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必要性十篇

时间:2023-11-08 17:51:06

高等教育必要性

高等教育必要性篇1

人类文明的进程清晰地标示着原始文明一农业文明一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的进化轨迹。在人类社会走向生态文明之时,高等教育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整个社会有机的组成部分,当然不可能置身于社会发展的生态潮流之外,各种生态形式不仅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还会必然地延伸到高等教育上来。如何使高等教育更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实现高等教育生态化转向,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内涵解读:生态化理念与高等教育生态化

1.生态学与生态化理念

生态学(Ecology),源于希腊文“Eco”和“Log-os”。含有“逻辑”或“科学”之意,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卡尔首次将生态学界定为研究生物与周围的有机环境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现代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发展,系统生态成为研究的热点,当人们在研究系统生态及其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制时,发现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具有自组织功能的复杂系统,系统里的每个生态因子之间保持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由于这种属性具有哲学指导意义的特质,于是提出了“生态化”的概念。这里的“生态化”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生态内涵,而包含了深刻的哲学意蕴,其实质是对事物关系的把握,它揭明了事物之间保持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超越了机械论而转向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世界观,已成为一种理念、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体系,可广泛运用于其他各个学科,为科学研究以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一种新视角、新思路。如果说生态学的繁荣,促进了生态政治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而“生态化”概念的提出,则标志着人类思维范式的重大转换,以“生态化”的思想指导高等教育,必将引导高等教育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

2.高等教育生态化

所谓高等教育生态化,就是以生态化理念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借助生态学原理和复杂性科学的基本规律,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使高等教育的发展跟自然和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建立一种育人为本而又自然、和谐、开放的新型教育发展模式,实现高等教育系统的动态平衡过程。它追求教育内部、外部主客体间相互依赖、互促互利的协同,教育对象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及其自然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性的拓展,强调各种教育要素输入、输出状态的动态平衡。

高等教育生态化的核心是把高等教育视为一个由各种教育因子组成的复杂网络生态系统,各教育因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其中每一个因子都是这一整体的一部分,并依赖于其他因子动态地呈现出共生与竞争、平衡与发展的状态。首先,存在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相互依存,均享受着发展的同等权利,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这些要素是耦合的、协调的,如果耦合、协调不好,就意味着系统生态平衡的破坏。其次,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发展又并非完全均衡,实际上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通过各个体相互竞争或斗争而实现的,正是通过这种竞争或斗争才使得生态系统生生不息、活力常在。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有三个价值主体,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其中学生是中心;三个基本环境,即:高等教育外部的社会宏观环境、高等教育内部各种不同教育层次和形式的高等教育组成的中观环境、高校内部各种生态因子组成的微观环境,其中高校是中心。高等教育生态化正是通过协调高等教育的各个价值主体、各种教育生态因子和环境因素的共生和发展,利用生态调节机制来提高高等教育系统的承载力,着力于解决高等教育生态系统里的矛盾和失衡,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现实诉求:高等教育生态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1.高等教育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客观要求

以系统生态的视角来审视教育可以发现,高等教育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系统。从高等教育的结构来看,不同层次和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自身办学基础合理分工,各自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彼此相互关联,以一定的结合方式和比例关系保持均衡发展和协同进化。从某一高等教育机构的内部环境来看,其规模和组织结构、物质条件、体制制度、教学设施、文化氛围及其行为模式等教育因子共同构成学生的学习情境,影响学生的行为,学生的行动又改变着现实的学校情境,影响学生自身和其他个体的身心发展。从整个高等教育与外部环境关系来看,它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制约作用,不断地与政治、经济、科技等环境因子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在发展中调整自己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需求,从外部环境不断吸收人、财、物等营养,用以实现自身价值,为外部环境输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并与外部环境保持一种动态的输入(人力、物力、财力、信息)一转换(弹性调控)一输出(出人才,出成果)相对平衡,同时尽可能保持低输入高输出,不断开发新的项目替代输入。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有着相似的内在机理和一致的质态属性,它除了具有一般系统所具有的稳定性、整体性、层次性、关联性、独立性等特性外,还具有生态系统所具备的自我维持、自我调控性、可持续发展特性、输入输出的开放性、环境影响性等生态化属性。正是高等教育这种生态化属性决定了高等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遵循生态化原理和规律的生态化教育,因此,高等教育必须走生态化发展的道路。

2.化解高等教育生态危机的迫切需要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及社会需求等众多力量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从1999年起开始了跨越式的増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跃升到2008年的23.3%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己经在短短十年里走过了发达国家30年的历程,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基本实现了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的战略目标。

然而,当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变迁时,忽视了教育生态化发展规律,在谋求快速发展中却走出了一条非生态化之路,引发了一系列的教育危机,一方面区域发展不均衡,层次结构、学制结构不合理,学科发展不协调,学生自然性发展和社会需求失衡,等等。另一方面,教育目标标准化、教育手段模式化和教育环境趋同化,学生个性被淹没,学校特色不明显。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为世界之首,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校却凤毛麟角。当然我国现代化教育历史不长,难以与发达国家抗衡,但与非生态化教育也不无关系。如此畸形的高等教育发展己使得高等教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己迫在眉睫,这是全社会的心声和共识。因此,必须要用教育生态化理念来审视高等教育,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和建构原则,对高等教育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和创新,走高等教育生态化发展道路。

3.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而且对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态化的重要内涵。它包括教育的各个层次,从纵向看,包括高职、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等以满足社会和教育受众对教育的全面需求,从横向看包括各个学科门类,既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又包括职业技术教育。二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态化的重要特征。首先是教育结构合理,从教育战略上讲,就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布局,理、工、文、商、管各科动态协调,东、南、西、北、中各地大致适度。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基本同步,招生规模的扩大与人才培养的质量相适。三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以育人为本注重教育内涵丰富和发掘,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由于过度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用管“物”的方式管人,在招生、教学、科学研究以及成果评估等各个环节都有反映。这种模板化的教育模式,严重地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成长。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求高等教育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高等教育系统生态化。高等教育生态化发展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一“要处理好质量和数量,眼前和长远,结构和规模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运用和体现,也是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

三、路径解析:高等教育生态化发展的实现

1.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高等教育结构生态化

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直接影响着教育功能的发挥。因此,要提高高等教育功能就必须调整高等教育布局,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等教育结构生态化。

从教育生态化视角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可清晰地看到现有的高等教育存在着区域分布不平衡、学科布局不协调、课程设置不合理等诸多矛盾。这些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原来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所致。因此我们要按照统筹兼顾、和谐协调的发展原则科学地整合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从而提升高等教育功能。在区域分布上,国家要根据各个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合理地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建立区域教育财政补偿扶持制度,健全捐赠税收优惠政策等行政调控手段,尽可能多地将优质资源调整、引导到中西部地区。同时,有计划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新増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区域间均衡发展。在类别层次上,在适当扩大教育总体规模的基础上,调整专本科教育的比例,尤其是要大力支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地方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职业技能型人力资源,从而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在办学形式上,推行百花齐放的方针,避免千校一面,鼓励多元化办学,在保持正规高等教育持续高效发展的同时,鼓励企业办学,大力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根据社会的需要和终身教育的理念,推动成人教育的发展。在学科结构上,强化对学科专业的宏观调控,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使重点科类专业和基础性科类专业保持适当的比例,利用市场调节加速发展应用性科类专业,同时适当加快发展文科类与新型学科类专业。此外,还要根据生态系统演变的一般规律,根据情境的变动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适时进行结构调整,通过机制调节来实现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协同进化,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结构生态化,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功能。

2.优化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生态化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运行和发展的,它同社会环境之间构成了密不可分的生态联系。一方面,它得到社会的推动和支持,同时受到社会需求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它又反作用于社会环境,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它们这种辩证统一、互促互利关系,是通过高等教育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来实现的,体现着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化特征和功能。首先,优化高等教育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获得外部输入的保障。调适高校与政府之间、高校与家庭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各种关系,争取公平合理、竞争有序的政策环境,创造宽松适宜的经济环境、开放和谐的文化环境,从而保证输入的稳定和持续强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其次,优化高等教育内部生态环境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及时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掌握外部环境的情境需求,通过调整高等教育内部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内涵,培养出各种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从而达到高等教育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的目的。

有效的教育供给和投入最终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通过输出人才和科学技术来服务社会,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又必将为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能量和物质,从而推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进化,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坚持育人为本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生态化

