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十篇

时间:2023-03-24 01:53:47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篇1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其社会需求十分强烈,而且需求量极大,这是我国继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后事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形势所决定的。

2、要建立政事分开、管理自主科学、面向社会、独立的社会主义事业单位,没有众多的高层次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是不行的。另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还可以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系统,参加MPA考试进行进一步深造。因此,无论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需求,还是从毕业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来看,其专业发展前景都十分看好。

(来源:文章屋网 )

公共事业管理篇2

一、理论: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

作为公共事业,教育管理通过提供优质足量的教育产品来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优质足量涉及效率,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效率是一个完全的经济概念,强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公平强调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教育管理的本质和最终目的的关系。企业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润的目标,效率成了其当然的首要指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它与私营企业的区别就在于效益在私营企业看来是一种目标,而就公共事业而言,只能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公平的手段,最终必须服务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这是公共教育事业管理的特性所决定的:

从本质上讲,教育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大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众事务。从理论上分析,公共教育事业管理,涉及到两个理论:一个公共事务理论,一个是公共产品理论。当然由于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也说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纯与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义务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个人,私人产品性也很突出,产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为主要,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社会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外部性最高,因此决定了这类教育产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倾向于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甚至某种意义上就是纯公共产品。产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实行免费教育,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需要。

二、问题:目前义务教育的非公平问题

目前教育最受诟病的就是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由于牵涉到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大众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敦育。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背离公平原则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校际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由于政府实行义务教育的政策,基础教育是公共性很强的准公共产品。既然是公共产品,每个人的享用应当是公平公正的,不应该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由于提倡提高办学效益,教育提出重点发展个别高质量的小学、中学的主张,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师资源配置、学生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这样的结果是优质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数学校手中。重点学校制度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资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校间的差距造成了公众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重点学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养尖子生为目标,与义务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离的。就近入学制度是保证义务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不合理,学校间明显差距的存在使这一政策无法体现它的公平原则。就近入学意味着你没有选择好学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学校做邻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学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学校,这本身就是带有偶然性的,有人称之为是“家庭居所决定是否享有优质资源”。择校意愿的产生和择校制度,就是因为伴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而派生出来的。从理论上看,择校是“家长们放弃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是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并没有违背“人人享有教育机会”的教育公平。而且从理论上讲,择校给予受教育者选择自己心仪学校的权利,择校有助于构筑学校间的竞争机制,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从现实上看,择校与高收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名校通过留出一定比例的择校名额而获得额外的经费,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为了能得到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对家境富裕的家庭来说,择校制度能使他们通过交纳高额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但是当它一旦与高收费联系在一起时,就意味着部分的人占有了本应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如果说民办学校因为其民办性质,是有满足个体(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47页)受教需要,提高办学质量、效率的话,无须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采取择校高收费无可厚非,那么,通过将公办学校的优质初中部转化为民办途径而使择校高收费合法化,这就是说把本来属于公共的物品变成了部门和教育实体的私人物品,而使公众失去平等享受优质公共资源,这就是从理论上和道德上完全说不过去的。尽管从理论上说择校可以帮助你通过交费或考试的方式,重新选择,但这是不是又是对交不起高学费的人来说是不公平呢?而实际上对负得起高额学费的家庭来说,也并不意味着公平,因为教育的公平除了基本的要求是上学的人人机会平等外,还包含“人人公平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是高质量的教育却必须花费高额的费用。目前各项制度推出的结果并不能实现对公平的维护,而恰恰相反是对公平的损害,以“精英教育”为导向,以分数为取向的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了推广普及素质教育的障碍,损害的正是大多数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教育的利益,这是对义务教育普及素质教育的宗旨的背离。对此杨东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认为,就事实而言,世界各国在教育质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机会不公平严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仍然是20世纪末的重大挑战之一”。

公共事业管理篇3

1.1公共管理的新视角无论从理论分析,还是从实际角度出发,都不难发现公共管理的视角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形式,然而内容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该明确实际目标的规划,放宽基本行政的要求。公用管理的视角主要针对的是目标的选取情况,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个人都应该量身设定管理目标,从而进行正确的测量和评价环节,对于严格的法律条款则主张放宽其要求。第二,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应该引人科学的竞争制度,传统的理念认为事业单位主要管理的是微观经济机制,而公共服务应该由其他部门、单位承担。在公用管理的新视角下,禁止出现产品垄断的现象,应该引人竞争机制,以便让更多的事业单位加人公共管理的机制当中。

1.2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内涵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是最基本的管理形式,换句话说,是为了企业自身更好地发展与生存所进行的一系列行政管理活动。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活动不能超过法律的管理范畴之内,并且是根据单位管理的方式以及体系对企业进行管理的总和。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内涵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层次:第一,行政管理位于事业单位的核心地位,是企业管理者主要的管理内容。第二,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是具有全面性的,因为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企业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以及竞争实力的提升。第三,行政管理的职能管理还可以成为事业单位的服务平台。

2.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性及基本意义

2.1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性事业单位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社会组织之一,不仅包含了教育、卫生等生活中可以亲身感知到的内容,还囊括科技、文化等抽象事物,所以说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改革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举例而言,在相关部门的管理之下,对文档、资料进行按期检查的工作人员可以得一定的工资补贴,为的晕激励其做好自身本职工作。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的资金流人情况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要想实现预期的资源分配计划,就必须加快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改革速度。

