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3:17:12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罗尔斯原则;高等教育公平;正义底线;差异补偿;制度逻辑。

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公共产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高等教育作为社会资源分配的重要论文调节器,公平与否意义重大。我们知道,教育政策缺陷、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服务供给的不充分与不对等以及教育寻租的存在是导致当下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主要原因。“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1】37显然,落实高等教育公平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同时,加强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建设是改善民生与加强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之路。

一、“正义底线”与“差异补偿”: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基础

(一)教育的公平诉求:从罗尔斯原则说起

许多理论的阐释与推演都需要一个实然存在或者无法找到没有瑕疵的实体而假设应然存在的理论发生状态,这个状态中以最质朴的形式暗蕴了整个理论体系的所需假设,并且似乎在现实中就能毫不费力的找到若隐似现的现实模型,这个状态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被称之为“原初状态”。理论的发生和发展总是在这样“实际--抽象--实际”的脉络中,而真正具有现实解释性的理论,则需要在假设模型中设置现在或者将来都不会发生根本改变的规定性条款,即如马克思指出的“哪怕是最抽象的范畴,虽然正是由于他们的抽象而适用于一切时代,但是就是这个抽象的规定性本身来说,同样是历史关系的产物,而且只有对于这些关系并在这些关系之内才具有充分的意义”。【2】107-108这个规定性的条款就是基于人性的基本假设基础上的对于正义和公平的追求,从原初状态到其所推导的任一历史社会形态,都应该遵守两个基本的并且相当不同的原则:第一个原则要求平等地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二个原则则认为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例如财富和权力的不平等)只要其结果能给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最少受惠的社会成员带来补偿利益,它们就是正义的。【3】14

在订立契约时,存在有很多的利益纠结,而每个人隶属于不同的利益追求主体,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分配问题,这是正义与否这个命题去伪存真的前提。注目到现实场域,高等教育作为绝大多数现代人走向社会获取利益的起点,在形式上标志了社会公平竞争的存在。又由于其对于当下一代以及以后数代人的巨大影响,高等教育更加成为众矢之的,在所有正义与公平的砝码的压迫下,高等教育公平开始呈现出或者一直就呈现出边缘腐蚀的现象,即使我们认为现行的教育制度是以公平为要义而设计的,在运行的过程中依然不可否认存在有不平等、腐败等打破公平的可能性要素的存在。社会应该被设计成一方面推动成员利益,一方面受到公开的正义观的监督方才是良好的社会【3】5。高等教育本来作为社会公平的门脸,为社会资源的分配提供一个公平的平台,却在实际运作中成为社会公平的短板。将高等教育比作社会的加工场所,则其在其接纳和生产产品的步骤中出现了权利的不平等和机会的不均等等问题,在产出产品的步骤中出现了“知识失业”等问题。而高等教育的产品,以大学生为例,“知识失业”的状况可以更多的从教育接纳和生产产品的步骤进行解释,所以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演化成了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环境治理及优化的问题,并且以拷问社会公平的姿态引起现实关注和学术热情。

于是命题重新回到罗尔斯的正义原则,正义总是意味着某些平等。正义的目标指向是公平,而公平的指向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即分配权利与义务的机制和制度。显然,罗尔斯原则是普惠原则与差异原则的融合,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设置也必须遵循这两条原则。由于存在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的事实上不平等,禀赋、财富、权力显然不尽相同,因而“原初状态”的设定未免难以掩盖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禀赋的学生接受不同等级、不同品质教育的真相。所以根据木桶原理,有必要在“原初状态”的基础上重新标示出教育的设计短板,即教育中的“正义底线”和“劣势者利益最大化”。在罗尔斯的“词典式序列”中的两个正义原则排序上,自由优于正义,在此之后正义优于效率和福利。这也就是和谐社会“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基本要义,在正义底线“一刀切”的同时,配置相应的“差异补偿”。

(二)高等教育“正义底线”和“差异补偿”的理论推导

就理想状态来看,一个社会应该是个体通过努力能够获取利益或者实现目标,同时通过另外机制给予能力较差者最低程度的补偿,结果是社会中的个体都能获得相应的利益。而由于资源的稀缺导致一个社会很难达到理想状态,譬如你无法为每一名落榜的考生提供上大学的机会,从而使得“结果正义”的追求蒙上乌托邦的色彩。正由于“结果正义”的不可达到,所以人们退而追求“程序正义”,即在所设计的制度流程中,并不要求所有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但必须拥有追求目标和财富的机会和权利。以高等教育的起点为例,每个高中生均可获得高考的权利,但是是否能上大学要由成绩来决定,没有“过线”则自动失去了“获得”的权利而无法从另外的角度来进行补偿给予入学权利。显然,仅仅就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产品的层面而言,由于缺失补偿机制,“程序正义”过于追求效率而使得为未上线考生失去再接受教育的机会。“结果正义”的补偿机制类似于功利主义的福利观,只求后果,不计过程,剥离了人的可行能力,所以制度设计上的“原初状态”呼吁要对“结果正义”的补偿机制进行扬弃的改良以高考为例,设x为单个考生分数,z为录取分数线,x>z时则表示考生达到录取分数,x<z时则表示落榜。y轴正方向表示接受教育的层次,U点表示高等教育,H点表示高中教育。则可知,当考生达到录取线以后其上大学的层次与其分数成正相关,不论在“结果正义”模式还是在“程序正义”模式中皆适用。当考生分数未达到录取分数时,在理想的状态下,将自动由自己的补偿机制生成一致的补偿结果,因为“结果正义”宣称的是绝对的公平,会出现图示的落榜者所受教育千篇一律并且持续低于考取者的情况出现。在“程序正义”模式中,x<z时,落榜者的教育层次维持在H点,即高中教育。由“结果正义”和“程序正义”图像可知,x作为自变量获得赋值是函数是否表现出图像的起点,即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的公平获取,这就是整个高等教育公平的“正义底线”。而在改良后的“差异补偿”图中,增加了修正后的补偿机制,如扶持和鼓励私立教育,寻求差异化和个性化教育设置等。这种补偿不仅表现在落榜者内部的公平,同时兼顾了落榜者与考取者之间的公平,落榜者由此获得的继续向上的制度可能性使其受到的教育水准未必要比考取者受到的低,从而在稳定的基础上添加了激励的元素。当然,此图仅仅是在模型上提供一个参考的视角,希望对假设的情况做出直观的描述,并不意味在实际中存在一一对应或相应的函数关系,但是此图所表示的思路却不仅仅局限在高等教育地点公平的解释上,通过不同的赋值,也可用来解释高等教育公平中的其他涉及面。

改革不是模型的初始设计,不是“原初状态”的假设分析,而是在现实状态下的存量改进。针对于教育公平的改革,需要尊重教育作为公共品的特质,即使是高等教育也应归属于一种准公共产品。作为公共产品,它并非特权阶层的专有物,亦并非有钱人的高档品,它应该是社会所有人包括富人和穷人、男人和女人、城市人和乡村人共同享用的公共品。然而,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和地域论及教育的公平都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天然而生、不可控制的天赋差异与背景差异,值得在制度设计上的所有思考都浸淫于对现实的依托与适应上。为了避免由于教育不公而导致“马太效应”并且触动到国民生活其他领域,改革则必须要排斥直觉的影响,实施“正义底线”和“差异补偿”的双轨演进。

二、“底线”突破与“差异”异化: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博弈

卢梭认为某些契约的条款也许从来就没有被正式地宣告过,但是在任何地方都会被默默承认或者接受【4】37。高等教育作为公共事业的一种,同样具有了这种契约的特质。即使本身没有做出促进社会公平的承诺,或者没有表现出能够促进公平的表象,由于其设置之初即拥有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的功用,加之人们对于整个社会设计的基础是以正义为目的的契约,所以高等教育开始运作时也被人们默认为应该且必须拥有促进公平的职能。然而,上述讨论都是对“应然”的描述,并非“必然”,我们也仅能说高等教育与公平存在关系,而无法断言其必定促进公平。高等教育作为有独立运行机制的客观实体,运行良好能沿着理想的设计促进公平,运行失误则将适得其反。所以高等教育本身的公平性是能否进公平的先决条件,只有其本身运转尊重公平,才有可能发挥其促进公平的职能;而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职能得到发挥,创造了更好的社会公平环境,能够对高等教育公平产生良性的反作用。

(一)作为社会公平基础的高等教育公平

“当一个社会面临严重的危机的时候,教育每每成为最方便的替罪羔羊,同时又是最简单和直接的解药灵丹”【5】9。这句话扼要的说出了教育对于外部社会的反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是发展,效率是发展的动力机制,而效率其本身并不是目标而是手段;和谐社会的主旨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教育观也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满足全民的教育需求,满足全社会的公平需求。教育公平状况一方面反映了对其发生作用的外部社会的价值观和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通过自己对社会资源的调配作用对外部社会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公平不仅仅是教育内部运转中的终极追求,同时在整个社会运转中兼守自己的工具价值。

现代社会利益存在若干分配路径并存的局面,如继承获得、意外获得、受教育获得等。这其中影响范围最广、受众最广泛的是受教育获得。高等教育在教育公平的语境中,由于直接扮演向社会输出“成品”的角色,担负起“资源洗牌”的责任,地位尤其特殊。由于存在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的事实上不平等,禀赋、财富、权力显然不尽相同,因而“原初状态”的设定未免难以掩盖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获取社会利益时的悬殊地位差异。于是在“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景下,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企图通过教育改变“原初状态”。由此高等教育与更多的社会责任挂钩,并被视作维护社会稳定、给予民众安全感的社会安全阀门。然而,由于大学生就业难和起薪低的现实,“知识不一定能够改变命运”的社会事实和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影响着农村贫寒家庭学生的教育选择,同时引发了“高等教育究竟能否促进社会公平”的疑问。

(二)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博弈:几个焦点议题

如上所述,高等教育与社会公平间有相互作用关系,换言之,设计或者实施不当都有可能导致教育干扰社会公平。那么确保高等教育自身的公平也被纳入到了讨论的范围内来。在此,我们将侧重于对教育公平“实有”状态的探讨,希望能为教育公平“应有”的制度设计提供针对性的援引。行文的思路是把高等教育看做是一个人力资源“采购-生产-供给”的过程,从而将高等教育公平划分为“入学公平-办学公平-就业公平”,而案例也将以此展开。

