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教学的概念十篇

时间:2023-11-17 17:19:48

反思性教学的概念

反思性教学的概念篇1

一、反思概念的“来龙去脉”

高中数学概念较为抽象,要想有效习得概念需要大量的感性认知基础,笔者认为应该通过一定数量的数学事件和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新概念相联系的相关概念和数学方法,实现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教师要提供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学生研究这些材料的过程实际上是借助于反思分化材料实现数学属性的有效提取的过程,当数学属性达到一定的量后,其大脑会自然地进行归类和对比,所研究材料中共性的数学本质自然浮现,并自动地与原有认知构成联系,构建成新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讲“函数”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自主反思和对比来概括出材料中的共性特征,完成概念的建立;在讲“数式和指数式的互化”时,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原有认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从新、旧概念间存在的联系出发建立新的数学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渗透数学史教育,让学生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更有兴趣,数学知识的掌握更为稳固.

例如,从考古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形成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概念,可以设置考古题和学生一起探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生活化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概念.

二、在反思中构建概念网络图

高中数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概念间不是孤立的,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就有意识地对教学内容做了安排,概念体系隐喻于教学内容之中,学生在学习时需要通过联想和反思才能将概念间的联系找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借助于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实现概念网络化,图形化,学生在丰实知识结构和数学概念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问题的设置具有层次性和发展性

问题是概念教学的载体,但是问题也不应该是孤立的,笔者认为问题设置的结构对概念教学的效果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教学中,笔者常常将问题设置为链式结构,承前启后,分层设置,环环相扣,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沿着其思维发展的方向渐渐深入.

例如,在讲“函数单调性”时,笔者设计了两个相互串接的问题引导学生发展思维、突破概念.

反思性教学的概念篇2

关键词:概念 教学 过程模型 障碍 策略

人们认识事物时,把事物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经分析、比较、综合等作用,概括地、定型地代表一个物体、动作、性质、状况等的抽象的共同观念叫做概念。因此,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化学概念是反映物质在化学运动中的固有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化学知识的基本元素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物质变化规律的基础,也是深刻理解化学原理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容易学习,有些则非常难学,教师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化学概念教学时,取得的效果相差甚远。如“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学习,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非常难学。化学概念的建立应该具有一般的基本过程,我们试图从化学概念的基本特征和建立概念的心理过程中寻找化学概念有效教学的策略,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化学概念,从而促进化学的有效学习。

1 概念学习的特征

概念的学习过程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共同观念”在人的大脑中从无到有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全面认识概念及其建立的过程,即概念的特征和概念建立的心理过程。

1.1 概念的特征

1.1.1

内涵和外延

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它明确的内涵和外延。

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通常是通过下定义的方法来表示的,如“物质的量”的定义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给概念下定义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在一定阶段上的总结。概念不仅对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有质的规定性,有些概念还具有量的规定性。因此,一般来说,概念既可以用文字或语言的形式来表述,有些概念还可以用数学公式予以定量阐述,如“物质的量”又可定义为“n=N/NA”。

外延是指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如“物质的量”的外延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这一本质属性的粒子集体的类型,如分子、原子、离子(或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

1.1.2客观和可测

概念是从客观事物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因此,具有客观性。如“物质的量”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类型的粒子的集体。

同时具有质和量两个规定性的概念叫物理量。一切物理量都能被测量,用仪器进行直接的测量,用公式进行间接的计算,还可以通过测量其他物理量进行间接的测量。如“物质的量”的测量,可以通过间接测量质量、气体体积等方法进行。

1.1.3抽象和精细

一个概念能够反映出大量形形色色的物质的共同属性,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它超脱了具体的现象而说明了事物的本质。一个被抽象的概念,还可派生出新的概念,称为概念的多重抽象性。如“物质的量”可派生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等。

客观事物的方方面面的属性,表面上看来有些属性是相似或相近的,但用不同的概念能够把这些属性精确地区分开。例如,“量”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含混概念,人们说“量”的多少,可能是质量、体积、纯度、质量分数等等。然而,概念却能准确地区分它们。

1.1.4发展和变化

概念是在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概念的内涵是否正确,外延是否恰当都要用实践来检验,并随着科学实践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得到补充、修正和重构。原子的概念从德谟克里特提出,经历了“实心球模型— 布丁模型—行星模型—卢瑟福模型—分层模型—原子核模型—电子云模型”。由此可见,科学发展的历史,也是概念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同时也应该成为概念学习发展的过程。

1.1.5联系和结构

概念和概念之间虽然可以进行精确的区分,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其主要形式是从属和并列。在从属关系中,下位概念从属于上位概念,如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属于上位概念,而氧化反应属于下位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是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学习之后进行的,称为上位学习;反之,在具有上位概念的情况下学习下位概念称为下位学习。并列关系指的是概念与概念间既不产生从属关系,也不产生总括关系,但相互之间具有潜在的联系,如质量与物质的量等。

1.2 概念学习的过程

关于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列宁曾做过这样的概括:“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存在的辩证的途径”。认知心理学认为,形成概念是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概括、推理、提出假设,并将这一假设应用于日后遇到的事例中加以检验。由此可知,概念的形成是以感觉、直觉和表象为基础的,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为主要思维活动,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因此,可以将学生概念学习的过程划分为:

1.2.1感知现象

感知是由于环境对感官的刺激引起的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认知过程中的感性阶段,概念学习的感知来自于客观环境(对客观事物的生活经验)和教育环境(教材、图片、模型、录像和实验等)。但要注意的是:人的知觉系统摄取和加工外部环境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应该对刺激进行选择和过滤;同时感知受到人的需要、愿望、兴趣、以往经验(前概念)的影响。

1.2.2思维加工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主要包含抽象和概括两个过程:抽象就是在思想上区别某种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从而抽取本质属性;概括则是将某种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这一过程依赖于各种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不同概念的形成,其思维方法不尽相同,最基本的有:①分析概括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如化学反应、糖类、蛋白质;②抽取物质的某一属性,得出表征物质某种性质的量,如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③用理想化的方法进行科学抽象,如理想气体、分子模型、原子模型;④概念的组合及发展,如摩尔质量(质量和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和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此外,还有运用演绎、类比及等效的方法等。

1.2.3形成概念

形成定义是形成概念的认知活动的最高境界,也是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基本依据。

概念的定义方法一般有:①属加种差,如酸性氧化物是在其属概念——氧化物的基础上进行的;②操作定义,如摩尔质量是将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的比值这一数学操作进行定义的;③外延定义,对于外延边界清楚的集合概念,若能举出他的全部外延,就可以下肯定外延的定义,如不饱和溶液,就是指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溶液。

理解概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①明确引入概念的原因;②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③了解概念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2.4重构认知

新概念形成后,如果不能与原有认知结构建立起意义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概念没有真正建立。认知结构的重构,主要是使头脑中散乱的现象和事实、概念、理论形成秩序,使头脑中的化学知识得以扩展、更新或重构,这一过程是由同化和顺应使认知结构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

2 概念学习的障碍

中学生的逻辑思维正处在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的阶段,思维的品质不够健全,使得他们在学习概念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可能形成各种学习障碍。我们认为,中学生概念学习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与概念学习四个心理过程相对应的四个方面:

2.1 感性认识不足

感性材料是形成和掌握概念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感性认识不足是概念学习的主要障碍之一。例如,如果没有观察过化学反应,就不能掌握化学变化。用以表征物质特殊性质的概念,如“物质的量”是对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集合体的抽象,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不能找到直接的感性材料,从而导致了学习障碍。

2.2 思维方法不当

概念的学习是在获得足够多的感性材料后,利用各种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概念。没有掌握建立科学概念的正确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是概念学习的又一障碍。如果在建立概念过程中不能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类比、抽象、概括、推理判断以及理想化等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就很难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形成的概念只能处于浅表的感性层次。

