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7 15:22:10

校园心理论文

校园心理论文篇1

[摘要]积极心理学理论对于营造积极的、有内涵的高校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要通过指导学生树立目标,

>> 积极心理学理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阳光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浅析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主导的高校团体心理辅导创新研究与实践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班集体建设 科尔的文化心理学理论解读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幸福感调查研究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和思考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析 积极心理学与职校校园文化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探讨整形美容的可发展性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打造有热度的历史课堂 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王福建.积极心理学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42-46.

[4]王福建.积极心理学对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5]潘柳燕,刘惠珍.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走向[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03):540-243.

校园心理论文篇2

论文摘要: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在教育活动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特定的文化形态,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隐性作用。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气氛,起到渗透性、暗示性的作用,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校园精神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隐性作用,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气氛,起到渗透性、暗示性的作用,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论”,对理性认识人的心理的文化属性和人的心理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呢,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不同于自然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心理的“人化”过程与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以各种符号系统为中介和工具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维果茨基把语言符号这种不同于“劳动工具”的进行“精神生产”的特殊工具称之为心理工具,这是在人类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的心理机能正是随着精神文化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有怎样的心理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置身于何种精神文化环境之中。

从校园精神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把握校园精神文化的概念。精神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义的概念,很难得出众人都能接受的解释,可以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者对文化有着不同的说法。已有的研究告诉我们,适用于一切学科的校园精神文化概念是不存在的。由于其概念是依存于特定的学科或研究主题的,故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不可简单地搬用其他学科中的校园精神文化概念,而必须依据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特点或自身的研究主题来确定。参考有关界定,本文所指的校园精神文化是指校园中师生员工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它由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加以体现,是师生共享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集体舆论、社会心理以及各种认同的文化意识和各种流行的文化思潮的综合体。

二、校园精神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1,建构功能

人的无限丰富的心理不是先天具有的,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但是,心理发生以后的建构则是在已有的心理结构与精神文化作用的统一中进行的i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神文化创造了人和人的心理。精神文化对心理的建构,从一个角度说是精神文化环境向人的心理的不断内化,从另—个角度说也是人以认识、情感等心理生活的方式享用和消费精神文化,这就是人的心理机制对精神文化的整合,通过它的整合作用,精神文化信息得以内化,人的心理得以发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校园精神文化与个人心理建构的关系,是指对象化了的校园精神文化与人的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这里,校园精神文化指以语言、文字、学风、教风和校风等为载体,可以在人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世代流传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集体舆论、知识体系、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等精神文化结果,这些精神文化结果有物质载体,它是超越个体精神而存在的,同时又具有观念特征,它同人的内在精神方面可以进行观念之间的直接交流,因而它对人的心理建构有着独特的作用。

2,同化功能

校园精神文化是以一种内化为隐性的、精神的规范和尺度去影响人的。它反映的是学校中的人、事、物的精神性存在,所以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力量,它通过一种氛围的营造,对学生进行潜在的隐性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这种氛围的形成,其核心是特殊的心理环境的形成,它反映出学校所有成员特有的共同的心理品质,同时也给置身其中的全体成员以特有的心理影响。所以说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校园精神文化,就是创设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一旦形成,群体共同的价值取向,群体成员的归属感、认同感,使得群体成员形成共同的心理倾向,甚至具有共同的心理品质。易言之,尽管心理环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环境,但它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乃至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都有巨大的潜在影响力。一些研究者指出,心理环境对“儿童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力,它们和老师、学生之间所形成的关系不仅影响儿童的学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他们整个个体的成长”。

3,控制功能

校园精神文化从本质上应是对社会消极文化的剔除和对积极文化的摄取,即对社会文化“扬弃”后的精神沉淀,这种精神文化一旦在校园确定以后,反过来也就对异质文化具有排异扬弃功能。因而,一个经过教育者对社会文化进行有目的滤化、净化加工而形成的校园精神文化,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独立的力量,有力地控制着校园行为。校园精神文化具有使校园行为模式化的功能,当个体处于这个“过滤”过的环境下,通过个体无意、无形而又无时不在的“观察学习”,就能使其行为准则、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向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靠近,并内化为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4,导向功能

校园精神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校风建设上。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通过无形的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依靠群体规范、舆论、内聚力等无形力量实现对成员的约束。以美国哈佛大学校训“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斯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是,让真理与你为友”为例,这不只是几个字的拼凑,而是一种文化积淀,一种人文精髓,是这所学校世代永存的行为风范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与其说哈佛大学是致力于培养社会良才,倒不如说它是在用一种不息的精神引领着每一学子,引领学子们走向人文、走向科学、走向真理。校风潜藏于校园,又弥漫于校园,同时又显性于个体行为,深刻影响着校园人的心理趋向和精神状态,达到一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形成心灵的感应和精神的升华,使人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心理品质等方面与教育目标相一致,从而实现对自身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塑造。

三、从校园精神文化出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载体,既是深层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用无声的语言传递大量信息,对提升心理健康意识有很大的隐性教育功能。但同时,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经历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笔者认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点人手,

1,营造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

校园精神文化应当源于社会精神文化而又高于社会精神文化,具有较高的格调和品位。高校应通过组织高层次、高水平的艺术团体来校演出及名著、名片、名歌赏析等活动,大力提倡严肃文化和高雅艺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高层次校园精神文化氛围,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大学校园“充满一种由伟大思想、不朽著作和长远观点形成的令人陶醉的气氛”,抵制古今中外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抵制伪科学和非理性文化倾向,逐步杜绝校园中不健康文化或反文化现象,促使大学生从单纯的兴趣满足和感官愉悦中超脱而出,引导大学生的心理世界向着健康高雅方向发展。实践证明,能否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与建设进行历史的逻辑的判断,做出合乎理性的认识与了解,合乎理性的评价与设计,是把握校园精神文化继承历史而又能面向未来的关键。面向现代化的我国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需要当代大学生少一些情绪,多一些理性。

