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管理十篇

时间:2023-04-01 14:48:45

企业经济管理

企业经济管理篇1

(1)人力资源问题一个企业的经营靠的就是人的经营,人的存在才能显示出企业的存在,人才,是企业的根基,要敢用人,会用人。但是说永远比做要容易,大多数的企业目前在人力资源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现总结为以下四个问题:第一,企业人员的频繁流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员工不断的流走不断的补充,尤其是重要员工的流动,会使得工作进度和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于企业的稳定起到了反作用,也不利于企业凝聚力的体现。试想一下,连企业的工作人员都不喜欢本企业,不愿意留在企业内,合作的客户会喜欢吗?第二,企业员工没有经过专业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在员工培训上不够重视。在员工培训上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够。学习能力低,企业很难提高内部的人力资源,这就使得企业人员的素质低。第三,缺乏完善的激励,绩效制度。如果企业内部赏罚不分明,员工就会感觉不公平,也就没有了工作的主动积极性。第四,企业没有规范的用人机制,做不到知才善任。以上问题显示,在企业中,真正有管理才能的员工不能被重视和重用,付出的得不到应有的报酬,最终导致了企业内部人员心浮气躁,不团结。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不够稳定,企业也会出现人力资源危机,而所导致的后果则是企业不能健康发展,企业都自身难保了,就不要说要长远发展和市场竞争了。(2)管理制度问题标准化管理,就是合理规范的制度化,就是纪律化,而不是人治。在我国企业管理方面,一直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守旧的思想,管理制度没有顺应形势变革,还是原来的管理制度。(3)管理组织存在落后管理组织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企业的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意识,比较单一。第二,各部门之间受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其沟通和配合方面也出现严重影响,在企业内部中各系统相互交叉,部门之间责权利分配不清,甚至时常发生抢客户或奖励等内斗的矛盾。第三,企业领导的工作时间分配不合理。大多数企业领导的时间都用来应酬和冗长的会议。这样,相应的就使解决企业方针问题的时间太少、学习时间减少,使工作效率大幅降低。

二、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保证经济运行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人力资源是重要的中心环节。对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来讲,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开发出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不断对员工进行奖赏、考核、选拔等,确保企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断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执行力。2、完善企业部门的机构设置细化实现科学经济管理,第一,职能部门和组织机构的设置要合理。第二,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明确自己的只能,企业的战略性发展方向取决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要明确在企业中的位置,协调企业各部门的工作,在企业经济管理方面能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大方向。第三,有专门的负责人负责经济管理体系。第四,奖罚分,激励基层员工的工作动力。3、制定经济管理文件,完善经济管理制度为了确保经济管理体系能够科学标准的运行,在制定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时立足长远,带着战略眼光,按照合理标准的程序明确清晰责权利,内容范围要保证在经济管理领域内。通过规章制度,为企业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正确的引导企业员工向着经济目标努力。4、不断创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合理的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改革创新是提高其水平的前提,开发新市场,研究新形势,努力的跟上市场的脚步并最终能领导市场。企业领导不仅要随时的更新企业的经营理念及战略部署,同时还要不断进行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不断进行资源的优化组合,面向市场,发挥团队力量,形成产品开发活力。

三、科学的企业经济管理最为显著的特性及新趋势

科学的企业经济管理,最显著特性及新发展趋势有以下十个方面:1、战略目标具有长远性2、实现企业发展的整体性3、实现管理手段创新性4、企业经济管理特别注重效果持续性5、从科学管理向人本管理发展6、经济管理从生产者导向和技术导向向顾客导向发展7、组织结构金字塔状向扁平化发展8、经济管理的重点从硬件管理向软件管理发展9、方式民主化和决策重心下移10、团队协作的普及和沟通的网络化

四、结束语

企业经济管理篇2

关键词: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研究

经济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为实现预期经营目标,对企业生产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等活动。总而言之,经济管理就是管理者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过程。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经营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经济管理内容日益多样化、多元化,涉及十分广泛的内容和方面,例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战略目标、部门设置以及流程优化等,企业必须要加强经济管理,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1.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经济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国内不少企业管理层对经济管理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和偏误,在落后管理思想影响下,企业经营活动过度追求产出和利润,在生产和销售环节投入了大量资源,而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重视不足。在这种管理环境下,企业经营并没有实现预期利润目标,反而在经济环节中漏洞百出,严重影响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此外,由于企业经济管理意识不强,职能部门经济管理职责不明晰,严重影响经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无法收到其实际效果,给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1.2 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

实际中,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由于缺乏制度规范和制约,企业经济管理工作难以顺利推进。有学者指出,尽管内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不少企业却一直沿用传统的经济管理制度,导致企业经营决策与实际情况脱节严重。在制度缺位的情况下,企业内部职能划分和经营目标制定与外部竞争要求相去甚远,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

1.3 企业内部缺乏经济管理创新机制

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在传统经济体制思想影响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一直循规守旧,没有体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要求,对企业发展形成了严重瓶颈职业。但是实际中,很少有企业意识到这方面存在的短板,经济管理创新意识较弱,严重缺乏现代经营管理体制创新动力。

1.4 经济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

一直以来,企业都面临着经济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随着经营环境不断变化发展,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也要相应的发展和变化,才能够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符合当前竞争形势。总体而言,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直线式管理架构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形势脱节严重,严重影响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次,企业内部经济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部门之前职责界线模糊、职能交叉重叠,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沟通协作效率;再次,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较低,无法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最后,经济管理效果十分有限,经济管理部门不能有效把握外部经营环境变化趋势。上述问题都与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低下有直接关系。

