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十篇

时间:2023-04-04 14:23:52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篇1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即哲学基础问题,是近代以来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产生的西体西用的理性进路,所以,对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无不是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对中医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西化式的疏解,所以,从产生的研究结果而言,由于脱离了自在的中国文化的基础,因此,应当认为这些结果根本不是中国哲学或中医哲学的本来面目。对中医学的哲学思维及其基本规律的研究只能是中国文化研究中的自在的哲学反思的结果,因为任何文化形式的历史和逻辑的过程只能形成于其文化母体的自在性,而不可能是以任何外来文化所可能进行的解释。西方当代的分析哲学和解释学表明,因为西方文化的内在结构所限定,以其自在的语言系统和思维方式对文本所进行的解释困难重重,并且认为不可能达到本来的意义,所以,其西方文化自在的文字和语言本身所进行的解释都不具备其文本意义,既然如此,何以能用西方的哲学和形式对中国的文化和哲学进行解释呢?真不理解当代中国学界何以能以西体西用的方法论进行中国文化的研究,并自以为是的认为是发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规律”。当以其中国哲学自在的形式与这些“基本规律”进行比较后,就会发现中西文化是绝然不同的形式,而且就思维方式的基本性而言,中西文化不能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简单的类比和实现思维方式的统一⑴。哲学思维与文化形式的统一性表明,任何一种独立的文化只能是其自在的哲学思维所产生的结果,因此,中国文化的形式只能是自在的中国哲学思维的结果。而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规律也只能在其文化母体中寻求。那么,中医У恼苎Ь烤故鞘裁葱问降?于中国哲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表明,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形成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问题。显然,在这一研究进路中,将构成对中国哲学及文化的反思。

我在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中,以时空的认识论原理对中国的知识系统进行反思,发现在中国的知识形式中,《易经》是中国哲学的基础,而中医学是运用中国哲学思维所产生的最成熟的知识形式,也可以这样认为,从中医学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哲学的本质性,所谓医易相通是也。那么,中国哲学的本质性与中医学的统一是以怎样的原理表现出来的,这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规律首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研究中医学的哲学规律首要的是要把《易经》的思维方式进行外化为哲学的形式,而这也是研究中国哲学的首要的工作。我对《易经》的思维方式进行外化为哲学形式的工作是以“时空统一论”的哲学原理对《易经》之“卦”的研究中作出的,并以形而中论的哲学原理进行了对中国哲学的概括⑵,形而中论的哲学思维方式表明,时空对应的认识论原理、对应和中的方法论原理、中和统一的时空本体论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规律。因此,对中医学能否反映出这三个基本规律是哲学反思的重要工作。

因此,从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中抽象出一般的思维方式并对其进行与中国哲学原理的整合是这一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由于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与《易经》的统一,所以历代中医学者对医易相通的哲学问题都有相当深刻的理解,例如,有清一代名医章虚谷说:“诗、书、春秋,论世间事迹,褒君子,贬小人,以明治乱之所由,原非论阴阳之理者。《易》象表阴阳进退消长之理,儒者用喻世事治乱事之道。……故易为大道之源,医理、儒理俱在其中,《易·辞》为儒者之言,可用治世,不可治病也。……概医明大道之一截,易明大道之全体,医书岂真与易书比哉?医经与易经,体同而用异,拙集屡申其义矣。即将先天后天打作两橛,遂有一橛截全体之见,而不识其体用所在也。圣人韦编读易,不闻读医,假年学易,不闻学医,盖以此也。圣人为治世之大道,不为治病之小道,故言某未达不敢当。然道之用有大小,而其体一也。其所系之重,犹先于大道,何故?盖有性命而后有道德功业。保性命者,医道也。其理与《易经》同出阴阳太极之源,故体同而用异也。”(《章虚谷:《医门棒喝·论易理》)显然,章虚谷对《易经》和医经的哲学关系的认识是深刻的。由于哲学形式的外化是当代哲学的研究任务,因此,和所有对医易相通有相当深刻认识的古代学者一样,这一研究是以《易经》自在的哲学思维的外化形式阐释中医学的哲学思维的。

我们已经把中国哲学暨《易经》中的哲学模式以形而中论的原理进行概括和反思,由于在中医学中主要体现出医学的目的和方法论的统一──“保性命者,医道也”,所以,对应和中是中医学中主要的思维方式和哲学方法论。以对应和中的规律进行对中医学的反思,其表明,在这一方法论的作用下产生的中医学哲学的主要规律是: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下面对这三大规律进行具体的论述。

二、中医学的哲学基本规律

就中国哲学的主体性而言,对应和中者,人对应天地而和于中者也。因此,于道、器论之,人是形而中之存在。而人体中之中者,以藏象论之,脾胃也,以五行论之,中土也。以三焦论之,中焦也。而和于中者,人体健康之象也,而离偏于中者,疾病之所出矣!辨证施治者何以谓之?辨证者,由症对应于阴阳、五行、三焦者也;施治者,和于中者也;和者,由治而达者;中者,阴阳、五行、三焦之中者也;和也者,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者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岁十二节,皆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于主体性而言,阴阳对应和于中者也,阴阳对应者,时空对应之机也,人的形而中者也。所以,于人而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一阴一阳者,天地之道;一开一和者,动静之机。”(吴谦:《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二·六味地黄丸集注》)“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以上的论述在基本的意义上阐明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所以,如果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张元素《医学启源·卷之中·十、内经主治备要》)从而使之阴阳对应成为哲学本体论的依据,那么,我认为“阴阳和中之谓医”。阴阳和中者,医之大用也。“气血之根皆在下,培养在中,发用在上。”(郑寿全:《医理真传·卷三·问病人干咳周身痒者何故》)。“培养在中”者,“黄中通理”者是也。“人之元气,根基于肾,萌牙于肝,培养于脾,积贮于胸中为大气,以斡旋全身。”(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四卷·治气学郁滞肢体疼痛方·培脾舒肝汤》)“培养在中”“培养于脾”,中之用也。所以,“凡人中气充足,则署邪不能相犯;署气入侵,皆气虚招之也。”(陈士铎《辨证录·卷八·内伤门》)。所以,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者,阴阳、五行与三焦辩证而使之和于中者也。和于中者,后天而言,和于脾胃者也,先天而言,和于肾者也,和于脾胃者,血之用也,和于肾者也,气之用也。所以,后天而言,“人以胃气为本。”(李杲《脾胃论·卷中·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对中土的认识,历代医家都有深刻的认识:“脾为土脏,主乎运水,全身水道,赖脾为通调。”(吴克潜:《大众医药·第二十四章·卫生门·健康要览》),“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灵枢经·玉版第六十》),“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沈金鳌《妇科玉尺·卷五·崩漏》),“胃者十二经之源,水谷之海也,平则万化安,病则万化危。”(李杲《脾胃论·卷下·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胃受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无病矣。”(王纶:《明医杂著·卷一·枳术丸论》)。以哲学思维论中土者,以章虚谷为要,他说:“土本先天太极之廓,为后天万物之母,故通贯四气而主于中也……夫太极为。五行之廓者,生物之道也;土为太极之廓者,成物之道也。以五行该有形,则太极为五行之廓矣。以有形该无形,则土为太极之廓矣。理气有回环,故生成有顺逆耳。……良以阴阳虽判而太极之体即具阴阳之中,四象虽分而太极之体即具四象之内。所以加土称五行者,以表土中即太极之体所在也。是故五行相生循环无间者,以太极浑然之气流行乎中也。浑然之气无形而土居四象之中, 通贯四气以显太极之用,故其成物则土为太极之廓而浑然之气即寓于中矣。”(章虚谷:《医门棒喝·太极五行发挥》)。

