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性质十篇

时间:2023-03-14 21:49:33

企业经济性质

企业经济性质篇1

本文我们以狭义的概念来理解和论述创业。创业指的是“从零开始创办一家新企业”;创业企业指的是“新创建的企业即新创企业”。由于当代的创业大多发生在高科技领域,如信息、生物基因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先进环保技术等,因此,本文中的当代创业企业,特指“新创立的当代科技创新型企业”,其创业者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

一、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

创业企业的诞生始发于创业者的创业劳动,创业劳动实际上是科技创新劳动的拓展与延续,科技创新劳动是创业劳动的“源”与“核”。探寻当代创业企业的经济性质,其出发点和关键就在于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性质的理解。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是一种有机融合科学与技术内在禀性的高智力劳动。从劳动形式上分析,这种高智力劳动是一种高度复杂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复杂劳动和智力劳动,更完全不同于简单劳动或体力劳动,呈现出自身所特有的异质性。(注:这里的“异质性”是从具体劳动的层面上所作出的分析,而不是抽象劳动的层面。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异的。)

1.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与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

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机器发明、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等行为中的创新劳动相比较,由于市场深化与细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专业化水平更高。在科技产品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消费需求更趋个性化的当代经济生活中,科技创新活动要取得成功,必然要确定极其明确的目标,瞄准极其清晰的制高点和攻关领域,专注于特定的活动对象与活动空间。这集中体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它要求接受更为专门化的教育与训练,要求培育更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要求掌握更为精、尖、新的知识与拥有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实验能力。

与高度专业化相适应的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高度专业化的学习、研究、创造与实践,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积淀后,往往形成为一种特定的思维能力与劳动品质而表现为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这种高度专用性的劳动形态,一旦移作他用,往往成为“沉没”资产,其内在的价值就大大受损。

2.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

(1)体现为产品市场需求的先导性与创造性。飞跃式的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物化产品具有优质的消费属性(包括生活消费与生产消费)。一个成功的高科技产品(包括有形的商品与无形的服务)的开发与问世,往往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适应了市场需求者的消费趋势,强有力地引导着市场消费的方向,强劲地改善着人们的消费结构,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兴起和所获得的巨大成功,赋予了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理论以新的内涵。

(2)体现为产品效用的高度创造性。当代高科技产品是一种高知识密集型产品,从而富有高效用。也就是说,单位产品具有更大的有用性,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某一种或几种需要。①当代科技创新是对自然物质属性和自然能力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区别于传统工业机器生产在性质上仅仅是对自然物质的一般加工和表层属性的自然能力的利用(刘诗白,2001)。因此,较之传统工业生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能够带来劳动生产力的几何级数式的提高,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生产能力。同时,高科技生产手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所耗费的非核心技术或产品的其他物质资源的成本极低,高科技产品在批量生产下边际物质成本几乎为零。②高知识密集型产品更具“人性化”特征。高科技消费品更适合消费者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符合消费者个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更为内在、真实的需求,能迎合消费者对单元产品的高质量多功能提供的要求。高知识含量的消费品由于更能满足现代人的文明消费和审美情趣,从而富有高效用。

(3)体现为产品价值的高度创造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比马克思笔下的工程师一类的“高级工人”的所谓一般“复杂劳动”更高层次的“高度复杂劳动”,是一般复杂劳动的倍加。这种高度复杂劳动,比起一般复杂劳动,具有以下两个更为突出的特点:①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更高。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劳动的专业化特征表现得极为明显,它需要更为扎实的科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积累,需要更为丰富的实践与实验经验。因此,科技劳动力的形成,需要投入更高的学习教育费用;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更高的劳动强度,是一种高强度的劳动力耗费,需要有较高的劳动力的补偿费用。另外,由于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社会化(即是高度社会结合和社会协助的劳动),创新者的劳动能力实际形成费用中还必须包含间接参与科技创新的社会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费用(刘诗白,2001)。因此,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而言,其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应该高于一般复杂劳动。②劳动力使用创造的价值增值更大。高品质的科技创新产品的成功问世,在一定时期内往往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垄断地位,由此获得了可观的“超额利润”。综合以上两点,我们认为,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在高科技产品中,其所耗费的物质资源C部分可能下降,但是劳动力价值V部分与价值增值M部分却以更大比例上升。这样,在同一单位时间内,C+V+M在整体上是大大提高了。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同样能够换算为“自乘的”“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较一般复杂劳动能形成更高的价值。

3.价值创造的高度风险性

一方面,某种创意、想法、灵感要转化为现实的物化产品,需要“苦思冥想”、持续探索、高度关注,需要反复试错、重复实验,最终仍有可能失败。这期间不仅要投入大量的、常人难以想像的精力,还往往需要投入一定的物质资源。失败的结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事人要承担着极大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即使研发取得了现实的物质载体,由于当代科技创新的快节奏和当代市场演变的高速度,同样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当代科技产品周期极短,产品更新速度极快,市场竞争又日趋激烈,这使得在高科技产业中,某一项技术往往只有NO.1是成功者,NO.2以下大都难以得到能够赖以生存的市场份额,从而成为市场竞争的失败者。硅谷中平均大约九成的风险投资是不成功的,就充分表明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风险性。

4.效应产生的高度非线性

一般性的生产性劳动或简单劳动,其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直接而明显的、即期而平稳的,劳动的付出与其所产生的效应之间往往呈现出一种显著的恒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则与此不同,其效应的产生往往不是直接和即期的,更多的是具有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以及跳跃性。科技劳动者价值的创造并不完全是一时的,而是长期的;并不完全是当期就能表现出来的,有的要经过一段时期才能体现出来;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并不完全是连续的,而是阶段性的。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就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付出与其所产生的效应或价值创造之间不是一种恒定的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而往往呈现出一种倍增或倍减的非恒定关系即非线性关系。

5.集聚社会资源的高度粘吸性

科技创新劳动,作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关键性资源,具有强大的集聚社会资源的功能。工业经济时代的物质资本往往是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发动机和粘合剂,处于资源组合的核心地位。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已经独立地走向社会经济生活的舞台中心。科技创新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及其特征,强有力地吸引着其他的社会经济资源与之结合,并相互耦合、相互渗透,呈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所特有的集聚社会资源的“高粘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性,才出现了当代的“创业革命”即创业职能的职业化现象与趋势。

在当代创业企业中,出资者不仅与经营管理者实现了分离,而且与创业者也实现了分离。事实上,当代计算机、因特网、通信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科技创新工作者在风险资本支撑下转变为企业家的过程。像康柏电脑、美国在线、E-Bay、雅虎等这些享誉全球的明星企业,正是创业革命进程的产物与见证。原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教授的非吉米·克拉克先生就是这一进程中的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代表人物。克拉克先后成功创立了3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知名高科技企业,却没有在其中任何一家公司中担任经营层职务。他不仅不介入企业成立后的营运管理,甚至对技术开发本身,也是只讲创意而不问实施。这样,克拉克成了一个纯粹的创业者。他的职能是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的优势,即在于对技术发展方向作出敏锐的判断及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的创意。

二、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与一般的生产性劳动最大的区别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决定了该劳动报酬形式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从构成上看,科技创新劳动报酬(Y)应该包括和体现为以下几种收入形式:①工资性收入A。这是一种再生产劳动力费用,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的初级或低级形式。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的收入更主要地是体现在其他的非工资性收入形式上。②风险收入B。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专用性以及价值创造的高风险性特征,使得科技劳动者承担着极大的市场风险、生产风险与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承担者应该获得相应的风险收入。③超额收入C。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带来了巨大的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源泉是科技创新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超额利润的创造者应该获得相应的超额收入。④非线性收入D。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效应的产生和价值创造的高度不确定性即非线性使得企业利润的实现也呈现出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跳跃性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实现的非线性特征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收入报酬形式即非线性收入。⑤创业收入E。当代科技创新劳动集聚社会资源的高粘吸性带来了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实现了资源配置状态和经济组织状态的创新,从而产生了创业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者应该获得创业收入。

当代科技创新者的劳动报酬是由以上几个部分共同组成的,即Y=A+B+C+D+E。(注:严格地讲,B、C、D、E各种形式的收入之间存在着交叉或部分重叠的可能性。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在本文中暂且不考虑这种情况,这并不影响问题的探讨与结论。)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难以全面地反映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式中的B、C、D、E等非工资性收入形式都是由科技创新劳动的自身属性带来的,是特殊的劳动报酬形式,不能把它们完全归类于非劳动属性的收入,这是一种根植于科技创新劳动基础上的市场化收入。

由多层次、多元化的收入形式构成的报酬结构特征充分体现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特殊性、复杂性与艰巨性:①由于风险是不可计量的,与其相应的风险收入就是难以直接测算的。②超额利润是个事后变量,而且是极不确定的。通过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的直接交易,以固定合约的工资形式给付,根本无法真实体现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价值形成功能。超额收入是无法事先计量的。③创造价值的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跳跃性特点决定了一次性计量和当期计量的非科学性,人为计量或计划计量也必然是失真的。非线性收入是难以进行一次性计量或当期计量的。④创业收入是集合了多种要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组织租金”,这种“组织租金”只能以某种特殊的“剩余索取权”的形式表现出来。总而言之,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是无法直接地、一次性地、事前地给予定价的。很显然,无论是采用单一的固定合约的工资形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年薪制、奖金制或业绩提成制等一般性的剩余索取的形式,都是无法真实、全面反映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价值的。科技创新者的风险收入、超额收入、非线性收入、创业收入是高度不确定的,多层次、多元化、以不确定性收入为主的报酬结构充分体现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三、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性综合定价机制

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决定了对这种劳动报酬的计量只能采取间接的、重复的、持续的、适合于不确定性状态的定价机制。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定价机制实质上就是市场中的企业定价机制。由科技创新者自身创办企业,拥有创业企业的所有权,就是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计量的一种较好的市场性综合定价机制。

1.企业的生产机制提供了对科技创新劳动进行间接定价的基础

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结构首先表明了市场无法对它进行直接定价,只能采取间接定价的迂回方式,即先是通过市场对“劳动的实体”的交易进行直接定价后再来间接反映科技创新劳动报酬。在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的直接交易仅仅反映科技劳动者的一般工资性收入部分,而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都只能通过“劳动的实体”的交易来体现和获取。这里所谓的“劳动的实体”是指劳动的物化产品(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或劳动者劳动持久性投入的组织载体。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个“劳动的实体”就是企业本身或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产品源于企业的生产机制,离开了企业最基本的生产,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产品的提供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样,离开了企业的生产机制(提供服务性商品的企业也具有生产),企业在市场上的交易就失去了根基。因此,企业内在的生产机制提供了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进行间接定价的基础。要实现对科技创新劳动的间接定价,只能采取企业组织的迂回计量方式。

2.企业的交易机制提供了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多次重复地间接计量的平台

我们知道,现代企业理论尤其是其中的企业契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体,是某个“中心签约人”与一系列市场上的经济主体相互交易的产物(阿尔钦、德姆塞茨,1972;詹森、麦克林,1976;巴泽尔,1989)。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的交易机制的内涵。企业的交易机制提供了一个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进行多次重复地间接计量的平台。从最基本的意义上分析,企业的交易机制体现为企业主与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易。各种市场主体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对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着计量,科技创新劳动报酬就是在这样的相互交易过程中实现的。下面我们对此分别作简要分析。

(1)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①风险资本市场上风险资本家的计量。一般来说,风险投资家是按照某创业者预期会创造出最高价值的标准,从每个研发项目中选定一个进行阶段性融资以使项目得以完成。风险资本家与创业者之间存在着阶段性博弈,他们之间是进行着一场锦标赛,只有那些能产生最高的预期价值的创业者才能得到在第三阶段完成项目所必要的资本。这种“锦标赛式”的治理机制(青木昌彦,2000)最显著的功能是风险资本家在一群创业者的试错过程中能够把确实具有创业才能且能带来最高预期价值的创业者甄别出来。实际上,这种特殊的锦标赛式的治理机制也是风险资本家对科技创新劳动的定价机制。科技创新劳动所内含的的真实价值就是在这样的阶段性锦标赛式的治理过程中一步步反映出来的。这种灵活的治理机制有效地反映了科技创新劳动的高风险性与非线性。②股票市场上社会投资者的计量。人们借助于股票或由其派生的股票期权等种种金融工具,通过股票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巧妙地实现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多次重复地间接定价。在股票市场上,各种各样复杂的内生力量相互运动、博弈和共同作用而自发生成的股价信号内在地包含了科技创新劳动的种种特性。投资者是通过股票市场上的买或卖来判断和决定创业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也是通过股票市场上提供的价格信号来预期某种高科技产品的内在价值,更是通过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价格生成机制来对不可捉摸的充满高风险性的科技创新劳动进行他们各自心目中的“理想”定价。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对科技创新劳动“出价”并最终形成了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这样,借助于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行为,实现了科技劳动力市场上无法直接计量的定价机制的转移,实现了企业内部进行计量的艰巨性到企业外部的资本市场的转移。

(2)产品市场上消费者和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消费者日常的“货币选择”行为表面上看是对科技消费产品的购买,实际上是在进行着对凝结在科技产品身上的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化计量,这一点无需多言。我们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创业企业与众多的供应商之间的产品交易过程,也体现了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意义。供应商对购销合约的履行状况、供应商的资产专用性投资的热情度大小,创业企业外部网络化中各相关协作经济体的经济行为,实际上都或多或少反映了他们对科技创新劳动形成价值功能的判断与预期,直接或间接体现了他们对科技创新劳动效应发挥的现状或未来潜力的许可或质疑。这些都是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进行计量的表现。

