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十篇

时间:2023-11-13 17:49:38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篇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而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薄弱、资金不充足等各方面原因,此外,其在市场运作中应变能力也比较差,针对这种现状,要求中小企业管理者,进行日常财务研究,树立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以便进行科学的财务风险决策。而本研究在分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防范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在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由于各种无法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盈利目标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它几乎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因此,中小企业要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认真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成因,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做好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转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进而避免或降低风险损失,提高财务经营效益。

1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现状

1.1 世界经济存在衰退的风险,物价具有不确定性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然而伴着经济发展的逐渐回暖,不断上涨的物价又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在这种复杂多变的情形之下,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大的财务风险。

1.2 财务管理目标短期化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在制订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时,往往只考虑到眼前利益,而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在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好的情形下,中小企业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很容易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忽略忽视其自身的财务状况,做出一些目光比较短浅的决策;而一旦经济景气状况发生变化时,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中小企业就必须为自己之前做出的一系列决策买单,从而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1.3 中小企业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依赖性比较大,而且资产规模普遍比较小、实力薄弱,除了少量高科技创新企业外,大部分企业的技术水平落后,其抗市场波动的能力也相应比较低,因此经营风险比较大,而当市场发生变化时,这些企业往往难以适应这些变化,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特点使其在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条件下,缺乏必要的竞争力,破产倒闭的可能性更大。

2 财务风险问题原因分析

2.1 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

缺乏风险危机意识,是财务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经营者和财务管理人员严重缺乏风险意识,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认为只要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获得一定的经营利润,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管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因此,可以说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财务决策失误因素

财务决策失误可能导致财务风险。中小企业的组织机构大都不健全,没有建立完整的制度体系,此外,由于信息的不充分性和管理者经营能力的局限性,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决策都存在很大的风险。中小企业混乱的财务关系也可能加剧企业的财务风险,这是因为,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与控制力度不够,甚至有的中小企业没有设立内部审计与控制制度,在资金的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混乱,容易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的后果,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也无法得到保证和监督。

2.3 投资决策缺乏预见性

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难以避免的局限性,对市场调查分析力度不够,投资决策依据的信息不全面、不真实,对投资主体以及合作伙伴缺乏必要的了解,对与其投资直接相关的政策、法规、外部环境等缺乏认识,因此,其制定的投资方案面临着更大的问题,缺乏科学性、周密性和可操作性,容易导致企业投资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3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

3.1 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健全内部控制系统,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

为了防范财务风险,企业需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减少主观决策而产生的失误,认真分析各种可行性方案,努力做到优中选优。管理层应把财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各部门要权责分明,充分发挥各部门应有的作用,确保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也必须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必须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并赋予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

3.2 建立财务预警机制,预防财务风险发生

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是企业控制未来财务风险的重要方法,也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所谓财务预警就是以企业的财务信息、数据为评价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发出预警信号,从而预防企业由于管理不善而出现财务失常。广大中小企业要合理运用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方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 注重发挥企业财务信息的预警作用,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监测预警工作。

3.3 提高财务管理机制的适应能力及应变能力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说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企业的财务成果基本可以体现企业的经营成果。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实体经济也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最终将转变为财务风险。因此,中小企业必须根据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规定,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切实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更充分的准备。

3.4 强化资金回收管理,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

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小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广大中小企业应当强化合同订单管理,加强货款回收管理,落实催收责任,提高应收款周转速度。此外还要密切关注进口国政治经济形势,适时调整出口策略和方式,严格控制因出口带来的坏账风险,强化资金的回收管理水平。

4 结语

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局限性,从而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不可避免,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经济实力无法与大企业相比,面对同样的市场环境,更容易出现财务问题。因此,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财务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及时了解企业财务运营的真实情况,加强财务管理,从而规避风险,将风险消灭在萌芽阶段,以保障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翁怀茹.关于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0(4).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篇2

关键词: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特征 财务风险类型 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风险防范

1. 企业财务风险

“风险”是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其实质是既可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也可带来超出预期的收益。它既包括负面效益的不确定性,也包括正面效应的不确定性。风险反映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方面,其中包括财务风险。

1.1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

企业的财务风险,从狭义上看,是指由于利用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的破产风险或普通股收益发生大幅度变动的风险。从广义上看,是指企业在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及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对企业的存在、盈利及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影响。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财务风险存在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

1.2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所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因此可将企业的财务风险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多个方面。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1.2.1综合性,企业的财务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活动,产生形成财务风险的原因比较复杂,具有明显的综合性。

1.2.2客观性,企业从事经济活动,其财务活动过程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客观性。

1.2.3全面性,财务风险一直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中,具有全面性。

1.2.4损失性,风险与损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损失是现实存在的还是隐性的,损失是可量化的还是不可量化的,风险都威胁企业的经营。

1.2.5收益性,在一定条件下财务风险和收益会相互转化,风险与收益在一般情况下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收益越大。

1.2.6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意味着企业时时都具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1.2.7激励性,为规避财务风险会促使企业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激励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

企业的财务活动从资金筹措、经营投资、利润分配等环节都可能产生风险,从而将财务风险划分为:

2.1筹资风险

指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资金供需市场给企业筹集资金的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外部筹资方式一般有股权筹资和债权筹资。股权筹资的风险主要是高筹集费用。而债权筹资方式则产生企业的债务压力。由此,筹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其大小往往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财务杠杆效应等。

2.2投资风险

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投资所产生的实际收益偏离期望收益值的程度,也就是说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偏离程度越大,投资的风险程度越大;偏离程度越小则投资风险越小。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投资风险主要包括收益风险、购买力风险、变现风险、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道德风险、违约风险等。

2.3经营风险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价值的变动。经营风险主要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风险、应收账款风险等。

2.4存货管理风险

指企业如何确定最优库存量,才能保持其进行正常生产,存货太多会形成产品积压,占用资金,风险较高;存货太少可能形成原料供应不及时,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严重时可能造成对客户的违约,影响企业的信誉。

2.5流动性风险

指企业资产不能正常确定转移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表现为现金不足及现金不能清偿风险和变现力风险。

2.6现金流量风险

指企业由于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所带来的风险。它不仅能产生于企业经营的低谷,也可能在企业盈利较多时出现,因权责发生制原则所确定的本期利润并不能保证其在当期就能实现为现金流入,如果企业恰好在此时安排了较大的现金支出,就会产生较大的财务风险。

2.7利润分配风险

指企业各个环节能正常运转有经济效益产生的情况下,合理的分配收益,会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声誉,为企业未来的筹资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在企业资金紧缺时,以过多的货币资金对外分配,会降低企业偿债能力,影响企业再生产;而不给投资者一定的现金分配,采用配股方式或以股票作为股利分配,又会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给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降低企业信誉。

