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十篇

时间:2023-11-13 17:49:38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篇1

在2010年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1](P17)同时,还强调,“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要求,既要求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又要求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1](P17)显然,如何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之间的历史逻辑关系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课题。

一、立场的根本一致性

如何认识两者的一致性,关键在于界定和理清它们的本质内涵。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立场,提出,“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和地位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1](P17)简言之,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是马克思主义立场。显然,立场问题是一个综合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利益和地位问题,涉及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体的立足点和归宿,其实质就是“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1](P19)并明确指出,始终站在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立场上,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P19)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与马克思主义立场在本质内涵上具有根本一致性,不存在任何差异。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我们可以知道,其根本立场是不允许任何违背阶级利益以及私有制和剥削现象的存在,更不允许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与资产阶级的剥削阶级利益混合在一起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的立场与阶级立场并不是一一对应的”。[2](P49)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人民基于国情现状和发展阶段,在不违背根本立场和利益的前提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允许不同的立场和其他阶级利益的存在。比如,外资企业、私营经济以及雇佣劳动的存在等,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西方资产阶级和私营企业主的“利润贪心”,而另一方面利用外资搞活市场极大地提高了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造成了不同的社会主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立场是不同的,甚至有时还发出不同的声音。同时,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在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等维护人民大众根本立场的基本标准。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差异是可控的,属于求大同存小异的思维模式。基于此理解,立场差异不是消解根本立场,而是巩固和强化根本立场。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灵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前提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外延和外在运行形态。

因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和马克思主义立场的一致性准确把握问题,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根本立场,在任何时候都要将其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二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要学会面对客观实际情况,懂得迂回维护根本立场的战略思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三要学会解释和创新根本立场的中国化和当代化的形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群众路线是我们根本立场的体现,但是“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也是当前维护根本立场的一个有效路径;四要坚持党章、宪法和法律,党章、宪法和法律一方面对根本立场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根据当前客观实际,合理地保障了其他一些具体立场,并要求两者都不容侵犯。显然,马克思主义立场已经实现了中国化,并进而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

二、观点的一脉相承性与继承创新性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问题,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观点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次的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知识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同时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中的具体观点呈现出多层次性。[2](P50)则指出:“观点,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马克思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知识,是对自然界规律和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之中”。[1](P20~21)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的问题,认为,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就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趋势的基本观点,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关于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根本前提的观点,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1](P20~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与马克思主义观点之间具有一脉相承性和继承创新性,前者是对后者的丰富和发展,前者直接扩展后者的理论体系。比如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就是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经典创新。恩格斯就曾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3](P681)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和马克思主义观点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直处在丰富和发展的状态,从而凸显其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和科学性。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把握,必须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视野。首先,马克思主义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1](P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观点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成果,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思考和改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及党和人民的主观世界的结晶。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观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纲领、路线、目标、战略等的理论体系,是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实践中开创的,是被实践检验和证明是正确的,当前集中体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丰富和发展,有的部分是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补充,有的部分是填补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空白,甚至有的部分是纠正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不足之处。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观点,让马克思主义观点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具有解释力和说服力。再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同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和马克思主义观点创新和发展。两者在当前的逻辑关系具体体现在实践中同步发展、协同创新,并形成了两个理论创新逻辑路线和途径。一是面对新的实践,我们仍然需要从不同的视角解读经典马克思主义观点,从中探寻解决当展问题的指导理论。二是将已经能够正确指导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建构更加全面的科学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体系。

三、方法的推陈出新性

关于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内涵,指出,“方法,是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相统一的方法论,它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1](P2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问题,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方法,用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领导工作水平”。[1](P23~24)显然,马克思主义经典方法主要包括唯物辩证法、阶级分析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当代形态,不是简单地照搬和原初呈现,而是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新的形态和体系建构,比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调查研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形态和时代内涵。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关系,关键在于三个维度:一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比如唯物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其中处在最高层次的是思想方法,对于这些已经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早已证明是正确的经典方法,贵在坚持和应用。二是对部分马克思主义具体方法进行完善和修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些过去一直是正确的方法,但在当代不能直接拿来使用,必须结合时代进行创造性建构和运用。比如,马克思恩格斯分析欧洲社会主义的革命策略和建设方案、市民社会理论、雇佣劳动理论、所有制关系理论等视角维度和具体方法虽然是真确的,但都需要结合世界各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情况进行创造性完善和运用。三是借鉴当代科学发展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构建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方法。借鉴人类其他科学的研究方法,构建马克思主义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创立的根本方法和路径。当前,学界就有学者尝试借鉴数学模型、数据统计、词频分析、系统工程等方法建构马克思主义方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借鉴之处。此外,准确把握两者关系,还有一个重要维度就是两者共同的指向都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创新是方法和方法论的本质追求和核心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的催化剂。因而,能否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方法的正确性和一致性的根本标准。

四、两者呈现出的整体性历史逻辑关系

指出,“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思想理论水平的根本要求”,[1](P17)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1](P17)因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在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和灵魂。2009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评论就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和发展的带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烙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党在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课题的过程中形成的,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及全部内容中,是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世界与中国的有机统一。[4]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1;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082-02

一直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都争议不断。有的哲学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的是实践性,不涵盖辩证性与历史性特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唯物主义为主。还有部分哲学家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在于辩证性和历史性,所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义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认可实践唯物主义这一说。对于以上定义,笔者比较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并且其实践性本质特点中还包含了辩证性与历史性的特征,故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也说得通。

一、旧唯物主义的缺点

旧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不懂得社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只限于对世界的解释和说明;注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反映论。由于马克思主义是针对旧唯物主义的不足而形成的,因此在掌握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前,应先分析旧唯物主义的缺点。