2.3 定势思维影响

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式,当面临现实问题时,我们能不假思索地把它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路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即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益处是用来处理日常事务和一般性问题,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然而,思维定势的弊端在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而需要开拓创新时,就会变成“思维枷锁”,阻碍新观念、新点子的构想,同时也阻碍了对新知识的吸收。正如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所说的:“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学习“物质的量”时,按照汉语习惯,“物质的量”相对于“物质的质”而言,通常理解为“物质(宏观或微观)的多少”,这与科学的含义有很大的差别。

2.4 相关概念干扰

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常常不能区分相邻、相近的概念,这是相关概念干扰的表现之一。如物质的量与质量、物质的量与它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间的关系是学生概念学习中常见的混淆点。

相关概念干扰的表现之二是前概念的干扰。学习科学概念前,学生已经从日常生活或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与概念有关的感性经验,对客观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其中有些是片面的、错误的,从而干扰了科学概念的形成。

3 教学模型的构建

根据奥苏贝尔的同化说,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以文字或其它符号表征的意义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相关的观念(包括表象、概念或命题)相联系并发生相互作用后,转化为个体的意义的过程,即知识掌握过程是材料的逻辑意义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个体心理意义的过程。结合概念学习的心理过程,从更普遍的意义上构建化学概念教学的过程模型:

过程

感性体验

思考探索

导出概念

应用反馈

内容

呈现感性材料

创设教学情境

步步设疑,讨论交流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总结交流结果

抽取概念本质

应用概念,内化巩固激励评价,转换创新

方式

描述、实验、提问

阅读、音响、课件

质疑、讨论、交流

实验、探究、自学

汇报、总结、整合

重组、提炼、讲述

模仿、练习、讨论

反馈、评价、反思

作用

概念学习的前提

概念学习的关键

概念学习的中心

概念学习的深化

根据上表,在具体实施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演变成更多、更具体的教学程序。

3.1“摩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活动内容

感性体验

感知现象

以曹冲称象为背景,引出巨大、微小物体的称量思想。

思考探索

思维加工

以数学运算为内容,体验阿伏加德罗常数,探索阿伏加德罗常数与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导出概念

形成概念

引出摩尔概念。

应用反馈

重构认知

通过练习,感受概念内涵和外延,总结概念间的关系。

3.2“摩尔质量”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活动内容

感性体验

感知现象

以实物照片为背景,感受1 mol物质。

思考探索

思维加工

以数学运算为内容,探索1 mol物质和物质质量间的关系。

导出概念

形成概念

阐述概念内涵,构建公式、推导单位,分析概念外延。

应用反馈

重构认知

总结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由上述的全新概念“摩尔”和导出概念“摩尔质量”的教学实例中可以反映出,在具体概念的教学中均可以采用概念教学的基本过程模型进行教学。

4 概念教学的策略

根据上述关于概念建立的心理过程和概念教学的过程模型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与概念教学过程相适应的解决策略。

4.1 形象直观演示,获得感性知识

通过运用生动的直观形象,如观察实验(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图表和模型、计算机模拟动画等,让学生从中了解有关某概念的部分信息,获得有关概念的感性认识,为认知结构中接纳和理解这一概念奠定基础。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觉地将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与物质的微观变化联系起来思考,进而从微观角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然而,由于人的感知系统的容量有限,教学中应精选直观教学的内容,尽可能采用最常见、最易得、最经济和最形象的直观内容,从而确保学生对感性知识的有效获取。

4.2 分析特征信息,抽象相关信息

在教学情境中,有意提供一系列与概念相关的信息,进行辨别、提取和概括。然后从部分事例中已确认的特征信息入手分析各类事例,逐步舍弃干扰信息,使特征信息的精度和准度提高,在此基础上,将有关特征以一定的方式联系组合起来,构成概念的抽象定义。在这一过程中,关键要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对特征信息进行抽象,有助于用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述和有序地记忆这些特征,这就成为学生掌握概念的前提和关键。

4.3 准确表述内涵,清晰界定外延

引导学生将与某概念有关的本质特征组合起来,用语言或文字形式加以概括和提炼,即表述,可分为具体性表述和定义性表述,具体性的表述“口语化”特征明显,所反映的信息一目了然,把握比较容易;而定义性表述则更能反映概念的丰富内涵,文字简练、表达精确、逻辑性强。如化学键是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概念的外延常常通过定义中反映特征信息的关键词来限制。如化学键概念定义中的“相邻”、“强烈”。

4.4 深化发展概念,形成概念系统

人的思想是由现象到本质、由肤浅到深刻不断深化、以至无穷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断深化,必然促使概念不断发展。如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学习经历“氧的得失— 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的过程,从而使概念及其相关概念的定义趋于完善。这说明概念是发展和变化的,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如其分地描述和表达不同阶段的概念。

学习心理学认为,一个重要概念,是在概念的系统中形成和发展的。引导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的概念系统来接纳和学习新概念是十分必要的。其主要方法是:将新概念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概念相联系,并促进对新概念的关键属性或定义的理解;将新概念与原有概念进行精确分化,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相似和相异之处;将相关的概念融会贯通,组成整体结构,便于记忆和运用。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认为在概念教学中均可以采用上述构建的概念教学的过程模型来设计并组织教学,但教学的原则是因材施教,教学的标准是有效教学。我们认为,应从学习内容、学习者和教育者三方面思考和探讨“因材施教”中的“材”:具体概念的教学过程模型不是唯一的、固定的,它应随着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它应随着学生年龄、学习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它还应随着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资源的变化而变化。但不管选择何种教学过程,概念教学都应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和基本过程,都应遵循有效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卫平.中学科学教学心理学.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

[2]陈至为,贾秀英.中学科学教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3]吴琼.中学化学教学建模.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4]吴俊明,王祖浩.化学学习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梁树森.物理学习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6]田世琨,胡卫平.物理思维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7]查有梁.物理教学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反思性教学的概念篇3

关键词:教学概念;意义;形成过程;常见问题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7-0003-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教学概念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不少一线教师也会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某些教学概念。随着近几年来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特别是教师考核制度对教学研究能力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一线化学教师开始关注、研究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踊跃参与交流、讨论。但是,由于对教学概念形成过程及方法缺乏深入的认识,他们虽然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但在提出恰当的教学概念时仍存在较大的困难,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拟对以教师为主体提出的教学概念的意义、类型、形成、界定及常见问题等做一些讨论,以促进教学研究更好地开展,促进教学经验更好地升华和推广。

1 什么是教学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对象)及其属性的思维形式,教学概念则是反映教学活动中某种(类)事物(对象)及其属性的思维形式。

这里所说的教学事物大体上包括教学中的物和教学中的事两个方面。教学中的“物”不仅指教学中涉及的无生命的静物(例如有关的工具、中介物等),也包括教学中有生命的各种人物在内,比较恰当的称谓是“实体”。教学中的“事”则是指教学中的种种事件、现象,是在教学活动中发生和变化的。

教学活动是人的活动的重要类型之一。人的活动的本质是实践。构成人的活动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活动的目的、活动的手段、活动的对象和活动的结果,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从横向上看,人的活动又可以分为“主体-客体”和“主体-主体”两大关系领域。其中,“主体-客体”关系领域包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价值活动和审美活动等;“主体-主体”关系领域包括人与人的各种社会交往活动,它们构成人的活动的基本层次。横向上的基本领域和纵向上的基本环节错综复合的稳定联系与关系总和,构成了人的活动的基本结构。人的活动过程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阶段性等特点。教学活动也具有人的活动的这些基本属性。