2.2 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的基本意义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的基本意义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适应时代日新月异变化的基本要求,作为社会的重要组织机构,事业单位应该不断扩大其自身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脱颖而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目前的形势与要求已经被大多数事业单位写人日常安电f之中,其行政管理改革是志在必行的策略,只有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的改革速度,才能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是要满足事业单位正常运营的需求,相对于事业发展与科研而言,行政管理工作是企业的辅助任务,与此同时又是不可或缺的工作之一,企业在进行行政管理过程中要平衡管理部门与实际执行人员的关系,以便达到二者相辅相成的目标。

3.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改革方向

3.1实现自主性与公共性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改革方向一定要围绕着增加自身自主性与公共性的内容展开。传统我国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改革目标主要是围绕着政事展开的,往往忽略了事业的公共管理性质,所以务必改变这一理念。自主性指的是事业单位的自身管制性和独立性,由于目前亊业单位的抉择与执行的管理模式出现种种弊端,为了解决这一问題,必须改变这一体制,加强对自主性的重视程度,就是最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由此看出,实现自主性与公共性才是正确的改革方向。

3.2根据自身公益性的特点分类、改革随着时代的进步,事业单位逐步走向产业化、社会化,根据我国目前发展状况,以及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我国事业单位大体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类型,第一,能够承担公共事业基本效应并且为社会服务的事业的单位,第二,执行类事业单位,即直接承担政府机关基本职能的事业单位。不同的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公益性的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以营利为主的单位应该提升在市场的地位,以研发科技技术为主要服务形式的事业单位则应该增加部门,从而实现中介服务的目的。事业单位只有根据自身公益性制定改革方向,最终才能达到社会企业化的标准。

3.3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要从实际出发在公共管理视角下亊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摒弃形式思想,反对因循守旧的理念。只有讲求实际才能实现灵活变通的方式方法,并且事业单位要不断加强文化的建设,从根本提升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从而提升员工们的责任感。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而开展实施,在实际过程中要根据管理人员的实际业务情况,选拔优秀的单位管理者作为典范,以便于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

4.目前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行政管理观念较为陈旧,缺乏创新思维,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体系仍然是传统的法制机制,如今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不仅限制了员工们管理创新意识的培养,还易导致人们产生墨守成规的思想,最终影响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第二,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重叠现象明显,管理人员数量众多。由于事业单位遵守不同行政级别的原则,每一单位的部门细化程度过高,导致员工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行政管理权力泛滥,责任分别不清晰等问题。

结论:

公共事业管理篇4

一、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现状笔者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工作与就业指导处的关于学生在校的基本信息统计数据进行整理,结合从教中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访谈和观察,认为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2011-2013年这三年的首次就业主要表现出三个特征:(一)该专业毕业生以签三方协议形式就业的首次就业率①低2011年,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共73人,至毕业派遣时,签订三方协议的有18人;2012年该专业毕业生共56人,签订三方协议的有21人;2013年该专业毕业生共35人,签订三方协议的只有3人。

(二)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

签三方就业协议的毕业生中,2011年签约机关事业单位的有3人;2012年没有人签约机关事业单位;2013年签约机关事业单位2人。此外有少数升学的学生,其他学生均进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工作。

(三)该专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且考研时多选择新学科

毕业生继续升学的意愿强烈,据访谈,2013年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比例已达到40%,而他们大多不再继续报考公共管理类学科,转而投身其他学科。2011年,该专业毕业生升学5人,2012年升学7人,2013年升学4人,这些学生均被其他专业录取。综合上述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征,可看出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较弱。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困境的根源

有必要思考为什么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量递增,而就业率并不理想?为什么毕业生就业去向不是以该专业的研究对象———公共行政单位为主,而以企业为主?为什么学生在升学时放弃原学科?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2级(入学)共有学生25名,笔者在2014年11月随机选择了其中14名学生进行结构式访谈。并运用同一份访谈提纲于2015年4月随机选择了2013级25名学生中的24名学生进行了结构式访谈。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前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涉及到专业定位与社会认可度、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五个方面。

(一)专业定位与社会认可

教育学者们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那为何在国家及地方公务单位的招录中基本没有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位?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下,笔者自2009年从教以来,就这个问题向接触到的二十名公务管理人员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均表示,医疗、教育、环境等公共事业的管理工作要具备具体的医疗、教育、环境等方向的专业学科背景,而“公共事业”研究太宽泛,无特别的专业技能。当然这种说法本人认为值得商榷。所有的公共事业的管理活动中既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解决近期的问题,也需要具有综合背景的专业管理人员来统筹长远的发展。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注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医学或文学学士学位。这种做法使得社会各界很难从专业名称上推断出这个专业到底是学什么的,能做什么工作,造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社会中的认知度不高。该专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且考研时多选择新学科。通过调研,2012级学生有7名要考研,其中1名的意愿专业为公共管理类的行政管理专业。一般来说,本科生考研首选本专业,可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

