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2:18:32

高等学校

高等学校范文篇1

一、东北少数民族艺术概述

在古汉语中,“艺”是技巧之意;古希腊文“Texvn”,既表示艺术,也表示手工和制作;在拉丁文中,“ars”一词兼有艺术、手工和技巧三层含义。艺术是人所创造的美,是人们有意识地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存在物。所谓民族,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地域以及表现于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民族多元文化观是指在对待中华各民族文化时所表现出来的包容的、开放的观念”[1]。民族艺术,是民族及地方特有的艺术,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手法、艺术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包含竞技艺术即体育、服饰艺术、音乐、舞蹈等。民族艺术本质上为原始艺术,艺术作品具有民族性特点,着眼于本民族的审美意识及文化艺术传统,体现民族成员的生活、愿望、思想感情以及艺术审美情趣。民族艺术或“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或古拙、或高雅、或粗犷、或雍容,风格迥异,但都非常鲜活和美丽。从剪纸、年画、弓箭、风筝、玩具、皮影、编织、赫哲族鱼皮服饰、织绣布艺、雕刻雕塑,到木器骨器、陶瓷漆器、体育器械,浓郁的地域特色与精美的手工艺品、丰富的人文情怀和淳朴的民俗民风息息相通,这些都透出五千年中华之深厚文化底蕴,折射出民族艺术天赋及审美力。民族艺术的特点是:第一,质朴率真、随意大方:少数民族人民在生产劳动闲暇之余,按照自己的直觉,自由发挥想象,乡土气息浓郁,质朴大方;第二,实用简洁、因材施艺:民族艺术作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祭祝活动或节日活动中的实用物品,有着强烈的装饰性,且就地取材;第三,热烈夸张、象征寓意:由于实用的要求,民族艺术作品有着夸张的造型,表现出寓意深刻的象征含义;第四,造型特征独特:不同地域民族独特的地域环境、宗教思想、生活习俗、感情气质形成了迥异的艺术特点、艺术风格和奇特的造型;第五,实用与审美并存:民族艺术的审美凝聚着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意识,有强烈的共同性和民俗性。地域的文化积淀、地貌环境、风情习俗给该地区的民众意识、志趣、情调、喜好等供给营养和土壤,并留下一定的印记,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艺术情致。

二、传承与开发东北少数民族艺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由于目前高等学校的大学生不具备民族主体意识,因此在高等学校艺术教育中,对东北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开发显得尤为必要。中国的民族艺术教育在义务教育期间,仅仅是教授简单的美术、音乐知识与技能,只能形成浅表的艺术认识;高中时期面临着升学,压力很大,这样就产生了大学前的艺术教育断代,各民族艺术的源流、历史以及中华民族艺术的优良传统文化,乃至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根本不为学生所熟知。因此,构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模式,传承与开发东北少数民族艺术,使大学生的民族审美主体意识不足的不良现象得以改善,民族艺术的主体意识得以增强,民族生命的文化基因得以传承,文化的自我更新潜能得以发挥,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得以增强。传承与开发少数民族艺术,推进高校艺术教育的可行性在于以下两点:

1.能够体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教材中应适当融入东北少数民族艺术资源,进一步填充中国部分教学内容。通过课堂的欣赏教学,学生被绚丽多彩的民族艺术吸引,体味广场歌舞给予他们的亲切感,回味童年时代耳熟能详的音乐旋律,对于历史、社会、生态、环境、自然等对少数民族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所起的作用更加熟悉,对于引起各少数民族艺术的差异性和共同性的因素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2.能够凸显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少数民族艺术有其自己的特色,例如东北少数民族有音乐、舞蹈、民间文学、美术、戏曲、诗歌和体育等多种艺术形式。音乐有小调、山歌,祈求神明有祈祷歌,孩子教育有儿歌;文学有故事、歌谣、神话等;美术有图案、建筑等。东北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特点突出,历史悠长,通过学习使大学生了解各少数民族,透过民族艺术形式,掌握各民族历史、文化,增强审美能力,使学生成为有高度民族自豪感的文化精英。

三、高等学校传承与开发东北少数民族艺术的策略

历史上,所有民族艺术的发展、传承,都不能缺少传承主体。“传“”承”两方共同构成传承活动,一方为与者,另一方为受者;由传与承两方相接,而不断推进的动态过程就共同完成了民族艺术的传承活动。高等学校作为与者和受者的结合体,在传承与开发东北少数民族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是国家教育部于2002年的两个针对学校艺术教育的文件,全国高校遵照文件,陆续开设了艺术教育课程。当前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处在探索时期。第一,诸多高校的艺术教育没有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艺术教育教师严重不足,无法实现教学实践和理论密切联系;第二,提倡在条件具备的高等学校开设艺术教育公共课,形式可以是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开展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素质,这些宝贵经验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我们认为应发展和完善东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重视传承与开发东北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在高校教学中,开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的新模式。第一,培养学生民族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指形成和实现审美需要所必备的、对美的主观反映评价和感受方式,包括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等,具有民族性。目前高校的部分大学生不了解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素养欠缺,所以高校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意识,使学生树立爱国热情、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艺术教育上要进一步强化民族艺术文化氛围的熏陶,在内容上大量渗透东北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使学生掌握民族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打破狭隘的审美意识,建设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学科体系。第二,传承与发展东北少数民族艺术。现在有许多珍稀的民族艺术几乎消失殆尽,因此学术界和教育界已经越来越强调对于民族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开发的研究。

高等学校范文篇2

第一条为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高等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对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工作的规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高等学校,系指经教育部批准的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本规定所称外国留学生是指持外国护照在我国高等学校注册接受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外国公民。

第三条高等学校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的工作,应当遵循“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保证质量,积极稳妥发展”的方针。

第四条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学校,应当具有必备的教学和生活条件,以及相应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五条高等学校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应当遵循国家外交方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六条教育部统筹管理全国来华留学工作,负责制定接受外国留学生的方针、政策,归口管理“中国政府奖学金”,协调、指导各地区和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工作,并对各地区和学校的外国留学生管理工作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教育部委托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国家计划内外国留学生的招生及具体管理工作。

第七条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外事和公安部门审批,并报教育部备案。高等学校接受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外国留学生,由教育部审批。

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工作的协调管理。外事、公安等有关部门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做好外国留学生的管理工作。

第九条高等学校具体负责外国留学生的招生、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学校应当有校级领导分管本校的外国留学生工作;学校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外国留学生管理制度,并设有外国留学生事务的归口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

第三章外国留学生的类别、招生和录取

第十条高等学校可以为外国留学生提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接受学历教育的类别为: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接受非学历教育的类别为:进修生和研究学者。

第十一条高等学校应当制定外国留学生招生办法,公布招生章程,按规定招收外国留学生。

第十二条高等学校招收外国留学生名额不受国家招生计划指标限制。

第十三条高等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并公布对外国留学生的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并以人民币计价收费。

