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医药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3:05:48

高等中医药

高等中医药范文篇1

〔论文摘要」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既是经济全球化大潮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推行中医药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基础。实现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关键在于推动中医药教育的标准化,促进中医药教育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相结合,推动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高等中医药院校担负着培养国际化复合型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的重任,必须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办学,积极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促进中医药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加速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斗争的经验结晶,在世界医药学宝库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人类回归自然、重视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热潮的兴起,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再度引起世人瞩目,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高等中医药教育是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的基础,在推动中医药国际化中其自身也不可避免地踏上了国际化之路。了解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把握其特点与规律,化解其矛盾与问题,提出其办法与思路,对于加快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机部分。中医药教育,尤其是中医药高等教育是我国的传统优势学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在内,层次、科类齐全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目前,全国拥有独立设置的高等中医药院校44所,另有设置中医药专业的西医药院校75所,非医药院校、研究院所126所,在校生达30余万人。因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地位的特殊性,国家有关部门在制订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时,总是把中医药连同中国传统文化一起作为最有条件首先走出国门的两个领域来规划。高等学校也完全有能力、有责任率先走上世界,实现与国际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对话与交流,并利用国际教育资源丰富和发展自己。实际上,我国中医药院校从1957年起就开始招受外国留学生,此后中医药留学生教育规模和范围持续、稳定扩大,目前已有10多所中医药院校设立了承担留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国际教育学院,招收的留学生遍及世界各地。留学生教育层次也有了很大提高,学历教育包括博士、硕士、本科等层次,非学历教育包括高级进修生、普通进修生和短期进修生等多种形式。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影响的日益扩大,中医药学成为来华留学最热门的专业,其规模已牢牢占据我国自然科学留学生教育人数之冠。同时,在走出国门方面,经过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和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显著标志之一。

(二)中医药国际化

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和中医药国际化是同一进程的两种力量。它们互为基础、互相推动,将祖国传统医学成功推向了世界。实际上,尽管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潮流,但中医药学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却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有史可查的范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9年,即秦始皇二十八年徐福东渡扶桑,首次将中医药带出国门。从公元6世纪起,针灸学开始传向国外,先是朝鲜、日本,17世纪后传人欧洲,长期领先于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直到进人近代,现代医学兴起之后,传统医学的地位迅速衰落,中医药学也逐渐沦落为“民间医学”甚至被讥为“伪科学”。近年来,“回归自然”、“绿色消费”成为时尚,天然药物在世界各国开始成为医疗保健的首要选择,中医中药在世界医药市场中重新受到重视。特别是在预防、保健、治疗人类疑难病症方面,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药正以其科学价值和确切疗效,不仅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和各国政府的关注。在机遇面前,我国政府积极推行中医药国际化战略,努力使中医药重新走向世界、融人各国的主流社会,并在国际医药保健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正在实现从传统医药大国向现代中医药强国的跨越。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科技支撑、文化渗透、医疗服务、产业开发和人才培养是其五大支柱,而人才培养更是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基石。在中医药国际化战略布局中,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一方面,他们要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将其输送到国外从事中医药国际化工作,同时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医药学;另一方面,还要在各国政府推动下与国外高校合作举办各级各类中医药教育,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培养本土化的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通过这些有效工作,最终在世界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取得主导地位、发挥更大作用。

二、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关键环节

(一)推动中医药教育的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前提,也是推动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迫切要求。目前,世界上约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中医药教育,中医药院校达数百所,为各国培养中医药人才做出了贡献。仅在美国,就有60余所中医学校通过了美国教育部教育评审委员会的认定,拥有在校学生上万名;在欧盟诸国,有全日制中医学校11所、非全日制中医药培训机构近200所,每年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达4万人。即使在遥远的非洲,在我国援非医疗队及华人中医的努力下,也已开始接受东方传统医学,并不断派出留学生到中国留学,这些国家包括利比里亚、坦桑尼亚、贝宁、利比亚等。但总体看,中医药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标准化程度低下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除港台及少数东南亚、欧美国家外,各国多数中医药培训机构办学层次混乱,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互通性不强,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缺乏对学生中医药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医药学术交流不足,中医药术语翻译标准极不统一。因此,制定一套包括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中医药教育机构设置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在内的中医药教育标准体系,并逐渐实现与现代医学教育的接轨,已经成为推进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当务之急。实际上,医学教育标准化早已成为国际惯例。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就已经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GUMEWPR);2002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颁布《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对指导和规范世界医学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已经出台《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也了《中医学专业(本科)中医药理论知识与技能基本标准》。借鉴这些经验,制定出通用性的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是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奠基之作。2008年11月,在天津召开的首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上,我国学者公布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教育标准(草案)》,标志着世界中医本科教育标准化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今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将依照这一标准进行中医药教育的行业约束,规范中医药教育市场,保证中医药本科教育的基本质量和办学水平。当前的任务,是加快“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工作,并积极开展中医药教育标准的系列化工作,开展国际通用、符合中医药教育需求的教学大纲和基本教材编写工作,开展各种类型、各个层次中医教育资格认证体系的建设和教育质量评估工作,促进中医药教育在世界范围的规范、健康发展。

(二)中医药教育与文化传播相结合

从形态上看,中医药学虽然具有自然科学的一般属性,但同时也表现出深刻的人文学科特征。中医药学以其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坚持个体化辨证论治、求衡性防治原则、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天然化的用药取向,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功能的角度、运动变化的角度把握生命规律,已成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医学体系。但由于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的差异,中医药学与西方医药理论在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且限于目前科技水平,对于中医的治疗效果、物质基础、作用机理,还不能完全做出科学说明,尤其不能按照西方科学主义的观点来解释中医药概念体系及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加上以古汉语为基础构成的中医药术语表述古朴深奥,国外的普通学生一般很难理解和领会其中蕴含的博大文化精髓。因此,要实现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有必要将中医药知识纳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推广的大系统之中,逐渐推进世界各国和地区民众对中医药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认同。当前,随着我国的迅速和平崛起,东方文化正在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重视,孔子学院等文化机构在世界遍地开花,与中医药一起成为盛开在世界文化园地的两朵奇葩。中医药教育要与中国传统文化汉语言教育互相造势、互相推动,使世界各国人民在接触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古代的自然观、认识论与方法论,进而理解中西医学的差异,信任中医药诊治疗效,让更多有志青年自觉自愿地选择接受中医药教育、从事中医药推广工作。

(三)加速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中医药是我国对外开放中有望取得原始性创新突破、对世界医学乃至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科。为此,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把“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作为重要内容,把“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优先主题”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中药的新药研发能力已基本形成,中药产业已初具规模。据2006年公布的数据,我国中医药制造企业1384家,产值1234.64亿元,中医药企业的发明专利迅速增加,其数量已与化学药品制造业大体相当。但总体看,我国中医药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制药技术落后,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薄弱,与我国几千年的中医传统和中医药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尽管我国目前拥有各类中成药6000余种,每年还推出不少新药品种,但其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很少。在国际草药市场中,我国中药出口额仅占世界的3%左右,且主要以中药材和饮片为主,中成药出口仅占中药出口总额的15.400。即便如此,对欧美国家,我国的中成药只能以食物补充剂的身份上市。目前,在这一领域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是欧洲、日本、韩国,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占有90%的份额。中药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均一性是进人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要想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不但要选择适销对路的产品,更要加强产品药材的可控化、制剂的现代化、工艺的工程化、质量控制的科学化、安全评价的规范化、疗效标准的严格化和产品包装的国际化等方面的研究,使中药产品符合国际标准,达到出口国食品及药品管理部门的基本要求。同时,中医药的研发工作还要加强与现代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西方医学的结合,尤其要加强中医药科学原理和机理的研究,加强中医药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推动中医药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为此,要积极推进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医院、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共建双边甚至多边的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诊所等,全面提升我国企业在中医药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能力,取得我国在世界高等中医药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应有的权威地位。

三、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一)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中医药人才

要解决高等中医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一大批胜任高等中医药国际化推广的高水平人才,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教育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是相伴相生的。那些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无不重视国际化通用人才的培养。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要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美国在其90年代制定的《美国200。年教育目标法》提出要通过国际交流,努力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在韩国,其“21世纪委员会”提出的教育国际化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国际化的意识,包括提高外国语言能力,增强自主的世界公民意识,加深学生对各国多种多样的社会、文化知识的理解,等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起步较晚,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把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作为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努力贯彻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要求,努力培养中医药学生的国际观念、国际意识,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向全球服务、向全球开放的观点;培养中医药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使其能与外国人和谐相处,尊重外国的风俗和宗教信仰,维护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法律权威;培养熟练的外语交际能力及对异域文化和国际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其在充分了解外国的历史、政治、地理、风土人情等前提下将祖国传统医学成功推向世界。

(二)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办学

合作办学是教育国际化重要形式之一。近年来,教育部先后批准上海中医药大学与英国伦敦都市大学合作举办药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批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的本科教育项目,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医学院合作举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按教育、医疗、科研三个类别在全国遴选首批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等11所高校被首批命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使其成为承担国际合作任务,开展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和技术服务等国际合作交流的骨干机构,政府间开展高水平项目合作的平台,以及中医药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孵化源地。各高等中医药院校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加强与各国高校在多层面的合作,不断拓展中医药教育的合作空间,不仅与亚洲中医药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合作,也面向欧美地区和澳洲国家,甚至面向非洲国家开展中医药教育合作。其形式也从传统的以民间、小规模的个体或团体性质的伙伴性合作为主,转向以各国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和高校为主。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高校自身的努力和国务院主管部门的推动,促使世界相关国家政府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开放中医药教育市场,帮助这些国家建设中医药教育、考试、注册和认证机构,通过这些具体工作促进中医药及中医药教育事业在各国的兴起。

(三)推进高校的中医药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所高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犷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紧紧围绕中医药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建立健全我国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一方面,要重视中医药理论与基础研究,在自主创新与原始创新领域寻求新突破;另一方面,要以临床重大疑难疾病研究为切人点,推进中医药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同时,要努力弘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重视健康产业的发展需求,多学科集成创新推进新药创制。为此,要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学术大师和科技领军人才,积极营造科技创新文化,着力推进科教经、产学研结合,力争在解决中医药关键问题、实现理论与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高等中医药范文篇2

论文摘要:文章对新时期高等中医药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从加强高等中医药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深化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对学分制和课程体系、开放型课堂、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教育特点作了分析,并提出其发展新思路。

在2005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强调,人才培养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深人开展《中医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落实《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明确今后高等中医药教育工作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体制改革和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提高管理水平;保证高等中医药教育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快出成果。