高等教育属于人一社会一自然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虽然它与外部系统保持着紧密的生态关联,但它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具有同其它生态体系相区别的特质,有自己的运行和发展规律,这种特质突出地表现为:高等教育的对象是人这一存在,人是一种自觉自为的类存在物,理性使人的发展超越了非人类存在物发展的盲目性。为了自我提高、自我实现,人创造了高等教育,从这个角度看,高等教育实质上是人实现自我发展的手段,那么高等教育目标最终指向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也就理所当然。正是认识到这二者的本质关联,所以高等教育生态化发展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生态化。而人又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结构,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及实践属性的统一。“人的发展包括在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总体发展,是社会中每个人身上的类特征、社会特征和个性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模式生态化要求注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才培养服务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对高等教育的不同要求以及对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真正实施“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提升人和完善人”的教育。

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化,以下几个环节是重要的:首先是目标的生态化、标准的多样性。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里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智商的提高、技艺的获得,还要求情商的提升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技和人文艺术素养等全面素质的发展。“自由”发展是指,生态化的高等教育既承认学生的同一性也认可学生的差异性,注重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辩证统一。其教育服务既强调学生受教育的公平,也关注用创新来突出差异。公平体现了高等教育生态化理念中“有教无类”的和谐,创新体现了高等教育生态化理念中“因材施教”的差异。这样,就能使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合理地开发,获得个性、特长的自由发展。其次,过程的生态化、方法的多样性。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学习、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视为一个有序相接的过程,完成每个环节的方法各不相同,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实行平等对话、相互交流、启发诱导等多种教学方法,既使整个育人的时间空间充满和谐的育人氛围,又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形成教育活动的“生态链”。其三,环境的生态化、活动的多样性。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等完成的,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中进行的,环境和条件虽然对人才的培养不起决定性作用,但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良好的生态化的环境是培养生态化的人才的重要条件,这对于有多样性活动的高等教育更是如此。因此,高等学校不仅要培育自身独特的高校精神和价值理念,形成自由民主、求真求实、奋发向上、和谐有序的人文环境,而且要注重构建优美怡人的高校自然环境,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消除焦虑、缓解紧张,适当释放学习的压抑,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实现生态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结语

高等教育必要性篇2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学 案例教学 必要性

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政策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4],是培养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时必备的一门课程,其学科的特点决定了高等教育管理学科教学中实行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具有客观真实性、突出实践性、较强综合性的特点,运用于高等教育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自上世纪20年代在美国正式推广以来,受到了企业界、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重视和支持,在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案例教学又称案例法、案例教学法。

(一)内涵。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教学案例为媒介,以个案分析为切入口,以学生共同研究和观点碰撞为主要施教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2]案例教学有别于传统的事例教学,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核心,必须具备客观真实典型的特点才能作为编写成教学案例的素材。案例教学作为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式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是在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中,不是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而是贯穿对具体案例问题的分析研讨,以案例问题为起点,以学生分析研讨为过程,以共同寻求解答为终结,目的是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二)特点。

作为一种功能独到、有广泛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有自身的特点,这也是案例教学之所以行之有效而被广为采用的原因。我认为,案例教学具有两个引人注目的重要特点:第一,案例教学过程中能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这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师教育的负责人、极力倡导在教育管理学教学中导入案例教学的梅塞思(K.Merseth)博士所说:“与那种松散结合的个体学习者不同,案例教学需要形成一个学习者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共同体成员都分担着学习的责任。”[5]案例教学过程的核心就是打破老师课堂讲授知识的固有模式,而针对教学目标选取真实案例,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剖析案例问题,并作为参与者融入到讨论中,从而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案例教学侧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案例教学的实质就是学生运用原有知识从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增长新知,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唤起了学生团队合作的集体意识,而且训练了学生的信息搜集、语言表达、归纳概括等多种能力。

二、高等教育管理学

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从高等教育领域分化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从工作经验体系到科学理论体系,其学科体系一直都是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

(一)学科性质。

关于高等教育管理学科性质问题一直存在争论,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各持己见,归纳起来有四种观点:(1)高等教育管理学是高等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2)高等教育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3)高等教育管理学是边缘学科,它既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4)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交叉学科。[6]我更倾向于第四种观点,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高等教育管理学虽然移植、借鉴、融合了其他学科尤其是管理学领域的理论方法,但是以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研究对象,体现了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一大特点是运用理论为实践服务,从而在实践中发展理论,故其特质是实践性。

(二)学科目标。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揭示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3]而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通俗说法是高等教育日常运转的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我认为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目标是培养具备高等教育管理的专业知识,具有在日常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进行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人才。

(三)学科内容。

学科内容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划分:第一个是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视角,第二个是从常规理论和热点问题的视角。第一个视角:从宏观层面出发,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内容包括整个高等教育部门中的管理现象、高等教育管理的规律;从微观层面出发,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内容交叉渗透了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主要研究具体的高等教育管理实践活动,其中包括如何对教育和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影响管理效能提高的各种因素有哪些,如何对人、物、时间、信息等资源进行管理,使其发挥最大效用,最终达到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之目的等。第二个视角:高等教育管理学涉及的常规理论包括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历程、基本原则、基本规律等及具体管理实务如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科研管理和后勤管理;高等教育管理学涉及的热点问题包括高等学校的定位、结构和内部体制改革,高等教育政策,政府大学社会的权力与责任,现代大学制度,校本管理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

三、案例教学的价值在高等教育管理学科中的体现

案例教学在法学、医学及工商管理学界的成功运用,尤其是哈佛商学院的推广,使得案例教学成为教学方法中的热点研究问题。教育工作者们开始着重探究案例教学在单一学科及跨学科教学中的价值,比如近年来很多教育界学者开始研究案例教学在教师教育、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同样,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培养未来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和研究人才的交叉学科,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价值值得重视和研究。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探讨案例教学的价值在高等教育管理学中的体现。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映射学科特性。

案例教学通过在学生面前呈现生动典型案例和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更直接和深层次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更有效地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案例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1]这正好映射了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特性。上文中我提到,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就是实践性,它借鉴渗透综合了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来指导高等教育领域的管理活动,并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新的理论,从而促进学科体系的发展。一直有学者、学习者批判、抱怨,高等教育管理的理论空洞脱离现实,对实际中的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缺乏适用价值。然而案例教学为理论和实际搭建了桥梁,拉近了课堂与社会的距离,在教学中将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捆绑在一起,供学习者自主思考研究。

(二)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吻合多元化的人才目标。

案例教学通常针对教学目标选取典型案例,学习者在对真实事件有直接感触或亲身体验各种情境的同时,围绕需要解决的一个或多个实际问题从多种角度出发,展开集体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脱离了对老师的依赖性和有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势,在学习中自主思考分析,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运用融会贯通,提炼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和答案,在讨论中吸取他人的新观点拓宽自己的思路,从而有所创新。案例教学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学习个性,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锻炼搜集处理信息、语言表达和文字综述的能力等。这些能力和素质符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和研究的用人要求。高等教育管理学不仅需要培养具备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知识的人才,而且需要培养在日益复杂和变化多样的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能自如处理协调各种日常管理事物和突发事件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等教育管理人才。在这方面,案例教学必将凸显其优势。

(三)优质案例与多元结果契合学科内容的多样性。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学案例一般有几个特点:(1)取自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现实问题或曾经发生的历史案件,相关资料客观真实有较强的实践性;(2)在同类事件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蕴含值得研究的问题;(3)紧扣相应主题,简单生动的描述了事件的发展过程;(4)以叙述事件为主,内容丰富。从上文可知,高等教育管理学中蕴含了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所有理论和实际问题。由于时代的发展、制度的变迁,影响管理活动的因素日益繁杂,管理知识和理论逐渐多样化,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也不例外。因此,学习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必须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背景,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权变各种管理因素高效达成高等教育管理目标。[7]若将案例教学运用于高等教育管理学中,则案例能完全呈现出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因素和实际问题,符合学习高等教育管理知识的需要。同时,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热点问题通常会有多种结果和论争,这也是由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多样化和复杂性所决定的。在传统教学中,标准答案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案例教学则为各种观念的碰撞提供了平台,多样化的思路可以提供多元的结果。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有充分的自由空间针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热点问题各抒己见,在各种思想中取长补短,这正符合管理活动多样化理论和解决方案的需要。

四、结语

我通过上文三方面的论述,充分证明了案例教学的特点符合高等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价值。高等教育管理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课堂氛围僵硬、教师注重理论而忽视引入实际问题、学生讨论缺乏积极性难以争鸣等。相对于目前的教学状况而言,优势突出的案例教学运用于高等教育管理学科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改善现存的教学问题,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如今越来越多学者针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特点,研究案例教学的价值和可行性。虽然很多教育者认识到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并尝试在高等教育管理学中运用案例教学,但碰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案例教学理论的系统研究和教师培训力度不够、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和组织实施有难度、没有专门的案例研究和编写机构导致案例资源缺乏、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等。不可否认,案例教学在高等教育管理学中的有效运用和自成体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社会、高等教育机构和高等教育研究者需要通力合作,加大资金投入,展开社会调研,编写案例库,加强案例教学理论学习,吸收国外成功经验进行教师培训,争取充分利用案例教学的优势改善高等教育管理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德林.案例教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

[2]梁周敏,章立民,杨宝成编著.案例编写与案例教学[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3]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柏昌利.高等教育管理导论[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5]Katherine K.Merseth,Case Studi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1997:6.

