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6:43:39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范文篇1

一、增加农村基础教育教育投入,推动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教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而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地域广阔,人口众多,造成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这样就导致农村教育经费十分紧张,严重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2006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教育费附加、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6348.3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01%,仍低于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入比例。近几年来,我国在教育投入方面虽然已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教育的投入仍然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世界上许多比我们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十年前提出到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的目标至今也没有实现,甚至有的年份还呈下降趋势。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公告》显示,当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28%,比上年降低0.04%。中国教育投入总量不足,教育投入分配使用失衡,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已经十分不利。而更残酷的是,基础教育总体分到的一点点分配,又存在着明显的城乡间差异,城市中小学校拿走的比重远远高于农村学校,这就使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困境雪上加霜了。因此,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还应进一步加大,以提高农村教育环境及教师待遇,由此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城乡教师交流及支援,提高农村教师业务水平

针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我国必须积极开展农村基础教育支援、交流并利用就近城市教育资源带动农村教育。组织发达地区和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或校长到农村学校担任校长,实行城市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轮流任教等措施,来不断解决农村基础教育中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城市学校校长和教师到农村学校任职和任教,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将城市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农村学校,克服农村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近两年有关部门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

三、加强远程教育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实现教育公平,国家教育部自2002年开始计划投资近100亿资金,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其目的是将全国优质的教育资源快捷地传送到广大农村地区,实现教育资源广泛共享。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可以弥补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师资力量和知识水平方面的不足,改变农村地区的教育面貌。这就需要各地通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在农村建立起信息化的桥梁,以农村中小学为中心,连通外部世界,辐射周边村落,使农村中小学成为当地文化科技中心、信息传播中心、党员教育中心和卫生知识普及中心。当然,与之适应,还应该加强有关师资的培训工作,加强对网络设备的维护与更新。

四、加快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为了升学,许多地区尤其是在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人为的留级、变相的体罚、分数至上、升学第一的思想十分普遍,使得学生厌学情绪十分严重。从而导致留级率高,辍学率高、普及义务教育步伐缓慢。为了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整体人口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生动活泼的学习等,对于加快农村中小学普及义务教育步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因此各级地方政府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农村中小学校领导必须通过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课程与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大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并通过家长会等手段不断的对学生家长进行改革理念的宣传,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

基础教育范文篇2

一、千基伟业事我们每个人在追求美好的同时,却发现每个人的美好不尽相同。我认为,这里的关键在于每个人享受的教育不同,不同的教育成就了不同的人生,可以说好的教育是为了人生的教育。因此,教育理应成为政府的工作重点。第一,基础教育改革不能依某些领导人意志办事;第二,基础教育改革不能成为某些人攫取利益的手段;第三,基础教育改革不是独奏曲而应成为合唱曲;第四,基础教育改革不是想开始就开始,想停就停,应该有自己的时间段。这样我们的教育既能为成就美好人生奠定基础,又能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业绩。

二、人在改革中

国家2001年9月开始在全国38个部级实验区实验新课程改革;2004年,在评估实验区、经验交流基础上,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进入新课程。伴随着这股春风,我支教的县高中,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步入这一行列,借这次机会我接受了新课改的有关培训,也开始从事新的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倡导教师角色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如果说这些设想能实现,无疑是对原有存在的基础教育模式的重大变革。《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民主气息的教育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口号看似美好,然而,期待中的设想却与现实中的状况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返回来想一想,我从事两年多的新课改教学,感觉不尽人意。每每思至此,心中有憾,愧对课改。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尴尬的情况,我认为:

(一)新课改缺乏坚实的教师基础想一想两次新课改培训的情形,每次培训都是学校确定名单,从来没有征求教师个人的意见,强拉着你上轿子,既不管你是否想坐轿子,也不管你在轿子上的心情;从培训时间上看,每次培训时间两天,仅有的两天学习怎么能保证在场的教师完全领会新课改的内容;从培训考核上看,每次培训没有严格的签到制度,有的老师干脆就不去听培训课。可是到了听完课,发放新课改培训合格证时候,却是按表上报上的地区人数有几个就发几个,既不管你是否在培训,也不管你培训的实效,都能领到合格证。培训结束后,教师走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岗位,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凭自己的经验教学,完全没有相应的新课改教学指导。

有的教师教着教着不自觉地就回到了原来的教学路径上了。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群体被边缘化了,那就是奋战在基层一线的教师群体。在新课程改革开始时的教师被动进入,在学习新课程改革内容时教师的零碎化掌握,在新课改教学中缺乏科学指导的主观实践,导致了新课程改革的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大打折扣。

(二)新课改价值取向的偏向性

新课程改革的设计没有完全考虑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一是没有考虑农村中学学生人数多,教室不够,班容量过大的实际。记得培训是讲到要求新课改教室要按1:3的比例设置。在农村中学县城的初中,班容量大部分在70~80人之间,高中的班容量在60~70人之间,能用的教室全都用上了,完全没有多余的教室来进行新课改1:3的比例设置。如何在班容量这么大的教室里进行新课改教学成为了每一个教师的难题。二是没有考虑农村中学的教学设施能否支撑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我支教的县区,有的学校教学辅导设施欠缺,何谈多媒体教学,更不用说计算机课的开设了。遇到检查、考试、评比只能运用各种关系,临时抱佛脚。或贿赂、或造假、或代考以求平安过关。有的学校即使有多媒体设施,更多的是闲置,遇到检查了,就勉为其难地露露脸。三是没有考虑到农村中学的实际生存状况。在农村中学中,唯分数论还有一定的市场。一个农村中学要想立稳脚,有发展,必须保证升学率,校长看的是老师带的这个班的成绩怎样。对教师的评价也是领导说了算,缺乏多主体的多元评价。因此,新课改价值取向具有偏向性,只注重了城市基础教育的实际,在价值取向上偏离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导致了新课程改革在农村与城市的冰火两重天。