1高等中医药教育现状

经过5年发展,高等中医药教育围绕“发展是主题,调整是主线,改革是动力,质量是根本,重心适度后移,加强继续教育”的工作方针,中医药教育有了较快发展。首先是中医药在校生大幅度增加。1999年以前,全国中医药本专科和中专在校生仅9万人,如今已达到45万人,其中院校在校生41万,成教生4万。其次人才结构调整初见成效。1999年以前,培养医疗类人才和其他人才是9:1,如今医、药、护、管理及其他的人才是5.5:2:1.5:1,各级各类的中医药人才,满足了社会的发展需求。第三,中医药院校初具规模,成为中医药事业的亮丽风景线。一批新建院校占地面积达到1.3万亩,经费投人70亿元以上,如江西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当然,在教育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盲目建设、盲目发展的状况。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提出了“发展重条件,调整重市场,改革重模式,质量重标准,继续教育抓落实”的新思路,并制定了6个与教育相关的标准,包括中医药教育机构设施标准、中医药专业设置标准、中医人才培养标准、中医临床教学基地设施标准和中医基础名词术语标准等。通过标准战略,以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2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趋势

今后将继续加强高等中医药教育建设,开展高等中医药教育研究,如全面出台系列设置标准,制定临床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和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标准;组织开展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和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加大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经费投人力度,加强制度建设和基地建设,提高整个中医药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开展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研究、中医药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及有效形式研究,进一步扩大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研究生试点工作等,从根本上保证教育质量。

2.1加强高等中医药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做好高等中医药教育工作,继续加强中医古典文献整理,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继续组织重点挖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传承方法。要积极开展中医教学模式的研究,改革在中医理论、临床教学中基础课、临床课、临床实习三段分割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目标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以及“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中医人才的特点,探索采用基础和临床交替教学,理论与实践滚动联系的教学方法,建立起具有中医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全面组织实施“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与教育部共同研究制订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开展中医药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及有效形式研究。修订《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制定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标准,建设一批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总结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加强管理,提高质量。

2.2进一步深化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

(1)完善学分制体制改革,以适应人才市场需求专业设置的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配合,构成了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仅靠一门或几门课程,而是靠全部开设课程的协调和补充。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学分制用来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习份量。学分制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各自的基础、特长、兴趣选修一些课程,允许学生跨专业、跨系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多样化,也利于学科之间的渗透及边缘学科的发展,它要求学校和教师能够开出大量的选修课。

学生每成功修毕一门课程便得到若千学分,当考取到足够的学分便可毕业,至于毕业所需学分的多寡则视各院校的规定,学生只要完成了规定的必修课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任意选修其他感兴趣的课程。学生选修课程时有很大的自由度,有利于学生按其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和专长主动地进行学习,也有利于学校培养不同素质和个性的学生。

国内高等教育竟争性加大,高等中医药教育系统应鼓励革新和创造,并以能够对社会需要做出最迅速的反应,学生、医院、政府都有选择的权利。高等中医药教育应适应市场竟争需要。同时,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中,每一个学科领域,特别是在科学和技术领域,新的东西不断出现。要使高等中医药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势必要求大学开出新的课程,把最新的科技成果传授给学生。

高等中医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比较灵活,除了一些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保持相对稳定不变外,老师可以根据新的科研成果或人才市场需求,开设新的选修课程,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科研成果,或学到最紧缺的专门知识而找到工作,而学分制的实行恰恰有利于新的学科较快地进人高校。

(2)开放型课堂改革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随着知识爆炸、技术革命和全球化市场等市场力量的作用,以及“概念经济”的出现,高等中医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由学生的智力、读写能力、创造力和设计创新能力等所决定,自然资源和生产能力所占的比重已经变少。为创造性而教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靠课堂教学,教师为学生创设开放型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目前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所谓开放型课堂,是指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是主体对象,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和自由度;而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在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同时给学生创设能使思维发散的课堂氛围和张扬个性的空间,自主获取知识的条件等。开放型的课堂能够刺激学生的兴奋点,能够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

要创设思维发散的课堂氛围,创造一个能够支持或高度容忍标新立异者和偏离常规者的环境,教师就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鼓励学生质疑争辩,自由讨论,指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给予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甚至有时证明学生的观念是有价值的。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教师能够在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给学生创设自由度很高、民主气氛很浓、思维空间较大的课堂环境。这样做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到了“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而能勇于提问、勇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由于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课堂氛围很活跃,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也就能在这样宽松、自由、积极、愉快之中进行。

(3)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灵活性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现代科技与生产的发展,是以综合化为基本特征的,反映到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就是课程的综合化。所谓课程的综合化,就是使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互渗透、交叉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具有解决复杂课题的技能。当今,高等中医药教育课程的综合化已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高等中医药教育在课程改革方面已收到了显著成效。

比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现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学、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药物制剂、应用心理学、英语(医药方向)等13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医学开办了3个方向的七年制本科教育;中医学、中药学是广东省名牌专业。有中医骨伤、中医美容、针灸推拿、中药制剂、高级护理、医学检验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此外开展成人教育和各层次的对外教育。从2003年起,我校由原来的单一医学学科门类课程增加到医学、工学、管理学、理学和经济学5个学科门类课程。

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有很大的灵活性,除了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比较稳定不变外,其它选修课程内容经常改变。同样一门课程,不同教师采用不同教材,教学内容自然不尽相同,就算是同一个教师,在不同学期讲同一门课程,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除了基本内容不变之外,教师通常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把科研成果作为教学内容进行讲授。尤其是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的根本没有统一教材,似乎也不需要统一教材,教师只是介绍性地把学科前沿的内容进行讲解。这样讲法几个课时就讲完了,剩下的课时教师就让自己的助教准备一些有关的材料进行讲解,然后再布置一些题目让每个学生去准备上讲台讲,或让学生自己定一个题目,然后就这个题目查找资料,论述该题目。

这样的教学方法看上去杂乱无章,毫无定法。但这正是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学生为了准备讲稿,事先要查大量的资料,甚至还需要做一些仿真或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4)注重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高等中医药教育在考核学生时更注重能力而不仅仅是分数。考试是检查教学成绩的一种最普遍的手段,但今后高等中医药教育在考核时更强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记忆或描述能力。如在临床学科科目考试中,有一半问题要求学生从多方面讨论复杂问题,有现存标准答案的题目不多。象这类问题,书本上没有现成答案。正因为这样,学生们不需要死记硬背条条框框,而是尽可能发挥创造性思维,只要能言之有理,即能“自圆其说”,都可获得好成绩。同时,因为由于书本上没有现成答案,因而减少了学生作弊的可能性。

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上,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也别出心裁。除了规定的实验课程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外,有些本来没有安排实验的理论性课程,教师也把自己的科研项目或课题拿出来,让学生具体做其中一部分工作。如有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师把本来属于自己工作的校园网建设项目拿来,分配给每个学生一个具体的任务,如编程等。学生完成了任务,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学生看到自己编制的程序被应用于网络时,其成就感是可想而知的。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鼓励低年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目前,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使理论学习与实践较早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另外,学校还鼓励低年级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甚至与导师一起撰写科研论文,进而熟悉基本的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今后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明显强于现在的大学生。原因是今后的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机会多。

一是半工半读为学生创造了条件。允许大学生打工,全日制学生和半日制学生均可以打工。

二是公民教育和为社会服务的活动,增加了学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是校园文化活动把学生和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从不同侧面深人社会,了解社会。

四是鼓励学生去医院实习,找到实习机会的学生,实习期间不仅可以不在学校注册学分和上课,还可以把实习算作一门实习课程,并给学生计算一定的学分。

这样对学生来说是很合算的,因为实习期间不仅可以同样挣到学分,而且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能使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实习收人,有的甚至因此被实习的医院录用。尤其是研究生,有的隔一两个学期就能联系到实习的医院实习,有的连着实习一两年。所有这些都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并在这个过程中经受锻炼,积累经验,大大地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他们毕业后走上社会就不会有“断乳期”,但由于目前大学生长期处于封闭的校园里,疏与社会联系,对社会知之甚少,因此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部分学生至少需要经过2至3年的“断乳期”。

(5)注重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技能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高度专业化、高度分工、高度协作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分工,需要不同专业的人才,同一个行业内需要不同研究方向的专门人才。在科学高度发展、新的技术层出不穷的信息化时代,人们有限的精力和能力决定了大多数人只能掌握某一个专业的知识或某一种专门的技能,而很多工作需要不同专业人员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这就要求人们具有与他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作的精神和素质。

在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方面,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的做法应进一步改进,在一些理论课程中,教师会布置一个比较大的题目,让学生几个人一组共同去完成,每个人完成其中的某一点或某一个方面的论述。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如《温病学》实验设计等课程,教师一般会布置大作业设计一个项目,由学生自发分组,每个组设计一个系统。每个组的学生再进行分工,每个人具体做其中的一部分工作,如设计一个项目.而一个项目内各个环节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这样一个组的学生要完成系统的设计任务,必须互相协调,分工协作。

高等中医药范文篇3

(二)政策配套不足

长期以来,高校里有人认为继续教育是高校教学工作的“副业”,有剩余的资源和精力就开展一些,没有条件就不必开展。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高校即使是开展成人继续教育,也仅限于零打碎敲,不系统、不规范,更不用说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继续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继续教育长期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经费投入缺乏、没有经济手段和激励机制等问题,以致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缺乏足够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无法盘活市场,办学效益极低。

(三)继续教育学院定位不明确

目前,许多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继续教育学院,不仅是管理学校继续教育的职能部门,还是承担一定办学任务的办学实体,职能的双重性造成学校对继续教育学院定位的模糊不清。继续教育学院在具体实施办学任务时,被视作办学实体,但没有相应的教学资源调配权及经费使用调控权,难以很好地履行管理职能;而在福利分配时又被视作管理部门,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难以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此外,绝大部分高校的继续教育管理机制仍然沿用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模式,继续教育仍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买方市场,已很难适应社会人力资源开发市场的快速变化。

(四)办学模式单一

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继续教育六七成都是医药卫生执业人员的岗位培训,且基本沿用普通中医药高等教育课堂教学、集中培训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与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还相去甚远。传统中医药文化在百姓生活中的影响力,面向大众的中医健康理念教育、中医药文化知识传播和中医药技能培训市场十分广大,这些工作长期以来未被重视,尚未纳入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工作内容。因此,开展面向大众的中医药继续教育不仅项目多、受众广、潜力巨大,而且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义不容辞的时代任务。

二、发展对策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如何发挥自身的中医药专业优势,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逐步构建具有中医药行业特色的继续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近年我们所进行的继续教育现状调研,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政府转变职能

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继续教育体制改革非常需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和推动力,政府主管部门不仅仅要把高等中医药院校继续教育定位为社会服务的一种形式,还应把继续教育视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明确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使命、地位和作用,拓宽大学人才培养的对象范围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内涵,使高校在终身教育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呼吁政府主管部门转变职能,实行“管办分离”,趁继续教育转型和改革之势,能够从更高的层面明确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形成在政府主管部门宏观指导下,以高等中医药院校及附属医院的优质教学资源为平台,通过地市、县、乡镇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向市、县、乡镇三个层次辐射,构建中医药从业人员接受中医药继续教育的立体网络,彻底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呈现出多部门管理和条块分割的现状。