过去常把概念所反映的属性限定为本质属性。所谓本质是指事物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并且规定和影响事物其他属性的根本属性,是事物的内部联系,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构成,也是同类事物必然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和最稳定的方面。本质的对立面是现象;现象是本质在多方面的外部表现,通常能被人的感官直接感觉到,是事物比较表面的、零散的和多变的方面。本质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与复杂多变的现象相对的不变的本质,而且本质是唯一的,是属于事物自身的,不是外部强加的,也不依赖于外部的任何关系而存在;人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就是克服一切困难把握事物的本质;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就是真理,其他的都是伪知识。可见,本质主义信仰本质的存在并致力于对本质的揭示和追求。但是,20世纪以来,面对现实世界的相对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非完全性,传统哲学家探究的不变本质受到普遍的怀疑和否定。例如,整体论者认为,本质主义只适用于认识简单事物,对于复杂事物(例如人体生命)而言,一旦被分割,将会因此丧失许多信息而失真。事物的复杂程度越高,由分割引起失真的程度就越严重,因此,应该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复杂事物。反本质主义认为,本质主义肯定事物的本质永远不变,认为研究者可以克服一切困难,通过研究能够认识本质并最终获得“终极真理”即本质,是“荒唐可笑”的:世间万物可能是像洋葱那样,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之间并没有清晰的分界线,它们可能共同融合于“洋葱瓣”之中,研究者若一瓣一瓣地剥下去,最后可能什么也找不到。因此,反本质主义认为本质问题是一个虚假的哲学问题,不承认本质的存在,拒斥现象和本质的二元区允认为终极本质观可能只是一种信仰,而非真实的存在。反本质主义还质疑本质主义对现象一本质认识的线性化和简约化,认为本质主义先验地把事物划分为现象和本质两部分,将事物的本质与事物的现象一一对应,在线性化认识事物的同时试图从纷繁芜杂的现象中找到号称本质的东西,以“本质”的东西取代或忽略现象和“非本质”的属性,把一切事物归结为“科学方法”处理的题材,“渴望共性,蔑视个性”,是不合理的。反本质主义是一种后现代的哲学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复杂事物,认识和处理一般与特殊、认识与实践、人文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是有所助益的。

教学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认为教学概念只反映教学事物的重要属性,甚至于只反映教学事物的一般属性或者某些特征,不宜强调教学概念只反映教学事物的本质属性。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常用“边讲边实验”来概括一种常见的实验教学方式,这应该算是一个教学概念。“边讲边实验”这个概念提出之后,这种教学方式就风行一时,在化学实验教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占有一席地位,推动了当时的化学教学改革。但是它并没有反映这类教学方式的本质或重要属性,只是反映了这种教学方式的外部特征(作为实验教学的一种方式,把它称为“边实验边讲”可能倒确切一点)。之后,实验教学方式在这个概念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了实验-讨论法,“边讲边实验”这个教学概念似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少有人提了。

广义的教学概念不但涉及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还包含跟教学活动有关的其他方面,例如学科教学内容。狭义的教学概念只包含前者,不包括后者。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狭义的教学概念。

2 教学概念的意义

列宁曾经用“自然科学的成果是概念”这句话来说明概念对于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其实,对于教育科学和教学工作来说,概念也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地说,概念的意义主要在于:概念能概括同类事物,以压缩的形式表示大量事实、现象,从而便利于对事物的认识和陈述;概念能反映同类事物的重要特征,深化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有了概念才能进一步进行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概念的形成是感觉的升华,是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重要飞跃,标志着人的认识由感性阶段深入到理性阶段。

教学概念的意义还在于:

(1)为研究教学实践提供基础的理论工具

在新课程改革前,一些教学概念就为概括、研究化学教学实践提供了便利的理论工具,前面所介绍的“边讲边实验”概念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越来越多的教学现象、越来越多的教学问题引起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和思考,一些富有创意的新的教学概念也应运而生,例如展示课、研究课、常态课、家常课、“同课异构”、对话教学、学案、伪实验、“师源性化学学习障碍”……等等,这些概念的提出为进一步研究教学实践提供了基础的理论工具。

(2)推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深化发展

教学概念能够推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深化发展。例如,“研究课”、“同课异构”在推动教学多样化,推动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广和深化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自主性学案”在落实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伪实验”这个概念则尖锐地揭露了形形旨在取消实验教学的说法和做法的实质,有利于坚持和巩固实验教学。

(3)补充、完善基本的教育理论体系

科学理论是有关规律(包括原理、定理、定律或规律)的集合,而原理、定理、定律或规律都是用有关的科学概念总结出来的,科学概念则是对科学事实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这就是说,科学理论的完整体系是以科学事实为基础,由概念、用有关概念构成的基本规律(基本判断),以及对概念作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3种成分构成的。如果不是这样,理论就不是科学的理论,就是不可靠的。没有科学的教学概念,就没有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要根据教育教学实践的发展及时地、恰当地补充、完善基本的教育理论体系,就必须注重由教学实践形成新的教学概念;不及时地对新的教学事实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新的教学概念,就没有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

(4)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概念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概括出来的成果,它可以反过来成为教师认识教学和改善教学的工具。这是因为,感觉到了的东西,人们不一定能够理解它、把握它,而理解了的东西却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把握它。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仅仅具有感性经验是不够的,还要注意把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经验,才能够自觉地、必然地(而不是偶然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并且取得好的效果。这就需要通过思考,将丰富的感觉材料转化成科学的教学概念,并且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等,以至于形成比较完整的理性经验。

化学教学概念是化学教育工作者总结、概括、推理出来的理论成果,其根植于教学实践的特点赋予了化学教学概念对于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成效。

3 教学概念的分类

对教学概念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例如:

根据教学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基本属性分为反映教学中的实体(有关的工具、中介物、人物等)的教学概念和反映教学中的事情(事件、现象等,如“拼图式合作学习”)的教学概念两大类。

根据教学概念的内容领域分为关于实践领域教学活动的教学概念(如“PBL教学法”)、关于认识领域教学活动的教学概念、关于价值领域教学活动的教学概念、关于审美领域教学活动的教学概念等。

根据教学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在教学活动结构中的位置,分为(1)反映教学中的主体一客体关系的教学概念,具体包括关于教学活动目的的教学概念、关于教学活动手段的教学概念、关于教学活动对象的教学概念、关于教学活动结果的教学概念等;(2)反映教学中的主体-主体关系的教学概念,具体包括反映教导主体-学习主体关系的教学概念、反映学习主体-学习主体关系的教学概念、反映教导主体-教导主体关系的教学概念等。

根据教学论范畴分为:关于教育教学目的(或目标)的教学概念、关于教学原理的教学概念、关于教学组织的教学概念、关于教学内容的教学概念、关于教材的教学概念、关于教学过程的教学概念、关于教学方法的教学概念、关于教学工具的教学概念、关于教学效果及其评价的教学概念、关于教学中的教育的教学概念、关于教学研究的教学概念(如“元分析”、“复盘式评课”)等。

还可以根据教学系统的要素结构对教学概念进行分类,分为关于学习主体、教导主体、教学内容及其载体以及教学工具手段等要素的教学概念;关于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教学概念关于系统运行的教学概念等等。

此外,从逻辑学角度看,教学概念也有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正概念与负概念、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之分。

总之,教学概念涉及许多方面,这可以为教学概念的提出提供一点启示。

4 教学概念的形成和界定

4.1教学概念的形成

在教学实践中,有关的事物反复引起人们的感觉,使人们产生印象,形成感觉材料。对丰富的感觉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抽象思维加工,就会形成概念,发生认识的突变(飞跃)。

在初期,由于思维加工深度不足,形成的概念大多是粗浅的、表象的,有些模糊不清,不能清晰表达,常常“说不清、道不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属于缄默知识(或缄默认识)之列;用它作出的判断、推理也常常是逻辑上不严密,经不起推敲、反思和批判的。实质上,这时的概念处于前概念、潜概念阶段,是概念形成过程中的“半成品”。

在经过足够的思维加工,弄清有关事物的重要属性、它跟其他事物的区别,以及它的同类事物等等之后,概念才能进入比较清晰、可以表述的阶段。接着,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划分,对概念进行恰当的界定,并经过实践检验,才能最终形成科学概念。