关于中医学的哲学基本规律,以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的概括,使之辨证施治成之所为也,是为中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规律也。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是以《周易》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因此,医易相通者,哲学思维的统一性也。

三、中医学的发展方向

由上可知,医易相通是在哲学思维中的统一,因此,作为中医学的文化形式而言,其本质性与中国文化的形式及本质性是统一的。所以,中医学在当展方向的问题,宏观而言,其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是统一的,微观而言,是由中医学的自在的规律所决定的,而且与当代的哲学思维密切相关。

在西医学已经于当代越来越显现出其固有的不足和缺欠的同时,伴随着中国文化热的出现,中国医学的优异之处同时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对其进行的哲学反思表明,从问题的发生的根本原因而言,其所要解决的问题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医学问题。因为从目前西方文化的模式所暴露出的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医学方面,其更主要的问题是在西方文化的哲学方面。应当认为,两种医学模式的优劣是在其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形成的,这些优劣还要在以后的医学和文化的进步中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关心中医学发展的学者显然已注意到中医学的优势,但是,除了中医学的医疗实践上的优势以外,笔者认为,中医学的优势表现在哲学思维上,中医学的成就是中国哲学思维所造成的。因此,正是在中国文化及哲学的统一下所生成的中医学本体论,使中医学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在历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人类医学继续发展的相当重要的参照系。但是,由于近代中国引进西方文化和哲学以来所造成的思维定势和对中国哲学的判定的失误,以至于造成对中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形成思维方式上的误导,影响了中医学的正确发展。因此,从哲学的高度研究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及其在实践中的作用,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的工作,也是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中国的哲学思维与西方的哲学思维的不同,以至于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从固有的中国文化形式中重视中国哲学的本质性,即中国哲学是以怎样的本体和本体论进行哲学思辩的。尽管西方的形式化的哲学思维造就了西方文化,但是,由于中国的传统哲学不是形式化的,以西方哲学的形式化的概念和范畴释解中国哲学就势必使中国哲学的本质性受到歪曲,例如,对“道”范畴的研究,以西方哲学形式所进行的疏解,已使我们看到二律悖反的结论。因此,研究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是哲学和中医学发展的重大的理论问题。例如: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观点,即认为中国哲学是“天人合一”的,实际上这并不是哲学上的终极结论,应该反思和追问产生所谓“天人合一”观念的本体及其这一思辨性的本体论哲学问题,以最终使中国哲学的本体和本体论形式被发现出来。

从道教医学大家孙思邈对中医学的学术性质的观点能够得到中医学本体论问题的相关启示。他认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损;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研究,始可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百家,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须探微,若能具而学之,则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孙思邈:《备急千斤要方》)。由时空对应的本体论和阴阳对应和中的中国哲学可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周易·系辞》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上述的这些论述都说明了中医学本身即是关于“道”的学问,只有把握了“道”的哲学思辩,才能具体把握中医学,但由于自在的思维方式所决定,中国哲学在历史上并没有象西方哲学那样从西方文化中形成形式化的哲学,因此,“道”就不可能在形式化的思维中把握,而只能在存在的整体性上把握,因此,一个有贡献的中医学者,必须象孙思邈所论述的那样,非达到群书博览,涉猎百科而得“道”莫属。因此,举凡历史上的名医,无一不是对“道”有深刻的体认的得“道”者,从而使其“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而在完成对中国的文化外化为哲学之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规律也将以自为的思维方式指导中医学的研究,中国哲学的自为的形式将对中医学的发展带来根本的正本清源和本质性的进步。⑶

由于西方文化从近代开始的对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滥觞,在当代完成对中国哲学“道”本体论的发掘,以建构中国哲学的独立形式,尽管无论对中医学或中国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就目前的中国哲学的研究的状况而言,却显的任重而道远。因此,就中医学界而言,应当重点研究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问题,使人的存在本质与存在本体统一,这将是中医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具体而言,中医学应在“道”本体论的思辩形式中,完成对人的生命的本质性的认识,在确立可操作的形式中,使人类的生存达到其应达到的境地。

以本文所论证的中医哲学的基本规律表明,中医学的哲学是与中国的文化和哲学统一的,而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自在的和独立的系统,是以人的形而中存在的本体论下所作出的概括,因此,人的存在方式应与其形而中的本质性统一。所以,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不同于西方文化和哲学的文化形式,历史和逻辑均表明,中医学的发展与其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一样有其自在的理路和规律。由此可知,中医学在当代的发展将取决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应当认为,中医学的发展是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的。发现和顺应中国哲学的规律,以人的存在的形而中的本质性与时空层次的对应统一,使中医学的形式在与人的存在的必然性上统一,这将是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及中医学在今后的发展进路并将以此实现社会和人类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自在的存在形式。

注释

⑴关于中西哲学的统一性问题,是建立人类哲学的必然性工作,但这只能是在发现了人类共同的哲学基础之后才能完成的工作,任何外在的以形式化的努力并以此形式上的归类的方法,不但违背了形式逻辑的乖诘囊孕问交呐Σ⒁源诵问缴系墓槔嗟姆椒?不但违背了形式逻辑的购捅咎迓劢姓苎急绲摹>芪鞣降男问交恼苎嘉炀土宋鞣轿幕?但是,由于中国的传统哲学不是形式化的,以西方哲学的形式化的概念和范畴释解中国哲学就势必使中国哲学的本质性受到歪曲,例如,对“道”范畴的研究,以西方哲学形式所进行的疏解,已使我们看到二律悖反的结论。因此,研究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是哲学和中医学发展的重大的理论问题。例如: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观点,即认为中国哲学是“天人合一”的,实际上这并不是哲学上的终极结论,应该反思和追问产生所谓“天人合一”观念的本体及其这一思辨性的本体论哲学问题,以最终使中国哲学的本体和本体论形式被发现出来。