(二)高校提高认识

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我国中医药继续教育的主阵地,学科门类齐全,师资队伍雄厚,教学设备先进、图书资料丰富、实验条件良好,与国内外有着广泛深入的联系。这些独特的优势决定其应该发挥继续教育主力军的作用,积极适应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对新时期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最及时和迅速的反应。高等中医药院校发展继续教育,一方面是体现高校进一步发展自然而然的诉求,另一方面也体现其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普及中医药文化与知识的职能。因此,就高等中医药院校而言,继续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首先必须要有学校领导层的重视。建议将继续教育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召开有校主要领导、中层干部及学院教师代表参加的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根据高等中医药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针对当前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以及学校的自身特点,制订出高等中医药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战略规划,逐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配套设施及扶持政策,从而逐步实现新形势下中医药继续教育的转型与发展。

(三)完善配套制度

任何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都离不开规范的管理和规章制度的约束。高等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仅仅要增强继续教育办学实施主体的活力和积极性,还要加强高校层面的规范管理力度,保证办学质量和效益。

1.归口管理

目前,全国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基本都设有成人教育学院或继续教育学院,建议将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学校主管继续教育的职能部门和主要的办学实施主体,归口管理全校的继续教育工作,代表学校对全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履行宏观职能工作,负责制定发展规划和战略,进行行政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校内其他教学、科研单位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需由继续教育学院协调整合后方可对外申报、实施、开展,并作为具体的办学实体,参与到学校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中,负责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项目拟定、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等具体工作。

2.建章立制

加强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继续教育学院的各项管理职能(包括立项管理、证书管理、合同管理、学员住宿管理、财务监督、教学督导等),建立起“闭环式”的中医药继续教育现代管理流程。高等中医药院校将开展继续教育情况列入对教学、科研工作开展情况的评价体系,要求各教学科研部门,尤其是重点建设专业组织申报部级、省级各类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积极开展面向大众的中医健康理念教育、中医药文化知识传播和中医药技能培训,扩大中医药继续教育的覆盖面,扩大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扶持发展

一方面,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将高等中医药院作为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中心或基地,来开展各种类型的中医药继续教育。另一方面,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将中医药继续教育经费纳入到学校经费的统筹计划之中,投入专项启动资金,积极筹建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中心或基地,鼓励各教学科研单位开展各种形式与内容的继续教育项目。高等中医药院校财务部门和人事部门应修订切实可行的对外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和对外服务收费分配制度,以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各教学科研单位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中医药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突出行业特色

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继续教育孕育和生存于普通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环境中,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方面缺乏新意,难以体现中医药继续教育自身的主体性和独立性。鉴于此,中医药院校继续教育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改革单一教学模式

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课堂集中培训的教学模式,采取专家送教上门与充分利用当地教学资源相结合的方式;专题讲座与系统理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是远程教育与面授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使学员能够方便、有效的学习。随着现代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医学新技术的传播速度,通过网络进行中医药继续教育成为可能,并将成为面向未来的一种新的继续教育模式和体系。通过网络可以最大程度扩大受教育的范围,有效缓解“工学矛盾”,尤其使基层及老、少、边、穷地区的中医药从业人员都能享有同等的继续教育机会,同时可极大地降低教育成本。

2.丰富培训内容

根据中医药继续教育对象中有一般爱好者、中药技术人员、护理人员、护工人员、医师、专科专病人才、实用适宜技术人才以及乡镇基层骨干医生等不同类别,以及不同类别人群对继续教育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模块和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先进性,切实提高受训对象的中医药素质。如,面向乡镇基层医务工作者,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班;面向城市社区卫生工作者及一般爱好者进行中医治未病和亚健康理论的系统理论培训等。

3.加强合作办学

积极拓展合作办学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继续教育。如:加强与各级政府及教育、卫生主管部门的合作,协助他们开展中医药成人继续教育,扩大高校的品牌影响力;与劳动主管部门的合作,获得中医药行业准入门槛的培训资格,如中医药类的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等;加强与相关医药企业的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课程,为企业培养人才;加强与社区、老年大学的合作,积极传播传统中医药文化与养身保健知识,为社会大众的健康服务。只有与市场紧密结合,采取多渠道的合作办学模式,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中医药继续教育。

三、结语

高等中医药范文篇4

关键词:中医药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斗争的经验结晶,在世界医药学宝库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人类回归自然、重视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热潮的兴起,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再度引起世人瞩目,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高等中医药教育是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的基础,在推动中医药国际化中其自身也不可避免地踏上了国际化之路。了解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把握其特点与规律,化解其矛盾与问题,提出其办法与思路,对于加快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机部分。中医药教育,尤其是中医药高等教育是我国的传统优势学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在内,层次、科类齐全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目前,全国拥有独立设置的高等中医药院校44所,另有设置中医药专业的西医药院校75所,非医药院校、研究院所126所,在校生达30余万人。因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地位的特殊性,国家有关部门在制订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时,总是把中医药连同中国传统文化一起作为最有条件首先走出国门的两个领域来规划。高等学校也完全有能力、有责任率先走上世界,实现与国际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对话与交流,并利用国际教育资源丰富和发展自己。实际上,我国中医药院校从1957年起就开始招受外国留学生,此后中医药留学生教育规模和范围持续、稳定扩大,目前已有10多所中医药院校设立了承担留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国际教育学院,招收的留学生遍及世界各地。留学生教育层次也有了很大提高,学历教育包括博士、硕士、本科等层次,非学历教育包括高级进修生、普通进修生和短期进修生等多种形式。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影响的日益扩大,中医药学成为来华留学最热门的专业,其规模已牢牢占据我国自然科学留学生教育人数之冠。同时,在走出国门方面,经过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和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显著标志之一。

(二)中医药国际化

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和中医药国际化是同一进程的两种力量。它们互为基础、互相推动,将祖国传统医学成功推向了世界。实际上,尽管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潮流,但中医药学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却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有史可查的范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9年,即秦始皇二十八年徐福东渡扶桑,首次将中医药带出国门。从公元6世纪起,针灸学开始传向国外,先是朝鲜、日本,17世纪后传人欧洲,长期领先于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直到进人近代,现代医学兴起之后,传统医学的地位迅速衰落,中医药学也逐渐沦落为“民间医学”甚至被讥为“伪科学”。近年来,“回归自然”、“绿色消费”成为时尚,天然药物在世界各国开始成为医疗保健的首要选择,中医中药在世界医药市场中重新受到重视。特别是在预防、保健、治疗人类疑难病症方面,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药正以其科学价值和确切疗效,不仅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和各国政府的关注。在机遇面前,我国政府积极推行中医药国际化战略,努力使中医药重新走向世界、融人各国的主流社会,并在国际医药保健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正在实现从传统医药大国向现代中医药强国的跨越。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科技支撑、文化渗透、医疗服务、产业开发和人才培养是其五大支柱,而人才培养更是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基石。在中医药国际化战略布局中,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一方面,他们要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将其输送到国外从事中医药国际化工作,同时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医药学;另一方面,还要在各国政府推动下与国外高校合作举办各级各类中医药教育,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培养本土化的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通过这些有效工作,最终在世界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取得主导地位、发挥更大作用。

二、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关键环节

(一)推动中医药教育的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前提,也是推动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迫切要求。目前,世界上约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中医药教育,中医药院校达数百所,为各国培养中医药人才做出了贡献。仅在美国,就有60余所中医学校通过了美国教育部教育评审委员会的认定,拥有在校学生上万名;在欧盟诸国,有全日制中医学校11所、非全日制中医药培训机构近200所,每年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达4万人。即使在遥远的非洲,在我国援非医疗队及华人中医的努力下,也已开始接受东方传统医学,并不断派出留学生到中国留学,这些国家包括利比里亚、坦桑尼亚、贝宁、利比亚等。但总体看,中医药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标准化程度低下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除港台及少数东南亚、欧美国家外,各国多数中医药培训机构办学层次混乱,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互通性不强,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缺乏对学生中医药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医药学术交流不足,中医药术语翻译标准极不统一。因此,制定一套包括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中医药教育机构设置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在内的中医药教育标准体系,并逐渐实现与现代医学教育的接轨,已经成为推进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当务之急。实际上,医学教育标准化早已成为国际惯例。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就已经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GUMEWPR);2002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颁布《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对指导和规范世界医学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已经出台《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也了《中医学专业(本科)中医药理论知识与技能基本标准》。借鉴这些经验,制定出通用性的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是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奠基之作。2008年11月,在天津召开的首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上,我国学者公布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教育标准(草案)》,标志着世界中医本科教育标准化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今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将依照这一标准进行中医药教育的行业约束,规范中医药教育市场,保证中医药本科教育的基本质量和办学水平。当前的任务,是加快“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工作,并积极开展中医药教育标准的系列化工作,开展国际通用、符合中医药教育需求的教学大纲和基本教材编写工作,开展各种类型、各个层次中医教育资格认证体系的建设和教育质量评估工作,促进中医药教育在世界范围的规范、健康发展。

(二)中医药教育与文化传播相结合

从形态上看,中医药学虽然具有自然科学的一般属性,但同时也表现出深刻的人文学科特征。中医药学以其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坚持个体化辨证论治、求衡性防治原则、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天然化的用药取向,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功能的角度、运动变化的角度把握生命规律,已成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医学体系。但由于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的差异,中医药学与西方医药理论在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且限于目前科技水平,对于中医的治疗效果、物质基础、作用机理,还不能完全做出科学说明,尤其不能按照西方科学主义的观点来解释中医药概念体系及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加上以古汉语为基础构成的中医药术语表述古朴深奥,国外的普通学生一般很难理解和领会其中蕴含的博大文化精髓。因此,要实现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有必要将中医药知识纳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推广的大系统之中,逐渐推进世界各国和地区民众对中医药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认同。当前,随着我国的迅速和平崛起,东方文化正在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重视,孔子学院等文化机构在世界遍地开花,与中医药一起成为盛开在世界文化园地的两朵奇葩。中医药教育要与中国传统文化汉语言教育互相造势、互相推动,使世界各国人民在接触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古代的自然观、认识论与方法论,进而理解中西医学的差异,信任中医药诊治疗效,让更多有志青年自觉自愿地选择接受中医药教育、从事中医药推广工作。

(三)加速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中医药是我国对外开放中有望取得原始性创新突破、对世界医学乃至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科。为此,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把“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作为重要内容,把“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优先主题”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中药的新药研发能力已基本形成,中药产业已初具规模。据2006年公布的数据,我国中医药制造企业1384家,产值1234.64亿元,中医药企业的发明专利迅速增加,其数量已与化学药品制造业大体相当。但总体看,我国中医药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制药技术落后,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薄弱,与我国几千年的中医传统和中医药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尽管我国目前拥有各类中成药6000余种,每年还推出不少新药品种,但其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很少。在国际草药市场中,我国中药出口额仅占世界的3%左右,且主要以中药材和饮片为主,中成药出口仅占中药出口总额的15.400。即便如此,对欧美国家,我国的中成药只能以食物补充剂的身份上市。目前,在这一领域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是欧洲、日本、韩国,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占有90%的份额。中药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均一性是进人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要想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不但要选择适销对路的产品,更要加强产品药材的可控化、制剂的现代化、工艺的工程化、质量控制的科学化、安全评价的规范化、疗效标准的严格化和产品包装的国际化等方面的研究,使中药产品符合国际标准,达到出口国食品及药品管理部门的基本要求。同时,中医药的研发工作还要加强与现代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西方医学的结合,尤其要加强中医药科学原理和机理的研究,加强中医药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推动中医药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为此,要积极推进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医院、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共建双边甚至多边的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诊所等,全面提升我国企业在中医药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能力,取得我国在世界高等中医药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应有的权威地位。