三、寂寞身后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寂寞无人懂。在每一次基础教育的改革中,我们倾注了不少物力、人力,充满了期待,但往往事与愿违,令人伤神。我只愿每一次的基础教育改革应该是一次旅程,而不是一张蓝图,更不要流于形式,劳民伤财,害人误国;我只愿我们的基础教育能够真正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让千千万万的学校教师,能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去描绘着新课程绚丽多彩的教学景观;我只愿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应该在教育规律的指导下进行,让我们的基础教育真实地健健康康地走下去。不能让一些人打着“改革”的旗号,借教育改革中“新名词”来破坏我们原有的基础教育;我只愿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应该有人为她买单,当基础教育改革遇到了难题时,那些负责基础教育改革的人却没有勇气站出来买单,只是一味地推卸责任。

基础教育范文篇3

一、基础教育在本土艺术元素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基础教育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发展迅猛。1994年,教育领域展开了关于当代中国艺术教育的文化思考,提出了要从“文化意识、文化传承、文化发展以及文化策略”四方面对艺术教育加以改造。首先,基础教育课堂是本土艺术元素能够得以发扬的地方,它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可以提供相应充足的专业指导,而且长期形成的教育机制,包括教育内容的体系化、教育方法的集约化和教育手段的规范化等,都有相当的优势。尤其在解决本土艺术传承方面,是具有明显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本土艺术资源的引入向学生传递了艺术源于生活的理念,向他们展示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源泉,给了他们一把打开艺术之门的钥匙,为学生今后走上艺术道路,指出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石。丰富的民间艺术元素,必然会以其丰富的营养,滋养新一代人的心田,开阔他们的艺术视野,丰富他们的艺术感受,给他们的艺术生命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本土艺术元素继承发展的专门课程设置、确立自身特点、依托基础教育的综合性学科资源和本土艺术特点,打造自身的独特品牌,使自己的专业教学,有新的开拓和创新。

其次,在基础院校进行本土艺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播性教学,很容易形成气候。我国本土艺术产生的地理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我们的学生生长的背景一脉相承。因此,它就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更容易被打动。又因为在基础教育中融入本土艺术元素的教育能够给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土民间文化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从本土艺术教学中获取营养。本土艺术元素蕴含着丰富的大众情感元素,又因其当地自然环境、语言和风土人情的有机契合而为老百姓喜闻乐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艺术元素打动一方人的心声,研究其地方特色,揭示其间的内在联系,汲取其中丰富的营养,广大教师也必然能从中得到生活的启发,获得教学、创作的灵感,推动基础教育的丰富性再上一个新台阶。所以,利用基础教育进行本土艺术元素文化的继承发展教学活动,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完全可以非常有效地规模化进行。

二、本土艺术元素融入基础教育课堂的措施

长期以来,本土艺术传承主要以社会文艺团体、民间艺术社团为主体,由文化部门来负责扶持,但由于人员、经费等原因,大多数市县艺术文化的传承仍然“藏在深山人未识”,并正在一片保护声中逐渐消失。而学校艺术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却因教学观念、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原因,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也没有能够很好地利用本土艺术文化资源进行教育和传承。因此,结合本土实际,必须突出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在保护传承民间音乐过程中的桥梁和载体作用。一是要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的深厚感情。教育是个非常特殊的行业,肩负的职能和承载的任务,不光是进行简单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播,而且在本土艺术文化资源的继承发展过程中,要发挥好基础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我们既要紧紧抓住本土艺术文化的深刻继承与广泛传播这个主题,又要围绕艺术学科的自身特点,从人才培养的自身规律出发;既要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更要传播新的理念,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养成学生对于本土艺术文化的深厚感情。长期以来,失之偏颇的艺术教育理念,使得许多人对祖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本土文化资源有着错误的认知。

好像只有外国的艺术及其教育手段与理念是先进的,一提到中国本土艺术,似乎都是“土气”“简陋”“下里巴人”,甚至是“落后”的。所以,在基础教育的的艺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中,不仅要加大本土艺术文化的知识容量,更要加大对祖国本土文化的感情培养力度。为此,基础教育艺术学科在进行本土文化教学活动时,要对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有一个正确的规划与认知,关注每一个环节,抓好每一项落实。要从教师培训入手,首先在教师中明确开设此类课程的重要性,使教师真正树立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民间音乐文化学习和传承的正确思想观念。同时,要合理布置课程设置,抓紧进行教材编写,探索合适进行本土艺术文化继承发展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手段等方面,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改革。通过对此类教育内容的加强与落实,纠正偏颇的艺术教育理念,丰富现代基础教育课堂的本土艺术教育内容,为维护祖国传统本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加强祖国传统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要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在保护和传承本土艺术元素的过程中,基础教育部门应主动与本地区文化研究部门、文艺单位及艺术社团建立起密切联系,以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基础教育课堂可及时将他们的研究、创作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也可与他们共同搜集、整理和开发当地的本土艺术元素,并将本土艺术人才培养规格与当地艺术文化生态的需求结合起来,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又使本地区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真正落到实处。