(1)入学公平:绝对公平与相对公平的现实容许

[案例1]李洋是2005年海南省理科状元,但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却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大悲。李洋先是被告知高考分数海南理科第一名,眼看就要实现上清华大学的梦想,但因为有人举报,他在海南就读未满两年,不符合海南省报考本科第一批院校的要求,省教育厅决定取消其报考一批次院校资格。最后高考移民是中国分省录取制度的产物。根本原因是我国地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办学发展不均衡。如果采取“全国一套题”、“全国一条线”将导致许多省份生源占有绝多多数教育资源,部分省份获得更少资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将加剧。中国采取不同省区不同分数线的录取方式,根据不同地区的考生人数,下达不同的招生指标的做法,是为了保证不同地区青年人相对均等的受教育机会,是实现教育平等的积极做法。

普遍认为高考移民侵害了教育公平,然而恰恰是中国教育地区间的不公平方才导致高考移民的出现。不公平出现的原因比较复杂,涵盖有历史、地理、经济等多方面因素。解决初始状态不公平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绝对的公平也许只有在理想的假设模型下才能够达到,所以在现实中只能诉诸于对相对公平的构建。分省录取保护了落后地区的“底线正义”,而制度上的漏洞也为高考移民所利用。在对理想状态的追求中,“相对公平”的处理方式将长期存在。

从另外的视角来看,李洋作为优秀人才,实际上不在普遍意义上的“高考移民”的讨论范畴之内,然而由于其“状元”身份的特殊性使其成为众矢之的。如果鲁莽取消其报考资格,将是其个人和国家的双重损失,也是对人才的不公平对待;如果不加以处理,则等于对高考移民的部分默许,也是“正义底线”的退让。最后李洋被香港城市大学录取,引发内地高校招生的疑惑,即大国的高校人才选拔机制是否能在严格的制度约束下衍生对于真正人才的特殊对待政策?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能否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拔权利?“李洋事件”的始末,从教育地区不公到“高考移民”的产生,从制度漏洞的被利用到对特殊制度的呼唤,无一不体现了“绝对公平”和“相对公平”在复杂的具体操作中的难言之隐。

(2)办学公平:效率取向与压制公平的默认

[案例2]首批985高校教育部所给予经费排行:1,北京大学、清华大学(18亿);2,浙江大学(7亿);3,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6亿)、4,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4亿)、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3亿);6,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华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采取向重点院校倾斜的政策,开始“211工程”、“985工程”等高校建设项目。集群式的高校建设规划本来值得称道,但是通过“985”工程首期拨款却体现了严重的政策偏斜。清华、北大作为中国高校的领头羊分别获得了18亿的投入,是排第二的浙江大学的两倍以上。在高等教育稀缺的情况下,重点建设几所高校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也应该引入公平竞争机制,让更多的优秀大学都有博取重点建设的机会,并且差距也不宜过分拉大。

重点院校内部尚且有如此差距,更遑论与普通院校之间了。重点学校之间的对立、重点院校与普通学校的对立实质是效率与公平的对立,而对于二者的选择需要追溯到什么是教育的目的。1982年墨西哥爆发债务危机,并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有学者认为,爆发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墨西哥在对教育目的的理解上本末倒置,将人力资源的培训置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之上【6】14-15。当经济学作为显学体现其话语霸权地位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成为各行业所遵循的准则,并默认为达到了滴水不漏的正义。然而,教育做为准公共产品,并不完全适用于经济学“投入-产出”的分析,并且建设和谐社会的高等教育需要公平和效率同时具备而不是进行孰先孰后的字典排序。

(2):就业公平:制度外途径与机会的供给异化

[案例3]一篇《父亲就业时代到来了?》的文章认为,家庭背景不同,导致子女找工作冷暖不均。父母社会地位越高,权力越大,社会关系越多,动员和利用这些资源为子女就业服务的能力越强。一位青少年研究专家指出,父亲的能力决定了孩子的工作,现在不是孩子找工作,更多的是父亲在找工作,“父亲就业时代”到来了(《中国青年报》2008年2月18日)。

就业“父时代”是转型期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普遍现象,也是在转型社会中较为明显的社会资本与理性公平的迭演博弈镜像。当父母的社会地位和关系资源决定子女的就业选择和资源分配时,于是“父时代”开始成为激烈讨伐的焦点。而就业“父时代”显示的是罗尔斯“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的不可能,最后的结果更可能是“强势者利益最大化”而非“劣势者利益最大化”。“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教育达尔文主义促使“教育能否促进社会公平”的大众疑虑不断地被放大。无疑,在教育的设计肇始,初衷是增长知识、习得技能,缩小知识、权利和收入上的差距。作为“纯粹的程序正义”【3】86,高等教育被视为社会公平的工具。然而,当人们对于父母参与下一代的资源分配习以为常时,教育以及教育的结果所代表的社会公平系统也将受到广泛地质疑。

三、“底线”坚守与“差异”补偿: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建构

毫无疑问,问题意识是解决高等教育公平的逻辑起点。同时,只有从具体问题出发而产生的教育公共政策才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生命力。显然,在当下的基本国情和教育语境当中,围绕高等教育公平的公共政策设计和调整,必须建立在“正义底线”的基础上,以“劣势者利益最大化”的“差异补偿”原则为参照,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合理配置校际之间的公共教育资源,规范各种教育制度以及铲除各种教育腐败。

(一)正确处理高等教育领域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教育“效率优先”的依据是“精英教育”,是与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大众化、均衡化原则相背离的。以罗尔斯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公平论更加注重公平在“过程”的作用而不是“结果”,“程序正义”优先于“结果正义”。而对效率的过分追捧将产生两种结果,即重点学校的特权与教育产业化。我们认为,一项教育政策的制定,既要考虑到效率,又要考虑到公平,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政府的首要职能是保护公平。为此,遵循罗尔斯“底线正义”原则,当前需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第一,优势偏向型的政策配置需要适当调整。需要处理好重点高校之间、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间的关系,在改革中增加投入,在改革中增加公平,【7】114处理好高等教育校际差异、区域间差异扩大所带来的逆反作用。

第二,清理“教育产业化”政策。“教育产业化”曾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步的标识为人褒扬,但随后暴露出巨大的问题。“教育产业化”并不是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一个压力的转嫁。政府的财政压力通过“产业化”政策转嫁到教育购买者身上。在卖方绝对强势的教育领域,教育作为一项生产公共产品的公共事业,虽然教育的消费需求旺盛,但不可遵循“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原则。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人民实际教育购买力不高,许多贫困学子无法完成学业,“产业化”政策不足以使高等教育由卖方市场进入理想的买方市场,反而加大了教育的不公平。因此,清理“教育产业化”政策势在必行。

第三,考虑受教育者的差异选择。按照罗尔斯的差异原则,多种教育培养模式需得到鼓励,从而寻求差异化和个性化教育设置,以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公立教育重点保障公平,私立教育落实教育选择,从而充分反映“同一尺度”和“多元尺度”的公平基础上的选择取向以及显现教育平等主义和教育自由主义的有机结合。因此,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教育发展、扶持和鼓励私立教育与职业教育是有必要的。

(二)合理配置区域之间的高等教育资源

由于我国地区间教育水平的差异,使得一系列诸如“同卷不同分”、“同分不同线”乃至“高考移民”等不公平现象出现。为此,遵循罗尔斯“差异补偿”或“劣势者利益最大化”原则,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大对弱势地区的教育财政投入。要改变落后地区的教学条件、师资配置的局面,使落后地区学生与发达地区学生在教育质量上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同时,在教育财政制度上必须实行积极的差别化倾斜政策,加大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在落后地区高等教育上的统筹以及转移支付和扶持力度。

第二,建立合理的教师资源流动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不同地区、不同基础的学校都有可能“轮流”得到优秀教师。这种政策已经在韩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实行多年。同时,在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建立师资力量的对口支援关系,帮助边远地区、薄弱学校教师提高业务水平。鼓励教师在一定时期内有义务到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工作一定的时间定期教学。

第四,实施非垄断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政策。打破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师资资源学校垄断的边界,通过就近学校之间的联合与整合,实现优秀教师资源的校际共享。同时,网络媒介、信息技术的运用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促使教育空间的隔阂逐渐消解,这意味着高等教育资源可以在不同空间上共享。因此,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用信息化带动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之间共享,从而不断缩小“信息鸿沟”和教育领域的“贫富分化”。

(三)规范各种教育制度、克服教育寻租行为

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它要照顾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教育公平的政策设计、执行和监督,必须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充分吸收教育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以及普通公民的合理意见和建议。为此,针对当前的高等教育问题,还必须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第一,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杜绝“机动指标”、“定向指标”等政策缝隙的存在,推行电子录取、阳光录取的政策,推行高考平行志愿填报的办法,以确保录取的公平。鼓励公众、大众媒体参与到教育公平事业的监督中来,对招生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进行曝光,对招生工作中的寻租行为实施严惩。

第二,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切合普通家庭的实际教育购买力,适当降低大学的收费标准;切实解决寒门学子“入学难”问题,国家应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政策扶助力度;引导企业在大学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鼓励慈善基金以及其他非营利性组织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济和教育扶助。能让经济困难家庭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第三,实施平等的就业政策。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市生源和农村生源、发达地区生源和落后地区生源、富裕家庭子女和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平等就业的制度,反对“以出身论英雄”的各种就业偏见和歧视,反对以各种利益关系介入的就业指导和资源分配。更为重要的是,要完善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制度,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困难。

总之,“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已经成为共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用制度完善和保障高等教育公平,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从而才能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7-108.

[3]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37.

[5]曾荣光.普及教育与精英主义的矛盾[J].明报月刊,1991:9.

[6]曾昭耀.战后拉丁美洲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14-15.

[7]陈晓飞.高等教育非公平现象探源[M].理论界,2006(11):114.

[8]陈潭.教育公平的制度基础[J].二十一世纪,2008(2):161.

[9]杨东平.教育公平是一个独立的发展目标[J].教育研究,2004(7).