三、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一)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中医药人才

要解决高等中医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一大批胜任高等中医药国际化推广的高水平人才,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教育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是相伴相生的。那些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无不重视国际化通用人才的培养。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要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美国在其90年代制定的《美国200。年教育目标法》提出要通过国际交流,努力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在韩国,其“21世纪委员会”提出的教育国际化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国际化的意识,包括提高外国语言能力,增强自主的世界公民意识,加深学生对各国多种多样的社会、文化知识的理解,等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起步较晚,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把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作为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努力贯彻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要求,努力培养中医药学生的国际观念、国际意识,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向全球服务、向全球开放的观点;培养中医药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使其能与外国人和谐相处,尊重外国的风俗和宗教信仰,维护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法律权威;培养熟练的外语交际能力及对异域文化和国际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其在充分了解外国的历史、政治、地理、风土人情等前提下将祖国传统医学成功推向世界。

(二)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办学

合作办学是教育国际化重要形式之一。近年来,教育部先后批准上海中医药大学与英国伦敦都市大学合作举办药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批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的本科教育项目,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医学院合作举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按教育、医疗、科研三个类别在全国遴选首批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等11所高校被首批命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使其成为承担国际合作任务,开展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和技术服务等国际合作交流的骨干机构,政府间开展高水平项目合作的平台,以及中医药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孵化源地。各高等中医药院校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加强与各国高校在多层面的合作,不断拓展中医药教育的合作空间,不仅与亚洲中医药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合作,也面向欧美地区和澳洲国家,甚至面向非洲国家开展中医药教育合作。其形式也从传统的以民间、小规模的个体或团体性质的伙伴性合作为主,转向以各国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和高校为主。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高校自身的努力和国务院主管部门的推动,促使世界相关国家政府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开放中医药教育市场,帮助这些国家建设中医药教育、考试、注册和认证机构,通过这些具体工作促进中医药及中医药教育事业在各国的兴起。

(三)推进高校的中医药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所高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犷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紧紧围绕中医药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建立健全我国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一方面,要重视中医药理论与基础研究,在自主创新与原始创新领域寻求新突破;另一方面,要以临床重大疑难疾病研究为切人点,推进中医药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同时,要努力弘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重视健康产业的发展需求,多学科集成创新推进新药创制。为此,要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学术大师和科技领军人才,积极营造科技创新文化,着力推进科教经、产学研结合,力争在解决中医药关键问题、实现理论与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高等中医药范文篇5

关键词:高等中医药;成人教育;自主学习

2002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举办高等医学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2002]10号文件),文件规定:自2002年10月31日起,成人高等教育举办的医学类专业、相关医学类专业、药学类专业的学历教育,只招收已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的人员,停止招收非在职人员。另外,2006年卫生部下发《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的通知(2006版)》指出:“医学成人学历教育不作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依据。”这两个文件对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生源进行了限定,也对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传统的被动接受不一样,自主学习是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得到持续变化的行为方式。在高等中医药的成人教育中,研究适合的教育途径与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该类学生的发展影响都比较大,同时也是整个高等中医药成人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一个助推器。

一、高等中医药成人教育学生自主学习发挥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没有占据主体地位的事实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目前在成人教育体系中,往往没有专门的任课教师,而是从全日制教学任课教师中抽调。习惯于全日制教学规律的任课教师,如果没有遵循成人教育的要求和规律,很容易在教学过程当中出现错位,成为成人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导与主体,弱化了本应是教学主体的学生,更不用说让学生发挥出自主学习的作用了。

(二)学生的角色定位

当前,高等中医药医学成人教育主要为各类在职医药、护理人员,他们在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方面都有一定基础,同时拥有一些实践经验。他们再次走进校门,主要是希望能解决在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压力都比较大,在复杂的角色变换中,学习者的角色被弱化,难以成为自主学习者和知识的探究者。

(三)高等中医药成人教育的学习模式

1.在学生管理工作上,不能完全执行学分制,无法避免与解决学生在工作、家庭和学习上面临的冲突,学生不能自主安排时间,影响了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2.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引导,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他们无法做到依据自身特点和需要,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安排学习。

3.在考核方式上,虽有平时自学和期终考试测验相结合的考核要求与制度,但缺少自主学习,主要是流于形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二、高等中医药成人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一)学生主体性发挥与终生学习理念的形成

在当前的高等中医药成人教育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处于准分离状态。在相对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自律性就得到了考验,包括学会如何正确地认识、管理与调适自我。再次回到校园,不仅是为了拿到文凭,而多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方向,所以需要促成自身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换,努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加强学习的自觉性,树立以提高自身医学素养为中心的理念,摆脱过分依赖教师的心理。

(二)教师的引导作用增强与准确的角色定位

学生自主学习的充分调动,可以使教师由过去知识的传播者转化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其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有效地了解医学新动态,帮助他们学习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等。因为医学成人教育的学生在很多方面,如工作与家庭背景、理论基础与领受能力、自主定位与发展方向、个性特征等均存在差异,所以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的教师,还需要能够从学生个体出发,指导他们对学习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服务。

(三)推动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

指出“改革不能玩虚的,必须要让老百姓看到效果”。近年来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不断发展,但在教学实际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

1.重全面教学,轻自学管理。授课教师对成人教育了解不够,容易忽略该类学生的特性,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点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缺少对成人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发。

2.重教材内容,轻实际引导。成人学生大多来自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不同工作岗位,接受过医学中等教育或医学专科教育,在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方面都有一定基础,同时拥有一些实践经验。他们再次走进校门,主要是希望能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解决在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目前的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教材任务的完成,而忽略了教与学之间的互动。

3.学生有畏难情绪。中医药医学成人教育的对象多是来自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及生活压力较大的骨干。所以,学习中难免有工作、家庭、学习间的冲突。学习时间与精力的有限性,使他们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导致成人教育到课率低,学习效果下降。

三、高等中医药成人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路

(一)完善辅导教师制度

根据课时、课程特点以及学生数量等因素,配备相应辅导教师(助教)。要求这些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基本职责,例如:根据统一要求检测学生完成的自学阶段成果,并提出合理的参考建议;通过QQ群、微信等网络手段和平台,参与学生专题讨论、回答学生提出的咨询问题;在面授阶段,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工作。

(二)加强学习和技术支持系统的构建

构建成人教育相应的远程支持系统,设计开发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策略指导咨询系统,对自学阶段的学生提供学习策略指导与训练,鼓励学生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与咨询。自学阶段的学习更多依赖于学生的自律,要克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通过计算机、智能手机等技术手段,为他们营造一个完整、全程的学习氛围,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效果。

(三)完善学生网络社区的建设

调查发现,成人学生因为集中面授时间短、学习任务重,所以在学习中普遍存在沟通不到位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增加成人学生的一些网上学习活动或组织建设,借用网络消除时间、空间上现出的困难。通过建设网络社区,将学生团聚起来,积极交流和协作,在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与和集体感。

(四)不断提高自身整体素养

与传统教育的教师比,成人教育的教师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顺应成人教育的整体发展趋势及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我:

1.具有较强的各项教学能力。和普通教学一样,成人教育的教师需要解决集中面授与自学阶段时间不匹配的问题,合理分析、设计集中面授与自学阶段的教学安排。

2.具有教育资源的管理能力。电脑、智能手机等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为教学提供更多可能。QQ群、微信等网络平台,为教育资源的沟通通过了更加快捷、便利的手段。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等手段进行教学资源的管理与分类,让成人学生能够迅速找到所需内容。

3.具有主动参与、了解学生网络社区的理念。师生间、生生间的有效互动无论是在普通教育中还是成人教育中都是非常有效的实施手段。而所谓的互动是要教学两者必须共同参与的。而教师一方,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网络虚拟社区中,才能加深对其的认识,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相长。高等中医药成人教育院校有了稳定的学生群体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而其得以存在的基础是能否创造过硬的产品:具有良好岗位工作能力与医学素养的成人教育毕业生。一般情况下学生将来的就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就学环境的影响,所以很多成人学生都选择有一定竞争力的学校学习,这类学校往往注重深入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所以,眼下高等中医药成人教育的教学改革要解决好“最后一公里”历程,就是要让就学的学生实现更多的“获得感”,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个十分有益的探索。

作者:张恒亮 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高等中医药范文篇6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高等中医药教育,作为继承和创新中医药事业的主导力量,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中,理应承担起其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因此,在教育现代化和中医药现代化的浪潮中,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成了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

而如何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也许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结合多年的高校管理经验,笔者以为,要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上至政府、中至中医药院校管理者、下至教师,都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

1离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需要政府行为及政策支持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政策牵引”特征,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政府行政部门的评估或管理手段,必须通过立法、行政等手段确立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制定相关的发展政策,从制度上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运行。高等中医药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鲜明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传统医学人才的优势,不仅可以为民族健康和民族繁衍及提高民族素质做出贡献,而且可以对世界文明进步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其培养现代中药人才的优势,不仅可以为持续发展我国中药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人才资源的支持,而且可以在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以人才对科技的支待作用,不断扩大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促进中医药国际市场的拓展。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作为我国中医药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中医药教育逐步走上现代化道路。而经费投入和宽松严谨的政策环境是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支撑条件。不仅政府要增加教育投入,鼓励高校贷款用于教学基本建设,而且高等教育总经费的分配应本着“教学第一需要”的精神,优先投资于学科与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技术手段建设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应该为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特殊政策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政策性软环境的建立,有时比经费的支持更为重要。四十多年来,高等中医药教育从体系的诞生到改革发展都始终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指导,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在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药教育方面已经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争取政府直接投资增长的同时,高等中医药教育自身要用足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获得间接的政府资助。

2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要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高等教育观念变革包括教育目的观、本质观、质量观、人才观、发展观等方面的转变。

教育目的观的现代取向高等中医药教育要由单纯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向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方面发展;要由只重视课堂教学向重视科研、临床能力的培养转变;要由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转换;拓宽专业口径,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迈进。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既需要坚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又要熟练掌握临床才能和具有学术、科研敏感性,还应有现代医学知识。同时,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必定要满足社会医疗和人们健康保健的需要。因此,作为中医药教育主体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一定要在满足社会服务的基础上,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1教育本质观的现代转换

适应社会需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本质取向和根本价值所在。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而言,它的现代本质取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各级各类医药卫生人才。②进行中医中药的研究开发工作。③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2。2教育质量观的现代转化

对于高等中医药教育而言,其产品主要包括各类各级中医药人才、中医药科技成果及相关社会服务,其中,其培养的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是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最集中的体现。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否按照我国的教育方针培养人和培养的人是否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评判其质量的最核心标准,而对于具体的中医药院校来说,其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评判其教育质量的标准更应体现在其培养人才的特色上。因此,中医药院校只有构筑自己的办学理念,形成自己的创业文化,才能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并且最终达到保证教育质量使“用户满意”的目的,从而真正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2。3人才观的现代转向

