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重点十篇

时间:2023-12-18 17:4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心理学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心理学重点

社会心理学重点篇1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人格构建;方向性拓展;要素探究

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全新视角探索中,介绍教育心理学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及理论[1],将学生人格特征以及人格构建与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根本出发点,引导学生社会人格的建立,为高校学生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一般规律角度为根本突破口,强调社会独立人格以及社会民主人格构建的重要作用,突出高校学生社会独立人格与社会民主人格构建的重要因素,并积极优化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确保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健康程度能够不断提升,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构建方向。

一、以性格特征为引导的高校教育心理学人格构建方向

1.立足一般人格形成规律研究,展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信息爆炸引发各种思潮进入校园,在促进校园革新的同时,也引发各种问题。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心理理论[2]。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性拓展与研究中创新点在于将学生人格构建与发展为切入点,以人格特征的一般形成规律为基础,积极构建学生社会心理,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适应性能够全面提升。学生一般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具有阶段性特征,分别是人格意识的构建、人格动机的形成以及人格行为的体现等三个阶段性条件。人格意识的构建包含独立人格与民主人格意识的构建过程,人格动机的形成是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产生的前提条件,而人格行为的产生是学生社会心理发展状态的直观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的拓展与创新,结合学生一般人格构成规律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教育心理学引导过程中渗透,促使研究方向与研究视角的创新性得到充分表达。

2.着眼社会人格构建主体思路,表征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观点。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探索的方向性创新要素中确立学生社会人格构建的基本思路,将社会人格形成与发展,充分明确学生社会心理所产生的带动作用。从学生社会人格构建的基本思路中将学生社会思想、意识、观念、思维的形成过程为根本主体,积极构建学生社会发展主观能动心理,从思想、意识、观念以及思维层面正确引导学生社会发展心理,进而积极转变高校学生心理。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立足人才社会发展,深层探究社会人格构建所具有的作用性的根本表现,促使社会人格构建的一般规律中能够渗透出人才社会发展心理所具有的影响与指导作用,为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方向的转型提供必然推动力。

3.以利他人格培养客观路径,表达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全新切入点。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为了得到良好的结果而灵活自我调节的能力,即积极力量[3]。利他人格的形成作为人的社会人格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的社会发展心理深层优化的具体表现。从利他人格的基本特征来看,关键点在于以他人利益为中心,并且将满足他人利益为根本立足点,体现出人的社会人格、心理发展的成熟度。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针对学生社会人格的构建与发展一般规律,将利他人格培养的侧重方向进行具体挖掘,突出以他人利益为中心的人格引导过程,同时积极构建学生满足他人需要的社会发展心理,进而促使高校学生社会人格能够逐渐完善,从社会客观层面深层引导学生社会发展心理。这既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全新切入点,也突显立足学生人格构建规律,为学生社会发展心理形成积极优化,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健康度、成熟度达到充分保证。这是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思想创新的重要因素,利他人格的培养路径能够积极优化学生社会发展的心理意识,推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保证学生社会人格、社会心理、社会思想、社会思维的正确树立。

二、以社会独立人格形成规律,探究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新视角

1.以思想独立性为根本,形成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社会人格化影响。从人的社会思想形成所具备的一般特征进行具体探究,思想的独立性最为明显,表征出的社会人格更加具体,影响人的社会心理发展。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集成中针对社会思想的独立性,将社会独立人格形成产生的必然作用进行具体分析,探究教育心理学中高校学生的社会人格引导,并最终准确建立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从思想的独立性角度出发,思想的独立性特征的形成源于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以及看待事物角度的不同观点。而思想的独立性中能够反映出学生的人格发展特征的不同性,为此在进行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尊重学生社会思想的独立性发展方向,总结出影响学生社会人格的不同思想作用,对动物本能取向和共同人性观点进行激烈的批判,并为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积极优化进行思想保证[4]。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探索中从思想特征角度分析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客观作用,得出教育心理学研究社会人格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2.以意识独立性为重点,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人格研究新方向。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尊重学生社会人格发展的必然过程,将社会意识的独立性研究作为重要的切入点,以社会人格构建与发展为突破口,正确引导和指向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从高校学生意识的独立性角度进行具体探究,将学生社会意识、责任意识作为重要构成因素,履行社会责任、强化社会发展意识能够体现出高校学生社会人格发展的主观方向。然而在高校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环境所存在较大的差异,社会发展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认知观点存在一定的不同,产生高校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基本方向的方向性作用力,形成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带动作用的不同作用及影响。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针对社会意识的独立性进行系统深化,将责任意识、社会意识的引导方向进行准确探究,以意识的独立性全面分析为侧重点。突出学生社会人格构建的方向性引导要素广泛探究,明确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学生心理作用,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人格研究新方向由此更为明显。

3.以观念独立性为关键,突出高校教育心理学社会人格化研究新目标。社会独立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观念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影响人的社会发展心理。从人的社会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中可以总结出,观念的独立性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明显影响人的社会发展心理。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针对学生的社会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以及人格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观念的独立性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从教学策略和课程设置、教育评估和特殊群体教育、学校组织结构和人员管理、学校中的健康关怀与心理健康服务、校外早期干预和改革推动者角色等五个方面体现心理学对学校教育改革的积极作用[5]。针对观念的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价值观念的独立性、人生观念的独立性、社会观念的独立性等三个方面。由于高校学生所处的生长环境存在较大的区别,具有较为复杂的基本特征,社会观念、价值观念以及看待人生发展的观念也存在相应的区别,作用于高校学生社会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存在明显不同。将这一方面作为重要出发点,总结和归纳高校学生社会发展的观念独立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独立人格,在观念引导路径存在相应的具体性的同时,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心理构建的目标、方向能够保持高度统一,最终实现高校教育心理学面向学生社会人格化发展新领域,构建有时代特色的研究新目标。

三、以人格民主性构建为目标,把握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新趋势

1.以民主心理构建规律为契机,呈现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研究新动态。民主心理构建的一般规律作为人的社会民主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能够影响和促进其社会民主心理的发展。从民主心理构建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内在必然条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民主动机与民主行为。民主动机的形成主要体现于激发民主心理形成的作用点,民主行为的形成直观体现民主心理发展方向。通过两方面必然要素,积极构建人的社会民主人格,进而深层优化人的社会发展心理。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针对民主人格形成与构建的基本要素,突出民主心理构建规律所具有的根本性。结合民主动机以及民主行为产生的必然条件进行深层探究与分析,促使高校学生民主心理构建要素能够形成深层补充,为构建学生民主人格提供强有力的作用因素。这既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立足社会人格构建的基本方向,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以及研究目标进行实质性转变的根本,推动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研究侧重点能够得到充分呈现,表征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具有的方向性创新要素,构建民主人格研究与发展新动态。

2.以民主意识引导为侧重方向,形成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发展新理念。人格的民主性特征中能够反映出人的民主心理以及民主思想。而在人格的民主性特征中民主意识作为重要构成因素,直接促进人的民主发展思想的构成,促使人的性格特征、心理特征以及思想特征发生转变。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深化探索过程中,以教育现实情境为基本研究取向,以学习者心理研究为中心,以量化研究为主并注重多方法结合,凸现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6]。同时应明确民主意识引导具有的关键性作用。通过民主意识引导,指引学生民主人格的构建方向确立。从民主意识引导路径角度分析,将观念意识的强化为基本条件,促使高校学生民主发展观念能够得到有效确立,有机带动社会人格的民主性方向发展。深层引导学生民主思想,促使高校学生民主参与思维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最终形成人格特征的民主化构建,为构建学生社会民主发展心理产生重要的思想意识推动作用。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立足民主意识引导为关键点,将民主人格构建为侧重方向,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心理的构建与形成具有较强的民主性特征,突出高校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构建与新理念,成为优化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重要着力点。