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管理类一级学科公共管理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目录里根本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②。既然要换专业,很多学生在考研时干脆选择就业率高的新学科。社会认知度不高,自然影响到该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对于问题“这个专业是你们在高考时主动选报的还是后期调剂的”,2012级有12名学生表示该专业是自己主动选报的,但报志愿时他们及家人对该专业的理解和现在经过两年多的专业学习后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在后续问题“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本科修读专业,你们会选择什么专业”的回答中,14名学生中竟无一人继续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2013级的24名学生的调查中,17名学生表示该专业是自己主动选报的,但报志愿时他们对该专业不了解以及当时是补录没有其他选择了。若可以重新选专业,他们中除1人外全部都选择报其他专业。这表明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低,这会影响到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和生活中的自信心,进而影响到将来在任职单位的表现,学生个体在任职单位的表现会影响社会对此专业的认同下降,这将增加该专业就业中的困难,形成一个恶性的累积循环。 (二)招生规模

自1998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首先试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设此专业的高校在不断增加:2004年全国已有224所院校设立该专业,而到了2009年底,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472所,仅在五年内就翻了一番,至2013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有500多所。招收学生总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考虑到近年此专业的就业压力,内师大公管院已经大幅缩小招生计划,但就全国看来,毕业生市场供给量大。

(三)课程设置

在日常谈话中,有学生提到了“我们学的课太宽泛,什么都学,又感觉什么都不精”,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你认为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能不能提高就业率”的问题。2012级学生中有5人表示不会,他们认为课程设置和就业率没关系;5人认为能;4人认为应该有提高,但影响不大。认为课程设置和就业率没有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学生解释说,就业困难是整个社会的就业环境和社会认知所致。在课程设置方面,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定位是“厚基础、宽口径”,课程涉及文科类和有关理科类的知识,如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高等数学、行政法、统计学、应用文写作等等。课程体系内容丰富,但囿于学校层面的课时要求和专业师资的限制,课程设置还是侧重理论学习,缺少实践机会,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存在相脱节的现象。

(四)师资力量

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系专任教师只有8名,其中有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的有4人,兼职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事务的有3人,教师数量不多,并且缺少双师型教师。学生实习平台建设不足,实践环节需要实习基地,这涉及到和公共事业组织的对接,而行政事业单位出于业务保密和业务纪律的考虑并不愿接受过多实习生;若采用实验室实践,需要优质的软件系统,而国内市场上在售的相关软件在设计理念上重事务操作而轻决策,实践中收获有限。

(五)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该专业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面对调查中“你已经为就业做了哪些准备”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说准备考研、考证。在考证的选择上,大家的选择同质化:考教师资格证和会计从业资格证,理由是“不知道该考什么,但是大家都考这两个证,所以我也就随大流”。这是一种盲从的状态。至于毕业后三年所期望实现的具体职业目标,大家表示没想那么细。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意识,也就不可能主动去学习求职技巧和技能,在求职时处于劣势。关于求职期望,对问题“你首选的职业及行业是什么”,2012级17名学生们的答案同质化———公务员和银行,他们的解释基本围绕着职业社会声望高、薪酬待遇高、工作环境好以及休假有保障。可见职业相伴的回报是学生们择业的第一关注指标,那些选择公务员的学生们都没有提到专业对口的原因。对问题“你想到什么地方工作”,2012和2013级同学的答案涉及到北京、上海和“家那边的城市”,其中的关键词是一样的———“一二线城市”。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

(一)教育部门推进体制改革

就业形势不理想,为什么全国范围内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量却仍然增加?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高校功利化趋向明显。许多学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学科实力和提高办学效益,尽可能多地申报专业和招生,二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有权批准所辖区域高校的专业设置计划。应全国统筹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确保市场中公共事业管理

人力资源的供给均衡。 (二)学院调整方案适应社会,引导社会

出于就业压力和师资有限的双重考虑,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经逐年减少招生人数。即使如此,每年的招生录取分数线仍然在微降,这使得生源的素质无法保证,可进一步减少招生人数。为了适应社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坚持既重理论又重实践,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投入,努力实现在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对往届毕业生进行追踪分析他们工作中需要的知识结构来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公务员考试应试课程,开设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公共基础知识和公务员面试指导等专题选修课程。学院为了引导社会正确理解并接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到对口就业单位比如各类公共事业相关单位进行主动宣讲和推介。

(三)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就业问题的根本在于大学生没有做好步入职场的综合素质准备,包括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法律知识等方面。学生要树立规划职业生涯的意识,但通常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足以独自完成职业规划。要充分落实内师大公管院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双重负责的制度,帮助学生个人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经常向学生通报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就业现状,给学生们分析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实例,了解每个学生的人格特征、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家庭资源等,引导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关于职业选择不应过分强调短期内的职业回报,而应综合考虑不同职业对社会的贡献,自身特质是否适合职业要求,行业是否有发展空间,行业内的竞争压力和社会需求等因素。确立方向后,明确具体的职业方向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哪些内容,运用目标管理法,制定多个短期的阶段目标,激励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公共事业管理篇5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针对师资缺乏的状况,可采取多元化的师资引进模式,采用全职、兼职、访问、荣誉四种师资任教形式,建立一支理论与实际并重、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二是加强教师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通过人才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提供专业教师到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挂职实践,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共政策分析能力,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同时要提供条件鼓励教师走出去,通过进修或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三是加强科研水平,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公共事业管理篇6

