000年,万明钢教授即提出建立网络条件下学习共同体的问题,并探讨了其相对传统条件下学习共同体的优势。近年来,网络学习共同体也成为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学习研究的一个关键词,学界围绕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内涵、结构、要素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广泛探讨。

Moiler(1998)还提出了异步远程教育中学习共同体的学术性支持(academic support)、认知性支持(intellectual support)和人际性支持(interpersonal support)三个构成侧面的观点,本文借鉴此观点,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亦做如下三方面的解释:

从学术性支持侧面看,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多元化网际助学者的集合体。所谓助学者(facilitators)意指一种多身份的存在,他不仅是教师、学科专家或经过训练的辅导者,还应该是包括学生在内的所有学习活动参与者,所有人都应当成为共同体学术性对话的主体之一。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活动主体因其虚拟空间、虚拟身份的存在使得这种学术性支持者与被支持者间的界限渐趋模糊,所有学习活动个体以一种网际助学者的面貌出现,在问题与任务导向的学习活动中教学相长,实现了不同于传统授受教学模式的“学术化”学习活动。

在认知性支持侧面,网络学习共同体是硬件、软件与潜件三方有效整合的系统。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认知活动体现了其物理、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的支持,既有硬件层面的支持,也有软件层面的参与,更重要的是包括思想、方法与策略在内的“潜件”因素在作用,此三方面有效整合于网络基础、多媒体支持、学习平台、学习设计与学习管理等所有方面,统一在一个开放的、共享的、多样化的资源集合体内,才能形成一个可持续的网络学习共同体。

在人际性支持侧面,网络学习共同体应是学习者之间全方位支持与协作的统一体。相对于传统学习,网络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的社会互因其虚拟性、随意性与复杂性更值得研究与关注。学习者的持续参与动力来源于共同体运行规范、共同体成员互赖心理等方面,需要考虑网络协作对学习困难及各种社会冲突的克服。同时,网络学习共同体中人际性支持的深度功能还应该扩展到共同实践、深度对话、互助行为、道德与观点情境的建立等各个方面。学习者在其中体验彼此的接纳和支持,获得学习与发展的动力,同时分享合作建构的知识、理解协商的意义、参与协商的活动,从而不断地丰富共同体的内容。

归结起来,网络学习共同体可以理解为由硬件、软件与潜件支持和参与的共同知识领域学习活动情境中,以理解、分享和创新知识为目的,多元的网际助学者之间通过平等对话、意义协商与身份认同而形成与发展的一种新型学习组织系统。上述三方面的解释也基本涵盖了网络学习共同体本身的社会结构、组织基础与持续动力三个基本问题。

由上述分析可见,无论是共同体、学习共同体还是网络学习共同体,对其内涵的理解已普遍超越了原来主要从社会组织、社会团体角度来进行界定的框架,网络学习共同体成为一种以人的要素(如学习者)为核心,还包括了物的要素(如网络工具与知识资源)、规则的要素(如共同体建立及学习活动的规范、制度)等诸多要素,且要素之间构成了多样性复杂相互作用,能相互滋养的学习生态系统。

二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自组织生态视角

将网络学习共同体视作一个学习生态系统,需要从生态观开始展开研究。

1 生态观

生态(Eco)一词源自古希腊语Oikos,意为家或家园。自1866年德国博物学家E・海克尔(Ernst Haeckel)提出生态学概念以来,随着人类世界技术变革和人口膨胀等对自然界秩序的影响日渐扩大,生态问题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而作为从生物生态学到教育学领域的一种理论移植,生态观点为我们认识教育系统及其学习子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将教育系统、学习系统视为一个生态系统,考察系统内的生态平衡问题也成为了新的研究方向。

生物生态学里的生态指的是生物的生活状态,即生物与环境、生命个体与整体等生态系统中各要素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关系。与此相对应,教育学领域的生态就是教育主体(人)在教育系统内的生存状态,即人与自然、社会和规范等内外部教育环境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因而生态视角是一种关系视角。现代西方生态思想中,不论是自然中心主义还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其强调的都是人与自然和环境的和谐共存关系。具体到网络学习共同体这一特殊的学习组织生态系统,其生态自然是指网际学习者与网络学习环境、学习者个体与群体之间和谐共处、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相互关系。

生态观的核心和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特征在于其整体性(系统性)观点,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内部各种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构成有序的自组织系统,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协调,实现其统一的综合效应。

网络学习共同体各要素间有何关系,其主要特征是什么?这是从生态视角来考察网络学习共同体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本文提出,网络学习共同体内部各要素间复杂、动态的交互关系可以概括为一种自组织关系,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一种自组织生态系统,其自组织特性决定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结构特征和成长机制。

2 自组织

自组织的观点最初来源于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20世纪60-70年代,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理论等共同兴起,分别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等不同角度,从宏观、微观不同层次揭示了系统通过自组织形成结构、完成进化的机制,并统称为“自组织理论”。协同学创始人哈肯(Herman Haken)认为,所谓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是指“如果一个体系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我们便说该体系是自组织的”。自组织理论通过对原有传统理性的、还原的、机械的科学范式的超越,提出时间是在非平衡世界中内部进化的度量,并给事物标上进化的时间箭头,从而揭示了性质迥异的各种系统在诞生过程中遵循的共同规律,在更深刻、更根本的意义上架设了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科学与人文之间、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桥梁,代表了未来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从经验观察出发,自组织现象和自组织系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鸟群的飞翔、白蚁建造巢穴、人体免疫系统、人脑的机能、互联网络活动、股市波动、市场经济行为、民主社会的管理等等,所有自组织活动都体现出复杂的微观活动与高效的宏观行为的统一,都表现出伟大的自发生命力和创造力,自组织也因而被视为世界发展和进化的重要规律。最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将自组织理论中具有普适意义的概念、思想和方法自觉用做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的广泛领域中自组织现象的产生、演化等基本规律的解释,尤其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中形成了蓬勃的研究势头。

3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自组织生态特征

哈肯指出,组织的进化有两种:他组织(被组织)与自组织。他组织诸如包办婚姻、计划经济,相对的自组织如自由婚恋、市场经济。他组织是机械现象,自组织是生命现象。他组织以异化于人的力量,通过分工分层的科层制,把人按中介的方式组织起来;自组织要求复归人本力量,通过流程整合的扁平化,把人按直接的方式组织起来。按此理解,自组织既是一种生命系统的存在形式和演化过程,也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同时还是生命系统赖以持续和进化的基础,是研究和解释生命系统的重要分析工具,是任何生命系统的起点。因此,自组织系统是“无需外界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即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有结构的生态系统。”

自组织理论认为,自组织系统的形成和演化至少应具备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涨落性等共同特征。从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一般理解可以发现,它已经具备了上述基本特征。

(1)开放性。自组织理论通常将系统分为孤立的、封闭的或开放的系统。孤立的或完美稳定的系统既不交换能量也不交换物质;封闭的系统交换能量但不交换物质;开放系统既交换能量又交换物质。系统内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界之间,在信息、能量和物质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交换,这是自组织系统成立的先决条件。网络学习共同体作为多元化网际助学者集合而成的系统,首先其所赖以建立的物质与环境基础――网络具有足够的开放性,这一点无须赘言;更重要的是其构成主体――多元化助学者之间平等对话、民主协商的关系,它推动了共同体内部各要素之间、共同体与外部环境之间时刻都与社会现实、虚拟现实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充分交换数据与信息,实现创新知识的开放性过程。没有这种建立在环境与学习者开放性基础上的学习结构,网络学习共同体不可能得以建立,更不可能持续。譬如一个BBS学习讨论群,在特定的讨论主题或版块下往往就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学习共同体,其群体规模、活跃程度和生命强度可能各有差异,但它们一个重要的共同点是:不论性别、年龄、阶层,只要对主题或版块有兴趣和参与意愿,任何人都可以方便地注册、浏览、发帖,参与和成为共同体的一员,这种简单、自由的准入/准出机制赋予了学习共同体足够的开放性。