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下,人们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正确地认识健康和疾病,以整体化、社会化的观点去研究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改变生物医学模式下“病”与“人”的分离,这样才能在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系统全面地培养医学人才。因此,在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适应医学模式由纯生物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人才观要实现现代转向,以新的医学模式为指导,坚持整体性、动态性和社会性的原则,确立现代人体观、健康观、疾病观和治疗观。

2。4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纵观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史,高等教育发展观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传统发展观、整体性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种发展观内涵不断扩大,包容性逐步递进,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观正处在从追求数量的发展向整体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转变过程中。因此,对高等中医药教育来说,一定要树立“一方面,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3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要实现办学定位的现代转换

高等中医药教育由纯单科性院校向以中医药教育为主包括多专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高等院校发展是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大趋势和高等中医药院校自身规模效益的需要。在办学定位上,建设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研究生教育为提高,以留学生教育为窗口,以成人教育为继续,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中医药院校应成为新时期高等中医药院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方向。办学定位一定要在坚持需求原则、可能性原则、特色原则等原则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实现办学定位的现代转换。

4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应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近代中医教育受科学主义思潮和班级授课制的影响,更多地强调书本知识的教育、学习,相对缺少学生思维的发展,临床技能的提高,科研水平的培养,而且人才培养基本上按同一尺度和同一规格进行。随着国际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社会对中医人才的要求除了仍然重视专业知识和能力外,更突出强调的是人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高等中医药院校转变狭隘的人才教育观,树立全面质量观,拓宽专业口径,重视通才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大胆积极地探索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中医药高级人才。

同时,随着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疾病谱、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的改变、期望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优生优育、科学的发展对疾病概念的新认识等,使医学模式将由注重人的躯体卫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身体因素和其他因素并重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环境”医学模式,医疗服务模式也将从传统的纯治疗型向保健、预防、主动参与转变,由过去主要面向人的个体向人的群体和环境转变。医学模式的转变将对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产生深刻的影响,而所有这些又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中介来实现。

对于具体的每一所中医药院校来说,学校的定位不同,其培养目标也必然不同。培养目标是一个具有多层结构的系统。按学校组织结构分,有学校培养目标、院系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培养目标;按学历层次分,有专科教育培养目标、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硕士教育培养目标和博士教育培养目标;按人才类型分,有研究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实用型人才等等。与之相适应,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必然导致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同样,高等中医药教育办学类型的多样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才质量标准多样化也决定了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目前,大多数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办学类型处于由专业性、应用型普通院校积极向专业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层面,同时,又兼有高职高专教育。因此,从办学类型和人才质量标准来看,高等中医药院校处在一个多层次交叉渗透、多类型人才培养并存的阶段,加上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要求,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各中医药院校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比如,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主辅修和双学士学位制;实行本硕连读融通的长学年制模式或实行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五年制硕博连读制;“按类招生,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培养模式;阶段性终身教育模式;培养全科医生等等。

总之,正如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日新月异一样,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一个与时俱进、永无止境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检验,并且因时因地进行调整和完善,才是最终的出路。

5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要走适度规棋效益之路

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必须走以内涵式增长为主的道路,而内涵式增长的最主要体现是质量效益型增长。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努力实现规模效益,就必须遵循规模经济理论,寻求适度发展规模。实现规模增长有两种方式,一是系、专业数目的增加,二是系、专业规模的扩大,后者是内涵式增长的真实体现。对于高等中医药院校而言,小而全更是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规模小、效益低下成为制约高等中医药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办学规模的狭小,一方面造成目前大多数中医药院校校内教学结构(师资、经费、设施等结构)难以完善,另一方面极大地限制了中医药院校办学的规模效益。高等中医药教育无论从在籍学生总数还是在层次规模、专业规模方面,都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医药院校可以通过增加学科门类来实现规模发展,提高规模效益。也可以通过提高生师比来提高物质资源利用率和人力资源(主要是师资)使用效率,实现规模效益的发展。

6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要走结构效益之路

规模只是影响效率的众多因素之一,在投入要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组织结构的优化即结构效益比规模效益更能体现内涵式增长的内在要求,对于基本上依靠政策,以“短平快”方式发展起来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来说,努力减小结构性浪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改善结构效益,从而实现高等中医药教育与社会、高等中医药院校内部的协调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是其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结构性保障。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依然是:高等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的受教育机会不能满足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界“卖方市场”现象还比较突出。协调与解决这对矛盾的主要方法就是扩大供给。而扩大供给可以通过“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发展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现有高等教育体制之外谋求新的生长点,即所谓外延式增长;另一方面,扩大现有高校招生规模,提高现有高校资源利用率,即所谓内涵式增长,其实就是高校内部组织结构的优化。

因此,在高等教育地方化,增强适应性和实用性的思想指导下,结合地方特色和形势,实现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灵活、特色发展和组织结构的优化与多样化,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现实的结构性选择。对于中医药院校而言,在各层次全日制教育之外,开展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兴办“附属学院”和“民办二级学院”,异地设分校,这些都是实现院校结构效益的有效途径。

7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要实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多元、跨学科发展

大胆吸收和借鉴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理论,充分考虑反映课程现代化水平的人文社会科学、心理学、伦理学、计算机、外语、社会医学等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既保留传统中医药合理精华部分,又体现现代医学和其他学科发展的时代性,实现高等中医药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多元化、边缘性、跨学科性,实现中西医学相互渗透,又兼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实现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途径,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的需要,也是中医药理论体系自身发展完善的内在要求。同时,对课程体系的理解和把握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学科型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综合型课程等都各具特色和优势,所以,课程多元化还应考虑从实际出发,努力建立起最适于学习者需要的课程类型。

为了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高等中医药教育必须改变专业设置越分越细、专业口径越来越窄、课程设置越来越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和能力较差,适应性与竞争性不强的局面。面向新世纪,人才培养已日益强调综合素质,做人、求知、办事、健身、心理素质,尤其是协作精神的培养,都需要正确融合科学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整体来讲,中医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坚持“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拓展”。

8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要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师承教育的关系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中国古代社会,传播中医药学术经验和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形式是师承教育。师承教育不仅培养了一批名医传人,而且在全行业弘扬了尊师重教、勤奋治学和乐业敬业的良好风气。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不再是医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更重要的是方法教育和创造性教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应由“继承”向“创新”转变;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向现代化转变。相对于师承教育的不足而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创造了时空。但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不是万能的,教育的主体永远只能是人,尤其对中医药学文化而言,经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信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中医药教育还必须继承、保留和发扬师承教育方式。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也不能只简单地看作是新型教学手段的应用的问题、方法问题,而应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并促进医学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加速实现医学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技术手段和教育成果的现代化。因此,要正确看待和处理现代教育技术和师承教育方式的关系,要在充分发挥教育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师承教育的相得益彰。

9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必须以办学亲件现代化为物质墓础和前提

办学条件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是教育现代化的显性标志。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中,办学条件现代化又是突破口。因为,一是办学条件现代化目标明确,操作性强,为政府、学校和广大师生认可,容易组织实施;二是办学条件对教育教学改革起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三是能因地制宜,一步规划到位,分步组织实施;四是教育体系现代化要依据办学条件现代化建设来思考和部署。

对于高等中医药教育来说,由于其起步晚,底子薄,多年来办学条件的恶劣比其它科类院校更为明显,因此,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高等中医药院校更应高起点地规划自己,以跨越式发展的态势不断赶超,使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从而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10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策略和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益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现代管理的新思想,许多企业实施人本管理,取得了显著绩效,人本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组织,一个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特殊组织,其服务对象为活生生的人,因而更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有其历史和时代必然性的。首先,社会向前发展,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人类的生活在不断变化中。而任何高新技术都是由人创造、由人所使用并为人服务的,这反过来又对人的知识、智慧、管理才能和创造力提出更新的要求。当代和未来的科技之争,实质上就是人才之争,知识和人才将大大升值,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同时,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的地位、价值也将不断提高。因此,社会发展要求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织,它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的作用。其次,人力资源开发是现代人事管理的新概念。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发展离不开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力资源。学校的管理过程是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的,是为教育培养人服务的。而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校长领导下的教师。因此,办好学校要靠教师集体的力量。也就是说,一所学校要办得成功,不仅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而且还需要他们发挥共同合作的精神,充分发挥潜力。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策略中最重要的是发挥有效的激励机制的作用,整体来说,激励的形式主要有目标激励、参与激励、经济激励、领导行为激励和支持激励等。而实行党政管理一体化和教学、学生管理一体化,科研、总务后勤产业化,管理手段网络化,管理队伍专职化等管理体制,更是提高管理效益的有效组织保证。

11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要加强师资队伍内涵建设,树立教师新形象

教师是形成教育能力的重要因素。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师,是开展高等中医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人员组成的主要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交往等基本功能的实现都得依靠教师,一所院校的地位、影响,也主要通过教师的水平,特别是大师级学者的数量和水平来体现。因此说,师资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办好一所大学,必须加强师资管理,确立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

高等中医药范文篇7

[关键词]新医科;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爆发、互联网科技的应用普及、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建设发展新医科教育。在此背景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必将更加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变革。因而,以新医科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为出发点,从理论体系、实践体系、保障体系三方面着手,深入探讨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变革与发展。这对培养复合型中医药人才以及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新医科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

1.1新医科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它从形成后经历了实用经验发展、理论总结与探索、传统延续与创新以及中西医交汇碰撞等多个发展过程。医学模式也从经验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为主动迎接全球工业革命4.0和生命科学革命3.0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满足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现实要求,2018年教育部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着重强调建设发展新医科。与传统的以临床医学教学为主的医学教育不同,新医科旨在推进“医工、医理、医文”相融通,是为了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需求的产物[2]。这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最新要求,也是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素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3]。1.2新医科背景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变革。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推动着医学领域的变革。新医科提出依靠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以预防治疗康养生命健康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模式为医学发展方向;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医工理文融通的高层次医学人才[4]。创新成为了高等中医药教育在新医科背景下实现转型升级的硬性指标。“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多元化人才,但传统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中医药行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诉求”[5]。这对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中医药创新型人才重任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必须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根本原则,紧跟现代科技发展趋势,推进中医药学科与工理文学科的交叉融合,探索基于“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理念的中医药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发展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