3.以民主思维强化为核心要素,表征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构建新局面。民主思维的强化作为人的民主人格形成的重要标志,意味人的民主人格特征全面形成,推动人的社会发展心理形成持久性。从民主人格构成的阶段性发展角度进行探究,民主思维的形成作为最高阶段,体现出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发展心理的民主化方向全面形成,能够以社会民主角度看待社会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特征,同时保持客观、准确的社会事物发展的认知观念。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进程中,将学生社会民主人格构建为重要研究方向,以民主思维的强化为核心出发点,有机优化人的社会民主心理。进而使高校学生面对社会发展新环境,能够将社会发展思想、社会发展观念予以适应性转变,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构建的准确性。然而在民主思维的构建与强化过程中,结合学生社会人格构建与发展的一般特征进行积极引导,在以社会层面强调人格独立性的同时,深层构建民主性人格。高校学生民主化发展心理能够得到全面深化,推动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能够以学生社会人格的民主化发展,形成社会人格民主化思维,达到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民主化发展新目标,体现出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研究全新侧重方向以及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詹川.基于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知识本体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14):111.

[2]陈新.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走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33.

[3]冯静.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教育改革[J].教育探索,2014(12):136.

[4]缴润凯,刘本扬,盖笑松.陈元晖心理学思想述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59.

[5]袁书卷.美国心理学对教育改革的积极作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5):92.

社会心理学重点篇2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社会心理学重点篇3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思考 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004-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国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帮助广大高校学生深刻认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并贯彻落实到其日常学习工作中,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及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那么,如何在“90后”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成为广大高校理论工作者及指导教师必须深刻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多元价值的整合,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从最基本的层面看,它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以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

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以上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成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

二、“9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

总体来看,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其价值观念和取向日益显现出既契合时代变化又具有思维双重性的特点。例如:大部分“90后”大学生社会政治理想高,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强烈,但参与动机较功利,道德追求不够强烈,道德修养不够完善;注重从党的宗旨和精神追求角度选择入党的理由,但入党动机中也渗透着明显的个人利益考量,入党动机和人生态度务实;比较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为我国不能搞西方式民主,对抽象地谈论民主自由不感兴趣;赞同集体主义精神,但个人利益被突出和强化,缺乏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职业理想多样务实,但抗挫能力较弱,利益至上的不良倾向较严重;在价值取向上,仍伴随着对现实世界中金钱地位的迷茫和个人价值取向的务实,独善其身的色彩渐趋浓厚。因此,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成为“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应结合“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生活实际、切身利益及困惑等,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理论具体细化为大学生认同并愿意接受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拓展教育途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切入点和实施途径

在大学生中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特征与“9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找准切入点和实施途径。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主课堂,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评价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点。思政教学要突出“三进”和实效性的原则,深入浅出,精辟讲解,让先进的理论进课堂、进学生的头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源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同时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针对“90后”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弱化,以及价值取向多元化等现实挑战,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具体细化为学生可感、可知、愿意接受的内容。即抓住灵魂,深入开展正确价值观教育;突出主题,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握精髓,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教育;夯实基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比如,针对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深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和问题,用鲜活的生活事例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使大学生真切感受到这一理论是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活的理论,而不是抽象的、空洞的教条。教学过程中,注意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分析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现实的感悟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感召力,从而让广大青年大学生信服马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自觉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比,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来,在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对比,如公有制经济的生命力、分配方式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优势等方面,让青年大学生真正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无比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一定会得到实现。坚持主动激发与主动疏导相结合,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永恒旋律。贴近生活,循循善诱,坚持讲透大道理与注重小实践的统一,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成为检验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树立与否的试金石。由此可见,思政教学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环节。

(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形式

“90后”大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性、独立性,对价值观念具有较强的自主选择意识。对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应摒弃硬性灌输教育,改变说教式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积极鼓励学生思考,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教育者应抓住关键,营造氛围,坚持主动激发与主动疏导相结合,既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又应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可抓住历史和现实的题材来展开教育,如结合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纪念日,端午、国庆等重大节日,当前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社会热点问题,反映时代精神、响应中央号召的形势政策性学习实践活动,学校特色教育的实践活动等开展价值观教育。可利用学生手册和班规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各系和班级应加强对学生的出勤、集体意识、仪表、服饰、卫生习惯等的检查和督促。学校和系部应多进行一系列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团员等评选,加强德育的示范性,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在不同院系广大学生党员和团员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使党团员在情景体会和情绪感染中提高认识。在高校校园环境的硬件建设中,应有意识地布置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标语、口号或其他有关设施,使之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载体,不失时机地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宣传和教育。

(三)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途径,营造和谐校园的文化氛围

一是应发挥社会实践的基础作用。“90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逐步形成与最终确立,离不开现实的社会生活实践。教师应提高师德水平,发挥率先垂范的作用,发挥大学生的思维活跃和素质能力较好的特点,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参与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为内容的演讲会、演唱会、报告会、朗诵会、书画展;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竞赛;让大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工矿、企业、农村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祭扫革命烈士墓,拜访革命老前辈,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组织和指导大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大学生走进社会,开展社情民意的调查了解,获取原始材料,通过直观的考察,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感观体验达到心灵震撼进而坚定信念。这样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体验生活、认识自我、锻炼思维敏锐性,形成良好的认知、判断和行为能力,长期置身于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在社会生活实践的磨砺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发挥学生理论社团活动的作用。高校学生理论社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研究、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党团应把社团建设摆在育人的突出位置,积极支持学生理论社团开展活动,大力促进学生社团的发展,发挥其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搭建活动舞台,鼓励活动创新,使社团成为新形势下凝聚青年、武装青年、培育青年的重要途径。理论社团通过有丰富经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和组织大学生开展各具特色、形式多样、富有创新的弘扬主旋律、有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的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锻炼大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大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依托理论社团的载体,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党校学习和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是培育先进骨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党校学习和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是对积极要求进步的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对全体青年共产党员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主要形式。党校和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要根据培训工作的需要,聘请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党务工作者担任理论教员。理论教员应针对培训对象,联系学员的学习和思想实际,上好每一节党课。对于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培训,主要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中国共产程》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培养学员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懂得党的根本性质和根本宗旨,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和无产阶级的崇高理想。系统地培训学习,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并在青年大学生中产生强大的辐射效应。

四是扩大网络媒体教育的积极影响。随着高校网络技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在大学校园已全面铺开,网络媒体作为知识与信息的载体,比其他媒体有着更大的信息容量和搜索功能,而且效率更高,是在校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也是书籍、视听媒体的延伸。网络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具有开放性、交互性、隐蔽性、虚拟性等特点,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知识,进行人际交流与沟通的另一个生活空间。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中,学生可以自由畅游,真实地表露自己的看法、观点和内心深处的思想,探讨他们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运用互联网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研究和洞悉“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观念意识、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等,建立学生喜欢的覆盖面较大的可读性、服务性较强的教育网站等。教师应通过网络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在保证思想性、体现时代精神的前提下,把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趣味化、形象化,在大学生接触的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扩大价值观教育的积极影响。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途径,是帮助“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总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高校广大理论工作者及学生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思想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帮助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2].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一般项目A类)(2011JGA189)