(一)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必然会导致机械性的缺点

旧唯物主义对事物的理解以直观形式为主,而这样一来就使得事物的本质得不到体现,难以获取事物内部的能动性及事物能动性的变化和发展情况,只掌握了事物的外部现象。在事物运动过程中,只能获悉直观感受下的机械运动情况,认为运动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而形成起来的,使得原本多样化的运动形式变得机械化,而且围绕机械运动来揭露各种不同的现象。尤其将人的所有生理现象纳入到机械运动范畴。比如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学者拉美特利将人的身体比作机器,指出人的一切活动都属于机械运动,且通过实例证明自己的说法正确性:当人站在深不见底的悬崖边,身体会机械性的往后退;寒冷的天气人的身体毛孔会机械性的闭起来,防止寒流涌入体内。可见,唯物主义的机械性缺点并非偶然形成的,而是因其直观性缺点最终所致。

(二)旧唯物主义未结合实践来直观世界,必将导致唯心史观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历史存在的根本在于存在有生命的个人,个人自觉和动物分开的第一个历史行动并非凭自己思维而进行,而是个人清楚的知道开发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的重要性。个人最初的劳动实践,是人类社未来发展的引领,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各种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领域,这样一来,就强调了人类社会发展史和物质生产发展史间的一致性,人类口中津津乐道的世界历史体现的就是人通过自身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由此可以证明,在历史唯物主义整个领域中,实践占据重要位置,若不结合实际情况来考察历史,忽略历史发展中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实践关系,忽略自然科学和工业,那么就会产生一种与自然、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相脱离的以抽象为特征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旧唯物主义之所以难以涉及社会历史方方面面,是因为旧唯物主义忽视了实践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和意义,只是通过感性的形式直观客观世界。所以其在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过程中,仅仅将人和社会作为直观的对象来认识。这样直观到的人就非常的抽象,是感情领域中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由主观感受到的社会历史仅仅是各类偶然事件的积累过程,不能突出实际存在的必然联系。由于旧唯物主义未结合实践来直观人类社会,因此无法清晰的明确人类社会就是实际的物质过程,最终朝着唯心主义方向发展。所以我们应以不同的层次角度了解旧唯物主义的缺点,而直观性忽视了实践的作用与意义是旧唯物主义最突出的缺点,该缺点必然会导致机械性、唯心史观等缺点的产生。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由于旧唯物主义存在机械性、唯心史观等缺点,因此落实科学实践观,从实践角度出发理解事物现实、感性,扬弃旧唯物主义缺点,实现具有实践本质、辩证本质及历史性的唯物主义已刻不容缓。实践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突出的一种本质,其内部蕴含了辩证性特征、历史性特征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决定了辩证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从实践的角度看待真实存在的世界,实现了能动性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人类实际开展的活动就是能动的改造现实存在的世界。在此基础上理解真实的世界,那么就将真实的世界作为了人类能动的改造领域及结果的过程。马克思认为,自然社会中的人存在自然力和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而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紧密联系实践来看待客观世界,通过全方位的分析研究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意义,有效促进了唯物主义和人的主体能动性间的统一,并基于此产生了实践的辩证法。其次以实践的角度为出发点理解世界,可以清楚的获悉世界并非是长期不变的事物的全面综合,而体现的是全过程。人类实际活动过程中,在对外部世界施加作用的同时,外部世界也会通过自身存在的能动力量对人施加作用,对实际存在的人的活动方式进行制约,决定了实践活动的成与败,让人们充分的了解客观世界原本就存在的能动发展的规律。同时,实践活动还使人们得到了了解客观世界本质特征与客观必然性的渠道。由此可见,人类要想理解真实世界,就必须注重实践这一“平台”,人们通过该平台全方位的认识客观世界辩证发展的规律,并积极主动的体现真实世界中潜在的辩证法。通过统一实践辩证法和真实世界中潜在的辩证法后,赋予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内容,全方位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集唯物论和辩证法为一体的目标,使得唯物论与辩证法达到了统一性,而一切的统一性都离不开实践观。因此辩证唯物主义是在实践性特征下了解世界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决定了历史的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规律,而要想切实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规律,首先就要从实践理解历史的角度获悉社会生活的本质。只有结合实践理解人类社会,才能清楚的获悉社会生活实况和历史发展中所遵循的规律。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强调以实践为出发点来理解事物、实际、感性,因此就获得了了解历史的途径,进而正确认识唯物史观。除此之外,应树立正确的实践观意识,清晰了解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实际活动间的联系性,突出人类的本质特征,从而对不断变化的历史观中的重大课题予以有效处理。从揭露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依旧强调以物质实践角度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现象,通过深入分析物质实际情况及其内部矛盾,可及时准确的获悉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具体规律,从而促进了历史唯物主义。由此不难看出,实践性本质特征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突出阶级性

在传统哲学中,总是将人类的理论思维活动看的比较重,而对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却关注的较少,将看待与认识世界作为了核心任务,无法主动地站在哲学的角度来改造客观世界。和传统的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特征直接强调了其不仅要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世界,还要以实践的角度来改变客观世界。以哲学的方式改造客观世界最根本之处在于建立符合于世界的哲学思想,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获悉具有符合世界的哲学思想的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强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造,通过共产主义社会带领人类走向解放。毫无疑问,无产阶级就是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实践主体。所以马克思非常清晰明确的提出了将无产阶级作为新唯物主义不可或缺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则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了主要的精神武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和阶级性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淋漓尽致展现。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解放思想主要强调了以马克思主义为重要指导,消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陈旧思想观,加强对各类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研究力度,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革命批判的本质;实事求是强调的是始终站在客观实际的角度,从中找寻其本质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关键一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其次,与时俱进强调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现代社会,注重规律性,强调创新性和创造性,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理论品质,而且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强大的功能。解放思维与实事求是都必须符合与时俱进。

此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彼此间存在渗透、促进的关系,将这三者紧密联系可全面体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构建一套涵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内的机制,从而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本质特征、社会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的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使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得到了统一,唯物辩证中自然观及其历史观得到了统一,客观科学性与革命性得到了统一,体现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实践性,始终以实践的角度为出发点对事物、现实、感性科学合理的理解,因此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消除了将直观性、机械性、唯心史观作为本质特征的旧唯物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综合特征得到了全面体现,因此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之间存在互通性,有效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沐.实践时空观[D].吉林大学,2009.