第十四条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的专业应当是对外开放专业。为外国留学生单独设立新的学历教育专业,必须报教育部审批。

第十五条申请到我国高等学校学习、进修的外国公民,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并符合入学条件,有可靠的经济保证和在华事务担保人。

第十六条高等学校应当对申请来华学习者进行入学资格审查、考试或考核。录取标准由学校自行确定。对使用汉语接受学历教育者,应当进行汉语水平考试。

第十七条外国留学生的录取由高等学校决定。高等学校应当优先录取国家计划内招收的外国留学生;高等学校可以自行招收校际交流外国留学生和自费外国留学生。

第十八条高等学校可以接受由其他学校录取或转学的外国留学生,但应当事先征得原接受学校同意。

第四章奖学金制度

第十九条中国政府为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设立“中国政府奖学金”。

“中国政府奖学金”类别有:本科生奖学金、研究生奖学金和进修生奖学金等。

教育部根据需要,设立其他专项研究或培训等奖学金。

第二十条教育部根据我国政府与外国政府签订的协议以及我国与外国交流的需要,制定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的招生计划。

第二十一条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应当接受享受奖学金资格的年度评审。评审工作由高等学校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对未通过评审的外国留学生,将根据规定中止或取消其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资格。

第二十二条地方人民政府和高等学校可以根据需要单独或联合为外国留学生设立奖学金。中国和外国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经征得高等学校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也可以为外国留学生设立奖学金,但不得附加不合理条件。

第五章教学管理

第二十三条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学校统一的教学计划安排外国留学生的学习,并结合外国留学生的心理和文化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调整外国留学生的必修和选修课程。

第二十四条汉语和中国概况应当作为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的必修课;政治理论应当作为学习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类专业的外国留学生的必修课,其他专业的外国留学生可以申请免修。

第二十五条汉语为高等学校培养外国留学生的基本教学语言。对汉语水平达不到专业学习要求的外国留学生,学校应当提供必要的汉语补习条件。

高等学校可以根据条件为外国留学生开设使用英语等其他外国语言进行教学的专业课程。使用外语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毕业论文摘要应当用汉语撰写。

第二十六条高等学校组织外国留学生进行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应当按教学计划与在校的中国学生一起进行;但在选择实习或实践地点时,应当遵守有关涉外规定。

第二十七条高等学校应当根据教学需要,为外国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外国留学生在教学计划以外使用其他设备和获取其他资料,应当提出申请,由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审批。

第二十八条高等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外国留学生进行学籍管理。高等学校对外国留学生作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时,应当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如受到上述处分者为国家计划内招收的外国留学生,学校还应当书面通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第二十九条学校根据有关规定为外国留学生颁发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或写实性学业证明,为获得学位的外国留学生颁发学位证书。学校可以根据需要提供上述证书的外文翻译文本。

第六章校内管理

第三十条高等学校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外国留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学校应当教育外国留学生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尊重我国的社会公德和风俗习惯。

第三十一条高等学校一般不组织外国留学生参加政治性活动,但可以组织外国留学生自愿参加公益劳动等活动。

第三十二条高等学校应当允许、鼓励外国留学生参加学校学生会组织举办的文体活动;外国留学生也可以自愿参加我国在重大节日举行的庆祝活动;在外国留学生比较集中的城市或地区,有关部门和学校应当为外国留学生举办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经学校批准,外国留学生可以在校内成立联谊团体,并在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活动,服从学校的领导和管理。外国留学生成立跨校、跨地区的组织,应当向中国政府主管部门申请。

第三十三条高等学校应当尊重外国留学生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但不提供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校内严禁进行传教及宗教聚会等活动。

第三十四条外国留学生经高等学校批准,可以在校内指定的地点和范围,举行庆祝本国重要传统节日的活动,但不得有反对、攻击其他国家的内容或违反公共道德的言行。

第三十五条高等学校应当为外国留学生提供食宿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并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和公布服务设施的使用管理制度。

第三十六条外国留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得就业、经商,或从事其他经营性活动,但可以按学校规定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第七章社会管理

第三十七条外国留学生的社会管理,由有关行政部门负责。高等学校应当配合有关行政部门,做好外国留学生的社会管理工作。

第三十八条外国留学生可以在校外住宿,但应当按规定到居住地公安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第三十九条有关部门应当为外国留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方便,收费标准应当与中国学生相同。

第四十条外国留学生在我国境内进行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应当遵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外国留学生在我国境内进行宗教活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的管理规定》。

第四十一条外国留学生携带、邮寄物品入出境,应当符合我国有关管理规定。

第八章入出境和居留手续

第四十二条外国留学生一般应当持普通护照和“X”或“F”字签证办理学习注册手续。来华学习六个月以上者,凭《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签证申请表》(JW201表或JW202表)、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和《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向中国驻外签证机关申请“X”字签证;来华学习期限不满六个月者,凭《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签证申请表》(JW201表或JW202表)和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向中国驻外签证机关申请“F”字签证;以团组形式来华的短期留学人员,也可以凭被授权单位的邀请函电,申请“F”字团体签证。

第四十三条持外国外交、公务、官员或特别护照和中国外交、公务或礼遇签证来华者,如需到高等学校学习或进修,应当持本国外交机构出具的、声明在华学习期间放弃特权与豁免的照会,向中国省部级外事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凭外事部门的同意函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改办“X”或“F”字签证;持外国外交、公务、官员或特别护照根据双边协议免签证来华者,如需到高等学校学习或进修,应当换持普通护照,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X”或“F”字签证;持普通护照但非“X”或“F”字签证来华者,如需到高等学校学习或进修,应当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改办“X”或“F”字签证。外事和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受理上述人员的申请时,应当查验申请人的《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签证申请表》(JW201表或JW202表)、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和《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

第四十四条外国留学生家属可以凭接受学校的邀请函,向我驻外使(领)馆申请“L”字签证来华陪读。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凭接受学校的公函,为外国留学生陪读家属办理签证延期,陪读家属在华停留期限不得超过外国留学生居留证的有效期限。

第四十五条学习时间在六个月以上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后,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到卫生检疫部门办理《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确认手续。无法提供《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者,必须在当地卫生检疫部门进行体检。经检查确认患有我国法律规定不准入境疾病者,应当立即离境回国。

第四十六条持“X”签证入境的外国留学生必须在自入境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当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外国人居留证》。在学期间,如居留证上填写的项目有变更,必须在十日内到当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第四十七条外国留学生转学至另一城市时,应当先在原居留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迁出手续。到达迁入地后,必须于十日内到迁入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迁入手续。

高等学校范文篇3

(一)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由于高等学校钢琴教师仍是稀缺人才,主要资源是音乐院校的毕业生,教学能力和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在教学方面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效仿他们所接受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全新素质教学体系。