从道教医学大家孙思邈对中医学的学术性质的观点能够得到中医学本体论问题的相关启示。他认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损;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研究,始可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百家,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须探微,若能具而学之,则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孙思邈:《备急千斤要方》)。由时空对应的本体论和阴阳对应和中的中国哲学可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周易·系辞》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上述的这些论述都说明了中医学本身即是关于“道”的学问,只有把握了“道”的哲学思辩,才能具体把握中医学,但由于自在的思维方式所决定,中国哲学在历史上并没有象西方哲学那样从西方文化中形成形式化的哲学,因此,“道”就不可能在形式化的思维中把握,而只能在存在的整体性上把握,因此,一个有贡献的中医学者,必须象孙思邈所论述的那样,非达到群书博览,涉猎百科而得“道”莫属。因此,举凡历史上的名医,无一不是对“道”有深刻的体认的得“道”者,从而使其“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而在完成对中国的文化外化为哲学之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规律也将以自为的思维方式指导中医学的研究,中国哲学的自为的形式将对中医学的发展带来根本的正本清源和本质性的进步。⑶

由于西方文化从近代开始的对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滥觞,在当代完成对中国哲学“道”本体论的发掘,以建构中国哲学的独立形式,尽管无论对中医学或中国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就目前的中国哲学的研究的状况而言,却显的任重而道远。因此,就中医学界而言,应当重点研究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问题,使人的存在本质与存在本体统一,这将是中医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具体而言,中医学应在“道”本体论的思辩形式中,完成对人的生命的本质性的认识,在确立可操作的形式中,使人类的生存达到其应达到的境地。

以本文所论证的中医哲学的基本规律表明,中医学的哲学是与中国的文化和哲学统一的,而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自在的和独立的系统,是以人的形而中存在的本体论下所作出的概括,因此,人的存在方式应与其形而中的本质性统一。所以,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不同于西方文化和哲学的文化形式,历史和逻辑均表明,中医学的发展与其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一样有其自在的理路和规律。由此可知,中医学在当代的发展将取决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应当认为,中医学的发展是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的。发现和顺应中国哲学的规律,以人的存在的形而中的本质性与时空层次的对应统一,使中医学的形式在与人的存在的必然性上统一,这将是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及中医学在今后的发展进路并将以此实现社会和人类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自在的存在形式。

注释

⑴关于中西哲学的统一性问题,是建立人类哲学的必然性工作,但这只能是在发现了人类共同的哲学基础之后才能完成的工作,任何外在的以形式化的努力并以此形式上的归类的方法,不但沉诵问铰呒墓媛桑ㄐ问郊安问降穆呒肼呒安呒男问绞峭骋坏模?而且不可能从形式到逻辑进行不同文化形式的整合,正如英语和汉语不可能实现在形式到逻辑的统一一样。人类文化的统一首先要求哲学的统一。笔者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文化形式和哲学思维只有在完成时空的形式和方式的还原以后,才有可能完成,这是笔者的“时空统一论”哲学体系所力图完成的工作。

基础医学篇2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3250

国内刊号:11-3554/R

邮发代号:80-330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5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基础医学篇3

沉思当前高职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结合点,在教学模式上倡导“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学内容上推行“以系统、器官为核心”教学方式,是高职基础医学课程教改的热点。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该教学方式实行并不顺利,并存在某些问题,认识和解决这些相干问题,可进一步验证该教学方式的优越性。

一、具体教学理念认识模糊和内化不到位

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范式[1],在高职医学院校推行“教、学、做(用)合一”的教学套路,需要有一个过程,不能急功近利。不实事求是考证高职医学教育的教学特色,生搬硬套工科高职教改的理念,对以“问题为中心”、“以器官、系统为核心”和“活学活用为要素”的具体教学理念产生模糊认识或内化不到位,使基础医学、桥梁医学和临床医学先后衔接的教学层次、教学规律脱节,“教、学、做(用)合一”的教学套路不能有效施展,不能保障高职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知识体系的有效建构,进而冲击桥梁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实效教学[2]。由于我国的高职医学教育改革起步较晚,盲目推行所谓“必须、够用”的教学理念,使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体系的运行受到较大的冲击,教改未走出独立的路子。针对该现状和“教、学、做合一”的基本素求,高职基础医学课程的具体教学理念必须转变为“以问题为中心”、“以器官、系统为核心”和“活学活用为要素”[2]。目前,该具体观念还没有成为基础医学课程的整体优势理念,其具体问题在于:(1)该具体观念指导的课程建设的整合手段空洞化;(2)高职院校推行该具体观念的补偿机制没有完善和到位,使人体机能实验课程的“教、学、做合一”大多停留在形式上;(3)基于该观念的具体思路尚未形成。

二、高职基础医学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没有形成整体、集合和互动的关联优势

1.精品课程教材的优化、包容和整合亟待解决或完善。就单项基础医学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来讲,其教材的优化、包容和整合具有特殊性,应该体现课程特色,明确该课程的定向、定位;从基础医学课程群的精品课程的建设方面推理,其教材的优化、包容和整合具有共性,应该整体体现“以问题为中心”、“以器官、系统为核心”和“活学活用为要素”的具体理念,使“以器官、系统为核心”教学方式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素求相容与共。只有完善上两项事宜,才能推出优秀的基础医学课程体系的精品课程建设的优秀教材,籍以推动“以器官、系统为核心”教学方式的有效展开。令人遗憾的是,现行的基础医学精品课程的教材建设并没有经过专业课教学专家和教学实践的具体考证,教材建设重复“翻板”传统教材,关联课程教材之间的重复、繁杂、交织现象比较突出,教材的优化、包容和整合没有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素求相统一。故基础医学课程群的精品课程教材的优化、包容和整合亟待解决或完善,刻不容缓。

2.没有形成良好的实验教学情境规程。“教、学、做(用)合一”教学过程的展开是基础医学实验课“以问题为中心”、“以器官、系统为核心”和“活学活用为要素”的具体理念的具体操作化,其载体形式就是创设“以器官、系统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过程规范化运行的良好的情境规程,使高职医学生真正体验“教、学、做(用)合一”的教学流程,强化和丰富分析、理解、运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教改并没有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规范投入或投入后又变向束缚,使得基于工作过程的范式教学和“教、学、做(用)合一”的实验教学没有形成优势的情境规程,因而“以器官、系统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并没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

3.“双师型”教师和师资力量缺陷。高职基础医学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对“双师型”教师数量和质量要求较高,对一般师资力量要求突出了高标准、高要求。推行“以器官、系统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对“双师型”教师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双师型”教师的能力适应“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要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没有形成内核要素,相形之下,“双师型”教师数量和质量有客观缺陷,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以系统、器官为中心”教学思想及其理论体系,使“以器官、系统为核心”的教学方式的运行存在一定难度。

三、课时改革缺乏调研,存在“砍学时”的误区,课时补偿机制不完善

1.高职基础医学课程的课时改革缺乏调研。当今,高职基础医学课程的课时改革令人担忧,不进行各课程间专家交流和相关调研,随意依照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课程标准,刻意对基础医学课程的课时进行全方位、大比例课时量削减,已经成为高职医学院校的普遍现象。高职医学基础课程的课时改革必须做好下列调研工作:(1)严格的行业和基础医学课程的应用学调研工作;(2)行业和专家咨询;(3)教学考证;(4)对基础医学诸课程进行整合、包容和优化。否则,实施“以系统、器官为中心”教学方式的瓶颈问题更显突出。