1.5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低下

在实际中,许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严重偏低,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主要与以下几方面原因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投入不足,忽视员工个人发展诉求,员工专业技能水平不高,职业素质偏低,上升空间狭窄。此外,由于企业激励机制不健全和完善,该奖励的没有奖励,该惩处的没有惩处,严重削弱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导致企业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偏低。

2.提高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2.1 树立正确的经济管理观念,健全和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来说,建立一套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不断夯实经济管理制度创新基础,是解决企业发展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企业不仅要全面掌握经济管理要点和方法,还要切实提高全体员工参加经济管理制度创新的活力。企业要建立其一套人性化管理制度,关心员工个人发展,让每位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和关怀,不断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效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另外,企业要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赏罚分明,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最大程度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现代企业还要建立法制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法律支持题。

2.2 健全和完善经济管理制度

首先,企业要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动态,灵活调整自身经济管理策略,保证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与外部经营环境相一致;其次,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作用,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创新推动经济管理制度发展;最后,要勇于创新企业营销方式和手段,采用最新营销理念制定营销计划,不断提升营销管理效益。

2.3 强化建设经济管理组织

强化建设经济管理组织,企业要重新梳理内部部门职能和管理职责,科学分工,权责一致,权利对等,将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个部门和工作岗位。外部经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企业要以此为依据灵活调整内部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提升组织管理水平和效率。

2.4 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要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关键是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推进: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员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主导者,是企业重要的经营要素。企业要高度重视员工发展诉求,为员工创造良好的个人发展机会,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企业发展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另外,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将企业所有经营环节纳入到监督范围内,及时发现员工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改正。最后,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员工薪酬、岗位调整的重要依据,不断激发员工创新活力。

3.结束语

社会在发展,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企业经营形势也日新月异。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发展,必须要高度重视经济管理工作。虽然企业当前经济管理遇到了不少突出问题,但只要树立正确的经济管理观念和意识,全面推进经济管理制度创新,发挥制度的长效性和约束性作用,就一定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效益,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目标。(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军,詹慧敏.强化经济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J].经济研究导刊,2006(04).

企业经济管理篇3

1.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经济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国内不少企业管理层对经济管理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和偏误,在落后管理思想影响下,企业经营活动过度追求产出和利润,在生产和销售环节投入了大量资源,而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重视不足。在这种管理环境下,企业经营并没有实现预期利润目标,反而在经济环节中漏洞百出,严重影响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此外,由于企业经济管理意识不强,职能部门经济管理职责不明晰,严重影响经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无法收到其实际效果,给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1.2 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

实际中,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由于缺乏制度规范和制约,企业经济管理工作难以顺利推进。有学者指出,尽管内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不少企业却一直沿用传统的经济管理制度,导致企业经营决策与实际情况脱节严重。在制度缺位的情况下,企业内部职能划分和经营目标制定与外部竞争要求相去甚远,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

1.3 企业内部缺乏经济管理创新机制

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在传统经济体制思想影响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一直循规守旧,没有体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要求,对企业发展形成了严重瓶颈职业。但是实际中,很少有企业意识到这方面存在的短板,经济管理创新意识较弱,严重缺乏现代经营管理体制创新动力。

1.4 经济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

一直以来,企业都面临着经济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随着经营环境不断变化发展,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也要相应的发展和变化,才能够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符合当前竞争形势。总体而言,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直线式管理架构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形势脱节严重,严重影响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次,企业内部经济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部门之前职责界线模糊、职能交叉重叠,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沟通协作效率;再次,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较低,无法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最后,经济管理效果十分有限,经济管理部门不能有效把握外部经营环境变化趋势。上述问题都与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低下有直接关系。

1.5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低下

在实际中,许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严重偏低,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主要与以下几方面原因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投入不足,忽视员工个人发展诉求,员工专业技能水平不高,职业素质偏低,上升空间狭窄。此外,由于企业激励机制不健全和完善,该奖励的没有奖励,该惩处的没有惩处,严重削弱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导致企业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偏低。

2.提高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2.1 树立正确的经济管理观念,健全和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来说,建立一套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不断夯实经济管理制度创新基础,是解决企业发展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企业不仅要全面掌握经济管理要点和方法,还要切实提高全体员工参加经济管理制度创新的活力。企业要建立其一套人性化管理制度,关心员工个人发展,让每位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和关怀,不断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效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另外,企业要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赏罚分明,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最大程度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现代企业还要建立法制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法律支持题。

2.2 健全和完善经济管理制度

首先,企业要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动态,灵活调整自身经济管理策略,保证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与外部经营环境相一致;其次,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作用,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创新推动经济管理制度发展;最后,要勇于创新企业营销方式和手段,采用最新营销理念制定营销计划,不断提升营销管理效益。

2.3 强化建设经济管理组织

强化建设经济管理组织,企业要重新梳理内部部门职能和管理职责,科学分工,权责一致,权利对等,将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个部门和工作岗位。外部经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企业要以此为依据灵活调整内部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提升组织管理水平和效率。

2.4 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要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关键是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推进: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员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主导者,是企业重要的经营要素。企业要高度重视员工发展诉求,为员工创造良好的个人发展机会,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企业发展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另外,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将企业所有经营环节纳入到监督范围内,及时发现员工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改正。最后,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员工薪酬、岗位调整的重要依据,不断激发员工创新活力。