[6]白逸仙.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的合理性辩护[J].现代教育管理,2009,(1).

高等教育必要性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必要性;制约因素

一、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以及对人才激烈争夺的挑战,我们必须大力提倡和实施高等教育创新,真正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等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信息社会初具雏形,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的生产与创造正日益成为社会的核心和发展的动力。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如果我们不能培养创新人才,我们就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胜。这对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创新与之相适应。我国只有大力实施高等教育创新,才能使高等教育始终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强大“发动机”。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人类从野蛮简陋的原始社会发展到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其间充满着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而科学的本质就在于创新,其中包括高等教育的创新。没有包括高等教育创新在内的人类创新,就没有进步,也没有历史。因此,高等教育创新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二)高等教育创新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要求

今天,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科技进步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成为当今社会的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的关键是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要依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点和关键是教育创新,尤其是教育出口的创新——高等教育创新。

中华民族曾经在世界历史上创造过灿烂的文明,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力地显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和卓越的创新才能。但是,到了近现代,中国的创新能力却明显地逊色于其他一些国家。以当今世界科学界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奖为例,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学实力和创新实力。从诺贝尔奖设立至今已经进行了97次评选,然而在这97次千余人的获奖名单中,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中国籍公民却没有一人获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振宁、李远哲、李政道、朱棣文等六位美籍华人却在别的国土上获此殊荣。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峻而现实的问题: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只有在外国的环境中才显示出他们更高的创新才能?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多方面的,但与我国教育创新不足,缺乏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也是有很大相关的。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大力提倡和实施高等教育创新,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

(三)高等教育创新是解决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

当今的世界和中国,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既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一是知识经济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信息量的激增,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极大地丰富了高等教育内容,同时,如何在教学中及时地反映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二是我国加入WTO后,同世界各国间的科技文化交流更加广泛,这一方面为我们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的教育全面面向世界,高等教育作为传播知识、创新文化的重要场所,将面临着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持中华民族优秀教育传统的挑战;三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同时为我们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组织有序地改进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四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要求进一步增长,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如何加强高等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和沟通成为了现实问题;五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择业观念进一步转变,同时,对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更新人才价值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解决这些新时期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根本的出路在创新。我们只有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才能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转贴于

二、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教育观念的制约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创新首先是观念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前提。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观念,虽然也不乏闪光之处,但总体上来说,由于其历史的局限性,已无法适应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一,传统经济形态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由于工业经济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悠久,影响我国教育发展的经济背景更多源于农业经济。农业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自给自足的生产,这种传统和简单的劳动方式,使高等教育的职能定格为“传道、授业、解惑”,同时,“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固守疆域”的禁区意识,使高等教育不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第二,儒家文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它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一是儒家文化的中庸思想,使高等教育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庸之道对人的正面影响表现为其反对激进、不走极端、追求和谐等,但中庸之道以“中和”为准则,回避斗争、反对冒险、主张维持现状、否定变革等思想却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儒家文化纲常伦理思想,使高等教育忽视了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儒家文化强调人伦和秩序,强调“师道尊严”,崇尚一统观念、等级观念、孝忠观念、权威意识。与此相适应,我们的教育方式带有专制性,缺乏民主性和平等性。教育只注重继承、接受。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永远依附于教师,失去了主体性和创造性。三是儒家文化的功利性思想,使高等教育似乎更着力于实利,着眼于仕途,着眼于权势,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视创造、创新为“淫巧奇技”,相应地,我国高等教育传统历来把学生的分数当作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升学要看分数,社会招工要看分数,分数几乎成了大学生获得知识成果的唯一标志,这种过重的分数观念,极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苏联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照搬苏联教育模式,建立起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实行专才教育,将高等教育内容严格区分为文、理、工科,各科之间互不交叉,互成体系,实施分科教学,使高等教育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其一,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其二,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受到局限;其三,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其四,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这些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更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育教学制度的制约

教育创新,关键是教育教学制度创新。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不仅对教育创新起保证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创造力的开发具有解放作用,需要给予特殊的关注。然而,并非所有的教育教学制度都能促进教育创新。现行的高等教育教学制度有哪些缺陷,本文无力系统研究。且举几例,试作一些分析。

第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实行政府集中控制的管理体制。在这种制度背景下,高等学校办学的主体是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学校来属于政府,高等学校的建立、经费来源、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教育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毕业生分配、后勤服务等,都遵循国家或主管部门的指令办事,高等学校基本上没有办学自主权。这种高度集中控制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导致了高等学校自身制度建设僵化倾向的出现,扼杀了高等学校自身进行制度创新的原动力,最终使高等学校出现“反创新”,导致了高等学校创新力不足的恶果。

第二,教学管理制度。我国现行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是一套以管理者为本位,以教学监控为中心的制度,这种制度刚性过强,缺乏弹性,没能为学生的学习自由提供相应的选择性。首先,在专业的选择上,学生入学时,不管是自愿还是无可奈何地调剂进入了某一专业,只要跨进了大学校门,要转换专业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大学生中“不喜欢”当前所修读专业的学生占相当的比例,“学非所爱”的现象较为普遍。其次,学生也缺少课程学习的选择权。现行高校教学计划、课程、教材、教学大纲划一,学生缺少选择课程、教师和学习时间等的自由。一方面,学生喜欢的课程难以开出,或者开出了不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另一方面,某些学生不感兴趣的课程,又不得不必修、不得不考试。虽然一些大学实行选课制、学分制,增加了一些选课的门数,但实际上学生能够自由选课的余地实在太小。由于大学生民主参与机制未真正建立起来,大学生缺乏参与教育创新的途径。学生作为教育创新成果的最终体现者,如果教育创新没有学生的参与,得不到学生的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创新的。

第三,教师评价制度。高校年年都要对教师进行考核。在对教师考核的诸多指标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完成工作量的状况”,因为这一评价有刚性的“量”的指标。只要教师完成了一年的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在正常情况下都能得到称职的评价。这反映不出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学水平的高低。以完成科研工作的量来考核教师的科研工作,这种科研工作量具体到要有什么级别的课题、项目,要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发表多少文章等,完不成这样的科研工作量,就将直接影响教师个人的经济收入。对教师提出这种急功近利的科研要求,使得相当多的教师为了评职称而进行科研、为了完成科研工作量而进行科研,谈不上有所创新。

(三)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人们的教育创新及其他各类创新活动具有不同的作用。有的能促进创新过程,有的则抑制创新过程。创新是绚丽的花朵,唯有适宜的气候和环境,肥沃的土壤,它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由于封建社会的长期性,现在我国的社会文化中还残留着一些封建思想,不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构成了教育创新活动的障碍。

高等教育必要性篇4

关键词:高等院校;教育质量;顸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6-030-02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步伐,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迈进大众化阶段,而质量问题随着数量的膨胀而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高等教育的变化是由以前从数量多、规模大转向对质量的高度需求。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于是,许多学者就如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问题做了大量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