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简而言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是为政府培养管理公共事业人才所设置的专业。但专业学生报考公务员对口的岗位很少,甚至一些省份没有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口的公务员岗位。我们再来看一组来自公务员考试网统计的历年国家公务员录取率。从这份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从2007年至2011年,每年的公务员报考人数在逐步上升,社会上出现了考公务员热,但是录取比率却没有随之上升反而是呈下降趋势,至2011年录取比率仅为1.57%,其中最热门的专业如财政、税务甚至出现了0.02%的比率。巢湖学院2011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中报考公务员比率在40%,但最终考上的只占2%。这说明该专业毕业生对于报考公务员是该专业对口就业方向是持肯定态度,但是从考上的人数来看又是不乐观的,总的来说公务员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量是不能解决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

企业的需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第二主体就是企业。鉴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是培养管理型人才,这就促使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毕业后在企业中寻求发展。理论上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应当进入有关公共事业的企业工作才算是工作对口,但是由于我国民间组织和非营利性机构不够规范,规模较小,机构不完善,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选择余地变得很小。从社会整体上来看企业招聘的方向大多是销售、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秘等方面的专业,极少有专门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巢湖学院2011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数据来看,90%进入了企业工作。工作岗位包括了销售人员、行政管理人员、财务工作人员等。这证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不对口现象严重。2.3高校研究工作的需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还有一条与自己本专业对口的出路,即考取研究生。据中国考研招生网统计2011年全国报考研究生人数达到165.6万,创历史新高。从统计数据中可看出,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均在上升,但是总体上来说研究生的录取比例比报考公务员的比例高得多,这促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更多地选择报考研究生。可是真正报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人数不高,更多的毕业生由于学习专业比较全面而选择了跨专业考研。根据对巢湖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去向调查统计,得到这样的结论:在巢湖学院2011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中,有27%报考研究生,最终考上研究生的仅占5%。在当今考研热潮中,很多学生跨专业考研时没有专业课上的优势,这也就导致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在考取研究生比率偏低。

自主创业的需求

自主创业是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第四选择。在国家的大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且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的背景下,很多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来讲,自主创业也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因为在所学专业知识中包含了管理知识、财务知识等创业必须具有的素质。自主创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在时间地域上没有严格的限制,门槛较低,只是对于年轻创业者来说,由于缺乏经验可能带来一定风险。2010年巢湖学院原管理系举办了优秀毕业生座谈会中就有不少自主创业并成功的例子,其中包括了创办自己工作室、个体经营等形式。通过对巢湖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去向调查研究,数据统计显示巢湖学院2011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中有3%的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呈下降趋势,而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社会承认度差、专业定位尚不明确、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师队伍相对薄弱、教材滞后等等,再加上学生在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作为自己所学专业时,并没有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简单的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是和普通的管理专业差不多,没有做到正确定位。

1社会原因

1.1社会承认度较差

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个成立时间不长发展还不够成熟的专业,在社会中承认度较差是必然的。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特色不明显,社会了解度、认知度低,很多用人单位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专业,专业学生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四年学习的具体框架结构是怎样的。可见专业的认知度低,社会的承认度差是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从根本上来讲,公共事业在我国的改革和市场化进程就比其他行业起步晚,这也就导致了培养公共事业人才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较慢,也就是公共事业管理人才被社会用人单位了解的程度低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人将该专业人才局限的理解为管理类人才,没有和其他诸如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等管理类专业人才区别开来,没有重视和发挥该专业人才的专业优势,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1.2专业课设置不合理

各大高校基本都按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提出的“三级平台课”原则进行课程设置。这种课程设置能在最大程度上展示各高校的办学特色。但是在承认这种课程设置对于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有利的基础上,我们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情况却并不理想,大多数学生在面对如此繁杂的课程体系时,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那就是无所适从。庞杂的专业课程让学生感觉自己什么都学习了,但却又什么都不会,做不到样样会,样样精,这也是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无专业特色的直接原因。

1.3缺少优秀教师和合理培养模式

在我国限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好更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资力量问题。各大高校纷纷成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进行大规模的扩招学生,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看起来发展规模在迅速扩大,但是却没有解决好专业课教师来源问题。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立至今,全国高校都还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点,该专业的任课教师大多都是从相关专业中抽调出来的。现有该专业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偏低,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培养模式方面,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是传统的“四年一贯制”的培养方式,它在学生构筑自身知识体系方面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是在高校的教师队伍力量较为薄弱,理论研究尚不成熟以及办学硬件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很难保证优质的教学质量。所以师资队伍的增强和培养模式多样化在各大高校要引起强烈关注,才有可能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

1.4实践环节薄弱

和其他管理专业相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习环节并不容易开展。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实习的基地难以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习单位主要是政府部门机构和相关的公共事业管理单位。但是这些单位同时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不能接受大批的学生实习,只有少部分学生能有机会去机关事业单位实习。

2学生自身原因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在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需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完善自己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的自我定位,在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作为自己的专业后,要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但是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该专业学生往往将专业定位在一个错误的位置,就使得在整个专业学习中找不准方向。

2.1对于学科专业化的认识差错

从一定程度上,公共事业管理学是从行政学中分离出来的,以一种综合、交叉的面貌出现。在发展过程中,公共事业管理学大量地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定位首先是一种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是全能型人才,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2.2学术性与应用性的不统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以实践、应用为导向。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来源于公共事业管理实践,反过来理论又指导实践。该专业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多的偏向于理论的研究,忽略了本质上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是要解决公共管理事业在实际管理活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总结实际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公共事业组织的管理实践服务。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应将自己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在学习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社会实践方面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专业的实践活动。