企业经济管理篇4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力度和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也进入了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角逐。市场经济的竞争瞬息万变,竞争的模式和手段也日新月异,因此企业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必须与时俱进,从粗放型逐渐稳步转为集约型。企业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博采众长,学习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模式,摒弃落后的旧模式。当务之急,企业应该及时更新经营理念,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完善企业的经营体系,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此外,还应该着重深化企业改革,尤其是财务方面的改革,实现资本投放、筹措、运营一体化,最终形成一套现代化的先进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于企业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企业在改革更新内部管理模式之外也要注重在时代的大潮中,与时俱进,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以市场作为导向,以竞争为核心,结合生产与流通,融合内部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制定先进的经营战略,完善具体的竞争战术,形成一套自己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经济管理方法。

二、优化现代化企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可以优化企业的经济组织结构,可以更好的在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优化人员的配置,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高层管理人员是整个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这是不可忽视的一小部分人。加强高层管理人员对经济管理的能力是当务之急。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专业能力的进修、培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进修和专业培训来提高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经济的管理能力,使高层管理人员熟知企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法规,规章制度,在必要时也可以相互探讨,取长补短,建立新的规章制度或者完善旧制度。使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有章可循,强化规则,弱化人为。在企业对高层管理人员投资,进修之后,高层管理人员要对企业进行反哺,规划好企业的经济活动,组织好企业的管理工作,分配好各级人员的工作,接受企业员工的监督,并且做到相互监督,从而使整个企业运作有条不紊,建立完善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

(二)合理规划企业的经济目标合理规划企业的经济目标,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开展经济活动,规范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企业在规划经济目标时,要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综合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状况和企业的发展方向等因素。企业规划的前期准备需要收集和整理企业的有效资料,并做好记录,在规划过程中,实行合理监督,做好规划之后,要进行检查反思并进行审核,当这三步都严谨完成之后,企业的合理规划就确定了,可以正常开展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并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有效管理企业经济资源

1.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从而实现科学的、合理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除了提高管理人员的个人素养外,企业还应该培养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来研究和完善企业管理。在挑选和配置工作时,企业更倾向于挑选具有管理经验和可塑性强的员工。同时,不断的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实践活动,制定合理的考评制度,奖惩有据,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最大化作用,从而最终提高企业的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加大企业的效益。

2.精确分析企业的经济管理数据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会出现大量的数据,这些内部和外部的经济数据都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企业自身的经济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和研究这些企业的经济数据是必要的。

全面搜集有效的外部数据并进行精确分析,可以大致预测市场的动态,掌握市场的前沿信息,便于企业做出下一步的生产规划,为企业的发展起导向作用。而精确分析企业内部的经济数据,包括经营额度,薪资福利,盈利或亏损情况等,可以检测出企业机制的运作情况如何,可以准确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经济管理状况,从而能及时发现问题,有利于企业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也使得企业在制定计划、方针时有理有据。

三、结语

企业经济管理篇5

在经济管理中,通过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管理、风险通报机制及薪酬体系激励制度,充分体现了经济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强化了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管理

企业的稳定发展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而经济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企业需要建立违规问责与绩效考核等相关管理制度,以确保企业实现在经济运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建立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体系是企业经济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企业应根据管理需求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提高的需求,从风险层面进一步分析企业经济运营状况,并展开企业内部控制系统风险的综合评价。由于企业经济内部控制制度容易受到企业经济效益成本原则的限制,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因此企业管理员必须明确经济控制关键点,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经济内控制度的有效性。企业经济管理中的经济控制的关键点是指企业上产经营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容易引发风险的各个环节。企业应加强风险分析,对企业经济管理涉及到的关键环节及人员实施全面培训,培养相关人员形成科学的经济管理风险意识,对经济评价风险信息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充分了解其在企业重大决策中的影响。此外,还要明确企业经济管理风险流程中各主体承担的责任,采用专业经济机构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方式,完善制定企业员工的奖惩措施,加强企业员工的违规问责制度,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经济风险的防范意识,全面提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效果与质量,充分发挥经济管理在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2.强化了企业的经济运营内部控制水平

企业经济风险内部控制管理效果的提高与企业内部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企业应依据相关企业章程与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并建立企业经济管理,同时还要强化企业员工的教育与培训,提升企业相关人员的经济运营风险管理能力。企业的经济内审单位应该具备独特的发展目光,对国内外市场发展的需求及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目前或将来面临的风险危机作出准确的预测,从而对企业经济内部控制体制的发展与完善实施客观评价。通过实施经济管理中的风险通报体制,加强了经济管理对风险预防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经营内部控制水平。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企业内审机构在发现内控制度制约着企业经济风险因素时应立即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沟通,便于企业管理层及时做出科学有效的经济决策,比如可以采取损失控制、风险分离、风险转移、保险方式等多种缓解应对措施。通过采取这些有效措施避免由于企业经济内控缺陷及薄弱环节而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经济风险内控管理的整体水平。

3.薪酬激励制度促进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

在企业经济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企业经济管理中,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以公平公正作为基础。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度的建立重点在于发挥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薪酬制度具有一定的激励性,因此必须确保该制度的公平性。通过经济管理中的薪酬管理制度,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合理加薪将员工的薪酬分等级,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竞争意识,使其认清自身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薪酬等级层次管理,能在企业中形成内部动力,激励企业员工。值得注意的是,薪酬等级层次距离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其公平公正性。最大程度地提升人力资源薪酬激励管理的有效性。