(3)劳动力市场上非科技创新劳动者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科技创新者的创业收入、超额收入等非合约性收入的获得,是建立在企业内其他非科技创新劳动者之间相互协作产生的“集体力”基础上的。劳动者对各自雇佣合约的执行态度、劳动力的流动势态,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集体力”的形成。劳动力市场上供给方的“出价”行为以及从业者对他们所工作的企业的认同感,不仅体现了劳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也是劳动者对创业者的价值创造功能的评价。

以上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异质性的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计量,本来应在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由供需双方来解决或应在企业内部由创业者与其他要素所有者各方来解决但又难以合理解决的问题,却在多元的市场交易中由千千万万的“局外人”解决了。在这多元的市场上,无数的经济主体以各自的方式相互作用、综合交织,共同计量着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市场经济中,具备这样的通过多元化的市场交易重复多次地间接地进行的综合定价机制,除了企业组织外别无他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是个多元市场性的综合定价机制。

3.企业的产权机制适应了以不确定性收入为主的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结构特征

所谓企业的产权机制,这里是指由各种要素产权的让渡而形成的企业所有权尤其是剩余索取权的安排机制,其核心功能在于对企业剩余的高效率配置。让最为关键性的要素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获取剩余,是一个有效率的企业产权机制的应有之意。科技创新劳动是一种高度稀缺性资源,是当代企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科技创新者通过创办企业,必然要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因此其报酬收入主要是以索取剩余的方式体现出来的。这样的获取收入的方式,恰恰最大程度地适应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价值创造的不确定性特征,符合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

【参考文献】

[1]刘诗白:《论科学力》,载《经济学家》2002年第3期。

[2]刘诗白:《论科技创新劳动》,载《经济学家》2001年第3期。

[3]林强、江彦福、张健:《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载《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

[4]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著,孙经纬译:《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吴敬琏:《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

[6]钱颖一、肖梦:《经济学家论说硅谷模式》,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7]连建辉:《融资制度与企业家筛选机制》,载《改革》2002年第3期。

[8]Amit,R.,Glosten,L.,&Mueller,E.,(1993):ChallengetoTheoryDevelopmentinEntrepreneurshipResearch,[J].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Vol:30Iss:815-834.

[9]Willax,P.,(2000):LookBeyondMereOwnershipinDefiningEntrepreneurship,[J].NewHampshireBusinessReview,Vol:22Iss:3-4.

企业经济性质篇2

本文我们以狭义的概念来理解和论述创业。创业指的是“从零开始创办一家新企业”;创业企业指的是“新创建的企业即新创企业”。由于当代的创业大多发生在高科技领域,如信息、生物基因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先进环保技术等,因此,本文中的当代创业企业,特指“新创立的当代科技创新型企业”,其创业者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

一、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

创业企业的诞生始发于创业者的创业劳动,创业劳动实际上是科技创新劳动的拓展与延续,科技创新劳动是创业劳动的“源”与“核”。探寻当代创业企业的经济性质,其出发点和关键就在于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性质的理解。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是一种有机融合科学与技术内在禀性的高智力劳动。从劳动形式上分析,这种高智力劳动是一种高度复杂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复杂劳动和智力劳动,更完全不同于简单劳动或体力劳动,呈现出自身所特有的异质性。(注:这里的“异质性”是从具体劳动的层面上所作出的分析,而不是抽象劳动的层面。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异的。)

1.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与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

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机器发明、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等行为中的创新劳动相比较,由于市场深化与细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专业化水平更高。在科技产品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消费需求更趋个性化的当代经济生活中,科技创新活动要取得成功,必然要确定极其明确的目标,瞄准极其清晰的制高点和攻关领域,专注于特定的活动对象与活动空间。这集中体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它要求接受更为专门化的教育与训练,要求培育更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要求掌握更为精、尖、新的知识与拥有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实验能力。

与高度专业化相适应的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高度专业化的学习、研究、创造与实践,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积淀后,往往形成为一种特定的思维能力与劳动品质而表现为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这种高度专用性的劳动形态,一旦移作他用,往往成为“沉没”资产,其内在的价值就大大受损。

2.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

(1)体现为产品市场需求的先导性与创造性。飞跃式的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物化产品具有优质的消费属性(包括生活消费与生产消费)。一个成功的高科技产品(包括有形的商品与无形的服务)的开发与问世,往往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适应了市场需求者的消费趋势,强有力地引导着市场消费的方向,强劲地改善着人们的消费结构,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兴起和所获得的巨大成功,赋予了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理论以新的内涵。

(2)体现为产品效用的高度创造性。当代高科技产品是一种高知识密集型产品,从而富有高效用。也就是说,单位产品具有更大的有用性,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某一种或几种需要。①当代科技创新是对自然物质属性和自然能力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区别于传统工业机器生产在性质上仅仅是对自然物质的一般加工和表层属性的自然能力的利用(刘诗白,2001)。因此,较之传统工业生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能够带来劳动生产力的几何级数式的提高,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生产能力。同时,高科技生产手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所耗费的非核心技术或产品的其他物质资源的成本极低,高科技产品在批量生产下边际物质成本几乎为零。②高知识密集型产品更具“人性化”特征。高科技消费品更适合消费者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符合消费者个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更为内在、真实的需求,能迎合消费者对单元产品的高质量多功能提供的要求。高知识含量的消费品由于更能满足现代人的文明消费和审美情趣,从而富有高效用。

(3)体现为产品价值的高度创造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比马克思笔下的工程师一类的“高级工人”的所谓一般“复杂劳动”更高层次的“高度复杂劳动”,是一般复杂劳动的倍加。这种高度复杂劳动,比起一般复杂劳动,具有以下两个更为突出的特点:①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更高。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劳动的专业化特征表现得极为明显,它需要更为扎实的科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积累,需要更为丰富的实践与实验经验。因此,科技劳动力的形成,需要投入更高的学习教育费用;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更高的劳动强度,是一种高强度的劳动力耗费,需要有较高的劳动力的补偿费用。另外,由于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社会化(即是高度社会结合和社会协助的劳动),创新者的劳动能力实际形成费用中还必须包含间接参与科技创新的社会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费用(刘诗白,2001)。因此,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而言,其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应该高于一般复杂劳动。②劳动力使用创造的价值增值更大。高品质的科技创新产品的成功问世,在一定时期内往往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垄断地位,由此获得了可观的“超额利润”。综合以上两点,我们认为,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在高科技产品中,其所耗费的物质资源C部分可能下降,但是劳动力价值V部分与价值增值M部分却以更大比例上升。这样,在同一单位时间内,C+V+M在整体上是大大提高了。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同样能够换算为“自乘的”“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较一般复杂劳动能形成更高的价值。

3.价值创造的高度风险性

一方面,某种创意、想法、灵感要转化为现实的物化产品,需要“苦思冥想”、持续探索、高度关注,需要反复试错、重复实验,最终仍有可能失败。这期间不仅要投入大量的、常人难以想像的精力,还往往需要投入一定的物质资源。失败的结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事人要承担着极大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即使研发取得了现实的物质载体,由于当代科技创新的快节奏和当代市场演变的高速度,同样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当代科技产品周期极短,产品更新速度极快,市场竞争又日趋激烈,这使得在高科技产业中,某一项技术往往只有NO.1是成功者,NO.2以下大都难以得到能够赖以生存的市场份额,从而成为市场竞争的失败者。硅谷中平均大约九成的风险投资是不成功的,就充分表明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风险性。

4.效应产生的高度非线性

一般性的生产性劳动或简单劳动,其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直接而明显的、即期而平稳的,劳动的付出与其所产生的效应之间往往呈现出一种显著的恒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则与此不同,其效应的产生往往不是直接和即期的,更多的是具有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以及跳跃性。科技劳动者价值的创造并不完全是一时的,而是长期的;并不完全是当期就能表现出来的,有的要经过一段时期才能体现出来;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并不完全是连续的,而是阶段性的。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就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付出与其所产生的效应或价值创造之间不是一种恒定的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而往往呈现出一种倍增或倍减的非恒定关系即非线性关系。

5.集聚社会资源的高度粘吸性

科技创新劳动,作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关键性资源,具有强大的集聚社会资源的功能。工业经济时代的物质资本往往是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发动机和粘合剂,处于资源组合的核心地位。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已经独立地走向社会经济生活的舞台中心。科技创新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及其特征,强有力地吸引着其他的社会经济资源与之结合,并相互耦合、相互渗透,呈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所特有的集聚社会资源的“高粘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性,才出现了当代的“创业革命”即创业职能的职业化现象与趋势。

在当代创业企业中,出资者不仅与经营管理者实现了分离,而且与创业者也实现了分离。事实上,当代计算机、因特网、通信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科技创新工作者在风险资本支撑下转变为企业家的过程。像康柏电脑、美国在线、E-Bay、雅虎等这些享誉全球的明星企业,正是创业革命进程的产物与见证。原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教授的非吉米·克拉克先生就是这一进程中的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代表人物。克拉克先后成功创立了3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知名高科技企业,却没有在其中任何一家公司中担任经营层职务。他不仅不介入企业成立后的营运管理,甚至对技术开发本身,也是只讲创意而不问实施。这样,克拉克成了一个纯粹的创业者。他的职能是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的优势,即在于对技术发展方向作出敏锐的判断及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的创意。

二、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与一般的生产性劳动最大的区别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决定了该劳动报酬形式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从构成上看,科技创新劳动报酬(Y)应该包括和体现为以下几种收入形式:①工资性收入A.这是一种再生产劳动力费用,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的初级或低级形式。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的收入更主要地是体现在其他的非工资性收入形式上。②风险收入B.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专用性以及价值创造的高风险性特征,使得科技劳动者承担着极大的市场风险、生产风险与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承担者应该获得相应的风险收入。③超额收入C.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带来了巨大的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源泉是科技创新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超额利润的创造者应该获得相应的超额收入。④非线性收入D.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效应的产生和价值创造的高度不确定性即非线性使得企业利润的实现也呈现出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跳跃性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实现的非线性特征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收入报酬形式即非线性收入。⑤创业收入E.当代科技创新劳动集聚社会资源的高粘吸性带来了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实现了资源配置状态和经济组织状态的创新,从而产生了创业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者应该获得创业收入。

当代科技创新者的劳动报酬是由以上几个部分共同组成的,即Y=A+B+C+D+E.(注:严格地讲,B、C、D、E各种形式的收入之间存在着交叉或部分重叠的可能性。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在本文中暂且不考虑这种情况,这并不影响问题的探讨与结论。)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难以全面地反映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式中的B、C、D、E等非工资性收入形式都是由科技创新劳动的自身属性带来的,是特殊的劳动报酬形式,不能把它们完全归类于非劳动属性的收入,这是一种根植于科技创新劳动基础上的市场化收入。

由多层次、多元化的收入形式构成的报酬结构特征充分体现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特殊性、复杂性与艰巨性:①由于风险是不可计量的,与其相应的风险收入就是难以直接测算的。②超额利润是个事后变量,而且是极不确定的。通过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的直接交易,以固定合约的工资形式给付,根本无法真实体现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价值形成功能。超额收入是无法事先计量的。③创造价值的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跳跃性特点决定了一次性计量和当期计量的非科学性,人为计量或计划计量也必然是失真的。非线性收入是难以进行一次性计量或当期计量的。④创业收入是集合了多种要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组织租金”,这种“组织租金”只能以某种特殊的“剩余索取权”的形式表现出来。总而言之,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是无法直接地、一次性地、事前地给予定价的。很显然,无论是采用单一的固定合约的工资形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年薪制、奖金制或业绩提成制等一般性的剩余索取的形式,都是无法真实、全面反映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价值的。科技创新者的风险收入、超额收入、非线性收入、创业收入是高度不确定的,多层次、多元化、以不确定性收入为主的报酬结构充分体现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三、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性综合定价机制

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决定了对这种劳动报酬的计量只能采取间接的、重复的、持续的、适合于不确定性状态的定价机制。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定价机制实质上就是市场中的企业定价机制。由科技创新者自身创办企业,拥有创业企业的所有权,就是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计量的一种较好的市场性综合定价机制。

1.企业的生产机制提供了对科技创新劳动进行间接定价的基础

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结构首先表明了市场无法对它进行直接定价,只能采取间接定价的迂回方式,即先是通过市场对“劳动的实体”的交易进行直接定价后再来间接反映科技创新劳动报酬。在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的直接交易仅仅反映科技劳动者的一般工资性收入部分,而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都只能通过“劳动的实体”的交易来体现和获取。这里所谓的“劳动的实体”是指劳动的物化产品(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或劳动者劳动持久性投入的组织载体。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个“劳动的实体”就是企业本身或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产品源于企业的生产机制,离开了企业最基本的生产,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产品的提供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样,离开了企业的生产机制(提供服务性商品的企业也具有生产),企业在市场上的交易就失去了根基。因此,企业内在的生产机制提供了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进行间接定价的基础。要实现对科技创新劳动的间接定价,只能采取企业组织的迂回计量方式。