2.“砍学时”的误区,课时补偿机制不完善。目前,高职基础医学课程的改革走入一个“砍学时”的误区。其特点是:(1)基础医学课程学时削减33%-46%;(2)课时不足显著影响了该课程体系的基本知识容量的传授,束缚了“以器官、系统为核心”教学方式的有效运行;(3)课时补偿机制不完善。其后果是:(1)学生习得的基础医学课程知识容量不足,不能满足“必须”、“够用”和“支撑”的知识素养;(2)医学基础、桥梁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衔接过程被动,“打补丁”教学现象严重;(3)“以器官、系统为核心”教学方式的惯性实施存在困难,高职医学生的知识底蕴不高、不强;(4)“专生本”学生的基础医学课程的知识贮备缺陷,应试能力降低。

基础医学篇4

多年来,医学检验的基础医学概论1的教学模式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课程内容未能体现医学检验的专业特点;课程体系过分强调各学科的系统性,忽视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课程内容与医学检验专业的相关性和适用性;各课程之间重复的内容较多,交叉内容教师互相推诿或争着授课,其结果是学时、内容偏多,越讲越深,很多内容已超出医学检验工作的实际需要。基础医学概论1虽有专门教材,但基本是各课程的简单拼凑和压缩,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分学科、分系统,按教材编写顺序由学科相关教师轮流讲授,学科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各课程教师的授课方式、方法以及授课内容的侧重点不能很好地协调统一,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不同程度的脱节,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虽然近几年对基础医学概论1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结合课程内容,辅以多媒体课件,采用理论实验一体化、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但收效不大,不能脱胎换骨,仍以教师讲授为主,过度地强调了教师如何“教”,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容易遗忘,达不到基础与临床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忽略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忽略了学生如何“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忽略了如何实现合作式、研究性学习和拓展性学习。教学评价形式单一,比较注重期末的终结性评价,造成部分同学不在意学习过程,缺乏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有效反馈机制。

2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2.1实施对象医学检验专业121班30名学生。

2.2优化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以学校2010应用型人才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方案和基础医学概论1教学大纲为依据,对基础医学概论1教学内容全盘把握,对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做到恰当地联系和衔接,对各章节知识点进行梳理,找准教学内容改革的突破口,把握与临床常见化验指标密切结合的知识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体整体意识的原则,大胆调整,科学整合,形成一组织(基本组织)、三系统(运动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四模块(血常规、尿常规、常规、肝功能检测)的知识体系。

2.3组建学习团队培育团队合作精神遵循团队成员知识技能互补,担任不同角色,承担共同目标,保持负责的相互工作关系的原则,最大效度地发挥成员的交互作用和群体效应。以学习团队为形式,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3.1“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根据学生各自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团队,5-6人一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各组间的竞争。

2.3.2“指定组长,双向选择”原则教师指定好各组组长,让组长和组员之间进行双向选择,便于小组管理,增强合作学习的效能,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2.4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临床常见化验指标为主线,根据不同知识模块,采取基础与临床、课堂内外结合,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专业知识为主,课外知识为补充,实施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教学模式,注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达到由“教师如何教”转化为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学”,培养学生全面、多维的思维方式,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多元化考核注重培养综合能力从考核方法、考核内容、考核形式上改变以往课程评价基本上以卷面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50%)与终结性评价(50%)相结合。过程性评价(50%)包括实验报告(10%)、实验能力考核(10%)和团队评价(30%);团队评价(30%)包括个人评价(10%)、团队互评(10%)、教师评价(10%),形成以能力为导向的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

3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采用盲法检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效果,设计调查问卷,课程结束后对实施班级进行无记名调查,作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效果检测的一项指标。共发放30份,收回30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表明,83.3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表示赞同。采用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专业知识为辅助,课外知识为补充。以学习团队为单位,为共同目标相互学习,分工合作,最终达到了促进个人学习、大家共同提高的目的。85.71%团队有明确计划,团队会议能按照计划进行,得到满意的结果。73.33%的成员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能积极独立、按时地完成团队分配的任务,尽最大所能完成学习目标(50%)。围绕课程目标任务,成员们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研讨,自由表达、质疑、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乐趣,学生主体价值得到了发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获得成长;同时教师的主导和主体价值得到了展现,有利于教师高水平完成教学任务,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促进、激活思维,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标和“授之以渔”的目的。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实现互动学习的平台和机会,是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开阔思路,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有利于营造一个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素养的环境,在与他人交往的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使学生学会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和协调,强化其团队意识。调查结果表明,93.33%的学生很喜欢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对学习过程(73.33%)和学习效果(66.67%)表示满意,8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学习效率和团队意识,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3.33%);通过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50%)。有的学生写道:“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一改以往灌输性教育,让我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上课所讲解的知识,而是让我们以团队的形式去合作探究化验单中所反映的问题及其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点”。“通过教学改革,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了,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了我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了我们协同合作、相互沟通、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受益匪浅,并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类似的改革”。

4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点

4.1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新模式立足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三个一致性”,即课程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课程与培养方案的一致性;课程与全国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资格考试的一致性,凸显医学检验专业特色。

4.2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新模式以“临床常见化验指标”为主线,形成“一组织、三系统、四模块”的知识体系,注重“三结合”,即基础与临床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专业与人文结合。

4.3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新模式以学习团队为单位,实施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基础医学篇5

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的科学,医学知识本是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医学各科课程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只不过长期以来为了教与学的需要而将其分为若干学科,各学科教学基于其目标的同质性、内容的交叉性及方法的相似性等,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但是在现实医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一方面各学科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横向联系,存在着许多交叉点;另一方面许多学科任课教师往往只注意如何讲好本门学科的知识,很少注意研究与这些相关的其它学科是怎样讲授这些知识的,怎样把本学科知识与相关的学科知识有机联系起来的,结果只能站在本学科角度,比较孤立地去强调一个个问题,不时出现学科之间交叉点互相脱节、简单重复甚至前后矛盾的现象,不能有效地优化学生和知识结构,医学教学的协同效应随之下降,直接影响到本学科乃至到整个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2]。因而,人们不断地审视教育的本质,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为我国培养符合时代与社会要求的医学人才,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PBL)正在为国内一些高等医学院校探索并实践着。

2PBL教学的实施现状和问题

我国的部分院校分别在基础课、临床课和实验课中部分试行了PBL,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发表了不少介绍性和实践探索性的研究成果,但尚属起步,远未成型完善[3]。因为在医学课程里全面实施PBL教学模式存在着以下阻碍:(1)缺少跨学科教学团队。我们尚不具备跨学科突破性教材,也没有跨学科、跨基础与临床的教师培训,一个教师对于所有基础医学的课程都能自如讲解,从容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这恐怕不太可能,因此,建立包含各学科课程主讲教师的教学团队是实施PBL教学较实用的做法。(2)课程内容和学时限制。多数基础医学课程内容较多,学时不够,比如,人体解剖学,结构名称繁多,识记枯燥无味,但限于学时不能全面实施PBL教学模式。鉴于这种情况,要实施实施PBL教学模式,必须先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3学生对PBL教学的需求

