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素质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3 17:24:03

高等素质教育

高等素质教育范文篇1

我国以为人民服务为荣,倡导以人为本、共同富裕,这些理念在高校的教育中是应该体现出来并且要重点培养学生这方面价值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把知识、人类文明成果传授给学生后任务并没有结束.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服务于社会,换而言之就是让学生能够在社会中进行实践.一次高校教育要让学生走向社会、回归社会、融入社会,体现学生们的社会价值.在高校教育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实践是把学生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最重要的一环.

2高校教育的定位

2.1高校的教育定位

“国际一流大学”在中国产生.目前就中国大多数高校来说普遍的一个奋斗目标是“把某某高校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大多数高校一次为主要基调,追求教育目标的综合性、整体性、国际化.在北京大学100年校庆时候国家领导人主席指出,中国要有几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在同志的指导下,教育部重点支持创建世界一流学校的宗旨,创建了“985工程”.在最初只有清华和北大被确定为建立世界一流学校的目标.随着后来高校合并潮流的兴起先后有十几所学校都把自己的奋斗目标定位“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与此同时没有实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也把奋斗目标定位“中国一流大学”“、世界知名大学”“、国内综合性大学”等.这个阶段几乎全国所有的高校都在升格和合并[2].很多专科的学校在这个阶段也转化本科学校.很多学校纷纷改名,向大、综合、整体方面发展.专科改成学院,学院改成大学,三本升为二本,与此同时校名也要凸显出一流大学的影子.这样造成了一些低水平、低层次的学校不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盲目的效仿水平比较高的学校的做法产生了一种所谓的“低位高攀”现象.这种现象凸显了当代学校的教学目的偏离的大学教育的价值.中国高校普遍的精英教育.大学集中了世界先进的知识和人类的文明成果,大学建立的目的就是对人类文明成果、中国民族的优秀传统进行传承,为国家造就一批批优秀的社会人才.社会多层次、全方位的需求总能够在真正的一流大学那里得到满足.满足社会的需求体现的是高校的实力也是高校最原始的使命.目前,就中国的高校教育水平来说还没有真正的一所世界一流大学,但是中国一流大学也应该把精英教育最为自己的使命.但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宣扬自己是精英教育,一般的专科都打着精英教育的幌子来招生,精英教育在中国成了招生的招牌,而不是把它当做教育的重要目的和使命.其中包括了一些211、985高校.在这种大环境下,高校的学生也逐渐降低自己的目标失去自己的理想.中国高校目前真正的面目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中国高校相似化严重.就社会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来说,高校的教育也要多样化各有各的特点.国际上的学校一般都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专门的专科学校、技术学校,第二种是一般的高等学校,第三种是研究性的高校.三种类型的学校各有各的特点,根据自身的特点投入相应的财力精力,不同的学校办学宗旨和侧重点不同,培养出来的学生各不相同,适应了社会多层次的需求.因此,各个高校的性质不同培养学生的方法和侧重点应该不同,学术的要把学术研究的深刻,专科要不技术学的精湛.目前就中国的高校而言,专科、学院、本科几乎都采用了相似的教学模式,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个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合并和扩招使得各个学校追求全面、综合、整体,以至于失去了大学原有的特色.本来某些以某种学科为主的学校,例如师范学校、财经学校等都成了综合性大学.

2.2高校社会定位

各大城市都有大学城.世界一流学校之所以一流是在于学校有一流的软件,例如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等,而中国高校在追求世界一流学校的过程中过多的将财力物力放在了硬件设施上,比如校区环境美化、设备先进、校区的扩大等.1999年以后各大高校纷纷扩招,同时为了容纳扩招的学生,各大高校纷纷扩张地盘,为了集中管理各个大学集中在一起建立了大学城.例如江苏省大学城的占地面积为47平方公里,广州省大学城的占地面积有43.3平方公里.在所有的新兴的大学城里面都配置了一流的硬件设施.大学城的建立表面上解决了扩招带来的学生过多容不下问题,但实际上,大学城的建立是由政府主导,通过和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建立的.开发商的介入使得大学城变得利益了.换句话说,大学城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满足商人的利益、满足高校发展三者的结合体.在扩张的过程中很多大学负债累累,拿不出资金优化大学软件方面.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如今,有人这样调侃“,大学,就是大概学学”[1].中国高校渗透“中国印”.在中国高校中大部分的行政化体制有着明显的“中国印”,大学从属于政府或者教育部,很少有自己的主导权.校长的任命、招生名额、学科设置、学费标准等都需要经过政府或者教育部的许可,从这个方面来说大学是政府或教育部的附属品.在中国高校有一个带有中国特色的现象“高官热”.官员的培训从党校和行政学院慢慢转移到各大高校中,为了提高知名度各大高校疯狂的追逐各位高官.在清华、北大、人大都存在着干部培训项目,整个项目都是按照市场化来运作的.大学,总是特定政治经济环境中的大学,即便如此,大学终究不是学店,亦应拥有一种基本的独立尊严和捍卫大学品格的传统[1].大学生失业.当考生通过高考的独木桥进入大学时都怀着理想和对未来美好的期盼.但是进入大学后发现高校教育质量很差,很明显的是师生比率还不如高中.此外很多教授忙着在校外搞项目,根本没有时间来教书育人,学生们交的是精英教育的学费,可是得到的教育却相差甚远.大学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毕业后没有工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2013年大学生就业率几乎达到了历史最低.学校方面管理和教学的缺乏使得很多大学生四年时间是“混”过来的,没有学到应有的知识和技能,根本适应不了社会上的生活,造成大片的学生失业.(本文来自于《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3目前高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3.1学生缺乏创造精神

中国的学生从小开始接受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过分注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并不能够对其灵活运用,造成学生们存在一个误区:知识吸取到脑中就是掌握了[3].对知识的积累和记忆成为中国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些现象无疑对学生创造力造成了很大阻碍,死板灌输式的教育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很难自由发挥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

3.2学生综合素质较低

大学生活,学校很少提供实习的机会,在校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封闭的校园中造成了与社会的脱节,对社会生存的基本知识严重缺乏.当学生们走入社会后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社会生活.

3.3学生存在厌学情绪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们每天对知识死记硬背,考试也是死知识,学生不能从学习中体会的到乐趣,久而久之就会厌烦这种死板的学习,产生厌学情绪.

4高校教育需要推行真正的素质教育

大学生素质教育分为五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身心教育、文化教育、业务教育、创新教育[4].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指的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学生具备了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道德水平更好的为社会和人民做贡献.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体现了是否愿意为了社会价值调整自我价值,是自我价值自觉服从社会价值,在完成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素质教育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学生们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的锻炼,不仅是学生有一个强壮的身体,更要让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复旦大学投毒事件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忽视;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也是基本目的,学生上大学就是希望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只有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才能为社会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此外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创新是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基础上的,没有足够的知识很难有创新的想法[5].此外,创新不仅仅需要充足的知识,知识的积累知识基础,最重要的是由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需要培养和锻炼,在大学的教育中,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必须加强创新意识和思维锻炼这一环.