2.企业的交易机制提供了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多次重复地间接计量的平台

我们知道,现代企业理论尤其是其中的企业契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体,是某个“中心签约人”与一系列市场上的经济主体相互交易的产物(阿尔钦、德姆塞茨,1972;詹森、麦克林,1976;巴泽尔,1989)。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的交易机制的内涵。企业的交易机制提供了一个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进行多次重复地间接计量的平台。从最基本的意义上分析,企业的交易机制体现为企业主与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易。各种市场主体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对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着计量,科技创新劳动报酬就是在这样的相互交易过程中实现的。下面我们对此分别作简要分析。

(1)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①风险资本市场上风险资本家的计量。一般来说,风险投资家是按照某创业者预期会创造出最高价值的标准,从每个研发项目中选定一个进行阶段性融资以使项目得以完成。风险资本家与创业者之间存在着阶段性博弈,他们之间是进行着一场锦标赛,只有那些能产生最高的预期价值的创业者才能得到在第三阶段完成项目所必要的资本。这种“锦标赛式”的治理机制(青木昌彦,2000)最显著的功能是风险资本家在一群创业者的试错过程中能够把确实具有创业才能且能带来最高预期价值的创业者甄别出来。实际上,这种特殊的锦标赛式的治理机制也是风险资本家对科技创新劳动的定价机制。科技创新劳动所内含的的真实价值就是在这样的阶段性锦标赛式的治理过程中一步步反映出来的。这种灵活的治理机制有效地反映了科技创新劳动的高风险性与非线性。②股票市场上社会投资者的计量。人们借助于股票或由其派生的股票期权等种种金融工具,通过股票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巧妙地实现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多次重复地间接定价。在股票市场上,各种各样复杂的内生力量相互运动、博弈和共同作用而自发生成的股价信号内在地包含了科技创新劳动的种种特性。投资者是通过股票市场上的买或卖来判断和决定创业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也是通过股票市场上提供的价格信号来预期某种高科技产品的内在价值,更是通过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价格生成机制来对不可捉摸的充满高风险性的科技创新劳动进行他们各自心目中的“理想”定价。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对科技创新劳动“出价”并最终形成了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这样,借助于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行为,实现了科技劳动力市场上无法直接计量的定价机制的转移,实现了企业内部进行计量的艰巨性到企业外部的资本市场的转移。

(2)产品市场上消费者和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消费者日常的“货币选择”行为表面上看是对科技消费产品的购买,实际上是在进行着对凝结在科技产品身上的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化计量,这一点无需多言。我们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创业企业与众多的供应商之间的产品交易过程,也体现了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意义。供应商对购销合约的履行状况、供应商的资产专用性投资的热情度大小,创业企业外部网络化中各相关协作经济体的经济行为,实际上都或多或少反映了他们对科技创新劳动形成价值功能的判断与预期,直接或间接体现了他们对科技创新劳动效应发挥的现状或未来潜力的许可或质疑。这些都是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进行计量的表现。

(3)劳动力市场上非科技创新劳动者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科技创新者的创业收入、超额收入等非合约性收入的获得,是建立在企业内其他非科技创新劳动者之间相互协作产生的“集体力”基础上的。劳动者对各自雇佣合约的执行态度、劳动力的流动势态,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集体力”的形成。劳动力市场上供给方的“出价”行为以及从业者对他们所工作的企业的认同感,不仅体现了劳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也是劳动者对创业者的价值创造功能的评价。

以上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异质性的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计量,本来应在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由供需双方来解决或应在企业内部由创业者与其他要素所有者各方来解决但又难以合理解决的问题,却在多元的市场交易中由千千万万的“局外人”解决了。在这多元的市场上,无数的经济主体以各自的方式相互作用、综合交织,共同计量着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市场经济中,具备这样的通过多元化的市场交易重复多次地间接地进行的综合定价机制,除了企业组织外别无他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是个多元市场性的综合定价机制。

3.企业的产权机制适应了以不确定性收入为主的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结构特征

所谓企业的产权机制,这里是指由各种要素产权的让渡而形成的企业所有权尤其是剩余索取权的安排机制,其核心功能在于对企业剩余的高效率配置。让最为关键性的要素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获取剩余,是一个有效率的企业产权机制的应有之意。科技创新劳动是一种高度稀缺性资源,是当代企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科技创新者通过创办企业,必然要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因此其报酬收入主要是以索取剩余的方式体现出来的。这样的获取收入的方式,恰恰最大程度地适应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价值创造的不确定性特征,符合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

[收稿日期]2002-08-22

【参考文献】

[1] 刘诗白:《论科学力》,载《经济学家》2002年第3期。

[2] 刘诗白:《论科技创新劳动》,载《经济学家》2001年第3期。

[3] 林强、江彦福、张健:《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载《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

[4] 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著,孙经纬译:《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 吴敬琏:《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

[6] 钱颖一、肖梦:《经济学家论说硅谷模式》,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7] 连建辉:《融资制度与企业家筛选机制》,载《改革》2002年第3期。

企业经济性质篇3

关键词:经济性质;财务问题;价值评估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中国市场经济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个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当中,企业为壮大自己的实力,不断进行兼并、收购等经济行为,这些行为的存在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财务问题,尤其是不同经济性质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由于企业经济性质的不同,所带来的财务问题也更加突出,如何解决这些并购中的财务问题,成为摆在当前企业财务工作者和学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企业经济性质和并购的概念

(一)企业经济性质

企业的经济性质是指根据企业中投资成分的不同,对企业所做出的一种基本划分,在中国根据经济性质的不同,可以将企业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等。但是在国外的一些著作中,将企业的经济性质理解为不同企业组织形式之间的区别,将企业分为有限公司、股份公司等等。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主要是以国有企业为主、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等为辅的企业主体机构,这种结构形式有许多使我国现有的政治体制下所特有的,如集体企业,在国外没有这种划分。

(二)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M&A)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A,在我国称为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企业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种形式。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最重要的市场竞争行为,这种竞争行为在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资金的流通和生产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因为企业收购在市场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国家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才大力提倡企业间的收购,但是当时的并购主要是国有企业之间的并购,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已经情转急下,现在的企业并购发生在不同经济性质之间的案例是越来越多,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外国企业之间的收购时有发生。

二、不同经济性质企业收购中的财务问题

不同经济性质企业收购中的财务问题发生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企业之间在财务制度上有很大的区别。企业收购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两个企业之家你的财务问题,在外部表现为股票、资金等形式,且要通过资金才能实现,简单来说就是企业之间的买卖问题。主要为因收购产生的收购价值评估、收购的风险、可得利益分析、收购后的财务问题等等,其中第一项和最后一个问题是最重要的两项问题,直接决定着收购是否进行与收购的成败。

(一)收购价值评估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任何一项经济行为都是为了获得利益,如果没有利益企业就没有了收购的理由,而收购利益的确定就需要收购企业的财务部门根据企业的资产、品牌价值等综合方面,对被收购企业的价值做出一个判断,这就是收购价值评估问题。但是要想正确的实施这一项评估工作有很大的困难,这是因为被收购的企业也想获得利益,在市场经济下,企业间的收购大多是强迫而为之,任何企业都不会自己主动的退出市场,所以它不会将自己真实的资产情况、负债情况、企业的经营情况等信息全部透漏给收购的企业。所以任何一项收购的决定,只能收购企业根据自己的财务情况,收集相应的资料做出相应的正确判断。如何运用正确方法解决这一问题,是本文所要论述的。

(二)收购中的风险问题

企业之间的收购行为可以说是一种高风险的经济行为,一旦收购成功,企业就将获得发展壮大的机会,但是一旦失败企业也有可能遭受巨大的损失。可以说收购行为对于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而企业的在收购如何尽可能地规避不利的风险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些风险包括营运风险、信息风险、融资风险、反收购风险、体制风险。其中融资风险在现在来说表现得比较突出,这因为企业在收购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足够的资金来源这能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积累,也可能是通过贷款、投资等多种方式获得,这有可能使企业背负巨大的债务,一旦收购失败,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即使收购成功,企业的负债率增加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这一点在私营企业收购国企和集体企业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三)收购后的财务管理问题

由于企业在经济性质上的不同,在财务管理制度上也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即使不同经济性质企业的收购获得成功,收购后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将是收购企业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同、工作方式的不同、管理不同、财务会计方法不同,此外并购后还需要进行被收购企业的资产核算,不良资产的清理等会计行为,这些财会行为可能会面对账本缺失、财务混乱等困难。

上述三个问题是不同经济性质企业之间收购中财务问题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并不是全部,但是这些问题却是最重要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不同经济性质企业之间的收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不同经济性质企业收购中的财务问题的对策

当前解决不同经济性质企业收购的财务问题,关键是对被购买企业净资产进行确认与评估、商誉的计算与确认,这两项工作可以说是解决收购中财务问题的一个基础,具体来说主要以下方面:

(一)收购价值评估问题的对策

当前企业中收购价值评估问题的对策,通过企业在采取的方式就是收购业务费用和对与被收购公司的账务进行合并,也就是财务购买法进行资产评估,主要是通过对比收购公司与被收购公司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负债小计等几个方面。价值评估对策应着重探讨如何合理确定收购价格,专业的资产评估机构往往会将被收购企业中的所有账面资产和负债对比估计剩余资产,再加上对收购企业中的伤愈评估,确定商誉的价值。这一种方式可以说借助于专业资产评估公司解决收购价值评估问题的一个常用对策。

除了这种方式之外,收购企业还可以综合运用市盈率模型法、股息收益贴现模式、贴现现金流量法、净资产账面价值法,同时使用、单独使用都是可以的,尤其是,同时使用可以得出与实际价值相近的资产评估价值。本文将简单介绍贴现现金流量的方式。首先,预测自由现金流量。方法是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加折旧-所得税-资本性支出-营运成本的净增加额。其次,估算贴现率,具体方式是:预期股本成本率=市场无风险报酬率+市场风险报酬率+并购后企业的风险程度。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确定收购价值。贴现现金流量法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充分考虑了企业未来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对其价值的影响,在日益崇尚“现金至尊”的现财环境中,对企业并购决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以通过敏感性分析,了解现金流量、资本构成等因素对并购决策的影响。此外,价值评估对策应着重探讨如何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在价值评估的过程中,不同性质企业收购应特别注重交易公平性,以防止利益转移,尤其是在民营企业收购国有企业的过程中,防止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利用手中权利转移资产等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二)收购中的风险问题对策

关于收购失败的风险规避,应主要在第一个问题中正确地做出收购价值评估,只有这样,财务人员才会综合考虑收购过程中收购资金与被收购企业资产之间的问题,谨慎地做出收购决定,减少收购失败风险率。收购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可以通过实际的调查进行避免,也就是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下的调查了解,如通过他们的员工了解他们的工资水平、通过他们的销售渠道了解他们的销售情况,通过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扩大信息来源范围,增强收集信息的真实性,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收购风险。

收购中的融资风险可以说是收购企业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对此丰富企业融资的手段是关键,也就是企业的资金不能来自一种方式,要采取多渠道的方式筹措资金,减少每一种融资额以及可以给企业生产带来的股权上的变动。如增产增股、股权置换、金融机构信贷、投资公司的投资等等。保证资金的需要,保证融资的方式适合收购,同时也要创新支付方式,通过股权支付、现金支付等多重好方式,避免因现金支付带来的经营危险。目前,最安全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增产增股的方式筹措资金,辅以金融机构信贷。这样能实际上收购企业的股权不反升变动,减少因股权变动带来的反收购危险。收购后的体制危险,这一点比较好解决,这一点收购公司可以采取破而后立的方式,由收购企业按照本公司的体制对被收购企业进行改造。收购风险极为复杂且广泛,企业应谨慎对待,财务工作对此担当不可替代的角色,要科学分析研究。

(三)收购后的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收购后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关键是收购企业对被收购企业是作为一个分公司,还是直接并入收购公司。如果是直接并入收购公司,这一个问题实际上就成了收购企业内部财务管理问题,完全可以进行内部解决。但如果是作为一个分公司,就需要解决岗位人员问题、管理方式问题等等。原来财务管理的不适应问题,可以通过更换原来财务工作人员的岗位,以收购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充实被收购企业的财务管理,并且完全照搬收购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另一种方式就是保留原来的财务管理人员和财务管理制度,按照企业发展的要求逐渐对被收购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改造和完善。在收购财务管理中,在收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安排国有企业人员的安置费用,保证安置费用的资金充足,由于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对人员的安置特别重视,这一点也关系到企业收购是否成功。

总之,不同性质企业之间收购中的财务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不管是哪种对策,关键是收购企业本身具备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收购过程中决策的正确。

参考文献:

1、企业并购[EB/OL].?wtp=tt.

