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5 00:21:35

高等学校论文

高等学校论文篇1

(一)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由于高等学校钢琴教师仍是稀缺人才,主要资源是音乐院校的毕业生,教学能力和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在教学方面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效仿他们所接受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全新素质教学体系。

(二)教学忽视学生学习和实际的结合。高等学校的钢琴教学仍然注重的是学生弹奏技能的培训,学生只会重视节奏,音高的准确,忽视了对乐曲的表现风格和音乐内涵的理解。有很多学生的弹奏技艺很高超,但是他们无法在实际教学中施展自己的才华。

(三)基本功不扎实,学习方法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钢琴教育方面逐步得到了普及,随之产生不利因素是高起点,难度大,往往忽视了对基本功的巩固,导致了实际水平达不到演奏的程度。学习方法过于单一,高等学校钢琴教育的主要模式是教师讲解学生集体授课,单纯的练习教材上固定的乐曲技巧,缺乏实践性。

二、高等学校钢琴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改变传统落后教学理念,丰富授课内容。随着教育事业局面的不断更新,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钢琴教学是一门集聚艺术的课程,因此要寻求一些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的精英来帮助提升整个教师团队的素质。丰富教师授课的内容,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对钢琴的学习产生了事半功效的效果,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质。

(二)科学的钢琴实践教学。我国高等学校的钢琴教育应该把钢琴技能的培养进行合理的理论实践指导,实践教学是钢琴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多为学生提供欣赏名曲的机会,调节课堂气氛的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的活力。钢琴的基本技能的练习要和钢琴的伴奏独奏能力共同培养。为了避免枯燥的练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经典乐章等。

(三)拓宽学习渠道,注重多元化教育。科技和网络的迅猛发展为钢琴的学习增加了许多途径,教学可以充分的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等媒体的信息,不但能为钢琴教育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与内容,同时也为学生找出更多学习专业知识的方法。首先,学校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国内外知名的钢琴网站,及时有效的关注网站有关钢琴信息的最新动态,和其他钢琴学者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其次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的钢琴比赛,在比赛中增强自身实践技能,同时还能接受新鲜事物,一举多得。注重多元化教育,高等学校的钢琴教育还应该增加文化素养的培训,学生具有很强的文化感知能力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除了学习本土文化,还应多引入外国的钢琴作品,让学生开阔钢琴文化视野的同时提升多元的文化教养,提高高等学校钢琴教育水准和学习质量。

三、总结

高等学校论文篇2

有的青年教师没有经过当助教的锻炼,直接走上大学讲台,结果由于讲课经验不足,就会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良,有可能使教学双方互不满意。此外,有些青年教师,由于职称评定、评价指标等原因,把重心放在了科研和课题等方面,而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不足,使得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没有得到加强,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最终不能提高教学能力,也将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高校青年教师素质的也要求越来越高,青年教师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青年教师的教育背景对其从事高校教学工作有着较深远的影响。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多数为非师范类毕业生,他们没有参与系统的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师职业训练,只是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后,直接担任一线教师。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青年教师没有建立良好的教学基础,又没有较好的渠道来培训教学方法和手段,这使得教学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青年教师们只有通过实际教学过程中慢慢摸索,而这种方式的代价就是不高的教学能力所产生的不良的教学效果,既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将导致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较低。

2.高校中普遍存在的轻教学、重科研现象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社会氛围和竞争压力,科研和发表学术论文的分量远超过教学的观念深植于广大青年教师心中。导致青年教师对教学的投入较少,影响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流高校必须承担起科学研究的重任,自然也要求教师重视科学研究。但重视科研不等于忽视教学,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的科研应与人才培养有效地结合,培养人才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

3.教师自身发展的欲求影响青年教师对教学的投入力度。青年教师刚刚参加工作,对自己的事业都有一定的规划和期望,认为自身发展同样重要。因此,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有些教师会选择出国进修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这些压力所在,使得他们投入教学的精力很有限,这些都将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4.学校的教学氛围也是影响青年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大学除了要求教师的基本学历外,缺少对进入大学教师行列的人员进行系统的教育教学专业培训,使得他们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领导能力与管理方式等方面不能够全方位地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教学、教育知识,距离成为合格的专业教师还有很大差距。此外,有些学校在老教师“传、帮、带”方面做得不够到位,不能有效地利用原有的优秀教学资源,将优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代传承下去。

三、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机制

为系统地反映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水平,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其评价指标有很多方面,主要包括:教学的认知能力、理念更新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学的监控能力、敏锐思维能力、反思教育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教学创新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并增加了“综合测评”这一关键指标。评价内容主要侧重于青年教师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能力,与受教者的沟通和交流能力,组织和协调教学过程的能力,更新教学理念以及学习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手段的能力,进行教学研究和总结分析的能力,自我提高和自我充实的能力等要素。影响当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态度、职业志向等。教学效果的优良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学生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最有发言权,也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将学生评教纳入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是最关键的一项措施。为保证教学质量,一般高校都有听课、评课和学生评教制度。对评分结果进行评奖或与职称评定挂钩,对改善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很多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激励青年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工作。如哈尔滨工程大学采取了课堂授课评价的方式,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测评。包括学校和学院两级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对青年教师进行课堂听课测评,课程结束后,学生对每一位老师进行打分评教,最后将两项结果结合得出综合测评分,以确定奖励等级。该评价工作共设置了本科教学优秀主讲教师、研究生优秀授课教师、示范主讲教师、终身示范主讲教师、优秀青年主讲教师、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奖项。而且对研究生课任课教师和本科生课任课教师进行分别评价。截至目前,该校已连续三年对教师进行了教学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举措对优秀青年教师给予了必要的肯定,充分调动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从而鼓励青年教师更加认真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四、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对策

1.完善岗前培训。岗前培训是青年教师在上岗前进行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训,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教师在正式上岗前,需要给教学评价较好的教师当助教至少半年时间,以此来学习其优良的教学方法,吸取其优秀的教学经验。且青年教师在讲授一门课程之前,必须通过课程竞聘,以对所教课程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研习,并通过专家的点评和指导,通过考核后,才能进入授课阶段。授课过程中,也要有相应的督导对其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价,以期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实行导师制。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为使青年教师顺利地通过教学关,学校要对青年教师实施一对一的帮扶计划。对即将任教的青年教师,要根据其所学专业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安排相应的高水平的指导教师,积极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3.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科研和教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方面,只有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才能达到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高校教师要积极研究学科的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优秀教学经验,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在鼓励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同时,还要采取相应措施对其教学研究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阶段总结,促使教学研究成果丰硕,对于具有较强推广价值的教学研究成果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使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思想贯彻到青年教师队伍中。

4.加大青年教师授课评比力度。教师课堂授课评比是培养和发展教学名师的重要渠道,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以赛促教强化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练,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重视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重视教学基本功的锻炼,注重与学生的课堂交流,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创新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学校论文篇3

关键词: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科技教育;艺术普及教育

随着我国现代化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素质教育”日益备受关注,作为素质教育之重要组成部分一艺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我们这里所言的艺术教育并非艺术院校的专业艺术技法训练或纯抽象的艺术理论学习,是旨在普及艺术知识,提高人文素养的综合艺术教育从原始社会的岩画、彩陶到现代化今天纷繁复杂的多样化艺术形式,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而发展,现代人也普遍意识到,艺术经验对于丰富人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与人性中最深层面的意识紧密联系,艺术能给人以勇气和希望,能给人以精神慰藉,艺术也保证了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们相互之间得以心灵的沟通,艺术还能够保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延续。所以说一个没有艺术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体制也是不健全的,同样高等教育也需要艺术教育。在这里,我想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谈谈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且思考如何以学科为基础将艺术普及教育纳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当中。