社会心理学重点篇4

社会工作专业指在培养掌握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法规政策,从事社会工作规划、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为社会工作人才的服务对象是人,故了解人的心理,以便更好地为之服务显得十分重要,因此社会心理学课程是社会工作职业岗位课程模块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化很强但实用性也很较强课程,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必备技能。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是从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景中人的心理及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是介于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群体心理、健康心理以及社会心理学的新进展的情况,比如环境心理等。该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求学生了解并且掌握上述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其社会工作专业相结合,将社会心理学理论与现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实际相结合,能够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等,使学生在社会工作的技巧上、在人与人沟通的能力上更进一步,为学生自我的发展和社会工作专业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一、课程设计的思路

在课程设计上,我们坚持“专业教育与社会工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基层社会工作为导向,突出教与学为实际工作服务;注重让学生把知识转化成为能力、巩固专业知识,拓展综合素质,使社会心理学有助于学生对人们社会行为、社会事件进行理解、预测和控制,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运用于解决社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1.课程分析社会心理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它将个体置于社会的背景下,系统地研究在社会情景中个体或群体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2.教学对象分析社会心理学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开设的必修课,教学对象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正式录取的高职本科四年制学生。入学前多数学生已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引导他们积极去拓展知识面,体会自己的心理感受,进而理解他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3.能力目标分析学生能比较系统的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构建社会心理学知识网络。学生能了解社会心理学典型的理论派别,并清楚每个理论派别的典型观点,并能将之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学生能进行一定的社会认知,掌握一些使自己表现更好地的心理学方法;明白在社会认知中存在偏差,知道对社会行为进行正确的归因。学生能理解遗传和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的社会行为的,了解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掌握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了解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知晓如何增加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学生能理解态度的相关理论,能学会运用该理论解释社会事件;知道影响说服效果,产生态度改变的因素,从而知道如何提高说服效果。学生掌握人际吸引的原因,懂得如何增加自己的吸引力;掌握依恋的类型、亲子依恋关系的形成对成人亲密关系形成的影响;知道什么是爱情,自己是否有爱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懂得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增加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学生掌握社会影响的表现及社会影响的作用及如何应对社会影响。学生了解团体心理与行为,掌握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掌握团体沟通的内容与技巧。学生掌握健康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如何鉴别心理异常,掌握心理应激的相关知识,懂得自己如何应对心理应激。

4.课程内容设计(见表1)

5.教学设计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对重点难点做到精读细讲,力求使学生准确掌握。其次,由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他们仅在一年级下学期设置了社会心理学课程,为后续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垫定基础,故而在讲授过程中多举一些他们生活中的现实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及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再次,通过多媒体课件,放置大量的图片、表格、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在讲授过程中,还应加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合作学习、团体游戏等课堂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加入一些心理测验和分享一些心理实验,让学生自己体会心理感受,更加了解自己。

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根据社会工作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或增加部分学习内容因为授课的对象是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高职学生更加突出实践性,突出有用性,故而在授课时,尽量选择适合他们学的内容,实践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部分,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理论的讲授。另外,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人,尤其是老人与孩子,所以在教学内容设计时,应考虑适当增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知识,或在教学过程上穿插发展心理学的知识。

2.突出教学实践,强化岗位工作的能力以“岗位职业素质+岗位工作过程”为人才培养主线,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岗位能力和实践能力,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校内外紧密结合、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摆脱理论说教,学生实践占绝大部分课时,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活动、团体游戏等多种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3.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服务意识的培养在课堂中不仅教会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更要锻炼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如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如在课堂上给他们更多地发言机会,或其他的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在教学内容中,课程组还会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体验挫折,从而增加他们的耐挫折能力。另外,注重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如在课堂中加入培养学生奉献、爱心、合作的职业素质的教学内容等。

三、教学内容安排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推行案例情景教学《社会心理学》虽是一门看起来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实际上它的实践性也较强。因此,在教学时要精心设计理论教学体系,让学生有充分时间进行社会心理知识训练。学习中要求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群体、个人生活,可以对周围人的行为及社会事件作出比较全面的分析。案例情景教学模式是指在进行案例课堂教学中,通过策划案例,创设一定的现实情景,让学生扮演各种可能的社会角色,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社会事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体验,从而有效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选择恰当与否,关系到整个案例教学的成败,所以在选择案例进行教学时,我们遵循目的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因为目的性是案例的灵魂,也是案例描述区别于非案例性描述的根本标志;有针对性地筛选出具有典型性、现实性、趣味性的案例,可以增强学生对现实情景的思考与体验,加深对人们行为的分析和总结,如在讲认知失调理论时,我们运用了“日本地震,我国国民抢盐”的案例。#p#分页标题#e#

2.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角色情景教师在讲述教学案例要点时,要对不同的情景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用案例生动地阐明问题,对问题进行解释,在必要的情况下同学生一起进行辩论,使学生更加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点。在此,教师还会创设角色情景,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先说明角色的需要情况,由角色扮演者根据教学内容拟出剧情纲要,简要设计社会现实场面,大致划定个体行为方式。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所要扮演的各种角色的特点进行分析。诸如这些角色的特点是什么?角色扮演活动以提出问题为起始,核心是使学生意识到这个问题是他们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可能遇到并且必须解决的,以此形成学生对情景教学的兴趣和认同感。由教师把角色分派给具有不同需要的学生,进行分析和准备,最后完成角色任务。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表演能力等。

3.激发师生互动效应,提高教学效果锻炼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通过实施模拟情景案例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受益匪浅,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首先缩短了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抽象和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社会现象的分析,把握了社会事件或社会行为等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在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方面,使的学生敢于不唯书、不唯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利用所学知识,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活跃了校园文化。开展模拟案例教学活动,不仅融洽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而且活跃了学生文化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一方面,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和对问题解答,使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消除了学生讲话时的羞怯心理,增强了学生自我表现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加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训练,增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效应,师生关系协调发展,较好的解决了教师只注重于教学,学生只重于学习的尴尬局面,真正起到师生互动的学习效果。

4.改革考核方法,改变原有一学就会,一停就忘的局面考评结合,创新考核。结合本门课程特点,学生综合成绩的评定既注重日常练习的效果,也考查学生期末对知识的综合把握。学生日常中的表现,如在案例教学中分析能力的表现,在角色扮演中能角色的把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都作为考核的因素。在考试方法上,也突破了传统的教室理论考试模式,即期末不仅有理论笔试,考查学生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系统掌握情况,也会让学生设计出一些情景,让他们表现出社会心理学的某些知识点,从而加深理解与记忆。如,我们在教学后期中,会使用约四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点,自行设计情景,自行分配角色,自行表演出来,这样,演的学生和看的学生都会对该知识点记忆深刻。

四、教学方法运用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践,应主要利用了如下一些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其目的是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结构和框架。

2.案例分析法。将当前发生的时事调到课堂中,让学生就此事使用相关的社会心理学知识展开讨论,比如周宇新案、药加鑫案等,从其人格的形成、对事件的归因等内容着手展开讨论,又如日本地震后为什么我国人表现得比日本人还要恐慌,这用社会心理学的什么原理可以解释等。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