一、高等院校教育质量预警机制的必要性研究

(一)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迫切要求。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等院校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高等院校的生源质量也不同于以前的精英教育阶段,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将是从以前数量需求多、规模庞大逐渐过渡到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和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所以在高等院校建立教育质量预警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各个因素和环节进行有效的预警,能够预防教育质量危机的出现,建立新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要。高等教育是国家的长久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好状态,是持续、健康地发展。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有长远考虑,牢固树立持续、健康发展的思想,不能急功近利。此外,高等院校在学科建设、规模发展、校园建设、奋斗目标等方面,也必须有长远规划,既顾眼前,又顾将来,远近结合,统筹规划。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高等教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也就是说,为了能够使高等教育连续不断发展、大跨步向前迈进,就必须建立结构合理的数量与规模,提高教学效益。影响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因素,包括规范的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提升、完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运行等,必须加以预防与控制。因此,在高等院校构建教育质量预警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三)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院校的需要。高等教育质量是学校声誉的基石,更是学校存亡的命脉。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品牌质量”也是客观存在的。欧洲和西方一些知名的国际大学,都是世界级“品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通过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高超的学术成就对整个社会所作出的高质量的贡献与服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并赢得社会认同的学术声誉。这对我国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很有启发意义。“建立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使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是要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来构建全面质量管理和重视过程管理。学校之间的竞争就是质量与声誉的竞争。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胜利,学校必须对教育质量进行严格监控与管理。否则高等教育一旦转化成教育危机,不仅对学校的声誉带来影响,更加严重的是将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重大损失,形成社会危机,对国民教育素质的发展影响极大。众所周知,教育效果具有滞后性,因此,预防更能够积极主动应对可能出现的教育质量危机。“危机的预测与防御要比危机产生后进行善后处理更加有效”。预警机制建立的目的就是对教学质量进行预警。因此,保证高等院校教育质量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就是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预警机制,这也是预防和处理危机的关键。

二、高等院校教育质量预警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一)我国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诸多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探索,为建立教育质量预警机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就被确定为国家高等教育最基本的环节,并且建立了中央集权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监控体系。1985年5月,我国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就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转变为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主导、各高等院校为主体、社会机构积极参与的新格局。1993年6月,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连书研究员发表了以目标评价、过程评价与定量评价为核心的《中国大学评价――1991研究与发展》大学排名表,从一些特定的方面对国内大学进行了排名,标志着社会中的独立研究机构开始参与到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来。这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研究在高等院校建立教育质量预警机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虽然在这期间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监控体系上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或实践上的保证不力,但还是承担着高等院校为国家社会政治与经济服务的使命。如何运用管理学理论对教育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加强高等院校教育质量保证监控体系中的“实时监控”,就必须把预警机制运用到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来。

(二)社会其他领域中预警机制的运用。预警机制作为预防警示机制,已经在社会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失业预警机制就是为了加强失业调控,而建立的失业动态报告,其主要目的是对可能出现的较大规模的失业,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建立失业预警制度是中国促进就业和治理失业长效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可以完善失业统计制度,更好地掌握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是采取常规措施来应对非常规状况的有力保障。而在税务系统中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积极探索廉政风险预警与防范管理,创新建立廉政预警机制,以行政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运行中的重要部位和薄弱环节为对象,依托现有信息化技术,体现源头预防,突出行业特色,加强整体联动,科学超前预警的总体要求,有效堵住了中、高风险的环节、领域,切实保护了干部,减少了不廉洁行为,化解了廉政风险,增强了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

现在有人将预警机制引入到学校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之中。西北民族大学近年出台的《本(专)科学生学业预警制度的暂行办法)中指出:本校教务处负责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进行实时跟踪。对不及格课程(或学分)累计超过该学年所修读总课程(或学分)1/2的学生提出预警。预警分为期初预警、期中预警、期末预警等三个阶段。期初预警,就是开学前两周内,各学院将上一学期不及格课程门数、学分数达1/3(含以上)的学生名单通知其班主任(导师)及任课老师。期中预警。期中预警,期中统考后三周内,对不及格课程门数达二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学院对学生提出预警。期末预警就是

每学期期末考试后,对不及格课程或学分累计超过本学期所修读课程(或学分)1/2的学生向家长提出预警,并请家长配合学校督促学生。高等院校不仅出现对大学生学习质量进行预警管理,还出现对高等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进行预警的管理体制。2006年,北京市率先出台民办高等院校预警机制和评估制度,将民办高等院校基本办学条件,特别是民办高等院校的管理机制、办学水平、专业设置和教学质量等条件纳人评估体系,进行定期评估,并向社会公布。可见,预警机制已经在学校运行管理中得到有效的运用。

(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大力发展。在教育技术领域,大学学籍学历信息数据库、多媒体应用技术、网络应用技术,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广泛采用。当今社会,数字信息化高度发达,就为管理者提升管理技能、完善管理功能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预警机制就是这样一种新的运行于高科技平台上的管理模式。通过教育信息管理系统,使信息快速传递,管理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得以完善,这样就能够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教育质量信息能够即时到达各个管理区域,使监控人员和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避免出现教学质量危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为预警机制的建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一些欧洲国家如德国、英国、荷兰等,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而美国甚至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有了高等教育质量认可标准,他们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与预警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可供学习。目前,我国也有大量的学者通过译著来填补国内对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与预警方面研究的不足,并通过各种学术交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1]谢作栩・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01,(1):13

[2]马汝伟,论适度的规模扩量――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之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42

[3]张铁明,肖理想,民办教育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基于社会成本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9,(4):36

高等教育必要性篇5

开办高等特殊教育既是开放大学的应有之义,也是服务回馈社会、体现开放大学办学特色、扩大开放大学影响的重要抓手。

(一)北京开放大学开办高等特殊教育的优势

1.国家方针政策支持《。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特殊教育,特别是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各地要为残疾人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提供更多方便,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教育部等五部委专门印发《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合下发《关于印发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二期实施方案暨编制专项建设规划的通知》,主要支持特殊师范教育院校、残疾人高校和残疾人职业学校,对于特殊师范教育院校、残疾人高校,国家支持每所学校5,000万元,残疾人职业学校支持3,000万元。

2.符合开放大学办学定位。北京开放大学(原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建校五十周年时提出,学校以致力于提高首都市民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作为历史使命,致力于通过开放远程教育,向首都市民,尤其是向所有无法享受教育和培训权益的社会成员开放教育机会,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满足首都市民多样化、个性化的终身学习需求,努力建设使首都市民都“学得起、放得下、捡得回、可互换、用得着、见效快”的新型开放大学。

3.国内外的成功实践。在国外,开办残疾人高等教育比较成功的院校有英国开放大学、美国加劳德特大学、美国国立聋人技术学院、日本筑波技术短期大学等。目前英国开放大学有15万本科生,超过3万研究生,其中有1万是残疾人。在国内,截至2010年,全国各省市有33个地方学院、教学中心等开办不同层次的特殊教育,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上海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更是从办学层次和专业设置等方面提供了直接经验。

4.社会的刚性需求。北京市残疾人口接受中等教育比例为12.5%,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8.1%。可见,多数残疾人无法享受到高等教育,加上北京市现有高等特殊教育机构只有一所,开设专业也偏少,残疾学生入学竞争非常激烈。北京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独特优势,使其在生源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5.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北京开放大学经过30年的发展,专业建设具有独特的优势,专业门类齐全,涵盖经济、管理、法学、计算机、教育、语言等专业,开放教育本科专业(方向)16门,专科专业(方向)32门,学校可以依托现有专业,结合社会需求和残疾人愿望开设灵活多样的专业或技能培训。

6.具备适应残疾人学习方式的硬件条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硬件设备先进,这是其他院校难以达到的独特优势,具备了发展残疾人高等特殊教育的条件。

(二)存在的不足和难点

1.具体指导细则缺乏。国家大政方针支持发展残疾人高等特殊教育,但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支持。比如,有关规划、机构、师资、经费等方面的具体支持政策和细则等。据了解,上海市残疾人到普通高校接受3年的大专教育,每年可获得政府2,000元学费补贴,3年共6,000元。而上海开放大学开设的大专教育,是按每学分120元收费,学完全部76个学分,共需9,000多元。上海市残联可以为残疾学员报销6,000元学费,而且也有财力贴足全额学费,但由于没有政策明文规定,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会遇到财务审计等方面的问题。