一、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控制,我国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一直作为“副科”可有可无地存在,担任中小学艺术课程的教师也大多数是“兼职”,并不是经过专业艺术训练和理论学习的专业艺术教师,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很不合理,只是以简单的摹写或自由发挥来应付儿童对艺术的本性渴求,更谈不上系统的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等学习。此外,大多数中小学校艺术课的课时很少,经费严重不足,许多学校每周只有一到二节甚至干脆砍掉艺术课。

高等教育中的艺术普及教育又怎样呢?事实上,刚入学的大学生对艺术史和美学理论知之甚少,对于高雅艺术普遍兴趣不高,甚至于不知如何欣赏,学校也将重点集中在科技教育各课程的教学上,忽视或轻视人文素质教育,“人为地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文理分家,这势必严重地妨碍、制约、损害、摧残乃至扼杀人的本性、人的创造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极不有利于贯彻中央《决定》的精神”。众所周知,这种文理分裂,会造成学生综合素质的严重失衡,最终如同自然生态一样,失衡会使各个物种急剧退化甚至于导致生物链的断裂,教育的失衡就会导致各学科之间丧失多元化之间的相互支持。

随着我国加入了WTO,中国已进入了世界一体化竞争当中,实际上,经济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与世界先进的教育体制接轨,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科学实践当中缺乏冲动性的创造能力、外向性的表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协调能力。究其深层面的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对于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而艺术教育又是人文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我国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就在《论大学教育》的演讲中指出:“所谓‘人’,就是对于世界社会有他自己的认识、看法,对已往及现在的所有有价值的东西——文学、美术、音乐等都能欣赏,具备这些条件者就是一个‘人”’。众所周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不仅是位杰出的艺术家,而且还是想像力、创造力极为丰富的科学家,他承认是艺术为其科学创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现代人也普遍意识到“艺术活动通过其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既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热情,也能有效地诱发人的创造性”。“艺术活动所积淀于人们心中的艺术修养和正在进行的艺术活动,则能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为人们灵感的产生提供契机和准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当代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曾多次著文阐述科学与美的相互关系,他说。在分子等微观世界里,分子结构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排列构成的,科学与美密不可分。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文素质教育的倡导者杨叔子先生也多次呼吁,科技教育必须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科技创新人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则利,相离则弊”。

二、将艺术普教以学科为基础纳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提高艺术素养,开拓人文思想领域,由此担负起艺术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格局中重任,这一教育理念已得到有关教育专家的共识,目前,众多高等院校也已逐渐开设艺术教育课程,但由于没有先前经验作参考,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就实施这一教育理念的最终效果而言,收效甚微。总结起来原因有二:一、学生自身基础薄弱;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之中坚的艺术普教,注定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因此,它既不同于一般艺术院校的纯技法教学,又不同于抽象的美学理论训练,由于本身既是感性的又是精神的东西,其性质规定了对于它的学习必须经过感性的理性认识,方能登堂入室。可以设想,如果用数学的教学方法去教艺术课程,从理论到教条,弄不好就会把一种丰富多彩、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变成干巴巴的东西,但又不能用教化学的教学方法去具体对待艺术课程,弄不好又会走入纯技法训练的死胡同,最终落得空有技法而无思想的“匠人”。因此,在这一新的学科领域的拓展中,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明确确立艺术教育的教育目的。艺术教育是一种终生教育,可以培养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终生受益,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视觉文化意识,使能更充分地体验周围文化世界的多样性,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能够将艺术与历史、文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并以此为基础辐射其他学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第二,整合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由于当代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大多并未具备多少艺术素养,基础相当薄弱,另一方面,目前高等院校普遍课程任务比较重,不可能让出太多的课时给艺术教育课程,因此,必须整合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使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效益地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一般情况下,艺术教育的课程包括艺术史、艺术欣赏与评论、美学理论、艺术实践与创作等四大部分,为了适应高等院校艺术普教的需求,可以适当调整其课程结构,使艺术教育的四大组成部分有机整合,合理分配至大学四个学年当中。大学一、二年级可侧重于艺术实践和艺术欣赏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之初,从艺术的感性认识人手,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大学三、四年级可侧重于美学理论与艺术评论的课程教学,使学生能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的高度,并能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艺术史的课程教学可作为艺术普教的重点贯穿整个学校教育期间。

第三,融合多学科,促进学科之间相互交流。艺术教育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如果说在艺术史的教学中撇开历史背景、宗教特征、审美心理等不谈,只是就艺术特征而讲解艺术发展史的话,那么课堂教学肯定了无生趣,学生也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所以艺术教育要用跨学科的方法来传授知识,这样,可以把关于艺术作品以及关于政治、宗教、哲学、经济学等知识和社会结构结合起来。例如研究中国山水画的兴起不单单只是研究山水画的绘画风格,还要深入了解魏晋“玄学”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以及士大夫个性情趣的审美取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特征等等,研究达芬奇的《最后晚餐》、《蒙娜丽莎》不单单是研究作品的视觉风格,这些作品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生活和时代,那是个发现和科学的时代,是探索空间观点的时代。画家在揭示直线透视系统的同时,也探索了空间。

所以对于艺术教育的教师而言,不仅仅要吸取文学、艺术、音乐、社会历史等知识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而且还要用社会学科的教育去传授学生研究、思维和决策的技巧。

第四,组织编写一套适合高等院校艺术普教的教材。组织编写一套教学内容上适合于当前高等院校的艺术普教的艺术教材对实施艺术普及教育理念非常重要,就目前已经出版的艺术普教的教材来说,一是不够系统,只局限于艺术史、绘画欣赏等部分,并且不能很好地融合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等学科,对于艺术知识的介绍只能限于粗略、简化而已。二是内容上过于专业化,只是将艺术院校专业教材的内容加以删节、缩略,教材的文字语言过于专业,不够通俗易懂,如此教材会大大降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对其阅读兴趣。如果把艺术史、作品欣赏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用故事情节串连在一起,肯定会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参与。三是过于注重艺术发展的连续性、时代性,忽略了不同艺术之间的比较性。例如大多数艺术史教材都是按时代顺序来叙述,这种形式的优点是保证了时代的连续性,但其缺点是没有注意到艺术之间的比较,无意间就削弱了对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的培养。

第五,探索形式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艺术教育在自身特点上不同于其他教育课程,它的教学载体丰富多样,不仅有文字的,还有视觉的、听觉的;不仅有具象的,还有抽象的;不仅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有实践技法知识的传授;不仅可在课堂进行教学,也可走出户外,深入生活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只采用传统的口授教学方法,还应结合技法做示范教学、电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艺术教师应在教学软件的制作上下功夫,结合课程的需求设计出生动有趣的课程方案,引导学生对艺术课程教学的参与热情和互动热情。

随着艺术的发展,现代艺术也越来越关注人的自身,越来越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将艺术教育与我们周围的日常生活相联系,教会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思考问题,这也是艺术教育的一个目标之一.