高等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高等教育;动力

一、“一带一路”战略下中俄合作概述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这便是现如今享誉中外“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借古“丝绸之路”之名,以发展促和平,与沿线各国开展经济、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合作交流,实现国家之间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一带一路”强调多国协同发展,各国需要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合作推进到教育方面的深层次交流。中国教育部曾发文称,教育在建设“一带一路”中的作用是基础性和先导性的,沿线各国的教育交流为“一带一路”战略施行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可见,“一带一路”战略为沿线各国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1]。本文从“一带一路”宗旨出发,提出了中俄高等教育合作的具体对策,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俄高等教育合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中俄高等教育事业情况分析

中俄两国在政治和教育层面的主观意识是一致的,“一带一路”政策更加强了两国的合作关系。为了加强两国在教育上的合作,两国于2014年签订了《中国教育部和俄罗斯教育科学部关于支持组建中俄同类高校联盟的谅解备忘录》,政府的积极响应深刻推动了新机制的创建与发展。中国教育部门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中俄两国留学生数量以逐年递增的趋势上涨,这标志着中俄两国教育事业正在向前发展,两国的教育形势也趋于稳定,这种积极的形势使两国达成:“2020年使留学人数达到10万人”的新目标[2]。中国的教育体系日趋完善,经济快速增长,俄罗斯贸易等领域迅速发展,使会汉语、懂中文交流的人才需求量递增。为了快速拓展人才供给,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俄罗斯建立孔子课堂3个,孔子学院12所,俄境内相当数量的国立高校开设汉语课,并将汉语作为需要学习的第一外来语种。为了更快的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中俄两国大力投入教育事业,两国就长期稳定的合作发展关系所签署的协议达到了近千份,同时建立了上百个友好合作办学项目。由此可见,中俄两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具有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一带一路”战略能够更好地推动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两国人才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友好互动与稳定发展也对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与影响。

三、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对策分析

高等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管理严格

民办学校作为私立学校,近些年来飞速发展。说到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历史沿革,在国内外民办高等教育历史发展史上,其都和公立高等教育院校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据调查,1983年的美国私立学校比例为54.4%,1985年的日本私立学校比例为75.6%,1986年的菲律宾私立学校比例为72.4%,这其中还有很多学术水平很高的大学。而我国在解放时期的私立学校约占整个教育体系的39%。由此数据可以看出,民办高等教育院校不分中外,并且在高等教育历史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民办学校高等教育的意义

民办高等教育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河中一条重要的支流,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鉴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现实意义。(1)集合社会各方面力量集资办学。私立学校数量逐渐增多,创造尽可能多的教育机会,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这是中外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最本质的意义。在我国,民办学校大部分生源是高考落榜生,这些学生承受了太多的心理压力,民办高等学校的存在也就成为帮助他们重拾自信、鼓舞他们向前迈步的动力,其发展也减轻了目前我国各大学招生方面的压力,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化。(2)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当今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竞争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民办高等学校的数量增加,可以为乡镇企业培养具有专业水平的技术型人才。而且,民办高等院校具有公立高等院校难以具备的灵活机动的特点,可以和公立高等院校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3)有利于合理调配师资力量。多年来,人们深受终身制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认为只有在公立高等学校才是“铁饭碗”,以至于现在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受到人事劳动制度的条条框框限制,很多企事业单位中需要的人才进不来,不需要的人员又出不去,不合理的师资结构导致人才很难流动。相比较这个严峻的问题,民办高等院校中这种人事劳动制度的限制相对较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轻,实行聘任制度,打破终身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才流动。

二、民办高等教育院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日新月异,在其发展的进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主要需要探讨如下的问题:(1)民办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问题。教学质量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依据,这不只是人们对于民办高等教育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目前针对民办高等教育教育质量意见有分歧的问题。从本国情况出发,一部分人认为民办高等学校存在政府管理不严格、教育教学设施不齐全、质量普遍比公立大学低的问题。但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由于政府对民办高等院校的干预较小,民办高等院校更加能够实现“自由化教育”,并且列举了很多国内外民办高等院校带给公立高等院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刺激的实证。总之,针对民办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问题,大家的看法不一。我个人的看法是:首次,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不能单纯因为对教育质量的争议而全盘否定民办高等教育院校。从现如今的教育市场来看,民办高等教育院校历史短、规模小,且比较灵活,可以及时根据现阶段的教育市场信息进行整合反馈,能够有效地培养出更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其次,各大民办高等院校之间的质量差异。从现实角度出发,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还是我国的某一个时期,民办高等教育学校教育质量都有高有底。(2)民办高等院校的经费问题。近年来,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发展势头迅猛,为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现阶段,民办高等教育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存在政府对民办高等学校的保障和投入不足,在无优惠政策下社会各方面力量自筹办学的难度等问题,民办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来源渠道相对来说较为单一,很大比重是依靠收取学生的学费。但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院校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发展,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扶持和政府机构的援助。所以,面对这样的问题,解决办法不只是政府给予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直接拨款,还要相继出台一系列可以大幅度提升和支持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政策,或者给予其他的优惠条件,比如说减免税和无偿拨给民办高等院校建设用地等资助。另外,在确定对民办高等教育院校投入足够的办学经费的同时,要更进一步突出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主体办学地位,并采取激励机制鼓舞放宽民办高等教育院校自主办学权利。(3)民办高等院校的管理问题。民办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宽严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现在的民办高等院校突显出来的问题很多,例如民办高等院校急需建设强大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断全方位地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教师队伍的整体稳定性与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决定其学校总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对于民办高等院校教育,最主要的是给予支持、扶持和指引,在政策层面上要明确分界,确认其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指引其向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4)民办高等院校的定位问题。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建设由来已久,简单地着眼于民办高等教育院校开设的专业上,我们不难看出,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专业很具有自己的特色。有一些民办高等教育院校主要是从自己本校的自身发展前景出发,主动开设一门或者多门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大体上是和当今社会上的热门行业领域相契合,鲜有仔细斟酌本校教学的自身师资队伍和教育教学设施的具体情况。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这一行为,具有相当大的盲目性。相关调查显示,民办高等教育院校开设的专业基本都具有较大的集中性。因此,越来越多的民办高等教育院校较多地开设这些热门的专业,相比较之下并不是很占有竞争优势。在竞争力下降的情况下,由于在民办高等教育院校就读的学生自身无法和那些毕业于“985”“211”的大学生们相比较,也不像毕业于中职院校的学生那样具有一技之长,导致这些在民办高等教育院校就读的学生,在面临就业的时候,身心压力特别大。187综上所述,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使我国教育事业更加完善,首要做的就是结合国家和地方的力量,遵循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院校的要求,还需要更好地集结社会力量,更多地开办各色各样的教育院校,这也是我国宪法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制定的办学方针。对于民办高等院校教育体制的建立,不仅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教育体制改革部分的新问题,更有许多实际的问题需要解决。第一,要改变人们认知中只有公办的狭隘观念,要将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与我们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相结合;第二,面对指引民办高等院校的教育实践,必须持有慎重的态度,反复试验,使其逐渐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文.关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2(7).

高等教育范文篇4

1.何为教育

从历史来看中国最早的“教育”一词出现在《孟子·尽上心》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由此可见“教育”一词在古代有“教”和“育”双重意思。在西方教育一词的英文是educatioan源于拉丁文edueare原义为引导引出。教育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指一切增进人们的只是技能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通过学校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这种教育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系统的对年轻一代施加影响发展他们的体力和智力,陶冶他们的思想和品德是人们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养成一定的思想和品德。

2.事物的本质

要教育的本质我们需明确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关于本质的界定有如下几种观点: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本质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内在规定性是该事物最普遍最一般的最稳定的规定性,是事物内在的联系[1]。②《中国百科大全书》的界定:本质指事物的内部联系由事物的矛盾构成而规律则是就事物发展过程而言,指同一类现象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稳定关系[2]。③《现代汉语词典》的界定:本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巨鼎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稳定隐蔽的,通过现象来表现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3]。从上述对本质的界定我们可以得出本质的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普遍性。同一事物不管时间、空间外形有多大差异但其本质是完全同一的。第二,稳定性。本质是事物内部固有的属性或联系,它是相对稳定的。第三,隐蔽性。由于本质是内在属性和联系,决定了我们在认识事物本质的复杂性,也就有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说法。因为本质才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决定客观事物具有各种表现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联系,这也决定了我们要通过复杂缤纷的现象把握本质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第四,联系性。任何事物之间均是有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将本质问题于事物矛盾联系起来认为现象是事物外部的联系本质是失去内部的联系“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他输的矛盾,这种特殊矛盾就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4]。

3.教育的本质

关于教育的本质问题在教育界一直处于争论状态,各个学者有不同的说法,但一直未能取得一致。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一是筑说。认为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观念形态文化,其性质变化要受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会经济基础服务;教育受生产力制约,但要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作用。二是生产力说。认为教育是生产力,教育是生产劳动能力,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速度、学内容、手段、形式受生产力制约。教育有受生产关系决定的因素,但一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由生产力决定。三、双重属性说,教育既具有生产力属性,具有上层建筑属性是两者的综合。四、复合现象说。该说法认为教育本质具有“多质性”。有上层建筑性质,生产力性质,有为阶级斗争服务、以及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等功能。五是社会实践说。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者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活动;认为教育的本质不应将其归属某一范畴,而应以自身的规定性立论。六、传递说。如刘智运和胡德海在《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一文中指出,“教育本质是通过传承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并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体的全面发展”。综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上述观点的一些不合理之处:第一,他们把教育的归属问题当成教育的本质问。如“生产力说”“上层建筑说”、“双属性说”正如矍宝权说指出:本质于归属是不同的范畴,本质是解决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原问题,而归属是要寻找事物的相同属性进行归类的问题。第二,混淆了“教育是什么”和“什么是教育本质的区别”,这两个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发生概念混乱根本原因是思维仍停留在表层未深入分析。关于教育的本质有的学者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得到启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围绕教育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即教育和于教育有关的社会子系统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5]。本人认为这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4.高等教育本质

我国的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全日制本科、专科学校和各类形式的半工半读大学,业余大学及研究生院。有关高等教育本质问题自建国以来也是争论未休,主要有如下些许观点:观点一,高等教育是一种传递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教育[6]。观点二,高等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高级专门教育。观点三,高等教育本质是一个历史变迁过程,其变迁为:首先是高层次优秀职业人员的活动变成直接职业训练;其次,高深学问的探究与教授变成但可只是的研究与教学[7]。观点四,高等教育是培养完成中等教育后的人,使他们成为具有高深只是的专门化人才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最一般最普遍的属性[8]。观点五,高等教育是文化传承、创新、批判、选择的运行机制[9]。

高等教育范文篇5

这次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近年来我省高等教育的历史性成就,认真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刚才,吕祖善省长作了重要讲话,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就今后的工作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核心思想是要把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提高质量和办学水平上来,促进全省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把吕省长的讲话精神落到实处。下面,我就贯彻吕省长讲话精神,加快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进一步增强转移工作重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从**年开始,根据当时国家改革开放的形势和我省的实际情况,我省陆续恢复和新建了13所高校,恢复了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和研究生招生工作,高等教育工作逐渐走上正轨,但总体上发展比较缓慢。