(2)非平衡。这是就自组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状态和活动特征的多样性、异质性而言。一个系统,其各子系统间差异越大,它就越远离平衡态。尽管就自组织系统整体的长期发展趋势而言它是可持续的、趋向有序的、稳定化的,但其前提却是非平衡,“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其所有参与者在价值认知、知识结构、兴趣取向、年龄与个性等诸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种多元化特色是共同体得以持续和丰富的源泉,为共同体中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动力。学习因多元而精彩,多元带来非平衡,正是这种非平衡性促使学习共同体从无序到有序,从不稳定到稳定,实现理解、分享和创新知识的特殊价值和功能。很多网络学习系统建立之初轰轰烈烈,不久以后就变得寂寂无名,甚至沦落为无人问津的“网络鬼城”,一个重要的原因往往是它在发展中构建的是以教师(导学者)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程式化、同质化、一元化的学习结构体系,无异于以往线下陈旧的教学结构,网络世界开放、多元、共享的精神内涵没有得以张扬,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吸引力不可持续,它就只能很快沉寂乃至消亡,这样的学习系统本身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组织系统。

(3)非线性。指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制衡关系,而非从上到下的线性制约关系。非线性同时是实现自组织系统独特结构和功能之整体突现的根本前提,整体突现性作为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的产物,是满足叠加原理的线性系统所无法产生的。在自组织系统内,各要素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性质上相互独立、相互差异,他们之间非线性的相互竞争和协同关系构成了系统产生自组织行为的内在动力。因此,非线性是自组织系统成立的内在依据,非线性导致自组织。就网络学习共同体而言,一方面其硬件、软件与潜件等共同体要素间具有明显的复杂、动态和非线性关系。更主要的是其学习者要素之间持续的全方位的支持、协作与竞争推动整个学习系统的发展,使得其设计、内容、实施等各个环节均呈现出强烈的非线性特征,进而在极具生成性的学习过程中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共同体目标。

(4)涨落性。涨落是指“有助于系统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客观的、随机的机遇和机会,这些涨落……使系统上升到更高层面的有序态”。这是系统内部非稳定性的一种表现,是破坏系统原结构导致其失稳的因素,也是宏观有序结构产生的种子,因而是系统发挥自组织功能(结构)的直接诱因。目前还不能预测涨落出现的时机,只能对涨落出现的阶段及意义作描述,在社会领域系统中对涨落的判断一般也难于把握。即便如此,观察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与成长过程,可看到始终伴随着各种来自系统内外的不可控变化因素(涨落)的影响,这种因素来源于共同体内部人际互本身的复杂性与偶然性,恰当利用这种涨落性有助于发挥自组织作用,推动共同体的发展。以一个专题学习博客(Blog)为例,在聚集了较为稳定的博客参与者之后,可以近似地看作其建立了一个网络学习共同体。然而博客能否成长壮大,却受到该博客系统自身的技术优势与社会影响力、博主的个体状态与更新速度、参与者的水平与讨论质量、学习主题(话题)内容的质量高低等等来自博客内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组织和利用好这些因素,才能推动共同体的成长,促进每个成员的学习。

以上分析表明,一个真正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具备主要的自组织特征,是一种自组织生态系统,是共同体内部的物质因素(网络基础)、人际因素(学习者)、知识因素(学习主题)等诸多方面共同作用、相互滋养的社会生态系统。反过来。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演化历史也不断证明,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群体内部及群体之间都蕴含着无限的自组织机制。

三 网络学习共同体自组织生态的三种实现机制

复杂性科学研究认为,自组织是复杂自适应系统的一个主要演化模式,是能够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自行转变其运行模式,主动积极适应环境需要的生命演化模式。从网络学习共同体来看,自组织的魅力也就在于具有广泛差异性的网络学习个体在合作与竞争中催生新的结构和功能,在广泛的知识交流、共享与协商中推动系统的进化,从而产生知识的创新。自组织不是无组织,要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组织生态,建立和维护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网络学习共同体,需要深入探究共同体内部自组织生态的实现机制,找到共同体中自发性和有组织性之间的平衡点。结合网络学习共同体内在的自组织生态特征的分析,并通过对其内涵理解的三个构成侧面加以深化与改造,本文提出网络学习共同体自组织生态的三种主要实现机制:技术、知识与人际生态。

1 基于超链接的信息流畅通的自组织技术生态

以万维网站点、网络论坛等网络平台和其他基础设施组成的技术环境是网络学习共同体赖以建立与成长的物质基础。共同体在个体和环境之间以及个体相互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这些流的渠道是否畅通,循环迅速到什么程度,都直接影响共同体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物质和能量的顺畅流动维持了生物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构成生物生态系统的生命线。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里面,这种流的运动主要是建立在开放环境下特定信息编码构架的复杂化重组或建构之上,并表现为网络系统内以超链接形式连接起来的信息的充分涌流,以保证信息系统的平衡态,从而实现信息本身的自组织,形成一种现实存在的技术生态。因此,不论学习共同体所依托的硬件系统如何或者采用什么软件系统,能否提供顺畅的基于超链接的技术支持,是维持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生命性及其自组织生态的基本前提,技术生态也由此成为共同体自组织生态的重要机制之一。一个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技术生态的选择与培育往往是首要的任务,从最初的专题学习网站到各类教育机构建立的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到现在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加上BBS、博客、微博、QQ等各类商业化网络平台,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技术选择空间,选择网络技术平台的过程就是建立某种独特的技术生态的过程,而这种技术生态的发展本身又是处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复杂的自组织过程。

2 基于隐性知识的动态开放的自组织知识生态

由思想、观点、信息和灵感等组成的知识和知识网络,以及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构成了知识生态。知识生态是网络学习共同体功能与价值的集中体现,被称为知识维护、知识创新与组织学习的最佳模型。波兰尼将知识按照呈现的程度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对显性知识的组织一般称为知识他组织,对隐性知识的组织就是知识自组织。知识他组织侧重对知识的加工,注重现存的知识,是由外在控制的、由上而下的过程,需要外界指令的控制,由此形成他组织知识;而知识自组织则侧重知识的创造,它面向知识的未来,是在内生的动力下自主地、从下到上的过程,仰赖于个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从而形成自组织知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和特性决定了其知识生态在知识他组织的基础上,更关注隐性知识的自组织知识生态。相对于传统的强调静态、精确与控制的他组织知识生态,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自组织知识生态讲究动态、模糊与变化,并通过知识多样性而变得健壮,借助集体智慧实现知识的获取、分享和创造,从而创造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当属维基(Wiki)系统的建立。作为一种面向社群的多人协作写作、维护和知识创新工具,通过无数志愿者对百科词条的编写、修改、扩展和探讨,Wiki开创了一种借助互联网创建、积累、完善和分享知识的全新模式,在这个“全球最大的百科全书”中构建了一个真正的自组织知识生态。

3 基于心理契约的和谐共生的自组织人际生态

生态学机制篇4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政治心态 网络管理 调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236-02

1 新媒体与政治心态理论的概述

1.1 关于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天人们打开手机电脑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传统媒体指的是电视、报纸、广播等,新媒体则是除了传统媒体之外的信息传播工具,主要指的是利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数字电视、移动通讯工具等把信息提供给社会大众。随着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各种不同功能的手机APP被开发出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娱乐体育等各种不同的信息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大学生对电子产品普遍比较感兴趣,因此新媒体的运行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影响着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以及政治心态的形成[1]。

1.2 关于政治心态的概念

作为系统的研究领域,政治心态的研究近些年才开始,但是对政治心态的研究由来已久,古今中外的学者对政治心态已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在政治研究领域比较统一的说法是,政治心态指的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具备政治思考能力的个人在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根据一定的社会现象以及新闻媒体的报道,对所处的政治关系、行为与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现象形成的政治思考与政治心理反应[2]。