3.小组学习法。将课本中不太难的章节拿出来,分成若干小份,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课下就分得的内容为重点,可以补充一些自己小组感兴趣的材料进去,可以制成PPT,然后在课堂上讲给大家,也可以做成心理剧表演给大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小组学习活动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平时成绩评定的一项重要的标准。

4.团体游戏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时不时穿插一些游戏,有时会是一些小游戏,目的是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让学生在做小游戏的过程中领悟到某点知识;有时会组织一些大型团体游戏,边游戏边体会,目的是让学生在做游戏过程中学到社会心理学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做游戏,以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能用同样好玩的方法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使得这些人更加和谐。

5.任务驱动法。教师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类别提供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要求学生在一定期内找出不的处理方法,并探讨最佳方式,如使用案例“她为什么总晕倒”,来让学生学习心理防卫机制,并对“她”做出心理辅导。

社会心理学重点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当代大学生 认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134-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来的,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更加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而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力量,所以,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未来的发展,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我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随着网络、通讯和交通的日益便利,各种社会思潮进入中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对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较强,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不断形成时期,而且还不稳定,容易被负面的价值观引导,尤其是资本主义价值观念逐渐向我国渗透,关注和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抵制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渗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情操,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制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渗透和侵蚀。

2.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自身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重大创新理论成果之一,建立在不断吸收前人先进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之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自身不断发展、创新,理论体系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而当代大学生群体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中坚力量,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教育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促进该理论体系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3.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逐渐深入,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综合国力也显著提高,一方面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使得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进入国内,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必须有正确价值体系的指引,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推广,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顺利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现状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和哈尔滨理工大学进行集中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0份,有效回收率为96.6%。

1.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调查结果显示,针对“是否听说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选择中,45%的选择“没有听说过”;针对“是否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的回答中,“完全熟悉”的仅占21%,选择“知道一点”的为52.3%,仍有26.7%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十分陌生。由此可以得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并不高,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变得尤为紧要,不仅让大学生知道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要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仰者和实践者。

2.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的回答中,71%的选择“是”,12%的选择“不是”,17%的选择的是“不清楚”;对“马克思主义是否已经过时了”的回答中,有2%的选择“是”,81.3%的选择“不是”,16.7%的选择“不清楚”;然而在对“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回答中,选择“是”的为45%,选择“不是”的占12%,而选择“不清楚”的比例为4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尚未浅显,有的存在偏差,表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掌握不够深入和全面。

3.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通过调查显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回答中,97%的大学生选择“是”;在回答“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否必要”的问题中,82.3%的认为“有必要”;然而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容却并不是十分了解,仅有25.6%的“十分清楚”,17%的“没关注过”,57.4%的“了解一点”。这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对于改革开放以来,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认为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也是十分必要和给予肯定的,但是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识尚浅,需要加强理论教育,强化大学生的理论认知。

4.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针对“是否清楚八荣八耻的内容”的回答中,72%的大学生选择“清楚”,1.2%的大学生选择“不清楚”,26.8%的大学生选择“知道一部分”;针对“是否会举报违法违纪的行为”,72%的大学生选择“会”,16%的大学生选择“不会”,12%的大学生选择“看情况”;“经济发展同诚信缺失、道德缺失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的调查中,89%的大学生认为不存在必然联系。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度较高,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良好,但是仍有部分同学存在模糊认识,甚至是表现的漠不关心,需要不断完善学校教育,进一步提升认同度。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实现路径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有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是提高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主渠道和关键路径。因此,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首先,优化教学教育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课程,教学教育内容必须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对当代大学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认同感就更强。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密切联系社会难点、热点问题,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注重“以人为本”,结合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独特的特点,通过谈心、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搜集他们关注和热议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切实解答好学生们关注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丰富理论根基和时代性、针对性强的教学课程,并且不断整理充实,优化教学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课程富有趣味性、时代性和感染力,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其次,创新教学教育方式。当代大学生获取各类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和便捷,思维更加活跃,传统的单一教学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高校应注重教学教育平台的构建,形成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沟通方便以及互动合作的交流平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更加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于潜移默化之中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此外,当代大学生在网上的时间较以前大为增加,所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优势,开展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方式开展教育教学,而且,还应该善于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QQ等建立同当代大学生的密切联系,将课堂教学以有趣的方式延伸至课堂之外,这样在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从广义上来讲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其中以精神文化建设为主。首先,应该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通过在校园内建设名人雕塑或者有意义的建筑物,悬挂名人名言等方式,使学生们能够耳濡目染,自觉提高认知水平,提升自我素质。此外,“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刊、校报以及学校文化墙等校园文化载体,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引领功能能够更充分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得到发挥。”其次,应重点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高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和文艺等活动,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政治氛围和学习氛围,引导大学生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实现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应多建立一些学习型和理论性强的社团组织,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到社团组织中。最后,应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制定符合国情、社情,体现学校自身特点,彰显学校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校园制度,为校园文化提供制度保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帮助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注重社会实践教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向是十分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并且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把教育同物质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离不开社会实践,只有真正做到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目的。

高校应考虑当代大学生自身特点和当前社会情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教育中,主要是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目的性和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取得实效。如,高校多组织志愿者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生产劳动等,根据专业特点开展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鼓励和支持“三下乡”和假期社会实践等。通过社会实践,开拓大学生的视野,增强社会阅历,提高认知水平,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注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要想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必须研究和遵循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大学生的思想等方面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尚未稳定,对新价值观的接受能力强,但是也容易被错误观点所误导,所以要不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内在需求、兴趣爱好等,把握他们思维活跃、个性独立和社会责任感强烈等特点,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当代大学生的切身利益相结合,使当代大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且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此外,还要注重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帮助他们排除消极和负面价值观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基金来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DL12CC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2YJC710061】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石丽琴,张春红.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

[3] 林青青.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甘玲,梁冰.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依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

社会心理学重点篇6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对策

为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近期开展了一次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活动。共发放问卷2681份,回收2542份,回收有效率为94.8%。调查问卷共36题,涵盖了大学生的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大学生活、就业择偶和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

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党和国家一年来的工作感到满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调查结果显示,77%的学生认为2008年以来中央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75.1%的学生认为中央在处理对外关系方面成效显著;91.1%的学生对今后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持乐观态度;76.4%的学生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满信心;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奋斗目标,74.5%的学生认为符合我国国情,可以实现;82.9%的学生认为中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关注社会热点,爱国之心强烈,政治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较强。有70.6%的学生对“三农”问题非常关注,对于中央在这方面的工作,有56.8%的学生认为成效显著;80.5%的学生关注环境资源问题,对中央一年来的工作,有48.2%学生认为较有成效,32.6%的人认为成效一般;大学生十分关注台湾问题,对“陈云林访台”的关注率达81.4%;对于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有76.6%的学生认为是腐败问题,54.4%的学生认为是贫富差距问题,53.9%的学生认为是就业问题,28.1%的学生认为是社会治安问题。

(二)道德水平较高,价值观取向主流积极向上。93.1%的学生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心;93.7%的学生赞同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80.4%的学生认为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更好地发展;85%的学生认为个人利益应该服从国家集体利益。在个人价值观方面,74%的学生同意“劳动和奉献是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准”的观点;在回答“个人价值主要取决于什么”时,有68.1%的学生选择“取决于对社会贡献的大小”;38.9%的学生选择“取决于是否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78.5%的学生选择“取决于人格是否高尚”。