总之,概念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概念的形成通常要经过反复的科学抽象来逐步形成。只有经过科学抽象,不断地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撇除次要的属性,才能概括出一类事物的重要属性,从而形成此类事物的普遍概念。概念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实践发展的产物。概念的内涵是否正确,外延是否恰当,都要由实践来检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概念是不断地修正、完善的结果,是否定、抛弃错误概念的结果。

概念的形成依赖于丰富的实践感知,也依赖于对丰富的感觉材料进行恰当的理性加工。在积累丰富的感觉材料方面,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只要他们掌握对丰富的感觉材料进行理性加工的科学抽象思维方法,就能够使丰富的感觉材料升华为科学的教学概念,从而使自身成为提出教学概念的主体力量。平时一贯坚持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细致和全面的观察、思考,注意做好观察记录、教学笔记、教学反思,并且善于运用科学抽象、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总结升华等等,都有利于教学概念的发现和形成。

4.2教学概念的界定

科学的概念都必须进行界定,这是它跟日常概念的重要的和显著的区别。所谓“概念的界定”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为了揭示事物的本质,人们常用下定义描述概念内涵的方法来反映事物的重要属性,狭义的概念界定即是指定义;广义的界定还包括明确限定概念的外延。

“属概念加种差”是科学概念最常用的定义方法,所谓种差是属概念下位的各个种概念间的主要差别。

在属概念或者种差难以明确时这种界定方法无法采用,常改用下列方式:

(1)罗列多种性质,形成性质定义;

(2)说明如何发生,形成发生定义;

(3)说明主要功用,形成功用定义。

它们都是属概念加种差定义的特殊情形之一。此外,还有词解式定义,即通过对有关字词做出解释或规定来明确概念含义,严格地说这不是定义。

一般说来,教学概念在初期不会进行界定,此时它还不是科学的概念。随着它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使用,会有人尝试从语词角度说明其含义(词解式定义),并逐步出现对它作出性质定义或者发生定义、功用定义等。教学概念一旦被用“属概念加种差”方法作出定义,它也就跨入科学概念行列之中了。

概念需要用语词(词项)来表达,但是,概念与语词不是一一对应的,概念与语词之间存在着“一义多词”和“一词多义”现象,教学概念也不例外。在理论上,表达概念的语词(概念的名称)不过是一种符号、一种标志,用什么语词都可以,只要大家都接受就行了。在实际上,选择恰当的语词做概念的名称,能够有利于更多的人理解和把握概念,能够避免错误的理解和运用,因而是一件应该认真考虑的事。

5 教学概念的常见问题

前已述及,教学概念有着多方面的意义。然而,不恰当的“教学概念”却会干扰人们的注意和正常思维,带来负面影响。片面地追求“新概念”,新名词满天飞,是学风不正的表现,令人厌恶。为了教学概念的健康发展,需要注意研究和避免不恰当的“教学概念”。为了说明问题,下面列举了一些例子,别无他意,尚祈读者不要“对号入座,自寻烦恼”。

5.1常见不当教学概念

常见的不当教学概念主要有:

5.1.1归属越位,概括不当

例如,有人把“因陋就简”理念、“安全实验”理念也归结为“化学实验中的科学理念”,把比较具体、下位的“因陋就简”、“安全实验”等理念跨位拔高,显然属于归属(概括)不当。

再如,有人提出“教师自身教学”来指称教师在边研究边实践中实现专业化发展的现象。实际上,人们很难把“教师自身教学”这个名称跟“教师在边研究边实践中实现专业化发展的现象”对应起来,也属于归属(概括)不当。

5.1.2故弄玄虚,特质不明

常常有人用数量词来概括某些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模式,例如×模块建构式教学;×步教学法;×环节教学法;×阶×步教学法……其泛滥程度已到了使一些编辑拒绝接受的地步。仅从名称根本无法了解其特质,而其中包含的环节和整体结构又特质不“特”;用数量词来概括,指称有故弄玄虚之嫌。

5.1.3搬弄名词,乔装打扮

例如,有人提出“先学后教”,光看语词,似乎提出者倡导“以学为先”、“以学定教”,然而看具体内容,实际上是以“练”代“学”,“先练后教”,“以练便教”,行的是“题海训练”之实。这说做法严重干扰了“以学为先”“以学定教”本来的正确含义。

再如,有人提出“信息化说课”概念,其主要内容并无信息化之实,只不过是借用“信息化”一词的光鲜而已。

5.1.4考虑不周,难经推敲

例如有人用“前备知识”来概括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技能和生活经验等。粗看没有什么问题,细细一想,“备”字有准备之意。实际上,学生已有的经验未经激活是不能进入学习准备状态的,不宜称为“备”。

再如有人提出“生活化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研究热点。所谓“生活化”是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现实原型,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并应用到生活中。应该承认,这种主张对于部分教学内容是适用的、需要的,然而,用了一个“化”字就有了普遍实行、一概实行之意,这是欠妥的。

5.1.5涵义不明,令人费解

例如有人提出“实案”概念,“实案”一词颇令人费解,不细看其具体内容,根本想不到是指称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实施的具体的方案及其操作过程。还有人提出“健康课堂”概念,一会儿说其目的是让学生健康地成长,一会儿说其内容是关于(身体)健康的知识,弄不清究竟是什么意思。

5.1.6“画蛇添足”,没有必要

例如,有人提出“学生实验时教师的友情提醒”这个教学概念。实际上,“提醒”一词已经足以说明问题,硬要再造一个概念,是没有必要的。

再如,有人提出用“实境”来表示“实际情境”,除了令人费解之外,没有什么必要。

在实践中还有其他种种情况,平时只要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这里也就不再列举了。

5.2纠正与预防

一个好的教学概念的提出,一定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否则就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纠正和预防不当概念,首先是必须坚持形成概念的正确过程和方法,要勤于思考,多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其次,应注意端正学风和文风,实事求是,不“哗众取宠”。第三,要恰当地把握好“创新”的分寸,杜绝只顾“创新”而不顾真、美。第四,注意使用“共同体语言”:有志于开展教学研究、搞好教学的人实际上组成了像“科学共同体”那样的“教学研究共同体”,共同的语言是维系“共同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注意学习、研究和使用“共同体语言”,自觉地把自己融入教学研究共同体之中。第五,要注意多学一点哲学,多学一点逻辑学,多读多看优秀的教育教学论文。

反思性教学的概念篇4

1.遵循认知规律,把握概念的阶段性,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概念的形成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规律。我们应该正确、恰当地看待这些初始阶段的概念,并以发展的眼光注意它们的发展。如氧化还原概念:经历了得氧(失氧)――化合价升高(降低)――失电子(电子偏离);(得电子)(电子偏向)的几个阶段,从它的发展、深化体现了概念的形成要依据学生的感知逐渐丰富、认识逐渐深化而加深,使学生懂得只有不断进取,不断探究,才能攀登科学高峰的道理。

2.利用实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一个障碍就是觉得抽象,为解决此问题,应在课堂上广泛应用演示实验。把抽象的概念以鲜明的实验事实展现给学生,既符合化学学科的特点,也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是获取知识,形成概念的最基本的途径。如学习盐类的水解时,先让学生看三个实验:用PH试纸分别测定NaCI溶液、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的酸碱性。这三种物质都属于盐类,用PH试纸测定结果显示三种不同的酸碱性,跟学生已有的知识发生了矛盾。这时在复习酸碱理论、水的电离平衡、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基础上,运用这些理论解释不同的盐溶液使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的道理,最后归纳出水解的定义。这样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即思维加工:既加深了对概念的深入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抓概念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概念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每一个化学概念都用极精辟的语言来高度概括。在概念的深入理解过程中,必须对概念做认真仔细的思考,明确概念所指范围及条件,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1 要注意使概念系统化

概念是一个一个形成的。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一些单个的概念逐步地加入到概念系统里去,形成完整系统的概念,使学生从中找出最主要的概念,这样就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3.2 着眼于概念的关键字、词的理解