2.8连带风险

指企业为其他企业提供担保业务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如企业为了其他企业取得银行货款而用本企业资产为其进行担保,如果到期借款企业无法还本付息,那么担保企业就必须以其自身的资产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由此给担保企业带来风险。

3.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

3.1宏观环境变化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

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对企业可能是一种机会,也可能是一种威胁,而这种机会和威胁是难以改变和预料的,这样就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财务活动。比如股市的波动引起的企业投资效益的变化,国家利率政策的上下波动风险,债务危机风险,油价波动风险,使企业增加了运营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大多企业财务管理无法科学预见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措施不及时,财务风险不可避免。

3.2企业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风险意识淡薄

企业经济活动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认为只要管理好资金,企业的资金就会万无一失,缺乏风险控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缺乏对财务风险发生的警惕性和敏锐性。

3.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相关要求,企业在进行重大业务和事项的决策时,应该实行集体的决策审批,任何人都不能单独决策或者改变集体决策。目前很多企业的财务决策大都存在着主管决策和经验决策,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现象经常发生。如企业在投资决策环节,市场调研力度不够,没有做好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就盲目性进行投资,形成投资失败,产生大量不良资产。

3.4企业财务控制和监控不健全

内控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而有些企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有些企业的财务监控制度执行力度严重不够,尤其是一些企业管理与监控关系混乱,严重缺乏责任对应追究制度,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和控制,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3.5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确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有的企业资金使用没有有效的监督与控制,使企业在物资筹备、产品生产、成品销售、财务管理等各环节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造成企业之间三角债现象严重、存货管理混乱。

3.6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管理控制不力

由于筹资决策失误,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负债资金的比例过高,导致企业偿债压力沉重。企业资产长期地被债务人所无偿占有,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特别是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失控,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潜在财务风险。企业资金管理不到位的主要表现为:银行账户过多,资金过于分散,对外投资的决策性较为随意,缺乏应有的控制;对占用的资金管理不善,使用效益不高,给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3.7生产经营缺乏规范的合同管理

有些企业忽视了对合同的规范管理,合同签定以后没有及时传递到财务部门,把合同作为办公文件束之高阁,这样做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隐患。

3.8企业赊销比重过大,应收账款缺乏控制

目前一些企业为扩大市场占有率,盲目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这样大量增加企业应收账款。还有忽视对客户信用等级的调查,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直至成为坏账,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3.9企业存货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

目前有些企业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又使企业为此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

企业要想生存并长远地发展下去,而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能采取尽可能的措施,将其影响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如何防范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因此企业应该掌握控制财务风险发生的常规防范以及积极创新一些新的防范措施。

4.1财务风险的常规控制防范

4.1.1分析宏观环境变化,制订财务管理战略。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4.1.2理顺企业内部责、权、利相统一的财务关系。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关系,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职责及作用,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各负其责,权责分明。而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清晰明了,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4.1.3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应通过财经法规和经营策略来解决现阶段和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风险问题。财务风险存在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如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

4.1.4提高财务决策的水平,防止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并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如在筹资决策过程中,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求量,并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

4.1.5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能够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对财务风险进行监督管理,及时报告并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建立健全以财务管理、审计监督和监察监督为主体的监督体系,对企业的物资采购、产品销售以及合同履行等环节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监督控制,使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化、日常化。

4.1.6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制定并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如物资采购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应该账款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等各种内部控制制度,形成较为全面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如对重大投资项目要在进行效益预测的同时,还要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严格制定集体决策制度,对决策失误者要追究其责任制度,从制度上和源头上监测防范财务风险。在企业的资金管理上,应该健全企业的职责分工、现金及银行存款、印章及票据的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制约制度,给资金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较为完善的制度保障。

4.1.7构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指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功能体系,是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企业应该建立对财务风险全过程进行控制的机制,在对某一财务方案进行决策时,既要考虑方案的收益状况,也要考虑方案的风险。对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根据分析结构制定出具有一定余地的管理措施,保证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4.1.8加强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企业内部设立结算中心,一方面集中管理企业各所属单位的现金收入,各个单位所需要的货币资金由结算中心进行统一拨付,帮助企业解决资金沉淀问题,能够加快企业整体的资金周转速度,降低资金的占用比例,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应收账款是资金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加强控制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可以只对那些偿债能力强、信用状况良好的客户采取赊销方式,对这些客户采用风险较大的结算方式,有利于购销双方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回收政策,及时地催收货款,将催收责任落实到个人。

4.1.9提高法律知识水平,规范合同管理。如企业在签定合同后无法履行时,可以通过合同权利义务的转让,使合同履行不致拖累企业和降低违约风险,企业在正确履行合同义务时,也要充分利用各种权利保护自己的利益。一些企业的财务风险往往来源于对担保合同管理的缺失,因此要加强经济法规学习,提高对担保等法律法规的认识。

4.2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创新措施

4.2.1树立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将风险意识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培育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将企业员工的职责与绩效相挂钩,将风险考核和职务晋升结合起来,要让企业的全体员工意识到财务风险控制也是其工作的一部分,从而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激发员工参与财务风险控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2.2全员风险管理。实行全员风险管理机制,就是将风险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使管理者、职工、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责任,做到责、权、利三位一体。同时,对企业的全体员工进行风险意识教育,实行岗位风险责任管理,让全体员工了解其在整个财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思想上对潜在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警惕,发挥团队防范效应,形成自身的集体荣誉感,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4.2.3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首先,要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指标,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问题予以指标化、数量化。可以选取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最具有代表性指标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比如资产负债率、投资回报率等。其次,要量化预警线,分析预警指标的预警值。预警值可根据实际数据测算推出,也可以据经验值测算。但预警指标应该定期进行更新和修正,但同一会计期间的预警指标应该一致。再之,要充分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应对风险信号进行检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等情况,就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

4.2.4加强企业间伙伴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促使科学信息的网络化和综合化,必然要求企业之间相互沟通与协作,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因此,企业在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同时,更要协调灵活处理好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使企业间合作与竞争的统一,并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同增强其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5.结论

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竞争激烈,每个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扬长避短,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控制处理机制,积极探索创新风险防范的措施,才能达到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于新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会计之友2009(02)

[2]徐继红.《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会计之友2008(04)

[3]李君毅.《财务风险类别浅析》[J].商场现代化.2008(03)

[4]蒋定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07)?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2