(二)教学忽视学生学习和实际的结合。高等学校的钢琴教学仍然注重的是学生弹奏技能的培训,学生只会重视节奏,音高的准确,忽视了对乐曲的表现风格和音乐内涵的理解。有很多学生的弹奏技艺很高超,但是他们无法在实际教学中施展自己的才华。

(三)基本功不扎实,学习方法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钢琴教育方面逐步得到了普及,随之产生不利因素是高起点,难度大,往往忽视了对基本功的巩固,导致了实际水平达不到演奏的程度。学习方法过于单一,高等学校钢琴教育的主要模式是教师讲解学生集体授课,单纯的练习教材上固定的乐曲技巧,缺乏实践性。

二、高等学校钢琴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改变传统落后教学理念,丰富授课内容。随着教育事业局面的不断更新,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钢琴教学是一门集聚艺术的课程,因此要寻求一些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的精英来帮助提升整个教师团队的素质。丰富教师授课的内容,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对钢琴的学习产生了事半功效的效果,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质。

(二)科学的钢琴实践教学。我国高等学校的钢琴教育应该把钢琴技能的培养进行合理的理论实践指导,实践教学是钢琴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多为学生提供欣赏名曲的机会,调节课堂气氛的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的活力。钢琴的基本技能的练习要和钢琴的伴奏独奏能力共同培养。为了避免枯燥的练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经典乐章等。

(三)拓宽学习渠道,注重多元化教育。科技和网络的迅猛发展为钢琴的学习增加了许多途径,教学可以充分的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等媒体的信息,不但能为钢琴教育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与内容,同时也为学生找出更多学习专业知识的方法。首先,学校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国内外知名的钢琴网站,及时有效的关注网站有关钢琴信息的最新动态,和其他钢琴学者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其次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的钢琴比赛,在比赛中增强自身实践技能,同时还能接受新鲜事物,一举多得。注重多元化教育,高等学校的钢琴教育还应该增加文化素养的培训,学生具有很强的文化感知能力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除了学习本土文化,还应多引入外国的钢琴作品,让学生开阔钢琴文化视野的同时提升多元的文化教养,提高高等学校钢琴教育水准和学习质量。

三、总结

高等学校范文篇4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学方法;项目教学

一、民办高校发展现状

民办高等教育是近些年倍受关注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迅速发展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也是中国教育在适应国际化教育过程中的产物。民办高等教育模式现呈多样化发展,近几年形成三种发展趋势,一种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一种是具有区域性特色的高等教育;一种是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国际化教育;我国民办教育相对于国外,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在发展过程肯定会有很多问题,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政策支持,在中国形成多元化教育并存的教育模式。然而无论那种教学模式,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都将成为其生命线,如果提高民办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二、民办高校的学生特点

民办高等学校的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虽然民办高校的学生也是通过国家统招考试进行招生与录取,但其学生高考分数要低于国家一本与二本的录取分数。这个分数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说明我们学苗相对较差,但并不能说明我们的学苗没有发展的潜力,只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教育,还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民办高校的学生高考分数只能说明在高中以前的状况,并不能预测以后的发展,为什么在高考中没有取得理想的分数,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形成的,如高考中发挥失常、严重偏科、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那么当其进入民办高等学校,应该如何教育将成为关注的焦点,首先应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发挥其特长;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要通过环境的变化激发其学习兴趣;最后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三、理论教学方法

民办高等学校与普通高等院校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是为国家培养与输送人才,但由于学生基础的不同,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于教学教法的区别,虽然进入高等学校都要进行理论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成为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面对不同的学苗,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应该如何教,学生应该如何学的问题,我们将有针对性地研究民办高校理论教育方法。首先,理论教学是缺少不了课堂教学这个环节,但在课堂 中谁是教学的“主体”,传统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只是参与。今天在民办高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改变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让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打破传统的教学规律。其次,理论教学过程要引入科技设备作为教学辅助,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上要引入辅助教学设备来完善教学过程,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感受到枯燥理论的生动性;课下通过互联网进行辅助教学答疑,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慕课”进行自主学习;两者相互辅助,形成对教师理论讲解的有力支撑。最后,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形成多种授课模式,不再单一的理论讲授,要改变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在讲授理论知识点前,形成课前让学生对知识点自主学习过程,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找到知识点的难点和混淆点,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习反馈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解。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的听变成主动的讲。

四、实践教学方法

为了加强学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践教学环节将成为有力的支撑,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要形成“边讲、边学、边练”的项目式教学方法。教师要以项目进行引导,让学生把每一个理论的知识点与实际项目有机结合,知道理论知识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减少理论知识的枯燥性,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通过对项目所包含的知识进行查找,通过自主设计与教师样例的设计过程进行对比,查找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不足及优点,加强了学生对问题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过程要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体,要培养学生根据项目的要求进行自主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查找自己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同时通过项目来验证自己的设计是否合理,打破传统课程设计过程中的设计单一现象,形成对同一个问题的多样化设计。

五、总结

民办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是其发展与壮大的基石,要保证民办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就需要有适应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提高,对人才培养上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注重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的教学教法改革,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我国民办高等学校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迅速,可见市场对其需求性,民办高等院校要想在未来不断发展壮大,就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要根据自身学苗特点,深入研究人才培养的方法及途径,这将对我国民办高校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智慧 杨帅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高等学校范文篇5

关键词:高等学校;管理;信息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实际需求。因此,若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提升高等院校管理工作效率,就应当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当前,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以其独有的快捷性、便利性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更多有利条件,高校如果能够在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互联性、高效性和精确性,就可以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使学生管理工作到达一个新高度。

一、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开发效率低下

首先,当前部分高等学校的管理信息化各部门之间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一些部门因为某项具体工作需求就独立进行信息化建设,且在实施过程中缺少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导致信息化资源利用率较低。尤其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如果缺少统筹协调和整体布局,就会导致各个环节分散混乱,许多信息数据不兼容,各部门之间无法共享信息数据资源。这就造成了财力、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例如,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和学生处的信息管理系统,通常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大部分高校的这两个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只考虑各自的工作需求,忽视了学生信息的共享和互换,这无疑会导致信息化资源的重复建设。其次,部分高等学校对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缺少统筹安排,信息化建设周期较长。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一些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忽视了一些现象,未能及时升级管理系统,导致一些产品版本和原有数据不融合,无法适应新系统。同时,一些高校硬件设备折损严重,导致现有设备价值得不到利用,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二)缺乏科学的理念支持

调查显示,当前大部分高等学校的信息系统都是相关部门根据自身需求自行建设的,这些系统在技术实现方案、技术架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关键性数据无法通用,数据代码无统一标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科学的理念支持。此外,目前仍有部分高校管理人员受传统管理思想束缚,缺乏信息化管理意识,未能充分认识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高校管理人员很少主动了解和学习信息技术,一些管理人员甚至对信息化管理存在抵触情绪。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者无法熟练操作信息系统,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进而对信息化管理失去信心,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愿再使用信息管理系统。