基础教育范文篇4

一、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改革教育的弊病,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家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最近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模式;初步推动在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的教材多样化,引入了地方课程,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于反映现代科学、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于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2、新课程的特征。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第一,新课程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第二,新课程强调“三维”结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整合,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第三,课程结构体现了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改变了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第四,课程内容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获得合法的地位。同时,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新课改中校长应有的管理行为

中小学校长不但要有良好的知识素养、现代管理理论和学校管理能力,还要建立适应时展要求的办学理念,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富有变革精神和创新精神。新课改中校长的应有管理行为包括:

1、帮助教师建立新的角色模式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校长应关注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以及通过实施新课程而达到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帮助教师尽快地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校长应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相关的课程改革的培训班,参加相关学科的课改展示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帮助教师对新课程能够准确地理解、诚心地接受、热情地投入,并有效地运行。让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检验、完善和发展新课程,并加速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新的课程改革必定引起一场教育因素的重组活动,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即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而教师就是变化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中心。校长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实施前景,帮助教师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新课改的教师角色要求是:第一,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传递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交流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合转变;由重教学结果向重教学过程转变。第二,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与想法;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第三,教师首先成为研究者。每一位教师都应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校长应帮助教师学会判断教师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逐步养成自我反思、设计教育教学行为、从事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在教学研究中体验成功。

2、引导学生变革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校长应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在学习中,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学生倾向于抽象的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有的学生必须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中才能专心学习,有的学生为了家长、教师的奖励而学习,有的学生却能够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功。这些特点,校长都应该促使教师对其进行全面、具体的了解,并付诸教学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成长。

3、处理好“三级”课程的关系,开发校本课程

作为校长,应注意发现和体验学校管理重构对于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性,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在新课程与学校发展之间建立积极有效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明确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新的课程管理体制下,教师、校长、教研员以及各种教育力量如何加强合作,新课程对教师有哪些新的要求,对当地的风俗、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分析研究,组织人员开发校本课程,创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长为领导,教师为主力,课程专家为指导,包括家长和社区人事共同参与的,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开发工作。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明确自己的教育哲学,调动全体同仁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以减少教育冲突甚至相互抵消的现象,同心协力地实现既定的目标,促使学校特色的形成。

4、改革课程评价的模式

评价改革首先是评价指导思想的变革。《纲要》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这是新世纪对教育评价的新要求。为了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必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作为校长,应了解认识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和思路,进而产生改革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评价改革中来。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校长应树立发展的评价观。对于学生的评价,《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对教师的评价,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使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纲要》指出,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校长应努力探索如何使评价更具有激励功能,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观,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和效益。

基础教育范文篇5

一、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改革教育的弊病,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家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最近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模式;初步推动在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的教材多样化,引入了地方课程,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于反映现代科学、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于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2、新课程的特征。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第一,新课程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第二,新课程强调“三维”结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整合,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第三,课程结构体现了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改变了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第四,课程内容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获得合法的地位。同时,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新课改中校长应有的管理行为

中小学校长不但要有良好的知识素养、现代管理理论和学校管理能力,还要建立适应时展要求的办学理念,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富有变革精神和创新精神。新课改中校长的应有管理行为包括:

1、帮助教师建立新的角色模式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校长应关注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以及通过实施新课程而达到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帮助教师尽快地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校长应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相关的课程改革的培训班,参加相关学科的课改展示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帮助教师对新课程能够准确地理解、诚心地接受、热情地投入,并有效地运行。让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检验、完善和发展新课程,并加速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新的课程改革必定引起一场教育因素的重组活动,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即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而教师就是变化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中心。校长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实施前景,帮助教师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新课改的教师角色要求是:第一,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传递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交流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合转变;由重教学结果向重教学过程转变。第二,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与想法;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第三,教师首先成为研究者。每一位教师都应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校长应帮助教师学会判断教师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逐步养成自我反思、设计教育教学行为、从事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在教学研究中体验成功。

2、引导学生变革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校长应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在学习中,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学生倾向于抽象的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有的学生必须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中才能专心学习,有的学生为了家长、教师的奖励而学习,有的学生却能够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功。这些特点,校长都应该促使教师对其进行全面、具体的了解,并付诸教学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成长。

3、处理好“三级”课程的关系,开发校本课程

作为校长,应注意发现和体验学校管理重构对于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性,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在新课程与学校发展之间建立积极有效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明确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新的课程管理体制下,教师、校长、教研员以及各种教育力量如何加强合作,新课程对教师有哪些新的要求,对当地的风俗、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分析研究,组织人员开发校本课程,创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长为领导,教师为主力,课程专家为指导,包括家长和社区人事共同参与的,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开发工作。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明确自己的教育哲学,调动全体同仁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以减少教育冲突甚至相互抵消的现象,同心协力地实现既定的目标,促使学校特色的形成。