(四)在就业和择偶问题上心态成熟,态度务实,表现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特点。调查表明,有85.5%的学生认为要在创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关于择业时的主要考虑,66.3%的学生首先考虑收入;77.1%的学生主要考虑个人发展机会;48.7%的学生主要考虑兴趣爱好。关于毕业后去向,58.1%的学生选择考研;23%的学生打算从事商贸金融工作;22%的学生想到外资民企供职。在择偶问题上,有84.5%的学生主要看重人品;62.8%的学生首先考虑才能;61.3%的学生注重性格;28.2%的学生注重外貌;首先考虑地位财产和家庭背景的仅为3%。

这次调查活动也反映出学生思想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1 部分学生思想认识模糊,对社会主义制度信心不足。如对于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不同意和难以判断的占到了37.4%,比同意的少了19个百分点;在回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逐步趋同”问题时,有15.9%的学生表示难以判断,43.4%的学生同意这种观点,比不同意的还高9.6个百分点;对于“私有化是我国未来必然趋势”,同意的人占到了38.1%,而19%的人表示难以判断。

2 少数学生入党积极性不高,对党的认识存在偏差。调查显示,有12.5%的学生没有入党动机。在回答不想入党的原因时,有17.2%的大学生选择党员干部腐败问题严重,14.4%的人选择身边党员的先进性不强,11.1%的学生选择对政治不感兴趣,还有6%的人选择对党的理论的科学性认识不足,关于入党的动机,只有34.7%的学生是出于理想和信念的追求,而为了仕途发展和找工作的却占到了61%和63.8%。

3 人生观、价值观是功利化特点。如对于个人价值观取向,25.1%的学生认为取决于生活是否舒服、潇洒;17%的学生认为取决于金钱的多少;20.5%的学生同意“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的观点。关于个人学习动力,72.2%的学生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70.4%的学生是为了改变生活环境、提高社会地位;68%的学生是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42.4%的学生是为了谋取更好的工作。

4 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调查显示,学生感觉心情舒畅和较舒畅的占47.7%,而感觉较压抑和压抑的占到了16.8%;有53.4%的学生感觉心理充实和较为充实,16.8%的学生感觉空虚和较为空虚。在回答“令大学生最苦恼的问题”时,60%的学生选择就业压力过大;53.1%的选择学费过高;选择校内竞争激烈、学习压力大的占35.8%。当出现心理问题难以自我调适时,选择找同学、老乡、朋友交流的占36.2%;选择进行心理咨询、求助于教师或学生组织的仅占3.3%。

二、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上述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产生。既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也与其所处年龄阶段有关。

(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是大学生政治责任感较强、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和价值观积极向上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综合国力日益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日益缩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成功主办2008年奥运会,载人飞船飞向太空,嫦娥奔月取得圓满成功等。所有这些都教育了广大青年学生,使他们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希望,激发了投身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热情,对党的领导充分信任,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大学生价值观多元性、功利性的首要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多种社会组织形式、多种生活方式并存,多个社会阶层、多种价值导向并存。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已经不再用同一个价值目标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不再用同一个价值尺度评判自己和他人的是非得失,不再简单地抱着不乏天真色彩的理想来简单地批判社会现实,而是对社会现实表现出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他们更加注重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在强调入的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要求实现人的个人价值,在赞同集体主义、倡导奉献的同时,也要求满足自己的物质、精神需求。

(三)大学生令人担忧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他们面对的现实社会压力密不可分。一方面,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的阵痛,这使大学生的人格弱点浮现出来,形成心理困惑甚至心理矛盾;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也要按照市场规则自由流动,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更为广泛、更为激烈的就业竞争,为此,他们把大量课外时间用于学计算机、外语等实用知识,忙于各种考证,这使他们心理负担过重,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四)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有着必然的联系。当代大学生群体有着不同于以往大学生、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特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多样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他们的成长背景、成分构成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传统的学生在校内集中居住、以班级为主的组织形式逐渐弱化,代之而起的是以社区、公寓为主的组织形式,大学生的组织形式也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大学生大都是20岁左右的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感性思维发达、理性思维相对缺乏,对一些深层次的政治社会及人生问题认识较浅,往往受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我们认为,解决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根本途径就是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一)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教学的主导作用,创新教育方式,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做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主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性、重要性。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理论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切实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根据大学生思想与学业实际,坚持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相结合,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以丰富生动的内容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及时向大学生讲解国内外的敏感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满足大学生求知欲的同时,让他们及时准确地了解党的大政方针,确保他们在大事大非问题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三)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不断丰富社实践内容和形式,使社会实践制度化、规范化。要不断增强社会实践效果,提高社会实践质量,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强化服务意识,使学生变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配合教育。大学生出现思想和心理问题时求助于老乡、朋友而不是求助于老师、学生组织、班干部,说明我们的服务意识还有待提高,在新形势下的学校教育管理,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强化服务育人,多为大学生办实事,注意解决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这方面工作做得好,有助于营造轻松和谐、平等融洽的校园环境,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和生活压力,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和党的温暖,从而发自内心地拥护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心理学重点篇7

社会心理学的分析范围

社会心理学与一般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与一般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有所区别,一般心理学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侧重于大脑感官与神经的生理机制的研究。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人与社会环境、群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侧重于对人的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范围。社会心理学可以定义为:“是探讨人们的思维、情感及行为如何因他人真实和想象的存在而受到影响的科学研究”。通过这一定义,可以看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社会影响。社会心理学在研究中强调人的共同性,在同一情景下,不同的人会表现相同的心理活动,而这些心理活动都受到社会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焦点在社会背景中的个人、群体。

追星的社会心理根源

却乏对自我意识的合理控制。自我意识一个人对他自己的心理过程和心理内容的反应,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社会,他们虽然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想要独立自主。但是,他们还尚未建立一个健全的心理自我意识,常常表现为对未来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将来最想要从事什么职业,应该学习哪方面的知识,以及将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对自我意识的控制是建立在心理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大学生在心理自我意识发展没有成熟的情况下,他们对自我意识的控制不够理性,行为上表现出对明星的狂热崇拜。

缺少爱的需要的满足。1990后出生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兄弟姐妹之间那种深厚的手足之情,再加上紧张、繁忙的现代生活节奏使一些做父母亲的较少关注子女的内心世界。生活在一个物质相对丰富而情感相对清贫的环境里的大学生迫切需要排遣内心的寂寞,他们需要获得心灵的沟通,情感的共鸣。

那些外表英俊、漂亮、具有自己欣赏特点的明星,经过媒体的宣传、包装,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心目中“异性恋”的最佳人选,他们往往在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心目中形成一种完美的形象。

对职业和成功的渴求。大学生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学习塑造“舞台上的自我”。所谓“舞台上的自我”是指个体无论何时何地都感觉到自己是众人注目的焦点,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在感觉上都如同是舞台上的明星,受到万众瞩目。

大学生渴望独立自主、期待展示自我、希望自己成为大家注目的中心。而各路明星恰恰是舞台上的主角,他们通过其面具式舞台自我展示,吸引了无数追星族的目光进而形成狂热的崇拜。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似乎都能形成一个时尚,引导一个潮流,代表一种精神。所以,为了能够与之趋同,达到相似的“舞台”效果,许多大学生开始学着染五颜六色的头发、穿别具特色的服装、说另类的语言,片面地仿照他人的行为并使自己与他人相同。