(三)管理手段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管理信息化建设调控不足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重要难题。近年来,我国各个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这导致学生管理机构的职能部门越来越多,其工作划分也越来越细致。当前,大部分高等学校在管理工作中都逐步引入信息化技术,但许多高校缺乏专门负责信息化建设的部门和人员,导致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性。高校管理信息化水平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部门和人员也无法适应信息技术的要求,出现了拖、乱、散等不良现象。目前,我国各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队伍逐年壮大,部分高校的辅导员比例已经达到1∶200,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学管理的实效性。但随着大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教学管理难度也逐步增大,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需求,若要提升高等学校管理效率,就必须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但目前,许多学生管理者并未发挥信息技术操作便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优势,对学生缺乏个性化管理,无法运用信息技术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管理手段和方法未能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这无疑将严重制约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策略

(一)公寓管理信息化

学生公寓管理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多方面的工作。因此,如果仅仅依靠全天候值班和人工核对,不仅无法实现资源共享,而且工作效率低下。所以,必须在公寓管理中引进信息化理念和技术。公寓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巡更管理系统、出入管理系统、监控管理系统、报警系统等。这些分支系统最后以集成化形式完成公寓管理。比如,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院系、专业、班级进行宿舍分配,并建立完整的住宿档案,为公寓管理职能部门提供有效数据,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床位和住宿情况。公寓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让管理员及时了解学生的用品发放情况、卫生工具领取情况、作息情况等。

(二)建立合适的管理系统

相较于西方高等学校的管理,我国高校的管理具有更加鲜明的地方性,学校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专业学习任务,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提高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意识。因此,我国高校管理人员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根据自身实际特征,加强管理的针对性,增强管理系统的适用性。一方面,要积极借鉴西方高等学校管理系统的建设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要根据自身情况改进管理系统的物理结构和逻辑模式,建立更加合理的数据库,对学生信息数据进行存储、管理。

(三)采用“一卡通”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都采用了“一卡通”管理模式,这主要得益于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它将银行卡、校园消费卡、手机卡有机结合,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更加快速、便捷、高效的服务。“一卡通”管理模式需要构建统一的认证平台,根据序号分发卡,并建立学生公共数据平台、信息门户平台,为不同年级、专业、院系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采用“一卡通”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完成通告发放、图书借阅、食堂消费、会议签到、成绩查询等活动,还能够提升校园网的系统性,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准,促进智能化校园管理模式的发展。

(四)建设数字化校园

数字化校园合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是一种先进的校园管理模式,可以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权限控制有机结合在一起,优化信息资源的配置,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推动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数字校园包含系统软件、管理者和计算机等,它不仅可以有效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能够构建高校管理新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已有资源提升校园管理效率。数字校园为教师、学生提供了系统的应用平台、数据平台和身份平台,对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布局、规划都具有积极意义。此外,在数字校园模式下,教师信息也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通过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进行身份认证、数据交换和数据库管理,这对高校的教育教学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为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还能够提升管理效率,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良好的氛围。因此,高校应当构建管理信息化系统,并引导各部门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提升他们的信息化操作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管理的高效性、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满足当前高校发展新形势的需求,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马辉 单位: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燕,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J].农业网络信息,2013(10).

[2]吴健强.浅谈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认识[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1).

[3]杨兴林.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4]吴延水.基于基础数据平台的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探讨[J].怀化学院学报,2001(5).

[5]李丽,王静宜,欧阳荣彬.高校信息化建设中主题数据库的规划设计[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1).

高等学校范文篇6

关键词:高校;学报;编辑;人才培养;队伍建设

教育部办公厅《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第二条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1]陈浩元老师等指出:“高校学报为本校师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快捷地进行校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园地,引导学术研究的潮流,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整体科研学术水平;高校学报是向国内外展示、宣传学校科研成果和综合学术实力的一个重要窗口;高校学报记载着学校科研、教学发展的历史。”[2]。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学报(以下简称“高校学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只有几家国家重点大学有学报到几乎各家大学都有学报,从无章可循到国家统一规范、标准、一体执行,从没有专业职称到建立专业队伍、设立专门专业、建立相应职称体系,从一般要求到设定硬性指标,这种变化效果十分明显。随着高校学报专业化的日益发展,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出版单位执行“三审三校”制度的要求,高校学报编辑队伍的建设和专业编辑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现状及问题

1.编辑队伍现状。目前,我国高校主办的期刊近2000种,约占各类期刊总数的1/5,其中学报近1100种,占高校期刊总数的55%,且多为双月刊[3]。国家科学技术部1991年6月5日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出版科学技术期刊应当具备……健全的编辑部。专职编辑人员按任务定编,一般季刊(或半年刊)不少于三人,双月刊不少于五人,月刊不少于七人,并设一定数量的专职编务人员。”[4]高校学报编辑队伍一般由主编、副主编、责任编辑等人员组成,根据不同岗位责任与分工,负责相应工作。主编、副主编全面负责学报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主持学报日常工作;负责稿件的终审,付印样通读定版工作。责任编辑负责自己责任编辑稿件的初审、编辑加工、三次校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责任编辑尤其要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我国领导人的论述,古诗文,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进行认真核对,不仅要保证文字内容的正确,还要保证用词的准确;还要进行统稿,保证体例一致。这样,才能使稿件的内容更完善、材料更翔实、引文更准确、逻辑更严谨,保证期刊内容和排版印刷有较高的质量。责任编辑的聘任一般有两个渠道:一是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统一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或出版系列职称评审,具备出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二是不具有出版或编辑专业资格证书,但与稿件内容相关专业的教师。以上各类人员各司其职,接受主管部门定期检查。2.存在的问题。(1)编辑人员专业层次参差不齐,业务水平不高。目前,在高校学报从事责任编辑工作的人员中普遍存在所学专业与现职岗位不符的现象。例如,理工类期刊的责任编辑是文科背景,而社科类期刊责任编辑则是理工科背景。近年来,高校的人才引进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部分高校尤为注重博士毕业生的引进,而引进的博士大部分充实到了教学科研一线,并没有充实到学报编辑工作队伍。因此,学报编辑人员从学校人才引进渠道增加的专业人才很少,只能通过校内的人员调整来充实编辑人员队伍。随着老编辑的退休,专业编辑人员短缺的现象日趋严重。通过校内调整来到编辑部的人员不但学历层次参差不齐,更为严重的是所学专业与编辑业务相差甚远。大多数刚刚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既没有语言文字专业背景,又缺少编辑岗位的专业培训,导致整个队伍的编辑专业水平不高,在实际工作中无法顺利完成完整的编辑工作程序,难以保证期刊出版质量。究其原因,是高校对编辑部的定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对“高等学校学报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重要园地”的地位认识不足,对学报是高校教学和科研成果展示的平台、能更好地展示教师优秀教学和科研成果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2)编辑专业人才不足,队伍不稳定。高校学报编辑队伍中具有编辑出版专业资格的专业人员比例不高,教师、研究系列等技术职称的编辑人员占很大比例。因此,专业人才不足,编辑队伍不稳定。究其原因:一是多数高校学报编辑部长期处于学校行政管理的边缘地位。从事期刊编辑工作的人员有的归属教学科研部门,有的归属行政部门,但大多归属教学辅助部门。“学校好的政策向教学科研一线教师倾斜,职称晋升同样向教师倾斜,给编辑等其他专业技术职称系列的额定职称数比例相对较低。……在职称晋升中竞争力不高,晋升之路难行”[5]。因此,不仅编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了一定影响,而且具有较高学历的人员也不愿意从事编辑工作。二是工作压力大。编辑人员不但要完成稿件的初审、编辑加工工作,还要进行校是非、查文献、核对参考文献等一系列工作,工作量大;而且社科类学报有很多涉及法律、民族、宗教等的敏感性稿件,这要求责任编辑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还要熟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出版管理制度,不能有丝毫疏忽。因此,责任编辑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3]。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制约了编辑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二、编辑队伍建设对策