5总结

高等素质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资;改进

吉林大学自曝财政危机以来,高校财政危机问题日益走入公众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原因众多,如国家财政支持不足、扩招、财务管理混乱、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低,以及缺乏明晰的产权和明确的责任等,但高等教育陷入财政危机的最大原因当属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足所致。

一、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体制的现状

(一)高等教育投入体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47条提出:“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这个论断被总结为“财(财政拨款)、税(教育税附加)、费(教育收费)、产(校办产业收入)、社(社会捐赠)、基(教育基金)”等六个渠道的教育投资体制。后来,教育部财务司又总结为“财、税、费、产、社、基、科(科研经费)、贷(银行贷款)、息(利息收入)”等九个渠道的教育投资体制。在这九个渠道中,没有吸引社会资本(民资、外资)这个渠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投入体制的改革与完善,社会资本应是完善教育投入体制的新渠道。

(二)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

1.教育投入4%目标仍未实现

根据世界银行2001年的统计,1999-2000年度,法国、日本、英国等高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4.8%,而哥伦比亚、古巴、约旦等中低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5.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呼吁世界各国,到2000年应实现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6%的目标。据“全国教育经费情况执行公告”披露,1998—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是2.55%、2.29%、2.87%,进入新世纪后的2001-200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仍未达到4%的规定,分别是3.19%、3.52%、3.28%、2.79%、2.82%、3.01%。

2.财政投入总体不足

与学生人数的超常规增长相比,普通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在2006年达到1062亿,比1998年的356.75亿元增加了705.28亿元,增长1.97倍,年均增长12.7%。财政投入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学生人数增长。据2006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5869元,比1998年的6775元下降906元。

3.财政投入结构不均衡

地区之间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差异显著,部分省区对于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十分有限。据统计,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5869元,最高的省份北京达到18228.36元,最低的省份江西省仅为2219元,前者是后者的8.2倍。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部地方所属高校学生人数的82%。

4.事权与财权不分离

我国国家预算按预算等级依次分为类、款、项、目四级,尽管财政部1999年将教育事业费升格为“类”级,但教育基本建设费仍设在“款”级科目中,教育经费没有预算单列,导致财政性教育经费长期以来处于事权和财权分离的状态。具体体现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教育事业,财政部门负责教育事业经费拨款,政府计划部门负责教育基建投资,在预算表格的汇总归类时,教育财政预算总额要与文化、科学、卫生部门的预算汇总成整个财政事业费预算中的“类”级和财政基本建设费预算中的“类”级。教育事业费属于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类中的款级,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属于基本建设费类中的社会文教费款级。国家预算首先在类级支出中分配,然后依次在款、项、目级中进行再分配,教育经费是国家预算第二次分配。由于教育经费预算等级较低,教育的事权属教育部门,教育的财权属财政与计划部门,教育的事权与财权相分离。教育部门财权较小,难以有效行使事权,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5.多元化筹措教育资金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在政府投入是主渠道的前提下,能否开拓非政府渠道,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导向。中国虽然也颁布了捐赠法,但在具体税收政策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只是实行税前从所得中全额扣除捐赠额外,没有其他税收优惠以鼓励社会捐赠。企业投资也是高校经费、特别是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另外,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自于社会的投资也不是很高,虽然近几年民办高校发展迅速,但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长期受国家政策的制约,《高等教育法》规定“设立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许多有眼光的企业家也看好这一产业,很想向民办高校投资,而投资必然要求回报。

二、改进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的建议

(一)强化法律的保障与约束功能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足,除政府财力的原因外,相关教育投入法律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与执法不严是主要的原因。借鉴美国与日本的经验,确保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应从立法与执法两个层面来完善。

在立法方面完善我国的教育财政法律体系与财政资金分配的民主机制:一是明确各级政府的教育财政投资责任,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不低于4%的最低目标;二是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要求,确保政府在教育投入中的主导地位;三是规定中央财政在地区差异的协调、困难学生资助、基础性科学研究、公立大学经费以及重大教育工程项目等方面的经费责任;四是规定地方财政承担地方高等教育经费的责任,包括经常性教育经费定额标准、专项经费与基本建设经费的规模。

在执法方面要以立法形式明确教育财政的决策程序与各级政府的相关责任。包括:一是规定教育政策的决策程序,对重大的教育决策必须进行财政性可行性论证;二是对教育经费预算的项目、标准,教育经费在预算支出中的比例,以及教育经费在地区和学校之间的分配等事项的决定权,在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下设的拨款委员会上通过;三是应增加对各级政府保障教育投入的约束条款,授权同级人大监督与执法检查的权力,对于不按照规定执行的政府职能部门及政府主要领导人由同级人大追究其相应的行政与法律责任。

(二)增加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必须保证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作用。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确保“三个增长”,并使高等教育经费在总的教育经费的比重稳定在20%左右。同时要尽可能平衡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教育投入,在法定的高等教育财政经费内,加大对中西部普通高校的财政投入,促使其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从而逐渐改变现有高校空间布局。

(三)国家财政贴息补息

可以首先采用贴息、补息等办法,减轻高校的债务负担,或把中长期贷款转为长期,解决短期集中还款带来的严重问题,或将公办高等院校贷款债务注为国债形式以减轻财政压力与风险。

(四)加大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

在推进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过程中,公共教育资源在高等教育中的投入结构应有所调整,过去的一部分政府直接拨给学校的经费应转变为政府为贫困学生提供就学保障,包括对贫困学生的无偿资助和部分以助学贷款性质提供的有偿资助。

(五)增强金融杠杆的支持

首先,要抓紧建立高等教育银行。建立高等教育银行可以扩展教育财政经费的来源方式,利用教育银行具有发放债券的职能,可以为高等学校获得发展的资本基金。其次,可以利用国际银行组织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贷款,有了国际组织的银行贷款,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教育体系之外的大量资金为高等教育财政提供援助。按规定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提供的硬性贷款利率低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但只发给会员国中低收入国家和政府以及由会员国政府担保的公、私立机构。如果能够向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申请长期硬性贷款作为高等教育贷款基金,是提高教育投资指数的一个极佳的途径。再次,教育银行能够有效利用社会上的闲散资金补充教育财政,集中用于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最后,发行高等教育。教育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若能够发行一些额度小、风险低的高等教育,可以增强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实力。

(六)建立新型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

首先,建议成立联系政府与高校的中介机构——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主要职能是为政府评估高校整体财政计划、明确各高校使用经费应承担的义务、运用审查和评估手段贯彻政府政策和落实教育目标、确保经费使用的效益和效率等。同时,它本身也应接受政府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其成员可由政府官员、教育专家、学者、工商界人士等组成。

其次,引入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模式,依据对高校的绩效考评结果确定拨款规模。一方面可以更合理地分配资源、更有效地利用资金,同时促使高校重视其社会责任、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不同的绩效评估标准来引导高等教育的发展,所以绩效拨款模式可以作为政府调控高等教育的一种手段。实施绩效拨款模式前提是有一个合理、公平的绩效评价方案,目前可以借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以及教育部2002年提出针对“985”项目高校绩效拨款方案—《高水平大学评价与拨款方案建议稿》来设计我国高等学校绩效拨款的模式。

(七)举办民办高等教育

各级政府从政策上落实好民办高校在用地、基本建设、缴纳税费、供电、供水、供气等方面的同等待遇,民办高校教师在教师资格认定、业务进修、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科研立项、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同等对待,民办高校学生在学籍管理、表彰奖励、升学、毕业生就业与户口管理、申请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交通优惠、医疗保险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同时,支持民办高校加强与企业合作,通过合资、合作、参股等方式投资办学,实现产权结构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

(八)鼓励多种模式共同举办高等教育

公办高校利用无形资产和其它财产,与企业、个人或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多种模式共同举办高等教育。如云南省将选择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通过新征用地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及时办理用地手续,依法减免相关建设税费等措施,鼓励组建以产学研为主要纽带,以高职院校为龙头、跨地区的行业性职教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走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

【参考文献】

[1]赵黎娜.关于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政策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8年09月24日.