缺乏对明星行为理性的学习。社会学习包含了简单的模仿行为,还包含一种内在的态度和相似性吸引,这种学习是基于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和情感倾向之上的学习。无论是前一种学习还是后一种学习,都不是纯理性的学习行为,而是带有很强烈的社会和个人的偏好。

根据强化理论,明星与大学生之间吸引力的来源,部分是因为明星表现出与自己相似态度以及其他的一些特征。明星的年龄与大学生较为接近,心理相融,行为相似性较高,行为思想容易引起大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种相似性也是导致大学生盲目追星的一个原因。

缺乏正确的社会引导。如果说前面四点是侧重于有关大学生的内因方面的分析,那么这一点是侧重于外因方面的分析。社会的引导包含众多的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大众传媒引导、网络规范等等。

社会心理学重点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分析

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依据的理解,理论界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话是最好的路径和解释。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基础上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延伸和发展。但是我们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确立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响,不能脱离中国社会的文化习俗和传统价值观念。所以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法依据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解决传统文化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合法依据,但是其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根基和前提。学术界对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资源的关系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和声音,但是大致的认识是一致的。学者们一致认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是重要的理论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起到升华和创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互补互助的,二者并不是背道而驰的事情。有的学者认为当下我们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将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创新,在继承和发展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塑。对待中西方文化,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不能用僵化的二元思维模式去思考。华夏中心论和欧洲中心论的思想都是错误的、不符合时展条件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理论前提,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是其根本的理论依据。目前学者和专家对这一个观点都是认同的,但是如何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阐述和挖掘成为学术界观点差异的根源。马克思主义阐述的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般设想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学者们也一致认为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如此。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设想要和具体国家、具体国情的社会主义实践相融合才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一种特定解读,它在社会发展中体现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这种价值要求否定了一切资本主义合理化的部分。但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是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和初级表现。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还不足以让共产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生存下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人为本是行不通的,在这里我们应该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尽善尽美的解决了人类发展的三阶段问题,因为社会主义在实践的过程中是不能摆脱对商品经济的依赖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必须立足于此。

笔者认为虽然学者和专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合法依据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但是皆有合理和可取的地方。人类有追求幸福生活的共同理想,这和马克思所阐述的人类的非异化状态是相同的含义,但是这不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根本依据,因为这样会使得整个社会堕落至抽象臆想的境地。事实上在任何一个社会,人类需要解决的生产方式带来的主要社会矛盾的过程就是核心价值观念确立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我们认为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来确定当前的社会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主要形态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主要表现,学者们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派别。第一种观点认为要侧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第二种观点认为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人们共同富裕;第三种观点认为要兼顾人的自由发展的价值和当代中国的发展任务。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于社会主义范畴,社会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所阐述的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中应该体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在这方面,学者宋萌荣以论文的形式表明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他认为这其中应该包含以下几个要素:个人与类的发展的统一,人的发展与生产发展、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发展的有机统一,人的发展与自然、社会关系发展的统一。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历史范畴的问题,还是社会范畴的问题。任何一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都要经历漫长的摸索和实践,它是一个动态和变化的过程。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国家的主要任务在于实现社会发展和人民富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能做到以共产主义价值观作为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形态表现为中国模式,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种观点在理论界并不普遍,只有学者戴木才等人才持有这种观点,笔者在此不再赘述。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上述三种观点的阐述中都有科学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保持理想维度,也要立足国情完成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使命。但是上述三种观点出现了很大的差异,笔者认为这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马克思主义上的分歧,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当代中国的走向问题。

无需置疑的是当代中国依然处在人的独立性发展阶段,走向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是充满坎坷和荆棘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对物的依赖性依然占有很大的比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要在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中奋勇前行,依然要以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作为首要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不能脱离利益因素,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达到审美文化的价值观水准。因此,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毫无疑义地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中国形态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张友谊,王杰.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

社会心理学重点篇9

【关键词】社区心理学;生态学分析;新视角

1西方社区心理学的诞生

社区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当时美国正在兴起的社区心理卫生运动和民权运动对社区心理学诞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社区心理学是由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交叉而成的一个新兴领域。多数西方心理学家认为,1965年在美国的Massachusetts的Swampscott举行的社区心理学会议标志着社区心理学的诞生。当时的会议明确提出了“社区心理学”这一名称,并把“参与者-理论家”角色定为社区心理学家的工作指南,会议同意将社区心理卫生的功能从治疗干预扩展到预防领域,并在工作中采用生态学的观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方社区心理学初步确立了学科的基本价值观、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即关注个体与社区、社会的关系,强调个体和社区的多样性,在生态学水平分析上,通过行动研究和合作研究,挖掘个体和社区的力量和资源,提高个体、社区和社会的生活质量。

2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社区心理学关注个体、社区和社会的关系,是在社区背景中对社会系统与个体福祉之间关系的研究。它代表了对于人以其生活于其中的社区环境和社会系统为背景的行为和幸福的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2.1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

社区心理学是一门大力倡导参与社区变革与发展、应用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在西方的心理学体系中,社区心理学关心的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理解以及应用基于这种理解的知识来改善和增进人的生活质量,其目的是理解人和帮助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区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科学之一,又是一种助人的职业。社区心理学是力图在人们的真实背景和社会系统中理解和帮助人的学科及其实践。它的对象是人与社会背景的交界面,人和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把人置于社区背景和社会系统之中,是西方社区心理学最为突出的标志。社区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1)预防重于治疗:在社区心理援助体系的三个阶段中,最重要的阶段便是初级阶段,对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预防;(2)强调环境与个体协调的重要性:调整环境可以让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同时需要在早期就加强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3)讲究生态学观点:人和环境是互动的,所以需要调整个人,也需要调整环境;(4)尊重社区每一个人和团体的差异性:每一个人有权利和其他人表现得不同,表现不同并不意味着异常或是较为次等。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当中,约有一成是强调少数群体,因为社区心理卫生重点关注的是较弱势的、不被重视的群体;(5)促进能力:促进个体能够更主动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2.2社区的生态学水平分析

社区心理学采用了Bronfenbrenner的生态分析水平的概念,即描述社会情境的水平。用生态学水平的概念来分析社区,而不仅仅是发展中的个体,有助于澄清和说明一个单独的问题或事件。用生态学水平去思考,可以帮助我们用多重维度解释社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什么是社区?现在社区这个术语不仅仅是地域,已经逐渐演变为多层次多方面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室、联谊会、网络虚拟社区或文化社团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社区。以生态学分析水平对社区进行分类。在社区这个关系网络中,个体的最近端是微观系统,它与个体最接近,包括面对面的沟通;系统的最远端是间接的接触个人,离得越远对个体行为就有越广泛的影响。以对个体的影响从近到远的系统依次是微观系统、组织、地域、宏观系统。微观系统主要是那些与个体最接近的,人与人之间能面对面进行的人际间的交往的环境,如家庭、学校、朋友、居住区、工作组、自助团体、合唱团、运动队等,在微观系统中,个体形成人际关系、承担社会角色、共享活动。微观系统是很重要的支持来源、同时也是成员冲突和负担产生的根源。组织比微观系统大,拥有正式的结构,有头衔、细则、政策、会议和工作时间、管理关系等。组织通常由微观系统的集合构成。如班级、院系、管理者、职员组成一个学校。地域可被理解为一系列的组织或者微观系统。个体通过社区组织和机构,参与、共享地域的生活。一个邻里居民协会就是一个组织,而整个邻里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地域。宏观系统包括社会、文化、政治团体、社会运动、公司、工会、各级政府、国际组织、政治经济力量和观念体系。通过政策和特殊决定(如立法和法庭判决),通过意识形态和社会规范,宏观系统发挥着影响力。