1.3 新媒体影响下的大学生政治心态

大学生是社会结构中比较积极活跃的群体,知识水平比较高,同时处在身体思维比较活跃的年龄,对新媒体的传播途径比较感兴趣,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比较高,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政治意识。新媒体影响下的大学生政治心态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具备政治思考能力的大学生借助于一定的新媒体工具对社会政治事件与政治行为的思考情况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政治心态。

2 在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政治心态的生成机制

2.1 新媒体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权威

新媒体的传播具有交互性的特点,与传统的媒体表达方式不同,它没有统一的权威与中心机构,各个主体与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发声,因此新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言论,既有正统的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也包括了异端邪说与低俗的内容。大学生群体对网络信息好奇心比较强,因此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的思想,很容易受到挑战价值权威的非主流思想的影响,导致他们的政治意识与政治观点产生偏颇,影响他们政治心态的形成。

2.2 新媒体影响着大学生政治观发展的方向

大学生群体由于思想发展不够成熟,也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很容易受到网络上负面信息的影响,对网络文章与观点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新媒体媒介中充斥着很多歪曲政治事实的言论与关于政治事件的恶意造谣。大学生的政治观念仍处于发展阶段,政治发展心态不够成熟,政治视角不够全面,在网上恶意的煽动言论中可能对党和国家产生一定的怀疑情绪,甚至在社会行为中肆意发泄对社会与政府的不认可情绪,给社会造成一定的隐患与威胁,使大学生政治心态的发展偏离了社会主义政治观的发展方向[3]。

3 针对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政治心态的调适路径研究

3.1 政府方面加强网络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客户端的发展,新媒体的发展如火如荼,在社会大众以及大学生群体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大学生由于年龄以及学识有限,在对社会事件的认识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部媒体评论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政治观念以及心态的形成,因此政府方面应当加强对新媒体方面的规范,建立一套有效地网络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由政府组织为新媒体的发声建立有效的平台,同时对网站的运行进行依法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互联网运行管理机制,禁止虚假恶意的信息进行传播,对社会大众进行误导,利用新媒体工具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心理进行引导,发挥在政治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利用三观正确、充满活力的新媒体工具对大学生政治心态进行有效地调试。

3.2 充分l挥校园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心态引导的作用

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离不开校园新媒体的影响,因此应当加强以校园网站为核心的校园媒体的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微信、QQ等新媒体工具在大学生的校内生活与社会之间建立一个有效活跃的交流渠道,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心态的引导作用。在校园网上建立学生参政专栏,对学校运作部门,例如课程设置管理、教师队伍情况、图书馆建设情况等进行公示,使学生对于校园建设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参政意识,鼓励学生进行监督。同时新媒体有较好的隐蔽性与虚拟性,学生不必公开自己的身份,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意见,能够对学校的宏观政策以及微观方面的具体实施进行监督与加强,通过参与学校的政治生活,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心态从而准确的表达政治人的心理诉求。充分发挥学生会以及学生社团的作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政治活动中去,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在具体的政治活动中体验政治生活,从而加深政治生活的意义,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进而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与政治责任[4]。

3.3 加强校外政治实践活动的组织

大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虽然部分学生已经通过兼职等活动与社会有一定的接触,但是整体上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仍然有限,因此他们的政治心态与政治意识都是教师的讲解与身边的新媒体工具等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充分加强大学生的校外政治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切实感受到政治生活与政治政策的意义,实践出真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破除新媒体环境影响下对大学生带来的不良政治影响,端正他们的政治态度与政治意识,学校方面积极组织专业方面有关的实训活动,利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三下乡活动,对偏远乡村进行支教活动,在市区敬老院进行志愿服务,参观烈士陵园以及博物馆等。政治生活是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个层次与方面的,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感受政治生活的意义,能够加强正确的政治心态的形成,同时可以把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政治疑问借助于便利的新媒体形式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教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正确的点拨与指导,促进学生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处理社会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政治生活与政治规范进行内化与吸收,从而提高政治鉴别能力,形成良好的政治心态。

4 结语

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对社会起了重大的作用,拓展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积极分子,更容易受到新媒体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他们政治心态的生成机制,大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与社会经验有限,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有限,因此政府部门与学校应当加强对新媒体的规范管理,建立有效的校园新媒体形式,提高学生的政治思维与政治意识,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心态。

参考文献

[1] 苏曦凌.政治认同的生成机制分析――基于政治心理学的研究路径[J].学术论坛,2010,33(2):39-42.

生态学机制篇5

摘 要:志愿服务对于倡导积极的社会风气、增加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志愿者中的主体,志愿服务拓宽了青年参与社会进步的渠道,为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提供了一个有利平台。但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机制化建设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要想使大学生志愿服务走出困境,必须构建一个常态化长效机制,确保其继续为社会发展、公民道德的提升做出贡献。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服务 常态化机制

课 题:河南中医学院2014年度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项目编号:2014JPXM10)成果,主持人:陈思,课题组成员:魏珊珊、甄俊峰、王凌潇。

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人们自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当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但从中国志愿服务现状来看,社会对志愿服务精神缺乏深刻理解与认知,同时社会也影响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建设;志愿者缺乏自愿性、自主性和广泛性,其培训制度并未实现系统化,培训机制不够健全,缺乏规范化与持久性。这些因素都成为制约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障碍。因此,努力探索出一套有组织、有层次、有效用的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对于高校志愿服务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笔者以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邻校学生为辅助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1120份,有效问卷954份,有效率为85.18%。通过问卷走访,笔者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进行了解,进而提出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整体认知不足,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

首先,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识有限。调查显示,71.2%的大学生只是基本了解志愿服务的含义,只有约一成的大学生非常清楚,而近两成的大学生处于完全不知道的状态。这一数据表明,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整体认知不足,接触相关的内容不够。

其次, 61.5%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态度是“感觉一般,有时间就参加”,85.1%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次数是“不经常参加,每年大概1~2次”,只有一成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愿意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很少参加这类活动。

调查中,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总人数为509人,占调查人数的53.35%,其中有14.60%的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次数不少于3次,85.40%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次数为1~2次,足见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

2.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力度不强,了解途径单一

当前,大学生志愿者已成为社会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有些高校缺乏对志愿服务的功能定位,对志愿服务、志愿活动、志愿者等了解甚少,仅仅依靠学校的相关志愿服务机构和社团,导致志愿服务途径单一,且内容一成不变,创新力度不强。

在调查中,近七成的大学生表示了解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依靠“大学生社团”或“学校组织”,只有一成的大学生借助新媒体来了解并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在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中,69.5%的受访者表示参与的活动大都是义务支教、敬老院敬老、无偿献血等传统的志愿服务,只有近两成的大学生表示参加过或者接触过西部志愿服务、医疗科普等具有特色的志愿服务。由调查可看出,志愿活动内容比较单一,缺少吸引力。

学生们对志愿服务的了解情况,也因性别、地域、年龄等存在差异。调查中,基本了解志愿服务涵义的总人数为785,占82.3%;男生中这一比例为78.9%,女生为83.7%;城市生源这一比例为83.5%,乡镇生源为82.8%,农村生源为81.9%;大一学生中这一比例为78.9%,大二为85.3%。由此可见,亟须增强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拓宽并创新志愿服务的领域及内容。

3.缺乏志愿服务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

(1)志愿服务培训制度不完善,活动效果不明显。在总体规划方面,某些高校缺乏对志愿活动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思考不全面,方法不恰当,实施起来与活动的预期效果相差甚远。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培训活动,有40.1%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表示“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36.1%的大学生表示“偶尔会有人进行培训”,而12.2%的大学生表示“不知道志愿服务还要进行培训”。志愿活动需要的不仅是满腔热情,更需要专业人才和专业服务。