[2]赵善庆.我国高校债务化解的途径[J].社会科学论坛,2008(9).

[3]马永霞.改进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的设想[J].教育与经济,2002(4).

[4]刘宛晨,等.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1).

[5]赵善庆.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路径[J].经济导刊,2007(12).

[6]俞昕.高校“巨舰”的债务迷航[J].大学杂志,2007年05月10日.

[7]乔春华,等.高等教育发展引进民间资本的政策研究[R].江苏省教育科学短期课题.

[8]赵小萍.建立新型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J].中国财政,2008(3).

[9]刘天佐.完善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6(5).

[10]李建桥.扩招成债务源头:高校难以承受债务之重[N].时代信报,2008年03月06日.

[11]赵善庆.从国际经验看我国高等教育资金短缺问题的解决[J].世界政治与经济论坛,2008(2).

[12]陈亚静.湖南高校负债一年增10亿部分学校难正常运转[N].三湘都市报,2008年07月15日.

[13]罗霞,等.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办学规模我省增加高等教育财政投入[N].云南日报,2008年08月31日.

高等素质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不足

美国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近年来,美国高校十分重视信息素质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在“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指引下,教育部门开始意识到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198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奏响了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新篇章。随着教育部1985年《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及1992年《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文献检索课在我国高校开始广泛普及,并成为二十多年来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

一、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

多年来,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虽然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存在的不足是不容人们忽视的。

1.信息素质教育在全国高校的实施缺乏统一规划

美国信息素质教育之所以能顺利实施,主要得益于权威机构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出面对信息素质教育作一个统一的规划和部署,这使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陷于一种无序迷茫的状态。

2.高校的教育职能部门对信息素质教育管理缺乏力度

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往往陷于图书馆孤军奋战的尴尬境地,得不到教学管理部门以及院系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在高校教学改革的活动中,许多学校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工作不但没有得到加强,教学任务反而被严重削减,因此文献检索课备受冷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素质教育重视不够。第一,将信息素质教育等同于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第二,将信息素质教育片面认为是专业技能教育;第三,将信息素质教育认为是提高学习效率的辅助手段。这些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学校教育模式,制约着信息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开展及教育的效果。

(2)信息素质教育手段落后。目前,多数高校仍然以文献检索课作为唯一的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方式。模式是老三套:新生入学教育、讲座式教育、文献检索课教学。课程设置大部分为选修课,课时设置多的为一个学期,少的仅仅为几节讲座,而且课程内容陈旧、落后。虽然增加了计算机检索内容,但大部分仍局限于数据库如何检索等检索技能方面的应用,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方法等基本不沾边,缺少系统化的信息意识、信息需求、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综合信息素质的培养。

3.信息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涵盖面窄

教育部“四个文件”的下发,在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史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这四个文件,就不会有文献检索课今天的成就与辉煌,现在的信息素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但也必须看到,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瞬息万变,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作为信息素质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培养与教育的课程,显然原文件的有关内容,特别是[1992]44号文件《教学基本要求》已经不适应新世纪对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与教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内容滞后。信息素质教育应该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知识教育、信息技能教育和信息道德教育。高校现用教材是以国家教育委员会[1992]44号文件《关于印发文献检索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为依据编的,内容主要是信息技能教育,部分涉及信息意识教育、信息知识和信息道德教育,内容陈旧又不全面,对学生信息素质的要求也不高,因此不适应新世纪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

(2)教学层次不分。学生年龄不同,程度不同,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也应不同,对不同的学生应因材施教。目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大多共用一套教材,教学层次不分。因此,实施本科、专科、研究生的分段教学也势在必行。

4.信息素质教育的理念陈旧、学生信息意识淡薄

信息素质教育的理念,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获取、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其中,信息知识是人们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拓展信息传播途径、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中所积累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它是构成信息素质的基础。信息能力是人成功地进行信息活动所必须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构成信息素质的核心。

(1)信息素质教育理念陈旧。信息素质包括信息知识素质、信息意识素质、信息能力素质、信息道德素质。它们四者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信息知识素质是基础,信息意识素质是核心,信息能力素质、信息道德素质是准则与保证。而我们许多院校把信息素质的培养仅仅理解为文献检索课教育,只着重于信息技能教育,忽视了理念教育,只重视手段应用,忽略了观念更新。

(2)学生信息意识淡薄。根据我们日常工作的观察和对部分

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信息的吸收程度有很大差别,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思路一般不是很开阔,往往局限在与自己所喜爱的某种信息接收上,主动捕捉相关信息的意识不够浓厚。另外学生的信息能力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分析鉴别能力较差、语言较贫乏、缺乏信息创新能力,不善于积累信息。

二、高校信息素质教育针对不足应采取的对策

做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要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所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相应对策。

1.强调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创造政策支持的环境知识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信息的价值成为价值实体中的独立构成部分,信息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首要资源,对信息资源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21世纪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很多发达的国家对信息素质教育非常重视,把信息素质教育看成是提高全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并认为信息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关键性的成果。吁请教育界权威机构和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信息素质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性,要为信息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为各部门人员的合作创造条件,并统一部署和规划,制定出具体实施准则和方案及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素质评估标准。为高校推行信息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促使信息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

2.制定科学的信息素质教育规划和切合实际的信息素质教育目标体系

各高校要以国家教育部门的有关政策为依据并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指定出切实可行的信息素质教育规划。规划制定人应有校长、主管教学的领导、图书馆员、各院系老师和其他相关人员。规划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1)信息素质教育的对象和范围。是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还是选择某个年级或院系为试点,条件成熟时再全面推广,要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因为教育对象和范围不同,要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

(2)确定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应达到的信息素质能力和细则。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信息知识、较强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较高的信息道德水平,其中特别要加强对大学生信息检索、判断、评价和利用信息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3)指定达到上述能力的课程方案,并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实施。信息素质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能仅仅依靠一两门课程、几次培训讲座来实施完成。应该根据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制定系统的信息素质教育实施方案,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措施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素质教育。