4、改革课程评价的模式

评价改革首先是评价指导思想的变革。《纲要》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这是新世纪对教育评价的新要求。为了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必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作为校长,应了解认识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和思路,进而产生改革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评价改革中来。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校长应树立发展的评价观。对于学生的评价,《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对教师的评价,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使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纲要》指出,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校长应努力探索如何使评价更具有激励功能,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观,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和效益。

基础教育范文篇6

一、当前南疆地区基础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截止**年底,南疆五地州九年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总量达94063名,根据目前学生数量与教师数量配备比例,尚缺教师16952名,尤其是广大农牧区教师缺编更为严重,其中,双语教师缺3651名。在教师总量不足的情况下,教师队伍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中小学理科(数、理、化)和艺术类(体、音、美)教师、英语和计算机教师短缺较为严重。南疆幼儿双语教学资源也极度匮乏,无论在“硬件”设施条件还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都亟待加强。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编教师工资目前由自治区财政负担,每月均能保证工资足额到位,按**年教师人均月薪1286元计算,南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年工资总额约为14.5亿元。由于教师短缺,各地州自行招聘了约5200名不在编的代课教师,这部分代课教师工资由各地县财政解决。

教师“进出口”渠道不通畅。南疆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仅占教师总量的50%左右,有的地方甚至更低,招录教师成为了某些地方安置就业的渠道,一些有一定文化的企业下岗职工也被招进教师队伍。作为教育的微观主体——学校基本上无用人自主权,只能被动地等待上级人事部门分配教师,并且只要分配来的人无论能否胜任教学岗位都必须接收。缺乏教师退出机制,对于确实不能胜任教师岗位的人员,人事和教育部门无法将不合格的教师清除出教师队伍或转岗至其他部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知识更新尤其是教师的知识更新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南疆教师总量不足,各地财政十分困难,培训经费短缺,大多数教师多年未能接受正常培训再教育,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影响很大。

南疆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经济发展落后于区内其他地区,与内地发展水平更是相差甚远,教师收入水平和待遇又不高,使得南疆优秀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据调查,仅**年和田、阿克苏、巴音郭楞等三个地州就流失优秀骨干教师696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南疆各地州需要越来越多的懂汉语的技术人才,目前南疆许多少数民族家庭逐步意识到了学汉语的重要性,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到双语学校或汉语学校读书,但南疆双语教师极度匮乏,远远不能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影响到了双语教学的开展。还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家长愿意将孩子送入汉族学校读书,使得南疆汉语完全中学教室非常拥挤,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提高南疆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

针对南疆基础教育的实际状况,在继续加强南疆贫困地区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继续完善对学生的补助、补贴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对提高南疆地区教育质量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增加合格教师总量,合理调整教师队伍结构

自治区新增教师编制重点应向南疆倾斜,主要用于增补双语教师和理科、艺术类教师。在招录教师时,应本着“引得来,用得上,留得住”原则,面向全疆、乃至于全国招聘热爱新疆、立志投身于新疆教育事业的有志之士充实到南疆教师队伍中。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南疆工作,对到南疆从事教师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其在校期间的助学贷款由中央或自治区财政给予偿还。把大中城市教师到基层、到农村学校任教,作为教师中级和高级职称评定的条件。在自治区近期确定的新增5%教育人才储备编制中,重点用于增加南疆地区双语教师(包括双语幼儿教师)、理科、艺术类教师的储备。

(二)加大对南疆支教力度

建议组织乌鲁木齐市“百人教师支教团”,将乌鲁木齐市已退休、身体状况好、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组织起来,赴南疆五地州开展支教活动,重点是对南疆地区民族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汉语授课水平,乌鲁木齐市财政拨专款提供支教老师生活补助费、往返差费等,支教所在地为支教教师提供基本生活、工作条件。加大内地对口援疆支教力度,尽可能多的增加援疆支教人员数量。继续鼓励、支持和组织青年志愿者到南疆支教。

(三)增加对南疆教育的财政投入

逐步提高南疆基础教育阶段在职教师工资待遇,使其收入达到我国中部地区教师工资收入的水平。目前自治区财力与事权仍不适应,建议这部分工资由自治区向国家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解决。将自治区财政原来支付南疆教师工资的一部分,继续用于南疆教师培训、退休教师工资支付和幼儿双语教育等。

(四)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畅通教师队伍进出渠道

赋予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一定的录用教师自主权,在人事部门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的前提下,在录用教师时,采取学校拟定招收课目教师、基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学校共同考核、人事部门监督的方式,使招录人员能够胜任教师工作并适合学校的需要。对南疆基础教育已经在编的教师进行严格考核和整顿,对那些经过继续教育、培训后仍然不能胜任教师岗位的人员,制定教师退出机制,劝其离开教师工作岗位。

(五)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解决南疆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必须积极调整大专院校学科设置。建议从今年起,逐步增加师范类院校双语、理科、艺术类等专业科目招生数量,可否考虑今年立即增加面向南疆的体、音、美二年制大专班,进一步加大民族教师培训力度。

(六)加大双语教学的推进力度

要从组织上、制度上全力推进双语教学,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双语教学的氛围,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鼓励民考汉或学维语专业的汉族学生毕业生到南疆教师队伍中去。各地应从实际出发,创造条件,继续稳步推进民汉合校。建议在南疆五地州中心城市各新建一所汉语完全中学,缓解当前南疆汉语系学校班级拥挤现象,以满足众多民族学生上汉语学校的需求。