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建议

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这个问题要通过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国家学校在培养学生模式上要加强改革,另一方面,对于专业学生来说,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正确定位自己和主动学习应当具备的专业素质。

1学校方面

1.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根本上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学生实践能力较弱以及教师队伍力量薄弱。那么要解决这一难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必须加强该专业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该专业高学位的人才培养机构在我国是比较缺乏的,我们就可以先通过调剂相关专业的高学历教师来缓解这一困境,同时可以通过聘请政府部门以及事业单位中具有较强专业知识能力的领导、公务员来担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专业课的授课,或者邀请他们来为专业学生举办相关专题讲座。通过这些举措来充实专业教师队伍,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1.2培养学生竞争能力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竞争能力是获得就业机会的重要因素。学校有责任和义务来积极主动地给学生提供各种实践锻炼机会给学生,以增强其自身素质,并且可以宣传鼓励在校大学生将课余时间充分合理的利用起来,参加社会实践。为了更好地使在校大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学校可以设立相关的奖惩制度,利用激励和惩罚并用的方法从正反两面促进全体大学生参与到在校社会实践中去,这样才能使毕业生把在校的实习经验和以后的工作结合起来。

1.3尝试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因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殊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用,各大高校可以因地制宜的开辟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就是值得尝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可以联系当地企业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的院校内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激励专业学生努力学习。

2毕业生自身方面

2.1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树立择业观毕业生在面临毕业择业阶段所要承受的压力比普通学生要大得多,再加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要面临比其他专业毕业生更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自己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和市场趋势进行理性的思考,准确定位。更要正确地评价自己,清楚认识自身情况,将主观意愿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更好地处理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以积极健康的择业心态,理性、正确地进入求职阶段。

公共事业管理篇7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西方国家产生有较长的历史。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中的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需要大量专门人才加强对相关领域的管理;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催生了一大批的环境保护机构;作为社会稳定器的社会保险在经济和社会中的地位也越发重要。所有这些公共事业机构均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有序的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运而生。从它产生的过程来看,其兴起是与政府改革,“第三部门”的蓬勃发展、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发的职业化管理需求相适应的。而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轨,政府的职能逐步释放,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即所谓的“小政府、大社会”。为适应这一形势,在一批学者的推动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引入我国。

    然而,虽然在经济体制的改革方面我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政府职能部门改制却显得滞后。政府职能转变不畅、事业单位改制迟缓,造成我国的事业单位,即国外的非赢利组织发展缓慢,政府和大部分事业单位有直接或间接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在此背景下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显得有些“超前”。这是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专业定位模糊,甚至不少地方综合性高校在专业培养中将之与行政管理专业等同的主要原因。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目录规定,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成为各地方综合性高校开办专业的指导思想。从教育部的定位来看,公共事业的管理涉及多个领域,面对的是担任不同公共职能部门的“事业单位”,培养的是复合型的人才。然而,宽泛的培养口径导致各高校在安排知识教学及能力培养方面,只能借鉴现有的行政管理、教育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课程,结果内容繁复,专业性不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影响了学习的主动性。

    对地方综合性高校而言,在政府职能转变、事业单位改革相对迟缓的进程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需要在教育部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并有一定的延伸,培养的人才应具有新公共管理理念与新公共管理能力,承担事业单位、基层政府和农村基层管理与服务工作。相对而言,基层的公共管理与服务意识相对较弱,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政策亟需完善,待解决的公共问题也更复杂。因此,大量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从事基层公共管理与服务工作既拓宽了就业途径,也有利于基层公共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开展。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地方综合性高校应加强其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公共事务处理能力和公共责任感的培养,使其毕业后能从事基层的公共管理与服务,推动和促进中国改革事业的发展。

    服务地方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立足点

    地方高校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地方政府是其主要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地方综合性高校的办学定位通常为本区域培养人才,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在当前中央和地方共管、以地方为主的现行高教管理体制下,地方高校为地方服务的特征日益明显,在招生、就业以及对周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技术支撑和文化动力的辐射作用上越来越大。因此,地方性综合性高校应以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自己的立足点。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发展程度不一致,决定了各地区对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需求的侧重点不一致。总体而言,可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第一,以地方需求为导向,根据高校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培养应用型、适应性人才为主,并积极拓展新的发展方向。地方综合性高校要结合学校所处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人才需求状况,结合学校既有的学科优势及发展潜力,确定本专业发展方向,并与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配合,明确未来的人才需求状况及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规格。在具体实践中,要以为地方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为已任,如社区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应急管理、安全管理等领域的人才。对于地方综合性高校而言,其一般均具备一定的学科优势,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长期积累的科研与师资优势,因此,在选择专业方向上还可以考虑从专业方向的行业性、层次性设置,培养出真正服务地方的高级专门管理人才。

    第二,依托优势学科,注重专业特色。很多的地方综合性高校是由一些专业高校发展而来,均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上,应结合地方实际需求和高校自身条件选择最能突出人才优势与竞争力的专业特色领域予以重点培养。把专业建设得有特色,与其他开设该专业的重点大学错峰定位,才能避免高校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上的趋同现象,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学生的就业率上升,并真正服务于地方,才能实现地方与学校合作办学,实现地方经济发展与高校办学实力、办学水平提升的良性循环。