**年以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紧紧把握全国高校“扩招”的历史性机遇,大胆改革创新,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一)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顺利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年,我省高考录取率仅为3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8.96%,由于升学渠道不畅,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困境,高等教育一度成为整个教育发展的瓶颈制约。**年,省委、省政府果断作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通过在杭州、宁波、温州兴建6大高教园区,新建、迁建或扩建高校,实施后勤社会化改革等措施,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6大高教园区规划占地3.95万亩,校舍建筑面积1263万平方米,安排36所学校,33.5万名在校生,总投资达311亿元,目前6大高教园区已基本建成。其他不在高教园区的40余所高校也实施了新建、迁建或扩建工程,全省高校面貌焕然一新。到2001年,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达到15%,比全国提前一年进入大众化阶段。全省现有普通高校77所,比**年增加45所;有普通本专科在校生72万人,比**年增加60万人;高考录取率连续5年保持在7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6%,连续多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普通本科与专科(高职)生的招生比例基本达到1:1,全省各市基本形成了“一本一专”或“一本多专”的高校设置布局。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民群众子女上大学难的问题。

(二)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有了新提高。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我省较为注重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积极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从2003年开始,全省连续开展“高等教育质量年”活动,深入实施“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通过选拔优秀高职毕业生进入本科院校学习,开展“2+2”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试行第二专业、学分制、弹性学制、主辅修课程等改革举措,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成长立交桥。通过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工作,确保大学生成长成才方向。利用高教园区资源集中的优势,积极推进资源共享、师资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加强教育质量的宏观调控。目前全省已有11所高校接受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都取得了优良成绩;所有高职高专院校都接受了省里组织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合格率达100%,其中15所获得教育部优秀等次。为加强学科质量建设,省政府每年投入2000万元建设200个重点学科,投入1.033亿元重点建设20个“重中之重”学科和11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有效提升了全省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三)高等教育体制创新成果显著。在“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框架下,我们调整了部分高校的管理体制,扩大了市级政府的权利、责任,提高了他们的办学积极性,为一批市属高校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一批在浙部属高校顺利下放移交我省管理,使它们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部分成人高校改组和部分中专学校升格等途径,新建了37所高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各项生均办学条件居全国领先水平。积极支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在全国率先依托本科院校创办独立学院,民办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壮大,现有独立设置的民办高等学校13所,独立学院20所,在校生占全省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的三分之一。高等教育国际化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举办的宁波诺丁汉大学;目前有60多个国家、3500余名外国留学生在我省高校学习;有52个中外合作项目正在实施。

(四)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年以来,全省高校共招收了128.3万名大学新生,向社会输送了67万名毕业生,近几年来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高校科研经费以每年28%的速度递增,2006年达到30亿元,科技服务能力日益增强。根据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要求,我省高校先后建成了148个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紧密相关的省级示范专业,14个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455个针对“浙江制造”要求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其中20个是面向我省特色产业的独有专业。各高校还主动接轨数字浙江、绿色浙江、海洋大省和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全省经济发展战略大局,为社会贡献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初步建立了与地方经济互动共赢的科技服务体系。高校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文化大省建设过程中贡献了重要的人文智慧。

(五)高等教育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关心。“十五”以来,全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从2000年的24.25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52.5亿元,增长5.29倍,与同期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增长速度基本持平;高校生均教育事业费从9736元提高到20643元。我省还不断深化投资方式改革,通过政府贴息、银行信贷、土地置换、盘活存量、后勤社会化改革等措施,多渠道筹措经费,有效解决了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在政府引导下,全社会重视和支持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不断提高,2001年以来,高校共获企事业单位委托科研项目经费45.18亿元,签订技术转让合同3381项,专利出售合同554项。许多企业主动承担起了大学生实习、见习责任,有的还成为高校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大学生健康成才提供了帮助。

回顾这些年来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事实证明中央关于高校扩招和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取得的成绩是历史性的,全省高教战线的同志们为此作出了艰苦努力和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高等教育在发展和前进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还有差距。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考录取率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质量水平的提高滞后于发展的速度。目前,除浙江大学外,还没有一所省属院校进入“211工程”或“985工程”行列;现有25个国家重点学科中,24个集中在浙江大学,1个在中国美院;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分别只有7所、20所,总量低于全国省市区平均水平;研究生招生规模在全国也处于较低水平。在全省现代教育体系和教育强省建设中,高等教育提高质量和水平的任务更为艰巨。

二是高校外延扩张的惯性和急功近利的倾向依然存在。陈至立国务委员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指出:“高校规模扩张的冲动仍然非常强烈。许多地方和高校追求规模扩张的机制和动因还存在;规模扩张过快带来的质量、就业、稳定、管理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愈来愈尖锐。”这种情况在我省高校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高校“求大求全求高”的想法还没有完全克服,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升格、扩张、建综合性大学等外延扩张上。有的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注重短期效益,缺乏长远规划,喜欢发展投入少、见效快、招生多的文科类专业,对投入大、建设周期长的工科类专业建设不感兴趣,以致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现象严重,工科类专业所占比例偏低。

三是教学中心地位的落实情况不够理想。教书育人是高校最基本的任务,但这些年来不少高校对教学重视不够,力量投入不足,“讲师不讲、教授不教”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时,有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简单粗放,一方面课程教学内容老化、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实践实习环节薄弱,忽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也是导致当前部分学生学习动力退步、刻苦学习风气淡化的重要原因。

四是有些高校内部管理不够规范。有的高校领导管理精力不到位,对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各方面关系处理不当。有的高校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方面缺少机制,校园建设规划不科学,基本建设浪费大。有的高校财务管理不够严密,支出结构不够合理,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投入,也影响了学校的持续发展。个别高校管理混乱,办学不规范,损害学生利益,引发了不稳定群体事件。

五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有的高校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缺乏了解,主动关心参与的意识不强。有的教学科研与现实脱节,产学研机制脱节,单纯为科研而科研,甚至以职称和获奖数量为主要评价标准和最终目的。有的在专业设置、科研开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缺少深入研究市场和社会的需要,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学非所用,就业无门。

上述情况和问题,反映了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上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如何深入领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这里面既有高校的责任,也有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责任。我们既要充分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又要正视问题,转变理念,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抓紧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上来。

二、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全面确立科学和谐的发展理念

(一)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新形势。

我省高等教育从2001年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现在正处于大众化的中期阶段,这是一个与精英化阶段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重要阶段。那么,它有哪些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什么才是既有中国特色又适合我省实际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各类院校如何按这个新阶段要求重新定位,等等,这些都是急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认识不清,就难以对目前局势和今后趋势作出清晰判断,也不可能真正理解重心转移的深刻意义,工作局面就更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重大转折。

必须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仅仅意味着数量的增长,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并相应带来教育观念的改变和教育方式的创新。以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是量的供应不足,人民群众“上学难”是瓶颈制约。而今,70%的高考录取率使上大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人民群众的要求逐渐由“上大学”提升为“上好大学”,他们对大学的选择性在增加,对优质大学的期待在提高,因此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势必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还要看到,社会用人体制环境所面临的根本变化要求高校育人模式作出相应改革。以往精英化的高等教育面临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大学生本身数量不多,又统招统配,甚至供不应求;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远远多于精英化阶段,但他们面临的却是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这对学校、学生甚至全社会都是一个严峻考验。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曾指出:“传统的大学只是培养少数社会精英,现代大学主要培养大批服务于社会各部门的掌握科学技术和一定专业的人才”。这是对高等教育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阐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扣市场脉搏,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力求以质取胜,以特取胜,不断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发展潜力、招生吸引力、育人竞争力,否则就难以生存发展。

(二)全面确立科学和谐的发展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决定发展方向。要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首先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和谐的发展理念。

一是要致力于内涵发展。质量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育人是高校的首要责任。人们对高校的评价,考生对高校的选择,市场对高校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育人的质量。如果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经济社会的需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就是质量。因此,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更是发展。在当前的形势下,必须量质并举、以质为重,视质量为生命,视质量为前途,切实把提高质量作为高校工作的重点,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的路子。

二是要致力于特色发展。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一流。特色也是高校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是衡量质量的重要指标。而科学定位是办出特色的基础。各高校必须为自己找到一个准确的、合适的发展定位,这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由于学校类型和定位不同,我们当然不要求每个学校都成为北大、清华,但每个学校都可以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都可以在自己的类型中争创一流,哪怕这个优势、特长只是一个专业和一门课程。只要形成并保持特色,就是竞争优势,就能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各级各类高校一定要科学定位,凝炼特色,找准方向,重点突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自己的优势领域、优势专业争创一流水平。

三是要致力于协调发展。高等学校一般具有三项主要职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必须全面协调发展。人才培养是根本,体现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才培养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高校既要保证尖端人才的培养,也要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是动力,科研水平引领育人方向,决定学校的质量水平,高校要在科技创新中推进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自身的总体实力和水平。服务社会是宗旨,高校只有主动接轨经济,自觉服务社会,在服务中体现价值,增强实力,才能赢得社会认可,不断做强做大。

四是要致力于平安发展。小平同志一直告诫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多年来的实践也教育我们,没有稳定,什么事情都办不好。当前,我省高校师生已达100余万人,特别是在高教园区,聚居的学生多达30万人。这么大的一个群体,一旦发生不稳定事件,将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加上青年学生容易冲动,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压力巨大。因此要按照打造“平安浙江”的要求,积极创建和谐校园,确保高校平安。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赋予教育系统的重要使命,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应有之义。高校要切实维护好师生的合法权益,一方面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使高校教师安居乐业、人尽其才,一方面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人、成才环境,使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够各得其所,健康成长。

(三)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高等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教育强省,完善布局,优化结构,强化特色,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全面提高科研水平,全面提高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高等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是:

——到2010年,全省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明显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5%;高等教育布局趋于合理、结构进一步优化。高考录取率稳定在70%左右,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比保持在1:1,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比例达到1:10。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形成体制机制健全、运转高效,政府依法治教、学校依法办学,政府办学为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发展格局。

——到2020年,全省高等教育实现普及化,人才培养能力、知识贡献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建成一批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学校。全面建成布局结构合理、体制富有活力、总量相对充足、内涵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教育质量和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高等教育总体水平位居国内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省。