高等学校论文篇4

关键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教育契合;学科;课程

一、科学与人文,“本是同根生”

“科学”原意是一般意义上的“知”和“学问”以及“分科之学”。在近代尤其是17世纪欧洲的“科学革命”后,“科学”才开始被直接理解成自然科学。科学的特点是主要致力于寻找最能够简洁说明万事万物本相,以及解释如何发生的规则,并进而以各种方式把握事实之间的关系。

“人文”原意指人性、教养。15世纪欧洲使用此词时,是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以区别于神学。从狭义上看,人文学科最初主要与古典的教育体系相联系,意味着通过教育和引导,使人成为完美的存在;就广义而言,人文学科则更多地关联着对人化世界(进入人的知行领域的存在)的解释、规定和评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于找寻普遍规律以解释人类和社会行为,它所关注的不仅是世界实际怎样,而且关注世界应当怎样。

从科学与人文起源与形成来看,科学与人文本是一体的。在人类文明之初,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就反映了在农业经济时代以土地为核心要素的朴素的高度综合的经济生活方式下,知识尚处于原始的高度综合的阶段。休谟把知识分为两种:“事实的知识”和“价值的知识”,前者指科学,后者是道德。当他以“是”与“应当”的区分取代苏格拉底的观念时,科学与人文对峙的历史序幕便徐徐拉开。自然科学以其严密性、精确性、客观性、普遍性成为此时知识的楷模。也由于它直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们便看到了自然科学的神奇。从此,重科学、轻人文的思想开始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科学与人文的分裂由此展开。

而且,从科学与人文的起源与形成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彼此共生共长、相互促进。众所周知,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及其以后的启蒙运动,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人文精神的兴起,关注人、热爱人的现世生活和幸福,尊重人的价值和个性,提倡与“神道”相对立的人道主义。二是科学精神的兴起,即与宗教神学对权威、教条的崇拜和固守相反,开始形成重实证、重理性、重怀疑、重实效、重功利的风气。这一时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不仅一同产生而且相互促进并行发展。一方面人文精神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自由的环境,开阔了人的胸襟,拓展了人的视自由的环境,开阔了人的胸襟,拓展了人的视野。丹皮尔说过:“人文主义者毕竟为科学的未来的振兴铺平了道路,并且在开扩人们的心胸方面起了主要作用。只有心胸开阔了,才有可能建立科学,假如没有他们,具有科学头脑的人就很难摆脱神学成见对学术的束缚。”[1]⋯另一方面,科学在有效指导人们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力量和信心,加深了人对自身的认识。科学精神是社会和人文世界的推动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一同生长,和谐共处并相互促进的事实证明,科学精神本身便具有人文价值,人文精神也可以促进科学的发展,它们都依赖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所以,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整体的两翼。

同时,科学与人文都十分重视人们改造世界的方式与能力,尽管表面上主导方面各有不同,一个强调逻辑思维,一个强调形象思维,但两者同起作用,只是隐显、主次随条件不同而不同罢了。科学为人文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而人文为科学提供价值目标和文化指导,两者中任何一方的缺失都将严重制约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而需要使两者获得融合和均衡发展。

可见,科学与人文源起于人性,是人创造的“两种文化”,都是人性深处分裂的两种需要、意识及其外化的两种不同生产(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知性领域,也是人类观照世界的两种不同文化视野。两者并不是孤立的知识系统,而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出发点都是人,并都以人的发展为归宿。这是我们需要确立的“科学与人文同体互补”的理念。那么,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这“两种文化”是怎样化人的呢?

二、教育契合:科学与人文化人的机理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完整的人的培养必须通过完整的教育来实现。单纯的科学教育与单纯的人文教育都不是完整的教育,虽然它们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但又各有其固有的局限性。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思想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主张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教育。没有纯粹的技术教育,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育,二者缺一不可。这两部分教育应该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构成了“完整的教育”。日本教育学家井深大在批评当今教育存在的问题时也曾指出,偏重科学的教育“忘记了方向”,“丢掉了教育的另一半”。这一击中时弊的批评是十分中肯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人一个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藉着教育得到对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2]英国科学家斯诺(C.P.SnOW)在其著名的《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长篇演讲中,深刻揭示了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两种文化的分裂现象。他认为,两种文化的分裂是由于学校教育过程专门化造成的,“打开这个局面的出路只有一条:重新考虑我们的教育”。[3]因为学校教育对于人才培养所起的作用,不是单个学科和独门课程的结果,也不是各门学科和课程作用的机械相加的结果,而是各门学科和课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系统的整体结果。因此,我们提出教育契合,以“完整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按《辞源》的解释,“契合”为“融洽,相符”。毕业论文教育契合是指实现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互补和良性互动,以达到培养具有完整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人才目标。教育内部的因素很多:既有知识、能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既有教师、管理者的因素,也有学生的因素;既有行政的,也有学术的;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科学的与人文的是所有因素在主体身上价值取向的最集中体现。教育契合就是强调这些因素的整体协调,渗透融合,互补互促,持续发展。从内在的价值追求的本质看,一方面,科学求真,人文求善和美,而真善美是相互渗透的。人们在对科学价值的追求中体现着人文价值的取向,两者相互渗透,共同构建着完整意义上的人类价值体系。科学与人文内在的统一性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契合的基础。可见,契合教育内部各因素最终只能借助高等学校的主体人来实现,是其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教育制度和课程内容、教育方法方式等方面的全面结合。另一方面,高等学校中的弄虚作假、抄袭、伪造等,在科学论争中以势压人、动辄给人戴帽子打棍子等,不实事求是,对事态不经研究、妄下断语等,都不是科学精神,也与人文精神背道而弛,需要通过教育契合加以祛除。这种非科学的精神和行为,根源于文化发展中的科学和人文两者的不平衡、不协调与异化。因为人类的行为既要合目的性又要合规律性,人文为其合目的性提供基础,科学为其合规律性提供保障,两者互补互益才能确保行为的合理性。这种合目的性,就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契合的完整性。它包括内容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结构的完整性两层含义,两方面相互支持、相互推进,共同为培养人的价值体系和人的全面发展起作用。

人的完整的价值体系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积淀,用自己的力量(或意志)去创造和发展它。这一形成过程有一套自我合理化的机制,如常识化与主体化等。所谓常识化,是指意识形态要取得主导地位,必须经历一个漫长和复杂的通俗化过程,使这种意识形态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逐渐渗入民众中,成为被他们广泛接受的“常识”。所谓主体化,是指按照某个再现系统的要求建构主体的过程。[4]因为价值观念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发挥作用,并且逐渐沉积在我们用来认识、解决问题的思想体系中。公认的思想一旦变成一个人的心理上和价值性的责任,才能变成行为的标准和规范,才能成就强烈的个人责任感。这样,它才构成人们真实的道德基础,并成为人类自身生产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从根本上说,教育契合就是要通过高等学校的每一个体,即教育者、管理者和学习者的多方、共同和持续不断的努力和价值重估、价值取舍,以实现教育系统整体育人功能和导向一致的正向作用。

而且,教育契合需要创新精神,因为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催化剂。科学讲求冷静的思考、深入的研究和艰苦的探究;人文要求热情、激隋和闯劲,两者的有机结合才会使创新走向成功。

同时,教育契合要求坚持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教育目的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地发展。因此,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有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与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的结合”[5]的人才。这种人才是科学与人文协同化人的结果,是我们追求的完整教育的鹄的。

总之,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共同构成了教育的整体。要实现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的终极目的,必须实现教育的契合,用完整的教育来培养完整的人。也就是说,二十一世纪的教育除了不断加强科学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把长期受到忽视、贬斥的人文教育提到它应有的地位上来。科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但不是全部,尤其是,科学教育本身并不能自动地规定自身的价值方向。而没有价值方向的教育是难以设想的,甚至是十分危险的。正如兰德希尔所说:“价值的观念若不占据中心地位,价值哲学若不构成整个教学法的基础,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设想的”。[6]

三、三个层面的契合是实施完整教育的抉择

在理念上把握人文与科学本是“同体互补”以后,我们探讨了它们化人的机理。于是,我们可以进入实践价值领域,研究在高等学校如何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价值层面的抉择。学科融合、课程综合和素质养成或许是高等学校实施完整教育的抉择取向。