二、结束语

企业经济管理篇6

1.1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虽然有部分企业已经发现了企业经济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在积极建立经济管理模式,然而大多数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仍然不够完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对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仍然有所欠缺,即使有的企业已经建立了相关的经济管理制度,但却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其管理模式中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和问题,并且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也对经济管理这方面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导致了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1.2人力资源管理不足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同样,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也离不开人力资源。然而目前,我国有部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只重视技术人才,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管理人才,因此导致企业在各方面管理包括经济管理上非常缺乏专业人才,只能依靠企业领导来进行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之下,领导的个人感情、认知和喜好是进行经济决策的最大依据,如果领导过于刚愎自用,那么很容易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风险,并且一旦更换领导,还会引发一系列的人员变动,严重影响着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1.3企业组织不够灵活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很多企业还并没有完全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甚至仍然还要按照以往的计划经济组织结构来管理企业的经济活动。这就导致了企业组织缺乏灵活性,不能很好地对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进行变通,久而久之,必将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再者,还有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只一味追求高利润,而忽视了企业组织结构的完善性和科学性,进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改善措施

2.1更新管理理念一个优秀的管理理念是开展经济管理活动的必要前提。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之下,企业应当走出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经济管理理论,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大胆进行理念上的创新。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当具备全局意识和危机意识,要深刻地认识到企业的发展前景,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这样才能够制定出符合市场经济条件和企业发展的经济管理制度。

2.2完善管理制度一套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动力。企业若想完善经济管理制度,首先必须要拥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因此企业必须要先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积极引进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同时不断加强企业内原有人才的综合素质及其对经济管理工作的认同感和积极性,尽可能地对人力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进而依靠人才来建立有效的经济管理制度。

2.3健全组织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已经不再满足当前企业发展的需求,建立一个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企业组织结构势在必行。当前企业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在遵循高效、科学以及人性化等原则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自身组织结构,使组织结构变得更加灵活和变通。

3结语

企业经济管理篇7

建筑安装企业的最终目的是提升经济效益,获得最大利润业务是一方面篙理也很重要尤其是经济管理。经济管理和企业之间相互促进应该呈现一种和谐发展的关系。

1.1经济管理是建筑安装企业发展的前提

当前各行各业的竞争尤为激烈建筑安装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能够长远发展,必须提升经济实力,做好经济管理工作。从建筑安装行业当前状况分析,其整体趋势是向上的,逐步迈进健康的发展轨道而且出现了许多优质品牌,成为了行业内的翘楚。然而油于经济实力不同和其他条件不同,部分建筑安装企业在具体的经济管理中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加经济管理意识不足成将重心放在了业务上,缺乏对经济管理的深刻了解。有些企业认为经济管理就是简单的处理账务油于认识不清经常出现企业收支不明、日常运转资金不足等情况,以致于企业经济效益难以提升,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由于缺乏合理的经济管理财会混乱往往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内部资金无法充分利用影响企业原来的发展计划和经济效益,最终导致工作绩效大幅度降低。可见经济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环境复杂,市场多变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市场变化对建筑安装企业是把双刃剑,经济管理对市场和企业的管理模式都有重大意义。建筑安装企业必须加强管理,制定完善可行的经济管理制度、合理进行风险投资、严格监管自身经济管理行为。

1.2经济管理的目的是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建筑安装企业经济管理对其影响往往不是很明显企业领导更倾向于业务工作,对经济管理有所忽视。但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管理工作也更复杂加果忽视经济管理,很容易造成企业内部混乱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责任划分不明确从而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筑安装企业若想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必须改变运作方式更深一步地促进经济管理活动,确定经济管理战略解决经济和财务问题。如健全财务体制运用新的财务软件做好财务汇报工作;建筑安装企业的周期较长需做好成本管理工作;通过有效管理和分析,合理安排发放员工的工资福利从而实现企业的高效管理。

二、建筑安装企业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发展受外部市场和内部控制影响较大,出现的问题也较多。在经济市场中竞争过于激烈,大型企业占去了市场的大部分数额规模较小或新兴起的企业只能从零做起。虽然市场调控比例在不断增加,但从当前关系来看滩度较大。企业从零做起必须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提高企业的信誉初始工作以培养客户为主,多是人力经营,当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后汉要培养新的消费客户。在企业内部为培养消费群体,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树立良好的信誉,通常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其中,固定成本往往很低更多的是关系成本,其不足之处在于边际成本较高。企业的利益和关系成本基本上是呈正比的股入越多沐润越高许多企业因为不堪重负都逐渐进入低迷区。另外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才的缺失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要求。

三、加强建筑安装企业的经济管理

3.1健全市场制度

当前环境比较复杂经济市场存在很多缺陷,许多企业都是以关系经济为基础的,为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经济市场制度的重要性。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正向全面发展时期迈进但整个体系仍需完善。要想实现公平竞争和可持续发展需加快经济市场体制的改革步伐。

3.2创新发展经济管理理念

建筑安装企业在加强经济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转变观念,贯彻落实新的经济管理理念并准确把握其切入点。从当前国内的企业整体状况看,旧的管理理念制约着企业的创新,许多企业都缺乏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为实行新的管理制度必须改变企业内部的旧观念,摆脱落后的思维模式,采用新的管理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综合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在创新中应注重人力资源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进行人本创新,以此为基础,不断实现高效的经济管理。以人为本应以人为中心决出人的重要作用实施柔性管理尊重企业员工加大人文关怀的力度加在人力资源利用方面应注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3.3完善经济管理制度

经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前提相应的制度能够起到规范和约束的作用对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影响重大。只有建立起一套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保证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才有可能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在具体实行中建筑安装企业可将其经济管理制度印成小册子,企业所有人员人手一本,以便全面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从而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还应明确划分内部的权限责任,合理界定各个岗位的设定及职权,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而避免互相推诱的情况。为使制度能够更好地实行,还应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保证企业经济行为的准确性,进而实现长久发展。完善经济管理制度胧化经济管理体系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建立奖惩机制。对建筑安装企业来说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有利于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日常工作中减少失误。