    强化实践教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强化,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培养应用性、实用型人才为主,实践技能的培养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设计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目前地方综合性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教学环节均非常重视,而实践教学环节却普遍比较薄弱。要强化这一内容,就需要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实践教学运行体系等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编制实践教学大纲。由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培养计划中,应适当减少理论教学比重,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并适当增加实践型课程。除认识实习、毕业实习以外,在一些核心课程中应适当增加实践环节,并增设一定的实践型课程,如SPSS应用、办公自动化、管理沟通、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应科学合理的编制实践教学大纲,对实践教学的内容、目的、时间安排、教学形式和手段、教学设施条件、考核办法等进行规范。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每学期的实践教学计划,使实践教学规范有序。

    第二,增加实践教学投入,购置相关设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新兴专业,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与政策倾斜,应大力争取学校相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增加对本专业的经费投入,为实践教学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立公共管理模拟室、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室,并购置电子政务、公共政策分析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教学软件,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与网络技术,用模拟、仿真手段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

    第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新兴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落往往后于专业自身的建设。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上,首先要充分利用学院、系部和专业教师的各种社会关系,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基地或公共事业组织建立起实践教学基地;其次要加强实践教学的维护与管理,如落实教师责任制、经费保障制、教学检查评估制等相关机制,并在实践教学结束以后邀请单位的领导、指导老师和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以维系与实践教学基地的良好的合作关系。

    第四,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建立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良好实践操作经验的教师队伍,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实践教学师资的建设。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完善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实践教学的需求。如鼓励教师参加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二是选派部分教师到单位实习或挂职锻炼,参加管理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三是聘请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外部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的兼职指导教师,指导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篇8

[关键词]课程群;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应用型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高等教育方面,人们的需求也已经从单纯的“量”转变为“质”,对优质高等教育的追求是当前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而如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供给与需求发展不平衡,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未能有效解决。究其原因是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存在较大问题。

(一)课程设置机制欠完善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他社会组织从事社会服务、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而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课程体系难以体现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在校的所有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基础课程群、经法应用课程群和管理实践课程,围绕这四个课程类型,根据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当前的培养方案,只是简单地对上述课程的学时、开设学期等进行调整,课程群里面的课程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不难看出,这种课程种类的划分标准仍然比较单一,只是达到对培养方案设定的总学时、对不同类型课程的课时等规定要求。

(二)现行课程知识点雷同现象严重

由于学科交叉特点明显以及教师学科背景和课程安排不合理,存在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比如《行政管理》和《公共组织学》就在课程知识点和教学内容上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所以一些学校为避免重复就仅开设其中一门课程,将其作为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我校,这两门课程采取分学期开设的方法,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对学生们来说,高校期间专业知识学习的高效性和系统性是尤为重要的,但实际上学生听到的仍然是不同课程中对于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等知识点的复述,这种相似知识点的赘述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在于一些学科之间没能有机地衔接。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其学科知识呈带状结构,没有形成系统、有机的整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群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将课程系统地整合,有效减少理论教学的学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或者开设体现学科和专业发展方向的新课程。

(三)课程群中各课程缺乏科学规划

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是对学科体系内的课程进行重组,删除课程之间雷同的部分,让学生掌握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这就要求在设置课程时要考虑各门课程之间的整体联系。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处于初级阶段,课程群里各门课程的设置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没有从系统的角度考虑,随意性大。比如管理基础课程群里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两门课程缺乏内在联系,其设置缺乏科学依据。此外,课程群建设并未抓住核心问题,在教材选材、师资建设以及实训实验室建设等一些方面投入较多精力,而在课程群、课程以及专业建设等概念方面出现混淆,建设成效有限,难达预期。课程群建设需要解决好课程设置等问题,否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效,使学生不能把握好专业知识间的联系,在学习中会感到疑惑,更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总体思路

高等教育对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形成十分重要,要始终以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协调发展为主要目的,培养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高校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重点体现在学生所学知识、能力以及素质上,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能力、素质的形成是以完善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的,是充足知识储备的集中表现。高校的课程学习是学生储备学科知识的基础,然后借助于实践或实训项目使学生逐步完成从理论知识到自身能力和素质的转化,而上述培养目标的实现仍极大地依赖于最为基本的课程群建设。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该注重应用性、实践性以及可操作性,以地方建设和发展对相关管理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围绕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录用情况、对录用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岗位配置与评价、对毕业生岗位工作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与测评以及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意见建议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其职业分布的大致情况为:在国家各级各类公共组织工作的仅占6%,77%都在企业工作,以事务性的一般管理工作居多,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时,除了注重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外,还应考虑企业管理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锻炼与培养,以工作需求为导向来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一)重构课程群

课程群建设需要将在知识等方面有逻辑关联的不同课程进行整合,使之在内容上具有更好的渗透性和互补性。课程群建设要以学生为根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着眼于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采取启发、探究以及开放等多方式并存的教学方法。以管理岗位能力需求为框架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群,以“理论、方法、实践”为课程群实施主线,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群由三部分组成:以组织结构为主线的管理基础课程群,学生可掌握专业共性知识;以专业提升能力为主线的核心课程群,学生可掌握系统性知识;以企业和政府两个方向管理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项目课程群,学生可掌握项目实训知识。其中《公共关系策划》《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偏重企业管理能力的培养;《社区管理与服务》《农村社会工作》偏重公共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管理文秘》《行政管理实务》提升学生综合协调能力。按照课程体系设计,学生岗位方向可以为企事业行政管理、综合协调、文秘、人事管理、社区服务等,满足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整合课程内容