2,确立师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校园建设中,精神文化简化为学校管理的范畴与职责,“重组织轻个人”、“重工具理性轻人文关怀”,师生情感、价值、需求等被淹没在同一化的、模式化的、规范化的刚性管理中,造成师生精神文化建构的割裂,因此必须把精神文化建设与师生主体地位的建立结合起来,确立师生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作为主体的师生又可分为学校领导者、教职工和学生三部分。学校领导者应高度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并确立合理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目标,宏观调控,确保目标的实现。教职工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普及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理论,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使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目标转化为教职工的自觉追求。而对学生来说,在对他们加强教育的同叽则要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就必须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没有任何的戒备心理,不必为自己新奇的想法和做法感到担心,在思考问题时,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能够比较自由地思考和表达。因此,要很好地贯彻民主与愉悦原则,师生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创造和谐、愉快的心理环境,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心情舒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实践

精神文化在本质上是抽象的,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得以体现。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一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自由感”,根据智能差异设计出灵活多样的形式与方法,使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并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让每位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空间和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因此,我们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书画展览、摄影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体育运动等等。学生通过在文学作品里抒发自己的所感所想,在辩论比赛中表现自己的口才以及在价值冲突中确立和传播正确的思想观点,在文体表演中展现自己对美的塑造,在科技创作活动中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等等,可以使自己在不同程度上释放能量、敞开心扉、展示自我,获得身心愉悦,达到心理平衡并从中受益。

4,开设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当前,一些高校正在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作为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但实际上,这些课程大都是普通心理学课程,或是一般性的心理学常识课,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如果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跟不上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落后于人类文化的更新,内容陈旧、老化,这种教育就不符合现代社会对生命独特性的弘扬,就会限制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也不利于真正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具有自身校园精神文化特色的、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如学校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分别提出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开设青年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交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同时,还应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技术和手段,认真做好个案研究,增强个别教育的实效性。

校园心理论文篇3

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高校扩招生源的复杂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不仅体现出个体特殊心理发展阶段呈现出的特点,而且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成为各高校和教育者们所关注的大学生培养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它通过规范、暗示、潜移默化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而直接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本文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以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分三个层次,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并提出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对策。具体而言,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意义以及文章的创新点,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和大学生心理的特点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分析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和特点;第三部分,从校园物质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校园物质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四部分,从校园制度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规范校园制度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一长的具体对策;第五部分,从校园精神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内化校园精神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六部分,以结语的形式对全文做出总论。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影响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处于激烈竞争的时代,所谓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领域肩负着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实践表明,要想有效地完成此重任,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标。而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和关键一环,其重要性随着西方思想渗透、传播媒介增多等社会因素的变化日趋凸显。高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课堂,更应该积极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保障其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继而走向社会为国建功。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呢?在有关学者的研究以及许多高校的实践中都有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这些研究和实践大多侧重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后的应对和处理,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个案的处理为主,仍然采取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了文化环境对整个群体心理的优化。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表现为“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论认为,人类心理是社会文化中的在,是与社会文化相互创生的过程,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心理学研究也应该是社会、文化框架中的研究,对于心理行为意义的理解必须以社会文化为参照的语境。那么,我们在研究大学生心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作用,甚至因为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为显著。如果能够正确分析这种影响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这种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必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介于此,本文选取了这样一个题目,希望通过对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及具体表现的分析,找到对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益的东西。

1.2研究意义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并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理念,但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成长相联结的系统研究几乎没有。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在具体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应对,忽视了大学生心理的成长与发展,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浸染作用。由于“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仍处于理论综述阶段,在此基础上形成心理学分支还存在着争论和对立的地方,所以针对大学生校园文化心理的研究十分少见。但是,作为社会先进文化代表的大学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显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在综合有关“心理学文化转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锁定大学生这一特殊文化群体,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大学生理的产生、发展、变化,深入探讨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中,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把重点放在了问题出现后的引导和处理上,即便对校园文化建设有所关注,也往往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但介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处理心理问题上的态度和作法往往不利于这种“事后处理”型的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则能借助其方式隐蔽、作用持久的优势,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深远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往往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表现论述较多,而对于如何才一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相对薄弱,主要集中在个体的自我调适、心理咨询与引导上。例如,魏莉莉发表于《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0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的五大问题即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和性以及自我意识问题,并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力图从课程、自我教育、心理咨询和体育运动这四个方面促进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论述,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的分析较为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熟,但涉及到应对往往更侧重于针对具体心理问题的调适与咨询、引导等,忽视了非病态的学生心理亦需要成长,需要完善。另外,随着“校园文化热”的兴起,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校园文化,提出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但相关的研究往往是点到为止,对于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以及具体的、可操作的应对策略更是少有提及。例如,陈启文发表于《思想政治教育》2007年第3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在第四条防治对策中提出“应着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尤其要净化网络文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和谐的环境”,但为什么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具体如何优化都没有论述。李琳发表于《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6卷第2期的文章《试论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在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后,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示范、感染、激励、调适功能,并提出从优化校园环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注重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作出努力。此文的论述虽进了一步,但仍不够系统,并且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

1.3.2国外

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心理学尤其是技术心理学已经非常成熟,有关的研究与实践往往更注重技术性的处理方法,以心理咨询、心理保健为主要手段来解决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例如,美国在1940年前后就开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现在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设有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类机构,并配有专职人员。’由于国外特别是西方对待心理问题远不像国内那么讳莫如深,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针对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更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作用,如校园选址、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例如,19世纪末,美国著名建筑师欧姆斯特(F.L.Olmsted)主持的伯克利校园的规划,主张学校应靠近城市,其环境应是自然的、公园式的,认为这种优美的环境能够陶冶和培养学生文明的习惯以及自尊和自重。再如,美国东南麻省大学的校园入口被特意设计成聚合性较强的围合空间,周围建筑底层局部架空,形成面向广场的灰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国外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偏重,多少与技术心理学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以及西方人追求个性发展有关,对于我国大学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转贴于 1.4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4.1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这里校园文化指的是课堂教学以外的校园文化现象,涵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第二部分,介绍了“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找到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的契合点。接下来,第三、四、五部分分别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深入探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的重点在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搜集法,查阅国内外学者关于心理学文化转向、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等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多可资参考和借鉴的东西。

1.4.2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为两点:第一,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联系起来,分析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及特点;第二,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