1.改变观念,提高对编辑部定位和作用的认识。学报是学校对外交流的窗口,自[6]始,各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期刊、报纸的出版。常常亲自撰稿,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7]中甚至对报纸上错别字的消灭方法提出了具体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报工作的领导,为办好学报提供切实保障。各高校必须把学报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学报工作的领导。学校党政领导要像重视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一样重视学报工作”[8]。(1)学校层面。就像《意见》中指出的,“学校党政领导要像重视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一样重视学报工作”,这是加强学报编辑部建设,办好学报的关键。《意见》明确规定:“学报编辑部是校属院(系)一级的学术机构,由学校直接领导,由一名党委书记或校长分管。学报编辑人员是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应列入教学科研编制,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对于长期从事学报编辑工作,爱岗敬业,为办刊做出突出贡献的主编、副主编或骨干编辑,应纳入学校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队伍的建设计划,为其提供从事科研的条件和给予必要的奖励。”[8]这些规定是保证高校期刊编辑出版质量的基本条件。据笔者调查,东北大学学报编辑部在此点上做得很到位,人员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外语水平等都与编辑工作匹配,值得效法。因此,高校应全面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准确理解高校学报性质,以解决学报机构设置(岗位设置)、职称配置及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把学报编辑队伍的建设真正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2)编辑队伍层面。编辑人员面临两项艰巨的任务:一是整理继承,二是创新发展。我国有整理继承先进文化的传统。20世纪70年代编辑队伍才逐渐建立起专业职称系列,原来已有的底蕴,如《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可作为编辑工作的文字依据,但远远不能满足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继之出现了一大批工具书,一系列国家标准。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更设立了编辑出版专业。一大批编辑学专业教材问世,对编辑学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发展与创新已成为青年编辑的主要任务,编辑所起的作用不可替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支持出版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联合开展基础人才培养,开展定向培养。支持、鼓励高校设立专业课程,联合研究机构,培养面向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专业人才,定向输送出版与科技专业知识相融合的基础性人才。”[9]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依托优质学术资源或优势学术出版平台……构建国家重点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引导学术期刊集约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10]这些文件的,要求学校学报编辑部门需要在做好纸质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力量进行数字化期刊建设。高校编辑人员不但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强化岗位责任意识,还要与时俱进,认真学习上级文件中的各项要求,提高编辑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主动意识,完善知识结构,开阔业务工作视野,认真学习新的报刊出版工作法律法规,及时掌握新的国家有关标准和行业标准[11],提高编辑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编辑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把工作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撰写成编辑学论文,也应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体会科研工作的甘苦,以实现与专家作者的平等沟通。姚远呼吁:“编辑要拿起两支笔,红笔为人作嫁,蓝笔充实自己”[12]。2.完善各项相关制度。(1)规范职称制度。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第六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学报工作是高等学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1];第十二条规定:“学报编辑人员属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学报编辑人员的职务评聘、生活待遇及评优表彰等方面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对待。”[1]因此,学校在职称评聘过程中,编辑系列与教学科研系列应一视同仁,不应将编辑系列划入非主系列。要制定相关政策,为编辑人员在职称评聘上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并支持编辑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术与科研活动,与其他专业公平竞争,使他们在事业上有成就感,更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从而增强编辑队伍的稳定性。(2)制定人才培养制度。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出版管理条例》等规定,完善出版单位制度建设,排查风险隐患,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三审三校”制度的要求,高校应在编辑人员数量上进行必要配置,保证三审三校的各个环节顺利进行。同时,在学校引进人才的过程中,应考虑将具有编辑出版专业资格的人才逐步充实到学报编辑队伍中,加强编辑队伍专业人才的配置。在编辑系列的职称人数设置上,学校应考虑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及以下人员的菱形式梯队建设,尤其是副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与配置,副高级人员是编辑队伍的中坚力量,是学报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编辑队伍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必备条件,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3)加强业务培训学习。编辑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它需要有一定的编辑专业理论和技能,不是随便调来个人马上就可胜任的,所以必须加强对编辑人员的业务培训。按照《出版管理条例》(2001年国务院令第343号,2016年2月6日修正)、《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新闻出版总署令第37号)和《关于加强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登记注册管理工作的通知》(新出厅字〔2010〕466号)的要求,责任编辑每年需要完成72学时的专业培训,可以完全面授,也可以48学时的网上继续教育培训加24学时的面授培训,否则将不能登记、注册,将失去从业资格。因此,编辑部应首先建立编辑人员岗位培训制度,要求凡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必须定期参加有关编辑专业技术资格岗位学习的各种培训以及会议,除了培训必会的知识外,每项新标准颁布后都应请起草者专门讲授该标准起草的动因、过程、注意事项等,以加深受训者的理解。通过学习,掌握适合当今发展的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编辑专业实行注册准入制,无论是编辑的职称考试还是岗位的继续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学校要为编辑人员参加培训提供充足的经费,鼓励编辑人员参加行业的各种学习与培训,促进他们与同行的相互学习和经验交流,拓宽视野,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促进编辑队伍建设。3.创新激励机制编辑加工过程不仅周期长,而且工作程序复杂,每一个程序都需要编辑认真履行。编辑工作中的每道程序都有相对应的岗位,不同岗位对应着不同的责任和任务,学校应根据责任的大小与任务的轻重实行岗位竞争制度和奖惩制度。制定公平合理的岗位竞争机制。古训有云: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所以,应鼓励优秀编辑人员竞争上岗,进行编辑部内部人才选拔,让有资格有能力的人员到适合的岗位,充分发挥其优势,做到分工合理,权利与责任明确,并落实到位;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促进编辑人员积极提高业务水平,提升责任意识,减少差错,使期刊达到国家出版标准,保障学报保证质量、按期出版发行。与此同时,为了缓解编辑部编辑人员编制数量的不足,并考虑编辑人员的知识能力及业务能力的欠缺,学校应制定相关措施,聘请校外具有编辑出版专业技术资格及能力的优秀人员,给予优厚待遇,充实到学报编辑队伍中,以减轻校内编辑人员工作负担,提升稿件编辑加工质量。但外聘人员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是否能够保证工作时间、是否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等。只有通过强化编辑部内部自身机制建设,并采取吸收外部优秀专业人才的相关措施,有效地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进行有机结合,对有贡献于学报发展的人才给予合理报酬,才能吸引优秀人才进入编辑队伍,而且留得住优秀人才,保持编辑队伍的稳定,才能促进学报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高等学校范文篇7