(2)缺少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积极性不高。有31.5%的大学生表示“社会缺乏配套的奖励机制”是其不愿参与或没有兴趣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原因,22.9%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志愿服务能够获得相应的荣誉”是其参加志愿服务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缺乏规范化的注册登记制度、奖励惩处制度、考评体系和全国认可的志愿服务认证、全国联网的志愿服务档案。没有这些基础性的保障制度,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是不积极、不乐意的。

4.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不健全,安全机制有待提高

当前,缺乏资金和权益保障成为了志愿服务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很多学校因资金或者安全问题取消了部分意义重大的活动,有时一些没有收入来源的学生需要自掏腰包奉献爱心,久而久之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志愿活动也很难维持下去。此次调查显示,88%的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不够顺利是机制不健全所致,22.2%的学生认为经费不足是限制志愿服务活动的一大因素。而我国台湾地区早在2001年就颁布了《志愿者活动法》,是全球第二个颁布《志愿者活动法》的地区。

二、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

1.优化招募,完善培训机制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很多大学生仅仅是凭借一腔热情和好奇心参与其中的,这就使得有些志愿服务效率低下,不被大多数人看好。在招募志愿者时,应优化招募工作,建立健全招募机制,充分考虑其是否适合此志愿活动。对乐于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进行面试,在面试时通过一对一或多对一的面试阵容,采用问答式、模拟情景、设置突发情景等方式,对志愿者自身素质、应变能力、处事方式等进行考核,择优录取,进而有效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水平,使志愿服务水平得到有效保障。

与此同时,培训机制是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前提。志愿者机构应进一步完善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深入开展专业化培训,培养志愿服务专业人才;广泛开展通用培训,找专业人士编写培训教材;加强志愿者培训机构建设,使得志愿者培训长期、可持续发展。这样也让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的同时学到更多的技能,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2.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与约束机制还不够完善。作为大学生志愿者的后盾,学校应制定强有力的奖励机制,使优秀志愿者得到表彰,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特色专业的志愿服务中去。学校方面还可将志愿服务与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学分认证等相结合,以发挥更大的激励作用。

在志愿活动宣传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广泛传播志愿文化,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学校志愿服务机构,了解志愿服务相关活动。还可加大力度推广志愿者形象标识,提升志愿者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提升其品牌效应。

此外,学校应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机制,规范大学生志愿服务,使得大学生不单单凭借一腔热情去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更多的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社会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广阔平台。能否从这个广阔平台得到给养,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否长期有效进行的关键。一是要在加强专业培训的同时,注重资金的保障问题,强化大学生服务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和权益保障。二是形成志愿活动长效机制,探索学校志愿服务与社会志愿服务的有效衔接机制,学校可建立大学期间学生个人志愿服务时间累计制度,将每一个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志愿服务活动及时记录在案,毕业后,通过与社会协调,在大学生毕业就业、报考更高学府、报考公务员等时,将其志愿服务有效时长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因素。三是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保障志愿者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志愿服务平台。这些社会保障机制可以极大地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

志愿服务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为了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实现常态化,以更加成熟、更加卓越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参考文献:

[1]谭建光,周宏峰.中国青年志愿者:从青年到农民——改革开放 30年志愿服务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9(1).

[2]王鑫,高校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构建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高等教育),2013(1).

生态学机制篇6

关键词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组态软件;仿真实训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0-0218-02

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可编程控制器(PLC)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程度高低的标志。因此,各类高职院校已经将《PLC》课程作为电气控制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为企业培养具有PLC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但传统的PLC课程的教学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企业对PLC人才的需求和学校针对PLC 的教学相矛盾,企业需要的是PLC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能够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而学校由于缺乏对工厂PLC控制实际需要的了解,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工厂对PLC人才的需求;

2)学校的硬件更新不够, PLC产品种类很多,发展较快,因此,常常造成企业实际应用的PLC设备和学校教学专用的PLC设备脱节,学校的试验设备滞后,培养出的学生的技能不能满足企业技术发展的需要;

3)传统的PLC实训教学采用一些简单的按钮和LED来显示PLC输入输出接点的通断状态,反映不了设备的工作过程,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对学生现场工作能力训练的目的。

为了缓解上述矛盾,把组态王软件用于PLC的实训教学当中,利用组态王软件仿真PLC的被控对象,组态王软件可以接受PLC发出的控制信号,并按照组态软件中程序的算法以动画等形式在计算机屏幕上反映出PLC对被控对象的控制过程及结果。利用组态王软件全真模拟被控对象,就可以实现以有限的设备、低廉的造价、多样化的设计来丰富学生的PLC实训课内容。

2 仿真教学系统的硬件组成

PLC教学仿真系统的硬件主要由PLC、上位机(微型计算机)组成,采用上、下位机结构的控制系统实现对PLC编程控制的仿真调试。

上位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采用微型计算机,其功能是通过与PLC的通信接收PLC输入信号,然后组态王应用程序按照PLC程序输出结果来运行动画,实现对PLC编程控制效果的现场仿真.

3 组态王软件与PLC的通信

S7-200型PLC的硬件与组态王软件的连接是通过RS232/RS485转换器实现的,将PLC的编程接口与装有组态王软件的计算机的串行接口进行连接的。两者的通讯协议采用的是PPI协议,在设备配置当中也应该选择对应的的通讯方式和通讯协议。如果能够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进行参数的设置,那么组态王软件会自动完成驱动程序的启动和通信工作。

4 教学仿真系统的设计

通过对现场生产过程的研究,该教学系统在组态王软件中绘制了机械手的外观界面并编写了程序控制该机械手能够模拟生产线上的机械手的动作,利用组态王软件中机械手的动作来仿真现场的实际机械动作,但是机械手的动与怎么动是要靠PLC的程序控制的。

将PLC与装有组态王软件的计算机连接后,用PLC的输出来控制组态王软件中机械手的动作过程,可使学生直观的进行PLC的程序设计及调试训练,计算机上显示的动作过程越接近真实的机械手的动作,学生对机械手的运行状态和控制过程的感受才越深刻。

5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

5.1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

自动化生产线上的自动搬运机械手,用于将A工作台上的工件搬运到B工作台上如图1所示。具体控制要求如下:

(1)将机械手的右位、上位、放松状态定义为原始状态。

(2)在原始状态下,按下启动按钮,当A工作台上有工件时,机械手下降到达工件位置,机械手夹紧工件,上升到上位,左移到左位,在B工作台无工件时,机械手下降到下位,放松,然后上升到上位,右移回原位,完成一次运送工作。如此往复循环运动。

(3)在运行过程中,如按下停止按钮,所有运动停止,再按下启动按钮时,接着停止时的状态继续往复运动。

5.2 机械手控制系统输入输出地址分配

由于组态与PLC之间的通讯是通过数据线来实现的,而PLC的输入端能够接收的是来自外部的实际按钮或检测元件的信号,所以,在本系统中,由组态王产生的虚拟信号无法传送到PLC的输入端,因此在定义“数据词典”时,PLC的实际输入点的寄存器不能直接使用“IX.X”来定义,要用中间变量“MX.X”来定义。PLC的输出可以和组态王软件直接进行数据读取,所以数字输出点可以直接用“QX.X”来定义。根据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现将I/O端口分配如下:

5.3 机械手控制系统组态软件的界面设置

在机械手搬运工件的控制系统的仿真实训中如图4-7,既有工件和机械手的上下移动,也有工件和机械手的左右移动,还有机械手的夹紧和放松状态,组态界面组建的好坏关键在于如何将机械手搬运工件的过程逼真的展示出来。

机械手和工件的左右和上下移动是依靠坐标的变化来实现的。在每一个扫描周期,使对相应的中间变量进行加减运算,从而反应出机械手和工件的移动。设置如下:

1)机械手水平臂的设置是通过对水平臂的缩放设置实现的,在工程浏览器下点击机械手工程,调出机械手工程开发系统图,然后双击系统图中的水平臂,就会出现动画连接画面,点击缩放,出现图缩放连接的画面进行缩放设置;

2)机械手垂直臂的设置是通过对垂直臂的缩放设置和水平移动设置实现的,缩放设置与水平臂的设置类似;

3)由于工件既有水平移动又有垂直移动,而且还要实现从A点到B点的移动,所以对于工件的设计要通过水平移动、垂直移动和隐含设置共同配合完成,隐含设置是通过在工程浏览器下点击机械手工程,调出机械手工程开发系统图,然后双击系统图中的工件,点击隐含,进行设计。

该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过程证实了,利用PLC控制组态王软件模拟的现场机械手,可以实现PLC控制过程的直观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对PLC编程控制过程的理解,强化学生对工作现场的实时状态的直观认识,在不增加教学成本的条件下,使学生对PLC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组态王6.0使用手册.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李斌,邹灿红.PLC电气控制仿真教学系统的设计.机电工程技术,2006,35(3):122-124.