3.4适当调整经济管理策略

当前的经济发展具备开放性,呈现出一体化相应的管理环境更加复杂管理工作量加大外部要适应市场变化内部要解决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为此建筑安装企业应做好市场调查,实时了解市场动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保证企业与时共进,以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同时对内部加强控制,为企业经济管理创造助力。

四、结束语

企业经济管理篇8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网络经济管理创新

一、引言

管理与人类几乎同时产生,它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共同劳动和集体协作。作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管理也是生产力,特别是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作用凸显的年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企业经营环境不同,管理的作用也迥然不同。自20世纪以来,有三种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一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新经济特性的形成;其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现;其三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经济的出现。在这三种因素的作用下,企业外部环境日趋开放,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加强管理,应对新经济环境下的激烈竞争,这既向我国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将对这三种因素给企业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二、企业管理面临知识管理的挑战

世界经济的发展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也日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的变化将对企业管理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推动着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

1.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基础向知识资本转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形态的转换,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迄今为止,企业管理经历了以经验管理为特征的第一代管理、以科学管理为特征的第二代管理、以行为管理为特征的第三代管理、以现代管理为特征的第四代管理和以知识管理为特征的第五代管理(IBM知识管理咨询公司的MarkW.McElroy认为知识管理包括强调技术重要性的第一代知识管理和更多考虑人力资源和过程主动性的第二代知识管理。)

企业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分析企业知识的存在形态和运行规律,以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提高其他资源和资本使用效率的枢纽,以实现各种类型资本同时增值的管理思想、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就一个企业而言,知识有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两种形态,企业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公司外部知识网络和企业内部网络,以建立递增收益网络;并通过设立知识仓库、建立专家系统、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和建立知识联盟,有效地管理、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知识资源,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提高其竞争力。

由于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在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方面所起的作用正在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也是决定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从而对企业知识资源的管理即知识管理已上升为企业管理新的重心。而知识管理是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知识化为基础,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干,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

2.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人才,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管理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把人当作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发掘、科学地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使命。这些变化表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是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如何研究和开发知识密集型产品,如何积累和应用知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3.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战略发生变化。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首先,在投资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投资于厂房、设备、生产线等有形资产,转到大量投资于人才培训、激励创新方面,生产和分配要向知识产品及服务倾斜;其次,在竞争战略上,要注意拿起保护知识产权这一武器,把蕴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含量作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再次,在成长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依靠规模经济谋求企业发展,调整到大力依靠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增值来实现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即依靠智力扩张、知名度的提高、信誉的增强、形象的完善和最佳经济效益使企业经久不衰。

三、企业管理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企业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此时,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范围将由国内拓展到全球,不能仅靠利用国内资源来谋求发展,而是必须广泛地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发展自己,以求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其生产协作关系也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而且,企业的发展也不仅仅受国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要受到国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2.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必须建立高效、便捷、可靠的全球化要素传输流动网络,采用各种先进的要素传输手段,特别是信息传输手段,否则,企业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这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管理组织将呈现追求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的发展趋势,21世纪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将一改占主流地位的“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结构形态,中间管理层将失去原有的价值,企业的管理组织将呈现扁平状态,弹性化。这主要是由于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的采用,使得企业的中间管理层减少,中层和基层领导者的管理幅度增大。借助网络与信息技术,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虽然工作岗位不同、工作地点不同,但可以在同一时间与同一管理者直接进行沟通。扁平化的管理组织将直接带来管理费用的下降、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还会极大提高员工的自主性与积极性。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则是指在组织结构上不设置固定的和正式的组织结构,而代之以一些临时性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团队式组织,借助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可以实现企业组织集团化和分权化的统一,稳定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战略联盟已成为西方企业间合作竞争的新形式。过去传统的竞争战略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和企业间的经济活动正日益全球化,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和基本趋势。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下,企业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的技术上享有优势,网络化又使知识之获取如此便捷低廉,企业间的合作对双方有利。西方企业推出的“战略联盟”,就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所谓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实体为特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以任何股权和非股权形式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联合行动。通过合作,战略伙伴间优势得到互补或互相加强,劣势得到弥补以创造组合的竞争优势。据报道,IBM公司在1992年就已与美国和海外的各类公司结成了400多项战略联盟协议。中国企业如联想、海尔、小天鹅等一批从事电子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成功企业已经开始构筑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战略联盟体系。可以说,作为一种新的竞争方式,一种“双赢”游戏,战略联盟正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未来之路。而且,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战略联盟的形式也在深化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会将他们的伙伴关系发展成为“超级联盟”。

四、企业管理面临网络经济的挑战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世界通信的基础结构发生了三次重大变革,1876年诞生了电话网络,1948年有线电视网络形成,1969年国际互联网萌芽,各种数据基础结构由此产生。目前,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经济时代。

网络经济的出现将促使管理产生全方位的变革,这主要是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崭新而强大的功能所决定的,尤其在互联网和经济联姻之后,其强大的功能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断拓展,应用的领域日益广泛。网络经济对管理理论变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互联网阶段以后,新技术革命对变幻多端的经济环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无形中就加速了新理论的诞生;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武器”。透视管理领域,不难发现,网络经济正在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管理变革,这种变革,要求企业的内部组织模式、经营管理理念以及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1.企业管理的重点已从内部控制性管理转向了外部适应性管理,要素效率不再成为企业追求的惟一目标。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一方面拓宽了企业竞争和合作的边界,另一方面则增大了企业的外部不确定性。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手段来重新设计企业内部组织和企业之间的界面关系,充分关注企业的顾客资本以及客户关系管理,这些课题都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2.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已从物转向人,再转向知识,知识管理成了企业管理的重要领域。由于其收益递增的使用特征,知识资本比实物资本具有更强的收益性和灵活性。设计合理的知识治理机制,形成基于创新和共享的知识型文化,是提高现代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其管理方式也出现了前网络经济时代无法比拟的个性化和高效率的特征。