A.对刚入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图书馆知识及图书馆利用的教育和培训,讲授图书分类法及图书馆对图书、期刊等的加工和管理、图书馆馆藏查询的使用方法。使新生了解图书馆,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并为以后学习专业数据库打下良好的基础。

B.对二三年级的学生应注重信息能力的培养,开设信息基础理论课程,同时进行检索专业数据库技能的培养。在专业课教学中,插入专业信息及信息资源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重组和挖掘信息的能力,为全面学习中外文的专业信息检索与利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C.对四年级的学生应注重专业信息收集、获取与利用能力的培养。全面讲授中外文专业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重点在于明确表达检索需求,精确而有效地构建检索策略;介绍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的检索与获取;培养学生论文写作的能力,全面、系统地掌握信息理论和技能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到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4)确定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类学生应接受不同程度的信息素质教育,也应达到不同程度的标准。目前我国暂未颁布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的准则,各高校可参照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也可通过社会需求的考察来制定出一套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和各院校情况的信息素质教育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既能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指南,又可为信息素质能力的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

A.在信息需求和获取方面。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要与学生信息需求的能力相协调,强调不同类型和形式的、现有的和潜在的信息资源的利用,而且还要注重所获信息的成本与收益。

B.在信息选择与评估方面。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要与学生对信息的增值性、信息的矛盾性等性质的认识相一致。要求学生不仅对信息及信息的来源做到批判性评估,而且对所需信息能够进行有效而又高效率地评估。

C.在信息检索与应用方面。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要与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检索各种载体形式的信息相联系,并不断完善检索策略;在信息利用方面,能够将精选的信息纳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去;能够利用信息完成特殊的研究;能够遵守关于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的法律、规定、政策以及礼节。

D.在信息交流方面。要求学生通过与他人、与学科专家和从事实践工作的专家的交流,来不断地修整自己对信息的理解和解释。

3.高校图书馆要加强与学校其他教育职能部门的协作与联系

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推行需要在全校性的信息素质教育整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学校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和院系要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同时还需要信息素质教育教师与各院系的领导及专业教师、学校网络中心、电教中心等相关机构密切合作。合作是高校开展信息素质的重要基础。作为实施信息素质教育主干机构的图书馆,要争取学校主管领导的支持,注意加强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院系教学管理机构的横向联系与协作,制定一套完整的信息素质教育机制和教育评价体系,把信息素质教育贯穿并融入学校整个教学体系中,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学的良好局面。具体方法如下:

(1)图书馆参与学校教学规划的制定,承担图书馆知识、图书馆利用方法、信息基础理论、信息检索与利用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2)图书馆与专业教师合作,在实现信息素质教育同时深入到专业课教学中,介绍某专业的信息资源与信息检索技巧。并对学生提供像电子阅览室、网络教室这样的实践场所,并能给予辅导和咨询。

(3)积极与网络中心、电教中心等机构合作,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图书馆可以对平台的功能、建设模式提出要求,在此平台上进行教学内容建设,并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公务员之家

总之,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要经过长期的学习、教育和熏陶。为了使信息素质教育在我们高校之间顺利实施,高校之间要建立信息素质教育经验交流机制,定期总结交流经验,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不断改进,使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再上新的台阶,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樊宏利.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05(2).

高等素质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素质教育适应性教师角色

1素质教育的含义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的既定方针,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6年我国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都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向素质教育转轨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本身具有哪些典型的特征。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和特征,我国理论界的看法并不一致,争论比较激烈。我们认为,对素质教育的基本含义可以作如下的表述: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为了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心理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通俗一点讲,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要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为了考试;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的、机械地接受知识。有人曾用“三个一切”来概括素质教育的特征,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虽然说不够准确,但是也形象地说明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特点。

实施素质教育,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办学理念和人才标准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高等学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应当而且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素,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真正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2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人的素质是一种不可直观的内在品质,它必须通过人的各种社会活动和具体行为才能表现出来。它和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学历、文凭、职务、社会地位等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人的素质的内在性,说明人的素质的形成和提高主要靠自身的培养和努力。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人的素质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的,社会环境、后天教育等会影响到人的素质的形成,而教师的为人师表和循循善诱在人的素质的形成过程中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少同素质教育思想不相适应的东西,比如:教育思想落后,到处尊奉着不可质疑、不可批评的各种权威(思想的、政府的、学校的、学术的、师道的等等),这些权威时时处处都在扼杀着学生的创造性。再比如:学科划分过细、专业太窄、课程设置单一、教学管理落后、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欠科学全面等等。显然这些问题都是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的。下面,我们仅从教师的角度谈谈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角色同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哪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应该完成一些什么样的转变。

首先,素质教育下的大学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也就是说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应该具备高质量的综合素质。所谓综合素质,包括宽厚的基本文化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优秀的心理个性素质和精深的专业素质。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全面发展是个体进行创造的基础,良好的人文道德修养是创造性活动的内在动力,艺术和审美能力可诱发人的创造灵感,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够称得上高质量的人才。高等学校要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必须既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播,又重视基本文化素质、良好道德素养、健康心理品格和正确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教育。高等教育应该以塑造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为首要目标,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全面发展的“自由人”,高校教师不仅应该具备较深的专业理论素养,而且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个性心理素养和审美素养。

其次,大学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核心。大学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而高级专门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回顾一下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过程,我们就不难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规律,那就是创造性和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条件,是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从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素质教育正是在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中国面临着全球一体化和现代化的多重压力下提出来的。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实现民族的振兴就必须培养具备这个时代所要求的基本素质的人。众所周知,自主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是创新的前提,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就必须注重训练他们的自主能力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仅自己应具有很高的自主性和批判思维能力,而且还应该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方式的训练,给他们较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训练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用不同的价值标准和评价体系分析和解决问题,用批判的观点去学习、去研究。

3高校教师角色应该实现两个转变

我们认为,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师角色迫切需要完成以下两个转变。

首先,从“经师”向“人师”的转变。教知识,教学问,只做“经师”,不管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培养,人格训练,心理健康,上课来,下课走,师生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己经成了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的角色定势。显然,这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尽快实现由“经师”向“人师”的转变,应该是目前高等学校教师角色转变的第一要义。“人师”,就是为人师表,就是不仅教学问,更要教做人的道理,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更要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健康。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青年大学生中思想品德、性格意志、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表现突出,毫不夸张地说,这已经成了影响学生成长和成才的一个主要障碍。由此看来,高等学校教师尽快实现从“经师”向“人师”的转变,做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学生心理的保健师其意义是极为重要的。

至于怎样才能完成这个转变,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师”,涉及到教师的培养、选拔、考核管理等方方面面。近期一些学校对本科生实行导师制,让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全面负责,这对促进教师的角色转化肯定是有积极意义的,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