三、以育人为中心,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

“十一五”期间,全省高校要以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为核心,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一)切实强化教学管理。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环境。要健全和完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重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努力办好每一个专业,建设好每一门课程。要规定教授必须上讲台上课,而且要为本科生上课。要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业绩上脱颖而出,使他们获得巨大的成就感、荣誉感,而且还要让他们因教学成绩而获得相应的经济、政治待遇。要实施教学业绩考核制度,把教学业绩作为评价教师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价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要加强学风建设、考风建设,严格学业评价、学籍管理,继续执行留级、退学制度。

(二)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推进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教育机制。各类高校都要针对不同的人才培养要求,实施合乎人才成长规律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既要做强、做精研究生教育,保证尖端人才的培养;也要做好、做实本科教育,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要做大、做优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适销对路、动手能力强、能够到产业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要注重加强教材建设,及时更新教材内容,打造一批精品教材,推进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建设。全省要建设好200个本科教学专业实验室、200个本科特色专业、200个高职(高专)特色专业、100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和500个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为保证教学质量创造良好条件。各校要广泛开展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要进一步深化招生改革,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成长立交桥。要按照我省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学科专业调整,加强紧缺人才培养。

(三)大力推进高校科技创新。要树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努力促进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结合,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要开展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选,建设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重点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完善高校学术环境,切实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自律建设。高等学校要主动参与全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学科、人才、教学优势,积极在建设创新型省份中做出贡献。要继续建设好省级重点学科、“重中之重”学科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争取有40个左右的学科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要加强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加强专利技术申报和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要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和绩效考核,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贡献率。

(四)持之以恒地深化素质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要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要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要寓教育于娱乐、寓学习于实践,积极支持大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要大力表彰和奖励优秀学生,倡导和形成勤奋学习、刻苦成才、争优创先的良好学风。对不良学风不能放任不管,要通过执行严格的退学机制等有效措施严加管理。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服务体系,使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在教职工队伍中蔚然成风。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学生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学生申诉处理办法,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学生的切身利益。

(五)积极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教师队伍是关键。各高等学校要按国家的规定配足专任教师。要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坚持德才兼备,造就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大力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遴选和重点支持一批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优秀教学团队。继续实施“钱江高级人才引进计划”,积极面向海内外引进50名高层次人才;加大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力度,重点培养500名中青年学科专业带头人。要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到2010年,高职(高专)专业课教师中获得技能等级证书或具有第二专业技术职称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80%。要鼓励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既能上得讲台、又能进车间,使他们成为造就百万产业大军的精锐。加强教师管理,深化师德教育,制订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奖惩机制。要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一方面要控制人员经费的过度开支,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把利益导向引导到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引导到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育人水平上来。学校领导要关心、爱护教师的成长成才,投入更多的情感关怀,努力为教师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六)不断改进和完善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公办高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充分发挥校长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民办高校要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确保高校平稳运行,健康发展。高校领导要全身心投入管理,把管理视为自己的主要责任。省有关部门要把教学管理的实绩作为高校行政班子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各高校都要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要求制定和完善高校章程,依法自主办学、规范办学。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防止盲目决策和个人独断专行,重点加强基建项目招投标、设备购置、教材采购、对外投资、招生录取以及职称评定等领域的管理。要提倡艰苦奋斗,厉行节约,规范财务管理制度,让有限的经费产生最佳效益。各高校要花大力气加强债务管理,把还贷放在突出位置,严禁高校对外风险投资行为。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高校产业管理,消除高校的经济和法律风险,推进高校产业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增强队伍的政治素质,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四、加强对高等教育工作的领导、支持、管理和服务

各级政府要着眼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着眼于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大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支持力度,创新管理方式,优化公共服务,切实把全省高等教育工作重心引导到稳定规模、规范办学和提高质量上来。

(一)加强领导,首先要加强高校设置的宏观规划。

制订规划是政府配置资源要素、加强宏观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口变化情况,加强高校设置规划和学科专业布局调整的宏观指导。省有关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已经制订了全省高等院校设置规划,并得到教育部的原则同意。今后一个时期要严格按照院校设置规划统筹安排高校布局,对新建高校要严格审查办学条件,并实行筹建期制度,真正做到成熟一所、审批一所,确保新增设高校基本的办学质量。对于筹建期内达不到正式建校要求的,要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达标的,要严格实行退出机制。

在高校规划设置中,要特别强调四个问题。一是要优化高校设置的空间布局。规划内新增的高校主要设置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达,人才、信息集聚效应显著,环境条件适宜的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其他设区市形成“一本一专”或“一本多专”的高等学校设置格局,县级市原则上不再举办独立设置的高等院校。二是要优化高校的层次结构。树立各个层次高校都可以办出一流的思想,加强分类指导,支持各类高校培育特色,办出水平。坚决制止高校盲目的升格更名风。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社区教育等高等教育形式,努力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打造学习型社会创造条件。三是要优化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按照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布局需要,结合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建设电子通信、新材料、生物医药、数控技术、电子商务、动漫、软件技术、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工业设计10大类紧缺急需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培育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直接相关的学科专业,努力使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四是要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勤俭办学的要求,新增高校校园不能一味求大、建筑不能一味求新,要充分利用存量土地办学,鼓励举办单位充分利用现有的厂地、多余的科研用地以及可调整的教育类用地新设普通高校。

(二)加大支持,就是要不断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要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下高等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各级政府要按照《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预算内高等教育经常性事业经费拨款逐步增长。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省财政将继续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新增投入原则上都要用于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上,确保生均教学经费逐年增加,确保高校生均教育事业费拨款及时、足额到位。为减轻高等教育大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校债务负担,使高校集中精力抓好教育教学,省财政对省属高校已完成的信贷项目补助43亿元,补助经费已由省财政通过国库调剂到位。省财政、教育等部门还要抓紧研究省级部门和企业集团举办高校的补助方案,各市政府也要切实承担起责任,参照省政府的办法妥善处理高校债务。今后,省里的各类水平性教学、科研专题项目的评选和资金补助,将对所有高校一视同仁,所有高校都可以凭实力和水平参与竞争,省里择优补助。

加强对重点建设高校、重点学科的投入。“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省将支持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支持浙江工业大学等若干省属高校跻身全国同类高校先进行列,支持建设一批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本科高校,支持若干所学校进入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继续打造一批达到国家先进水平的省级重点学科、“重中之重”学科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政府将扩大“重中之重”学科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范围,并向全省所有高校开放申报。省财政要加大投入,积极支持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引导和带动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

全面实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行动计划”。“十一五”后四年,全省将投入27.67亿元,其中省级财政安排14.44亿元,实施教学基础工程建设、教学管理工程建设、科技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中小学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大学毕业生就业网络建设六大类、20个项目。高校要积极筹措配套资金支持和保障各工程项目的实施。

指导和鼓励全社会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继续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举办高等教育,依法落实民办高校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法人财产权,保证民办高校教师和学生在职称评定、表彰奖励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享受公办高校师生同等待遇。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加大教育对外宣传,不断提高我省高校对国外留学生的吸引力,扩大留学生规模,努力抢占国际教育市场。

(三)创新管理,就是要完善和改进对高等教育的管理。

继续坚持和完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当前要着重理顺省、市举办高等教育的权责关系。省将加强对市属高校办学、招生、教育教学的管理和扶持,在保持领导体制、隶属关系不变前提下,对获得省级及以上水平性教育教学重点建设项目的市属高校,原则上给予省属高校同等标准的项目经费补助;各市要继续履行在筹措经费、改善环境、规范办学、维护安全稳定等方面的责任。

加强对高校基本建设的管理,严格控制投资规模,严格控制工程概算,严格控制贷款建设,引导高校调整投资方向,优化支出结构,集中精力、财力和物力实施好《行动计划》。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要加强高校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管,通过绩效评价、财务审计、“以奖代补”、监测公告等办法,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加强对民办高校的管理。民办高校要建立健全理事会或董事会等决策机构,并按照办学许可证核定的学校名称、办学地点、办学类型、办学层次,规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民办高校要落实法人财产权,属于学校的资产必须过户到学校名下,学校的各项收入必须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省将依法建立对民办高校的督导制度,通过设立督导专员队伍、开展民办高校年检等办法,对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依法进行监督。

积极探索加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全面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建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监测和反馈制度,加强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监控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建立本科、高职(高专)教学工作分类评估体系,完善5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办法。通过建立考试题库、统考统测、校际交换考试等方式,在有条件的专业和学校积极推行教考分离。建立教学质量巡视制度,政府聘请高等教育教学巡视员,采取随堂听课等方式,对各高等学校教学开展例行巡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毕业论文等进行随机抽查,指导督促规范教学。省将设立“教坛新秀奖”,专门奖励教学方面优秀的青年教师;每两年评选一次省级优秀辅导员,每三年开展一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奖”评选活动,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像孟二冬、方永刚同志那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四)优化服务,就是要为高等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高校作出持之以恒的努力,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承担起责任。各级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及时研究解决高等学校的办学方向、布局结构、办学秩序、经费保障等重大问题,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增强为高校服务的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企事业单位要积极支持和参与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为人才培养和成长提供条件。新闻单位要坚持积极的舆论导向,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建立省级高等学校管理协调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做好高等学校的服务、管理、监督工作。

推进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政府要组织和利用高教园区集中办学的优势,推进教育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放共享。在杭州、宁波、温州5个高教园区建设数字图书馆分中心,非园区高校以市为单位建设分中心,到2010年基本建成互联互通的全省高校数字图书馆。

高等教育范文篇6

**年我省曾召开一次高教工作会议,时隔将近15年,浙江高等教育已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在新的宏观背景和发展阶段再次召开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去年8月,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在今年全国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高等教育要以质量为核心,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高水平学科和大学建设。中央领导的这些重要指示精神,为我省高等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

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洪祝书记亲自作了批示。省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听取了省教育厅的专题汇报。我和昌黎同志还专程到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并召开部分高校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关于下一阶段的高等教育工作,昌黎同志还要作具体部署。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清醒认识问题,切实把高等教育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年,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针对我省高校数量偏少、规模较小、资源不足的实际,作出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通过建设高教园区和新校区、改革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加快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等举措,切实解决了我省高等教育数量的瓶颈制约,扭转了广大考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求学困境。经过多年的努力,浙江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阶段的跨越式发展。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8.96%提高到**年的36%,由低于全国平均0.84个百分点转变为高于全国平均14个百分点。目前,全省已有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77所,在校大学生72万人,分别是1998年的2.4倍和6.4倍,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举办高等教育的格局。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着眼于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稳步增强。一大批省属高校和地方高校蓬勃兴起,重点学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十五”以来,全省高校为各行各业输送了56.3万毕业生,获授权发明专利1308项,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33项,为浙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可以说,没有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良好局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伴随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我省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还跟不上,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亟需提高。如果说在毛入学率低于15%的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供不应求,高校扩招因而成为缓解当时瓶颈制约的首要选择。那么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人民群众对大学质量的要求将日益强烈。有专家分析,我国到“十二五”时期高等教育将转变为买方市场,出现需求主导的局面,所以大学之间的竞争将主要集中在质量和水平上。不容回避,我省不少高校定位模糊,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师资力量比较薄弱,部分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和方法偏旧;内部管理不健全,个别学校甚至违规办学。总体而言,我省高等教育的质量滞后于办学规模的增长速度。因此,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惟有如此,浙江高等教育才能顺应时势,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更大的跨越。