1.5概念说明

1.5.1校园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应当是在“校园”出现时就存在了的,但“校园文化”一词在中国大陆的提出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探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讨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校园文化概念的不同界定。其实,不同研究者对校园文化概念不同的界定并没有孰是孰非之分,而是每个人从不同角度分析、概括同一个问题的结果。本文认为,首先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必然具备作为文化组成要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主体所处的校园环境、校园的规划布局、校园主体的消费倾向等;制度文化涵盖校园主体应当遵从的各种管理、奖惩等的准则;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学校的精神、学风、师德教风、人际关系等。三要素之间并不是径渭分明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园精神文化,后者也要靠前两者及校园主体的行为表现出来,但归根结底三者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人的思想和精神创造。其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特殊载体或背景的文化,这一点决定了校园文化与其他种类社会亚文化的不同,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涵盖上述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据此,本文对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如下: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内容以外,师生员工在校园这个特殊环境中进行物质和精神创造的总和。

1.5.2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随着高校扩招,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数量迅速攀升,特殊的年龄段、简单的社会生活经验、不同的生活背景,多重因素作用下,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呈现出复杂的状态。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实施积极正面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成长表现出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认识。

1、特殊年龄段体现出的特点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一23岁,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步入成人行列,但单纯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使他们在心理上还未真正成熟起来。

首先,大学生智力水平进一步发展,但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经历过高考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而大学期间,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猎奇心理的存在以及别能力、自控能力的相对缺乏,也让部分大学生在面对一些新鲜事物时,表现出认知结构和思维的片面、肤浅及单纯,对真伪、好坏的识别能力差;并且在有些时候即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仍然执迷于错误的做法,无法完全自控。

其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但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或消极情绪中。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理解的加深,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个体需要的增长,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关注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迫切要求了解自己,并力图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自己、认识自己,以追求自我完善。而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生活阅历的有限、社会实践能力的欠缺,也造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等方面的偏差。在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在自我认知方面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度的自我接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往往表现为自我为中心,排斥他人的帮助、建议等。过强的自卑感和自我拒绝则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陷入消极情绪中,自我放弃。

再次,大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但也容易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使其情感日趋复杂,并表现出强烈跌宕、不协调的特点。这种强烈情感的内容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生活空间的扩大、业余生活的丰富、自我意识的增强而日臻多姿多彩。但由于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自己欲望行为的合理性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加之他们风华正茂,精力旺盛,自尊感强烈而敏锐,情绪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既表现为热情奔放、勇往直前,又表现为遇事不冷静,容易冲动和盲目狂热,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

校园心理论文篇4

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是指发展过程中的高校长期延续产生的共同的价值观、信仰的形成,在规章制度、行为方式,器物设施中体现的特定的人文精神等;从狭义上说,“校园文化”是校园艺术教育与学生在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内容是大学生参加文化艺术和审美教育,丰富高校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和艺术修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一、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新形势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思潮和新的社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结合学校校园文化本身去探索新的教育方法。高校的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多样,校园文化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如社团组织、寝室艺术节、校园音乐会、校园书法展等,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精神塑造均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将思想教育内容承载在校园文化内,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人们具有共同的政治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而共同的政治目标建立在共同的信仰和信念基础之上的,因此, 校园文化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就必须使师生具有信仰、 信念层面的认同。决定人们信仰、信念的是价值观, 它是人们文化心理的核心。校园文化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就必须在师生中树立共同的价值观, 并用这种价值观去影响、 团结师生。

二、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在社会飞速发展、价值观多样化的今天,面对90’后大学生群体,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会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任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方法和方式就要不断的创新,改变传统对大学生的教育方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使校园文化建设逐渐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延续和载体,从而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育人功能。

(一)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彰显文化的熏陶感染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功能,是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使其人格和品德都得到升华和提高。从静态说,就是要加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把弘扬传统作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主格调,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熔铸历史,充满“求知”、“育人”的味道,使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们时刻受到传统精神的熏陶和洗礼。

从动态说,大学生的所有活动和行为都可能成为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二)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结合起来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每一学期,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会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设置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倡导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结合热点问题,开展清明祭扫、学雷锋等活动。此外,我们还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大学生关注学校的发展和变化,也鼓励学生走出去,了解社会,开拓眼界。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又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

(三)利用网络、社团等,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网络目前已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充分利用的阵地。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学生社团的号召力及凝聚力,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

校园心理论文篇5

档案是历史的见证,是社会发展的里程碑,学校档案则是代表学校的文明发展进程,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文章从学校档案开始研究,详细阐述了学校档案馆在校园文化中的发展作用,为促进高档案馆能够更好的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学校档案;校园文化;作用

学校档案包括学校的教学内容、学校建设情况和学校财务管理情况等具体内容资料,具体形式包含了文字、音频、视频、图表等等,通过学校档案的完整记录,能够将学校的发展历程完美展现了出来,是学校历史发展的重要瑰宝,也是学校发展过程中最权威性的证明[1]。校园文化包含了校园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主要通过校园建筑建设、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校园绿化情况等物化状态下的呈现出来。学校通过树立校风校纪和校园精神文化等形式,提升校园舆论的积极正面性,让校园生活告别物质性,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并且通过将物质文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师生的行为艺术进行融合[2]。利用学校档案内容引导校园文化的正规化、健康化发挥在那,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的快速建设,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1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重视档案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认真分析学校的未来发展形式,并且完善自身的心态管理,提高服务意识[3]。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有一下四种问题,需要克服才能够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

1.1狭隘的工作心态

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认为只要自己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不用关心学校的其他方面,努力做不好学校资料的整理、搜集和汇编工作,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在资料管理工作上就能够做好本职工作。

1.2拘束的工作心态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过于固步自封,加重了自己的精神负担,认为档案资料保管责任重大,需要严格保密,所以在工作中无法放开心态,工作意识保守,严格管理档案信息,大大的降低了档案资料的使用率。

1.3事不关己的心态

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与档案管理部门没有关系,只要做好自己的服务工作,保证档案的正常收录、整理,不会分散自己的精力去关心校园文化建设,将自己隔绝与校园文化建设管理范围之外。