〔2〕李冲.马克思理论对近代人道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09.

〔3〕相秀丽.从理论到实践[D].吉林大学,2008.

〔4〕卢继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D].安徽师范大学,2007.

〔5〕周春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原理[J].才智,2009,(12).

〔6〕王伟光.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N].人民日报,2010-9-28.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篇3

十七大报告中关于以人为本有一段完整的阐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与已往中央公开发表的有关论述相比,这段话新增加了两点重要思想:一是首先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意味着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二是提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这意味着在以人为本的内涵中,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主体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即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一切社会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而这正是坚持以人为本,主张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根据所在。

由此可以认识到,以人为本的“本”,不只是一个价值判断,而首先是一个事实判断。即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上,集中体现了科学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应从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统一上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的内涵。那种认为以人为本只是价值观而不是世界观的观点是片面的。其实,任何价值观都有一定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为前提,没有脱离世界观、社会历史观而孤立存在的价值观。再说,“本”是一个多义词:如,事物的根本、基础,社会历史的主宰、主体或主导,指导思想和行动的原则,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哲学上的本原、本质,经济学中的本位,等等。必须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内容来确定它的具体含义。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本”,既有世界观、历史观(即本体论)上,认定人是社会历史生存和发展的主体的意义,又有价值观上指导和评价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标准的意义。人为地把以人为本的解释限制在价值观的范围是狭隘的、片面的。中国古代民本主义、西方人本主义即人道主义,也都是既有世界观、历史观又有价值观两层含义。有些同志之所以坚持以人为本只是一种价值观,可能和他们把“以人为本”等同于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有关,担心承认以人为本具有世界观、社会历史观意义,可能导致肯定人道主义历史观。我认为,这种顾虑可以理解,但不能因噎废食。关键在于坚持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理论上正确规定以人为本的含义,分清它同人本主义、民本主义的是非界限;批判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在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吸取和借鉴其在伦理价值观上的合理因素。

以人为本的“人”不能归结为个人

大多数文章认为“人”就是指人民,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这种解释基本上是对的,但一些文章说理不够充分。有些人质疑说:果真如此,为什么党中央不讲以人民为本而讲以人为本呢?并引申出一些观点,如:以人为本的“人”就是指个人。宪法讲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的基本主体就是个人。以人为本就是承认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个人为本位。等等。总之,把人归结为个人,以人为本就是以个人为本。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篇4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规定;实践唯物主义;理解的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 B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801(2008)06-0109-04

近几年来,学术界以“回到马克思”为论题,展开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反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理化建设。其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及其称谓,是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近十年来,哲学界对此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成果作一概述和分析。

马克思并没有赋予自己的哲学一个具体的名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称谓来指代,主要是受前苏联的影响。特别是斯大林1938年写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小册子,对这个名称的普遍流行起了重要作用。受此影响,长期以来,我们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义语。究竟如何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对此,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指出,马克思本人虽然没有直接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但他十分强调实践观在自己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不仅初创了科学的实践观概念,对人和实践作了明确无误的强调,而且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这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对自己哲学性质的基本定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提出了“实践的唯物主义”概念。有的学者分析,“实践的唯物主义”既具科学真理性,又具人文价值性;而其思维向度,则是对科学的客体性或客观性思维向度和人文的主体性或主观性思维向度的扬弃与整合。作为高度融合的总体性范畴,实践扬弃并超越了有关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理性与非理性等等一切二元对立关系。把实践作为整个哲学体系建构的前提和出发点,就使得马克思真正从逻辑预设的层面上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知性意义上的机械对立,从而达到了“实践唯物主义”的高度。回到实践本身,就意味着彻底消解那种对象性的观照方式,真正摆脱知识论视角和经验论立场的羁绊。还有的学者明确指出,实践唯物主义这个名称,表明“实践”具有本体论或世界观的意义;科学的实践观既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又是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本体论、认识论、自然观、历史观、价值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实践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全局性、根本性的定义,它所要表明的不仅仅是一种要把理论付诸行动的哲学态度,更重要的是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建构原则。换言之,实践的唯物主义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

第二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把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看作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马克思的思路不是从世界的物质原则出发,然后推向历史领域,而是从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亦即生产劳动出发来认识、理解和把握不断变化着的自然界。马克思从根本上打破了认为观念和思想支配、统治着全部人类历史的历史哲学的神话,“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马克思的划时代的哲学贡献也正在于他创立了这种崭新的历史观。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第三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在讲到自己的哲学同黑格尔哲学的本质区别时指出,它的辩证法的现实基础是唯物主义。恩格斯也不止一次地强调,他们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辩证唯物主义是一门科学,它不能,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一门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至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个明确的、可以同相邻学科区别开来的对象;一系列经过实践检验而建立起来的原理;一个比较完整的、有着逻辑联系的思想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已经具备了上述条件。辩证唯物主义中也可能会有不完整、不严密、不深刻之处,以及过时、错误之处,但如果不是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前提下来发展它,而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的前提下来发展它,那么,它就不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了。也就不再是一门科学了。