2.教学和管理成本高。北京市残疾人口比例较大,分布在不同的区县,残疾的类型也不同。从办学效益考虑,不可能分散到不同的区县教学点,而需要开放大学统一组织实施教学和管理,需要付出较大的人力物力来整合资源。比如,上海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在六个区的电大内建立了学习中心,就读人数在各区存在不平衡。

3.适合残疾人学习的专业门类不多。这是重点也是难点。据了解,高等特殊教育专业设置单一是当今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突出问题,很多院校的专业设置雷同。有些学校近乎照搬已有院校教学模式,这一方面不能为残疾人提供更多选择,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院校间的竞争。实际上,残疾人可以从事的工作种类很多,以聋生为例,在国内多为工科或美术类专业,但在日本,聋人能够选择的专业有家政、园艺、美容、印刷等;在美国,很多聋人学习法律、心理咨询等专业。目前,开放大学开设的专业包含了残疾人一般需求的计算机、广告设计、英语等专业,也开设了适合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学前教育、社会工作专业,但目前北京市高中和职高阶段开设的工艺美术、烹饪、面点、服装、缝纫、工艺品制作、钩织、修理、理发、保洁、烹饪等专业,开放大学还没有。培训特殊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的心理咨询、言语矫正、职业治疗、物理治疗、听力检测和助听器验配等方面的专业更是缺乏。即使是现有专业,是否真正贴近残疾人的就业需求,也有待检验。

4.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不足。开放大学自身尚缺乏专门的特殊教育师资力量,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尚不多,短时期难以适应开办高等特殊教育的需要。适合残疾人需求的专业教辅人员也比较缺乏。

5.稳定生源的机制尚未建立。在北京,具有高中阶段教育的专门特殊学校少,有部分轻度的聋生和盲生在普通高中随班就读,大专以上教育生源比较分散,需要建立一定的机制来保证。

6.经费投入较大。高等特殊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数倍,特别是前期投入比较大,而且一般要考虑减免学费,需要北京市教委和残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二、北京开放大学开办高等特殊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北京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发展规划立足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需要和开放大学办学宗旨及功能定位,把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发展领域,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北京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的发展规划。

(二)整合北京市各类残疾人教育资源摸清北京电大系统视听资源现状,整合北京电大系统、残联系统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开展残疾人高等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积累一定经验后开办开放大学特殊教育机构,发挥电大系统办学优势,统筹指导各区县电大开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工作。在现有盲校、培智学校管理体制不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三)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协调政府统筹规划办学定位、功能和服务区域,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使完成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能够普遍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建立现有中等特殊教育和开放大学对接机制,稳定开放大学基本生源。建立与现有特殊教育科研机构的合作,由政府主导,协调市属科研、医疗、康复等部门,对北京市残疾人教育和教学问题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争取市政府和区县政府、残联专项经费的支持,尽可能争取纳入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重点支持院校。与各级残联广泛合作,拓宽用人渠道,开展为残疾人提供适合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系统的就业服务,提高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层次。

(四)着手高等特殊教育专业建设一是面向残疾人的专业。专业建设是重点,前期可采取与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盲人学校合作办学的方式,开办2个对接专业,同时集中力量开办1个新专业作为试点。二是着眼于培养培训师资。重点建设心理咨询、言语矫正、职业治疗、物理治疗、听力检测和助听器验配等专业,培养和培训一批正规化、专业化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

(五)培养一批师资力量和管理人员争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坚持自主培养和引进人才相结合,采取选派人员到相关机构学习或培训、面向社会招聘,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等院校聘请等方式,先期培养和引进一批专兼职教学和管理力量,满足试点工作的需要。

高等教育必要性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微观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并非自诞生之日起就明确了自身的定位,而是经过了一个阶段的研究和探索。自1999年开始进入一个具备明确方向和目标的大发展时期,此后教育部先后了多个重要文件,有力推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规范和创新。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宏观办学理念已基本形成,中观的办学体制机制正在抓紧探索建设;相比而言,微观领域的教学改革虽有展开,但徘徊不定。笔者以为,着眼于高职教育类型的可持续发展,宏观设计与中观配套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前二者的实践落实却有赖于微观教学改革的协调推进和有力保障,因此可以说,加强和改进微观教学改革是高职内涵建设落到实处的关键。

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初的短期职业大学算起已有30余年历史,但真正进入目标明确的大发展期是在世纪之交或本世纪初以后。教高〔2000〕2号文件强调了高职高专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明确要求须占有一定比例,教高〔2004〕1号文件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并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两个文件解决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规范和特色问题。“十一五”期间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和的教高〔2006〕16号等文件共同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问题,特别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重申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进入“十二五”以来,教育部等国家相关部委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要求,了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文件,核心要求是彰显类型特色与改革创新。

从理论和实践上看,高等职业教育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是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或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是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开放开门办学之路。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实现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育人、合作发展。

三是强调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教、学、做统一,有一定的学时用于实践性教学并确保至少有半年时间进行顶岗实习,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是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并据此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在院系两级层面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建立由学院牵头,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各方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形成政、校、企多方协作共赢的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

五是突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重点专业带动特色专业群建设发展。以专业为基本单元,推进综合改革,建设资源库和共享型学习平台,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等。

六是加强和推进实践育人工作。加大实践性教学、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工作。

总体而言,高等职业教育上述改革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较为明确,而且全国范围内正在广泛实践。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宏观领域的基本理念相对清晰,但顶层设计需要的制度创新不足;中观领域的改革创新逐步展开,但实践推进中碰到的阻力障碍不少;微观领域的教学改革正当铺开,但存在流于表面的弊端。因此,要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坚定宏观、明确中观的前提下,着力深化微观领域的教育教学改革。

二、推进微观领域的教学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推进微观领域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只有科学确立了人才培养的总体定位、专业结构的基本格局,每个专业才能围绕人才培养的具体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培养实践。在此过程中,必须着力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1.高教性和职教性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教性和职教性的双重属性,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其中,高教性强调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导向,职教性则强调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高教性强调逻辑体系性,职教性强调实践操作性;高教性强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职教性则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不同的教育属性指向会产生具体教学实践上的行动矛盾。对此,我们的观点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类型特色,以职教性为基础,积极发展高教性。

高等教育必要性篇7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通识教育;课程;师资

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随着新的职业、岗位不断涌现,传统职业的劳动性质和职业内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使得传统的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传统的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视学生专业课的知识积累和实习课中的技能操作水平的提升,往往忽略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健康身心的形成,从而造成学生整体综合素质达不到一个合适的水平。要改变这种状况,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的发展,高职教育必须重新审视通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相应的措施加强通识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走出一条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服务于个人的和谐发展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路子。

一、通识教育辨析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译名,有时也被翻译成“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或“通才教育”等等。通常是指应给与学习者充分的选择机会,让他们去接触不同的事物,使他们能对学术及文化发展产生长远的兴趣,增进他们对自我的了解,最后能对其未来的生活及生涯做出明智的抉择,从而使他们成为拥有健全人格、人文底蕴、公民美德和行事能力的和谐发展的人。通识教育的内容因学校的类型、层次不同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包含:语言文字知识;科技知识;东西方历史与文化知识;世界观、人生观及方法论教育;体育、军事、劳动;健康教育这几大方面。如果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一个比较,通常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通识教育具有非专业性、非功利性、人文性、宽泛性、综合性等特性。学者李曼丽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述之后,用“理想类型”的分类方式,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作了初步的构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的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虽然我们已经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下通识教育的内容必然会被赋予一定的时代特征,而且因不同性质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本身定位的不同,通识教育的内涵也会略有差异。但这并不会影响我们加强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因为这既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挖掘人自身巨大潜力的需要。

二、高等职业教育目的与通识教育培养人才理念的一致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特征鲜明的职业技术教育类型。《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教育的定位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以专业教育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目标,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实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才能适应职业岗位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这就离不开通识教育,因为通识教育培养人才的理念是让学习者以开发的态度对待他人;可以让其保持足够的自信和好奇心;对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构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理解人类经历和表现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对于某一特定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热情;同时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目的与通识教育培养人才的理念是一致的。当然,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强调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所以,我们也应认识到高职院校中的通识教育与直接针对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是有差别的,其本质上是一种立足个体与社会发展的素质教育和常识教育。它不追求知识的精深,而着眼于足够常识的获得,并强调独立思考、均衡发展、追求真理与正义的价值取向。通俗地说,高职教育领域中的通识教育目标就是要使受教育者不仅能够获得一技之长,而且具备一个健全的职业人和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足够的文化、社会生活常识及正确的道德和价值取向;不仅是为学生的第一份工作做准备,而是要为他们的终生工作做准备。

