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十篇

时间:2023-03-21 23:55:07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篇1

伟和哥在一个码头的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伟很能干,做的活儿很精细,他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做备用。

一天夜里,暴风雨骤起,伟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憨蛋。

在露天仓库里,伟看了一个又一个的货堆,加固被掀起的篷布。这时候老板开车过来了,伟已成了一个水人儿。老板看到货物无损,当场要给伟加薪。他说,不用了,我只是看看我缝补的篷布结不结实。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让他到自己的另一个公司当经理。伟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说你行你就行,你比文化人高的就是你身上的憨劲!”就这样伟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伟说:“你不行。”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伟说不行:“你不会把活当自己家的事干。”哥的脸涨得通红,骂他没良心!伟说把事当自个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来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很快就开展起来了,效益也不错。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不知从哪儿知道了伟的底细,很是不服,“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受他的领导?”伟知道并不气,说:“我们既然在一起做事,就要把事做好。我这经理谁都可以干,可有价值的并不是在经理的职位上。”

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家外商听说伟的公司很有发展前景,想和伟共同合作一个项目。伟的助手说:“这可是一条大鱼啊。”伟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几人。

伟用英语问:“先生,会说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伟就说:“我们用汉语谈好吗?”

外商道了一声“OK”。谈完了,伟邀请他们共进晚餐。

晚餐很简单,但很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

伟对服务员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伟说这话时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

那外商站了起来,抓住伟的手紧紧地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伟和他的助手都去了。席间,外商轻声问伟:“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

高等教育篇2

关键词:英国教育;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2011-2014年战略目标;2011-2012年度计划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37(2012)04-0020-04

英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关键之一在于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视和完善的外部质量保障机制。英国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可以追溯至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英国高等教育体制从“二元制”向“一元制”的转变,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机构历经变革,最后至1997年,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以下简称QAA)成立,担负起向英国高校提供质量保障服务的重要责任。自成立以来,从初期的“延续工作”到2002年改革后的“院校审查”,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实现了新的跨越与发展,为英国高等教育标准的维护和质量的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1]

QAA一向都很重视战略规划工作,自2002年进行改革以来,已先后制定了《2003-2005年战略规划》及《2006-2011年战略规划》,且这两项规划都已顺利完成。为了指导新一阶段的质量保障工作,QAA于2011年9月了《2011-2014年战略规划》,其中确立了新时期的四大战略目标,并据此制定了《2011-2012年度计划》,部署了9个工作重点,以此来规划、指导新一年度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进而保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制定依据:

2011-2014年战略目标的内容[2]

为了指导新一阶段的工作,QAA于2011年9月23日了新时期的发展战略――《2011-2014年战略规划》,其中确立了新时期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的四大战略目标:

(一)满足学生的需求并得到他们的尊重

学生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参与者,是所有质量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学生的权益并得到他们的认可对于QAA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规划指出,QAA应努力工作以尽可能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最好的教育体验,并应为那些旨在满足学生各种期望的高校提供支持。此外,QAA要在高等教育标准和质量方面与学生建立清晰、畅通的沟通机制,并把他们当作工作伙伴。同时,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及多样化需求,QAA应及时做出回应,充分保障他们的权益。

(二)在国际化及国内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捍卫高等教育标准

捍卫英国高等教育的标准是QAA的重要使命,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在何种情况下,不管遇到何种挑战,QAA都应做到这一点。因此,规划要求,作为一个独立的、受信任的组织机构,QAA应捍卫高等教育标准,以赋予学生、雇主及更广泛的公众一种信心――英国的高等教育资格证书具有被普遍认可的价值。在国际化及国内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QAA要采取积极措施来应对各种新的挑战,改革英国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使之保持有效性和适应性。据此,QAA要对各种全国性的问题做出回应,如规避风险,支持差异化和促进增长等。总之,不管是在英国国内还是在国外就读,QAA应保障每一位为取得英国高等教育资格而努力的人的权益。

(三)推动英国高等教育取得进步

质量保障可看作是一种措施,其最终的目的是使英国的高等教育取得进步,作为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组织机构,QAA应积极、全面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规划指出,QAA的评估报告要对其调查结果进行清楚的、权威的解释。同时,QAA要对做得好的方面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做出判断,并广泛传达这一信息,以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特别是,QAA应保持和更好发挥其作为“高等教育标准、质量和发展方面独立专家”的作用,这是整个高等教育界对它的评价,更是它的职责和努力的方向。因此,QAA应更广泛地提供服务,公开分享专业知识,并鼓励争论和积极的变革,以此建立良好声誉。此外,QAA还要对公众的投诉迅速展开调查,并期望大学和学院依据其调查结果采取行动。

(四)增进公众对高等教育标准和质量的理解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理解与支持,他们是决定QAA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规划要求,QAA应以公众可以理解的方式来介绍和讨论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标准。QAA的出版物应向不同的读者(包括学生、未来的学生以及对此感兴趣的社会公众)开放并提供相关帮助。QAA应积极努力在判断大学和学院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上取得进展。此外,QAA要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引导政策发展,并促进公开讨论的开展。

二、九个工作重点[3]

为了更好地开展具体工作,更好地实现目标,以《2011-2014年战略规划》制定的战略目标为依据,QAA于2011年9月27日了《2011-2012年度计划》,确立了新一年度的9个工作重点,每个工作重点都有具体的战略目标指向、工作项目、工作评价指标,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战略目标的成功实现。

(一)工作重点一

此工作重点针对1、3项战略目标,工作内容是继续进行具有权威性的评估,并且逐步采用能够更好地迎合学生、院校机构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需要的评估方法。具体工作项目包括:①在英格兰和北爱尔兰实行新的院校审查方法;②在英格兰、北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实施评估项目;③确保各院校的行动计划得以实施,使它们能够根据得以确认的关注点和建议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④基于存在的协同有效性和通用性,考虑不同评估方法之间的集合范围,以开发评估英格兰高等继续教育的新方法,并安排合作性的评估,包括跨国高等教育等;⑤在全英范围内,指导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实施教育监管评估项目。该工作重点的评价指标有:①评估项目在预算内按时完成;②院校机构和评估者对评估进行积极评价;③各个院校的行动计划按时完成;④学生、院校机构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支持新的评估方法;⑤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评估活动中来。

(二)工作重点二

此工作重点针对1、2、4项战略目标,工作内容是积极参与到国内或国际上高等教育的发展中,为学生、院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具体工作项目包括:①推动苏格兰的质量评估工作并适时参与效果评价;②考虑威尔士高等教育管理评估的具体内容;③广泛而有效地与公务员、智囊团及公共事务领域的其他参与者进行交谈,且对“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做出积极有效的回应,包括开发质量保证中应对风险的方法等;④确保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欧洲所深刻理解,以求更广泛的国际发展。该工作重点的评价指标有:①在全英范围内,QAA继续发挥质量保障工作中心的作用;②QAA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具有充分的灵活性,且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取向相适应;③QAA有效地参与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公开探讨;④英国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做法在国际上得到肯定。

(三)工作重点三

此工作重点针对1、4项战略目标,工作内容是以一种对学生、院校机构、其他利益相关者及更多公众有价值的方式来传达QAA的工作。具体工作项目包括:①通过各种媒体QAA的出版物和通讯,从而提供有用的公共信息,以兑现QAA对公众的承诺;②以可理解的方式公布所有关键的通讯信息,特别是评估报告;③开发和维持有效的内部沟通渠道。该工作重点的评价指标有:①公众对QAA总结、出版物和通讯的需求增加;②公众对提供有用信息的出版物和通讯给予积极的反馈;③在学生及他们的顾问中间增强QAA的作用意识。