1.学科融合:教育契合的制度改革

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学科、专业各自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企图通过几年的教育培养出本专业的专家。其结果是导致了各门学科之间的融合性严重弱化,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裂日益加深。卡内基教学促进委员会主席鲍耶尔在《学院:美国的本科生教育的经验》一文中写到:“我们最主要的敌人是‘割裂’:在社会中我们失去了文化的内聚力和共性,在高等学校内部是系科制、严重的职业主义和知识分割。”这种评价同样适合我国目前的高校学科状况。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契合,这种分裂的教育状况必须改变。 马克思曾天才地预见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体化的发展趋向,硕士论文曾指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7]现代社会出现的新兴交叉学科正印证了这一科学预言。现代交叉学科,已由早期的两门相邻学科的相互渗透发展为多学科立体网络交叉的复杂而高级的阶段。学科交叉的层次与方式是多样的,有学科内交叉、学科间交叉,其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更惹人注目。学科交叉发展使人类文化的各大领域打破原来互不往来、各自为战的分离状态,编织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互通有无的网络。这种文化综合趋势表明人类认识正在逐渐接近世界本来面貌的系统与整体性,学科综合、交叉发展的趋势,对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实,各学科知识本是一个整体,只是为了认识的需要和研究的深人才相对“分家”,但现在的分科教学却使学科课程之间形成一种绝对的隔离,严重阻碍了学生广博知识结构、创造思维乃至健全人格的形成。长此以往,学生将不知道各门学科之间的这种天然的相通性,也形成不了具有学科之间的广泛联系的知识构架,难以进行大跨度的、有效的思维迁移和创造。所以,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契合,必须进行学科融合。

首先,学科融合可以实现学科内容之间的交叉互补。在两个或多个系统中寻找相融的“耦合点”,使学科内容能在交叉中发展,优势和特色互补,促使新的学科生长点产生和发展。其次,学科融合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学科结构。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影响效益。理论研究和实践均表明,学科群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是高等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是产生高等学校学科结构性效益的重中之重。学科原是一种“规训制度”,以学院(系)为基础的学科是人力资源和经费流通的场所,拥有很难被打破的知识生产地盘的权力。因此,学科融合要求建立相应的多学科培养人才的制度。如对综合性较强的高等学校来说,组建以大学科群为基础的二级实体学院,建立以基础学科为根系,技术学科为主干,应用学科为枝叶的合理层次结构,发展刚柔相济的新兴学科群、交叉学科群,才能真正实现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教育,实现教育的契合,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提高科研的层次和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华勒斯坦等在《开放社会科学》一书中所提出的,要开展跨学科的制度改革,如:跨学科的研究计划,强制性的跨学系联合聘用,跨学系的研究生培训等。[8]通过制度改革,使学科的融合在高等学校中制度化,从而保障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契合。

2.课程综合:教育契合的中介操作

课程综合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契合的第二个层面。课程是培养人的直接媒介,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心脏”在教育与人才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由于体制、传统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综合课程和跨学科课程设置极少,各专业之间,甚至同一专业各门课程之间很少发生联系。文理分家、理工分家,专业与课程的面较窄。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基本属于“学科中心型”,是以学科为主,按照一门一门学科来组织的。这种课程状况一方面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裂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裂进一步加深。通过这种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基础理论虽好,但综合能力差,动手能力差,创新观念差,不能适应当今科技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发展是以综合化为基本特征的,这反映到高校教育中的课程就应该是综合化的。课程综合化,不仅对大学生唯物世界观的确立,创造性观念的形成,道德情操的陶冶有关,同时对正确的思想方法的养成,综合能力的培养亦大有好处。所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要想在高校实现契合,必须进行操作层面的课程综合,既体现在培养目标中,也体现于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中。

课程综合首先要确定一致性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学校全部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目标。它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一致,对每门课程的目标起指导作用,某一门课程的目标作为分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只有目标一致才能进行综合。一致性的课程目标应体现为不仅传授跨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与方法,更重要的是形成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其次要根据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内容的综合。科学课程中要融人人和社会发展的知识和价值观,阐述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方向,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动力和责任感。人文课程中综合作为其理论基础的科学内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透彻的理解。如哲学中要结合哲学原理,对其所依据的各门具体知识有一个较具体的阐述,并说明它对各门具体科学发展的指导作用等,拒绝把知识零碎化。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哲学的科学性、可信度和价值的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科学课程要穿插科学精神的内容,将科学精神教育渗透其中,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课程在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时也可结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再次,课程综合还要注意科研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综合。因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科研方法和思维方式,发展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知识的学习与方法的训练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内容综合的同时,也包含着科研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综合。人文课程要注重对学生定量研究方法和抽象思维的训练,增强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客观性、理智性。科学课程内容中也要注重结合科学定理发现的推理过程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典型的课程综合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和研究,既有科学素养的训练,也有人文关怀的投入。

3.素质养成:教育契合的个体内化

素质养成是在高等学校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契合的第三个层面,亦即个体的层面。如果说学科层面和课程层面仍是外在的,那么,个体层面则是内在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契合最终只能通过个体内化为素质才能实现。这一层面必须从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人手。

素质需要养成。素质不只在于知识的多少,更在于习惯的培养,在于将知识和各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内化为大学生的涵养。缺乏涵养的大学生是轻浮的、没有厚重感的残缺之人。在高等教育中,素质养成必然离不开校园文化。确实,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个体身上的契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需要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熏陶。“承载大学人文精神的不仅是大学的专业知识,而且有那代代相传的学术传统风气与社会个人观念,还有大学社团活动、卓越教授的个人魅力、同学的聚合、乃至古老的校园建筑与林木古藤……”。[9]众所周知,人的身心发展依赖三个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环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学校教育借助于一个特殊的、经过人们加工创造出来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更大。在校园文化环境中,无论是有意识的组织交流还是潜移默化的、自发的影响,对学生综合性素质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人们在无意识中以及在闲暇时光,以轻松的心态学得的东西往往影响更为深刻长久。可见,校园文化陶冶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升华的过程。

一般来说,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留学生论文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物质文化是一所大学环境的外在设置,制度文化是管理大学的艺术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讲求真善美,将人性化的实质内容置于有形无形的制度和环境内,以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交相辉映,形成有利于受教育者健康成长的校园氛围。因为“人内在和外在的言行举止,都是社会各种不同组织和文化技巧的产物”。[10]刨因此,要营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必须有针对性地消除“两种文化”的鸿沟。高校应努力构建“文明、整洁、优美、有序”的校园环境,创造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改变当今缺乏人文精神、缺乏求真的科学精神、缺乏人文和科学的高层次、高品位文化创新氛围的校园文化现状,营造可持续发展、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校园文化,使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在大学生身上得以真正养成。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必须由以往分离对立走向一体化,形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汇通。高等学校真正的改革目标应该是通过研究和教学,使科学和人文达成契合。每一位教师、学生和管理者都应该可以回答:科学与人文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于人类的幸福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于是,我们不但要确立人文与科学契合的理念,因为人文与科学本是一体的,而且在实践中要努力将二者当作一体两面来发挥作用,从学科融合、课程综合和素质养成三个层面来抉择,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理论者和实践家的理念与实践一体化,共同培养人性圆满和谐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丹皮尔.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57.

[2]转引自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75—76.

[3]C.P.斯诺.两种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l8.

[4]肖小穗.意识形态:权力关系的再现系统[J].文化研究(3),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93.

[5]王大珩,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48~51.

[6]转引自拉塞克,等.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8.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8.

[8]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11—ll3.