概念的文字表达,十分讲究科学性和逻辑性。在概念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对概念的关键字、词做反复推敲、深刻领会,才能准确理解。

3.3 深挖概念间的联系

化学概念不是孤立的,总是处于与其它概念的相互联系之中。所以在学习中要善于挖掘概念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达到灵活运用概念。例如:讨论可逆反应时,一方面要进行反应快慢的研究即“化学反应速度”问题,同时还要对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进行讨论,即“化学平衡”问题。两者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又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即⑴在可逆反应中,化学反应速度越快,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越短。当达到化学平衡时,即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时,此时化学反应仍在进行,,但,化学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4.运用联想、比较、总结归纳的方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周密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比较、分析、归纳是确认事物彼此之间差异的思维方法,也是加深理解概念的手段。化学概念虽多,也是一个个地形成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概念逐步系统归纳,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揭示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组成与构成关系、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5.强化对概念的练习,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当概念形成以后,还必须让学生通过复习和反复运用来巩固、深化和发展概念,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灵活用脑的能力。

5.1 组织练习,巩固概念

学生学过有关概念后,在复习课中布置适当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巩固所学概念,完善思维。

5.2 分析错误,反复纠错

学生理解了概念并不等于真正掌握,教师应从正反两个方面反复提出问题,分析讲解,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纠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运用。

5.3 经常复习,经常应用

反思性教学的概念篇5

    小学数学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在于获取知识过程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数学素质其核心就是数学思维能力,它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认识世界,表达思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客观事物的“数”与“形”的科学抽象。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空间观念的形成,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在加强概念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才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让学生获得一个清晰的概念,我们经过实验、探索,较成功地获得了概念教学的新模式:“思维训练式”教学模式。一、确立一个教学观念传统教学仅仅把数学教学看成是“传授知识”或“落实双基”,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只是使学生听得懂,能接受。因此,与之相应的教法就是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把知识嚼烂了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或是让学生模仿例题反复练习,这样就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排斥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之中,或者即使认识到要重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但不知道应有机结合数学知识教学来进行。事实上,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数学知识教学是同步进行的,数学知识是数学思维活动的产物。在教学的每一步,不估计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水平、思维的发展、概念的形成和掌握的质量,就不能进行有效地教学。在数学教学改革中,应该把数学概念的教学和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应确立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教学的观念,提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自觉性,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二、关注两项基本形式不同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与经验有差异,因此建立数学概念的认识心理活动过程也就不一样。从总的方面看,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两种。一般地说,低年级小学生“概念形成”作为建立概念的主要形式。中高年级的小学生逐渐过渡到以“概念同化”作为数学概念的主要形式。“概念形成”这一形式是通过对具体事物感知辨别而概括抽象形成概念。这一形式的认知心理活动的一般过程如下。 随着学生知识的丰富和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头脑中也逐渐形成数学要领系统。因此,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建立概念时,较多的是通过“概念同化”的形式。概念同化的认知心理过程一般是: 概念的同化这一形式是运用已掌握的概念去理解、获取新的概念。学习新概念时,要与原认知结构中相关联的概念进行比较,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使新概念的本质特征在学生头脑中得到精确分化,使新旧知识得到有机结合与联系,从而建立起新概念。三、遵循三条教学原则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与数学概念的教学紧密结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指出:“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因为数学概念的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数学概念为培养思维能力提供富有逻辑性的素材,反过来,培养了思维能力又为很好地掌握数学概念创造了条件。把两者分离开来教学,无论对学习数学概念或培养思维能力都不会有好的效果。为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教材,弄清数学概念本身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分析教材中含有哪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因素。教师在制订一节课的教学计划时,不仅要明确数学教学方面的教学目标要求,而且要明确在培养思维能力上侧重哪些方面,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并且力求在教学中有所体现。教学时,教师要考虑选定什么样的方法,既能做到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又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要把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贯穿在各年级数学教学的始终。《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指出:“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思维能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因此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应适合儿童年龄发展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为此,每个年级、每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考虑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的同时,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低年级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就会给中高年级增加教学困难;反过来,如果低、中年级重视发展思维能力,到高年有所忽视,也会给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造成不利影响。为了贯彻这一条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很好地研究各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紧密结合概念教学,提出适当的发展思维能力的要求和具体目标。3.适应小学生心理特点,注意把操作、思维和言语表达结合起来。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遇到较抽象的数学概念,仍需要适当借助操作和直观。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为了逐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在一定条件下适当利用操作和直观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是必要的。但是无论操作和直观,都是学习的手段,在适当的时候要逐步脱离操作和直观,过渡到抽象思维,避免学生过多地依靠操作和直观。思维和语言是密切联系着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借助语言,才能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反过来又借助语言,才能对事进行调节,使思维逐步完善。因此发展学生的思维,必须相应地发展学生的语言。学生的语言也是逐步发展的,所以在发展学生思维和语言时,都要考虑到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四、抓好四项训练重点1.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理解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个工作对数学教师来说相当重要。一般来说,一个基本概念,总是由“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组成的。2.抓概念的要点和关键。在教学概念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概念的要点和关键性的字词,并用红笔加上着重符号,以强化注意。3.抓概念的实例和反例。对学生不容易弄清的那些概念,教师要先指导学生分析一些有关要领的实例和反例,再让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出正确的要领。4.抓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归类,揭示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本质区别,使概念系统化、规律化。五、形成五步操作程序1.引导——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引入概念。概念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引入概念。概念如何引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接受。小学生学习概念一般以感知具体事物,获得感性认知开始的。重视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的心向训练。2.探究——直观操作、深化思维、理解概念。概念的理解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概念的获得是学生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结果。只有在概念引入之后,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探索,激发、深化学生思维,才能理解概念。3.发现——分析归纳、强化思维、形成概念。概念的抽象与概括要注意多层次地进行,概念的形成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一个反复的过程,经过多层次的比较、分析与综合,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4.内化——巧设练习、扩展思维、应用概念。问题明白了,概念抽象概括了,并不等于牢固掌握、切实理解,此时须有一个知识内化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促使数学知识在发展中飞跃,促使学生在认识数学概念过程中得到发展。5.拓宽——质疑问难、系统思维、发展概念。除在概念的熟练运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外,还要注意找出概念间纵向和横向联系,组成概念系统,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六、注意六种练习方法1.操作演示。思维始于操作,操作促进思维。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开展些直观操作活动,这会有助于学生对概念形成和巩固。例如,“角的分类”教学,学生初步形成各种角的概念后,让学生操作活动的学具,演示出各种角的具体形象。随着角的一边绕它的端点旋转,出示五种不同的角形。2.反馈举例。在概念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概念,而且还要求学生在表述概念的同时,举例加以说明,促使学生认知水平向较高层次发展,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3.推理判断。由于学生缺乏知识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在认识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容易被概念的非本质属性所诱惑,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对比、辨析、推理、判断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肯定或否定的思维训练中,建立准确、清晰的数学概念。4.尝试错误。所谓尝试错误,即学生从正面接触概念,建立概念后,教师从概念的反面有针对性地创设一种错误的情景,引导学生深入这种特定的情景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分析错因,去尝试矫正。5.变换叙述。学生认识某一数学概念后,变换概念的叙述形式,可以让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地认识概念。同时能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达到巩固的目的。例如,“百分数意义”教学,在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同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变换问题的叙述形式,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6.整理归纳。根据“系统论”原理,新概念形成后,应及时把它纳入原有的概念系统中去理解,这样才能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新概念,又能巩固整个一类概念的系统知识,沟通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便于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反思性教学的概念篇6