第四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的、历史的、人道的、实践的唯物主义。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唯物性、辩证性、历史性、人道性、实践性等特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性是在与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的比较与论争中凸现出来的。它提供了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内在统一性的科学的哲学世界图景,是新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性是在与机械论、形而上学的比较中凸现出来的,它是辩证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在观察、理解和说明任何哲学对象与哲学问题时都自觉贯彻历史逻辑和历史方法,其二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密切关注、深刻理解和独到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道性也是在与旧唯物主义的非人性的比较中凸现出来的,针对旧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唯物主义和人道主义内在地联系起来,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实践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看作是一种人道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是在与所有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中凸现出来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和超越于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最根本之点。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性、辩证性、历史性、人道性和实践性都不是单独的、孤立的,而是系统的、互渗的,只能在整体中加以理解,而实践性则既是马克思当年实现哲学变革的最根本之点,也是综合系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本性的最关键之点。

应该说,在以上各种观点中,“实践唯物主义”的提出无疑最引人瞩目,这个名称体现了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及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目前有相当部分的学者赞成用这个名称来表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和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也有一些学者不同意。他们认为,首先,马克思本人从来没有把自己的哲学命名为“实践唯物

主义”。所谓“实践唯物主义”是从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这句话中引申出来的。这种引申是否成立,这种理解是否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应当仔细研究。另外,马克思虽然讲过“实践的唯物主义”,可是在别的地方他还讲过“批判的唯物主义”、“战斗的唯物主义”、“革命的唯物主义”等等。在这些提法中,“实践的”、“批判的”、“战斗的”、“革命的”都是“唯物主义”的修饰语,而不是马克思对自己哲学的命名。其次,实践不具有本体性,不能用实践代替物质。物质的优先性在于它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而实践的优先性在于它是一种具有预先目的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如果把实践当作本体,就难以理解实践的目的从何而来,实际上就是把实践引入存在论了。同时。马克思并没有将实践提升到本体的地位,而实践本身也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要素因而可以分析的范畴,这同作为终极原因、最后根源的本体要求显然不符,因而用实践作为“本体”来统一唯物论和唯心论,完全是一种空想。最后,实践论属于历史观的范畴,不是世界观。总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但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不能把实践论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针对以上不同观点和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在追求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今天,如何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要掌握思维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在不同场合把自己的哲学学说称为“新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将费尔巴哈之前的唯物主义都称为“旧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相对于旧唯物主义有两个基本的特点:它既是历史的唯物主义,又是辩证的唯物主义。但这并不是说它们是两个“主义”,而是同一个“主义”,称之为辩证的唯物主义也可以,称之为历史的唯物主义也可以,名称和内容并不能画等号。

尽管学界在如何理解和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上一直存在歧见,但不可否认,在经过近几十年的“文本核对”和“实践检验”之后,人们发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称尽管有它的合理性,但是,由于在过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人为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一般唯物主义,把一般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把辩证唯物主义应用或扩展至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这种理解的实质。还是“把自然和历史、自然史和历史观割裂开来了。没有实现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没有把自然史看作‘历史的自然’、把历史看作‘自然的历史’”。这显然与马克思的原意不符,在这样的理解前提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称也就不能很好地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为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观和历史观上的统一,有的学者建议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称,修改为“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科学的教育课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于构建高校学生的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思想政治修养和法律基础》等理论教学方式来奠定大学生的思想理论基础。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最基础理论课程。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引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思想特点和文化素质,推动高校学生拥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特点,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近代史》、《思想政治修养和法律基础》理论内容的掌握和学习。最终能够形成系统、完整的思想政治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其基本原理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以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在我国革命历史和现代社会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正确、科学的指导作用。另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和马克思主义立场、世界观、价值观等的主要理论表达。同时涉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潮的关系研究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得是高校教育者对青年学生展开关于政治、思想、法纪、道德和心理方面的指导规范,通过理论教学的方式,采用一定的层次性和计划性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化教育,以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教育目标,从而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

新时期发展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丰富的时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变革发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侧重创新思路的教育;二是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点;三是构建民族文化认同和历史责任感;四是以和谐社会为奋斗目标;五是完善自我网络道德素养;六是构建法律思维实现法制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要求在于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需要。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依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能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我国高校学生思想的侵蚀。

2.符合建设师生共同思想的需要

共同思想是事物价值尺度的标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构建师生的共同思想和共同理想,从而推动和谐校园的发展,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求师生拥有一样的理想目标,坚持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科学发展道路。

3.符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社会深入发展,要求高校学生拥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实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推动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爱国主义精神等能力的提高,培养自我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从而为学生未来社会生活提供坚定的素质后盾。

4.符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面临着改革创新的要求。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推动学生的思想政治培育,在新时期中以创新探究精神、和谐社会精神、可持续发展思维等的作为发展的重点。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在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构建政治、经济、文化等价值标准为主要目的。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有先进的经济政治理论、科学的哲学观点和丰富的科学社会主义。因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从而对高校学生发挥正确的人生导向作用。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理论思想,从而更好的指导社会实践。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有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供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要求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把握规律,进行优化升级。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体现

(一)以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思想为指导,发展高校学生改革创新思维

马克思主义辨证思想推动以“联系”的观点看待社会的发展,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推动事物的发展,二是马克思主义辨证思想推动学生形成“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筹兼顾事物发展的各个方面,投身于社会事物的改革创新。三是马克思主义辨证思想推动学生形成“矛盾”观点看待社会,在解决问题时正确看待问题,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体现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思想,引领高校学生养成改革创新思维,把握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学生在当前社会发展历程中,实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点,抛弃阶级革命。