(七)重视并加强幼儿双语教学

根据新疆特殊情况,建议申请国家将我区幼儿双语教学纳入基础教育范畴,扩大九年义务教育时段,把幼儿双语教师纳入基础教育教师编制当中。建议自治区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加强南疆公立双语幼儿园建设。

基础教育范文篇7

一、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越向前进步,教育就越与个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是建立在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必须关注“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教育目标,深入研究如何在基础教育中落实素质教育。

教育首先是人学,教育必须创造条件,去激活、展示生命的灵动与飞扬,促进每个生命全面、和谐地、自由地成长。因此,我们就要摈弃把教育看做是知识的传授,并以此作为教育的惟一的、最高的目的;摈弃让教育成为记忆之学、机械之学;摈弃让教育远离个性,成为标准化的模具。教育不应只是往桶里注水的过程,而应是不断向外流淌创造之泉的过程;教育不应当把知育等同于智育,把复制等同于创造。发展人的个性,解放人的创造力,应该成为我们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二、优化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别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教育的发展,缩小这种差距,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原因之一是教育投入失衡。教育投入的失衡造成了办学硬资源的显性失衡,这直接导致了软资源如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科研能力、管理水平、教学效率等的隐性失衡。基础教育的失衡严重弱化了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明确指出:“均衡发展应当成为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重要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惟有均衡发展,才能体现教育的民主与公

平,才能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最终增强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应对力、竞争力和发展力。

面对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要继续增加基础教育投入,对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标准化建设,在同一区域范围内,所有同级别、同规模的中小学,实施基本统一的标准建设、师资配备,让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人都尽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我们鼓励优秀人才到贫困地区、到农村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增加农村学校的教师编制,提高贫困地区和农村教师的地位和工资待遇。实施强弱联手的办学方式,让弱势学校与强势学校共同构建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

三、加强管理,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

学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支撑,学校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不断提高普及率的基础上,向管理要质量和效益,坚定不移地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学校要优化办学质量。学校要从单纯的追求升学率的狭隘教学目的观中走出来,要着力于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实现由只注重教师的“教”到兼顾教与学两方面,紧紧抓住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让学生得以最优发展。学校教学质量不是某个学生或某个教师个体成绩的展示,而是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素质的整体体现,教学要面向全体,照顾个性差异,切实使每个人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教学质量也不是单一的某种素质的体现,而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在统一协调发展的综合体现。

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变单一“灌输”型、“一言堂”型教师培训为教师“案例培训”、教师与专家互动培训,注重教师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密切联系;让教师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开展教学行动研究,做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再次学校要铸就自身特色,营造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从片面的“做大做强”的奋斗目标中解放出来。学校要充分发掘学校的特色资源、优势资源,开发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培养有个性的学生,有特长的教师。特色的铸就,不仅需要历史底蕴的“铺垫”,更需要学校管理者在坚持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实际,开拓创新,不断赋予特色新的内涵和丰厚的底蕴。

四、实事求是,夯实新课程改革

推进新课程改革必须科学处理好新旧课程观之间的关系、新课程的目标与起点的关系、新课程与实施素质教育的关系等,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基础教育范文篇8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大埔是文化之乡,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广大群众对办好教育、办强教育的愿望非常强烈。作为县委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工作中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列入县委重要议事日程,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教育优先发展。一是组织领导优先保证。平时,本人亲自带队到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开展教育专题调研,亲自主持召开教师代表座谈会,亲自参加教育工作、高考备考等会议,还经常在全县性会议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经济,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人才”的思想,深化对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的认识,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考虑,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倍加重视。同时,进一步健全党政班子挂钩联系学校制度,形成县委常委会议定期议教、县党政领导联教和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组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定期视察教育,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并对教育法律法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对镇、村及有关部门全面实行以防流控流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目标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积极营造重教兴学的社会氛围。二是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把《大埔县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十年规划》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年总体规划。同时,对教育部门提出的问题优先考虑和安排解决。比如在虎山中学扩建的问题上,县委、县政府把改制后的原县农机厂、县电机厂近4万平方米土地无偿划拔给学校,并筹集资金3500多万元用于新校区建设,使虎山中学校园面积和学生规模均扩大了一倍,顺利通过部级示范性高中的督导验收。另外,对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学校危房改造、防流控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教育重大决策,都是先由教育部门讨论、提出可行性方案,再经县党政班子讨论形成决定性意见。去年我县出台了《加强大埔县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今年还把基础教育工作列入各镇场绩效考核范围,有力地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三是教育投入优先安排。重视教育,首先要在经费上优先保障。近年来,我县努力克服财政困难,树立“投资于教育,就是投资于人民,投资于未来”的思想,坚持“以县为主”,全面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县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的政策,在财政预算中足额预算教育经费。

二、坚持体制机制创新

注重机制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以激活教育发展的活力和潜力,推动教育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突出抓好三大创新:

1、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按照“把握重点,主攻难点,整体推进”的思路,进一步完善以“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一是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做到“两相当”。2008年,我县教师人均月工资1635元,公务员人均月工资1479元,符合广东省关于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的工作要求。另外,尽力为教师办好事实事,2007年一次性解决了全县教职工医保问题。二是落实“以县为主”的经费管理体制。严格执行上级关于免费义务教育的有关政策规定,免费义务教育补助资金专户管理,及时、足额、直接拨付到学校,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同时,明确生均经费标准,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计划;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确保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全部投入教育。三是落实“以县为主”的人事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分级办学、分级负责的体制,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加大县、镇两级的教育规划和管理统筹权,强化对教育的依法管理;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的办学模式,进一步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让学校真正成为独立的办学实体;严格按照省的教师定编要求配齐教师,全县不存在“有编不进”的现象。同时,出台《县城学校挂扶农村学校实施意见》,建立校长、教师流动制度,鼓励超编地区的优秀教师到边远缺编乡镇任教,实行城乡对口支援,有计划地促进教师的交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创新用人机制。逐步完善校长竞聘上岗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打破职务终身制,切实把教学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德才兼备的优秀老师推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形成积极向上、竞争有序,有利于优秀教育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坚持以教绩论英雄,对校风不好、管理不到位、学生家长意见大、社会反响不好的校长敢于撤换和调整,以一个好校长带出一支好队伍,带出一个好学校,也带出一个地方尊师重教的好氛围。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对无所事事、事业心不强,工作能力差的教师加强教育甚至淘汰,增强教师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3、创新分配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多关心优秀老师,通过采取“以奖代补”、特殊津贴等形式,奖励补贴教学质量好、教育水平高、教学成绩优的教师,拉开与教绩平平的教师之间的收入距离,使优秀教师在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体现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

三、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改善办学条件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采取“向上争取、财政配套、部门支持”等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切实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特别是在县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2007年以来,共投入资金5300多万元,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危房改造、校园环境美化建设、虎山中学新校区第二期、家炳职校培训中心和“新装备”第一轮配套工程建设,并为边远山区学校配套教学办公电脑,使全县各中小学硬件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扎实抓好危房改造工程建设,2007年筹集资金近2000万元,拆除全县19间学校D级危房15073平方米,维修17间学校C级危房31393.35平方米,在16间学校新建校舍12603平方米,按省政府要求如期完成学校危房改造任务,进一步优化了办学条件。

四、不断提升办学效益

一是提高“普九”工作水平。加大新《义务教育法》宣传力度,通过法律法规、乡规民约和发放《义务教育督促入学通知书》等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如期入学;认真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困难家庭生活费补助政策,着力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

问题,全面落实镇、村、学校等各级防流控流责任,进一步巩固提高了“普九”成果,确保义务教育各项指标符合上级要求。在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问题上,本人带头并要求班子成员捐资助学,并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2007年以来,共筹集183.6万元,资助1889位贫困家庭学生上学,全县没出现学生因贫失学的现象。二是调整学校布局。坚持将布局调整与改造薄弱学校、创建规范化学校以及教育强县建设结合起来,科学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两年来,撤并初级中学1间,撤销17间完小和4个教学点,撤并17间完小的高年级部,夯实了创建教育强县工作基础。三是推进学校规范化建设。2008年,虎山中学顺利通过广东省部级示范性高中终期督导验收,家炳职校顺利通过部级重点职中的复查,实验中学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一级学校,家炳一中被评为市一级学校。目前,全县市一级以上学校有20间,其中部级重点职中1间,广东省部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间,省一级学校3间,市一级学校15间,全县高中100%达到优质学位。四是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为满足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结合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规划和2011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以上的目标,不断增加高中阶段教育投入,创新办学思路,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2008年,大埔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3%,比2007年高1个百分点。同时,坚持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在抓好普通高中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以来,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兴建家炳职校实训中心和“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等,并创新办学方式,出台学生就读优惠政策,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全县职业技术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特色日益鲜明,每年为社会培养和输送近2000名的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五是加快创建省教育强县步伐。去年初我县全面启动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作,成立由本人担任组长的县创强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关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的决定》、《大埔县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大会进行动员部署。通过努力,去年底,湖寮、百侯镇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强镇督导评估验收,是梅州市首批通过省教育强镇验收的镇。

五、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全县教师素质是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主要抓好几方面工作:一是抓思想教育。坚持把教育队伍纳入解放思想学习讨论、创建“好班子”、机关作风转变等活动范围,按照“强师兴教”工程和“抓班子带队伍”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师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抓人员补充。针对教师青黄不接的问题,每年择优录用一批大专以上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去,并对到大埔任教的本科师范院校毕业生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三是抓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学历教育,确保中小学校专业教师学历达标。目前,全县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初中95

基础教育范文篇9

一、基本现状

全区面积1341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145个行政村(居、社区),总人口54.68万,其中壮族人口占56%,是一个壮汉民族杂居的农业大区。20**—20**学年度,覃塘区有公办义务阶段学校161所,在校学生86081人,其中初中24所,在校学生29610人;村级完全小学137所,在校学生56471人。厂矿企业办和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所,在校学生1217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以扶持,基础教育事业正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一)加大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积极实施中小学危房改工程,“十五”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142万元用于校舍建设和添置教学设备。20**—20**学年度,全区初中和小学校舍面积达528255平方米,其中初中校舍面积201**4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6.79平方米;小学校舍面积326891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5.79平方米。全区24所初中,达一类装备标准的学校7所,二类装备的11所,三类装备的6所;小学137所,达一类装备标准的2所,二类装备的8所,三类装备的127所。全区初中图书室藏书452537册,生均15.28册;小学图书室藏书475248册,生均图书8.42册。建设教科局教育城域网,建成电脑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81间,接入教育城域网学校104所,建成87个教学光盘播放点和39个卫星教学收视点,覆盖全区91.3%的农村中小学,覆盖学生率达96.8%。