中小企业中的财务风险一直隐藏在财务管理中的各个部分,这些企业进行的财务决策一般也是在不确定的风险之下进行的。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财务风险更加无法避免。随着市场上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体,但是它生存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存在一定的风险,这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把握风险的规律,研究出合适的方案,这样就能够促进中小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企业财务风险是对企业的实际财务和预期的结果进行比较的一种分析研究,从数学上面分析,它是一种概率问题,然而从经济学上面分析,它是一种经济风险。改革开发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它们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危机。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还不完善,规模比较小,竞争力不强,这些问题在市场经济中会逐渐显现出来。中小型企业不认识到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不进行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的话,这样就很难在市场中生存下去。本文将先介绍中小型企业的特点,然后分析几种基本的财务风险。接着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最后提出防范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一、中小企业的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小型企业已经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中一个比较常见的元素。这些企业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规模小、周期短、经费方式灵活、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差等。

1.规模小,建设时间短。中小企业的特点是规模比较小,而且一般由企业领导进行决策。企业规模小,自然人数就比较少,而且结构比较简单,一个人对于企业的贡献很容易分清楚。这样对于员工实施奖励就比较方便,不会出现大企业当中奖励不分的情况。

2.经营灵活。和那些大学的企业比较起来,中小企业只需要少量的投资,而且很快就能够看到成效。中小型的企业经营的东西多,企业的建构机制比较灵活。这些企业的产品比较小,而且能够分散到很多地方进行生产,这样企业发展起来就比较快速。在现代社会,很多中小型企业的老板都是科技人员,他们不仅是管理者,也是发明者,他们能够将新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

3.抵御风险的能力差。中小企业很少是私人投资,大部分是通过银行借贷,但是中小企业本身是没有可以抵押的不动产,而且中小企业进行经营存在很大的风险。这些条件就导致了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它们只能够进行不断地资金累积,这样企业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这就是目前中小企业财务最现实的情况。如果企业向社会征集资金,在经济景气的情况下面,企业的发展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一旦经济遇到问题,这就会导致企业出现一连串的问题,这样企业就会出现很大的财务风险。

二、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中小企业的各个环节都存在财务风险,这种风险是很多的风险因素集中在企业财务上的表现。在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有很多,主要有下面的几种:

1.流动性风险。这种风险指的是银行没有办法为负债或者资产的增加而提供融资,这样就会造成资产损失或者破产,这种风险就是流动性的风险。这种风险也可以指因为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存在不确定性,这有可能导致企业损失资金。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也被叫做违约风险,这指的是对方没有办法安装约定履行义务,这样导致企业的经济损失。这就是被信任的人不能够还清本金和利息,然后导致信任别人的人没有能够收取到理想的收益,这也是金融风险中的最主要类型。

3.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指的是企业向外界借钱,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企业丧失了偿还本息的能力,企业的利润也发生了改变。中小企业在投资、生产等各个环节都承受着风险。企业存在筹资风险主要表现为:成本过高、利息率太大和债务期限不合理,这样就会造成财务风险。

4.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在投资之后,因为外部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这就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没有预期的好。所以,不管什么样的投资都存在风险,如果能够获得更加大的回报,这个项目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财务管理的环境比较复杂。在很多中小型的企业当中,内部出现财务风险很大程度上面是因为财务管理的环境比较复杂。随着经济不断膨胀,中小企业的资金出现了短缺的状况。货币一直贬值,这就使得成本升高,这样就会导致利润降低,企业的获利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外界环境发生变化,这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会,但是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一旦财务管理系统没有办法适应外界的环境,这就会导致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抑制。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都相继建立了财务管理系统,机构内部设置不合理,人员的工作素质比较低,这就使得财务管理系统没有办法适应外界环境,这样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财务风险。

2.缺乏客观的认识。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其实是客观存在的。在工作当中,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这种风险没有辨识的能力。他们只考虑了企业要想成功就需要巴顿扩大,但是没有考虑财务风险这一问题。这种意识的缺少也导致了财务风险的出现。企业生产过程中会不断追求投入产出的最大化,但是很多企业的扩大的过程中都会违背这一点。企业一般制定了长远的发展目标,但是在发展的过程却忘记了如何去完成这一目标。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并购先后的问题。如果先并购其它的企业,这样就会增加销售额,股价也会上升,企业的整体价值也会增加。之后被并购,这个过程当中没有价值创造。这个问题需要引起中小企业的高度关注。在激烈的市场当中,企业的发展一定存在财务风险,需要积极做好防护措施。

3.资本结构不合理。在财务风险当中,资本结构不合理是最为直接的因素。结构不合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风险结构,还有一种是保守结构。风险结构在中小企业当中规模小,而且比例高,自然负债率就会大一些,这样企业当中就会出现财务风险,则有就会导致企业出现财务危机。保守型的结构指的是企业不存在负债的现象,或者是企业负债很少,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面阻碍了企业的向前发展。

4.缺少内部监控系统。在中小企业内部,内部财务监控系统能够对财务进行监管,及时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财务风险。中小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设定相应的组织结构,然后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机构按照制度对内部的财务工作进行监控。但是目前中小企业结构比较简单,没有能够很好地对财务工作进行监督,这样就很容易出现财务风险。

四、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1.加强对环境的分析,增加风险意识。环境是独立于中小企业而存在,企业无法对其进行干扰,但是外部环境发生改变的额时候,企业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及时掌握它的变化,然后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对财务进行及时调整。中小企业需要设立一定的财务机构,然后安排素质高的工作人员,认真执行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时刻保持着风险意识。

2.调整资本结构。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研究资本结构,这样就能够找到一条资本循环的途径,这样才能够保证资本结构合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以筹资结构、资产结构和投资结构为整体的资本结构,增加资本的合理性。在管理的时候,如果发现存在空闲资金的话,需要对自己进行短期投资,加快自己的流动,降低负债比。还有就是资金的回收,降低股份的六十,这样就能够保证利益,更好地把握股权,避免发生财务风险。

五、总结

总的来说,在中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财务风险是很平常的事情,导致风险的原因很多。企业一定要对风险进行分析,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企业在对财务进行管理的时候,企业一定需要重视财务风险,这样企业才能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姚雁雁.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财会研究,2010 (13):65-67.

[2]丁元纯.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健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J].对外经贸财会,2006(02):45-46.