2.3社区心理学的价值观

社区心理学是7种核心价值为基础,分别是:1)个体和家庭健康健康指的是生理和心理健康,包括个体幸福和目标的实现。健康指数包括心理压抑及症状,愉快心情诸如心理弹性、社会-情感技巧、个人主观幸福感及生活满意度等指标。这些指标是形成社区心理学干预的标准。2)社区感社区感是社区心理学的中心,它指的是对联系个人与集体的归属感、依赖感和相互责任的感知。社区感是社区和社会行动的基础,同样也是社会支持和临床工作的基础。3)尊重人类的多样性个人和社区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他们。承认、尊重社区多样性,承认并尊重各种社会身份,如不同性别、民族、种族、国籍、性取向、健全或残疾、社会经济地位或收入、年龄或其他特征。4)社会公正社会公正可以定义为资源、机会、责任、义务以及权力,作为一个整体被公正地、平等的被分配。5)公民参与公民参与这种价值是指民主决策的进程,这种民主决策能使所有成员都参与决策。特别对那些直接受决策影响的个体而言更为重要。6)合作和团体的力量这个价值涉及社区心理学家与公民的关系、与工作过程的关系。以往的心理学家往往具有专家身份:象研究者、咨询顾问、临床心理学家等类似角色。这种专家身份实际上是在专家和当事人之间建立了层级的、非平等的关系。7)实验基础这种价值指的是只要有可能就要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整合社区研究和社会行动。

3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与其它心理学研究领域相比,社区心理学有一种研究视角的转换。社区心理学关注的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这个个体是怎样在一个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存在的,关注个体与社区、社会的联系。

3.1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

与临床心理学一样,二者都关注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很多相互的交叉和联系。但社区心理学不是临床心理学的一个发展领域或分支,区别是:(1)社区心理学关注的是社区环境和社会系统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临床心理学强调对个体心理疾病的诊断、咨询和治疗。(2)社区心理学关注心理问题和失调的预防,有主动性;临床心理学注重心理疾病和障碍的事后治疗,具有被动性。(3)社区心理学重视个人和社区的优势,鼓励个体参与到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行动方案的制定中,专家和居民是平等的合作性的关系,临床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缺陷问题,专家和个体是病患关系。(4)社区心理学注重行动研究,强调多学科的合作,临床心理学更多地关注应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3.2社区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

二者的联系:都关注个体的社会能力发展及社会环境的建设,都注重社会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区别:(1)在研究方法上,社区心理学注重基于社区合作下的行动研究,并把行动研究视为学科发展的活力所在;社会心理学更擅长实验研究。(2)社区心理学把预防问题行为,促进个体社会能力作为研究的目标,应用和服务色彩浓厚,社会心理学偏重于一般原理和普遍规律的探讨,即使是在实际应用方面也是如此。(3)社区心理学更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心理学更关注人际交往和社会变迁。

4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启示及发展的困难

4.1启示

(1)社区心理学主张以预防为中心。社区服务和干预的中心应是增进个人和社区的心理防御能力,不仅仅是治疗人们的心理疾患和缺陷。社区心理工作者应该聚焦于初级预防(预防个体和社区心理问题的出现)和次级预防(在个体和社区心理问题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而不是三级预防(对心理官能障碍的治疗)。(2)对心理问题从生态学水平进行分析。社会生态学认为,一个人身处的每一个社会系统都是个体的整个生态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生态学的观点挑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不再视受害者个人为问题所在,或是简单化地给个人贴上异常的标签,而是审视整个生态系统,包括政治的、文化的和环境的影响,关注制度的和组织的因素。理论立场的转变促使社区心理学不再单纯从个体内部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而是同时考虑改善外部生存环境,特别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政策和制度,促使人的心理问题的根本解决。(3)更关注心理学在社会实践方面应用。社区心理学除了提供直接服务外,社区心理学家还可以对组织、社区甚至整个社会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社区心理学既要研究社区中居民的心理健康、社区心理服务,还应该向社会公众传播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要研究如何运用社区心理学知识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强调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解决社区组织、公共服务与社会支持方面的问题。(4)关注弱势群体,注重社会支持的效用。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层级结构迅速嬗变,弱势群体逐渐开始显露出来,社区是弱势群体最为集中都地方,也是社会支持工作最终的落脚点。在社区中开展社会支持活动,容易得到弱势群体的认同,弥补政府救助的不足,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共同开发社区资源以促进共同发展。

4.2困难

(1)公民(包括心理学家的)社区意识普遍淡漠,社区心理学难以进入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在中国大陆,长期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化社区管理体制,公民(包括心理学家)社区意识普遍淡漠,习惯化养成了依赖政府的被动心态,视社区管理为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能,对社区服务和社区行动缺乏参与的动机与热情。心理学家社区意识的缺乏直接导致了社区问题被忽略。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就不会去关注。没有关注就不会有研究。这也许是大陆社区心理学研究迟缓的一个原因。(2)心理学家对参与社会实践普遍缺少兴趣与经验。社区心理学在重视发展理论的同时,更加关注如何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更强调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强调“以社会问题为导向的研究”的实践意义。反对传统的临床心理学把问题置于个体的内部。

作者:唐文军 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H.道尔顿,毛瑞斯.J.伊莱亚斯,阿伯汉姆.万德斯曼.社区心理学———联结个体和社区[M].2版.王广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于华林,杨毅.我国社区心理学研究述评[J].山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

[3]佐斌.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及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1.

[4]刘盛敏,陈永胜.西方社区心理学形成背景及发展历程考略[J].社会心理科学,2009(4).

[5]王广新.西方社区心理学述评[J].吉林示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社会心理学重点篇10

中小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亲社会倾向 多元回归分析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自愿使他人获益的行为,包括助人、分享、谦让、合作、安慰、捐赠、自我牺牲等一切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内容,培养中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帮助他们养成帮助他人、友善合作以及学会分享等亲社会倾向是他们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的方面,所以心理学者做了大量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潜在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因素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重点研究三方面的内容――积极心理品质、积极情感体验以及积极组织环境,目的是帮助个体发现和利用上述三种积极心理资源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生活品质。自从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在2000年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后,积极心理学引起了教育专家、心理学者的普遍重视,成为教育、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介绍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或者只是从理论上探索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等,实证研究较少,探讨积极心理品质和个体其他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关系研究几乎没有。为了填补空白,本研究试图通过测验法来考察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亲社会倾向之间的关系,拟证实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对其亲社会倾向的出现有促进作用,为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更好地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5289名中小学生参加,其中小学生2257人,初中生2401人,高中生为630人。

2.工具

(1)积极人格特质问卷儿童版(VIA-Youth)

本研究采用积极人格特质问卷儿童版(VIA-Youth,Park和Peterson等人编制)来评定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本问卷包含六个分量表――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正义、自制、超越自我,一共有198个项目,适合用于10~17岁的中小学生。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7。