企业经济性质篇4

摘要:“一股独大”在国内十分普遍,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本文试图从国企与民企两种所有权性质不同的企业入手,分别分析比较一股独大对国企与民企公司治理的影响。通过梳理与思考,提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 :股权结构;一股独大;公司治理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回顾

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是比较多样化的:王燕与许小年( 1997) 对我们国家一些典型上市公司的研究提出了公司业绩与排名前五位的公司大股东和排名前十大位公司股东持股比例程正相关关系。陈小悦和徐晓东(2001)证明在非保护型行业,第一大股东所拥有的股权比例与绩效呈正相关关系。陈信元和汪辉(2004)的研究显示公司价值可以通过股权制衡度提高。宋勇与朱武祥(2001)、朱武祥(2002)一直坚持股权结构无关的观点。张国林、曾令琪( 2005) 选取沪深股市171 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分析股权结构与公司经营业绩、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 得到了相同的结论。严若森(2009) 以流通股持股比例与国家股作股权结构变量, 以净资产收益率( ROE)、市净率(MBR) 做为公司经营业绩的衡量指标,最后的结论也是相同的,从而为中国的上市公司进一步减少持有国有股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

(二)文献总结

其实“一股独大”现象并非中国独有。美国股市应该说是世界上最成熟的证券市场了,其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也是公认的。但十多年里,一系列国际大公司所出现的假账丑闻震惊世界,并且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比如说如默克、安然、施乐、世界通信等一系列事件。这说明无论何种制度、无论何种国家的、无论何种性质的企业避险功能都是相对的,都不可能对道德风险做到百分之百的控制,是有局限性和有漏洞的。一股独大也是如此,如比尔盖茨在微软公司、李嘉诚在和记黄埔公司、沃伦巴菲特在希尔公司都曾持有很高比例的股权,但是这些股权集中不仅没有对企业发展构成阻碍,还加速了企业的飞速发展。

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股权结构的这一因素对公司治理及业绩的影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二、股权结构对国企与民企的经济后果分析

(一)一股独大对国有企业的经济后果分析

1.股权过分集中,缺乏多元制衡机制

我国上市公司中,国家股一般占60%以上,大股东拥有了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丧失了话语权的中小股东无法在股东大会和监事会行使自己的权利,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竞争能力低下。

2.所有者缺位,导致内部控制人现象加剧

国家作为出资人往往授权国务院一个机构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从而形成为未实质履行出资人义务的尴尬局面。政府官员作为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并行使公司经营管理职能,往往发生利用手中的控制权为自身谋取利益,损害广大投资者和国家利益。

(二)一股独大对民营公司的经济后果分析

虽然公司创立初期一股独大有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在1999 年一项大样本实证研究中ClaessensDjankov等得出结论认为家族股东的一股独大对社会公众股东利益具有损害。郎咸平的研究也说明了,家族企业通过上市公司损害中小股东和一般投资者利益。而这样一种较为特别的企业治理结构它所暗含的风险基本表现在三方面:

一、能力风险:对于那些还没有实现家族式企业职业化经理经营的公司,最为突出的就是其继任者的风险,企业规范化运作,决策经营的科学化,通常与家族式管理模式发生碰撞,这将使企业带上进一步发展的枷锁。

二、决策风险:家族本部股东持有了太多管权,因为缺少有效的监督和集体决策机制,决策后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其实在我们现实中,符合这个实证研究的案例多不胜数,下面我将分别居一个关于国企与民企在一股独大下公司治理的例子来说明其差异性。

1.中航油治理缺失,海外投资失败

是什么导致了中航油在海外的巨亏呢?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国企由于处于垄断地位,缺乏广大中小股东的监督和同行业的竞争威胁,导致其海外投资亏损巨大,将广大股民的钱轻易的打了水漂。且由于其主要领导属于中央委派制,公司的治理好坏与否。公司的业绩与管理层的职位与薪酬没有一个合理的等价关系,造成了管理者对企业业绩不重视,同时由于一股独大,监督成本过高,监事会形同虚设,作为股东的中小股民也很难对其进行监督,更不用说约束其行为了,这也就间接导致了国企“丑闻”的不断出现:从天价灯到天价酒再到天价车。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些事件可以说是问题的另一个表现形式。

2.精伦电子由盛转衰

与国企不同民企,虽然我们看到的是一股独大坏的一面,但并不是完全如此。因为家族民营企业在公司治理初期一股独大能有效解决中小股东“搭便车问题”和加强了公司政策的执行力,提高了管理效率。正如精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分析表明精伦电子由弱到强再到衰败,其一股独大起了很大作用。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谈到公司的股权设置结构时,精伦电子应该是一个典范。其在上市时被称之为创业铁三角的张、蔡、曹分别持股30.05%,19.05%,19.05%,而罗剑锋也是持股19.05%,与曹蔡二人并列第二大股东。刘起涛则持股12.5%,上市之后这五人合计持股63.97%。可以说是五人式的一股独大。这种治理结构大大的维护了全体投资者的利益,可以说这种五人式的一股独大在上市之初为其进行有效的政策执行提供了保证,促进了公司的快速发展。然而正是这种看似很合理的民主治理结构下却隐藏了重大的“安全隐患”,根据资料与研究在过去的数年里开始创业的三位铁三角感情很深,这也导致了蔡、曹对张学阳的忠诚,从而进一步确保了张学阳对精伦电子的绝对控制。

正因为这种一股独大,使得张雪阳为所欲为,想到什么项目做什么项目,导致公司业绩大不如前,终被ST。

三、完善公司股权结构的对策

(一)国企股权结构完善的对策

作者在参阅大量文献,在当前流行的解决一股独大的对策中,并结合自己的见解,将国企股权结构的完善归纳如下:

中航油事件作为一个国企监管不到位和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混乱的案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们要从制度层面入手,改进国有资产监管,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保护公司和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1.国有股法人化

上海证劵交易研究中心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国有股与法人股的区别,报告指出:法人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成正相关关系,而国有股比例如果过大将于公司业绩成负相关关系。国有股的法人化会产生十分显著的效果:

2.降低国有股持股份额

削弱首位大股东的持股份额,提高后九位大股东的持股份额。中国目前正在大力实施消减国有股持股份额,以期望达到分散各方股权的均衡式的制衡模式。

(二)民企股权结构完善的对策

结合精伦电子从强到衰,一股独大的影响不容忽视,要完善民企特别是上市公司股权治理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一下入手:

1.从民营企业内部入手

企业在经营初级阶段面临很大的风险,倘若股权不够集中,就会导致每个股东难以形成统一意见的情况。因此一股独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过来确保了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决策效率。然而由于公司渐渐发展渐渐壮大,一股独大各个方面的弊端也会一步步显现出来,此时我们就要引入新的参与者来规避上述所说的这些风险,这样一来企业的经营、决策都会朝着更加科学,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2.完善制度,加强对外部的监督

对民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还需进一步加强,严格确保母公司和上市企业在财务、资产、人员上三条线互相独立;代表中小投资者或股东权利的行业组织需尽快建立与健全,对中小投资者或股东进行全方位的、充分的,耐心的辅导和教育。同时法律要给与侵害小股东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和打击。

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一股独大的意义是不同的,由于国企与民企所有权的差异和一股独大形成的原因不同,对公司治理和业绩的影响也是不尽相同的。同时无论是国企一股独大还是民企一股独大产生必有其合理性,正如哲学当中一句至理名言“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特殊国情的国家,不可将我们的股权机构与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股权结构相提并论,股权分散是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还可能持续很长时间,我们需要适应它并用恰当的方式去改善它。

参考文献:

[1]陈晓悦,徐晓东.股权结构企业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经济研究,2001.3:16-19.

[2]崔学刚,徐金亮.一股独大下的机构投资者治理效应.财务与会计,2011.21:15-19.

企业经济性质篇5

关键词:国有企业;市场经济;社会责任。

一、引言。

国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对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全社会对国有经济功能又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功能的履行,更期望其注重相关社会功能的实现。作为国有经济主要组织形式的国有企业,直接肩负着这一重要使命,在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双重要求之下,国有企业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变得更加复杂且任重道远。如何正确认识国有企业肩负的功能,以及处理好国有企业各种社会责任目标之间的关系,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直是政府相关部门关注的以及国内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

对于国有企业属性和功能的研究,周冰和郭凌晨(2009)抓住了国有企业增进全民福利的本质要求,认为国有企业功能的发挥必须在这个本质属性基础之上;毕志强(2006)认为国有企业同时具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经济和社会功能的双重耦合。对国有企业社会功能的分类归纳,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如曲卫彬(1997)、张连成(2004)、毕志强(2006)、乔明哲和刘福成(2010)等人,对国有企业经济功能的论述很少有成型的文献。

近几年,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成为了焦点。学者们主要将目光集中在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维度的研究上,对其进行细致的划分和归纳,如王昶(2008)列出了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等9项共有责任,并指出了产业报国、引领经济发展、国际化发展和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4个特殊责任;沈志渔等(2008)将社会责任分为对员工、消费者、供应商、债权人、政府等8个方面,并认为根据国有企业规模的不同,应承担不同要求的基本责任和延伸责任。此外,学者们还从其他不同角度出发深人研究国企的社会责任,黄速建和余菁(2006)从国有企业的性质和目标出发对其社会责任进行分类,并强调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经济目标和非经济目标的划分;乔明哲和刘福成(2010)从功能人手提出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模型;龙新(2008)从归纳国有企业利益相关主体出发,探讨了这些主体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等等。

本文从对国有经济性质和功能的探讨人手,将国有企业需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细致的归纳,并在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指导下对这些社会责任进行经济目标和非经济目标的划分,进而讨论这两类目标之间的关系,以期找出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时的着眼点。

二、我国国有经济的性质和功能。

(一)我国国有企业的定义和性质。

国有经济是由国家政权(或政府行政机构)拥有、掌握并控制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运行的主要形式,国际上通常将其定义为:政府(或政府部门)拥有或控制的、从产品和服务的销售中创造主要收入的经济实体。①我国于1993年八届人大修改宪法时,正式采用了国有企业的名称,并将其定义为最终产权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由国家(或政府)出资建立的企业,包括国家独资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国有企业虽然表现为一种企业实体,但是由于其公有或者国有的属性,通常被视为政府代表公众利益对市场失效问题加以控制和解决的政策手段,因此,国有企业与政府影响经济的其他政策手段是同质的制度安排。

尽管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和发达市场经济下的国有企业的性质的认识有所分歧,但是国内主流观点均认为二者是有所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性质的论述,一些学者从现象出发,总结归纳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功能;也有一些学者从理论角度研究了国有企业的性质,力图对国有企业性质提出一种框架式的较为精准的定义;也有学者从产权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国有企业性质。本文比较认同第三种研究方式,张春敏和刘文纪(2007)两位学者在其论文中着重强调了我国国有企业生产资料和劳动所有权归全体劳动者所有、归国家占有的本质,认为国有企业最终应归全体劳动者所有。周冰和郭晓晨(2009)认为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一种,而公有制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增进全民福利,企业活动必须以此为一切活动出发点,为全民利益服务。乔明哲和刘福成(2010)在其论文中也有相似观点。本文认为,论述国有企业的性质,必须从其全民所有的产权属性出发,在讨论其功能和制度建设时,必须抓住这一本质问题,否则会偏离事物的本质。由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有企业不仅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还是政府参与经济的重要手段,这种参与是全方位的,在其自身作为市场主体的同时,也起着培育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就业岗位、调节收入分配、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国有企业发挥这些作用的出发点,正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而服务,使社会总体福利达到最大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归全体人民所有的本质属性,也使得其与为政府调节市场而服务的一些发达国家国有企业有着根本的区别。

(二)我国国有企业的功能。

由于国有企业的本质要求是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其必然承担着经济方面、社会方面的相应职能和义务。

1.经济人的本能决定了国有企业具有区别于政府的经济功能。

作为一个企业,无论其产权属性是何种性质,其首要的目的必然是取得盈利,使企业有充足的资本得以长久的存续和发展。国有企业虽然是国家政策调控的工具,但归根到底,它是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而不是行政组织而存在的,它必然具有追求营利的属性。这一点与国有企业的本质要求也不相违背,因为国有企业最终是属于全体人民的,作为一个经济主体在运营中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本身也是保障人民利益的需要;同时,一些垄断性国企的收入直接进入财政税收,这在基础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能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利润最大化在很多时候与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是相悖的,如会造成环境问题的产生、经济布局和产业发展的不合理等全社会长久利益的牺牲。综上,国有企业在具有规模经济带来的低成本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克服低效率的缺点,保证一定的盈利性,使得企业能够正常维持和运转,保证其他功能的实现,这是其作为经济人的企业必须履行的职能和义务。

2.作为政府调控的手段。国有企业承担着区别于一般企业的社会功能。

作为政府参与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保持一定的营利功能的基础上,国有企业承担着远大于一般企业的社会功能。虽然在当今社会,企业社会功能的履行作为提升企业价值和影响力的一部分,已成为所有企业所关注的焦点,但是国有企业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区别于一般企业的特殊功能,国有企业社会功能是否发挥,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关于我国国有企业社会功能的讨论,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曲卫彬(1997)、张连成(2004)、毕志强(2006)、乔明哲和刘福成(2010)都分别在文章中归纳列举了国有企业应具有的社会功能;周冰和郭晓晨(2009)结合我国实际,探讨了国企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认为我国虽然将国有企业本质功能定义为增进全民福利,但是在实际中,国有企业功能已被扭曲为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这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

发达经济体中的国有企业本质上是作为弥补市场缺陷的政策工具而存在的,在克服市场“外部性”、提供公共产品、控制企业垄断以及解决两极分化等问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如前所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的本质属性是增加全民福利,由此,本文对国有企业社会功能做如下总结: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最本质的功能是优化全社会资源配置,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其次,作为政府调节经济手段的国有企业,应该着眼于一些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如促进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对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的高风险低收人行业进行扶植;促进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减小地方差异、实现经济合理布局;保障就业、调节收入分配、消除两极分化;维持市场秩序、维护市场公平、不断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培育等等。

再次,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上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些方面的功能主要包括:介入高成本、收益期限长但能保障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服务;加大环保设施的投入,在保护环境上起好带头作用;有限度地介入慈善事业,建设良好的社会风气。