为了顺利的实施PBL教学,我们对学生思想动态、学习困惑、渴望及要求进行了调查,总结出以下四点:(1)对医学基础课的授课目的不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感悟不到方向和动力,觉得基础课与作为一个临床医生相距甚远,联系不上;(2)形态学授课方式过死,照本宣科的多,上课效果差(想睡觉),课后复习难(无兴趣);(3)听到许多高年级(已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学生的放映和体会感触很深,到了临床实习阶段,基础知识的记忆已所剩无几;(4)对教学提出种种可观设想,使教师感到震惊的是,学生所提出的设想恰是PBL课程模式的有机内涵所在。学生在自觉(少数)、不自觉(多数)呼唤着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改革—PBL的应用[4]。因此,我们认为尝试基础医学PBL教学模式改革可以树立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灵魂),实现自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会学习,从而跟上科技一日百年的速率,跟上世界教改大潮。

4PBL教学的实施流程及关键问题

在PBL教学实践中我们选用分组学习的方法,首先知道学生自由结成学习小组,并鼓励学习小组中吸收不同年级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参加,每组设负责人、主持人、记录人。然后由教师给出病例,学生根据病例提出问题交各小组负责人汇总。负责人负责将问题分配给小组成员,小组成员查找资料。然后由主持人负责召开讨论会,汇总问题答案。同时小组内进行自由讨论并提出新的问题。教师根据讨论情况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学习,或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像学生推荐书目、参考资料或查找资料的方法,并暂缓评价。负责人再次将问题分配给小组成员,重复以后步骤,直至问题解决。最后,召开集体讨论会,会上精选讨论中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报告相关的知识点,教师集体参与学生讨论并做出评价,使教学成果惠及更多的学生。在PBL教学中有三个要素,问题、学生及教师。其中,问题是学习的焦点。PBL教学法是以疾病为线索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学习相关的知识。这里问题既是学习的焦点,也是相关学科的集合体。这种教学模式将复杂的螺旋式网络样结构的医学知识以“问题”连接起来,将相关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打破了学科界限,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中的问题既包括学生不能理解的名词、学生认知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或补充的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即PBL教学法中解决问题的主体。PBL讨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后都是由学生来解决,解决的方式包括查阅文献、阅读图书资料、小组讨论、听报告讲座等形式,其中小组讨论是重要的方式,要求每个小组每次讨论有负责人、主持人、记录人。主持人负责主持讨论;记录人记录讨论时间、地点、讨论内容、有代表性的观点以及遗留问题;负责人负责将问题分配下去由小组成员分别查找资料并最后汇总答案。讨论中当学生在学习和讨论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但不是寻求答案。教师是有目的的提问者,注意不是问题的解答者[5]。为了引导同学系统、全面、深入的理解问题,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应担负起下列责任:(1)向学生提出讨论中被忽略的问题;(2)向学生提出问题相关和相鉴别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总结;(3)对学生的学习程序做出指导并把握讨论进度;(4)向学生推荐参考书或向学生介绍查阅资料的方法;(5)对学生的讨论和学生得出的答案暂缓做出评价,留给学生认知、讨论和自我评价的空间。

5PBL教学的实施效果

基础医学篇6

在长学制和高科学素质的宏观背景要求下,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是近十余年来出现的高层次医学研究人才的培养模式。毕业实习开展课题研究是该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微生物学教研室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对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毕业实习的带教和指导进行了分析。

1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特点分析

1.1学制的由来和培养模式国内数家医学院校开展了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教育,其宗旨是面向基础医学,培养研究型人才。这改变了基础医学人才长期依赖招其他专业毕业生再重新培养的模式。开设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解决了基础医学的师资问题,可以在医学院校里培养精通医学和理化学科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推动了基础医学的发展,促进了医学教育与国际医学教育模式的接轨。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分成四个阶段:前两年在综合性大学培养,学习数理化等基础课程;然后,回到本校后进行两年医学专业基础的学习,其中包含三个月的科研训练;第三阶段为临床实习阶段,学习临床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约一年半;最后一年半返回基础医学专业完成毕业前研究实习任务,拿到科学硕士学位。本教研室自从1997年至今共指导毕业实习学生25名,其中19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者在高校任教,占76%,有6名学生进入疾控中心和医院的检验科工作,占24%。可以看出,培养的大部分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学生成为基础医学院的师资力量。

1.2毕业实习的重要性毕业实习包括学生学习、参加课题组的课题讨论、开展课题研究等活动。毕业实习是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素质、增强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1]。毕业实习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是由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换的重要时期,也是建立学生职业道德、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2基础医学七年制学生特点分析

2.1学生素质特点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入学成绩高,生源质量好,有在综合性院校学习数理化基础的经历。学生思维较活跃,科学素养高,具有认识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敢于挑战权威。整体上学生擅长理论分析。另一方面,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如有些同学容易骄傲,但遇到挫折则会气馁,需要指导教师关注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指导教师要善于引导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向老科学家学习客观、严谨、求实和刻苦钻研的品质。指导教师要以鼓励为主,不断提醒可能出现的问题,允许在一定范围内的研究尝试。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自主性强的学生可以进行相对独立的研究工作,自主性差的学生实行博士研究生带教的模式。指导教师需要阶段性地监测学生的课题研究情况,及时作出调整。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关注程度和辅助作用直接相关。但是,这也给指导教师和课题组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2.2知识结构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属于科研型人才,科研综合素质突出[2]。在知识和能力结构方面具有精和专的特点,适合从事某一医学专业的研究,尤其是基础学科,而不适合临床主干科室的工作。这是因为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时间短,医学专业知识背景较弱,毕业生不具备医学专业知识的广和博的特征。尽管本教研室毕业的基础七年制学生的24%的学生从事临床辅助科室的工作,但还是面临医学专业知识不足等问题,这也是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办学目标(面向基础医学师资培养)所决定,很难解决。学校开设的面向临床医师培养的临床七年制能很好地解决医学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3]。

3毕业实习的指导模式

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前的一年半时间为研究实习阶段,目标为达到硕士毕业要求,对发表文章不作硬性要求。在实习前,需要学生和导师的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后,学生进入导师课题组实习。此时,转为所在学生年级和教研室的双重管理。在实习的开始阶段,由教研室统一组织为期两周的入科培训,包括科室管理制度、生物安全防护培训、仪器使用培训和知识产权培训等。对于病原生物学专业来说,生物安全培训是培训的重点[4]。经实验室主任考核合格后,填写入科登记,并领取许可证进入实验室。

3.1个性化的讨论式实习指导针对每一位实习学生,进行专门的沟通,了解学生的特点,制定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为学生制定一个系统的研究方案,把前期背景和所研究的科学问题提炼出来,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这个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是导师有针对性的实习指导,与学生共同讨论并逐步确立课题,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实习过程中,一般由导师指定高年级的博士研究生带领学生开始熟悉课题组研究,此时,学生主要是熟悉课题组研究方向,逐步参与部分实验操作。在一个月后,导师、高年级博士生和七年制学生共同讨论,在确认实习学生的现有状况和感兴趣的方向后,根据课题组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进展共同制定研究计划。毕业实习的研究计划与高年级博士生的研究发展方向形成高低搭配的互助模式。在随后的资料查找过程中,高年级博士生参与实验分析,以解决宏观性的背景资料的知识支持问题。在第三个月结束时,完成开题报告,开始实验研究。