高等学校论文篇5

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作为学风建设的一个载体,承载学风建设的内容,传导学风建设因子。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在自身意愿、性格、能力及价值观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的经济环境、行业环境等外部因素,确定个人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路线,并且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来完成规划,达到目标。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学风建设应分阶段进行,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相呼应。大一大二的时候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应该在于认识大学,加强和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充分认识自身的优缺点,较快的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找到大学生活的目标。而大三大四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侧重点在于打好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较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拓展相应技能,能够学以致用,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不断地对行业的变化和就业的情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帮助同学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重新调整就业目标。“一个人的职业偏好是其先前各种学习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后,学风建设就会不断地充实和提高,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专业能力,形成自身特有的职业偏好,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应逐渐渗透专业教育,使学生在规划的同时也对专业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地把专业学习作为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点,积极引导学生探索专业技能,改变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形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减低对学习的倦怠感和厌恶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以学生活动为载体,丰富学风建设的内涵

“大学生活动对于夯实大学专业教育基础,促进大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风建设以学生活动为依托,通过大量的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文体活动

大学生很喜欢文体活动,但是文体活动过多的话也会使学生厌倦,因此文体活动一般在低年级的时候举办,高年级的同学可以自由选择参加与否,对于学生来说文体活动过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文体活动应该结合时代主题,如晚会、唱歌、跳舞、篮球、足球等小活动,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有所发挥,娱乐学生,让他们放松身心。

2、技能比赛

大学生技能的培养按照内容可以分为研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五个方面。因此校园的技能比赛除了专业技能的竞赛还需要一些通用的技巧技能的竞赛。如中英文演讲、辩论、主持人大赛等;科研创新的能力的比赛,让学生拟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研究论文,并在学校内部进行评选表彰。活动组织能力的比赛可以命题让学生进行活动策划的比赛等等;人际交往能力的比赛包括“一分钟介绍自己”、面试大赛等等;社会实践能力的比赛,由学校牵头与上些商家或单位进行共建合作,提高对专业的信心和兴趣。同时在校园建设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适当给予他们创业的基金和机会,让他们一展所长。

3、考研考证

“三考”的趋势愈演愈烈,考研可以让学生自身的学术能力得到提高,同时研究生毕业后可以面临更高的工作起点,也有的学生借考研来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从大学生进入校园到毕业为止,都有很多同学在为各种各样的资格证而努力。因此,学校要加大措施为考研考证的同学搭建平台,从校内外邀请专业老师开展相应的讲座,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会,自主交流学习心得,或者通过各种学术论坛,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信息,以便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

4、科研创新

首先,普通高等院校专业老师在科研创新中应当发挥中坚的作用,而辅导员应该在日常思想教育的过程中灌输科研创新的思性。当前学校科研创新的项目中有些是省市的科研项目,但是这样的科研项目比较少,而且只能引起小部分同学的兴趣。为了扩大科研创新的成果,科研创新的工作应该扎实在日常的学生活动中,让同学们了解什么是科研立项,如何科研立项,立项后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其次,应该结合专业老师,对他们的科研给予指导,尽量扩大大学生科研立项的项目,并且要求学生定期汇报科研的进度,指导和督促学生完成立项的课题。

5、学科竞赛

学校比较常见的学科竞赛包括数学建模、大学生英语竞赛还有一些网络电子方面的比赛等等。学科竞赛要出彩,指导老师的作用很重要。因此学校应当在学科竞赛方面找寻相应的资深老师,并且让这些老师在相应的院系或者全校开展一些论坛或者讲座,专门讲解这些比赛竞赛的规则,要求的能力,如何准备,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跨系跨专业组合团队,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优势,提高竞争力,从而丰富学科竞赛的成果。

三、结语

高等学校论文篇6

1.师资力量与学生需求不对应。这是造成的素描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关键原因,近年来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虽然一直在稳步推进,但是与急剧增长的学生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学生数量的增长造成了教师数量和质量的相对不足。师资力量物理支撑艺术院校的素描教学,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从而给素描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另外在当前的素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是新时期的学生需求。学生积极性无法调动,导致整个教学工作长期处于低效运转状态,这对教学工作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2.学生缺乏对艺术的执着精神。学生的基础素质不高,文化知识贫瘠,缺少对艺术的执着精神是造成当前素描教学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阻力。高等艺术院校生源质量不高,学生入学成绩对文化课程的要求低,且进入高校之后文化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不高。这使得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与素描教学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以此造成了素描教学吃力。教师即使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也没有有效的办法解决这种问题。另外,学生基础素质不高对教学影响还体现在对教学理念的认知不足上,无法正确理解素描教学各阶段的意义和价值,也不能在自己的学习中主动配合教师教学计划。

3.现代艺术观念的负面影响。自印象派以来,无论是中国传统艺术还是西方传统艺术不断被否定,继而代之的是现代、后现代不断的推陈出现。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现代商业的繁荣活跃使得艺术与商业之间建立了畸形的很多关系。艺术创作一再妥协最终沦为商业附庸。在这种形式的影响下艺术家的境界和品格也受到极大挑战,一些终身钻研艺术、辛劳一生的艺术家却默默无闻。穷困潦倒。这种时代环境对当代的素描教学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学生的功利心影响了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和认知。

二、改变当前素描现状的几点建议

1.素描教学要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基础知识不足是影响当前教学进展不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基础素质的强化教学。针对高等艺术院校学生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现状,在教学当中应当对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开展测评。摸清学生真实的基础文化素质,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课不惜。同时在素描教学中还应当重视基本技法的训练。由于这种训练简单枯燥招致学生的抵触,为此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尽量满足学生需求的具体情况满足学生需求。

2.提升师资力量水平。师资力量不足是影响当前素描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高等艺术院校应当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制定教师成长和教师队伍培养战略。首先应当研究师生数量匹配,根据学生数量的变化情况和速度制定教师发展目标。其次要提升当前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增强教师队伍素质,做好这项工作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努力。首先通过外部引进的方式选聘优秀素描教师,其次对现有教学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制定教师专业发展激励计划,动员广大教师通过自我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方式保持与素描教学发展的同步性。

高等学校论文篇7

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公考热”“北漂”等现象愈演愈烈,盲目择业、频繁跳槽的现象也相当普遍。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就业机制市场化过程中法律制度不完善,培养目标与职务要求不对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符等问题。除此之外,毕业生缺乏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对自身职业生涯缺乏规划,也是造成学生就业出现种种不良现象的主要原因。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在职业行为中的具体体现,即人们从某种职业中所能取得的终极状态或行为方式的信念。如何引导学生顺应时代要求,树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相适应的职业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职业价值观教育不够重视,认识不明晰

面对着空前的毕业生就业压力,穷尽各种措施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水平,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职业价值观的教育不同于就业指导,就业指导侧重于在实践操作层面,如在就业政策与信息传达、面试技巧等实务方面给予学生帮助;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意图是培养学生的价值理性,引导他们建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信念以及选择能力,并合理地与职业生活相结合,引领美好职业生涯的创建,在集体组织和社会发展中成为一个积极的角色。二者在目标与内容上都大相径庭。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不能解决学生的职业期望过高、职业价值目标不明确、职业评价偏差等问题。

(二)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不完善,缺乏时代性

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开设就业与职业规划类课程,但有关职业价值观教育只是职业规划中的次要内容,没有系统的清晰概念。无论是就业指导教师还是学生,更为关注的是求职中的实务性问题,对职业价值观的关注少之又少。而且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未能准确把握当今大学生价值观的多样性与时代性,缺乏对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差异的了解,致使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缺乏独立、完整、科学的宏观框架体系,背离了社会实际和青年大学生职业观念,严重制约了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成果。

(三)缺乏系统的教育模式,施教主体不明确

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德育课程与就业指导课程,在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养中都应承担重要的引领作用。然而,专业课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就业指导老师关注的是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和学科的学生,很难做到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导致因缺乏明确的任务目标指引,职业价值观教育逐渐走入了真空地带。原本应该在系统中整体协作完成的一项重要的教育职能,几乎在高等教育实施过程中被遗忘,或是从系统中被剥离出来,由单独的部门可有可无地承担着,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三、构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机制