[3]李本光.浅谈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J].当代经济,2011(02):80-81.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篇4

1.1风险构成复杂。一般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来自融资风险,销售风险,而建筑企业不仅包括融资风险,还包括投资风险、资金回笼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等。1.2项目风险。建筑企业通过承接不同项目完成公司经营,财务风险从项目立项就已经开始,并且贯穿项目始终。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的安全、合理利用以及如何实现最大效益都会有所涉及。1.3风险产生与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建筑企业易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物价水平波动的影响,人员流动也较为频繁,项目施工经常分散多点,是其行业特点。因而财务风险的产生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何时、何地发生、规模大小、损失程度如何,都难以预料和预测,这给财务风险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

2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成因

由于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构成比较复杂,要分析其成因具有较大难度。现有研究主要从宏观经济等角度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要从根本上找出其成因,就必须对现有风险管理制度有一个深入的剖析,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2.1认识不足人才匮乏。由于历史的原因,大环境的影响,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在人才选拔和机构设置上,对风险管理部门重视不够,能够熟练运用大数据、现代管理软件的高端人才在建筑企业中不多见,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匮乏,这些都导致企业的风险预警、评估体系的能力不足,从而造成风险隐患。2.2物资、设备购置储备不合理。物资、设备购置、储备不合理的状况,在许多建筑企业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与事先调查研究不够,采购储备计划制订粗糙,决策盲目,财务人员审核不细有关。物资、设备的过量储备,必然要占用大量资金,造成资金沉淀。直接影响到资金的周转,导致流动性资金不足,以致风险的产生。2.3制度不严管理不善。财务关系混乱部分建筑企业由于管理层的管理不善,制度不严,资金在筹集、使用、分配,存在权责不明、审核不严、铺张浪费,非法占有等现象,导致资金的利用率不高,入不敷出,以致带来整体财务风险。2.险控制点管理不力。建筑企业的风险控制点主要有:项目的预算、评估,招投标、融资、筹资、内部投资、经营、收益分配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不同程度的蕴含着一定程度的风险,必须要慎之又慎,做好各个环节备案,企业备案不足,一旦某环节出现问题应对不力,就会出现相应的风险。2.5财务管理的监督不力。企业内部统计、监督、审核不力,一些挂靠企业为了偷税漏税藏匿利润,不真实核算企业的业务记录,只对部分无关紧要的业务进行记录,最终导致记录与实际情况脱节,不能真实有效的反应企业状况、资金回笼情况、经营成果,导致正确决策缺乏必要的依据,带来意外风险。

3风险的防范

风险的防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只有把所有的财务风险控制点都考虑在内,风险防范体系才是完整的,才能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3.1培养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建筑行业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总认为是体力劳动,其从业人员大多文化素养不高。许多领导在用人上也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员工只要听话,干活就行了。对财务人员要求亦是如此,要求不高,因而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水平不高,财务新知识、信息化、大数据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应用不熟。要改变这种状况,领导应转变用人观念,现有财务人员应善于学习,勇于接受新观念,不墨守成规,同时,企业应吸收、引进具备现代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新观念,新知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扭转这一局面,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3.2建立财务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企业财务要根据各项目进展情况,资金储备情况,后续资金来源到位情况,定期编制财务状况通报,分析发现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苗头,及时提醒决策层注意,防患于未然。3.3强化内部审计。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以前主要是威慑和监督,然而这些是不够的,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要对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进一步扩大,玩真的,来实的,通过内部审计工作,发现问题,找出薄弱环节,及时提出整改措施。3.4强化项目管理,控制项目实施。项目的成功运行,领导是关键,强化项目管理就是要加强项目领导者的选聘,班子的建设,要把项目管理人员纳入到企业人事管理体系,项目在启动前要在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下,对项目领导人进行严格的道德人品,专业知识,领导能力,技术水平的考核,确保其胜任。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要及时跟进审核,发现项目的潜在风险,防患于未然;其次要加强项目的资金建设,资金的使用要经过严格的申请、审批,遵循有偿使用的原则;在项目整个过程都要加强成本核算,不得自行购置大型设备,要在公司内采取调剂和租借使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最后要做好项目的结算工作,尤其做好资金的按时回笼,使项目善始善终。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篇5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115-02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

财务风险是风险的下位概念,也就是说财务风险也是一种可能遭受损失的状态,而财务风险强调的是这种可能遭受的损失是经济方面的,而且在主体上也有一定的区别。风险的主体泛指一切人,所有人都有可能存在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而财务风险的主体则是市场经济主体,更多地是强调参与市场经营活动的人。本文认为,所谓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或其内部因素所导致的企业财务成果发生重大损失的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产生从内部因素上来看,是因为错误决策的做出,如使企业长期处于高负债当中,从外部因素上来看,主要是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力。

二、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1.融资风险。融资风险是四种风险中最常存在的风险,同时也是其他风险存在的前提,如果连融资风险能有效化解的话,那么其他阶段的风险一般来说也不会发生。融资风险的高低主要受三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融资环境。近年来虽然我国的融资环境有明显的改善,尤其是自贸区挂牌成立以来,虽然自贸区以外的地区在融资环境上前进步伐还较小,但是自贸区通过一些改革在融资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突破,尤其是境外融资。但是自贸区毕竟范围是有限的,而且在融资方面政策扶持力度还有待加强,如对于外汇的管制还过严,利率市场化推进速度过慢等,这些都制约了我国企业的融资能力,融资环境有待改善。

第二个影响融资风险的因素是融资成本问题。向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债券、基金、同业拆借等是我国企业目前最主要的几种融资的方式。其中,向银行贷款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资质与信用,银行贷款最显著的特点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大中型企业因为在银行的信用较好,所以授信额度高,但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尤其是一些经营业绩不怎么好的中小型企业或者是刚成立没有多久的企业,因为在银行的信用较低,所以授信额度低,往往很难贷到款,贷款额度一般也较低。股票、债券和基金同样也是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盈利水平息息相关的,而且对于发行主体也有一定的规模限制,所以这些融资方式对于中小型企业也不实用。而同业拆借是企业之间进行融资的常用的一种手段,但有可能被有关部门认定为是民间借款,陷入被调查的情况中。

第三个影响融资风险的因素是法律法规的不健全。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及我国证券行业和金融行业的发展,许多新兴的融资手段不断出现,如资产证券化、资金池还有通过互联网进行融资的P2P借贷平台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但是对于这些新兴的融资模式,不是监管的过严就是监管体系不完善。例如新兴的网络借贷平台,我国在这方面的监管态度是采取暂时不监管的模式,既不明确认可,也不明确否定,同时也没有具体的监管文件,很多的行为都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容易爆发风险。