(二)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为力量源泉,推动高校学生团结合作关系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强调历史的不是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发展起来的。同时强调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在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因而在高校学生在唯物历史观的引领下,学生能够抛弃英雄主义,实现师生、生生等的团结合作关系,依靠群众的力量进行社会改革活动。另外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能够引导高校开展历史精神宣讲会,运用长征精神、抗震精神、抗洪精神等来引导高校学生养成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主义思想,构建维系整个社会精神的基础,使高校学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丰富高校的文化氛围,增加高校文化生活等的创造活力,鼓励高校学生展开积极的社会活动,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三)以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思想为发展方向,引领高校学生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资本主义终将灭亡,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状态。同时强调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在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思想为发展方向,能够引领高校学生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学生拥有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新年,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的发展观点。因而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观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推动高校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高校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观点为发展方面,创新改革我国的产业结构,实现技术的创新发展,以生态循环经济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

(四)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加强高校学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

中国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建立思想和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解放心思、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具体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要求高校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看待问题,构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观点看待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以科学的社会主义观点发展中国的政治制度为指导,加强高校学生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参与到民主活动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奠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体系。当前实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长久性、社会共同思想的构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新时期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推动高校学生能够养成唯物辨证观、唯物历史主义的哲学观点看待问题,推动高校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观点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还推动高校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学习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朝着中级阶段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郑自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张文富,屈彩霞.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1).

[5]李玲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D].中北大学,2014年.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篇6

什么是考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侧重:根据历年《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的规定,考研政治的学科范围包括5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约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法基)约16%;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称形政以及当代)约16%。从这5门课程考点的特点来看:

第一门课是原理: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结构来看,《原理》这门课程的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第1章),主要是从整体上说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第2—4章)。其中,第2章介绍的是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第3章介绍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第4章介绍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

第三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5、6章)。其中,第5章主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关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第6章主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四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第7、8章)。其中,第7章介绍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理);第8章介绍的是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内容(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理)。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原理》这门课程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为根本,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门课程主要考三个方面的考点:第一是概念;第二是观点;第三是意义。

第二门课程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基本规律和经验的总结。

从结构来看,《概论》这门课程的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第1—2章)。其中,第1章从总体上介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条件、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2章从总体上介绍了贯穿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精髓。

第二部分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第3—4章)。其中,第3章介绍的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4章介绍的是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第5—15章)。其中,第5、6、7章分别从社会性质、发展程度和鲜明特点三个方面介绍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第8、9、10、11章分别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第12、13、14、15章分别从祖国统一、外交政策、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条件。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概论》这门课围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主要考这样三个方面的考点:第一是观点;第二是依据;第三是意义。

第三门课程是纲要: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从结构来看,《纲要》这门课程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篇。上篇主要介绍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在教材中,上篇包括第1、2、3章的内容。中篇主要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在教材中,中篇包括第4、5、6、7章的内容。下篇主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下篇包括第8、9、10章的内容。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纲要这门课围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主题,以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为主线,以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为重点。这门课程的考点范围应该包括:第一是史实;第二是原因;第三是观点,观点有可以分为性质、教训和经验三个具体的方面;第四是意义。在《纲要》复习中,考生应该紧紧围绕这四个方面的考点来进行复习。

第四门课是法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课程。

从结构来看,《基础》这门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即思想政治教育(1—3章),道德观教育(4章的全部,5、6章的部分),法治观教育(5、6章的部分,7、8章的全部)。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主要考两个方面的考点:第一是观点,第二是意义。

第五门课是形政以及当代:其中,形势与政策这部分的考题包括两个方面的考点:第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第二,年度间(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在考研政治的五门课程中,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分数比重比较低,在一百分的试卷中只占十分;第二,题型比较单一,这门课程只考一道分析题,也就是说最后一道分析题考的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相关考点;第三,与国际形势与政策密切结合。从考研的出题来看,这门课的考试范围可以概括为:第一,把握两大趋势,理解一个竞争。

趋势:(1)全球化;(2)多极化。竞争:综合国力竞争。第二,注意两类威胁,分析三大关系。

威胁:(1)传统安全威胁;(2)非传统安全威胁。

关系:(1)大国关系;(2)南北关系;(3)南南合作。第三,围绕时代主题,掌握一个中心。

主题:和平和发展。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篇7

一、提出和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较为流行的是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认为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一种“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倪教授认为,把“唯物辩证的”理解方式当成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有两个根本缺陷:第一,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误解为旧唯物论的物本主义的唯物,而不是新唯物论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唯物。因为,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在怎样地唯物的问题上,是一种既否定自然(物本)主义(朴素唯物论、机械唯物论)的、又否定人本主义(费尔巴哈的唯物论)的新唯物论,即“新的”、“现代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唯物。第二,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误解为旧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辩证,而不是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辩证。因为,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在怎样地辩证的问题上,是一种既否定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又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辩证法,即从实践理解世界发展、特别是人类世界发展问题的“实践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按照倪志安教授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理解问题”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是:第一,以主体的实践为思维的切入点。第二,以主体的实践为思维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第三,以主体实践的内在本性、规律作为理解相关哲学问题的规则、途径和方法。人的实践具有十分丰富、复杂的矛盾本性和规律。它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本然和应然的统一,理想和现实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等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自觉地从实践去思考、把握、理解、评价和解决这些所有的“实践的对立面的统一问题”。

按照倪志安教授的理解,如果说实践思维方式规定着马克思主义怎样思考相关问题,实践逻辑则规定着马克思主义怎样地思考相关问题。他认为,以往人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思维逻辑认为是“辩证逻辑”,实际上是对恩格斯有关辩证法的本体论思想的误解。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哲学思维把握属人世界的思维逻辑,应是合于它的实践存在那样的存在的逻辑(即实践的逻辑),而不是像形式逻辑、思辨逻辑那样,用思想(概念)来限制、规定和推论存在。由于属人世界中一切存在均是属人存在,对属人存在的思考,由于“实践”这个规定项、基础项和中介项,即属人存在的生成、发展项的注入,属人存在已贯注了实践的烙印,创生出自然存在所不曾具有的新的生成、发展方式,亦即规定它自身超自然存在的属人存在的逻辑——实践存在的逻辑(规律logos)。由之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维逻辑,应是以实践为基点,以实践为视角、切入点、立足点(包括出发点和归宿点),按实践的内在本性和规律进行思维的实践逻辑。倪教授在著作中,进一步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理解问题”的思维逻辑的五大基本规律:即实践的思维和存在同一律、实践的对立统一律、实践的质量互变律、实践的否定之否定律、实践的历史和逻辑统一律。