(一)明确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目标与内容

职业价值观内容体系的完善,需要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并在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形势的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及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特点,完善以下几方面内容: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价值观;2.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本,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3.强化职业认知教育,使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预期。缺乏合理的职业预期,过于追求稳定性与工作环境的舒适性,是当前大学生职业选择中的主要问题,也是目前大学生职业认知不清的体现。加强学生的职业认知教育,提高其职业认知水平,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经济社会的职业需求,了解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自身的知识水平、职业能力、专业特长等职业素养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与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动机与积极的职业态度。

(二)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模式

职业价值观教育模式的系统化和科学化是提升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效果的基本保障。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教育模式对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出了基本要求:教育要有机地渗透到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与实践的每一环节,要与高校的教育教学形成有机的整体。1.发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主阵地,在专业课堂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应自觉地把职业价值观念渗透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认知,塑造学生高尚的职业价值观。同时通过见习、毕业实习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和认知,在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其踏实的职业作风。2.强化政治思想理论课程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当前,政治思想理论课堂仍然是学生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因此,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育需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导作用,将职业价值观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之中,通过教育和引导,使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成为学生个人理想与奉献精神的基石。3.提高创业教育在职业价值观形成中的引领作用。当前,各高校普遍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将职业价值观教育纳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并使之成为保障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的一项重要环节。

(三)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实现的载体,要将专业教师、辅导员与德育理论课教师整合到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队伍中,形成合力,这是职业价值观教育科学化、系统化的保障。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认知,确定正确的职业目标,培养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高等学校论文篇8

中药学以介绍中药的基本理论、基本作用及用药知识为核心内容。中药学课程内容具有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联系紧密、单味药物多需单独记忆、药物数量多容易混淆等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用横向对比教学法,可以使同一章节内相似药物、不同章节间相似或有局部共性药物较好地区别开来。

同一章节内的药物,具有许多共性特征(如发散风寒药多具辛温之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发散风寒治疗风寒表证等共性特征),药物间功用经常容易混淆,易导致张冠李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用横向对比方法,在分析药物间共性特征的基础上,着重阐释其差异。如同为发散风寒药的麻黄和香薷,教师在授课时应用横向对比教学法,应在指出二者共同功用(发汗解表主风寒表证、利水消肿主水肿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差异(麻黄发汗力强于香薷,常用于感冒重症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证,而香薷由于同时具有化湿和中的功效而善主外感于寒、内伤湿滞的阴暑证;麻黄尚具宣肺平喘善主咳喘实证等)。同一章节内需要纵向横向对比的药物很多,仅就发散风寒药而言就有如麻黄与桂枝,紫苏与生姜、荆芥与防风、麻黄与香薷、麻黄与羌活、羌活白芷细辛苍耳子与藁本、麻黄与细辛等。

不同章节间相似或有局部共性的药物,由于章节跨度、前后学习时间差及对比意识淡薄等因素,增大了对这类药物学习掌握的难度。不同章节间相似的,如羌活与独活,尽管功用接近(均有祛风湿主风湿痹证、解表主风寒挟湿表证、止痛主头痛),但羌活祛风湿善主上半身风湿痹证、止痛善主足太阳膀胱经头痛,而独活祛风湿善主下半身风湿痹证、止痛善主足少阴肾经头痛。不同章节间有局部共性的,如黄芩与白术均有安胎共性,但黄芩偏于清热安胎,白术偏于补气健脾安胎;再如同为利水药,然黄芪善主气虚水肿,麻黄善主风水水肿,益母草善主水瘀互阻等。

2纵中有横、以横带纵、纵横贯通是必要途径

如前所述,纵向分析是对药物全面掌握的重要途径,横向对比是区别相似药物及有局部共性药物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提出,纵中有横、以横带纵、纵横贯通,是将知识融会贯通的必要途径。具体地讲,如在学习某麻黄时,对于麻黄基本知识的全面学习是纵,而由其利水消肿联想到其他共性药物如香薷、茯苓、泽兰等,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如此一来便是纵中有横;随着一个药物被横向对比的环节越来越多,就对该药纵向基本知识掌握的越深刻越全面,正所谓以横带纵;随着纵中有横、以横带纵的反复多次循环,纵横不断交融贯通,最终实现了对所掌握知识的融会贯通。

3结语

当前,教学方法优化改革已成为教育部以及高校各专业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就高等医药院校而言,教学方法优化改革探索已渗透到妇科、内科、儿科、诊断、方剂、护理、药剂、中药化学等医药各科课程中。中药是中医用以治病的工具,也是从事中药生产、检验、研发等药学相关工作者的材料来源。因此教师教好中药学使学生学好中药知识,是高校培养优秀医药工作者的重要前提。中药学教学方法优化探索已成为从事中药学教学的同仁共同关心的话题。

高等学校论文篇9

关键词:大学文化;高等体育院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9-1253-03

美国当代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伯顿・R・克拉克于20世纪70年代,领导研究小组对英、美、法等10多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揭示了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规律――以“信念”为核心的文化对高等教育系统运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所追求卓越的大学,如果缺乏卓越的大学文化,其永远不可能成为卓越的大学”[1]。高等体育院校要在更广视域、更高平台和更深层次思考自身的发展,真正形成一流办学水平,“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1 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是体育院校发展的题中之义

1.1 “大学文化"的内涵 理解大学文化有两点至关重要:其一,鉴于大学教育在我国泛指高中以后教育,大学文化在我国实际上指的是高等教育文化,其存在范围除却综合性大学外,还包括单科性院校等; 其二,大学文化两层含义,一个层次是类的概念,指“大学”这样一种社会专门组织自身专门的文化,而非其它领域的文化,如学术至上、理性批判、追求真理、和谐自由等均是大学所特有的文化精神。大学文化的另一个层次是个体的概念,指某一大学个体的文化,即每所大学(高校)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本文所谈及的大学文化正是包涵这样两个层面的意思。

1.2 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是体育院校发展的现实要求与理性选择 优秀的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的核心影响力量,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凝练成的独有的风格、气质和传统及所构成的氛围、精神与气质,能让其成员找到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一所大学内在的文化影响是极为重要的教育力量,对身处其中的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大学文化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制度性成分,如大学章程、校规、校纪等,具有强烈的规范性、组织性和秩序性,直接影响大学发展的质量与成效等。

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如果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大学文化的建设与传承,以优秀的大学文化促进自身的发展,体育院校概莫能外。尤其在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体制从中央集权的计划体制开始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各高校在获得一定自的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失去了政府提供的舒适的“襁褓”,这就要求各院校要学会在社会大环境下锻炼自我生存能力,同时,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随着各类高等教育“产品”来源的多样化,教育“产品”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更加挑剔,当前,在我国社会对上大学的社会心理预期已从有学上转变为要上好的大学,而且这种趋势将会愈益强烈。面临着资格老、声望高、实力强的国家重点高校在生源及社会支持等方面的竞争压力,高等体育院校唯有追求卓越,自觉在更深层次思考自身的发展路径,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高等体育院校在确立自身的发展路径时应把“大学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2 “大学文化”视野下高等体育院校文化建设的内容

2.1 学科文化建设――高等体育院校追求卓越的基础 学科文化顾名思义是根植于学科的文化,包含着文化信息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特有的观念和精神,会影响着一代代的学科成员,使其在学科的“文化宫”中分享着学科的信念、价值、情感及思维方式,学科文化一旦形成,可通过引导、规范、形塑等形式,对学科成员进行有意识无意识的文化渗透,对学科成员,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不同学科特色的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会烙上其学科的特色及气质。学科文化与学科特点密切相关,学科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学科文化的内涵就越丰富,力量就越强大。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至今,尽管基本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但在学科本身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特色并不突出,尚未形成独特的学科文化。高等体育院校要形成一流的办学水平,站在“大学”的高度考量自身发展,学科文化建设是不容忽视的内容,从实际来看,学科文化建设尚未得到各高等体育院校的重视。