2构建新医科背景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

2.1树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发展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根本任务,特别是中医药创新型人才[6]。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以现实需求为导向,从实际问题出发,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有所进步,才能让其立足于中国大地,为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乃至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健康水平贡献一己之力。但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课程也大多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因此,要转变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新医科教育、中医药产业发展、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等一脉相承,着重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高等中医药教育必须借助大量的实验设备、临床实践和师承学习等方式手段,决定了其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具有临床实验的特点[7]。而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没有做到以充分考虑当下中医药学领域现实需求为导向,造成创新创业理论教学与学生创新实践脱节,学生缺乏创新设计思维及实操机会。要解决好这一系列问题,真正实现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学科优势和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优势,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对新医科时代的适应性。2.2构建以新医科为核心的理论课程体系。当下大数据统计、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3D打印等许多前沿技术已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宝贵经验。在新医科背景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以“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为基准,构建以新医科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体现祖国传统医学教育的前沿性和时代性,探索医理、医工、医文融合教育,逐步实现从纯医到大医的变革。构建医学与理工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并不仅是简单的讲授关于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物理、化学等诸多跨界学科基础知识理论。而是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以预防治疗疾病、促进人们健康、获得最大健康效益为教学目标,采用案例分析法或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链接丰富的网络资源及其他高等院校的多样化学科资源,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医学领域的某个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更多中医药学科之外的前沿知识[8],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断提高学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理论解决中医药学领域现实难题的能力,培养一批高层次、多学科背景的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中医药领域高层次创新团队。2.3素质教育突出人文素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说:从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至今已有20年时间,新时代的学生素养应该从小情调走向大情调,年轻大学生要有家国情怀和“敢闯会创”的血性、狼性。与现代西方医学不同,中医药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地理、数学、气象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优秀成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关系到生命、每个人的精神内涵和人格的确立,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9],这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10],对于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中涉及的“天人合一”“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观点[11],应该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重点强调,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人文素养内容凝练出来,突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12],提高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以培养具有大医大爱人文情怀的中医药创新型人才为终极目标。

3新医科背景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变革

3.1探索多主体共育实践模式。按照新医科卓越医师培养目标,高等中医药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改革,应在利用学校现有附属医院资源的基础上,统筹省内、国内乃至国外先进资源,推动医教协同、科教协同、科卫协同的“新体系”发展,最终建成医教研协同型健康服务体系,以产业链、服务链布局创新链,完善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形成多方合作的共育实践模式。总体上说,高等中医药院校应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联合智慧化医疗机构、医疗大数据企业、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最新资源,开展多样化的医学创新实践活动,挖掘和充实医理、医工、医文类跨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13]。另一方面,可以邀请专业协会、医疗AI企业、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等部门的产品研发人员、一线工程师和知名企业家担任创新创业课程顾问,用他们生动的成功实践经验为医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指导,强化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打开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14]。3.2打造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平台。适逢互联网时代,高等中医药院校可以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打造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首先,高等中医药院校可以借助“慕课”等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资源,将大量的优质课程资源纳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方案中,并统筹校内现有医学课程资源,建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创新创业在线开放课程,突破以往教育教学资源在时间、空间上的传递限制,提高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尤其是优质稀缺名师教学资源的共享[15]。同时,高等中医药院校可与省内其他以理工科及文科为专长的高校合作,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外聘创新创业教师,来弥补中医药院校在工科、理科、文科类师资及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上的短板,打造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平台。3.3探索“中医药+X”竞赛实践平台。总理强调:“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16]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可根据自身学科及专业特点,探索构建与中药基础实验、中医学专业实训、中医药特色诊疗项目相结合的“中医药+X”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引导医学生挖掘自身的强项,了解存在的不足,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从而激发们的创新创业意识,锻炼他们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17]。具体来说,开展“中医药+X”创新创业竞赛的内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中医药学科内部+”,即整合中医药领域的内部学科,在原有分科的基础上实现学科内部交叉乃至进行必要的融合创新;二是“中医药学+X”,即实现中医药学与其他学科的多学科交叉,从真正意义上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在新医科的视角下多方位促进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发展[18]。

4新医科背景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探索

高等中医药范文篇8

论文摘要: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动态的发展过程。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需要政府行为及政策支特;需要实现教育思怒观念的转变,需要实现办学定位的现代转换;需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要走适度规模效益之路;要走结构效益之路;要实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多元、跨学科发展;要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师承教育的关来;要以办学条件现代化为物质基础和前提;要确立奴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策略和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益;要加强师资队伍内涵建设,树立教师新形象.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以伟大战略家的眼光,从全局出发,关注我国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根本战略方针和发展方向.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21世纪,深入学习研究、贯彻落实“三个面向”,深入研究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问题,对于发展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高等中医药教育,作为继承和创新中医药事业的主导力量,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中,理应承担起其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因此,在教育现代化和中医药现代化的浪潮中,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成了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

而如何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也许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结合多年的高校管理经验,笔者以为,要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上至政府、中至中医药院校管理者、下至教师,都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

1离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需要政府行为及政策支持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政策牵引”特征,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政府行政部门的评估或管理手段,必须通过立法、行政等手段确立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制定相关的发展政策,从制度上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运行。高等中医药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鲜明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传统医学人才的优势,不仅可以为民族健康和民族繁衍及提高民族素质做出贡献,而且可以对世界文明进步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其培养现代中药人才的优势,不仅可以为持续发展我国中药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人才资源的支持,而且可以在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以人才对科技的支待作用,不断扩大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促进中医药国际市场的拓展。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作为我国中医药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中医药教育逐步走上现代化道路。而经费投入和宽松严谨的政策环境是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支撑条件。不仅政府要增加教育投入,鼓励高校贷款用于教学基本建设,而且高等教育总经费的分配应本着“教学第一需要”的精神,优先投资于学科与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技术手段建设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应该为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特殊政策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政策性软环境的建立,有时比经费的支持更为重要。四十多年来,高等中医药教育从体系的诞生到改革发展都始终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指导,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在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药教育方面已经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争取政府直接投资增长的同时,高等中医药教育自身要用足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获得间接的政府资助。

2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要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高等教育观念变革包括教育目的观、本质观、质量观、人才观、发展观等方面的转变。

教育目的观的现代取向高等中医药教育要由单纯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向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方面发展;要由只重视课堂教学向重视科研、临床能力的培养转变;要由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转换;拓宽专业口径,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迈进。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既需要坚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又要熟练掌握临床才能和具有学术、科研敏感性,还应有现代医学知识。同时,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必定要满足社会医疗和人们健康保健的需要。因此,作为中医药教育主体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一定要在满足社会服务的基础上,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1教育本质观的现代转换

适应社会需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本质取向和根本价值所在。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而言,它的现代本质取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各级各类医药卫生人才。②进行中医中药的研究开发工作。③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2.2教育质量观的现代转化

对于高等中医药教育而言,其产品主要包括各类各级中医药人才、中医药科技成果及相关社会服务,其中,其培养的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是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最集中的体现。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否按照我国的教育方针培养人和培养的人是否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评判其质量的最核心标准,而对于具体的中医药院校来说,其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评判其教育质量的标准更应体现在其培养人才的特色上。因此,中医药院校只有构筑自己的办学理念,形成自己的创业文化,才能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并且最终达到保证教育质量使“用户满意”的目的,从而真正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2.3人才观的现代转向

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下,人们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正确地认识健康和疾病,以整体化、社会化的观点去研究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改变生物医学模式下“病”与“人”的分离,这样才能在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系统全面地培养医学人才。因此,在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适应医学模式由纯生物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人才观要实现现代转向,以新的医学模式为指导,坚持整体性、动态性和社会性的原则,确立现代人体观、健康观、疾病观和治疗观。

2.4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纵观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史,高等教育发展观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传统发展观、整体性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种发展观内涵不断扩大,包容性逐步递进,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观正处在从追求数量的发展向整体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转变过程中。因此,对高等中医药教育来说,一定要树立“一方面,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3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要实现办学定位的现代转换

高等中医药教育由纯单科性院校向以中医药教育为主包括多专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高等院校发展是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大趋势和高等中医药院校自身规模效益的需要。在办学定位上,建设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研究生教育为提高,以留学生教育为窗口,以成人教育为继续,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中医药院校应成为新时期高等中医药院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方向。办学定位一定要在坚持需求原则、可能性原则、特色原则等原则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实现办学定位的现代转换。

4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应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近代中医教育受科学主义思潮和班级授课制的影响,更多地强调书本知识的教育、学习,相对缺少学生思维的发展,临床技能的提高,科研水平的培养,而且人才培养基本上按同一尺度和同一规格进行。随着国际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社会对中医人才的要求除了仍然重视专业知识和能力外,更突出强调的是人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高等中医药院校转变狭隘的人才教育观,树立全面质量观,拓宽专业口径,重视通才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大胆积极地探索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中医药高级人才。

同时,随着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疾病谱、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的改变、期望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优生优育、科学的发展对疾病概念的新认识等,使医学模式将由注重人的躯体卫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身体因素和其他因素并重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环境”医学模式,医疗服务模式也将从传统的纯治疗型向保健、预防、主动参与转变,由过去主要面向人的个体向人的群体和环境转变。医学模式的转变将对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产生深刻的影响,而所有这些又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中介来实现。

对于具体的每一所中医药院校来说,学校的定位不同,其培养目标也必然不同。培养目标是一个具有多层结构的系统。按学校组织结构分,有学校培养目标、院系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培养目标;按学历层次分,有专科教育培养目标、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硕士教育培养目标和博士教育培养目标;按人才类型分,有研究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实用型人才等等。与之相适应,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必然导致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同样,高等中医药教育办学类型的多样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才质量标准多样化也决定了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目前,大多数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办学类型处于由专业性、应用型普通院校积极向专业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层面,同时,又兼有高职高专教育。因此,从办学类型和人才质量标准来看,高等中医药院校处在一个多层次交叉渗透、多类型人才培养并存的阶段,加上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要求,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各中医药院校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比如,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主辅修和双学士学位制;实行本硕连读融通的长学年制模式或实行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五年制硕博连读制;“按类招生,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培养模式;阶段性终身教育模式;培养全科医生等等。

总之,正如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日新月异一样,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一个与时俱进、永无止境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检验,并且因时因地进行调整和完善,才是最终的出路。

5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要走适度规棋效益之路

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必须走以内涵式增长为主的道路,而内涵式增长的最主要体现是质量效益型增长。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努力实现规模效益,就必须遵循规模经济理论,寻求适度发展规模。实现规模增长有两种方式,一是系、专业数目的增加,二是系、专业规模的扩大,后者是内涵式增长的真实体现。对于高等中医药院校而言,小而全更是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规模小、效益低下成为制约高等中医药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办学规模的狭小,一方面造成目前大多数中医药院校校内教学结构(师资、经费、设施等结构)难以完善,另一方面极大地限制了中医药院校办学的规模效益。高等中医药教育无论从在籍学生总数还是在层次规模、专业规模方面,都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医药院校可以通过增加学科门类来实现规模发展,提高规模效益。也可以通过提高生师比来提高物质资源利用率和人力资源(主要是师资)使用效率,实现规模效益的发展。

6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要走结构效益之路

规模只是影响效率的众多因素之一,在投入要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组织结构的优化即结构效益比规模效益更能体现内涵式增长的内在要求,对于基本上依靠政策,以“短平快”方式发展起来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来说,努力减小结构性浪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改善结构效益,从而实现高等中医药教育与社会、高等中医药院校内部的协调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是其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结构性保障。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依然是:高等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的受教育机会不能满足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界“卖方市场”现象还比较突出。协调与解决这对矛盾的主要方法就是扩大供给。而扩大供给可以通过“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发展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现有高等教育体制之外谋求新的生长点,即所谓外延式增长;另一方面,扩大现有高校招生规模,提高现有高校资源利用率,即所谓内涵式增长,其实就是高校内部组织结构的优化。