高等素质教育范文篇5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发展

依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一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是英才(精英)教育阶段;在15%至50%之间时,属于大众化教育阶段,在50%以上则属于普及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毛入学率以每年平均两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由2000年的12·5%、2001年的13·3%、2002年的15%、2003年的17%,到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达2000万人,毛入学率超过19%。按照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2010年,高等教育各类在学人数将达25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左右。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1]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的法学教育在“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目标的确立过程中成为高等教育最热门专业之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呈现出万马奔腾、遍地开花的局面。据统计,我国在1978年只有6所法律院系;1987年有86所;1999年有330余所普通高等院校设置了法律院系或法律专业,在校生60000余人,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2·2%;[2]据《中国教育年鉴2004》披露,到2004年,我国约有近400多所普通高校设置了法学院或法律系,法学本专科在校生560916人,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11085642)的5%。就办学渠道而言,不仅有直属教育部的国家重点法律院校(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国家重点综合大学的法学院系(北京大学法学院、南京大学法学院等)、师范、农、林、理、工等院校的法学院系(清华大学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法律系等),也有地方教育部门、司法部门、行政机关设立的法律院校和培训学校,还有民办院校的法学院系以及自学考试、夜大、函授、远程教育、党校等成人法学教育。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渠道、形式、层次之多堪称世界之最。法学本科教育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果,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

二、法学本科教育目标定位及其理性分析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招生门槛降低,办学规模扩大,教学主体结构多样,法学本科教育过程中的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等各种矛盾将日益凸现。法学本科教育要适应大众化发展趋势,有效地解决诸种矛盾,就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大众化教育的经验,对法学本科教育准确定位。所谓准确定位,是指各类法学教育机构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对象、办学优势等,确定切实可行、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和发展方向。只有准确定位,各司其职,各谋其事,协调发展,才能有效解决大众化过程中法学本科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才能改变人才培养的“千人一面”现状,才能有效避免不同层次法学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共同竞争同一岗位现象的发生。

(一)法学本科教育定位理性分析

关于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目前大体上有以下争论:一是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之争;二是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争;三是培养“高素质、宽基础、懂法律、懂经济、有专攻、能应变”高层次、复合型人才[3]、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人员素质高和适应能力强的高级法律应用专门人才”[4]、培养“应用型通才”[5]之争。笔者通过认真拜读上述论者之作认为,上述三种论点是论者分别从法学教育内容、教育对象、培养目标等不同角度出发,对法学本科教育进行阐释,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都存在着明显的缺憾。

笔者认为,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中等教育、专科教育基础之上,以素质教育为终极目标,法学专业教育为核心,培养掌握法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法学专业工作或法学专业相关职业工作,能够独立解决与法学专业有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的多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素质教育是法学本科教育的终极目标

素质教育是指利用素质的后天性和可塑性,调动受教育者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内在身心潜能的开发和外在知识向个体身心品质的内化,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素质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素质教育的个体针对性;素质的整体性决定了素质教育内容的全面性;素质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教育的长期性。高等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素质教育是终身教育,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也贯穿于法学本科教育的各个环节。

我国法学教育基本上是从本科教育开始的。本科教育职能的多样性、教育对象的特定性、教育内容的专业性、与社会联系的广泛性与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本科素质教育与初、中级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区别。本科素质教育是高级阶段的素质教育,是寓于专业教育之中的素质教育,本科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激活大学生的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法学本科教育必须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和目标,把素质教育渗透于法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和贯穿于教育教学各环节,注重发挥学生学习法学知识和技能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法律知识、技能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一种良性循环的素质基础。

(三)专业教育是法学本科教育的核心

本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高级阶段,是在完成基本的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之后的专业素质教育,专业目的性和职业定向性是本科教育不同于中等以下教育的主要特征。本科教育是根据学科或社会行业(职业)部门分类设置专业、实施专业教育的,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各个学科领域和各种行业(职业)的专门人才。当然,本科教育不只是培养合格的公民,更是要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就个体而言,绝大多数受教育者在接受本科教育之后,将步入自己的职业生涯,每个大学生只有尽早了解自己,了解专业,了解职业,了解社会,准确定位,明确人生目标,做好人生规划,才会积极、主动、有的放矢地学习知识,提高技能,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高自己就业竞争力。目前一些高校尝试在大学一年级引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是为了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和专业,认识自我和职业,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明确大学学习的目标。

高等素质教育范文篇6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量极度扩张,社会分工更为细化,没有人能成为通才、全才。那么,人才之间的竞争,其核心是什么?毫无疑问,当属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现在校的大学生,是21世纪祖国建设的栋梁,他们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关系到我们的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培养思想高尚、文化深厚、专业精深,身体心理健康良好的跨世纪大学毕业生,是时代与民族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与庄严使命。

一、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素质教育虽然至今尚未形成明确的定义,但其内涵大家却都是熟悉的:就是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亦即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文化修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有健康的体院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与我们过去常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实并不完全相同。首先,全面发展理论因其过于抽象、在实践中难以操作成监控;而素质教育可以将几个方面的素质分解为一项一项的比较具体的内容,结合社会的实践、学校、个体的实际,把抽象的方针、目的具体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第二,素质教育的内容,有一些是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所未提及的,或虽包含在全面发展理论之中,但又不甚明确。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三,人们所理解的“人的全面发展”很容易被误解为以统一的模式去塑造全体学生或培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素质教育则明确地表达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大学生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

从我国古代的“射御礼乐书数”,到陶行知先生身体力行的“实践教育”,从“T”型人才结构理论,到美国哈佛大学的“通才”培养模式和“超越零点项目”等等,不一而足,都是对“素质教育”的尝试。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指导,他们都还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性指导的法规性支持。

“素质教育”最初是针对中小学存在的“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倾向而提出来的,但高等教育中“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影响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现象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在“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倾向,过弱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比之基础教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实行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多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受50年代苏联模式的影响,在培养目标上一贯强调“专业对口”,从而导致专业划分越来越级,学生的知识面过窄等种种弊端。大学生中文科的往往缺乏对理工科的了解,对世界科技发展潮流一片模糊,学理工科的往往缺乏对文学、历史的基本了解和掌握,对美学、心理学等知之甚少;而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结构陈旧、教学内容和方式过时、僵化,认为教师只要有效地传授了书本知识,学生有效地掌握了书本知识,教育质量就有了保证,教学双方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分数,忽视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出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已达到了3—5年翻一番的程度,知识更新的周期更是越来越短,那种“上一次大学,管用一辈子”的说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科学教育信受青睐,而人文教育则受到冷落,这种急功近利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大学生盲目迷恋高新科技教育,忽视冷落了人文思想与精神的培育。

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正处于一个嬗变过程中,对大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当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的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四有”人才,为他们在校学好专业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前瞻性很强的系统改革工程。它对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意义十分深远。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为指针,明确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现代大学应该是为世纪之交的严峻挑战和“知识经济”社会提供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教育,其核心是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统一。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持别是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明确高等教育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即要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思想观念,要明确面对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继承、传授知识,高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广阔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要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等等。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工,要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明确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进而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改革教育思想,明确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应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教师参加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讨论,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深入地研究新形势下教育特点和规律上来;同时,也要吸引学生参加讨论。形成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的教育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是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先导。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等教育继承和保留了科学、严谨、系统化等优良传统,但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现象仍很严重,尤其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真正的落实。

根据《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改革的重点将放在这样几个方面,即研究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素质和培养模式,以及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专业结构;研究各专业或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研究主要专业或专业群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基础课程、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并形成一批新教材;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整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将体现“有组织、较系统、起点高、立意新、整体性”等突出特点。