高等学校绩效审计评价内涵指的是各个高等学校依据既定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上对各个部门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分析。高等学校绩效审计评价的主体是指由谁执行审计的问题,可以有独立的具有法定资格的审计机构和高等学校内部审计机构两种审计机构。高等学校的绩效审计客体是高等学校的各个部门、资金、项目以及相关政策等。高等学校的绩效审计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高等学校良好健康的发展。结合以上这些我们可以将高等学校绩效审计评价定义为:国家指定的审计机关或者高等学校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其自身发展管理的需要,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人们在这一领域的共同认知标准,对高等学校所属的专业学院、高校内部的各个行政管理机构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资源利用情况以及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独立的一系列的考量、评价、分析和考察,以确保高等学校能够对学校自身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得到最优化管理,明确高等学校各个行政职能部门及广大教职员工的经济责任,最后做出审计结论,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经济效益的一种监督管理活动。

二、高等学校绩效审计评价的现状

1、各高等学校在经费使用效益低下。在购置资产方面,缺乏统一规划,重复购买,设备利用率低,有一些资产长期闲置,最终损坏,报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是没有长远规划,有些设计不合理,往往会出现建了拆,拆了再建的情况;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盲目的贷款,导致利息费用增加,从而使财政困难。

2、绩效审计大多保持在事后审计上,很少在经济活动开始时就参与进来,也没有在经济活动事中进行控制,忽视了对管理和效益的审计;不能对违反纪律的行为采取应有的防范措施;资金使用的过程得不到有效监管,只能在事后发表评论,对于过程中的资金浪费不能有效制止,缺乏一个科学的评价依据。

3、缺少规范的审计程序。系统的理论指导审计程序不足,自发状态多,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在实践中带有盲目性,审计结果难以客观,因此缺乏约束力,甚至完全是走形式,影响绩效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4、缺乏系统的审计评价标准和完善的评价体系。由于在高等学校中被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具有不确定性,这决定了每个审计涉及的数据、环节、事项、范围很广,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另一方面高等学校自身的特殊性,目前我国的相关部门也还没有制定权威的统一的高等学校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所以目前还很难形成统一的绩效审计工作规范和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三、高等学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相关性原则

为了满足绩效审计评价的使用需求,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所有使用者的不同雪球,另外还要考虑指标的构成形式。首先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看,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绩效审计评价系统指标在构建过程中就要考虑多方面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其次从指标的形式来看,一些指标存在片面性,因此,如果要选择绩效审计评价系统指标的话,要特别关注那些同时能反映不同学校独特情况又能反映所有学校管理共同特性的重要指标,简而言之,就是构建的指标需要充分的满足各方面使用者的需求。

2、可行性原则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使用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时候一些数据需要从财务资料以及会计核算数据中获得,所以设计评价指标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来考虑它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同时在现实中也要考虑可行性与实用性,最终增加绩效审计指标在应用中的可操作性。

3、多样性原则

对高等学校进行绩效审计范围很广,主要体现在物力、人力、财力等多个方面,近些年在高等学校资金来源的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不管是从资源的利用,还是从成本的控制等方面不同的部门都有涉及,从这个现象来说,绩效审计也体现在了多个层面,所以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多样性,并且还需要具有角度深、层次多、范围广等特性。

4、整体优化原则

由于评价指标还处在研究阶段,所以评价指标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将评价研究与评价实际工作相结合,要通过社会实践调查并且进行反复的验证才能完成,这些还需要在管理学、经济学以及财务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正确分析客观现象的数据表现,另外,由于评价体系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是一个有着多变量输出的系统,对各项管理的多个目标有决策依据,所以不能单一的指标进行评价,这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应该建立一套相互联系并且又各有侧重点的指标群,这样才能反映高等学校的总体绩效水平。但是指标又不宜过多,以免出现评价指标过多失去评价的重点的情况。

5、可比性原则

制定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如果成熟的话,应该会在各个高等院校普遍使用,所以指标的选择就需要有一定的可比性和实用性。就同一指标来说,应该能在各个时期实现自身的纵向比较;就同一时期来说,可实现各项指在不同高等学校的横向比较。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各个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进行评价后做出相互比较,才能使它的意义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因此,在制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指标之间的可比性和通用性,并且要设立一定的标准,这样才能进行量化的比较。

6、动态完善原则

学校所处的时期不同,对学校所提出的要求也不同,所以高等学校绩效审计评价是工作时一项动态工作,需要长期不断完善。绩效的评价需要充分的考虑到评价的趋势性,从时间上来说,在绩效审计评价过程中如果仅关注某一特定时期的评价结果,就存在一定的偶然性的影响,评价的结果也无法客观的反映应有的绩效,从而会导致失去评价的意义。所以要坚持动态完善原则,根据新的规章制度的变化,逐年修订相关指标,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各高等学校的总体水平。

四、高等学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1、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是构建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重要依据。在国家宏观调控的监督下,对被审计单位实施绩效审计须在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衡量。虽然目前在我国对绩效审计还没有形成一个具体的规定,但这并不是说绩效审计是没有意义的,是不重要的。如果能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中能够明确提出要进行绩效审计,这就能使的绩效审计在各单位开展时有一定的法律依据,同时也为审计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绩效审计经过国外一些实践证明,对于很多单位来说是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推断随着社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绩效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将会陆续被制定。而高等学校作为社会中非常重要的机构,它为社会提供了很多人才,同样也是被审计的重点,这是对高等学校进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使各高等学校进行良性发展。所以与高等学校特点想关联的绩效审计标准体系也将被制定,这样也为构建高等学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依据。

2、明确的目标和对象

任何一项工作都有具体的目标和对象,绩效审计的工作也是如此,在做这项工作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清楚高等学校进行绩效审计的目标,绩效审计的对象是谁。英国审计署在《绩效审计手册》中将绩效审计目标定义为:“通过绩效审计,确保公共资源得到合理运用。绩效审计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管理,提高绩效。”所以绩效审计又可以被称为“目标导向性审计”,就是说制定的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必须紧紧围绕着审计对象和审计目标来进行。