(四)工作重点四

此工作重点针对1、3、4项战略目标,工作内容是编写和实施“新的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代码(2011年)”,增强在制定和维护标准方面的框架作用,提高质量,从而改善英国高等教育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具体工作项目包括:①开发和推广英国质量代码;②确保英国质量代码与评估方法相整合从而与欧洲的发展相一致;③在英国质量代码中开发公共信息的部分。该工作重点的评价指标有:①为学生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提供机会;②确保高等教育院校机构和评估者在评估过程中使用英国质量代码;③对英国质量代码后续的开发及评价工作及时做出回应。

(五)工作重点五

此工作重点针对2、3项战略目标,工作内容是增强QAA提供可靠资源和服务的能力,帮助高等院校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具体工作项目包括:①出版、宣传和推广总结性的、评估性的和主题明确的报告,以增强提供可靠资源和服务的能力;②继续增加主题项目和出版物。该工作重点的评价指标有:①对QAA所提供的服务、出版物及各种资料的需求不断增长;②QAA的努力在实践中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其他证明。

(六)工作重点六

此工作重点针对1、3、4项战略目标,工作内容是对公众关心的任何有关高等教育标准和质量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予以解决。具体工作项目包括:①根据已的程序安排、时间表及有关标准进行有关询问及调查研究;②就相关调查研究的结果报告,最后整理到年度报告中。该工作重点的评价指标有:①在预算内按时完成有关调查;②按时调查报告且要能够应对各种质疑;③对于学生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要有更强的意识。

(七)工作重点七

此工作重点针对1、2、4项战略目标,工作内容是检查QAA所提供的服务范围是否足够支持当今不断变化的高等教育格局――继续教育学院和私立教育机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扩展作用。具体工作项目包括:①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需求随时检查QAA的“学位授予资格与大学头衔”条件标准(Degree-Awarding Powers and University Title Criteria),详细审查标准应用情况并向政府提出建议;②不断更新QAA高等教育准入认可方案的管理和财务状况,包括准入认可机构审查和授权工作的安排;③必要时检查组织管理和捐献工作;④确保QAA拥有适当的结构和系统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⑤在全英范围内对私立高等教育开展教育监管工作。该工作重点的评价指标有:①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户;②管理工作的不断进行,“学位授予资格与大学头衔”条件标准以及高等教育准入方案的持续更新。

(八)工作重点八

此工作重点针对2、4项战略目标,工作内容是积极加强、扩展QAA的外部关系,在国内外寻找有影响力的并认可QAA在质量保障方面所作承诺的合作伙伴。具体工作项目包括:①评估与目前国内外合作伙伴合作的有效性;②开展或评估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及所参与的一些国际战略和活动;③增强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协同增效效应。该工作重点的评价指标有:①邀请QAA参加共同活动的组织数量和范围的增长;②与利益相关者合作战略及最新的国际战略的实施;③作为英国、欧洲甚至全世界质量保障的关键组织,QAA得到广泛认可。

(九)工作重点九

此工作重点旨在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和管理,巩固所有的工作,以实现QAA的组织目标。工作内容是管理QAA的资源,充分拓展资金收入的来源渠道,以保证其能够提供持续性的全面服务,尽可能地实现资金的价值。具体工作项目包括:①实行QAA“绩效管理制度”和“单一平等计划”;②完成过程反思与组织变革计划,为雇员成功实现转变提供支持;③完善QAA信息管理系统以支持新的评估方法的应用,公共信息的提供及最佳实践经验的共享;④采取适当的方式拓展新的收入来源,包括在全英范围内对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实施教育监管等;⑤根据财务状况的变化不断调整QAA资源管理方式。该工作重点的评价指标有:①QAA更好地实现了资金的价值;②第三方收入来源得到扩展;③通过外部审计获得了积极的反馈。

三、评价与思考

战略规划始终是QAA的工作重点之一,在相继完成《2003-2005年战略规划》及《2006-2011年战略规划》之后,QAA又制定了新的《2011-2014年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对于指导阶段性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其把握方向的行动指南。《2011-2014年战略规划》与先前的规划相比内容较少但简洁明了,体现了QAA更加注重战略规划的实效性及实际指导意义。战略目标是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是这一阶段所有工作所要实现的预期成果。《2011-2014年战略规划》中制定了四个战略目标,从学生、高等院校、社会公众、国内、国际等角度阐明了其要实现的目标。与2006-2011年的战略规划确立的九大战略目标相比,在具体内容上,2011-2014年战略目标更加简练、注重相关内容的整合与提炼;在目标角度上,总体上同样是学生、高等院校、社会公众、国内、国际等方面;在改革与发展趋势上,可以体现出更加注重学生的权益、更加注重强调QAA在推动英国高等教育进步上的作用,更加注重应对国际化的挑战等趋势。[4]

战略规划只是阶段性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还要体现在年度计划上。依据《2011-2014年战略规划》中提出的4项战略目标,QAA制定了《2011-2012年度计划》,计划确立了2011-2012年度的九个工作重点,涉及评估及评估方法、优质服务、工作信息传达、标准制定与维护、提供服务的能力、解决公众关心的问题、提供更多元更全面的服务、寻找合作伙伴扩展外部关系、确保资金支持等方面。涉及内容广,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的方方面面提供支持,是QAA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每一项工作重点都有具体的工作项目计划,将工作进行分解、细化,便于工作的实际开展,这是QAA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每一项工作重点都有具体的评价指标,这是判断工作开展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是QAA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每一项工作重点都有具体的战略目标指向,即开展这项工作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是QAA工作顺利开展的方向指南。工作重点确定的依据是战略目标,工作的开展又有具体的目标指向,一方面,战略目标对工作开展具有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工作顺利开展又可以保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进而推动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但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有效的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机制,依然是高等教育主管部门承担评估的主要工作,没有第三方的介入。评估工作的形式化、低效化等问题更是受到了质疑。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方面我国与英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然中英两国高等教育体制差别较大,但英国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重保障机制建设、重战略规划、重基于战略目标的工作计划等做法,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俞佳君.英国QAA的建立与发展――兼论英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机制[J].煤炭高等教育,2008(11).

[2]QAA. Strategy 2011-14[EB/OL]. (2011-9-23)[2011-11-18]. qaa.ac.uk/Publications/InformationAndGuidance/Documents/Strategy2011-14.pdf.

高等教育篇3

从学科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学科都必须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的把握直接影响着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而在一门学科创生之初,人们对它的研究对象的认识往往并不十分明确。对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在几部高等教育学着作中,分别是这样论述的: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揭示高等专业教育的特殊规律,论述培养专门人才的理论与方法为研究任务的高等教育学新学科。

――潘懋元着的《高等教育学》(1984)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研究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科学。

――田建国着的《高等教育学》(1990)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既不是泛泛的高等教育,也不是高等教育规律的应用,而是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和发展规律。

――胡建华的《高等教育学新论》

上述关于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认识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不同内容的高等教育学的产生。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是次要的,关键的问题是每一种高等教育学是否揭示出了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或特殊规律。我们所要探讨的是关于作为基本的一门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的问题,以及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关系的确定

长期以来,受教育学局限性的影响,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高等教育一直没有引起传统教育学者的关注。传统的教育学固守其普通教育的“地盘”。但是,我国的普通教育学却又以中小学教育为研究对象,对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其他教育现象关注不多甚至视而不见,那些对教育学感兴趣的学者也主要是关注中小学教育而不关注高等教育,其结果是高等教育不但被社会科学家忽视,而且被教育领域的研究者所忽视。因此高等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找不到理论根基,在传统的“教育系”或“教科院”这些教育学的组织建制里高等教育研究难有安身之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如果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构建自身相对独立的逻辑结构。在这个逻辑结构中,由高等教育学承担理论建设的任务,以人类一切高等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的方法,探索和揭示高等教育活动的规律,反映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和本质属性,并对现存的高等教育概念和原理进行制度化梳理,为人们提供一系列由概念、原理、原则、规律等构成的具有逻辑性的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据笔者分析,无论是在学科建制方面还是在研究对象方面,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并列的兄弟关系。