1.4愧不如人的心态

在工作中,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单纯是一项服务类工作,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已经完成了学校所分配的任务,自己没有能力成为校园文化管理的一份子,学校领导也不会重视档案管理工作,领导也不会知道自己的默默付出,造成了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针对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心态问题,学校领导应该积极鼓励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自信心,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了解到自己的工作重要性和其他部门所不具备的优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查阅学校的所有档案资料,通过对档案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能够获得多元化的数据信息产品,促进校园文化理论依据,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大局观,和校园文化管理的参与性,科学完善了校园管理制度。

2档案管理工作规划到校园文化建设范畴内

学校通过制定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监管制度,并且将当管理工作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内,重视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肯定档案信息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积极鼓励学校的线管部门与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合作,积极开发档案信息内容,提升学校档案利用率[4]。通过档案信息资源有效的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具体内容,通过学校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定,有效形成档案信息开发的内容,通过对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视,有效拓展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途径。完善校园文化的具体规划,促进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管理中,给予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人员发挥自身能力的舞台。

3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列入到学校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范围

为了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发展,要将校园文化建设列入到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促进档案管理发挥重要作用,结合学校的发展项目和信息服务内容,有效促进学校档案发展,需要顺应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将档案信息资源有效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过程,通过学校的发展史增加学生的荣誉感,将优秀校友照片制作成荣誉墙,提升学生的目标感,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不同的校园文化内容鼓励学生探索学校的档案信息内容,加强学生对于学校历史的了解,并且促进学生对于学校的教学成果和教学课题进行查阅,加强档案信息资料的数据反馈,分析学生感兴趣的档案部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有助于引导学生的思想,完善校园文化思想的传播。

4明确档案信息开发责任

让档案管理工作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有效促进学校寻找到校园文化创建目标,通过创建校园文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有效促进了校园文化目标的设立,并且在具体工作中起到指导性作用,通过借鉴性学习办法,将校园文化建设具体内容落实搭配具体部门和具体个人,通过细化目标,严格实施监管责任制度[5]。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学校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责任划分,将档案管理工作的所有细节进行划分,让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内容划分到直接负责的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考核内容,促进学校档案资源的科学利用。

5加强学校间的交流

不同学校的发展历史是不同的,不同的发展时期,对于学校有着不同的影响,通过建立共同交流的档案信息资源使用平台,加强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升教师之间的学习,让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交流中,有效提升了校园文化发展。学校间的档案信息资源交流中能够快速提取到档案资源的深刻理论内涵和实践技能,并且精准的定位了学校文化层次,有效将档案资源有效运用到实际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以档案资源为校园文化的主导,学校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创建学校的良好教学氛围,促进学校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时间,让教师能够有效掌握不同学校的档案信息资源和优秀的文化内涵,有效将档案资源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创建科学有效的校园文化指导理论。

6结束语

学校档案是校园优良传统的传承,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树立学校品牌,提升学校文化氛围、改善师生精神面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楠,赵清秀.如何发挥学校档案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黑龙江档案,2014(3).

[2]李春琦.如何有效发挥学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求知导刊,2016(7):31-31.

[3]任蕾润.发挥学校档案功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6):261-261.

[4]潘廷将,陈艳宁,黄凤妮.试论档案管理与学校校园文化的关系及其作用的发挥[J].中国科技博览,2013(34):563-563.

校园心理论文篇6

关键词:理解偏差;文化建设;特色教育

一、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理解出现重大偏差

很多技工院校虽然已经开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由于理解出现重大偏差,对校园文化建设定位不当,把学生的文化活动当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部,从而将校园文化建设职能转移至学生管理部门,例如学校团委或学生科,而不进行面上统筹安排,校园文化建设只能单一进行,无法进行总体推进、全面提升。

2.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很多技工院校在校园文明建设过程中,一味关注校园面积、校舍扩建、实验实训设备等的建设,而忽视了引领全校师生教职员工的精神文化建设;只着眼于可见的实体文化建设,例如,修建气势宏伟的图书馆、耗资巨大的人工湖、宽敞明亮的教室、多功能的活动中心等等,而非物质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等建设却被忽视了。结果只是增加了物质化的大楼大厦,却缺乏了能使人潜移默化的精神熏陶。

3.技术教育特色明显缺乏

这是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由于我国技工院校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缺乏自己的理论,很大程度上照搬了职教院校、普通高校的做法,没有挖掘出技工院校校园文化中的技术教育元素,从而失去了技工教育的特色,最明显的就是社团文化的建设,一味照搬职教院校、本科院校的社团协会等文化活动,例如歌舞团、计算机俱乐部、文学社等,不能显示出技工院校的特色。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相应措施,如开展技术技能型社团活动、接轨社会生活活动、加强行业规范教育、鼓励师生大胆创新创业、校企文化的对接等。

校园文化的建设,其归宿就是学生人格的健全和成长成才。有技教特色的校园文化,应该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就当前而言,无论是从学生成长角度,还是从校园建设角度,将技教元素纳入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要从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正确界定技工院校校园文化中的技教元素,寻求彰显技教元素的文化建设途径,打造包含技术技能、择业就业、企业竞争和创新创业等四大元素的技工院校校园文化,促进技工院校学生全面发展和顺利就业。

二、技工院校校园文化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当前,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少专门的理论,多运用职教化、普教化理论指导发展。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虽有许多共性,理论有共通之处,但也不能忽视两者的个性差异:在培养目标上,前者培养技术工艺人才,后者培养管理服务人才;在培养规格模式上,前者培养学生的专家品格,后者培养学生的杂家品格;在教育特点上,前者则更重视一贯性,后者则重视前瞻性;在教育内容中,前者更强调专业内容,后者渗入了更多的德育内容。因此用职教校园文化建设理论指导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行不通的,它对技工院校发展和学生成才并无针对性,尤其是对人内在的心理完善、潜能开发、个性塑造等方面并无多大指导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填补了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空白,同时将技术技能、择业就业、企业竞争和创新创业四大技教元素加入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使理论更具时代特征和指导意义,为今后的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的完善提供初步理论支撑。

2.实践意义

校园心理论文篇7

关键词: 科技哲学 书香校园建设 必要性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在高职院校实施书香校园建设其实就是通过教育者的积极引导,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让广大师生通过多种形式,感悟人类的智慧和文明。中国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涵盖了自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品读国学经典,汲取精华,建设书香校园,对于承载教书育人任务高职院校来说是必要的,更是必需的。