3、清晰的具体内容

对我国高等学校进行绩效审计的内容主要应包括四个方面:对自有资源的绩效审计,对资源利用的绩效审计,对管理活动的绩效审计,对产出的绩效审计。除了这些还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高等学校自身的特点与规律。高等学校与一般的生产企业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一般的生产企业生产的是具体的产品,而对高等学校来说,合格的人才和和科研成果是它的主要产出。这样的产品很难简单的从数量上来对它进行衡量,所以在针对高等学校构建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时要慎重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2)不同的学校间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很快,有一些学校进行了合并重组,还有一些学校建立了新的校区,这些都是各个学校在管理上有很大的差距,它们各自资金来源都不相同。(3)各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层次不同。大部分的高等院校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在此基础上同时也培养研究生以及专科生,但是还有一部分高等学校以培养专科生为主,所以应针对不同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来设置相应的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4、历史和教育行业标准

高等学校范文篇8

我国高等学校教学历来是重视教学内容的学科化与科学性,而忽视了教学方法尤其是教学组织形式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契合性。在教学方法上重视不够导致了以下一系列后果。首先,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讲授比例过高。理论教学是传授知识最直接的途径,也是每一个学科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和根本,然而,单纯的理论教学,尤其是单纯的教师讲授,仅仅把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视学生的个人体验,会极大的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学习到的是支离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对学科整体的认知,从而导致他们无法真正理解心理学的意义。其次,心理学虽然在教学形式上偏重理论教学,但同样不能忽视实践的作用,否则,空洞的理论说教而不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容易造成学生喜欢心理学而不喜欢心理学课程。这样既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也无法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知识的应用能力。第三,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学习和记忆理论知识,限制了他们的主动性以及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降低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

1.明确教学目标。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及掌握必要的与自身学习和生活相关的心理知识。这样,既可以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赋予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能力,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学生的心理能力,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应对现实社会的挑战。

2.改善教材和课程。心理学教材的选择应该尽可能从实际生活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在课程设计层面,将心理学课程教学分为理论知识学习、团队活动与分析、心理测试与实践调查等多个封面,最大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改革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不再将理论讲述当作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灵活变更或者添加教学内容,并注意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沟通、注意教学氛围的预设与教学情境的再现、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尽可能地增加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群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先着眼于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再传授学生们心理学知识。因此,教学重点将不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而是教导学生如何运用心理学理论来解决身边的问题。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在此基础上穿插启发式教学、心理学实验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教学效率。

4.改善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应用心理学。在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在保证理论知识教授完整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时开展丰富的理论实践活动。这要求整个教学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之下,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开展自我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这个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讲解。在小组学习中,鼓励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沟通与交流,最大程度地发挥各成员的创造性,共同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运用心理学知识应对现实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5.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在学生的学习评价过程中,要改革传统教学评价中以试卷考试方式为评价唯一标准,这样的考试方式标准过于单一,没有顾及学生的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因此,将多种评价标准为一体,实施多元化的、综合性的、发展性的评价指标,以学生自身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为重要标准进行综合考核。具体到学习成绩的评定中,要突出学生的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成绩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表现方面,教师应依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和课堂参与度给予分数;试卷考试方面,可以在标准化试题之外加入一定比例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的题型;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可以依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条件具备的学校可以采取课外实践等,条件不足的也可以采用课堂模拟等方式考查学生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高等学校范文篇9

一、高等学校需要建立分级财会监督体系

目前,高等学校财务人员在做好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同时,将财会监督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全过程。高等学校行业特点突出,其财会监督也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首先,高等学校管理架构复杂、管理链条长,具有校级、院级、系级、教研室、课题组、师生个人等多级管理体制。而处理财务业务的会计人员往往处在经济业务行为的最末端,对整个链条上财务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相关性和合规性实施完全监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监督效果也无法有效保证。其次,对于高等学校而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其主要的四大功能,财务工作则定位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和保障,这决定了实施财会监督必将会面临诸多障碍和困难。此外,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专业性强,聚集了大批优秀人才,师生思维活跃、崇尚创新,这样的业务特征和文化氛围对财务人员实施财会监也提出了很多新的更高要求,财会监督要适应高等学校业务特点和人员特点,才能助力高等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综合以上高等学校的管理特点,笔者认为,高等学校应建立分级的财会监督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分级分类监督制度,财务人员不是实施财会监督的唯一主体,经费和实物资产的使用者、院系负责人等都应作为实施财会监督的主体。以经费使用者为例,应根据其所在岗位、经费性质承担相应的财会监督责任,不同环节的经费使用者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才能使高等学校财会监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明晰财会监督边界

一是需要明确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主体的边界。高等学校中财会监督、审计监督和纪检监督一直并行存在,笔者认为有必要专门出台文件,理顺高等学校内部各监督主体类型,明确各自的职权、内容、关系,做到职责清楚、界限清晰。二是需要明晰财会监督内容的责任边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对财会监督的内容进行了明确,包括预算编制、收支管理、结转结余管理、资产管理,也明确要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日常督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财会人员在日常财务管理过程中只能利用已获取的财务资料,根据职业判断,实行监视、督促和管理。在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应该明确实施财会监督不能替代经费使用者或者资产使用者自我监督的主体责任,应建立起“谁使用经费,谁负责监督”“谁使用资产,谁负责监督”的财会监督责任机制,不能让财务人员在实施财会监督中承担无限责任。

三、突出高等学校财务人员实施财会监督的职能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应当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由此可见,财会监督贯穿了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广大高等学校财务工作者在日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过程中,也将财会监督作为了履职的基本职责之一。但从实际工作实践看,有人仍认为科研经费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使用,不应受各种制度的约束,由此也造成了财务人员在实施财会监督中的困难。为此,建议在明确高等学校财务人员工作职责时将财会监督从财务管理职能中单列出来,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并列表述,突出财会监督是财务人员的基本职能之一,这样既有利于高等学校财务人员开展财会监督工作,也有利于财会监督在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中的落地实施。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并非局限于简单的收支管理,对财务人员的政治性、综合性、专业性和服务性的要求都很高。财务管理牵涉面广,如在收入管理中,高等学校的经费来源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中央、地方和企事业单位的科研经费拨款,社会捐赠,学宿费收入,利息收入等在内多种来源渠道;在支出管理上,支出内容涵盖教学支出、科研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支出、教辅支出、学生事务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其他支出等多种支出类型;在财务服务对象上,包括教学人员、科研人员、行政人员、后勤人员以及各类学生,各类人员经费性质不一样,服务诉求也不一样,统一实施财务管理和财会监督的难度较大。这就需要从体制机制上突出高等学校财务人员的财会监督地位,使财会监督“想监督、能监督、可监督”,最终实现有效监督。