[3]廖长初编著.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

生态学机制篇7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经济学

在生态学上,生态补偿分为生态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和外部补偿机制。其中,生态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由于外界活动而遭干扰、破坏后的自我调节、自我恢复。生态系统的外部补偿机制是人类为了推进和加速生态系统的内部自我补偿机制,恢复与重建生态系统,所进行的生态建设活动的总称。从生态“经济人”的角度讲,生态补偿给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人带来一定的成本费用,表现为劳务和物质的付出,它的实质是实现经济价值补偿生态价值的过程。从“法律人”的角度讲,既保护环境污染者和破坏者应该承担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也包括污染者、破坏者支付恢复和重建费用,以及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向生态建设者支付一定费用的义务,这一过程在法学上表现为权利义务关系。因此,法学和生态经济学中所研究的生态补偿是生态系统的外部补偿机制。

一、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生态经济学根据

1.生态系统是可恢复的

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体和无生命物质构成了具有一定物质和能量循环功能和自净功能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如气候因子、土壤因子、水因子、生物因子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进,并在一定的时期内形成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但是,来自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的干扰,会使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并导致失衡。如森林砍伐、草原开垦等都会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受损。在人类的参与下,生态系统也可以从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所产生的失衡状态中得到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逐步协调。生态补偿就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通过自然和人工的结合,通过人类向生态系统的投入来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生态建设活动。因此,生态系统的可恢复原理,为我们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提供了生态学依据。

2.生态环境资源是稀缺的

人的欲望要用各种物质产品(或劳务)来满足,物质产品(或劳务)要用各种资源来生产。但自然赋予人们的资源却是有限的。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的矛盾便产生了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同时,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延续,以及环境资源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性,使得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更加明显。为了用稀缺的资源来满足人类的需求,我们就需要不断地保护、改善和补偿环境资源,使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然而传统的经济价值观认为环境资源的天然的,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因而没有价值。所以,认为环境资源可以无偿使用,从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改善、整治和补偿措施得不到重视。但现代经济学认为,稀缺的东西具有价值,物以稀为贵,越稀缺的物质,其价值越高。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具有的价值属性为生态补偿奠定了价值理论基础,它要求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时,人类应当不断地改善、补偿环境资源;同时它还要求将环境资源补偿的具体行为引入到社会关系内部,使损害生态环境者和生态补偿的受益者补偿生态建设者和为生态建设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者,使生态补偿从人对自然的补偿转化为人对人的补偿。

二、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目标

1.生态正义目标

正义是法律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正义的主题是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和社会合作利益的划分。美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确定了社会经济不平等条件下的正义原则:第一,人们在收入和财富方面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但这种分配是对“最少受惠者”最有利的;第二,人们在使用权力方面也是不平等的,但掌握权力的地位和职位应该是对每个人都开放的,即具有同样条件的人应具有同样机会担任这种职务和占有这种地位。环境正义是对罗尔斯“正义原则”的运用,它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第一,环境正义是作为公平的正义,包括了环境的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权利义务分担公平;第二,环境正义的核心是公平地分配环境成本和费用;第三,环境正义体现了发展权和发展机会的均等;第四,环境正义必须体现差别对待原则,优先考虑最不利地区和成员的利益问题,如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利益问题。环境正义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法理学和伦理学的依据,环境正义要求对那些为地球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做出贡献和失去发展机会者,以及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供生态补偿,以达到整体生态均衡。

2.环境均衡目标

均衡分析是理性选择理论分析决策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具体到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分析,主要要考虑以下两个均衡:

第一,代内均衡:指代内的所有人,不论其国籍、种族、性别、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差异,对于良好的生态系统享有平等的权利。目前讨论最多的就是不同区域之间生态补偿的不均衡,西部廉价的能源供应东部而没有得到生态补偿,造成东西部生态系统负担的不均衡,从环境正义的角度看,地区之间有平等的发展权,上游地区因保护生态环境而丧失发展机会,下游地区应当给予其适当的补偿,其次,大江大河上游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化是由千百年的战乱、自然灾害、政策失误造成的,如果让上游地区单独承担生态恢复和重建的责任是有损生态公平原则的。然而,目前因为地区间的生态效益难以测算,使地区间生态补偿的标准很难确定,加之,地区生态补偿协商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为地区间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安徽省黄山市是新安江流域上游的水源涵养地,而浙江省杭州市是流域下游的受益区,两市都对新安江流域的生态补偿问题非常重视,但在如何补偿的问题上,却各抒己见。黄山市希望能得到浙江省获得生态补偿,并期待浙江省来投资,而浙江省和杭州市则认为,上游没有提供合格的水,特别是总氮和总磷指标甚至达到V类,对下游水质造成影响,下游不应对其进行补偿。另外还有不同主体之间生态补偿的不均衡。例如当代社会中有人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和受益者,有人是生态系统的建设者,按照权利和义务相对等的原则出发,享受生态效益好处的人应该给生态环境建设者提供生态补偿。但是因为生态效益的计算困难和补偿机制的不完善,我国不同主体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第二,代际均衡:罗尔斯在其巨著《正义论》中,为代际平等提供了一个起点。罗尔斯认为,假定把每一个人置于“无知的面纱”之后,则是一种可能得到公平的普通标准方法。无知的面纱防止了他们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真实处境的了解。人们被置于这个面纱后面,一旦他们做出决定,就被迫生活在一个社会里,而且会根据某种原则做出决定来管理这个社会。这种方法意味着当代和后代所有成员进行假设性协商,根据这些准则来决定资源的代际间分配。由于无知阻碍了他们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代人,因而人们既不是过度的保护主义者(除非他们变成了前代的成员),也不会过度开发(除非我们变成了后代的成员)。代际均衡的环境正义,确立了当代人和后代人共同享有地球生态系统的权利,要求当代人在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毁损时,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给地球生态系统以补偿,并公平地负担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成本费用。

三、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原则

生态补偿是为了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功能和自净功能,使生态系统保持高的能量转化率、物质积累率和最大的自净能力,这就是生态效益;而经济效益要求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率,使投入和产出最大化。所以生态补偿中,要用最大的投入换来最大的生态效益,用生态效益更好地为经济效益服务,同时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为生态补偿提供经济基础,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原则应该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四、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标准