一、书香校园建设服务师生成长

在科技哲学领域关于科技伦理的研究中,我们能找到包括人的理性理论、人的心灵理论、人的追求理论等,这些将为书香校园建设的主体――人,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解决了科技伦理中人的理论问题,也就能更好地建设书香校园,服务师生成长。

1.书香校园建设是一种理性的过程。书香校园建设的主体是人,人的本性是理性的存在物,书香校园建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分享普遍理性的理性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认识普遍理性的理性过程。一所真正有内涵的学校,应该是让人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能深切地感受到书香的味道,感受到人的理性内涵。教育不应该成为一个训练“机器”的机构,而应该成为培育有理性的人的场所。通过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广大师生认识理性,学会分享理性。

2.书香校园建设是一种提升人的心灵境界的过程。书香校园建设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主要任务。书香校园建设是一个努力向上,努力向无限追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忽略的是人的限度,尤其是社会的限度。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同范式的文化传播更加普遍,文化中的价值观差异更加凸显,对科技文化教育提出挑战。高校是人文精神的殿堂,建设书香校园,用优秀传统文化来构建我们的价值观,对于高校的德育教育来说非常必要。

3.书香校园建设是一种实现人的追求的过程。师生在校园环境中,通过主体的认知来表达对人文精神的接受。当人的期望值特别高,不能达到时,不能忽视我们对善良追求的动力,我们更需要一种自我超越的精神,来实现书香校园文化层次的提升。书香校园文化具有德育教育的特质,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相关联,高品位的文化理念灌输,能保证学生人格修养的形成,达到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4.书香校园建设是一种文化扬弃的过程。书香校园文化受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影响。当今很多年轻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个性超脱于社会文化,形成扭曲的道德观,对文化教育的现状提出挑战。时代要求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相同步,书香校园文化的建设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反映社会的总体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强化主体意识,对文化进行扬弃,接受对师生发展有益的传统文化,摈弃那些功利主义文化。

二、书香校园建设服务学院发展

在科技哲学领域关于科技方法的研究中,我们能找到包括假设理论、归纳理论、演绎理论等,这些科技研究方法的理论将为书香校园建设搭建更加合理的框架。把科技方法理论运用到书香校园建设,能让书香校园建设更加科学、理性、规范,服务学院发展。

1.书香校园建设是一种回归过程。书香校园建设能更好地对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质和内涵进行追求和把握,是一种回归过程。文化的积淀是书香校园建设的前提,是高等教育实现战略目标的保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要注重对文化本质和内涵的把握,引领文化建设的潮流,把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找出文化深层次的价值所在,建立能服务学院发展的文化模式。

2.书香校园建设是一种动态过程。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归纳过程,是一种动态过程。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都是时代的需要。归纳和总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把学习传统文化作为师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完善的文化价值体系,把校园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文化的动态性。

3.书香校园建设是一种辩证过程。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从书香校园到校园溢满书香,是对文化的演绎,是一种辩证过程。文化的发展遵循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事物的发展过程是辩证的否定过程,即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校园文化建设是客观存在的,书香校园建设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也就必然遵循辩证否定的规律,因此,我们的书香校园建设过程是一个辩证过程。

三、书香校园建设服务社会进步

在科技哲学领域关于STS(科学技术与社会,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的研究中,我们能找到教育活动、思想文化活动等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些关系更加有利于书香校园体系的构建。要有效利用这些关系,使其服务于社会。

1.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相互作用推动社会意识形态的提升。思想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前提,对文化建设有指导作用;文化建设是思想建设的表现,对思想建设有展示作用。用STS中的理论关系来指导书香校园建设,其实就是研究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之间关系的过程,二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STS理论能指导书香校园建设,书香校园建设能展示STS理论的成果,二者的相互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助于社会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是对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能更有效地推动文化的进步,进而提高全社会的综合素质。文化是内化为人类思想的人化过程,文化能不断丰富教育的内容,让教育充分体现时代的特征。社会综合素质的提高过程其实是人的综合素质提高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教育的接受和文化的传播,二者相互影响有助于社会综合素质的提高。

校园心理论文篇8

    论文摘要:本文概述了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制度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论证了科学发展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探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校园文化的举措: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坚持统筹兼顾,使校园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机制;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 

 

一、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员工的传承与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校园文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建筑、教学、办公和科研设施、生活服务设施,以及与高校相关的校园环境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二是精神文化,它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总的来说,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不同的校园文化使各个大学拥有不同的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更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文化的人类共同性 

“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取得成果的总和”。 [1](p6)无论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对前人成果的坚持、批判、吸收和继承。文化为全人类所创造又为全人类所享有。因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学校园文化仍具有人类的共同性。 

2、文化的时代性 

任何文化都是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的,因而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原始人创造文字,驯养、繁殖动物、种植植物,创造了原始文化;蒸汽机的发明,产业革命的完成推动人类进入近代文化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的闻世开创了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文化的新纪元。总之,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是随时代的前进而进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校园文化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3、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按其产生与存在而言,原本都是民族的。斯大林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2](p64)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共同体。正是共同的文化使56个民族统一为一个民族——中华民族。为此,民族性是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 

4、文化的阶级性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在无阶级社会里,文化活动的创造总是群体性的。因此,反映这些群体活动的人类文化带有该群体的共同特征。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很多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同程度的带有阶级色彩。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教育和科技文化成果变成了资产阶级的剥削工具和专制品,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的文化是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一切文化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这是社会主义校园文化与私有制条件下的校园文化相区别的显著标志。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建设乃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具有重要功能。 