3.企业组织形态已开始由固定化和显性化转向实时化和虚拟化,物质流不再成为企业组织设计的惟一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远距离现场作业成为可能。通过业务外包,“全能型”企业能够蜕变成为只保留较少职能部门的“核心型”企业,从而形成一种共生关系更加明显的新型企业生态群落。因此,增值过程的重整成了企业无法回避的紧迫课题,适应这种需求,在互联网的支持下,组织结构顺利地实现了扁平化、弹性化和柔性化。而且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虚拟组织应运而生。

4.企业管理的方法已由制度化和程式化转向了模块化。简明、精确、快速的模块化电子管理程序使得传统的职能计划和信息处理变得异常简单。决定企业优势差异的不仅是企业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企业经营者对环境变异的感知能力和企业的响应速度,决定这种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管理观念与企业文化。管理观念与企业文化都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与前网络经济时代相比,出现了从“充满竞争与不信任状态”向“精诚合作相互信任状态”转变,从“被动的自我保护型”向“自觉的积极创造型”转变,从“简单的服从”向“实现自我价值”转变等新的特点。而新的观念、新的文化又必然形成新的竞争能力。

5.现代企业的经营领域已由单一的商品经营拓展到了资本经营,资本经营成为了企业快速成长的主要方向。当今的企业权属商品市场已深深地打上了网络时代的烙印,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的交融意味着“规模制胜”的财富分配规则面临着失效的可能。

五、结论

在用户主导和技术制胜的新经济时代,传统的规模导向的企业已难以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和深层次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要求,增强企业对环境的响应能力成了企业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企业可通过采取如下措施以提高竞争能力:

1.实施供应链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在企业外部环境复杂、变幻的条件下,企业首先需要将同一产业链条上的不同企业之间、同一企业之间、同一企业的产品之间、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纳入系统的供应链管理范畴,以明确各种要素在相关界面之间的联系方式,取得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

2.优化组织设计,提高反应速度。为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企业组织的设计原则也要发生根本的变化:第一,组织设计的基础应由传统的物质流转向价值流和信息流;第二,组织设计的目标由传统的效率性转向适应性;第三,组织能力强化的重点应由资产的竞争性转向员工和企业的学习性。企业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组织结构的简化调整和企业文化的多元化融合来提高其反应能力,并建立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态即实时企业组织,如虚拟企业、网络组织、战略联盟、学习型组织和无边界组织等组织形式。

3.加强客户管理,提升顾客满意度。随着现代生产管理和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态势的转变,企业应建立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即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于企业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企业外部资源整合领域。

4.加强知识管理,积聚知识资本。知识在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方面所起的作用正在成为企业关注的核心,也是决定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企业应加强知识管理,将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提高其他资源和资本使用效率的枢纽,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知识资源,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其竞争力。

总之,面临新经济环境的挑战,我们要分析、明确并把握企业管理发展趋势,把国外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与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管理模式,努力进行管理创新,提高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尹柳营,李敏.国际企业管理:经营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彭璧玉.现代企业管理新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董艳玲.网络经济与管理变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企业经济管理篇9

管理与人类几乎同时产生,它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共同劳动和集体协作。作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管理也是生产力,特别是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作用凸显的年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企业经营环境不同,管理的作用也迥然不同。自20世纪以来,有三种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一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新经济特性的形成;其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现;其三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经济的出现。在这三种因素的作用下,企业外部环境日趋开放,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加强管理,应对新经济环境下的激烈竞争,这既向我国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将对这三种因素给企业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二、企业管理面临知识管理的挑战

世界经济的发展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也日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的变化将对企业管理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推动着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

1.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基础向知识资本转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形态的转换,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迄今为止,企业管理经历了以经验管理为特征的第一代管理、以科学管理为特征的第二代管理、以行为管理为特征的第三代管理、以现代管理为特征的第四代管理和以知识管理为特征的第五代管理(IBM知识管理咨询公司的MarkW.McElroy认为知识管理包括强调技术重要性的第一代知识管理和更多考虑人力资源和过程主动性的第二代知识管理。)

企业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分析企业知识的存在形态和运行规律,以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提高其他资源和资本使用效率的枢纽,以实现各种类型资本同时增值的管理思想、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就一个企业而言,知识有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两种形态,企业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公司外部知识网络和企业内部网络,以建立递增收益网络;并通过设立知识仓库、建立专家系统、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和建立知识联盟,有效地管理、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知识资源,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提高其竞争力。

由于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在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方面所起的作用正在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也是决定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从而对企业知识资源的管理即知识管理已上升为企业管理新的重心。而知识管理是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知识化为基础,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干,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

2.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人才,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管理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把人当作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发掘、科学地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使命。这些变化表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是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如何研究和开发知识密集型产品,如何积累和应用知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3.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战略发生变化。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首先,在投资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投资于厂房、设备、生产线等有形资产,转到大量投资于人才培训、激励创新方面,生产和分配要向知识产品及服务倾斜;其次,在竞争战略上,要注意拿起保护知识产权这一武器,把蕴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含量作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再次,在成长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依靠规模经济谋求企业发展,调整到大力依靠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增值来实现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即依靠智力扩张、知名度的提高、信誉的增强、形象的完善和最佳经济效益使企业经久不衰。