首先,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实现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主要机构,还是观念、文化、制度和科技的创新中心,是整个社会创新的最重要源头之一。因此,高等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力。纵观世界发展的历史,大学的兴衰和大国的兴衰息息相关,哪里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兴起,哪里就有民族的兴旺。对一个地区发展来说也是如此。没有高度发达的高等教育,就不可能有这个地区的现代化。浙江要在未来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高校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不仅需要足够数量的高等教育规模,更需要高水平的高等教育质量,建成一批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学校,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人才和高水平创新成果,更好地引领和支撑浙江的现代化建设事业。

其次,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关键在于人的素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每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面广量大。这部分毕业生自身的素质,以及迈出校门后对其他社会成员素质的影响,事关社会的文明程度。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更加注重内涵提高,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才”,首先要把学生培育“成人”。要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统一起来,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于一体,从而造就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相统一的高素质现代人,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第三,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教育要让人民群众满意,必然是教育质量有保证的教育。以往群众关注的焦点是上大学难,现在更关注的是上好大学。一句话,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事实上,这些年高校收费标准也有很大的提高,而与此同时,不少学生毕业后却难就业,学生、家长对此不满意。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一所学校是不是好学校,评价标准很多,但关键还是要看它培养的学生是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应该看到,不少大学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虽有择业观念的因素,但根子主要在知识储备尤其是实践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需要。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们高等教育质量还是薄弱环节。因此,必须着力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努力做到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总之,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反映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锐意进取、乘势而上,通过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实现我省高等教育的新跨越。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浙江高等教育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省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转变办学理念,突出工作重点,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内部管理,推动高等教育由外延扩张为主向内涵提高为主转变,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创新知识和服务社会。这三项职能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把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其实质就是着力提升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我们要着眼于推动高校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切实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水平,更好地成为我省培养高素质、多层次人才的“摇篮”;要着眼于推动高校提高科研能力,围绕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目标,选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努力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更好地成为我省推进知识创新的“前沿”;要着眼于推动高校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以合作共赢为原则,从当前我省发展的紧迫需求出发,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信息方面的优势,更好地成为我省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文化传播的“桥梁”。总之,要通过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使学生成人成才,促使教师立身立业,真正做到高等教育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

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立足浙江实际,要努力在以下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努力在强化特色优势上求突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是从整体上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要求。要统筹规划全省高校设置,积极支持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推动浙江工业大学等若干省属高校跻身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最终形成一批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校群。另一方面,合理确定全省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规模与比例,健全多层次的办学结构,支持若干所高等职业学校进入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这里需要指出,高校应该分层次、分类型,确定的目标必须因地制宜。国内外成功办学的经验表明,高校办得好不好,不在于规模大小、层次高低,每一个层次都可以有非常好的学校,关键看是否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办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优势。如何强化自身的特色优势呢?一个重要载体,是抓重点学科建设。因为学科是高校的基本组成元素,是高校办出特色的基础。浙江大学经过百年的积淀,才形成今天这样的国内综合性优势,这是省内其他高校难以比肩的。对于省属高校和地方院校,应当分清主次,首先瞄准若干个重点学科,集中资源数年磨一剑,力争培育出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优势学科,从而带动学校发展层次和品牌的提升。为此,要切实抓好省级重点学科尤其是“重中之重”学科建设。2004年以来,省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用于支持20个省属高校“重中之重”学科的建设。这项工作要继续坚持,并加强绩效考评,严格过程管理,不搞终身制。当然,“重中之重”学科也不限于20个,对条件成熟的,可以适当扩容,而且不囿于省属高校的范围;对市属高校中部分具备相当水平的学科,在日常经费渠道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省财政可给予相应的扶持。经过努力,争取到“十一五”期末全省有40个左右的学科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同时,各高校还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学科布局,尤其是结合我省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紧缺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一句话,每所高校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多科性或单科性的,都应该注重科学定位,在办出特色上下大功夫。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求突破。对于任何一所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是首要任务,这也是衡量办学质量的第一标准。但不容回避,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由于缺乏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忽略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和特点的充分挖掘,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创新能力弱是一个通病。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务之急。一是优化教学内容。这是强化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方面。不少大学毕业生反映,“课堂学的”与“工作用的”是两码事,这暴露了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适应发展的现实需要,本科院校要按照“加强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素质教育、促进个性发展”的要求,高职(高专)院校要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力优先”的要求,不断充实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教学,着力完善课程体系。二是改革教学方法。大学教学绝不能“填鸭式”,要积极鼓励教师突出启发性、灵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三是创新教学制度。积极推行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习”制度,允许跨专业选课,完善大学生学科性科技竞争制度,鼓励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同时,建立教学质量巡视制度,推行教考分离,逐步健全高职(高专)教学工作分类评估体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宏观监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当前必须切实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应将更多资金投入实践教学,宁可少盖房子,也要把实验、实践教学条件搞上去。要促使大学生更深入地走向社会,到工厂、到农村、到社会各个领域参加实践活动。为此,要积极推进大学生实训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要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重点建设好一批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事业单位要为大学生实习提供条件,通过产学合作,形成一批规模较大、行业认可度高、接纳能力强的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切实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培养大学生牢固树立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在提升教研水平上求突破。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其之所以一流并非因为拥有了一流的校园,而是拥有一流的人才。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提出:“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事实上,国外名校一般都保留并继续使用着古老陈旧的建筑。而我们的现实是,校园都建得很漂亮,有的校园完全称得上世界一流水平,但内涵建设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教师整体的教学、科研水平难以满足高质量办学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我省高等教育实现新跨越的重要基石。要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一方面,加快实施“钱江高级人才引进计划”,面向海内外,引进和选聘更多的高素质教师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另一方面,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培养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强化激励机制,引导广大教师致力于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在公平竞争中施展才华、脱颖而出,形成一批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优秀教师团队。

毫无疑问,师资质量的高低,集中体现在教学、科研的综合能力上。应该说,教学、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有大批教师既是教学能手,又是科研行家,而且在教学、科研上都取得了突出业绩。但也要看到,由于利益导向等因素,部分教师乃至高校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教学的中心地位有所弱化;有的名教授虽然精于教学,但无暇授课,带的研究生过多,却没有时间指导。必须强调,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广大教师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要建立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制度,倡导名师教授给本科生上基础课。要完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把教师教学业绩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条件。同时,进一步推动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高等学校要主动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支持教师围绕产业升级,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新技术创新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既提高科研水平,又提高教学水平。高校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平台要向学生开放,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充分发挥科研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四)完善高校内部管理,努力在规范高效运作上求突破。现代大学必须有现代管理。高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客观地说,目前我省高校的管理与高水平大学的管理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推进高校依法治校、严格管理,是我省高等教育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首先,进一步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公办高校要坚持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教、民主参与的机制,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注重发挥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员在学校决策和管理中的作用。尤其需要指出,高校必须淡化“官本位”色彩,要努力改变管理过于行政化的倾向。民办高校要落实董事会(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次,加强高校财务管理。要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在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中,不少高校举债搞建设,有的包袱还相当重。为此,省政府已安排43亿元的省属高校信贷项目补助,补助经费由省财政通过国库调剂到位。此外,对省级部门和行业主办的高职(高专)院校,省财政也将给予一定的还债资金支持。但需要明确的是,有关高校是负债主体,必须切实承担起偿债责任,细致落实好偿债方案,确保偿债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第三,坚决规范办学行为。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在招生、管理、教学等方面不够规范,个别学校甚至引发事端,对此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整改。要确保高校规范高效运作,必须建章立制,把处理党委与行政、教学与科研、行政与学术、人事与薪酬等重大关系的原则规定下来,还要把学校资产、财务管理的原则规定下来,真正使高校内部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完善高校内部管理,还必须致力于校风建设。好的校风是一种品质和境界,往往能使一所大学独树一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比如浙江大学的求是精神,就是经过上百年的锤炼,而这恰恰是一流大学的精髓所在。每一所大学都要十分注重校风建设。要提倡脚踏实地,力戒好高骛远;提倡求真务实,力戒心浮气躁;提倡勤俭办学,力戒铺张浪费。通过坚持不懈地培植校风,逐步增强高校自身的“软实力”。

三、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开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是政府和学校的共同任务,也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促进我省高等教育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新跨越。

一是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在现有的体制下,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仍起着主导作用。各级高校所在地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程。目前政府对高校管理,既存在管得过多、过死的问题,又存在管理缺位、不到位的问题。对如何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用什么方式管,管哪些内容,管到什么程度,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对高等教育发展,政府应当遵循其内在规律进行宏观指导和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其办学方向、布局结构、办学秩序、经费保障等重大问题。当前,要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全面分析人口增长和生源结构、就业结构,科学设置和调整全省高校布局,统筹规划和建设支撑浙江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高科技创新基地和先进文化传播基地。要积极引导高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科研、教学平台的开放共享,鼓励和扩大教师互聘、设施互用,切实提高优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增强为高校服务的意识,努力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

二是切实加强政策扶持。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领域。随着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的增强,政府要不断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依法确保预算内高等教育经常性事业经费拨款逐步增长。此次省政府决定,“十一五”期间将组织实施“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行动计划”,涉及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改善、加强内部管理、增强创新能力、促进毕业生就业等六大类、20个项目。据测算,各级财政将投入27.7亿元,其中省财政安排14.4亿元。对这些财政资金,必须着力提高使用绩效。要坚持和完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学校的办学积极性,继续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举办高等教育。同时,有关部门要按照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的要求,研究和完善学校专业设置、资源配置、人才引进、利益分配、成果评鉴、质量评估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更好地推动我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三是切实加强班子建设。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体是高等学校,而高校的班子成员特别是党委书记、校长则是领军人物。高等学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对管理者的要求很高,所以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尤为重要。作为一个现代大学的管理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先进的办学理念,要有锐意创新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要有善于沟通的艺术和知人善任的眼光。更需指出,管理高校与从事某个专业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高校主要领导必须把主要精力用在管理上,没有全身心的投入是很难办好学校的。我们许多高校领导都是在某个专业领域取得过突出业绩的专家,现在既然走上领导岗位,就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到高校管理工作中去,为我省实现高等教育新跨越作出新的成绩。