三、多种渠道保证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施

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并不强求人才的专业对口,而更看重员工的“口袋技能”,呼吁大学教育应更注重学生素质和技能的培养。而所谓的“口袋技能”即无论身处哪一行业,哪些岗位,都能随时拿出来用的技能,包括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这些技能的获得,离不开通识教育,那么,在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1.转变教育理念,增强在高职院校推进通识教育的意识

根基深厚,广采博收,锐意创新,是一个人成才的标志。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我国高职教育不能只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对其作为完整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在高职院校推进通识教育的意识。一方面要从思想上认识高职院校识实施通识教育的意义,能意识到通识教育所传授的不仅仅是具体的知识,而且也是人生哲学的智慧,它不仅仅诉诸理智,也诉诸情感和信念,它的载体不仅仅是显性的文字、图像和声音,还应包含那些无处不在的师生关系、校园环境、生活细节等;另一方面,要为在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打好必要的基础,如与前一阶段教育的衔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内容的预设等,从而确保未来的高职教育真正做到既注重传授基础知识,使每一个人成为各行各业的专才,同时,又能够让其成为一个富于潜力和勇于开拓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转贴于

2.以制度为保障,完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通常包含显性的和隐形的课程,显性课程一般包括由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构成的一个完整课程体系。必修课程为全体学生必修,如“两课”、计算机、外语等;限选课程为规定学生必须从中选择某一系列或某些课程,如大学语文、自然科学史等;任选课程为学生任意选择课程,可在全校公共选修课中选择,也可从其它专业的专业课程中选修,主要涉及人文、科技、社会等学科。人文学科课程主要加强学生文学与艺术修养,提高人文气质,培养对生命及社会的关怀,启发人的心智能力;科技学科课程主要指自然科学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现象及现代科技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关怀,着重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而社会学科课程主要增进学生对自我的了解,促进人与人沟通,帮助学生认识当前社会的现状并积极参与,加强伦理道德价值的培养。通过这些显性课程体系来完成人文、科学、社会常识的获得,使学习者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为其在未来职场打拼和自我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所谓隐形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类课程是非正式的,具有潜在性和隐蔽性,但对人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如风景优美的校园、古朴典雅的建筑、博学亲和的师长、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活动等等,都属于隐形课程的内容。这些隐形课程的教育影响或许是缓慢的,不经意的,但却能够持久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这些隐形课程最终能帮助高职院校形成一种能够体现人文关怀、尊重科学与民主、充满理性和自由之光的生活、学习环境,使浸润其中的人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的自然生成。当然,我们也要理性地看到,在高职院校,无论是显性或隐形课程的建设,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这其中既有来自宏观的政府制度,也有各高职院校自身建设、发展的自治性制度,只有当这些制度的制定真正以学生的全面、终身的发展为依据,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才会是合适而有效的。

3.探讨不同途径,加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身心健康等因素在实施通识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教师可以使学生得到统观的知识和人格的陶冶。所以应该加强教师通识教育意识的培养和教学方法方式的更新。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教师就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有效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面对新形势,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迅速改变自身的知识结构,既要“专”,又要“博”,要首先成为通识型复合人才,才能胜任通识教育工作。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重视通识课程教师的通识素养培训,通过隐性课程来影响学生,如教师的教学风格及其个人魅力等;第二,学校层面应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促成文理通融,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研讨,使教师之间相互影响;第三,加大通识课程教师奖励力度,促进通识课程的有效实施。

高等教育必要性篇8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快,尤其是在世界范围内工业经济不断繁荣,企业为了发展壮大急需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技术优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这也就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体育教学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位置和定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发展面临着很多不确定因素,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创新思维,不断加强学习,广泛吸收其他地区和院校的先进经验,不断加强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改革,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为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做出更大的努力。本文主要对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做出分析和研究,尝试探索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新路径。

一、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一) 课程设置呆板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都并不规范,很多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设置还是沿用原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设置模式,对学生的教学科目管理的过死,只是考虑到学生成长的运动需要,而从趣味性的角度则考虑的很少。在学生们两年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学生没有自主的权利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科目,这样造成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无法使体育教学实现应有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滞后

纵观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教学内容滞后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覆盖面广,但是深度不够,体育教学项目的选取虽然很广泛,但是对每一项运动的研究都不够深入,极易造成学而不精的情况。二是教学内容缺乏新意,时代性不强,没有根据现代学生的身体特点和个人成长轨迹进行设计,而是简单地填鸭式教育模式。三是教学内容太倾向于竞技体育,休闲性和趣味性不强,无法吸引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三)教学手段单一

从目前来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还存在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大部分院校的体育教学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主要方式,过于强调技术教学,以规范技术动作为主,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重视不足,对每名学生之间由于个体不同而存在的差异考虑不足。而在重视技术教学的同时,却严重忽视对体育作为人文科学的深刻内涵的宣传,忽视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对高新技术教学手段应用不足,无法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方式来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这就使体育教学的效果性大大降低。

(四)师资队伍老化

教师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反观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师,明显存在老、中、青年龄梯队配置不均衡,男女比例失调,学历水平偏低,专项分布趋同的特点,这就给体育教学设置了极大的阻碍。而且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强,加之体育教学在整个高职教学体系的边缘化,教师的积极性明显没有被充分调动。

(五)硬件设施不足

硬件设施是体育教学的前提基础,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创新发展的保障。反观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极其不完善,大部分院校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改善学生的文化课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上,对于体育教学的设施投入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很多院校的体育教学设施和娱乐设施混用,体育场地建设不足,无法满足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大大影响了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进程和步伐。

二、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路径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必将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因为体育教学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的。它不仅仅可以强健一个人的体魄,更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在经济社会发达的今天,人们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和压力,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来讲,必须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努力发挥体育教学的巨大作用,为学生能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顺畅奠定基础。所以,广大的体育教学工作者,必须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不断推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实现崭新的发展。

(一)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和重要因素。体育教学的内容必须要从单纯以技能训练为主向注重体育文化宣传,体育意识培养,体育习惯养成上转变,要努力为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维护身心健康创造氛围,最终让学生养成终身热爱体育、投身体育的目的。所以教学内容必须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发展需求,要立足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实际,努力将教学内容灵活设置与学生的个人兴趣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体育教学的效果。

(三)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主要手段。当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教育的主流,所以,体育教学的方式也要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要求,要在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让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平等地交流思想,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选取恰当有效的教学方式,这样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也就能够让体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完善硬件设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让体育教学实现新发展,各级职业院校的管理者必须对体育教学真正的重视起来,在资金和物力方面给予支持,必须要加大体育场馆和设施的建设力度,为学生真正地投身体育、热爱体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体育场馆可以随时向学生们开放,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体育热情。

(四)打造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石。作为一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以更加充实的态度,更加创新的理念,更加紧迫的意识,不断促进体育教学实现新发展。学校也要千方百计为教师发展提供机会,搭建平台。要强化考核机制,将教师的教学成果等与教师个人的成长、薪酬的增减挂钩,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活力。同时,要注重教师梯队建设,让老教师充分发扬传帮带的作用,让中年教师切实发挥主力军的作用,让年轻教师努力发挥后备军的作用,不断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作者单位: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郑志丹;许月云;吴继民《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福建体育科技》2005/01

高等教育必要性篇9

论文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存在高校自我评估动力不足、市场评估动力不够、社会组织评估影响力弱、评估指标体系不科学等问题。高等学校的多样性,不同类型、层次高校定位与使命的多样化,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人才成长的个性化,使得高等教育发展多样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主体利益多样化,进而产生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形成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最终导致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发展的多元化趋向。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探索,总体来看,有三个关键问题:一是高等教育质量究竟包含哪些内容;二是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是如何评估高等教育质量。本文主要探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多元化趋向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教育部领导并组织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2003年开始,到2008年基本结束,评估学校涉及2001年之前取得本科学历授权资格的近600所学校。钟秉林教授用了“六个促进”、“存在四个问题”对这次评估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一评估模式为主。政府是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主体和价值主体,在引导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上具有积极意义。政府作为唯一权威的评估主体,学校变成被评估和监督的对象,教育界、知识界、社会组织和用人单位对高等教育的评估处于从属地位或者被忽视,高等学校的自我评估也仅是为了应付政府外在评估而不得已的行为。对现存评估机制进行理性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高校自我评估动力不足。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作为单一的评估主体,导致高校参与评估的积极性不高,即使参与评估活动,也大多是应付。评估过后,一切恢复“原生态”。