1、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把全校师生员工引导到学校确定的目标上来。具体来说,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高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将所有的教职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共同为学校建设事业而辛勤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学校倡导什么、鼓励什么、师生员工的注意力必然就会集中到什么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精神的体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能吸引师生员工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把实现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2、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所包含的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群体意识,就像一种精神粘合剂,可以使师生员工产生归属感,增强凝聚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成员之间主体地位平等。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根本上一致。为此,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不仅来于校内也来于校外,具体体现在校园文化精神上。校园文化精神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认同的价值观念,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一旦形成,它对大学师生员工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能使全体成员团结一致,关心学校建设和发展,进而立足本职,做好工作,形成一种心理需求,从而增强学校成员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3、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在学校建设中,它是最能体现学校风格和特征的意识形态。它反映着师生员工的共同心声,一幅好的校训,一首好的校歌,就会营造一片校园文化的氛围,一次健康有益的大型活动,往往会使师生员工终生难忘,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产生一种激励作用,从而使学校产生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对学校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4、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约束功能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学校文化依据党的基本理论和宪法、法律的规定,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形成校纪、校规、校风、校训以及各项制度等,是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它表现为一定的纪律性和规范性,它赞扬什么、反对什么、规定大家怎么做,如何做,要求大家沿着规定的目标前进。凡是符合校园文化建设规范的行为,必将得到肯定和鼓励,而违背校园文化建设规范的行为,则会受到人们的谴责。校园文化对每位成员都具有约束力,规范着每个人的行为。 

5、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辅射功能 

校园文化塑造着学校的形象,反映着学校的个性特征,也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一种能够不可忽视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对学校建设和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力会辅射到整个社会。例如: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对一个学生来说,通过学校的招生广告开始就会对他的人生产生影响,入校后加之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感染和熏陶,直到他毕业走向社会都会念念不忘。一些学校实施学、产、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送科技到农村,送科技到工厂,请专家到学校。学校和企业联姻,在这种办学模式下,学生、教师和社会接触的范围日益扩大,校园文化的辅射功能日益凸显。 

 

三、科学发展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推进理论创新的要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党的理论不断创新的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科学发展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针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主要表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和办学行为,作为社会主义的高校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高校办学的灵魂,关系着高校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么发展的重大问题,创造性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即尊重办学规律,坚持高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自觉做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以大学生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社会主义祖国培育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优秀人才。这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指针,必须长期坚持。

    3、科学发展观是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制度的依据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更新观念,培育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具有时代意义的创新精神,创造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而制定规章制度的依据就是科学发展观,只有尊重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的制度才会民主、科学、规范,使各项制度服务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4、科学发展观是促进校园文化功能发挥的保证 

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到高校建设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功能的发挥,科学发展观是重要的保证。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强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就能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就能保证制定正确的规章制度;就能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就能保证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保证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 

1、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建立健全以党委为核心的党政工团协调配合的领导机制。做到这一点,一是各级领导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根本指针,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二是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科学安排,全面落实。三是坚持以教职员工为本,不断提高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四是坚持学习加强理论修养和品格行为修养,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并经常反思和探究实现领导作风好转的有效途径,保证从源头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校园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职员工的建设,关键是提高教职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以实现教职员工的发展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就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从教职员工的实际出发,从国家和学校建设的全局出发,把服务于教职员工作为首要任务。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使广大教职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荣辱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推进校园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3、坚持统筹兼顾,使校园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是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克服形式主义、本本主义和主观主义作风,始终注意统筹兼顾、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党的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全球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影响,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相异相生的格局。这种格局对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这里一方面,要积极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导向,以培养中华民族精神为要求,构建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把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上下一致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秉承中华优秀文化理念: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和谐。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构建以优秀文化为主流特征的文化氛围。 

4、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手段,是为了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章、有序、有效开展的手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离不开制度的强化,而后用情景来内化。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大多数人的思想文化意识水平还不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条件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这些制度涉及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如,党委工作制度、行政指挥决策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务教学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组织人事制度、后勤保障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健全这些制度的关键是:一是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即和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相一致。二是保证制度的科学性,根据学校建设的具体情况,符合学校的办学规律。三是保证制度的制订程序性,从教职员工中来到教职员工中去。四是保证制度的实效性,各项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满足广大教职员工的需要,制度拥有了群众,就会使制度内化为现实。 

 5、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键在于理论和行动上的开拓创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它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不畏艰险的勇气,另一方面,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所需的理论功底、知识水平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一定要立足于学校的现实条件,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协调一致。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已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及其相适应的社会主导文化相适应,同时,时代的发展和前进,高校自身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校园文化建设从内容和形式上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永葆先进性的源泉。校园文化建设物质方面的创新就要注意在财力允许的基础上,注重环境的全方位优化、干净整洁、设备仪器及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以增强学校外在的感召力。在精神文化方面,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3]。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丰富和发展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内容,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出独特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祝西莹,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5. 

校园心理论文篇9

关键词: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网络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2535131。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独特风貌,蕴含着一种潜在的力量,具有无声教育的感染作用。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许多学校管理与发展的积极追求,“文化的力量”正成为推动教育进步的巨大动力。而校园网络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种新型载体,对学校文化建设可以产生重大的影响。学生、教师是校园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学生与教师的培养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关键。利用校园网,努力培育人文环境,组织内容健康,格调高尚,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让校园逐步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和文明的校园环境,从而推动整个校园文明程度的明显提高。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努力创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充分挖掘和发挥校园网的文化功能,用网络技术为校园文化提供传播平台和技术支持。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

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不同文化的传播、碰撞交融在一起,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冲突更加剧烈,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价值选择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需要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文明健康的文化信息输入网络,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

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对校园文化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见仁见智的界定,主要的有:“课外活动说”、“学校准文化说”、“文化氛围说”、“规范说”、“校园精神说”、“第二课堂说”六种基本界定。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师生依据高校的特殊条件,在从事课内外的各项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物质基础、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意识形态。

高校校园文化吸收、融合和同化着社会的主流文化和其他亚文化,同时又通过与产业部门、社会的科研机构以及国际、校际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使高校校园文化不断地向校外拓展。当然,高校校园文化自产生之日起所形成的文化特质以及每所学校独有的文化精髓会被稳固地传承下去。

电脑的出现使得电子信号开始拥有思想和一定的推理能力,网络的出现进而使得这种能力突飞猛进,作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于是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即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可以定义为: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全球信息资源创新与共享的文化,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物质载体,以上网者为主体,以虚拟的赛博空间为主要传播领域,以数字化为基础技术手段,为人类创造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文化是指通过互联网络生成的包含网络媒介和技术、发言人、听讲人、话语环境和文本等要素在内的一系列的符号的表达系统,是以网络使用者为主体,以计算机网络作为物质载体的信息时代“特殊文化”,它不是一种地域文化,而是一种时域文化。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网络信息时代,高校校园文化的延伸发展,是以大学师生为活动主体,以校园文化为依托,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沟通的行为方式及其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包括所有与网络直接相关的高校校园文化部分。