调整课程体系,改革课程结构,要特别重视抓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成为使学生从文化知识、文化修养层面得到提高和加强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的主阵地。对理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以促进文理知识相互渗透和融通,使学生“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上打好适应基础,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养适应能力,在整体化上提高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努力开展丰富多采的第二课堂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报告会和专题讲座、学生读书会、学生社团活动、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等,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专业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也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检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实习,积极开展社会文化调查、社会调查和教育调查,让学生在广阔而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大背景中接受熏陶,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

三、大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一些误区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紧迫课题。当前,不管在区域整体推进层面,还是在高校具体实施层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不容忽视的也存在着某些误区,有待于澄清是非,提高认识。

误区之一,是把学校特色教育当成是素质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全面性特征,只是开展一些课外的文体活动、书法讲座、音乐、体育竞赛等;片面理解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只讲少数学生的所谓特长、特色等。教育部领导多次强调指出:素质的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开展素质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注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学的过程,使受教育者在这三个方面获得协调的同步的提高,以期造就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如果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形式主义的搞一些花架子,把它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就会事与愿违,走向它的反面。

误区之二,就是把素质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免试教育。一些人认为考试会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就会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这实在是一种误解。素质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这些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文化素质是基础。对受教育者是否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完善严格考评手段,对之进行认真地考评,才能推动素质教育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那种降低考评要求,放松考评管理,甚至放任自流的想法和做法,也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高等素质教育范文篇7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素质教育虽然至今尚未形成明确的定义,但其内涵大家却都是熟悉的:就是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亦即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文化修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有健康的体院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与我们过去常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实并不完全相同。首先,全面发展理论因其过于抽象、在实践中难以操作成监控;而素质教育可以将几个方面的素质分解为一项一项的比较具体的内容,结合社会的实践、学校、个体的实际,把抽象的方针、目的具体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第二,素质教育的内容,有一些是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所未提及的,或虽包含在全面发展理论之中,但又不甚明确。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三,人们所理解的“人的全面发展”很容易被误解为以统一的模式去塑造全体学生或培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素质教育则明确地表达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大学生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

从我国古代的“射御礼乐书数”,到陶行知先生身体力行的“实践教育”,从“T”型人才结构理论,到美国哈佛大学的“通才”培养模式和“超越零点项目”等等,不一而足,都是对“素质教育”的尝试。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指导,他们都还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性指导的法规性支持。

“素质教育”最初是针对中小学存在的“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倾向而提出来的,但高等教育中“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影响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现象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在“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倾向,过弱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比之基础教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实行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多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受50年代苏联模式的影响,在培养目标上一贯强调“专业对口”,从而导致专业划分越来越级,学生的知识面过窄等种种弊端。大学生中文科的往往缺乏对理工科的了解,对世界科技发展潮流一片模糊,学理工科的往往缺乏对文学、历史的基本了解和掌握,对美学、心理学等知之甚少;而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结构陈旧、教学内容和方式过时、僵化,认为教师只要有效地传授了书本知识,学生有效地掌握了书本知识,教育质量就有了保证,教学双方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分数,忽视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出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已达到了3—5年翻一番的程度,知识更新的周期更是越来越短,那种“上一次大学,管用一辈子”的说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科学教育信受青睐,而人文教育则受到冷落,这种急功近利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大学生盲目迷恋高新科技教育,忽视冷落了人文思想与精神的培育。

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正处于一个嬗变过程中,对大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当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的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四有”人才,为他们在校学好专业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前瞻性很强的系统改革工程。它对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意义十分深远。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为指针,明确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现代大学应该是为世纪之交的严峻挑战和“知识经济”社会提供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教育,其核心是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统一。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持别是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明确高等教育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即要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思想观念,要明确面对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继承、传授知识,高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广阔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要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等等。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工,要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明确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进而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改革教育思想,明确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应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教师参加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讨论,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深入地研究新形势下教育特点和规律上来;同时,也要吸引学生参加讨论。形成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的教育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是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先导。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等教育继承和保留了科学、严谨、系统化等优良传统,但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现象仍很严重,尤其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真正的落实。

根据《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改革的重点将放在这样几个方面,即研究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素质和培养模式,以及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专业结构;研究各专业或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研究主要专业或专业群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基础课程、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并形成一批新教材;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整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将体现“有组织、较系统、起点高、立意新、整体性”等突出特点。

调整课程体系,改革课程结构,要特别重视抓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成为使学生从文化知识、文化修养层面得到提高和加强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的主阵地。对理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以促进文理知识相互渗透和融通,使学生“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上打好适应基础,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养适应能力,在整体化上提高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努力开展丰富多采的第二课堂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报告会和专题讲座、学生读书会、学生社团活动、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等,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专业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也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检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实习,积极开展社会文化调查、社会调查和教育调查,让学生在广阔而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大背景中接受熏陶,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

三、大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一些误区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紧迫课题。当前,不管在区域整体推进层面,还是在高校具体实施层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不容忽视的也存在着某些误区,有待于澄清是非,提高认识。

误区之一,是把学校特色教育当成是素质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全面性特征,只是开展一些课外的文体活动、书法讲座、音乐、体育竞赛等;片面理解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只讲少数学生的所谓特长、特色等。教育部领导多次强调指出:素质的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开展素质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注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学的过程,使受教育者在这三个方面获得协调的同步的提高,以期造就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如果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形式主义的搞一些花架子,把它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就会事与愿违,走向它的反面。

误区之二,就是把素质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免试教育。一些人认为考试会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就会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这实在是一种误解。素质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这些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文化素质是基础。对受教育者是否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完善严格考评手段,对之进行认真地考评,才能推动素质教育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那种降低考评要求,放松考评管理,甚至放任自流的想法和做法,也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误区之三,是把实施素质教育仅看作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事。我们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教职员工的历史使命,也是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但是,实施素质教育毕竞是前无古人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观念的更新;涉及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涉及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凡此种种都说明:它不仅需要教育界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就学校内部而言,实施素质教育也不仅仅是教务部门的事,也是全校各部处以及党政工团妇的事,只有大家同心协力,共同担负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职责,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推行。

高等素质教育范文篇8

摘要高等护理教育对促进一个国家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水平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面临的三大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论述:①分析了国际市场经济对促进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经验,提出发展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是市场经济的需要;②论述了护理素质教育的内涵及途径;③分析了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对培养护理人才的要求及建议。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G64

HigherNursingEducationinOurCountryFacesThree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attheTurnoftheCentury

LiShuzhen(TheSecon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ofPLA,Shanghai200433China)

AbstractHighernursingeducationplaysanimportantrolebothinthedevelopmentofnursingsubjectandintheimprovementofnursingcare.Three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thathighernursingeducationinourcountryfacedwerediscussed.①Experiencesinthedevelopmentofhighernursingeducationacceleratedbyinternationalmarketeconomywereanalysed.Proposedthattodevelophighernursingeducationbetheneedsofmarketeconomy.②Theconnotationandwaysofnursingqualityeducationwerediscussed.③Themaincharacteristicsofknowledgeeconomywereanalysed.Demandsandsuggestionsoffosteringqualifiednursingpersonnelinthetimesofknowledgeeconomywereputforward.