其次,市场评估动力不够。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中,社会及用人单位很少参与评估活动,即使参与,也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补充。社会及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是政府“根据需要”供给的,人才规格是政府行为,因此用人部门在很大程度上也缺乏参与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动力。

第三,社会组织评估影响力弱。由于我国政府主导下的评估模式占主导地位,其它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权威性尚没有得到认可,其影响力远远不够。政府在评估中有较多的话语权和行政行为,在客观上也障碍了其他评估力量的发挥,并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其他评估者的地位和威信的提高。

第四,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有待斟酌。评估的科学性取决于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就上一轮的评估指标体系而言,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评估指标体系和各项子指标的权重设计单一化,最终导致用同样的指标体系评估不同类型与层次的高等学校,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二、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多元化的现实依据

1.高等学校存在多样性

评估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必须分析高等教育质量的载体。高等教育质量的载体就是各级各类的高等学校。在中国,高等学校是一个非常泛化的概念。一般是指大学、专门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简称高校。在最广泛意义上一般是指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大学仅仅是高等学校的一部分,指的是包含多门学科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专门学院如医学院、戏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师范学院等。高等专科学校如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等,专门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都是高等学校系列,但不是大学的系列。

高等学校客观存在着类、型、层次的差别。就类而言,有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就型而言,有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4种。就层次结构而言,高校有专科教育层次、本科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层次。由此可见,高等教育质量的载体——高等学校存在着多样性,不仅有类型的差异,也有层次上的区分,这就要求我们评估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坚持多元化的标准。

2.高等学校的定位、使命与职责存在多样性

所有高等学校共同编织成一个高等学校网,每所高校都是网上的一个纽结,这个纽结代表着本所高校在整个高校系统中的定位。定位不同,其使命和职责不同,其办学理念、精神和文化就不同。这既是客观存在,又是评估高等教育质量的客观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对不同定位、不同使命与职责的高校教育质量采用不同的评估标准、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例如,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其理论基础是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法作出的科学分类。

3.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分工,不同的社会分工形成不同的行业,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特定知识技能和职业规则。特别是当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劳动越来越专门化。高等教育多样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由此会形成多样化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要对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也必然要求有多元化的评估指标体系。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多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4.人的发展最终是成为个性化的人

人的发展是在全面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特质。人的存在就是其个性的存在。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忽视人的个性发展。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人类教育活动从“神话”教育过渡到“物化”教育阶段,最终来到“人化”教育阶段,我们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指以人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教育人、关心人,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挖掘人潜能的力量、实现人的价值的手段、发展人的个性的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人的个性化是教育的最终追求。教育要使人走向个性化,就必须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手段,由此教育质量评估必须个性化、多元化。

三、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多元化的理论依据

1.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中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该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由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

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必须探究高等教育发展中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内涵,正确认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数量是质量的基础,质量是数量的生命。高等教育质量水平并非越高越好,关键在于其与目标市场和成本水平的最佳匹配。此意为高等教育满足用户和消费者的何种需要,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以什么代价满足,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高等教育的质量主要体现为“针对性”,即培养人才的社会针对性。高等教育质 量的内涵从“合格产品’’到“用户满意”,从数量型发展到质量型,从学术性质量转向应用性质量。我国高等教育需要一种多元的质量观,研究型大学必须坚持学术质量观,一般本科院校必须树立社会需要导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普通专科教育应当坚持个人选择导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社会办高等教育可以坚持市场需要导向的质量观,以及终身教育的个人质量观。高等教育质量观应包括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适应性的质量观、整体的质量观、特色化的质量观。

高等教育质量观大致包括以下几种:一是适应性质量观,强调大学的服务职能,即大学所培养人才质量的标准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二是整体性质量观,要求用系统的观念衡量教育质量而不能仅用单一指标衡量。三是特色化质量观,认为特色是质量的重要标志,高校必须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才能生存和发展。四是价值增值质量观,认为学生在受教育前后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程度决定质量的高低。每种质量观都是特定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反映,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高等教育价值观由原来的关注知识本身到关注社会服务,由一元到多元,这既是时展的结果,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逻辑规律,同时,也反映出质量观的哲学基础由认识论转向价值论。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人为的价值判断,每个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没有必要追求统一的标准。

2.多种评估主体的价值理念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涉及到许多利益主体,例如国家(政府)、市场(社会)、高校、受教育者等。由于主体利益的不同,对待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价值取向就不同。就国家(政府)来说,所坚持的最根本的价值理念是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为此政府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行使其管理职能。对于市场(社会)来说,所坚持的最根本价值理念是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利用,也就是资源使用效率。这是因为高等教育在大多数国家都是社会稀缺资源,不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拥有这种资源后就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正因为如此,国家和社会又投入了大量资源以发展高等教育,关注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市场监督高等教育的充分理由。但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本身陷入程度不同的财政危机之中,这不仅制约了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也危及到高等教育质量。为了自身的发展,它们不得不求助于社会的资助,这使得市场对于高等教育的评估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对于高校来说,所坚持的最根本的价值理念应该是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涉及到学者个人在学术活动中的独立性以及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大学的自治,这种独立性所针对的对象既包括国家、教会之类的世俗和精神权力机构,也包括一般公众”。“真正的大学必须具有三个组成,一是学术性之教学,二是科学与学术性的研究,三是创造性之文化生活”。这些活动皆属于探索未知世界和不确定性事物的工作,是一种永无止境的任务,因此,需要学者“不惜一切代价,无条件地追求真理”。“学术自由”是高等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标志,如果没有学术自由,高等学校教学与研究就不可能有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和新技术的产生。就受教育者来说,他们接受高等教育最关心的是个体的和谐发展,能否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社会(市场)和劳动的需要,为个体谋求幸福生活奠定基础。辨明四者的根本价值理念和相互关系,可以看出高等教育评估中存在着价值冲突,由此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必须走多元化之路。

四、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多元化的必然性

高等学校客观上存在着多样性,既有类型的差异,又有层次之分,这就决定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具有不同的定位,肩负着不同的使命与职责,进而使高校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即使是同类型、同层次的高校,由于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的不同,也会打上地域文化的印记,也存在着不同的办学特色。再加上社会需要的多样化,人才成长规律的个性化,企图用统一的标准对高校进行质量评估,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另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是评估主体的主观行为,由于评估主体利益的不同,不同评估主体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在不同价值取向、不同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指导下,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也就不同,测量评估的结论也会迥然有异。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学校整体评估,二是专业学科课程教学评估,三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学校整体评估侧重学校整体的办学思想、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评估;专业学科课程教学评估侧重专业学科课程的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评估: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最核心的问题。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形式主要是发展评估与声誉评估。发展评估是教育评估中主要的、经常的形式,其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肯定成绩,诊断问题,改进工作。声誉评估又分为合格评估和选优评估两种。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比较重视数量,学校规模、论文数量、科研成果数、学科数、经费数额等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排名的结果。不同大学具有不同的规模,科研人员的数目也不相同,科研成果的绝对数量难以真正反映出学校的科研实力。

从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经验来看,多元化评估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必须正视外部评估主体的评价功能,充分调动各评估主体的积极性,并使各主体利益的需求保持适当张力,从而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主导下的以多元评估为导向、以社会组织评估为中介、以学校自我发展评估为基础的多元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钟秉林,本科教学评估若干热点问题浅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6):38-45.

[2]司林波,高等教育评价的多元主体模式探析[j],科技与管理,2008,(6):118-120.

[3]薛天祥,周海涛,时伟,确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正确观念[j]教育发展研究,2001,(7):39-40.

[4]蓝劲松,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n],科学时报,2001-6-21(2).

[5]房剑森,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发展与中国的选择[j],现代大学教育,2002,(2):16-18.

[6]戚业国,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质量观[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2):39-40.

[7]杨德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质量保证[j]东南学术,2001,(2):24-25.

[8]史秋衡,王爱萍,高等教育质量观——从认识论向价值论转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2-78.