关键词 化学学科观念 概念教学 离子反应 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

1 问题的提出

法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太·杜甘说过,概念向来被认为是知识的基础。康德则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与概念之间不可分解的微妙的自觉的连接。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组织得好,对于学生建构化学学科观念,甚至对于其一生的概括、提炼和总结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终生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化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的理论研究很受重视。那么,总结一线教师关于化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成果,不仅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建立科学的化学学习与教学理论的依据和基础。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利用“教学新时空”这一新组织平台,2012年4月起推出了高中化学“名师课堂”专题研讨活动,首次活动邀请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化学教研组长保志明老师为全省教师执教“离子反应”一节课,展开的现场研讨主题是“基于学科观念的化学概念教学”。活动届时在线人数上万,老师们积极参与在线提问和发表观点。归纳起来,感兴趣的问题有以下方面:老师们质疑这样设计教学能使学生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吗?对学生来讲,离子反应这节课的认知难点究竟应放在哪儿?如何关注学生思维和学科本质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对相关概念有哪些思维障碍?是否所有的概念教学都可以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呢?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了解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怎样的教学处理方式有利于学生建构化学核心概念,进而运用概念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将具体概念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学生认知水平及能力的发展?在学生概念认识的获取途径方面,是以听讲思考为主,还是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或是以学生的交流讨论活动为主?在概念性知识的呈现顺序方面,是以学生的认知顺序为主,还是以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为主,或是将学生的认知顺序与知识的逻辑顺序相结合;在概念知识的教学处理方面,遵循的是“定性一定量”“宏观微观”还是“表面一实质”的处理方式?对于以上问题,下面以这节课为案例,就化学概念教学的惯有误区和常用方法,研讨化学概念教学如何基于化学学科观念关注于学生已有生活观念来设计教学目标、确立重难点和展开实验探究教学过程。 2 化学概念教学的惯有误区与常用方法

2.1 化学概念教学的惯有误区

部分中学化学教师因在学科思维、学科结构和学科理解等方面缺乏整体把握能力,使得概念教学行为很难到位;课堂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不良状况:(1)一字不差,死板教条型;(2)把握不住,模棱两可型;(3)缩手缩脚,不敢越雷池半步型;(4)贪新求全,无所适从型;(5)自以为是,主观随意型;(6)过度操作,弱化思维型。对于这些不合适的教学处理方式,可以打个比方,如果把概念比作一把锁的话,教师的教学方式可以是一把钥匙,契合的钥匙就能把这个锁给打开,如果钥匙错了,又断在锁里,即便有了契合的钥匙也打不开这把锁了。因此,对于概念教学的不良状况必须得到重视和矫正。

2.2 概念教学的常用方法

概念教学的理论研究主要有概念形成、同化理论,与图式理论等,后期又有建构主义理论。鉴于中学化学教师通常对事实、实践描述得多,但概括得少;叙述得多,但提炼得少;分析得多,但综合得少。也就是说没有将观察到的事实通过思维活动给以概念化的处理习惯。这样的一种日常生活状态也影响了老师对于概念教学的正确设计。对于学生来讲,建构概念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生产过程,它还是知识再生产的基础。其建构途径通常有4个:一是抽象事实建构概念;二是借用移植建构;三是比较研究建构;四是发展建构。相应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1)运用直观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概念;(2)善于解剖概念,把握概念内涵外延,对概念下定义要准确严格;(3)弄清概念异同,防止模糊概念;

(4)分阶段教学概念,逐步深化概念;(5)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同化理解新概念;(6)弄清概念问的关系,逐步编织概念网络,概念系统化;(7)练习巩固,强化理解。在以上方法中,要注意不同的概念应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3 基于学科观念的化学概念教学

3.1 学科观念

“学科观念”是对学科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的本原和本体的见解或意识,具有超越课堂时空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它能让学生洞悉自然学科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从自然科学的视角去观察、分析和处理事件,对学科有客观、正面和积极的认识,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技能之后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与科学有关的问题上,真正成为他们科学素养的一部分,这才是自然学科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意义所在及价值所在。

3.2 基于学科观念的化学概念教学

基于学科观念的化学概念教学,是一种超越事实、以领会蕴含在具体事实和原理当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目的的教学。事实性知识的作用更多地是观念建构的工具和载体,最终目的是要在这些事实性知识基础上通过不断概括提炼而形成深层的、可迁移的观念或观念性知识。由于观念的整合作用,学生的自然学科观念一旦形成,能很好地把原来孤立和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就会使学生高屋建瓴地统摄与整合化学学科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思维能力,增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效减负。

当然,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既不可能是空中楼阁,也不可能通过大量记忆化学知识自发形成,它需要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深刻理解有关的化学知识和核心概念,并通过在新情景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头脑中知识的系统性和概括性水平,逐步形成对化学的总括性的认识。依据课程标准要求,采用学科观念教材分析模型及教材分析思路,从教材的具体内容中抽象出基本观念并抽象为核心观念;学生分析主要从2方面,一方面分析学生原有观念的水平和原有观念与将要建构的新观念的关系,从而确定新观念建构的起点和相应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分析学生在与基本观念相关的概念原理、过程方法和事实性知识方面达到了什么水平,从而确定教学中选择什么样的素材来支持基本观念的建构,采取什么样的活动方式进行观念建构。对学生特征分析可以采用测验法,也可以采用预估法。测验法是指通过编制一定的试题来测查学生的水平;预估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作业中的情况估计学生的水平。

通过对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及学生特征的分析,确定在学科观念建构方面的具体教学目标。学科观念是在学生对核心概念和典型事实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因此,学科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过程,没有学习者的深层次的思维活动,是不可能形成学科观念的。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保证学生深层次认知参与的核心是问题。因此,促进学生基本观念构建的教学必须将对具体事实和核心概念的理解转化为高水平问题,以问题为主线来创设真实、生动的学习情景和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形成知识的理解、具体观念的建构及核心观念的建构问的有效转化。

以“离子反应”为例,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概念可以帮助学生从一个新视角和方法即从微观离子角度来认识水溶液中物质之间的反应。保志明老师在“离子反应”这节课中,通过基于实验事实的过程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概念。以常见的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事实为支撑,将水溶液中存在哪些微粒、哪些微粒能发生作用、微粒相互作用引起什么变化以及变化的结果等问题的分析作为培养学生认识思路的主要线索,围绕离子反应的含义、发生条件等关键内容展示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分析酸碱盐在水溶液中所起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并以此来建构概念,初步学习如何分析和认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其次,基于学生的思维习惯——从宏观感性的角度看问题,对此,保老师利用实验,制造认知冲突,拓展学生微观角度的认识,注重引导学生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有机联系,通过理解概念建构相应的知识结构。对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为了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提示分析溶液中物质反应的思路和方法,即首先分析物质在水溶液中的主要微粒存在形式,然后考虑这些微粒之间是否发生反应,最后写出相对应的离子方程式。这样的教学处理更能揭示离子方程式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有关离子反应概念学习过程中,学生通常会遇到以下主要问题:从微观角度分析溶液中物质反应的认识思路这个重点对学生的认识来讲就是一个难点。难点还体现在对离子方程式的认识,包括书写方面存在的困难。离子方程式的含义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主要存在形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书写的困难之一:物质在水溶液中主要以什么微粒形式存在认识不清。通常需要适当补充相关知识——比如物质的溶解性、物质在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哪些常见物质不易电离等知识,由此让学生明确一些具体物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形式。另外,在书写时作为重要的化学用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由于在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方面的认知跨度,即便学生认识了参加反应的离子种类,还是容易忽略参加反应的离子间的数量关系。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存在障碍,因此,在初学书写时往往问题较多。另外,学生对“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一类反应”认识不清,难以结合实例说明。比如,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的离子方程式究竟表示哪一类反应呢?教材只是由几个例子说明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但并未指出这个离子方程式究竟表示哪一类反应?(可溶性强酸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水和可溶性盐的反应),这种情况下,对概念的深入分析应用可以采取提供变式反应来解决。对于更多的书写应用,需要在后续学习中逐渐渗透和强化,在书写的同时加深对微观离子角度分析反应实质的认识能力。