应看到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思考:第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问题,我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忽略了的一个问题,这就为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第二,有关思维方式问题的研究,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才逐渐开展起来,而实践逻辑则是刚提出一个新课题,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这些问题又势必涉及到诸如“实践思维”的逻辑结构与“唯物辩证思维”的逻辑结构在本质上的有何区别、在致思趋向上有何不同、在运思途径上分歧何在等。

二、提出和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一系列新的观点、原理、方法和规律

遵循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理解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倪志安教授提出和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一系列新的观点、原理、方法和规律:诸如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理解”人类世界的统一性、真理的本质和属性、社会历史时空、劳动价值论、生产力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等观点和原理;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理解”实事求是、矛盾分析、历史主义、群众路线、统筹兼顾等一系列的方法;科学发展视阈的马克思主义本体论与辩证法、科学发展观与实践历史观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念要实现的“三大转变”等应用性原理;以及作为历史唯物论的“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规律。

这里仅以他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和“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规律为例,说明他的良苦用心和理论创新所在:

倪教授认为,传统教科书一般都把“生产力”界定为“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这样理解、阐释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缺陷是:第一,对“生产力”的界定,未能准确概括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丰富内涵;第二,从“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等构成要素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是附加在马克思名义下的斯大林的观点;第三,从“构成要素”理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范畴,遵循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而是旧哲学的思维方式。那么,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会得出什么样的不同结论呢?第一,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范畴界定为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矛盾的实践能力。第二,对其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人类进行社会生产的生产力”和“组织社会生产的生产力”两大构成部分。倪教授在著作中并进一步对人类生产力这两大构成部分,分别给予了合于马克思主义思考的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从而既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又拓展出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当代解读。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篇8

【 正 文】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哲学战线同整个理论战线一样,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结合时展,科技进步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研究迫切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包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一批哲学新人,促使我国的哲学研究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所谓哲学陷入了“困境”甚至“绝境”的说法,是极端片面的。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勿庸置疑的。我国哲学研究的发展在总体上也是健康的,其发展前景充满希望。但这绝不是说目前我国哲学研究,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就没有不足和问题了。如果这样认为,当然也是不客观的。我们还认为,在我国哲学理论研究和发展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无论出现何种理论观点,都可以从不同方面、角度促进我们的理论反思,启迪心灵,开阔视野,寻找到理论研究发展的新生长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理论观点的出现,都有它的历史理由和积极意义,都为哲学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但是,正如人们常说的,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局部正确未必完全正确。如果夸大了局部,甚至以局部替代整体,那就容易曲解理论的实质,客观上肢解了马克思主义,甚而造成新的混乱和危害。这就有必要提出,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事业中,既要注意克服教条主义,又要克服以偏概全的倾向问题。所谓“教条主义”是大家所熟悉的,即指在理论研究中的脱离现实,唯书唯上,思想僵化,人云亦云的倾向;所谓“以偏概全”是指理论研究中的随心所欲,各取所需,以偏概全,为我所用的倾向。这里所说的两种倾向,均属于学风和研究方法问题,一般属于学术范围内的问题。近些年来在哲学研究特别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讨论、争论中,就存在着这两种倾向。一方面表现为教条主义,这是理论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固疾(包括老教条和新教条),是相当长的时期要努力克服的主要倾向,本文在此不加赘述;另一方面表现为以偏概全、各取所需的倾向,这是当前特别值得提出和重视的新倾向。这一倾向在近年来我国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讨论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近十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在批评和纠正以苏联哲学教科书为范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旧体系的过程中,为了返本归真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改革、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研究,围绕什么是本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展示了广泛而热烈的争论。许多专家学者,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原着,特别是后来新发表的马克思着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为写《资本论》而撰写的《经济学手稿》、以及《人类学笔记》等),以便重新认识马克思哲学的实质。这是极其必要的,并在研究过程中,提出许多有重大价值的理论观点和理论发现,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本真意义的理解,有助于我们重新解读和把握马克思哲学的真谛。但是令人担忧的是,人们在看到这些喜人的成就的同时,也感到了新的迷惘。这就是对同一个马克思哲学,有了许多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彼此激烈对峙,互不相让。比如,有人认为马克思哲学是以物质论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有的认为是实践唯物主义;有的认为是实践本体论或实践哲学;有的认为是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辩证法、是人学、是实践交往理论、是生存论、是文化人类学,等等。有的明确提出马克思哲学不是唯物主义,甚至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表达的唯物史观,只是个别观点,而不是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原理。观点纷呈,不一而足。我们仔细阅读各家之见可以看到,上述诸种观点几乎都是建立在分析解读马克思原着文本基础上提出来的,大部分观点也确是马克思哲学思想所固有的内容;许多观点又是被哲学界长期所忽视或否定的,因而突出强调马克思的某些观点或方面,是有历史理由的,对于我们重新认识马克思哲学,建构马克思哲学新体系有重要价值。但是我们认为,上述观点基本上都是抓住或强调了马克思哲学中的某些方面,而不能真正反映马克思哲学的整体,在研究工作中,我们可以而且有必要以其中的某些观点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揭示和展开其新的方面,从而丰富与发展马克思哲学的完整体系。但不可以以偏概全,各取所需,抓住其某一方面或为强调其被忽视的方面,而对其他方面不计其余,用自己对于某些方面的理解替代对马克思哲学的完整把握,甚至认为只有自己才发现了本真的马克思云云。我们哲学界长期以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争论不休,是与某些人采取这种学风或研究方法分不开的,急待加以纠正。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上述解读方式背离了对马克思哲学的完整理解。正如许多人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体系哲学,然而其本身已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当然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着的体系。所谓科学体系在宽泛意义上讲,即指理论、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马克思虽然没有指明过自己建立了什么样的哲学体系,但马克思的哲学观点是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实质上已形成了马克思哲学体系的雏型或基本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特定历史的产物,它的理论观点必然带有历史的痕迹或说打上了历史的烙印。这就是: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是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批判的结果;其思想理论背景主要是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资产阶级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直接批判继承的结果。在哲学方面,其直接的理论来源是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在欧洲存在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尽管其中包含有许多合理思想和天才的预见,但由于这三大领域基本上是相互分离的,因而没能形成统一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哲学方面,虽然有黑格尔辩证法这一辩证法的最高形式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这一唯物主义最高形式,也是由于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分离,而没能形成科学的哲学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建立新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以人类解放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它不仅把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的研究结合起来,吸收其合理方面,克服其弊端,而且总结新的经验进行理论创新,建立了统一的社会发展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把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与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人本学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吸取其合理方面,克服其弊端,并在实践基础上,对此加以革命的改造,实现了理论创新,即创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综合创新的产物。因而它是继承前人,又高于(超越)前人,实现了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革命性变革。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哲学创建的固有(原生)形态。不仅如此,马克思本人也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他起初信奉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当然是辩证的唯心主义),后来又接受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强烈影响,并以此为武器批判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方面(见1844年《巴黎手稿》、《神圣家族》等)。同时,由于对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发展,马克思开始认清费尔巴哈(包括以前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认识到其根本原因在于脱离革命实践。于是,马克思站在实践立场,以实践观点为核心,尝试系统地批判费尔巴哈,这就是被恩格斯赞誉为“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诞生。《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表明了实践