但是一般人却认为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既然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为什么高等教育学研究还要进行学科化的探讨;为什么长期以来,教育系(学院)里面一直没有开设高等教育学方面的研究,而是以中小学教育为研究对象呢。因此,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问题,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我们可以通过对教育学学科演进历程的客观分析,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以及高等教育学自身的建制的问题。

三、教育学的演进过程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兴起了国民教育运动,伴随着国民教育运动的展开,中小学的师资培养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情况下,进行师资培训的师范院校应运而生,为了满足中小学师资培训的实践需要,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便诞生了。

赫尔巴特之后,教育学的进展一直不大,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名不符实,名为教育学,实为普通教育学。其二,由于教育学以师资培训的课程形式存在,因此其内容主要关注教学的方法、原则、程序、规律等问题。这种传统的沿袭,教育学就成了研究“教什么、怎么教”的学问或艺术,而非研究“教育是什么”的科学。其结果是“当固定化的学制、教科书和班级授课制这“三位一体”的学校体制形成的时候,当以学校为中心,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形成的时候,大规模的培养人才的本质在教育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传统教育学本身,却走向了衰微。

总之,由于历史的局限,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无论是在研究对象的界定上,还是在研究方法的选取上,一开始就是不完备的,而且一直没有完备起来。可以认为,历史上的教育学只能相当于普通教育学。

四、高等教育学自身的建制问题

历史上,高等教育的兴起远远早于普通教育。自古希腊起,接受教育就是少数统治者子弟的特权,因此,在古代,教育一直就具有高等教育的性质,教育的理论就是高等教育的理论。但是等到近代民主思想勃兴,接受教育成了每个人都该有的权利之后,普及的全民的教育理论才应运而生,教育讨论的也就多集中于中小学教育的问题上,似乎并未注意到高等教育所独有的问题。换言之,就教育研究的历史来看,整个教育研究一开始就是以高等教育的研究为开端的。

以中国为例,20世纪中期潘懋元先生首倡加强高等教育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分析当时形势,高等教育研究毫无基础,要建学科谈何容易,但是不建学科,高等教育研究又无从谈起。当时的情况,就学科的合法性而言,在教育系里谋求高等教育研究的建制,借助教育学的名义开展高等教育研究较为有利。但当时的教育系由于对高等教育毫无研究,因此对于高等教育研究一直持排斥态度。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便依托综合大学成立“高教所”发展起来。不过,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虽名为“学科”,但经典的成果不多,学科的含义并不强。而且由于历史的局限,我国高等教育学的草创基本延续了教育学的体系,重走了普通教育学的老路。

高等教育篇4

【摘要题】比较教育研究

【关键词】教育公平/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社会公平面临的严峻挑战

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社会的到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使得低成本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各国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是当今任何发展中国家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升本国竞争力,取得主动的必要条件。由于各国教育经费的绝大部分都必须首先保证基础教育的普及,仅靠国家投资不可能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结果,摆在发展中国家决策者面前的经常是一个两难选择:要么维持高等教育只培养少数人的精英性质;要么放开政策,鼓励国家不花或少花投资的私立高等学校的建立,同时发展开放式的远程教育,藉此两翼,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起飞。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正是沿着这条路子过来的。他们的成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原来并不想实行这一政策的国家仿效。但面临的挑战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现有的精英高等教育,全部或主要由国家拨款运营,不收或少收学费,实际上更多的是为富裕家庭子女提供了几近免费的高等教育,号称“公平”,已经存在严重的社会公平问题;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全部依靠收取学费维持办学经费并保证适当赢余,则必将造成贫富之间接受高等教育机遇的差别进一步加大。

任何市场经济都必然导致贫富差距甚至两极分化。实行和应时调整社会公平政策,是其最终能否持续下去的条件。如果人们要探讨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没有如一些先哲们预言的那样在上个世纪崩溃,多种原因之一便是都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政策。自上个世纪50年代后一直沿用下来的教育民主化的口号,便是这一政策的体现,它包括保证人人享有免费义务教育,实行近乎免费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保证一切智力合格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能接受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得益于其不断增长的所谓中产阶级,而中产阶级的一个普遍特征是受过高等教育。事实证明,教育机会的公平,使每个人的潜能,尤其是来自各种不利阶层、群体的人的潜能都有机会开发出来,从而最终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片人群的社会地位。进入中产阶级行列,是最根本的社会公平。它较自失业补助、救济、基本医疗保险等“急救”措施,更能从源头上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分化和公平问题,更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任何忽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社会公平问题的政策,都是短视的政策。

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

应当说,发达资本主义各国政府自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实行教育公平政策是认真的。除了义务教育延长、免费并加牛奶、午餐外,更多的是体现在高等教育方面。它包括扩建老学校,大量兴建和扩展社区学院式的高等学校,放宽入学条件,普遍提供助学金、低息贷款,为少数民族、妇女、残疾人入学创造便利条件等。当然,这样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当时席卷西欧北美的民权、学生运动的巨大压力,又有社会主义的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所造成的震撼,使西方世界对自己的教育制度与质量产生了相当的危机感等。五十年后的今天,教育民主化,教育机会公平、均等,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无人可以撼动的政策基石,任何在教育政策上的所谓公平应让位于效率的议论或提议都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西方人的初衷是,教育机会的平等将导致来自不同阶层的人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平等,最终铲除社会不公(盖·尼夫,1986)。这一信条至今仍然是西方各国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当然,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将是漫长的。请看德国实行了这一政策20年后的变化:

联邦德国几个年份学生的家庭背景:

年份学生雇主文官职员体力劳动其他

1972小学生14.25.214.759.56.4

(10-15岁)

1970大学生26.525.234.012.02.3

1979大学生22.121.738.914.82.5

1979高专生21.315.034.125.34.3

(资料来源: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网络化和法人化,王一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从上表可以看出,体力劳动者家庭出身的小学生占小学生总数的59.5%,所占大学生比例则从1970年的12%上升到1979年的14.8%,高专生1979年为25.3%。1979年体力劳动者家庭出身的大专生加起来占大学生总数的40.1%。如果小学生的比例反映了不同阶层人口比例的话,体力劳动者占人口约60%,其子女已占大学生人数的14.8%、高专生人数的25.3%,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进步。从这张表同时还可以看出,文官占人口约5.2%,但其子女却占大学生数21.7%、高专生15%。

再看社会执政时间最长,推行教育民主化最力的瑞典的例子:瑞典1971年各种家庭背景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后的去向百分比:

父母大学高级中级熟练非熟练

背景管理管理工人工人

性别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

接受基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

础教育

进大学7166333821261121611

上好专业3012112723111

(资料来源: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网络化和法人化,王一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从上表可以看出,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子女上好专业的比例,远远落后于高级管理人员和中级管理人员的子女。

德国、瑞典的例子说明,实现教育公平与机会均等,是一项防止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富差距扩大、造成社会两极分化的根本政策,是实现社会安定和长治久安的社会改造系统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并长期起作用的组成部分。它的实现必然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发展与改造的过程,它要求决策者的高瞻远瞩,要求决策者不仅要从人的发展、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角度,而且,还要从社会安定和长治久安、社会系统改造、政治文明建设等高度看待教育和实施教育公平政策的作用和潜力,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五十年、一百年后,必见其功效。

应当承认,西方人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已经注意到了推行20年教育民主化改革以后仍然存在着上述的实际的不平等,即高等教育免费,实际上是富有人家子女得到了更多实惠,接受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并普遍享受着全体纳税人提供的补贴。这一反思后的共识是,普遍按成本的一定比例收取学费,同时,对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实行补贴,保证无息或低息贷款发放,可能实际上更加公平。但是,当西方各国要将这一意图变成政策时,总是遭到学生抵制,过程很不顺利。澳大利亚实行所谓“贡献高等教育计划”,让学生缴纳低于成本25%的学费,学生可以在毕业以后找到一份高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工作以后再开始偿还所欠学费,算是比较成功实现了从高等教育免费到收费转换的西方国家。西欧多数国家明知不合理,碍于社会安定和选票考虑,仍然维持原有高教免费政策。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推行教育公平原则的几个试金石

1.能否逐步改变穷国却提供免费精英高等教育的状况?