(2)亲社会倾向问卷

本研究测量中小学生的亲社会倾向是采用寇、洪慧芳2005年修订的PTM(prosocial Tendencies Measure)。这个量表包括以下六种亲社会倾向:匿名、公开、利他、情绪性、依从和紧急。其中匿名的亲社会倾向指帮助者在受助者不知道他名字的情形下出现的助人倾向;公开的倾向指帮助者在公开的场合或者有他人在场看见的情形下出现的助人倾向;利他的倾向是帮助者为了减轻他人痛苦而对他人实施帮助的助人倾向;情绪性倾向是指帮助者在具有情绪唤醒的情形下产生的助人倾向;依从倾向是指帮助者在别人提出请求的情形下对他人实施帮助的助人倾向;紧急的倾向是指帮助者在他人发生紧急事件的情况下实施帮助的助人倾向。六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匿名的、公开的、利他的、情绪性的、依从的、紧急的分别为0.778、0.708、0.755、0.726、0.738、0.561,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分别为0.758、0.494、0.801、0.789、0.800、0.803,具有良好的心理学测量指标。

3.统计方法

本研究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亲社会倾向的相关分析

表1表明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亲社会倾向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表1 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亲社会倾向的相关分析

注:**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指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

2.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美德与亲社会倾向的多元回归分析

表2对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美德与亲社会倾向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从回归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在逐步回归分析的过程中,积极心理品质的仁慈美德首先进入回归模型1,说明此美德与亲社会倾向的关系最为密切,正义、超越自我、勇气与智慧与知识等美德先后进入回归方程,其决定系数具有良好的统计学意义(P

表2 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亲社会倾向的多元回归分析

三、讨论

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亲社会倾向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个体拥有越多的积极心理品质,他对别人实施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大。24个积极心理品质中最能预测个体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是仁慈、正义、超越自我、勇气、智慧与知识这五种美德,共同预测率为53.7%。这告诉我们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其亲社会倾向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下面将详尽讨论为什么这些美德会促进中学生的亲社会倾向出现。

1.积极心理中的仁慈美德对中小学生亲社会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

积极心理中的仁慈美德对中小学生亲社会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首先可能是因为拥有更多仁慈美德的中小学生常常为别人着想,关心别人,对别人仁慈和宽宏大量,能从帮助别人中得到快乐,所以容易产生亲社会价值取向。以往许多相关研究证实了这点。例如Staub(1991)通过研究发现人格品质中亲社会行为价值取向强的个体,他们的亲社会动机比较容易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被激活,发现别人有痛苦,他们用一种积极的行为方式作出反应。又如,Van Lange(1999)和Van Dijk(2004)的研究表明,那些具有亲社会价值取向的个体更容易做出亲社会行为。其次,拥有较多仁慈美德的个体更了解和理解他人的动机和感受,很容易识别他人心情的变化,容易产生移情。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进因素,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动机源之一。许多研究证明移情可以增加个体亲社会倾向。Waxler(1992)对儿童进行研究,发现进行过移情训练的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相对于没有进行移情训练的儿童明显增加,而攻击明显减少了。李百珍(1993)发现移情训练显著增强了幼儿的合作、助人、礼貌、分享等亲社会行为。

2.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正义美德对中小学生亲社会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

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正义美德能够促使中小学生出现更多的亲社会倾向,因为拥有更多正义美德的中小学生更加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善于从大局出发,平等对待团队成员,尊重团队的目标和规范,忠于团队,自觉维护团队利益,为团队建设尽心竭力,所以容易出现亲社会行为。S.H.Schwartz(1977)认为,个体的行为受社会规范影响和支配,利他的社会规范会被内化成个体的社会责任感道德义务感、以及价值观,会促进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出现。另外,拥有正义美德的中小学生相信世界是公平的,是可以预测的。好的行为将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奖赏,不良行为将会受到惩罚。这种信念使他们相信,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件好事,施善者会从做好事中获益,所以会出现亲社会倾向。

3.积极心理品质中的超越自我美德对中小学生亲社会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

积极心理品质中的超越自我美德能够促使中小学生出现更多的亲社会倾向,原因有以下两个。一是拥有超越自我美德中的审美品质的中小学生容易发现周围环境及日常生活中美好的事件和人物,例如别人的亲社会行为等,根据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他们会模仿榜样,从而出现亲社会倾向。同时他们更追求完美,感到重要他人为自己设定了极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去追求完美,自己需要达到这些他人设定的高标准。例如张兰鸽(2011)发现青少年为了博取老师、家长和同伴等重要他人的认可,维持自尊,也会表现出更多依从的、利他的和公开的亲社会倾向。二是拥有超越自我美德中感恩品质的中小学生意识到美好的事物并心怀感谢,会感谢父母生养抚育之恩,感谢老师辅导教育之恩,感谢别人支持帮助之恩。根据感恩的道德情感理论,感恩具有亲社会的本性,会激励、强化感恩者亲社会倾向的出现。许多研究表明,感恩有利于亲社会倾向出现。例如,Bartlett,DeSteno(2006)的研究表明常常体验到感恩的个体会作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Peterson等人(1996)的研究认为得到别人的帮助而产生感恩体验的个体更可能对他人做出亲社会行为。

4.积极心理品质中的勇气美德对中小学生亲社会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

拥有更多勇气美德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弹性更好,他们性情真挚诚实、乐观热情、富有感染力,做事全心全意、竭尽全力、坚持到底,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或面对压力时意志坚定、不退缩、乐观勇敢地面对、冷静果断地应对。张睿(2011)通过研究发现心理弹性高的中学生面临困难时敢于乐观地面对,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当别人有困难时,也会以相同的方式去安慰和帮助他们,出现亲社会行为。也就是说,拥有更多勇气美德的中小学生心理弹性更高,社会适应性更强,容易产生亲社会倾向,具有实施亲社会行为的能力。

5.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智慧与知识美德对中小学生亲社会倾向有正向预测作用

首先拥有更多智慧和知识美德的中小学生很有洞察力、充满智慧,能够看清事实、对事物作出准确判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他们更能够觉察他人的需要和意图,从而产生对他人的亲社会倾向。因为根据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亲社会行为的发生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注意到他人的需要、对情境的解释和利他行为意图的确立,其中注意到他人的需要是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起点。其次,拥有更多智慧和知识美德的中小学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强,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热爱学习,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观点采择(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把其他人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区分开来的能力或倾向)和道德判断水平较高,而许多研究表明这两者和亲社会行为倾向高相关。例如,Moore(1998)发现控制被试的年龄因素以后观点采择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高相关。Rushton等人发现,被试的道德判断水平与他们是否参加献血、在超市购物中先让别人付款等行为有显著的相关。

四、结论

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其亲社会倾向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其亲社会倾向的出现有促进作用。中小学教育者可以通过培养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来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

参考文献

[1] Eisenberg N,Miller P.The relation of empathy to prosocial and re-lated behaviors.Psychology of Bulletin,1987(101).

[2] Park N,Peterson C. Moral competence and character strengths among adolescents: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Values in Action Inventory of Strengths for Youth.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6(29).

[3] 寇,洪慧芳,谭晨,李磊.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的修订.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

[4] 张兰鸽,张莉,寇,田启瑞.中学生完美主义特点及其与亲社会倾向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4).

[5] 崔杨.医科高职生感恩品质和亲社会倾向的特点及关系研究.卫生职业教育,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