观点是马克思新哲学的核心观点和根本特征。接着马克思又以实践观点为基础,研究社会历史,展开了对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进行彻底清算,这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划时代着作的出现。在这部着作里,马克思以实践的观点(“现实的人”即实践的活动中的人)为基础和前提,系统地阐发了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标志马克思哲学理论系统的基本完成。马克思后来集中研究《资本论》。他在《资本论》中使用的基本方法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当然与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不同,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并且对辩证法的三个规律在《资本论》中作了充分的论证。同时马克思积极支持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以充分揭示辩证法规律的普遍性。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历史过程。我们概要地叙述这一过程,是为了说明必须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整体与历史形态,而不能停留在或仅抓住其中的某个方面以视全体。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从理论总体上看是实现综合创新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就是他那个时代的人类先进思想综合创新的产物。第二,马克思哲学的完整内容是包括唯物主义、辩证法、实践观、历史观、人学、人类学等在内的完整思想。第三,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实质是以实践观点为核心(或基础)的历史的辩证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确从没给自己的哲学规定具体名称,但他已明确提出“新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我的辩证方法”,公开承认自己是黑格尔的门生。这些几乎是哲学界所熟知的常识,而常识的客观性是勿庸置疑的,它有力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完整内容。因此,不可以只抓住其某一方面,而忽视或否定其他方面。比如有的学者不承认马克思是坚持唯物主义的。这显然与事实不符。马克思多次肯定评价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强调“我的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我是唯物主义者,黑格尔是唯心主义”,怎么能说马克思不坚持唯物主义呢?

当然,我们在具体的理论研究中,为了说明某个问题而强调马克思哲学的某一方面,突出某些内容,是完全必要的。如为了说明同唯心主义的区别,强调其唯物主义性质;为了同直观唯物主义区别而强调其实践唯物主义性质;要同唯心史观相区别强调其唯物史观;要同形而上学相区别强调唯物辩证法;要同自然物质观相区别强调人学或文化人类学等。这都是允许的和必要的。但绝不能在强调某一方面时忘记和离开马克思哲学的总体。因为上述不同提法都属于同一个马克思哲学。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只承认某个方面而排斥其他,不仅与事实不符,而且必然造成多种马克思哲学混战的局面,甚至出现没有马克思(甚至是西方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而使人们眼花缭乱,迷惘不解,无所适从,各行其事,无法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更难以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了。邓小平多次告诫我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体系,这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极为重要的原则,对于我们当前研究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哲学界的一个迫切任务,是要在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哲学各方面丰富内容的研究,在统一思想基础上,发挥优势特长,挖掘新的生长点,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局面。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篇9

关键词:马克思;《提纲》;实践;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31-0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新世界观―“新唯物主义”的奠基性文献。在《提纲》中,马克思以新的实践观为基础,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以及以往的一切旧哲学的局限性、不彻底性,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开启了哲学史上革命变革的序幕,为“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一百六十多年以来,马克思在《提纲》中所阐述的重要思想始终闪烁着真理的光辉,一直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

一、写作背景

《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写就的供以后研究用的笔记,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1888年,恩格斯在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将之作为附录予以刊出,认为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非常宝贵的”[1]266,称这些笔记是“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笔记因此而得名。《提纲》是马克思系统构建“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起始和标志。