多数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仍处于精英阶段,即按18-22岁年龄段的入学率低于15%并实行免费或基本免费政策,维持表面上的“社会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实际上是更多地有利于富裕家庭子女,造成更大的社会不公。不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就不能寻求更加公平的教育政策。但是,改革起来同样举步维艰,政治家们要触及这一问题需要足够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斯里兰卡一所大学医学院院长曾主张改革这种大学免费制度,对学生实行收费,结果却被学生打死。南亚其他国家情况皆大同小异。

2.助学金、学生贷款的数量和条件是否足以保证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要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后按教育成本收取一定比例的学费,一般国家皆出台助学金加学生贷款的配套政策。问题在于,奖、助学金是否具备一定数量,无息或低息贷款,借款条件,返还要求、方式是否保证需要的学生能借得到、还得起,同时,又不至于对学生学习期间构成巨大压力。澳大利亚规定借贷学生毕业后取得本行业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工资十年内还贷,并可宽限至30年还清。有些国家还规定30年内还不清的,债务可被免除。同时,各国实行学生贷款过程中,总是发生一定比例贷款无法追回,损失一般由国家承担。学生贷款无息或低息,要使商业银行承担此项政策性贷款任务,国家亦必须对银行进行一定补贴。以上各点,都是奖、助学金和实施学生贷款制度能否取得成功,并真正以此体现教育公平的关键。

3.私立高等学校能否在诸多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如前所述,私立高等学校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可短缺的重要一翼。问题在于,私立高等教育是否意味着其一切成本均由学生学费负担,不能享受国家的任何财政资助或补贴,国家只补助公立或国立高等学校?否。从理论上讲,私立学校学生皆为本国公民和纳税人的子女,他们应当有同公立高等学校的学生一样,享受国家对高等教育补助的平等权利,包括国家贴息学生贷款和公立高等学校学生享受的其他权利。私立学校为本国公民和纳税人子女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应当有权享有国家为公立高等学校提供的相当部分的优惠政策,如土地使用,银行借贷,国家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些专项补助,国家鼓励学生的奖助学金、贴息贷款等。在实施中,美国和日本的私立高等学校经费中,10%-15%是来自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补助。荷兰、比利时的私立高等学校甚至与公立高等学校一样享受政府财政拨款,所谓私立仅仅是其宗教背景和管理模式不同。至于学生基本权利,如取得国家补助和低息贷款等方面,与公立高等学校学生享有同样权利。国外高等教育改革的总趋势是,公立高等学校逐步实行收费制度;私立高等学校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享受的国家补助在增加,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实行一校两制,有公有私,一些私立学校尤其是一些有教会背景的私立学校同样具有明确的非盈利的公益性质,以至于不少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中公立与私立的界限在逐步模糊。

4.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是否照顾地区差别和某些特殊、弱势群体,如少数民族、妇女入学,残疾人等的利益?

高等学校分布地区的不平衡,有的再加上招生政策上的地区限制,使不同地区的合格接受高等教育的公民不能享受同等机遇。众多弱势群体,由于分布在边远地区,文化起点低,经济上相对贫困,或因为身体残缺等原因,同样不能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因此,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规划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时,都十分注意考虑后进地区,合理分布新建学校,有时还会规定特定地区和特殊群体的招生名额比例。当然,消灭这一差距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随着不同地区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平衡发展逐步实现。重要的是,要采取各种可能措施,向这一方向努力,并贯彻始终,使这种差距逐步缩小而不是继续扩大。

高等教育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特殊性;人才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不断进步,提高国民素质策略的大力实施,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我们将面临的多方面巨大挑战,国家也需要大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于是我国政府作出了大力兴办高等教育这一重大决策。高等教育是普及教育、高中教育的继续,是人才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高等教育又以其教学的实用性、专业性及与社会需求结合紧密性而显示出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调整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探索出一条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

特别的教学对象:高等院校老师的教育对象与中小学不一样,他们之间的不同,不仅仅是年龄的不同和知识基础的不同,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此基础上而必然会产生的对学习的不同的要求。在中学,学生们大多处于一个老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的阶段,最大的学习动能就来自于参加高考。而高校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到学校来学习是有较强的目的性的,也就是说,他们来这里是希望学到他们将来能用得上的东西。这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憾。有目的,当然学习的自觉性就更强,但是学生们有很多并不完全理解学与用之间的关系,他们中很多人带有强烈的急功近利的心理。对他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其作用和重要性,而他们又不喜欢或有困难的学科,心里面就会有较大的抵触情绪。另外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们在入学时所掌握的知识上有较大的差异。现在高考时的文理分科政策是否正确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但对于大学很多文理兼收的专业,特别是一些理科要求稍高的专业授课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确实是毋庸置疑的。这时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补习是一方面,而学习习惯的培养和信心的提高可能才是更重要的。

特别的教育方法: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改革已有了令人可喜的进步,传统教学模式侧重于知识传授,以讲授法为主,教师是主体,只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地位,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把学生当作消极的、被动的,是教的对象、教的客体,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深化教育改革,让学生活泼地、积极主动地发展,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潜力开发、能力培养和智力发展;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不能忽略注重基本能力和职业态度的培养。通过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最终实现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在高等学院,还因当充分开发利用学校已有的先进技术、设备,进行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开展。现在几乎各种高校教材都有的光碟辅助,以及众多的教学网站,高校教师们必须学会、掌握运用它们的基本方法,教学中把它们利用起来。随着电脑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必将引起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以及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体制、方法和手段,必将被淘汰。现在的年轻人是伴随着信息数字化成长起来的网络一代,他们生活在一个生活、学习、娱乐、工作的环境更加开放、互动和理性的社会。他们所掌握的东西应将影响、有助于一辈子的学习、工作、生活。电脑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和电子网络化将给21世纪的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的教学任务:前面已经说过,高校学生在学习上有较强的目的性的,他们来这里是希望学到他们将来能用得上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甚至休闲都能起到重要积极的作用,能让他们将来终生受用。所以教学中的很多内容就给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准确地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要点,还需随时关注了解专业、行业、学术上的新变化,新进展,新形势,新动向。知识的不断更新,持续发展也是老师必须面对的新任务。除了知识上的要求之外,大学教育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已经实行了多年,但事实情况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所谓在教育多流于形式,效果并不显著。因而在学生走进大学以后,马上就面临进入社会,一切需要自己打拼,对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就变得非常现实和紧迫了。由此可见,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是什么。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9号),就素质教育作了最为明确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的生产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人,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能够学习和运用高新技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经营与管理中的实际技术问题,能够与科技和生产操作人员正常交流,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指导操作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中明确指出,教育应"坚持能力为重"、"强化能力培养"。而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更是高等教育的办学基本理念与核心要求。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教育手段和方式的改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完成这一重要任务的最佳途径。

     当然,高等教育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进行探究、讨论的东西还很多。不管怎样,踏进高校大门是大学生们走入社会,增加阅历,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的好机会。高等教育必须抓住这一点短暂的时间,有针对性的根据各方面特点,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钟庆齐.素质教育基本原理探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

高雅茹 冯 旻.关于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思考.教书育人 2010.(06).