2.投资风险。投资是继融资之后的一个资本运动过程。企业融资的目的在于取得收益,而要取得利益就需要将融得的资金投资出去,从这个角度来说,投资是企业目的实现的具体操作过程。影响投资风险的因素有很多,如投资时机的把握,投资对象的选择,投资地域的选择等等,所以投资风险是在资本运动过程中最容易出现一种风险。这种风险也是在四种风险中最容易发生的一种。

目前我国企业在投资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1)风控制度不完善。风控制度即风险控制制度,在外企中发展的较为完善,但是在我国很少企业有风险控制的概念,一般只存在于一些大企业当中。(2)缺乏理性的投资战略和可行性分析。投资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项目而言。真正好的投资应该是适合本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自身实力的,但是许多企业盲目跟风,没有客观地分析具体的情况,缺乏项目可行性的分析。(3)投资盲目多元化,投资分散。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企业当中,尤其是一些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因为实力有限,往往只能集中在一个领域,大型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投资决策链,投资行业也较为集中。而中型企业正处于扩张的时期,剩余资金多,但还没有找准自己的方向,所以投资分散。

3.股利分配决策风险。股利决策风险是企业在分配股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企业财务风险,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股利分配支付比率的风险,二是股利分配形式的风险。因为股利分配的比率和经营资本的留存是成反比的,如果股利分配比率过高的话,那么企业可供投资的资金就会更少,当需要进行企业扩张时,企业因为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并且又难以融资的情况下,会错失好的投资机会;但是如果企业的股利分配决策率过低的话,个人投资者收到的投资回报就会低,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是这样的,容易降低个人投资者投资的积极性,不利于股票实现溢价收益。而且,长期以往,可能会给投资者企业经营不好的错觉,不利于企业进一步增股或扩张。股票的分配形式有很多,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现金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股票股利。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充足的现金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般来说企业都不愿意以分配现金股利的形式进行股利的分配,但是现金股利的分配又是必要的,因为如果个人投资者无法收到现金股利,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盈利状况会存有一定的怀疑。财产股利、负债股利在目前使用不多,财产主要是不动产,这个只有对于一些大投资者才会进行分配,而负债股利因为法律对于企业的风险资金是有一定的规定的,企业处于安全投资的角度考虑,一般不会持有过多的应收账款,即使有,股东也不愿以分配负债股利的形式进行股利的分配。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以股权股利进行分配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这种分配方式一来属于间接的增资扩股,属于企业规模的扩张;二来可以隐瞒企业的经营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因为不用实际支付现金,所以投资者往往无法通过现金的分配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企业往往更喜欢采用这样一种分配方式来进行股利的分配。但是正如上述所说,股票股利(下转第117页)(上接第115页)的分配极不利于个人投资者以及其他的人了解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容易发生损害个人投资者的行为。而且股票股利往往也是大股东乘机购买股份,扩大自己的股份份额的一种方式。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1.拓宽融资渠道。传统的许多融资方式,如向银行贷款,发行股票等,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融资成本过高,需要给付过高的利息,不利于企业现金流的安排以及企业投资,所以应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多发展一些新兴的融资方式,尤其是多吸引外资,但这种吸引外资和以前的单纯通过给予外资投资优惠又是不同的。本文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实现融资环境改善的最佳途径,要想以科学的方式拓张融资渠道,就应该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积极地融入到国际市场当中,通过充分地使用境外资金,以境内少数资金撬动境外大部分资金。而且,受到我国具体国情的限制,对于一些设施设备或者服务,我国都需要从国外引进,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服务的时候,一般是以境外货币作为结算货币,那么对于外币储备就会提出一定的要求。所以,本文认为,为了更好地配合企业使用境外资金实现融资,政府应该放松监管,尤其是在外汇购买条件及持有条件,还有外汇使用额度上。新兴的融资方式,如网络借贷、融资租赁等是能够将民间多余闲散资金、境外资金有效加以运用的融资方式,对于这些融资方式也应该予以支持。但是在支持的同时需要把握好一个度,做到在既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够有效预防融资过程中风险的发生,主要是外部因素引起的风险。

2.谨慎投资、规避投资风险。针对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的几点投资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防范:(1)建立并完善风控制度。风控制度起着预防风险、跟踪风险的作用,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企业尤其是一些投资性的企业应该积极地建立并加以完善。(2)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可行性分析。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投资决策的好坏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生死,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企业规模等,对相关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从而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科学的投资决策应是具有发展前景并且适合本企业的投资。同时还应该考虑合作伙伴,充分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金支持与技术支持。(3)投资应抓大放小,集中资金进行规模投资,形成规模经济。投资过于分散,一来很多的投资并没有盈利的可能性,只会白白的浪费企业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等;二来会错过真正的好的投资。所以企业应该找准适合自己的投资,集中资金进行规模投资。

3.完善股利分配决策政策。股利分配决策对一个企业的后续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暂时性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来说,可以在一定时期内隐瞒经营状况不佳的事实,从而获取更多的融资,进行现金的盘活,从而进行再次投资,获得利润,以弥补之前的亏损。同时股利分配决策政策也是一个企业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企业扩张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本文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防范股利分配决策中的风险:(1)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增加盈利能力。股利分配比率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分配比率过高,不利于企业的留存资金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会造成束缚,所以要防范此种风险,最可靠的做法就是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企业的经营水平上去了,盈利增加了,分配比率就会提高,那么在满足个人投资者投资目的的同时,又解决了企业留存资金的问题。(2)采取合理的股利分配形式。为了能够同时降低现金支付压力又让投资者享受到资本利得,企业更喜欢的是通过分配股票股利的形式来分配股利,但是前面也说到了这种分配方式存在的风险。所以为了避免这种风险的长期存在,企业应该采取更加合理的股票分配形式。不能盲目地采用这一种分配方式,而是应该结合自己企业的特点、生命周期等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股利分配形式。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篇6

一、制药企业财务发展现状

1.经营获利能力差

目前,经营获利能力差是我国制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制药企业停留在以往的经营管理阶段,不能接受新思想,新的经营管理方式,导致企业不能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新的市场发展,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促进企业的进步。

2.资产使用效率低

对于我国的很多制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懂反思和总结,不能看到市场的活跃性和新生力量,对于资产的使用总是局限在过去的固步自封,不懂得投资回流,获取更大的利益,使得资产使用率极其低下,严重阻碍了制药企业的发展。

二、制药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1.筹资风险

目前,我国的制药企业最常见的财务风险就是筹资风险,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筹集资金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了资产的利用率,阻碍了企业结构的调整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导致企业债务资本比率和权益资本比率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目前,很多制药企业一味地追求降低资本成本,导致负债规模大,相应地带来过大的利息支出,进而给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危机和压力。