三、企业管理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企业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此时,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范围将由国内拓展到全球,不能仅靠利用国内资源来谋求发展,而是必须广泛地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发展自己,以求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其生产协作关系也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而且,企业的发展也不仅仅受国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要受到国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2.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必须建立高效、便捷、可靠的全球化要素传输流动网络,采用各种先进的要素传输手段,特别是信息传输手段,否则,企业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这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管理组织将呈现追求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的发展趋势,21世纪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将一改占主流地位的“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结构形态,中间管理层将失去原有的价值,企业的管理组织将呈现扁平状态,弹性化。这主要是由于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的采用,使得企业的中间管理层减少,中层和基层领导者的管理幅度增大。借助网络与信息技术,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虽然工作岗位不同、工作地点不同,但可以在同一时间与同一管理者直接进行沟通。扁平化的管理组织将直接带来管理费用的下降、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还会极大提高员工的自主性与积极性。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则是指在组织结构上不设置固定的和正式的组织结构,而代之以一些临时性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团队式组织,借助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可以实现企业组织集团化和分权化的统一,稳定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战略联盟已成为西方企业间合作竞争的新形式。过去传统的竞争战略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和企业间的经济活动正日益全球化,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和基本趋势。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下,企业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的技术上享有优势,网络化又使知识之获取如此便捷低廉,企业间的合作对双方有利。西方企业推出的“战略联盟”,就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所谓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实体为特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以任何股权和非股权形式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联合行动。通过合作,战略伙伴间优势得到互补或互相加强,劣势得到弥补以创造组合的竞争优势。据报道,IBM公司在1992年就已与美国和海外的各类公司结成了400多项战略联盟协议。中国企业如联想、海尔、小天鹅等一批从事电子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成功企业已经开始构筑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战略联盟体系。可以说,作为一种新的竞争方式,一种“双赢”游戏,战略联盟正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未来之路。而且,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战略联盟的形式也在深化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会将他们的伙伴关系发展成为“超级联盟”。

四、企业管理面临网络经济的挑战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世界通信的基础结构发生了三次重大变革,1876年诞生了电话网络,1948年有线电视网络形成,1969年国际互联网萌芽,各种数据基础结构由此产生。目前,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经济时代。

网络经济的出现将促使管理产生全方位的变革,这主要是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崭新而强大的功能所决定的,尤其在互联网和经济联姻之后,其强大的功能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断拓展,应用的领域日益广泛。网络经济对管理理论变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互联网阶段以后,新技术革命对变幻多端的经济环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无形中就加速了新理论的诞生;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武器”。透视管理领域,不难发现,网络经济正在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管理变革,这种变革,要求企业的内部组织模式、经营管理理念以及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1.企业管理的重点已从内部控制性管理转向了外部适应性管理,要素效率不再成为企业追求的惟一目标。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一方面拓宽了企业竞争和合作的边界,另一方面则增大了企业的外部不确定性。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手段来重新设计企业内部组织和企业之间的界面关系,充分关注企业的顾客资本以及客户关系管理,这些课题都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2.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已从物转向人,再转向知识,知识管理成了企业管理的重要领域。由于其收益递增的使用特征,知识资本比实物资本具有更强的收益性和灵活性。设计合理的知识治理机制,形成基于创新和共享的知识型文化,是提高现代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其管理方式也出现了前网络经济时代无法比拟的个性化和高效率的特征。

3.企业组织形态已开始由固定化和显性化转向实时化和虚拟化,物质流不再成为企业组织设计的惟一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远距离现场作业成为可能。通过业务外包,“全能型”企业能够蜕变成为只保留较少职能部门的“核心型”企业,从而形成一种共生关系更加明显的新型企业生态群落。因此,增值过程的重整成了企业无法回避的紧迫课题,适应这种需求,在互联网的支持下,组织结构顺利地实现了扁平化、弹性化和柔性化。而且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虚拟组织应运而生。

4.企业管理的方法已由制度化和程式化转向了模块化。简明、精确、快速的模块化电子管理程序使得传统的职能计划和信息处理变得异常简单。决定企业优势差异的不仅是企业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企业经营者对环境变异的感知能力和企业的响应速度,决定这种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管理观念与企业文化。管理观念与企业文化都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与前网络经济时代相比,出现了从“充满竞争与不信任状态”向“精诚合作相互信任状态”转变,从“被动的自我保护型”向“自觉的积极创造型”转变,从“简单的服从”向“实现自我价值”转变等新的特点。而新的观念、新的文化又必然形成新的竞争能力。

5.现代企业的经营领域已由单一的商品经营拓展到了资本经营,资本经营成为了企业快速成长的主要方向。当今的企业权属商品市场已深深地打上了网络时代的烙印,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的交融意味着“规模制胜”的财富分配规则面临着失效的可能。

五、结论

在用户主导和技术制胜的新经济时代,传统的规模导向的企业已难以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和深层次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要求,增强企业对环境的响应能力成了企业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企业可通过采取如下措施以提高竞争能力:

1.实施供应链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在企业外部环境复杂、变幻的条件下,企业首先需要将同一产业链条上的不同企业之间、同一企业之间、同一企业的产品之间、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纳入系统的供应链管理范畴,以明确各种要素在相关界面之间的联系方式,取得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

2.优化组织设计,提高反应速度。为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企业组织的设计原则也要发生根本的变化:第一,组织设计的基础应由传统的物质流转向价值流和信息流;第二,组织设计的目标由传统的效率性转向适应性;第三,组织能力强化的重点应由资产的竞争性转向员工和企业的学习性。企业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组织结构的简化调整和企业文化的多元化融合来提高其反应能力,并建立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态即实时企业组织,如虚拟企业、网络组织、战略联盟、学习型组织和无边界组织等组织形式。