最后,在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和其他重要领域,应发挥国民经济的控制作用。

在这些领域国有企业有必要处在垄断的地位,保障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安全。

3.我国国有企业是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双重统一体。

根据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国有企业一方面作为一种经济实体,有和一般企业相似的营利性和维持长期生存发展的需求,遵循市场规律的调节,这表现为国有企业的经济功能;而另一方面,具有公有性质的国有企业作为政府政策调控的一部分,在经济中又肩负着远大于一般企业的社会功能,这就使得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在国有企业中实现了双重耦合。而这两个功能目标很多时候是相互排斥的,如何使二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且使企业很好地完成诸多错综复杂、甚至相互矛盾的社会责任,一直是广泛被讨论的问题,本文将在后文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功能决定下的我国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类。

本质上为全民所有的我国国有企业,同时履行着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并且这些功能都是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根本出发点的。讨论我国国有企业肩负着何种社会责任,必须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向出发,合。学者们在讨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时,并且要考虑到两类目标的相互促进和耦大都采取列举的形式列明各项责任,并没有对责任的具体目标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讨论,如王昶(2008)、沈志渔等人(2008)的研究;黄速建和余菁(2006)在其论文中提到了国企社会责任经济目标和非经济目标的概念,但是并没有具体对各个责任进行归类。本文借鉴乔明哲和刘福成(2010)在论文中提出的框架,并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更加细化的分类,进一步讨论不同类型企业下履行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层次和关系。

本文所要讨论的社会责任的经济目标主要是指在经济功能指导下的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财政创造收入等行为。由于国有企业的全民所有制属性,其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这些责任必然属于社会责任的范畴之中,是具有经济目标的社会责任。而社会责任的非经济目标则是在前述社会功能指导下的国有企业作为政府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履行的职责。一些观点认为,国有企业追求利润的经济行为与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有所区别,不应将其划分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中,本文认为这些观点没有抓住国有企业全民所有的本质属性,认识到这一点,将国有企业维持其自身发展的合理的营利行为视为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也就合情合理了。

根据相关文献,本文将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①总结归纳如表1所示:

表1中将保护股东和债权人权益、客户权益、员工权益归为企业的经济责任,原因是根据利益相关者模型,这些主体在企业中是拥有直接权益的,对国有企业的成功运作起着直接影响作用的主要社会利益相关者②,是一个企业经营和运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企业承担经济责任的本质即是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将这些企业运行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企业的经济责任中进行考察是具有理论依据的。

 

 

 

国有企业具体的各项社会责任可以被归纳为经济目标和非经济目标,而有些责任的完成会在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履行了一定的社会功能,即这些责任实现了双重目标。从表1的归纳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在履行经济责任的时候,主要实现的是保证企业发展存续和国有资产保值的经济功能,由于国企的规模和地位,其在保证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会非常注重企业形象、员工发展、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等等一系列使企业在更高层次更快发展的方面,由此出现了一些社会功能的实现,即实现了双重目标。国有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法律责任在本文中主要被视为经济目标,因为守法经营是每个企业必须遵循的准则,违反了法律法规的企业必将受到制裁,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功能的实现,损害企业经济利益;同时,国有企业对国家财政税收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构成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因其公有制属性,依法纳税支持公共基础建设是其不可逃避的经济使命。环境责任、道德责任和政治责任在本文中主要被归纳为国有企业的非经济目标,这些责任主要实现的是社会功能,是有可能与经济功能相悖或者冲突的,通常一般企业并不必须履行这些责任,而这些却是国有企业必须完成的使命。在这些责任中,不排除会有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情况出现,如慈善事业的履行提升了企业形象带来经济利益等,但这些责任本质却是为了实现国有企业社会功能而存在的,所以本文还是将其归纳为非经济目标而进行讨论。根据乔明哲和刘福成提出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框架,分类讨论了能为国有企业带来利益和不能带来利益的道德行为,具体分析本文也将在后边的部分涉及。

(二)国企社会责任中经济目标和非经济目标二者的关系。

我国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经历了几个时代的变迁,并且其内涵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政府一直是决定企业承担何种社会责任、的唯一因素,由于当时高度一元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不是独立、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而是政府的基层单位,其经营发展的决策权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这就造成了当时“企业办社会”情况的出现。国有企业承担着许多本来应该由社会承担的福利功能,如办学校、办医院、办社区、承担医疗养老责任等等,企业被员工形象地称为“铁饭碗”,企业的非经济目标完全凌驾于经济目标之上,这样沉重的社会负担使得当时的国有企业成本不断增加,效率极为低下,极大地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可见,国有企业存在的形式首先应该是一种经济实体,必须保证自身的运作和效率才能去履行其他责任,因此,国企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应该适度,认为国有企业仅仅是为了履行社会功能而存在的观点是不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

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左右,我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开始渐渐认识到了应该保持国有企业的经济实体,不应让其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为了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家在这一阶段实行了“政企分开”的国有企业改革。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和扶持被削弱,各企业渐渐认识到了盈利和控制成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但是在这一阶段,国有企业过分追求盈利和资本积累,而忽视了其全民所有的本质属性和理应承担的社会功能,经济目标占据了主导,纷纷把利润装进腰包;而将非经济目标的社会责任像包袱一样丢给社会,让社会去承担。此时很多国企凭借其竞争优势和垄断地位发展壮大,却在企业利润提高的同时降低了社会总福利,这与国企全民所有的本质是完全相悖的,也没有发挥作为政府调控手段之一应有的作用。可见,国有企业不能将经济目标作为唯一追求,必须重视其社会责任中非经济目标的履行,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经过以上两个发展阶段,国家和政府逐渐认识到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目标和非经济目标二者必须同时兼顾,任何有失偏颇的行为都会与其经济功能或者社会功能的双重要求相悖,甚至会危及全体人民的利益,使社会总福利降低。近几年来,社会对国有企业过分注重经济目标,而非经济目标的社会责任履行不到位集聚了很多不满。针对国企获取丰厚垄断利润的同时,社会职能履行缺失的现状,国家启动了一系列改革,一些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相继退出,自然垄断行业继续发挥国企的主导作用;在尚未具备完全退出条件的竞争性行业,尽量形成多家国企竞争格局,发挥竞争机制对企业效率提高的作用,而从长远来看竞争性行业国有资本退出必然会成为趋势。

本文认为,改革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今后的发展,应注重经济目标和非经济目标的相互协调,以及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加以区别对待。首先在竞争性国企中,经济目标(包括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非经济目标)的实现应作为基础,竞争性国企本身不能获得稳定的利润,需要自身的合理经营才能保证企业健康的生存和发展,而企业能够健康存续即是对全体人民负责。但是,虽然作为一种经济实体,竞争性国企也是政府政策调控的重要工具,并且受到政府财政的扶持。竞争性国企在实现了经济目标的基础上,必须同时兼顾适度的非经济目标社会责任,受到环境、道德等的约束,完成大企业应有的社会功能,带动行业和国家的发展。总而言之,在竞争性国有企业中,经济目标的实现一般优先于非经济目标,且经济目标会为非经济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对非经济目标的要求必然高于一般企业,竞争性国有企业需肩负适度的社会职能。

而对于垄断性国企来说,由于其身处于自然垄断行业,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加之政府扶持,其利润的获得能够得到保证,由此,履行非经济目标是这种类型国企的首要责任。垄断性国企在履行了基础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军工等保障国计民生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保证了本企业利润的获取,衍生了经济目标的实现;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获取利润保证企业良好运营的目的又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非经济目标,从而服务于人民。可见,垄断性国企不用去考虑自身的生存发展问题,而必须着眼于社会功能的实现,在实现的过程中,伴随着两类不同目标的相互促进和融合。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垄断性国企在实现社会功能的同时,也要注意适度的问题,否则又会导致企业办社会的情况出‘现;二是对于那些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非经济目标,垄断性国企应谨慎对待,因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特殊企业形式,非经济目标的实现是其首要使命,若这些目标的实现能够带来经济利益,很可能会导致企业过分注重营利,从而导致寻租行为的发生,损害社会整体福利。综上,垄断性国企非经济目标社会责任的实现是其肩负的主要使命,其获得的利润在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应全部投入到非经济目标社会责任的履行上,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框架建设。

(一)建立完善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化体系。

1.明确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1月4日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从八个方面概括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这个指导意见对中央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有了概括性的总结,对地方性国企也有着借鉴意义。虽然学者们在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仍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这使得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没有相关约束和参考,很多时候仅靠政府指导和企业管理者自身道德的约束,这容易造成相关责任履行过度或者缺失。可见,明确责任的内容是建设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第一步,是国有企业适度高效的履行责任的前提。

2.国有企业必须重视其区别于一般企业的非经济目标社会责任的履行。

在这个竞争愈发激烈的时代,很多非国有大型企业都开始注重其社会责任的履行,在环境保护、慈善事业上投人很大精力和财力。但是,一般企业大都是从塑造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等经济利益出发去承担相关社会责任的,其本质是由利益驱动着的。而国有企业非经济目标社会责任的履行却是其天然的、必须完成的使命。由于全民所有的属性,国企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是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国有企业管理者必须建立起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而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在出台政策时,有区别地对待这两种类型的企业,增强国有企业承担相关社会责任的主动性。

3.有针对地对竞争性国企和垄断性国企的社会责任履行层次加以区分。

根据前文的讨论可以看出,竞争性国企和垄断性国企在经济目标和非经济目标的实现层次上有很大区别,但是相关部门的政策立法中并没有指明。在实际中,垄断性国企不将非经济目标作为首要责任,而在经营中通过自己的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导致社会福利下降,群众不满,甚至损害国家人民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可见,有必要通过相关途径对这两类企业的责任目标加以区别,以保证其社会责任的正确履行。

(二)有必要加强全社会对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

1.加快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相关立法,建立起法律法规的约束体系。

如前所述,关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具体内容的相关立法并不完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同时,由于缺乏对不履行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进行惩处的法律依据,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被弱化了。加强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立法工作和规章制度建设,是当前加强社会对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的首要任务。

2.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评价体系。

构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目标评价体系,主要依赖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施,而其主要载体即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近年来,许多大型国企如国家电网公司、一汽集团、中国人寿保险等,都披露了企业社会责任年报,增强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透明度。但是企业责任年报的披露仍不普遍和不规范,有关部门应加快确定责任报告披露的制度和形式,并指定各项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完善评价体系。

3.加强国有企业相关利益者的监管责任和维权意识

    政府应以公众利益代表和企业管理者的身份主动承担起对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并建立起有效的惩罚约束体系;企业员工应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不积极或者侵害社会利益的情况主动加以制止;而社会公众尤其应该关注国有企业非经济目标的履行,如是否破坏了环境、是否遵守商业道德守法诚信、是否适当地履行慈善责任等。

参考文献。

1.毕志强:《国有企业的双重属性与国企改革》,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2.黄速建、余菁:《国有企业的性质、目标-9社会责任》,载《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2期。

3.刘玲:《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以“企业一政府~社会”关系为框架》,载《理论界》2007年第9期。

4.刘建平:《关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载《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

5.龙新:《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载《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9期。

6.曲卫彬:《国有企业的功能》,载《财经问题研究》1997年第8期。

7.乔明哲、刘福成:《基于性质与功能的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载《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3期。

8.沈志渔、刘兴国和周小虎:《基于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载《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9期。

9.王昶:《和谐社会下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范畴的归纳性分析》,第三届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2008年版。

10.徐尚昆、杨汝岱:《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范畴的归纳性分析》,载《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5期。

11.张春敏、刘文纪:《从国有企业的性质看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载《前沿》2007年第12期。

12.张连城:《论国有企业的性质、制度性矛盾与法人地位》,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企业经济性质篇6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宏观政策。而把它简单理解为通过行政手段在国企中直接混入私有资本从而建立资本混合型企业(下称混企)不仅张冠李戴,而且本身违背市场经济规律。而更重要的是,当这种张冠李戴付诸实施时,它非但不能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混合所有制经济,反而会改变国企的社会主义性质、目的和功能,并逐步改变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方向和目的。鉴此,笔者从企业资本性质、资本结构、宏观和微观目的角度检验混企的科学性,运用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金融学、财会学、企业法律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内的交叉科学方法,对混合所有制经济、西方资本联合型企业与中国混企做本质概念的区别,并从企业的资本性质角度对混企的决策科学性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对加拿大案例分析不仅论述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社会功能、目的、作用与价值观,而且它所蕴含的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启示将进一步揭示中国混企的伪科学性本质,从而论证混企不是中国国企改革、发展的科学路径。

二、混合所有制经济资本联合型企业与中国混企的本质区别

(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经济学解读

第一,从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看,混合所有制经济指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中不同生产资料(资本)所有制形式的经济实体(企业)共同存在,[1][2]其比例按照国家的社会制度性质、价值观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经济发展目的而定。[3][4]在当前中国经济制度中,既有国企,又有私企和外资企业,这本身就已经构成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而西方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制度也具有混合所有制经济性质,它们之间只是在国企与私企比例、领域上有所不同。

第二,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比例构成看,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中,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经济实体(如企业)所占的比例也不同。比如,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集体、私人经济成分与改革后的国有、私有经济成分比例不同。可以说,计划经济下的国有、集体和少量个体经济共存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就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特殊时期里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第三,从一个经济制度与其经济组织成分的关系看,混合所有制经济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制度,只是在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经济成分的比例安排形式,资本主义可以搞,社会主义也可以搞。而根据上述定义,由于二者的社会制度性质、价值观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政治、经济发展目的不同,前者以私企为主要的经济成分,后者以国企为主要的经济成分。

第四,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作用、功能看,置身于其中的国企和私企由于所有制性质不同、社会功能与经济目的不同、资本来源不同、资本结构不同、组织形式不同、市场操作不同、分配方式不同,生产关系性质不同,效率效益的衡量标准与方法也不同[5][6(] 即十大不同)。它们共同在一个经济制度中发挥不同或互补作用。无论西方资本主义还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都如此。

第五,从企业发展的微观角度和决策科学看,任何一种组织形式都只是手段,必须和企业性质、目的保持高度一致。因此,私企的性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其目的是私有资本增值和价值最大化,其行为、组织方式、市场运作、分配方式都是围绕此而展开的。而国企的性质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其目的是最广大人民利益、国有资产资本的利益最大化,其行为、组织方式、市场运作、分配方式都围绕此而展开。这两种企业的性质目的不同,操作方式不同,社会功能不同,从本质上反映了两种带有对抗性、差异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以及社会制度。那么,在国企股权资本中直接混入私有资本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呢?要让这个企业的生产资料、资本70%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而30%代表私有资本利益和价值最大化吗?这个企业的市场行为、组织方式、市场运作、资本结构、财会账务、分配方式也要依此划分吗?但又怎样划分得清楚呢?