2.投资风险

我国制药企业极易出现的就是投资风险,投资风险的出现,导致最终受益和预期收益出现很大的偏离,这源于企业投资活动的不合理和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当前市场瞬息万变,很多企业在寻求自我发展的时候不能理性看待,不能把握好方向,导致投资出现问题,不仅分散了企业的资本,而且阻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制药企业在寻求自我发展的时候,一定是认清市场走向,深入了解资金收益的可能性,做出最合理的投资规划,以期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3.财产风险

制药企业的财务风险中,比较常见的还有财产风险,制药企业的财产风险主要是由于财产规划利用不合理产生的,这样就会导致制药企业的财产支出和收入不合理,不平衡,出现财政赤字和财务漏洞,这将给制药企业带来致命的伤害。财产风险还将影响制药企业的日常运作,不能满足制药企业产品研发和产品销售的需要。

4.流动资金运作风险

制药企业的财务风险还包括流动资金的运作,对于制药企业而言,流动资金的运作风险直接导致资金财产使用不及时,不合理,

出现所需财产不能及时到账,不能及时周转的情况,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制药企业产品的研发和产出,不能保证资金及时回流,不能补给制药企业的日常运作。

三、制药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1.严格控制成本费用

对于制药企业出现的财务风险,最基本的就是要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加强财务管理体系的管理,促进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合理,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严格控制成本,就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基,只有将企业成本降到最低,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制药企业的获利能力,才能够保证企业合理运作的基础,最大范围地预防财务风险。

2.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制药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一定要注意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固定资产保持固定发展,只会逐步落后于市场走向,落后于整个时代的发展要求,一个企业要发展,一定要懂得资金的投入与产出,一定要懂得提高资产的使用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才能够将企业的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地拓展出去,才能让企业在保持一定竞争力的基础上拓宽盈利渠道,提高盈利能力,促进企业的永续发展。

3.培育制药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个企业的发展,不是盲目的,而是有企业自身的发展根基和核心支柱,企业的发展不能丧失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制药企业而言,一定要明白自己的主要盈利点在哪里,自己的主要竞争力在哪个领域,只有这样,才更能明白企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4.完善产品结构调整,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篇7

关键词:企业 内控管理 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经营管理面对很多问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是关键所在。考虑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以及其他问题,在具体管理阶段要做好内部管理工作,强化企业防范财务风险能力,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四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比较多,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是摆在财务人员面前的难题。

一、企业内控管理概述

在企业整体管理过程中,整体影响因素比较多,内控管理作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保证企业财产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内控管理阶段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规范管理制度,对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详细包括:环境管理、风险评估管理、信息沟通管理等方面。

在具体管理阶段做好内控管理有助于企业实现升级发展,企业会计信息比较多,各类考核资料丰富,针对资料的复杂性,只有做好内控管理工作,才能实现信息的对应化处理。在内控管理过程中,企业将相关责任划分到个人身上,能保证各项工作程序的完整性和有序性。此外企业涉及到经营活动和生产活动比较多,详细包括:资金管理、物资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只有具备完善的内控管理系统,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企业内控管理的有效落实有助于企业方针的顺利实现,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保证。

二、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现状

企业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对于企业整体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管理阶段,由于影响因素比较多,后续管理阶段存在部分问题,直接对企业发展造成影响。以下将对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现状进行分析。

(一)缺乏有效的控制制度

在企业整体控制和管理过程中,其本质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以制度体系为支撑,按照制度管理形式的整体要求进行落实。但是在实践管理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存在风险评估难度大的现象,增加企业管理风险。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对制度体系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实践阶段存在组织架构不合理的现象,管理系统流于形式。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本职工作缺乏了解,认知度比较差,没有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和规章制度,导致执行结果和实际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内部控制制度形成虚设,内控管理会存在很多潜在的风险,对企业后续发展造成影响。

(二)监督管理不当

考虑到规章制度设立的具体要求,在财务体系后续设定过程中要从现状入手,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按照流程进行。在实践阶段由于束缚性因素比较多,没有按照执行原则进行,在执行阶段受到各种各样的阻力,企业风险比较大,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和事故发生几率不断提升。此外相关工作人员在对财务体系进行控制阶段,监督效果不尽人意,内部监督管理和审查功能不足。考虑到影响因素的特殊性,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必然导致内部监督和审查功能发挥不足。

(三)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企业管理人员在对企业管理认知方面有严格的要求,需要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但是部分管理人员的素质比较差,没有按照流程要求执行管理程序,忽视了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作用。很多企业在应付检查阶段实施内部控制,但是由于错误的执行观念,制约了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作用的发挥。由于管理人员风险意识不足,敏感度比较差,可能对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给企业管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四)风险管理意识差

随着一体化发展机制的不断落实,企业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竞争机制的巨大作用,具备风险意识。但是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巨大作用,甚至存在风险意识淡薄的情况,如果内控人员对风险缺少有效的了解,则会增加企业管理风险,不可能使得内控管理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三、如何做好企业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

针对企业管理阶段存在的各类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做好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工作,使其满足企业管理现状要求。以下将对如何做好企业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进行分析。

(一)构建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在发展阶段需要对内部控制引起重视,结合具体管理机制的要求进行落实。首先要合理控制股权,其企业股东行为进行约束,此外企业要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明确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权利和义务。在独立运营管理过程中,要对控制人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了解,避免出现控股或者占据其他资源的现象。此外为了保证监事会独立运营,避免受到控股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适当增加小股东在监事会中的人数,扩大比例。其次要完善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以激励制度为例,当前企业发展中薪资激励的模式更多的是直接和短期效益,企业需要从股权利用现状入手,按照要求做好激励工作,让企业高管能对自身利益进行分析,保持效益的一致性。只有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评估系统对企业内控管理有重要的影响,在具体管理过程中需要从现状入手,按照管理要求进行落实。企业要明确管理岗位所需要的风险和职能,构建管理评估体系过程中,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引导,打造专业化管理团队。考虑到企业内控氛围的属性变化,要以风险防范系统为标准,将企业风险管理纳入到业绩考核中,明确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和方法,进而达到理想的应用优势。

有效的预警管理机制能实现对财务系统的预测和管理。企业需要从定性管理和定量分析的角度入手,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比较,此外可以应用分类管理模式,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由于企业管理阶段风险比较大,要制定对应的管理机制。此外企业管理人员要定期对企业的偿还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进行分析,考虑到企业指标的特殊要求,明确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财务风险比较多,在量化处理过程中,要制定相配套的应急机制,对企业意外突发财务状况进行管控,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三)加强信息监督和沟通