2.2 院校文化提炼――高等体育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 院校文化是克拉克所谓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第二种基本类型,指不同院校的“组织特性”,即一所学校内的师生员工所共有的对事物的一般看法和价值准则,它确立了大学教育和管理活动的基本信念,决定着学校精神的基本格调和整体面貌。院校文化一旦形成,其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精神因素,就会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和氛围弥漫于学校之中,渗透到学校成员的一切活动中,成为凝聚内部成员,保持并推动组织发展的动力。“院校文化”较之“学科文化”更为浅显和直接,它主要是大学所采用的制度、流行的活动经过扩散、沉淀,而在人们的思想上自然而然形成的观念。客观讲,作为一个特定的组织,每一所高校都有自身特有的组织文化,高等体育院校亦不例外,经过50多年的演变与发展,各体育院校均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组织个性”或者说是“单位文化”,特别是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推动下,各院校十分注重概括与提炼校园精神,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优质大学文化的视野来看,笔者认为高等体育院校的院校文化尚不成熟,具体表现为:1) 没能体现出高等教育文化的“个性”。克拉克在谈及“院校文化”的主要内容时,首先谈到的就是“院校自治、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等”。与“追求真理、独立思想、注重人文”的哈佛精神[3]及“大度包容、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4]等相比,目前,各高等体育院校从概括的院校精神,或多或少地少了些“学术味”。这与高等体育院校办学历史较短、学科设置单一(或偏少)、文化底蕴天然不足等传统有一定关系,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等体育院校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尚缺乏一种“文化自觉”。2) 以学生亚文化代替全部的“院校文化”。“院校文化”中有许多亚文化,学生文化是最重要的,还其同时还包含有教师文化及行政管理人员文化等。从当前一些体育院校就自身的院校文化的提炼来看,大都是服务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究其实质只能算做是大学生的亚文化。3) 尚没有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组织传奇(神话、故事)、象征、仪式”等等。院校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象征性。高等教育可通过培植传说,树立榜样,标示统一象征,传播和加强组织的共享信念和价值,从而使组织得到协调和控制。克拉克研究发现,美国Antioch、Reed、Swarthmore三所学院通过组织传奇来形成强烈而统一的自我信念,从而跃居美国院校的最高层次,再如北大的“一塔湖图”,成为北大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和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的象征[5]。各高等体育院校在此方面仍有相当距离,如何通过一定的传说、象征和仪式强调和传播院校业已形成的核心价值,并通过组织的价值和信念使师生员工的活动统一到大学组织的目标上来,是高等体育院校在“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2.3 专业文化养成――高等体育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不可回避 笔者以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专业文化更多是指大学教师的文化,一般来讲大学里教师被冠以“学者”、“教授”或“知识分子”等称号,作为“学者共同体”的成员,拥有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追求,具有共同的使命感,遵守共同的学术规范,并享有学术职业的自由和限度,由此形成了大学教师特有的学术文化。这种学术文化具体表现为教师的学术信念、学术自由、学术忠诚和学术责任等。受行业文化的影响,在我国长期以来对体育教师养成和体育教师成长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运动技能专业化”价值取向,人们评价一位体育教师是否“专业”,主要就是看其自身是否具有或曾经具有相对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6],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等体育院校院校教师对学术的疏离,学术信念不坚定,学术使命感不强,学术研究中的急功近利和抄袭拼凑屡有发生。这种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教师所能达到的境界。早在民国时期留日归国学者程登科在其《改善全国私立体育学校之管见》一文中指出:“这样徒重术科,轻视学理,直等江湖卖技之流,一旦出而任教……安能望其能对于学校及社会有所贡献之欤?……与其照现在培植千百个半途异志,只知跑跳,不明学理遗害青年的体育教师,不如造就一个修身为业,学有深究,术有擅长的真实同志。”[7]由此可见,加强专业文化建设,通过潜移默化的方法将学术的信念、规范内化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师的内心,对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而言亦十分重要。

2.4 促成高等教育系统文化优化――高等体育院校当然的重要使命 高等教育系统文化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学术系统文化的最高层次,是由国家高等教育的固有传统和管理体制的作用形成的对高等教育目标、运作和制度规则的认识。主要体现为:1) 入学信念:高等教育面向什么人、为谁开放,也就是什么人才能进入高等教育系统。同时还包括对入学者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合适的入学人数等问题的态度、价值取向及假设。2) 专业信念: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发展纯学术”、“促进教育民主”、“个性发展”和“社会变革”,还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合格人才”。3) 就业信念:教育系统为谁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毕业生要到哪里寻求工作岗位。在这方面,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也有所不同,有的是为政府、事业单位输送人才,而有的则为企业输送人才。4) 研究信念:对于高等教育的研究与教学是否结合或怎样结合,各国持有不同的信念。如德国大学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而前苏联则把科研作为研究所或科学院的特有职能,大学的职能则在于教学。

客观讲,高等教育系统文化是高等体育院校内部文化所处的宏观背景,体育院校的内部文化是在国家高等教育系统文化氛围中形成的,但这决不等于说高等体育院校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形成及优化“无可作为”或“无能为力”。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优化是每一所高校责无旁贷的使命。尤其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从西方导入的舶来品,起步伊始即因中国传统的“重行主义”文化本身就缺失德国大学所奉行的“学术研究至上、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学与术相分离”的经典大学理念;另一方面,也为近现代中国的形势所迫,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自觉与不自觉间占据了中国大学理念的主体,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双重缺失,使得我国高等院校在发展历程中一直存在着理念上的迷茫[8];从现实来看,当前在有关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种种批评中,有许多直指大学精神的缺失和大学文化的庸俗化。重建或优化以大学理念为核心的优秀的大学文化,是中国每一所高校或大学的使命,高等体育院校不仅不能例外,而且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体育院校在某种程度上在推进优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还具有一定的优势,“自由、竞争、拼搏、开拓、进取、重视个体、尊重科学、崇尚高尚、普适主义”等奥林匹克精神和情怀和“独立精神、批判精神和理想主义”等传统的大学精神具有相通之处。因此,体育院校一方面要正视自身办学历史较短,学术底蕴不足等劣势,另一方面要充分自身的优势,积极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文化优化与重建。

3 主体视角下高等体育院校“大学文化”的建设路径

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决定了其建设路径的复杂性,如其可从不同的侧面进行,本文仅从主体视角剖析高等体育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路径。作为高校校园“共生人”的文化,大学文化建设不是单个人或群体所能完成的,需要校园里每个人的共同参与,院校领导、教师、学生及至普通员工等都是高等体育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担当者。