3.加强客户管理,提升顾客满意度。随着现代生产管理和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态势的转变,企业应建立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即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于企业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企业外部资源整合领域。

企业经济管理篇10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管理

1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的粗放化、爆发式增长期已经过去,以往传统企业依赖市场需求的空白而快速发展,在如今市场供需逐步稳定后,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不再是简单的市场拓展手段的竞争,而转向了均衡市场份额条件下管理水平、盈利能力、隐形资产的长期增益、企业社会价值等的竞争上。这也意味着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要从更多可体现企业特色、优势的角度进行创新,以便适应日渐增长的市场竞争压力,在自身特色、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扩大竞争力水平,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有效动力。但从现阶段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现状来看,多数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存在与新形势大环境契合较差的问题。其中表现最为典型的有三点:其一,企业经济管理的理念仍停留在改革开放前中期,即多数企业认为企业发展的重点应在市场规模拓展上,比如多数企业仍在采用传统的低利润率、价格竞争等方式抢占市场,实际上这类企业所供应的产品不仅难以满足当前大众需求,也难以在同质化竞争中胜出;其二,企业经济管理中对组织结构的优化关注度较低,专业化的组织管理是有效发挥自由人才能力、实现人才价值倍增效应的基础手段,同时也是企业经济制度有效落实的前提,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组织规划和管理较为散乱,缺乏科学指导,这也限制了企业内部职能分配的合理性与内部分工协同的效能;其三,少数企业不重视人才管理,当前市场发展呈现出显著的技术与知识驱动特征,也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开始考虑在技术积累、产品创新方面加大投入,但其中有一小部分企业未认识到人才对此类发展的基本价值,尤其是缺乏多元人才发展意识,导致企业发展相对缓慢。

2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价值与方向

2.1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价值

无论任何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核心任务都是在维持资金稳定供应和运行的基础上实现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条件。前文在分析中提到,我国多数企业在经济管理中仍采取传统模式,资金投入的方向和战略定位大多围绕传统市场竞争要素,对新形势下市场竞争的新要素关注度较低,同时在组织规划和管理、人才发展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上述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企业竞争力发展,并且影响企业内生动力的持续生成。而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是从战略等顶层层面上解决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的有效方式,针对现有问题,着重调整经济发展重心,重视组织规划和管理以优化企业运行效率和质量,加大人才发展为新形势下企业特色竞争要素的优势扩大提供有效支持。笔者认为,经济管理创新对于企业而言的核心价值在于优化资金链的运行模式,优化企业可持续竞争、盈利能力,并为企业发展注入多样化、个性化的新动力。

2.2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主要方向

企业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战略规划、组织规划、经济管理体系文件制定、内部审核、人力资源管理与改进等,结合前文分析可知,当前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管理核心问题主要为战略理念、组织管理、人才管理三个方面,其中组织与人才管理有较高的内联性,此外,企业还需要考虑新时期沿用传统经济管理模式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危机等问题。因此,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方向可以定位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经济管理的战略与理念。新形势下经济管理理念创新的重心应该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对企业优势的认知,即确立企业核心发展方向和价值创造点;二是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方向的再造,认准新形势下企业竞争的关键要素,从传统的低附加值盈利转向多元价值创造,实现企业盈利的健康发展;三是对企业管理理念的改革,融合国际上流行的精细化管理、人本管理、信息与智能化管理思想,进一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控制长期成本,从而优化企业资本价值。第二,企业组织与人才发展模式。组织与人才发展的创新需要回归到企业的本质需求上来:在组织规划与管理方面,强调职能细化、协同条件优化、制度先行,充分发挥岗位人才价值,同时优化组织运行效率;在人才发展方面,需要改变以往单一型人才发展理念,重视高专精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发展,前者用于提升企业无形资本积累,后者提升人才调整和分配的灵活性,以辅助组织规划和调整的顺利进行,并合理控制组织管理成本。第三,风险与危机管理。风险与危机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与改革期必须考虑的内容,重点对改革后的市场定位、管理漏洞、竞争要素充实条件等问题进行提前判断,预估各类风险和危机,制订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方案,以提高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从而顺利完成经济管理的创新与改革。

3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

3.1管理理念与战略方向创新

革新传统企业经济管理遗留的陈旧理念是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的基本途径,笔者认为企业管理者要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经济理念的创新:首先,企业管理层应从自身出发,扭转对新时期市场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新认识,突破传统经济管理观念的束缚,从上至下领导企业开展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实践;其次,彻底扭转以往企业生产、经营的盈利理念,从简单的量的需求供给转向深层次的市场需求供给,扩大企业特色,实现多元溢价要素的融合,为企业提供更有利生存条件;最后,企业要正视日渐强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并从多视角审视市场竞争的结果,不应单纯地站在竞争对手的对立面,还要善于同市场覆盖不完全相同的不完全竞争对手进行适度合作,在各自领域内实现独立发展的同时也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

3.2组织结构与人才发展创新

新形势下,企业组织结构管理需要关注三个核心要素:第一,保证组织分工明确,确保各部门、岗位职能的层次化、系统化,避免职能交叉、空缺等问题,发挥经济管理部门在组织规划和协调方面基本功能;第二,确保协调工作条件,职能分配应围绕生产经营等相关工作最大化并行的目标,建立内部协调的标准方案,促进企业生产与经营效能的有效提升,降低不合理组织规划所产生的高额时间成本;第三,融入信息化时代潮流,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为组织管理、调整、协同提供有效工具,进一步为组织管理效能提升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企业继续关注行业内人才发展动向,及时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围绕新的市场、产品、服务定位等优先吸纳市场紧缺人才,并尽早依托核心技术人才积累一批企业独有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