在财务风防范管理过程中,企业要发挥多种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保证风险防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控制活动相关环节分析阶段,要结合具体情况对流程进行调整。信息沟通对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起到重要的作用,在风险控制阶段,要注重信息传递的畅通性,对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落实。此外考虑到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对信息的具体要求,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发挥监督机制的最大化作用。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和内控管理关系,指出企业内控管理的特定对象是财务风险管控活动,是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促进企业财务健康的有效手段。

(四)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针对当前财务人员素质差的现象,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提升财务人员的管理能力。财务人员入职后对其进行详细的审核和培训,工作人员要在短时间内了解企业当前发展情况,对财务管理流程和手段有大致的了解。必要时可以开展财务讲座活动,对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和内控管理体系等进行教育和落实,此类活动的开展能提升工作人员对企业的了解,在后续工作中按照流程要求进行,降低工作差错发生几率。此外工作人员必须对信息流通体系和内部审计工作等进行了解,对企业负责,避免出现道德问题,必须自觉履行自身职责,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四、结束语

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针对当前内控管理和财务管理现状,需要管理人员引起重视,从现状入手,按照具体管理流程进行。此外要立足于企业当前发展现状,做好投资、运营和利益分配工作,掌握财务风险和内控管理间的关系,进而最大程度规避风险,设立企业独立审计部门或人员,有效监督企业管理层,对企业负责,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妙雪,张美丹,李红丹.关于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探析[J].财会学习,2016,18(13):48-49

[2]王爽,王志宇,张彤彤.探究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措施与风险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5,Z1(01):210-211

[3]江瑶,屈红燕.关于企业财务管理、内控机制建设和风险防范分析[J].新经济,2016,21(13):14-15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篇8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趋于多元化,经济活跃度增强,同时,企业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速度等发生了一系列变革,这些都为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风险。针对这些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具有十分重要地意义。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的基本特征

(一)经济增长速率从高速增长开始转换成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增长速率不可能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会经历回落、放缓、趋于平稳、波浪式发展的过程,这也是必然的经济规律。我国经济在保持了较长时间的“8以上”高速增长后,近年来增长速率已逐步放缓。

(二)经济结构逐渐转型升级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结构也在发生改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50%左右,中国经济已正式迈入“服务化”时代。同时,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进行转型升级,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境地,大量依托互联网、信息化、科技化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三)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内企业的竞争逐步从依赖资源、人工、土地等低成本要素向创新驱动转变,科技含量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由创新驱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基础性向市场性转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发展理念,这为企业能够更广泛的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平台和基础,同时也对企业自身实力和发展质量提出了更高地要求。

三、我国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宏观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各国经济休戚与共。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必须密切关注外部宏观环境变化,“看好钱袋子、筑牢资金链”,否则,因某些外部因素变化将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二)企业自身实力和发展理念的局限性经济新常态下,国家为扶持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出台了众多优惠政策,“创新、科技、环保”等产业成为市场热点和发展重点。随着企业转型升级,甚至“跨界”或多元化发展,财务管理面临着更大地风险和挑战。同时,受财务管理理论发展、国家政策、管控侧重点以及信息化技术等因素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也面临创新和转型问题,但受企业自身实力和发展思路的影响,财务管理要求更高、难度增加、风险加大,却往往难以“一挽狂澜”。

(三)企业融资渠道和资金运营压力巨大近年来,虽然资本市场表现活跃,各类投行、基金入市,融资融券、可转换债等金融产品不断丰富和完善,金融机构贷款政策放宽并向小微企业倾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整体经济下行因素影响,出于风险管控和合规因素考量,除部分大、中企业能够凭借自身实力和行业背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融资支持,甚至主动参与资本市场形成竞争优势外,多数中小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仍然面临融资难、渠道单一等问题。同时,在市场压力增大和人工、资源等要素成本上升的情形下,资金运营面临巨大压力,现金流往往难以为继。

四、对于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及建议

(一)提升危机管理意识和风险防控水平经济新常态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结合所在行业和发展实际,切实提高危机管理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调整或做好危机应对预案,尤其要重点关注财务资金流和上下游业务链。同时,建立健全以财务管理和市场发展为中枢的分类、分级风险防控体系,确保企业在危机管理中能够最大限度利用资源选择最优策略。

(二)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在经济新常态和新形势下,企业必须与时俱进调整财务管理战略。要打破传统的财务管理思路和边界,通过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不断优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结构,保持稳健发展。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打造契合企业发展实际的财务共享中心和系统平台。通过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融合,形成企业内部“中台”系统,以大数据提升决策效率和精准度,推动企业管理的精细化发展。

(三)建立健全项目投资财务评估体系面对新形势下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剧变,短期内企业的发展策略要从扩张型向稳健型转换。投资项目选择要更多赋权创新和技术指标,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推进中短期项目。运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建立项目投资财务评估体系,通过建立模型对投资回报率、资金回收节点、预计损失资金等多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同时,要建立严格周密的资金管控和审查机制,确保专款专用,并通过管理提升压减投资回收期,提高投资收益的回款效率。

(四)以“现金为王”理念重塑资金运营体系在市场繁荣和经济向好发展的情形下,企业容易受利益驱动,高估投资回报率,而放松对“资金链”的警惕,然而自身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实力往往难以与发展规模相匹配。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内控体系建设,在资金运营方面要深入践行“现金为王”理念,加大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催收力度,保持经营性现金流为正。同时,通过发行债券、债转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保持企业资金链运转稳健、通畅。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篇9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下 企业 财务风险分析 防范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技术革新对于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来说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在网络发展时代下,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紧跟时展潮流,实施创新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同时还需要结合整个竞争市场的发展特点,提出针对性较强的管理手段和模式,最大限度的实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发展目标。

一、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核算过于分散

在传统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核算方式下,针对企业异地的分部或者是子公司进行财务管理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和技术局限性,大部分的母企业集团对于子企业基于的真实财务资金变动状况都无法做到及时准确的了解,导致企业集团的实际资金出现严重的入不敷出现状,长期以来借贷进行维持经营,财务风险十分严重。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可以通过运用互联网操作技术,真正意义上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但是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竞争。

(二)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适应性差

在互联网时展背景下,大部分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开始走向扁平化的发展趋势,企业内部组织方式需要通过不同项目提出的要求进行组合、改变发展,因此临时性的管理组织开始大量增加,同时在进行项目核算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多喝核算单位混合的状况,这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来说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般来说,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模式本身有着一定的稳定性,因此,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模式较之企业经营管理来说更加滞后,不利于企业进行长久、稳定的发展。