《提纲》的写作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为了适应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无产阶级提供理论指导即思想武器。1845年初,由于德国和法国政府的迫害,马克思不得不离开巴黎旅居布鲁塞尔。在布鲁塞尔,马克思与恩格斯在一起深入工人中间,并同工人组织建立了广泛联系。他们逐渐发现当时工人阶级内部存在着各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对工人阶级的影响还继续存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对工人阶级也有较大的影响。清算这些错误思潮,特别是从理论上批判费尔巴哈,为无产阶级提供科学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写作《提纲》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为了批判以往的旧哲学,阐明新的世界观的需要。费尔巴哈哲学曾对马克思完成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但费尔巴哈并没有超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特别是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因此,阐明“新唯物主义”同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的原则区别,成为马克思阐明“新唯物主义”实质的关键任务。第三,为了把哲学从哲学家的书斋里解放出来,变成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以往的哲学更多的是解释世界,而马克思认为,“新唯物主义”的功能不仅在于正确地解释世界,而且还在于指导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实践去改造世界,改变不合理的旧制度,建设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

二、内容研读

《提纲》共十一条,篇幅不长,语言简洁,中心思想是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强调了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一)实践的观点是“新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贯穿《提纲》的基本观点,其中每一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实践的地位和作用。第一,把实践引入哲学领域,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同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界限,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他们的根本区别;第二,把实践引入认识领域,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阐明了实践在人类认识中的重要作用;第三,把实践引入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历史观的革命变革,提出了唯物史观。

(二)揭露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脱离实践理解客观对象

第一,指出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在于不了解活动的意义,只是从直观客体的形式去理解对象,而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对象,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第二,唯心主义虽然高度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论证了认识过程是通过主体自身的意识好的来构造和把握外部对象,但却完全否定了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他们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主体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而没有理解现实的感性活动。第三,费尔巴哈等一切旧唯物主义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他从对抽象思维的研究转到对自然界的探讨,从虚幻的绝对观念下降到现实的人,始终没有认识到革命实践活动对社会历史和哲学发展的决定意义。

(三)以新的实践观为基础,提出对社会历史中重点问题的理解

马克思以新的实践观为基础,推开了认识人类历史奥秘的大门,提出对社会历史中一系列重点问题的理解。第一,强调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马克思对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彻底地批判,他从实践出发考察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2]503提出了实践是检验思维真理性的路径的思想,奠定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指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第二,阐明实践是人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现实基础。马克思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对人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进行探索,提出了实践基础上人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思想。“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545社会环境和人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互相作用,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统一于“变革的实践”,即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第三,阐明宗教的社会根源及其消亡途径。马克思认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即私有制和剥削制度;消灭宗教的根本途径是通过革命的手段消除这些矛盾和冲突,变革产生宗教的世俗基础。第四,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以社会历史的视角,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也是变化发展的。马克思人的本质的观点为我们科学地分析抽象的人性论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第五,阐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运用科学的实践观考察社会生活,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501。实践是人类社会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和社会的根本存在方式和基本生活内容,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动物群体生活的根本区别,一切把理论引向神秘的东西都具有实践的根源。社会生活的本质就是人对自然界、社会关系和人自身的实践改造。

(四)指明了新世界观的阶级基础和历史使命

以往的一切旧哲学不能立足于实践去认识现实世界的各种问题,他们顶多只能提供说明世界的原则,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哲学则立足实践,从阶级基础、社会功能和历史使命等方面论述了“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阐明了“新唯物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和“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马克思的新哲学不仅要从理论上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它诉诸于实践斗争,力图通过“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在改变旧世界中创建新世界,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本质特征,即实践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

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根本意义是第一次全面地、总体地实现了对旧哲学的理论批判和成功超越,并针锋相对和系统完整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实践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第一,《提纲》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彻底划清了同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界限,为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提纲》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勾画了它的雏形。第三,《提纲》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仅具有实践性,还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革命性,这是其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本质特征。

《提纲》所阐明的关于“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实践的观点是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线。实践的观点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红线,他不仅构成完整的实践观的理论基石,而且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内容内在地结合起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政府强调切实把实践的观点贯穿到党的一切工作之中去,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第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认为,人的认识正确与否,归根结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证明,舍此别无其他途径。正如所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3]663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社会和政府进入转型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要破解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坚持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第三,实践的观点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起点及目的,我们要立足实践,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刻认识事物和社会的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路线,在改变旧世界中创建美好的新世界,使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地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因此,认真研读被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的《提纲》,对于进一步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篇10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所从事的工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我们所编写的教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马克思主义既是教材研究的对象,又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有一般哲学的基本特点,更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方法论,不同的哲学具有不同的世界观、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别的哲学的地方,就在于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世界观、方法论,又反映了时代的新要求,用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新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哲学教材中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就是真正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总是力图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准确把握时代特征,适应实践发展要求,指导中国人民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体现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中,使马克思主义学科和教材跟上时代的步伐,焕发出蓬勃生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帮助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哲学与具体科学不同,它是各种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教育教学既同具体科学教育教学一样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哲学知识领悟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学好哲学,终身受益。这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贯穿着与时俱进的精神,既强调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又强调脚踏实地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理想而奋斗。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哲学思想观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有利于青年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有利于青年学生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哲学教材中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首先,充分体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哲学领域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实践,不断进行创新,提出的一系列哲学基本观点,既有新思想、新观点,又有对已有哲学基本观点的新概括、新表述。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就要对这些基本观点进行全面学习研究,在教材中进行系统分析阐述,并有机地贯彻和融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之中。

其次,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所贯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最富有特色和哲学意义的部分。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看到的东西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充分揭示和反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既在新的实践中善于坚持和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又善于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和结论,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所关注的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哲学总是同发现和解决时代重大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哲学的内容和哲学的问题相联系,哲学的体系、形态和哲学的内容相联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认识和回答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的过程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就要充分反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关注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既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到过、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而在我们的哲学教材中没有得到应有反映的问题,也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提到而在今天不能不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坚持哲学教育教学“三贴近”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和形态的客观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