3.2课题组支持模式为每位基础七年制学生建立一个支持小组,包括指导教师和同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通过建立这样一个研究辅助平台,弥补了学生能力素质的不足,较好地解决了深入研究所需要的医学复合素质。同时,在具体实验上,将一名博士和一名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分配为一个研究方向,两人需要有总体研究计划和阶段目标,阶段性地向导师汇报进展和成果。这样两人形成了一个发展共同体,两者实验研究既有区别,又相辅相成,共同前进。我们在实践中觉得这种实习模式的研究效率最高。在实践中,学生的研究效率提高,创造性得到发挥,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通过七届学生的实践,毕业生均在省级或部级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著,超标准完成了学校规定的研究目标,其中一位同学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的课题设计大赛一等奖。这都源于在整体知识结构和能力层次上做好了统筹规划,在宏观上完善了课题组的支持机制。

3.3研究课题的选择课题选择需要把握的原则是强调“点”而非强调“面”,不适合选取需要很强背景知识的尖端课题和系统性强的复杂课题研究。这时就需要在指导教师亲自指导下,开展有针对性的可把握的创新性课题。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锻炼学生,发挥基础七年制学生创新性强和综合素质高的优势。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学生容易突发奇想,在没有充分论证的情况下,尝试打乱或者否定既定课题研究和实验方案,导致课题组的实验计划受影响。#p#分页标题#e#

4存在的问题

4.1毕业要求达到的标准问题基础七年制毕业学生从事研究的时间短,学校对学生毕业没有发表文章等硬性要求,导致毕业学生在成果方面两极分化。一方面,自主性较强的学生和指导教师要求较高的学生达到或超过了同期硕士毕业标准;另一方面,自主性较差的学生没有成果,学位论文的水平较差。毕业标准如何要求成为难题。我们发现,基础七年制毕业实习的时间和硕士研究生相比偏短,如果要求过高,则学生负担过重,而且指导教师和课题组承担了过多的压力,出现了一个学生身后跟着一个专业支持组的模式,影响了课题组的正常研究工作。如果要求过低,则获得硕士学位的门槛偏低,不利于该学制的健康发展。

4.2增加实验研究的时间开展实验研究的时间短,导致学生潜力不能有效发挥,现有的一个解决办法是增加实验研究的时间,这也就是近年出现的基础医学八年制[5]。在具体实施上,增加实验研究时间,充分发挥学生潜力,同时,提高毕业要求标准,达到或超过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在试行中发现效果很好,解决了七年制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通过延长研究时间,提高毕业标准,发挥了学生的最大优势,也提高了人才培养效率。

基础医学篇7

PBL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余大学医学院的综合课程教育,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引入医学教育领域,后来扩展到包括教育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的教学改革中,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据WHO报告,全球目前大约有1700余所医学院采用PBL模式,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1-2]。传统的LBL教学主要是一种灌输式授课模式,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虽然可系统地、有把握地完成教师预定的课时目标,但课堂气氛沉闷,无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与之相反,PBL教学则以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为课程启动点,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创设问题情境、贯穿全程的引导;学生则一般以6~8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分析病例,提出问题,通过主动学习、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及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与之相应的方法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智能和创新能力,鼓励个性自由发展。

2实验课程开展PBL教学的优势

2.1教学规模适当近年来,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理论课教学通常是上百人同时上课,这种规模显然不利于开展PBL教学。而实验教学一般是小班上课,每班仅25人左右,足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PBL教学过程中。

2.2教学环境适宜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的讲授较少,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与PBL教学法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相似。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开展PBL教学,学生更易接受。同时,实验室的空间较大,便于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既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使教师能更加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

2.3教学内容单纯相较于知识容量丰富的理论授课,实验教学需解决的问题则少得多,且一般都是围绕某一医学专题展开,知识脉络简单清楚,学生较易抓住重点,PBL教学活动也更能顺利展开。

3基础医学实验课实施PBL教学的必要性

在高等教育从量的扩展转向质的提高阶段,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主题,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教育教学改革不仅需要宏观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要把改革精神贯穿于具体的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基础医学实验是医学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能复习和巩固理论课知识,还能掌握相关检测技术及多种仪器的操作,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但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一般是将课前书写在黑板上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简单地讲解给学生,学生依照课堂板书按部就班地操作,课后书写实验报告,学生间抄袭严重。教师根据这样的实验报告打分,无法给学生一个合理的成绩,同时挫伤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也达不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及动手能力的预期目标。

4实验教学中PBL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PBL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了重大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授者,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主体。这种革命性的转变不可能让学生马上适应并投入其中。因此开展PBL教学不可一蹴而就,在设计PBL教学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首先实施非典型性PBL模式,即LBL模式+PBL模式[3],在学生适应并掌握其中流程后再实施典型的PBL教学。

4.1非典型性PBL教学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前板书,课始讲授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在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提出与实验内容相关且教科书上可查阅到答案的问题,让学生边动手边讨论。实验结束后,将学生以5~6人为一小组,就实验结果提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每组派一代表发言,其他成员补充,教师做最后总结和点评。通过非典型性PBL教学,让学生熟悉PBL教学的主要流程,初步锻炼他们独立分析解决问题、主动发言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以便于此后PBL教学的顺利开展。

4.2典型性PBL教学在确信学生有能力参与到PBL教学中后,选取与临床疾病密切相关的实验内容,随机抽取班级设置PBL组和非PBL组,按照下列程序开展PBL教学:

4.2.1实验前问题的设置实验前将问题布置给学生,考虑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PBL教学,教师可将本实验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达到的目标告诉学生,并简单指导学生如何借助网络、图书馆、期刊数据和精品课程查阅资料以及如何依靠团队的力量完成任务,同时鼓励和欢迎同学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参观和学习。

4.2.2实验过程的推进按照计划由每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根据实验的可行性、科学性和整体性指导学生总结实验教学内容,然后学生按照讨论好的实验方案分组操作。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实验结束后,再次组织学生对实验结果展开讨论。

4.2.3教师总结和点评实验结束后,教师对整个实验过程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做重点强调。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围绕学生的发言情况,肯定能力,提出不足,帮助学生树立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

5PBL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解决和注意的问题

5.1问题的设置整个实验教学过程是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始的,故问题的设置水平是PBL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开展PBL教学,问题设置的难度不应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能太偏向于临床,同时要兼顾学校的办学条件,如网络 资源、图书馆藏书量和期刊种类等。问题最好只有唯一答案,便于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通过对这个答案的探索,可以延伸出整个实验教学内容。如生物化学实验内容血糖的测定,教师提出问题:某病人54岁,自述近来多饮、多尿、多食,却日渐消瘦,请问此病人最可能患了什么疾病?最简单的诊断方法是什么?学生根据“三多一少”症状很容易推断出此人可能患有糖尿病,最简单的诊断方法自然是刚从理论课上学习的血糖测定方法,围绕这一答案学生可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何测定血糖、目前临床和实验室主要采用的方法、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注意事项等。实验教学内容随之在讨论过程中一一展开。