(二)混合所有制经济没有宏观层面、微观层面之分有观点认为,三中全会提出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发展微观层面上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而这个所谓微观层面就是指用行政手段把外来的、所有制性质、目的不同的资本直接混入到一个企业的股权资本中去。

首先,三中全会并没有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发展微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也没有说微观层面就是指通过行政手段在国企股权资本里直接混入私有资本,更没有说在国企本身不缺资金、资本、技术、管理、市场、原材料和利润增长的情况下要用行政手段来实现这种私有资本直接进入国企股权资本就是、才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它如果真的隐含了上述三层意思,完全可以直接提出来而无需绕个弯子来表达。

其次,从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企业组织行为学等领域的基本理论概念和市场经济实践看,混合所有制经济不存在什么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之分。这是因为:(1)混合所有制经济指的是一个既定经济制度下的一种组织形式及其当中的所有制成分比例安排,而非一个企业自身股权资本里要混入所有制性质、目的不同的外来资本。(2)通过行政手段在企业股权资本里直接混入外来的、性质不同的资本从根本上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又怎么可能是市场经济下的微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呢?(3)全世界无论是私有、国有或是集体性质的企业,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选择(这里指非行政手段、政策导向作用下的自我选择)在股权资本里直接混入外来资本(这里指所有制性质相同的资本)来解决企业问题,无论从经济学还是管理学、金融学、企业战略学、企业组织行为学来看,都是风险最大、成本最高、效率效益最低的办法,①因而没有一个国家、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任何一个企业会首先选择这种手段来解决企业一般问题,它又怎么能够是微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经济?(4)这种把具有上述十大不同的资本在一个企业中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混合在一起,又怎样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权明晰呢?它怎么可能是什么微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呢?(5)基于上述四点,再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这种最为落后、效率效益最低、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又通过行政手段来混合不同性质、目的的企业资本的方法既不可能体现先进的生产力,更不可能代表先进的生产关系,②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历史、实践都未曾有过这样的微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它只是牵强附会、杜撰出来的一个伪概念,而且带有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色彩即要对中国剩下的国企进行私有资本化的工商业改造。

三、从企业资本性质共性与特性看资本混合型企业的决策科学性

从决策科学最基本概念看,任何一个企业(资本)组织形式都必须与企业性质保持高度一致。那么从共性看,企业性质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从特性看,中国国企的性质又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从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社会学、企业管理学、金融学、企业法律学、财会学以及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基础构成看,现代企业(资产)由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构成,正是这个股权资本的来源决定了企业的性质。

(一)股权资本性质、内涵与中国国企特性

股权资本指企业依法取得、长期拥有、自主运用的自有资金或权益资本,是企业所有权及其性质的根本基础与法律依据。企业的股权资本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1. 企业成立前为其创建所预先付出的全部劳动、代价、价值创造、基础打造以及由此形成的原始积累。2. 企业因缺乏自有资金无法独立成立时所采取的直接上市或吸收投资(如新中国政府对国企发展的资本投资)或股份制形式(当然是性质、目的相同的资本结合)等手段。3. 企业成立后价值创造中的留存收益和企业资产增长(如中国人民几十年为国企的高积累、高发展、高建设而承担的低收入、低消费、低生活,即三高三低,不仅扩大了国企资产,而且使这个资产的扩大主要表现为国企股权资本的增加;更比如,利改税前国企上交的是企业利润,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和事业发展的最基本保障)。4. 认股权证筹资(如全国人民为发展国企认购国债;这意味着国企资本、资产的增加必须全部有利于全国人民)。

把上述企业股权资本的本质共性与中国国企的本质特性(这个本质特性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国企不一样见前文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经济学定义与内涵分析),也根据股权资本的社会、政治、经济属性,[8][9]中国国企的创建和资本积累既包含了1921 年起所有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民众为一个新的经济、社会制度建立所付出的奋斗、牺牲和代价(这是中国国企建立的绝对必要条件;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根本不可能对封建官僚资本进行没收或对民族资本进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工商业改造,而这两个方面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国企建立的最本质特征与来源),也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几亿人、几代人、几十年在三高三低条件下所产生的巨大创业价值。从历史唯物主义看中国的国企创业史,从基本市场经济规律看,也从企业(资本)组织形式必须与企业性质保持高度一致的决策科学原则看,通过行政手段、政策导向直接在国企股权资本里混入私有资本明显背离了由国企股权资本来源所决定的国企性质。

(二)债务资本性质、内涵与中国国企特性

债务资本作为现代企业资产的另一构成,指债权人(如银行、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的短/长期贷款。从债务资本共性看,企业如果本身资金可满足扩大再生产需求,并不需要贷款。在今天的中国,许多国企不仅不缺乏这种扩大再生产资金,反而是资金过剩。而对那些缺乏运作资金的国企来说,根据最基本的市场经济规律即从现代企业管理共性看,也根据其所有制性质即从中国国企特性看,它们应首先依靠以下渠道和手段。

1. 政府的追加投资。比如,对属于全国人民共同占有、关系到人民福祉的自然资源领域里的国企,政府可以追加投资;如果政府没钱也可以像罗斯福新政以及历史上荷兰、英国、加拿大和北欧国家一样采取为最广大人民利益赤字来支持资金短缺的国企。毕竟,利改税之前30 多年里国企把所有利润即留存收益全部上交政府,全面支持了中国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当它们今天遇到短期资金缺乏的问题,各级政府有义务、有责任用这些国企以前创造的价值来帮助它们解决困难(设想上海一个先进的国企从19501983 年的33年里如果把税后所有利润、价值创造全部用来投资、扩大再生产,它也一定成为世界上少有的高效率高效益企业)。

2. 向银行借贷,即利用全国人民储蓄为全国人民扩大再生产。人民的储蓄是国企长/短期资金的坚强后盾,这种人民积蓄产生的金融资本与国企所需的工业资本具有性质、目的、利益的一致性,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最本质特征之一,而且真正、直接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和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而西方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之间具有必然的矛盾性、冲突性和利益竞争性。同时,向银行贷款与那些缺乏资金的西方私企、国企诉诸银行贷款一样,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体现企业资本结构的效率效益,丝毫不否定、不影响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3. 国企向政府借贷。毕竟,即便在利改税之后,国企上缴税收颇丰(税率高于私企、外企),由于其企业性质、目的,这些税收也可视为另一种企业留存收益(这种政府财政与工业资本的性质、目的、利益一致性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另一本质特征);而政府为其提供这种贷款可视为一种内部资金流动(无论在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都是国企管理结构的一部分),这个理论依据与西方政府救助资金困难的大型私有企业一样,尽管这些私企仅仅是政府的税收大户而从未像中国国企那样上交了33 年的利润!这样看来,政府有义务、责任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

四、案例分析: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社会功能、目的、作用与价值观印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搞混合所有制,资本主义也可以搞。那么到底怎样从根本上区别二者呢?正如本文所述,在一个宏观经济制度中,所有制性质不同的经济实体(企业)比例都是按照、依据国家的社会制度性质、价值观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经济发展目的而定。自然,这种比例也反过来印证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性质、价值观和经济发展的目的。这种印证不仅可以反映在整体经济的比例安排中,也可以反映在一个经济体中的某一行业、产业、领域中。加拿大房地产业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印证了这个国家社会制度下房地产行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的社会功能、价值观与目的。

(一)新国家主义理论与混合所有制经济

尽管西方经济学在封闭系统方法论下建立起市场机制决定理论[10],纵观西方经济发展实践,从20 世纪起,社会与政府却脚踏实地在许多领域的经济政策上对极端商业化、市场化、利润化和私有化行为加以限制,结果之一就是其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比如,加拿大、欧洲许多国家甚至美国在以土地为最基本生产资料的行业领域里就表现出新国家主义价值观[11]。(1)从经济和自然属性看,土地是一个国家经济长远、稳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却又无法再生的资源。(2)从政治属性看,土地的社会全民所属性质决定了这一资源(以及河流、森林、矿产)应该由全民和后代共同公平享受而不能成为使少数人富起来的手段(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新国家主义经济理念)。(3)从社会属性看,土地是国家、民族整体制度延续性的标志,因而政府必须排除任何利益集团利用土地谋取暴利并因此产生利益集团的可能性。(4)从政府职责和功能看,与土地直接相关的住房不仅是具体体现民生的社会福利的最重要环节之一,而且这一资源(河流、森林、矿藏)的配置、使用的合理性、公益性、公平性、平等性要高于其他经济领域,因此利用这些资源为人民福祉发挥作用是政府的首要、主要职能、责任和功能领域(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新国家主义经济理念),即GDP 不是政府首要、主要职能、责任与功能。在上述价值观影响下,20 世纪初在美国这个极端资本主义国度里,西奥多罗斯福政府不顾大资本财团的反对在原来政府已经圈定的非商业用地基础上又增加划定1.94 亿英亩土地为非商业用地,并将1.25 亿英亩土地转为国家森林资源、公园资源;俄勒冈州规定海岸线土地不得用于私人房地产开发,因为这个资源应由人民共同享受[12]。进入21 世纪后,尽管经济不景气,俄勒冈将本州经济的支撑产业森林业和相关产业加以限制或关停并转,以保护自然资源,尽管州GDP 下降、财政收入减少。相对民生住房条件、质量和现状,美国政府本来的公益房投资比中国力度大、建房速度快、覆盖面广。如果说美国房地产行业中混合所有制经济成分中的国有规模和实际效益高于中国,那么它自己也承认在这一点上远不如许多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就是与邻国加拿大相比,也差之甚远。

(二)加拿大房地产行业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加拿大房地产行业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其三合一模式为典型特征,由国有、集体、私有企业三种所有制成分构成[12][13]。(1)政府利用税收和主权财富基金建立国家、全民所有的非盈利性房地产公司(即国企)。其主要目的是为最广大人民提供与基本工资收入相匹配的住房,而服务对象远不止低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的人也可购买(未出现以囤积谋求暴利的现象,因为国家科学的调控完全可以使房价下跌,而更为重要的是政府不能对国企商品房本身有任何权利)。(2)由地方(社区)政府工会教会联手集资组建非盈利房地产公司(集体所有制企业),其主要目的是为某一地区最广大人民提供与基本工资收入相匹配的住房,而服务对象也远不止低收入阶层,只对非本地工作、生活的购买者有限制。(3)由私人资本投资组建以盈利为目的的房地产公司,它们一般被国家和各省课以重税。从理论上看,如果前两者是非盈利组织,又对第三者课以重税,谁来从事私人房地产业呢?的确,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结构和税收政策既使房地产业不存在暴利可能,又使它与其他行业的利润率相对接近从而避免资本、资源追逐利润流动的随意性、无计划性,既鼓励那些不抱有牟取暴利目的的私企来从事这一行业,更使这些私企必须具备较强专业知识和市场能力(而不是依靠官商勾结、贪污腐败或利益交换)。私有房地产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仍可赢利,甚至可以获得高于市场平均利润率的可能性也存在(具体模式、手段此不赘述)。这不仅大大降低房地产行业的交易成本从而使消费者受益,而且起到了市场经济下的杠杆和宏观调控作用。这种三合一混合所有制经济结构和高专业化程度的要求还有利于避免房地产业的腐败(没有私有资本的暴利何来超级腐败),使最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受益方,而没有让它成为两极分化、官商勾结、阻碍消费、影响内需的因素。可以说,加拿大的这个模式展示了其混合所有制经济中性质不同的企业和经济成分发挥不同和互补的作用。

加拿大的上述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并非因为土地资源有限。如果考虑到沙漠、干旱地、涝洼地、盐碱地、不适合耕作及居住的盆地、高原等非经济性土地因素,加拿大人均土地面积约为中国的100 多倍,而在许多与房地产业相关的自然资源上,两国的人均差距更大。再考虑到加拿大3600 多万人口中只有84 万从事农业(即实际农业占地比中国小得多,无论是农业人口居住地还是农耕地),也就意味着两个国家除了必需的农耕、农居地外,加拿大用于经济发展和非农业人口居住的人均土地面积比中国更大。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力极为发达、人口极少的资本主义国家,基于对土地资源的政治和经济双重属性的价值观,为使它不成为个人暴富的生产资料,在房地产行业发展了混合所有制经济,表现出以长远、和谐、平等、公平、可持续发展为内涵的科学发展观。