高等教育范文篇7

英语应试是各国采用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的必修科目,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从我国的英语考试情况来看,也不例外。对于英语的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毕业和取得学位。因此,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学生本身,对于英语的重视程度已经超出了对于英语本身的学习。这两者之间是一种矛盾的状态。一方面,需要努力学习英语以应付考试。另一方面,又需要努力掌握考试类的英语学习,以此来应付学位。两者的关系是一种模糊的关系,在学生方面来看,英语学习不是突破就是被突破。突破指的是一种无我的学习状态,在这种无我的学习状态下,学生可以大量地掌握英语词汇、句法。从而为实际英语的应用能力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状态是大多数学生比较认可的状态,然而又是他们所无法达到的。而另外一种学习方法,即应试式学习方法在学生中广为应用。划定范围、背特殊的单词、掌握必要的课文、理解必要的阅读理解等等,都是应试式的学习方法,也是应试式的教学思维。

二、学位证的取得与英语成绩关系密切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规定英语必须取得四级证书才可以取得相应专业的学位证书。由于高等教育的长期改革的滞后,因此对于英语教学的体制性改革始终没有质的突破,始终停留在应试、笔试、听力等层面上。学位证书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关系到学生几年来的学习成果的取得,关系到社会上工作岗位的取得,关系人事变动、升迁、评职称、继续深造等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上显示很大的优势,但在英语的掌握上却捉襟见肘,因此需要在教育的改革上进一步放宽对英语成绩的限制性措施。对于某些特殊专业更需要放宽英语的限制,以更为广泛的学术氛围,更为灵活的教育制度来为学生择业、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规划性的教育制度与实践式的教育模式

目前,大部分的教育制度的体现都是规划式,而非实践式的发展形成的。有些是借鉴了国外的教育模式,有些是根据具体专业提出的具体制度。对于长期以来,制约素质教育的应试教育必须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得到较大的改观,包括对于英语成绩影响学位证书取得这样的规定,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更为适合的教学方式。以及在实践中,整体考虑社会发展需要,考虑国家宏观经济走向,考虑国内外语言发展趋势,考虑世界交流下英语及其他语种的相互关系的协作,考虑在适当的情形下,突破性的发展教育思维。这些都需要广大教育者、政府工作职能部门,以及高校的管理者的共同努力,需要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应对,积极实践。

高等教育范文篇8

英语应试是各国采用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的必修科目,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从我国的英语考试情况来看,也不例外。对于英语的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毕业和取得学位。因此,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学生本身,对于英语的重视程度已经超出了对于英语本身的学习。这两者之间是一种矛盾的状态。一方面,需要努力学习英语以应付考试。另一方面,又需要努力掌握考试类的英语学习,以此来应付学位。两者的关系是一种模糊的关系,在学生方面来看,英语学习不是突破就是被突破。突破指的是一种无我的学习状态,在这种无我的学习状态下,学生可以大量地掌握英语词汇、句法。从而为实际英语的应用能力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状态是大多数学生比较认可的状态,然而又是他们所无法达到的。而另外一种学习方法,即应试式学习方法在学生中广为应用。划定范围、背特殊的单词、掌握必要的课文、理解必要的阅读理解等等,都是应试式的学习方法,也是应试式的教学思维。

二、学位证的取得与英语成绩关系密切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规定英语必须取得四级证书才可以取得相应专业的学位证书。由于高等教育的长期改革的滞后,因此对于英语教学的体制性改革始终没有质的突破,始终停留在应试、笔试、听力等层面上。

学位证书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关系到学生几年来的学习成果的取得,关系到社会上工作岗位的取得,关系人事变动、升迁、评职称、继续深造等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上显示很大的优势,但在英语的掌握上却捉襟见肘,因此需要在教育的改革上进一步放宽对英语成绩的限制性措施。对于某些特殊专业更需要放宽英语的限制,以更为广泛的学术氛围,更为灵活的教育制度来为学生择业、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规划性的教育制度与实践式的教育模式

目前,大部分的教育制度的体现都是规划式,而非实践式的发展形成的。有些是借鉴了国外的教育模式,有些是根据具体专业提出的具体制度。对于长期以来,制约素质教育的应试教育必须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得到较大的改观,包括对于英语成绩影响学位证书取得这样的规定,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更为适合的教学方式。以及在实践中,整体考虑社会发展需要,考虑国家宏观经济走向,考虑国内外语言发展趋势,考虑世界交流下英语及其他语种的相互关系的协作,考虑在适当的情形下,突破性的发展教育思维。这些都需要广大教育者、政府工作职能部门,以及高校的管理者的共同努力,需要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应对,积极实践。

高等教育范文篇9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表明: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要受政治、经济、文化所制约并对政治、经济、文化起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作用日趋重要,尤其是高等教育可以直接参与到生产、研发和辅助决策中。“多少世纪以来,特别是在发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以后发生的。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

作为学历教育的最终端,高等教育在近现代历史上始终处在教育发展的风口浪尖上。19世纪初,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改革运动取得巨大成功,史家称“柏林大学的创办像一个燃烧点发出耀眼的光芒,一切光线都从这里发出。”这使得“德国的工业革命的进程在欧洲几个主要的国家中是最快的,它极大的改变了1870-1914年的德国社会。”

19世纪末还是荒蛮地带的加利福尼亚州在20世纪末成为美国第一大农业州、第一大工业州、第一大娱乐事业州、是高新科技最重要、最集中的地方,生物科技永远是走在最前面,导致美国经济中心在从东部向西移,该州得益于伯克利、斯坦福等几所大学推动的硅谷高新技术区发展。

“9·11事件”的发生又使高等教育增加了一个新的使命———把不同的文化放在大学这一平台上进行融合。这是高等教育的第四大使命,这个使命使得大学的国际化程度开始大幅度提高。在美国现展史中每次自感遭遇到重大危机,都是从教育中找问题,每次都是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而且成效屡试不爽。因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使其一次次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二战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是将高等教育摆到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将高等教育作为本国经济、社会发展视为共同追求的目标。

二、高等教育:统筹城乡发展的智力支撑

“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即要求在进一步提高工业本身发展和技术水平的同时,用先进的适用技术对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进行根本改造,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将农村经济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化、社会化轨道。”

该途径的前提条件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重要价值,依赖技术提升农村经济,农转非不仅是身份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由农村进入城市的适应和发展,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智力基础,甚至一定的创新技能,纵观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轨迹,都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甚至普及化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建设者。统筹城乡发展形成格局,高等教育则创造境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阐发的内在发展理念表明:“发展日益被认为是一个唤醒的过程,一个激发社会大多数成员创造性力量的过程,一个释放社会大多数成员个体作用的过程,而不是被看成是一个由计划者和学者从外部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种发展必须做好社会内部各种关系的协调和重建,依赖本地区人们的创造性智慧。而研究社会各系统的关系,引领社会发展,提高民众文化素质,提升社会的创造力正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功能。打造西部教育高地,高等教育无疑居于高地之巅,高等教育担负人才输出、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前两者保证统筹效果的长效发展,后者保证当前的统筹效益。没有优质的高等教育支撑,统筹城乡发展难以深化。

三、两对矛盾:破解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

高等教育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主要是提供智力支持,研究统筹过程中出现的难题;而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主要解决质量提高和境界提升两个问题。为此,高等教育内部存在两对基本矛盾亟需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和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相脱离的矛盾。其中,前者是第一性的,学校工作都是由其派生或围绕其发生或转化,教与学的矛盾解决是否恰当,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的优劣,揭示着教育的本质属性;后者是第二性的,决定着教育质量提升的潜力,揭示着教育的社会属性。

(一)知识:破解教与学矛盾的密码

知识既是教与学的中介,又是教与学的作用对象,更是教与学矛盾的生发原点。教与学的矛盾源于知识的传递和接收的不畅通,矛盾的主要方面表现为知识的表征游离于认知规律、知识的传递方式去人化、知识建构惰性化。

1.知识表征合规律性

高等教育领域从事高深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知识的表征都有基本结构———概念、原理或法则、研究方法,即具有内在规律性。大学如何使学生掌握浩如烟海的知识,前提是知识的表征是否合规律性,否则,学生会被淹没于知识海洋中不得要领。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能提纲挈领抓住学科的主要内容,清楚该学科涉及哪些问题,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方式审视学科,有高度才会有质量,学生思考问题才会站在整个学科的高度,对问题的价值界定才会胸有成竹。这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对学科内容抽丝剥茧,理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化繁为简。复杂问题简单化永远是教学的首要原则,学会转化问题是学生学会研究的基点,这样培养的学生对学习有一种从容、藐视困难的气度。

2.知识传递人性化

“学生不是待装满的容器,而是要点燃的火把。”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思维的游戏,基于认识论审视游戏,其最大特点是有明确的目标和随时出现待解决的明确的问题,过程具有试错的宽容性,每个人都有改进提高的机会,失败了可以重来,所以人一旦进入游戏就欲罢不能。同理,一堂课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达成目标之路必须是问题铺就,水到渠成。所以,照本宣科、满堂灌违背人的探寻未知、好奇的本性。优秀的教师都是围绕节点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学生思维发生错误,教师要明晰错误的根源,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纠正思维偏差,让学生根据给予的思维帮助重新进行思考,直至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了,教学目标也完成了,学生的感觉不是老师讲授的,而是自己发现的。以游戏的方式治学,这是从教的至高境界。以此方式处理知识,若干各节点形成了知识网络,一门学科的知识结构就转化为一个有着清晰延展路径的网络。高深知识的学习,关键是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对节点的问题设计要围绕它的来源、发展理路、存在条件和最终形态几个方*-面,这样节点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3.活化知识建构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情境性和不确定性,所有的知识都是一种“暂时”的理论。从知识产生的外在环境看,“无论什么时候,我们的知识都是由那些在生存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合适性的假说构成,激烈的斗争淘汰了那些不合理的假说。”