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规范化

如果把法律法规层次和技术层次的校园网络制度文化理解为“做什么”、“怎么做”的话,那么,道德心理层次的校园网络制度文化就是“做还是不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的问题。它既是制度层面上的约束和限制,更主要的是心理层面上的随意和冲动。因此,道德心理层次上的校园网络制度文化是整个校园网络制度文化体系中的最为复杂、建设难度最大的环节。目前许多高校往往只是重视网络技术的教育而忽视了网络道德法规的教育。

2. 网络舆论缺少制度的监管

目前许多校园的网络平台中都有BBS论坛,平台准入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网络实名制,由于部分学生素质不高,随意传播不良信息,侵害了学生的利益,甚至影响到校园内部的团结。

有的校园网络的BBS中,论坛管理者有权利删除敏感性的帖子,版主可以封锁ID,但是一旦权利使用过当,容易引起大学生甚至老师的反感,从而导致BBS使用者的流失。虽然现在许多校园论坛的管理者和各个版块的版主能够承担起“把关人”的角色,但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环境中的有力度的“把关”,校园网络舆论的把关是缺少权威和强制力的,收效甚微,没有起到实质的过滤筛选的作用。

3. 学生对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淡薄

网上资料的丰富性,引发了大学生的一些抄袭行为。一部分学生用搜索引擎方式查找方便又快捷,久而久之,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惰性。由于互联网具有的隐匿性的特点,他们在写毕业论文时完全依赖网络,查找资料后简单拼接,甚至不在必要的地方标明出处,由于技术的原因,现在的很多学士论文很难做到严格的审查,这就使得网络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大学生对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淡薄,对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不利影响。

三、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1.建立健全高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制约不良网络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高校可以制定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和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落实信息通报、网情研判等制度。例如:建立IP地址使用信息数据库和IP地址分配使用逐级责任制。建立网情监测系统,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信息适时监测与跟踪、路由路径控制等系统,及时发现和删除各类有害信息等。制定重大网情应急预案,完善校园网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由党委宣传部负责定期对校园BBS论坛上的热点问题和舆论走向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工作建议与对策,供学校领导决策参考。保证高校网络安全性和内容的积极、健康。

2.牢固树立主阵地意识,加大网络文化监管力度,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校园网是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校园的一个重要信息源,发挥着宣传、教育、引导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作用。要把校园网建设成为有吸引力的、有说服力的、有大面积覆盖率的主流网站,形成校园网络体系,构建独特的数字校园网络文化环境。这个校园网络体系可以分为内网、外网两部分,学校网、部门网、学生社区网、学生个人网页等多个层次。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受学生欢迎且知识面广的老师,以真实身份或以虚拟身份进入网络,通过与学生交朋友的方法讨论问题,及时回答学生在生活、感情、学校制度等方面的困惑,做一些“人性化”的引导,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学校要加大对校内各种网站的检查监督和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协调机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原则,规范准入与审批制度。宣传部门负责内容审批、网络中心负责技术准入、主管单位负责日常监管。校内各单位要在第一时间封堵删除网上有害和不良信息。对传播不良和有害网上信息的人,各单位要及时掌握情况,分析原因,做好劝诫、疏导、教育工作。要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利用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宣传和舆论引导活动,利用好、管理好、建设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

3. 制定大学生网络使用规范,建立论坛实名注册制度

网络规范是校园网络文化建立和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是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关键,是一切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的准则,网络规范制度能够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使他们逐步养成在一定制度和规则内自由行动的行为习惯,对于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服从管理、遵守公共道德等素质大有裨益。为了进一步加强网络论坛的信息的管理监控,应该建立诸如《大学生网络论坛管理规定》等网络建设的规章制度,完善论坛信息分析报送制度,信息审核登记制度,信息监视、保存、清除和备份制度,以及不良信息协助报告和协助查处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形成网上舆论管理合力,牢牢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4.设置网络道德教育课程

网络教育是网络技术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的整合体,青年大学生正是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整体来说是较好的,但是还有不少同学网络道德意识淡薄,一些道德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影响,容易在网上做出一些不道德和不文明的甚至是违法行为。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就要积极利用网络手段,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和自律自省意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悟守网络规范,约束网络行为,自觉维护网络秩序,文明上网,文明聊天,文明交友,努力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5. 提高大学生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

作为校园的网络监管部门,首先要完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校园的网络平台不能游离于法律监督之外,网络平台的管理者,应当借助技术手段对网络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在其设计的网络交流的流程中加入知识产权审查程序。要设法提高网络人员的道德水准,要倡导和鼓励大学生自觉维护网上基本秩序。杜绝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发生。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选修知识产权课程。目前大学生对知识产权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主要来自报刊电视新闻报道 和互联网,其次是知识产权书刊资料,最后才是课堂学习。可以看出,大学生主要是通过报刊电视和互联网来获取知识产权的相关信息。调查发现,认为需要开设知识产权课的学生比例达87%,说明大学生都已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意识到知识产权与自身生活的密切联系,有想了解知识产权知识的需求。

6.积极开展网络文化活动,提升校园网络文化品位。

应当把网络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框架之中,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信息集中优势和服务育人功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1)开展思想类活动,比如成立网上邓小平理论或“三个代表”学习兴趣小组,定期在网上举行学习交流活动;也可开展网上辩论大赛;(2)开展创造类活动,如开展网上创业大赛或网页设计大赛,既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又能培养他们对网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3)开展服务类活动,如开通网上心理咨询,为大学生解答择业、竞争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可在网上开展就业指导等工作; (4)开展传统文化类活动,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提升校园网络文化品位。

7.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重视提高网络内容建设。

网络因其传播领域的宽泛、承载信息量巨大,成为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新工具和手段。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熟的时期,对信息的筛选、鉴别能力差,更容易被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所迷惑,这必将影响整个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性质,影响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有些高校内部的网站,内容缺乏吸引力,忽视在网络时代媒体传播的特殊性,不能转变传统的“官方”媒体面貌,依旧保持着“呆板”、“高高在上”的形象,在内容上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特点,显得枯燥乏味,在形式上保持生硬的说教风格,缺乏互动,显得十分单调,最终导致在学生中乏人问津。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取得好的成绩,领导重视和制度保障是前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持久而有序地进行,单靠学校的某一个部门是不可能抓好的,必须纳入学校的重点工作,进行总体设计,统筹安排,齐抓共建,分工合作。同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网络管理办法,才能够使整个网络活动活而不乱、严而不死。

网络内容建设的质量体现了网络文化的高度、广度、深度,体现了网络文化建设的情趣和品位。要建立“贴近校园学生生活”、“贴近师生网络文化需求”的网络资源模式,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平台,开辟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栏目,加强各种知识信息资源库建设,探索各种增强校园网络资源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育人功能和资讯功能。

总之,在网络文化语境下,重视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需要,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孙建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11) .