五、结论:混企不是中国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科学方法

第一,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经济学看,无论从企业管理学还是金融学看,混合所有制经济与中国当前提出的混企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显然,中国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指的是在社会主义既定经济制度下发展生产资料(资本)所有制形式不同的企业,即既要发展私企又要发展国企。

第二,西方17 世纪就出现的市场经济性质的资本联合型企业(如企业股份制、上市等)只是私有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和市场运作方式,不管哪种形式都不改变其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本质。因此,它一方面不代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出现,另一方面,它因目的明确、绝对需要、完全自愿、以性质相同的私有资本联合等特征与今天中国提出的由行政手段、政策导向催生混企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后者不仅违背一般市场经济规律(如把私有资本直接混入股权资本雄厚、债权资本渠道畅通的国企股权资本),而且违背由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特性所决定的国企性质、目的和社会功能。

第三,混合所有制经济与西方的资本联合型企业的经济学澄清也从理论上否定了那种为推行混企而杜撰出来的微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伪概念。毕竟,从上述交叉科学理论看,混合所有制经济指的是一个经济制度下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同的企业共同存在,而不是在一个企业里把性质、目的、社会功能不同的资本混合在一起。

企业经济性质篇7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固有的、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种种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即企业仍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粗放型经营思想和方式进行经营,只重视物质资源的投资,轻视企业中最重要的因素——人的作用发挥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企业强化管理,必须强化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企业软性管理。

【关键词】大型商业企业/软性管理/集约化经营

【正文】

一、强化软性管理,实现大型零售商业企业集约化经营的客观必然性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概括地说就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各种要素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马克思曾将经济增长方式归结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外延扩大再生产就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来实现经济增长,即以粗放型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内涵扩大再生产恰恰相反,它通过提高企业现有技术水平,加强企业管理来促进经济增长。这种内涵扩大再生产就是依靠各种要素质量的综合提高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经营方式。

从目前我国国有大型零售企业的总体情况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主要是靠上新项目,扩大企业规模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其结果,高投入,设施过多,布局过密,缺乏经营特色,更重要的是没有加强企业管理,从而使企业在经济转型时期激烈的竞争中失利。归纳我国大型零售企业在经济转型时期高投入、低效益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企业人员素质较低,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较低,他们的经营管理理念陈旧,缺乏科学管理理论和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创新意识,仍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粗放型方式进行经营管理,重物质资源的投入,忽视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和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零售商业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和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能够极大地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企业激励机制。

在过去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供小于求,国有商业企业一统天下,企业没有竞争压力。当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商品供求矛盾转化,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绝大部分商品已基本达到饱和。改革以来,各种经济成分并存,行业间竞争日益激烈,并且竞争的焦点已不是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物质资源投入的多与少,而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和企业营销方式的转变及经营战略的调整等。然而在这些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企业领导者素质,企业用人,更重要的是企业中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面对这种新形势,国有大型零售商业企业仍在重物质资源投入、重企业规模扩大而轻视人的作用的发挥和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粗放型的方式进行经营,其结果必然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以至亏损。

现代管理科学认为,企业管理可以分为“硬”和“软”两种因素。其中硬性管理因素指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战略和制度等。企业管理软因素主要指企业用人、领导作风、领导方法以及人员的能力和企业精神等。管理软因素的最大特点是充分重视人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潜能,从而提高全员劳效。由此可见,企业软性管理正是在没有增加任何资源差异的情况下,能产生差异很大的经营效果的管理。这正是国有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在经济转型时期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经营转变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应当明确,管理的硬因素对国有商业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的组织和制度、经营战略等与商业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组织和制度的建立,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或调整都是靠企业中的人来实现,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时期,在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的情况下,企业中人的作用在这方面更突出地显现出来。[NextPage]

通过对国有商业企业销售不畅,效益滑坡的原因分析不难看出,现阶段我国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在经营观念、经营战略、管理水平和营销方式上,还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际水平相距甚远,企业为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摆脱困境,重新焕发生机,必须尽快地根据新的市场竞争环境的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并借国际零售业的先进经验进行经营战略的调整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调整和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企业中的人。但目前,国有大型零售商业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观念的转变,自身素质的提高已成为大型零售商业经营战略调整,经营方式转变和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由此可见,在经济转型时期,大型零售商业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人。大型零售商业必须强化“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企业软性管理。

二、强化软性管理,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是前提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粗放型经营方式的弊端在大型零售商业日趋明显。近几年,大型零售商业经济效益下滑,走入困境,主要由于企业的经营环境(包括竞争对手的多元化,商品供求矛盾的转化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企业仍在陈旧的经营观念和方式进行经营。因此,在经济转型时期,大型零售商业要实现集约化经营,为从根本上摆脱旧体制下的束缚,首要任务是实现经营思想的转变。

如前所述,集约化经营方式是通过提高企业现有技术水平,加强企业管理来实现的。然而近几年,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在竞争中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重物质资源投入,轻人的作用发挥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将管理思想和经营观念由过去只重视以“事”或“物”为中心的硬性管理向重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企业软性管理转变;由原来只重视对“纪律”和“制度”的研究,转变为对人的行为的研究;由过去重视“监督管理”转变到重视企业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应当看到,这种经营观念的转变也是我国零售商业企业在新世纪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客观需要。

(二)提高人的素质是根本

国有大型零售商业企业以内涵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来实现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的决定因素是企业人员的素质。目前国有大型零售商业企业人员,特别是经营管理者的素质较低,已成为新时期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调整经营战略,转变经营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制约因素。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应一方面严格各级领导的选拔、任用和考核的标准,杜绝旧体制下选拔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不正之风,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真正使具有良好政治素质、较高文化和专业素质、有驾驭市场综合能力的人才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人员特别是经营管理者的教育与培训,做到企业人员培训经常化、制度化、标准化。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核心和保证

大型零售商业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加强企业管理来实现内涵方式的经济增长,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其前提是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强大的凝聚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零售商业企业的粗放型方式经营,重物质资源投入,轻人力资本的投入,使企业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凝聚力难以形成,这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正是企业在经济转型时期缺乏竞争力的一个根本原因。企业在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变中,必须解决这一问题,其主要途径是强化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企业软性管理。

企业软性管理强调员工精神状态和整体协调精神,努力使企业在不增加任何其它投入的情况下,通过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增强员工凝聚力,提高全员劳效,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实现集约化经营。要达到这一目标,企业应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重要手段。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在民族传统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并为职工认可和遵循,系本企业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经营风格、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总和。外部表现为企业形象,内部表现为企业凝聚力。它对企业生存和发展产生巨大作用,它以运作的精神为核心,靠说服、感染、诱导约束企业职工,从根本上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运转的整体效果。企业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崇尚企业精神,能够使职工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企业总目标上来,形成强大的群体合力,从而成为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竞争能力的源泉和强大动力。国内外企业管理实践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日本的松下公司和美国摩托罗拉等企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崇尚企业精神。[NextPage]

不仅如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使企业经营者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加强企业市场竞争意识,把经营思想真正从只重视硬指标和硬因素向商品服务、职工素质、发展潜力等诸多因素在内的企业形象塑造上转变,这是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增强凝聚力,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可靠保证。

(四)加强民主管理是重要手段

竞争规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重要规律。在经济转型时期,提高竞争力是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实现集约化经营的目的。当前国有大型零售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利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重物质资源投入和规模扩大,忽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营管理的创新。企业尽快摆脱在竞争中的困境关键是要从以重物质投入和规模扩大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向重视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集约化经营转变。然而,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人,人是企业经营要素中最为跳跃、最具创造力、最有价值的要素,是企业实现集约化经营,提高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大型零售商业企业通过加强企业管理实现集约化经营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必须强化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企业软性管理。

从造成大型零售商业企业管理水平低,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原因看,是有外部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企业忽视人的作用的发挥。许多企业的民主管理根本没有提到议事日程,或者只停留在口头上,致使企业员工主人翁地位没有得到根本保障,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影响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在实现集约化经营下,应将强化“以人为本”的软性管理充分体现在民主管理上来。企业可以通过职工提案制度,行使职工代表大会参与企业重大经营管理决策的审议建议权、对企业各级领导干部的评议、监督权、职代会民主推荐选举权等,使职工民利得到保障,主人翁地位得到强化,这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

(五)健康良好的环境是重要条件

社会心理学认为,环境是形成和改变人的观点极其重要的结构性因素。对于企业员工的行为、观点、信念给予重大影响的是企业环境。健康良好的激励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环境就是“以人为本”的感受环境。企业通过强化“以人为本”的软性管理,实现集约化经营,应当努力创造以人为本的感受环境。为达到这一目标,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必须以形成“员工是企业主体”的共识为出发点,使企业员工真正成为企业主人。根据目前我国大型零售商业企业的现状,企业必须努力创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符合改革开放新形势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任用、分配、考核和奖惩等企业激励机制;同时企业要以形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氛围为落脚点,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使企业员工积极性不断提高,使他们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利益观的基础上,自觉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

(六)企业软性管理和硬性管理的有效结合,是企业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客观需要

企业走内涵式经济增长道路,主要通过加强企业管理。企业的“硬性管理”和“软性管理”二者互为依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企业软性管理做为管理理念,能够决定企业硬性管理,即管理原则、制度、方法和手段的内涵及其发挥作用的效果。管理的硬因素也有助于企业管理软因素作用的发挥。比如:强化企业软性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民主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制度、原则和方法等管理的硬因素来保证。当然,企业管理“软”、“硬”两因素在企业管理中的特点和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软性管理比硬性管理弹性大,随机性、艺术性强,难度大。但其并不失去原则,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采用易被人接受的方式来保证“硬”因素的实现。比如:企业可以在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管理原则的基础上,让员工通过参与管理决策,增强责任感、自信心,企业各级领导在严格要求员工完成企业任务时,自己首先自觉遵守制度,完成好各项任务,这样就会使职工在理解中自觉服从命令,并完成好各项任务。[NextPage]

企业经济性质篇8

1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含义及特点

1.1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含义

企业经济管理,就是为实现企业资源的应有价值,实现对企业经济的实际管理.同时,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经济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组织、计划与监控通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实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其在发展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以及生产经营的发展规律,通过合理的方式,制定企业产品的定价以及员工的合理薪酬制度,保证企业内部经济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第二,要将企业作为经济体系当中的重要部分,根据市场的客观规律,组织企业开展相关经济管理活动并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及时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进行调整.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是当代企业制度管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寸于企业经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1.2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特点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当中具体特点主要为关联性、综合性以及指导性.关联性在企业的实际发展中,企业经济管理主要存在关联性强的特点.企业的经济活动都需要围绕企业经济管理开展并将企业经济管理作为出发点.在企业进行实际经济运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体现了对资金管理的实际运用.因此企业具体管理工作的开展,与企业经济管理密不可分,经济管理决定着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综合性: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获得收益最大化,可见经济管理在企业内部的重要作用,体现企业经济管理在整体管理当中的综合性特点.对企业制定科学的经济管理手段,有利于企业的生产运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指导性:在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开展中,管理方向主要体现着管理者的决策制定.同时,企业的发展速度以及方向也主要针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进行实际分析具体的经济活动也会根据财务指标进行执行,保证企业的发展目标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由此可见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指导特性的作用P1.

2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分析

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体现着企业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目标在企业的发展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管理模式也随着经济变动适应经济发展变动,做出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相关调整.

2.1传统经济管理模式

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经济发展体制相一致.传统的经济体制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体,体现在“国家拨付资金”的经济管理模式.这种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导致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不能够得以实现.由于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是基于传统的经济体制下发展,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导致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建设出现问题,企业发展受到影响.

2.2现代经济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观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发生转变.现代企业发展中,经济管理模式主要是集约化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企业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走向规范化发展.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实现规范化发展,对于企业提出更高要求.在完善企业运营方式的同时,加强了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建设,对于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3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3.1组织机构问题

组织机构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组织机构不够灵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社会需求的变动,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不能够自我调整,导致企业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经济体制相悖.同时,企业的管理者追求企业发展经济收益,导致组织机构调整被忽略,这就使得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出现相应问题,不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3.2人力资源问题

人力资源问题是现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企业数量众多,人才供给出现问题,使得企业内部员工素质较低.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代企业员工流动性较大,使得企业开展经济活动过程中不能够全面开展,工作进度以及工作质量得不到相应保障,导致企业发展受阻第二,企业缺乏员工入职培训工作的开展,员工普遍素质低下.在影响企业的整体形象的同时,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一定影响;第三,企业缺乏正确激励机制的建立,使得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导致企业经济发展缓慢[51.

3.3管理制度问题

制度是保证企业发展的关键,有效的制度建立对于企业经济管理以及经济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缺乏对管理制度的重视.虽然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规章制度进行实际约束,但其中条款过于笼统,并且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操作性以及实用性较差.长期缺乏监管与执行,导致企业内部发展混乱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效能发挥受到阻碍.