KeywordsAttheturnofthecenturyNursingeducation,higherOpportunityChallenge

高等护理教育对一个国家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质量的提高以及人民健康的促进,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护理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等护理人才的重任,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冲击下,正经历着令人瞩目的改革。在世纪之交研究高等护理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1市场经济对高等护理教育的影响

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全球经济加速发展、人类对健康需求提高的年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有关问题的日益严重,如慢性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等患病率上升;一些传染病,如肝炎、结核、血吸虫病仍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艾滋病等新的传染病对人们健康又构成新的威胁[1]。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高,医疗费用也在不断增高,特别是昂贵的住院治疗费,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如何进行市场经济改革,控制住院费的支出,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

1.1国际市场经济对促进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经验美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层次、规模及结构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要,其发展和改革的宗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战败国的赔款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培养护理人才、提高护士素质、扩大护士工作范围及工作内容,显示出护理工作的巨大潜力和市场。护士在社区保健中,为社区、家庭、个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定期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咨询活动,提高了人们健康水平,减少了发病率;医院实行整体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日,节省了住院费用;出院后加强家庭康复护理,促进病人早日康复。这些措施成为世界公认的降低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有效措施。日本为加快本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步伐,根据日本护理学会统计,10年前护理本科院校只有10所,至1998年已发展到65所,护理硕士点院校25所,护理博士点院校5所,预计2000年,护理本科院校达80所。为保证研究生教学质量,用高薪聘请美国退休护理教授授课。而仅有2亿多人口的美国,1997年底据美国护理联盟统计,护理本科院校已有800所,准学位护理院校500所,医院证书护理院校250所,护理硕士点院校300所,护理博士点院校90所。而亚洲的泰国、菲律宾、韩国的高等护理教育已形成从学士到博士的教育体系。

1.2发展高等护理教育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我国改革开放后,在“三个面向”的政策指导下,高等护理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自1983年恢复高等护理教育以来,至1997年底,我国已有本科护理院校18所,大专护理院校50所,中专护理院校500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我国12亿人口、120万护士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护士不到1%,中专及以下学历者占95%;而美国仅有2亿多人口,1997年统计注册护士260万,本科学士学位占32%,准学士学位占34%,医院证书护士占24%,护理硕士占9%,护理博士占1%[2],护士与医生之比为4∶1。我国1997年国家卫生部统计:医生196万,护士119.6万,医护比例呈倒置现象,给医疗卫生带来许多问题。近年来,预防、保健、康复已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而提供这种巨大需求的服务者是护士,通过市场经济配置人才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为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降低国家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培养高等护理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及市场经济的需要,为不同人群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护理服务,是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

2素质教育对高等护理教育的促进作用

素质教育问题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大立题[3,4]。近年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2.1护理素质教育的内涵护理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护士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护理技能、身心素质的教育。其特点为:①教育思想观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有知识、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护士。②教育目标: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强化护理专业素质的培养。③教育方法:确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是主源,教师起主导作用。④课程内容: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构建学科课程,对学生进行智能、情感、意志的整体人格教育。⑤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平衡发展的评价体系。

总之,护理素质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空间,有多维的审视角度和思路,有一个经验积累和理性探索的过程。

2.2护理素质教育的途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套具体的方案,在素质教育思想引导下,护理素质教育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2.1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教学中如果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则教师的任何努力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师的魅力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学习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呢?从备课做起,一节课如何开头、展开、收尾,如何结合所讲的知识,以鲜明的例子、清晰的解释和基本的知识去吸引学生,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各种激励手段,通过各种刺激,使学生深感自己知识的贫乏和智能的有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2.2.2开设人文课要进行“内化教育”开设人文课可增加人文知识,但人文知识不等于人文素质,还必须“内化”为学生稳定的素质和自觉行为,所以开设人文课需要在“内化”上下功夫[4]。可结合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和其它专题教育激发学生对护理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护理学科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造就一批临床护理专家。

2.2.3专业课要进行素质教育高等护理教育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也最受学生们尊重,而每个教师都有教书育人的责任,不论基础课还是护理专业课都可结合传授知识进行素质教育。要善于发现专业课的真善美的内涵,并以科学家及护理专家的奉献精神、科学态度做素质教育的教材。根据各专业课的特点,从入学第一天起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热爱病人的深厚感情,通过教育使学生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爱心。

2.2.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明行为、生活方式等起着重要的作用。采取切实可行的途径,营造优良的校风,开展多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术、文娱、体育活动,使学生受到优良校园文化的熏陶[5,6]。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如组织学生植树、清洁卫生、创建文明城市、护理咨询活动等,这些对他们都是难忘的素质教育课。

2.2.5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为人师表的崇高作风,对学生素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尽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但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以模范行为引导学生,切实做到身教重于言教。

3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护理教育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护理教育不断改革和创新,以利于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需要、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护理人才。

3.1知识经济的特征

高等素质教育范文篇9

摘要:文章从素质教育的内涵,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观点出发,介绍了专业教师在高校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努力发挥自身作用,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深入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专业教师;内涵;意义;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几方面全面发展,既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那么,如何进行素质教育,便是教育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作为一名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师,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发挥作用,配合学校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

大多数人普遍认为,“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所以在这一界定下,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在人的固有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开发和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并赋予人的“心理内容”和提升人的“发展水平”的工作与活动。

“素质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操作教育,而是一种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道德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水准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规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形势,准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必要的。现阶段,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培养、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审美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智慧和个性品质为目的的教育。

二、当今时代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的一大热点问题,尤其是应用型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工作的重点。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素质教育关系到我国的人才质量,关系到我国教育跨世纪的发展,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如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成为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并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现实的存在已经证实了这样一个道理,具有丰富知识和较强能力的人,不一定就是具备了较高素质的人,换言之,只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而缺乏较高素质的人才不能称之为完全的或是健全的人才。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的提高,不能算是完善的教育。由此可见,注重人才素质提高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提出,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总之,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积极开展各类素质教育,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培养和造就新时期优秀的大学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

三、在高等院校中应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高等院校中的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倡导素质教育的思想,不是以一种教育代替另一种教育,也不是以素质教育取代专业教育,或者说不能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而应该是高等教育是更加注重人才素质提高的专业教育,因此,就高等教育而言,重视素质教育就应将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在高校中实施素质教育,应从多方面开展。比如:要加强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加强学生学风建设,促进智育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良好审美观和文化素养;加强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等等。总之,高校的素质教育应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可以看出,素质教育是全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参加的一项工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以确保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四、专业教师如何具体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