[2] 刘洁.网络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和改革途径[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3] 徐龙福,邓永发.社会信息化发展的网络文化安全[J]. 江汉论坛. 2010(11) .

[4] 杨瑞萍.建设和谐的网络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7(07).

[5] 李琳.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功能[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6] 丁玮.新时期全面加强网络文化建设[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05).

[7] 彭知辉. 论与网络舆情[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8] 纪红,马小洁,薛腾. 互联网的民意表达与权力监督功能[J]. 湖北社会科学. 2010(03)

作者简介:

校园心理论文篇10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转化应用;问题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形象和标志,优秀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在无形中促进人们的思想进步和素质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研究,以期能够在提升学校影响力的同时,有效发挥大学的育人功能。现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但是现实中大部分的成果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的领域,并没有充分发挥理论研究成果的指导意义,无法有效的促进文化建设实践的发展以及校园文化研究的深入,因此,分析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的意义、现状以及问题,从现状和问题着手,找到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新路径就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意义

总体来讲,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促进实践的发展,即高校文化的建设,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丰富文化研究理论成果,推动文化创新。具体看来,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意义包括以下几点:

1.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大学生作为校园生活的主体,势必是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主要载体和路径,在促进校园文化转化应用的过程中,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不仅能够为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应用提供一定的路径,还能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锻炼自我、展示才华,促进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且在活动过程中得以启发,进行文化的创新与创造,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

2.推动和谐校园建设,提升高校办学魅力。高校校园文化不仅仅包括一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时还有不可或缺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在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中,要进行物质文化的建设,更要与时俱进,注重校园精神文明、体制机制以及行为规范的改造与完善,在这一系列的实践过程中,无疑会对学生和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和教师自觉的规范自身行为、振奋自己的精神状态,同时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情操,从而有益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与维护,提高学校的影响力,树立高校良好的形象,彰显其教学魅力与底蕴。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路径。当今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也要坚持这一思想的指导,在实践过程中,要创造形式多样的载体,不断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和要求。同时,高校也是先进思想的集散地,大学生是思维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都将在师生群体中得以实践,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开来。

4.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随着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对高校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也丰富起来,然而,由于缺乏对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这些理论并未能得到充分的运用和发展。另外,纵观近十年来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成果,虽然研究的角度颇多,但不可避免的仍旧存在形式单一、研究重复,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同时,理论的研究也过于表面化,多流于形式,其实,归根结底大部分都是由于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缺乏转化应用的原因,将丰富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才能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进而发现理论的不足,通过实践解决新问题、新矛盾,使理论的研究得以深入发展。

二、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问题

总体来看,近年来,各个高校在思想上越来越重视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研究,表现在加大本校形象塑造,主动创建学校特色文化品牌;在理论上,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从近两年爆发式增长的校园文化研究学术成果可以看出这一点;在文化建设上,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学校投入资金和政策支持,完善校园环境、建立学校文化符号,增进校园文化氛围等等都体现了这一点。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承认,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在成果转化应用上没能跟得上理论的发展,相对于丰富的理论成果,文化研究在实践应用上也稍显匮乏,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大学生是校园活动最重要的主体之一,也是各个活动的主要受益者和参与者,而在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上,却没能充分的将学生纳入实践者之中,或者只是一味的采取一些简单的校园文化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往往使成果的传播与实践流于形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是思维最活跃、行动力最充足的一代,应该借助学生的力量,将学生真正的看作学校的主人,在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上,听取学生的建议,甚至将一部分工作交由学生去做,让学生发挥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文化研究成果首先在学生群体中传播和应用开来。

2.对成果的转化应用思想上不够重视,认识上也稍显狭隘。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大多学校还没有能够真正的从思想上树立起进行转化应用的意识,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认为只要将理论丰富起来,将优秀的理论传播开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会取得成功。殊不知,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重在将其应用于实践,只有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在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检验、丰富理论的相互作用中,即在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获得理论认知,从理论研究成果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反复循环和上升中,高校文化成果才能得到转化应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取得成功。

3.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力不足,缺乏指导。对于如何做好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各个高校还处于探索阶段,整体看来实践能力稍显不足,并且缺乏有效的政策指导。这就使得各个高校在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中不断的进行交流学习,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文化建设的发展,但由于都处于初期,导致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路径相同、文化活动缺乏新意、高校文化建设趋于一致,缺乏个性,这实际上限制了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最终阻碍了文化创新和发展。

4.没有完善的体制机制做保障。高校校园文化的有效转化,首先必须解决体制先行的问题,只有以完善的体制机制作保障,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才能实现有效转化。完善的体制机制应当包括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创新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的治理政绩考核机制,科学的实践决策机制以及有效的导向激励机制和严格的约束监督机制。而现实中多数高校并没有相对完善的体制机制,甚至只是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流于形式,交由一些非专业人员做做面子工程严重阻碍了校园文化的实践发展。

5.缺乏有效的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载体。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势必需要一定的媒介和载体,创造有效的实施载体,是促进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的关键一步。而大多数高校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做到位。例如,校园文化品牌的建立缺乏新意,大多为了学校形象工程照搬照抄国外经验或者其他高校;没有充分调动自身学校的积极性;高校治理上出现“泛行政化”现象,高校功利性增强,商业气息浓、学术浮躁等等,这些都表明了校园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有效载体的缺乏,严重阻碍了高校校园文化的转化应用。

参考文献:

[1]房兴.近十年来国内高校校园文化研究评述[J].学海纵横,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