是生产实践决定了知识的存在形态。从知识产生的内在条件看,知识的增长是思维有选择的过滤结果。学习者要想获得活性知识必须要满足四个条件:一是经过思维。未经思维获得的知识不会引发知识的增长,即知识不具备能动性,是惰性的。二是观照现实实践。教科书的知识是经过当时的生产实践沉淀下来的,但有些当时的实践在当下已不复存在,这需要学习者批判性辩证对待,要放在当下的实践中考量,这是知识创新的现实依据。三是运用学科逻辑进行思考。美国国际批判性思维运动的两位杰出领袖理查德·保罗和琳达·埃尔德将学科思维模式的基本结构归纳为八个方面:学科目标、核心问题、要对该课程合理思考需要的信息、需要的观点、参考模式、假设前提、要学会思维方法需要的“结论”、对该课程合理思考的后果(启示)。这八个方面都具有开放性,是知识创新的理论依据。学会像专家那样思维,运用学科逻辑进行思考是教学相彰的关键。它提供了在一个共同的思维范式内思考相同开放问题的平台,提高了思维的质量和借鉴度。这在我国高校治学中还是欠缺的思维方向,需要教师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和思维,也是亟需传授给学生的。我们学科发展缓慢,找不到学科的突破方向,与学科思维的浅显和迟钝也有极大关系。四是知识建构网络化。即通过思维进行节点联合。一些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永远是学科的活性因素,这就需要对学科目标、核心问题和结论有清晰的认识。建构知识不是蚂蚁搬家,而是蜜蜂酿蜜,有取有舍。

(二)科学研究:创造教育境界的关键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高等教育界的问题最终归于两类:一类是学术问题,一类是现实问题,二者结合解决人类发展长远和当前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为高校从事实践性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仅注重产学研,还应放眼数年后,高校的学生陆续成为社会新生的建设力量,不能只顾当前而又为将来埋下问题隐患。所以,高校的科学研究应当围绕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

1.产学研运行机制

我国产学研现状成效并不高,根源在于缺少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成果揭示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不高,“研”是产的先决条件;其次校企之间缺失起码的诚信,彼此猜疑。产学研运行研究,实质是一种知识转化的实利研究,互惠互利是其存在基础,成果转化是运行关键。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高校有责任对社会的要求做出回应,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必须有一个依赖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高校对促进科技发展责无旁贷。著名的威斯康辛理念提出“威斯康辛大学的首要任务在于为州服务,必须从事各种类型的学术研究工作,而不论这种研究的现实价值是否能立即表现出来。……凭借其在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以及实用艺术等方面所推行的教学及培训活动,把一大批具有献身精神及创业热情,且致力于社会发展与进步事业的优秀公民输送到社会中去。”

该理念将大学服务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教育理想发挥到极致,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客观上也促进了学科的飞速发展。促进校企间的诚信,政府是一个很好的中介。美国政府为鼓励大学和企业携手合作而寻求积极的办法,例如允许大学保留专利,但条件是大学必须通过实用项目去利用新发明、资助技术创新中心、促使大学和企业的科技人员共同解决问题、给小企业拨发启动资金以鼓励它们与大学合作等。大学善于对这些倡议做出迅速反应,并迅速开展研究新渠道。在我国,研究如何利用政府强大的影响力量促进校企诚信合作是一条较为可行的途径。只有迈出诚信合作的第一步,才会促使校企增进交流,加强针对性研究,才能开辟新的合作途径,例如与公司签订合同、赠送股份、技术参股、为公司担任顾问、大学投资新公司等新形式。

2.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知识积累、能力提高、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的重要时期,高校要提供适切的帮助就必须在以下方面做深入研究:

一是纯粹学习的研究。高校是研究高深学问、探究的场所,传承文明、吸收历史智慧,培养学者思维是进入高校学习的首要任务。以出世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研究,培养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和能力是高校治学的原点,更是学生踏入社会自我发展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是学生生涯规划的研究。学生终究要步入社会,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学习和现实探讨,发展学生对社会和自身在社会存在状态的认识,形成对社会判断的一定基准和理路。同时,获得专业领域内发展的学术能力和适当的从业技能,这也是当前社会新形势赋予高校的一项新的任务,高等教育不能回避现实。三是发展批判意识的研究。统筹城乡发展设计层面广、时间跨度长,不确定性因素多,统筹教育急需为社会培养自我更新能力强的劳动者以长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个体的自我更新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自身生活的经验积累和通过纯粹学习获得的智能储备;二是对现实的批判选择。高校是个学习的场所,关心价值观的场所,师生互动和同辈群体间的观念印证为在高校发展学生的批判精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保障,个体在其中修正自己的思维,避免偏激极端,追求依据和论证的逻辑自洽。学校有责任帮助学生发展根据事实进行批判评价的能力,这是一个能动的社会人的正常存在状态,也只有个体的自我更新才能诱发社会的自我更新。

3.由实利性消费到文化性消费的转变

高等教育范文篇10

一、中国的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较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精英、专门人才,为国民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中国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大国。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从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迅速推进。从孔夫子开始,我们就有着辉煌的教育传统,但那时的高等教育是受社会各种力量控制的。建国以后,在继承原有大学制度的同时,借鉴苏联经验,以政策为导向、经验为辅建立了初级的高等教育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对以往经验进行整理,不断探索学科理论,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从国际角度比较、借鉴世界高等教育史,使整个研究活动有了科学依据。教育的框架在不断吸取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借鉴苏联、美国的治学思想,从而形成了今天大家所熟悉的高等教育。

(1)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中国教育管理体制是实行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教育部是中国教育管理的最高行政机构。自1978年以来,中国教育部了200多项教育行政规章,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渐打破了政府包揽的旧模式,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将以往由中央行政部门单一管理转变为地方共建管理、合作办学、学校合并、地方政府管理、联合办学等形式,逐步加强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的统筹管理。

(2)高等教育规模扩大

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867所,成人高等学校444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本科院校720所,高职(专科)1147所。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达2500万人,中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

(3)教育结构优化,类型多样化

中国的高等教育,无论是层次结构、学科结构,还是布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专科层次逐渐提高,本专科比例趋于合理;基础学科的规模开始下降,而一些实用学科呈上升趋势;在布局上,以往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大中城市,地区差异很大。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校设置逐渐向西部和地级城市倾斜和延伸,地区之间的差异在缩小。办学的类型多样化,大学、学院、高职院校并存,全日制、职业教育、独立学院、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自学考试,各种非学历证书教育等并存。

(4)重视高等教育质量

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各高校开始认识到教育质量的重要性,纷纷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按照质量工程和“若干意见”的要求,成立评估、评价机构,以学生为中心,下大力气深化教育改革,重视教育质量,教育开始由规模发展向质量提高转移。

(5)高等教育经费体制改革

在教育经费方面,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经费都是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自1993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财、税、费、产、社、基”六字方针以来,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由单纯靠政府改变为多渠道集资。学费、科研经费、学校经营所得、社会捐赠资金等经费的筹措改变了单一依靠财政拨款的投资体制,形成以财政拨款为主的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新体制。目前,教育经费实行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并且,教育经费在逐年增加。

(6)高考制度改革

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改革已开始起步,目前实行的3+X的考试改革方案,实现的网上录取工作,为教育公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高考制度的改革还将进一步深化。

2、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现代的高等教育最基本的特点是可以自由地探索真理和知识,是把知识传授和知识创新结合起来,是教学与研究的结合,强调为国家建设培养“专门人才”。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结构的调整,使得层次结构和学科结构逐渐趋向合理,专业调整更能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更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同时,高考制度的改革为教育公平打下基础,学校内部的监控体制进一步加强,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3、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争议

在高等教育实现迅猛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教育的市场化和教育的公平与质量等方面都存在着太多的争议。高等教育发展太快,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时间去消化,需要时间去认证。譬如,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否属于一种超前行为,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是否造成社会不公平,高考制度的改革是否能抑制教育不公平,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否造成大学毕业生过剩等。

二、俄罗斯的高等教育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的高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俄罗斯高等教育继承和延续前苏联的某些教育模式,又进行了一些改革。为了重构高等教育体系,国家采取特殊手段积极推行教育创新改革,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文件,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目的是适应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国民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为了与国际接轨,俄罗斯高等教育走向全面的改革。

1、俄罗斯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改革

前苏联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中央集权高度集中。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校的管理制度、教材都由国家统一领导,这种强制性的集权限制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俄罗斯联邦政府为了实施民主化、管理分散化,扩大地区和高校的自主权,实行联邦中央、地区和高校三级分层管理模式。

2、办学体制改革

前苏联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单一,只有国家办学一种,没有民办学校。其高等教育与计划经济关系密切,教育经费的调拨和使用均听命于政府部门。这种全民所有制高校管理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当教育与经济指标、技术问题出现矛盾时,决策往往向本部门倾斜,而不是取决于教育规律,且学术管理成为行政管理的附属。俄罗斯联邦政府在国有化经济向私有化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国家办学体制由单一形式向多元化办学形式转变。很多非国立大学迅速发展,很多大学生的培养是依赖非国立大学实现的。

3、高等教育结构改革

前苏联高校从类型结构看,主要以单科性学院为主,本科教育为主体。前苏联的综合性大学很少,多科性的大学(学院)也不多,主要侧重于重工业部门的专业。单科性的学院却很

多,主要培养本科学生,研究生层次的教育规模不大,(副)博士学位层次的更是少之又少。俄罗斯联邦政府为了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教育逐步向多层次教育结构过渡。教育层次灵活多样,既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又有研究生教育,博士学位教育。俄罗斯高等教育层次的多样性,使人才培养的层次与模式能与国际接轨。

4、专业设置改革

前苏联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侧重于重工业,普及工科教育,人文类、经济类和法律类的专业设置很少,毕业生少,人才市场供不应求。俄罗斯联邦政府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在高中阶段就开始实行侧重一种专业或几种专业的区别化教学,以此促进教学的个性化和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优先培养人文类、经济类和法律类人才。人文学科招生的数量增加,工科学科也做了较大的变动,专业面拓宽,人才培养不再单一专业化,俄罗斯教育理念倡导人性化、个性化。

5、重视办学质量

前苏联对高等教育质量方面的严格著称于世。俄罗斯联邦政府依然十分重视高校的质量标准,特别是对非国立高校的办学质量的监控更是严格。俄罗斯确立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通过国家对高校的认可、评定和鉴定,通过对应届毕业生的评价,以及通过高校的自我评价和评定来监控高校的教育活动。为了防止乱办学和办学质量不高,俄罗斯联邦政府还颁布了“俄罗斯教育法”,对教学活动的质量做了限定,经评审不合格的取消办学资格。

6、利用世界贷款,进行教育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