(三)企业财务信息决策相对滞后

在互联网经济发展时代下,企业开始面临各种新兴的市场竞争,市场变化速度大幅度提升,因此,对于企业来说,需要进行更加科学的决策,但是由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者并没有对企业集团的实际财务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因此,在进行监督的过程中,无法发挥其权力,同时,有很多的企业集团在进行重大投资问题的决策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决策约束机制,直接凭借个人经验进行决策,导致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实际流向和资金控制之间严重不协调。互联网时代对于企业提出了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大部分都是基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框架下进行的发展,这种发展形式下导致数据分析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提升企业财务决策来说十分不利。

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方法策略

(一)采用集中的财务管理模式

在互联网的时展中,传统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控制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新兴时代提出的要求,因此,在这种技术快速更新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通过完善财务管理模式的方式,进一步通过技术发展以及财务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实现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满足企业市场竞争发展需求的发展目标。

(二)开发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集团除了可以通过在企业集团内部进行网络信息系统建设,集中化的将子公司的资金实际流向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网络化管理,保证母企业集团能够通过网络来实现对子企业集团财务的管理,并且进行实时的监管,对于财务风险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有效的提高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同时,企业集团还可以通过进行健全企业内部信息报告制度的方式,依据不同子企业集团的生产经营特点以及实际的生产流程,来进一步对信息质量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还要通过严格的监督机制,保证信息的真实度,通过科学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防范和降低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目标。

(三)创建新型财务管理模式

企业通过对财务管理技术的革新和创新发展,同时有效的融合自身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实施针对性的财务管理方式,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高效数据处理,为企业进行子公司以及分支机构管理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时还需要根据各个行业在财务管理问题中提出的不同需求,结合行业发展特点,进行特殊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发展,有效的满足新兴背景下市场对企业提出的更高发展需求。

三、结束语

新兴时代背景下,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来说,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企业内部财务组织和相关的财务人员需要有效结合互联网时代下企业新兴财务管理方式和手段,最终实现互联网时代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实现完善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新莲,季盈杉.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探析[N].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11:48-50

[2]吴哲敏.后危机时代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研究[N].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6:93-97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篇1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各种财务风险。内外部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需要强化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企业经营管理者应注重财务风险的防范,建立财务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增强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本文就我国当前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预测和防范财务风险提出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引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保持竞争优势,财务风险防范势在必行。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和复杂性,一旦出现财务风险,可能对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开展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企业陷入危机。因此,强化财务风险的预测和分析,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是我国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企业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融资不合理、资金结构不恰当导致企业偿债能力不足、影响投资者收益下降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具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上来讲,通常财务风险可能由于任何内外部因素导致的难以预测和控制的、使得企业效益和收益受到损失的可能性。

筹资风险。资金结构不合理引发筹资风险,当企业自有资金和债务资金比例不恰当,企业外部借款规模过大或者借款比例较大,导致企业偿债能力受到影响时,可能导致企业难以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导致财务风险。

投资风险。当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或者项目投资时,未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可行性分析,投资决策不够科学导致投资失误,或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资失败,即难以达到预期收益甚至投资无法按期按时收回,为企业带来损失,形成财务风险。

资金回笼风险。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提供商品和劳务后,能否及时回笼资金,是重要的财务风险之一。由于项目变化和服务过程发生变动等影响,可能使得资金回收在金额和时间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资金难以足额及时回收,也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财务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对于部分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和人工智能成本占企业成本的比重较大,提高职工收入、分配利润给投资者均可能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导致企业资金成本和生产成本过高,甚至引起资金链断裂,导致财务风险,影响企业健康发展。反之过度降低人工成本以缩减企业成本费用同样为企业带来风险,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各行业竞争激烈,人才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砝码,若降低人工成本,企业人才外流,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降低使得企业竞争力下降,投资者难以得到足够的投资回报,企业在资金短缺时难以继续得到投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开展。

三、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建议和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体系

当今社会,挑战和机遇并存,企业投资者、管理人员和债权人需要承担相关的财务风险。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体系,从企业投资者、管理者和债权人的角度,加强财务风险防范。首先,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监控和预警制度,以制度作为财务风险防范和化解的首要防线,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监管程序和流程,建立分级管理制度,确保岗位权责分明。其次,应建立企业财务报表定期分析制度,将财务报表风险分析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常规性工作,并与日常财务工作相结合,做好定期的资产质量分析、资金流动性分析、企业负债分析,加强风险监测,强化审计报告,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体系。再次,应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作用,借助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力量,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控,并在进行投资和筹资决策时,充分进行考察和研究,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加以预测,并考虑可能为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资金成本管理,提高决策科学性。

(二)建立应收账款管理机制

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促进资金回笼效果和效率。首先,企业可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合同会签制度,在合同签订之前应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防范资金回收风险。其次,应强化资金管理责任。对于应收账款做到责任落实,并与责任人的经济效益挂钩,充分调动员工对于应收账款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督促员工积极催收款项。再次,应建立收款机制。除对应收账款结构、账龄定期进行分析外,应结合应收账款具体情况,与债务人积极进行联系催收,对于暂时难以付清款项的客户,应促使对方制订还款计划,甚至提供担保,防止坏账。对于不配合的客户,一旦发现清偿能力缺乏,应及时采取法律途径进行处理。另外,对于难以收回的账款进行风险转移,如将债权出售给金融机构、将应收账款转化为担保等。

(三)加强内部审计监督作用

应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反而往往受到企业忽视。部分企业未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和部门,部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未得到足够重视、独立性不强,难以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一方面,企业内部应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完善该部门的内部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监督职能,使得企业财务制度能够在企业日常工作中贯彻与实施,为企业财务监督职能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另一方面,应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维护,定期对下级单位进行监督和审计,推动企业经营活动正常开展,并确保企业各项决策的科学性,促进财务事项处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强化财务处理的准确性,从而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四)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应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防止由于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导致的财务风险。首先应理顺企业财务关系,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相关的职责,并分配相关的权力,形成权责分明的机制。其次应保持企业良好的形象和信誉度,以维护畅通筹融资渠道,使得合作方了解企业的诚信和实力,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未来需要合作和筹资时打下良好的基础。再次,应以财务健康为前提,促进企业稳步发展。应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保持合理的利润增长率和负债比率,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企业资产使用效率,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是我国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应注重财务风险的防范,建立财务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作用,以财务健康为前提,促进企业稳步发展,并维护企业财务活动顺利进行,增强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校.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探讨[J]. 现代商业,2013(08) .

[2]朱大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初探[J]. 会计之友,20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