(二)强化管理,学生就学得到保障

20**年1月,覃塘区全面启动“以县(区)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各学校制定了学校章程,加强教育乱收费的治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校办学行为。20**年1月,覃塘区被评为广西首批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市、区)。在巩固提高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政府和学校继续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每年春季、秋季开学期间,集中开展普法教育活动,群众送子女入学的自觉性不断增强。重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资助工作,积极筹措资金解决贫困生入学问题。20**—20**学年度,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5%,初中阶段入学率1**.4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77%,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2.15%。

(三)强化师资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鼓励教师通过函授、自学等形式,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目前,全区现有小学教职工2676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初中教职工1845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1%,全区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为100%。几年来,全区基础教育工作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狠抓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小学生、初中生的行为规范合格率达100%,在校生犯罪率均为零。20**—20**学年度,全区小学、初中毕业班学生体育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9.9%、98.8%。20**年中考,全区中考总成绩A+(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高中、江南中学分数线)人数为1190人,占市辖三区A+人数2725人的43.7%,占全市A+人数4878人的24.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覃塘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较快,但与教育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许多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经费短缺

由于覃塘区属于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不快,财政自给率低,加上基础教育事业基础薄弱,办学硬件设施建设欠帐较多,经费缺口较大,学生上学困难现象较为突出,严重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教育观念相对滞后

全区一些中小学校处在交通、信息相对封闭地区,办学思路与指导思想相对落后,办学活力不足,部分学校素质教育工作未能有效实施,影响了教育改革进程。

(三)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长期以来,大多数优秀师范生选择城市就业,到覃塘区工作的师范院校优秀毕业生较少。虽然教师学历达标率较高,但教师提高学历的途径基本上是函授、成人高考等形式,并且在此过程中有不少教师存在调换专业提升学历的现象,造成本专业的教学水平却没有得到真正提高。同时,由于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艰苦,少部份教师不能安于教育教学工作,教师流动率较高,从而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学校、家长、社会之间形成的教育合力不够

部分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以后,以为一切都万事大吉了,却不明白学校教育必须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相辅助,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作战,才能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对策思考

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覃塘,是覃塘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科技是核心,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覃塘的重要内容。

(一)加强教育宣传,提高群众对教育事业的认识

当前,覃塘区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教育重视不够,认识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送文化下乡等行之有效的方式,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教育法律法规,深刻认识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性。通过深入扎实的工作,促使群众把适龄儿童送上学校,解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帮助辍学回家的学生重返校园,力保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毕业率达100%。积极探索农村初中职业技术课程改革,使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农村教育相得益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修好道路和水利、发展好农村经济的同时,让农村孩子成长为文化程度较高的新时期劳动者。

(二)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覃塘区义务教育带来了机遇。区、乡两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科学把握机遇,深刻领会上级做出的重大决策,高度重视教育,做到义务教育“三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办学困难学校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根据财力状况,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保障水平,改善办学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适度超前发展。可以借鉴发达地区摸索出的“捆绑式”教育,让先进学校与后进学校“一加一”地结对子,实行“一个法人代表,一套领导班子,联体考核评估”的办法,促进先进学校想方设法带动后进学校发展,把自己拥有的资金、师资等优质资源向后进学校“开闸放水”。针对家庭教育很难适应家长、学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的要求,积极探索举办行之有效的家长学校。

(三)强化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要发展基础教育事业,必须加强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教育,构建一支素质优良的结构合理的中小学教师队伍。要在全区学校开展“重师德、展师能、做表率、树形象”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做好教师基本功训练及考核工作,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校长培训机制,充分发挥名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力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既提高教育水平,又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既提高教学水平,又提高教学研究能力,以此来壮大骨干教师的力量,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理论上有高度、实践上有创新、学术上有价值、成果上有特色的高素质教研队伍,满足全区教育发展的要求。

基础教育范文篇10

如何理性地定位德育的作用和实践中的德育难题,是德育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德育对于学生个体发展极为重要,但如果把学生的一切不良品行都归咎于德育的问题,则有失偏颇。学生个体的不良发展有教育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因素,甚至还有家庭的因素。当前对德育的部分误解局限了对德育的理性思考,表现如下:

(一)对自律的误解。理想的个体德育目标无疑是个体的自律。在众多的学术论著中,都喜欢强调教育学生自律,事实上这是一种理想的形而上的逻辑结果。在现实教育中自律只是一个方向,一个理想,过于强调尊重学生的自律,既无视学生个体道德发展层次的差异,不必要地拔高了德育的目标,同时引起了对德育过程中必要的纪律规范的敌视,反而加剧了德育的低效性。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层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规范遵从阶段、自律阶段;认为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结果。自我中心阶段指儿童个体将自我视为中心,也即原始的自私层次;规范遵从阶段指儿童被强迫学习并遵从社会规范;而自律阶段指儿童基于对规范的理解和对人类社会的理性认识而自我规范。皮亚杰认为,儿童如果没有经历过第二阶段,根本不可能达到第三阶段,也即如果儿童没有对规范的科学认识和社会对其违规后的必要强制,儿童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社会规范的目的和重要性,也就不可能发展到自律阶段。这对我国当前的德育实践有重要启示。首先要明确学生个体道德发展存在层次性,其次是对规范和必要的纪律强制在教育中的必要性的理性认识。自律是德育的重要目的,但只可作为德育发展追求的价值理性,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我们必须科学地注重实效性的工具理性。