因此,在高等教育地方化,增强适应性和实用性的思想指导下,结合地方特色和形势,实现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灵活、特色发展和组织结构的优化与多样化,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现实的结构性选择。对于中医药院校而言,在各层次全日制教育之外,开展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兴办“附属学院”和“民办二级学院”,异地设分校,这些都是实现院校结构效益的有效途径。

7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要实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多元、跨学科发展

大胆吸收和借鉴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理论,充分考虑反映课程现代化水平的人文社会科学、心理学、伦理学、计算机、外语、社会医学等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既保留传统中医药合理精华部分,又体现现代医学和其他学科发展的时代性,实现高等中医药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多元化、边缘性、跨学科性,实现中西医学相互渗透,又兼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实现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途径,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的需要,也是中医药理论体系自身发展完善的内在要求.同时,对课程体系的理解和把握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学科型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综合型课程等都各具特色和优势,所以,课程多元化还应考虑从实际出发,努力建立起最适于学习者需要的课程类型。

为了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高等中医药教育必须改变专业设置越分越细、专业口径越来越窄、课程设置越来越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和能力较差,适应性与竞争性不强的局面。面向新世纪,人才培养已日益强调综合素质,做人、求知、办事、健身、心理素质,尤其是协作精神的培养,都需要正确融合科学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整体来讲,中医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坚持“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拓展”。

8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要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师承教育的关系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中国古代社会,传播中医药学术经验和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形式是师承教育。师承教育不仅培养了一批名医传人,而且在全行业弘扬了尊师重教、勤奋治学和乐业敬业的良好风气。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不再是医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更重要的是方法教育和创造性教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应由“继承”向“创新”转变;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向现代化转变。相对于师承教育的不足而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创造了时空.但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不是万能的,教育的主体永远只能是人,尤其对中医药学文化而言,经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信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中医药教育还必须继承、保留和发扬师承教育方式。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也不能只简单地看作是新型教学手段的应用的问题、方法问题,而应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并促进医学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加速实现医学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技术手段和教育成果的现代化。因此,要正确看待和处理现代教育技术和师承教育方式的关系,要在充分发挥教育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师承教育的相得益彰。

9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必须以办学亲件现代化为物质墓础和前提

办学条件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是教育现代化的显性标志。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中,办学条件现代化又是突破口。因为,一是办学条件现代化目标明确,操作性强,为政府、学校和广大师生认可,容易组织实施;二是办学条件对教育教学改革起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三是能因地制宜,一步规划到位,分步组织实施;四是教育体系现代化要依据办学条件现代化建设来思考和部署。

对于高等中医药教育来说,由于其起步晚,底子薄,多年来办学条件的恶劣比其它科类院校更为明显,因此,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高等中医药院校更应高起点地规划自己,以跨越式发展的态势不断赶超,使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从而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10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策略和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益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现代管理的新思想,许多企业实施人本管理,取得了显著绩效,人本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组织,一个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特殊组织,其服务对象为活生生的人,因而更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有其历史和时代必然性的。首先,社会向前发展,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人类的生活在不断变化中。而任何高新技术都是由人创造、由人所使用并为人服务的,这反过来又对人的知识、智慧、管理才能和创造力提出更新的要求。当代和未来的科技之争,实质上就是人才之争,知识和人才将大大升值,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同时,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的地位、价值也将不断提高。因此,社会发展要求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织,它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的作用。其次,人力资源开发是现代人事管理的新概念。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发展离不开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力资源。学校的管理过程是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的,是为教育培养人服务的。而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校长领导下的教师。因此,办好学校要靠教师集体的力量。也就是说,一所学校要办得成功,不仅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而且还需要他们发挥共同合作的精神,充分发挥潜力。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策略中最重要的是发挥有效的激励机制的作用,整体来说,激励的形式主要有目标激励、参与激励、经济激励、领导行为激励和支持激励等。而实行党政管理一体化和教学、学生管理一体化,科研、总务后勤产业化,管理手段网络化,管理队伍专职化等管理体制,更是提高管理效益的有效组织保证。

11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要加强师资队伍内涵建设,树立教师新形象

教师是形成教育能力的重要因素。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师,是开展高等中医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人员组成的主要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交往等基本功能的实现都得依靠教师,一所院校的地位、影响,也主要通过教师的水平,特别是大师级学者的数量和水平来体现。因此说,师资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办好一所大学,必须加强师资管理,确立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

高等中医药范文篇9

关键词:中医药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斗争的经验结晶,在世界医药学宝库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人类回归自然、重视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热潮的兴起,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再度引起世人瞩目,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高等中医药教育是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的基础,在推动中医药国际化中其自身也不可避免地踏上了国际化之路。了解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把握其特点与规律,化解其矛盾与问题,提出其办法与思路,对于加快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机部分。中医药教育,尤其是中医药高等教育是我国的传统优势学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在内,层次、科类齐全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目前,全国拥有独立设置的高等中医药院校44所,另有设置中医药专业的西医药院校75所,非医药院校、研究院所126所,在校生达30余万人。因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地位的特殊性,国家有关部门在制订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时,总是把中医药连同中国传统文化一起作为最有条件首先走出国门的两个领域来规划。高等学校也完全有能力、有责任率先走上世界,实现与国际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对话与交流,并利用国际教育资源丰富和发展自己。实际上,我国中医药院校从1957年起就开始招受外国留学生,此后中医药留学生教育规模和范围持续、稳定扩大,目前已有10多所中医药院校设立了承担留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国际教育学院,招收的留学生遍及世界各地。留学生教育层次也有了很大提高,学历教育包括博士、硕士、本科等层次,非学历教育包括高级进修生、普通进修生和短期进修生等多种形式。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影响的日益扩大,中医药学成为来华留学最热门的专业,其规模已牢牢占据我国自然科学留学生教育人数之冠。同时,在走出国门方面,经过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和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显著标志之一。

(二)中医药国际化

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和中医药国际化是同一进程的两种力量。它们互为基础、互相推动,将祖国传统医学成功推向了世界。实际上,尽管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潮流,但中医药学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却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有史可查的范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9年,即秦始皇二十八年徐福东渡扶桑,首次将中医药带出国门。从公元6世纪起,针灸学开始传向国外,先是朝鲜、日本,17世纪后传人欧洲,长期领先于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直到进人近代,现代医学兴起之后,传统医学的地位迅速衰落,中医药学也逐渐沦落为“民间医学”甚至被讥为“伪科学”。近年来,“回归自然”、“绿色消费”成为时尚,天然药物在世界各国开始成为医疗保健的首要选择,中医中药在世界医药市场中重新受到重视。特别是在预防、保健、治疗人类疑难病症方面,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药正以其科学价值和确切疗效,不仅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和各国政府的关注。在机遇面前,我国政府积极推行中医药国际化战略,努力使中医药重新走向世界、融人各国的主流社会,并在国际医药保健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正在实现从传统医药大国向现代中医药强国的跨越。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科技支撑、文化渗透、医疗服务、产业开发和人才培养是其五大支柱,而人才培养更是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基石。在中医药国际化战略布局中,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一方面,他们要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将其输送到国外从事中医药国际化工作,同时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医药学;另一方面,还要在各国政府推动下与国外高校合作举办各级各类中医药教育,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培养本土化的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通过这些有效工作,最终在世界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取得主导地位、发挥更大作用。

二、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关键环节

(一)推动中医药教育的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前提,也是推动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迫切要求。目前,世界上约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中医药教育,中医药院校达数百所,为各国培养中医药人才做出了贡献。仅在美国,就有60余所中医学校通过了美国教育部教育评审委员会的认定,拥有在校学生上万名;在欧盟诸国,有全日制中医学校11所、非全日制中医药培训机构近200所,每年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达4万人。即使在遥远的非洲,在我国援非医疗队及华人中医的努力下,也已开始接受东方传统医学,并不断派出留学生到中国留学,这些国家包括利比里亚、坦桑尼亚、贝宁、利比亚等。但总体看,中医药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标准化程度低下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除港台及少数东南亚、欧美国家外,各国多数中医药培训机构办学层次混乱,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互通性不强,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缺乏对学生中医药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医药学术交流不足,中医药术语翻译标准极不统一。因此,制定一套包括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中医药教育机构设置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在内的中医药教育标准体系,并逐渐实现与现代医学教育的接轨,已经成为推进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当务之急。实际上,医学教育标准化早已成为国际惯例。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就已经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GUMEWPR);2002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颁布《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对指导和规范世界医学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已经出台《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也了《中医学专业(本科)中医药理论知识与技能基本标准》。借鉴这些经验,制定出通用性的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是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奠基之作。2008年11月,在天津召开的首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上,我国学者公布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教育标准(草案)》,标志着世界中医本科教育标准化工作迈

出了重要一步。今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将依照这一标准进行中医药教育的行业约束,规范中医药教育市场,保证中医药本科教育的基本质量和办学水平。当前的任务,是加快“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工作,并积极开展中医药教育标准的系列化工作,开展国际通用、符合中医药教育需求的教学大纲和基本教材编写工作,开展各种类型、各个层次中医教育资格认证体系的建设和教育质量评估工作,促进中医药教育在世界范围的规范、健康发展。

(二)中医药教育与文化传播相结合

从形态上看,中医药学虽然具有自然科学的一般属性,但同时也表现出深刻的人文学科特征。中医药学以其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坚持个体化辨证论治、求衡性防治原则、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天然化的用药取向,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功能的角度、运动变化的角度把握生命规律,已成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医学体系。但由于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的差异,中医药学与西方医药理论在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且限于目前科技水平,对于中医的治疗效果、物质基础、作用机理,还不能完全做出科学说明,尤其不能按照西方科学主义的观点来解释中医药概念体系及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加上以古汉语为基础构成的中医药术语表述古朴深奥,国外的普通学生一般很难理解和领会其中蕴含的博大文化精髓。因此,要实现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有必要将中医药知识纳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推广的大系统之中,逐渐推进世界各国和地区民众对中医药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认同。当前,随着我国的迅速和平崛起,东方文化正在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重视,孔子学院等文化机构在世界遍地开花,与中医药一起成为盛开在世界文化园地的两朵奇葩。中医药教育要与中国传统文化汉语言教育互相造势、互相推动,使世界各国人民在接触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古代的自然观、认识论与方法论,进而理解中西医学的差异,信任中医药诊治疗效,让更多有志青年自觉自愿地选择接受中医药教育、从事中医药推广工作。