5.2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PBL教学要求学生课下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查阅资料,主动与同学交流沟通。如果学生敷衍了事,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开展PBL教学前教师应花大量时间向学生解释PBL教学的各种优点,也可通过条幅、展板在学校形成PBL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种教学方法将带给自己怎样的改变,相信学生会自愿配合。同时,PBL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非常熟悉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知识,能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并能引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教学计划。对PBL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美国医学教育家爱华德?巴罗斯(HowardBamws)作了这样的描述:“理想的指导者应该既是一个学科专家,又是一个指导专家,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则求其次,即他不是一个学科专家,但至少应该擅长指导,最糟糕的指导者莫过于他是一个学科专家,但却拙于指导”[4]。

基础医学篇8

1.1实施对象医学检验专业121班30名学生。

1.2优化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以学校2010应用型人才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方案和基础医学概论1教学大纲为依据,对基础医学概论1教学内容全盘把握,对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做到恰当地联系和衔接,对各章节知识点进行梳理,找准教学内容改革的突破口,把握与临床常见化验指标密切结合的知识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体整体意识的原则,大胆调整,科学整合,形成一组织(基本组织)、三系统(运动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四模块(血常规、尿常规、常规、肝功能检测)的知识体系。

1.3组建学习团队培育团队合作精神遵循团队成员知识技能互补,担任不同角色,承担共同目标,保持负责的相互工作关系的原则,最大效度地发挥成员的交互作用和群体效应。以学习团队为形式,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3.1“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根据学生各自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团队,5-6人一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各组间的竞争。

1.3.2“指定组长,双向选择”原则教师指定好各组组长,让组长和组员之间进行双向选择,便于小组管理,增强合作学习的效能,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1.4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临床常见化验指标为主线,根据不同知识模块,采取基础与临床、课堂内外结合,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专业知识为主,课外知识为补充,实施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教学模式,注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达到由“教师如何教”转化为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学”,培养学生全面、多维的思维方式,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5多元化考核注重培养综合能力从考核方法、考核内容、考核形式上改变以往课程评价基本上以卷面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50%)与终结性评价(50%)相结合。过程性评价(50%)包括实验报告(10%)、实验能力考核(10%)和团队评价(30%);团队评价(30%)包括个人评价(10%)、团队互评(10%)、教师评价(10%),形成以能力为导向的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

2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采用盲法检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效果,设计调查问卷,课程结束后对实施班级进行无记名调查,作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效果检测的一项指标。共发放30份,收回30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表明,83.3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表示赞同。采用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专业知识为辅助,课外知识为补充。以学习团队为单位,为共同目标相互学习,分工合作,最终达到了促进个人学习、大家共同提高的目的。85.71%团队有明确计划,团队会议能按照计划进行,得到满意的结果。73.33%的成员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能积极独立、按时地完成团队分配的任务,尽最大所能完成学习目标(50%)。围绕课程目标任务,成员们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研讨,自由表达、质疑、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乐趣,学生主体价值得到了发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获得成长;同时教师的主导和主体价值得到了展现,有利于教师高水平完成教学任务,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促进、激活思维,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标和“授之以渔”的目的。

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实现互动学习的平台和机会,是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开阔思路,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有利于营造一个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素养的环境,在与他人交往的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使学生学会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和协调,强化其团队意识。调查结果表明,93.33%的学生很喜欢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对学习过程(73.33%)和学习效果(66.67%)表示满意,8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学习效率和团队意识,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3.33%);通过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50%)。有的学生写道:“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一改以往灌输性教育,让我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上课所讲解的知识,而是让我们以团队的形式去合作探究化验单中所反映的问题及其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点”。“通过教学改革,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了,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了我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了我们协同合作、相互沟通、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受益匪浅,并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类似的改革”。

3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点

3.1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新模式立足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三个一致性”,即课程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课程与培养方案的一致性;课程与全国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资格考试的一致性,凸显医学检验专业特色。

3.2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新模式以“临床常见化验指标”为主线,形成“一组织、三系统、四模块”的知识体系,注重“三结合”,即基础与临床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专业与人文结合。

3.3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新模式以学习团队为单位,实施目标任务驱动-合作研讨式学习,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3.4基础医学概论1课程教学新模式以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资格考试为导向,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其与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资格考试相协调,对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率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基础医学篇9

双语教师首先传递的是学科知识,其次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用外语进行专业思维和研究的能力,将双语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双语教师应具备特殊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

1、精深系统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医学教育是培养未来对生命负责的人,双语教学是针对专业的教学,因此必须以掌握专业知识为重。教师应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课程的专业知识,对所教学科的体系和课程的体系有明晰的思路,能充分把握国内外本专业领域理论与实践前沿知识,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熟练地、深入浅出地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2、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双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应熟练掌握英语,具备全面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熟悉医学基础课的独特语言结构和表达法,熟练地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思维、才能自如地使用英文教材和课程资源,制作教案和课件,组织课堂教学、课内外辅导学生及进行考试。

3、较高的双语文化驾驭能力双语涉及两种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东西方教育理念及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文化冲突。这就要求双语教师应拥有丰富而宽厚的双语文化知识,加深和拓宽自身的文化理解力,从不同的文化视角深入了解医学专业,融合东西方医学文化的精华,努力成为双语教学中文化冲突的平衡者。

4、先进的双语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和课程论等条件性知识。医学专业的双语教师,还应拥有先进的双语教学理念和双语授课技巧,逐步培养和发展双语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和评价能力。此外,还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二、基础医学课双语教师培养途径

双语教师是专家型的教师,其专业化过程需要教师自身主动学习和学校提供的外在培训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础医学课双语教师专业化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全面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层次及提升教师的素养。

1、自学双语教师可以通过自学方式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其一,借助网络自学。现今网络资源丰富,国际知名大学如哈佛、耶鲁等都制作了各学科的公开课。双语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上网学习医学基础课、语言学、英美文化、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既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拓展专业技能,又能提升英语水平和借鉴国外名师的教学风格。另外,一些国内知名大学创办了医学基础课网上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网络平台,通过上网学习,借鉴可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其二,通过获得英语专业的学位课程、学历课程或资格认证课程提升自己的外语教学水平。自修和通过跨学科、跨专业获得双硕士、双博士是提升专业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双语教学能力,促进高校双语教师自身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2、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基于教学的需要,以教育和教学活动为主,由学校资助制定培训计划,自主组织开展的培训活动,目的是解决本校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医学基础课教师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语言文化能力的欠缺,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如发音不够标准,语调不够自然,不熟悉课堂教学用语与套话等。校本培训可以借助英语系的专业师资(外籍和国内教师)对基础医学课教师进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训和指导。培训内容侧重于听力、口语专项训练,在语音、语调的标准化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此外,强化英语交际能力,重点就课堂用语、管理课堂用语,医学类相关话题讨论等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和培训;最后,也要加强西方历史和文化的培训,培养专业教师的文化素养。外语水平的提高不是通过几次培训就可以达成的,因此,要建立培训的长效机制,既可以使双语教师多次参加培训,持续不断地提升英语水平,也可以使有意双语教学的新教师通过校本培训,不断地加入到双语教师队伍。实现双语教师培养的良性循环。