3.4管理模式问题

现代企业在实际发展中,依旧是粗放式经济管理模式,并没有向着集约化的形式转变.在这样的模式下,企业想要壮大自身的发展规模,需要通过投资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扩大投资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4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具体措施

4.1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

在企业经济运营的过程中应该建立科学有效并且规范化的经济管理体系,对于企业经济管理组织机构的有效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够实现企业对内部人员的良好配置,通过企业管理当中的人才空缺,实现人员的配置,充分发挥人员的自身优势,提升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企业经济体系的建立,主要对象是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员工构成.高层管理人员是整个企业决策的关键时也是保证企业经济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自身修养关系着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在建立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同时企业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关于企业经济管理的相应法规政策,实现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在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开展中,保证整个系统科学有效的展开.对企业整个经济活动的开展做到具体规划,将经济管理中的具体任务进行明确到员工个人,保证企业经济管理规范化发展;员工作为整个经济管理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严格按照管理者要求,对于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有效监督,对管理人员的任务分配进行有效执行,经济管理规范化进一步发展。

4.2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

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对于经济资源的有效管理,能够实现企业经济管理规范化发展.实现对企业经济资源的有效管理应该从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入手,提升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能够有助于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开展.在进行人员实际配置的过程中,针对企业经济管理应该选择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人员.保证企业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实现经济的有效管理,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应该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变化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掌握先进的管理经验,对于经济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能够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在企业进行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高素质管理人员能够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提供支持,使得经济活动的开展与企业发展保持一致.企业定期考核制度同样重要,这是检验员工综合素质的关键.在考核过程中重视奖惩制度的建立,保证表现优秀的员工实现物质激励.激励制度的建立,在考察员工的综合素质的同时,能够提升员工积极性,对于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投身其中,保证经济活动有效开展,满足企业经济管理规范化发展需求。

4.3企业经济目标的规划

对企业实现经济目标的正确规划,有助于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够推动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发展.在企业进行经济运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实际分析,制定适合企业的经济目标进行规划,保证企业发展过程中根据经济目标进行实际发展.在企业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制定前期需要对企业进行资料搜集,明确企业经济发展现状时根据企业目标的规划进程保证对整个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在企业经济目标有效规划之后,还应该通过实际应用进行目标的审核,保证目标规划,能够满足企业经济管理规范化的发展,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

4.4企业对管理的综合评定

企业对于经济管理的综合评定,能够有效保证企业经济管理规范化的发展.对于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具体内容包括企业目标评定、企业经营战略评定以及企业经营业绩评定等.企业目标评定:对于企业经济管理开展过程中,企业目标的评定,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目标保证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进行实际评定过程中应该根据企业发展现状以及财务数据进行具体分析,保证评定目标与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相一致,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企业经营战略评定,主要针对企业发展的战略制定,对于决策者的决策科学程度进行实际分析.在企业经济管理开展中,企业业绩呈现正相关发展模式,证明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标准,保证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企业经济性质篇9

【关键词】经济收益 能力 盈余质量 相关性

一、经济收益的概述

“收益”是由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最早提出来的,收益指的是经济学分析之中的一种概念,是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最早构成。亚当・斯密在1776年的《国富论》之中提出相关的理论观点,他认为:“收益是财富增加的一种标志,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之中可以允许消费的一部分就是收益”,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收益是补偿企业经营或者经济收入后的一种增量表现,德国学者林德尔提出了个人的观点,认为经济收益可以进行对比,是从一段时间到另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收益总和,这些数值必须要统一起来,形成有效的资本完整性,是正向性的收入。

总之,经济收益指的就是期末与期初资本效用之间的差值与总额的差距,如果存在正差距和差值,那么原始投资的资本可以保存完整,还可以维持原始资本的价值,超出的部分都认定为经济收益的部分。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利用现金进行投资,则现金的现实价值更具有市场潜力,现金的购买力得到了增强,对企业发展而言,企业可以利用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的原始资本价值,与市场发展机会相结合,改变投资状况,实现经济收益。这就是经济学中所提到的经济收益。

二、经济收益的计量及其局限

经济收益的观念在理论上逻辑推理严密,令人信服,能全面地反映资产收益的真实状况。经济收益正确地揭示了收益的本质:在一定的期间内,基于“实物资本保全”的思想而形成的生产经营过程的结果,即收益形成于收入实现、费用发生的过程,其实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财富的增加。

经济学上对收益的数量的确认,计量是关键的部分,其计量方法主要是通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净资产与现值之间的一种差异化的转换,导致了计量因素受制于企业资产发展的价格限制,让经济收益的计量实际操作性失去了效果。因为资本所有者的投入原始资本与一定时期后的期末所有者权益资本的价值计量方式是有限制的,必须要按照预期的现金流的折现方式进行计算才能够保证收益原始投入资本与期末所有者权益资本的现金折现价值相等。其计量函数表示为:现在投入的现金数量、未来收回的现金数量、所经历的时间和不确定性。

经济学上的收益虽然在价值评估的时点上或者是经济收益评估的整个周期来看是有效的,但现阶段人们的计量方法、计算能力使其大受局限、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只能在理论上行得通。而人们认识收益、研究收益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通过对收益的计量能起到这样的作用:第一、投资人获得回报的依据在于投资人从开始投资到生产经营后期获得收益的开始,不会等到生产周期的结束是因为企业清算需要公平。第二、评价经营绩效的重要方式与手段是将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互相分离,保证企业的现代化特征,收益是评价企业家的经营管理业绩最直接的表现。

三、盈余质量的属性

第一、应计利润的质量,应计项目本身具有可操作性,因此降低了盈余信息与经济收益的相关性,证券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经济收益取得较好的盈余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掌握好经营性现金流量在衡量企业经营业绩方面优越于净收益的指标,净收益数字之中包含很多预估计的项目内容,这些项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主观性,而且高于经营性现金。

第二、盈余质量的持续性特点,持续性表现为企业财务状况与财务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性越好的可以表现出盈余质量也越好,因为持续的盈余会再次发生,所以当期盈余与后期盈余在回归模型中,当期盈余的斜率作为盈余的持续性标准来判断盈余数量。斜率越大说明企业稳定性越好。

第三、可预测性特点,盈余质量的可预测性特点指的是盈余本身的预测能力,持续性是盈余质量的判断标准,可预测性的盈余可以被认定为是高质量的盈余,也是评估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第四、价值相关性,这个特点主要来自原盈余解释投资回报能力的一种观点,解释力越强的盈余质量越高,盈余质量与股票收益之间存在一些正相关关系,盈余质量好的公司具有较高的盈余反映系数,对企业经营状况会有正面的影响。

四、经济收益与盈余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影响

(一)经济收益人为作假引起的盈余质量隐患

人为作假是导致收益存在质量问题的关键,为了适应多变的环境,会计准则在制订前期会留有一定的空间,会计人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适应的会计准则与会计政策。会计准则与会计政策本身具有弹性,但是也只是一种法定的基本规定,并不能精确度地划分经济收益,也不能过度地开发优化的经济收益数据,盈利只能保证在具有操作规范的限制内,但是一旦发生滥用弹性制度,逃避会计制度与会计规则,就会导致企业发展的问题不断出现,降低企业发展的可持续动力,给盈余质量带来很大的质量性问题。在企业经营中,很多人会为了盲目的追求利益,铤而走险,偷税漏税,盲目圈钱、利用会计收益的信息套取其他利益,谋取个人利益。盈余的质量被无限放大,经济收益的能力被无限提高,因此很多投资资金被吸引到一起,故意操作这些数据与利用财务政策进行造假的个人就获得了相应的资本。甚至还有人会利用关联交易,引诱资本的置换,跨国公司还运用经济收益的表面现象,虚夸企业的经营盈利能力,不断加强企业的资本扩充能力,转变了企业的发展方式。

(二)会计制度缺陷引起的盈余质量问题

由于现行会计制度本身的缺陷无法避免会计收益与真实收益之间产生距离。尽管会计收益是在严格遵循了会计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客观、公正、谨慎原则的指导下,运用会计的一系列专门方法而计量出的企业经营成果,但仍然不是企业的真实收益(经济收益)。现代企业资产构成和经营业务复杂多变,企业不能在每一报告期末清算其资产(包括实物、人力、声誉等形式),而企业的经济收益的计量依赖于对构成企业契约的未来经营所作的假定和对未来的判断为依据,这种估价的不确定性使经济收益的计量难以精确可靠。

所以现阶段企业经营与发展,凭借现有的计量得到的会计收益只能无限接近经济收益,会计估计的方式知识判断盈余质量的一个方面,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可以影响会计收益的计算,会计收益反映了经营成果,忽视了会计制度就会导致了收益高低的问题出现。

(三)经济收益能力引起的盈余质量问题

收益质量反映了企业报告期的收益水平和未来的收益能力的预期。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盈利能力有强有弱,且对未来收益存在影响,故收益质量有优劣之分、变动趋势有好坏之别。

企业的经济收益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衡量:第一、当期收益的数量多与少,企业经济收益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出来。经济收益很难进行估计与计量,但是一些学者认为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是同向增加的,相对于盈余质量也是一样的,盈余质量的能力强弱可以在同一家企业中得到不同的体现,还是需要结合本身的经营环境做出分析才能得出收益的真实状况。第二、经济收益的来源构成了企业的经营业务,企业经营收益是企业稳定发展的一种表现,经济收益能力保证了现阶段企业现金流的持续稳定发展,保证了企业的未来生长,对盈余质量也是一种有效的提高,然而一次性的或者是短暂的收益只能增加当期收益,降低盈余质量。第三、收益的风险敏感性就是收益水平对外部环境与企业管理的战略发展的敏感程度,收益风险的敏感性可以影响经济收益的长期能力,收益长期能力的降低,就会引起盈余质量的相关性问题的出现,导致盈余质量的下降。第四、收益的成长性就是企业保持稳定收益与平稳增长的能力,从战略角度分析,企业产品与市场的吸引力较强,企业的产期盈利能力较强,企业经济收益能力较多,会影响到企业的盈余质量。

参考文献

[1]程春晖.全面收益会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汝莹,符蓉.信息非对称下的会计收益质量探析[J].四川会计,2003.

[3]王啸.美国收益质量危机的探讨及其启示[J].证券市场导报,2002(10).

[4]夏恩・桑德著.方红星,王鹏,李红霞译.会计与控制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企业经济性质篇10

【关键词】成本核算 企业 经济管理

从当前发展状况看,我国经济处于上升发展趋势,但是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给现代企业的发展带来严峻考验。企业为了实现长远发展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大多数企业希望能够用比较小的成本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控制加强成本核算,科学计算和控制企业经营成本,从而协调成本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促进企业得到长远发展。

一、成本核算在企业管理的存在的题

(一)对成本核算工作不够重视

成本核算对企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成本核算工作质量越高,出现的失误越少对企业的经济利润核算也就越准确。但是企业日常工作中,成本核算工作量比较大,对核算质量也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成本核算工作中会涉及比较多层面,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对成本核算工作不太重视,如果工作中出现一些细小的失误,也并没有在意,从而造成企业在利润核算工作出现误差。

(二)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

成本核算是一项比较严谨的工作,并具有一定的精密性,所以对工作要求比较高,必须在保证工作流程的科学性基础上实现工作内容的合理性。但是当前部分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成本核算方法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导致部分成本费用与每月的收益出现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统计工作的准确性。

(三)企业成本核损对象的问题

合理的成本核算对象能够保证企业产品在费用消耗和收益之间形成协调统一的关系,但是当前很多企业对成本核算对象缺乏重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范,导致企业无法科学合理的计算出产品等资源的消耗情况,从而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估量的准确性。

(四)成本核算人员专业能力不强

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尤其企业选择成本核算人员过于重视企业的成本管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缺乏考虑。人员成本的制约下,成本核损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得不到保障,最终影响企业成本核算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对企业整体经济管理工作有一定阻碍作用。

二、加强成本核算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一)加强对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视

在社会发展新时期企业要想实现快速发展,管理者以及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企业中财务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将工作重点放在售后核算等方面,工作重点的偏差导致企业成本核算工作质量逐渐下降。这一问题的存在要求在必须提高的全体工作人员对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视,学习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制定科学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严格把握成本核算流程,明确各个岗位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现审计工作的科学性。成本核算的复杂性要求必须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将成本核算工作彻底落实,保证成本核算的作用,推动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二)制定科学的成本核算标准

在企业中不同的产品其能源消耗和费用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一现象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成本核算标准。成本核算标准的制定必须重视标准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保证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成本核算工作得到顺利开展,从而保证企业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明确成本核算对象

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成本核算能够准确反映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损耗情况,通过有效的成本核算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降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资料或者能源消耗大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实现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成本核算的有效控制是最终目标。实现成本核算的有效性必须明确成本核算的对象,不仅能够保证成本核算工作顺利开展,还有助于企业实现细化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在企业中成本核算对象主要包括企业中的人力费用、产品原材料的消耗和产品制造费用。成本核算工作要求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所以在开展工作中要遵守可靠性原则和合法性原则,从而保证最终成本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加强对成本核算人员的培训

在发展新时期,企业应当认识到专业人员的重要性,加强企业内部日常的管理工作。在选择成本核算人员时,重视其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同时定期对成本核算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尤其比较重要岗位比如质监部门、统计部门以及仓库管理人员等,这些岗位工作人员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组织定期的培训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进而提高成本核算的工作质量。

三、成本核算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首先科学的成本核算能够为成本核算提供重要依据,企业在对产品定价之前对产品的进价成本、竞争能力以及目标利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保证价格的合理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其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之处,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最后成本核算工作出现误差直接影响产品的定价和经济效益,所以成本核算能够为企业财务经济管理提供有利保障。

四、结束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对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视,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益。但是成本核算工作在开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这要求企业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加强重视,分析工作中村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升企业经济管理质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企业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段丽萍.成本核算在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