课程群建设需要总揽全局,发挥课程群建设的整体效应,避免局限于课程内部的自我修补,有机整合课程间隔离、重复的内容,实现课程间的协调和系统化。但是现实问题是,现有课程大多是由任课教师来负责具体内容的讲授,这会造成不同课程知识点在不同时间存在雷同的现象。以笔者所讲授的《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为例,三门课程有雷同的知识点。考虑到课程的完整性,对某一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大范围调整和改动是项系统工程,未必容易,因此,课程群内的各课程之间重复内容的优化整合就显得极其必要。如在讲授《公共政策学》时侧重从公共组织履行社会管理的依据入手,讲授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以及公共政策的调整。《公共经济学》侧重阐述政府存在的意义,讲授公共物品的供给与服务。在《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课堂上则侧重讲授公共组织与市场的衔接。

公共事业管理篇9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校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023-0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艺术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明确专业方向

公共事业涵盖领域极其广泛,本科学习不可能培养出涵盖公共事业领域的通才,进行专业方向定位显得尤其重要。为尽量做到课程设置求同存异,凸显专业方向特色,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结合中医药大学的特点,确定卫生事业管理和医疗保险两个方向,根据培养目标开设了专业必修和限选课程。在校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选修课,丰富课外知识。

作为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缺少积累,在人才培养方面较为混乱,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普遍薄弱,如实践教学基本文档缺失、实践内容设置过于狭窄、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等等。在对专业方向做出明确的定位后,重点应在实践教学环节下功夫、做文章,将课堂教学法与实践平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公共事业职业化管理队伍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二、完善实践教学模式

研究与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相适宜的实践教学模式,拓宽教学领域,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进入角色,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有益于学生打开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首先,应制定专业实践教学大纲。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每学期的实践教学计划。对各实践教学环节内容、目的要求、时间安排、教学形式手段、所需设施条件、考核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形成规范的、指导性的大纲。同时,实践教学可分校内和校外两种方式结合进行。

1.校内实践

本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应完善全方位开放的课堂教学方式,形成教学和研究并举的教学模式。应依托一定的课程,选择配套适宜的教学案例、管理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专题辩论等方式。形成学生研究小组,根据要求分配不同的角色,要求每个角色完成自己的任务。有条件的可成立专门的研究中心,组织教师研究国家、各级政府及社会公共管理机构的管理、政策和经济问题,等等,同时带动学生加入研究,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对知识的掌握。

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实验室是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教育教学的综合性场所,尽快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医疗保险实验室,配备模拟教具、电化教学设备、配套软件建设,等等。如针对医疗保险方向的保险业务管理软件,用于保险公司运作流程模拟、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面。在实验室通过相关原理、过程的模拟与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并且,实验安排应与理论学习相配套,与理论教学结合。

课下,建议学生读领袖人物传记,研究其领导艺术并形成论文;鼓励学生担任学生社团的主要职务,策划并组织在校内外有影响的活动。如通过举办和参加结合专业知识的辩论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其临场经验,在练“口”的同时强化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提供担任校内部门领导助理的机会,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校可定期请一些医院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医疗保险相关的工作者开展专业讲座,以及就业指导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与实践情况及业内最新发展,逐步明确就业目标,强化平时的学习动机。

每学期完成学年论文,最后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提高学生检索、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达到练“笔”目的。

2.校外实践

强化应用,即练“手”,需要走出校门,接触社会。校外实践培养方案中设计相应的课外实践学分,学生完成该环节则能够获得相应学分,可结合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认识实习。专业课程的讲述阶段,组织学生深入到相关公共事业组织参观,使他们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管理相联系,对相关组织及其管理实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选择了解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切身体验两类组织的异同,感受公共管理中的使命和责任;还可到医院及医疗相关单位参观,了解这些单位的具体管理部门及管理流程。

(2)依托课程,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公共事业管理调研专题研究,选择公共事业领域相关的社会现象与问题,进行集中式校外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完成调查报告。要加强学生的社会调研和论文的撰写,使他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研究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暑期社会实践,这是大学生接触社会、增长才干的有效方式。学校应把社会暑期社会实践作为提升课程质量的重要内容,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单位去实习,充分利用假期充实自己。

(4)社会服务。配合有关公共事业部门到街道办、市中心、广场进行普法、医疗、保险专业常识普及等实践活动。

(5)校企联合办学。学校针对相关企业做一些联系,对口培养,借鉴先声班的模式,与先声药业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人才。还要与更多的相关企业联合办学,不仅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学到更多知识,而且使之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在教学不断改善。

(6)毕业实习。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加强与政府、研究机构、社会公共事业单位(卫生局、疾控中心、医院)等的联系和沟通,建立完整的教学实习基地体系,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增加实习时间。做到实习前有计划、过程中有记录和指导、实习后有总结。

以双赢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针对不同方向的学生联系对口单位。如医疗保险方向对口的商业保险公司和社会保险机构,学校可为其员工提供短期强化培训班。在某些内容的讲授中,可请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适时参与,而对方则可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

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建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培养和基本能力培养相结合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路,将学校、学生向社会开放,使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贯彻大学的办学宗旨。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应以权变的思想指导培养过程。在人才需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院自身资源优势,确立弹性灵活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针对本专业进行全程就业信息搜集分析及管理工作,一方面根据就业需求信息检验培养方案,调整完善培养目标体系;另一方面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完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并进一步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建立起动态的培养模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宋琪,方永恒.对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3).