3、建立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重点医学院校相比较地方院校更能够吸引留学归国人才,双语教师的质量较高,并且开展双语教学的时间也较长,经验相对丰富。同一地区,地方院校可以重点院校为依托,聘请医学基础课的专家型双语教师承担并指导学科双语教学。本校的双语教师观摩教学过程,并定期与专家交流,进行双语教学专题讨论、双语教学案例分析,双语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研讨等。通过与专家面对面的观摩、学习、交流和讨论,既能学习到先进的学科理念和知识,又能及时解决自己在双语教学中的困惑,迅速地提升双语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和双语教学能力。

4、出国研修出国研修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英语运用能力,还可为教师的学科领域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空间,是最为理想的培训方式,但机会少,成本高。因此,学校应积极努力探索更为有效的渠道支持与鼓励双语教师出国研修,短期和长期均可,充分利用国家公派留学机会和国外相关贷款项目支持,给双语教师提供政策倾向和经费保障。通过出国访学,双语教师开拓视野,了解多元文化,突破思维定式,学习到外国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质及改进和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基础医学篇10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动手能力的培养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重创新、突出中医药特色”的指导思想,我校中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对实验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改革,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将基础实验技术做为专门的实验内容独立设课,针对一年级新生开设了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该课程以医学实验中涉及到的基础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着重于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训。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进行医学实验的基本目的,熟悉医学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掌握医学实验领域中的基本技能及标准的操作方法,养成规范操作的实验习惯,以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本课程被安排在新生开学的第一学期,足以显示出其基础作用。因此,切实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医学生整个知识体系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项改革措施的成功实施,将大大提高我校本科生对基本实验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有利于后续专业实验课程层次的提高。为提高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我校对实验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改革,将基础实验技术做为专门的实验内容独立设课,针对一年级新生开设了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并探索出一套科学、系统、有效的考核方法,即采取平时成绩加实际操作与笔试相结合的综合量化的考核模式,应用于该课程的考核中,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多元实验考核的必要性

医学基本实验技能课程与各学科实验课程联系十分紧密,主要讲授病理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等专业基础实验课通用的实验技术。如果学生在本门课程中能完全掌握所教授的相关技能,在后续的相关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就不需再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技术操作训练,而直接进行较高层次的专业技术训练。因此,必须确保学生对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才能为后续的专业实验课程做好铺垫。笔者参考其他院校实验课课程的考核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采取对关键技术的实际操作与笔试相结合的综合量化考核方式,最终达到强化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以往我校考查课实验操作考核一般不设专门的考试,传统的实验成绩主要综合平时的实验报告成绩及实验课出勤情况进行打分。这种考核形式存在诸多弊端,如有的学生相互抄袭实验报告,因而不能从实验报告中看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也无法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做出相对真实的评价。学生上课时敷衍了事,应付实验,不重视对实验结果特别是失败结果的分析,难以激发学生在平时实验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从操作考核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出发,拓宽考核内容,对考核指标作量化处理,有利于全面和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课程的量化考核内容较传统方式更加全面,可操作性强。对学生的实验思维、操作技能、问题分析、实验态度等可进行全面、动态的考核与评价。

2多元综合量化考核方法的实施

2.1考核办法

采取平时成绩加实际操作与笔试相结合的综合量化的考核办法,即实验课程考核主要包括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占40%,包括每次课的课堂表现(实验出勤、动手能力)与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各占20分;期末成绩占60%,包括实际操作与笔试相结合的综合量化结果,其中实验操作与笔试成绩各占30分。基本操作技能的量化考核在实验课程结束时统一安排,实验操作采取必选项目与随机自选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必选项目考核内容由教师集体讨论决定。自选项目由学生从考试卡片中随机抽取两项技术进行操作,每项技术10分,同时加上一项必选项目操作10分,共计30分。

2.2必要的准备

2.2.1基本技能考核卡的制作教师根据医学基本实验技能课程所开设实验项目,列出本课程中涉及的所有可操作性强的关键技术,将这些关键技术合理进行组合,2项技术制成一张基本技能考核卡。进行技术组合时,力求做到考核内容面广,并且有代表性。考核卡制备完成后,将考核卡随机编号,以便学生抽取。

2.2.2考试题库建设根据具体的考核卡内容进行题库建设,题库内容要根据考核卡上的相应技术,分别设计出难、中、易不同层次的问题,可以涉及到该项技术操作时的关键点、注意事项、应用范围等内容。题库要分段编号,此编号与考核卡编号一一对应,以方便查找。此题库建设的目的:首先是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考试,如对于基本技能掌握比较熟练的学生,从题库中选取较难层次的问题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掌握的深度。另外,对于基本技能掌握相对不太熟练的同学,从题库中选取基础性问题提问,如果能够正确做答,说明学生对该项技能基本掌握,但实际动手能力可能相对较弱;如果不能正确作答,说明学生对该项技能根本就没有掌握。

2.3具体考核方式

2.3.1实际操作考核每个考试组为两名学生,由2名授课教师同时监考,采取一对一的监考方式,使“随机提问”这一环节更容易实施。考核时,让学生采取抽签方式抽取考核卡号,按照对应的考题进行操作。由监考教师根据具体量化指标及权重进行打分,评定技术操作的规范性。量化指标分为明确实验目的原理(15%)、熟练使用仪器或实验用具(20%)、操作规范(25%)、技术熟练(20%)、结果正确(20%)。同时针对该项技术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等进行随机提问,提问内容为题卡规定的可描述性的技术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内容来判断该学生对相关技术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既要操作规范、熟练,同时能思路清晰地回答教师的提问,最终给出考核成绩。每个考试组的技术操作时间大约为3~5min,然后是2min的“随机提问”,每组同学在7min之内就能完成考核。

2.3.2笔试考核笔试考核在实际操作考核前进行,采取闭卷方式,时间为20min,卷面成绩为30分,共计5题。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整体掌握程度,考核内容为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熟练掌握的相关内容,即教师总结的重点部分,如常用实验用具的日常维护及保养方法、某项实验操作的用途及意义,或写出某个实验结果的计算过程等。每道考题均列出几个具体的给分点,以便教师给出客观合理的考核成绩。#p#分页标题#e#

3改革的利弊

3.1教师评分的主观性影响

多元量化考核方式在评分过程中,因不同教师评分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对学生操作的评价难免受到教师主观性的影响。但是如果对关键技术的给分点进一步加以细化,可以降低主观性所带来的影响。