在考虑环境资源法中权利安排的价值目标时,传统法学往往以公平、正义标准来衡量。但公平与正义的标准是基于主观的价值判断。即使涉及客观的标准,也往往将利益的衡量限于经验的观察,而缺乏理论的例证。事实上,公平、正义绝不是与功利主义相悖的,仅属古典自然法的价值目标,亚里士多德曾区分出交换的正义和分配的正义。所谓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不过是因各自内涵在不同条件、不同价值层面下的差异所引起的,他们完全可能统一于某个价值终点。生态补偿机制应该以效率作为其生态经济学的评判标准,因为其允许生态破坏者对生态建设者进行经济补偿,如果受益者得到的补偿大于破坏者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其结果是社会的总体福利增加,那么这就实现了一次帕累托改进(ParetoImprovement),在不违背效率的同时向分配正义的“理想王国”迈进了一步。这也同时表明:在现代环境资源法学领域,公平原则有着自己独特的判断标准和解释。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必然会涉及到利益、资源的分配和调节,这就必然存在着对某一方的损害。帕累托均衡和帕累托改进对现实法律世界的可适用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因为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复杂的社会关系,每项法律在对一部分人有利的同时,必然也会对其他人不那么有利甚至有害。所以就有了卡尔多—希克斯改革,这是指在改革中受益总量大于受损总量,以至受益者可对受损者进行补偿,使之不受损或受损最小。严格说来,卡尔多—希克斯改革是非帕累托改革通过“赎买”、“补偿”向帕累托改革的一种转化。卡尔多提出:“任何潜在的变动都要受到以下的测验:要问所有因革新结果受到有害影响的人,认为革新给他们带来的不便最低要有多少货币补偿。同样,也要问所有因革新获得的人,估计最高意愿让出多少钱而又不放弃已得的利益。只要后者的总和大于前者的总和,就可断定这是社会合意的革新。”其意思是说如果一项法律制度的安排使一些人的福利增加而同时使另外一些人的福利减少,那么只要增加的福利超过减少的福利,就可以认为这项法律使社会福利总体实现了增值,因而这项法律就是合乎效率的。换言之,只要法律收益获得者能对受损者给予补偿,最终的法律安排就是有效率的。

参考文献:

[1]张炳淳: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分析[J].河北学刊,2008(1):172

[2]吕忠梅主编:环境法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87

[3]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2,105

生态学机制篇8

高阿荣(1995-),女,汉,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大学本科。

摘 要:结合流域及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对于在全国范围切实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环境资源有偿利用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将我国的水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划分为政府机制、市场机制以及通过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找出我国在这方面可以探索的创新模式,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政府机制;水权交易;国际经验

一、我国目前存在的困境

我国在推行生态补偿机制的过程中,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虽然已有许多政策措施,但由于没能从机制上解决生态价值补偿问题,即使一些地方的保护与发展关系得到协调,也还有许多不稳定因素,影响可持续发展。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贯彻“生态目标不到位”和“给农民的补偿不到位”、“经济补偿”落实不到位等情况。这也说明,真正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一种远比想象深刻的社会利益大调整和制度创新。

下面我将综合我国的先进模式,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探讨有关水流域方面的生态补偿机制。

二、水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

(一)主体的界定

对于跨流域调水的生态补偿,其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可以分为水源区、输水区、受水区,其中受水区的居民、企业及相关政府等是生态补偿中的补偿主体,而水源区的居民、企业及相关政府等是生态补偿中的受偿主体,中央政府通常都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而具体的实施主要由水利部门为主导。

对于同一流域内而言,生态补偿主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中央或当地政府。二是流域生态改善的受益群体,具体的又包括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者、消费使用者以及其他流域生态效益享用者。生态补偿的受偿主体是指流域上游的区域和其周边地区,具体也分为当地政府和为流域生态保护做出贡献的群体。

(二)补偿方式

1、政府机制。

(1)财政转移支付。把环境财政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在中央和省级政府设立生态建设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地方财政也要加大对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为扩大资金来源,还可发行生态补偿基金。按照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资金的安排使用,应着重向欠发达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系源头地区和自然保护区倾斜,优先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作用明显的区域性、流域性重点环保项目,加大对区域性、流域性污染防治,以及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和应用的资金支持力度。

(2)智力补偿。加大生态脱贫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生态移民的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加快农民脱贫致富进程。进一步加大力度欠发达地区改善发展环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支持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替代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环保型产业,积极构建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流动。

2、市场机制

(1)排污权交易。我国在90年代引入排污权交易制度,起初是为了酸雨的控制。2001年9月,经多方努力,我国第一笔排污权交易在江苏省的南通市得以顺利实施。我国应稳定发展排污交易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所谓的一级市场是指政府进行出让排污指标配额,新、改、扩建排污单位进行购买。已知的二级市场交易,即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的交易,排污者之间的交易在二级市场进行,这是一个完备的自由交易的市场,它的交易价格以及交易规则都应该是市场化的。而为提高排污权的配置效率,政府在二级市场的参与作用应逐渐减弱,主要从有效监管、培育市场,为企业之间的排污权交易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等方面着手。

(2)建立水权交易制度。结合我国水权交易的实践,我国应该首先明析水权,合理配置初始水权,基于市场化方式实现水权的流转。鉴于我国目前长久形成的水权纷争,初始水权应该由政府依照法律,建立水权登记制度,切实做到初始水权分配的公开透明。另外,应允许水权适度流转,政府来规范水权市场。水权市场的交易可以包括水权转让,水权租赁等多种形式。

3、国外经验

(1)建立跨流域生态补偿合作机制。在德国的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比较成功的例子就是易北河的生态补偿政策。1990年后,德国和捷克达成共同整治易北河的协议,成立双边合作组织。整治的目的是长期改良农用水灌溉质量,保持两河流域生物多样性,减少流域两岸排放污染物。我国可以借鉴其先进经验,对于跨地区的流域,可以进行区域合作,建立高效完善的合作组织机构,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组织目标,便于进行长效的合作。

(2)生态标记。生态标记实际上是对生态环境服务的间接支付方式。这种支付方式的关键是,是否存在赢得消费者信赖的认证体系。欧盟于1992年出台了生态标签体系,建立生态标签体系的初衷是希望把各类产品中在生态保护领域的佼佼者选出,予以肯定和鼓励,从而逐渐推动欧盟各类消费品的生产厂家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使产品从设计、生产、销售到使用,直至最后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危害。在我国典型的案例就是农夫山泉:农夫山泉公司认为水源地人民为了保护水源而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经济发展,正是有了水源地人民无私的付出,才有农夫山泉天然水的优良品质。农夫山泉希望能为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力,所以在每瓶农夫山泉的瓶体包装上写有每瓶水中拿出一分钱捐献给水源地的标语。

结语

生态补偿牵涉的相关利益主体众多,补偿范围的界定、补偿费用的征收等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各水源保护区也应结合自身特色和发展条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保护动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常亮.基于准市场的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辽河流域为例[D].大连理工大学,2013:38.

[2] 李国平,张文彬,李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契约设计与分析[J],经济管理.2014,(8).

[3] 李国平,李潇,汪海洲.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生态补偿效果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3,(4)

[4] 徐涵,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以上海市淀山湖地区为例.辽宁农业科学,2015-04-18.

[5] 欧阳志云,郑华,岳平8建立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与措施[J],生态学报,2013.

生态学机制篇9

关键词:直流电动机;电气制动;对比法;解析几何法;归纳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8-0103-03

“电机及拖动基础”是电气类专业一门主要的、必需的专业基础课程,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又具有专业课的性质,对于电气类专业的其他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电气制动作为电动机的主要拖动性能之一,无疑是该课程的一个重点。因为该内容涉及电路连接转换、电磁关系变化、机械特性分析及相关计算等诸多方面,显然又是一个典型的难点。

笔者以他励直流电动机的电气制动为例,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对比法、解析几何法及归纳法在该内容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使多变而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而规范,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

对比法

对比即比较,亦即抓住事物的本质、要点,增大反差,使学生在对比之中弄清一些模糊、难懂的问题,进而理解事物的本质特点,把握其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般认为,电动机有电动和制动两种工作状态,区别这两种状态的直接依据就是其电磁转矩T的方向与转速n的方向的关系:如果两者方向相同,即工作在电动状态;如果方向相反,即工作在制动状态。与此同时,制动状态往往是建立在电动状态的基础上。脱离电动状态阐述制动的工作原理,往往使学生无所适从,难以理解;反之,若以电动状态为基础,注意两者之间的对比,问题则迎刃而解。