高等教育篇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运作,不仅需要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和政策法规,更需要大批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专业文化素养,善于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决策、管理和运作的各类专门人才,还需要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科技成果的输入和高智力的有力支持,而跨世纪的国际竞争更是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的竞争,是高级专门人才的竞争,因而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技文化为己任的高等教育事业将左右我国新历史使命的实现。目前我国的高教事业则远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无论是在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种类、规格等方面,还是在科技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方面,都还无法满足需要,高教事业必须进一步发展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但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就要有相应的资源条件作保证,尤其是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必须要有高的投入。但现实情况是高教经费处于入不敷出的困境。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均由政府兴办,但政府实际上只能负担一半左右的办学经费,所以目前高教经费不仅无法提供发展的需要,连维持现有教育活动都难以为继,高教经费已成为高教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高教经费由政府单一渠道投资的体制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了;同时由政府一元化投资的体制,包括学生的培养费在内所有高教经费全由政府包下来也不合理,因此,改变政府一元化投资体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已势在必行。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则使多渠道筹措经费成为可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也具备与其他社会部门进行劳动交换的法人地位,高校为国家、社会提供人才、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也就是提供了劳动,接受其劳动的部门以及个人会因此而增加收入和得到其他利益。它们之间可用社会必要劳动的确定为准绳进行等价交换,学校通过提供各种劳动成果与社会不同的部门、单位以及人员进行交换获取经费,这就使多渠道筹措经费成为可能。为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教育投资体制,这个新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合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当然也是可行的。

二、“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投资体制的性质、

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1.“主与多”的性质与内涵

各个渠道的性质和它们的职、权、利是不同的,具体说来:

(1)政府拨款为主--主渠道。“为主”的含意,应该是指政府的拨款投资在整个国家高教经费的投入中所占的份额是主要部份。它反映在办学体制上则体现为高校是公办为主,非分办为辅;反映在公办大学的经费投入中,应该是国家政府的拨款投入为主,当然在这个为主的投资中除政府直接拨款外也应包括国家政府通过行政的、政策的以及法律的手段支持高教的间接性投入(如免税等)的部分。

高等教育篇7

在我国,MOOC又被称为慕课。2013年10月10日,全球第一个中文版慕课平台———“学堂在线”(www.xuetangx.com)由清华大学正式启动。目前,“学堂在线”网络平台上已经有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营养健康、经济管理等19类课程,每门课程都设有入门课程、进阶课程、探索课程,并有一个由课程协调人负责管理和维护每门课程的中心平台———维基(Wiki)。通过Wiki的课程信息包括课程梗概、内容资料、每周话题、活动讯息、教师介绍等,以此来组织整门课程的学习活动。“学堂在线”平台上的课程大多每周更新一次,学习者则通过各种平台和工具浏览、讨论、完成作业,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慕课课程时长通常为5~20分钟,这样可以方便学习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高效地学习。学习者若有疑问,可反复观看课程视频,直到全部理解为止。在学习者在线观看视频时,会有插入的随堂测试题,目的是随时检验学习者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而课后的在线测试可以对学习者的答题情况进行及时反馈,这与学习的反馈理论规律要求一致。这种几乎完全自由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慕课作为一个大型网络学习平台,具有高度复杂的教育系统,主要由教学、技术和社会交往三个主要维度组成,这三个维度在慕课的平台上均衡发展。笔者认为,MOOC除了具有广泛性与规模化、开放性与国际化的基本特征之外,还具有以下特点:其一,真实性与虚拟性相结合。MOOC的实名制注册旨在建立一个“众人互信”的网络学习平台,打破了过去非真实的人际信息网,这种人际关系网“源于现实,走进现实”,进一步拓展了线上、线下真实的人际关系。其二,个性化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慕课用30讨论区的形式搭建了“个人”与“组织”之间的桥梁,学习者需要经历个性化的学习、反思等思维内化过程并总结学习成果,Blog或是Wiki则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学习者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收获,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其三,凸显教育中的社会存在感。MOOC平台有别于其他网络学习平台,可以使学习者更加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存在。所有学习者都可以和不同的人进行观点交流,提出疑问,寻求解答,从不同的观点中获得启发,其更多地体现为学习者作为一个真实的人表达自身情感以及展示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MOOC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MOOC平台在我国高等教育应用中体现着上述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首先,大学教育功能的部分缺失。按照社会学和谐理论代表人物Parsons的观点,“大学是一个认知的复合体”,这个认知的复合体连接知识、理性、能力与智力,并表现出“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结构之最重要的特征”以及“核心制度”。大学的教育功能应该触及教育与社会之间很多重要的层面,这些功能应该表现并帮助年轻人社会化。MOOC作为一所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教学组织机构,不仅仅是“通过教育得到教育”,也应该具有选择、分配的功能;同时,它也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性,并以制度的或是精神的形态表现出来。但“虚拟大学”终归是虚拟的,始终是在模仿现实,贴近现实。其次,课堂教学管理不够完善。第一,中途退课现象严重。在Coursera平台中,在注册线上人工智能课程的16万名学生中,最后只有14%的学习者读完了课程。第二,教育的统筹兼顾难以保证。MOOC平台上每门课程的学习者数量都是相当庞大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难以展开,教师兼顾所有的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的。MOOC要做到“有教无类”,就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很难选出优秀的人才。第三,作弊现象严重。这也是网络教育的通病,这除了与学习者本身意志不够坚定有关之外,还与课程的质量、课程管理系统有关。最后,教学内容抑制了文化弱势群体发展的可能性(文化弱势群体包括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和其他别国文化)。MOOC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有文化差异的个体,在差异文化的相遇、对话过程中,MOOC教学重在建立“共同知识”、“共同文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政治、经济等观念会潜移默化地通过课程内容中的语言或行为等体现出来。其大部分课程内容来源于上等阶层或是精英分子所熟悉的文化、经验等,底层学生被定义为知识的学习者,依赖于MOOC教师传输的上层阶级文化,甚至还要否定自己的文化。这实质上是有悖于文化多元性的,弱势群体的文化遭到了不公平的对待,甚至排挤。

三、促进MOOC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据统计,截至2012年8月10日,在Coursera平台上注册的我国的学习者已超四万人。在可预知的未来,这一数据将以惊人的速度继续增长。因此,作为MOOC平台中三个主要角色的学习者、教师、学校,应该做好迎接MOOC时代到来的准备。

(一)学习者应理性地对待差异文化学习者作为资料的享用者,在各个差异文化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应该跨越边界,以文化知识为媒介,不断扩展新知。同时,要找好立足点,不断地回归到自己所在的现实,在差异文化中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教师应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依照慕课的理想轨迹,每门课程仅需要一名会讲课的教师就够了,学生可以在线互动交流,作业也可以在线递交,由机器打分。按照这种方式,一名优秀的教师可以突破教室场地的局限和教育资源的限制,同时教授数以万计的学生。因此,大学教师必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成为MOOC课程中的“明星教师”。

高等教育篇8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要把它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作者分析了约翰·罗尔斯提出的两个正义原则,这可以为理解教育公平内涵提供有益启示。接着,作者指出在唯物史观视野中,教育公平已依次历经教育权利平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教育过程平等和教育结构平等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基于此,作者指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对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具有重大的意义,并分析了把教育公平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决策依据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政府正确处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还存在若干日益凸显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具体为:1.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歧视,高职生生均拨款标准普遍过低;2.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数量严重不足;3.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导向不合理,未能向薄弱高职院校倾斜;4.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未能疏浚高职生升学和转学的通道;5.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特色不鲜明,模仿甚至照搬本科院校制度。

为把教育公平作为价值追求,深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作者提出了改革建议:1.制定高职生生均拨款的基本标准,鼓励各地提高高职生生均拨款;2.调整和优化高校布局结构,大量增加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数量;3.确立公平优先原则,转变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资源配置的政策导向;4.扩大高职生专升本规模,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