[2]刘丹,卢硕.咸宁学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动态“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探索[J].医学信息,2010,5(02).

公共事业管理篇10

    【关键词】公共产品理论;教育公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义务教育,是指我国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国家制订《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强调了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公平合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权利是义务教育的任务,强调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受教育需求的公平性是义务教育的出发点。为了从理论上阐明义务教育必须以教育公平为目标,笔者引入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并通过分析我国目标义务教育存在的非公平现状,提出确保义务教育公平推进的对策。

    一、理论: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

    作为公共事业,教育管理通过提供优质足量的教育产品来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优质足量涉及效率,保证公众的个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效率是一个完全的经济概念,强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公平强调教育管理的效果与教育管理的本质和最终目的的关系。企业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润的目标,效率成了其当然的首要指标。效率作为一种手段,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它与私营企业的区别就在于效益在私营企业看来是一种目标,而就公共事业而言,只能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公平的手段,最终必须服务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这是公共教育事业管理的特性所决定的:

    从本质上讲,教育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大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众事务。从理论上分析,公共教育事业管理,涉及到两个理论:一个公共事务理论,一个是公共产品理论。当然由于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也说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纯与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义务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个人,私人产品性也很突出,产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为主要,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社会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外部性最高,因此决定了这类教育产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倾向于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甚至某种意义上就是纯公共产品。产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无偿地向消费者提供,实行免费教育,满足社会的公共消费需要。

    二、问题:目前义务教育的非公平问题

    目前教育最受诟病的就是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由于牵涉到社会大众的共同利益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大众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敦育。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背离公平原则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校际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由于政府实行义务教育的政策,基础教育是公共性很强的准公共产品。既然是公共产品,每个人的享用应当是公平公正的,不应该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由于提倡提高办学效益,教育提出重点发展个别高质量的小学、中学的主张,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师资源配置、学生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这样的结果是优质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数学校手中。重点学校制度使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资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校间的差距造成了公众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重点学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养尖子生为目标,与义务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离的。就近入学制度是保证义务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不合理,学校间明显差距的存在使这一政策无法体现它的公平原则。就近入学意味着你没有选择好学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学校做邻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学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学校,这本身就是带有偶然性的,有人称之为是“家庭居所决定是否享有优质资源”。

    择校意愿的产生和择校制度,就是因为伴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化而派生出来的。从理论上看,择校是“家长们放弃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是个人选择性的行为,并没有违背“人人享有教育机会”的教育公平。而且从理论上讲,择校给予受教育者选择自己心仪学校的权利,择校有助于构筑学校间的竞争机制,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从现实上看,择校与高收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名校通过留出一定比例的择校名额而获得额外的经费,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为了能得到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对家境富裕的家庭来说,择校制度能使他们通过交纳高额的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但是当它一旦与高收费联系在一起时,就意味着部分的人占有了本应是大家共有的资源,这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如果说民办学校因为其民办性质,是有满足个体(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47页)受教需要,提高办学质量、效率的话,无须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采取择校高收费无可厚非,那么,通过将公办学校的优质初中部转化为民办途径而使择校高收费合法化,这就是说把本来属于公共的物品变成了部门和教育实体的私人物品,而使公众失去平等享受优质公共资源,这就是从理论上和道德上完全说不过去的。尽管从理论上说择校可以帮助你通过交费或考试的方式,重新选择,但这是不是又是对交不起高学费的人来说是不公平呢?而实际上对负得起高额学费的家庭来说,也并不意味着公平,因为教育的公平除了基本的要求是上学的人人机会平等外,还包含“人人公平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是高质量的教育却必须花费高额的费用。目前各项制度推出的结果并不能实现对公平的维护,而恰恰相反是对公平的损害,以“精英教育”为导向,以分数为取向的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了推广普及素质教育的障碍,损害的正是大多数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教育的利益,这是对义务教育普及素质教育的宗旨的背离。对此杨东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认为,就事实而言,世界各国在教育质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机会不公平严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仍然是20世纪末的重大挑战之一”。

    三、对策: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策

    为了切实转变应试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良性运作,有必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将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维护公平原则和公平目标的手段和重要保障。目前应试教育之所以仍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着优质教育不均衡。由于重点学校制度和选拔精英的教育主导,就必然会有应试教育和择校高收费,就必然会有学校与学校间进一步的差距。推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需要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取消重点小学、重点初级中学;将原来重点小学、重点初中的师资进行重组,调配到原薄弱中小学去,加强薄弱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以强带弱,实现义务教育水平均衡发展。在各校资源均衡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就近免费、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才能够真正实现,水平相当的基础上的竞争才是有效和合理的。没有了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各校均衡水平发展,老百姓也就不需要为子女避免进入差学校而四处择校,学生也不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为考上一所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奔忙于各种辅导班而失去了本应快乐轻松的童年。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取代应试教育,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此中国的教育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地解放我们的孩子。为保证义务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就有必要加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均衡投入和加强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控上。因为教育的相当部分,提供的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特别是义务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政府为保证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合理享用到公共教育资源,需要承担经费投入和监管调控的职责,以此保证教育公益性。

    【参考文献】

    [1]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中国的实践[J].东方文化,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