下面以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能耗制动为例进行介绍。其电路图如图1所示。

电动状态:开关S向上闭合,电枢绕组接通直流电源,此时电动机的外加电压U与电枢回路感应电势Ea的实际方向相反,但因为U>Ea,所以电枢电流Ia的方向与电压U的方向一致,T=CTΦIa,磁通Φ的方向不变,T的方向取决于Ia的方向,T与转速n的方向相同,电动机工作在电动状态。

制动状态:开关S向下闭合,电动机断开直流电源,电枢绕组通过串加电阻RB形成回路,此时,U=0,因为惯性,转速n不能突变,Ea=CeΦn不能突变,电枢回路只剩下感应电势Ea,无疑电枢电流IaB的方向取决于Ea的方向,而电枢回路感应电势Ea实际方向与电动机的外加电压U的方向相反,故此时电枢电流IaB的方向与电动状态时电枢电流Ia的方向相反,TB=CTΦIaB,则TB的方向与电动状态下T的方向相反,即TB与转速n的方向相反,电动机工作在制动状态,此即直流电动机能耗制动的工作原理。

经过前面教学环节对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和拖动特性的介绍,学生对电动状态的电磁关系印象往往比较深,而对制动的电磁关系则难以把握。运用上述比较,可使学生通过对两种工作状态下各电磁量的鲜明对比产生一个清晰的认识。

解析几何法

一般认为,直流电动机的电气制动分为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和回馈制动三种。机械特性方程及其所对应的曲线是分析和计算各类制动的基本依据,而各类制动所对应的机械特性各不相同,学生往往因为其过于抽象而难以琢磨,混淆不清。如果借助解析几何法进行阐述,则问题可变得具体而规范。

(一)用解析几何法区分电动与制动状态

(二)用解析几何法把握机械特性方程

机械特性方程是求解电气制动问题的直接依据,而各类制动所对应的方程形式各不相同,单独理解往往单调而抽象,极容易混淆。如果利用解析几何法与坐标中的曲线联系起来,则问题就简单多了。由机械特性方程的一般式:

直线、方程与其所对应的解析几何知识相结合,使得原本抽象、多变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而直观,加上对各类制动工作原理的理解,学生就能很熟练地写出各类制动所对应的机械特性方程,而方程是求解具体问题的直接依据,实际问题的解决也就变得直观而容易把握了。

归纳法

前面关于制动的阐述虽然解决了难以理解和掌握、抽象及多变的问题,但仍然有些松散,不利于对各类制动特点及其适应场合的把握,如果再对其进行归纳、综合,则可以给学生一个全面而具体的直观印象,具体如图4所示。

从图4中,可以很直观地得到:(1)从第二象限的特性可以看出,电源反接制动与能耗制动都能用于制动停车,并且可直观地比较两种制动的制动转矩大小(横坐标所对应的绝对值)。显然前者的制动转矩比后者要大,而且因为能耗制动的特性曲线经过原点,不难理解在转速较低的时候其制动效果不理想的特点。(2)通过第四象限的特性比较可知:能耗制动和倒拉反接制动适应于低速匀速下放重物(位能性恒转矩负载),而回馈制动适应于高速匀速下放重物;在第四象限,n0,而在倒拉反接制动时n

应用举例

例如,一台他励直流电动机拖动某起重机提升机构,电动机的数据为PN=30kW,UN=220V,IN=158A,nN=1000r/min,Ra=0.069 Ω。忽略空载损耗。(1)电动机以转速600r/min提升重物时,负载转矩TL=0.8 TN,此时电动机运行在什么状态?求电枢回路应串入的电阻值;(2)电动机以转速600r/min 下放重物时,负载转矩TL=0.8TN,此时电动机可能运行在哪几种制动状态?求出各种制动状态下电枢回路应串入的电阻值;(3)电动机以1200r/min下放重物时,负载转矩TL=0.8TN,此时电动机运行在什么状态?求电枢回路应串入的电阻值。

结合位能性恒转矩负载的机械特性,对照图4,可以直观地判断出问题(1)中的电动机运行在电动状态;问题(2)中可能运行的制动状态为能耗制动和倒拉反接制动(转速反向的反接制动);问题(3)中的电动机运行在回馈制动状态总结

电气制动是所有拖动性能中的一个典型难点,学生通过对该内容的把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对该课程的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事实上,对比法在“电机及拖动基础”的教学中还可以广泛地用于直流电机与交流电机、变压器与交流电机的运行分析、电动机与发电机等许多方面,甚至可贯穿该课程教学的始终;解析几何法等数学方法亦可在起动、调速等其他拖动性能的分析、交流电动机的拖动性能分析等环节中推广。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该类方法能帮助学生把握抽象、模糊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实现有的放矢地分析问题。

参考文献:

[1]马爱芳.“电机及拖动”课程教学中现场环境的创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0(6):139-140.

[2]张乐平.对比、图解法在《电机及电力拖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4):98-100.

生态学机制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 创业教育 生态系统 教育系统

[作者简介]马小辉(1975- ),男,浙江金华人,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创业教育。(浙江 临安 311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创业教育生态转型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4SCG12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095-02

生态文明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一种战略性选择,也是高等教育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生态文明有三个层次:生态文明的制度层次;生态文明的物质层次;生态文明的精神层次。如果用现代生态文明观来分析创业教育三十多年的发展,在这三个层次上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制度层次上,虽有运用生态学原理来考虑创业教育总体设计,但尚未形成适应生态文明的系统创业教育体制机制;物质层次上,更多研究的是高校独立系统作用,忽视创业教育作为生态系统,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内外因子的协同作用,尚未构建适合生态文明的创业教育组织体系;精神层面(或是价值观)上,更多体现“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尚未确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创业教育价值观。创业教育仍只局限于高等教育内部的“自娱自乐”,局限于高校内部个别部门追求师生创办企业经济获利,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遇到了瓶颈。因此,以生态文明的视野观察分析创业教育,重新构建创业教育体制机制、组织体系和价值观,形成适应生态文明的创业教育中国化发展策略,已成为中国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与生态文明关联

1.生态文明需要创业教育这一发展形式。近现代以来的工业文明在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使得生态、环境和资源压力急剧增加,使我们面临严峻的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西方学者认为,“人类中心论”是现代人类生态危机的思想本源,为了消除生态危机,西方应该从中国传统生态伦理中寻求答案。中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摒弃过去“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脚点,以更开阔的视野将人类和自然社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生态文明使中国在应对全球经济竞争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双重压力下看见了发展的曙光,而建设美丽中国、和谐中国,实现中国梦及生态文明,必须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分割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方式。创业教育涉及教育形式改革、教育内容调整,还表现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功能的再次定位,由此对教育思想价值进行梳理,反映出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诠释了教育的本质及发展走向。

2.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1866年,海格尔首次提出生态学概念,认为生态学是探讨生物有机体之间以及生物有机体与其生存的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问,这一概念逐步延展到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之中。1966年,英国学者阿什比首度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从生态学的视角思考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开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高等教育之先河。创业教育作为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我们认为创业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自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外部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相互联系,内部与创业教育子系统紧密联系,而且这些联系协同运动、发展变化。创业教育受内部和外部诸多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同时创业教育的成效也会反作用于各生态因子,促进其或是抑制其发展变化。

二、创业教育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1.体制机制的合理性安排。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内生于教育系统中,是教育的核心要素,而我国创业教育则是寄生于教育系统,是教育的附加要素。从我国创业教育实际运行来看,多数人认为开展创业教育是高校自身的事,是高校就业部门解决大学生严峻就业问题的举措之一,结果导致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各成体系,创业教育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高校对所开展的创业教育是否符合社会现状并不清晰,政府出台的看似科学合理的政策在实施中困难重重,企业面临创业人才缺乏、创新创业能力停滞困境。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合理安排。