欧洲高职教育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查吉德在《江苏高教》2012年第2期中撰文介绍了欧洲高职教育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分析了欧洲高职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欧洲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扩张的产物。20世纪60至70年代,欧洲国家高等教育适龄学生人数迅速攀升,为满足迅速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欧洲国家普遍实施了高等教育扩张战略。在扩张路径上,多数欧洲国家纷纷建立了不同于传统大学的、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机构,由此,以新型的高职院校和传统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双轨制”逐步成为欧洲高等教育的主流模式。基于欧洲高职教育产生的背景,作者分析了欧洲高职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差异:1.高职的研究功能不及大学;2.人才培养工作更突出职业性;3.生源更具开放性;4.教学环境更传统;5.学术自治水平更低;6.毕业生的职业晋升通道更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高职院校学术漂移之势日趋明显,与大学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作者认为产生欧洲高职出现学术漂移的主要原因有:1.为改变不利处境,欧洲高职模仿并拉近与大学的距离;2.为获得更多更好的生源,欧洲高职只能使自己成为与大学类似的机构;3.升格和博洛尼亚进程成为欧洲高职学术漂移、与大学融合的催化剂;4.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欧洲高职提供了更大的战略选择空间。虽然欧洲高职院校学术漂移、升格之风盛行,但高职教育并没有因此而消亡,因为在高职教育的外部和内部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使得高职教育依然能够与传统大学保持适当距离,这些制约因素包括:1.严格控制经费预算,限制高职的研究领域;2.实施课程认证制度,确保高职课程符合职业领域要求;3.有限的人力资源,限制了高职的学术研究;4.为保持竞争力,高职主动强化职业特色。

基于对欧洲高职教育历史进程分析,作者提出欧洲高职教育对我国的重要启示:1.扩大高职内部的多样性,提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2.改革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给予高职院校更多的战略选择权;3.建立高职教育质量认证制度,确保高职教育自主发展。

终身学习在行业中的发展趋势——企业大学与企业E-learning

吴峰在《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第3期中撰文分析了终身学习在行业中的发展新趋势。

我国企业大学目前的现状及特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企业大学基本实现全员学习,企业的学习意识得到加强;2.企业大学成为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场所;3.企业大学是企业人才发展与选拔的理想场所;4.企业大学成为企业拓展资源的最佳工具;5.企业总裁担任企业大学负责人。同时,作者分析了我国企业E-learning的现状与特征:1.我国E-learning的应用飞速增长;2.E-learning方式基本实现了企业的全员学习;3.E-learning特征与终身学习理念一致,随时、随地、便捷学习,为员工学习的个性化选择提供了可能;4.E-learning推动了组织扁平化;5.企业中的E-learning部门已经成为企业学习机构的最关键枢纽单元,未来企业中的首席学习官应该具备学习技术特征。

高等教育篇9

大学必须培养学生放眼世界,开放思想,循多种角度思考;大学要有雅量容纳一些特立独行的知名学者;大学更应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引领社会

西方世界对大学的看法,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和托勒密等古希腊诸贤,当然还有基督文化的价值观。

从历史上看,差不多所有欧洲大学都滥觞于成立于12世纪末的巴黎大学。当时教育皆出于教会。大学里讲授的是神学、法律及医学,文学部则传授逻辑、物理、数学、天文、心理、伦理及政治等学问。而英国的名校,如牛津和剑桥,则直接由皇家督察,神学也是重要的一环。这些中古大学,它们有世界精神、超国界的性格,它们用同样的语言(拉丁语),相信共同的宗教(基督教),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地云游四方,谈共同的问题。后来,因为拉丁语的式微、宗教的分裂,这种精神才开始解体。当时大学的任务,乃是传授一套对上帝及世界的既定看法。真理早就找到了,教育的目的只不过是把它传授给下一代。

这种看法一直到18世纪初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真理不再被视为既得的了,相反,它变成了被寻求的对象。而大学里的教员,在讲授古籍精要的同时,也开始教授学子追求真理的方法。

英国的牛津与剑桥在七八百年的变迁中仍然保持了它们的古典品格。19世纪的牛津学者纽曼认为,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培养绅士的地方。所谓绅士,是指通达而有修养与见识的文化人。到了19世纪,德国的大学一枝独秀,人才辈出。德国大学的任务,大体而言,有以下几项:一、通过严谨的教导,把文化知识中的瑰宝传给下一代。二、为神职人员、法官、律师、医师、中学教员和高级公职人员提供专职的训练。三、开展科学研究。四、为独立研究提供训练。

德国教授的声誉,赖于在研究上的贡献。 Friedrich Paulson这样写道:“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上课时侃侃而谈,仿佛在座者都是学者教授。他们对这些听众将来只会从事实用性工作即中学教员这一事实视而不见,或者他们并非不知情,而是他们认为为人师表者,所亟需的乃是真正学者的教育。 ”

德国大学的模式对美国近代大学的影响很大。德国许多名教授其后都移居美国,在彼邦桃李满门。虽然爱因斯坦从未在美国教书,但他的教育观点与这些德国教授无异。

让我引用他于1952年10月5日发表于《纽约时报》的这段话:“只教授一门专业知识是不足够的。因为如此学者只会变成一台有用的机器,而非具备完整的人格。学者必须才德兼备,与美善为邻。徒有专业知识,只不过像一头训练有素的狗,而非仁人君子。学者必须了解人类的渴求、理想以及痛苦,这样才能在群体与社会当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这些宝贵的经验,只能在与老师日夕亲炙时学到,并且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过度强调学术上的竞争,为了立竿见影而过早地专门化,两者只会扼杀了整个文化赖以生存的精神,最后就连专业知识也不能发展了。 ”

美国的大学汲取了德国与英国大学的所长,佛兰斯纳在1930年就提出了大学必须是个有机体,应当探讨物理世界、社群世界及美艺世界的种种知识。他强调大学应该是时代的表征,而不应该跟随世界的风尚。

1963年,加州大学校长克尔(C.Kerr)发表了一本著作《大学之功能》,指出当代大学必须提供多元化的课程与活动、发挥多元化的需求,因此他提出了将加州的大学分不同的层次,除了现在的加州大学以外,还有比较注重专业发展的大学。这种新的思路对整个美国的大学有很大影响。

二次大战后,通讯工具的发展一日千里,实在是非古人所能梦见。电话、飞机、互联网等使世界大大地缩小了。全球化使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知识在人类各种活动中更显重要。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必须培养学生放眼世界,开放思想,循多种角度思考。大学也要有雅量去容纳一些特立独行的知名学者,虽然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背景各异,可是他们会对大学作出卓越贡献。我们必须分清哪一类教育是社会要求的,还是社会真正需要的。很多大学依从政府、工业界或捐款者的“市场需求”而办事。我认为大学应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引领社会,它不应该在政府、企业或传媒的驱使下迷失方向。

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2002年在北大演讲时指出,要花一段非常漫长的时间,才能估量一所大学对人类知识的贡献。不仅如此,大学应该高瞻远瞩,诱导培育新的发明,发展可能影响深远的思想,哪怕要等到这些发明和思想开花结果,得花上十年甚至百年的日子。这是美国大学深信不渝的理念。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它是卓有成效的。

大学的历史

中国古代的学术研究很多是在官方机构进行。到了19世纪末,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显露无遗,政教不分的阴影挥之不去:许多大学热衷于把政治跟学术挂钩,并以出了多少个官员为荣

在孔子之前,中国的大学概由官办,目的是训练贵族子弟治理国家。从孔子到秦始皇这段时期,求学之风大盛,教育以个别名师为中心。在名师门下就学者,成百上千。他们来自社会各阶层,贫富均具。孔子就说过只要能付束(学费)的,他都愿意教导。

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大学有不同的看法。孔子的教诲对东方文化的影响至为深远。他主张有教无类,在当时可说是高等教育的革命。诸子百家的学说,有许多为秦汉所袭用。然而自始皇统一天下,政府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控制。始皇焚书坑儒,便是最极端的例子。秦代恢复东周以前政教不分、官师合一的局面。武帝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培养儒生。有汉一代,太学曾有多达一万多学生,占地广袤。学生之中,亦不乏来自域外者。这种教育体系,自汉末衰微,但复兴于唐宋,其建制经历朝至近代而不衰。