[9]贺卫方,作为宪法课题的学术自由[j],云梦学刊,2007,(4):8.

高等教育必要性篇10

本体论范式一直在人们的认知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人学本体论范式的典型产物是推崇“理性人”,这是一种与“生物人”“自然人”认知相对立的观点。“生物人”“自然人”认知强调人的本质在于人类本性的某个属性,并把此种属性归结为人性中不变的性质,作为人存在发展的恒定规范。“生物人”“自然人”是对人的单向化分析,单向化的分析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对人的分析的“物化”,而被“物化”的人们迷失了生命的本真。人类活动和动物活动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人类活动具有自我创生性,而动物活动受到对象范围的限定。本体论范式运用有限去把握无限的人类活动,导致生活世界与主体人的脱离,人们失去主动性和创生性而成为对象的存在,最终导致主体成为抽象的存在物。本体论范式指引下的教育,容易把人抽象化、片面化,而忽略了人的丰富性和完整性。高等教育管理要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使人的价值得到全面展现,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对人的观念,实现教育观念中人学范式的重塑。与本体论范式不同,实践人学范式关注人自身的丰富性和[摘要]人学是系统研究人的存在、本质并从根本上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学问。在信息化、现代化的今天,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多样化特征,倡导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人学范式的认知下,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螺旋发展的存在,而不再作为“先验的”对象化存在。个体人在现实存在中不是“同一的”,而是一种多样化的“生成”,这为人们对于个体的认知开拓了一条新的路径。实践人学范式不再用断裂的、固化的眼光看待事物,而是超越了封闭系统和实体的刚度,回归人在世界中的现实生活。具体来说,体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实践人学范式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从现实世界的角度出发,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作为实践的主体是具体的、丰富的个体存在。其次,人的本质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任何一种存在是固化不变的,世间万物均是无限开放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存在。在教育管理活动中,管理主体和客体均在从事属于人的具体实践活动,而且教育管理的目标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的新一代人。人是教育管理活动的核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所结成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体论人学范式在追问人的本体存在的过程中重视对于人的本源探求,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实践人学范式让人们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重新审视自身,指出“对组织采取消极抵制的态度不是人的天性,而是他们在组织内的遭遇造成的”。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需要生成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

二、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内涵

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参与管理的要素主要有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方式、管理目标和管理环境等,这些要素有机联系,形成不同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现实生活中的各个要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必然导致管理模式的逐步发展与更新。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经验型管理模式和行政型管理模式。其中,经验型管理模式适用于教育功能相对单一的状况,产生于高等教育发展早期,主要应用于有限规模的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在经验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下,高等教育管理者的经验、知识和能力对管理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而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行政干预高等教育管理的必要性逐渐显现出来。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中融入了教育实验、教育调查、教育测量、教育统计等反映时代需要的手段,高等教育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传统的经验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和行政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在时序上先后产生,然而在管理实践上二者之间不存在更换与改造的问题。这归因于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本质上体现的是各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各管理要素并不会消失,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与之对应的联系结构。当前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传统的经验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逐渐与行政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相结合并形成互补。教育的定位是对人类生命和发展的终极关怀,高等教育管理要达到并实现“育人”的教育目的,必须依靠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是在管理过程中尊重并体现教育管理客体作为认识主体和思维过程主体的定位,从而积极调动各教育管理相关者参与到整个教育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管理客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当然,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并不排斥传统教育管理主体的作用,但与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相比,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中教育管理主体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由教育管理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克服了本体论人学范式的缺陷,不再把学生作为被动的管理对象,而是借助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将学生作为主体,从而演绎为一种“自然”的存在,实现教育管理活动“有生命在场”。由此,高等教育管理实现了向人的核心价值取向的复归。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强化传统教育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尊重高等教育管理客体的主体地位,使得教育管理客体不再被视为物化的“对象”,而是具备主观能动性的个体。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引导个体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超越,广泛参与是教育客体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也是高等教育关注个体价值的基本表达。

三、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实践人学范式下的高等教育管理把重点放在教育管理范式主导地位的人,倡导发挥个体的创新精神和能动作用。与传统的经验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行政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相比,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基于教育管理的人性论研究。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在具体的管理实践方面包含管理理念、管理系统(包括制度、规范和政策法规等)、管理机制、管理活动和具体的教育管理行为等因素。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实现了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1.与经验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经验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以个人或团体的管理行为、管理经验为基点,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突破了传统高等教育管理经验的限制。相较于经验型管理模式,参与型模式下高等教育管理者的经验价值仅仅作为一个部分参与到管理过程实践中。这一方面降低了对高等教育管理者经验的过高要求,另一方面凸显了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更能适应可能出现的新情况。管理经验是高等教育管理顺利进行的必要因素,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面临复杂环境,固有的经验管理一旦与现实的环境局限冲突,必然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从高等教育管理主体的角度来讲,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更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管理主体制度策略的调整对教师和学生参与教育管理起到激励或抑制的作用,从而影响教育客体在管理中的表现,进而影响到教育管理主体的状态。其次,从教育管理客体的角度来讲,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下教育管理客体积极参与到教育管理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满意度,减少内部摩擦带来的决策失误,而且可以提升教育管理客体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来讲,在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当然,自我管理的基础是良好的教育环境氛围和教育管理平台,我国教育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当前科学文化的不断繁荣促使学生产生有效地控制自我的愿望,在具体的教育管理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步展现。

2.与科学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高等教育科学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研究手段,另一方面也对高等教育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现代科学教育管理,毫无疑问将大大提高教育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高等教育管理主体逐渐开始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手段,然而在具体的执行中科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缺陷。运用科学的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并不意味实现科学的管理。因为科学管理以逻辑分析为重点,而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包含多种非逻辑因素,比如经验、情感、创造性等,这些无法进行定量描述的管理因素导致在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中运用教育测量、教育统计等现代化方法难以实现量化。此外,现代高等教育管理追求的可预测性和确定性将使教育管理成为一种社会控制体系。高等院校的入学率、优秀率、毕业率、就业率等量化指标促使高等教育逐渐外在化,逐渐远离人们内心世界的本真。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则是在基于系统规则的前提下进行的,不仅明确了管理的具体职责和权利,而且实现了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不再是单向的自上而下,而是在遵守组织和程序的基础上,肯定个体生命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四、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1.教育改革的必然需要。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是逐步淡化教育的角色意识,让学生成为真正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教育主体”。在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下,教育管理的主体和客体角色都发生了变化,传统模式中被动管理的教师和学生真正参与到教育管理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师生接受教育管理的积极性,更是教育管理中个人主体性的体现。参与模式倡导师生积极参与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师生不再仅仅作为被管理者,而是在参与过程中就接受了教育和管理,更有益于实现教育发展。

2.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归根结底是教育发展的问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社会发展需要强大的人才资源作为支撑,高等教育要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基点。在传统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学校和教师是人才教育的主导者;而现代教学实践中,为了顺应教育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不再单一地依赖课堂教学,而是拓展了教育载体,积极落实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理念。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社会发展面临着大量的人才空缺,实施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对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回应。

3.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必然要求。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面临严重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矛盾。近年来,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年均700万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但是,从现实来看,我国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相关调查显示,每年约有15%的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就业是高等教育管理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剂良方。高等院校学生就业困难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学生个人的就业竞争力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增强学生在高等教育期间的主体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积极促进就业平台的搭建,以推动就业结构性矛盾的解决。

五、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实现路径

教育管理活动定位到个体的发展上是教育人学的基本要求。参与型教育管理模式不仅是尊重师生主体地位、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效能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民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当大力提高教育管理活动中师生的参与度,切实构建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

1.树立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育人是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参与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需要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管理参与氛围,这也是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主要是指教育部门及相关组织在管理活动中以人为中心,在实践活动中做到尊重人和依靠人。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虽然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涉及财、物等非人因素,但管理活动和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最终还是要落实在人身上。树立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实现个体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是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科学开展的立足点和落脚点。

2.确立以师生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规划。教学管理规划是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教学管理规划的作用是确保教学管理的过程和效果与高等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相结合,实现高等教育管理各层次目标、任务的协调统一。科学的教学管理规划是教学秩序稳定的重要保证。高校的教学规划主要包含以下基本要素:人才培养标准,教学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环节过程,对应学制的教学学时安排,学分分配。教学管理规划的科学设计以及教育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是优化人才培养、创立人本管理机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