4 结语

反思性教学的概念篇7

一、物理概念的特点

1.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的产物。如机械运动就是一个物理概念,我们通过观察下列一些现象:天体在运行,车辆在前进,机器在工作,人在行走等。从它们的共性而撇开它的个性来考虑,发现其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于是我们就有了机械运动的概念:从一系列具体现象中提炼出来,又反映着这一系列具体现象本质特征的抽象。总之,任何一个物理概念,都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2.物理概念可以用数学形式来表达,具有定量的表示

大多数物理概念不仅具有质的规定性,还具量的规定性。如某个力是100牛顿,某物体的速度是100米/秒等,说明力、速度的物理概念都具有定量的表示。

3.不同的物理概念其特征不尽相同

根据中学物理概念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四类:

1)反映物质属性的物理概念。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其含义深刻,富有哲理性,很难从其表面定义上获得深入理解。只有随着知识学习的积累和发展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于这类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按照概念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各个概念出现的先后顺序,即使同一个概念,也要考虑其顺序发展。因为概念本身是不断发展的,即使同一概念,对学生来说也应随着其智力发展而不断加深,例如温度、质量、力等的概念。所以教学中应顾及教材的系统性和学生认识的规律性,如果跳跃前进,赶进度,必定是“欲速则不达”,不仅使学生接受不了,反而还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运动、惯性、质量、能量、电、磁、波粒二象性等都属于这类概念。

2)反映物质及其性质的物理概念。这些物理概念的共同特点:它们的定义是用两个或几个物理量的比值来表示的。如:速度、加速度、密度、功率、比热容、电场强度、电势、电动势、电阻、电容等。

3)反映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物理概念。这类概念的特点是:与物质间相互作用密切关联,对于单个物质是毫无意义。如:力、力矩、压强、冲量、功、热量。

4)描述物理现象的名称的物理概念。这类概念的特点是这些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及规律比较难理解,而概念本身并不难理解。如:匀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反射、折射、电磁感应等。

二、中学物理概念教学常用策略

教学策略规定了教学活动的总体风格和特征。教学策略作为教学方案的总的抽象描述,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方案。物理概念教学策略有它的特殊性,但遵循一般的教学策略。策略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针对物理概念教学的特殊性,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点:

1.概念引入要生动直观、注重实验。概念的引入,就是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引入一个新的物理概念。概念引入是概念教学中的一个首要环节。引入做得好,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积极性,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他们的思路纳入正轨,对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的要领有着直接影响。引入概念要注重生动直观,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 给学生以感性的、形象而具休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减少学习抽象概念的困难,它可以展示事物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和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更好地深化认识和运用知识。尽量从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事例中去获取。能够使书本知识与其反映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比如在进行“冲量”概念的建立时,可以划船为例,船上的人用桨推岸,使船由静止达到某一速度,用的力小,要较长时间才能使船达到这一速度;用的力大,作用时间就可以短些。这样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物理思维,形成物理概念。也可以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

2.概念的形成要注重物理思维方法的运用。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它产生于感性认识,但又高于感性认识,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概念引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归纳和类比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特征,形成新的物理概念。学生新概念的形成,必须是正确而清晰的,不能似是而非、含糊不清。教师不仅要从多个角度去讲清它的内涵,还要讲清它的外延,使学生从根本上去把握、理解新概念。

3.概念的巩固和深化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概念的巩固和深化,是使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的必经之路,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练地驾驭概念、应用概念去分析解决问题,在应用过程中培养能力。对新概念的巩固和深化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指教学中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用”不仅是“学”的目的,也是巩固和加深学习效果的最好方法。

反思性教学的概念篇8

一、注重概念的本源,概念产生的基础

每一个概念的产生都有丰富的知识背景,舍弃这些背景,直接抛给学生一连串的概念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司空见惯的做法,这种做法常常使学生感到茫然,丢掉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极好机会。由于概念本身具有的严密性、抽象性和明确规定性,传统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精确性,在方式上以“告诉”为主让学生“占有”新概念,置学生于被动地位,使思维呈依赖,这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学生如果能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那么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由于概念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重视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形成概念的基础。概念引入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猜想,即让学生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让学生经历数学家发现新概念的最初阶段。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作为数学想象表现形式的最高层次,属于创造性想象,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概念引入时培养学生敢于猜想的习惯,是形成数学直觉,发展数学思维,获得数学发现的基本素质,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

新概念的引入,是对已有概念的继承、发展和完善。有些概念由于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等原因,很难一步到位,需要分成若干个层次,逐步加深提高。“磨刀不误砍柴工”,重视概念教学,挖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

二、针对概念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对不同概念的教学,我们应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上下工夫。概念教学主要是要完成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这两个环节。新知识的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或较难理解的,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应先列举大量具体的例子,从学生实际经验的肯定例证中,归纳出这一类事物的特征,并与已有的概念加以区别和联系,形成对这一特性的一种陈述性的定义,这就是形成一种概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要做到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相互联系、作用,从而领会新概念的本质属性,获得新概念,这就是概念的同化。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最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是对实例的归纳及辨析。通过对实例的归纳和辨析,对新问题的特性形成陈述性的理解,继而与原有的知识结构相互联系,完成概念形成的两个步骤。依据数学概念的形成,笔者设计概念教学的第一种模式如下:问题情境(抽象)――新概念分析[内涵、外延、正(反)例]――应用――反馈,其具体实施步骤是:1.构建问题情境,创设心理环境。针对新概念构建相应的问题情境,隐含新概念所描述事物的本质,观察、认识到提出新概念的必需和合理,积极、大胆地进行思维。2.考察本质属性,抽象形成概念。分析问题情景,概括出它所反映事物的共同属性,由此逐步抽象而提出新概念。3.设计多向分析,深化概念理解。对新概念可从揭示内涵、外延、定义方式、合理性(和谐性)、正反例证等方面分析。4.及时测试反馈(应用),评价思维训练。

三、运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巩固概念

学生认识和形成概念,理解和掌握之后,巩固概念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巩固的主要手段是多练习、多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沟通概念、定理、法则、性质、公式之间的内存联系。我们可以选择概念性、典型性的习题,加强概念本质的理解,使学生最终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尽快地投入到新概念的探索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以及探索和创造的欲望,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内心的体验和创造。除此之外,教师通过反例、错解等进行辨析,也有利于学生巩固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把概念教学与利用定理、公式的习题课教学有机地结合,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于概念的深刻理解,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基础,反过来,通过必要的解题实践,更能加深和巩固概念。

四、注重对概念的归纳,培养学生的再创造精神

反思性教学的概念篇9

1.1学生的学习障碍

(1)缺乏感性认识

由于物理概念的抽象性,在生活中学生可能接触不到与之相关的事物和情景,缺少相应的感性认识,导致学生很难理解物理概念的本质,例如电场线和磁感线.

(2)前概念的影响

前概念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有关的物理知识之前,头脑中已存在着一定的原有认识和该认识赖以形成的思维方式.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可能来源于生活经验或者之前的学习或者其他学科的错误横向迁移.在中学教学中,由于考虑到初学者的接受程度,课本上对于物理概念的表述往往是不严格的,但是学生可能把这些概念绝对化.比如,误以为摩擦力总是阻碍相对运动的.学生容易受到高中数学中“正整数之和一定大于任一一个正整数”的影响,错误的认为合力一定大于分力.然而错误的前概念将会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这是影响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识的重要的一个因素.

(3)物理概念的混淆

物理概念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和区别,很容易干扰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加速度概念时,学生总是不能分析清楚,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4)不能正确认识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是概念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逻辑特性.任何一个物理概念也都有它明确的内涵和外延.