考试制度则始于汉代。汉代举贤良方正,举孝廉,有射策之法,以品德取士。在魏晋则改为九品中正,做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贵族。到隋唐以后则盛行科举。这种考试制度有利于政府广纳良才,乡鄙陇有能之士,一朝中举,即登庙堂。这种制度对维系整个国家的大统一及有效管治,功不可没。纵然如此,无论科举或太学,其考核教授内容皆局限于朝廷认为有利于治国的科目,故此要追求创新和抽象的思维并不容易。与此平行共存者,另有一教育系统,由大儒或佛寺道观所创立,学生门徒也不少。他们自发机杼,创门立派。但由于人手资源不足,学生知识面并不宽广,但很多重要的哲学思想、科学成果都由他们得出。

中国古代的学术研究很多是在官方的机构进行的,这是因为主要的图书典籍都保存在官方。商代的甲骨文就保存在官方,到了最近才发掘出来。从周朝以来,司马迁写《史记》,和二十四史的写作,基本上都是得益于官方的典籍和官方的系统研究。除了史书以外,还有天文历法(有钦天监),农田水利(有大司农)等等。著名的、也是最重要的两本中国古代数学书籍,《九章算数》和 《周髀算经》的写作都是由官方完成的。另外还有贵族和民间藏书引起的重要学术研究,如《吕氏春秋》、《淮南子》、《考工记》等。政府对学术研究的贡献是巨大的。

到了19世纪末,中国传统教育不足之处显露无遗。而中国亦开始采取欧洲的教育体系。然而,传统政教不分的阴影仍挥之不去。许多大学仍然热衷于把政治跟学术挂钩,并以出了多少个官员为荣。美国顶尖的学府,同样渴望其学生能当上未来政府的要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与此同时,大学还有很多不同的重要目标:在科学、文学艺术、工程和医学上的创造发明,比培养官员更为重要。

时至今日,我国的大学的确为社会培养了不少人才,但教育的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改善。另外的困难是对大学的资助不足和对高等教育的理念认识不深。现在,很多父母都热衷于把孩子送出国学习。许多年轻教师也都以得到海外来访教授的赏识为荣,研究方向模糊不清,创新已经不是做研究的首要目标。我想,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按自己的兴趣去从事创造性的工作,这才是最重要的。

大学的问题

我们要建立一套道德标准,要培养一种为人类服务的情操,还要具有尊重理性、为寻求真理纯美而探索东西方哲学、文学和历史的激情。学者的责任,乃是提供及带领社会去赏识艺术及人文

当前国内高等教育体系亟待解决的,有如下几个问题。

一、学风浅薄,尤其缺少富有创造力的年轻学术领袖。由于人才梯队建设不够完善,海外教授兼职现象严重,许多教授往往身兼数职,收取大量的薪金和房屋津贴。一些学校领导为了获取政绩,亦鼓励这种作风。在此风气影响下,崇高的学问很难真正受到重视。

二、资助不足。中国对一流大学拨款的数目,与美国主要大学的资金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评审制度不健全。当人才或资助不足时,同行评审制度便漏洞丛生。对从事研究为主的教授而言,研究基金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从研究基金取得的资助,往往比薪金收入高出很多。失去了基金的资助,其结果可想而知。

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尝试用公正的准则来评比教授。为了公平行事,它倾向于利用某些定量的方法,如按论文的数量,SCI引用的频数等去为研究打分。这种以数量为标准的评审制度,与孔子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除了“有教无类”外,孔子还提倡要“因材施教”,即根据每个人的天赋气质等进行个别教育。而在现在的学术环境下,很多重要的学科根本不存在,即使存在,亦不足够。在这种情形下,如何评审引进这些新学科的人才,又如何去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值得深思。

四、人文培养的缺失。 1951年在纽约伦理文化学会成立75年时,爱因斯坦写信致贺。他在信里说:“艺术的终极目标,乃是达善臻美,而科学的目标则稍为不同。诚然,了解人类极为重要,但是如果在这种了解中并没包含与人共忧同喜的怜惜之心,它只是徒空言……当今政治局面令人畏惧的争端,正是由于我们的文明忽略了这一点。没有‘伦理文化’,人类永远没有救赎。”

关于古典文学的重要性,爱因斯坦在1952年时这样说:“那些只读报章和当代作家代表作的人,依我看来,就像是自己是大近视却又厌恶眼镜。因为他从不看远一点,听多一点,故此他全为偏见和当下流行的事物所蒙蔽。一个人无论是多聪明,如果他从不放弃融会其他人的思想和经验,他只会是枯燥无味。百年之间,只有少数人天纵英明、思想超卓、品位独特。他们的作品流传下来,委实是人类最可贵的宝藏。”

中国历史上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年轻的一代必须学习品尝。我们要建立一套道德标准,要培养一套为人类服务的情操,还要具有尊重理性、为寻求真理纯美而探索东西方哲学、文学和历史的激情。学者的责任,乃是提供及带领社会去赏识艺术及人文。

五、开放性、普世性不够。古时大学又称“大讲堂”,意指一个接待世界各地学者及学生的地方。在当今大学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教授,其互动往往擦出火花,但这种作用在中国的大学里并不多见。大部分学生对阅读英文书籍仍然觉得别扭,而西方的经典,无论是关于文学、哲学、科学还是工程的书籍,已被翻译为中文的,数量并不足够。

现在通讯快捷,要寻找咨询或参考材料,比过去容易多了。但在网络上刊载的评论和文章以快为主,它们往往缺乏深度。人们没有深思熟虑,就快快下了结论;思想还没有酝酿成熟,便赶忙把文章上载。网上的研究论文错误频繁,正因为它们没有经过审阅。因此学者在有效利用互联网的同时,还应留意到它的缺失和不足。

六、研究与教学脱节。许多教授都认为他们唯一的任务是从事研究,对教学不屑一顾。其实教学相长,适量的教学乃是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学不仅可以支援研究,且在与年轻人相处的过程中,往往亦能迸发出新鲜的想法。

七、资深学者行政任务繁重。由于官本位思想作祟,一些学者在完成出色工作后,往往会被提升至行政高位。紧张繁重的行政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占用这些学者的科研时间。很难想象在此重压下这些学者仍能坚持研究,并发表具原创性的著作。

除了培养人才外,高等教育也须以独立客观的方法树立道德的典范,寻求人类互惠并存的原则,揭开大自然的奥秘和抒发人类内心的感情。这正如冯友兰教授在西南联大结束时所指出的那样,“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宋儒也曾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诤言,对于现代高等教育不亦宜乎?