(三)加速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中医药是我国对外开放中有望取得原始性创新突破、对世界医学乃至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科。为此,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把“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作为重要内容,把“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优先主题”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中药的新药研发能力已基本形成,中药产业已初具规模。据2006年公布的数据,我国中医药制造企业1384家,产值1234.64亿元,中医药企业的发明专利迅速增加,其数量已与化学药品制造业大体相当。但总体看,我国中医药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制药技术落后,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薄弱,与我国几千年的中医传统和中医药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尽管我国目前拥有各类中成药6000余种,每年还推出不少新药品种,但其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很少。在国际草药市场中,我国中药出口额仅占世界的3%左右,且主要以中药材和饮片为主,中成药出口仅占中药出口总额的15.400。即便如此,对欧美国家,我国的中成药只能以食物补充剂的身份上市。目前,在这一领域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是欧洲、日本、韩国,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占有90%的份额。中药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均一性是进人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要想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不但要选择适销对路的产品,更要加强产品药材的可控化、制剂的现代化、工艺的工程化、质量控制的科学化、安全评价的规范化、疗效标准的严格化和产品包装的国际化等方面的研究,使中药产品符合国际标准,达到出口国食品及药品管理部门的基本要求。同时,中医药的研发工作还要加强与现代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西方医学的结合,尤其要加强中医药科学原理和机理的研究,加强中医药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推动中医药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为此,要积极推进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医院、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共建双边甚至多边的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诊所等,全面提升我国企业在中医药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能力,取得我国在世界高等中医药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应有的权威地位。

三、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一)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中医药人才

要解决高等中医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一大批胜任高等中医药国际化推广的高水平人才,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教育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是相伴相生的。那些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无不重视国际化通用人才的培养。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要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美国在其90年代制定的《美国200。年教育目标法》提出要通过国际交流,努力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在韩国,其“21世纪委员会”提出的教育国际化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国际化的意识,包括提高外国语言能力,增强自主的世界公民意识,加深学生对各国多种多样的社会、文化知识的理解,等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起步较晚,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把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作为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努力贯彻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要求,努力培养中医药学生的国际观念、国际意识,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向全球服务、向全球开放的观点;培养中医药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使其能与外国人和谐相处,尊重外国的风俗和宗教信仰,维护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法律权威;培养熟练的外语交际能力及对异域文化和国际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其在充分了解外国的历史、政治、地理、风土人情等前提下将祖国传统医学成功推向世界。

(二)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办学

合作办学是教育国际化重要形式之一。近年来,教育部先后批准上海中医药大学与英国伦敦都市大学合作举办药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批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的本科教育项目,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医学院合作举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按教育、医疗、科研三个类别在全国遴选首批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等11所高校被首批命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使其成为承担国际合作任务,开展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和技术服务等国际合作交流的骨干机构,政府间开展高水平项目合作的平台,以及中医药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孵化源地。各高等中医药院校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加强与各国高校在多层面的合作,不断拓展中医药教育的合作空间,不仅与亚洲中医药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合作,也面向欧美地区和澳洲国家,甚至面向非洲国家开展中医药教育合作。其形式也从传统的以民间、小规模的个体或团体性质的伙伴性合作为主,转向以各国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和高校为主。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高校自身的努力和国务院主管部门的推动,促使世界相关国家政府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开放中医药教育市场,帮助这些国家建设中医药教育、考试、注册和认证机构,通过这些具体工作促进中医药及中医药教育事业在各国的兴起。

(三)推进高校的中医药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所高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犷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紧紧围绕中医药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建立健全我国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一方面,要重视中医药理论与基础研究,在自主创新与原始创新领域寻求新突破;另一方面,要以临床重大疑难疾病研究为切人点,推进中医药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同时,要努力弘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重视健康产业的发展需求,多学科集成创新推进新药创制。为此,要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学术大师和科技领军人才,积极营造科技创新文化,着力推进科教经、产学研结合,力争在解决中医药关键问题、实现理论与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高等中医药范文篇10

论文摘要:当教师,要始终坚持边学边教,不断为自己“充电”,不断更新知识。一个不能随时更新知识的教师,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教学改革,在认识和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上,要着眼于两者的结合、整合、融合、协调发展。通过实践去“优化”选择,不搞一种固定模式,不搞“一刀切”的做法,提倡充分的开放性、兼容性,并给学校以较大的自主权、较多的灵活性和个性,以期打破僵局、走出新路。

1边学边教的教学之路

20世纪50年代末,我踏上了中医药教育之路,那正是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初创时期。我在大学学的是生物学,中医药学对我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我需要加快补上中医药学这一课,才能进人教师角色,于是,如饥似渴地学习,边学边教成了我唯一的选择。我积极参加学校为青年教师举办的中医基础学习班,学习中医学概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针灸学等,并发奋自学中医药经典。当时的院长、著名中医学家李斯炽、著名医经学家吴掉仙等都亲自授课,引领我们进人中医药学这座博大精深的殿堂。成都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前身)作为全国最早创办的4所中医学院之一,于1959年率先开办了中药学专业,我被分配到中药学系任教。但是,还没有正式走上讲堂,却获得了一个进人大自然课堂的机会,令我终生难忘。1960年,我有幸参加了全国首次中药资源普查,随普查队进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那时,环境条件异常艰苦,我们乘车翻过二郎山、折多山抵达甘孜。从甘孜到下面普查点大多不通公路,牧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州政府很关心普查队,给每个队员分配了一匹马。我们白天骑马挎枪翻山越岭开展调查及采集标本,夜晚住宿帐篷或藏胞民舍。我国的中药资源普查就是这样开始的。我运用所学的植物分类学知识辨认中药原植物,第一次看到野生的川贝母、冬虫夏草、大黄、羌活、雪莲花、察等药用动、植物。我深为祖国丰富的中药资源所感动,也使我更加真挚地热爱上中药学专业,建立起为之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中药学专业创办时,除了现成的古代本草文献之外,结合现代实际的中药学教材几乎都是空白,需要进行开创性的编写工作。在老一辈中药学专家凌一摆教授的主持下,我们编写出了崭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药学》。那时我刚20岁出头,也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独自编写了《药用动物学讲义》,并首次在中医学院开设药用动物学课程。在其后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坚持边学边教的信念,先后执教过药用动物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品种品质与资源学等。而对于药用动物学依然情有独钟,不懈地进行研究积累,于1993年主编出版了《药用动物学》本科教材,1996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优秀教材一等奖。我和我的同事们为中药学专业的开创和发展曾做过不懈的努力,使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至今仍然保持着部级重点学科的地位。

如果问我从教40年的体会,我会回答:永远不要以教师自居,要努力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要先当好学生再当先生,要边学边教,不断为自己“充电”,不断更新知识。我认为,一个不能随时更新知识的教师,就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

自从进人高等中医药教育这条战线,我就像一名只知前进不知后退的战士,从未动摇过,更没有想到过退出这条战线。可以无愧地说,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对于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对于中药学的学术发展,我做了力所能及的奉献。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有句名言:“万事须是有精神,方做得。”我亦感悟到,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办好教育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当好教师是需要一点精神的,这种精神就是自强不息,孜孜以求,自学不厌,诲人不倦。谈到治学,我崇尚一个“严”字,相信“严师出高徒”的格言。学生的一篇论文缺乏新意或文笔欠顺,我会要求学生反复修改,直到合格为止;一个实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会要求学生三番五次地去做,直到做出科学结论。所以,我的研究生们常议论说:“万老师追求完美,不敢马虎。”我也知道凡事不可过分求完美,但严要求、高标准则是做学问必须遵守的原则。在治学中,我还崇尚一个“实”字,即踏实、务实、有实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由于我所从事的学科是应用学科,要辨认药,要到野外考察,了解药用动、植物形态、生境、品种、栽培、采集、加工等知识,还要动手做实验,应用本草考证、生物学方法与技术、化学方法与技术去鉴定品种、评价质量,因此踏实、务实的作风是必须具备的品格。几十年来,为了考察四川出产的药材,我带领学生野外实习,几乎踏遍了四川的山山水水;出差到中药材的一些产区如云南、贵州、广西、黑龙江等地,也总不忘抽时间到野外去作药材资源调查,采集药材标本,这几乎已经成了我的一种职业习惯。因此,我带出来的学生,都得到了既“严”又“实”的学风锻炼,为他们的成才打下了基础。

2不断求索的教改之路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没有止境。而对于具有二千多年传统文化、具有独特学术理论体系的中医药学,并且刚刚开创的、才从师承传授教育为主转向正规学校教育为主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来说,教学改革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建国前,虽然也曾试办过高等中医药教育,但那时在当局的压抑下艰难生存,并未留下多少经验遗产。所以,建国后起步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完全是开创性的。

回顾中医药教育40多年的历程,教改就像一条滚滚向前的河流,至少掀起过三次浪潮。从1956年全国首批4所中医学院创办至1966年“”之前,掀起了教改的第一波。那是一次开创性的、初步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定位的教改,带有鲜明的探索色彩。中医学专业和中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已经注意到分化、结合和保持特色,其课程设置已经分别达到35门和28门之多,当然,借鉴西医高等教育的办学经验也是必然的选择。这一波开创性的教改,为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功不可没。第二波教改浪潮的兴起,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20年,这是一次开放式的规模宏大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教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不仅对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发展、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给整个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带来了活力。这一波教改,使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办学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课程设置、管理规范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是一次取得丰硕成果的教改。新的一波教改,是在世纪之交兴起的,方兴未艾。这是在新形势下,面对科技现代化、经济市场化、信息全球化的形势下开展的,是在迎接新的挑战、强烈呼唤做好中医药学的继承与发展的形势下开展的,具有更加深刻的内容和更高的目标。我坚信,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改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波浪式地推进,它不可能一墩而就、一劳永逸。

我于1983年出任学校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正逢教改进人高潮之际,推进教改成为我的重要任务。在任副校长10多年的过程中,先后卞持进行了高等中医药教育按类招生分段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与探讨,面向21世纪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中药类专业教育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办学体制改革与高等中医药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探讨,21世纪初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等,并贯彻边探讨研究边付诸实践的原则,取得了多项实质性的教改成果,三次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两次获得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这里,我想以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课程设置改革为例来透视教改的艰巨性、复杂性。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基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优秀人才成长的保证。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课程设置,在如何把握中医与西医、经典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等方面,一直存在着争议。从课程数量、学时比重、内容选择与整合观察,有人认为是重西医轻中医,重现代轻经典,重基础轻临床,亦有人持相反看法,因此始终处于两难选择的境地,难以达成广泛的共识。更有人发出感慨激论,认为从目前的中医药课程设置来看,已是“中不中,西不西”,或者说“想姓中也姓不了”了,因而忧心忡忡,担心中医药失去特色,走向歧途。这是很现实、很尖锐并引起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在1986年也曾发表过一篇《论中医高校课程设置的优化》的论文,探讨过这个“老大难”问题。当时,我以此为题,在四川省内向48个相关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提出课程设置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即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中医课程与西医课程的关系,中医大科(内科)与小科(专科)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并提出了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按照不同人才类型设计知识结构,循序渐进,减少重复,通过试验,不搞“一刀切”,减轻学生负担等寻求“优化”的原则。如今近20年过去了,这个“老大难”问题依然存在,如何“优化”的问题依然摆在面前。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症结,还是在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何使两者结合、整合、融合、协调发展、相得益彰,不是个争主次、轻重的问题,因为这是时代的趋势,谁也无法逆转的。在解决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设置这个问题上,我主张通过试验去“优化”选择,不要搞一种固定模式,不要搞“一刀切”的做法,提倡充分的开放性、兼容性,并给学校以较大的自主权,较多的灵活性和个性,这样或许能够打破僵局、走出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