在高校中实施素质教育,其指向是广大学生,实践的主体是广大教师,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和基本保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系到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对如何配合学校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这一问题,我们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建设高质量的素质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为了保证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必须促进教师素质全面提升。要使过去那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转变为素质培养的教育模式,树立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思想,解决好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那么,一位高校教师的素质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高校教师的素质,一般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严谨治学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基本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是教师的基本任务。不学无术的教师是无水之源、无光之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承担起分清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责任。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审慎地进行思考,敏锐地辨明是非,以便把真善美的东西传授给学生,防止假恶丑的东西毒害学生。要不断的探索、总结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正确地认识和认真地探索教育规律、教学原则。

2.渊博的专业知识。有位学者说过:“教师要向学生释放知识的能量,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库藏;要散布阳光到人心里,自己心中必须先有一轮太阳。”因此,教师必须要有宽阔的知识视野,有渊博宽厚的学识素养,这样才有可能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首先,高校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高校教师所从事的专业教学一般都是相对固定的,精通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理论内容,是教师必备的基本业务素质,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保证。教师对本专业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利用多种方式表达教学内容,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去思考,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其次,高校教师应努力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力求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间的划分越来越细,以便向更深层次、更尖端的方向发展;同时,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日益明显,以利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教师只有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才能为专业知识的讲授奠定坚实的基础,使自己在教学中做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3.人格的示范作用。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也与专业教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与生活中,这些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大学生的行为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应当是学校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自己的仪表,教风要正,观点正确,言之有物,讲课仪态要端正。对学生起到人格的示范作用。

4.师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直接面对学生,对学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专业课教师是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接触最多的老师,老师的言行对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专业老师的师德就显得更为重要。师德内容包括热爱事业、尊重学生、为人师表、不断进取,这些是师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是师德的基础,是师德的生命。

5.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健康的心理不仅是自身的需要,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要学会自觉地调节心态,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健康向上的心理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要乐观豁达,有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信心,努力进取,永葆青春活力;其次要心态平稳,有优良的意志品质和较强的耐挫能力,工作中、生活中遇到困难,善于克制自己,尽可能减少情绪波动,并积极寻求克服困难的办法;再次要宽容大度,全面地观察和评价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不念学生之旧错、不揭学生之隐私、不抓学生之小过”,以此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并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

综上所述,要深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提高高校教师自身素质是关键。学生也呼唤具有综合素质的教师,现在的学生信息来源渠道众多,知识面宽,身心发展很快。这些都要求教师掌握多方面知识,文理兼通、博闻强记。我们的教育要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好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知识能力发展的基础(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获得知识的能力)、走向社会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专业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更为重要。

(二)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投身教学科研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进行素质教育,还要在教师中进行素质教育思想的学习和讨论,统一认识,提高觉悟,把进行素质教育变为教师自觉行动。积极参与素质教育教学科研,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发挥教师的才智,发挥他们在教学第一线所起的独特作用,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

(三)深入到课堂内容中,利用实践环节实施素质教育

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师在讲授课程中进行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在学生进行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将社会实践能力和部分社会知识融入学生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对社会有所认识,有助于其今后顺利进入社会。比如,对有毕业实习环节的专业,专业教师就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在实习期间深入实践厂区第一线,在安排好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随时发现师徒间交流和沟通上出现的问题,及时为学生指出正确的参考意见及有效的解决办法,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实习期间内即深刻理解了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又有了一些参加社会工作的体会。

另外,专业教师还应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以前单一的“课堂说教”方式,采取实践教学、高校交流、理论学习等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创造性和良好自我调节能力的高素质大学生。

五、结论

专业教师对学生不仅要进行专业教育,还要教学生“做事”“做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专业教师要很好地理解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要把素质教育思想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素质教育。总之,专业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自身教研能力、自身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堂优势,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新时代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正江.素质教育是轻视知识的教育吗?[J].全球教育展望,2004,(10).

[2]李岚清.李岚清谈素质教育[J],谈素质教育大参考,2004,(4,5).

[3]孟淑青.素质教育与教育改革发展[J].安徽教育,2004,(8).

[4]金福尧顾海川.关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9,(5).

[5]王可植.迎接时代的挑战,加强全面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1998,(1).

高等素质教育范文篇10

1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在高等教育中地位和作用

1.1素质教育的起源及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纠正教育实践中的“应试教育”倾向,教育部开始酝酿素质教育改革思路。到了90年代末期,党和国家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规定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6]。尽管素质教育的提法早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中出现了“重实践轻观念”的狭隘现象,导致素质教育改革呈现出“技能培训”导向型低层次的极端实用主义倾向。

1.2当前素质教育的反思———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素质教育既包括知识与技术的教育,还包括了价值观念与态度的教育,后者即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7,8]。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有别于职业培训机构,不仅要求受教育者能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让受教育者能够通过接受教育而提高对知识的选择、判断以及发展能力,人文素质教育是达到这一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这在文化冲突和思想碰撞激烈、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更具特殊的时代意义[8]。

2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问题

2.1人文素质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去人文化趋势明显

2.1.1课程设置中的去人文化现象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为了扩大生源,高校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需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主要集中在管理学理论及技能方面,如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规划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营销、餐饮管理等,而对人类学、社会学等和就业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内容往往被排除在外。

2.1.2课程重构中的去人文化现象基于自身人文素质修养方面的局限,绝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一方面为了迎合学生的口味,以提高学生对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往往无意识地成为实用主义的代言人,在讲授内容的选择上更多关注如何提高旅游管理的效率,注重教授学生有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旅游管理中的伦理价值观,使讲授内容表现出去人文化的特色。

2.1.3课程选修中的去人文化现象除了教师的能动性之外,学生在教学内容选择中同样具备一定的能动性,可以通过选修以及对教师授课内容的选择性接受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局部重构。然而,实践表明,同学们在教学内容上则同样秉持效率的原则,主要考虑该内容是否对以后就业有帮助,热衷于选择那些技术性较强的、和就业直接相关的内容,而对和就业没有直接关系的人文社科类内容缺乏兴趣。

2.2低人文素质引发的专业认同及职业道德危机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去人文化直接导致了学生人文素质的低下,进而引发了旅游管理人才的对本专业的认同危机和职业道德危机。由于缺乏人文素质,学生及老师对旅游管理目标的认识存在片面性,缺乏对旅游活动引发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等方面知识的足够关注,这种价值目标导向直接引发了旅游管理中“经济利益至上”的管理哲学,引发管理中的道德危机,例如,三亚的宰客门、张家界世界遗产管理引发的黄牌警告等事件,制约着中国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对旅游管理重要性的足够认识,学生对本专业的价值认同度低,学习专业知识也只是为了以后找口饭吃,还有另外一些同学则通过转专业、辅修等方式另谋出路。走向工作岗位后,这些同学也因为缺乏对专业价值的认同而出现转行,引发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流失。

3加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3.1正视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作用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首先要正视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把提升人文素质作为培养目标写入培养计划中,为培养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尤其是在教育成果的考核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的指标应该涵盖学生人文的素质。

3.2围绕人文素质提升目标增设人文素质类教学内容

改变以往效率主导性的培养计划,围绕人文素质的提升,增加旅游人类学、旅游社会学、旅游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旅游产业属性的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以及对相关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以提升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价值的认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使学校能够为社会提供具有更高职业道德的旅游管理人才,并减少旅游管理行业人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