大学的理念

学者应当坦诚地追求知识,发掘新意,甚至牺牲个人的利益。我相信只要一位学者心无欲求,品格高尚,那他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往往能够获得成就

要实现上述所言之大学目标,端赖实践。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个人以为,应建立一套基于东西文化为基础的世界文明。今日的西方文化发源于古代希腊、埃及、巴比伦等文化,而东方文化如中国、印度、穆斯林等文化亦同样深厚,影响至巨。这些文化的共存或融合,除了在经济和政治上具有深远影响外,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贡献难以估量。怎样透过相互的了解和从本身的价值出发,消弭当今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崇高任务。

透过科学和艺术使学生懂得欣赏自然的真与美。年轻学子要培养出对科学艺术中的基本问题的浓厚兴趣,学术大师要被介绍到国内,而本土亦要培育出学术大师。这些学术界的领袖会指出正确的研究方向,找寻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

与社会互动。大学固然要为整个社会服务。但是,应该由大学本身去决定社会需要什么,而非盲目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大学应该为技术开发提供理论支持,但不应该从事具体的管理或产品的开发。事实上,绝大多数技术方面的突破都来自基础科学,因此大学应该专注于发展跨越基本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等学科的综合领域。

近代教育家往往因为大学太过偏重理论教学,实务教学不足,以为大学应当对产业界负责任,替产业界全面培养人才。但我认为,在现在中国的研究型大学里,传统大学的理念比现代大学的理念更为重要。我个人反对在研究型的大学里,将知识商业化,其后果是对创新十分不利。

交通大学校长叶恭绰在1912年曾说:第一,研究学术,当以学术本身为前提,不受外力支配,以达于学术独立境界;第二,人类生存世界贵有贡献,必能尽力致用方不负一生岁月;第三,学术独立斯不难应用,学术愈精,应用愈广。这个观点值得工科大学借鉴。

学术自由乃是上述建议的前提,没有学术自由,什么都办不了。我们这里所说的学术自由是指,建立一个好的学术环境,使创造性的思维变得可能。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任校长时,礼贤下士,在校园里容纳不同的声音、相反的意见。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二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只有容许学术自由,学者的知性品格才能受到尊重及保护。学者应当坦诚地追求知识,发掘新意,甚至牺牲个人的利益。我相信只要一位学者心无欲求,品格高尚,那他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往往获得成就。

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评审制度。在20世纪,全世界大量的人才涌入美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国社会和美国大学提供了比其他国家更好的机会,使这些人才能够发挥他们的所长。这个制度的奠基石乃是完善的评审制度。

还要鼓励激情和梦想。唯有激情奋发,青年学者才能够在追求真和美的大道上迈进。我们要教育下一代确立崇高的志向。学懂技术以谋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抱负和梦想。

高等教育篇10

一、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德育观念

(一)树立高职德育的特色观

以就业为导向,应该注重理想教育、价值观教育择业观教育,尤其要把职业观放在首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使学生在预演、模仿企业人、职业人、社会人的过程中,为实现充分就业作好非智力方面的思想准备。要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德育特色,还要以就业为导向选择、设计德育内容,以就业为导向拓展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德育评价,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就业导向特色的高职德育模式。

(二)树立高职德育的人本观

传统的高职教育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单纯地理解或定位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或削弱德育,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有害的。以就业为导向,造就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高职德育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基础,把德育融人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从高职人才培养的角度说,如果德育缺失,培养出的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低下,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自制力和意志薄弱,敬业爱岗意识不强,就难以被企业接纳而实现就业,即使是暂时就业,也终究会被企业排斥。

(三)树立高职德育的实践观

高职德育的实践观是由德育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首先,从道德运行过程来看,要使道德教育取得实效,必须顺利实现两个转化,即把教师所传授的品德规范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念,还要将学生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若要顺利实现道德的内化和外化,必须促进学生的道德体验。实践是道德体验的场所及主体性生成的基础,同时是道德体验深化、发展的动力。其次,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职业性、社会性,它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的比例达到1:l。实践教学中的实验、课程实习、模拟实训、毕业设计、企业见习、实训和顶岗实习等,既是形成职业技能的主要教学过程,也是进行德育实践、形成道德品质与行为的德育过程。由此可见,正是由于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才能充分保证学生的实践体验,并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积极地自我发展。

(四)树立高职德育的开放观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这就要求高职德育也应是一种开放的德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纵向来看,高职德育培养的目标不只是好学生,更应该是好员工、好公民,应以开放的眼光向前看。“德育要求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进步、社会物质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因而德育内容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对于高职教育而言,不同的专业其德育内容也有不同的要求。从横向上看,高职德育绝对不能“闭门造车”,学生从家庭到学校、到工厂(实习基地)、到社会都有广阔的活动天地,这就决定了其德育素质的形成,除校内影响外,还直接受家庭、工厂、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德育素质的好坏,也会反过来不同程度地影响家庭、工厂、社会的德育状况与德育建设。

二、以就业为导向选择德育内容

(一)把基础文明教育作为高职德育的基础工程

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是高职德育的基本任务。具有爱国心、民族责任感,具备现代文明意识,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是现代人才最起码的人格品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我们应树立市场经济的基本意识与规则,强化学生的公平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规则意识,使学生牢记在任何职业岗位上,都要始终如一地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规则去做人做事。

(二)把择业观念教育作为高职德育的特色内容

以就业为导向,首先就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择业观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能力上的综合反映,良好的择业观念必须是:顺应时代要求;价值取向与社会利益一致;具有宽泛性和可调试性。加强x,l-~生择业观的教育,要让学生明确:职业分类是由社会分工所致,无论什么职业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别。无论是何种类型企业,无论是沿海企业还是内地企业,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肌体不可分割的细胞;无论何种就业形式,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高职德育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与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结合起来,使之具备更加实际、富有弹性和具有鲜明时代性的择业意识,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需要。

(三)把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作为高职德育的核心内容

加强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竞争优势之所在。首先,要加强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规守时、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基本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掌握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学会正确处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其次,要依据不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分专业进行特殊职业道德训练,提高职业道德培养的针x,j-性。第三,高职德育应当把培育学生不怕牺牲、敢为人先的精神,热爱科学、献身事业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敢于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作为必修内容。

(四)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高职德育的重要补充

高职生既带着高考失败的阴影,又面临就业竞争的巨大压力,因此必须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磨难教育和抗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就业能力。高职德育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能面对现实,相信他人、相信组织和社会,遇到困难不退却,不怨天尤人,始终保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以就业为导向拓展德育途径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的作用。“两课”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道德培养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两课”教学不能遵循旧的模式,必须彻底摒弃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突出引导和启发,

突出案例教学,在内容上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择业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其次,要充分发挥其他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学中蕴涵了丰富的职业道德的教育资源,真正做到管教管导,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利用实践教学网络,强化高职德育实践

高职教育中课程的实验、课程实习、校内实训、毕业设计及企业见习、企业实习等,既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德育实践的过程与实践的基地。传统德育往往只注重德育理论知识的教育、案例的讲授,只是在观念上培养与提高了学生的“德性”与涵养,却忽视了道德实践,没能形成“德行”。高职院校应把丰富的实践教育资源纳入德育课程教学体系,统一规划、设计、实施和考核,让学生在德育实践中形成道德行为。如在学校或企业的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的职业要求,对学生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严格的考核制,进行严格的规范训练,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三)以企业的要求营造育人环境

首先,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具有很强的职业性,根据联合办学或订单式办学企业的文化来改造校园文化,在办学理念上凸显以就业为导向,在产品定位上满足企业的要求,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引进企业管理的相关理念。其次,第二课堂的开展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这一主题,多开展企业与学校互动的活动,如请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来校讲座,到企业进行见习参观,举办企业招聘现场会,成立就业指导协会等。新晨

四、以就业为导向丰富德育评价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空间可以拓展到企业,企业员-1-和指导学生实习的师傅也成为学生德育评价的主体,从而形成了由学校教师(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管理者等)、企业实习指导师傅、员工、同学、家长及学生本人参与的多元评价主体。

(二)评价内容综合化

德育评价应从认识、实践、心理3个层面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综合考查,既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要考核他们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考核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又要考核他们的实践表现;既要关心学生的知识、能力,又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既要根据在校期间表现,又要看实习期间的表现,特别是高职德育的评价更要看学生在实践中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突出其实践性。

(三)评价形式多样化

德育考核具体可分为理论与实践考核两部分。理论考核可采用开卷考试、作业、小论文、课堂讨论、课前演讲等形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创新;实践考核应重在考查学生参与实践教学中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情况、参加社会实践情况、日常行为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评价过程中尽可能让所有的评价主体都能参与,努力把德育教学和学校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使这些层面相互补充、相互贯通,体现德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

一、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在实习、实训教学中,应把学生的技能考核与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考核结合起来,使实习成绩成为技能成绩与职业道德考核成绩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