物理概念的内涵指的是该概念所反映的物理事物的本质属性.例如,机械运动概念的内涵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在改变”.力概念的内涵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概念的内涵体现着认识对象的质的规定性,是概念的质的方面,说明“是什么”.物理概念的外延指的是该概念所涉及的一切事物的范围和条件即适用范围.例如,机械运动概念的外延反映的是具有“物体间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这一本质属性的各种运动形态,如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力概念的外延反映的是具有“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这一本质属性的各种类型的力,如重力、弹力、静电力等.外延的大小表示概念所反映的ο蟮亩嗌伲体现认识对象的量的方面,说明“有哪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互相制约的,如果不能正确认识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容易产生错误的认识.例如认为“当两个物体无限接近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无限大”这样错误的观点.

1.2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概念的引入过程重视不够

有的教师在引入物理概念时,直接搬出概念,导致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概念的本质,只是机械的记住了那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例如必修1中的加速度这一节,学生刚刚接触了速度的变化量这一内容,没有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就直接给出了加速度的概念,导致学生没有完全理解加速度的物理含义,不知道引入加速度的必要性.

(2)忽略概念形成过程的科学思维教育

一个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必将伴随着科学方法的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是物理学的手段,如果教师只向学生提供形成概念的感性资料,不同时让学生参与思维加工活动,对于学生来说,表面联系和内在联系,生活经验和科学概念仍处于分离的状态.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应该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不要只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再补充说明,起不到教学作用.

(3)缺乏问题意识

习题是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一种手段.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习题的训练,花很少的时间去讲解概念的内涵,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长此以往,学生只会机械的模仿习题中的思路,没有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2物理概念教学的策略

1.1丰富感性认识的策略

当学生对于所接触的概念没有足够的感性认识时,很难接受这些知识.教师应该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展示、创建恰当的物理情景或者实验,来丰富学生的认知,再通过科学思维方法,使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最好的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手段,能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更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例如教师在讲授“磁感线”内容时,可以首先利用布条指示风向的实验,引入磁感线,简单的讲解后让学生自己探索磁铁周围磁感线的分布.

2.2认知冲突策略

认知冲突策略,指的是建立在认知冲突和解决冲突基础上的教学策略.它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想办法暴露学生的原有认知,使其发生矛盾,形成认知冲突,然后再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概念发生转变.例如在谈论“滑动摩擦力做正功还是负功”时,首先教师让学生通过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教师运用举反例的方式,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可能做正功,可能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2.3发展原有认知策略

如果学生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是一致的,只是不够全面、系统,那么此时教师应该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过渡性的问题,使得学生的思维向着科学概念过渡,这就是发展原有认知策略.例如在探究功的表达式时,教师首先提问学生“当力和位移同方向时,功的表达式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思考“当力和位移有夹角时,功的表达式是什么”,引导学生将力沿着位移方向和垂直于位移的方向进行分解,计算分力做功,然后求总功,并总结得出功的表达式.

2.4图示策略

图示策略就是用图像表示出头脑中的思维状态和思维过程,主要有概念图和思维导图.

(1)概念图

概念图就是将各个概念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网络结构图.例如恒定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电功和电功率之间关系,还有力和物体运动的的关系用图1所示概念图表示出来,使得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更清晰,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整体把握.

(2)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就是从一个主要的概念开始,随着思维的进程形成一个树枝形的网状图.思维导图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例如图2所示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一节的思维导图.通过这个思维导图很清楚的看出摩擦力的分类及内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总结.

2.5对比策略

对于一些不易区分出来意义的概念,如速度与加速度、电压与电动势、功和能等,教师可以采取对比的策略,使得学生清晰的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如表1所示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对比图.通过对比,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有利于对物理知识的分析.

表1

比较内容

一对相互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作用对象

两个物体

一个物体

作用时间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力的性质

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不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力的大小

大小相等

大小相等

力的方向

方向相反且共线

反思性教学的概念篇10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概念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130-01

目前受应试教育影响,许多教师轻视对概念的讲解,只注重题目讲解,造成概念与题目脱节的现象严重。有的教师仅把数学概念当做一个名词,并不对数学概念多做解释,只要求学生背诵。一节“概念课”讲完,教师不管学生是否理解,就马上进入到讲题环节,造成学生对概念的一知半解、模糊不清,严重阻碍了学生理解和运用概念的能力,影响学生的解题质量。

1 在体验数学概念的探索过程中,认识概念

1.1 高中数学的概念课定义

现代许多学者认为,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对数学概念不断认识的过程。概念是思维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本质属性的目的在于区别于其他属性,是事物存在的依据。数学概念是体现物质空间与数量变换等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是构建数学知识的桥梁,是组成数学理论的基石,是数学知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导数学理论的关键,是数学学科的灵魂。概念有两种产生形式,一是,主观的抽象形式;另一种是,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两者辩证统一,对事物的客观性反应更深刻,更完整。

1.2 对概念课的理解要建立在对内涵的剖析和对外扩展内容的掌握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反映事物质与量的方面。例如:“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它反映的内涵是“有四条边,两两对边相互平行”,它的外延包括正方形、菱形、梯形、矩形。重视概念的学习,挖掘概念的内涵与延伸,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减少错误。

1.3 数学概念的特性

1.3.1 普遍性与严谨性。数学概念是对数学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对数学属性的本质反应。数学概念对属性的本质刻画非常严谨,具有明确严密的规范性。

1.3.2 具体性与抽象性。数学概念在抽象性的表现形式具体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反映了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其次,反映了数学的概念符号的本质特征;最后,反映了数学概念的抽象思维空间。数学概念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很遥远,正是因为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数学概念才将被广泛的应用。但是,无论数学概念如何抽象,它的背后都有具体内容支撑,并且数学概念是数学定义和理论的基础,所以数学概念就整个数学领域而言,又是非常具体的。

1.3.3 生成性和系列性。

数学概念的形成大多需要以原始概念为基础,并用逻辑理论进行定义,从语言的符号形式加以固定,从而为数学概念的系统结构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要逐步进行,扎实稳妥的有效学习,为学习数学打下良好基础。

1.3.4 相对性和发展性。在一些指定的研究领域中,数学概念的定义是保持一致的,然而数与形在数学概念中又处于不段发展的地位。

2 数学的概念课要求及现状

2.1 数学的概念课基本要求

高中数学的新课标是:让学生在完成基本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于社会未来的发展需求,并且要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模式下,积极快乐的学习。因此,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成为高中数学教师追求的教学理念。高中生在对数学的学习时,不应该只停留在对数学概念的表面掌握,更应该掌握数学概念的实质内涵,通过研究探索,动手实践,互相交流等手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讲述依然是重要的授课方式,但要注意教课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设计方面对数学教师提出新挑战。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数学特征的研发,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氛围中来,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2.2 数学的概念课现状

从教授数学概念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通常会出现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只把数学概念当做一个名词,不做过多理解,对概念印象不深刻,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另一种是:对数学概念很重视,但只是强加记忆,不能透彻理解,没有认识到概念的内涵。时间长了,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应用。只有正确、清晰地掌握数学概念,懂得学习方法,才能更好的学习数学。

3 对于高中数学的概念课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3.1 学习概念时引入情境模式

用具体实物或立体模型将学生引入到对概念的学习中来。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时需要一个感性的认知,将数学概念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或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感受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在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提高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概念。

3.2 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进行探索和交流

具有有效的学习能力是一个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学生在学习概念时,应积极和老师互动,开展自由的交流探讨,主动提出问题,学会倾听和反思,在积极地学习氛围中增强合作意识,为获得高效的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3.3 对于概念的叙述必须正确

在学完概念后,让学生用语言将概念讲述出来,不仅能增加学生对概念的印象,教师还能从学生的讲述中获得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总结:总之,在数学课概念教学中,根据新课标对概念课的具体要求,灵活地使用教材,对干扰概念课学习的例子进行更换,大胆的删除脱离学生实际情况的概念运用问题,提高概念教学质量,完善概念教学过程,让学生用心体验参与过程,达到概念课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万春.论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有效教学策略[J].中国科技纵横,2009(9).

[2] 冯光庭,刘忠军.对新课标下数学概念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成功(教育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