(二)对纪律与创新关系的误解。在当前的教育研究中,部分人总倾向于强调对学生的严格纪律要求局限了学生思维,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纪律是社会秩序的前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纪律可能影响创新能力的观点有失偏颇。斯滕伯格的研究认为,创造力是六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六种因素分别是: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纪律对这六种因素并不构成负面效应。而以纪律和严谨著称的德国,自1900年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共有95人获奖,在二战前,德国无疑是获奖最多的国家。事实上,良好的纪律意识是个体严谨的学术习惯和团队精神的基石,特别是在科学研究强调团体协作的今天,纪律素养恰恰是创新能力的必要组成部分。

(三)对教育民主和自由的误解。教育民主的内涵在学术界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并没有明确的无争议的定义。西方自由主义的鼻祖哈耶克就深刻地告诫人们不要将对民主的赞扬超越了应有的范围。哈耶克认为:“时下一般人不分青红皂白的将‘民主’一词用成‘赞美’一词,这并非没有危险。因为这种用法暗示我们民主是好东西。所以,如果民主扩张的话,那么往往为人类之福,这种说法,咋看起来,是不证自明之理,但是并没有这种民主。”对于自由与民主的认识并不能达到理性层次的教育个体来说,片面提倡自由实际上鼓励了学生的自由主义倾向,只要权利而抛弃义务。西方学者对此有深刻认识:“(英国的)体系,明确宣称自己是儿童中心而不是课程中心的,同时关注满足个体儿童的需要,要使科目、水平和方法都适合这些需要,事实上却是在普遍自尊和对学校所做的承诺上显示了等级差异最大的教育体系。”俄国思想家赫尔岑得出这样的结论:“政府干预的越少,言论和精神独立的权利越得到尊重,民众也越是不能容忍异己,舆论反而越带有强制作用,人民更热衷于互相监视。”

二、中国国情对德育的要求

教育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然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重要贡献。深刻理解我国国情对德育的要求,是德育自身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对德育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中明确强调了新课改要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和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必须强调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同时必须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面对我国民族复杂、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我国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民族教育和纪律教育。追求民族团结、内部和谐、强调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坚决抵制自由主义。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苏联正是因为戈尔巴乔夫接受了西方的自由主义民主观,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中国的德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确保国家的稳定、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谐,这是中国德育的基点。(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德育的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矛盾:一方面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是社会收入差距拉大,就业成为空前严峻的问题;一方面国家缺乏大批高级人才,同时又有大批青年失业。这给我国德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基于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德育应强调对个体道德和团体意识的培养。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大批的自主创新人才和自主创业人才,这对我国德育中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精神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发展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正如韦伯认为的那样,西方的基督教新教文化有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培养。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对我国传统的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等精神的继承至为重要。如何培养青年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给德育提出了时代的要求。

(三)我国文化对德育的要求。文化对教育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模式和风格。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教育的重要任务。正如李光耀所说:“身居迅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希望在探索走向未来的同时不割断与过去的联系。在告别过去的时候,我们有一种深刻的不安,失去传统会使我们一无所有。”从“吾日三省吾身”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国有着极为丰富的德育材料和优秀的德育传统。中国现代德育必须继承传统教育的精华,同时结合现代教育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的德育。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庭的重视、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强调正直勤劳勇敢的价值观,为现代德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德育必须在对传统德育的理性扬弃中走出一条科学发展道路。

三、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的德育基础构成

中国教育必须走一条基点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德育之路,盲目地学习西方既不合中国国情,也对我国的稳定发展构成危险。面对当前的时代背景,我国基础教育的德育基础构成应该如下:

(一)政治思想层面。必须强调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指导,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民主和自由的内涵,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民主观。道德价值观无疑带有阶级意识的烙印,社会主义是我国德育价值观的指导基点,中国今天的高速稳定增长正是基于共产党的强有力领导和人民对祖国繁荣的向往。从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到今天的世界大国,其间的精神力量也正是社会主义的革命勇气和爱国主义精神。在今天面临西方价值观的输出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时期,保持我国青少年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流地位,是中国德育的核心任务。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主和自由,是德育的难题,也是确保我国稳定发展的基础。中国决不能盲目西化,这是我国民族复兴的基本前提。建立强调纪律秩序、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民主观是当前德育努力的重点。

(二)精神层面。引导学生培养理性的科学精神和注重社会和谐的现代人文精神,培养强烈的创新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和强大的民族精神。现代教育的精神核心是追求理性的科学精神和注重和谐、关注公正的人文精神。纵观人类近代史,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同时还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的思维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科学精神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在现实社会中,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践就是科学精神的体现。而人文精神代表着人类的正义和良心,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和谐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收入差距增大,社会正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带来阵痛的调整期,社会阶层分化,就业压力增大,内部利益冲突加剧,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德育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意义越显重要。而对于我国的国情来说,目前还面临巨大的发展挑战,特别是自主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是确保我国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德育中,必须注重对民族精神的培养。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