2.组织结构的完整性构建。按照生态学的观点,创业教育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生态系统,作为社会生态系统中表现出相对独立性的子系统,它与社会生态系统各类组织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相互作用。同时,它需要进行内部组织变革,自我调节,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制约着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化程度和作用的发挥。在这一方面,麻省理工大学提供了成功的案例。在麻省理工大学校内,以创业中心为核心,组建了数十个项目和中心,主要是“官方”的创业教育组织和“非官方”的学生创业“社团组织”。创业教育的“官方组织”包括创业中心、创业辅导服务中心、技术转移办公室、资本网络、专利委员会和专利管理委员会。学生创业“社团组织”包括全球创业工作坊、创业者俱乐部等。在创业教育外部支持系统中,通过《小企业法》专门成立了美国政府创业支持核心机构――小企业管理局,麻省理工大学享受到该局提供的良好创业政策法规、技术支持、融资支持、咨询与服务等。在麻省理工大学周围还存在多元化的非官方的社会支持机构,如各种创业园、风投机构、培训机构、资质评定机构、创业者协会、柯夫曼创业中心等。

3.价值观的生态性转变。当今,世界各国在开展创业教育时更关注于人对自然社会的改造这一工具价值的提升,他们认为创业教育是未来人应该掌握的证明一个人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第三本教育护照,是一种培养和提高生存能力的教育。其实,在生态文明视野中,创业教育价值观的生态性转变远比其技术革新更为迫切。创业教育不仅注重它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而且还注重它的生态效应;它不仅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业型人才,而且它通过“创业遗传基因”的繁殖,实现代代人与社会自然的共同持续发展;创业教育追求的不是单向的功利性,即以人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谋取和占有眼前利益,而是双向的和谐性,实现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共存互赢、协调发展。

三、创业教育生态文明发展策略

1.健全以“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多方参与、协同生长的有效机制。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形成了三种典型的发展模式,即课堂教学主导型模式、创业意识技能提升模式和综合型模式。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2]3号)对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从整体而言,仍缺乏一个涉及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多方参与、具有可操作性的创业教育整体规划。在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可以把“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作为规划制定、体制机制建设的逻辑起点。

首先,制定包括国家层面及高校自身的规划。政府制定国家层面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创业教育整体发展战略,分层实施创业教育国家计划。国家层面的规划涉及创业教育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涉及政府、高校、社会组织在创业教育的职能分工,涉及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安排、平台搭建、激励政策制定和创业氛围营造等方面。高校自身的创业教育规划须与高校发展规划衔接,如浙江农林大学在推进创业教育过程中,将创业人才培养与学校创办生态型、创业型大学进程有效对接,并对创业教育进行了生态规划,提出以培养具有生态创业意识、知识以及能力的生态创业人才,通过服务浙江“生态省”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领航员。

其次,突出高校创业教育主体地位。真正发挥出高校作为创业型人才培养实施者、智力型资本激发者、新创型企业资源融合者的主体作用。在高校周围,作为创业教育活动最主要的因子――创业师资和创业资金迅速地聚焦起来,创业资源的传输、创业平台的构建、创业人才的培养以及知识资本的输出,这都需要高校起到核心作用。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主力军,在发挥其教育优势、实现创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结合、“有形”资源与“无形”制度协同等方面引领着创业教育的发展未来。

最后,搭建创业教育中政府、高校、社会组织三方协同运行机制。创业教育要取得成效,必须改变以往的各自为战的局面,以促进生态文明发展为共同利益诉求,促使三方系统化运作,共同推进创业教育生态文明进程。政府不仅从生态文明宏观战略层面提出创业教育的发展规划,而且通过有效的创业政策法规、资金扶持、创业平台建设、创业教育研究及创业文化氛围营造,为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组织(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基金会)通过资本运作、创业资金、项目合作、委托培养、共建创业基地、连锁加盟等形式提供创业资源。另外,部分社会组织成立的“大学生创业法律援助站”和“大学生创业扶助站”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技能培训、创业初期资金扶持、专家跟踪指导等服务;高校接受政府提供的创业需求、创业政策以及社会提供的创业资源、创业服务,通过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平台建设,将科研成果和创业人才在孵化器中进行创业孵化,为政府输出知识资本和创业人才,为社会组织输出商业化的创业技术和创业项目。

2.形成以高校“聚焦合作”的以创业中心为核心的创业教育组织体系。我们认为,生态性创业教育组织体系更多的应是横向协作组织所构成的体系。其组织体系基本构成包括创业中心、社会合作机构、专业领域的创业创新机构、竞赛机构、教育教学组织、辅导机构和质量监控中心等。创业中心制定创业规划,出台创业政策,整合学校创业教育资源,搭建创业平台,开展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制定生态性创业教育内容及标准;社会合作机构扮演大学-产业中介的角色,通过与产业部门、各类孵化器和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产业协会、商会等联系,挖掘社会创业资源,筹措创业教育资金;专业领域的创业创新机构,如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生态种业研究中心、生物基材料与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等,这类中心非常关注特定领域产业与学术联系,虽然创业只是其商业活动的一部分,但这是未来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核心竞争力”;竞赛机构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通过竞赛选拔优胜者,选择生态创业项目,吸引社会关注,进行风险投资,营造良好创业氛围;教学组织通过教学计划、师资培养、教学实施、实习实训、创业实践等途径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创业教育工作;创业教育辅导机构,如高校创业指导中心、创业指导站等机构提供创业项目、创业资金、导师和政策的咨询服务;质量监控中心开展创业质量评价和反馈,提供衡量高校创业教育质量的基准,反馈创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为引导高校培养适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创业人才提供依据。

3.构造以“课程、师资”为核心的全程植入生态价值观的培养体系。美国著名的创业教育研究机构考夫曼基金会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向被教育者传授概念与能力的教育,以此来发现那些不被人重视的机会,或是当别人还在犹豫不决之时,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心付诸行动。同样,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创业教育需受教育者在掌握基本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前提下,能够识别出并付之于实施的生态创业机会。在这一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的是生态化的课程和师资。

生态化的创业教育课程包括形式与内容的生态性。其课程基本形式有单一课程形式、多课程结合形式、专题教育形式和实践活动形式。单一课程形式是整合现有课程中有关创业及生态学识内容为独立课程;多课程结合形式是将有关创业及生态学识内容,通过不同课程大纲内容调整,结合不同课程来进行教学;专题教育形式围绕如生态农业创业专题、生态产业发展前景等某个生态创业专题,来弥补渗透形式的不足;实践活动形式做到了“做中学、学中做”,如生态创业项目开发、生态创业公司的创建等实践活动,使创业教育课程能够与实际创业活动结合。丰富的生态创业文化活动是课程教学的有效补充,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政策宣讲会、生态创业成功人士典型报告会等,都可以塑造生态创业精神,提高生态创业意识。依托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各类研究中心、创业园、创业实训基地和创业实践平台开展的创业实训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生态创业能力。

生态化的创业师资要求教师作为学生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引领人,自身要首先根据生态文明的要求调整创业意识、知识和创业实践活动。生态化的创业师资可以分为校内创业师资和校外创业师资。对于校内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为在职教师提供生态创业示范企业和基层挂职锻炼的机会,感受生态创业成效;每年选送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参加创业培训(研修)班或赴国内外考察学习,青年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生态创业实践,提升生态创业能力;学校优先安排师生生态创业项目,在教师考核、职称评定、项目经费等方面,对从事创业教育及生态创业项目的教师提供政策倾斜,实行政策激励。对于校外创业师资,可以从政府、社会组织提供生态创业师资信息库,以及高校毕业生从事生态创业人士中进行选择,在创业课程教学、创业实训、创业实践中担任创业导师角色。

[参考文献]

[1]黄承梁,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M].北京:中共中央学校出版社,2010.

[2]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宣裕方.农林高校新农村建设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2(2).

[4]柳友荣.高等教育发展的“生态文明”[J].中国高教研究,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