四、完善高等学校财会监督的手段

目前,高等学校实施财会监督主要依靠会计人员的经验和职业判断,能够发现一些不合规的财务行为,但财务人员在继续深入调查方面缺乏必要的支持手段。如某财务人员在资金支付过程中依据职业判断发现可能会存在关联交易,但由于无法对关联方开展调查和取证,在各种支付票据齐全的情况下,即使心中存疑也没有理由拒绝支付资金。为此笔者建议在高等学校建立分级财会监督机制的情况下,进一步对财务人员实施监督的手段进行明确并加以保护。此外,为做好各类经济行为的监督,在设计财会监督手段时,需要考虑把财会监督向业务全方位监督的方向推进,强化日常动态监督和全程实时监督,保证财会监督的连贯性和持续性。优化高等学校财务人员实现财会监督的独立工作环境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会计人员在实施财会监督时应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真实、客观地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

五、做好实施财会监督的队伍建设和保障

高等学校范文篇10

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是高校对教学工作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加强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已初步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学督导的定义,目前较认可的是:高等学校教学督导是指高等学校领导授权的督导机构和人员,直接面对校内的教与学双方和教学过程,以专家身份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及时、客观地向学校领导、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及教与学双方反馈教学现状、教学质量等教学工作信息,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1]。此概念既指明了教学督导的本质与目的,又指明了教学督导的特点与作用,全方位、多角度地诠释了教学督导的内涵,也揭示了教学督导工作在开展和实施过程中势必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关系。高校教学督导是为高等学校教学服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教学督导的最终目标与价值追求。因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包括教师、学生与管理,所以教学督导既应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动态化的检查与指导,也要对学生的学习绩效进行评价、分析,更重要的是对管理部门的工作效能进行监控,实现教学督导客体多元化,内容全程化[2]。高等学校教学督导的内容揭示了教学督导过程中所涉及的被督导者,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各级管理者。由于被督导者群体庞大,层次多样,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及工作环境等均有较大差异,为督导专家开展督导工作,处理各方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处理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关系,实现督导关系的和谐,让被督导者以一种积极合作的态度参与督导工作,对提高督导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督导与被督导者关系的因素

要处理好督导者与被督导者的关系,必须知道影响督导与被督导者关系的因素。督导与被督导自身所处的角度不同,各方对其关系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从督导者的角度看,督导工作很重要,肯定多于否定。因工作性质决定,督导人员的监督必须坚持原则,对教学效果不好、教学态度不认真的教师要及时指出,限期整改。督导必须充当检查甚至“执法”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保持适当的、善意的“压力”和“紧张度”也是必须的。特别是对新教师,这个压力更有必要。督导施加必要的压力可以对他们起到激励、鞭策作用,可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在适度的压力下,教师在备课、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教师付出得多,其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也提高得快。这种善意的压力是内在的驱动力,对教师个人、对学生、对学校都是有益的。从被督导者的角度看,一般认为督导工作可有可无,否定多于肯定。主要原因如下[3]:(1)督导者是“教学警察”,是专门挑教师毛病,往往只是听几节课,写几句评语,给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等级,而这样的等级评价,又与教师考评、职称晋升、岗位津贴等级挂钩,加重教师心理负担,不喜欢甚至讨厌督导。(2)“只督不导”或“重督轻导”。教学是非常复杂的活动,单一的“听课”“检查”,提出的看法或建议不一定符合实际,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帮助不大。(3)督导人员因背景专业有限,而教学督导涉及各专业,对专业教学水平的评价,必须有同专业的专家进行,才合乎逻辑,才可能正确评价,外行听课,所下的结论难以令人信服。(4)基层领导有抵触。基层最了解教师,教学督导工作主要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而教学水平体现教师的综合水平与能力,包括教师的专业基础、科研水平、教学方法、职业道德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很难通过一两次听课准确的掌握,作为教师的直接上级———院(系)最清楚。由上可知,一般情况下“被督导者”与“督导者”在心理上存在距离是不争的事实。“督导”与“被督导”这种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又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矛盾关系,处理两者之间的合作与和谐关系的困难性和必要性是必然的。

3处理督导与被督导者的合作与和谐关系

督导与被督导的关系是高校教学督导中最重要的关系,两者对立统一,彼此排斥又不可或缺,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提高教学督导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和谐督导”理念的提出为教学督导工作的开展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和谐”的理念引入高校教学督导过程中,以和谐的机制和方法去解决教学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增进彼此的合作与交流,坚持以“教师为本”,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督导人员、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合力行动,深化教学改革,最终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我们认为要做到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和谐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3.1督导者更新观念。增进“督导”与“被督导”者之间的合作与和谐,要求督导者应该认识到“督导”与“被督导”者之间既不是自然的天然关系,也不是强行规定的居高临下的关系,或者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双方本着一个共同目标,自觉按照职责要求,共同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合力合作做好工作的关系。开展督导工作,“督导者”必须遵守以人为本、民主性、服务性、激励性、启发性和协调互补性原则[4]。立足于建立和谐关系,立足于调动被督导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立足于与被督导者成为合作伙伴,摆脱单纯的纠察、裁判角色,而成为被督导者的良师益友和智囊团,从而使教学督导工作得到教师系、部领导的支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3.2被督导者更新认识。增进“督导”与“被督导”者之间的合作与和谐,要求被督导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学督导工作的价值和必要性。教学督导工作通过督导帮助被督导者把握整个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引导他们自觉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总结经验,纠正偏差,促使教学活动在教育规律、法规的框架下健康有序地进行,保证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打造学校品牌,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并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教学督导者通过督教、督学、督管等途径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控指导,全面了解和评价被督导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学习效果以及教学管理的服务意识、执行规范、执行效果等多方面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塑造良好教学氛围与环境。另外,教学督导是一种在专业领域具有学术权威性的教学管理活动,通过教学督导制度的建立以及教学督导工作的开展,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行政组织形式的单线性、垂直式、指令执行式的管理将被质疑并受到严重冲击,对于学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5]。因此,被“督导者”应采取积极的合作态度参与教学督导工作,构建一种和谐的合作关系,相互学习,彼此督促,共同发展。

4小结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教学主管部门、各学院、各级督导以及任课教师的密切配合,协调合作。教学督导工作的性质决定督导者与被督导者之间是一种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又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关系。督导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民主性、服务性、激励性、启发性和协调互补性的基本原则,摆正自己的位置积极营造与被督导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被督导者要充分认识到督导工作的价值和必要性,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参与其中,共同营造一种“和谐督导”的关系,以提高督导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李北群,张新厂.新时期高校开展创新型教学督导工作的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7(3):48-50.

[2]陈利华.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实践与思考[J].理论月刊,2007(8):86-88.

[3]刘兴东,舒虹,刘中瑞,等.高校教学督导工作诸关系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34-135.

[4]张惠典.试论高校教学督导中几种关系的处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9):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