3.1 纳入治校理念中,发挥院校领导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战略领导作用 作为学校发展的领航人,高等体育院校的领导应当有大学文化的觉醒,将自觉建构优秀的大学文化纳入到治校理念中,并予以积极的践行,充当优质“大学文化”建设的塑造者和领导者。关于院校领导着手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创建优质的大学文化,笔者将在以后进行探讨。从当前来看,笔者以为,高等体育院校领导团队而言,强化优质大学文化建设,首要的是要转变这样一种偏颇观念,即认为大学文化很神秘,高不可攀,是有着厚重历史,悠久文化传统,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的事,而体育院校办学历史较短,学科门类单一,文化底蕴不足,和大学文化建设不搭界。事实上,简洁明了的校训或者是对大家广泛认同的校风学风的概括总结,就能体现自身的文化和大学精神。其实,不管大学的规模大小、历史长短,从它建立的那一天开始,就有了文化,尽管它是分散的、良莠并存的,但已经对学校发展发挥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3.2 以大学精神涵养教师,奠定高等体育院校文化建设的基石 教师是支撑大学这一高等教育大厦的基石,决定了高校教师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大学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传承者,可以说优质大学文化的创建关键在于优质教师文化的建构,反观当前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师文化,笔者以为,所弥漫着的“匠气、俗气、浮气”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所谓“匠气”,就是缺乏理论素养和思辨习惯,方法至上,技术万能,始终在技艺层面徘徊,最多搞些借鉴和模仿;所谓“俗气”,就是缺乏稳定的价值目标,随波逐流,一味迎合世俗;所谓“浮气”,就是缺乏必要的文化底蕴,作风浮躁,满足于热热闹闹、表面文章,甚至不惜弄虚作假等,均表现出与大学精神气质的疏离,当然此“三气”的出现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在论及大学的理念时,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大学不能遗世独立,但却应该有它的独立与自主;大学不能自外于人群,但却不能随外界政治风向或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大学应该是'时代之表征',它应该反应一个时代之精神,但大学也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著,以烛照社会之方向”[9],笔者以为,这亦是当下高等体育院校教师文化应追求的境界。

3.3 提升大学生主体地位、强化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形成高等体育院校文化建设的合力 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没有学生,高校本身将不存在,大学生对大学理想的实现、大学功能的发挥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亚文化是高等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优质大学生文化建设是优质大学文化的内容,大学生群体无疑是大学生亚文化建设的主体。提升大学生在高等体育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一方面要注重大学文化建设要能站在大学生立场来思考方向和策略,把大学生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把“是否符合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作为判断学校文化建设价值的标准之一;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亚文化对学校文化的影响作用。

高校院校文化中,还有一种十分重要的亚文化,是以学校行政人员为代表的管理文化或者说行政文化。从本体论上讲,高校内的行政管理文化是后发衍生的,初创时期,高等学校并不设置专职的管理人员,随着现代大学规模的扩大和职能的拓展,行政管理的职位就变成专职的了,由此,一种独特的文化产生了。管理文化的价值核心是效率与服从,强调等级、强调责任、团队意识和权力依附[10],被视为高等院校学术文化中的“异化”部分,尤其在我国,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是对政府管理模式模仿,健全的党政群机构、臃肿的各类行政人员、直线职能制的组织设计、严密的制度安排等,使管理人员在高等学校各种层面、层次的活动中成为主导的核心力量。这种管理文化过强的态势,不利于高校学术文化的发展。在高等体育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中应注重转变“管理文化过强而学术文化较弱”的态势,行政管理系统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成为高等体育院校文化形成中的合力。

参考文献:

[1] 眭依凡.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

[2] [美]伯顿・R・克拉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3] 王诺.我所体验的哈佛精神中国高等教育[J].2002,18:44-45.

[4] 杨东平.大学精神[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88.

[5] 金顶兵,闵维方.论大学组织中文化的整合功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6] 黄爱峰.体育教师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7] 成都体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277.

[8] 周谷平,张雁.我国创新型大学建设中的理念引领――兼论经典大学理念与现代大学理念间的引力,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7,1.

高等学校论文篇10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的办学行为已同经济行为融为一体,市场意识深深地渗透到办学思想之中,高校办学经费也从单一的财政拨款发展到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化高校财务管理,广开财源,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对于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方面存在弊端。①预算期间较短。高校预算一般按年度编制,力求维持年度收支平衡,基本上不考虑学校的长期发展目标,使得不少高校的长期发展目标仅停留在战略层面上,无法在学校的财务管理及预算规划上得到核算与监督。②预算不全面。虽然高校目前实行的是“大收大支”的财务综合预算,但这种预算也仅立足于学校的财务部门,没有涵盖全部资金收支,无法体现学校整体财务状况,影响学校对资金的综合利用。③预算缺乏约束力。一方面,目前高校的预算编制方法不完善,有待进行充分的论证加以修订,无法调整和优化收支结构,使预算执行的可行性降低;另一方面预算监督不力,预算执行缺乏相应的考核与奖惩措施,使得预算执行流于形式。

2.高校贷款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由于高校的大规模合并,扩展以及财政投入的严重不足,各高校为了拓展办学空间,纷纷贷款搞建设,但很多高校缺乏完善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没有应对财务风险的措施。现实情况中很多高校都没有对贷款风险给以足够的重视和评估。由于贷款规模过大,学校每年仅偿付利息就需要很大开支,给学校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加上贷款结构过渡集中,在还贷高峰到来时,学校还处于建设工程收尾阶段,每年还本付息将存在巨大的财务风险。

3.内部控制不完善。①内部控制的范围不够全面。部分高校往往强调对财政性资金的内部控制,而弱化对预算外资金的内部控制,或未将二级单位财务和校内结算中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围。对各项收支账款有较明确的内部控制措施,并严格地执行,而对各项往来款项的审批手续不健全,控制也不严格。②内部控制约束的对象不全面。如有些高校未建立重大建设和投资项目论证、决策机制等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对外投资决策失误,造成投资损失。③内部控制执行不严。有些高校既使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严格执行,制度行同摆设。

二、解决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1.加强财务预、决算工作,强调财务计划和控制能力。随着高校多元化投入机制的形成,学校必须从整体出发,按照多元化筹资、一元化管理的原则,实行综合财务计划管理。综合财务计划反映了高校全部资金的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并将综合了的高校整体财力进行总体平衡,从而保证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合理制定的综合财务计划是高校优化资源配置,克服投资上的短期行为,是节约支出和减少损失浪费的前提,反映了高校经费管理、调控的能力。只有加强综合财务计划的编制,才能克服目前财务预算管理中的不足。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高校综合财务计划是切实可行的,一切以零为起点,从根本上重新衡量、评价、判定各类费用支出因素的必要性和适度规模。其目的就是要杜绝不公平的预算分配,消除不合理,强化预算约束,使预算更具科学化。

2.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高校为了形成规范、科学、有效的校内经济秩序,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约束制度。一方面要以预防控制为主,事后控制为辅,防止学校管理发生无效率和不法行为。注重程序制约,对主要业务的控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控制程序。注重责任牵制,在机构设置与岗位分工时,要明确各部门及上岗人员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并要规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与奖惩办法。另一方面要考虑内部控制措施执行的成本,制定出最佳内部控制措施以配合财务计划、加强会计核算和成本费用控制,有效地利用学校各项资金,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3.强化风险管理。①对于一个高校而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风险损失随时都可能发生,如果财务管理者没有树立充分的风险意识,那就意味着困难和危机即将来临。财务人员只有建立充分的风险意识,才能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或限制在最小范围内,甚至将风险消除。②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就是能够对各种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便于风险信息传递的一种风险预防系统,它可以使风险信息源、风险信息传输系统和风险管理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高校要想有较强的“免疫力”,应设置和启动风险预警系统加强风险的预防。首先,对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预计可能发生的风险状态。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密切注意与财务活动相关的各种因素,如环境因素、目标因素、制度因素等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从对因素变化的动态分析中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其次,建立一个便于风险信息情报传递的风险信息系统。通过建立这样一个“绿色通道”,可以使财务人员能够从各个渠道及时、准确获得风险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迅速地传递给其他信息使用者,从而很大程度地保证风险信息传递的真实、准确、快捷和高效。再次,要对风险有超前决策,尽可能使风险消除在潜伏期。财务管理者应对发生风险损失前显示出的征兆充分给于重视,及时采取措施,矫正和扭转这种风险现象,做到防微杜渐。

三、结束语

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理财的核心作用和龙头地位已越来越突出,财务管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会计,财务管理是高校为了达到预期目的,对于办学过程中所需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分配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决策谋划、预算控制、分析考核等进行全面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财务管理的内容涉及高校资金运动的所有方面,因而也称其是一种管理资金的艺术和科学,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